运用过程

2024-08-27

运用过程(共12篇)

运用过程 篇1

一般而言, 节目主持作为一种传播过程, 其主要是以主持人为中心, 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并且主持人的主持能力将会直接影响着节目的收视率。主持人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 应快速进入到规定的情境中, 充分运用表演技巧扮演相关的专家和代言人, 合理设计外部动作和心理动作的动作线[1]。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节目内容的生动化, 强化自身的主持能力, 促进节目收视率的提升, 打造特色节目的品牌效应。

1 主持过程中表演技巧的运用

主持过程中表演技巧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角色的准确定位。一般在电视节目主持过程中, 电视视图涉及到主持人的人际距离、色彩、服饰、姿势、神态等非语言符号, 这些作为节目的重要构成部分, 有利于保证节目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因此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 必须要具备角色意识, 对神色、姿势和手势等身体语言进行恰当调动, 并采取适当的节奏、声调以及有声语言等, 确保角色身份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正确描述、评说和讲解所要传播的信息, 使其更为形象化、生动化以及明确化, 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二是控制情绪的能力。主持人在对语言基本功进行学习时, 应对情感的控制和把握进行锻炼, 灵活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同时主持人应对环境进行快速适应, 能够借情表意、触景生情, 面对突发性事件时, 能够把握良好的心态, 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三是表演艺术分寸的准确把握。主持人应对艺术表演和生活原态之间的分寸进行准确把握, 如果节目过于表演化, 则会背离节目的真实性;如果节目过于生活化, 则会降低观众的热情[2]。表演的矫揉造作, 不仅会降低节目的收视率, 还会引发观众的反感和斥责, 因此准确把握表演艺术分寸十分之必要。四是个人形象的定位。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 首先应对自身的形象加以确定, 结合节目要求和自身特点进行自我的塑造, 准确定位个人形象。如综艺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应具有活力, 保持轻松和时尚的节目气氛;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应端庄大气, 给人正式和严肃的感觉, 对表演的元素加以拒绝。

2 主持过程中表演技巧的运用策略

2.1 放松意识和身体, 强化控场能力

主持人要想保证表演状态的良好, 必须要整体放松自己, 做到语言的流畅以及动作的自然, 放松心态。首先应以信念和真实感为基础进行创造和体验。信念和真实感相互作用, 主持人在主持的过程中应充满信念, 相信进行的动作以及体验的情感具有真实性, 并熟记中心事件、人物关系以及台词等。这样才能保证表演过程和结果的鲜活性、生动性以及真实性, 有效克服预知性, 强化主持人的敏感度和控制力, 做到真实反映和倾听。此外, 主持人应具备良好的控场能力以及积极的表现欲, 能够随机应变, 将信息及时准确传达给观众。目前直播节目越来越多, 难免会出现无法预料的场面, 短信互动、广播热性、访谈形式的频繁使用, 对语言运用和组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并且在益智类和综艺娱乐类节目中, 主持人不仅要与观众和嘉宾进行语言互动, 还要进行临场即兴表演[3]。因此主持人必须要具备机智的处理能力以及敏捷的反应能力, 随机求变, 面对外界刺激能够积极做出回应。

2.2 恰当运用情感和语言

情感的表达主要是利用交流加以实现, 交流主要是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与观众之间的动作、愿望、意志、感情与思想等的相关影响、相互利用以及相互传递。成功的演员能够对自身的情感表现进行自由控制, 排遣好低落情绪之后进入到高兴的戏份中, 同时也能在愉快平静的心境中表现出悲伤难过的情绪。主持人应当具备这种技巧, 从而在主持过程中更加投入和忘我, 引导观众情绪的激发、加强与观众的互动, 确保节目主题与主持内容更加契合。此外, 语言是人类情感的工具, 主持人应对语言的使用技巧进行准确掌握, 开发出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声音, 并锻炼自身语言运用的能力。主持人在讲解具有较长篇幅的串场词时, 应做到口齿伶俐、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表达清楚, 这样观众才能够信服。因此主持人必须要加强基本功训练, 如强吐字归音等, 确保话语更为通顺和巧妙, 同时要对自身缜密的逻辑思维加以可以培训, 思路和条理清晰, 便于更好地沟通与表达。此外, 主持人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口头作文能力, 能够生动、鲜明、准确地进行口语表达, 确保其层次清晰、具有加强的现场感, 从而增强节目效果。

2.3 保证主持的张弛有度

表演作为主持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其对节目的主持效果和收视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 必须要将自己的各种才艺进行充分展现, 带动观众主动展现自我, 从而增强节目效果。由于主持人的表演基本属于现场发挥, 其不能脱离自我, 因此在主持过程中应对其分寸加以准确掌握, 既不能过度表演, 也不能表演过少, 做到张弛有度, 从而保证节目的井然有序和波澜起伏。

2.4 强化表演的表现力和感受力

感受力主要是在外界事物的刺激作用下, 人的直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视觉产生的相对应的心理反应能力, 其是主持人需要具备的重要创作素质。一般感受力是以感知和感觉为基础, 理解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其深浅[4]。演员应具有可塑性和灵活性, 如舞蹈演员的形体活动富有弹性而灵活, 平衡、轻盈而具有节奏感, 这些对主持人而言十分重要。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进行口语表达时, 应采用得体而适当的体态语言, 如姿势、手势和表情等, 从而形成良好的姿态, 给观众以自然感和亲切感。主持人只有掌握表演技巧中的表现力和感受力, 才能在主持过程中表现更为准确、细腻、积极、主动, 分寸上也更为恰当, 便于观众接受。

2.5 加强主持过程中的创造力

要想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主持人必须要以原有设计为基础, 加上自身的创造和想象, 使组织的语言更富有创造性, 表达手段更具独特性, 从而保证节目的精彩和生动, 观众才能更加尊重和理解主持人和节目。优秀的主持人不仅具备优秀的声音和形象条件, 还具有良好的风度与气质, 如职业道德的良好、创造技巧的高超、生活经历的丰富、文化艺术素养的深厚等。同时主持人应不断对自身知识结构加以丰富, 积极观察生活和开阔视野, 积累丰富的生活阅历, 观摩优秀的经典影视剧和戏剧表演, 借鉴其表演技巧, 强化自身的解读能力[5]。这样才能在主持过程中通过最短的之间组织确切的语言, 有效把握现场的进程、气氛和节奏。

3 结论

综上所述,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应用表演技巧, 必须要准确定位角色和个人形象, 有效控制情绪, 准确把握表演艺术的分寸, 强化控场能力, 恰当运用情感和语言。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主持的张弛有度, 确保表演更具表现力和感受力, 促使主持过程具有一定的创造力, 提高节目的效果和收视率。

参考文献

[1]施玲, 侯玉梦.表演技巧的掌握对主持能力的优化[J].新闻界, 2010, 1:151-153.

[2]唐衍欢.表演技巧的掌握对娱乐节目主持能力的优化[J].教育观察 (上旬刊) , 2014, 10:90-91.

[3]祁飞.表演技巧的掌握对主持能力的优化[J].文学教育 (中) , 2011, 1:142.

[4]陈尚臣.浅谈表演技巧在播音主持专业的应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11, 3:100-103.

[5]金婷.表演艺术在播音与主持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 2012, 25:198.

运用过程 篇2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逐渐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以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地分析在教学中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本教学,希望能为众多一线教师提供有力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生本理念;教学情境;人机互动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中职院校这样一些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学生来说,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生本理念,进而为全面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质量提供坚实、有力的基础呢?由此可见,对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生本理念运用的探讨与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生本理念的基本认识

提及生本理念,我们通常说它是真正基于学生为主体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其本质在于对学生的高度尊重。而中职院校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生本理念作为生本理念的下位概念,则是指一线语文教师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和个体之间的差异,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广泛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而设计的教学环节与活动。

二、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生本理念的运用

1.合适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舒适、自由的学习空间和学习环境,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构建和有效学习,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中职院校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奇心很强且好动,这一阶段的学生多通过色彩、声音等进行感性思维。在课堂中,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成为教学思考的重点,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当前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件的制作,将静态的文字和动态的图片和视频音频结合起来,在课堂中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通过丰富多彩、动态有趣的多媒体教学,刺激学生的眼、耳、脑等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比如,在学习《暖流》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如选用优美的歌曲、与文章相关的广阔的大草原等,进而通过批注的方式引出“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容易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为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但是,在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情境的创设要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致;第二,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第三,教师课前一定要进行精心的准备,尤其是在什么样的时机进行情境的创设,进而保持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连贯性与一致性。

2.在合适的时机抛出问题

很多语文教师在开始新的内容教学之后,没有设置学生预习、课堂提问和课后复习的环节,致使教学效果很差。教师应该完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课前朗读跟读的习惯,设计多重提问环节,结合新旧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

学贵有疑,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值得赞赏,因为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并将问题提出来,是学生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提出不同的问题,并采用直接作答或是引导思考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

问题。

如,学习《詹天佑》一文时,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一定的预习时间,并提出这样的问题:“读完全文后,你对詹天佑遇到的困难有什么样的感受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通读全文,进而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性的总结后,带领学生开始对文章的深入学习和细致分析。通过问题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问题的提出要与课文的实际内容相符,并且容易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第二,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第三,教师对学生所做出的各种回答要给予必要的、准确的评价。

3.全面实现人机互动的一体化教学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职院校学生对计算机的接触远多于前几代人,除了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实现人机互动,这也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在人机互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问题环节的设置,通过“友情提示”或者“帮助”功能进行内容分解,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进行实践;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的利用,将符合的教学设计或练习加以利用,供学生进行学习和参考,加强合作学习,提升学习实效。

伴随着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生本教学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了。为此,众多一线的中职院校语文教师一定要尽快转变观念,从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水平出发,尽快找寻基于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教学方法,从而为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晓燕.浅谈语文教学方法[J].读与写杂志,2009.[2]李敏.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老区建设,2010.(作者单位 甘肃省高台县职业中专)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4-0030-03

一、实践困扰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往往在一次测验、考试之后,许多教师会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讲解了多遍学生本该掌握的内容,实际上却有不少学生未能真正的理解。这一现象使广大教师深受困扰,几乎成了“课堂之谜”。而激烈的升学竞争的重压,又使教师很少有时间冷静、深入地去思考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因此他们不得不求助于“题海战术”去强迫学生被动地掌握相关内容,致使学生负担过重。这种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长期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成了困扰学生、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一大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教学工作存在着可靠性较差、效率与质量不高等问题。它与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构成了极为尖锐的矛盾。尽管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于我们广大教师来说,必须从自己所处的地位出发,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要想解决这个矛盾,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二、课堂剖析

1.课堂教学过程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众所周知,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是高度抽象化、概括化,表现为分析推理的理性思维形式。而人类认识的过程则充满着混沌、模糊,并伴随着诸多矛盾、冲突甚至痛苦,其道路是曲折而又漫长的。教科书里的各科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就是把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重结果轻过程”是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必须要经历“感知(具体)——概括(抽象)——应用(实际)”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认识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感知→概括”,也就是学生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得出知识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是“概括→应用”,这是把掌握的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显然,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这两次飞跃,教学目标才能实现。不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就会造成课堂上的极大矛盾冲突:一方面教师“滔滔不绝”,“津津乐道”;另一方面学生却“云里雾里”,“一窍不通”。问题就在于许多教师往往很难体察初学者在接触一个新概念、新知识时可能产生的种种错误和误解,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代替学生学习的客观实际,教与学之间的主要矛盾就由此产生。从教育内部来看,我们对学生怎样思维、怎样进行学习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教学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只有掌握规律才能赢得主动。因此,我们首先要解决好两种不同认识方式的接口和匹配的问题。

2.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调控

现代控制论告诉我们:对一个系统的有效控制必须取得足够的信息量,“反馈”是系统优化的关键,没有反馈的系统是无法实现控制和无从优化的。一个系统要高效和稳定,必须通过反馈调控才能实现。

广大教师对教学中的反馈是十分关注的。课堂上的察颜观色、个别提问、课外作业、测验考试等,无一不是为了从学生那里取得反馈信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但由于传统的教学多为手工劳动,耗费了教师太多的时间与精力,致使教师无法由此获得足够的信息量,也就无法准确、及时地反馈、调控,教学信息的传输单向、盲目而低效。这种缺损的教学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可靠性较差,效率与质量低下。

3.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任何人所代替不了的。但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位置颠倒和角色错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成了被动的“填鸭”,课堂的“满堂灌”、“一言堂”说明一切由教师说了算。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当成了一个个简单的容器,可以任意灌注,任意填充,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疲惫不堪,但最后却由于寡不敌众而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三、转变观念,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犹如生产力的提高必须借助于生产工具的改革一样,信息革命的浪潮已滚滚而来,正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我们的教学,对原有教学方式进行一场革命,这是教育实践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个严峻事实:知识经济社会向人的知识、智力和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还想以传统的经验和习惯的套路去应付信息时代的挑战,我们一定会陷入拼时间、拼体力的极大痛苦之中,这种痛苦是以牺牲学生的身体、品格的良好发展为代价的,将使我们有一种深深的历史的内疚。

党和国家领导人已充分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提出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001年6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教育信息化被化为一系列的行为目标和可操作的步骤,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校校通工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实现过程必然带来教师教育观念的变化。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在新的教育信息化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知识是由学生根据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认识结构自主建构的。因此,教师要有紧迫感、危机感,看清形势,乘势而进,根据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及时转变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观念。

四、充分应用教育信息技术,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除了教育观念的改变外,还必须认识到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技术是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其运用在课堂教学上能够充分体现以下优势:

1.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官刺激的多维性

当代高新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使我们传统的用一张嘴巴干巴巴地说教变成多感官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形象具体,使“静”的变成“动”的;这就使我们有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让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变得生动、有趣,喜闻乐见并充满魅力,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必将大大提高课堂信息传输的效率。这无疑是一场教学方式的革命,我们应该满腔热情地去迎接它。

2.教学过程是互动的,具有可控制性

再好的教学软件也只解决了优化教学过程的一半,即“教”的一半。说到底只是在“教”字上下足了工夫,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只是改变了形式,很可能变“人灌”为“电灌”,这样的教学依然是单向的、不完整的,盲目性极大。因此,我们必须补上另外一半,即“学”的一半,构建一个双向双控的反馈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才是完整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反馈信息中不断调控自己的“教”和“学”,这样的控制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控制,而是教师的他控和学生自控的完美结合,必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可优化教学信息传输的多媒体技术,同时也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反馈测评系统。该“系统”的介入,营造了一个学生得以参与教学过程的具体环境,方便了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使以学生为主体和面向全体形式的要求得以落实。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获取的大量反馈信息中,为教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数据化环境,我们就可以从量的积累中发现质的规定性。数据化教学环境的创设使教学由经验走向科学成为可能。

3.学习活动中信息资源的丰富性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下的限制,汇众多的教育信息资源于眼前,从而极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与学生所需要接触的信息量,有利于学生眼界的开阔和激发学习的兴趣。

4.能有效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有效实施以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客体);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协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这种模式中,多媒体技术不仅用来帮助教师呈现教学信息,而且用来帮助学生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教师和学生是互动关系,教师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同样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吸收到许多新的信息。

优化教学信息的传输过程并通过检测反馈不断加以有效的调控,这是我们对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思考。但再好的技术也是要人去掌握、去驾驭的,只有“人”才是技术的灵魂,因此,教师的培训与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勇于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和熟练操作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能力。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必须把握好自己在教育信息化的教育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地位与作用,知难而进,不断进取,才能跟得上一个飞速发展、充满不确定竞争因素的新时代。

论新闻采访过程的观察运用 篇4

1 保持浓厚的好奇心, 特别是对新鲜事物

新闻记者必须首先具有好奇心, 否则在这个行业上永远也入不了门。新闻记者这个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 是一项二十四小时的职业, 没有上下班之分。而对一个记者来说, 也应该是二十四小时进行新闻现场观察。记者无论在平时工作中还是采访时都应该时刻注意观察, 要对周围的每一个事物保持一颗好奇心,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珍贵的写作素材。

2 在采访过程中应确保目的的明确性

在观察的时候带有目的性, 更能发现一个有效的新闻线索, 而记者在进行采访时的采访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 对一个新闻的采访效果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 要时刻考虑到新闻采访的主题、受众特点以及新闻写作的体裁, 不同的新闻主题对记者有不同的观察的要求, 记者在采访时必须根据特定的主题, 带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在采访的时候同样也要考虑一项新闻的体裁, 比如在一个特写的体裁中, 进行采访的记者必须牢固抓住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并且集中精力的捕捉尽可能多的细节, 这样才能写出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

3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应占据合适的位置和时机

记者要想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 就应该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应结合一定科学原理来进行精心的选择。位置能否成功选择, 会直接影响观察效果, 甚至会影响到采访的成败。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会导致其对事物在认识程度上存在不同, 所以记者在进行选景时应选择那些能够体现事物主要特征的角度, 以此来进行观察, 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也应确保选取的时机具有最有利性。记者在进行现场观察时, 应根据采访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观察时机。新闻事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时可能会比较长, 所以应该在最有利的时间段进行现场观察。比方说记者在进行人物的专访时, 应选择读者最关心的问题, 同时也应确保所选择的采访对象能够在其感受最强烈、最深刻的时候对其加以观察和采访。

4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实现思维和视觉的有机结合

观察并非只是进行一种无意识的机械录像, 观察主要是要在一定的报道思想和新闻主题和的指导下来进行一种思维活动。新闻记者在观察时需要对眼睛视觉功能加以使用, 但是其又会受到一定的思维限制。大脑思维活动和眼睛视觉观察是密切联系, 并且是相互牵制的, 通过视觉的观察可以引起一定的大脑思维, 而大脑思维又能作用到视觉观察, 也就是说大脑思维活动对视觉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其能够调整和指引视觉活动:首先, 人们可以通过现场观察来向思维提供粮食营养;相反的, 人们又能够通过思维活动来对所观察的现象加以分析、理解、判断, 并及时对其加以整理加工。在这个基础上, 对所见事物的发展变化脉络以及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加以分析, 并对事物中活动的主要目的和动机策略进行分析;也包括采用对比的观察方式来比较相关事物。通过每一个孤立事物来发现其中的相同和相似之处, 并从这些相似的事物中找出他们之间的主要差别。只有这样, 我们才可以透过事物的现象发现其本质, 从事物的局部看到事物全局, 从当前的事物中进行事物未来趋势和发展历史的分析。

5 确保新闻观察能够做到细致入微, 从而准确把握住事物本质

现场新闻在本质上就是写现场、写长影, 因此记者在对现场进行观察时, 应该仔细观察, 掌握一个事物的本质特征, 对每个事物特征的情节进行尽力的捕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写出的新闻报道的鲜明个性。在记者的观察中, 因为经验甚至是错觉的影响, 有时候也会出现一定的失误, 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 记者应对事物特点进行分析, 对事物之间异同加以区别, 从而更好的掌握事物主要特征, 以防止出现观察错觉。

6 注重身份的双重性

现场观察是记者的本职工作然而记者并不能导致观察活动的独立化。记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众, 其应采用受众眼光来对现场情况进行观察, 由于记者的观察结果、新闻事件的成功报道主要取决于相关受众的检验。所以, 记者能够在现场观察到的, 以及是如何进行观察的, 不能单靠个人的角度、观点和思想, 还应积极倾听观众的相关见解和意见, 了解到受众最想知道的事情, 最想看到的结果等。因此, 我们应确保记者所进行的现场新闻报道对广大受众具有吸引力, 能够满足他们在新闻方面的基本需求。虽然记者代表着受众, 在现场的观察过程中应将受众观点带入到现场中。但是, 记者在进行现场观察时又应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受众的超越, 对于受众所不能洞察的新闻进行观察, 这就要求对记者观察能力加以提高。同时还应进行严格的自我训练, 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锻炼, 确保新闻记者能够不断提高其对现场的观察能力。

总而言之, 在进行现场采访的过程中, 记者观察不但记者的应必须具备的技能, 也是其日常采访的主要手段因此,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 记者在新闻现场中应善于观察, 并在现场采访的过程中能够对观察方法加以熟练掌握和运用, 这样才可以确保其写出的新闻作品得到受众的喜欢。

参考文献

[1]张骏德, 刘海贵.新闻采访写作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2) :128.

[2]威尔·格里姆斯利.不要绷得太紧, 要顺理成章.美国名记者谈采访工作经验.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1 (3) :46.

[3]侯威, 云薇.新闻采访应处理好现场观察中的几种关系.魅力中国, 2009 (10) .

[4]张征.新闻采访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12) .

运用过程 篇5

2017-03-29 15:22:48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年2期

付心中

【摘 要】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本文则从家国情怀教育角度着手,对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进行探索思考,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体现历史教育功能。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教学;运用

从先秦时期宗法制起源,家国情怀就一直延续至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是家国情怀在传统文化中的真实写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认为,历史课程应该“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历史意识和文化素质”。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社会问题,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大有裨益。

一、家国情怀教育

“家,居也”,“国,邦也”,“情怀”则指情感、认同感、归属感等。从字面意思来看,家国情怀则主要是指个人对家、对国的基本情感和思想心境。作为思想领域的“家国情怀”,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而最终形成的。首先,家国情怀萌芽于士大夫阶层的自我优越感的沉淀。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但“士”却为人推崇。“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赢、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都是最早家国情怀的直接反映。其次,魏晋时期,士大夫的共同意识逐渐上升,孤芳自赏现象较为突出,传统立德、立功、立言无法施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下营造出远离自现实,属于自我的“精神家园”。最后,政治变迁和王朝更迭使得诸多遗民旧臣不忘古国,“家国情怀”逐渐成为某个阶层乃至民族的共同意识。例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诸多文人墨客的思国、忧国心绪逐渐被沉淀起来。进入近代社会后,西方列强的入侵则使得国内割地赔款、国破家亡,文人志士在救亡图存过程中不断自省,最终形成“家国情怀”。可以说,“家国情怀”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至今的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在近代特殊社会形成的思想产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家国情怀已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家国情怀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培养个人追求家庭幸福、国家富强;理解国与家的相互关系,培养个人的爱国情感;树立个人高度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高中历史新课标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落实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豪感和责任感。自豪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国荣一体意识层面,责任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居安思危意识层面。

二、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对策 1.教学设计层面 首先,创新教学内容。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和评价主体。历史教师首先应该把握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历史设计基本思路,明确历史课程三维目标。历史教师应该配套相关学术论文以及相关专著,以确保课程设计更加科学。除此之外,“一标多本”的教材制度为历史教师备课提供众多的教学资源。以近代史抗日战争为例,人民版偏向于专题式,人教版则注重时序性。且两个版本提供材料同样有所区别,这都为历史教学资源整合奠定重要基础。

其次,“因材施教”永远是教师恒古不变的话题。学情调查是历史教师教学设计的先决条件。学情调查可以从学生身心特征、知识储备、班级纪律、学习积极性、教材内容特征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解。以任务评价课程为例,高一学生知识面较窄,缺乏评价标准,历史教师课程讲授应该以基本事实阐述为主;高三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全面,价值观较为成熟,教师则应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和人物评价。

最后,创新自我教学理念。历史教师不断更新自我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理论,提升自我教学能力。再以近代人物李鸿章为例,传统定位下主要为“卖国贼”,但如今社会整体层面认为其在引领中国近代化方面,功不可没。教材具备滞后性,但考试内容、学生知识却并不之后,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历史看待问题”,需要历史教师较为深厚的功底。

2.教学方法层面

历史课程通常由讲述法、图示法、视频解读法、课堂活动法等。

讲述法是历史教学主要方式。历史讲述法必须要注意顺序、目标,且具备感染力,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例如,利用《辛亥革命》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就可以引入林觉民的《与妻书》,将情感带入,渲染课堂气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情感。除此之外,讲述法对历史细节处理同样具备良好的促进作用,以《辛丑条约》为例,突出中外国力对比,让学生意识到条约对中国的破坏性,最终达到细化课程内容。

图表示法是历史教学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方法,简洁明了,以较为直观历史数据来展现历史场景。例如涉及到家国情怀教育时,就可以以圆明园事件前后照片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深思,不断拓展学生思维,深化学生情感。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解读法同样被引入现代历史课堂。例如以都江堰文化遗产解读为例,对其构建结构、运作效能的解读,单穿的讲述法则难以理解,但短视频的解读就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节约课堂时间。历史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实际需求、教师专业特点和教学基本内容而定,不断推动课堂改革实施。

家国情怀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尚需要时日,希望家国情怀教育能够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吴晓棠.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3]徐敏.在历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尝试[J].教育探索,2000(3)

运用过程 篇6

如何教会学生使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如何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21世纪人类社会的新型人才,作为教师,我们理应责无旁贷地进行如下的工作:正视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的现实,不断探索教学过程的新改善,引导学生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把握好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技术,培养出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加工、信息表达的能力,学会高效率的学习。

教师只有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教学、工作甚至生活的工具,在深刻地理解了它的强大功能后,才能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是“信息整合”的核心所在。“信息整合”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使教师把计算机作为自己真正的工具。将计算机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这种想法实现起来比想象中要困难。教师对计算机相关软件使用不熟练,还有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随机软件故障,都是实现“信息整合”的障碍。人们对有关教育观念的转化和教学过程的改革,就其“理论的、现实的意义”都已充分讨论过了,如今应该认真他讲究一下它的操作技术和实现的方法。故而,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支持下,应如何切切实实地改善教学过程呢?

这里所谓“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的支持,目前主要强调:除多年来已为人们认识并应用的硬、软教育技术以外,还有计算机、网络环境以及富源知识库。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已经让人们深深地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是何等的重要,而就其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而言,校园局域网更是何等的重要。对于各类学校来说,它几乎是实现本文所述的教学过程改善的期望的第一重要资源环境。有了它,有了对它的越来越清晰的认识,有了对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的基础,也就有了实现如下目标的可能:在当今班级教学制度下,构建一个有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支持的、以“以学生为本”为基本原则的、有“下保底,上不封顶”的较为高瞻性的教学期望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子学习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知识的海洋”就在每个师生的身边。在这个环境中,有可能促成教师和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共同实现教与学过程的改善,从而让今日的教育向明日的教育靠拢,力争寻找到一条通往明日教育的较好路径,尽量早一点地、多一些地培养出今后能走在人类社会前列的人才。

一、围绕学生学习主题。进行阶段(或单元)教学设计。建造主动、自主的学习空间

由于学生围绕学习主题进行意义建构的这一认知过程,一般不可能准确地限定在一节课内显现出它的阶段性效果,所以有必要打破以课时为单位进行思考的备课程式,强调进行阶段(或单元)的整体设计和时间的整体安排。在实施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人们会逐渐把教学的价值取向的主要着眼点,放在一个阶段的教学过程的质量,即分析几乎所有学生在这一个阶段中的学习过程,以判断阶段教学期望的真实实现程度。“几乎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实况,才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写真。教师的教学艺术价值的重心,被主要地表现在指导几乎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路径方面的谋略艺术上,再也不是把教师的表演艺术放在第一重要位置。在评价的过程中,尤其不去计较教师在表演、传播中的一时的缺憾。这种价值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认可。

在教师和学生逐渐具有了相对较大的自主空间之后,鼓励学生主动、自主地进行学习会很快呈现出另样的学习局面。自主地进行学习,理应是具有学生自我判断、自我决策的主动学习行动。它的养成是需要良好的环境、一定的时间和必要的操作技术的。说到“良好的环境”,远远不只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环境,它必然涉及构建“良好环境”的原则。例如,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不以教案和听课教师为本,每时每刻都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本,这是第一条构建“良好环境”的根本性原则。为此,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其教与学的内容而言,往往教科书的内容范围、顺序和各类程度水平,均屡屡被师生所突破;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当时学生的学习实际水平和学生实际需要,运用教师的智慧,适时修改教学设计方案,恐怕是很寻常的现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既然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本,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需求分析。面临世界与周边环境的发展变化,对学生进行的需求分析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这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在其实际操作中,由被动的学习,逐渐转化为主动的学习,进而逐渐转化为自主的学习。让学生在这种学习状态的渐变中,逐步取得“获得自信”和“进行较高效率学习”的经验,逐步学会适应自己和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身处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共享资源环境的学生,在他们实现问题解决式和任务完成式的学习过程中,在独立探索和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更明显地显现和更有意义地养成学生的主动、自主的学习意识和习惯,学会在自主的学习空间中生活。

二、提倡“独立探索”和“合作研究”式的学习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求,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题并组建了主题知识库(或主题知识网站)之后,在策划几个课时、十几个课时,以至几十个课时的具体安排时,各种各样教法、学法的运用,各种类型技术、媒体的利用,以及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它们进行选择、进行组织,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时也是很伤脑筋的事情。其中,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至少在现阶段,是我们应予以较大关注的事情。

勇于独立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提倡和培养,是要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探究环境里,在进行独立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创造这种宽松的探究环境,大体包含四个条件:人间关联的规则是平等的;有可共享的丰富的知识资源;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评价独立探索的成果时,要予以分析和肯定。

进行独立探究式的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对于某个具体的学生而言,并不在于探索到什么成果,而在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即有自信地进行独立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思考后产生的问题和看法的习惯。鼓励学生在各种学习环境,尤其是个别学习环境中,独立地、有目的地在知识海洋中去获取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被培养起来。这是一个过程,它的第一资源前提是有知识海洋的存在,有互联网或校园局域网技术资源的存在。这又是一个因人而易的过程,故而它的第二资源前提是学生有在知识海洋中获取知识的技术和欲望。

提倡“合作研究”,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品质,懂得平等协作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人在人间生存和参与构筑未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在教学设计时,

人们越来越重视通过小组学习或伙伴关系下的汲取等合作过程,尽量使几乎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体验在群体中自己的独立存在价值,并感觉到他人的独立存在价值。有人说:“不会合作的人,不能称得上是现代人”,这是很对的,要帮助学生学会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生对被探索的事物和问题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校园局域网上,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们与教师一起,利用聊天室平等地进行讨论和交流,“平起平坐的网友们”共同建设学习群体,每个人都成为其中的平等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共同进行协商和辩论。这时,教师可能经常地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来引导讨论”。这里最大的忌讳,莫过于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过程,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善和深化对主题所涉及内容的意义建构。

无论是独立探究式的学习,还是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显然都需要组织学生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和完成比较艰难的任务,因为简单、容易的研究对象,将把学生引向形式化的学习和造就学习的懒惰。只有在解决有难度的问题和完成有份量的任务过程中,才会使学生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学会实习。

三、鼓励学生经常进行“自我评鉴”,实现“自我反馈调节”

作为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与意志;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围绕学生学习主题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意义建构的程度。

鼓励学生经常进行“自我评鉴”,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渐把握某种价值观念,学会自我“诊断、治疗”,在“自我反馈调节”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实现自我完善。经过一个阶段的教育过程,可能会看到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外在表现,他们虽然还会重视教师、家长、朋友的评价和认可程度,但是开始把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放在第一位。

产妇分娩过程中心理护理的运用 篇7

1 心理护理

1.1 积极做好入院指导, 并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孕妇住院时, 护理人员要热心的安排其入院事项, 安顿好以后向其介绍床位医生、病房制度以及注意事项等, 并带领孕妇到分娩室, 预先了解分娩的环境、医疗设备等, 以尽快让产妇适应新的环境, 缓解陌生感与紧张感。在交谈过程中, 护理人员的态度要友好, 诚恳自然, 言语要尊重产妇, 护理人员通过积极的言行举止及友好交流, 与产妇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施心理护理的有效前题[2]。

1.2 产前心理准备

由专职护士向产妇讲述分娩知识、分娩过程、分娩注意事项以及婴儿哺育知识等;讲解临产前的症状, 教会其调节、放松的方法。全面的了解分娩知识与婴儿养育知识, 不但让产妇有充足的知识准备, 还消除了分娩前的焦躁与不安, 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接受分娩时刻。同时根据产妇的情况实施不同的护理:对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 要尽量将其安排在安静的病房, 密切观察孕妇情况, 保证其呼吸顺畅, 加强脉搏、血压、胎儿监测的次数, 让孕妇安心等待分娩;对于胎膜早破的产妇, 重点指导其预防感染, 绝对卧床休息, 并把床尾升高, 保证其外阴清洁;对已经出现阵痛、见红的孕妇, 告诉其这是临产的前征, 安慰其不要紧张、害怕, 要保持镇定, 调节好呼吸以减轻疼痛。

1.3 分娩中的心理护理

首先, 产妇分娩时安排一位亲人 (最好是丈夫) 陪护, 以消除产妇的孤独感、无助感[3]。分娩过程中, 助产师可通过适当的行为、言语鼓励、安慰产妇, 给予情感支持, 增强其信心。对于过度紧张、疼痛的产妇, 要予以舒适护理, 放轻柔的乐曲, 适时抚摸产妇的腹部、骶部或应用药物予以缓解, 鼓励产妇在宫缩间隙充分休息并吃些巧克力, 以缓解害怕、紧张的不良情绪。第二, 密切观察产程的进展, 并将进展情况及时告诉产妇, 使其能安心分娩。到第二产程时, 护士要不断地鼓励产妇坚持, 并指导其正确用力, 护理人员准备接生时, 操作要轻、快、准, 尽量减少产妇的疼痛。最后, 当胎儿分娩出以后, 要第一时间告诉母亲孩子已经安全的生出, 并告诉是男孩还是女孩, 适当地夸赞一下孩子, 让产妇感受到为人母的骄傲。

1.4 产后心理护理

宝宝做初步处理后, 抱到母亲面前让其感受人命的奇迹、为人母的幸福与快乐。需注意的是, 有些产妇生产以后会因各种原因出现过度兴奋、失望、伤心等情绪, 及大的影响了产后的子宫收缩以及乳液的分泌, 情况严重时会引起产后大出血[4]。因此, 对这部分产妇要注意观察其情绪变化, 及时做好心理干预, 适时给予安慰、开导, 并取得家人的情感支持, 减少产妇的压力, 防止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1.5 产后护理及恢复指导

指导产妇科学膳食、合理运动及充足睡眠, 讲解一些产后护理及产后恢复知识, 教会其正确哺乳方法, 训练产妇掌握育儿的一些技巧, 比如怎样给宝宝洗澡、穿衣、换尿片等。通过这些指导, 让产妇感觉到自己有能力、有责任照顾好这个小生命。同时指导家属在做好照顾工作的同时, 要积极和产妇进行交谈, 消除其脆弱、敏感的心理。特别强调的是, 要让产妇每天有充分的时间休息、调整, 让其慢慢的适应做母亲的角色。

2 讨论

分娩是女性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不仅需要承受强烈的分娩痛苦, 还需要面对生理状态、心理状况以及家庭角色等各种情况的转变。因此, 在分娩前、中、后, 孕妇都承受着较大心理压力, 会出现焦虑、不安、紧张等心理[5]。有关研究表明, 孕妇产前焦虑会影响分娩过程及方式, 产后半数妈妈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郁闷, 13%左右的妈妈会患上产后抑郁症[6]。我们通过对住院孕妇实施持续心理护理, 分娩前给予孕妇充分的思想准备及情感支持, 分娩中不断的鼓励坚持, 分娩后及时给予护理指导、育儿指导, 不仅有效帮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 而且促进产妇心理健康发展, 降低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同时提高了产科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

摘要: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护理。我院从2009年1月开始对住院产妇实施心理护理, 包括产前心理准备、产中心理护理、产后护理及恢复指导等, 通过持续的、有效的心理护理, 不仅有效帮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 而且促进产妇心理健康发展, 降低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同时提高了产科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

关键词:心理护理,分娩,指导

参考文献

[1]桑末心.妇产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0.

[2]陈浪, 叶磊, 肖红, 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 2005, 4 (8) :4-5.

[3]关爱民.责任制助产丈夫陪伴分娩对产科质量的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 10 (16) :206.

[4]苟文丽, 吴连云.分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2.

[5]李加加.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体现[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 12 (5) :821.

过程再造在物资供应部门的运用 篇8

关键词:传统采购,合理采购,过程再造

一、现状和问题

在现有的物资采购过程中一个公司的所有支持部门仅仅是起到了辅助作用, 对业务没有重要贡献。但他们被公司其它部门认为是必须存在的, 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处理实际决策制定者实现目标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如用人规划、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及确定最经济的运输路径等。在这一过程中为所有的采购职能设定的模式都是被动的。采购人员等着从公司其它部门接到需求, 然后根据规定的流程完成询比价工作, 形成合同, 完成结算任务。并将最后的结果返回给最初的提出要求者。公司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但相互之间隔厚厚的城墙。当然在公司内部也并不看重完成任务的时间, 人们可以花很长的时间把一项工作传递给另一个部门, 然后等待它的完成;而另一个部门接到该项工作后, 如果发现有些错误, 甚至将其反馈回去, 再重新来一遍。因此要完成一个业务的流程我公司上报集团公司的数据为24个环节, 而实际上远不止这些, 最多的环节可以达到35个环节, 且审批时间很长 (而在台塑审批环节是个位数的) 。虽然在商业市场中存在竞争压力, 但不很复杂。大多数的业务市场是稳定、合理、有规律、能预测和发展稳健的。为此许多年来, 这一被动的支持职能模式一直运转有效, 采购职能也同样适用。但在这种模式下, 市场发展缓慢, 产品的运转周期很长。各职能部门的人员主动性不高。如由于采购和计划的分工不同, 采购员不愿多事及为避免后续审计工作的麻烦, 不愿参与到物资的前期工作中, 同理计划员由于工作的繁琐也不愿意过多的关注采购工作, 因此物资的信息反馈不畅。

二、解决方案

通过过程再造形成以框架协议采购为主的合理采购模式。

如今公司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公司对所有的支持部门都提出了要求。公司要求每个员工都时刻关注市场, 缩短产品的运转周期。为此也意味着公司各部门必须联合起来, 必须积极迅速开展合作, 而且必须进行创造性的合作, 要求每一个职能部门都以企业伙伴的方式开展工作, 在高标准完成本部门工作的前提下, 能充分理解如何与公司其它各个部门相互作用, 积极地开展与组织中其他部门的合作, 从而尽可能地创造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即达到合理采购:选择合适的产品, 以合适的价格, 在合适的时间, 按合适的质量并通过合适的供应商获得。为此对物资供应的过程再造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一) 什么是过程再造

Michael Hammer (迈克.哈默) 曾说过“过程再造的第一步就是要彻底击垮旧有体系。”过程再造意味着重新开始, 而不是对现存的东西修修补补, 而对基础结构却毫不触动。这是对人们的行为、特定语言、工作环境尤其是与供应商的关系应进行彻底的变革。完成这一过程要求有绝对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不能采取散漫随意的方式或者是成为一项随着时间淡忘后束之高阁的又一项管理方案。采购过程再造包括对公司范围的采购实践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这需要在思想中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 需要打破传统的等级制度, 并且所有的努力都集中在供应链上。目的是使供应链的各个要素都得到质的飞跃, 包括质量、成本、周转期、库存水平、提前期、交易和权益总成本等。

(二) 过程再造的目的是形成合理采购, 为此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建立战略联盟和伙伴关系尤为重要

一种长期的互惠的商务关系, 包括独特的关系特点:签订有一个协议, 详细规定了运营供需双方的需求和条件, 促进双方部门间组织间成功的交互作用的机构, 确定衡量交易成功的明确数据及相互义务等。

(三) 过程再造的阻力

过程再造后的采购与传统采购之间最大的差别这对供应商关系的处理上。 (见表一) 与少数供应商建立长期密切的关系与我们传统观点和传统供应实践行为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为此要实现这种重大进步存在着巨大的障碍。

首先是高层管理对采购角色的理解。高层管理者往往充许其他部门对采购部门提出各种要求, 而采购部门则只是一个盲目的、附属的服务部门, 需要满足其他部门无法增加价值的主观要求。采购活动是被动的。也即是公司其他部门制定的各种等级制度和组织结构阻碍了采购活动的自由发挥。

其次是采购部门依然坚守着传统方式, 认为通过一个严格的竞标过程来选择供应商是完善的采购机制所必须的;而大多数非采购人员都认为竞标过程保护了公司的利益。事实恰恰相反, 具体业务人员很快发现, 竞标过程充满了危险和不诚实——价格是第一, 能便宜就好, 质量是第二因素。采购部门过多地注重交易, 总是化大量的繁琐的过程去采购一件产品, 无论这件产品是多么的小, 多么的廉价。这些要求加重了工作负担, 各种规章制度妨碍了与供应商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

第三也是过程再造中遇到的最大阻力, 很多人面对变革时产生了巨大的内心恐惧。业务人员往往担心失去工作, 这种严重的工作安全问题经常创造出一种难以克服的恐惧氛围, 使得采购人员为了这一份稳定的工作不惜提出对自己工作看上去更加合理、规范的各种限制性规章制度, 增加了采购流程却对采购工作没有产生一丝的效益。

三、过程再造的实施

过程再造要以务实为中心, 谨防陷入繁文缛节中。目标要定的高, 不要半途而废。因此事先必须要估计到会遇到强大的阻力, 并要制定相应的战略以应对这种阻力。如:如何持续连贯地执行任务, 如何投入资源和时间来对特定员工进行再培训, 如何改变文化标准, 如何改变传统观念, 如何改变工作领域和惯例, 如何在适当的时候应用新技术等等。

首先过程再造要得到高层领导的认可。过程再造是一个打破旧有体系的一个过程, 如果没有高层的理解和支持, 这一活动是无法正常运转的。而且这也不是一个短期的形为。而是一个持续地、不断改进的活动, 如果没有高层的支持, 过程再造将只是一个方案, 没过多久便会束之高阁。由于过程再造是与供应商形成战略联盟和伙伴关系, 为此高层管理人员要理解这么一个概念:供应商能够促成或者破坏任何业务或业务计划。供应商在实现高质量方面的作用很重要。只有高层领导认可过程再造的最终目标, 才会全力支持这一活动并付出极大的耐心。

其次过程再造要做详细的评估准备工作。1.是对资源的评估。如产品、人力资源、供应商资源、控制质量的资源等, 这不是靠业余时间就能完成的过程, 除非个人和团队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过程之中, 否则注定要失败。为此要挑选那些有较多过剩资源的过程是非常明智和困难的。2.是对困难的评估。变革将遇到强烈的阻力, 如文化标准的不同、与传统观念的碰撞及工作惯例的变化等等。克服阻力的唯一方法是确保在变革中进行良好的沟通。再造小组要做好被攻击的准备, 同时要注意变化规则。3.是对第一步计划成功的评估。明智地选择第一个项目和再造任务是非常重要的, 该项目的初步胜利对将来的成功非常关键。

第三过程再造在与供应商建立关系中必须有灵活性。运用二八原则重点与那些为你带来独特竞争优势的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对那些原材料价值较低或种类繁杂所对应的供应商则可以严格保持在商务的范围之内。

四、过程再造的实施案例分析

(一) 乙烯项目中使用的框架协议

乙烯项目框架协议有钢材、电缆、阀门等涵盖了材料、设备、配件三个业务部门的通用物资。公司领导对框架的形成高度重视。首先对供应商的选择,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范围之广和数量之多也是历年来所少有的。框架协议的形成都是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完成的。为此专门成立了专家组评审团。通过技术评标和价格评标的双重方式产生出得分最高的最优供应商。而在框架协议的运用过程中, 业务人员很快发现该协议并没有对业务流程带来任何的有价值的服务, 反而觉得化费了这么多精力形成的协议实施起来竞然比平常的流程还复杂, 为此在项目结束后不久, 框架协议便在协议期限到期后自动失效了。但有两点是值得肯定的:要控制供应商的数量和要变更业务流程。如对于框架内的物资, 业务人员可以不用询比价直接采购, 验收合格后可以直接付款, 当然具体操作流程需重新设置。这样可以极大地减轻工作压力。

(二) 集团公司成立的南京阀门采购中心也是一个过程再造的过程

在集团公司的组织之下, 各分公司的业务人员首先从各单位的现有供应商中推荐出40家阀门供应商, 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供应商进行考察, 通过综合评分选定了常规阀门的供应商。分公司的阀门订购必须在此供应商范围内订购。此过程对业务人员带来的思想理念的变化也是很明显的, 对供应商数量的减少, 并将采购工作的重点放在处理供应商的协作关系上而不是交易上有了很深的理解。同时也对现有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思路有了新的认识。但成立阀门采购中心只是过程再造中的一个方面, 要持续稳定开展过程再造还必须进行大范围的业务流程的改造。如主机和配件统一采购的业务流程改造, 这样主机配件的名称和价格就可以在主机开始谈判的过程中进行确定, 这对于主机配件的订购建立框架提供的契机, 也减少了配件采购过程中价格的重新询比价。又如对计划和采购职能的流程改造, 各业务人员不能只限于对业务的完成, 采购人员要化费更多的精力在提高供应商管理和成本核算上。

以上两个的案例中, 可以看出我公司在采购过程再造上已取得了第一步的成功, 为后续的过程再造形成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提出了要在后续工作中取得进一步的成功还要作好以下的工作:第一, 要整顿供应商。如果你不减少供应商的数量, 过程程再造将是不可能的。第二要简化交易和流程, 不然就没有时间去改进采购。第三要对员工进行新的配套的技能培训。而要实现这些方法首先要进行创新能力的培训。只有在思想上进行了突破以, 过程再造才可能完全成功。

五、结束语

过程再造既是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也是员工技能再造过程、是文化的再造过程也是采购人员思想转变的过程。物资供应通过过程再造使传统采购向合理采购转变是一个打破旧有的框架和模式的过程, 是一个持续的、不断改进的过程, 只有上下合力, 不断摸索才能达到目标。

参考文献

运用过程 篇9

教师只有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教学、工作甚至生活的工具,在深刻地理解了它的强大功能后,才能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是“信息整合”的核心所在.“信息整合”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使教师把计算机作为自己真正的工具.将计算机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这种想法实现起来比想象中要困难.教师对计算机相关软件使用不熟练,还有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随机软件故障,都是实现“信息整合”的障碍.人们对有关教育观念的转化和教学过程的改革,就其“理论的、现实的意义”都已充分讨论过了,如今应该认真他讲究一下它的操作技术和实现的方法.故而,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支持下,应如何切切实实地改善教学过程呢?

这里所谓“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的支持,目前主要强调:除多年来已为人们认识并应用的硬、软教育技术以外,还有计算机、网络环境以及富源知识库.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已经让人们深深地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是何等的重要,而就其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而言,校园局域网更是何等的重要.对于各类学校来说,它几乎是实现本文所述的教学过程改善的期望的第一重要资源环境.有了它,有了对它的越来越清晰的认识,有了对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的基础,也就有了实现如下目标的可能:在当今班级教学制度下,构建一个有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支持的、以“以学生为本”为基本原则的、有“下保底,上不封顶”的较为高瞻性的教学期望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子学习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知识的海洋”就在每个师生的身边.在这个环境中,有可能促成教师和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共同实现教与学过程的改善,从而让今日的教育向明日的教育靠拢,力争寻找到一条通往明日教育的较好路径,尽量早一点地、多一些地培养出今后能走在人类社会前列的人才.

一、围绕学生学习主题,进行阶段(或单元)教学设计,建造主动、自主的学习空间

由于学生围绕学习主题进行意义建构的这一认知过程,一般不可能准确地限定在一节课内显现出它的阶段性效果,所以有必要打破以课时为单位进行思考的备课程式,强调进行阶段(或单元)的整体设计和时间的整体安排.在实施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人们会逐渐把教学的价值取向的主要着眼点,放在一个阶段的教学过程的质量,即分析几乎所有学生在这一个阶段中的学习过程,以判断阶段教学期望的真实实现程度.“几乎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实况,才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写真.教师的教学艺术价值的重心,被主要地表现在指导几乎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路径方面的谋略艺术上,再也不是把教师的表演艺术放在第一重要位置.在评价的过程中,尤其不去计较教师在表演、传播中的一时的缺憾.这种价值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认可.

在教师和学生逐渐具有了相对较大的自主空间之后,鼓励学生主动、自主地进行学习会很快呈现出另样的学习局面.自主地进行学习,理应是具有学生自我判断、自我决策的主动学习行动.它的养成是需要良好的环境、一定的时间和必要的操作技术的.说到“良好的环境”,远远不只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环境,它必然涉及构建“良好环境”的原则.例如,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不以教案和听课教师为本,每时每刻都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本,这是第一条构建“良好环境”的根本性原则.为此,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其教与学的内容而言,往往教科书的内容范围、顺序和各类程度水平,均屡屡被师生所突破;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当时学生的学习实际水平和学生实际需要,运用教师的智慧,适时修改教学设计方案,恐怕是很寻常的现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既然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本,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需求分析.面临世界与周边环境的发展变化,对学生进行的需求分析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这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在其实际操作中,由被动的学习,逐渐转化为主动的学习,进而逐渐转化为自主的学习.让学生在这种学习状态的渐变中,逐步取得“获得自信”和“进行较高效率学习”的经验,逐步学会适应自己和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身处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共享资源环境的学生,在他们实现问题解决式和任务完成式的学习过程中,在独立探索和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更明显地显现和更有意义地养成学生的主动、自主的学习意识和习惯,学会在自主的学习空间中生活.

二、提倡“独立探索”和“合作研究”式的学习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求,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题并组建了主题知识库(或主题知识网站)之后,在策划几个课时、十几个课时,以至几十个课时的具体安排时,各种各样教法、学法的运用,各种类型技术、媒体的利用,以及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它们进行选择、进行组织,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时也是很伤脑筋的事情.其中,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至少在现阶段,是我们应予以较大关注的事情.

勇于独立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提倡和培养,是要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探究环境里,在进行独立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创造这种宽松的探究环境,大体包含四个条件:人间关联的规则是平等的;有可共享的丰富的知识资源;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评价独立探索的成果时,要予以分析和肯定.

进行独立探究式的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对于某个具体的学生而言,并不在于探索到什么成果,而在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即有自信地进行独立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思考后产生的问题和看法的习惯.鼓励学生在各种学习环境,尤其是个别学习环境中,独立地、有目的地在知识海洋中去获取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被培养起来.这是一个过程,它的第一资源前提是有知识海洋的存在,有互联网或校园局域网技术资源的存在.这又是一个因人而易的过程,故而它的第二资源前提是学生有在知识海洋中获取知识的技术和欲望.

提倡“合作研究”,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品质,懂得平等协作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人在人间生存和参与构筑未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在教学设计时,人们越来越重视通过小组学习或伙伴关系下的汲取等合作过程,尽量使几乎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体验在群体中自己的独立存在价值,并感觉到他人的独立存在价值.有人说:“不会合作的人,不能称得上是现代人”,这是很对的,要帮助学生学会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生对被探索的事物和问题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校园局域网上,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们与教师一起,利用聊天室平等地进行讨论和交流,“平起平坐的网友们”共同建设学习群体,每个人都成为其中的平等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共同进行协商和辩论.这时,教师可能经常地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来引导讨论”.这里最大的忌讳,莫过于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过程,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善和深化对主题所涉及内容的意义建构.

无论是独立探究式的学习,还是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显然都需要组织学生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和完成比较艰难的任务,因为简单、容易的研究对象,将把学生引向形式化的学习和造就学习的懒惰.只有在解决有难度的问题和完成有份量的任务过程中,才会使学生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学会实习.

三、鼓励学生经常进行“自我评鉴”,实现“自我反馈调节”

作为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与意志;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围绕学生学习主题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意义建构的程度.

鼓励学生经常进行“自我评鉴”,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渐把握某种价值观念,学会自我“诊断、治疗”,在“自我反馈调节”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实现自我完善.经过一个阶段的教育过程,可能会看到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外在表现,他们虽然还会重视教师、家长、朋友的评价和认可程度,但是开始把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放在第一位.

语文教学过程中生本理念的运用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教育,课堂教学

生本理念也叫生本教育理念, 是针对教育中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为根本的理念的矫正。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会长吕达在《人民教育》2009年15-16期发表《解读生本教育的内涵》一文中指出:“实践生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 其次是以生命为本, 第三以生动为本, 第四以生长为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实践生本教育理念, 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新的时代必须要做的事情。不能做语言的巨人, 行动的矮子。那么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生本理念呢?

一、改变课堂的外在形式

由于传统的习惯, 人们对原有的东西视而不见, 或者不想改变, 外在形式的改变对人的观念是有强大的冲击力的。就像心情郁闷的时候, 去做一个新的发型可以改变人的心情一样。那么, 原有的课堂形式是怎样的, 又做什么样的改变才符合生本教育理念呢?举例来说,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站在处于教室前面中心位置的讲台之上, 不仅教师自己有高于学生的感觉, 学生感觉教师高高在上, 全班围绕教师, 以教师为中心。生本教育不妨就从取消讲台开始。在人数少一点的班级, 学生座位围成一个个圆环。这种课堂形式从心理学上来看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同程度, 教师也感觉到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们共同学习, 一起进步。

二、改变教学流程

传统的教学流程是教师教学生学, 然后是教师评价, 学生改正, 最后巩固。这样的课堂主导者是教师。实践生本教育理念, 不妨改变教学的流程, 从学生先学开始, 以学定教。江苏省洋思模式“先学后教, 当堂完成”中的前一句, 就是生本教育理念的实践。比如小学语文第四册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这堂课中, 学生是主角, 教师是导演, 学生在展示, 教师在帮学。其教学流程就是学生先学, 小组互学, 班级交流, 学生人人都参与, 个个都思考, 最后教师总结。教学流程的改变, 改变的是学习的习惯和原先的思维定势。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改变对待学生错误的方式

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发言, 不可能全部正确, 传统的教学对待这样的错误是批评或不置可否, 让另外的学生再来回答。这样的做法是教师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是可以“一次性完成”, 这样的认识显然并不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情感能力, 是在学生自己的探索之下获得的。这样的摸索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不就是这样的吗?摸索过程中免不了会犯错误。发现错误, 改正错误, 克服错误就获得了真知。所以为学生提供“出错”和“改错”的机会, 允许学生有一段相当笨拙的学习过程, 正是体现了对儿童学习人格的尊重, 正是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 正是对生本教育理念的正确实践。从课程的角度来说, 学生在课堂中的错误, 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教师要抓住时机, 善加利用。于永正老师在处理学生犯错误责备时, 告诉我们应该考虑你的对象是人, 教师应该尊重他的人格。教师在批评前至少得考虑到三方面:一是如何让学生能接受, 二是如何激起学生更高的斗志, 三是怎样做才能不伤及学生的自尊。一个学生偷了人家的黄瓜, 于永正知道后, 悄声问“黄瓜好吃吗?”学生大窘, 十几年之后, 还记得清清楚楚。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生本教育。

四、改变提问的方式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优越感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如果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时, 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因为“枪打出头鸟”, 特别优秀的往往会受到妒忌, 于永正老师就很注意这一点, 提问学生朗读时, 经常注意到这个问题。先请水平一般的学生读, 再请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 到最后再请好学生读。这样还有一个好处, 容易在后面掀起教学的高潮。

五、改变作业布置的统一性

学生的接受水平是不一样的, 因此学生不能齐步走, 不能搞一刀切。要求学生达到统一标准, 那是形而上学, 不切实际。所以布置作业时, 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布置分层次、有区别的作业,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小学语文作业要多布置朗读表演性的作业, 少布置机械抄写的作业。李清照的“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叫学生翻译成白话文, 美感就基本丧失了, 因为语言存在模糊性, 而朗读感悟, 就能较准确的把握。

上述只是挂一漏万, 具体运用的措施或手段还会有很多, 但这些手段或措施的使用有一个前提条件, 那就是必须改变教师的角色与思想, 教师的学生观要改变, 当小学老师难, 难就难在小学生“小”, 难就难在小学生是正在成长中。小、稚嫩, 所以需要呵护;小, 易受熏陶, 要尽可能给予正面、积极的影响。于永正老师50多岁, 依然童心未泯。教《小稻秧脱险记》, 老师扮演小稻秧, 学生装作杂草, 这样的改变, 你做好准备了吗?

总之,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本理念进行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教学策略, 实现高效课堂, 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美娟.浅谈生本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读与写杂志, 2009 (09) .

[2]雷泽怀.我对生本教育的几点思考[J].人民教育, 2009 (15) .

[3]赵建斌.教师的教育推理与行动模型[J].柳州师专学报, 2011 (01) .

运用过程 篇11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通用技术课堂;有效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以强大的优势改变着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听震撼,而且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究技术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因此如何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优化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已成为技术教师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现结合教学,谈谈我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地激发探究过程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怀疑的情感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技术知识的过程

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活中的案例,诱导学生激起疑问,激起学生有效探究欲望,通过比较,从具体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论概括,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因此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课件来激起学生怀疑的情感,带着怀疑的情感积极地有效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探究技术知识,饶有兴致地完成技术教学的任务。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好奇的心理有效地激发探究知识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是兴趣的先导,好奇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切科学的发现和创造都始于好奇。”“好奇能激起学生无休止地追求知识、无休止地探究的欲望,无止境追求知识的奥秘。”因此在多媒体课件中,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对载人航天技术的兴趣、好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动形象的视频、图片等实例,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心中不由自主地产生好奇,怀着好奇的心理,情绪满怀地有效地投入到探究技术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以灵感的动机有效地激发探究技术知识的过程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的科学经验时回忆到相对论灵感来临时说像“突然黑暗里透出了光亮”。灵感需要感受的长期积累过程,需要经验的累积过程。这正如台湾女作家龙应台说过:“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灵感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高中生的灵感也需要感受的积淀过程。因此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课件,展示大量的图片、实物或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丰富信息刺激,以信息刺激来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有效地投入到探究技术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教学《结构强度》课,我播放赵州桥的设计到鸟巢设计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红”和我国古代黄鹤楼、岳阳楼等建筑视频来说明影响结构强度的三个因素:结构的形状、结构的材料、结构构件时。当我做完做一个实验来说明结构形状这个因素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来了个灵感,想起爱迪生小时候用灵感来孵小鸡的故事,说:“老师,爱迪生用身子压在鸡蛋上面,薄薄的小鸡蛋为什么不会压扁?薄薄的蛋壳又怎样来说明结构材料的坚固?”他以为这个问题难倒了我。“对,何不用鸡蛋做实验,用鸡蛋承重力来说明結构形状这个因素呢?”这个灵感在我头脑里闪现。于是,我再一次设计了一个鸡蛋承重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把三个鸡蛋放在三个瓶盖上,然后在鸡蛋上放一些重物,重物是让学生自己选择。这一下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他们都好奇地做实验。开始时他们以为鸡蛋很脆弱,所以就选了放几本书。但有几个调皮的学生选了一个自己坐的板凳拿过来,想给我出个丑,没想到我答应了他们,果真把板凳放了上去,结果鸡蛋完好无损,这一下学生都惊呆了。那几个调皮学生不死心,又抱来了一大摞书或几个重书包非把鸡蛋压碎不可,然而令他们惊奇的是鸡蛋仍然完好无损。这时候有几个学生怀疑我的鸡蛋是假的。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我及时在黑板上画出了鸡蛋的外形,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分析,终于使他们明白了结构形状——壳体结构有惊人强度的道理。学生被震撼了,个个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鸡蛋竟有这么大的技术含量,从而真正理解了结构形状、结构材料、结构构件是影响结构强度的三个重要因素。试想,如果没有学生灵感的启发,我怎能想到用鸡蛋做实验来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技术知识的奥秘?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反思的情感有效地激发探究技术知识的过程

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没有反思,就没有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形成。”新课程强调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好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反思。因此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应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来引导学生有效反思,激发反思情感,反思技术知识应用过程的合理性或先进性,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究技术知识的形成过程。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不仅给学生在课堂上带来享受视听的盛宴,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怀疑、好奇、灵感、反思等情感,激起了学生探究技术知识的热情,使学生积极有效地投入到技术知识的探究中,去发现技术知识的神奇与奥妙。

参考文献:

园林施工过程中生态理念的运用 篇12

将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 运用到园林绿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就称为生态园林建设。在生态园林系统中, 会合理地安排不同绿地植物的生存空间和数量搭配。乔木、灌木、草木、藤木等不同植物的生态特性各自发挥功用, 充分利用有限的园林设计空间和空气、养分、水、土地空间等, 组成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态群落。生态理念在园林施工中的运用, 体现了人们物质追求之外的精神追求和改善生态的愿望, 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 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 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 这一严峻的现实, 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 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 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 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近20年来, 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环境问题的加剧, 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园林道路, 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 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2 生态理念在城市园林工程中应用的践行思路

2.1 发挥环境优势, 体现园林工程的自然文化

充分利用本地区现有资源是园林工程建设的指导思路。城市园林工程一方面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 另一方面是自然地理风貌和城市文化底蕴的载体。因此, 应本着充分发挥环境优势的思路开展建设, 依靠城市特有的山光水色、地形地貌、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生态景观进行改造, 既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 又达到了美化城市的园林工程宗旨。

2.2 注重节约理念, 促进园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人口的激增, 使得资源的短缺日益严重, 于是低耗高效的节约理念也逐步进入生态系统保护中。园林工程中的节约体现在节地、节土、节水、节能等几方面。园林植物采取适当的节水措施对于维持城市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可以从开源和节流2方面入手, 如雨水回收、地膜覆盖、土工布减少渗透、搭配抗旱耐阴植物等完全可以达到节约水源, 保持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

2.3 突出人文理念, 展现园林工程的生态设计品味

城市园林工程中植物、景致的配置要本着凸显地方特色, 传承文化底蕴为宗旨, 应以自然生态系统与地域性植被为基础, 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 使城市园林工程系统具有鲜明的文化品味, 彰显地域特色。另外, 通过合理配置设计, 可以在局部地区将园林植物的寓意和韵律予以表达, 促使植物形与神的结合, 启迪居民。

3 生态理念融入园林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法

3.1 园林植物选择

植物在园林施工作业中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选择与搭配的好坏会对整个园林施工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选择园林植物时, 在保证整个景观环境与城市环境协调一致的前提下注意植物的实用性, 尽可能做到美化与实用并存。若两者无法并存, 就要采取相互协调措施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选择。例如, 干旱少雨地区选择根系发达、树冠大与韧性强的植物, 以达到防止风沙侵袭的目的。空气污染严重区域选择净化空气能力强和滞尘能力高的植物, 如落叶树、榆叶梅、火炬树和红皮云杉等。除此之外, 各大城市的郊区还应适当栽植一些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植物, 以确保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谐一致。

3.2 合理搭配本土和外来树种比例

在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时, 还要注意本土与外来树种的比例问题, 这不仅仅是追求潮流和新颖, 也不是外来的和尚会敲钟的偏见, 而是为了植物的安全和更好地成长。众所周知, 植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相生相克性, 不同的植物在一起混种, 可能会相互促进生长, 不仅有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 而且还能更好地促进植物的生长。同时, 出于对植物安全性的考虑, 在对外来树种的引进过程中, 要注意外来树种的安全性, 确保不带来病虫灾害。

3.3 加大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

园林生态理念的融入可以通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实现, 因为不管是山石水景, 还是绿色植物, 都是构成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元素, 因此, 不能忽略这些要素构成的基本材料。在建设过程中也离不开工艺的过程, 关注对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不仅可以让园林看起来更新颖美丽, 还会因为新工艺的采用提高施工效率, 在成本上实现生态化。

4 结语

园林景观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在不影响景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 尽可能以获得更好的生态效益为设计施工原则。城市园林施工的过程中, 尽可能合理搭配各类植物的分布和数量, 保证植物的成活率, 将生态理念更好地运用到园林施工中, 促进园林施工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使园林施工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伟.浅谈园林设计理念及其原则[J].中小企业管理与利技 (下旬) , 2010 (6)

上一篇:资金费用下一篇:公路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