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分摊(精选9篇)
费用分摊 篇1
1 基于合作博弈的成本分摊理论
将合作博弈理论应用到成本分摊工作中, 是成本管理理论界的一个重要突破。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成本分摊的主要思想是将费用的分摊的问题转变为合作收益的分配问题[2], 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先让成本分摊对象独自承担自己的成本;再按一定的原则将所有分摊对象合作所获得的收益分配给各对象;前两步所得结果之差就是各分摊对象应该承担的成本[3,4]。
1.1 核仁分摊法
在合作博弈中, 分摊问题的解决方案通常是一个集合, 而非单个方案, 即分摊问题的核是一个域而非一个点[5]。需要说明的是, 核分摊的结果一定是合理的, 但却不一定是公平的, 公平分摊是核分摊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假设存在成本分摊的合作博弈问题 (N, c) , N表示参与分摊的全部成员的集合, 成员个数用n表示, c表示费用函数, S表示N的任意真子集, xi表示成员i所分得的成本, 若分摊结果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则该分摊结果为分摊问题的核, 任意S哿N, 都有:
并不是每个成本分摊问题都存在核的, 核的存在性条件十分严格。前面提到合作博弈成本分摊的核心思想是将费用分摊问题转换为收益分配问题。为此我们构造如下数学变换:
则, 合作博弈问题的核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可总结为以下两点:
(1) 全部子联盟的并集必须包含在大联盟中, 即
式中:δS表示平衡系数, 且0燮δs燮1。
(2) 任意参与者i, 与i有关的联盟的平衡系数之和为1, 即
核仁分摊法在几何意义上表示为:分摊问题的核是一个特定的几何图形区域, 区域的中心就是核仁, 即最佳方案。
1.2 夏普利值分摊法。
夏普利 (Shapley) 值分摊法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合作收益分配方法。基于Shapley值分摊方法的机组启动费用分摊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表示分得的合作收益;i表示参与发电机组启动费用分摊的负荷;s表示所有负荷i所在的联盟;|s|表示s中负荷的个数;n表示所有参与费用分摊的总负荷数目;v表示收益函数。
2 启动费用分摊
2.1 机组启动费用计算模型。
在三部制报价模式下, 机组组合优化的目标是能量价格、机组空载费用、机组启动费用三部分的总和最小, 因此, 制定机组起停计划的目标函数为:
式中:n取整数, 表示交易日第n交易时段;m取整数, 表示发电机组个数;Uit是一个逻辑变量, Uit=1表示机组i在第t交易时段处于开机状态, Uit=0表示机组i在第t交易时段处于停机状态;pi表示机组i的报价;PtGi表示机组i在第t交易时段的发电功率;Si表示机组i的单次启动费用;Ni表示机组i的空载费用;Dt表示第t交易时段的负荷量;T表示潮流-功率灵敏度矩阵;F表示线路潮流约束。
2.2 单时段分摊。
机组的启动费用和机组的负荷密切相关。根据机组调度优化模型式 (5) , 可以得到所有负荷联盟的机组启动费用, 然后再根据式 (2) 和式 (3) 进行核存在性校验。如果该机组启动费用分摊问题的核存在, 则采用核仁分摊法, 这样就可以得到负荷对机组启动费用的责任大小。如果核不存在, 则采用夏普利 (Shapley) 值法分摊。
2.3 多时段分摊。
不同交易时段的负荷大小是不相同的, 因此各负荷对机组启动费用的影响程度也在不断的变化。也就是说, 在多时段机组启动费用分摊问题中, 如何确定各负荷对机组启动费用的影响程度至关重要。具体有以下两种做法。
(1) 分时段法在进行分时段分摊时, 对其中的“时段”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一般认为这个“时段”应是下面两种情况:机组启动到机组停机时间内的所有时段;机组启动到交易日结束时间内的所有时段。由于不同时段内的负荷大小是不相同的, 因此分时段分摊法一般采用如下步骤对启动费用进行分摊:按单个时段对机组启动成本进行分摊, 得到每个时段内各个负荷的费用分摊值, 根据费用分摊值求出对应时段内的平均值;再由平均值来确定各个负荷对机组启动费用的责任程度;最后按责任程度的大小来分摊启动费用。
(2) 整体法。在多时段机组启动费用分摊问题中, 如果机械地将每个时段分开, 势必存在不妥, 因为在这种持续工作过程中, 每个交易时段之间都存在某种耦合作用, 因此, 必须寻求一种从整体上分摊启动费用的方法。本文的做法是:计算出整个交易日内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各负荷联盟的需求而产生的机组启动成本;采用夏普利 (Shapley) 值法或核仁法进行整体启动费用分摊。
3 算例分析
已知某电力系统包括3台电机组和3个负荷, 如图1所示, 其系统参数见表1。下面我们运用基于合作博弈的成本分摊理论来分析此电力系统的机组启动费用的分摊情况。
根据模型 (5) 我们可以得到, 在同时满足3个负荷需求的条件下, 该电力系统的机组调度方案应为3台机组全部开机, 此时产生的机组启动成本可表示为c (1, 2, 3) =47;当负荷大联盟中的任意子负荷联盟单独作用时, 产生的机组启动成本可分别表示:c (1) =15, c (2) =12, c (3) =32, c (1, 2) =27, c (1, 3) =47, c (2, 3) =35。
基于合作博弈的成本分摊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费用分摊问题转换成合作收益的分配问题, 我们可以得到各联盟所获得的合作收益v (1) =0, v (2) =0, v (3) =0, v (1, 2) =0, v (1, 3) =0, v (2, 3) =9, v (1, 2, 3) =12。
(1) 核仁分摊。现在我们根据式 (2) 、式 (3) 判断该分摊问题的核是否存在, 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到:
因此, 该分摊问题的核是存在的。
令Xi表示成员i所分得的合作收益, 则:
结合式 (1) 和式 (2) , 我们可以将前文中构成分摊问题的核的充要条件转换为如下形式:
令X1、X2、X3分别表示分配给3个负荷成员的合作收益, 根据式 (7)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线性规划问题:
求解上述线性规划问题就可得到该分摊问题的核及核仁解。通过计算我们得到该问题的核仁解为:X1=1.5, X2=5.25, X3=5.25即负荷D1, D2, D3所分摊的机组启动费用分别为:x1=13.5, x2=6.75, x3=26.75。
(2) 夏普利值分摊。根据式 (4) 可以求得:X1=1, X2=5.5, X3=5.5, 即负荷D1, D2, D3所分摊的机组启动费用分别为:x1=14, x2=6.5, x3=26.5。
摘要:我国的电力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主要采用的是单一制电价和两部制电价, 而在国外比较成熟的电力市场中电力市场中, 通常采用“三部制报价”模式[1], 即发电商竞价上网时的报价由三个部分组成:能量价格、机组空载费用及机组启动费用。本文就讨论了在三部制报价模式下的机组启动成本分摊问题。
关键词:电力市场,电价,成本分摊
参考文献
[1]胡朝阳, 甘德强, 韩祯祥.市场机制下机组启动费用的分摊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4.
[2]胡朝阳, 韩祯祥, 甘德强.成本分摊理论和竞价博弈方法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3.
[3]罗利, 鲁若愚, hapley.值在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博弈分析中的应用[J].软科学, 2001.
[4]赵学顺, 黄民翔.基于合作对策论的电力交易计划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学报[J].2000.
[5]徐蓓, 张晓军, 等.应用边际网损系数法分摊网损[J].华东电力, 2001.
费用分摊 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经济评价;费用分摊
在现代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之中,水利工程同样是其中的关键点,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水利工程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伴随着这样的经济效益同样也得到了相关分析。在现代之中的分析体系越来越为完善,所以说对于水利工程的经济评价也越来越为完善,也同样涉及到了费用分摊,本文进行了相关分析,希望带来相关帮助。
一、水利工程经济评价以及费用分摊
在水利工程开展工程之前,对于水利工程的具体投入以及建成之后带来相应的效益,很好的进行相关的论证和调研,进而可以有效的对于项目的合理性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在水利项目是否进行的取舍过程之中,相关经济评价往往是相关的重要依据。在水利工程的真正展开过程之中,当工程真正建成后,往往有着较多的收益部门,这也是水利工程作为现代公益项目的重要组成。所以说在水利开展的过程之中,往往需要进行相应投入的费用分摊,进而进行分摊的具体数目进行计算,合理进行工程开发,充分保证费用分摊的相应合理。
合理的进行费用分摊,一方面可以减少在工程投入阶段产生的资金困难,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将施工之中的风险进行分摊。费用分摊保证了一个机制,也就是“谁受益、谁开发、谁开发、谁保护。”这符合我国的基本发展策略,在时代的发展之中,人们对于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很多时候,我国尚且存在一些偏远的山区,这些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将费用进行分摊,很好的增加了水利工程项目开展的可能,为经济落后地区的人民谋取了幸福,这也是时代赋予的契机,希望可以在现代之中,更好的将水利工程进行发展。
二、费用分摊的计算
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分摊计算过程之中,往往需要进行的便是固定资产的投资计算和运行费用的相关计算,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之中,费用分摊方法主要分为几种:1、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之中,往往具备较多的建设指标,可以根据这些建设指标来进行费用分摊,实际的应用过程之中,可以利用单一指标,也可以利用多个指标来进行计算。同样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之前,需要对于各种指标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水利工程有着充分的认识,帮助其建立有效认识;2、水利工程之中的各个功能划分进行最优处理,然后根据替代方案费用现值来进行分摊。在采取这种方法时,一般情况下根据经济评价来进行总费用的相应分摊,进一步将工程投资进行具体比例和数额分摊;3、根据收益方所获得的具体公益来进行比例分摊,对于各个收益部门的收益来将费用进行划分,进而可以将各部门的经济效益和分摊作用进行具体划分。4、可以采用“可分离费用-剩余效益法”来进行分摊,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之中,需要对于可分离费用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各个部门和地区进行剩余效益的比例划分,进而计算每个地区需要分摊的具体份额,将其具体落实;5、可以按照地区的主次来进行划分,如果收益部分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主次之分,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费用分摊的计算。
三、落实到实际之中的计算
在进行经济评价过程之中的费用分摊过程之中,可以采用实例进行具体计算的探讨。现阶段工程开展的过程之中,水利工程进行计算的过程之中,同样需要对于水库容量等方面的计算,并且对于建筑内建筑有着充分的认识。由于现代水利工程往往提供较多功能,在现代实际使用过程之中,往往对于水利提供较为良好的管理模式,并且可以对于水利项目地区提供不同的受益效果。在进行经济评价的过程之中,可以将受益项目进行具体划分,然后进行不同评价过程,确定不同受益项目的具体经济合理性,对于水利项目展开的投资进行良好管理,进而在费用之中的管理需要进行统筹。所以说落实到实际之中,需要对于费用进行有效分摊,并且充分的对于费用进行计算:
四、按照功能利用建设项目的指标进行比例分摊
(一)水库的库容进行分摊
首先在进行水库的建设过程之中,需要对于水库容量进行充分计算,并且针对于不同方面的库容量进行具体比例分摊。在实际分摊过程之中,同样根据工程的不同划分来进行具体划分。不同的水库容量带来的具体施工方式,必然有所不同,使用的材料开销也会产生差异。很多时候在同一地区,针对同一水库,不同种类的作业情况对于水库的容量需求也会产生不同,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需要进行相关的具体探讨,充分保证取得共同的意愿,所谓求同存异,不外乎如此。
(二)按照收益的用水量来进行划分
往往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之中,往往需要将一些费用进行具体划分,也就是用水量可以作为一个比例指标来进行具体划分,具体分摊其中的费用。往往在用水过程之中,可以将水库用水分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在实际的分摊过程之中,根据具体的用水量,将费用进行分摊,所以说在实际过程之中,收益的用水量可以具体将投资进行划分。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不同种类的用水的用水量肯定不同,例如农业灌溉用水在生产季节便可能产生大量的用水需求,而这个时候工业生产需要进行保证,这时候便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水库进行有效衡量,其次也是对于水库容量的共同研究方向,所以说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开展过程之中,根据不同需求对于费用进行不同比例的分摊,也是现阶段费用分摊的重要举措。
五、按功能获得效益现值比例分摊
工程项目在经济评价过程之中的可以根据效益现值进行比例划分,同样可以确定的便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之中,可以将工程项目的效益分为财务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水利工程之中,同样有着防洪工程的划分,其财务效益通常为无,如果单纯的按照财务效益来划分,这类工程往往也会产生相应自我误区。所以在实际的经济评价过程之中,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费用分摊而言,更需要进行准确的估算。很多时候,工程决不能单单以利益来进行划分,更多的便是应该进行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这也是很多水利工程开展的初衷,任何时候不忘初心最为重要。
例如防洪工程的效益现值计算,可以按照减免的洪灾损失来计算相应的损失。而且在现代之中,水利工程往往肩负的是城市的供述任务,在现代城市之中的大型工厂等,都需要进行水库的单独供应,充分保证在生产过程之中,不会因为水量供应不足进而导致自身的生产能力下降,所以说效益往往是隐形的。在进行具体划分的过程之中,可以根据采用效益的不同来进行具体费用的分摊。
六、总结
水利工程往往是建立一时,而惠人一世的,在现代的市政工程之中,水利工程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组成。落实到工程层面,往往涉及到较多方面的投资,而且其牵扯资金往往较多,这便需要相关工程工作人员进行妥善的自我思考,充分保证工程费用 投资合理。而且在现代之中,还有这费用分摊这一概念,更是需要相关人员进行自我思考。本文进行了费用分摊计算的相关分析,希望可以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邵李芙蓉, 岳春芳. 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常用综合评价方法浅析[J]. 中外企业家, 2015, (5):72-73.
[2]亢春萍. 浅析不确定性分析在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应用[J]. 财经界:学术版, 2013, (16):104-104.
费用分摊 篇3
假设甲公司于2×07年7月1日从乙公司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一套设备, 租赁公司购置设备的成本为100万元, 公允价值为110万元, 租赁期为5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237 416元, 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为6%, 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8%。则根据上述规定, 最低租赁付款额=每期支付的租赁费×期数=237 416×5=1 187 080 (元)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每期支付的租赁费×年金现值系数+购买选择权支付的金额×复利现值系数=237 416× (P/A, 6%, 5) +0=1 000 091 (元) 。
实务中计算实际利率的方法有两种, 具体如下:
方法一:根据租入资产期初账面余额和折现率确定, 具体见表1。
金额单位:元
方法二:根据年付租金及其在租赁开始日的现值计算确定, 具体见表2。
金额单位:元
由于上述两种计算方法的程序不同, 得出各期应确认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结果也不同。那么, 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合理呢?笔者认为第二种计算方法相对于第一种计算方法更具合理性。原因如下:
1.第二种计算方法更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的规定。第二种计算方法是将融资租入资产看成是以分期偿付租赁费的方式取得资产使用权的一种融资行为。每年支付的租赁费实质上是该租赁费在租赁开始日现值的终值, 而其终值与现值之差则是利息。因此, 将每期支付的租赁费与该租赁费在租赁开始日的现值之差确认为当期融资费用, 更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的规定。而第一种计算方法是将资产的入账价值即各期支付的租赁费的现值之和作为融资的本金, 以当期支付的租赁费扣除当期确认的融资费用后的结果确定当期已归还的本金,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尚未归还的本金。但事实上企业并非筹到了本金, 而是以逐期偿还租赁费为代价提前获得资产的使用权。因此, 该计算方法不完全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协议连锁费用分摊及收益分成构想 篇4
一、执业药师费用分摊执业药师费用分摊采用事前核定(不超过单体药店独立配
备此类员工工资总额的60%)和按药店数量来进行分摊的方法处理。
二、总部人力资源成本分摊按照新版GSP规范的要求,单体药店在质量控管方面
需要配备专门的人员,连锁后可以只在总部设立此类部门。协议连锁的情况下,总部此类人力资源成本可能涉及到分摊的问题。药店方可以通过事前核定此类人力资源成本总额再按单体药店数量来平均分摊。此类人力资源成本总额不得高于单体药店独立配备此类部门的人力资源成本总额的60%。
三、总部公共费用分摊包括开办费、宣传费、VI形象设计费、日常办公及业务招
待费等属于公共费用,总部除执业药师及质量控管部门的人力资源成本纳入总部与药店方分摊的范畴外,其他费用不属于公共费用,公共费用能分清用途的按用途分摊,不能分清用途的按总额平均分摊。
四、单体药店收益分成的构想协议连锁时的药店方只存在费用分摊,不存在收益
分成,协议连锁后总部与药店方各自独立发展的加盟店既存在费用分摊也存在收益分成。加盟费不分成,总部费用分摊按药店数量来分配。总部此类费用原由上不增加,必须增加时需经协议双方共同商议确定。收益分成方面采用“六二二”方式分配,即加盟店主占60%,总部占20%,药店方占20%。
五、过票相关事宜最主要针对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药企供药行为。如果连
锁后必须成为一般纳税人,那么药店方过票的行为就有可能大大增加税收成本。可以考虑此类药品收益分成来弥补税收成本的方式来降低支出。这种结果最主要是因为纳税期与医保收款期不一致,纳税期按月,医保结算期一般是两个月。此项工作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到税收筹划的方法。尽可能避免此类成本的产生。
六、风险控管构想 设立总经理负责制,连锁企业法人代表可以由总部人员担任,但
费用分摊 篇5
联营交易模式是指一个区域只有一个强制市场成员参与的集中的竞争市场。阻塞管理是电力运行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双边交易模式不再强制电力市场成员供需双方在联营体内交易。绝大部分的电力交易都是由供需双方独立完成。联营—双边混合交易模式结合了这两种特征,在这种模式下,市场的自由度和灵活度都大大增强,因此该模式成为目前国际上比较推崇的电力市场交易模式[1]。市场环境下消除阻塞的方法主要有基于输电网运行参数的技术型和基于交易计划调整的经济型方法[2]。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合理的阻塞管理方法应不仅能够消除阻塞,而且需要进行合理分摊。
目前阻塞定价的方法有节点电价法、附加电价法、费用分摊法。节点电价法具有丰富的经济学含义,这种方法购电方需要按照本地节点电价支付购电费,产生的购售差额即交易盈余,但缺点是收回的阻塞费用超过了系统实际阻塞费用,电力用户承担了过多的电费。附加电价法,最简单的附加电价法就是平均分摊法,即将阻塞成本按照发电或负荷功率大小分摊给市场成员,而不考虑网络约束对市场成员的影响[3]。虽然这种方法简单但其忽略了发电出力及其在电网中的相对地理位置对阻塞的影响。在该方法中阻塞费用全部由电力用户承担,这样不完全合理。费用分摊法根据市场成员,对阻塞的贡献大小来分摊阻塞费用较为合理,且不产生交易盈余。
过去阻塞费用的计算一般是基于直流潮流模型进行,没有考虑P-Q之间的耦合,忽略了网损和无功功率的影响[4]。本文将阻塞问题简化为一个交流最优潮流问题。用内点法进行最优潮流问题的求解,通过求解线路阻塞影子价格来确定阻塞费用在阻塞线路之间的分摊份额,提出了一种同时面向发电侧和负荷侧进行阻塞成本分摊的新方法,使阻塞成本的分摊更趋于合理。
1 阻塞费用的计算
在混合交易模式中双边交易的发电方与用电方自行安排交易,并向ISO提交交易时段,合同功率及发电机再调度报价信息。ISO结合这些信息进行系统安全约束检验。如没有阻塞,则执行发电计划;如出现阻塞,则采用最优潮流或经济调度进行发电机再调度计算,以消除阻塞,必要时也可考虑消减合同功率。本文采用阻塞成本最小的优化求解模型。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式中:Pij=Vi Vj(Gijcosθij+Bijsinθij)-V2i Gij
模型中等式约束为节点功率平衡方程式,不等式约束分别为发电机有功、无功、节点电压、线路潮流上下限约束。
2 阻塞费用在阻塞线路上的分摊
计算阻塞线路上的阻塞成本时,采用边际成本计算:
式中:∂Pi∂CT表示线路Li上单位功率所引起的成本,也就是阻塞线路的边际成本,在优化计算中,就是阻塞线路的拉格朗日乘子,线路无阻塞时为0,ΔPi为阻塞消除前后阻塞线路Li上功率变化量。
由于μi是边际量,据此计算各阻塞线路成本和可能与实际全网阻塞成本之和不相等,存在一个不平衡项。计算中才用下式进行计算[5]。
式中:βi称为约束分配系数。
3 基于潮流追踪方法的阻塞影响因子的求解
3.1 潮流追踪原理
潮流追踪[6]就是在特定运行状态下,通过潮流分析和计算明确发电机功率或负荷功率在输电元件中的分布情况,并度量它们对输电网络的使用程度。功率追踪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潮流追踪算法[7],该方法就是明确线路潮流是由哪些发电机提供的或由哪些负荷引起的。文献[8]提出的电流分解公理是其中重要的原则和前提。认为电流分量沿支路不变,电源或负荷对支路首末端利用份额相同,注入电流在同一节点各出线的电流分量与相应出线的总电流成比例。
3.2 阻塞费用在市场成员间的分配
阻塞管理是发电机再调度的过程,同时也涉及到负荷、交易、备用、无功功率等多方面的调整,阻塞费用就是在重新再调度过程中使阻塞线路潮流从阻塞状态调整到线路容量允许之内产生的。联营和双边交易模式下的市场成员所引起阻塞线路的潮流变化能够准确反映是谁导致了阻塞。为体现各市场成员对阻塞的贡献,本文采用市场成员在消除阻塞过程中引起潮流的变化量在阻塞线路潮流占的比例来分配阻塞费用。
令是电源m对阻塞线路i的利用份额(影响因子),Ci.m是阻塞线路i中过载潮流中第m个电源所应分摊的费用,ΔPki.m是第m个电源在阻塞线路i中功率越限量。
由上式(10)中可知,在阻塞线路i中,若某市场成员在消除阻塞中引起潮流变化量与支路变化量相同,则该市场成员承担全部的阻塞费用;如果多个市场成员共同引起阻塞时,则阻塞费用由多个市场成员共同承担。且阻塞费用在市场成员之间分摊不存在交易盈余,能够体现阻塞成本分摊的公平性。
发电厂和电力用户共同构成了电力市场的主体,它们共同按需求平等使用电力资源,因此本文将阻塞成本在发电侧和负荷侧平均分配。电源m所分摊的费用为:
式中:Pki.m,Pki.m'分别是阻塞消除前后线路i中电源m给线路i中提供的有功功率,kl是阻塞线路的总支路数,Pki.m,Pki.m'可以通过潮流追踪获得。
式中:PG为各节点电源功率矢量,Pn是各节点总输入功率矢量,Pk是支路功率矢量。结合(13),(14)得:
令BG=CG*AG-1,则第m个电源流过支路k的有功功率为:
同理可获得阻塞费用在负荷侧的分摊。
4 算例分析
4.1 阻塞费用在线路上的分摊
以IEEE-14节点为仿真算例,系统参数见文献[9],其中包括5台发电机,20条线路,14个节点。系统的网络拓扑见图1。
假设该系统电力市场交易模式是联营-双边混合交易模式,存在两个双边交易T1={1,14,100},T2={2,10,50}。
基态潮流计算得线路1-5、5-4、7-9发生了阻塞。以阻塞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潮流计算可得系统阻塞成本为3 100.3,采用边际成本计算得各阻塞线路所应分摊费用为:2 478.290 9、477.606 8、144.402 3
4.2 阻塞费用在市场成员间的分摊
表1、表2分别显示了阻塞费用在发电侧和负荷侧的影响因子,表3显示了阻塞费用在市场成员之间的分摊。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阻塞费用在发电侧和负荷侧的影响因子之和为1,本文方法可以将阻塞费用在发电侧分摊,也可以在负荷侧分摊,而且不存在交易盈余。
5 结语
本文针对联营-双边混合交易模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阻塞费用的分摊方法,该方法根据市场成员对阻塞线路的利用份额进行分摊,体现了分摊费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算例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阻塞费用分摊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摘要:针对联营-双边混合交易模式的特点,基于“论责分摊”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潮流追踪计算阻塞影响因子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可将阻塞线路上的阻塞费用根据交易参与者定量阻塞责任的大小进行分摊。即首先利用约束分配系数将系统阻塞费用分摊给阻塞所在线路,然后利用潮流追踪法得出各个市场成员对阻塞线路的利用份额,最后将线路阻塞费用分配给所有市场成员。该方法不产生销售盈余,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准确的经济信息。IEEE-14节点系统算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正确有效地分摊市场成员的阻塞费用。
关键词:联营交易,双边交易,阻塞费用分摊,潮流追踪
参考文献
[1]刘路登,张粒子,杨静.电力市场联营交易-双边交易模式下的阻塞费用分摊[J].电网技术,2006,30(15):50-53.LIU Lu-deng,ZHANG Li-zi,YANG Jing.Congestion Cost Allocation Under Pool-bilateral Transaction Mode[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6,30(15):50-53.
[2]汤奕,袁飞,周霞,等.基于电气剖分方法的阻塞费用分摊[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9):14-16.TANG Yi,YUAN Fei,ZHOU Xia,et al.An Allocation Method of Congestion Costs Based on Electrical Dissection[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7,31(19):14-16.
[3]王庆红,胡国根.消除基于实时电价理论电力市场中交易盈余的一种新方法[J].电网技术,2000,24(12):27-31 WANG Qing-hong,HU Guo-gen.A New Approach of Sliminating Merchandise Surplus Due to Spot Pricing of Electricity[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0,24(12):27-31.
[4]苏健,彭建春,江辉,等.基于交流潮流的双边交易模式下阻塞费用分摊[J].继电器,2007,35(5):41-44.SU Jian,PENG Jian-chun,JIANG Hui,et al A New Method for Congestion Cost Allocation Considering AC Power Flow Under Bilateral Transaction[J].Relay,2007,35(5):41-44.
[5]肖宏飞,李卫东,等.基于潮流变化量的解析阻塞成本分摊[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27(4):72-78.XIAO Hong-fei,LI Wei-dong.Fast Allocation Relief Cost Based on Flow Changes in Congested Branches[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7,27(4):72-78.
[6]刘娇,唐涛,李卫东,等.考虑双边交易功率指向的潮流追踪算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7):53-58.LIU Jiao,TANG Tao,LI Wei-dong,et al.Research on Power Flow Tracing Method Considering the Direction of Bilateral Contract Power Flows[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4,24(7):53-58.
[7]彭建春,江辉,成连生.复功率电源的支路功率分量理论[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21(1):1-5.PENG Jian-chun,JIANG Hui,CHENG Lian-sheng.Theory of Branch Complex Power Component Induced by Individual Generator[J][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1,21(1):1-5.
[8]王锡凡,王秀丽.电力市场过网费的潮流分析基础-输电设备利用份额问题[J].中国电力,1998,31(7):31-34.WANG Xi-fang,WANG Xiu-li.Fundamental Analysis on Wheeling Cost of Power Flow–a Problem of Sharing Cost of Transmission Facilities[J].Electric Power,1998,31(7):31-34.
费用分摊 篇6
(一) 计税基数设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 个人工资、薪金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公式为: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薪资总额-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缴纳部分-费用扣除标准 (3 500元, 外籍 (含港澳台) 4 800元) 。此外,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征收个人的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第 (二) 项规定, 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 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包括:独生子女补贴;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 误餐补助。若这些项目通过工资管理系统进行发放, 计算计税基数时应将相关的工资项目剔除。
费用扣除标准 (起征点) 、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在用友软件工资系统中扣缴个人所得税功能中可进行设置, 因此只要提供未扣除起征点金额前的收入额合计数据, 系统即能准确计算出代扣个人所得税数额。工资系统的个人所得税申报表中“收入额合计”项所对应的工资项目默认是“实发工资”, 若扣款项目仅限于缺勤扣款及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缴纳部分时, “实发工资”项就等于“收入额合计”, 即个人所得税扣缴功能的计税基数;若工资项目中还有其他扣款项目, “实发工资”项数额就会小于计税基数, 需要单独设置“计税基数”项目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增设“计税基数”工资项目时, 其“增减项”属性应设置为“其他”, 其计算公式定义为:计税基数=应发合计-缺勤扣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
(二) 正确设置工资项目计算公式的排列顺序
在工资项目计算公式列表中, 各工资项目的排列顺序会影响代扣个人所得税计算的准确性, 若“实发工资”等于“收入额合计”, 不单设“计税基数”项目时, “实发合计”项目应依次列在计算公式列表的末尾, 否则会导致工资变动功能中代扣税计算错误。
例如, 某职工本月应发工资5 000元, 代扣三险一金1 150元, 扣税前实发工资3 850元, 工资系统的个人所得税申报表中“收入额合计”项所对应的工资项目设为“实发工资”, 当工资项目计算公式列表中“应发合计”、“扣款合计”、“实发合计”三项系统预置项目排列顺序不同时,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及工资变动表中代扣税计算情况见下表:
从上表可见, 工资管理系统扣缴个人所得税功能的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中, 无论工资项目如何排列, 都能准确计算代扣税。而在工资变动功能的工资变动表中, 只有当“实发合计”项排列在公式列表的末尾时, 代扣税计算才是正确的, 计算公式为: (3 850-3 500) ×3%=1 050 (元) 。因为“实发合计”项在工资系统预置为“实发合计=应发合计-扣款合计”。当“实发合计”排在“应发合计”和“扣款合计”前时 (上表第3、4项) , 计算“实发合计”时没有“应发合计”和“扣款合计”数据, 计算结果为零,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结果为负数 (0-3 500=-3 500) , 所以代扣税项无数据。当“实发合计”排在“应发合计”前时 (上页表第6项) , 计算“实发合计”时没有“应发合计”数据, 计算结果为负数 (0-1 150=-1 150) ,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结果为负数 (-1 150-3 500=-4 650) , 所以代扣税项无数据。当“实发合计”在“扣款合计”前时 (上页表第2项) , 计算“实发合计”时没有“扣款合计”数据, “实发合计”等于“应发合计”, 计算代扣税时为: (5 000-3 500) ×10%-105=45 (元) 。要解决这一问题, 可自行编辑“实发合计”的计算公式, 假设“应发合计=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奖金+加班工资”, “扣款合计=代扣税+请假扣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 则“实发合计=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奖金+加班工资-代扣税-请假扣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这种情况下, 无论“实发合计”在公式列表中排在何处, 均能准确计算出代扣税。
同理, 若“实发工资”项不等于“收入额合计”, 需单设“计税基数”项目时, “计税基数”的计算公式也最好排列在公式列表的末尾处。
二、五险一金计提基数设置
“五险”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一金”是指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由企业承担。企业应以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单位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 计算时以统计部门规定的工资总额口径作为单位缴费基数的征收依据。在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中所列的十四个不列入工资总额的项目中, 有些项目的发放对象不是本企业职工 (如参加企业劳动的在校学生) , 工资发放不纳入工资管理系统, 因而在设置计提基数时不必考虑。主要项目有: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出差伙食助费、误餐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对自带工具、牲畜来企业工作职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补偿费用;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 (包括股金分红) 和利息;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生活补费等;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
在用友工资管理系统中, 应当由职工个人负担的“三险一金”需要作为工资扣除项目在工资变动功能中计算;应当由企业负担的“五险一金”需要在工资分摊功能中按规定的计提基数提取, 应专门设置“计提基数”工资项目用于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计提。“计提基数”项目的“增减项”属性可设置为“其他”, 其计算公式为“应发合计”项减去不列入工资总额的工资项目, 也可将列入工资总额的各工资项目逐项相加, 后者计算准确性更高些。
三、工资分摊基数设置
(一) 带薪缺勤的处理
根据《劳动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 我国职工可以享受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休假权利, 企业在职工法定缺勤期间内给予职工一定的缺勤补偿。带薪缺勤产生的工资费用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参与工资费用分摊, 需要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带薪缺勤是新型职工薪酬, 在会计处理时, 可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设置“非累计带薪休假”、“累积带薪缺勤”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在工资管理系统中设置相应的工资项目。“非累计带薪休假”和“累积带薪缺勤”项目的“增减项”属性均设置为“增项”, 参与“应发合计”项的计算。同时, 在工资分摊设置时, 因为贷方科目在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基础上增加“应付职工薪酬———非累计带薪休假”、“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科目, 各部门、各类别职工的工资要按这三个科目分别设置, 且分摊基数也各不相同。
设置“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分摊基数时, 需要增设“分摊基数”项目, “增减项”属性设置为“其他”, 其计算公式为:“应发合计-缺勤扣款-非累计带薪休假-累积带薪缺勤”;设置“应付职工薪酬———非累计带薪休假”科目分摊基数时, 在工资项目中选择“非累计带薪休假”项;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科目分摊基数时, 在工资项目中选择“累积带薪缺勤”项。
(二) 缺勤扣款的处理
计算缺勤扣款时, 按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计算出日工资, 根据考勤记录提供的缺勤天数乘以日工资得出缺勤扣款。其中, 月计薪天数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 法定节假日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 月计薪天数= (365-104) ÷12=21.75 (天) 。缺勤扣款不列入应付职工薪酬, 不参与工资费用分摊, 不需要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用友软件工资管理系统中, “应发合计”项是系统预置的工资项目, 其计算公式属性是“增项”的所有工资项目之和, 缺勤扣款则只能定义为属性是“减项”的工资项目。“应发合计”项目汇总的数额不等同于会计核算中应付职工薪酬的工资分摊数额, 因而进行工资费用分摊时, 不能以“应发合计”为分摊基数, 而应当增设“分摊基数”项目。“分摊基数”项目的“增减项”属性设置为“其他”, 其计算公式为:“应发合计-缺勤扣款”, 并将计算公式列在公式列表的末尾, 或者将公式中的“应发合计”替换为属性为“增项”的工资项目之和。
摘要:本文根据职工薪酬处理的法规要求, 对比用友软件工资管理系统提供的相关功能, 提出设置相应计税基数、计提基数、分摊基数的方法, 以准确计算代扣个人所得税、计提和分摊各项工资费用。
费用分摊 篇7
一、采购费用分摊处理环境设置
1.本研究需要启用总账系统,以及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应付款管理等子系统。
2.基础设置的存货分类中,需预置存货分类及存货档案。同时需要将运杂费设置为存货,税率预置为7%。商品的属性必须设置为内购和外销,否则在录入采购专用发票时无法找到对应存货。在填制运杂费存货档案时,应将运费设置为应税劳务。
3.基础档案的会计科目设置时,需要预置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等三级科目。
4.在基础档案的客商信息中,需要预置供应商分类和供应商档案。
5.在存货核算系统的初始设置中,进入“科目设置”界面,需要设置非合理损耗类型和非合理损耗科目,非合理损耗科目设置为“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案例及业务处理流程
(一)运杂费分摊
例1:顺风公司是一家汽配公司,为一般纳税人,成本计价采用实际成本法。2013年6月12日,向上汽集团购买火花塞20件,不含税单价18元/件,商品验收合格,入配件库,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在采购过程中,发生了运输费用40元,税率为7%,收到运输发票一张。款项均未付。
业务解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六条规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因此,采购原材料的运杂费应当计入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关于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的规定,企业支付材料价款和运杂费等时,按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金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款项,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货币资金”、“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科目。
业务处理步骤:
1.进入库存管理系统,填写采购入库单,录入外购配件的商品名称、数量、单价、供应商等资料,并对其审核。
2.进入采购管理系统,填写采购专用发票和运费发票。专用发票上蓝字选项为必须输入项目,需要在基础设置中提前设置。
3.在应付款管理系统中,分别对采购发票和运费发票进行审核。
4.在采购管理系统中,进行采购结算,结算选择“手工结算”,如下页图1所示。
用友ERP-U872系统与系统之间只能传输数据,不能自动处理。采购结算后,可以把采购入库单单价传输到核算模块中,但不能做自动结算成本处理,需要在存货核算系统中再次结算成本和进行单据记账。采购结算的原理是核算人员根据采购发票和采购入库单核算采购成本。采购结算的结果是生成采购结算单,采购结算单是记载采购入库单上的记录和采购发票对应关系的结算对照表。采购结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动结算,另一种是手工结算。自动结算是系统自动将采购入库单和对应的发票结算,但运费发票必须手工结算;手工结算需要自己去找对应的采购发票和采购入库单。
在图1中,费用分摊方式选择按金额或按数量进行分摊,点击工具栏的“结算”按钮,弹出“费用列表中有折扣或费用属性的存货信息,在结算前请确认是否进行了分摊,是否继续?”的信息提示,执行“结算”后,系统自动将运费分摊到所采购的商品中。
5.进入应付款管理系统,选中“发票制单”,进入“制单”界面,点击工具栏“制单”按钮,生成转账凭证①:
在转账凭证①中,采购的火花塞20件,单件是18元,火花塞采购成本合计是360元。由于是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61.2元(360×17%)。同时,根据税法规定,运杂费要在发票中单独列出,而不是合并列出,可以抵扣7%的进项税额。因此,运输费抵扣的进项税额为2.8元(40×7%),剩余运费37.2元纳入采购商品火花塞成本中。所以,总抵扣的进项税额为64元(61.2+2.8)。
6.在存货管理系统中,执行“正常单据记账”命令,弹出“过滤条件选择”窗口,点击“过滤”,进入“未记账单据一览表”界面,执行“记账”命令。存货核算系统记账的目的是确定采购商品入库成本。
(二)正常损耗
例2:接上例,2013年6月22日,顺风公司向上汽集团订购发动机机油50桶(3.3L/桶),不含税单价是80元/桶。6月24日收到采购专用发票,实际入库数量是49桶,入库数量与发票数量相差1桶作为合理损耗处理。货款未付。
业务解析:正常损失是指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正常损耗,也就是合理损耗。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购入的存货,按买价加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和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以及其他费用,作为实际成本。
业务处理步骤:
1.采购员进入采购管理系统,在采购订单上输入申请采购的发动机机油价格、数量等资料,主管人员进行审核。采购物资验收入库以后,根据计划数量填写“到货单”,并由相关负责人进行审核。
2.在库存管理系统中,参照到货单,拷贝数据到采购入库单。因为在采购管理系统中,数量为50件,由于入库实际数量为49件,所以数量修改为49件,单价不变。
3.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填写采购专用发票,发动机机油到货数量输入“50”(填写专用采购发票时不能根据采购到货单直接生成,因为存货的本次开票数量大于入库单的可开票数量,不能保存),单价输入“80.00”。填写采购专用发票以后,进行手工结算,执行相关操作后返回“手工结算”界面,合理损耗数量填写“1”。
点击工具栏“结算”按钮,系统自动对合理损耗数量和发票数量进行结算。系统自动结算后,进入采购入库单界面。发现结算前发动机机油本币单价为80元,结算分摊后本币单价为81.63元。
4.进入存货核算系统,执行“正常单据记账”命令,系统自动核算采购商品入库成本。
5.在应付款管理系统中,对采购发票进行审核。采购发票审核完成后可以立即制单,也可以批量制单。发票审核后,进入应付款管理系统,执行“发票制单”命令,生成转账凭证②:
在转账凭证中,配件成本为4000元,进项税额为680元,应付账款为4680元,这些金额与没有产生合理损耗时的总价没有区别。实际上,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如果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企业购货途中产生的合理损耗应计入存货成本,不能计入当期损益。按照合同规定,发动机机油每件供货成本为80元,但发生合理损耗后,经过分摊,每件成本变为81.63元。
(三)非正常损耗
例3:接上例,2013年6月25日顺风公司向上汽集团购买机油滤清器50件,不含税的单价是12元/件。6月27日收到采购专用发票,实际入库数量是49件,入库数量与发票数量相差1件作为非合理损耗处理。货款未付。
业务解析:非正常损耗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增值税条例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非正常损失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包括: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其他非正常损失。会计准则规定非正常损耗不能计入存货成本。由于非正常损耗与企业经营成果无关,所以应单独列入营业外支出。如果计入存货成本,那就应在主营业务成本中反映,最终计入营业利润,这样不利于反映真实的经营成果。按照会计业务处理规定,非正常损失在列入损益前,必须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等待处理。
业务处理步骤:
1.进入采购管理系统,在采购订单中输入机油滤清器的数量、单价等资料。货物验收无误后,再到货单中输入机油滤清器的实际入库数量和单价。
2.在库存管理系统中,根据到货单生成采购入库单,数量输入“49”,本币单价输入“12.00”,执行“审核”程序。
3.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录入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量输入“50”,单价输入“12.00”。
4.在采购管理系统中,执行“手工结算”命令,进入“结算选单”界面。非合理损耗数量输入“1”,非合理损耗金额输入“12.00”,执行“结算”命令。结算后,进入采购管理系统的采购入库单界面,如图2所示。结算前,发动机机油本币单价为12元,结算分摊后本币单价还是12元。
5.进入存货核算系统,执行“记账”命令,系统自动核算发动机机油采购成本。系统核算成本后,在应付款管理系统中,对单据进行审核。审核单据后,进入存货核算系统的“生成凭证”界面,如图3所示。
如果科目编码没有在基础档案中设置好,需要补充每一个科目编码或科目名称。点击“生成”,弹出“填制凭证”界面,生成转账凭证③:
由于购买机油滤清器50件,含税单价是14.04元,所以应支付上汽集团货款702元。对于非正常损耗的1件机油滤清器,其进项税额按税法规定不得抵扣,故从进项税额转出2.04元(12×0.17)。所以,按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99.96元(588×17%),等待处理的财产损失为14.04元(12+2.04)。
(四)赠品业务
例4:接上例,2013年6月28日,顺风公司向上汽集团购买机油滤清器50件,单价13元/件。上汽集团进行促销活动,买10赠1。6月29日,收到专用发票,载明数量50件,实际入库55件。货款未付。
业务解析:购进商品时,赠送的如果是同一种产品,那么计算库存成本时,数量包括赠送的,但总金额不变,这样单位成本降低了。如果赠送的是另外一种商品,那么按照市场价估价入库,作营业外收入处理。
业务处理步骤:
1.进入库存管理系统,在采购入库单中输入机油滤清器的数量和单价。
2.进入采购管理系统,在专用采购发票上输入数量“50”,输入单价“13.00”。进行手工结算,进入“手工结算”界面,合理损耗数量输入“-5”,如图4所示。执行“结算”命令。
3.进入采购管理系统,进入“采购入库单”界面,发现分摊前的数量为50件,单价为13元;分摊后的数量为55件,单价为11.82元。
4.进入存货核算系统,执行“记账”命令。记账后,在应付款管理系统,对单据执行审核,进入存货核算系统“生成凭证”的“查询条件”界面,同时选中“采购入库单(报销记账)”和“已结算采购入库单自动选择全部入库单上单据,非本月采购入库单按蓝字报销单制单”两个选项,点击“确定”,返回“生成凭证”界面,如图5所示。
点击“生成”,生成转账凭证④:
在转账凭证④中,配件成本为650元,但这里的650元是55件机油滤清器的总成本,而不是50件机油滤清器的总成本。当未来某日销售并结算销售成本时,单位成本为11.82元(650/55),而不是13元(650/50)。
摘要:在ERP系统中,采购费用分摊的处理涉及供应链的采购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存货管理系统以及应付款管理系统。中级财务会计理论教学中关于采购商品发生的非正常损耗、赠品、运杂费及相关税金的分摊处理等是教学的难点,本文研究非正常损耗、正常损耗、赠品和运杂费分摊处理在ERP系统中的应用就有着很强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ERP,分摊,正常损耗,非正常损耗,赠品,运杂费
参考文献
费用分摊 篇8
1. 市场细分
在21世纪的今天, 保险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如何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已经成为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的出发点。而客户的需求随着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 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就必须进行市场细分。 (见图1)
综合成本率=综合赔付率+综合费用率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各家财产保险公司综合费用率和综合赔付率的分布有着显著的差异, 这是因为, 不同的保险公司采取了差异化的市场策略。但是总体的综合成本率都能控制在100%左右, 这就是市场细分的结果。由于市场细分缺乏一种量化的技术支持, 因此有必要构建一种管理会计模型, 来体现这个理论, 由此引出了盈利分析模型。
2. 盈利分析
盈利分析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使得公司管理人员能够对各种不同的细分市场的业绩进行评估。细分市场既可以是对产品、客户、分销渠道等特性进行单个的划分, 也可以是对其任意组合进行的划分。一般而言, 这种评估总是基于公司的利润或边际贡献进行的。盈利分析的最终目的, 是给公司的销售、市场、产品经理人员、公司战略规划部门、计划财务部门提供足够的信息, 以支持内部管理和决策。
构建多维盈利分析模型, 就是要构建一种销售政策 (变动费用) 和核保政策 (赔付率) 之间的联动关系, 并把变动费用率在系统中跟单核算, 改变现在费用预算执行、分解、核算粗放化的问题, 建立一整套精细化管理模式, 锁定保单的标准成本;通过对市场细分, 研究不同产品 (险种险类) 、客户、分销渠道业务的成本情况, 追求低综合成本率的业务, 摒弃高综合成本率的业务, 从而实现账面盈利的最大化。
多维盈利分析, 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种维度:
(1) 时间;
(2) 机构:公司架构;
(3) 产品:险种险类;
(4) 客户:个人、机构、团体等等;
(5) 渠道:电销、网销、车商/4S、直销、银保、重客、代理 (专业/兼业) 、经纪等等业务来源;等等。
二、费用分摊问题的提出
构建多维盈利分析模型, 需要我们将各项成本费用科目、指标合理的在时间、机构、产品、客户、渠道等维度中进行科学合理的归集和分配, 由此引出了费用分摊问题。
费用分摊问题起源于交强险的单独核算, 为出具交强险年度报告, 需要将费用合理区分专属费用和共同费用并进行精确分配和归属。2006年8月29日, 为了规范保险公司费用分摊,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公司财务管理水平, 保监会制定了《保险公司费用分摊指引》, 对保险公司的费用分摊进行了科学指导、合理定义。
《保险公司费用分摊指引》指出:保险公司所指的费用是指保险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包括赔款支出、分保赔款支出、各类给付、退保金、准备金提转差、佣金、手续费、分保费用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提取保险保障基金等等;费用分摊的意义, 基于产品定价、成本费用控制、分支机构考核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还伴随着管理方式的改变, 比如, 各大保险公司集中管理后出现的运营中心、后援中心的成本分摊问题。
《分摊指引》同时指出:本指引是保险公司费用分摊程序和标准的最低要求。保险公司可以在遵循本指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开发更为科学、准确、合理的费用分摊方法, 也可以开发作业成本法等更为先进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模式, 但要向中国保监会申请验收合格后方可实施。
目前, 各保险公司向保监会上报的费用分摊管理办法, 绝大多数都是严格按照《分摊指引》管理要求, 采用规范的费用分类、分摊流程和分摊标准, 差别也大多只在于业务部门的界定、分摊标准的调整, 很少有保险公司在作业成本法等更为先进的管理会计管理办法上有所突破。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 缺乏分渠道、分机构的费用分摊流程, 分险种、分业务类别的成本分摊不够精细, 成本分摊数据不够准确, 不能充分满足目前精细化的管理需要, 费用分摊管理办法需要注入新的内容, 成本费用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
三、架构多维盈利分析模型的关键在于对费用进行合理分摊
1. 费用分摊
观察我们的利润表, 已赚保费的各个项目、综合赔款的各个项目、综合费用的各个项目、营业税金及附加、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摊回分保费用都是可以分到机构、产品、渠道的。无法直接分到机构、产品、渠道的有:
(1) 投资收益;
(2)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3) 汇兑损益;
(4) 其他业务收入;
(5) 业务及管理费;
(6) 其他业务成本;
(7) 资产减值损失;等等
在一般的保险公司经营活动中, 汇兑损益、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发生金额较小, 对总体损益影响不大。
因此, 关键是在对投资收益、业务及管理费进行分摊时, 根据作业流程拓展业务部门的范围, 增加分渠道、分机构进行分摊的流程, 调整分摊的标准、因子, 以更准确的体现分摊的结果, 满足分机构、分渠道、分险种、分业务类别的精细化管理需要, 为更好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2. 费用分析
为此, 在研究《保险公司费用分摊指引》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以下几条办法, 以期能对费用分摊管理办法进行改进:
(1) 增加费用核算管理的维度, 包括险种险类险别、业务来源 (渠道) 、车型、客户、成本中心、基金中心、收支项目、承诺项目、内部订单号、机构归属、境内境外、专属费用标识等核算维度;另外, 强化核算精细化管理要求, 通过这些措施, 增加专属费用的占比, 减少共同费用的占比;
(2) 对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细分, 根据费用属性合理选择费用分摊标准和分摊流程。比如:原来费用区分为三类, 人力成本、资产折旧和其他费用, 现在我们可将费用细分, 划分为固定费用、变动费用, 或者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或者固定费用、变动费用和运营费用。每一项成本费用可根据分类依据再具体细分, 细化归属后根据费用属性合理匹配较为合适的分摊标准和分摊流程;
(3) 在原有分险种、分业务类别的分摊流程基础上, 增加分机构、分渠道的费用分摊流程。多维盈利分析的要旨, 就在于细分市场, 细分市场不仅仅需要分险种分业务类别进行区分, 还需要分机构、分渠道、分客户进行区分, 不仅仅是单个进行区分, 也可以是对其任意组合进行的区分。
(4) 在共同费用的分摊上, 采用作业成本法, 对每一类费用根据成本动因科学合理归属费用。财产保险公司的发展, 往往是根据成本动因比如渠道或者产品调整部门, 费用分摊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来进行分配。根据成本动因, 或者新增成本中心, 调整费用分摊流程;或者调整分摊标准和分摊因子, 使得分摊结果相对更加准确。
综上来看, 为加强财产保险公司的管理决策水平和盈利能力, 需要进行市场细分, 而市场细分, 需要我们进行多维盈利分析, 架构多维盈利分析模型的关键在于对费用进行合理分摊。因此, 科学合理的费用分摊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保险公司费用分摊指引》 (保监发[2006]90号) , 2006年8月29日.
[2]吴焰主.中国非寿险市场发展研究报告[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2.
费用分摊 篇9
作业成本法 (Activity Based Costing) 是把企业经营过程的各种活动划分成一系列作业, 以作业为核心, 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 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 然后选择成本动因, 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 (产品或服务) 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基本观点是:产品或服务引起对作业的需求, 且产品或服务消耗作业, 而作业消耗资源;同时生产导致作业发生, 而作业导致成本发生, 所以作业是成本管理的重点。总括而言, ABC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 作业消耗资源, 如图1所示:
二、餐饮连锁企业总部管理费用分摊现状分析
餐饮连锁企业是指经营同类餐饮服务产品的若干个分店, 以一定的方式组成集团形式的企业, 一般由一个总部 (含集团公司或总公司) , 一个或几个配送中心及若干个分店 (含子公司或分公司) 组成, 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配送、和统一核算等特殊的经营管理方式。本文重点考虑直营连锁 (分店是由总部全资或控股开设, 在总部直接控制下开展统一经营) 的餐饮连锁企业, 其组织架构如图2所示。目前, 餐饮连锁企业总部发生的管理费用主要包括产品研发、制度设计、经营决策、员工培训和物流配送等间接费用, 总部要求发生的管理费用应合理地分摊到各个分店。大多数餐饮连锁企业对于总部管理费用都是采用某一固定的比率, 如各个分店的收入 (成本) 占企业总收入 (成本) 的比例来分摊, 因此收入 (成本) 高的分店分摊的管理费用就会很多, 而收入 (成本) 较低的分店分摊的管理费用就会很少。如此很难将总部管理费用合理分配到各个分店, 不利于餐饮连锁企业对各个分店的业绩考核。因此, 如何改进和完善现行的成本核算方法, 使餐饮连锁企业总部管理费用能够合理的分摊到各个分店, 成为餐饮连锁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作业成本法在餐饮连锁企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对于总部发生的管理费用, 运用作业成本法能合理分配成本, 真实反映各个分店的资源消耗状况, 具体实施应结合餐饮连锁企业实际情况, 构建以下关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模型。首先, 要确定餐饮连锁企业的主要作业及作业中心;其次, 归集餐饮连锁企业各作业及作业中心的成本, 确定了各个作业及作业中心之后, 就需要将资源耗费归集到作业中;最后, 选择餐饮连锁企业的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其中资源动因是把资源耗费分配到作业的基本依据, 作业动因是成本分配的基础, 需要按照相关性要求从众多驱动作业的因素中恰当地选择和合并。同时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餐饮企业逐渐引入了信息化管理, 这些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提高了餐饮连锁企业实时反映主要作业的能力, 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并为合理确定成本动因提供了依据。
四、作业成本法在餐饮连锁企业中的应用模型构建
餐饮连锁企业总部基本职能主要包括制定经营决策、各种管理制度、分店经营计划、指导执行及考核;统筹统一采购的物品, 包括干货、服装等, 物流分配的流程控制;餐饮菜品、新分店或新系统的开发;收集和加工各分店、配送中心的各种数据;人员的开发、培训和连锁企业统一核算等。具体作业内容如表1所示。
在作业成本法下, 餐饮连锁企业总部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 (总部作业) 按其成本动因分配到各分店, 具体操作如图3所示。
五、结论
通过具体应用模型的设计, 作业成本法能够将管理费用合理的分配到各个分店中, 避免了不同分店因经营状况不同造成的费用分摊不合理的情形, 为企业做好内部考核提供了依据。作业成本法不仅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和理念, 它能够促使企业由管理结果到管理过程, 成本管理由管理层和个别职能部门的职责发展到全员参与, 促进企业文化的改变。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利用, 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 消除不必要作业, 选择成本最低作业, 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费用, 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最终提高餐饮连锁企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静、邵学珍:《作业成本法及其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1]李静、邵学珍:《作业成本法及其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胡玉明:《高级成本管理会计》,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胡玉明:《高级成本管理会计》,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朱云、陈工孟:《作业成本法在香港应用的调查分析》, 《会计研究》2000年第8期。[3]朱云、陈工孟:《作业成本法在香港应用的调查分析》, 《会计研究》200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