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及其保护

2025-01-17

品牌及其保护(精选5篇)

品牌及其保护 篇1

我们已经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洪流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 增强品牌意识, 培育品牌企业, 培植品牌经济, 形成品牌优势, 提升自身竞争力, 是各个企业关注的焦点, 也是判断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是否有实力、有活力的重要标志。品牌打造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推进品牌经济的纵深发展, 就需要政府在鼓励创牌、帮助创牌、知识产权保护等各个方面做好服务工作, 政府与企业有效互动。而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品牌战中, 档案人如何履行对品牌档案的管理职责, 如何对稚嫩的民族品牌档案实施有效的保护, 是每一个负责任的档案人必须严肃面对的课题。

一、中国品牌经济概况

品牌是能够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 它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 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1]。品牌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由单个品牌产品集合起来的价值总量形式的物质实力整体, 在理论的意义上称之为品牌经济[2]。中国经济规模已位居世界第四, 但国内品牌培育仍处于起步阶段, 自主品牌少, 出口利润低, 在品牌影响力上与经济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打造“中国品牌”, 实现“中国制造”质的飞跃依然任重道远。在2007年中国12120多亿美元的出口贸易额中, 自主品牌出口只有10%的份额, 90%基本上是OEM (授权贴牌生产) 。我国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比重低于20%, 不到美国的1/3。中国企业仅仅获得了产品价值链中8%的代工费用, 而剩下90%多的利润被品牌拥有者和经销商所获得[3]。可以欣慰的是我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 如今创建品牌商品、品牌企业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看看下面的年度排名:2004年,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 中国只有1个品牌———海尔入选;2005年, 世界500强中国有4个品牌入选;2006年, 世界500强中国有6个品牌入选;2007年, 世界500强中国有12个品牌入选;2008年, 世界500强中国有15个品牌入选。不难发现, 中国本土品牌正在顽强成长, 中国企业不能永远给世界打工, 这也更加激励中国档案人为成长中的本土品牌保驾护航。

二、加强品牌档案的管理

档案工作是品牌基础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 是维护品牌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工作。对品牌档案的管理过程, 实际上是品牌财富积累的过程。

1. 重收集, 为品牌提供原始性证据。

由于职能分工使得档案部门很少能直接介入品牌档案形成阶段, 很难对品牌档案材料收集实施实时过程控制。凡属需要归档的品牌档案, 形成部门一定要保持完整, 立即归档, 避免材料在形成档案之前, 由于借阅等原因造成的丢失现象。对品牌重大活动还应该根据需要随时开具“品牌档案材料催交单”作为补充。档案部门还可以派专人进行收集指导, 跟踪了解收集工作的质量,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明分类, 满足品牌档案管理需要。

品牌档案管理具有分散性、周期长、多门类的特点。品牌档案管理的特点, 反映在品牌管理工作中, 就造成品牌档案管理实际与品牌迅猛发展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品牌主体对品牌档案分类概念模糊是实际工作中首要的问题, 对品牌档案科学分类, 是档案工作服务品牌经济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具体操作上通过合理划分品牌档案管理子类, 完善品牌档案收集范围, 扩充品牌档案范畴, 整体上保持品牌档案的系统性、连续性和一贯性。对各个过程的品牌档案数据进行过程排列, 保持过程之间的动态循环和有机联系。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要结合各自业务需要制定品牌档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 作为品牌档案常规管理的具体操作指导方案。

3. 深编研, 促进品牌档案管理持续改进。

对品牌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不仅关系到档案工作服务品牌的深度和广度, 更是品牌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明确品牌档案利用的方向, 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保证编研选题的方向和品牌中心工作保持一致, 不偏离利用需求, 更好地服务于品牌工作和主要业务工作。档案人员应广泛与业务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 熟悉业务工作具体内容及流程, 从而了解他们的利用需求。档案工作者应注重补充品牌资料统计分析材料, 在平时的品牌活动原始记录的收集整理过程中, 及时对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 找出数据变动规律以及异动原因。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 为品牌管理提供改进机会, 促进品牌体系的健康发展。倡导档案人员与科技人员合作, 档案材料与情报资料结合, 找准结合点, 搞好品牌档案编研, 使档案工作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为品牌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依据。

三、强化品牌档案的保护

品牌保护 (Brandprotection) , 源于“现代品牌之父”———乔许·威奇伍德。他生于陶艺品闻名的英格兰史塔福德郡, 他的陶瓷产品营销于世界各地。他将自己的名字“威奇伍德”打在每件陶瓷产品上, 以示正统标志。直至今天, 他的名字仍然保护着“威奇伍德”陶瓷产品, 并在全球畅销不衰[4]。所谓品牌保护, 就是指品牌的所有人、合法使用人对品牌资格实施的保护措施, 以防范来自各方面的侵害和侵权行为, 促使品牌的保值和增值[5]。品牌因从其诞生伊始就是能给拥有者带来利益、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 从而需要倍加保护, 品牌所具有的资产性客观上决定了对品牌档案的保护要超乎普通档案保护, 品牌档案的保护一方面要注意品牌档案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保护;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品牌档案作为档案实体的实体保护;另外, 在无纸化办公的互联网时代, 更应关注在计算机中形成、存储的品牌档案的安全。

1. 强法制, 以保护品牌档案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 逐步申请加入了国际各种知识产权条约, 并且陆续颁布实施了《商标法》、《专利法》、《档案法》等, 对品牌档案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多方位进行保护, 但是还不能完全解决品牌档案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保护的所有问题。相关法律的缺失势必会影响品牌档案的安全。对具体的品牌档案的拥有主体来讲, 要加强对品牌档案保护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对品牌档案的特征、构成条件、侵权行为等进行全员教育, 树立品牌档案的全员保护意识。在对品牌档案专、兼职管理人员的任用上, 要站在品牌资产产权保护的高度严格把关, 选才用才。建章立制, 详细制定本单位品牌档案保护制度, 确定单位品牌档案的秘密等级, 不同等级的品牌档案采取不同的保管措施。规定不同专、兼职品牌档案管理人员的秘密权限级别, 将接近品牌档案的管理人员合理地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建立品牌档案的收发、登记、借阅、拍摄等管理责任制度。每份涉密档案都应当注明编号、份数、制作日期等, 统一登记, 防止涉密档案流失、泄露。严格实行品牌档案安全责任制。

2. 重实体, 以“七防”强化对品牌档案的实体保护。

品牌档案日常收集、整理、分类、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各环节工作中, 都要注意对品牌档案实体多种材质区分保护, 及时发现损坏并立即采取修复和拷贝等抢救措施。主要要做好“七防”工作。即:防火、防尘、防光、防盗、防潮湿、防高温、防有害生物、防有害气体。这些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种不利因素对品牌档案实体的损害, 延长品牌档案的寿命。

3. 抓关键, 随时监控计算机中形成、存储的品牌档案的安全。

当今, 各企事业单位几乎都采用了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管理。无纸化的计算机互联网时代, 更多的品牌档案形成并存储在计算机中, 各种目的的“黑客”防不胜防, 计算机越来越成为品牌档案秘密泄露的主要途径。在我们充分享受办公自动化方便快捷的同时, 千万要注意计算机安全管理。计算机应当设立识别码和密码认证, 使用防火墙技术、数字签名、访问控制、密匙管理等;设立计算机分级操作口令, 进行加密处理, 防止其他不相关的人打开进入。为安全考虑, 企事业单位应专门配备一台或几台计算机, 不联网, 专门保管包括品牌档案在内的秘密文件数据。从技术手段上实现对品牌档案的保护。

摘要:增强品牌意识, 培育品牌企业, 建设品牌城市, 培植品牌经济, 是各个城市甚至国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中国的品牌经济状况, 并对如何加强品牌档案管理、强化品牌档案保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品牌经济,品牌档案,管理,保护

参考文献

[1]杜立明.用高质量回报用户用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EB/OL].[2008-12-25].jntimes.com/news/2008-12/20081224215625.htm.

[2]郭先登.打造鲜明“烙印”的品牌城市[N].青岛财经日报, 2007-01-05.

[3]姜增伟.发展品牌经济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J].求是, 2007 (1) .

[4]祖月, 杜梅.品牌价值与品牌创新[J].对外经贸统计, 2006 (5) .

[5]陈放.品牌学[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2.

品牌故事及其品牌英雄人物 篇2

品牌讲故事的做法在现在的营销界越来越流行,然而许多“讲故事”的品牌的发展仍不见起色,这些品牌故事只是被人们当作销售产品的广告。这并不奇怪,因为营销者的工作就是传达品牌信息、销售产品。但是,如果一位营销者的营销工作并不专注于销售,那么是否应该指责他没做好营销工作?营销者在讲品牌故事、塑造品牌英雄人物时真正应该注重什么?

改善生活现状

每一个经久不衰的品牌故事都是基于一种超然的想法,这种想法的意义远大于故事本身。任何故事的所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都可能阐明、聚焦、影响想要表达的内容,但是品牌故事的推动力通常是源于一个伟大的想法。

故事中的主人公通常是那个拥有这种伟大想法的角色。而该想法的核心在于“教导我们如何改进我们的现状”,这也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创造品牌价值关系的是如何改善人们的生活现状,而品牌故事也应该教会人们如何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

要在杂乱无序的讲故事环境中脱颖而出并且触动消费者的心智,品牌应该让自己能够代表某一种想法,并且这种想法要能够改善客户的生活现状。而作为品牌英雄,应该致力于提升在这一方面的影响力。这也是英雄故事最让我们触动的内容。

界定英雄的角色

品牌在讲故事时,一开始要让特定受众清楚地了解到这个英雄人物的个性是什么,是什么特点让这个英雄人物与众不同—这关系的不只是宣传品牌产品或服务的特色及优势。

同时,还应该和讲品牌故事的营销团队密切合作。许多企业可能基于一个触动点讲述品牌故事。这种方式不足为奇,它能够快速地转化为一种功能性对话,能够传达出具有影响力的特定信息内容—事实上这属于广告创意的方向。

品牌在采用讲故事手法时,应该侧重于界定品牌英雄的性格而不只是传达一种信息。这个英雄式的品牌也应该有自己的品牌目的、信仰、核心价值,这样才不会在市场上被众多品牌淹没。另外,品牌英雄在整个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应该坚定自己的品牌信仰,这是听众持续关注的一个要素。

绘制品牌故事进展图

整个故事是线性发展的,就像所有的故事一样,都有开头、中间和结尾。编剧会告诉你说,令人印象深刻的精彩故事都会在恰当的情节中安排一些特定的要素,这样才能和观众进行互动。这种“故事绘制”技巧在品牌讲故事时十分必要,它能够勾画出“更宏大的画面”。

利用这些品牌故事的要素,可以帮助企业勾画出品牌故事图。通过审视这样一个品牌故事,可以相当准确地了解品牌,以及了解这个故事为何值得一说。

历史品牌的现代制度保护 篇3

作为一名知识产权律师, 商家泉运用最正统的知识产权知识和理念来处理老字号所遇到的问题, 但是当他面对这些老字号所遇到的问题时, 却感觉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就在于法律关系一目了然;而复杂就在于生长于“旧社会”的“老字号”, 面对现代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又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老字号不是一个法律概念, 更不是一个知识产权法上的概念。”商家泉律师告诉本刊记者。“老字号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不同的特殊之处就在于, 老字号更多的含义在于品牌, 但是现代的市场法则是, 品牌应该是和商标挂钩的。这样知识产权制度才会通过保护商标, 进而维护企业的品牌。”

但并不是每一家老字号企业都理解这个观点, 在现实中, 很多老字号的传承人都把商标和字号混同, 并把字号看的比商标更重要。“但是在保护力度上来说, 商标显然要大于字号。而字号之争, 在法院也只有通过商标诉讼的手段来实现, 不然没有其他的法律保护途径。”商家泉说。

2007年, 九门小吃的总经理“抢注”老字号商标一事让社会对老字号商标保护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尽管最后这些商标在各方的努力下回到传承人手里, “但是通过法律要回来的难度非常大, 那次事件基本上是通过政府一定程度的干预才圆满解决。”商家泉律师回忆道, “如果没有注册商标, 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非常难。”

据商家泉律师介绍, 这种难度不在于举证, 而是于法无据。尤其是如果抢注的企业规模很大, 要回来的难度也就变得更大。

不过, 经过几年的发展, 现在老字号渐渐都有了自己的注册商标, 并有了一批驰名商标。但是打老字号主意的依然大有人在, 而海外抢注就是形式之一。海外抢注危害之大是显而易见的:以国外品牌的名义授权给中国企业生产, 抢占市场。

“当然, 这并不是老字号独遇的问题, 很多大企业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老字号的特殊之处在于, 他们的企业规模都不是很大, 所以维权难度和大企业比起来大很多。另外, 只在国内是驰名商标, 根据国际协议, 在法律上才有可能维权成功, 不然难度非常大。而老字号注册商标的都很少, 更别说驰名商标。”商家泉说, “前不久王致和商标案能胜诉, 几率应该在千分之一。”

除了海外抢注, 国内侵权者也是花样百出:在外地将老字号注册成企业商号;注册相近似的商标;或者直接就说自己也是老字号……

面对如此多的侵权, 老字号尽管做了很多努力, 但现实中, 大多数老字号的品牌价值与企业规模和意识并不成正比, 也决定了他们知识产权保护的局限性。

“老字号企业有几个特点, 首先他们所属的行业都是小产品行业, 尤其大多数属于吃和穿两个方面, 所以很难成规模。其次, 老字号基本都有地域性。”商家泉说。

规模小, 决定了老字号企业不可能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维权和保护。目前几乎没有一家老字号有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地域性, 决定了大多数老字号对于跨区域的维权兴趣不大。

立足品牌建设 保护投资者利益 篇4

【公司简介】:成立于1998年6月的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是国内最早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900亿元人民币,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第八。目前,公司旗下共计管理着12只基金。

《钱经》:从1998年至今,基金业已经走过十年的历程,期间不乏辉煌,但也经历了风雨,您怎么看十年来基金业的发展?

俞妙根:基金业十年走到这一步相当不易。应该说,国内基金业的起步是比较高的,在对股东规范以及规则制度的制定上都比较严格,使得基金业总体保持了健康的发展态势。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行业的不足,比如可选择的投资工具不多,第三方中介机构不发达,竞争还处于较为低级的层次,还没有真正上升到品牌竞争时代。

《钱经》:作为“老十家”的基金公司之一,目前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品牌理念、核心价值观和竞争策略有哪些?

俞妙根:未来几年,华安基金会在经营策略上更注重品牌建设,华安基金的品牌会影响到投资行为和服务行为。目前华安基金的对于品牌定位是“锐智伙伴”。去年年初,我们就开始讨论公司品牌的话题,还聘请了著名的品牌策划公司参与公司未来品牌定位。最后,大家都感觉,华安基金的品牌价值在于跟投资者“智诚相伴”,公司的核心价值就是要体现“以锐智创造价值,赢得投资者的信任,让投资者获得回报”。在品牌建设方面,现在海外的好多资产管理公司跟投资者的互动方式很多,这我们需要学习。基金公司就是要多给投资者提供增值服务,把投资者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去呵护。

《钱经》:进入2008年后,A股市场一度步入了“单边下跌”的通道中。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您觉得基金公司该如何保护持有人利益?

俞妙根:从华安基金来看,今年年初自今,我们的赎回量一直相当稳定,基本处于净申购状态,市场份额也较去年有所提高。截至今年3月底,华安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900亿元人民币,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第八。

我们一直坚信,投资业绩重于规模,需善待每一个投资者。事实上,在2007年接近6000点高位时,华安先后暂停了旗下数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申购业务。这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一些没有明确投资目标的投资者,尤其是新投资者因简单“跟风”,盲目投资造成的风险。

品牌及其保护 篇5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开发如何相得益彰,是当前各地开展“非遗”产品营销、实现资本转化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非遗”产品如果不进行品牌营销,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以京剧等传统国粹为例,有观点认为,其之所以受众面减少,主要在于缺乏系统的品牌营销推广。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营销首先需要从品牌演绎做起,否则,会导致在“非遗”产品营销过程中消费者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市场营销不佳。

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多企业都设有专门机构从事文化营销工作,着力将音乐、艺术、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文化资源融入到产品中去,因为这些企业经营者深知,产品的价值主要在于其中的文化含量。如时装之都法国的时装企业,以及迪奥等一些国际品牌企业,都制定了文化发展战略,从“非遗”项目中获取灵感和产品设计理念。不久前,意大利还曾专门组织过一次国际性会议,讨论如何将“非遗”等文化元素融入到奢侈品之中。显而易见,“非遗”既能生产原汁原味的传统工艺品,也可以融入到最时尚的产品中。这些融入“非遗”元素的,都是高附加值产品和产业。

事实上,在“非遗”品牌营销方面,国内一些地区也已经进行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不错的成效。如地处西部的宁夏,许多“非遗”传承人虽身怀绝技,但由于地处偏远地区,缺乏资金和市场营销手段、经验,多年来都是单打独斗,很难形成整体效应和品牌效应。针对此种情况,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其辖区内的“非遗”项目,如盐池回庄刺绣、闫家贺兰石砚、桂琴刺绣、回族汤瓶八诊、伏兆娥剪纸、沙湖回族古陶乐坊等7项,率先引入孵化基地,实施“贴非遗标识”,通过贴标的方式来提升“非遗”产品的价值,形成“生产—定型—销售”的营销链条,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传承人积极参与,更带动和促进了民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笔者认为,“非遗”的品牌营销,首先应必须对“非遗”产品进行全面诊断,理清脉络,特别是文化渊源等因素。只有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文化渊源与内涵,才能据此进行良好的定位,比如“非遗”品牌的定位、诉求定位、包装定位、传播定位等。其次,由于“非遗”项目关系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往往一个“非遗”项目可能融合了多个地方的特点,在个性上又存有差异,这就需要将“非遗”产品自身、环境、市场、媒体、政府、企业等多方面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最佳效能。

不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凡要进行营销推广,必须要打造一个良好的品牌。要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附加值,就必须对“非遗”产品进行包装、营销和更新换代,并通过产品孵化提升产品的含金量,从而带动民俗技艺的开发与传承。

不过,并非所有的“非遗”项目都可以进行市场化、产业化。由于时代的进步,很多“非遗”项目都失去了生存土壤,处于濒危状态,这就需要投入资金来进行保护。“非遗”项目的最大价值在于保持文化多样性,使一个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但如果只把“非遗”项目当成是摇钱树,而对濒危项目置之不管,则是错误的行为。之前国内就曾出现过一些对“非遗”项目被过度开发的行为,譬如广东连南的“耍歌堂”、广西壮族的“嘹歌”等项目,就曾因被过度开发而受到业内人士的质疑。

上一篇: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论文下一篇:货运量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