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及其内涵(共11篇)
文明及其内涵 篇1
一、引言
尽管国内外在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环境审计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将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环境审计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并不多。我国现阶段正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资源环境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一种主要工具与手段,其应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主动顺应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要在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推动我国资源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为此,就要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和要求为出发点,科学理解环境审计与政府资源环境审计的内涵,分析政府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工具”职能,以期能有效发挥国家审计在资源环境审计中的积极作用。
二、科学理解环境审计与政府资源环境审计的内涵
(一)科学理解环境审计的内涵
目前有关环境审计的界定国内外还不尽统一。Thomson(1993),Hillary(1998)将环境审计看成环境管理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刘威(1996)从环境监督鉴证角度理解环境审计;张以宽(1997),Lightbody(2000),Todea(2011)认为环境审计是一种系统化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高方露、吴俊峰(2000),李雪、杨智慧(2004)基于受托责任观提出环境审计是对企业受托环境责任履行过程的一种控制活动;而上海审计学会课题组(2001)总结了学界有关环境审计的认识;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1997),陈思维(1998),陈正兴(2001)认为,环境审计是由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第三方独立审计组成的体系;李永臣(2007)提出广义的环境审计概念应能恰当解释和说明环境管理绩效和环境管理监督问题。尽管以上观点各有偏重,但不容质疑的是,环境审计是在传统审计学的基础上,吸纳了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成果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结合以上分析,本研究将环境审计理解为“是由审计主体针对被审计单位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客观地收集和评价证据,判断其认定与既定标准间的符合程度,并将评价结果以报告形式传达给利害关系使用者的一种监督行为。”
(二)科学理解政府资源环境审计的内涵
资源环境审计是在委托人的驱动下,适应可持续发展及外部经济性的要求而产生,并随着其变化而不断变化。因为资源环境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涉及的内容很多,从而使得资源环境审计的范嗣也极为广泛。当下我国面临十分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对资源环境审计提出了迫切需求。根据以上对环境审计的理解我们不难看出,环境审计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因为政府审计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体系依然以政府审计为主导。众所周知,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在资源环境审计中履行公共监督评价职能的政府审计部门及其人员义不容辞应担当起主要审计主体的责任。基于此,本研究将政府资源环境审计理解为“是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国家审计机关及其授权机构,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审计准则、会计理论、专业规程、技术标准等,对相关行为主体的与资源环境相关的活动及其效果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的资源环境影响等进行预测、控制、监督、评价的活动。”因为资源环境审计有助于监督、制约、纠正行为主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的不良倾向,有助于直接或间接摸清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家底,有助于防止资源资产及其收益的流失,所以其对促进资源环境科学决策、保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及其收益、推动我国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三、政府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机理
2012,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国家治理免疫系统论”,认为国家/ 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内生的一个“免疫系统”,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功能。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资源环境审计作为维护包括资源环境生态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其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庞大工程的新要求,积极发挥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对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存续和长远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反映相关风险,保持生态平衡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类活动、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但人类不当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引发土地、森林、空气、水等的滥用与污染问题,进而形成环境风险;而每一类环境风险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公众的健康,从而形成健康风险;当人类活动带来的这些环境风险、健康风险与自然资源的滥采乱伐和不当利用混杂在一起时还会导致经济社会文化风险。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基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不断解决人类活动带来的上述问题及相关风险,努力保持生态的动态平衡与安全。近年来资源环境领域不断出现的“市场失灵”问题越来越需要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主要责任,政府审计机构通过开展资源环境审计,能够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要求,能够通过对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情况的有效监控来化解生态风险,并借助审计机关的检查权、调查取证权和结果公布权揭露和查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从而为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发挥保护性作用。
(二)威慑被审对象,弱化违规动机
社会公众以政府资源环境审计为依托,有效监督和评价政府部门公共受托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而政府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其对生态安全的监督是经济社会整体正常发展的基本保障。可见,由政府审计机关作为审计主体的资源环境审计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有其严肃的权威性和高度的强制性,能够使得被审计的有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对这种资源环境审计产生足够的敬畏;同时审计法也授予政府审计机关有权对被审计对象的账户进行查询、对其违规行为进行制止、对其违规资料与违规资产进行封存、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对其不合理的财政收支暂停拨付使用,在必要时还可提请国土、规划、环保、水利、财政、发改委等部门提供行政协助,能够使其对有关资源环保工程项目建设和资源环境管理政策等依法实施监管,从而降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寻租动机,提高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的执行力,达到查处一个、震慑一片的目的。
(三)预警生态风险,促使提前应对
政府资源环境审计能够为防范系统性生态风险发挥预警性作用,其通过监测具体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项目,及时发现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对资源不利的因素或生态安全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并把这些预警信息传递给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部门,促使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及时切断风险源头,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为了更好地发挥资源环境审计的预警机制,需要不断拓展其审计内容与审计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关注资源环境政策、重大环境治理项目等的跟踪审计,以发挥资源环境审计的过程性、时效性和预防性,切实提高资源环境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其次,要借助审计程序的自动化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持续的动态跟踪,推动资源环境审计过程的连续性与审计信息收集的及时性,以便为预警资源环境问题与生态风险奠定基础;最后,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屡审屡犯问题,如资源环境绩效问题,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深挖问题根源,从而为优化资源环境审计制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四)完善治理机制,抵御违法乱纪
资源环境审计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问题的纠正与违规违纪问题的防范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基本需要,为此,政府审计机关应充分利用资源环境审计优势,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制度与政策制订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措施执行的有效性实施审计监督,着重发现政策不完善及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有针对性的给出审计建议,以防止同类问题的再度发生。其中资源环境审计建议及其实施是完善资源环境治理机制,抵御资源及生态方面违规违纪行为的关键。因为没有高质量的审计建议及其实施,就找不出资源环境制度与生态治理机制的缺陷,自然也就无治对环境治理机制进行合理地改进与完善,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环境想健身强体,生态系统想抵御病毒就成了一句空话。为此,在政府资源环境审计中,建议做好“审计建议、审计建议实现机制以及后续审计制度”的合理安排与有效衔接。此外,审计机关可以联合环境保护局、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利用他们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优势,提高资源环境审计的效率、效果和权威性,这也能强化政府资源环境审计抵御资源环境领域违法乱纪行为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李雪,杨智慧.对环境审计定义的再认识[J].审计研究,2004(2)
[2]孙成显,徐学军,汪照全.深化资源环境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审计,2013(8)
[3]邢祥娟,陈希晖.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机理和路径[J].生态经济,2014(9)
[4]项文卫.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审计的思考[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0(1)
[5]李明辉,张艳.张娟.国外环境审计研究述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26)
文明及其内涵 篇2
共建文明校园
—郎溪县幸福中学三个文明建设实绩材料
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依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打造开拓、高效、团结、创新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坚持走科研兴校和特色发展之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学校办学理念先进,近年来学校办学效果明显,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升,学校各项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社会认可度也逐年升高。学校先后获得宣城市绿色学校、宣城市卫生学校、宣城市学生体质测试工作先进学校、郎溪县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郎溪县单位、郎溪县综治工作先进学校等殊荣。
学校领导班子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点,以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策略,同时加大“三个文明”建设力度,将“三个文明建设”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相结合,扎扎实实开展好此项工作:
一、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为三个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学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点,以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彰显学校的内涵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管理者自我更新,提高管理效益,形成学校管理文化。
1、注重更新思想理念 加强团队建设
学校领导团队悉心学习管理理论,树立“在成事中成人,用成人促成事”的管理理念,要求每位行政以能力管理和人格魅力为基础,牢固树立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意识,率先垂范,“风正、心齐”,创建“和谐发展”的管理格局。学校依托行政的核心管理、年级组的主体管理、班级的基础管理这三级管理机制,坚持每周行政例会制,年级组长、班主任月会制度,总结前阶段得失和部署下阶段工作,同时注意管理落实上的细化,强调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第一责任人”意识,群策群力,真正实现学校管理的重心下移。
2、完善学校制度管理,亮化管理过程
学校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功能,学校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经过教师的讨论表决,如校“骨干教师”评比、“师德标兵”评比等活动都通过学校的宣传橱窗、校园网站等途径及时实行校务工作公开,亮化了管理全过程。开展“新校区办公室和教师设计”等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性与积极性,鼓励教师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制度是实行民主管理的有效保障。学校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对学校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归类、整合、补充和完善,为学校的规范管理、科学考核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学校依据“以人为本,重在激励”的管理思想,根据“效率优先”的原则,严格执行“月考核制度”,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方法,形成了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教师和关键岗位倾斜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把刚性管理和人文关怀有机糅合在一起,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保证下,充分发挥人文管理的优势,通过采用精神引领和制度相约束的管理方法,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正确引领、促进成长,为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学校坚持以发展教师来提升学校的内生力,大力倡导并实践课程改革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足够的空间,促进教师主动、健康发展。逐步形成了“教师依靠学校成长,学校依靠教师发展”的良性循环。
1、加强师德建设, 塑造师表形象
师德是教育之魂,是育人之本。我校一直将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推动以“爱生、爱教、爱校”为主题的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如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用心谱写爱的乐章”师德演讲比赛等,用身边的人和事感染人、教育人、塑造人。为树立典型,激励先进,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评优活动,促进了我校教师师德建设再上新台阶。
2、开展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理论学习专题化,提升教师理论水平
学校重视对教师的专家引领、专题培训及自主学习,以“集中+分散”的形
式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学习。教师通过学习实现理念的刷新、观念的变革和行为的转变。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
课题研究是学校课堂教学研究的生命所在,以课题攻关促进课改实验,努力提高学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学校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将课题组、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融为一体,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生活,做到教学、研究、生活密不可分,真正地达到以课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和学校教师教育理念提升的目的。
3、增强发展意识,完善名师工程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办学效益的关键。我校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很大,增强发展意识,搭建教师发展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根据学校教师的情况,制定出教师三年发展规划,为各个层面的教师发展提供不同的支持系统。学校提出“特长教师特色发展”的设想,根据教师个人的爱好和自身素质,为教师拟订了最近发展区,对青年教师从思想、业务、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帮助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转变,为个性化教学创造条件,努力形成鲜活的教学风格。
三、育人为本、促学生自主发展,全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
“人的全面发展”是“三个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学校担负着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任,我校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体验为主线、塑魂为主旨的德育工作新思路,进一步增强了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德育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1、加强常规管理,重在养成教育
学校注重抓学生的基础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以争创“星级班级”活动为载体,加强班级管理,重视值日岗队伍建设,完善争章考评制度,将中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通过开展“值周团队”等体验活动,让队员在反复的体验过程中,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2、依托多元活动,积淀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从学生生活、思想实际出发,充实德育内容,开展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校园各项活动学生全体投入,自我组织,自我创造,丰富了校园
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学校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
3、加强家校联系,争取多方面支持。
学校坚持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完善家长委员会各项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从而谋求赢得家长更为广泛的信任和支持。落实家访制度,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家庭,真实了解学生生活状况和学习状态,对学生更有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向家长宣传文明习惯知识,通过宣传,让家长认识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有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4、落实“两个”条例,提高体卫水平。
学校以阳光体育活动为阵地,加强体育卫生、心理健康教育因校制宜,想办法、挖潜力,努力提高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质量,推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的卫生环境,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
四、抓安全,创文明校园,为三个文明建设营造环境氛围
学校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实行安全责任制,牢固树立学生第一、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的思想,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杜绝事故发生。门卫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汇报,消除隐患。加强重点设备、设施,特别是电器设备、消防设施、体育设施等的检查。在重点部位安装摄像头等现代化的防控设备,确保学校每个角落无盲点,2010年,我校被评为“郎溪县平安校园”。
幸福中学全体教职工正以奋发的姿态、科学的思路、求实的作风,去践行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同心同德、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在新的起点上谋求学校跨跃式的新发展!
文明用语的德育内涵 篇3
我们会发现,在我们周围,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向我们问好,而不再是表情木讷地与我们擦肩而过。反之,当孩子的问候得不到及时回应,他会认为真心的问候并不能让老师感到高兴,久而久之,他就会变得沉默。因为,礼仪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双向的维护,即使我们是师长也不例外。礼仪首先体现的是一种尊重,不分角色,不分年龄大小,不分职位高低,不分性别差异,不分种族类别,我们不应只教育学生见到老师和长辈时主动问好,而忘记了教师自己也应该主动向学生问好,特别是在学生向我们问好的时候,更不能忘了给予学生最起码的尊重。
我们还会发现,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很多孩子会争先恐后以免失去机会;当学生中有人需要得到他人帮助时、当北方遭遇雪灾时、当汶川发生大地震时、当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干旱时、当百色地区需要扶贫时……孩子们都会主动捐款捐物,此时,我们的一个微笑、一句“谢谢”,均能传达对孩子行为的赞许,鼓励温暖孩子的心灵。也许,在课堂上我们已经无数次用言语教育他们,在得到他人帮助的时候应该向他人致谢,但他们并没有获得乐于奉献后的情感体验,也很难实现待人以礼的自动化行为。因为,“知”和自觉的“行”之间还必须有沟通的桥梁——道德体验。体验是认知内化的催化剂,孩子们只有在习得礼仪知识后从中获得乐趣,体会到他人的情感,才会逐渐产生移情和观念的转移,从而达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境界。
我们会欣喜地发现,学生之间发生摩擦、误会后,我们听到更多的会是“对不起”“没关系”,看到更多的会是理解、包容而不是相互之间的辱骂、批评与指责。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年龄越小,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就越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任何一句文明用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体现个人的内在素养。“对不起”反映出主体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诚实守信的处事态度;“没关系”反映出客体不计较个人得失、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的精神。寥寥几个字不仅向学生渗透了做人的道理,也體现了教师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因此,我们从不会因为学生问候的人数多而顾此失彼,从不会因为疲惫而忘记展现自己最甜美的笑容。
原来,在很多人看来是“看不见、摸不着,操作起来有困难”,从而导致“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德育其实可以从听得见、说得出的文明用语教育入手;原来这微不足道的文明用语可以使我们触得着、看得见孩子们的内在变化。这一切全因我们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懂得把握每一个教育契机的机智。
文明及其内涵 篇4
1 环境管理中的价值内涵
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在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又承担着保护物质世界的义务,这主要是通过按照自然生态规律来优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种人类文明形态,主要体现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建设方面,这同时也成为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以及社会建设的价值基础。
1.2 环境管理工作的价值定位
1.2.1 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能作为自然的主宰
生态文明主要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极力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以及极端的生态主义,注重人是再价值的中心,但是不能作为自然的主宰。人类的进步发展应该切实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唯有按照这一生态价值规律,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走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1.2.2 针对工业技术的生态化改造
直至今日,人类社会共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原始社会时期的原始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以及资本主义社会时期。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经历了上百年的工业文明,工业文明主要以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结果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现今,社会生态环境已经完全不能再继续支撑工业文明的发展,因而必须开创新的生态文明,进而克服生态危机,以便推进生态文明社会朝着更高的阶段发展。然而,人们却不能完全摒弃工业文明而发展新的生态文明,而应该在继承工业文明全部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对工业文明社会进行改造,从而就爱那个工业文明社会发展成为生态文明社会。
1.2.3 传承本土化的生态文明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传统。这一传统是和现今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一致的。在继承中华民族一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这也是推进我国环境管理工作模式发展的源泉之一。
1.2.4 将生态建设、环境治理以及消除贫困三者有机结合
当前资本的无限扩张主要是通过工业文明以及当代行业文明造就的,这也就决定了资本运作中对于自然资源以及少年宫态环境的掠夺式破坏。与此同时,资本的快速流动逐渐造成了社会向着两极化发展:①少数人极为富有的阶层;②占有绝大多数人口的普通民众。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后果主要由广大普通民众承担。而在国际间的资本流通过程中,国家间的不平等关系也逐渐在得到强化,这势必会导致发达国家将环境污染等问题转嫁到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当中。
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环境治理是与消除贫困完全一致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关键,一方面需要我们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时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从而保证经济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发展带来的现实成果,我国的环境管理工作主要通过建设“两型社会”新型工业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途径来开展。在城乡一体化的模式下发展生态建设以及实施生态工程,主要目的就是在于最大化消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向着农村地区转嫁的情况,从而使生态文明成果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定将会充分惠及到全体人民当中。
2 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
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难免会带来一定的环境资源压力,同时还会逐渐成为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羁绊。不寻求发展之路,就很难解决国家民生等重大问题,因而也无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通过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以及新型城市化道路,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因此成为了我国环境管理中的经济目标。
2.1 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五个统筹”,进而促进社会经济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到了实处,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高效节能化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2.2 集中体现生态文明的环境管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着更好更快方向发展,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以及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着决定性作用。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不仅是时代的主旋律,同时也是我国环境管理的总体目标。
3 环境管理中的技术内涵
环境管理中的技术内涵便是调节城乡、产业以及上下游地区间的生态关系,因此,在环境管理中应当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
3.1 城乡生态关系
在三大产业的生态关系中,不但要城市实现新型城市化道路,消除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情况。在城乡结合部,应实施生态资源保护,发展生态化技术,理顺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状况,从开创良好的生态局面。
3.2 产业生态关系
在环境管理中,应全面发挥区域以及资源优势,理顺各产业之间的生态关系,通过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善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态环境压力,推动产业系统的良性循环。
3.3 上下游地区间的生态关系
这一生态关系是指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平方向生态链。在环境管理中,以生态工程带动生态市、生态县、生态镇以及生态村建设,特别是对于环境管理较为薄弱的农村地区,要着重控制农田面源以及养殖业的污染,最大化降低流域内的水污染情况。
4 结语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进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的主要表现是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切实加强对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实质内涵的理解。
摘要:对于当前环境管理而言,其实质就是把人类以及自然的关系协调到有助于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和谐状态下。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的来看,环境管理的基本实质内涵我们可以从价值内涵、技术内涵以及经济内涵等几大方面展开。环境管理的价值内涵即为生态文明,而推动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便是环境管理的经济内涵,同时调节城乡、产业以及上下游地区间生态关系的便是环境管理中的技术内涵。以下笔者将通过本文,并结合自身多年实践工作经验,集中对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视野,环境管理,实质内涵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版,2010(01):02~04.
[2]李小云,左亭,靳乐山,等.环境与贫困:中国实践与国际经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加]布鲁斯·米切尔.蔡云龙,李兆龙,等.资源与环境管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周训芳,谢云飞,马腾.湿地保护的主流化以及湿地法律制度的生态化[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01).
[5]周大鹏,申曙光.论环境权的本质——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权观[J].林业经济问题,2013(06).
[6]邵和平.论科学发展观的思维特色与实践科学发展思维方式的转变——兼论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
文明及其内涵 篇5
1.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寓文明礼仪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就能紧密结合教材和学生思想实际,通过故事、游戏、说话、写作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2. 创新载体,丰富内容。深入挖掘教学领域中的德育资源,积极开展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德育内容。“以纸换树”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体验到了节约的重要意义,发出了“我与小树共成长”的肺腑之言。
二、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1. 文化积淀环境熏陶。我校注重培植校园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我们首先通过校园广播站、板报等宣传教育形式,向全体师生解读活动的目的、意义、背景以及活动方案。然后要求各班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每学期出一期板报和开一次中队会,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成为学生关注的热点和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2. 强化队伍,以德育德。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校在把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制定系列活动方案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我们还在教师中开展“三满意”师德建设活动,增强服务意识,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3. 科研先行,创新发展。我校承担了国家教育部、吉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的科研项目;每位教师围绕学校课题、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个人课题研究方案。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 养成教育,从点滴做起。“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学校将学生的養成教育与学校常规管理相结合,推出了“周周小目标,月月有进步”系列活动。学校每周结合实际,制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再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制定下一周目标。
2. 升旗仪式,追求新意。每周升国旗仪式是常规德育形式,我们以教师升旗、主题升旗等不同方式呈现,学生们感情专注、记忆深刻,增强了国旗意识,增添了爱国情感。在常规教育形式基础上,赋予了德育新的内涵。
3. 学生晨读,讲求经典。“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早读质量,倡导特色晨读。各学年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文明礼仪三字歌、弟子规、古诗词等方面的经典诵读,让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文明礼仪的深刻内涵。
4. 专题讲座,力求实效。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学校还请教育专家等为学生和家长进行《人格教育——孩子一生的财富》等的专题讲座,普及了文明礼仪知识,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四、创设良好家庭环境
1. 成立家长委员会。为把学校德育活动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拓宽学校德育渠道,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年进行一次评比,对评选出的“优秀家长”进行表彰,并由学校发给荣誉证书。
2. 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人之本。为了把家庭美德教育进一步具体化、细致化,学校开展了“敬父母天天六个一”活动,每天向父母问一声好,递一双拖鞋,整理一次房间,做一样菜,洗一件衣服,拖一次地等。
3. “代理家长”活动。针对留守家庭、问题家庭、单亲家庭的学生,开展了“代理家长”的活动。采取三位老师帮助一名学生的办法,与学生签定了“代理家长”协议书,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孩子,使学生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了下爱的种子。
4. 设立家长开放日。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和孩子一道参与一天的各科学习及各项活动,让家长真切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与发展状况,为帮助学校、教师促进孩子健康发展提出好的建议与意见。
关联绩效及其内涵阐释 篇6
关键词:关联绩效,任务绩效,负绩效
随着竞争的加剧,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以及对团队工作的日益重视, 仅将传统的任务绩效作为员工工作环境的独立变量, 会导致范围太窄。而关联绩效概念的提出, 成功拓展了绩效行为指标的内涵, 把那些职务说明书之外的, 但对组织绩效至关重要的行为上升到绩效标准的高度, 从而使传统的绩效评定由强调“个体一职位”相匹配的个体层次, 向强调“个体一组织”相匹配的组织层次转变。
一、关联绩效的概念界定
一般认为, 关联绩效是相对于任务绩效而言, 游离于职务说明书之外的行为绩效。而在国外与关联绩效相近的称呼主要有组织公民行为、公民绩效、角色外行为、亲组织行为和非任务绩效等, 对其概念的理解并不统一,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1. 将关联绩效仅视为有利于组织目标的行为
Katz&Kahn (1964, 1978) 作为绩效行为结构研究的开创者, 曾提出过类似于“公民绩效”的概念。他们认为组织中的角色行为不可能完全概括组织中的绩效, 组织需要有合作帮助、改善建议、利他及其它形态的公民行为, 仅依赖于组织规定或规章行事将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组织系统;1985年, Borman&Motowidlo, Rose&Hanser在研究士兵绩效时, 发现一些与团队绩效相关, 但分离于技术熟练中, 与任务绩效相对比的特殊绩效, 并将其概括为坚定的决心和与之一致的行动、忠诚和服从、团队精神三个维度;Bateman&Organ认为工作绩效应包括公民行为, 并于1988年在其出版的《组织公民行为:好战士现象》一书中首次使用了“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并指出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有利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 既非正式角色所强调, 也不是劳动报酬合同所引起, 而是由一系列非正式合作行为所构成, 并能从整体上提高组织效能;Borman&Motowidlo (1993) 首次明确提出关联绩效 (Contextual performance, CP) 的概念, 认为关联绩效不支持组织本身的核心技术活动, 但支持更为广泛的组织、社会和心理环境。它包括自愿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奉献精神及与特定任务无关的行为, 涉及责任心、工作品质、团队协作、客户服务等以行为描述来评价的方面。尽管这些行为对组织核心技术的维护和服务无直接影响, 但它能降低紧张的组织情绪反应, 对组织内部的沟通起润滑作用, 可促进员工的任务绩效, 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益。
2. 将负绩效行为的概念纳入关联绩效
Brief&Molowidlo (1986) 提出的亲组织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有很多相似之处, 其区别在于组织公民行为是有利于组织的行为, 而亲组织行为有可能在对个人有利的同时对组织不利;1995年, Van Dyne等人提出接纳-挑战和促进-禁止两维度角色动态模型, 并将角色外行为区分为四个具体行为, 从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绩效行为向不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绩效行为依次为组织公民行为、亲组织行为、吹风行为及原则性的组织分歧;Rotundo&Sackett (2002) 绩效模型的独特之处在于把不利于组织目标的绩效行为列入绩效结构的范围, 该模型中, 工作绩效被分为任务绩效和非任务绩效两个维度, 其中非任务绩效包括生产性非任务绩效和反生产性非任务绩效, 二者作为一个连续体, 分别处于绩效行为的两个极端。
本文认为, 关联绩效概念的界定, 应考虑以下因素:
1.关联绩效属于行为绩效。研究关联绩效时, 我们首先应基于绩效既是行为又是结果这一前提, 即绩效是多维的, 要摒弃传统的仅将绩效作为单一的任务绩效的错误观点。
2.关联绩效是与任务绩效相对比而得来的, 它不属于职务说明书的范畴。理论和实证都足以证明, 在绩效多维模型中, 关联绩效是独立于任务绩效而存在, 并具有显著的独立分布水平。
3. 关联绩效与组织绩效密切相关, 对组织绩效具有显著影响。
在对组织整体绩效的研究中, 关联绩效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独立的成分对其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
综上所述, 我们将关联绩效界定为与任务绩效相区别, 独立地对组织绩效产生显著影响的一种行为绩效。
二、关联绩效的内涵阐释
国际学术界, 关联绩效早已是一个常见并常用的词汇了;而在国内, 仍是一个尚未被认知和引起重视的领域。关联绩效的提出只是为了弥补传统较单一的绩效考核的不足, 它与职务描述没有直接的联系, 是一种基于过程与行为导向, 从属于工作情景中的绩效。为更深入地了解关联绩效的内涵, 现主要从模式、目的、视野、服务内容、强调内容、绩效行为、影响因素、行为主体角色、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否属本职工作以及对团队合作的要求等方面将其与任务绩效做一对比, 详见上表。
参考文献
[1]Borman W C:Molowidlo S J.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In:N Schmitt, Borman W C (eds.) .Personne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s[J].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1993.71~98
乡土作文的内涵及其意义 篇7
1、家乡意识是写好乡土作文的前提。学生们只有真正的热爱自己的家乡, 才能去关注家乡的人, 家乡的事, 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具有家乡文化特色的乡土作文。当然在课堂教学中, 结合有关课文如:《济南的冬天》的讲授, 指导学生体会出作者在描绘家乡时候所包含着的乡情, 同时联系家乡实际, 了解自己家乡的可爱之处, 反映出家乡的面貌, 抒发对家乡的眷恋喜爱之情。在节假日, 组织学生旅游参观。如组织学生爬山, 不但让学生领略到我们家乡美丽的自然景色, 还让他们知道我们澉浦的一些古迹。还有一些宝贵文化遗产, 借此来促进对家乡的热爱。
2、养成学生观察乡土作文的素材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 而对现实乡土生活的观察则是取得写作素材的主要方式。指导学生用朴实的语言写自己真实的感情, 写出自己亲见、亲闻、亲历、亲感的真实的生活。尤其是江南名家杯征文, 以“爱我家乡, 爱我江南”为主题的比赛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
3、提高学生的反映能力在学生掌握了足够的生活素材以后, 如何将其所见所闻反映出来, 确是一个关键问题。一方面利用主题班会, 围绕一个中心畅谈家乡的各方面情况, 让更多的学生有口头表达的机会;还可以邀请先进人物到校到班作报告, 报告后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 这又是一次口头表达的锻炼机会。在书面表达训练方面, 除了正式的作文, 比如说组织学生们去参观和访问, 写好每一次参观访问记录;组织学生调查某一单位, 从不同角度写成若干调查报告;组织学生访问先进人物, 写好人物访问记等等。
乡土作文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而兴起来的一种作文模式, 它依托乡土文化、乡土特色进行作文活动, 丰富了教学的活动, 优化了教学的结构, 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为语文教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反而言, 它也对乡土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两者关系密切, 相辅相成。
1.乡土作文的源泉
乡土作文离不开“乡土”, “乡土”为教学者提供教学文本资源, 为学生提供习作资源。教师编写的教学文本必须依赖于乡土素材, 学生写作同样也离不开乡土素材。整个教学的过程, 无论内容还是形式, “乡土”都一以贯之。“乡土”是特定地域时间和空间的总和, 是特定地域物质和精神的总和。通俗的讲, 是这个地方人们世世代代生活的积淀和延续。这些积淀和延续实质上就是我们所谓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蕴含丰富, 包罗万象, 本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当今人事等, 无所不包。它们有如春雨, 滋养繁茂着乡土作文这棵新的绿化之树。可以这么说, 乡土文化既是乡土作文的源泉。有了源泉, 乡土作文之树才能茁壮成长。
2.乡土作文教学核心
乡土作文教学绝对不是为乡土而乡土, 仅仅是对乡土文化进行简单地描述或者观照, 那是对乡土作文教学的一种歪曲。乡土作文教学也不只是为作文而乡土, 旨在改变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烦燥泛味的现状,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这种说法过于片面。乡土作文的教学, 是新课程背景下现代语文教学和乡土文化互相的融合、相互的碰撞、相互的作用过程, 是教师依托乡土文化, 进行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的活动, 从而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建构和完善学生们的人格特质, 并反过来对乡土文化进行进一步投射和润泽的过程, 这正是乡土作文教学的核心所在。
阳光采购内涵及其提高措施 篇8
要想清楚透彻的了解阳光采购的内涵,必须要充分了解阳光采购的以下八个方面的特点。这八个特点分别是:公开透明性,科学规范性,集体议定性,流程顺畅性,监督保证性,高效快捷性,标准格式性和信息共享性。
1、公开透明性。
公开透明性指的是采购的各个环节都要公开透明,从计划的形成,市场调研,流程设计,物质采购等等都要透明。即采购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全部公开透明。
2、科学规范性。
制度建设,制度执行,人本管理三者相结合,让这些环节都具有科学规范性,即要做到机制要长效,执行要严谨,管理要人本化。
3、集体议定性。
物资采购是涉钱、涉物、关系到工作人员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权力重地。因此,必须阳光运作,必须把采购权的行使放置在阳光下。采购全过程及其结果以及所有重大事项的决定必须做到集体议定。
4、流程顺畅性。
整个运行过程准时、准确、协作、高效、和谐是流程顺畅的具体要求。必须做到各个环节责任职能权利义务高度统一。
5、监督保证性。
监督保证性就是要实现采购全过程的有效监督,确保决策、执行、反馈的制衡有力和运作规范。监督保证性要求对物资采购的全过程必须实施全方位、有效、有力、有为的监督、制约和保证。
6、高效快捷性。
高效快捷性就是要求实现准时制采购,即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决定采购模式,确保模式各组成环节的高效快捷,保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合理的价格、科学的方式、严密的程序快速获得符合质量和数量要求的物资、产品、服务。
7、标准格式性。
标准格式化虽然是形式,但必须是内容的外在表现,是与内容高度匹配的形式,要通过标准的格式化系统推进内容的严谨、科学、公正和结果的公开、有效、透明、阳光、合理。
8、信息共享性。
企业供应物流要按照科学、实用、经济的原则完善信息化设施投入,推进信息平台建设。信息设施投入、信息系统研发要做到少投入、简捷化和有效承担功能;信息平台建设要做到公开、共享、快捷。信息化设施建设的先进行衡量标准是适用性、高效性、共享性、可行性、准确性的高度一体化集成。
二、阳光采购不阳光的表现
现如今,阳光采购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阳光采购中却存在很多不阳光的地方,作者通过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如下阳光采购不阳光的表现:偏好采购,关系采购,高价采购和定点采购。
1、偏好采购。
阳光采购本来是应该科学合理化的,然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远不像名字上说的那么阳光,在采购中由于制度的不健全,管理的不到位,经常存在偏好采购的现象,比如很多采购员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制定一些采购计划,又加上有的时候领导可能比较忙,就不会去细分析这些问题。另外,有的时候采购存在领导一句话就觉得了采购的厂家,这种不公开严重影响了阳光采购的实施。而构成了所谓的朦胧采购。
2、关系采购。
现在很多单位专门成功了采购部门,构成集中采购,这样一来职责是明确了,但也出现了关系采购的现象,拥有采购的这部分人就名正言顺的拥有了生杀权,当供应商和采购方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时候,为牟取更大的利益,个别采购人员就会想尽千方百计让“自己人”中标,“买的东西次一点,供应商赚一点,回扣拿一点”成为少数地方政府采购公开的秘密。
3、高价采购。
政府采购本身是为节约交易成本而创设,但近来频频曝出的“天价采购”、“明低暗高”等政府采购领域的典型案例却充分地说明了当前少数的政府采购已经完全背离了其制度设计的初衷,个别负责采购的公职人员受个人利益驱动甚至和供货商“共谋”赚取采购差价,通过审批环节弄虚作假,招标环节露底串标,临时动异变更上限,招标过后低中高结等方式,使采购权力寻租成为现实,在为公共资源带来巨大浪费造成政府信任和形象质疑的同时,也为少数意志薄弱者参与采购腐败提供了温床。
高价采购问题也是阳光采购不阳光的严重表现,近年来,频频出现天价采购,明低暗高的现象,很多采购人员违背了自己的良心,和供货商串通,采用高价收购来吃中间的差价,在为公共资源带来巨大浪费造成政府信任和形象质疑的同时,也为这些意志薄弱者参与采购腐败提供了温床。
4、定点采购。
定点采购又是阳光采购不阳光的另一个表现,很多采购人员采购不能做到货比三家,而是定点采购,可能价格可以说的过去,但是大量的产品都通过定点厂家进行采购,这样厂家就会给这些采购人员足够的好处,随着时间的推移,供货商便会对产品的质量做手脚,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三、实施阳光采购的必要条件
1、实施阳光管理必须以机制规范管理强化监督。
将招投标管理以及效能监察归结到治标之策,这其实是实施阳光管理之初的做法,看重的是其在当时情况下的纠偏和惩戒作用。随着阳光管理的进一步深入,招投标管理及效能监察更加注重的是发挥其机制作用,靠的是以机制规范管理强化监督。
2、实施阳光管理的关键是要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阳光管理是对行使权力的监督,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工作就只能是浮在面子上,做做表面文章,不可能推得动。如果只是想法子做做官样文章,虽然也照样能轰轰烈烈,但不会有什么实效。
3、阳光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正因为如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时刻维护阳光管理的长期性,有效性。很多时候,有些事情开头很重视,很正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包括人的主观故意以及意识的疲劳,事情会慢慢发生质的变化,最终导致执行力下降。
4、阳光管理的实施,靠的是体制、机制和制度的约束,必须有一个优良的大环境作保证。
这个环境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来营造。阳光管理是一种意识的转变,思想上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一方面是乐于接受监督,另一方面是善于行使监督权力。通过阳光管理,最终达到责任明细化,制度文件化,管理程序化,操作规范化,考核标准化的目标。
四、提高阳光采购的措施
针对以上阳光采购中不阳光的方面,作者通过多年工作经验,并结合相关资料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总结出八种提高阳光采购的措施:分别是创新机制,建立集约化模式,实现制度化管理,建设高效信息系统,优化库存结构,建设绩效评价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建立低成本配送中心。
1、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是提高阳光采购的重要措施,为此要建立市场调研,采购模式,验收,储存等等运作机制,做到合理科学,以此来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作,环节无缝连接,系统绩效最优。
2、建立集约化模式。
必须建立高度统一的集约化模式,即物资管理,资金运作,储存配送,人员管理等方面高度集中。
3、实现制度化管理。
要建立覆盖面外延包括供应商、利益相关者、用户,内涵包括供应物流内部系统及各环节协调、管理、运作等方面的制度、规定,确保各项工作实现制度化运行和规范化运作。
4、建设高效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供应物流的支撑,是采购优质的前提,要立足企业供应物流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建立、改进、创新、提升信息系统的实用性、吻合性、可操作性。
5、优化库存结构。
库存是一把双刃剑,多与少均不合理,应根据生产需求,探索总量控制下的合理库存结构比例,按库存科学规律办事。总的要求是战略物资实施精益库存,确保生产衔接,其它物资建立合理、供应链各方均能接受的代储结构比例。
6、建设绩效评价体系。
要在制度建设、制度执行、人本管理、规范运作、双优供应、成本降低、库存优化、渠道管理、工作作风、工作质量等方面设置分值指标和不同权重,建立和实施绩效管理评价体系。
7、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的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进行培训,建立具有高强复合型素质的优秀团队。
8、建立低成本配送中心。
要根据企业实际,优化库存路径和搭载物资结构,确保快速低成本配送。企业配送中心和区域配送中心是企业供应物流建设配送化格局的两大支撑,要统筹兼顾,总体推进,系统优化,提升质效。
五、总结
阳光采购是采用的开放模式,必须根据市场,物流态势,物资需求规模等等实际情况来运作,不断探索,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模式,使阳光采购做到持续化发展,不断的创新,为企业科学发展注入持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志海.开发WIFI技术提高采购效率[J].经济,2010,(04).
[2]、电子化政府采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财政,2009,(13).
[3]、陆有海.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0,(03).
[4]、王鹏.电子化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浅谈[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02)
[5]、王红.浅谈企业采购成本管理与控制[J].中国锰业,2010,(01).
论序跋的内涵及其功用 篇9
一、序跋的别称
序与跋, 虽在内容述说上有相同处, 但也有区别。古今称序的, 有多种说法, 如序文、序言、叙文、叙言、序、叙、前言等。若是作者自写, 常称“自序”, 也有称“弁言”的, 如张中行《流年碎影》, 即称《弁言》。弁, 古指男子所戴的帽子。旧时多称低级武职, 如武弁, 马弁。故后世用“弁言”作“序言”, 多有自谦之意。也有他称的, 如周振甫《诗词例话》, 称《开头的话》, 亦有自谦之意。尚有作者和编者都为该书写序的, 如张中行《顺生论》, 有张先生自写的《我与读书》 (代前言) , 有编者写的《出版说明》, 这多半是该书出版过多次。如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 掀开扉页的背面便有《重印说明》;如王晓岩《方志体例古今谈》, 有王先生自写的《序》, 还有出版社写的《方志文库出版说明》。也有作者未写, 而只由编者写的, 如胡光利、姜永仁为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编《季羡林文丛·学问之首》时, 则称《编者的话》。
如属前人著作整理或重印者, 有曰之“点校说明”, 或曰“出版说明”;也有另称, 如郭君双整理明代医学家赵献可《医贯》, 前面便有《出版者的话》;林斤澜先生整理当代已故作家汪曾祺生平著作出版时, 则称《〈汪曾祺全集〉出版前言》。
尚值得一提的是, 邓阳《译注传习录》, 在该著扉页之后、目录之前, 有《概述》一文, 其实也是序文。《传习录》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主录、论学书信的简集, 也是明代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概述》是邓阳作为一位学者, 对《传习录》进行研究并作译注的“总述”。
跋, 也有别称, 如称后记, 或后序, 或编后语, 或编后的话, 等等。
二、序跋的内涵
(一) 辞书对“序”的解释
《辞海》对“序”字的解释, 其义项有5条。义项之2是:“亦作‘叙’。序言。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如杜预《春秋序》;皇甫谧《三都赋序》。后亦用作赠序体文章的名称。如:柳宗元《送薛存义序》、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这一条义项, 对序作了比较明确的解释。它是对著作、或对文章, 进行介绍和评述的。且后来成为一种“赠序体”。而介绍和评述, 自然要据其内容和特点, 依次进行。
《现代汉语词典》对“序”的解释, 义项有4条。参照《辞海》, 阅读这4条义项, 对“序”字和“序文”便会有清晰的理解。义项之3是:“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以前的。”4是:“序文。”另有词条对《序文》进行了解释:“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 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 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
这4条义项, 较之《辞海》, 可多得两个信息。一是, 序文必置一部著作之前;二是, 若是作者自己写序, 则多半写本书的“宗旨和经过”, 不对自己的书进行“评论”;若是他人所写, 除“介绍”之外, 还要对该书进行“评论”。显然, 作者若对自己的书进行评价, 评低了, 自己不甘;评高了, 则有自我炫耀之嫌。这就是后世及当今, 著书立说者常请他人作序的缘由之一, 既可免去自夸之嫌, 亦可为书作些介绍和宣传。
(二) 辞书对“跋”的解释
《辞海》对“跋”的解释, 其义项有7条。其1、4两条, 让我们对“跋”的意义, 可得到明确的理解。1是:“翻山越岭。”举例:“跋涉:犹言登山涉水。形容走长路的辛苦。如:长途跋涉。《诗·鄘风·载驰》:‘大夫跋涉, 我心则忧。’”2是:“文体的一种, 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 多用以评介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
《现代汉语词典》对“跋”的解释, 义项只有2条。1是:“在山上行走。”与《辞海》的1相同。2是:“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 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举例:“序跋、序语、题跋。”与《辞海》的第4条也基本相同, 只不过是在内涵上作了进一步诠释。
(三) “序”、“跋”内涵的异同
从序跋的作者看, 有著作者自写的, 有他人为之作序跋的, 还有编者为著作者写的。著作者则多写著书的宗旨和经过及有关事情;他人 (亦包括编者) 为之作序跋者, 则多对其书进行评介, 或对该书出版的有关事项作出交待。由于作者所持角度不同, 故所写内容亦有异。
从所处位置看, 序在书之前, 跋在书之后。序者, 是开头的;跋者, 是结尾的。若打个比方, 欲读某书, 有如登山涉水, 先读其序, 则可知山之高, 水之深。书读完了, 恰如山登完了, 水渡过了, 才见其书之跋, 才见山后平地。
从序跋的“职责”看, 大抵相同, 皆是对书籍或文章的交待, 或说明著书宗旨和经过, 或对书的介绍与评论。如果在序中已将书的宗旨、经过, 作了介绍, 并作了评论, 那么此书可能有序而无跋, 或有跋而无序。总之, 所写内容, 不宜重复。若有序有跋, 则序跋内容, 定是分而叙之。这正如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中所要求的:“序和跋要注意分工。如果序里已把所有的事情都讲得很清楚, 就不必再写跋。不论序、跋, 都不要说和本书以及整理、影印全无关系的废话。”
三、序跋的功用
如果从读者角度而言, 概而言之, 则大抵有二。
(一) 可为读者节省时间, 迅速明其内容大概
古今中外书籍甚多, 不论你走进图书馆, 还是走进书店, 摆在你面前的, 皆是书山文海。你是无法一一看完的。尤其是今天, 人们生活节奏快, 难得有充裕的时间, 阅读大量纸质文字。然而纸质文字, 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还是少不了的。因此, 读者可借助阅读序跋, 快速了解其内容大概。好序、好跋, 便可为天下读者, 承担这个义务。从这个意义看, 作序者, 写跋者, 是为文之善者, 因为他们是广大读者的引路人。
(二) 可为读者判其书之优劣, 让读者定其取舍
如果书之序跋, 是真实地反映了该书的真实情况, 那么, 这样的序跋, 对读者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然而天下自写序跋者, 有多少人会自诽其书?而替人写序跋者, 有多少人已得人之请, 而复去诽其人之书?说到这里, 这就要看写序跋者的人品和学品了。人品不高, 自吹自擂者, 世间大有之。学品不高, 不识庐山面目者亦有之, 因而对书的评介, 自然难以述其真貌, 论其实况。读者若读了这样的序跋, 自然容易误入歧途, 难以对手中书, 作出准确的评判。一旦买了, 待到读完之后, 便有失望之感。这样便既费了钱, 亦费了时间。故请读者诸君, 阅读序跋时, 亦宜小心。不过, 聪明的读者, 只要心存防备, 是不会轻易上当的。
四、结语
概而言之, 序跋不论是著者自己所写, 还是请他人所写, 其主要目的, 是为了方便读者, 使读者一读序跋, 即可知其书的撰写、校注或编印的目的, 知其书的内容大概、体例或方法等等, 让读者心中有数, 以便于更好地阅读。黄永年先生说得好:“如果想通过序跋来给自己捧场, 那就背离了撰作序跋的本来目的。”天下写序作跋者, 是否皆能做到这样, 只要读者留心细读, 便不难而知。然而, 序跋的功用, 对于了解书籍的基本内容, 其承担的责任和功用, 是不可忽视的, 也是应该受到广大读者重视的。
摘要: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之首, 常有序言;书之尾, 常有跋文或后记。读者为迅速了解该书大概内容, 常通过阅读序跋来得到了解。为此, 本文对序跋的别称、内涵及其功用, 进行综合分析与探讨, 以供读者阅读时了解书旨而作参考。
关键词:序跋,内涵,功用
参考文献
[1]唐弢.晦庵序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
[2]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
档案文化及其内涵 篇10
关键词:文化;档案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019-01
关于文化的概念说法不下百余种,虽然我们还不能给文化下一个十分确切的定义,但我们可以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包括宗教、风俗习惯各种制度等。文化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是人类生活的反映,历史的积沉,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同时文化也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这里我们所说的是指广义的文化定义。
档案是有史以来最早产生的文献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信息的重要门类。通常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我国档案法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从而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档案机构的工作性质和文化属性。很久以来,多数档案机构在宣传教育等方面都只是被动地发挥作用,近代社会档案界对自己的职能,包括行政职能和文化职能进行了重新评价,档案机构在传播自身的挖掘档案信息、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成为主动的文化单位。因此,正确认识档案文化及其内涵,有助于我们从理性的高度把握档案馆的文化内涵。
因为一切文化都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物质形态的凝聚,因此档案也是一种文化,叫做档案文化,要求我们在研究档案这门学科和档案工作时,不仅要研究一定历史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以及社会变革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和制约,还要研究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档案意识形态的形成、影响和制约,在研究档案意识形态时,不仅要研究人们的哲学观、政治观、文化观、科学观对人们的档案文化观的决定性、科学性影响,而且要研究人们的档案文化观,对档案工作以及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起到了促进作用还是促退作用,从而成为人们衡量档案文化观是否科学、正确、先进的标准。
而科学、正确、先进的档案文化观,主要表现在对档案文化内涵的正确把握、深刻理解和科学运用上。档案文化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是一种文化财富。文化是一种符号的积累,一般说来,文化并不是将来要发生的现象和事实,,而是已经发生的现象和论断的符号积累。档案是由贯彻传达制文者主旨意图的文件转化而来,它能全方位地反映和记录以往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档案的内容无不是以符号的形式依附于磁盘、胶片等各种介质材料上,由此可见,档案自身就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文化价值。
2、档案是文化的积淀。由于人类文化的不断积累和创新,文化才日趋丰富多彩。文化积淀的时间越长,也就越深厚,没有文化的积淀,也就没有文化的进步。档案是人类积淀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人类文化的存储器,没有档案也就没有了连续地全面地直接记录和积累文化的原载体。因此,档案作为文化的积淀,又是衡量文明进步的尺度,现代国家把档案保存数量的多少发展程度作为衡量这个国家文明的发展标准。
3、档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文化传播是指一种文化扩散、传递的迁移、传送现象,文化的积淀必须通过人们千百年的辛勤传播而继传下去,没有传播会造成文化的断层,进而导致文化的死亡。文化传播的媒介很多,如图书、杂志,档案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从古代专门藏守档案,到将档案中蕴藏的文化精髓在民间传播,以致在现代文化科学技术发展中对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档案不仅具有贮存人类文化的功能,又有传播文化的功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档案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实际上是一种作为传播媒介的信息符号的放大作用,在传播过程中还会促使文化增值。它一方面表现为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质的增放,量的增加主要是指传播面的范围不断扩大,质的增放指文化信息在传播中价值意义的增加。比如,档案史料的汇编出版,各种数据的汇集统编,一方面克服了档案孤本的局限,扩大了传播面,另一方面,史学家利用史料汇编完成了新的著作产生了档案信息质的某种增放。
4、档案反映了文化的变迁。文化变迁是指社会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发生转变,特别是结构性转变的过程。我国历代档案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弥足珍贵,一脉相承,为我们研究文化变迁及变迁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其宝贵的价值不言而喻,而对于文化变迁规律的认识在指导我们现代文化建设事业上就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企业内创业的内涵及其机制 篇11
一、企业内创业的概念及其内涵
内创业的最广泛的定义也许是在现有企业中创业,在以往研究中,内创业已经有多种定义方式:Burgelman(1984)认为,内创业是通过内部进行的新的资源的组合来拓展公司竞争领域和发掘相应机会的过程,其中新的资源组合是指对资源的新组合的创造;Nielson,Peters和Hisrich(1985)把创业定义作是大组织中内部市场的发展,相对小的独立的事业单位的创建,以及组织中服务、技术的改善和创新,它不同于大组织为在外部市场发展而在现有组织外形成的事业单位;Zahra(1991)则认为,内创业是在现有的组织内创造新事业,以改造组织的获利能力和提高公司竞争地位,或者从战略的角度更新现有企业的过程;Sharma和Chrisman(1999)把内创业定义作一个现有的组织去创建一个新的组织,或者定义作在组织中对更新和创建的一种鼓动;Hisrich&Peters(2002)认为内创业是现有组织中的一种创业精神。
综合上述的定义,可以发现,以往在内创业定义上,既有基于个体层面的行为,如内创业是组织内个人不考虑掌控资源而追求机会的一个过程;也有基于组织层面的现象描述,如内创业是指公司层面的创业精神。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公司创业精神更多的是描述公司层面的创业变量,而内创业更多用来描述公司中的个体行为。
从以上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内创业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内创业过程在一个现有的组织中继续,而不管它的规模如何;(2)内创业不仅指的是新事业单位的创建,也指其他的创新活动和意向,如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和新管理方式的发展,新战略和新竞争态势的形成;(3)内创业应该被看作是本质上基于行动或者是行动导向的概念,它在组织边界中运作并把当前组织的产品、服务、技术、规范、结构和操作往新的方向延伸;(4)内创业的规模不仅限于大公司,它强调的是在大、中、小各种规模企业中的创业动机和行为;(5)内创业具有打破常规追寻机会的特点。
综合以上定义,笔者把内创业定义作是与已建公司紧密联系的创业决策、过程及其结果,它是建立在识别市场机会和资源新组合基础之上,以创新和战略变革为核心的组织特征和组织行为。
二、企业内创业机制的构建
内创业机制是企业合作系统中形成的推进内部创业的各因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所采用的制度等,具有系统性和功能性的特点。企业内创业活动的发生是内创业家个人特征、企业组织特征和外部突发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依赖于特定的组织机制将这三方面有机结合。这种能持续催生内创业家及内创业活动的组织机制,就是企业内创业机制。结合企业内创业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对国外文献资料的研究,同时综合考虑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了一个催生企业持续成长的内创业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一是企业内创业发展及其实现企业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个人与组织的相互作用过程。在此,外部突发事件为内企业家开展企业内创业活动提供了初始动力。Zahra指出,企业内创业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可能有:新过程的开发、公司管理层的变更、兼并或收购、竞争者市场份额的增加、新技术的开发、成本降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经济变革等。突发事件的出现引发了内企业家变革现状的思考,思考的结果就是创业想法的诞生,内企业家进而做出内创业决策。之后,内企业家会在企业范围内,寻找志同道合且在技术上相互支持的合作者,形成非正式的创业团队,共同进行企业内创业活动。企业内创业活动的实施及其成功将带来企业在产品/市场、组织、战略或使命多种层次的变革与创新,从而形成“创造性破坏”,这一破旧立新过程同时也是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成长过程。
二是企业持续催生企业内创业的组织过程。组织创业氛围与创业精神/创造力的相互作用过程,所体现的是企业培育和塑造内企业家的过程。内企业家所具有的创业精神和创造力是企业内创业发生的关键因素,而要将员工培育和塑造成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内企业家,企业必须营造鼓励创业的组织氛围、倡导创业精神,而内企业家数量的增加和员工创业精神的形成,反过来会进一步深化组织的创业氛围,从而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循环。首先,配套制度与系统筛选/开发的相互作用,体现的是企业通过相关配套制度筛选和开发企业内创业活动的组织过程。其次,企业积累的经验教训反过来也会不断完善各项配套制度,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体现的是企业持续催生企业内创业的核心过程。第三,创业氛围的形成推动内创业家的不断涌现,内创业家在组织环境的支持下不断地发展创业想法、提出创业方案和组建创业团队,进而形成新的创业项目和创业活动。
三、内创业机制构建中的关键要素管理
从企业内创业机制来看,其架构主要包括了内创业精神培育、配套制度建立、创业团队等三个层面的内容,这三个层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内创业管理体系。
1.营造驱动企业内创业的有利氛围。良好的企业内创业氛围,有助于企业内创业的发生和顺利开展,有利于内创业家的不断涌现,是企业内创业的有效驱动力。(1)鼓励和支持创新。企业内创业是实现创新的过程,而创新是创业的本质和手段。熊彼特认为垄断利润是创业者实现其职能的动机;但除利润动机之外,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创业精神”,正是创业者和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创业精神”及其创新行动,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实现愿景共享。一个企业要成功地推进企业内创业,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企业内创业的地位和作用。先要确立企业管理者所希望达到的创新愿景,并形成员工对这一愿景的共享。企业内创业来源于员工的创造才能,一项被员工理解并广泛认同的愿景会产生极大的号召力,能够激发起员工为未来的憧憬而奋斗的强烈愿望。
2.内创业团队的组建。建立一种新型的创业工作团队是企业内开展创业活动的首选途径,这几乎是所有开展内部创业活动的企业的共识。在企业的内创业活动中,个人的技能被整合成一种组合,而这种集体创新能力要大于其各个部分之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群体成员在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和方法,他们也学会了其他人的才能。他们学习如何互相帮助以更好地工作,学习每个人能够对某个项目贡献什么,学习如何最好地利用其他人的经验。每一个参与者都不断地注意进行小的调整,而这会加快整个群体的进化并使得进化过程平稳进行。许多这种遍及整个企业的小规模调整的综合结果,便会推动企业不断前进。
【文明及其内涵】推荐阅读:
美国英语及其文化内涵08-16
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11-28
论四个自信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07-03
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内涵09-15
论刘三姐文化的内涵及其旅游开发05-23
丰厚办学内涵 共建文明校园07-05
现代企业制度的文化内涵及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5则范文09-26
及其产品10-02
噪声及其控制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