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产业态势

2024-09-26

水资源产业态势(精选8篇)

水资源产业态势 篇1

我国的蚕桑生产已经延续了5000多年, 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集种植业、养殖业于一体的古老产业。蚕桑生产的主产品是蚕茧, 但蚕与桑的药食同源性发现较早, 在《本草纲目》中有详细记述, 而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仅始于上世纪50年代, 其工厂化生产起步于70年代以后[1] , 近20年来才得以长足发展。长期以来, 蚕桑资源的开发利用以蚕桑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为代表, 以副业开发收益弥补主业发展不足和抵御市场风险为目的, 被定格在蚕桑产业延伸链条上, 蚕桑资源的他业开发未得到足够的重视。2011年即“十二五”开局之年, 我国桑园面积发展到82.07万hm2, 农业部适时提出了“稳定桑园面积、控制养蚕规模、努力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的蚕桑生产指导方针, 商务部发布的《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强调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茧丝绸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足可见蚕茧生产的资源配置已经超出了茧丝绸市场的刚性需求, 因而加快蚕桑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将是今后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及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1 蚕桑资源开发利用沿革

1.1 蚕茧生产的开发

自古以来, 栽桑与养蚕密不可分, 蚕桑生产以生产蚕茧为核心, 形成了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一大产业, 创造了灿烂的华夏丝绸文明。据《中国蚕业史》介绍[2] , 1949年全国桑园面积只有18万hm2, 蚕茧产量3.09万t, 全国只有14个省区有桑蚕茧生产;1970年我国桑园面积达到23.34万hm2, 蚕茧产量12.15万t, 首次超过了日本, 位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蚕桑业迅速发展, 1987—1988年爆发了首次蚕茧收购大战, 1994年全国桑园面积创历史最高, 达到124.48万hm2, 蚕茧产量为77.69万t, 并爆发了第二次蚕茧收购大战, 全国有26个省 (区) 市发展蚕桑业;由于国际茧丝绸市场严重的供过于求, 1995年以后蚕茧价格开始大幅下跌, 全国出现了大范围挖桑毁桑现象。2006年商务部启动了“东桑西移” 工程, 2007年全国的桑园面积再创新高, 达到92.26万hm2, 蚕茧产量为72.8万t。然而, 2007年之后我国蚕茧价格再次暴跌, 在茧贱伤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双重冲击下桑园面积一度锐减, 桑园弃管弃养现象发生严重。

1.2 蚕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国地域辽阔, 自然条件及生态条件千差万别, 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 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桑树和家蚕天然种质资源。据统计, 目前已收集桑树种质资源6000多份, 保存3000多份, 确认分属15个种和4个变种[3] , 收集、保存家蚕种质资源1000多份, 建立了200多个基因品系的家蚕基因资源库, 收存了400余个突变品系[4] 。在桑树种质资源利用方面[3,5,6] , 通过对地方品种的选拔、杂交育种、人工诱变、单倍体与多倍体育种等方法先后选育出了一大批优良桑品种, 本世纪初各省区主要栽培的桑品种达到250多个, 先后通过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认定) 的桑树品种有30 个, 近年来还选育出了“大10”、“红果 2号”等50多个果用桑品种, “辽鲁11号”、“龙桑1号”等10多个沙地饲料桑品种。在家蚕种质资源利用方面[3,7] ,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的育种目标育成了一批批春用多丝量品种、强健型 多丝量春秋兼用品种, 建国以后实现了蚕品种的四次更新换代, 先后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认定) 的家蚕品种有36 个, 近年来依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了雄蚕品种的选育、彩色茧品种的选育、吐丝胶茧蚕品种的选育等特殊性状蚕品种选育的研究工作, 拓展了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1.3 蚕桑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上世纪50年代从蚕沙中提取叶绿素、用桑皮制作人造棉、用废丝研制“丝氨酸”开创了蚕桑综合利用的先河, 之后对桑叶、桑枝、桑根、桑椹、白僵蚕、蚕蛹、蚕蛾等副产物的药食同源性进行了不间断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以家蚕作为生物反应器和对桑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发方兴未艾, 桑枝食用菌、蚕蛹虫草的栽培初具规模, 桑椹、蚕蛹、桑枝的加工工业异军突起,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内容涉及医药、化工、食品、饲料、环保、生物工程等领域, 直接或间接提高了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 稳定了蚕桑生产的发展[1,8,9]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现有桑叶茶生产企业和叶绿素生产企业均不下10家, 桑椹饮品生产企业和蚕蛹再加工企业均不下30家, 其中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研究发展中心和上海松外松实业有限公司拥有年产上万吨果汁的生产线, 山东广通宝医药有限公司年产叶绿素铜钠盐达50 t, 湖南省安泰氨基酸有限公司年产复合氨基酸粉剂达480 t, 南通福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蚕蛹精油、蚕蛹α-亚麻酸乙醋、食品级蚕蛹蛋白质粉出口韩国和日本等国家[10] 。

1.4 蚕桑资源的高效利用模式

传统的蚕桑生产以家庭经济为生产单元, 以“桑—蚕—茧”为基本生产形式, 在近代蚕业生产的波动中亦步亦趋。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和种养殖业的利益驱动促进了蚕桑资源与其他农业资源的整合, 助推了蚕桑高效生产模式的形成和推广。近年来, 在我国蚕桑发达省份逐步形成和示范推广的“桑基鱼塘” “桑枝-食用菌-生态肥”“桑叶-畜-沼气-生态肥”等模式, 在我国桑树生态新生区构建的“桑树-林木”“桑园-蔬菜”“桑-禽-蛋”等模式, 和蚕桑产业园区框架下的果桑栽培、蛹虫草栽培、桑枝型材等基地生产模式, 为蚕桑资源的高效利用开辟了发展空间[11,12,13] 。目前, 我国的茧丝绸行业仍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丝绸产业对国际贸易市场的依存度高, 产能过剩的危机隐存, 而近几年兴起的“蚕丝被”生产模式缓解了茧丝供需矛盾, 进而弱化了盲目扩大蚕茧生产规模的后患。

2 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态势

2.1 桑产业资源的开发从一条产业主链向多条产业链发展

2002年全面启动的国家退耕还林及荒山荒地造林工程正式将桑树认定为生态林和经济林兼用树种, 肯定了桑树资源在生态建设和林业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北方和西部生态脆弱区拥有众多的地方桑树种质资源, 如新疆药桑、陕西的吴堡桑、 河北的桲椤桑等, 不仅根系十分发达, 速生、耐寒、耐瘠薄、耐盐碱, 耐剪伐, 防风沙固土保水效果好, 而且桑叶的营养全面、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 是畜禽的良好饲料。近10年来, 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补贴扶持, 我国北方省区荒山荒坡和沙地桑树生态林、饲料桑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其中陕西榆林东桑西移工程新发展生态饲料桑4余万hm2, 吉林白城瀚海桑田工程新发展生态桑3.5余万hm2。从桑树资源的开发态势来看, 栽桑不一定要养蚕, 沙地生态桑产业、果桑产业和饲料桑产业完全可以自成体系, 与蚕茧生产主产业链形成多业并举的格局。

2.2 蚕茧生产从家庭式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发展

蚕茧生产的季节性强, 用工集中, 劳动强度大, 工序复杂, 饲养设施和环境条件要求高, 消毒防病技术严格, 同时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因而饲养成本高, 张蚕收入不稳定。以家庭为单位的蚕茧生产, 劳动力季节性占用损益大, 与进城务工劳动力价值反差大, 而且与其他种养殖业的比较效益呈下滑趋势, 因而家庭主要劳动力外移成为使然。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实施以来, 蚕桑产业的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 老桑园改造、新桑园集中连片、土地流转和农村蚕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以及现代蚕业技术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与蚕业科技成果的转移与技术推广, 促进了蚕桑生产向强村大户集中、向集约化发展, 蚕业技术向省力化、轻简化、高效化发展, 提升了蚕业生产水平。

2.3 蚕桑品种的选育目标向多元化方向拓展

“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是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的总体要求。蚕桑生产以提供茧丝绸工业大宗原料茧为目的, 而蚕茧的生产又离不开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传统的蚕桑品种选育的方向是获得单产高、质量优的桑叶和蚕茧, 而桑叶的质量指标是由家蚕的营养需求所规定的, 蚕茧质量指标是由茧丝的用途所规定的。蚕桑资源的营养特性、药用特性、生态特性能够衍生出不同的用途, 开发出各样功能产品, 满足物质文化市场的需求, 也就是说蚕桑品种选育的目标一经调整后, 为缫丝工业服务将不再是既定的目标, 向多元化发展将成其必然。近年来, 果用桑、饲料桑、药用桑品种的选育与配套生产技术研究, 特殊性状、特殊性能、特殊用途家蚕品种的选育与生产技术研究已经展露出蚕桑种质资源无尽的开发利用前景, 或将孕育出一个个新兴产业, 打破“种桑为养蚕, 养蚕为纺丝”的固有观念。

2.4 蚕桑资源利用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向多极开发利用拓展

蚕桑资源的开发利用起步于蚕桑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变废为宝, 增加蚕茧生产的附加值。据报道,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2010年启动了《广西蚕桑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 (宜州) 示范基地建设方案》, 计划在宜州示范基地重点扶持建设3~5家大型桑枝食用菌加工企业, 引进1~2家桑枝造纸、制板等生产企业, 2~3家以蚕沙为主要原料生产有机肥、提取叶绿素的深加工企业, 4~5家大型缫丝企业利用蚕茧下茧、废丝、蚕蛹和废水等加工生产蚕丝被、蚕蛹饲料、蚕蛹食品和丝胶产品, 带动全区桑枝、蚕沙、下茧、蚕蛹等蚕桑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 提出了“再造一个蚕桑产业”的宏大目标。随着蚕业经济的发展和蚕业科技的进步, 蚕桑生产不再是单纯的蚕茧生产, 蚕桑主副产物的界限日益模糊, 蚕桑资源可开发利用对象已经涵盖蚕与桑的生物体资源、生物活体资源, 涵盖蚕桑产业的中间产物、次生代谢产物, 涵盖蚕茧生产的副产物、剩余产物, 涵盖与蚕桑生产活动有关的历史文化资源。

3 蚕桑新兴产业的发展

3.1 桑树生态产业的复兴

桑树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 种质资源分布广泛, 沙漠化、石漠化地区及干旱、半干旱地区都有分布, 在经济林木中是最好的生态树种。据资料介绍[14,15,16] , 每公顷桑树年吸收CO2 约49.29 t, 年释放O2约为35.85 t, 地下根系分布的面积常为树冠投影面积的4~5倍, 每年每公顷桑园可比无林地多涵水300 m3, 减少泥沙流失45 t, 桑树能抗-30℃以下的低温, 也能忍受-40℃的高温, 在pH 4.5~9.0的范围内都能生长, 土壤含盐量在0.2%时也能正常生长。据报道, 2009年10月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林业产业振兴规划 (2010-2012年) 》, 已将桑柞林作为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生态建设等纳入规划, 决计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以支持;重庆市已经启动了“绿化长江, 桑树在行动”课题, 将桑树作为保护生态的优良树种, 对长江流域河流消没区域、石漠化区域进行治理;新疆、陕西、河北、吉林等风沙严重地区, “十二五”继续加大生态桑种植面积, 扩大和恢复林分植被。近10年来, 生态桑的种植面积在全国桑园面积的消长中呈快速增长趋势, 未来的桑树生态产业势必与蚕桑产业并驾齐驱, 摆在目前的是适栽品种的选育, 生态桑的种植管理与合理采收及有序利用问题。

3.2 畜禽桑饲料产业的崛起

桑树生长快、耐刈割, 桑叶的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消化率高, 产量高, 不仅仅是家蚕的优质饲料, 也是畜禽的优等饲料。桑叶和嫩茎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刈割鲜食, 也可以将晒干冬喂牛、羊, 还可以将其晒干、粉碎与其他饲料配合使用, 还可以加工调制成青贮饲料。据资料介绍, 每公顷专用桑园可产桑叶20~30 t, 可以饲养25~35个绵羊单位, 是宁夏荒漠草原单位面积载畜量的15倍以上, 比封山禁牧后的北方草地的单位面积载畜量高出8倍左右[14,17] ;沙地饲料桑在沙漠区第一年可产鲜草料7.5 t/hm2, 第2年可达22.5 t/hm2, 三年后稳定在67.5 t/hm2左右[18] ;用干桑叶作配合饲料, 在鸡饲料中添加5%~10%, 在猪饲料中添加25%~30%, 在兔饲料中添加10%~15%, 在羊饲料中添加15%~20%, 在牛饲料中添加30%~40%均能达到育肥的目的[14,17,19] ;用桑枝青贮料饲喂泌乳牛, 采食率可提高7% 以上, 产奶量可提高20.5%, 能节约蛋白质精料20% 左右[20] 。沙地饲料桑产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生态桑与饲料桑兼得的新兴产业, 沙化及生态脆弱区适栽品种的选育、树形养成的型式、收获方式、肥培管理等研发的方向、目标与蚕桑生产不同, 产业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蚕桑生产区的过剩桑叶, 可以作为家畜家禽的青饲料加以利用, 而对于大量不完全闲置的桑园以及弃管弃养桑园, 至少在兼有畜牧业的蚕桑生产区可以发展桑叶青饲料和青贮饲料, 提高桑树资源的利用率。基于桑树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产量, 除发展沙地饲料桑外, 家畜家禽养殖区利用闲散土地以及滩涂发展高效专用饲料桑产业, 也将是绿色无公害畜禽青饲料与青贮饲料创新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3.3 蚕桑综合利用产业的壮大

近年来, 我国蚕茧收购价格的年间过大的波动幅度和高于其他经济作物的波动频率, 增加了蚕业经营的风险性和蚕业经营收入的不稳定性, 从而影响了蚕业的稳定与发展[21] 。在蚕茧生产产业链中, 蚕丝的生物量只占2%左右, 桑枝、蚕沙、蚕蛹等副产物约占98%。蚕桑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 增强了蚕桑产业的发展后劲, 并带动了若干后续产业的发展, 但蚕桑综合利用方面的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比较缓慢, 蚕桑副产物的总体利用率并不高, 蚕农、桑农的增收非常有限。在市场经济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大背景下, 桑椹的采摘、蚕沙的整理、桑枝的采伐及其运输等同样遇到了劳动力短缺及其成本收益的问题, 因而蚕桑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将是今后贴近“三农”的蚕桑综合利用的一大方向。近年来, 广东蚕区创建的桑叶养蚕、蚕蛹培养生产蛹虫草, 桑椹生产绿色食品、桑椹渣回收桑籽种植桑树, 桑枝生产灵芝、灵芝饲料养鸡, 蚕粪鸡粪养鱼、塘泥肥桑的农业生态立体开发模式, 延伸了蚕桑产业链条, 壮大了产业经济, 值得学习和推广。

摘要:蚕桑资源的开发利用关乎蚕茧生产的稳定, 关乎蚕桑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文简述了蚕桑综合利用的发展概况和蚕桑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总结了我国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特点, 强调了桑产业的生态功能和独立开发的市场前景, 提出了蚕桑并重、多业并举、因势利导的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关键词:蚕桑资源,蚕茧生产,副产物利用,新兴产业,沙地饲料桑

水资源产业态势 篇2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近几年,德国Q-Cells、无锡尚德、江西赛维LDK等太阳能光伏龙头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在中国,2009年3月底,扶持光伏产业的128、129号文件相继出台后,酝酿已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也即将出笼,光伏产业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探讨当前形势下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态势,对光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垂直一体化整合渐成趋势

随着多晶硅暴利时代的终结,利润在各环节的分配逐渐理性化,像天威英利、河北晶澳、常州天合光能等拥有垂直一体化优势的企业获得了更高的利润回报。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和风险,曾经专注于产业链某一环节的光伏企业纷纷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垂直一体化整合渐成趋势。江西赛维LDK在成为全球最大多晶硅片生产商的基础上,2008年2月投资25亿美元成立苏州BestSolar公司,正式进入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领域;2008年11月,公司年产1500吨的多晶硅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赛维LDK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渗透。2009年5月,赛维LDK董事长彭小峰在“两岸太阳能论坛”上表示,公司不排除与同业在全球主要市场成立组件与系统公司,这意味着赛维LDK将垂直一体化作为了企业的战略目标。此前,有消息称,两家世界级的太阳能巨头--太阳能电池龙头厂商德国Q-Cells与排名全球第二的太阳能级硅片制造商RenewableEnergyCorp(REC)正在酝酿合并,希望借此实现太阳能供应链的垂直一体化整合。而长期专注于光伏下游组件制造的CSI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也透露,该公司正在洛阳建设一座大型硅片厂,以此向上游渗透。同为电池和组件生产企业的尚德也宣布,以9890万美元收购从事硅料和硅片生产的顺大控股股份部分股权。此外,长期从事硅片生产的浙江昱辉近期在四川投资多晶硅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还将启动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并收购了一家电池组件生产企业,打造垂直一体化企业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对于跃跃欲试抢滩光伏市场的中国五大电力集团而言,其进入的模式也更偏向于“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模式,中电投、大唐和国电都已提出了“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全方位介入太阳能产业的设想。笔者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垂直一体化整合将成为国内外有实力的光伏企业的工作重点之一。薄膜电池投资日益增多

在金融危机之前,高昂的多晶硅价格制约了光伏产品的应用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对低价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寄予厚望,认为它将是晶体硅电池最大的竞争对手。但是这场危机冲击得海外市场严重萎缩,导致多晶硅价格暴跌,因此业内又有了“薄膜电池优势不在”的论断。但是我们看到的事实却是:在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突飞猛进的21世纪,低价且有极大工艺改良性的产品永远能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5月5日,河北新奥光伏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国第一块超大型5.7㎡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正式亮相第三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该公司自2007年投资薄膜电池领域,计划总投资140亿元人民币,到2010年产能达到500MW。5

月12日,中特集团(香港)与重庆市綦江县签订投资协议,计划在綦江县投资38亿元着力打造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园;5月中旬,江苏绿洲新能源公司投资6亿美元在江苏省镇江市新上总产能达200MW的非晶硅薄膜电池项目;5月25日,浙江正泰首条20MW微晶非晶第二代薄膜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目前该公司在薄膜电池上的投资已达20亿元人民币;5月末,信义玻璃宣布引入年产能达275万平方米的第二条光伏薄膜导电玻璃生产线,预期2010年第三季度于珠三角投产,总投资额逾1亿元人民币;6月5日,由中国汇通担保有限公司、台湾威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1.5亿美元的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太阳能电站及太阳能相关系列产品生产项目正式签约;此外,天威薄膜公司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检测中心4月8日奠基开建,富捷投资在武汉投资4亿元的薄膜项目也已于近日开建;还有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园区,随着中国建材集团、爱康集团总计近50亿元的薄膜项目入驻,这里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薄膜电池产业基地之一。放眼全球,2008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实际产量远超预期,达到892MW,比2007年增长123%,连续两年成长率超过120%。薄膜巨头美国FirstSolar公司2008产量更是达到503MW,跃居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排行榜次席,而且非常有可能在今年荣登榜首,达到1000MW的产量。从2008年7月份以来,联想、英特尔、国际金融公司IFC等纷纷进入薄膜电池行业。今年5月初,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Q-Cells旗下Sunfilm公司与Sontor公司宣布联手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硅基多结薄膜组件公司。

薄膜太阳能电池投资热并没有因市场的暂时低迷而降温,人们看好的是:在光电建筑一体化愈演愈烈的今天,薄膜电池将来在这一领域所拥有的绝对优势。校企合作趋势更加紧密

太阳能光伏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加强光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对于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高校科研实力具有积极意义。今年伊始,中科院即组织有关院士、专家,研究制定了“太阳能行动计划”,希望通过启动这一计划,推动产学研结合,尽早使太阳能成为经济上可以大规模利用的能源。6月1日,全球领先的纳米制造技术企业美国应用材料公司与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签订太阳能科研项目资助协议,为这两所高等院校提供光伏科研方面的支持。此外,由南开大学和天津保税区投资公司合作建立的“国家863铜铟硒太阳能薄膜电池中试基地”中试工艺设备与大面积材料和器件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研制出有效面积为804㎝2的玻璃衬底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光电转换效率为7%,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

在光伏人才培养上,“校企联姻”模式已经成为为行业人才库输血的捷径。2006年,南昌大学与赛维LDK合作组建了“南昌大学--LDK太阳能研究中心”;2008年10月6日,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内首个光伏学院--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2009年4月,江西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专业培养太阳能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还是这一年这一月的20日,无锡尚德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合作成立的尚德光伏学院正式揭牌。5月22日,阿特斯阳光电力与常熟理工学院签订框架协议,双方合作创办阿特斯太阳能光伏科技学院。此外,辽宁工业大学也计划和锦州新日公司合作成立光伏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四川高校中首开光伏专业,并正式聘请中科院广州分院专家挂职指导新专业建设。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在光伏人才培养上,基本上还停留在二流院

校或职业技术学院层面,国内知名院校虽然在光伏领域有所研究,但均未开展系统化的教学。笔者认为随着国家新能源规划的出台,光伏产业的发展空间更大,国内知名院校的光伏教育也将陆续展开。

全球战略合作步伐加快

随着全球光伏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光伏企业的战略合作步伐也在不断加快。2008年10月,无锡尚德与河南电力实业集团签署光伏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光伏产业在河南的推广应用;今年3月7日,尚德又与美国太阳能项目开发商3rdRockSystemsandTechnologies,Inc。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开始在美国开发7.2MW太阳能发电系统。4月15日,英利与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签订正式战略合作合同,双方承诺将在组件质量控制和组件认证测试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利用双方优势,提升在各自领域的工作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5月初,上海索朗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江苏顺大半导体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合资公司,共同拓展美国太阳能市场。江苏顺大在多晶硅料和硅片供应方面实力雄厚,而索朗太阳能则拥有先进的太阳能电池片技术,同时在美国也有一定的资源。合资公司旨在整合双方的优势力量,在美国市场建立起完整的光伏产业链。5月11日,日本太阳能电池大厂京瓷与日本零售业巨擘永旺发布联合新闻稿,宣称双方将在户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贩卖上进行合作,并计划于今后3年内卖出1万组(户)太阳能发电系统。5月中旬,全球最大的硅片制造商江西赛维LDK与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商Q-Cells合资的系统公司已在德国开工,通过合资组建系统公司,将一改双方都存在的上游过剩、下游短缺的不均衡产业布局。还有德国肖特与IMEC在6月初决定联手进行晶体硅电池片的研发。从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出,联手企业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强强联手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放大生存空间,缩小市场风险,是今后企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光伏先进技术层出不穷

随着光伏产业的篷勃发展,光伏技术的研发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在物理法多晶硅制备、光电转化效率提高、电池厚度降低等方面成绩斐然,这必将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从而实现光伏发电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在物理法多晶硅制备方面,宁夏银星多晶硅公司副总经理宋冬梅近日攻克了“冶金物理法制备太阳能多晶硅”技术难题,采用该技术生产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平均达到16%以上,最高可达17.91%。在光电转换效率提高方面,浙江正泰采用欧瑞康公司一揽子生产线生产的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9%,填补了国内太阳能行业在第二代薄膜电池技术上的空白;尚德电力Pluto技术目前可实现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19%、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超过17%的水平„„

技术、产业规模、企业战略日渐成型、成熟,只要政策扶持到位,中国的光伏产业走上良性发展的康庄大道指日可待。

宜州桑蚕产业发展态势喜人 篇3

宜州市紧扣产业脱贫攻坚工作,树立样板,带动发展。在龙头乡董里村等村指导创建桑蚕高质高效示范基地,成立桑蚕专业合作社,创建示范户。通过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提高基层向下培训效能,快速传递辐射蚕农收益,完成并通过“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申报工作,荣获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称号。

强力推进蚕沙无害化处理工作,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提高普及覆盖率,在各乡镇建立省力化养蚕示范户80户至160户,创建示范户12户。通过积极开展桑蚕产业脱贫攻坚和扶持龙头企业建设,稳步推进示范区蚕沙无害化治理工作,企业收集处理蚕沙1 000 t,群众利用蚕沙池和沼气池处理蚕沙约5.3万t。

宜州市还加强宣传、指导和培训工作,利用产业形势,采取有效措施,上半年共开展养蚕技术培训73期,培训农民8 780多人次,发放资料11 230多份,为桑蚕生产提质增效添力。

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研究 篇4

1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较晚, 技术不成熟、产业体系不完整、管理方式较为传统, 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不断研发出新的生物制药产业研究成果, 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生物制药作为生物技术产业结构的重点领域, 其所带来的销售额不断突破新高, 其中蛋白药物、生物疫苗等具备很好的发展前景, 与人类疾病相连的切合点愈见明朗;应用生物技术研发的新药逐渐在药品研发市场中成为主流, 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2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科技创新不足

与国际上的西方发达国家拥有的大型生物制药企业相比, 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研发费用在整个企业支付费用中的比例偏低, 使得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缺乏后劲动力。同时由于长时间缺乏对于知识产权和专利权的保护意识, 使得大量生物技术流失或者被同行非法利用, 阻碍了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技术因素的制约和高端人才的缺乏, 我国在治疗性生物药物、生物疫苗等领域仍然停留在试验阶段, 真正可用于临床和实际治疗的技术可谓凤毛麟角。

2.2 产业体系不完善

由于缺乏统一的政策管理和约束, 我国企业对于国外的医药产品进入壁垒偏低造成生产过剩, 增加了市场风险。医药企业集中程度低, 不足以提供充足的技术输出资金, 而竞争力较弱。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益, 会涉足其他领域的产业;部分企业管理者由于素质偏低, 而在某个新概念上停滞不前, 耗费人力、物力、财力。

3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3.1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生物技术药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在2000年后FDA批准生物技术创新药物中, 销售额位于前10名的有多达8个为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产品, 其销售业绩也非常惊人。近年来在中国生物制药产业中国家对哺乳细胞表达的生物技术药物的市场准入条件放宽, 借以促进此技术在生物制药工程中的应用。

4 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加强技术上的创新

在研发技术上进行革新将是提升生物制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和核心举措, 拥有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现代技术和设备, 开发具备新效能、新品质的药物。同时软件技术、信息技术等对客户信息进行整理和维护, 对药物程序进行全程控制和管理, 确保安全、顺畅。

4.2 充分利用内外背景因素

生物制药产业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 需要时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 进行适时调整, 使企业保持与时俱进, 体现时代特色;同时要加强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 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进行合理的战略联盟;加之严格控制药品质量标准, 提高药物原料的质量, 旨在研发出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药物, 为人类造福。

5 结语

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活跃在科技领域最璀璨的明珠, 生物技术制药行业前景非常广阔, 全球的药物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 尤其是针对分子量大, 结构较复杂的药物, 其比化学合成法更为简单有效, 并且节约成本。生物技术药物在治疗艾滋病、贫血、血友病、糖尿病、心力衰竭、癌症发育不良、囊性纤维变性和比较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上都展现了其优势。生物技术制药必将为解决人类的疑难杂症, 减轻人类痛苦和压力, 保护环境, 弥补资源短缺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获得长足发展, 生物类的外包公司已成为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行业。蛋白质工程等也为生物制药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 将展现出新的发展姿态, 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胡显文, 陈惠鹏, 汤仲明, 等.生物制药的现状和未来 (二) :发展趋势与希望[J].产业发展, 2005, 25 (1) :86-93.

[2]张蕊, 田澎.生物制药产业现状分析及我国企业的发展战略[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5 (5) .

[3]文淑美.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J].产业发展, 2006, 26 (1) :92-96.

[4]徐君, 李贵芳, 王育红.生物制药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驱动因素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 2014 (7) .

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分析 篇5

1 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态势分析

态势分析是一种卓有成效的科学分析方法, 对关注对象进行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 把研究对象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优势、劣势、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考量, 以便扬长避短制定解决问题的正确对策。本文把态势分析法运用到对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分析当中来, 这样就能够对河南文化发展有更加明晰地了解。

1.1 机遇

河南省委省政府对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向是非常明确的, 步伐迈得非常坚实。2003年, 提出了“中原崛起”的经济发展计划, 2007年, 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 明确文化强省跨越的奋斗目标和保障措施。2009年, 又进一步明确了提出了“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2009年, 国家正式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 把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2010年,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更是将文化产业纳入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这都给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当前, 河南已经走在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征程上, 有基础、有优势、有国家政策的导引和支持, 可以说面临着大好的机遇。

1.2 挑战

开放加速、竞争加剧, 是当前的中国社会情势。河南虽然是文化资源大省但不是文化强省, 只具备资源比较优势而未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和国内其他文化产业发达地区, 如北京、江苏、广东相比差距显而易见, 这些地区都已经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放在经济发展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他们的文化产业已经在实施精品战略和品牌战略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文化产业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 相比之下河南处于弱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也存在着增速还不够高、规模比较小、经济比重偏低等情况, 与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很不相匹配, 河南的文化产业现在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发展境遇, 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与挑战。

1.3 优势

河南地处中原地带, 地理位置优越, 是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 而且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 全省地下文物、馆藏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古文化、根文化、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文化等等文化资源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品位高, 文化底蕴非常丰厚, 而且还拥有一个多亿人口的潜在消费市场, 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突出的良好条件。而且近年来, 河南省以厚重的文化资源为依托, 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文化产业实力逐步增强,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但是河南文化产业依然逆流而上, 产业实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中原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形态丰富的新兴文化产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

1.4 劣势

目前河南的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存在问题还很多, 诸如资金投入匮乏、文化资源市场转化率低、产业链不能够实现有效地延伸;具有河南文化特色的知名文化品牌还偏少, 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相对滞后, 相关部门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够重视或者缺乏文化产业的管理能力, 价值链不完整, 产业集群发展动力不足, 过度依赖于旅游带动而文化资源的开发和转化能力严重不足, 文化产业人才严重匮乏, 产业创新严重不足, 文化产业总量规模较小, 产业结构欠合理等等状况。现有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附加值比较低下, 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甚至可以说, 目前河南的许多文化资源或者还处于“原生态状”, 或者一些文化资源被破坏, 或者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等等, 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有效地开发与利用, 文化产业整合明显不足, 竞争优势还未得到体现。

2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应对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 如果要在2020年使河南的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河南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全省文化实力、竞争力、影响力明显增强, 成为全国区域性文化中心之一, 基本实现文化强省建设目标[1], 这个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为了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必须着力在提升河南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下大功夫, 这就需要整体规划, 进一步对全省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扬长避短, 努力提升河南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2.1 总体战略思路:立足全省、整体规划和统筹发展

态势分析的结果是对河南文化产业进行科学的构思和安排的重要基础。所以, 河南文化产业的科学规划应该是:全面落实、深入贯彻以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突出特色, 坚持改革创新, 坚持可持续发展, 通过政府组织和专家论证相结合的全面规划, 依托中原深厚的文化资源, 在结构调整基础上, 努力探索、重点发展、多策并举尽快形成一批强势文化产业, 打造河南文化特色的知名产业文化精品, 扎实建设河南地域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基地, 优化中原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促进河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不仅推动文化产业尽快成为河南省域经济支柱性产业, 而且争取把河南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国家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示范性试验基地。

2.2 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与建设重点

第一, 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文化产业业态的多样化发展。

一是, 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新世纪以来,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文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文化创意产业勃然兴起。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时代标志性的新型产业, 它以文化创意为核心, 以知识资本的运作为手段, 统摄生产、传播、流通、消费等产业发展全过程的复合概念, 是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集群[2]。而近年来我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应该趁势而上, 以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支撑, 进行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 构建新文化产业和产业链,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二是, 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推动文化资源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发, 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以基础较好的郑州、登封、开封、洛阳等为基点, 向周边城市辐射, 确立河南文化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新布局。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的文化创意精品为引领, 建设高品质文化产业示范区, 在文化旅游、影视演艺、会展创意、传媒出版等多个领域进行培育, 从而达到实现核心层文化产业升级, 延伸出新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目的。

第二, 加快文化领域组织体制改革, 优化河南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政策环境。

文化产业必须推向市场, 但政府的关注重视与产业政策的大力支

摘要:本文借用“态势分析”对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指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和机遇, 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劣势,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认为, 河南文化产业应该要对症下药, 抢抓机遇, 采取多种措施, 如推动管理体制改革、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实施品牌提升战略、培育文化产业紧缺人才等, 增强河南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河南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转变。

关键词:文化产业,态势分析,多策并举

参考文献

[1]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Z].2007, 12.

水资源产业态势 篇6

一、国际集成住宅发展历程

集成住宅在国际住宅发展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成就, 至今, 仍在经济强国的住宅建设中占有显著比重, 与国民居住紧密相连。二次大战以后, 欧洲各国为解决房荒纷纷研究开发各具特色的专用住宅体系, 目的是通过标准化和工业化的方法, 达到高效率、快速、经济和适用的目标。

在之后的30 至40 年里, 为克服专用集成住宅的封闭和隔离状, 限制了这类传统体系的发展, 而逐步地进入了通用集成住宅建筑体系的发展阶段, 也就是进入到发展社会化协作大生产、市场化流通、集团化采购的方式, 开发商可以通过市场的需求, 由建筑师提供适应住户需要的集成住宅设计, 通过市场供应的方式, 建筑多样化、多类型的集成住宅。因为集成住宅生产的部件是丰富的、通用标准化的, 完全能满足集成房屋开发的需要。集成房屋住宅部品的生产是精制的、准确的, 住宅的安装生产与工厂制造机器设备没什么差别。质量档次就完全不同于现场手工施工。我们常说的“跑、冒、滴、漏”现象也会得到遏制。

在北美, 集成住宅已经发展70多年了, 其中以木结构为主, 但随着木材价格的上涨, 美国加大了钢结构住宅的推广。从2000 年开始, 北美市场的轻钢结构集成住宅以每年30% 的速度高速增长着, 从原来每年新增200 栋轻钢结构住宅发展到现在每年增长2000 至3000 栋轻钢结构住宅。轻钢结构住宅, 已经成为国际集成住宅市场的主力。

“GIHI”于1986 年由日本通产省提出, 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 是新产业经济的产物, 不是一般的三次产业分类, 而是系统化可持续产业的概念。GIHI与传统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既有密切联系, 又有明显的区别。从涵盖的范围考察, 传统建筑业是生产建筑产品的产业, 它的产品不仅包括住宅, 还有厂房、商店、饭店、写字楼等等;房地产业除开发与经营建筑产品外, 还开发与经营土地。而集成住宅实现了千百年来房屋的“不动产”属性到“动产”属性的转变, 也实现了“房地产”的“房产”和“地产”的完全分离。特别是GIHI以集成住宅为最终产品的产业, 其生产对象有明确的限定和特定的技术要求;即建筑对环境无害, 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节能低碳建筑, 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和节能环保建筑等, 推动了集成住宅建设与产业水平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GIHI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人类尚未揭开地球生态系统的谜底, 生态危机却到了千钧一发的关头。用历史的眼光看, 我们并不拥有自身所居住的世界, 仅仅是从子孙处借得, 暂为保管罢了。我们将把怎样的城市和乡村交给他们?建筑师如何通过人居环境建筑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作出自身的贡献?”国际建筑创新研究理事会 (CIB) 开放建筑执行小组负责人肯德尔·史蒂芬在2014 年度会议上表示, “GIH理念必将引领未来生活。其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 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 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重要思想是20 世纪80 年代提出来的。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把这一思想写进了会议的所有文件, 取得了世界各国的共识。这一思想形成的GIH理念随即融入到建筑思潮中来。1991 年, 布兰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合著的《绿色建筑——为可持续发展而设计》问世, 其中关于GIH的主要观点是:①节约能源;②设计结合气候;③材料与能源的循环利用;④尊重用户;⑤尊重基地环境;⑥整体设计观。1993 年, 美国出版《可持续发展设计指导原则》一书列出了“可持续的GIH建筑设计细则”。1993年6月, 国际建协在芝加哥通过了《芝加哥宣言》, 继续为可持续发展GIH鼓劲。1994 年, 西姆·冯·德·莱恩所在的美国加州著名的伊莎莱研究所, 在大苏尔市召开了全美生态设计学会议。会议通过创立“国际生态协会”议案, 将分散的GIH研究成果综合起来, 以GIHI指导该产业发展, 并发表了号召GIHI节能革命的《大苏尔宣言》。1995 年, 德·莱恩又和S·考袄合写了《生态设计》一书, 被誉为建筑学、景观学、城市学、技术学方面的一次革命性尝试。提出了GIH的5 种设计原则和方法:①设计成果来自环境;②生态开支应为评价标准;③设计结合自然;④公众参与设计;⑤为自然增辉。1995 年, 德国的K·丹尼尔斯出版专著《生态建筑技术》, 对GIH建筑的基本原理及各项技术讲得具体清晰, 并举实例说明。

一直奉献GIH理念与GIHI可持续发展的美国匹兹堡卡纳基·梅仑大学教授哈特考夫, 于1994 年在该校原有老建筑的屋顶上加建了一层可持续建筑的GIH实验室, 运用了最新、最先进的集成化技术装备, 号称“智能型GIH”办公场所, 该集成房屋采用可调节的天然采光、可调节的铝合金隔片、可调节的自然通风空调装置;地面做成架空地板, 管道设在地板下, 随处可打开地板;并且安装计算机联网插件和电话插座、局部通风照明等;特别是办公空间可分可合, 布置高度灵活, 家具均按人体工程原理设计等等。英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主席卡里·莎拉表示:“作为对21 世纪未来办公空间的探索性试验, 哈特考夫的“智能型GIH”工程得到了许多建筑专家与厂商的支持和资助, 并受到美国政府和各界专家的重视。这次试验, 因为既有理论支持又有建成实物而名声大振。”

国际建筑创新研究理事会 (CIB) 产业顾问布莱士·巴尔顿认为, GIHI的可持续发展提法, 不但具有科学性, 而且还兼具人文性。随着全球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一种新的生态价值观正在成为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一种指导原则。巴尔顿指出:“我们对于GIH建筑学和GIH材料学在多方面作了大量的实践, 科学技术规范也因此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GIHI已经呈现出生态化发展趋势, 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集成化”的GIH理念

根据GIHI可持续发展理论衍生的GIH理念, 其关键在于“绿色集成化”, 而“绿色集成化”需要在成熟部品产业链的节能环保条件下, 在现场组合装配, 没有湿作业, 没有过多的建筑垃圾, 实现生态文明施工, 实行低碳节能环保的要求, 在质量、效率、成本、功能与更新等方面有明显可持续发展的成效。

“绿色集成化”的首要理念是“节能与环保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简称ESAEP理念) ”。 根据“ESAEPGIH理念”, GIH与传统的砖混结构房屋相比, 采用新型节能建材系统具有的优势是无可替代的:一般的砖混结构房屋的墙体厚度多为240mm, 而GIH在同区域条件下小于240mm。GIH的室内可用面积比传统的砖混结构房屋大的多。GIH重量轻, 湿地作业少、工期短。房屋热工性能好, GIH的墙面板是采用隔热的节能彩钢夹心板。再就是GIH所用的建材可回收利用降解、造价低、是绿色环保的房屋。尤其是传统砖混结构不环保, 大量使用粘土, 破坏生态减少了耕地。据2015 年度开放建筑国际会议上公布的CIB权威统计:截止2014 年底, 近十年来全世界每年消耗水泥已经连续突破30 亿吨, 其中中国每年消耗12 亿吨水泥, 中国水泥消耗占全球消耗的40%, 超出全球平均消耗四倍多;而在红砖方面, 近十年来全世界每年消耗红砖达到25000亿块, 其中中国每年消耗8000 亿块红砖, 这在中国一年相当于破坏一个县的土地!因此, 英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UK-GBC) 首席执行官Paul King指出:“ESAEP理念在GIH科技上的突破和应用将是长期的, 将会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模式, 使得人类的居住成本变得更小, 居住环境变得更好, 更能在环境保护上作出重大作用。”

“绿色集成化”的另一重要理念是“E-S/G-I”, “E-S/G-I理念”衍生于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哈布瑞肯于上世纪60 年代提出的“SI理论”。E-S是生态结构支撑体, 它为内装部品提供装配空间;G-I就是绿色内装, 即填充体, E-S/G-I是GIHI的主体, 是GIH产业链最重要的部分。CIB的开放建筑执行小组负责人肯德尔·史蒂芬指出:“‘E-S/G-I’是GIHI的首要理念:就是科学地把E-S和G-I分开。然后重视E-S怎么工业化、G-I怎么工业化, 最后要将E-S和G-I怎么来衔接, 由此产生无限多样化的变化, 以适应用户与住户共性及个性方面多种多样的需求。”

“ 绿色集成化” 的又一个GIH理念是“ 适当大小和多样化衔接 (Appropriate size and diversification of convergence, 简称ASADC理念) ”, “ASADC理念”可以把不便于运输、吊装、安装的大型部品划分成适当的大小并和多样化的要求之间取个“度”, 生态绿色标准化和节能环保多样化的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 而多样化的产品就可以随各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个性的发展。其质量自然更加精细, 实现了传统建筑模式厘米级误差到工厂化制造毫米级误差的转变。

“绿色集成化”的第四个GIH理念是“ 产业融合 (Industrial integration, 简称II理念) ”发达国家充分借鉴和融合了制造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 并将其引入到GIH产业, 使“绿色集成化”的住宅产业结构和建造技术能够从市场分析、土地资源开发、产品设计、建筑建造、原料供应、资金融通到住宅商品流通、销售、物业管理都实现GIH产业链协调与GIHI可持续发展。特别是GIH产业与制造业在生产与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相似性。从产品实现来看, 包含产品生命周期内从市场分析到售后服务等各类活动。这正是两个行业最大的相似之处。而且, 从具体的生产运作和经营管理过程来看, 未来的GIH产业和现代制造业还存在如下共性:建造过程流水作业;现代物流管理同一性;现代产业链过程同一性;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同一性;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下的“虚拟企业”、柔性化生产, 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集成3D或4D制造系统下实现的同一性;在管理理论和创新思想上精益生产、敏捷生产、绿色制造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在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花、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等方面创新GIH产业与制造业殊途同归。英国LCRI首席科学家大卫·皮格尔特认为:“更加深广发展的GIHI和制造业两者的诸多共性和相似之处为产业融合提供了良好“接口”和科学基础。” (未完待续)

日本智能住宅产业发展态势(下) 篇7

智能住宅可以理解为具有智能的房屋。但只有对智能建筑有了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才能规划和设计出优秀的智能住宅。因此智能住宅的定义是不断发展的。

现今日本智能建筑研究会(IBRAJ)关于智能住宅的定义是: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进技术,使住宅内的电源、空调、照明、防灾、防盗、家电设备等协调工作,实现居住、通信和生活这三种自动化功能结合起来的住宅,就是智能住宅。

新近日本可持续建筑发展协会(JSBC)则提出智能住宅的另一层定义,认为智能住宅是根据适当选择智能环境模块来设计和构造的,并通过配置适当的住宅设备,获取长期的建筑价值与居住功能来满足住者的需求。JSBC提出智能住宅的核心是下列8个智能模块:(1)环境智能(包括健康和能量);(2)空间智能(利用率和灵活性);(3)生命智能(建造成本与使用寿命及维修);(4)生活智能(人的舒适性);(5)居住智能(生活与工作效率);(6)安全智能(火灾、保安与防盗等);(7)文化智能(以人为本的形象);(8)科技智能(高新科技的程度)。

“IBRAJ定义与JSBC定义都是正确的。”日本国家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JNIBSC)副秘书长佐藤则田博士认为,“因为智能建筑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建筑物的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等属性。”佐藤则田博士指出:智能化住宅的发展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家庭电子化(Home Electro nics,HE),其次是住宅自动化(Home Automation,HA),最后是住宅智能化(Intelligent residence,IR)。美国称其为智慧屋(Wise House,WH),欧洲则称为时髦屋(Smart House,SH),日本则称为智能屋(Intelligent House,IH)。

佐藤则田博士认为,日本住宅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规律虽然与美国类似,即开发、设计、施工规模化与集团化;但是在以人为本,注重新材料与新技术功能,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控制与人工智能技术,兼顾未来发展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形成了日本智能化住宅产业发展的自有特点。

对此,JNIBSC认为日本智能建筑行业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三个智能建筑市场之一。日本住宅智能化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其中最主要包括:

(1)日本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所以它首先要求智能住宅能够节能。如住宅中应用的水、电、气与家电的智能化节能指标,均由政策杠杆和法规规范导引而得到较好的解决,实现减少能源的使用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能源。

(2)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频繁的地震和台风要求解决人居住宅与大自然协调的问题。如东京麻布地区新建的一座智能住宅颇具有代表性。该建筑物内有一个半露天式庭院,室内的感应装置能够随时测量出天气的温度、湿度和风力等,并将各种数据及时输送到地下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以此为依据控制着门窗和空调器的开关,使房间保持住户感到最舒适的状态。最精彩的是,在计算机指挥下,房屋内的各种仪器配合默契、工作协调。如遇刮风下雨门窗会自动关闭,控制室内温度的空调器随之开始运转。

(3)日本大企业对智能建筑热情很高。因为日本大型企业一般集中在一幢大厦中工作,这就要求大厦功能多样,保安严密;而且日本公司的职员的工作面积一般较小,这就要求大厦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是为了改善自身形象,日本许多大公司,特别是像NEC、松下、三井、东芝等这样的大型电子公司纷纷建自己的智能办公大楼。由于是自用大楼,所以目的明确,建筑内的设备自动化和通讯网络建设更具针对性,从而在大楼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智能建筑的“3A”体系(BA,OA,CA)。日本最早一批智能住宅也就是在“企业热情”的潮流中涌现的。

(4)智能住宅的构造内涵与设计属性在日本有其固有的特征,因为日本民间很讲究还套内设计决策权给居住者。面对当前家庭人口的老龄化、少子(女)化、妇女职业化以及就业结构多样化等发展趋势,对智能住房需求的预测往往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偏差;同时住户的个性化需求也愈来愈强烈,再加上住宅是供家庭跨代使用的商品,这就决定了智能住宅必须具备可选择性、可改造性,直至将属于自有财产范围的套内领域的设计决策权还给居住者。

(5)日本民族提倡环境保护与低碳排放的精神,不仅要求住宅内安装的每件设备都必须发挥最大的环保效率,而且从经产省获得二氧化碳排放额度交易许可的第一批民间客户就是“大和智能住宅”的350家住户。另外,作为智能化住宅应为城镇的绿化创造条件,用以补偿因土地占用而缩减的植物、昆虫和鸟类的生存空间,以及减少的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因此,除庭院绿化外,智能化住宅还要尽可能在阳台、外廊、户门处、屋顶等处扩大绿化空间。

由于以上因素,日本成功地形成了具有本国特点的智能化住宅建筑产业,使之成为在楼宇智能化与自动化领域保持国际领先的地位。

六、日本智能住宅产业发展前景

根据IBRAJ发布的最新报告,通过观察分析与调查研究预测,在2016~2025年的十年间,智能住宅将为日本带来一场“暴风式的革命”,成为国家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影响全社会的方方面面。

IBRAJ秘书长、东京工业大学产业经济学教授小田浩二认为,在智能住宅发展前景中,将给日本的市场、产业与经济带来的发展前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活方式发展前景。2015年日本总务省“民用住宅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全国4686.3万户家庭中,6.2%的家庭决定一年内购买智能住宅,18.8%的家庭准备三年内购买智能住宅,28.8%的家庭准备五年内购买智能住宅,46.2%的家庭准备十年内购买智能住宅。这些智能住宅将为日本带来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会把不断创新发展的智能化人性服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给人们带来更舒适、方便的新生活。

二是市场与规模发展前景。多年来,技术、价格一直是智能住宅难以普及的两大门槛。而现在,日本似乎开始率先迈过这道并不低的门槛。据日本国土交通省房产局的调研报告,2011年,日本智能住宅相关市场规模为6343亿日元(约合500亿元人民币)。而此后每年增加超过两成,到2020年有望突破1.28万亿日元;2025年将达到2万亿日元(约合1800亿元人民币)。更为惊人的是包含土地、智能住宅在内的平均每户售价现约88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48万元);预测到2020年仅约44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24万元)。也就是说,日本不仅迈过了技术门槛,而且基本迈过价格门槛!

三是住宅产业发展前景。智能住宅将为日本住宅建设行业带来产业革命,成为经济复兴的新起点。近年来,不仅日本三井、LIXIL、积水等大大小小的房地产公司积极开发智能住宅,丰田、本田、东芝、松下、住友、夏普等其它行业巨头也跻身其中,就连大阪燃气公司、关西电力公司等公用事业公司也不甘落后。日本已经形成争先恐后开发智能住宅的狂潮。最近,日本产业技术研究所甚至JSBC、IBRAJ、JNIBSC也分别与几家研究机构共同开发出残疾人、老年人等智能住宅系统。对智能住宅建筑热情很高的日本房地产企业,伴随着住宅大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智能房地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四是电器产业发展前景。电器产业曾是日本引以为豪的黄金产业,“日本制造”也曾风靡全球。但是,近年随着中国、韩国等新兴国家电器业的急速发展,日本遭遇围追堵截。日本所拥有的电器产业优势已经不再明显,高额的劳动力成本更让日本电器产业缺乏价格优势而竞争力乏。而智能住宅的兴起则不失为未来发展的优势。横滨商科大学经济学教授上原田川认为:“日本电器业正在开发新一代液晶显示、远程监控、声光智能控制、眼纹指纹识字等各种技术完美融合到住宅之中,必将给日暮西山的电器产业注入崭新的活力。”

五是节能环保发展前景。智能住宅还会为日本带来环保革命。智能住宅的一个重要标识就是屋顶上会戴上平顶“黑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能够充分吸收太阳光积蓄电力,各所住宅白天通过太阳能发电储存电能,可供夜间使用,从而有效减轻用电负担;家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随时监控太阳能发电量及用电量等数据;当电量过剩时可以对外出售给电力公司,住宅每年基本实现零电费以及二氧化碳零排量,将有更多住家参与零碳排放额度交易;如此,社会消耗的非清洁能源自然会下降,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将降至最低。而且,部分智能住宅还配备了完善的水循环系统,将废水多次利用,水资源也被大大节约。

六是住宅类型发展前景。“鉴于智能住宅的本体和功能之出发点,未来发展的智能住宅在于结合每一座具体建筑的特征和性能必须提倡个性化设计与多样化建筑。”JNIBSC技术顾问长官山本真田表示:“未来的智能住宅就是坚持以大智慧时代的多样化、大科学的功能性进行住宅本体和使用对象的系统分析,针对特定居住者的具体需求,根据智能系统运行状态,深入到住宅特定细节的设计与建造。”以大智慧时代的多样化选择智能住宅的不同适应类型、不同环境条件与不同用户功能;同时以大科学的功能性对不同住宅的家居管理模式采取不同设计,还应该细化到对同一幢住宅里不同功能区域的智能化差异设计。实现智能住宅的多学科、多技术相互渗透;多系统、多功能相互融合以及多个体、多群体相互融通;并富有智慧居室、绿色居室、健康居室、节能居室与生态居室等内涵一体化的智能住宅。

七是社会经济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云计算、物联网、新一代智能家电与智能穿戴的出现,智能住宅的概念与影响将会深入全社会的各阶层、各行业以及各大媒介上,进入全社会公众的视线,成为一个充满梦想的产业。除了房地产业、家电产业,各类电器厂商、材料行业、装潢与物管行业,就连互联网企业也会跨界而来切入智能住宅市场;在巨大的市场潜力下面,必将开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路巨头竞相寻找新的增长点、各行创业者竞赛寻找新的创业机会,各种资本和媒体竞争助波推澜,一起让未来智能住宅发展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北海道大学经济学讲师梶机星岳认为,“未来这种形势必将愈演愈烈,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将席卷日本全国甚至全球。”

辽宁海洋产业发展态势及问题透视 篇8

目前,辽宁海洋经济发展迎来历史最好机遇。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具体目标、在日益紧密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所处的“节点”地位、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陆海经济良性互动格局的形成以及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均为辽宁大力发展海洋产业营造空前的良好环境。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首先对辽宁海洋产业发展历程进行学术性梳理并探索其发展特征,继而剖析海洋产业结构并阐明其演变发展,最后对海洋产业发展现存问题予以透视,以期为辽宁海洋产业发展的推进和升级提供一些有益启示,并为辽宁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运筹和制定提供支撑。

1 辽宁海洋产业发展阶段

辽宁横跨渤海、黄海两个海域,海岸线长2 878.5km,管辖近海水域面积6.8万km2,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滩涂资源、能源资源、港口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度较高。纵观半个多世纪的辽宁海洋产业发展史及其社会、经济和政策背景,其发展阶段可分为4个时期[1,2,3]。

1.1 事业恢复发展时期(1949—1965年)

1951年,苏联政府将大连港移交至旅大市人民政府。1952年春,营口渔业指导站(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前身)迁至大连并改称大连渔业指导站;同年9月,东北水产技术学校(大连海洋大学前身)始建,次年8月改名为大连水产学校。1953年,大连海运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前身)成立。至1956年,金州、长海、旅顺口、庄河、瓦房店渔业技术推广站(其捕捞研究所、海水养殖研究所前身)相继成立。1958年,随着“大跃进”浪潮的兴起,辽宁沿海开展大规模冬季海洋捕捞作业,其结果不但没有达到既定的产量目标,反而对渔业资源造成极大破坏;同年9月,辽阳专区水产学校(大连海洋学校前身)始建,次年1月改名为旅大水产学校。1959年,辽宁海洋捕捞作业由渤海、黄海北部海域扩至黄海南部以及东海海域。1960年8月,旅大水产修造船厂设计工艺科(大连渔轮公司船舶研究所前身)成立;同年始,大连港正式对外开港并发展成为国内三大海上运输中心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期,辽宁已形成以大连、营口和丹东为基地的地方沿海运输体系。从60年代中期起,辽宁海洋经济事业进入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辽宁沿海各地恢复并发展海洋捕捞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盐业三大传统产业,同时设置和建立海洋与渔业管理部门以及相关教育科研机构。

1.2 传统产业鼎立时期(1966—1979年)

1966年5月,随着“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开始,辽宁沿海大量修造渔船并加速机帆化,盲目追求水产品高产量、高指标,其结果是沿岸和近海渔业资源及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20世纪60年代后期,辽宁海洋盐业发展缓慢,到70年代后期其原盐产量剧增,涌现出大型的复州湾盐场、金州盐场、皮子窝盐场、旅顺盐场、营口盐场和锦州盐场,其中大连盐业进入全国四大产盐基地行列。这一时期,辽宁海洋产业开发和建设所需资金不足,而且其技术条件依然不成熟,故而海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囿于“渔盐之利”和“舟楫之便”,难于促成海洋新兴产业,使海洋经济显现出海洋捕捞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盐业“三足鼎立”局面。

1.3 多元产业兴立时期(1980—2005年)

进入20世纪80年代,辽宁海洋交通运输业开始蓬勃发展,形成以大连为中心,连接丹东、营口、庄河等港口的航运体系,此外开辟到苏、浙、闽、粤等地航线;同时,海洋经济发展开始向现代化过渡,进而海洋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随着开发资金和科技成果的逐步积累,出现滨海旅游业、海洋化工业和海洋油气业等新兴产业。1986年,省政府提出建设“海上辽宁”的战略设想,规划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开放型海洋经济体系新格局,成为海陆经济深度交融和良性互动的“助推器”。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科技成为主导力量,海洋生物制药业、海水综合利用业等新兴领域及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使海洋资源利用更为深入,海洋经济转入现代化阶段。1996年,召开“海上辽宁”建设工作会议,并于1998年下发《“海上辽宁”建设规划》。“九五”规划期间(1996—2000年),积极利用和开拓国内外市场,以外贸运输为主,着重建设煤炭、矿石、油品以及集装箱、滚装和客运等专业化码头,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形成以大连为中心,以锦州、营口、丹东为枢纽,以绥中、葫芦岛、盘锦、瓦房店、旅顺、庄河等为网络,层级分明、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海洋交通运输体系。

21世纪初期,一些海洋传统产业采用新技术成果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此同时,海洋第三产业再度迎来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海洋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环境保护等新兴业态开始快速发展。2003年,《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中部署,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2004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三点一线”,并形成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同年,国务院原则同意《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国函〔2004〕17号)。2005年,颁布施行《辽宁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政府令第179号),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一时期,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修造、滨海旅游、海洋盐业、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海洋油气等产业发展成辽宁主要海洋产业,期末海洋生产总值已完成1 206.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8.70%。

1.4 海陆产业互动时期(2006—2013年)

2006年,省政府提出把辽宁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强省”,在“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从“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出发,推进海洋综合开发,着重建设渤海沿线的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以及黄海沿线的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和丹东产业园区,进而形成沿海与内地互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使海洋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强化海洋管理,对沿线入海排污口进行普查,查清省内入海排污口137处,并对83处排污口开始实施监测。2008年,优良商港港址达38处、渔港77处,形成以大连、营口为中心,以葫芦岛和锦州以及丹东为两翼的海上交通运输体系。

同时,一些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已经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升为国家战略,辽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亦获得新的动力。2010年,辽宁省政府重申“发展海洋经济”。这一时期,辽宁海洋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1 478.90亿元增至2013年的3 741.90亿元,年均增速达14.18%,取得大幅增长。

2 辽宁海洋产业结构演进

2.1 经济三产结构

2008年,辽宁首次将海洋经济作为单独门类统计,之后一直处在一个逐步完善的阶段。目前其海洋经济相关数据在公开出版物中只能追溯到1994年,而且其时间序列数据难于齐全。因此本文仅选取1994年、2004年和2013年的数据进行阐述。

过去的20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出口市场萎缩、人民币升值以及全球性流感等屡屡冲击辽宁海洋渔业、海洋船舶修造、滨海旅游等主要产业,使其海洋经济蒙受严重损失。然而辽宁海洋产业在逆境中奋起,其海洋经济总产值从1994年的147.40亿元增至2004年的932.23亿元,再增至2013年的3 741.90亿元;三次产业产值比例从42.00∶39.00∶19.00依次演进为47.84∶17.44∶34.72和13.35∶37.48∶49.17,进而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从“倒三角形”过渡到“哑铃形”又转向“金字塔形”,在不断调整中得到优化和完善(图1)。

2.2 产业部门结构

辽宁海洋资源种类繁多且数量较为丰富,为其海洋产业的兴起、存立和发展提供了坚固的根基。30多年来,在海洋渔业、海洋船舶修造、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盐业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滨海旅游、海洋化工、海洋油气、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制药、海洋信息服务、海洋环境保护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至今辽宁海洋产业已经发展成为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为一体,融传统、新兴、未来产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

从产出规模和经营规模看,辽宁有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修造、海洋盐业、滨海旅游、海洋油气等主要海洋产业(表1)。

其中海洋渔业直到2009年其产值始终位居海洋产业之首,2010年被蓬勃发展的滨海旅游业所取代,但海洋渔业所占比例依然维持在24%以上,并与滨海旅游业和海洋船舶修造业鼎足而居,进而成为辽宁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与这3种产业类型相比,其他海洋产业特别是海洋第二、三产业中的其余产业则显得较为薄弱,从2010年产值规模看,由第四位的产业开始其相邻位次之间的绝对数相差悬殊,凸显海洋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对称性,如第三位的海洋船舶修造业比第四位的海洋交通运输业远远高出556亿元,第六位的海洋油气业比第七位的海洋盐业远远高出300亿元。

3 辽宁海洋产业问题透视

3.1 产业门类偏少

目前辽宁主要海洋产业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得以确认的有海洋渔业、海洋船舶修造、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盐业、海洋工程建筑、滨海旅游、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海洋油气、海水综合利用10个产业(至2009年年底全国就已有12个海洋产业部门,国际主要海洋国家有20多个海洋产业部门)[4],其中一些新兴产业发展力不足、规模依然较小,与我国海洋经济发达的一些省份相比,辽宁海洋产业门类偏少。而辽宁开发增设海洋产业门类还是有其资源基础的,如辽宁沿海不仅富有金刚石、锆英石、独居石、石榴子石、沙金、型砂、砂砾等矿种,还蕴藏较丰富的潮汐能且有适宜建设潮汐电站的地形[5],但这些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能资源基本处于潜在的资源状态。因此辽宁海洋矿业、海洋电力等产业有待于开发和建设(潜在的资源是总资源的一部分,就其性质来说是可以利用但未完全查明的资源,由于技术等方面原因目前还不能被列入开发计划,但其是制定产业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3.2 组织协调不力

海洋经济是个“超中观”经济范畴,产业门类众多且所属行政部门不同,加之管理体制之间不对接,导致组织协调成本与难度增加。对于辽宁来说也是如此,虽然设有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主要组织拟订全省海洋与渔业事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以及承担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及信息发布等,但却无力承担全面监督管理和协调统一所有海洋产业的职能,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还设有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因此,现行海洋产业多头式管理体制使目前海洋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机构分散、政出多门、权责不清、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部门之间难以达成共识,组织协调无力,齐抓共管更是难以企及。

3.3 环境压力较大

辽宁周边海域生态环境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沿岸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径流污水的排放及扩散(径流污水是雨雪淋洗城镇及工厂大气污染物和冲洗建筑物、地面、耕地、废渣、垃圾而形成的污水,具有季节变化和成分复杂的特点,在降雨初期所含污染物甚至高出生活污水多倍),现已得到确认的全省入海排污口多达137处;二是伴随沿海经济带开发而产生的大规模围海填海工程、大面积园区建设用地的占用及扩张,仅2008—2012年期间全省填海面积就高达176.29km2[6]。可见,两个方面的压力规模均较大,且至今未呈现收缩趋势,将会成为辽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

3.4 技术装备落后

辽宁海洋产业整体上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海洋科技支撑力不强,其技术装备相对落后[7],如海洋渔业资源开发、海洋农牧化生产、海洋矿产资源勘探、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预报和信息服务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装备大部分依赖进口。其实,辽宁拥有众多海洋、水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海洋、水产科技方面有一定的实力和支撑平台,但仍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海洋经济的需求;在现有海洋、水产科技人员中,从事海洋生物研究的较多,而从事海洋工程装备以及高尖端技术研究的相对较少,尤其从事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则更少[6]。

3.5 要素尚未整合

海洋经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进展主要取决于两个层级要素的整合及其良好运行:一是参与要素的整合和协调,即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通力协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推进,这方面辽宁尚缺乏统一协调部署;二是投入要素的组合和优化,即每个海洋产业本身是一个投入多种生产要素的子系统,生产要素主要涉及劳动力、土地和海域及其自然资源、资本、技术、信息等范畴,这方面辽宁亦尚未形成优势组合。海洋产业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是一项重要课题,按照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它将决定海洋产业的竞争力。除自然资源、地理气候、海洋气候等基本要素,现代科技、高端人才等高级要素对海洋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3.6 单位产出偏低

辽宁大陆岸线长度较长,约占全国的10.34%,单位岸线海洋产业增加值虽然从2007年的第9位升至2013年的第8位,但是依然不及全国平均值,仅为其70%左右(表2)。另外,辽宁是渔业大省,海洋渔业的单位岸线产出与海洋产业的第二、三产业相比却小得多[8]。可见,辽宁单位岸线海洋产业产出偏低不完全是由海洋渔业所致,或许与海洋产业技术因素的发展水平有直接的关系。这一点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论证。

数据:根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8年、2014年)整理并算出.

3.7 资金投入不足

辽宁海洋产业发展面临资金匮乏问题也已是不争的事实,其成因可归于3个方面:一是海洋产业的特点所致,海洋产业涉足行业多、关联企业多、投资数量大、融资风险高、回报周期长,这些特点决定其融资相对困难;二是投融资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海洋产业及其企业发展所需投入资金仅靠有限的自身积累和银行贷款是难以满足的,应通过股票发行、债券发行、基金设立、民间筹集等资本市场和筹资渠道解决投融资问题,方可形成长效机制,然而辽宁海洋产业中仅有7家上市公司(锦州港、营口港、大连圣亚、大连港、獐子岛、天宝股份、壹桥苗业),触摸资本市场的企业偏少;三是政策支持力度仍不够,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转身向海”并正在“走向海洋”,产业政策应随之做出相应调整,注重海洋产业并向其倾斜,制定金融支持政策框架,加大海洋产业的财政投入和税费优惠,健全风险补偿和共担机制。

摘要:辽宁海洋产业历经事业恢复发展(1949—1965年)、传统产业鼎立(1966—1979年)、多元产业兴立(1980—2005年)、海陆产业互动(2006—2013年)等阶段,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辉煌的业绩。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从过去的“倒三角形”过渡到“哑铃形”,现已转向“金字塔形”,在不断调整中得到完善和优化。辽宁海洋产业现已发展成为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为一体,融传统、新兴、未来产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但是,产业门类偏少、组织协调不力、环境压力较大、技术装备落后、要素尚未整合、单位产出偏低、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在以后推进海洋产业发展中克服和改进。

关键词:海洋产业,产业结构,辽宁省,海洋经济

参考文献

[1]徐志斌.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171.

[2]任淑华,孟全,赵珍,等.海洋产业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2-55.

[3]包特力根白乙.大连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历程、产业结构和推进方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411-415.

[4]张耀光,韩增林,刘锴,等.辽宁省主导海洋产业的确定[J].资源科学,2009(12):2192-2199.

[5]李长义,苗丰民.辽宁海洋功能区划[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26-27.

[6]常丽,薛巍,魏亚男.辽宁海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13(25):141-142.

[7]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R].2011:5.

上一篇:信息用户下一篇: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