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口语表达

2024-07-28

小学生口语表达(精选12篇)

小学生口语表达 篇1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作文教学就是把学生带向生活,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学语文中感悟生活真谛,作文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只有让小学作文教学回归生活,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作文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给老师看的,还要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口头交流,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一、看图说话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看图是说话的主要凭借,是通过看图指导学生说话,可以综合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看图说话是小学低中年级说话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口语表达训练。在这种形式的训练过程中,看图是基础,思维是关键;表达是目的,是观察和思维的最终目标,是一种综合性的信息传递和输出。

教师在指导看图说话时,首先要组织学生讨论,明确表达的中心。例如,第三册书上的一个看图说话训练——《懂礼貌的孩子》,在指导说话前,先让学生讨论这个题目,说说题目的核心是什么。通过题目可以大致知道这些图画的中心内容。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懂礼貌”这个中心,按顺序说说图画大意。在这个阶段,并不要求说多少,只求说准。然后,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框架上添枝加叶,把话说得具体些,引导学生运用描述、说明、讨论、抒情等表达技巧,把话说得生动些。如《懂礼貌的孩子》,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个阿姨是谁?为什么来小男孩的家?小男孩的父母呢?同时,教师也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让他们说说他们遇到熟悉或陌生人时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在让学生说话时,要鼓励他们进行独立的联想或想象,把话说得更精彩。但教师应注意因材施教,不能用统一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

总的说来,在进行看图说话训练时,应让学生仔细地观察,想象性地说;在说的同时,教师应加以引导,拓展延伸,让学生发散性地说;教师也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个性化地说。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在一定的情境下,学生的话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二、口头作文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口头作文是根据一个话题,连贯地说一篇完整的话。口头作文可以提高学生说话的条理性、连贯性和完整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为口头作文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对于一个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所积累的文字不会超过两千字,而对所认识的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更是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立即拿笔来写作文,确实有点强人所难。然而,文字是语言的载体,如果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习惯,作文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说话与作文是相通的,要想作文写得好,必须先将话说好。

在进行口头作文之初,要面向全体同学,不拘一格,必须人人参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以先从一则小笑话、小故事、一桩趣闻等方面入手,这些都是小学生感兴趣的,他们就会有话说。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选择话题,可以是关于人物的,如我的爸爸、妈妈、老师等;可以是关于事件的,如一次劳动、一次活动、一堂课等;也可以是关于景物的,如星空、月夜、日出等,要求学生围绕话题来说,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当然,在口头作文时,教师还可以将他们引入竞争的行列,当场评讲,对于说得好的地方,要加以表扬,不好的地方要指出其中的问题。一段时间的口头练习之后,便会进入写作练习。写作时也离不开说话。在写作之前要经过现场口头交际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的训练一般安排四次,写前观察时的交流,构思编写提纲后的讨论交流,写完后的讨论修改,讲评时的互相讨论。

三、利用资源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生在作文说话方面存在两个突出的困难:一是无“话”可说——缺乏语言材料;二是无“法”把话说清楚——缺乏方法技巧。要提高学生的在作文中说话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在头脑中贮存大量的语言词汇,不仅要让他们牢记,更重要的是理解其含义,理解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词汇,这不仅是学生说话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知识的前提。其次,小学生缺乏说话的技巧,把话说得支离破碎、条理不清是常有的事。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应多重视训练,从词、句开始,循序渐进地训练。但是,单靠教师作文课堂上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充分调动起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

四、克服障碍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有的小学生看的书挺多,脑子里的词汇量也挺多,平时说话也很连贯,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能说会道”呢?不一定。因为有好多学生肚子里有货,却说不出来,就跟茶壶里煮饺子一样。这些学生见了生人就不会说话了,还没开口,脸就先红了,勉强说几句,不是声音小,磕磕巴巴,就是态度不自然,甚至吓了一身冷汗。这就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在作怪,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去克服心理障碍,更好地进行口语表达。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训练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要经过长期总结成功经验与实践体会而逐步完成的,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总结、积累,为实现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推进,随着教学新理念的深入人心,小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蒸蒸日上,真正实现时效、实效、高效的作文课堂。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语专家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少一些包办,多一些自主;少一些限制,多一些引导;少一些理性,多一些情趣”。教师要努力以幽默的教学语言、精湛的驾驭课堂的技巧以及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我们的小语作文课堂形成“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也离不开说,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先说后写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程序和原则。

小学生口语表达 篇2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等表达的能力。《教学大钢》中明确指出:“学会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表达意思”,要求高年级学生“能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能讲述见闻,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现在的教育,是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多种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打基础的。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存在社会中,每时每刻都要与他人交流、沟通。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说话能力等表达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口语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互动活动,学生怕说、不说、不想说的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是违背语文教学任务和要求的,同时也让老师无法及时掌握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重视这种现象,同时还要认真研究分析这种现象,找出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而更好地采取有效的措施,?砀谋湔庵窒肿矗?达到完成语文教育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和积累及教学反思。把存在这种现象的学生加以归结成几种类型:

(1)年龄大、成熟早型。这类学生,他们懂事多,对事物的观察比较深刻,不愿意表现自己;

(2)善于思考型。这类学生勤于动脑,不善于表达,对老师的提问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是不愿意表达出来,或者是认为无须表达;

(3)不会回答型。这些学生由于基础和思维等原因,确实对所提出的问题不会回答;

(4)性格孤僻、缺少关爱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课堂上容易走神,且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很少与人交流沟通。通过正确地研究分析,并准确地把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口语状况,我们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有效地采取合理措施,按照《大钢》和教材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教学实践验证,运用以下几点做法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有明显成效。

1备课到位

备课要重视“学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设计的问题目的要明确。这不仅指问题的内容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还应考虑所提的问题准备给哪一层次的学生回答,并且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适中性,不同的问题面向不同的学生,使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并能从中体验到“摘果子”的乐趣。

2训练到位

到位的备课拿到课堂上实践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1)对于思考型的学生,所提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启发性;(2)对于有当众表达的意愿,但缺乏勇气或还不善于独立地按一定逻辑次序进行连贯讲述的学生,所提的间颖可以简单些或用层层深入的方法,便他们能够用简单的句子完整地表达;(3)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时没有抓住要点或久思不解题意,答非所问或回答模棱两可,教师就要根据这种反馈信息,调整提问角度,便学生排除思路障碍,理清思维线索,从而畅通思路、拓宽思路,找到最佳方位。

3注重情感交流

教学活动中的师生情感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促进学生在情绪高涨的心理状态中进行交流。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则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必要条件,它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自觉主动地参与思维、理解等一系列智力活动,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从而大胆地发言、大胆地说话。课堂上教师亲切的语言,面带笑容的提问,专心致志地听学生的回答,偶尔的课堂幽默以及课后的交谈、活动的参与都能沟通师生的心灵,增进师生的了解。课堂中教师的及时表扬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途径,表扬的形式要多样化:赞许、鼓励、期待等等。无论回答的对、错,答的是否完整,只要在思考,只要敢说,就应表扬、鼓励。特别是那些平时不善于发言,不敢发言的学生,他们偶尔的举手被老师发现了,偶尔地回答被老师肯定了,并且得到了大家的赞许,往往这就是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的起点,找回自信的开始,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不要吝啬 一个点头,一次微笑、一句表扬鼓励的话语,要能及时地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

4给学生“想”的机会

老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由于学生每个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他们的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也不相同。针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有的同学反应敏捷,能立即回答;有的学生却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这就要求老师要给他们“想”的时间,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课堂上如果没有“想”的因素参与,学生就会迷惑不解,也就不能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所以,教师应耐心地留些时间让学生想,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包办代替。

5关注学生,给学生自信

对性格孤僻,单亲子女、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等,老师要更加地关注他们,给他们所缺少的父母的关爱。教师应多给予增强自信的激励,经常为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传授给他们与人交往的方法,锻炼他们战胜困难的意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主动与他们接近,欣赏他们的优点,用亲近和自信来彼此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教学中要照顾他们的思维水平,知识基础,斟酌所提出问题的难易度,恰当地引导点拨。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会活动,对性格孤僻的学生进行训练,使他们在活动中扩大交往范围,变得活拨开朗些。有趣的活动,集体的氛围能够促使他们勇敢地战胜胆怯,磨练意志,孤僻性格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矫正。

6增强学生的主人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座位形式不同,往往感觉也会大不一样。如果一个人坐在另一个人的对面,且高居临下,这种座位形式,在谈话聊天的过程中,就会使另一个人感觉很受拘束,很不轻松愉快;如果两个人坐在同一座席上,且肩并肩地进行交谈,那么就都会感觉很自然很愉快。因此,我们在教学或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彻底打破那种教师高高在上的场景,到学生中间去,同学生在一起进行交流,这样才会使学生增强自己是这个班级的主人的感觉。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3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主要靠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掌握、提高。實际运用是化知识为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仅仅在阅读课教学中进行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每周40分名钟的“故事大王”比赛。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课余时间总是津津有味地品读《安徒生童话》、《故事大王》、《365夜故事》等课外书,也时常见他们聚在一起,讲着有趣的故事,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从四年级开始,我每周用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上讲台讲故事,并让学生们评出讲得最精彩的给予奖励。有了这样一种活动,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致提高了,口语表达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在作文课上,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作文课上,我首先和学生们一块审题,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材、立意,接着想好材料的安排,再在草稿上列提纲,最后以四人为单位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构思讲给三位同学听,听后作出点评。又从四个同学中评选出一位材料构思较好的同学在全班面前说出自己的构思。这样,学生作文的水平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开展活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为了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先做后说。如:每次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或竞赛,我都让学生尽情地说自己的感受后再写,效果都出乎我的意料。在训练看图说话《课间活动》时,我在训练说话前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开展各种活动。活动多种多样,有“丢沙包”、“丢手绢”、“跳皮筋”、“跳绳”等等,活动完毕,我把学生领到教室,引导他们进行说话训练,我问:“同学们,刚才你们都进行了哪些活动?”、“你最喜欢哪些活动?”、“玩得怎么样?”我把说话训练的提示性词语板书在黑板上,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思路说一段话,把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连起来说一遍,结果学生畅所欲言,这样指导说话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达到了口语训练的教学目的。

利用多媒体,提高质量。

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能使静止的画面动态化,繁杂的画面简单化,把事情的经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引起学生的说话欲望,能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例如说话训练《小猴子过生日》。课文中只有一幅综合图,学生难以有顺序地观察画面,要把画面的内容完整地说清楚,我们就可以用投影片化繁为简,用换片的方法,按顺序出现小猴子过生日画面的中心图和各种小动物来祝贺送礼物的每一个过程,让学生一个过程一个过程说清楚,然后把整个故事连起来,最后,小组合作探究“看图编故事,分角色表演”。这种练习,要求学生看图思意,自行设计出符合图意的对话内容,再分角色以戏剧形式表演于众。这种看、想、设、演多层次的练习,具有浓厚的愉悦性和较强的创造性,对激发学生说话兴趣,提高学生说话能力均有促进作用。

让小学生口语表达更“流畅” 篇4

笔者通过这一两年教学对学生的了解和观察, 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教师要端正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认识

叶圣陶先生说过:“接受和发表, 表现在口头上是听和说, 表现在书面上是读和写, 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 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 用“说”的方式表情达意比用“写”的方式使用的频率大得多。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社会, 不会交际的人显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写绝对不能代替说的, 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说话, 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说话。在教学中我们知道, 学生能说的写起来就很容易, 但会写的就不一定能说得好, 因为说是语文能力的最高表现, 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正是能说会道的人。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先导和基础, 口头语的发展能促进书面语的发展。

二、提升教师口语表达能力

想要使小学生口语表达更流畅, 我们教师首先要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学校应定期举行中青年教师演讲赛;充分利用观摩课、研讨课、评优课、说课等校本教研形式让教师练习表达;课题组负责人就是中心校业务领导, 利用教学检查之际注意倾听教师课堂语言, 尤其是导语、承接语、结束语, 都引导教师精心设计, 反复练习;与校本教研、政治业务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活动前都准备书面材料, 教师发言后讨论座谈都有对教师语言表达的评论, 不放过一次训练机会;提出“三字一画一表达”基本功要求, 与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简笔画训练要求结合起来, 列出计划, 人人过关。

三、要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关于口语训练的形式有许多种, 一般有看图说话、观察说话、想象说话、听后复述、听后辩论、讨论、讲故事、演讲、排演课本剧等。例如, 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利用一些课文的空白, 进行适当的延伸和补充, 让学生围绕“文中人物人会说些什么?您想说些什么?”等问题展开合理想象, 说一段话, 学生经过讨论后, 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没有固定的答案, 说得自由多了。我又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 不要拘泥于太多的束缚, 尽情地发挥。在训练内容方面, 我布置学生听广播, 看电视, 阅读课外读物, 观察图画, 观察实物, 参加劳动实践和科技实验活动等。这样能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 使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实际生活中摄取大量有价值的说话材料, 寻到说话的源头, 对“说话”产生兴趣, 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就地取材, 结合课文内容来进行训练

在讲读课中, 我们总结了许多训练方法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例如概说:让同学们从文中提取中心意思, 来进行概括性的说明, 叙述;变说:就是转变人称, 来灵活的陈述课文;评说:在文中找到自己感性兴趣的句子来进行评述。补说:将文中人物省略的话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进行填补, 叙述;详述:先列一个提纲, 然后详细描述。描述:发挥想象的力量, 进行合理的想象。看图说:就是由学生仔细观察来看图口述。我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这几种方法, 可谓立竿见影, 许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发现生活,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上, 课堂教学必不可少, 但是同时还应该兼顾课外实践, 应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双管齐下。俗话说:“生活是人们的老师”, 我们就应该从生活中发现美, 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例如组织诗歌朗诵、演讲比赛就是很好的方法;让学生关注新闻, 就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会、故事会;或者介绍生活小常识;组织学生看有意义的综艺节目, 然后模仿那些导游或主持人;组织参观、访问、游园活动等, 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现自己有语言表达上的闪光点, 建立自信。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确实效果显著。

六、广泛渗透其他学科

虽然语文课堂是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主阵地, 但是教师也不能忽视其他学科在学生口语表达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思想品德课, 在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 学生对身边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适时加以点拨, 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自然课上, 学生对于实验过程的讲述;数学课上, 学生对于算理的剖析;社会课上, 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追溯;美术课上, 学生对于美丑的鉴赏;体育课上, 学生对于力与美的追求……总之, 每一个学科都重要, 每一位教学科师都重要, 每一堂课都是训练, 每一堂课都是机会, 每一堂课都是成果。

小学生口语表达 篇5

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总结了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堂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1.利用课文插图,训练学生说话

有些课文配有插图,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进行说话练习,说话时要注意有顺序、有重点,注重表达的准确、到位。也就是进行所谓的看图说话。然后对照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绘的,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2.编课本剧,训练学生说话

把有待扩展、有待扩大的语言信息创编成各种各样的课文剧,不仅能提供给学生一个轻松的表演舞台,充分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这种方法打消了语言固有的束缚,学生能酣畅淋漓地发挥,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梳理能力。例如,在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先通过齐读、个别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感知;再让学生自由组合,就地取材,虚拟情境,尽情发挥。由于学生的表演欲望强烈,生动形象的表演使他们很快理清了文章的线索,()并依据这一线索有条理地组织自己情感的对流。话真正由心而出:“诚实是最可贵的!”领会了文章的主题。

3.续编故事,训练学生说话

根据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看故事、听故事、编故事这一特点。充分抓住这一特点,可以有意识地运用故事来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故事编得好了,学生的语言不仅完整,而且有一定的逻辑性,学生的想法也会有很大的创新。例如,在教学漫画《鱼儿捎来的信》一课时,通过学生对教材中的六幅连续漫画的细心观察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续编故事:父亲看了这封信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此时教室异常的热闹,学生都非常的兴奋,他们的积极性有了,参与度高了,并充分地展开了想象,起到了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

要让学生锻炼口才,必须有一个可以锻炼的情境和说话的契机。为此应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并尽量为他们做示范以启发他们的思路。有这样一件事:开学第一周,我班夺得了“纪律流动红旗”我说:“大家请看,我们班在新学期第一周就夺得流动红旗,真是旗开得胜,这样美好的荣誉,该怎样珍惜?”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展开了热烈的发言,有的说:“铁打的营盘不倒的旗,争取让流动红旗在咱班安家落户!”有的说:“要让流动红旗永远在咱班的‘领空’高高飘扬!”大家越说越精彩,越说越兴奋,情绪很快被调动了起来。

三、联系实际,拓展口语表达的语境

生活是听说的源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离不开生活实际。说话训练不能仅局限在课堂上,课外开展听说训练的方法也很多,可以让学生自我介绍,介绍一种水果的色、形、味等,或者让学生观察、分析自己一天的生活,然后与对方交流,每个学生的所见所闻思维过程及认识水平都会有所不同。学校、社会、家庭生活中,有广阔的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时机与场所,也可以让他们在镜子前面带着态势语说自己的家庭等。

论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6

然而,当代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到底怎么样呢?想必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来说最清楚不过了:口语表达能力实在是不容乐观!通过近两年的观察和总结,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说”(特指特殊场合发表意见)存在害怕,甚至恐惧,不敢大声地将自己心中的语言说出来。常常表现为:上课时回答问题声音小而且扭扭捏捏,词不达意;在组织班级演讲活动时,不敢说或者说得语无伦次,急得满头大汗;课下有问题与老师沟通,经常胆怯、害怕,细声细气,轻言轻语,不敢大声表露自己的心声等等,类似的情况举不胜举。

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既应该尊重口语表达的规律,我们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时,常常要注意形式多样,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并紧密结合口语表达的实用性。

一、逻辑重音的练习

我们每天都在说话,在我们用语言传达出多的信息中,有的信息需要重点传达,这就要求我们在表达时要注意逻辑重音的运用。也就是说,同样的一句话,我们在说的时候,重音落在不同的字上面,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例如这句话:这是我的钢笔。就可以表达出多个意思来。

1.没有重音,只是平淡叙述。这种情况下,所表达的意思只是陈述“这是我的钢笔。”这一事实。

2.重音落在“这”字上面。这种情况下,所表达的意思是强调“哪一个”是我的钢笔。

3.重音落在“是”字上面。这种情况下,所表达的意思是这“是不是”我的钢笔。强调的是是与不是的问题等等。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做做这方面的训练,这种训练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讲述游戏规则,教师举出一个例句,进行分析,讲解重音的用法。第二阶段,教师再次提供一个例句,引导学生找出句中可以用作重音强调的词,让学生自己体会不同的重音对象所表达的不同意思。第三阶段,引导学生自己想出例句,并结合实际的语境进行练习。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类似的课堂训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通过类似的练习,学生在平时的语言表达中更加留意到这一有趣的语言规律。对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二、情景对话练习

语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中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笔者在课堂上时常会穿插一些有趣的课堂小游戏——情景对话练习。这一课堂活动在时间上可以以两种方式来安排:课堂中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训练;每个学期专门拿出几个课时进行类似的练习。

本项训练在进行之前,教师事先假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自选在这一情景之下的一个角色,自己组织语言,将情境中自己所扮演角色该传达的信息表达出来。

通过类似的课堂练习,可以让学生在一种有趣的游戏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表达能力。通过角色代入感,让学生明白,在现实生活中,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什么时候该谦虚,什么时候该愤怒,什么时候该悲伤等等。笔者在实践中明显感觉到:这种情境对话练习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效果。语文的学习有四项标准: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听和说,听是信息接收的过程,说是信息传达的过程。这两项能力的提高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比较实际的意义。我们在学习母语的时候也是先会听、会说,然后是会读、会写。

三、口述日记练习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写作类作业的布置多采用日记的形式,通过学生写的日记来考查及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认为,一味地注重写作方面能力的培养,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口述能力。另外,学生生活的圈子比较有限,仅仅在校园中。这让学生在写日记的时候往往陷入没东西可写的困境。交上来的日记往往是千篇一律,甚至是流水账式的空洞无内容的日记作业,完全是为了交作业而不得不应付了事。收效甚微。这样的日记,学生写着累,教师看着也累。

笔者进行反思及总结之后,决定用“口述日记”来布置日记作业:即要求学生用口述的形式来叙述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想,并抒发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事后再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来,将自己口述的内容写成书面日记。每周进行三次口述日记课堂训练。

在笔者的引导下,很多习惯记流水账的学生改变了这一陋习,写出来的日记开始有了新的内容。

由此可见,通过类似的口述日记练习,可以使学生更能在短期内懂得写日记的侧重点在哪,在提高口述能力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提高从日常的生活中提炼主题、抓住主题进行写作练习的能力。

实际上,小学口头语言教学的方法是很多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实际的教学中常常受各种因素的限制。理论上的重视和实践中的轻视,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不是由于一线教师偷懒和矫情,而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许多困难:繁重的课业负担、 短缺的口语资源、紧缺的阅读资源。

可见,提高教学质量不是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语文学科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学会用中国话去表达、去书写,让每个人都说好中国话。我们不能仅仅为了应试而扭曲了这个初衷,让语文学科的教学失去了它本来应该具备的价值和目的。

如何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质量 篇7

一、注重示范,习惯在模仿中养成

学生具有向师性。英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教师言语的示范作用是儿童言语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每接一个新班级,在孩子们入学的第一天,老师简单的自我介绍是很好的示范机会:“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老师,叫xx,今年xx岁了。”语速要适中,说清楚每一个字,使学生对一字一句都有深刻的印象,知道老师是怎样说的。随后,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说法,一个个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新同学,叫xxx,今年6岁了。”孩子们模仿得惟妙惟肖。老师言语的良好示范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教师言语的示范作用,应该是时时处处的,尤其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言语示范。针对农村儿童中普遍存在的说话急匆匆、不完整、不连贯、不响亮之类的缺陷,教师一方面要明确地指出他们说话时存在的毛病,一方面要示范,使他们知道如何改正。

身边的榜样和力量也不小。在回答交流时,同一个话题让两三个学生来回答,再请其他同学评一评哪位同学说得好,好在哪里;哪位同学说话时存在着小毛病,该怎样说更好。在比较中,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印象会更深刻,不仅会收到“有则改,无加警”的效果,对培养学生倾听、思考的习惯也有帮助。

二、激发兴趣,能力在情境中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说话兴趣,练习说话才会成为小学生的迫切要求。

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敢说。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不再胆怯、自卑,而是敢于表达,“嘴巴解放”(陶行知语)。的确如此,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师爱是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所以教师要从细节入手,向学生传递自己在关心他、爱护他的信息:一是师生平等。老师蹲下来与孩子打交道,怀着一颗童心,以朋友的身份走进课堂,走进孩子中,成为孩子打心底里接受的学习伙伴,那么孩子在老师面前就会敢说敢言。二是不吝奖励。孩子们都渴望胜利,期待得到他人的肯定。及时的评价和必要的奖励是保持他们学习劲头的有效法宝。一句“说得太棒了”、“你可以当小播音员了”、“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骄傲”等简单的话语就是孩子们很喜欢的奖品,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坚定信心,以更大的热情向新的高度进军。三是学会等待。学生从接受话题、思维活动、组织语言再到口头表达,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思维能力不强、语言积累不足、口头表达方式缺乏,这些影响说话顺畅的问题都需要用一定的时间来解决。教师在给出一个话题后,不能急于让学生立刻举手回答,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才有可能说出通顺连贯的话。四是倡导自由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爱面子思想也越来越强,生怕说不好被别人笑话,因此干脆在课堂上闭口不言,这就大大妨碍了表达能力的提高。为此,教师在每次课前可开设“百家讲坛”,让学生自由说话,或教师或某位学生确定一个话题,在上课铃响时出示———从学校到家庭、国内到国外所发生的事都可以说。然后请学生一分钟准备,一分钟说话,一句话可以,一段话更好。这样教师就能大概了解学生的说话情况,遵循“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进行必要的评价和引导,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的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水平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升,都能体验到学有所得的快乐,树立“说话我能行”的信心。

在充满师爱、师生平等的课堂中,学生的说话能力能够得到肯定,能够从中品尝到说话的乐趣,说话也会因此而渐渐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2. 创设喜闻乐见的说话情境,学生才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要做一位有心人,设计训练内容。一是挖掘教材,找准文本中的读说结合点,辅以多媒体、表演、辩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内趋力,使他们有话可说,在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话题,开展如演讲会、新闻发布会、物品推荐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有话可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三是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做准备。教师应设法把学生带入某种假设的亲近自然、亲近生活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进行交际,以训练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当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分子时,就会言由心生,乐于表达。如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水平创设低年级模拟“接待客人”、“借东西”,中年级模拟“买卖物品”、“小导游”等练习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语言的运用价值,促使他们形成谈吐自如、仪态大方、文明礼貌的言语交际品质。

三、置身生活,内容在实践中拓展

口头表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说话,广阔的生活是它施展本领的终极天地,只有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生活,在实践中锻炼,才会产生质的飞跃。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有计划地布置一些口语交际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和他人交流,像低年级有“去外婆家做客”、“妈妈过生日”等,中年级有“喂羊”、“买学习用品”等,高年级有“我帮父母干活”、“与朋友聊天”等说话作业,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而且有利于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和视野,有助于开朗性格的形成。

还应该有反馈措施,以考量学生的实践质量。首先,与家长多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老师的工作,在学生完成相关家庭作业时给予必要的协助。其次,通过学生描述了解学生与他人交际的情况,及时肯定和指出不足,给出改进意见,并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再次实践。

四、读写结合,表达在斟酌中规范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孤立发展的,它与思维能力———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批判性等信息相关。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也直接影响到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做到以下两点。

1. 多读书,多积累,迁移运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口头表达质量要有所提高,积累是不可缺少的。现用课本里的多数文章不但文质兼美,语言结构也很值得学习。因此,让学生多读多背,一来妙词佳句可以在反复诵读背中烂熟于心,熟练运用,二来文章的篇章结构也渐渐为学生所了解掌握,对他们日后说出层次清楚的一段话大有帮助。

课外阅读较之课本更为丰富,词汇、句子、诗歌、故事、生活经验、科学知识、语言风格、文章体裁……“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都会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接触并因此而熟悉,在学生的生命中留下痕迹,使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要在学生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符合学情的说话练习,使学生运用所学的词句和文章谋篇布局方式,既达到迁移的目的,又训练思维。

2. 细读书,写体会,感悟练笔。

教师利用好每节语文课,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深入语言文字,有机地穿插写话训练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力措施。一是寻找每篇课文中最恰当的读写结合点,选择合适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所学课文或仿、或悟,在教师适当指导点拨后写出片段;二是就阅读文本请学生进行批注,把学生飘忽的思维轨迹用笔墨固定下来,这既有利于他们的后续交流,又能使他们在经常的批注中提高斟词酌句的能力。不论是随堂片段练习还是随文批注,教师舍得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是学生写出质量较高的文字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动笔写下来之后的口头交流会因为有了笔墨定格的参与更精彩。

儿童是学习语言的“专家”。教师的有效引领,会使这些小“专家”在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上少走很多弯路。有了教师的悉心指导,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质量会越来越高。

摘要:口语, 是人与之间交往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 也是一种语文能力, 在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质量, 教师不但要搭建平台, 做好示范引导学生模仿,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话兴趣, 而且要打通课堂内外, 帮助学生增加语言积累, 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使学生敢说、乐说、会说。

如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篇8

学生语言文学表达能力并非一日之功, 而在于日积月累。我们平时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吸取新词、新句式、优美精彩片段;从课外读物和传播媒体中获取知识增加新鲜词汇, 开阔视野, 活跃思维。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 就能感知丰富的感性语言材料, 增强语感积淀, 同时在脑海中积累丰富而规范的语言表达形式。一篇好的作品, 它的语言、谋篇布局、过渡衔接、表情达意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写作是倾吐, 阅读是吸收, 倾吐能否合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在阅读中积累的重要性。

量的积累也必定会产生质的飞跃, 学生不仅表达能力提高了, 而且给学习语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习作能力也相应会大大提高。学生在学会积累之初, 教师应教给学生方法, 对每天积累的词语和精彩段落分门别类整理, 用积累的词句说话, 仿写积累的精彩段落。照这样积累下去, 长此以往, 收获是不可估量的。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钥匙, 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同步协调发展。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相信, 在正确的引导下, 学生一定能学会在积累中创造, 在创造中积累。丰富了学生语言的仓库, 为学生畅所欲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造“说”话氛围, 激发“说”话的兴趣

我们往往会见到这样的现象, 课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谈话, 由于没有什么过多的限制, 学生的心理上不存在什么负担, 说的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所以思维很活跃, 说起话来流畅、自然, 甚至“眉飞色舞”。但在课堂上要么不敢, 要么说不多, 说的时候结结巴巴、吞吞吐吐, 说的效果总是不理想。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教师也应在自身找一找原因。学生愿意这样说吗?学生想说这些内容吗?我们考虑的并不多。试问学生的站姿、语气声音, 用词等都有太多的规定, 总想一蹴而就, 达到理想化的目的。因此, 学生视“说”为虎, 不敢说, 最终导致不想说。

教师的情感从语句、语调、声音、体态中反映出来。教师从学生需要出发, 为其创设良好的氛围, 宽松的环境。结合音乐激发想象;来个表演, 引起趣味, 在笑后思考, 给个话题, 引起争论、辨析、明理。想尽办法为学生愿说、敢说创造条件, 既而会说善说提供一切服务。

宽松和谐的氛围, 能消除学生精神压力, 解除学生心理负担, 能使学生产生动力,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畅所欲言。只要启发得当, 学生在“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的基础上是完全可能“有话能说”、“有话会说”的。

三、启发想象, 扩展“说”的空间

乌申斯基指出:“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创造, 它扎根于思想之中, 并且从思想上不断地发展起来;所以谁想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只有切实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有效拓宽了思路, 打开了思维的闸门, 语言随思维“滚滚而来”, 思维越活跃, 言路越开阔。

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最主要的是凭借课本本身。所以启发学生想象最主要的依据也只能是语言文学。儿歌, 大部分写得浅显易懂, 生动有趣, 切合实际。小学生最喜欢读、喜欢学。是启发学生想象, 进行说话训练的最好教材。必须牢牢抓住认真对待。例如学习《哪里来》一课时, 可启发学生思考:鱼儿、鸟儿、鸡、豆豆为什么分别说太阳是从海上钻出来、山后爬出来、天天喊出来、用笔画出来的呢?他们在这样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语气可能是什么样的?你能不能模仿他们的语气, 说一说太阳是从哪里来的?学生则会兴趣倍增、认真思考、积极参考, 说的效果一定很好。

发展想象,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引导想象说话;进行想象作文游戏, 听音乐, 发展想象, 音乐本身是塑造形象的, 并且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 因此学生可以把感受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启发学生的想象方法还有很多, 在语文教学中, 利用多种形式, 激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开拓学生的思维, 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文题目, 引导学生去想象将越来越宽阔。

四、注重“说”后评价, 提升“说”的质量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后, 恰当、到位的评价能起到画龙点睛、抛砖引玉的作用。如何评价才能使然?创设轻松、和谐、平等、公正的民主评议氛围, 既可让表达者得到大家的关爱, 帮助和鼓励, 又可让表达者展现自己些许的成功, 受到鼓舞, 增强信心。

教师不要轻易下断语, 而是以欣赏的眼光看待, 即使真的话语有问题, 也应以学术探讨商量的语气讨论:这样说可以吗?比较一下还可用别的话语表达吗?看看可不可以这样说?同一问题, 有多种看法是正常的, 为什么不允许学生有独特的见解, 有超乎寻常的想法呢?

评价方式要多样, 充分让学生去体验感受, 揣摩口吻, 欣赏辨析从而学会倾听, 学会沟通, 学会互助, 学会分享, 可以老师评和学生评, 也可以互相评和自我评。真正使评价的过程变为教育的过程, 反思的过程, 激励的过程。

总之, 训练学生较高的说话水平, 最主要是教师肯定每一点的成绩, 坚持对学生进行有序扎实的训练, 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说即口语表达能力, 说话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 而较高的口语表达水平, 唯有经过不断训练, 才能达到。冰冻三尺, 非一日寒。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说话能力, 使学生乐于说, 善于说, 真正做到能说会道。那么, 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呢?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

参考文献

[1]朱玉芳.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安徽教育, 2011 (05) .

[2]许友良.让学生“能说会道”——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 (教师适用) , 2011 (05) .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9

一、创设情境, 营造宽松和谐的交际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 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困难在于学生很难张嘴, 我发现一些学生由于性格内向, 害怕回答的答案不正确, 所以, 在用英语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信心, 担心得到别人的取笑。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经常以微笑面对他们, 他们看到我以微笑相对, 心情就会放松, 不再紧张, 这样能够自然地讲出英语。同时, 在放松的情况下, 创造了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乐于学习, 敢于张口, 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教学相长。

英语对话注重情境, 利用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 生动直观的特点, 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给学生提供的语言实践机会多了, 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例如:某单元中有四个口头练习, 直接解答练习势必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但通过设计游戏活动课件, 可以有效地将练习加以重新调整组合, 并创设了情景, 使学生兴趣倍增。屏幕上呈现一组动画图形画面 (不含英文单词) , 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图片 (I like pandas) , 老师按点鼠标, 图片链接到另一张幻灯片, 出现一个相应的练习题目, 或是“Good luck!”或“I’m sorry!”等形式的内容, 要求学生解答相应的练习题。通过情景对话, 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 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整个过程我善于用Good、Very good、Good job、Well done等激励性的词语, 语言温和委婉, 诚恳亲切。在教学中发现问题, 我会耐心地指导, 对于较差同学, 即使有一点的进步, 我也会在全班同学面前重点加以表扬, 在练习中出现一些细小的语法错误, 我也不会严厉的批评, 以免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能够避免他们出现心理障碍, 可以通过微小的进步, 激发他们更多的潜能, 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口语的选择相结合

只有对学习的内容喜欢, 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特别注重口语体裁的选择, 有时会选择一些明星为故事主人公, 他们回答起来比较顺利, 就会很自豪, 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 我也会把一些知识点融入到一些故事里, 我发现学生听得比较聚精会神, 回答时的热情也很高涨, 会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完成练习, 他们在听故事和讲故事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

三、课堂教学中的口语训练方法

1. 模仿法。

在初中阶段, 模仿地道的外语仍是重要的任务。在上口语课时, 录音、录像、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用语都是学生的模仿对象。另外, 在给出交际任务前, 给学生做出示范, 让学生心中有底, 有助于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交际活动。但口语课决不是单纯的机械的模仿, 它应是在模仿基础上学生的创造性的活动。只有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交际才是有魅力的。

2. 大声朗读法。

培养口语能力的前提就是要说出声音, 很多同学不敢张嘴或声音很小, 怕自己发音不准确, 我会和学生讲疯狂英语, 讲李阳的故事, 鼓励他们大声朗读, 每天的早读课上都要求每个学生放开自己, 大声地读。经过这样长期的练习, 学生在一次比一次大声中体会到, 出声音其实很简单, 增强了学生说英语的信心, 有的学生告诉我, 她觉得通过大声朗读, 语感好了, 不仅在口语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而且还使他的听力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使我内心非常高兴, 因为我的这个方法得到了成效, 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进步, 能够出色地用英语表达了。

3. 建立英语角。

大学的时候, 学校每天都会有英语角活动, 我在里面收获不少。因此教学后, 我一直延续着英语角活动, 每周两次, 进入到英语角的同学就要遵守规则, only English, not Chinese, 英语角中, 我选择了几名英语较好的同学作为小组长帮助我共同维持英语角活动, 每位学生在英语角中可以自己选择交谈的对象和交谈的内容, 如果遇到不会说的, 可以放慢速度, 或寻求帮助, 语法不正确的, 我会及时的纠正, 在这样全英的情境中练习口语, 学生会感觉生活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里, 有很好的学习氛围, 使整个活动充满了活力。

4. 举办小型演讲及辩论比赛。

适时地举办一些小型演讲或辩论比赛, 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给学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愿, 抒发自己的情感。让学生在这样的竞赛活动中肯定自己, 为更好的掌握这门语言而努力学习。

课堂训练的方法灵活多样, 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 注意语法的运用、句子的准确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 不断地总结练习, 温故而知新, 以提高自己的成绩。

四、开辟课外天地, 布置有声作业

提高口语的能力仅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都知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道理, 因此, 要充分的运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我让学生从图书馆借一些课外书籍, 出声阅读, 通过寓言故事增加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也提高了口语能力。除此之外, 我每周都留两到三次有声作业, 给出一个题材, 让学生自由发挥, 可以用录音笔记录下来, 这样的方式可以鼓励那些不敢发言的学生大胆展示自己, 在录音机面前会有足够的自信心, 久而久之, 就可以在很多学生面前大胆的发言了, 同时, 我也采用物质奖励的方法鼓励他们, 全班同学学习英语的热情高了, 成绩明显进步。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之我见 篇10

一、引领学生边听边记

众所周知, 学生听别人讲话, 内容少往往还能听明白记得住, 但一旦听得多了, 就容易漏掉一些内容。因此, 要注意指导学生一边专心听, 一边在脑子里默默地记忆。记忆的方法主要是在听的时候要让学生抓住主要内容, 抓住关键词语, 抓住中心句, 只有这样才能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

二、注重记好课堂笔记

记笔记要训练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记。课堂上首先从抄录入手, 采用边听边看边抄的方式, 让学生初步掌握记笔记的方法;其次, 训练学生独立听记笔记, 教学生做比较复杂的笔记;最后, 结合板书提供易错、易混的词语, 要求学生独立听记。

三、由勤动笔到勤思考

对别人讲的话, 首先要听清词句, 并默默记下来, 这是前提;还要想一想, 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自己听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不论是平时, 还是在课上都要用心思考。还要指导学生善于抓住听讲中的重点、难点, 善于抓住别人讲话的要点, 做到听、记、想三结合, 提高学生倾听的能力。

四、指导学生学说话

小学生学习语言开始主要是模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要加强学习, 丰富自己的知识, 用规范的语言教学, 让学生从教师准确生动的语言中受到熏陶感染, 并且模仿说话。既然指导学生学说话是从模仿开始, 那么观察能力就不可忽视。首先, 观察要掌握方法, 注意观察顺序;其次, 在观察中要注意事物特点, 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多观看一些文艺节目, 了解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人物的语言特点, 并试着模仿他们的语气、表情、动作学说话, 增强说话的感染力。例如, 开展“我是主持人”“我是小记者”“我是推销员”等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 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1. 指导学生大胆说话。

有些学生想说却害怕说错, 这就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引导他们大胆说话。为他们提供练说的机会, 并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适当给予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提示。如创始情境, 可借助现代媒体, 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内容, 让学生有内容可说, 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 增强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2. 指导学生练习说话, 根据课文中的词语造句、组词, 模仿说句、扩充句子、补充句子。

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练说话, 如组织故事会、开讨论会、搞演讲比赛等活动, 充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11

关键词:培养信心;激发兴趣;创设情景;关注个别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初步具有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本人浅谈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培养信心,让学生敢说英语

当小学生心理上紧张,怕犯错,信心不足,其说话的能力自然受到影响。因此,首先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小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主要来自于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说。

1.善于典故引导,让学生主动培养自信心

用先进事迹鼓舞人,是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自信心的起点。“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吴”。古今中外勤能补拙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我常用“疯狂英语”的创立者李阳其人其事来激励学生。基础差不要紧,笨鸟先飞,关键是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别人可以讲一口流利、纯正、地道的英语,我们也一定能!

2.善于表扬激励,让学生重新拾起自信心

孩子是很自信的,父母和教师过多的批评和责备才让他们失去了自信。作为教师对他们首先要有信心,要多给他们关心和爱护。对他们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和责备。要常对他们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这对学生来说,就意味着老师的重视、关怀和期待。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

3.善于创造机会,让学生始终保持自信心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条件是让他们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则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够完成。注意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善于创造机会让学生体检成功,肯定自己的能力,从而拥有自信。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说英语

兴趣,是老生常谈的影响学生学习态度要素之一,但它确实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小学生学英语往往从兴趣出发,若强行要他们学英语,反而给他们更多的心理负担,引起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与小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然、舒心的氛围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讲英语的积极性。

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篇12

一、妙用插图, 练说话

小学教材中多数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这些插图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教师应利用这些插图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如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展开想象, 说说插图中的人, 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如《嫦娥奔月》中的插图“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 美丽的嫦娥飘飘悠悠地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教学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此时嫦娥的心理活动。再如《西湖》中的6幅插图:别致典雅的湖心亭、水平如镜的湖面、秀美葱绿的孤山、仙境一般的湖心岛、绸带似的白堤和苏堤以及美妙迷人的月光下的西湖。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利用平时积累的语句, 描述插图中的秀丽景色, 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重视复述, 练口语

复述是促使学生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复述课文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 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复述形式, 或复述段落, 或复述全文, 或详述、略述, 还可让学生大胆想象, 进行创造性复述。在复述的过程中,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渐会得到提高。如《蟋蟀的住宅》的教学, 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分别复述蟋蟀住宅的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建造过程, 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合乎情理的叙述。通过复述训练, 学生实现了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和内化, 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三、巧用补白, 促表达

教材中的很多课文, 由于篇幅限制和编者布局的需要, 有的在细节处有所省略, 有的在结尾处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这些都为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留下了空间。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 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 进行合理的补白训练。如课文《小音乐家扬科》, 文中的扬科在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驱使下来到食具间, 不小心弄响了那把小提琴, 于是“骂声, 鞭打声, 小孩的哭声, 吵嚷声, 狗叫声混成一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补充出具体的内容。同时,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展开想象:“假如扬科出生在新中国, 生活在我们中间, 结果又会怎样呢?”有学生说扬科一定会考入音乐学院, 学有所成。有的说即使扬科家穷, 没有钱上学, 政府和希望工程也会帮助他完成学业, 说不定以后能成为世界级的音乐大师。再如《九寨沟》的结尾:“雪峰插云, 古木参天, 平湖飞瀑, 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展示关于九寨沟的图片, 让学生即兴表述。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而且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上一篇:教学实战下一篇:撰写学生操行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