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口语交际课

2024-10-25

小学口语交际课(共12篇)

小学口语交际课 篇1

口语交际是指人们通过口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

一.教师示范, 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

教师示范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特强, 因此,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为学生作示范, 如本人在教学口语交际课《找春天》一课时, 首先为学生创设物境。我把学生带到校外的田野里找春天, 大家把美丽的春天带回了课堂。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 这个情境创设是学生生活的再现, 有物有景, 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的交流和兴趣。

然后我又为学生们创设“色”境, 让同学们说说在野外看到些什么颜色。美丽的大自然强烈地刺激着同学们的视觉, 唤起了同学们的生活体验, 大家兴趣盎然, 发言踊跃。

要保证充分说、自由说的时间、空间。例如课始, 我要求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找到和看到的春景, 然后开展小组赛说, 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点拨, 这样一来, 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同学们发言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二.创设情境, 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

创设情境, 是把学生带入某种假设的情境, 使学生如临其境, 从而激发交际的欲望。一个宽松、其乐融融的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首先, 在模拟演示中让学生想说、爱说、乐说。如《当小记者》教学中, 教师可创设一个“实话实说”栏目情境, 让学生轻松地进入采访, 激活了学生语言的思维, 更激发交际的兴趣。

其次, 在双向互动中训练学生即兴口语表达的能力。如在第九册《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教学时, 教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 围绕“过生日请吃饭好不好”展开辩论, 理由充分的一方胜。学生首先联系实际积极讨论。接着, 双方唇枪舌战, 各执一词。学生畅所欲言, 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 既能使他们说话清楚流利, 又能注意倾听对方的话。

三.立足教材, 挖掘口语交际的潜在资源

口语交际不只是一种独立的课型训练, 而应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我们教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

角色表演。小学生天性好动, 表现欲强。很多课文都有适合分角色表演的内容, 利用这种形式把课堂变成欢跃的海洋, 成为学生说的动力。让学生真正全身心地融入课堂中来。

续编故事, 填写“空白”。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在第十二册《穷人》一课结尾时, 可以让学生续编渔夫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 一家人的生活怎样。有的说渔夫的负担更重了, 一家生活更艰难了, 有的说凭着渔夫的坚强, 终于改变了贫穷的生活状况, 有的说……。每一个孩子都是故事大王, 对精彩的语句我和同学们及时地给予喝彩、鼓励, 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四.深入生活, 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教材中很多口语交际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是学生在生活中曾经感受到、经历过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生活的形式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样, 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又提高了学生实际交际的能力。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 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这应当成教师教学的追求。

五.适时评价, 让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评价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 评价时要尊重每一位学生。适时适度的评价, 能鼓励他们大胆创新, 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 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当学生“心欲通而未达, 口欲言而未能”之时, 给予他们一点鼓励, 使学生释放出潜在的交际激情。

总之,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非朝夕就能练就的, 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与人交往的实践中逐步提高。因此, 教学时要打破陈规, 勇于创新, 努力开辟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新渠道。

小学口语交际课 篇2

南召县留山镇中心小学 郭保健 课题:小导游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的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美好风光,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立志为祖国的大开发作贡献。

3、说的方面,主要是训练学生能把自己到过的一处地方的大致情况说清楚,说的时候,态度自然大方,普通话准确、流利,有一定的感情,达到口语训练和别人交流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处处留心观察的习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4、听的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并能对自己想了解的情况,大胆地向说话的人提出问题。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美好风光,激励学生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的大开发作贡献。

2、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教学难点:

双向互动的语言环境的营造。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家乡各处风光的相关材料。

2、创造性地布置口语交际课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活阶段)

1、同学们,你们到过哪些旅游景点,哪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各自介绍去过的地方)?我们家乡的美景你一定熟悉吧,如果邀请你来当一个“小导游”,让你来为大家介绍家乡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这是一个光荣的任务,你们想报名吗?

3、好,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小导游”的竞选活动(板书)

二、明确任务(指导阶段)

1、怎样才能当好这个小导游呢?请看这组同学的表演。()

2、交流,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适时揭示板书:(1)仪态:大方、礼貌;(2)语言:用普通话,讲出特点;(3)感情:热爱祖国、为之自豪(4)态度:耐心解答 游客:文明

三、介绍风景,抓住特点(练说阶段1)

1、小组介绍:把你们准备好的资料拿出来,一边展示,一边向四人小组的同学介绍,注意说出风景名胜的特点。

2、全班交流:推荐两名学生汇报(用实物投影展示图片),全班同学做游客,介绍过程中可以随时提问。(使用文明用语)

四、小结评议(调节阶段)

1、他们的导游工作做得怎样?(引导结合板书)

2、可请评议者或刚才的小导游根据同学的建议重新展示

3、评选“优秀评论家”

五、分类组团(练说阶段2)

1、过渡: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下面咱们按照景点的所在省份,组成导游团可以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互相交流经验,待

我们来看看哪儿团的介绍是最精彩的?

2、分组进行连说(团长组织说的顺序和设计开场白、结束语)

3、小组汇报(实物投影图片)形式多样:集体、部分男女、男、女

4、评议

六、自由选说(练说阶段3)

1、过渡:你们还愿意接受更高的挑战吗? 下面,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角色:你可以充当游客到各地游览;可以留守大本营做导游;还可以主动走到每个人的身边,亲自向他们介绍你的景点,做一个热情、尽责的好导游。优秀评论家巡视,导游和游客做得怎样?

2、学生自由汇报,老师参与其中。七,师生总结(总结阶段)

1、今天的“小导游”竞选会中大家不仅欣赏了美丽的各地风光,了解了许多的风土人情,还激发了热爱祖国的热情,而且

提高了大家的口语交际水平。所以,今天的口语交际课十分成功,教师祝贺同学们!

2、让我们再一次游览祖国的美好风光,下课后可以向你的朋友、家人赞美这一片神圣的土地。(播放风光图)

八、板书设计 小 导 游

(1)仪态:大方、有礼;(2)语言:用普通话,讲出特点;(3)感情:热爱祖国、为之自豪(4)态度:耐心解答

教学反思

本课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何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使这些目的得到落实,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呢?我建议在创设情境双向互动交流中进行课堂教学。

1、激趣导入,引发情感体验。

通过形象课件、图片或是简笔画,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 的情趣,为学生进入交际训练创设愉快和谐的浓厚气氛,架起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为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

2、创设情境,双向互动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权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老师在课堂上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者,也不单只是一个课堂的设计者。作为教师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学生们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转变角色,进入交际情境,在其间可以点拔,引导,当然无形中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距离,拓宽双向交流的,从生生到师生,让学生在一个心情舒畅、乐观开朗的情绪中进行交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更高了。

3、在情境中拓展创新,活动延伸。

在良好积极的情感感染下,课堂上不再是一堂死水,而是“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在听、说、问、议、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表一点新观点,吐点新见解。说一点,哪怕是有一点跟别人不一样的话。水到渠成地开动脑筋,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便伴随着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识 的活动而不断的发展。再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所进行的口语交际向课处更广阔的空间延伸与拓展,可以跟爸爸妈妈说说,可以和好朋友说等;学以致用,让素质教育得到真正的落实。

谈谈小学口语交际课教学 篇3

一、鼓励培养,开口说话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全部是农村孩子,他们本来胆子就小,加之大部分孩子是农村留守儿童,跟随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与人交流的时间很少,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更是不敢开口说话,因此,在课堂上首先应该鼓励孩子大胆说话,说错了没有关系。让他们说,这是培养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第一步,给孩子提供说话的机会,是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前提和基础。学生通过多次的说,就会从不会说到会说,再到有条理的说,那么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就已经向成功出发了。

二、联系生活,有话可说

口语交际课之前让学生收集材料对农村小学来说,确实存在不少困难。因为农村小学条件限制,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要重视材料资源的开发。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生活,着眼农村,把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比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庭,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有什么样的好处,又有什么不好,学生就会积极地去思考生活,甚至主动地了解大人的看法,再加上自己的见解,讨论时,学生个个有理有据,异常活跃。这样,既达到了教材的培养目标,又很好地利用当地资源。当然,一方面,教师在学生收集材料前要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明确要求;另一方面,在口语交际课上要注意充分利用,不要仅局限于呈现,以免使材料出现堆砌或自我介绍,要真正让学生在展示、交流、评价、提出问题等方面充分进行对话,这样才有助于交际。

“口语交际”要非常生活化,所谈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生活实际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口语交际才能入门,提高口语交际水平也才有希望。农村的生活虽然是单调的,但是总有一些生活会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映像,这就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之源,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参与,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前几天,我们班上的李苗同学的爸爸从深圳打工回来,到学校来看望老师和他的孩子,还给班上的同学带来了一些零食,那周的口语交际课我就叫同学们针对这件事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许多同学就表现积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的话题存于生活之中,学生通过生活的观察与语言表达的实践,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会得到训练、提高。

三、指导方法,学会说话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教师在鼓励学生说话的同时,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把话说好上面下功夫,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阅读大量的书籍阅读大量的书籍。能丰富一个人的知识。而在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也将随之提高。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要引导小学生“对感兴趣、能激发想象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积极参加讨论,能就感兴趣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教师做到教学语言亲切、诚恳、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一起说、一起想,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经常与学生共同“拉家常”、聊天,一起讲故事,续编故事,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有“源”而发。尤其是通过谈论动画片、童话故事,更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起学生的共鸣,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增大口语交际面。

四、激发兴趣,大胆交流

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从感受、体验形象开始。学生在感受、体验形象时,观察的客体与词语间就建立了联系,语言与思维也会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不同的年级与内容巧设情境,创设和谐、民主、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长此让学生“爱说”就要使练习的题目具有趣味性。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时,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的题目不是太高深就是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学生毫无感知,而教师却要求他们要把话说得很完美。这样一来,不仅会减退学生的积极性,还会让他们对说话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从而造成课堂上的“鸦雀无声”。相反如果教师能设定一些学生普遍较感兴趣的题目,比如我针对学上爱看动画片《喜洋洋和美羊羊》的这一特点,引导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哪个“洋洋”,为什么喜欢;结合动画片的内容,让学生说说最近生活中的自己,说出自己最近开心的事等等。由于这些题目符合学生的心理,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往往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踊跃发言。以往学生就对说话产生好感,进而“爱”上说话。

“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是语文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的过程。小学生的表现欲强,精彩的表演能激发他们参与意识,是他们的口语表达更符合角色特点,进行自由、快乐的表演,如《景阳冈》、《将相和》等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学生为了演好,仔细揣摩、练习台词,把剧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通过自己合适的语言、动作、表情综合表演。时候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这样把个性化的表演与口语交际训练有机结合,达到教学的要求;师生共同商定辩论话题,让学生在唇枪舌剑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此外,还可采用模仿实践、演讲评论、谈话交流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无论学生的表演还是学生的表达,教师的评价必须是积极的、肯定的,如:“如果你在××方面再努力些,将会更好……”一次次的鼓励与肯定,能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能领会要点,明白不懂之处向对方请教,讨论。要调动学生之间评价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欣赏、倾听。

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阅历等原因,难免表达不清、语无伦次,教师要学会理解,呵护学生的心灵,让每个想说的学生都能得到肯定,得到自信,品尝成功的喜悦。在此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规范的语言表达和。良好的语言习惯上,以正面、肯定、温馨的评价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自信与快乐。

让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活”起来 篇4

一、构建生活化的口语交际课

新课程开设口语交际课的目的就是让说话训练更有实效性, 让说话训练在生活中得到应用, 达到学以致用。为了让口语交际课教学效果更佳,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恰当的交际情境。新课程对口语交际课的要求是: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 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由于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时容易被外部环境所影响, 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勇于表达。如, 笔者在教学《这样做不好》一课时, 书上有两幅图讲的是关于保护环境和节约用水的问题。笔者觉得这两幅图缺少生活基础, 因此在课堂上只是让进行学生初步的说话练习, 然后再在课外到校园里去找一找, 发现“这样做不好”的情况。下课后, 学生发现了许多不好的现象, 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方法。这样通过创设交际情境, 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 能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多种与小伙伴交往的方式, 学习自己去寻找答案, 解决问题。

2.激发学生的交际信心。新课程要求在口语交际中要让学生说, 主动地说, 说清楚。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说, 并说好, 就要激发学生交际的信心, 这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关键。如, 在教学《小兔运南瓜》一课时, 笔者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入, 把握了学生的兴奋点, 并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 再请学生上前表演小兔看到大南瓜时的情节。很多学生因为怕自己说错, 在课上不想说、不愿意说, 对此笔者积极鼓励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从而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议论起来。

二、重视校园生活中的口语交际细节

1.抓住平等交流的空间。首先, 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亲近的感觉, 便于那些平时比较胆怯的学生勇于表达。教师可以利用在教室里批改作业的机会多与学生沟通, 如可以聊一聊学生在学校发生的事等, 给学生平等交流的空间。其次,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 教师应谆谆教导, 给学生亲切的感受, 使学生学习与他人交流的方法。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种口语交往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2.抓住引导交流的瞬间。生活是学生口语交际的一个大环境, 学校里常常会发生一些突发状况, 教师应及时利用这些突发状况, 抓住交流的瞬间引导学生积极表达。如, 在一次课间, 有学生用弯树枝当马鞭追打着玩, 很危险, 对此, 笔者并没有立刻批评学生, 而是在上课时拿了同样一条弯树枝, 渐渐引导学生说出拿弯树枝打闹的危害。学生每天都在面对多彩的校园生活, 而生活中一个偶然的瞬间都可以创造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

3.抓住学习交流的时机。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 大部分的交际活动都是在校园中进行的, 教师该抓住这样一个学习交际的好机会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如, 有一次笔者所在班级的A学生将B学生撞倒了, 当时A学生看到B学生的鼻子流血了, 很害怕。笔者趁机教A学生对B学生说出自己不是有意撞到他的心声, 并且向B学生道歉。从这件事后, 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都能及时交流, 知道了处理问题的方法。

小学口语交际课 篇5

武鸣县灵马镇灵马小学方美示

【摘要】

当前,口语交际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经过近一年的交流学习与探索,形成了一些比较有效的做法: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二、情景交际,激发兴趣;三,听说结合,培养能力;

四、形式多样,拓展思维;

五、评价参与,提升效果;

六、开展活动、促进发展

【关键词】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课策略

目前,口语交际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特别是农村小学学校的口语交际课,更是不知从何下手。我们学校语文组去年针对语文教学中的这个难点,申请了一个区级子课题,进行了研究,经过近一年的交流和探索,自己在口语交际课方面也基本有了自己的一些做法。下面浅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的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口语交际是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我们的语文口语交际课堂就应落实三个目标:一是让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二是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三学会文明沟通。

除了以上说的总目标之外,老师本身还要进一步明确自己所教本年段的具体教学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交际,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自然的情境,才能更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良好的开端能使事情事半功倍。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课《在观察中发现》这一课里,上课的陆老师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她先拿出事先倒好的三杯不同的液体,让学生先观察,再猜一猜:哪一杯是糖水,哪一杯是饮料“雪碧”,哪一杯是白开水,你想尝尝吗?问题一抛出来,学生在下面纷纷举手,个个都跃跃欲试,一入课,课堂气氛就很活跃,很显然,这样的情境,就很能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及欲望;再比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口语交际课《我是小小推销员》中,上课的李老师创设了一个“推销产品”的交际情境:让学生都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产品”,摆在课桌上,那一刻,那种气氛,给人的感觉就是仿佛来到了摆满琳琅满目商品的推销会上而不是在教室,学生窃窃私语,神情激动。看得出,学生的心情很激动,很想说,都希望“推销会”快点开始,好把自己手中的“产品”介绍给“顾客”听,好把它“推销”出去……..这样的情境,不用老师语言点拨,就已经把学生的兴趣激起来了,为课堂活动的进一步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石。

三、听说结合,培养能力。

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这是新课标对口语交际课的要求。在口语交际课的实施过程当中,“听、说”这一步是最关键也是最难实施的,它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操作不好,就会使说和听脱离,变成有人说没人听,变成没有观众的戏,就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当然也就谈不上落实教学目标了。那怎样才能更好落实“听说结合“呢?在前面提到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课《在观察中发现》一课中,陆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1、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插图,看谁发现的最多。

2、在你的身边,你平时还观察过哪些事物?有什么发现?

问题一提出来,很多学生就都举手想说了,这时候,陆老师发话了:现在,老师对说的同学和听的同学有新的要求,继而出示要求:说:把话说完整,意思表达清楚、有趣。听:要认真倾听,可以补充或提问。在陆老师这样的循循善诱下,说的学生努力说好,听懂学生也自觉地认真倾听。

说的环节完后,陆老师又发话了,进入他设计的第三个环节:

3、刚才你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你觉得谁说的最有趣?能把刚才听到的再说一次吗?学生汇报后,还有哪位同学想说?这时候,举手的同学很多,陆老师趁机说:“好,那把你想说的和同桌交流。”

…….从以上的三个教学环节里,我们不难看出,陆老师在落实“听说结合”的过程中,要求明确,层次渐进,进而检查学生“听”的效果。在这个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里,陆老师先激发学生去观察,让学生有话可说。很好的落实了“说”的第一个目标。但在这个环节里,陆老师并没有急着死压学生认真听。而是把说和听的要求放在第二个环节里,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性,学生乐于接受。既促进和激发了说的同学,也检查了听的同学,让说的学生乐意说,听的学生有话说,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让说和听很好的结合起来,也很好的落实了总目标的第二步。

四、形式多样,拓展思维。

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都不可能生成多元化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口语交际课,如果引导不好,学生无话可说,那可就是“死水一潭”。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爱说,达到训练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目的,那就需要老师们多动动脑子,设计一些比较接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兴趣的口语交际形式。比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课《夸家乡》,上课的曾老师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教学形式的:

1、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导入;

2、角色扮演:一学生扮演朋友,一学生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的风景;

3、记者采访:一学生扮演记者采访家乡的特产,一学生扮演家乡人向记者介绍家乡特产;

4、老人回乡:一生扮演离乡很久的老人回家乡,一学生扮演家乡人向老人介绍家乡的变化。

整个过程,大家很容易看出来,这四个环节形式不一,而且新颖,都是来源于生活,而且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比较乐于接受。另外,不同的环节对学生都有不同内容的语言训练,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拓宽了学生的语言思维。

五、评价参与,提升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善于营造一种与学生平等和谐的交际氛围,要充分尊重学生,保护他们口语交际的积极性。教师在评价中应当细心发现充满儿童天性的创造性语言,合理引导,使其绽放光彩。对于学生表达不够连贯,语病百现的语言,要抱有宽容的态度,巧妙引导,逐渐规范。教师应多以鼓励的方式,以商量的口吻,向学生提出建议,易于学生接受。,在评价中可以运用如“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你是一个勇于表现的孩子,是大家学习的榜样”等的激励性语言,让学生在鼓励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出来老师的评价之外,还要注意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应以树立交际信心和激发交际兴趣为核心,让学生感觉自我良好,体验成功,走向成功。

六、开展活动、促进发展

语文课堂的口语交际只能有限的为学生提供一个交际平台,还不能更广阔的开拓学生交际舞台,所以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比如可以开展一些讲故事比赛,表演类文艺节目如:经典诗文诵读、课本剧等,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社会调查,让学生真正的在人际交往中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提高交际水平。

口语交际的研究是一项有益于社会活动的研究,意义深远,让我们肩负历史的使命,跨越时代长河,去挖掘口语交际更光亮的一面,让社会更文明,更精彩!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小学生提高表达能力的500个口语交际故事》

试论如何上好小学口语交际课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是指通过语文课程实施的,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还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要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功,在各种交际的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掌握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交往,发挥合作精神。”这是新课改对语文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怎样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呢?

一、关注生活创造机会,多练习

1、在课外活动之后进行交际训練。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之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活动的兴奋之中,余兴未尽,在这种时候,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的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这时,教师要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自然得到提高。

2、在突发事件后进行交际训练。在课堂、校园、社会上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学生往往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充满好奇,这时候,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我班学生曾云翔在四楼走廊栏杆边撑手跳跃,老师批评时还极力为自己辩解说不会有什么危险。我就引导学生对此事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表明看法。这既使大家受到了教育,又进行了口语交际的练习。

二、把握好教学策略

1、钻研、理解教材,立足超越课堂。针对口语交际的不同主题,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钻研教材,挖掘出各种教学资源,巧妙设计,在保证突出教材的前提下,努力创设新颖的“交际点”。高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差异,往往课堂气氛不是活跃,口语交际容易变成简单的说话课、问答课。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动起来,引导学生在动态的课堂内调动学生的交际兴趣,把枯燥的一问一答变成现实生活中手舞足蹈的交际活动。学生走出几十平方米的教室,在社会自然的大课堂,让学生自由翱翔。这既减轻了教师课件制作的负担,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2、让学生活跃在口语交际中。本册教材中“口语交际”课的内容与低年级比较有时提高,某些地方还摆脱不了“回答式”的格局,容易形成单句交际。教师必须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开展多边的互动,把学生引导到“我对你说,我听你说”的境界上来。扩大学生参与面,灵活多样开展交互活动。让全体学生活跃在口语交际中。

如:十一册单元一“口语交际”学会解释,这是一项交际说话练习,本课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育学生遇到别人误解的时候头脑要冷静,态度要诚恳,要心平气和的把事情的原委向对方解释清楚。题中创设的多种情境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均可能碰到的情况。教时先让学生任意选一条,认真阅读体会,然后引导学生去想清楚这样一些问题:①向谁解释,要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②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题部分,要针对对方的误会说明原委;③这样解释,即要注意解释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组织好语言,可先低声自说,然后同桌互说,最后指明当众演说,以确保人人都有机会。从学生的说话兴趣出发,也可以采用竞赛形式练说,分小组赛,然后由小组推选出代表在全班赛。除了要求学生说话通顺连贯、声音响亮、速度适当外,还应要求学生的说话态度语气,能使对方听懂你的解释,而要求得较好的效果。对于学生的现实情况,教师组织评议,并要求学生能根据评议的反馈及时修正完善自己所解释的内容和方式。

如:第二题陈文彬很喜欢读课外书,爸爸看见了总说:“你就不好好学习功课,看起书来倒挺来劲儿。”一个学生是这样解释的:“爸爸你误会我了,读课外书,可以开阔我的视野,提高我的写作水平。爸爸你就原谅我吧!”对于这个学生的解释,其他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认为说清楚了,①向爸爸说清楚了读课外书的好处,②请求爸爸原谅,这样解释就行了。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不够全面,没吧爸爸说的心服口服,可以这样说:“爸爸您误会我了,读课外书不会影响学习的,我是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看课外书的,也不象您说的闲书,看课外书能帮助我知识的积累,提高写作水平,更主要的是能丰富我的头脑,还能将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这就弄清楚了向谁解释,解释什么,怎样解释,让爸爸听后感到有道理,并且用语文明,一个“您”字就能让爸爸入耳,同时在解释时说清楚读课外书的好处。

3、创设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际活动。在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样的学生情趣会变得高涨起来,情境化教学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情感,促进理解和感悟。

情境的创设可多样化:如利用课本插图或绘制情境图画;制作道具;播放录音、录象;生动的演讲,课文剧表演;参加一些社区活动;科技活动等,促进学生的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注重教学评价,注重教学效果。口语交际课的评价,首先是做好教师课堂教学的反思,从浅层面的学生兴趣、表达欲望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及交际礼节上来认定教学效果的好坏;再从学生理解水平,感悟多少,思维方式等来评判学生的收获。其二,放手让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上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达成互想心灵的沟通。其三,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适度结合写作练习,把说过的话,交流的信息,用文字记下来,以说助写、以写助说,相互促进。只有在教学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才能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才能达到新课改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更新要求。

小学口语交际课 篇7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 教师应该根据口语交际的主题创设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符的交际情境, 使学生入情入境, 积极投入, 主动交际, 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创设情境可采用语言描述、课件演示、师生示范、家长参与、组织模拟活动等方法。例如在口语交际《秋游怎么组织》中,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 凉爽的秋天翩然而至, 让我们一起用美妙的语言来描绘它, 赞美它吧。”学生们在竞相发言中相互启发、相互感染, 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激发了对秋天的热爱。

二、贴近生活, 选择合适话题

我们在学生口语交际之前, 要为学生选择好话题。话题是交际双方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观点阐述、议论评判的核心, 是实现有效交流沟通的重要前提。但学生的活动范围不像成年人那样广阔, 知识和阅历也不像成年人那样丰富。因此, 话题的选择一定要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如这学期是六年级学生快毕业的时候了, 毕业前夕,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常常会留下赠言互相勉励, 并表达美好的祝愿。据此, 我设计了一堂《毕业赠言》的口语交际课。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2.欣赏赠言, 口语指导。3.深情回忆, 激发感情。4.互送赠言, 真情告白。这节课, 我充分利用话题的现实感, 创设了完全真实的“赠言”情境, 使师生置身其中, 情动辞发, 在情感的推动下, 学生积极地进行着情感交流, 产生思维碰撞, 形成了健康美好的人际交往, 使口语交际教学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三、民主平等, 营造交际氛围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小伙伴、老师、父母及亲友进行交流时无拘无束。而在课堂上的口语交际中, 有些学生往往有所顾忌、欲言又止。教师应该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始终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 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畅所欲言, 积极而愉快地进行交流。教师要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活动, 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 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发自内心地为他们出色的表演而喝彩。在口语交际的情境模拟活动中, 师生同台表演,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同时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和谐。

四、促进交流, 突现多元互动

口语交际是面对面的你来我往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交际双方既是单向流动的两端, 又是双向流动的回归点, 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互动。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 碰撞出思维火花, 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 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那么, 该如何促进口语交际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互动呢?

1.以“导”促动。

小学生生活阅历少, 口语能力弱。无论是倾听、表达、应对能力, 还是交际态度、听说习惯、文明素养, 都比较贫乏。因此, 口语交际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问题, 产生困惑。此时,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成了学生深入进行双方互动的催化剂。

如在上《我会拼图》一课时, 一生上台介绍自己的拼图。介绍完后正准备下去, 师马上在旁边小声地说:“快, 问问大家, 你的拼图好吗?”该生在老师的提醒下马上又加了一句:“小朋友们, 你们觉得我拼得怎么样?”其他小朋友马上举起了手, 纷纷发表自己对拼图的意见和看法, 整个课堂动起来了。在这里, 老师的提醒和点拨, 适时又适度, 起到了旁敲侧击的作用, 从而使学生投入到了口语交际的角色中。

2.以“情”诱动。

列宁说:“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 从而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可见, 情能打动学生, 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和震撼, 从而进行真情实感地交流。如一位老师上口语交际《师生情》, 最后师问:师生情到底是什么? (生纷纷回答)

师:我看到同学们眼中闪着泪光。是呀, 这就是师生情!在这节课结束前, 请把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献给老师 (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歌曲) 。

生:老师, 您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我谢谢您!

生:老师, 您每天为我们批改作业, 为我们辅导, 太辛苦了, 我祝您身体健康。

……

这一口语交际环节的设计, 通过音乐的渲染, 促动了埋藏在学生心中的情感, 使学生毫无保留地谈自己的看法, 课堂上才会出现人人参与、实话实说的感人场面。

3.以“评”助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应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积极的角度去肯定学生, 激励每个学生交际的信心,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如一位老师在上《我们的画》一课时, 师先让小朋友们在小组中介绍自己的画, 然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的画。当一个小朋友介绍完自己的画后正准备下去, 师说:“小画家, 你介绍得真好!小朋友们能说说对这幅画的意见吗?同学们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小学中年级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体会 篇8

一、明确目标,确定话题

口语交际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化的,口语交际课应选哪些内容,采用那些形式,展开哪些活动,完成哪些任务呢?因为在一堂课的时间里,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是有限的,那么在制定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时,要紧紧围绕课题来定,不但要结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来考虑,而且还要从情感态度去思考,在目标制定的情况下选择难度较低,能适应多数学生的话题,这样利于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和信心。例如在授主题为《纸的世界》时,课前已安排好让学生收集多种多样的纸来剪成自己喜欢的图形,这样已经确定了话题,比如纸的发明历史、纸的原料、纸的生产过程等,再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纸的有关知识与同学交流,可先在小组里讲,然后推选代表在班上交流,再评一评谁的纸剪得好,谁介绍得好。

二、创设情境,组织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同样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激发其交际的欲望。对此我进行长期的探索,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主要做法是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课和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合作交流,在轻松的语境中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创设情境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如语言描述、角度表演、演示实验等,如我在教《介绍校园》这样一堂口语交际课时,先让学生自己说说我校校园过去和现在有哪些变化,进行比较,那么学校的现在应是对客人介绍的重点。在课堂上我先引导学生主要介绍老师情况、学生情况,学校的绿化、设备和建筑物、运动场等内容来介绍,以角色表演来完成,先通过几个同学扮演,要求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客人介绍校园情况,此时教师要明确指导学生,让学生领会做“导游”的特点,因为做为一名“导游”在向游客介绍时,就不同一般说话,也不同于一般的作文,所讲的话要礼貌些,所讲的内容要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介绍完后,再让同学互相补充,然后演一演,评一评,最后教师才做简单的小结或评价。

三、双向互助,灵活应对

口语交际与以往的听话、说话有所不同,在进行口语交际课时,双方的角色是可以随时互换、相互沟通的,在口语交际教学时,要精心设计双向沟通交际情趣,教材中看起来比较单向的口语表达的话题也能相应地成为相互沟通的话题内容,比如《续讲故事》可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续编故事,合作表演讲故事,还要让学生认真倾听、表达和应对,在表达时可做简单的发言,侧重强调注意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既是一个组织者,又是引导者,也是一个参与者。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交际兴趣。在教学设计时,学生表演环节前,教师一定要在活动前明确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多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

四、点面结合,灵活引导

在口语交际中,教师要做到让学生人人参与,这是很关键的一点,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教师要适当安排好时间分配,在课堂上如何《续编故事》内容?可先让每个同学思考如何编,再找几个代表试编一段,然后让每个同学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编的故事,讲得好的可在班上当场展示、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要随时思考。当前我县农村学校尚缺多媒体设备,对引导学生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教师要灵活运用。在困难情况下只好随机应变用行动去引导,如我在教上面讲到的《介绍校园》里,在没有其他课件和媒体引导时,可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观一下校园环境,然后让学生把看到的校园情况简单地说说,并议一议,这样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这样一来,新的教学手段随着老师的不断更新,必然会给口语交际课带来生机。

小学口语交际课 篇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版) 强调:经过两年的学习实践, 第三学段的学生应该达成“认真倾听, 抓住主要内容;说话有理有据, 讲述生动具体;主动回应对方, 发表个人见解”等口语交际的目标。但是, 一直以来, 我们看到的口语交际课, 并非尽如人意, 不是学生单向的陈述, 单纯的倾听, 课堂气氛沉闷;就是单一的话题辩论, 貌似热闹的课堂, 没有深层次的思维碰撞。一节课下来, 看不出学生思维水平、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发展性课堂教学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发展性教学体系,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终生能够享用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扎实学力, 追求的是将课堂教学引向优质高效。关注的是师生发展的主动性、自主性、师生主动参与的积极内化作用, 以及学生活动过程中自身的探索、体验和感悟。因此, 关注运用怎样的发展性教学手段, 实现学生思维水平、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成为了我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伴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 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二、研究与实践

发展性教学手段包括物质化教学手段和非物质化教学手段。它对学生思维水平、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巧妙运用多种非物质化教学手段, 有效开展口语交际

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指在教师把握教材、组织教学内容、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运用自身的肢体语言、教学语言和特有的教学方式、措施等, 它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一样, 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元素, 是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的必须, 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实践证明, 口语交际课要上得高效, 也需要有效利用多种非物质化教学手段。

为调动学生交流热情, 落实交际活动, 掌握交际方法, 我根据不同话题, 创设多种情境, 为学生创造双向互动平台。例如, 六年级学生读《鲁滨逊漂流记》以后, 为组织学生进行“学会生存”为主题的口语交际, 我把话题聚焦在学生感兴趣的“春游”这一话题上, 通过创设“研究春游安全预案”这一交际情境, 请各小组提出春游有可能出现的或是自己外出曾经遇到过的困难, 归类以后, 由各个小组商量后提出解决每个问题的方案, 然后再针对问题提出的理由和它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交流。单单就“走失后如何与老师同学联系”这一问题提出的多种方案, 学生们进行了热烈的切磋:大声呼唤伙伴——不可行之处, 在于公园人多面积广, 个人势单力薄, 口干舌燥也有可能无济于事, 反倒有引来不法之徒的可能;借手机电话求助——要注意求助对象, 一般以女性和中老年人安全系数比较高……事实证明, 情境设置——这一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 给学生搭设了真真切切地表达个性化见解的平台, 有效地展开了学生与学生的交流, 达到了“有理有据地表达, 认真准确地倾听, 积极主动地回应”这一教学目标, 拓展了口语交际的时空, 真正促进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 大胆运用物质化教学手段, 有效营造交际氛围

所谓物质化的教学手段是指在课堂中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教学媒体作为媒介的教学方法和措施。

以往人们在口语交际课上, 只重视语言的交际, 忽视插图、照片和信息技术等物质化手段的有效支撑。事实上, 恰当运用这些物质化的教学手段,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类获取的信息85%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换言之, 通过这些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 比单一听讲述强得多。应用这些物质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形成学习动机, 从而引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增大课堂信息量, 促其在兴趣盎然的交流中有所收获。

以二年级的口语交际课《春天里的发现》为例, 上课伊始, 我用春天自然景色的图片感染学生, 然后通过师生交流积累的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和古诗, 悄然把学生带到了兴趣盎然的学习活动之中。在学生尽情交流目睹春天自然界变化的基础上, 再通过出示的广州盲校的孩子们寻找春天的动人照片, 并辅以教师动情地讲述, 将学生的交流热情和情感体验推向高潮, 从而拓宽了他们的思路, 使他们体会到, 只要热爱生活, 谁都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领悟到, 发现春天的足迹, 不但可以看、可以听, 还可以闻、可以摸……只要用心感受, 春天无处不在。一节口语交际课上得有声有色。

三、总结与思考

综上所述, 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即:通过巧妙运用多种非物质化教学手段, 开展口语交际——创造双向互动的平台, 捕捉学生交流的资源;通过大胆运用物质化教学手段, 营造交际氛围——座位变化有新意, 课件运用有成效, 使口语交际课达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口语交际课上桎梏学生语言、思维和语文素养提高的症结问题, 使学生更大程度上获得了学习的张力。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我会以此自省, 自勉, 通过课题研究, 继续探索、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和难题, 实现自身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做一名智慧教师, 给孩子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为每个孩子在每节课上都获得新的生命增长点而不懈努力。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版) 强调:第三学段的学生应该达成“认真倾听, 抓住主要内容;说话有理有据, 讲述生动具体;主动回应对方, 发表个人见解”等口语交际的目标。但是, 一直以来, 我们看到的口语交际课, 并非尽如人意。因此, 关注运用怎样的发展性教学手段, 实现学生思维水平、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成为了我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实践证明, 通过巧妙运用多种非物质化教学手段, 开展口语交际;通过大胆运用物质化教学手段, 营造交际氛围, 使口语交际课达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口语交际课上桎梏学生语言、思维和语文素养提高的症结问题, 使学生更大程度上获得了学习的张力。

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 篇10

口语交际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新课型,是根据现代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高要求而设置的,目的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那么,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

一、用生动的内容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口语交际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的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观察、思考和想象,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1. 借助插图,想象“说”。

“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配有大量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能唤起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如教学《冬天是个魔术师》时,指导学生观察冬天这个魔术师能变什么魔术?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冬天可以变出雪花,冬天把湖面变成了大玻璃,冬天把小动物都变得不见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2. 借助课文,表演“说”。

表演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虽然费时较多,但收效是多方面的,特别表现在口语交际方面更是有效的途径。如教学《小马过河》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别戴上老马、小马、老牛和小松鼠的头饰,五人一组表演。学生表演得很投入,再加上惟妙惟肖的动作,把小马当时过河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表演不但重现了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组织演出的过程中,经历了交际、合作的过程。

3.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中,通过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独立思考,有助于他们倾听、比较、思考不同的意见,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如我在教学第二册口语交际《爱吃的水果》时,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位顾客,来到水果店买水果,可是他看着水果店里各种各样的水果,不知选什么?如果你是水果店的售货员,你会怎样介绍?”然后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抓住顾客的身份特点,有重点的介绍。这样一来,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 续编课文,填补“空白”。

学生是编歌谣的天才,教师千万不要设置框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如一年级语文下册的《练习4》中学用字词句,要求学生学一学动物的叫声,我让学生自由练习,各人想办法记住它。有的同学就编了这样一首儿歌:“鸽子鸽子咕咕咕;小鸡小鸡叽叽叽;小猫小猫喵喵喵;青蛙青蛙呱呱呱。”再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找春天》一课时,可让学生想象说话,春姑娘给谁说了悄悄话,说些什么……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位诗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天才,对精彩的语句我及时给予喝彩和鼓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二、用教材中的素材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教材既是读写训练的素材,同时也是进行听说训练的素材。为了强化口语交际的训练,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的训练内容之丰,训练形式之活,训练方法之趣,训练手段之新,是以往的教材所不及的。教师只要真正明确了教材编排的意图,合理到位地使用好教材,就能达到训练的效果。如《狼和小羊》一文结尾写道:“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向小羊扑去。”善良的同学们可不想让小羊就这样被狼吃掉,对课文的结尾很不满意。于是,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开丰富的想象,给课文续编结尾。有的说:“在这危急的时刻,一个猎人举起猎枪,一枪把狼打死了。”有的说:“正在这危急时刻,一头大象到河边喝水,伸出长而有力的鼻子,把狼卷到河中被水淹死了。”有的说:“一个农民路过小河边看见了,举起锄头把狼打死了。”学生畅所欲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画面,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学生心底流露出来,真令人欣喜。依据教材,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口语交际,无拘无束地自由表达,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另外,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积累运用”中,都增设了“口语交际”的内容,这对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一般口语交际课都是以学生说为主,教师仅仅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但这种“说”不是没有目的的说,而是有重点,有条理的“说”,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应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用武之地。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换成生与生之间的评价。如“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会给别人提看法;“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讲得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尖子”,也不是面向“大多数学生”。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人人有说话的机会。如教学一年级上册一单元口语交际“我的家”时,如果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回答,太单调了,在加上班上人多,不可能人人都有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我把口语交际变成了一次“向朋友介绍我的家”的交友活动。课前将教室布置成联欢会的会场,全班同学围坐在一起,营造一个其乐融融的交友环境。课堂上,先让学生说说想了解好朋友家的哪些情况,然后各自练习介绍自己家的情况,接下来再进行全班性的活动,学生自由寻找朋友,互相介绍各自家庭的情况。这面对面的交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增进了学生的友谊,使他们认识到提高说话能力的重要性。

四、拓宽学生交往的时空

课堂教学对学生语言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课堂并非是学生发展语言的惟一场所,社会生活环境,也会对儿童的语言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巨大的或细微的影响。因此,在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效能的同时,还应努力拓展学生的交往时空。语言训练仅靠有限的课堂是不够的,必须向课外延伸,即课上课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联系,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比如,学完一篇课文之后,可向学生布置作业:“把学的课文讲给家里人听。”学校开展了某项活动,要求学生把学校开展的拔河比赛、运动会、朗诵会、文艺汇演等活动,向家长讲述。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在学校与老师、同学间口语交流,而且还把这种交流延伸到家庭,拓宽了学生的交往时空。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课 篇11

关键词:口语交际;兴趣;课堂;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这样说:“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就目前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来看,很多学生的写作能力高于说话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口语交际课并未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口语教学常常遭遇“尴尬”,常有“死课”(不肯交际)、“乱课”(游离目标)的情况出现,农村口语交际教学举步维艰。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尝试,认为口语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话题贴近生活,形式灵活多样,加强课堂口语交际教学,评价多元化,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乐说首先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在选题上要选择学生喜欢的、贴近生活的话题训练。训练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在比赛中进行口语训练,可以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口语训练,也可以在辩论会中进行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激发其热情,让学生敢说、乐说,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话题贴近生活,形式灵活多样

(1)借助交际情景,开发交际层面的话题。话题的选定,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际的成败。交互性强的话题,课堂上容易形成你来我往的人际互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涨。我新接手一个班,为了和学生拉近距离,我确定了一个交际话题“我想认识你”。刚上课,孩子们都十分拘谨,我就问孩子们想不想认识我?答案是肯定的。我绘声绘色地介绍了自己(课前准备),然后自然地把话题过渡到“我想了解你们”,孩子们情绪高涨,纷纷发言。在最后的交流汇报中,我再针对性给予点拨,让学生懂得了怎样在生活中去认识、了解他人,也懂得了一些交际中的技巧。(2)结合学生年龄、个性特点,开发活动话题。学生参加过的活动、养过的动物、种植的花草树木以及学生喜欢的“六一”、春节、生日等都可以确定为学生的交际话题。

三、加强课堂口语交际教学

在语文课中,牢牢把握年段口语交际课程目标,根据教材现有的教学资源,在语言发展和交际两大块落实。口语交际课不要局限在每个单元所规定的内容。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文本的阅读教学,即时生成口语交际教学。比如,在上《盘古开天地》一课时,学生对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巨大变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就引导学生:盘古倒下后他身体的哪些器官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每人一句:他的睫毛变成了高远的天空,他的鼻梁变成了连绵的山脉,他的嘴巴变成了无垠的草原,他的胸膛变成了浩瀚的沙漠,他的指甲变成了可爱的小动物,他的呼吸变成了最美妙的乐曲……学生说我在屏幕上打下来,然后对学生说:“孩子们,看看你们自己写的诗,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成了小诗人了!”孩子们欢呼雀跃,意犹未尽。针对课文内容即时生成的口语交际课,学生既感到有趣,又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四、评价多元化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它包括听与说两个环节,学生听完可以作出相应的评价,老师听完要获取相应的信息,做出相应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应该体现多元化,使教师的评价成为师生心灵互相沟通的桥梁,让口语交际课上得有情有义。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言语交际的过程,更应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交流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打开与人真诚相对的心扉。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任重而道远。只要教师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交际氛围让学生展示自我,相信他们的口语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昊昊.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叶晓明.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

[3]王娜.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都玉华.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尴尬”的口语交际课 篇12

自然, 口语交际这种新课型, 如同一沽清泉, 清新而又充满活力。它既为广大的师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既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回归, 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亮点。

但在现实的课堂上, 我们经常发现, 课堂中没有交际活动, 学生没有真正的交际。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1. 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看图说话课, 口头作文课。教材在呈现口语交际的内容时, 一般都是一小段文字的表述, 有时配以若干幅情境图。一些教师往往被这些文字和情境图所囿, 把教材提供的交际话题、举的例子或是图片当成教学目标, 最后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看图说话课, 口头作文课。

2. 忽略了听说互动的交际情景, 应付了事。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的一种交际现象。是交际, 就不光要有说, 更要有听, 说听相长。但是, 在我们的交际课上, 往往只重视了说的训练, 却忽略了听的要求。

3. 不重视学生的交际心理和个性的交际语言。口语交际中, 有的教师在学生说话之前, 就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 还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盛气凌人, 当学生一有差错, 就一味责备, 使学生感到说话很难, 常常会出现学生不愿交际的情况, 久而久之, 学生产生了怕说, 不敢说的心理。

4. 对口语交际的内容, 要求视而不见, 干脆不教。因为, 一方面:许多教师只关注教学质量, 而许多学校对口语交际能力不考核, 所以不少教师根本就不上口语交际课, 而只重视上语文阅读课;另一方面:有一些口语交际题与学生的生活距离太远, 难以开展教学。

因此,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没有得到实际的提高。教师对待口语交际课的态度, 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与课标对口语交际课提出的要求, 形成了强大的反差, 使得口语交际课处在了一种“尴尬”的地位。

那么如何改变口语交际课这种“尴尬”的地位呢?我想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正确把握“口语交际”的本质特点, 认真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 让学生真正学会“交际”。具体策略如下:

一、营造和谐氛围, 让学生“勇于尝试”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 如果在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兴趣, 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形成一种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那么就能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只有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 学生才有可能形成轻松、自由的交际心理, 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才会“勇于”尝试。

二、创设真实情景, 让学生“乐在其中”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 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 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 通过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景, 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 似曾相识的感觉, 情绪也会因之而变得高涨起来, 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他们就会带着热情和兴趣走进交际情景中, 再一次的丰富自己的体验, 会因此而“乐在其中”。在创设情境时, 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要丰富创造交际话题。我们在教学时, 不能局限教材提供的交际话题, 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话题进行能动地再创造, 充实拓展。让话题与学生的内心体验紧密联系起来, 这样学生才能展开交际。

要切合学生的生活与年龄。在创设情景时, 要考虑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年龄特征等方面因素, 不能一概而论。同时, 注意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这样学生的交际才真实, 才有现实意义。

要注重情景的综合性。一堂口语交际课就是一个大情景, 这里面应该综合了科学的, 社会的, 或是艺术的等因素, 绝不是单纯的某一个交际内容。

三、多方加强指导, 让学生“能说会道”

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口语交际重在交际, 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基础, 只有认真地听别人说话, 才能清楚对方表达的意思, 并迅速把握住话语的重点这样才能对别人的话作出及时、恰当的回应。新课改理论中提出“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这一情感态度必须在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的基础上形成。

指导学生规范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里, 而是师生每时每刻的进行心灵接触。”所以教师要以学生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交际中, 要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时间, 让他们在尽可能多的交际实践中历练口语。有技巧地点拨, 处理学生表达中的错误与不足, 切记不可用成人的语言形式代替儿童语言, 细小的错误和不足可以忽略不计, 较大的问题可以通过评说、示范、模仿等形式进行指导与纠正。

指导学生恰当运用体态语。交际中, 交际双方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 甚至一个眼神, 都在向别人传递信息。所以, 指导学生运用自然大方, 和谐得体的体态语, 可以提高交际的实效。

上一篇:国有企业职工下一篇:创新性语文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