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时间(共10篇)
处理时间 篇1
摘要:格非在《褐色鸟群》中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述了两个故事。一条线索讲述的是我与一位自称为我的朋友, 名为“棋”的女子的故事;另一条线索讲述的是我与“穿栗树色靴子的女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我对棋讲述的, 包含在第一个故事里。叙述者跳出了传统叙事中故事发展的因果逻辑, 在叙述故事的同时不断设疑, 结构故事的同时又解构故事, 使记忆、幻觉与现实的界限变得模糊。
关键词:解构,时间经验,时间的空间化
一、对故事的解构让时间成为失真的存在
《褐色鸟群》中出现了两个女人——“棋”和“穿栗树色靴子的女人”。在两个人物出场的时候, 叙述者对她们的外貌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棋出现的时候, 手里抱着一个绿色帆布的大夹子, 叙述者对她的衣服颜色有过两次描写“有一天, 一个穿橙红色 (或者红棕色) 衣服的女人到‘水边’的寓所里来……她站在寓所的门前和我说话, 胸脯上像是坠着两个暖袋, 这两个隔着橙红 (棕红) 色毛衣的椭圆形的袋子让我感到温暖。”在叙述者的记忆里, 棕红色毛衣和画夹就是记忆棋的最确定无疑的标记。棋在当夜给我看了画夹里她的各种画像, 还听我讲了故事, 在准备离开寓所的时候她说还会再回来看我。然而, 一段时间之后, 当我又看到穿着棕红色毛衣, 抱着画夹的棋的时候, 棋却说不认识我, 也没有听我讲什么故事。当她打开和我记忆中一样的绿色帆布画夹的时候, 我看到帆布里面的并不是画夹, 而是一面镜子。所有细节与我记忆之中的都一样, 唯独这一个细节变了。这仅有的一个细节变化便足够将我与棋的故事全部解构掉, 而棋拜访我的那一天是否真正存在过也不得而知。
我与“穿栗树色靴子的女人”的故事也是如此。文章在向读者说明这个女人就是几年前他曾跟踪到郊外去的那个女人。然而接下来两个人之间简明的对话又解构了这段曾经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
我第一次看见你是在七八年前。我说。
七、八年前?
我在企鹅饭店的门前遇见你。
企鹅饭店?
后来我跟着你来到大街上。
什么大街?
后来你在一个买木梳的老人前面站住了。
买木梳的老人?
你在我脚边的街道上捡起一枚靴钉。
靴钉?
你随后上了一辆开往郊区的电车。
你说什么?
那天雪下得很大, 我租了一辆自行车追赶那电车。
我不明白。
女人说从她十岁起就没有进过城里, 二者叙述中唯一相似的地方时她们那确实有座断桥, 但木桥之所以断的原因是有人偷拆木料。
故事中“我”与其他人物的叙述都言之凿凿看似可信, 然而不同叙述之间相互佐证又相互拆解的关系使故事如同迷乱的梦境。从人类时间意识的起源上看, 人们对时间的感知来自于两方面, 一方面来自于对客观的自然万物的观察;另一方面来自对自身生命及其过程的体验。
二、对时间的空间化处理
时间艺术与空间的艺术并不总是这样泾渭分明、没有交叉的。在现代, 西方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们发现自己面对的不再是原来那个完整的稳定的世界, 一切变得多元而不确定, 传统观念中稳定、单一的时间观念也因此遭到了破坏。在现代人们的观念中, 时间也越来越具有空间那种多维的、发散性的特点。这种时间观念反映在小说当中, 就体现为叙述者对小说中时间的空间化处理。叙述者打破了时间的界限, 叙述场景在过去、现在与想象中融为一体;他还通过对叙述时间的调节来把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做以空间化的处理。
小说中我在对棋讲述我与“穿栗树色靴子的女人”的故事时他这样讲到:
我又感觉到她马上就会朝我走来。好像她在行动之前她动作的信号就从她身上散发出来穿透冬天凝固的空气, 预先告知了我一样。
现在, 她正朝我走来。
我看了看岗亭上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的警察。行人各自走着自己的路, 没有注意到我正在遭遇的一幕。
她朝我走来干什么……
叙述者没有用到“那时”等词语时刻提醒读者女人“走来”这个动作是发生在过去的, 相反作者用了“现在”和“正”两个表示当下时间的词语——“‘现在’, 她正朝我走来。”这样时间就从过去被切换到现在, 我们对于这个动作减少了时间过程上的感知, 而增强了一种画面与空间层面的感知。除了打破时间的界限之外, 作者的叙述也刻意打破了客观现实与心理活动之间的界限。“她朝我走来干什么”这明显是作者的心理活动, 但是他把类似于“我想”等对于介绍人物心理活动的标记抹去了, 把“她走来”的动作和我的心里活动融合在一个当下的场景中, 使心理活动与时间和故事融为不可分割的一体。
作者还善于缩短叙述时间, 将一个时间过程浓缩于一个画面之中, 比如他描述穿栗树色靴子的女人走路姿态“她的栗树色靴子交错斜提膝部微曲双腿棕色——咖啡色裤管的褶皱呈沟状圆润的力从臀部下移使褶皱复原腰部浅红色——浅黄色的凹陷和胯部呈锐角背部石榴红色的墙呈板状向左向右微斜身体处于舞蹈和僵硬之间笨拙而又有弹性地起伏颠簸。”这里面包含了女人走路时脚的动作、膝部的动作、屁股的动作、胯部的动作、腰的动作, 背的动作, 还有整个身体的一起一落。这本应该是一个人的走路过程, 然而作者却让这一系列的动作融入到衣服的颜色当中, 为了缩短动作的时间感和过程感, 他甚至在描述各个动作的时候不用标点符号隔开, 让身体各部分的动作融合成一个完整的一体, 一个有色彩的画面。
再比如我在桥上追赶“穿栗树色靴子的女人”的时候, 眼前出现了另外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的影子, 他也在往前赶路。叙述者分别这样形容赶路人和那个女人——“他的影子在路面上歪歪斜斜地划着漂亮的弧, 在黑夜中他像是一只黑蝴蝶, 或者一只蝙蝠”, “她像一滩墨渍在米色的画布上移动”。在故事里, 我在最后, “穿栗树色靴子的女人”在最前面, 赶路人在中间, 三者都在桥上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然而在叙述中, 这段长时间的赶路过程被简单地变成两句话一带而过, 时间就这样被融化在叙述者画面式的瞬间印象里。
故事用这种零碎的意象对时间的流动过程进行压缩, 所以主人公的记忆看似清晰——因为充满了瞬时的画面感, 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却是断断续续的, 中间似乎有一些谁也记不清楚的间隔, 因此故事之间相互解构就有了可能。对时间的空间化处理使故事充满了碎片化的意象, 让整个故事呈现出一种含蓄朦胧, 摇曳多姿的状态。
在作者的眼中, 人的记忆与历史都是被时间摧毁的过去, 想要还原他们本来的样子已没有可能;而时间被人的记忆、叙述以及心理活动所干扰, 也成为了不可把握的存在。作者对故事的解构和对时间的空间化处理表现了他对历史、现实、记忆、时间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对人的存在状态的思索。
参考文献
[1]格非.格非-中国当代作家选集[S].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2]吴莱莱.格非小说叙事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6.
[3]张霞.迷失在时间中的“缺席者”——论格非小说的时间与人物设置[J].东岳论丛, 2011 (6) .
[4]熊华.20世纪小说叙事时间与生命体验[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处理时间 篇2
《时间管理技巧与事务处理顺序》课程介绍 培训师:安新强
时间:1天
第一讲 时间管理的四个发展历程
一、什么是时间管理;
二、传统的时间观念、;
三、现代时间管理的三大观念;
四、时间管理的四个发展历程;
五、时间管理的六个概念;
六、浪费时间的主要原因分析;
七、时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
第二讲时间管理的原则
一、杠杆平衡原理;
二、效能和效率原则;
三、优先原则;
四、A、B、C、D分类原则;
五、聚焦法则;
六、第一次就做对原则;
第三讲时间管理的循环模型
一、“目标”符合“SMART原则”;
二、“策略”符合“最优化原则”;
三、“计划”符合“5W2H原则”;
四、过程检查;
五、检讨改进;
第四讲如何排列事务处理的先后顺序
一、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法”;
二、排列事务处理的先后顺序的4D原则;
三、现场演练:利用“四个象限法”进行工作事务排序;
第五讲:六点优先工作制法
一、【案例】伯利恒钢铁公司起死回生的故事;
二、“六点优先工作制法”的操作方法;
三、“六点优先工作制法”的图表;
四、“六点优先工作制法”现场演练;
第六讲时间管理的技巧
一、效能管理法;
二、艾维李的效率法;
三、一周时间运筹法;
四、授权管理;
五、电话管理;
六、邮件管理;
七、5S管理;
安新强先生,国内知名战略绩效管理专家,团队执行力训练专家,NLP高级教练,国际职业培训师协会高级培训师、国际人力资
处理时间 篇3
【关键词】时间序列 数据挖掘 维度简约
【中图分类号】TP31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067-01
现实中大量数据都是按时间顺序保存在数据库中,如金融市场的股票数据,数据量之大致使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效果甚微,大量包含有用信息的历史数据只能束之高阁。近几十年来,数据挖掘技术迅速发展,数据分析逐渐从单纯的统计分析向和计算机技术紧密联系的数据挖掘方向发展。数据挖掘通过各种算法让计算机在人的控制下探索海量数据,发现其中人所感兴趣的信息。时间序列数据是数据挖掘的重要方面,直接对原始进行数据处理是无法发现有用信息,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这一方面降低了数据维度,另一方面也消除了噪音。本文将着重介绍各种时间序列数据挖掘特征提取技术。
时间序列维度简约中最简单的方法可能是采样。然而,如果采样率很低,采样方法的缺点是扭曲了被采样时间序列的形状。一个提高的方法是使用每个分割的平均值带便相应的数据点集合。这种方法也称为分段聚集近似。Keogh提出一个扩展版本自适应分段常数近似,每个分割的长度不是固定的,而是是适用于序列的现状。Lee提出使用分割的总变异(SSV)表示时间序列的每个分割。
使用直线近似时间序列是一种重要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线性插值和线性回归。第一类是线性插值。一个普遍的方法是使用分段线性表示PLR。PLR是一种自底向上的算法,此方法往往连接连续分割的末端,用衔接的直线来分段近似。反复合并代价最低的分割对,直到达到需要的分割数量。Ge把PLR扩展到分层结构。Keogh和Pazzani通过考虑分割的权重和来自使用者的信息反馈完善了PLR。第二种方法是线性回归,使用最优拟合直线代表子序列。
此外,保留显著点降低维度一种有效的方法。这些点称为感知重要点PIP。Chung首先引入了PIP识别过程,并适用于金融应用的技术模式的模式匹配。时间序列P有n个数据点, P中所有数据点在整个PIP识别过程中按其重要性排序,再按顺序识别,这种PIP定位过程直到达到要求的PIP数量。
这一思想和30年前Douglas and Peucker减少要求的数据点来代表直线的技术相似,他使用了路标模型识别时间序列中的重要点。Man和Wang提出晶格结构来表示时间序列中的识别的顶点和谷点。Pratt、Fink和Finketal定义了时间序列中如极大极小的极值,通过选择仅仅每个重要的极值点丢弃其他点压缩时间序列。这一算法也能处理新来的数据点,他根据时间序列分割的局部信息识别重要点,不需要储存原先的序列。目前,金融数据分析提出了关键点模型和基于关键点序列的高度表示方法。关键点表示时间序列适用于于奇异值识别。
另一类普遍的时间序列表示方法是把数值时间序列转化为符号形式。首先把时间序列离散化为分割片段,然后把每个分割转换为一个符号。Lin提出一种称为符号聚集近似的方法SAX,把PAA的结果转换为符号串。Jonsson 和Badal使用“形状描述字符SDA”。Qu采用梯度字母如向上、平坦和向下作为符号。Huang 和yu提出使用相邻数据点的变化量来把时间序列转换为符号串。
Megalooikonomou提出使用来自关键序列的码本的码字来表示每个划分。Megalooikononou考虑多路解决扩展了这一方法。Morchen和Ultsch提出了基于质量得分和持续状态的无监督离散处理。这一算法不是像很多其他方法忽略数据的时态顺序,而是包括了时态信息。
此外,子序列聚类是一种产生符号的普遍方法。Li提出是基于时间序列的符号形式多抽象层挖掘方法MALM。
目前为止介绍的大部分方法是在时间域内直接表示时间序列。在另一个域内表示时间序列是另一大类方法。一个流行的时间序列转换技术是傅里叶转换DFT,它首先由Agrawal在这一领域使用。Rafiei 和Mendelzon使用DFT开发了基于相似性查询。Janacek提出使用似然比统计量检验序列间不同的假设,而不是使用转换域的欧几里得距离。目前研究使用小波转换来表示时间序列。离散的小波转换DWT已认为是替代DFT的有效方法,哈尔变换最为流行。哈尔变换是一系列对时间序列的平均和差分操作。Shahabi提出多层次小波转换表示。Popivanov 和Miller表明大部分小波转换的可用于时间序列表示。Dasha比较了不同小波特征向量。Wu和Morchen对DFT和DWT之间优缺点的进行了比较。Kawagoe和Ueda提出了傅里叶和小波转换的联合使用。Keogh 和Vlachos提出的整合了两种和两种以上的表示方法整体索引。
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用于多元统计处理监督方法的流行多元技术,并应用于金融时间序列。在大部分相关研究中,PCA用于消除不显著的成分或传感器,减少数据表示只表示最为显著的数据点,把数据点画在两维空间。PCA定义了线性超平面,可以认为是PLR的多元扩展。PCA把多元数据映射到地位空间,在相关高位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中很有用。奇异值分解SVD是另一种基于转换的方法。
其他时间序列表示方法包括使用隐藏的马克鲁夫模型模拟时间序列. Deligiannakis提出了多元数据流的压缩技术,他是基于信号的,这信号给相关数据值的分段线性相关性编码。
以上介绍的许多表示方法和不同的索引方法想结合的。对于现存的多维索引结构的表示适用于普遍的表示方法方法。Agrawal提出了F-索引,他采用R*树索引第一少数DFT系数。Faloutsos进一步提出了ST-索引,这扩张了先前子序列处理的研究。Agrawal采用了R*和R+树作为索引结构。Vlachos提出多矩阵树,这是对欧几里得和间歇空间的混合索引结构。最小边界矩形MBR也是一种普遍的时间序列索引技术。Rafiei采用了MBR,发展了基于傅里叶转黄的MT-索引,Kahveci 和Singh 提出了基于小波转换的多路解决索引。Chen提出对PLR表示的索引机制。另一方面,Kim提出针对控制时间序列模式数据库的TIP-索引。EMDF Kim通过改善扩展的多维动态索引发展TIP-索引。iSAX是基于SAX的大量时间序列索引。Li提出多分辨率索引结构,适用于不同的表示。
苹果花前药剂处理时间与要点 篇4
1.喷药时间。一般年份, 苹果开花前的药剂处理多在花露红至花序分离期进行, 以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为宜。花露红后若温度偏高, 喷药时间应适当提前;若温度偏低, 则喷药时间可适当延后。此外, 喷药时间与放蜂的安全间隔期不能少于7 天, 否则会影响苹果受粉。
2. 处理要点。此次用药可将药剂浓度提高0.5 ~1.0倍。如生长季节使用2 000 倍的药剂, 此次用药可以使用1 500倍, 甚至可以提高到1 000倍使用。高浓度药剂时用药时间不宜过晚, 否则容易出现药害。
为了兼治不同的病虫害, 节省劳动力, 此次用药一般选择1~2 种杀菌剂、1~2 种杀虫剂和1 种杀螨剂混合喷施, 冻害严重的地区需添加防冻剂;但混合药剂一般不要超过5 种, 否则易引起药害。喷药要均匀周到, 让药液润湿树体的各个部位, 特别是树皮裂缝、剪锯口、环剥切口、腐烂病刮口、芽内、芽周围等。
处理时间 篇5
实际工作中,土地的开发情况比较复杂,应该使土地使用权转入相关在建工程或存货项目的确认时间及其会计处理方法能够适应各种情况,做到既合理又简便。对此,笔者认为,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应分别一般企业(指非房地产开发企业,下同)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处理。
一、一般企业的土地使用权转入相关在建工程的会计处理
一般企业已开发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应按所开发的各个工程项目的占地面积和预计使用期限,计算确定各个工程项目应分摊的金额,在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转入工程项目。工程项目指可作为单项固定资产入账核算的建设项目。某个工程项目的占地面积,包括该项目实体及其周围直接相关配套设施(如楼外走廊、绿化地等)占地面积之和。对于开发项目预计使用期限短于土地使用权有效期限的,其差额期限内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部分,不应计人工程项目,而应保留在无形资产账户中,待工程项目使用期满报废后,再转入新建工程项目或按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摊销。
关于土地使用权转入工程项目的时间,由于工程项目建设期限一般较长,且不尽相同,在不同时间转入所带来的结果也不相同,因此,必须对此作出规范。由于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必须连续进行,因此,笔者认为,较为合适的时间应该是所开发的工程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在此之前,土地使用权应摊销计入管理费用。对此,《企业会计制度》应作相应调整,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已开发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总额÷全部土地面积×已开发土地占地面积
或已开发土地的土地使用权=每单位面积购价×已开发土地占地面积
某项目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每单位开发面积摊销额(每单位面积购价)×该项目占地面积÷该土地使用权有效期限×该项目预计使用期限
例:设甲企业为一般企业,于7月1日购入土地使用权,有效期限70年,面积l 000亩,每亩购价140 000元,共计 14000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1月1日起,开发其中的200亩,于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在建工程有关资料如下:办公楼一座,预计使用期限50年,占地面积48亩;厂房一座,预计使用期限30年,占地面积128亩;食堂一座,预计使用期限30年,占地面积24 亩。土地使用权按年摊销。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年12月31日,计算已开发工程项目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并予以结转。
已开发200亩土地应分摊额=140 000×200=28 000 000(元)
办公楼应分摊额=140000×48÷70×50=4 800000(元)
厂房应分摊额=140000×128÷70×30=7 680000(元)
食堂应分摊额=140000×24+70×30=l 440000(元)
办公楼、厂房、食堂共计应分摊13 9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办公楼 4 800000
——厂房 7 680 000
——食堂 1 44000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13 920000
计入工程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形成固定资产价值。对于已开发的200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中尚未转入工程项目又未摊销的部分13 480 000元(28 000 000-13 920 000—28000000÷70×1.5)仍保留在无形资产账户上,不予摊销。若继续开发,则处理办法与上相同;若不再开发,则与其他尚未开发使用的土地使用权一并摊销计人管理费用。假设,甲企业自到2032年末,未曾开发其他项目,厂房与食堂均于2032年末报废,
则2033年末,应摊销计入管理费用的土地使用权为未开发土地以及报废的厂房和食堂的土地使用权的摊销额,计 1 904000元[140000×(800+128+24)÷70].而20至2032年,每年摊销计人管理费用的土地使用权金额为 1 600000元(140000×800÷70)
需要注意的是,若已建成的固定资产(仅指由相关在建工程转入的固定资产,下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如改扩建),需调整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时,应同时调整其分摊的土地使用权。即,当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缩短时,应相应将缩短期间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从固定资产账户转回到无形资产账户;当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延长时,应将延长期间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从无形资产账户转入固定资产
账户。假设上例中食堂在使用至末时,重新确认的预计使用年限为(比原来缩短了),其他条件不变。则未来两年使用期内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为每年48 000元(1440 000÷30),与原来每年的分摊金额相同;缩短的10年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480 000元(48000×10),应转回到无形资产账户中。会计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480 000
贷:固定资产——食堂 480 000
这时,因调整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而相应调整的土地使用权,在固定资产报废前,不作摊销处理;在固定资产报废后,分别是否再开发进行相应处理。
假设食堂在使用至18年末时,重新确认的食堂预计使用年限延长至35年(比原来延长了5年),其他条件不变。则应将延长的5年期间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240 000元(48 000×5),从无形资产账户转入固定资产账户。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食堂 240 00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240 000
这时,因调整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而相应调整的土地使用权,在固定资产报废前,不影响未开发土地的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在固定资产报废后,分别是否再开发进行相应处理。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转入存货项目的会计处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开发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与一般企业不同,应在开始开发时,将其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按该存货项目的占地面积计算确定,并转入相关存货项目,而不必考虑存货项目的预计使用期限。之所以在开始时分摊转入,因为:(1)存货项目一经建设,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即已发挥作用。应计人存货成本。(2)存货项目一旦建成售出,相应的土地使用权便随之转移给购货方,不存在连续摊销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不必考虑土地使用权的预计使用期限的原因。计算公式如下:
应转入存货项目的土地使用权=该存货项目占地面积×每单位开发面积摊销额(每单位面积购价归该土地使用权有效期限×(该土地使用权有效期限—该项土地未开发期限)
仍以上例为例,若甲企业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他条件不变。则2002年1月1日,计算各存货项目应分摊的土地使用权。其中:
办公楼应分摊额=140 000×48÷70×(70-0.5)=6 672000(元)
厂房应分摊额=140000×128÷70×(70-0.5)=17 792000(元)
食堂应分摊额=140000×24÷70×(70-0.5)=3 336 000(元)
应转入存货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共计27 80000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办公楼 6 672 000
——厂房 17 792 000
——食堂 3 336 00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27 800 000
处理时间 篇6
过去, 储运部长城生产区污水回收池上的污水泵必须长时间运转, 一旦停泵所有罐区的脱水就不能及时打入污水回收罐内, 而一旦流入污水处理厂, 就会大大超过回收处理能力, 给安全环保带来压力和隐患。
在持续改进工作中, 储运部持续改进技术小组立项攻关, 对污水泵启动开关进行改进。储运部自购安装了高、低液位开停泵控制开关, 在运营维护中心的配合下, 污水池内加装了浮球, 根据污水池液位高低浮球上下浮动控制污水泵开停、开关。
这样, 一是保证了污水泵的间隔运行休息时间, 通过现场观察, 每天污水泵运转时间减少10h以上, 两台电机26kW, 每天可节电260kW以上, 节省100多元;
处理时间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在内蒙古达拉特旗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进行, 试验材料为内糜5 号。
1.2 试验方法
以45 ℃及90%高湿处理种子共10 d, 加速糜子种子老化进程, 每2 d取样分析, 将处理2、4、6、8、10 d取样的种子于大田播种, 分别用N1~N5表示, 以未老化处理的种子为对照 (N0) 。3 次重复, 6 行区, 行长5 m, 小区面积10 m2。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株田间生长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 与未经老化处理的对照相比, 内糜5号糜子种子在经过不同天数的老化处理后, 在田间表现为随着老化处理的天数增加, 植株的生长势表现为逐渐减弱, 各种处理天数下, 均未出现畸形苗。对照田间出苗密度为133.80万株/hm2, 经不同天数处理后的出苗密度依次为125.25万、124.95万、108.15万、70.80万、37.35万株/hm2。与CK相比, 表现为随着老化处理的天数增加, 植株的出苗密度逐渐降低。CK田间出苗率为76.27%, 经不同天数处理后的出苗率依次为71.42%、71.25%、61.67%、40.36%、21.32%, 与CK相比, 表现为随着老化处理的天数增加, 植株的田间出苗率逐渐降低。
2.2 考种指标和小区产量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 与未经老化处理的CK相比, 内糜5号糜子种子在经过不同天数的老化处理后, 株高、主茎节数、主穗长、穗粒重、千粒重等各考种指标均值都表现为随着老化处理的天数增加而逐渐降低。CK小区产量为5.27kg, 经不同天数处理后的处理N1、N2、N3、N4、N5各小区产量依次为5.24、5.21、4.21、4.15、3.85 kg, 表现为随着老化处理天数的增加, 各小区产量均值逐渐降低。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与未经老化处理的对照相比, 内糜5 号糜子种子在经过不同天数的老化处理后, 在田间都表现为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 植株生长势减弱, 出苗密度、出苗率、各考种指标均值和小区产量都有所降低。
人工老化与自然老化的相关程度是应用人工老化研究糜子耐贮性问题的关键。如何解决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结果稳定性的问题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采用45 ℃及90%高湿的条件下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处理种子, 试验结果表明内糜5号在处理6 d后其出苗密度、出苗率、产量等指标明显表现为有降低的趋势, 说明是内糜5 号糜子种子在45 ℃及90%高湿的条件下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处理种子6 d后, 其活力表现有下降的趋势, 在处理4 d后, 表现有一定的耐热性但是若温度降低到40、35 ℃时, 再模拟人工加速老化, 是否处理时间稍长后, 种子的活力开始表现有下降的趋势, 或者是温度提高到50 ℃, 甚至55 ℃后, 再模拟人工加速老化, 是否处理时间更短后, 种子的活力开始表现有下降的趋势, 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证实。此外鉴于试验条件的限制, 试验中用到的国产老化箱在改进后也只能达到90%湿度, 因此未能采用100%湿度的试验条件, 若能达到100%湿度的试验条件, 则试验更加完善。
摘要:以内糜5号种子为试验材料, 采用人工加速老化法, 对糜子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特性和种子活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与未经老化处理的对照相比, 内糜5号糜子种子在经过不同天数的老化处理后, 在田间都表现为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 植株生长势减弱, 出苗密度、出苗率、各考种指标均值和小区产量都有所降低, 以期为糜子种质资源的安全保护和糜子良种生活力的鉴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糜子,内糜5号,老化,种子活力
参考文献
[1]任永峰, 刘建设, 门果桃, 等.不同贮藏时间和地点对谷子、糜子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J].种子, 2013 (5) :77-78.
[2]高平平, 乔燕祥.糜子种子活力衰变与贮存时间的关系[J].山西农业科学, 1995 (4) :22-25.
[3]任永峰, 刘建设, 门果桃, 等.不同温度和时间浸种对糜子种子萌发特性和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5) :2030.
[4]林岩, 郭桂玉.北方糜子高产栽培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20) :14.
[5]王桂梅, 陈占飞, 杨晓军.黄土高原旱作糜子高产栽培集成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 2014 (6) :117-118.
处理时间 篇8
国内在6月至7月间进行了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自动及手动交会对接试验任务。而闰秒的出现打破了每分钟60 s的时间运行规律,作为航天测控和弹道测控设备时频分系统中的IRIG-B码终端是否能适应闰秒对时间的调整,能否保证整个测控系统在闰秒时刻与UTC时间一致,并满足所有测控系统时间的统一,使测控系统圆满完成此次任务。鉴于这种情况,由航天测控总体单位牵头,从4月开始对国内正在使用和进行研测控设备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GJB 2991—1997《B时间码接口终端》规范中并未出现对闰秒的要求,几乎所有测控设备中的时频分系统均无闰秒的调整功能。为确保此次任务,应完成对之前研制的测控设备中时频分系统的改造,保障交会对接测控设备的时间统一。
应用于航天测控中的IRIG-B码终端,其可靠性要求较高,通常采用冗余设计[1],利用GPS系统、北斗系统和外部IRIG-B码多种时间系统作为终端的外部时间基准。根据对在用测控设备时频分系统改造实践,结合现阶段时频分系统中IRIG-B码终端要求,提出了在IRIG-B码终端中闰秒的处理方法与流程。以下分别介绍了闰秒的出现对航天测控的影响、外部时间基准、IRIG-B码终端设计和终端中时间信息及闰秒的处理。
1 闰秒对航天测控的影响
国际原子时(TAI)是基于国际单位系统中的SI秒。TAI利用全球分布的同步原子钟系统得到,计算时对单台原子钟的时间加权平均,并对已知影响因素修正。平时所用的世界协调时(UTC)是一种折衷的世界尺度,利用原子时的速率,而在时刻上逼近世界时。UTC同TAI相差0.9 s,便对UTC作一整数秒的调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闰秒”。由于地球活动的不可预知性,也导致闰秒的不可预知[1]。正常情况下,UTC在6月30日或12月31日的最后一秒进行,国内采用同UTC同时调整的方法进行闰秒,所以对于北京时间,就相应在7月1日或1月1日7时的最后一秒。在闰秒时,由国家授时中心提前8周发布闰秒信息。
时间频率分系统作为测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担负着为系统提供准确而稳定的时间频率基准的任务。时频分系统须适应闰秒对时间的调整。否则,将造成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测控系统与国家测控中心时间的不统一,从而引发测控站间的通信不畅,无法共享数据,导致测控数据计算分析错误甚至将造成测控任务的失败。
2 外部时间基准
2.1 IRIG-B码
IRIG-B码是美国靶场测量组织制定的标准时间码格式,其在国际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已成为国际通用标准。结合国内航天测控和时频技术的发展,新制定的GJB 2991A—2008《B时间码接口终端》规范[2],作为IRIG-B码终端的设计标准。标准中规定IRIG-B码分为直流码和交流码两种码型,其中交流码是以1 kHz正弦波载频对直流码幅度调制后形成的,码元帧格式如图1所示。同GJB 2991—1997《B时间码接口终端》规范相比,新标准在码元定义中,增加了闰秒修正标志和年编码,时间码编码位置如表1所示。
其中年的个位和10位交替出现于45~48位,年的个位与偶数秒出现在同一帧中,年的10位标志为“1”时,表明45~48位表示的是年的10位,反之,则是年的个位,在闰秒时,年的10位无法与奇数秒相对应时,舍弃年的10位。
闰秒标志用于控制B码接口终端进行闰秒调整,闰秒标志码元为索引计数27、28所对应的两个码元。当B码传输的UTC时间需向后闰秒调整时,闰秒标志编码为01;当需向前闰秒调整时,闰秒标志编码为10。
2.2 GPS时间和北斗时间
GPS时间是一个与UTC相似但却完全不同的原子时系统[3]。GPS时间与UTC时间的区别在于GPS无闰秒,而UTC闰秒的引入使得GPS时间与协调时UTC之差为已知累计闰秒的整数[3]。GPS广播电文并不直接提供标准时间信息,其标准时间信息通过GPS时间历元零点、星期计数器和星期中的时间计算获得。在广播电文中,提供与UTC时间累计闰秒的整数及提前8周预报闰秒信息。
北斗系统与GPS相同,其时间系统无跳(闰)秒,系统时间与中国科学院授时中心的UTC(NTSC)保持一致,相差<1 μs。所传输的每个超帧电文信息中,包含如下基本信息[3]:
时刻:表示本超帧第一帧对应的时刻,分化值为1 min。
闰秒:表示UTC的闰秒,表示北斗系统时间和UTC整秒差值,分化值为1 s。电文信息中实时告知当前北斗时间和UTC的闰秒信息,同时在发生闰秒调整时会提前1 min预告相关信息。
时差:表示北斗系统时间和中国国家授时中心发布的UTC时差值<1 s的部分,分化值为10 ns。
3 IRIG-B码终端设计
3.1 工作原理
IRIG-B码终端主要有基准接收选择和时间信息处理及生成B码组成[4],如图2所示。工作原理为接收GPS接收机、北斗接收机和外时统B码解调时间基准与信息,根据基准状态和监控命令选择其中一种时间基准及信息作为IRIG-B码终端生成IRIG-B码的时间参考源。对时间参考源中时间信息处理后,利用时频分系统中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分频,产生2 ms、5 ms、8 ms同步信号,分频后进行同步编码生成IRIG-B码[5]。IRIG-B码终端作为航天测控设备时频分系统的一部分,其监控采用分控和远控两种模式;分控是利用IRIG-B码终端前面板进行功能设置和状态查询,远控则是利用远控计算机对其终端前面板进行相关设置及查询。
3.2 IRIG-B码终端硬件设计
硬件电路主要包括:接收机电路、基准接收选择电路、时间信息处理及编码电路和监控电路4部分组成[6]。其中接收机电路根据对时间同步精度的需求分析,选择相应的接收机和对应的接口芯片,进行接收机的时间基准和信息的提取;另外3部分电路采用Alter公司的EP1C12Q240I7和EPCS4芯片组成,利用EP1C12Q240I7内部PLL数字锁相环电路,将时钟频率倍频到200 MHz,以此IRIG-B码编码时同步分频的同步信号的同步精度。监控电路中远控模式根据测控系统的要求,采用RS422A差分信号与监控分系统计算机通信,完成远控命令的接收和状态的上报;分控模式的操作面板处于前面板,由键盘和显示屏组成,利用前面板的操作可完成功能设置和状态查询,进行单机的功能测试。硬件电路组成如图3所示。
利用FPGA构建的硬件电路具有集成化程度高、程序采取并行方式运行和处理速度快的特点。其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FPGA编程,对于设备功能的增加仅需升级软件便可完成,无需修改硬件电路,此次终端增加适应闰秒功能的改造,仅是通过升级FPGA程序而完成的。
4 时间信息及闰秒的处理
4.1 时间信息处理
由《B时间码接口终端》规范可知,在参考秒基准上升沿后10 ms时必须取得当前秒的时间信息,否则无法进行正常编码。而对于GPS、北斗和外部IRIG-B码在基准沿后10 ms时均可无法解调出当前秒的时间信息,由图1可知,在IRIG-B码信号参考秒基准沿480 ms后才可完全解调出当前秒的时间信息,而对于GPS和北斗系统,不同卫星接收机提供的当前秒时间信息需要在秒基准沿后时间有所不同,通常需要100~200 ms,如图4所示。
通过解调外部基准的当前秒时间信息,不可直接用作生成B码编码的时间信息。否则,编码时间信息与实际时间将慢1 s,需对解调出的时间信息根据时间的运行规律,采用在当前秒基准沿后将上一秒解调出的时间信息加1 s的方法对该信息进行处理,以此作为IRIG-B码编码的时间信息。而闰年的处理可通过判别,由软件自动完成,但闰秒由于不可预知,因此需在闰秒时提前发布公告,根据不同外部参考基准和测控站的需求,采取不同方式进行相应的处理。时间处理程序流程如图5所示,程序在秒基准信号上升沿后执行。
在整个时间信息处理流程中,并未详细介绍闰秒修正的过程,以下针对不同情况,介绍闰秒的处理过程。
4.2 闰秒处理
IRIG-B码终端的研制过程,对闰秒处理的前提是需了解闰秒的发生时刻和类型,判断闰秒类型是正闰秒或负闰秒[7]。预告信息可通过GPS和北斗接收机接收的导航电文、IRIG-B码外部基准信息以及国家授时中心提前8周发布的闰秒信息中获得。尽管GPS和北斗导航系统提供的电文中包括了闰秒的预报信息,但这2种模块可提供闰秒预报信息量较少,只能提供正确的UTC时间;除此之外,某些测控站提供的IRIG-B码基准是按照GJB2991A—1997《B时间码接口终端》规范研制的,其闰秒时编码中提供的时间信息与UTC时间相比存在了2 s的误差。
闰秒预告信息的获得采用从外部参考基准解调信息中提取和国家授时中心发布的预告信息两种方式相结合。IRIG-B码终端监控模块通过接收本机前面板设置的闰秒命令或测控站远控下发的闰秒命令以及基准接收解调上报各基准闰秒预报信息,将二者逻辑组合后,下发到时间信息处理和生成B码模块。对于闰秒处理要求在秒中断后,接收基准解调出的前一秒时间信息,判断指令是否具有闰秒要求,若无要求,直接进行秒加1处理程序。否则,对闰秒类型进行判断。下面针对不同闰秒类型的处理分别做出了介绍。
(1)闰秒类型为正闰秒时:
判断接收的前一秒的时间信息是否为7月1日7时59′59″或1月1日7时59′59″(北京UTC时间闰秒时刻),若是,当前秒直接设定为 7月1日7时59′60″或1月1日7时59′60″,完成当前秒的时间信息处理;若不是,则判断前一秒的时间信息是否为7月1日7时59′60″或1月1日7时59′60″,若是,将当前秒直接设定为 7月1日8时00′00″或1月1日8时00′00″,完成当前秒的时间信息处理及闰秒处理,取消闰秒命令。反之,进入秒加1程序,下一秒继续采用前述的方式进行闰秒处理,直至完成闰秒。
(2)闰秒类型为负闰秒时:
判断接收的前一秒的时间信息是否为7月1日7时59′58″或1月1日7时59′58″(北京UTC时间闰秒时刻),若是,当前秒直接设定为 7月1日8时00′00″或1月1日8时00′00″,完成当前秒时间信息处理及闰秒处理,并取消闰秒命令。若不是,则进入秒加1程序,下一秒继续采用前述的方式进行闰秒处理,直至完成闰秒。
对于采用以GJB2991A—1997《B时间码接口终端》规范的IRIG-B码作为外部基准时,可将研制终端设定在守时情形下进行闰秒,完成闰秒后再将IRIG-B码设置为外部基准,以规避原规范导致的错误。
5 结束语
通过7月1日的观察,利用文中介绍的时间信息处理及闰秒处理方法,改造后的IRIG-B码终端适应闰秒对时间的调整,实现测控站间的时间统一。对在研的IRIG-B码终端设备,采用模拟不同的外部基准条件下进行闰秒,验证了终端对闰秒的适应能力,针对不同基准可灵活、方便地进行闰秒。
摘要:闰秒的出现打破了每分钟60 s的时间运行规律,航天测控和弹道测控时频分系统的IRIG-B码终端需要适应闰秒对时间的调整,以此满足测控系统的需要。文中利用介绍的时间信息处理及闰秒处理方法,改造后的IRIG-B码终端能够适应闰秒对时间的调整,实现测控站间的时间统一。对在研的IRIG-B码终端设备,采用模拟不同的外部基准条件下进行闰秒,验证了终端对闰秒的适应能力,针对不同基准能够灵活、方便地进行闰秒。
关键词:IRIG-B码,闰秒,测控时频分系统
参考文献
[1]童宝润.时间统一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王伟,王莉,黄晓文.B时间码接口终端通用规范(GJB2991A-2008)[M].北京:总装备部军标出版发行部,2008.
[3]李跃,邱致和.导航与定位[M].2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4]杨志刚,荣文博.多模定时基准在IRIG-B码终端中的应用[J].电光系统,2009(3):4-7.
[5]杨志刚,荣文博.GPS&IRIG-B码时间系统分析[J].电子科技,2005(7):4-7.
[6]李杰,李杰燃,张烨.基于EPM7160S的IRIG-B(AC)码调制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0,18(2):60-62.
处理时间 篇9
1 含铬废水产生及常见治理方法
1.1 含铬废水产生
在电镀过程中从一道工序到另一道工序, 需要经过水洗, 由此产生了电镀废水, 当废水含有六价铬时, 成为电镀含铬废水。含铬废水中铬的存在形式有Cr3+和Cr6+两种, 其中Cr6+的毒性最大, 大约是Cr3+100倍。含量超标的含铬废水混入农业灌溉或水体养殖中, 特别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转移摄入人体, 将会引起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及整个自然环境。据统计全国约有1万家电镀厂[1,2], 每年排放出的废水达40亿m3。因此, 对含Cr6+的废渣、废水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1.2 处理含铬废水最常用的方法
处理含铬废水最常用的方法以化学氧化还原-中和-絮凝沉淀法[4,5]最为常见。
还原沉淀法具有一次性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操作管理简便的优点, 因而得到广泛应用。还原沉淀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含铬废水处理方法。基本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还原剂, 将Cr6+还原成Cr3+, 然后再加入絮凝剂, 使其沉淀, 从而去除铬离子。
2 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时絮凝沉淀时间的选择
2.1 还原沉淀应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
目前, 监测过程中, 某些企业为了使含铬废水Cr6+和总铬达标排放, 加还原剂使Cr6+充分还原成Cr3+后, 再加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 为了铬离子充分沉淀, 人为加大絮凝沉淀的时间, 但是根据实际监测结果, 絮凝沉淀时间过长, 可能导致出口总铬排放浓度超标。
2.2 Cr6+和总铬的浓度絮凝沉淀时间的选择
该企业产生的含铬废水Cr6+的浓度为51mg/L, 企业采用石灰粗调碱液精调的方式调节p H, 采用机械搅拌进行絮凝沉淀。
根据不同时间的采样分析, 其结果见下表。
从表1可以看出废水中Cr6+的浓度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会逐渐见底, 25分钟以后, 浓度基本上不再发生变化;但是Cr3+的浓度随着搅拌时间起初也是逐渐降低, 但是, 40分钟以后这个趋势会发生变化, 浓度会有升高, 25~40分钟浓度最低。可见总铬的浓度并不是絮凝沉淀的时间越长, 浓度越低;这是因为搅拌一段时间以后, 废水中的絮体达到最大之后, 如继续搅拌将会絮体击碎, 造成Cr3+反溶, 造成废水中的总铬浓度超标。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絮凝沉淀的时间并非越长越好, 当废水中的絮体量达到最大值时, 应立即停止搅拌, 搅拌时间过长时容易导致絮体, 发生总铬浓度超标现象。
化学方法处理含铬废水, 其中利用到了还原剂Na2S, 利用这个化学物质可以对废水中的铬离子进行还原, 同时还会产生一些H2S。经过这两步骤就会发现p H对于总铬处理影响比较微弱, 其中p H值大小可以通过氢氧化钙进行调节, 不同沉淀物之间发生附和包藏作用共同沉淀, 沉淀比较密实, 沉淀性也是不错, 符合规定要求, 这样可以减少一些工程成本。石灰对于废水中和能力有限, p H值不易于调节, 所以石灰石可以把p H值控制在8.0至9.0左右。可以满足国家规定的废水碱含量排放标准, 而且滤液的p H值满足后, 可以直接进行排放。
3 小结
本文仅以采用氢氧化物沉淀处理工艺将其沉淀分离去及含铬废水初始浓度在50mg/L时进行探讨。采用其它物质进行沉淀处理, 或废水初始浓度发生变化以及搅拌方式及强度不同时, 最佳絮凝沉淀时间是否也会发生变化, 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参考文献
[1]曾君丽, 吴肖湘, 邵友元.还原中和絮凝沉淀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研究.东莞理工学院报2011年第01期.
处理时间 篇10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水质检测,指标比较分析
污水水质监测是能侧面评价水体质量, 是污水厂运行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COD、DOC已被国家认定为水质标准测定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即选取COD在线监测仪对污水样本进行监测, 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污水处理厂简介
A污水处理厂采用经典A/O工艺, 处理流程如下:原水→曝气沉砂池→初沉池→A/O池→二沉池→出水。目前日均处理能力为3.25×105m5。污水经粗格栅、细格栅流人曝气沉砂池后进入初沉池, 停留2 h后流进反应主体A/O池, 污染物进过微生物充分降解利用后流入二沉池出水。
1.2 水样选取
根据A/O工艺流程, 以季度为单位分别搜集各流程段水样作为样本, 将水样经0.45μm滤膜过滤后存4℃环境保存备用。
1.3 监测方法
采用COD在线监测仪滴定法对样本水质进行监测, 实施步骤如下: (1) 取2.5m L污水样本; (2) 加入试剂; (3) 消解10min后冷却2min; (4) 倒入比色皿:设备显示屏直接显示试样COD浓度。
2 结果
2.1 不同季节流程水样COD变化规律
监测发现, 不同级别流程水样COD均有一定的差异, 其中夏秋两季处理情况比冬春较好。见图1。
2.2 不同季节流程水样含氮类化合物含量变化规律
监测发现, 不同季节流程水样含氮物含量存有一定的差异, 其中氨氮浓度最高, 其次依次为有机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见图2。
2.3 不同季节流程水样中有机物种类变化
监测发现不同季节各流程水样有机物种类含量比较差异不大, 但不同流程水样中有机物种类含量存有显著差异。其有机物平均含量分别为:原水127种, 沉砂93种, 初沉94种, A池69种, O池56种, 二沉57种。
3 结语
就我国而言, 城镇污水已逐步得以控制和循环利用。但污水处理需在必要的温度、工艺、酶介下进行, 不同季节、工艺流程阶段应如何对应处理呢, 陈忠林[1]在研究中, 将东北某污水处理厂各流程污水水样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新分析。研究发现, 针对城镇污水流向、分布制定特定的污水处理工艺是基础, 同时结合不同季节、水质来源等给予必要的处理对提升污水处理效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显示, 不同季节污水处理效能具有显著的差异, 其中夏秋两季效果较佳。分析原因, 温度可改变微生物代写活性, 而要确保厌氧工艺效果, 需适当的温度支持, 以激活微生物酶活性来提升水处理效能。夏秋两季温度明显高于冬春, 其微生物酶活性也相对交稿, 因此水处理效能也明显较高。在冬季, 大多污水处理厂都会采用保温或升温来提升水处理效率。同时, 研究还显示, 不同季节流程水样含氮物含量存有一定的差异。提示, 在污水处理中, 应根据季节配备对应浓度的酶物质, 以激发生物活性来提升处理效能。另外, 虽然有机物含量与季节关系不大, 但在不同流程中却有明显差异。提示多流程处理后虽然能有效清楚污水有害物质, 但有机物也有丢失。接下来应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 可将氮类化合物、有机物种类含量等作为一个标准来判断工艺效果。
综上所述, 不同时间段 (季节) 污水处理方法略有差异, 结合地区特征优化设置污水处理工艺非常重要, 但不同季节应根据情况配备合适的酶介质并充分保证水源水质安全性才行。
参考文献
【处理时间】推荐阅读:
时间管理技巧与事务处理顺序11-13
时间,时间作文10-22
时间作文:时间的脚步作文10-13
小升初考试时间具体时间05-17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07-25
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09-15
教师的时间与时间管理论文08-28
关于珍惜时间演讲稿:时间就是生命08-18
时间的谚语:时间也是宝贵的08-22
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主题班会方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