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病理特征

2024-10-13

免疫病理特征(通用7篇)

免疫病理特征 篇1

(陇县人民医院, 陕西陇县721200)

三阴乳腺癌 (triple-negative byeast carcinoma, TNBC) 指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 ER) 、孕激素受体 (pvogesterone receptor, PR) 和HER-2/neu均无表达的乳腺癌, 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临床类型, 以侵袭性强预后差为主要特征。本文对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及生存情况进行文献复习及分析, 旨在提高对三阴乳腺癌的预后预测和治疗效果。基因标记 (gene signature) 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成为该领域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根据基因标记的差异将乳腺癌分为不同的分子亚型, 包括basal型、luminal型和HER-2/neu阳性型, 不同亚型乳腺癌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存在明显差异[1,2,3]。Basal-like型乳腺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缺乏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 ER) 、孕激素受体 (progesteronereceptor, PR) 和HER-2/neu的表达。三阴乳腺癌指ER、PR和HER-2/neu均无表达的乳腺癌, 80%~90%的三阴乳腺癌属于Basal-like型乳腺癌[4]。

3总结

三阴乳腺癌患者占全部乳腺癌的10%~17%, 患者往往比较年轻, 诊断时分期较晚, 预后较差。三阴乳腺癌远处转移的危险性较高, 主要表现为肺转移和肝转移多见, 肿块大小和淋巴结状况是影响预后的两个主要因素, 不适用内分泌和靶向治疗。对三阴乳腺癌患者通过手术及放疗和强烈的化疗, 紫杉醇类基础的含铂方案和靶向治疗 (EG-FR抑制剂) 等方案正尝试取得一定疗效。

免疫病理特征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5.3±4.2)岁。经手术取病理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将标本固定,采用石蜡封闭,检测80例标本的ER、PR、HER-2三阴者,以及其CK5/6以及EGFR表达。

1.2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标本的ER、PR以及HER-2、CK14、CK5/6,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染色。采用pbs作阴性对照,阳性对照为已知阳性组织,其中CK14是细胞质阳性,ER和PR是细胞核阳性,CK5/6以及EGFR是细胞膜阳性。将随机选择的7例病理标本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法进行检测,其EGFR基因检测试剂盒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其中EGFR呈桔红色,CEP7为绿色,两种比值>2∶1,则表明EGFR出现扩增。

1.3观察指标:观察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的结构特征、生长方式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呈实性巢状以及缎带状形状,其中,有21例浸润性生长、59例肿瘤周边推挤式生长。肿瘤细胞膜不清晰、呈椭圆或圆形、具有较少的细胞质、核浆比例高、异型性较大、常见核分裂象以及细胞凋亡。

2.2 80例患者中,EGFR阳性表达率为76.3%(61/80)、CK5/6阳性表达率为78.8%(63/80)。EGFR阳性表达可见图1。

2.3 80例患者中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有34例,转移率占42.5%;出现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有5例,占71.4%,且出现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更高。选择的7例患者中进行EGFR的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有5例EGFR基因扩增,有6例出现EGFR蛋白过表达,5例基因扩增者均存在EGFR蛋白过表达,另外1例EGFR蛋白未过表达的也没有出现基因扩增。也就是说,出现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相对于没有出现基因扩增的患者要高(P<0.05),且EGFR蛋白表达与EGFR基因扩增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是一种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病理学特征的新型乳腺癌[2]。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认为乳腺癌的起因源于腺上皮细胞,该疾病具有较难的预后性[3]。在医学研究中,相关研究人员根据癌基因与受体的蛋白表型进行预后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对其基因进行分型,主要研究出基底细胞样型、腔A型、腔B型、HER2过表达型以及正常乳腺样型。其中基底细胞样型的诊断是最为复杂的,在一些乳腺癌患者中可以发现EGFR基因扩增[4]。在本研究中,我们在80例患者中选择了7例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发现有5例存在EGFR基因扩增,且出现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也相对较高,也就是说乳腺癌早期转移中,EGFR受体为其提供了有利条件。总之,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在临床上,具有较为特殊的组织形态特点以及免疫组化特征,是一种新型的乳腺癌亚型,具有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更高。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病理形态特征以及免疫表型与分子病理检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免疫组化CK5/6以及EGFR检测,并从中选择7例为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观察患者的病理特征以及免疫表型与分子病理检测的关系。结果 80例患者中,EGFR阳性表达率为76.3%(61/80)、CK5/6阳性表达率为78.8%(63/80)。出现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相对于没有出现基因扩增的患者要高(P<0.05),且EGFR蛋白表达与EGFR基因扩增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结论 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在临床上,具有较为特殊的组织形态特点以及免疫组化特征,是一种新型的乳腺癌亚型,具有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更高。

关键词: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免疫表型,分子病理

参考文献

[1]瞿伟.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与分子病理检测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6):112-114.

[2]武秀秀,张帆.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5,28(11):354-355.

[3]周恬,毛大华.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的生物学标记及临床意义[J].贵州医药,2015,39(2):184-186.

免疫病理特征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血清学检测及肝组织穿刺活检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的病例共84例,所有患者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均显示血清ALT和AST在正常范围,均未接受任何治疗,且可以排除其他合并症。免疫耐受期的诊断标准: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HBV DNA载量高(常常>106 IU/ml,约相当于107 copies/ml),但血清ALT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并可维持数年甚至数十年,或轻度炎症坏死、无或仅有缓慢肝纤维化的进展[3]。

1.2 方法

1.2.1 血清学检测

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i2000,Abbott公司,美国);ALT、AST的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400,奥林巴斯公司,日本);HBV DNA载量的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定量PCR仪,罗氏,美国)。

1.2.2 肝组织穿刺活检及病理检查

患者知情同意后,B超引导下行肝脏穿刺,组织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4μm厚度切片,常规HE染色、网状纤维染色、Masson染色及D-PAS染色。由2名经验丰富的病理医生阅片,并量化病理指标。

1.2.3 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判定

依据2000年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4],将炎症活动度分为G0~G4,将纤维化分为S0~S4。

1.2.4 肝脏其他病理指标

采用半定量标准:(1)肝细胞变性及小叶内炎症,观察肝细胞有无气球样变性及嗜酸性小体。小叶内点灶状坏死的计数参照HAI评分[5],0:无点灶状坏死;1:每个10倍视野≤1个;2:每个10倍视野2~4个;3:每个10倍视野>4个。(2)汇管区内炎症,0:无炎症;1:偶见散在汇管区内炎细胞;2:至少一个汇管区内炎细胞聚集;3:2个以上汇管区内较多量炎细胞;4:有界面炎。(3)毛玻璃样肝细胞,0:未见;1:散在;2:呈小片;3:可见大片毛玻璃样肝细胞。

1.2.5 免疫组化染色

石蜡切片HBsAg、HBcAg免疫组化染色采用PV6000二步法。HBsAg、HBcAg单克隆抗体及PV6000二步法免疫组化试剂盒来自北京中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阳性结果判定:以胞浆、胞膜或胞核内棕褐色颗粒为阳性,-:无着色;+:阳性细胞数占0~25%;++:阳性细胞数占26%~50%;+++:阳性细胞数占51%~75%;++++:阳性细胞数>75%。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84例患者中,男56例,女28例,男∶女=2∶1;肝穿时年龄11~44岁,平均(25.05±7.44)岁;发病年龄0~35岁,平均(19.01±7.54)岁;其中,4例出生时即有HBsAg阳性,最长者经历24年才行肝穿活检。所有患者中,有明确乙肝家族史的占57.14%(48/84)。

2.2 血清学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HBsAg和HBeAg阳性,ALT和AST结果均<40 U/L,HBV DNA载量为107~1010 copies/ml。

2.3 肝组织穿刺病理结果

肝脏穿刺组织长1.5~2.0 cm,直径约0.1 cm,均含有6个以上完整汇管区。镜下均可见完整的小叶结构。

2.3.1 肝细胞变性及小叶内炎症

小叶内肝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疏松,伴有气球样变性者25例(29.76%),2例(2.38%)有嗜酸性小体形成。整个肝穿组织点灶状坏死的数量1~11个不等,其中,每个10倍视野≤1个者占57.58%(19/33);2~4个者占21.21%(7/33);>4个者占21.21%(7/33)。D-PAS染色均未显示有蜡质样细胞沉积(图1)。

肝小叶结构完整,汇管区和肝实质内均未见明显炎症

2.3.2 汇管区炎症

可见汇管区内单个核细胞浸润者27例(32.14%),炎症程度均较轻,其中1分者占51.85%(14/27);2分者占33.33%(9/27);3分者占7.41%(2/27);2例(7.41%)偶见轻度界面炎为4分(图2)。

一个汇管区可见较多量炎细胞,局部可见灶性界面炎

2.3.3 毛玻璃样肝细胞数量

本组病例中,毛玻璃样肝细胞易见,其在HE染色下形态为肝细胞胞浆内出现均匀一致的浅粉色细颗粒状物质,多呈散在分布,占58.33%(49/84);呈小片分布者占21.44%(18/84);14.29%(12/84)可见大片毛玻璃样肝细胞;5.95%(5/84)未见明确毛玻璃样肝细胞(图3)。

2.3.4 纤维化程度

84例中仅有26.19%(22/84)有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其中,纤维化局限于汇管区者18例,有纤维间隔形成者4例(图4)。

2.3.5 组织分级及分期(G/S)

肝穿组织内无炎症及纤维化(G0/S0)者共51例(60.71%);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表现为G1/S1者18例(21.43%),G1/S0者11例(13.10%),G1/S2者2例(2.38%),G2/S2者2例(2.38%)。统计分析显示:G1/2病例的HBV DNA载量较G0高;S1/2病例的HBV DNA载量亦高于S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75、P=0.613)。见表1。

肝细胞内见均匀一致的淡粉色细颗粒状物质

2.3.6 免疫组化结果

所有病例均表达HBsAg,其着色呈胞浆型、胞膜型、包涵体型及周缘型4种模式,全部病例均可见胞浆型、包涵体型及周缘型(图5),而仅在14例中见胞膜型着色。HBcAg的表达阳性率为94.05%,其着色模式为胞浆型和胞核型(图6),表现为单纯核型(48.10%,38/79)、核型为主(40.51%,32/79)、浆型为主(5.06%,4/79)、单纯浆型(6.33%,5/79)。大部分病例(71.43%)HBsAg阳性细胞数在25%以内,而HBcAg染色的阳性细胞数较集中于26%~50%,两者染色结果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两者分别与毛玻璃样肝细胞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毛玻璃样肝细胞量与HBsAg的表达量呈明显正相关(r=0.472,P=0.001),与HBcAg的表达量无明显相关性(r=-0.005,P=0.937)。见表2。

3 讨论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自然史可分为4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性或低(非)复制期及再活动期,而并非以前所提到的三期[6]。免疫耐受期的特点是:HBeAg阳性、HBV DNA载量高、血清ALT及AST正常,肝脏损伤轻微,此阶段可持续10~40年[3]。有研究根据病毒监测、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结果认为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患者进展为HCC和肝硬化的风险很低[7],但无相关的组织学证据。

免疫耐受期的患者多来自于围生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HBV者,但青少年和成年时期感染HBV,多无免疫耐受期,而直接进入免疫清除期。本组84例患者中,出现HBs Ag阳性的年龄为0~35岁,仅4例出生时已明确HBV感染,但本组多数患者(57.14%)有明确的乙型肝炎家族史,亦可间接证明母婴垂直传播的可能。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血清HBV DNA是独立于HBeAg、ALT水平及HBV基因分型以外能够独立预测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8,9]。本组病例HBV DNA水平均高于107 copies/ml,肝脏穿刺标本组织学改变显示,肝小叶均呈现完整的结构,多数病例(60.71%)未见任何点灶状坏死,存在点灶状坏死的病例中,一半以上(57.58%)仅见1个坏死灶,同时汇管区内炎症表现亦很轻微,仅32.14%的病例见汇管区内单个核细胞浸润,且炎细胞的数量极少,但有2例可见轻度界面炎改变;纤维化程度亦较轻微,22例(26.19%)伴有纤维化的病例中,仅4例可见轻微的纤维间隔形成。将肝脏组织改变与HBV DNA载量比较发现,本研究中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高的病例的HBV DNA水平高于无炎症及纤维化的病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hao等[10]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免疫耐受状态下,虽然HBV DNA载量高,病毒不断复制,但其并不能对肝脏造成明显损伤,这可能是由于机体对病毒抗原呈无应答或应答弱的耐受状态,使HBV感染的肝细胞未受到免疫攻击所致。但本组中,亦有2例可见轻度界面炎,31例可见轻度点灶状坏死,4例可见轻微的纤维间隔形成,不能排除已存在免疫清除,或病毒复制力强,仍可通过某些机制对肝组织造成轻微的慢性损伤。

本组病例HBsAg、HBcAg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BsAg阳性率达100%,HBcAg达94.05%,但根据其阳性细胞数进行进一步比较发现,免疫耐受期以HBcAg表达多见,且以核型为主,说明HBcAg与肝细胞内病毒复制有关,核型是炎症较为静止时的表现形式,而HBsAg则是HBV感染较为敏感的指标,与王功遂等[11]报道的结果一致。在HE切片中笔者观察到组织内存在数量不等的毛玻璃样肝细胞,部分病例中可见该细胞HBsAg染色阳性,统计结果显示,毛玻璃样肝细胞数量与HBsAg阳性细胞数存在明显正相关,但与HBcAg无相关性,说明肝细胞内携带大量的HBsAg,使其在HE染色下呈浅粉色细颗粒状物质。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患者病毒复制力强,虽然炎症及纤维化均呈静止状态,但仍有轻度的炎症及纤维化存在,应密切随访,警惕其进展。

摘要:目的:总结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临床诊断并行肝组织穿刺活检的病例共84例,血清学检测其乙肝病毒(HBV)标志物、HBV DNA病毒载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所有标本均行HE染色、Masson、网状纤维、D-PAS特殊染色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评价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及HBsAg和HBcAg分布及表达模式。结果:84例患者中男∶女=2∶1,发病年龄035(19.01±7.54)岁;57.14%的患者有明确家族史;HBV DNA载量1071010 copies/ml;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分期处于G0/S0者最多(51/84,60.71%),最少的为G1/S2和G2/S2,分别各占2.38%(2/84);不同炎症活动度及不同纤维化程度之间HBV DNA载量无明显差异(P>0.05);毛玻璃样肝细胞量与HBsAg表达量呈明显正相关(r=0.472,P=0.001),与HBcAg表达量无相关性(r=-0.005,P=0.973);肝组织内HBcAg的表达量较HBsAg多,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HBcAg的表达以核型为主。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患者病毒复制力强,虽然炎症及纤维化均呈静止状态,但仍有轻度的炎症及纤维化存在,应密切随访,警惕其进展。

免疫病理特征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病理科2008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6例 GIST 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GIST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诊断, 组织学形态标准均符合。其中, 15例女性患者, 21例男性患者;年龄17~79岁, 平均49岁。

1.2 方法

全部肿瘤组织标本, 经福尔马林10%固定, 石蜡包埋连续切片, 厚4μm, HE染色, 光镜观察。CD117、CD34、S-100蛋白 (S-100) 、结蛋白 (Desmin) 、平滑肌肌动蛋白 (SMA) 表达情况采用S-P法检测。肿瘤细胞无着色或不到5%为阴性, 在10%~25%为阳性, 相应部位肿瘤细胞浆呈棕黄色为阳性, 膜呈棕黄色为阳性。

1.3 GIST良恶性判断标准

标准采用Lewin、Emory等, 将GIST分为良性GIST、肯定恶性GIST、潜在恶性 (交界性) GIST, 肯定性恶性指标为:肿瘤浸润邻近器官、向远、近脏器的转移;交界性指标:①直径4cm肠间质瘤肿瘤, 核分裂象≥1个/50HPF;直径5.5cm胃间质瘤肿瘤;核分裂象>5个/50HPF;②核异形性明显, 肿瘤出现坏死[2,3]。当肿瘤具备一项恶性标准, 或两项潜在恶性指标时, 则为恶性;仅有一项潜在恶性指标时, 则为潜在恶性;而无上述指标时, 则为良性。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GIST首发症状多为腹部隐痛不适, 一部分为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 小肠发病率最高, 占47.2% (17/36) , 直肠占13.8% (5/36) ;胃占33.3% (12/18) ;结肠占5.5% (2/18) 。 病理检查最小肿瘤0.6cm×0.4cm×0.5cm, 最大肿瘤24cm×12cm×14cm。组织学特征, 27例以梭形细胞为主, 7例以上皮样细胞为主, 2例是兼有上皮样细胞特征以及梭形特征的混合细胞。本组GIST的CD117阳性率91.6% (33/36) ;CD34阳性率86.1% (31/36) ;SMA灶阳性率19.4% (7/36) ;Desmin、S-100均阴性。36例GIST患者中, 8例恶性, 10例良性, 18例交界性。GIBT的形态学特点见图1。

3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 (GIST) 属于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 是一种常见而又独立的疾病[4]。其形态多变, 由多变的和未分化的梭形细胞以及上皮样细胞构成其主要形态。如图1A所示, 上皮细胞呈现弥漫片状、梭形细胞呈现漩涡状, 研究发现在GIST组织中CD34和CD117广泛表达, 本组GIST的CD117阳性率91.6% (33/36) ;CD34阳性率86.1% (31/36) ;恶性GIST的表达低于良性, CD117和CD34的阳性率是诊断GIST的重要依据, 但在GIST的良恶性问题上, 还是要综合考虑, 应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肿瘤的大小以及组织学形态等进行判定[5]。

参考文献

[1]王栋, 宋玉平, 张茂.5例胃间质瘤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 8 (7) :827-828.

[2]周红艳, 周卫, 周豫华.24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 2008, 5 (17) :55-57.

[3]黄芪, 刘先玲, 王淑英.胃肠道间质瘤18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 5 (3) :102-105.

[4]刘清华, 彭身华, 吴秋良, 等.6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广东医学, 2010, 12 (2) :214-215.

免疫病理特征 篇5

念珠菌易侵犯呼吸道, 致使肺部念珠菌感染发生增多[2]。支气管、肺念珠菌病的感染系从口腔直接蔓延或经血行播散而来, 多为继发感染, 临床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或类似肺结核的空洞形成, 主要症状包括低热、咳嗽、痰少而粘稠, 或粘液胶质样不易咳出, 有时带血丝甚至咯血。损害扩展时症状加重, 出现高热、胸痛甚至胸腔积液、呼吸困难[1]。本课题组通过建立免疫抑制小鼠肺白色念珠菌病动物模型, 模拟白色念珠菌经口腔直接蔓延所致肺念珠菌病, 研究肺白色念珠菌病的肺部病理改变。

1 材料与方法

1.1 从临床重症病人体内分离、鉴定、纯化白色念珠菌

患者为南阳医专一附院儿科新生儿, 诊断为新生

儿肺炎, 持续发热10 d, 抗生素治疗无效, 遂于当天上午抽血, 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小儿中和抗生素需氧血培养瓶, 放入Bact/ALERK全自动血培养仪 (生物梅立埃中国有限公司生产) 中培养, 经24 h该仪器显示该标本阳性。转种血平皿, 35℃培养24 h可见血平板上长出中等大小、乳白色湿润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可见厚膜孢子。该真菌芽管试验阳性, 初步鉴定为真菌。进一步鉴定, 科玛嘉念珠菌显色板培养菌落呈绿色, 鉴定为白色念珠菌。后经糖发酵实验发现, 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为阳性, 乳糖阴性;糖同化实验发现, 葡萄糖、半乳糖、麦芽糖、蔗糖为阳性, 乳糖阴性;确定为白色念珠菌。

1.2 用纯化菌种制备菌液

在超净工作台上从血平板上挑取单个菌落, 用灭菌生理盐水在无菌管中制备成2.0×109CFU/mL的菌液。整个过程注意无菌操作, 防止杂菌进入。

1.3 动物分组并制备免疫抑制小鼠

选择昆明种清洁级小鼠 (武汉乔和动物养殖中心提供) 100只, 体重25±3 g, 不分雌雄, 随机分为5组, 每组20只。其中4个组 (80只) 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给小鼠背部皮下注射环磷酰胺100 mg/kg, 制备免疫抑制小鼠。

1.4 建立免疫抑制小鼠肺白色念珠菌病动物模型

第1组为对照组, 健康小鼠正常条件下气道给菌;第2组为免疫抑制小鼠, 气道接种给菌法接种白色念珠菌;第3组为免疫抑制小鼠, 口饲给菌法接种白色念珠菌;第4组为免疫抑制小鼠, 腹腔注射方式给菌;第5组为免疫抑制小鼠, 尾静脉注射方式给菌。第3天开始5个组同时按不同的方式每天给菌, 菌量为0.01 mL/只。

1.5 制做肺组织切片

于第3天起每天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各组小鼠2只, 检查肺脏大小、颜色, 取肺脏用10%的福尔马林固定, 经酒精逆行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常规石蜡包埋、德国美康切片机5μm连续切片、HE染色, 用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2 结果

2.1 给菌后小鼠症状

白色念珠菌感染后小鼠出现行走减慢直至行动困难、精神萎靡不振、相互打斗嬉闹现象减少至消失、嗜睡、钻入笼底垫料内静卧、饮水及饮食不佳、呼吸困难、气喘。

2.2 肉眼观察

对照组健康小鼠出现1例肺部病变;第2组 (免疫抑制小鼠气道接种组) 小鼠口腔、鼻腔粘膜及鼻外周部可见块状白色炎性假膜, 20只小鼠处死后解剖可见全部出现肺脏体积增大、肺切缘呈钝角、颜色苍白、表面多个粟粒状灰白色斑点, 其他内脏无异常。

2.3 镜下观察

第1组对照组健康小鼠肺组织肺泡结构清晰, 肺泡腔内未见渗出, 间隔无增生。第2组小鼠在给菌后第9天处死, 肺组织镜下显示肺泡壁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充血, 肺泡间隔增宽, 间质水肿;肺泡腔扩张, 肺泡上皮增生和空泡变性, 肺泡腔内充满淡红色水肿液。在肺泡壁毛细血管内及肺泡腔内可发现颜色发黑的菌丝、厚膜孢子团状物。肺组织可见灶状坏死及淋巴细胞浸润, 并有单核吞噬细胞吞噬现象。

2.4 死亡情况

第3组、第4组、第5组小鼠在第3天开始出现自然死亡。第3组小鼠处死后解剖可见胃肠胀气, 内有淡黄色乳糜粥样脓性物质;有5只小鼠伴有肺部病理改变。第4组小鼠处死后解剖可见肠管颜色黯淡发黑, 有少量渗出, 并伴有难闻臭味;有3只小鼠伴肺部病理改变。第5组小鼠处死后解剖可见肝脾肿大及肾脏病理改变, 有12只小鼠伴肺部病理改变。

3 讨论

本实验研究发现, 气道给菌法完全模拟了临床病人感染念珠菌性肺炎的感染途径, 避免了其它方法所致的其它脏器的病变, 也避免了小鼠因其它脏器衰竭所致死亡。本实验是抑制了小鼠免疫系统后由呼吸道接种白色念珠菌, 由于属初次感染, 且处死小鼠过早, 所以只能见到肺部炎症反应, 未见到细胞免疫应答所致肉芽肿, 但发现有淋巴细胞浸润, 免疫组化法测定有T细胞参与。

该实验建立了肺白色念珠菌病小鼠模型, 为参与肺白色念珠菌病的细胞因子研究提供了平台, 也为肺白色念珠菌感染机制、致病力、生物学性状、治疗、抗真菌药物的疗效研究提供了平台。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免疫抑制小鼠肺白色念珠菌病动物模型, 研究肺念珠菌病病理改变, 探讨念珠菌致肺部病理改变的机制。方法:从临床重症病人体内分离、鉴定、纯化白色念珠菌, 并制备成2.0×109CFU/mL菌液;免疫抑制小鼠后经气道接种法、口饲给菌法、腹腔注射法、尾静脉注射法建立小鼠肺部感染白色念珠菌病模型, 观察小鼠临床症状, 并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 解剖观察并取材, 经病理切片观察肺部病变。结果:白色念球菌感染后小鼠出现异常行为, 肉眼观肺脏体积增大、肺切缘呈钝角、颜色苍白、表面多个粟粒状灰白色斑点, 镜下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肺泡间隔增宽、间质水肿、肺泡腔扩张、肺泡上皮增生和空泡变性、肺泡腔内充满淡红色水肿液。结论:可通过免疫抑制小鼠气道接种白色念珠菌法获取肺白色念珠菌病动物模型, 用于研究肺部白色念珠菌致病理改变的机制。

关键词:免疫抑制,小鼠,白色念珠菌,病理

参考文献

[1]王端礼.医学真菌学实验室检验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96-201.

免疫病理特征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取2008 年1 月—2014 年12 月江苏康复医疗集团病理中心诊断的子宫内膜间质结节4 例, 年龄分别为33、44、49、53 岁, 平均年龄48 岁。 其中3 例因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月经不规则行超声检查提示子宫肌瘤行手术, 1 例因为不规则阴道出血诊刮提示子宫内膜间质肿瘤而行手术, 3 例为全子宫切除标本, 1 例为肿瘤结节挖除标本。 所有病例均经两位病理医生复查切片并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

1.2 方法

所有标本均经4%中性甲醛固定, 常规取材, 石蜡包埋、制片, HE染色。 免疫组化采用En Vision两步法。石蜡切片70 ℃烘烤过夜, 常规脱蜡至水, 柠檬酸盐缓冲液 (p H 6.0) 高温高压修复, DAB染色。 所有用抗体CD10、ER、PR、SMA、Des、H -caldesmon、Ki -67 均购自DAKO基因公司。

1.3 结果判定

CD10、SMA、Des、H-caldesmon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 ER、PR、Ki-67 阳性定位于细胞核。 以棕黄色着色为 (+) , 淡黄色为弱 (+) , 不着色为 (-) 。

2结果

2.1巨检

送检标本3 例为全子宫切除标本, 1 例为肿瘤挖出结节。 其中例1 及例2 显示为子宫肌壁间肿块, 大小分别为4.2×3.2×3.0 cm、4.5×4.2×3.5 cm, 切面质地细腻均匀, 灰黄色。 其中例3 为刮宫后标本, 肿块大部分已经刮除, 局部子宫体前壁见灰黄色蒂部残留, 大小约1.2×1.0×0.8 cm, 质软灰黄色, 与子宫肌层分界尚清楚。 例四为挖出结节, 大小15×12×11.5 cm, 界限清楚, 周边附少量平滑肌组织, 质地大部分细腻灰黄, 灶性区域呈灰白色, 质硬。

2.2 镜检

4 例肿瘤均主要由一致的短梭形细胞和卵圆形细胞组成, 肿瘤细胞胞浆稀少, 核卵圆型, 核染色质均匀细腻, 无明显核仁, 核分裂象偶见, 类似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肿瘤细胞富含分支状的小动脉网, 均见类似子宫内膜螺旋小动脉的血管, 可见血管周围透明变性。 例3 少数区域出现互相吻合的梁状上皮样条索, 显示伴有性索分化。 例4 周边出现星爆样透明变性纤维组织, 周围细胞显示平滑肌样分化。 其中两例界限完全清晰, 与周边肌层分界清晰, 呈膨胀性生长方式, 边界光滑; 例3 在子宫内膜与肌层交界处仅见一处指状突起, 突起长度1 mm;例4 大部分区域边界光滑, 可见两个区域少量平滑肌组织内陷入肿瘤内, 内陷深度约1.5 mm, 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血管浸润。

2.3 免疫组化

4 例患者均显示CD10 (+ ) 、ER (+ ) 、PR (+ ) , 其中2例显示SMA局灶 (+) , 1 例Des局灶 (+) , 所有病例均显示H-caldesmon (-) , 4 例Ki-67 指数均小于1%。

2.4 病理诊断

4例均诊断为子宫内膜间质结节 (ESN) 。

2.5预后及随访

4 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 随访时间18~60 个月, 所有患者均存活, 未见复发及转移。3 讨论

3.1 临床特征

2014 年WHO将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分为子宫内膜间质结节、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未分化子宫肉瘤4 类[1]。 子宫内膜间质结节发病年龄为23~86 岁, 平均年龄53 岁[2], 该组病例平均年龄48 岁。 患者多因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发现子宫肌瘤而行手术治疗发现[3], 该组3 例因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检查发现子宫肌瘤, 1 例因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在刮宫标本中高度怀疑子宫内膜间质肿瘤而发现, 与文献报道类似。

3.2 组织学特征

巨检上, ESN多表现为一个子宫肌壁内肿物或子宫腔内的一个息肉样肿块, 切面呈灰黄色, 质地均匀细腻, 有时可以呈现囊性变。 镜下, ESN显示为一个缺乏肌层浸润的膨胀性生长的肿瘤, 有时候局灶的肿瘤细胞呈指状突入肌层或在主瘤体周围的肌层出现小的卫星结节, 但是这种区域应小于3 个并且这些离主瘤体小于3 mm[4], 并且没有血管淋巴管浸润。 ESN常常富于细胞, 偶尔细胞稀少的ESN显示伴有纤维化或者纤维粘液样分化, 肿瘤里常见特征性的螺旋小动脉样血管。肿瘤细胞类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肿瘤细胞卵圆形, 细胞无异型性, 染色质细腻。 核分裂像常比较少见, 但是偶尔的高核分裂像计数不能排除ESN的诊断。ESN可显示多种不同的分化, 包括平滑肌分化、横纹肌分化和性索样分化[5,6]。 同样ESN可以显示不同的继发性改变, 如透明变性、胶原斑块、泡沫细胞沉积及胆固醇裂隙等。 本组2/4 例肿瘤界限完全清晰, 无肌层浸润, 2/4 例可见突起或者内陷 ( 但均小于3 mm且小于3处) , 4 例均未见血管浸润, 1/4 例伴平滑肌分化, 1/4 例伴有性索分化。

3.3 免疫组化

ESN常显示CD10 的弥漫阳性, ER、PR亦显示阳性表达。 SMA及Des常呈阴性表达, 但是有时可以出现局灶性表达, 偶尔ESN显示SMA的弥漫阳性[7]。H -caldesmon、催产素受体 (OTR) 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8 (HDAC8) 在ESN中不表达, 而在平滑肌瘤常呈阳性表达, 这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8]。 该组肿瘤4/4 例表达CD10、ER、PR, 2/4 例局灶表达SMA, 1/4 例局灶表达Des, 而H-caldesmon4 例均不表达, 与文献报道一致。

3.4 鉴别诊断

(1) ESN和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ESS) :组织学上两种肿瘤细胞均由类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组成, 无鉴别意义, 但是ESN显示为非浸润性边界, 界限清楚, 即使存在少量不规则结节或者指状突起, 应小于3 个并小于3 mm并要求无血管浸润;而ESS常显示较明显的舌状浸润肌层并常见血管浸润; (2) ESN与高度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 (HCL) :镜下, HCL界限可清楚至不规则, 肿瘤细胞由成束的胞浆稀少的密集梭形细胞组成, 常可见厚壁的肌性血管及裂隙样间隙;而ESN明显由卵圆形至短梭形的细胞呈弥漫排列, 肿瘤血管主要由薄壁分支状血管及螺旋小动脉组成。 免疫组化对鉴别有一定价值, HCL常呈Des、H-caldesmon及SMA (+ ) , CD10 一般 (- ) ; 而ESN多显示CD10 (+ ) , 而H -caldesmon (-) , Des及SMA一般阴性或者局灶阳性; (3) ESN与富于细胞间质的子宫内膜息肉: 伴有富于细胞间质的和腺体稀少的子宫内膜息肉容易误诊为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富于细胞的间质中具有突出的血管及出现少许腺体则提示为子宫内膜息肉。

3.5 治疗及预后

ESN是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中预后好的良性肿瘤。ESN的治疗大多为子宫切除手术, 子宫切除标本容易评估肿瘤周边情况, 从而得出正确的诊断, 而无需其他辅助治疗。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 ESN可选择肿瘤剔除术而不需要行子宫全切术, 在肿瘤剔除术时应附带少量完整的周边正常组织, 以判断肿瘤有无浸润从而得出正确的诊断[8]。 该组肿瘤3 例行全子宫切除术, 1 例行肿瘤剔除术, 随访18~60 个月均未见患者复发及转移, 但随访时间较短, 有待更长期的随访。偶尔, ESN可发生于阴道, 完整的切除肿块术可以成功治愈[9]。ESN可以和其他恶性肿瘤同时发生, 诊断ESN的同时不应忽视其他类型肿瘤的诊断[10]。 对于刮宫标本, 有大于5 mm的区域显示不含腺体结构的间质区域, 要高度怀疑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EST) [11], 刮宫标本缺乏肿瘤与肌层的关系, 不能做出ESN和ESS的诊断, 只有待子宫切除标本进一步评估诊断。

参考文献

[1]Ali RH, Rouzbahman M.Endometrial stromal tumours revisited:an update based on the 2014 WHO classification[J].J Clin Pathol, 2015, 68 (5) :325-332.

[2]Dionigi A, Oliva E, Clement PB, et al.Endometrial stromal nodules and endometrial stromal tumors with limited infiltration: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50 cases[J].Am J Surg Pathol, 2002, 26 (5) :567-581.

[3]刘文杰.子宫内膜间质肿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J].江西医药, 2014, 41 (6) :543-545.

[4]Borg CS, Humaidan P, Noer H, Majeed HG.Endometrial Stromal Nodule:A Rarity and a Pathological Challenge[J].Obstet Gynecol, 2015, 2015:376-817.

[5]Lloreta J, Prat J.Endometrial stromal nodule with smooth and skeletal muscle components simulating stromal sarcoma[J].Int J Gynecol Pathol, 1992 (11) :293–298.

[6]Geetha V, Rupashree S, Bhat SS.Endometrial stromal nodule with smooth muscle differentiation[J].Indian J Pathol Microbiol, 2008 (51) :76-77.

[7]周琦, 王玲玲, 何伟良.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河北医药, 2013, 35 (12) :1800-1802.

[8]廖昆玲, 钟霭鸾, 黄世章.子宫内膜间质肿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J].广东医学, 2011, 32 (6) :771-773.

[9]Sánchez-Ferrer ML, Ferri-íguez B, Schuldt M, et al.Endometrial stromal nodule of the vaginal wall with a review of vulvovaginal endometrial stromal neoplasms.[J].Gynecol Oncol Rep.2014, 11:13-15.

[10]Mitra S, Chatterjee U, Ray S, et al.Synchronous occurrence of endometrial stromal nodule with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of ovary:report of a case and brief review of literature[J].J Obstet Gynaecol India, 2014, 64 (Suppl 1) :140-141.

免疫病理特征 篇7

1 将HE切片作为观察的基础

免疫组化技术与电镜观察、特殊染色一样,在对疑难病理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该技术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不过,这仅仅是疑难病例辅助检查的一种手段。在对某些疑难病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时,必须对HE切片进行细致全面的观察,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实验室的实际需求以及抗体条件,对实验过程中所需的抗体进行筛选,以便于达到诊断的相关需求[1]。在缺乏光镜的条件下,必须通过HE切片对肿瘤组织进行深入观察,如果仅依靠免疫组化技术对肿瘤的病理情况进行确诊,就有可能出现诊断错误的情况[2~4]。在对免疫组化阳性结果的意义进行判定的过程中,必须以细胞形态学的相关认知为基础,但不能替代病理学家的经验。例如,在对淋巴瘤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其着重强调的就是免疫组化、形态学特征以及临床资料之间的相互融合,免疫组化主要是用来对其形态学的价值进行补充,它并不能取代形态学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免疫组化主要是用来对细胞的分化程度及来源进行确定,而形态学则是各类肿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的金指标。

2 对抗体进行合理选择

在实验室的病理诊断过程中,一般需要选择20多种常用抗体,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实验的基本需求。常用的实验室抗体主要有以下几种[5~8]。(1)上皮类抗体:此类抗体主要包含了癌胚抗原、上皮细胞膜抗原、细胞角膜蛋白、角蛋白,其中细胞角膜蛋白的染色效果相对较好,其背景十分清晰,阳性细胞的定位也相对较好。(2)软组织类抗体:此类抗体主要包括了溶菌酶、抗胰蛋白酶、凝集素、血管内皮细胞标记、平滑肌肌动蛋白、肌源性标记蛋白、间叶细胞标记波形蛋白。(3)淋巴细胞抗体:此类抗体主要包括了lg轻链、全T细胞标记CD3白细胞的共同抗原。(4)神经内分泌细胞抗体:此类抗体主要包括了突触素、嗜铬颗粒蛋白A、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其中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的阳性率相对较高,但它存在交叉感染的情况,而突触素、嗜铬颗粒蛋白A的特性相对较好,突触素的细胞定位较为理想,其背景比较清晰。

在对抗体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根据具体的要求来对抗体进行适当的选择。人体的肿瘤多种多样,根据肿瘤形态以及大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多形性肿瘤细胞、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大细胞、卵圆形细胞等类型[9]。在对抗体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还必须根据肿瘤的类型确定具体的抗体种类。

3 免疫组化结果的判断

由于各类抗体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因此,在对肿瘤进行鉴别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各类抗体均有可能出现异常表达的情况。例如,细胞角蛋白可以在上皮样血管瘤、上皮样神经鞘瘤、软骨瘤、平滑肌肉瘤以及上皮样肉瘤等肉瘤中表达[10,11]。因此,在对肿瘤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对于细胞角蛋白阳性的肉瘤不能被诊断为癌,而间叶细胞标记波形蛋白亦可在许多癌、黑色素瘤及胶质瘤中表达[12~14]。因此,绝不能仅根据细胞角蛋白阳性将某些肉瘤诊断为癌,也不能仅根据间叶细胞标记波形蛋白阳性将某些癌(如棱形细胞肾癌等)诊断为肉瘤,这种异常表达的现象会随着免疫组化抗体种类的增加及应用范围的扩大而日益增多[15]。

4 免疫组化与其它技术的结合

上一篇:法律漏洞论文下一篇:处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