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理机制

2024-09-18

中医病理机制(共7篇)

中医病理机制 篇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老年痴呆这种老年常见病所占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据WHO统计, 老年痴呆人口占老年总人数的4%~5%, 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更是有约20%的痴呆人口。老年痴呆可分为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及其他痴呆类型。据估计, 到2025年, 仅阿尔茨海默病的人数就将达到2 200万人。因此, 老年痴呆的防治问题是当前世界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本研究基于中医的基本原理, 结合临床及文献资料, 对老年痴呆的病理机制进行分析, 并对其高危因素进行探讨。

1 史料记载

“痴呆”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华佗神医秘传》中, 但之前的史料亦有记载。如早于《左传》中记录:“不慧, 盖世人所谓白痴”。《黄帝内经》中则最早对痴呆的症状进行描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心之所忆谓之意, 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它认为痴呆的是“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此为古人根据较少的个例总结出的一些基本特征。到了唐代, 孙思邈的《千金翼方》里出现了较为具体的描述:“人五十以上阳气始衰, 损与日至, 心力渐退, 忘失前后, 兴居怠惰”。此外, 他还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初步分析了其机制:“肾精竭乏, 阳气日衰”。至此古代名医们对于痴呆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直到明朝, 中医才开始系统地分析痴呆的症状并进行其机制的探讨。张景岳首次从中医角度分析了痴呆的病理机制。他总结痴呆的症状有“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 或以不遂, 或以思虑, 或以疑惑, 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 言辞颠倒, 举动不经, 或多汗, 或善愁, 其证千奇百怪, 无所不至”, 其原因为“此其逆气在心, 或肝胆之经气有不清而然”, 若要治愈不可急于一时, 需“亦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待时而复”, “当以速扶正气为主, 宜七福饮或大补元煎主之”[1]。

2 病理机制

对于老年痴呆的病机, 目前大多数的专家保持同一个观点:肾虚髓亏为本, 痰瘀阻滞为标。随着年龄增长, 脏腑功能有所减退, 从而导致精气血不足。《灵枢·经脉篇》中曰:“人始生, 先成精, 精成而脑髓生”。又曰:“肾藏精, 精充髓, 髓荣脑”。肾乃先天之本, 元阴元阳充盈其中。若肾精足, 生髓的技能就会十分旺盛, 脑髓生成充分, 人的认知能力才能正常, 并能够指挥五脏六腑。如果肾亏, 精气不足, 则会使髓海空虚, 养分不足, 认知能力自然下降, 脏腑能力也得不到发挥。因此《医方集解·补养之剂》中有云:“人之精与志, 皆藏于肾, 肾精不足则志气衰, 不能上通于心, 故迷惑善忘也。”《医学心悟》中更指出:“肾主智, 肾虚则智不足”。临床治疗中也发现支持此观点的证据, 有用发现益肾填精的药物来治疗痴呆患者, 发现其有效率达到惊人的96%[2]。而在基础实验中, 补肾药物也能显著改善大鼠的认知障碍[3]。

临床观察痴呆患者是常发现舌质暗淡、瘀斑等症状。痰浊的特点为:随气运行而流动不居, 《杂病源流犀浊》中说:“故其为害, 上至巅顶, 下至涌泉, 随气升降, 闰身内外皆到, 五脏六腑俱有”。一旦痰瘀交结, 随气运行, 则阻闭经络, 轻则蒙蔽清窍, 使神机不展, 重则神明失用。《景岳全书》中说:“凡心有瘀血, 亦令健忘”。《石室秘录》中也说:“痰气最盛, 呆气最深。”

除了以上的一本一标外, 也有专家有另外的看法。气脾两虚、气血不足也被不少人认为是痴呆的病机之一。《寿世保元》中说:“气血亏损, 血不养气, 气不行血, 血脉不畅, 气滞血瘀, 精气不能上荣于脑”。心为君主之官, 主神明, 气血不足则神明失养, 晦而不明;脾为生痰之源, 虚弱则水湿不化, 痰浊始生。两者都会对认知能力产生影响[4]。

3 高危因素

3.1 高血压

研究显示, 高血压患者患老年痴呆的几率大大增高。中医认为, 高血压的主要病机是阴阳失调, 从而导致血瘀、痰浊, 由此阻闭经络, 蒙蔽心智, 认知能力下降。因此高血压患者除了血脉、脏器受影响外, 认知能力也会受较大的影响。

3.2 糖尿病

糖尿病中医又叫“消渴症”, 根据患者脏腑受损的不同, 往往分为:燥热阴虚型, 气阴两虚型, 瘀血内阻型和阴阳两虚型。无论哪种类型的患者, 都是气血亏损, 导致“精气不能上荣于脑”。由此导致认知能力受到较大影响, 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老年痴呆发生率也显著高于普通人。

3.3 酒精中毒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酒精中毒也是老年痴呆的高危因素之一。中医认为, 酒精伤肝, 而“肝藏魂”, “肝主谋虑”, 饮酒过度导致肝气郁滞, 使得痰浊内生或气血不畅, 从而损及心神。此外, 长期肝气郁滞也可导致肝火炽盛, 上扰清窍, 神机失用, 引发痴呆。因此, 注意饮酒不过量, 不但是保肝, 也是保护认知能力。

总之, 老年痴呆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疾病, 其主要机制为肾虚髓亏为本, 痰瘀阻滞为标, 最根本原因为精气血不足。随年龄的增长, 人的精气血自然下降, 如果辅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长期食用高热量食物、饮酒吸烟过度、运动不规律甚至不运动等, 将会加剧精气血下降的程度, 其髓海空虚的程度也将加深, 最终导致认知障碍的发生。因此, 老年人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但减少高血压等常见病的发生, 更能有效阻止老年痴呆的发生, 加上目前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相信老年痴呆的防治问题将早日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6.

[2]马云枝, 宫宏涛.复智胶囊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 1997, 17 (5) :286-287.

[3]智敏.周超凡教授应用补肾填髓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经验介绍[J].中级医刊, 1997, 32 (11) :59-60.

[4]李珀.试论脾胃虚衰是老年健忘肇始病机[J].辽宁中医杂志, 2005, 32 (3) :201-202.

中医病理机制 篇2

1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心血管综合征,若不及时治疗易影响心脏、血管功能,造成其结构改变,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临床治疗该病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控制、降低血压,进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确保患者健康[2]。刘福水[3]指出,若患者血压长期偏高,易影响心、脑、肾等脏器功能,甚至导致其衰竭,引发死亡。薛宁等[4]研究认为,肝阳上亢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机,痰浊、水湿、血瘀等病理产物是促使疾病进展的重要原因。肝主筋功能失调易影响机体气血运行,导致脉络舒缩失常而发病。但由于体质和病因不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表现也有一定的区别,应引起高度重视。

2 从“肝在体合筋”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病理机制

2.1 肝在体合筋,筋以肝气为用

机体内五脏、五体相合,而肝合于筋,肝血对筋有滋养作用,若肝血不足,则会发生肢体活动不灵、动作迟缓等现象。《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5]认为肝主全身筋膜,影响肢体运动,若肝气充盛,肢体运动则灵活,若肝气不足则动作迟缓。可见,肝功能与筋膜病变密切相关,从机体筋膜表现可观肝之情况,若筋脉拘挛抽搐,则肝风内动,应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只有肝气充盛筋膜才能得以滋养,确保筋舒缩自然、有序,肢体才能强健有力、灵活自如,这也是“肝气为罢极之本”的缘由。

2.2 肝主筋与血压的关系

肝是人体独立的实体脏器,与血管、脉络等微循环结构具有同等性质,脉络堵塞不通则易导致机能免疫调节功能失常,进而引发血管功能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等。从中医理论分析,血压的调节主要依靠脉络中的气血与脉络舒缩功能,而这二方面均与肝和筋功能相关。

气血是构成人体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肝主疏泄,有调节气血的作用,气可推动血行。《寿世保元》云:“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有一息之不运,血有一息之不行。”不同文献资料均表明,肝的疏泄正常,能够畅通全身气血,同时肝藏血还具备贮藏与调节血液的作用,可维系脉络气血运行的动态平衡[6,7]。

脉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与心脏一起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脉络气血调和,舒缩有序,则血压正常;即便是单纯性脉络舒缩功能异常,也会引起血压的变化,脉络本身并无舒缩功能,但具有收缩与舒张功能的特性[8]。吴以岭[9]在研究中对“脉”的概念及变迁进行了重点分析。该学者指出:络气郁滞或虚气留滞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脉络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脉络绌急与血管痉挛、脉络瘀塞与血管堵塞或闭塞等共同构成血压升高的病理环节,从组织、器官、细胞、分子各层次来看,络病与血管病病理存在基层相关性。而高血压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持续性高血压可使脑小动脉硬化,形成微动脉瘤,常因血压波动、情绪激动、用力等情况下突然破裂出血,部分病例可在无先兆的情况下破裂出血。可见,脉络与血压关系密切,不通则血压不稳。赵永华等[10]通过研习古今书籍,对原发性高血压中医病理机制进行总结,其指出肝主筋功能失调是该病的主要病因,治疗期间应注重肝功能调节。庄严[11]认为肝脾不调是原发性高血压重要的病理基础。肝脾不调,患者气血不和且气机升降失常,进而影响脉络顺畅。同时,该学者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理转归在于疏理肝脾,调节气机,临床应给予理中降压合剂治疗,以调节恢复肝、筋膜功能,进而通顺经脉,调节血压,避免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张磊[12]在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中医发病机制中指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与六经气化(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穴)密切相关,而在六经气化中以肝为主,调节筋膜功能,进而影响脉络,若肝气不足或经脉不畅易导致脉络阻塞,引发血压升高。肝主合筋与心、脾、肾功能密切相关,肝气不足或经脉不畅还易导致心、脾、肾等气血阴阳失调,进而发病。因此中医治疗应以调节肝筋功能为主,以逐步疏通脉络,避免心、脾、肾功能受损,加重病情。王静等[13]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发病机制中,选取7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年龄段进行分组,对其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理机制主要为脾虚湿困、里热炽盛,以实证为主,且青年患者表现颇为明显;而中老年患者中则以瘀血痰浊阻络、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虚实夹杂为主。从“肝在体合筋”的角度分析,青年患者初期多为肝气有余或本虚标实症状,而老年患者多为后期肝气逐步消耗、虚馁多表现为虚中夹实或纯虚证。由此可见,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与肝、筋功能密切相关,应引起高度重视。

3 结语

综上所述,从中医角度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初期多为肝气有余或本虚标实症状,而后期患者肝气逐步消耗,多表现为虚中夹实或纯虚证。该病患者病情与脉络舒缩失常程度有关,多因肝与筋病变而致,且久病易影响心、肾、脾等脏器阴阳失调,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辨证论治不但能体现宏观诊治优势,还能使诊治更具体、更微观,进而将宏观、微观统一起来,对诊治原发性高血压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从“肝在体合筋”的角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理机制进行论述,使其中医辨证更具体化、微观化,以期为中医诊治原发性高血压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和辨证思路。

中医病理机制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级中医学专业及2008级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共279人。

1.2 方法

采用问卷式调查法, 在讲授病理学课程后, 以选择和问答的方式进行调查, 共发出问卷279份, 回收问卷279份, 无弃权。

2 结果

2.1 授课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调查结果

见表1。

2.2 病理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的调查结果

见表2。

2.3 教师自身条件和学生学习心态方面的调查结果

见表3。

3 讨论

3.1 授课方法与教学内容

与传统的板书授课方法相比, 大多数学生倾向于多媒体教学方式, 这与病理学这门课程的学科特点是紧密相关的, 病理学主要是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变化, 而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综合应用声、光、形、色等信号, 把疾病中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肉眼和镜下形态改变更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 使学生容易接受, 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是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1]。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并不满足于纯粹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因为其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内容切换快, 单位时间内信息量大, 如果使用不当, 大量的图像和文字如同过眼云烟, 很容易造成“满堂灌”的局面。因此, 大多数学生喜欢以多媒体为主导, 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分别占60.38%和65.00%。为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背景知识介绍, 开阔学生视野[2]。如在介绍溃疡病的病因幽门螺杆菌时, 还可以介绍它的相关背景知识。幽门螺杆菌是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和Warren发现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 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当时流行的医学教条, 并最终于20多年后帮助2位科学家赢取了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可以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大多数学生对此持肯定态度, 从中也反映出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此外, 教学中应增加病例分析,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这与病理学课程的学科特点也是分不开的, 病理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科学[3], 通过病例分析, 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病理知识,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调查结果显示, 80%以上的学生认同教学中穿插病例分析的做法。

3.2 课程设置与教学效果

我校中医、护理专业本科开设的《病理学》被设置为考试科目, 目前使用的是新世纪第2版《病理学》教材 (中医版) , 《教学大纲》要求讲授16个单元, 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内容, 授课内容涉及广泛, 包含的病种繁多, 信息量大, 学生很难理解与掌握相关的病变, 突显了教师教学难和学生学习难的问题。尤其是护理学专业, 包括实验学时总学时仅54学时, 调查发现, 45.00%的学生认为目前课时安排太少, 相反, 仅1.67%的学生认为目前课时太多。因此, 增加学时、调整课程安排已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任务。而中医学专业目前总学时72学时能够满足需要, 81.13%的学生认为目前课时安排合理。在讨论病理学是否应该开设实验课的问题上, 80%以上的学生认为病理实验课的开设是病理理论知识的有力补充, 有助于消化理论知识,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说明目前病理学课程设置是合理的, 也与病理学的学科特点是相一致的, 因为病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4], 但是应该注意到, 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病理实验课帮助不大, 并反映出目前病理实验课中存在的不足, 如实验设备陈旧、更新太慢、切片数量少、部分切片质量较差、不能很好地显示病变、大体标本过少、实验室及实验课时安排过少等, 针对以上客观存在的不足, 以后应加大对实验条件和设备的投资建设。在调查中还发现, 目前考试舞弊现象比较严重, 10%以上的同学承认考试曾经有过舞弊行为。针对这一现象, 一方面要完善考试相关制度, 加强对考试的监控;另一方面就是考试改革,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渗透, 无纸化考试越来越被人所熟悉。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无纸化考试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老师的工作量、提高效率、节省开支, 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保证了学生考试的公平性, 适应了新的教育思想, 实现了考试方法的现代化。此外, 从对教学效果的调查情况来看, 中医学专业超过一半的学生对目前教学满意, 而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则表示效果一般, 这与课程学时安排差异有很大的关系。此外, 其他的因素包括: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信息量太大, 学生不能及时消化;个别老师普通话不标准, 地方口音重;师生互动交流不足;病理较少联系临床等[5,6]。

3.3 教师的自身条件与学生学习心态

首先, 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教师自身条件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通过调查发现, 教师的性别不会影响教学效果, 但是35~50岁之间的教师最受欢迎, 旺盛的精力和完善的专业知识可能是他们选择这个年龄段最主要的原因, 当被问及授课老师的仪表、品质等因素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时, 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因此, 为人师表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每一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时刻谨记。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你记住, 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 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 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由此道出了为人师表的重要性[3,4]。其次,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 掌握学生学习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调查发现, 利用多媒体在课间休息时间播放一些娱乐短片如音乐、小品、时事新闻等备受学生欢迎 (分别占83.02%和89.17%) , 多数学生表示其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缓解课堂紧张情绪, 放松心情, 能够做到劳逸结合, 对学习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摘要:病理学教学应结合病理学的学科特点, 融入学生的思维特性, 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生。根据病理学教学现状, 从授课方法、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效果、教师自身条件和学生学习心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设想, 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门课, 为以后的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病理学,问卷调查,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狄柯坪, 李保东, 田凯锋.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互补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5) :82.

[2]王志华, 李灵敏.病理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7, 9 (1) :17-18.

[3]黄玉芳.病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1-3.

[4]马长生.重视临床教学中医学生能力的培养[J].全国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5, 3 (1) :3-4.

[5]马轶, 杨继华, 景丽, 等.病理学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2) :69-70.

中医病理机制 篇4

相较于西医院校,中医院校的病理学教材有自身的特点在病因病机方面更多地结合中医的基本理论。在内容设置方面有区别: 中医院校的病理学融合病理形态学及病理生理学的章节,而这两部分在西医院校普遍为独立开设的课程。在相似的课时限定下要讲述更多的知识点, 同时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中医院校学生接受的西医基础学科的学习内容从范围或深度方面较西医院校的学生有一定差距, 而这些基础学科内容的深入牢固掌握恰恰是学好病理学至关重要的。综合起来,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病理教学质量, 是对中医院校病理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病理学内容较抽象,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多为教师“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和记是一种被动的“灌输式”教育。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普遍反映在内容理解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单纯的病理形态学方面稍好,比较突出的是在讲解患病机体的功能和代谢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1]。较传统教学方法,病例导入法在课堂气氛的调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整个课堂效果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笔者以在中医院校中医学专业的本科病理教学方面应用病例导入法进行教学所得的一些体会与同仁分享。

中医院校病理学课程设置上有部分病理生理学的章节如DIC和休克。这两个章节主要介绍该病理过程的具体发生机制及相应的临床表现。不同于形态学课程有直观的图片讲解,这两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普遍反映理解有难度,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借鉴高年资老师的教学经验,笔者在近期的教学中引入病例导入教学方法。在正式讲解休克前,先引入一具体病例。该病例为一车祸致腹腔大出血病人,详细介绍自入院前后的体征、临床表现的动态变化和医生给予的治疗措施,以及最终病例死亡的病程经过。教师进而提出问题此病例表现为失血性休克,入院后医生也给予看似较合理而对症的治疗措施,但为何最终病人死亡? 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此病例的治疗经过是否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等。从病例的导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后续的具体内容,并且边学习边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涉及相关内容时及时回顾该病例。如在讲解休克的三个分期,即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及微循环凝血期的微循环病理变化进而对应相应的临床表现时,回顾该病例,找对应的时期和临床表现。如为何此次病人在后期表现为对升压药物的无反应,是由于病人处在休克之微循环凝血期,DIC的广泛出现,微血管对血管活性药物呈麻痹性扩张。这样让学生在理解每一期具体病变特点和临床表现时,对应这一病例的实体,有很直观且具体的印象。在这一章节课程结束后,笔者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交流,再重返这一病例,不少学生依据章节内容大胆提出对治疗这一病例的见解,表明学生对本章节的相关概念思路很明晰,可谓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同样讲解病理形态学章节时, 病例引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讲授“细胞和组织的适应”章节中会涉及四个形态学表现: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单纯地逐一讲解这四大形态学表现,容易陷入“以书说书”的情境,认为枯燥而不好记忆。参照病例导入法,笔者在正式授课之前先介绍一病例,该病例为老年慢阻肺病人,有咳嗽、大量咳痰,长期病程进展到出现严重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等右心功能衰竭表现而死亡。在病例介绍时,同时详细介绍其临床症状及死亡后相应的病理解剖所见在病理解剖过程中发现有支气管黏膜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之纤毛细胞出现脱落、坏死;上皮之具有分泌功能的杯状细胞则数量增多,体积变大;局部黏膜上皮转化为复层鳞状上皮;心脏体积增大,尤其右心室肥大,心室壁增厚,镜下心肌细胞增大,细胞核染色丰富。通过病理解剖所见,知道该病例出现支气管黏膜杯状细胞的增生及肥大、右心室心肌细胞肥大、支气管黏膜上皮鳞状化生。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初步认识以上这些形态学表现, 同时适当提及一些由形态学变化引起的临床表现的改变,如杯状细胞具有分泌功能,其增生肥大导致病人大量咳痰;黏膜上皮由于鳞状化生的出现,丧失原本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自净”功能,对外来病原的清除功能降低易并发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咳嗽等表现。带着问题我们进行具体课程内容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回顾病例,组织学生讨论,对本章概念进行消化。课程接束后对学生进行小考察,发现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病理变化均理解较透, 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医病理机制 篇5

关键词:病例讨论,病理学,实验教学

病例讨论是根据病理学的特点设计和搜寻病例资料, 并且把病例资料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病例讨论源于临床病例讨论, 后者是临床和病理医生联合召开的讨论会, 主要对临床死亡病例的尸检结果与生前诊断及其治疗过程进行分析, 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探讨死亡原因, 汲取经验教训。我们将这种以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入病理学实验教学, 根据中医院校病理学课时的需要, 采用灵活的方式组织阶段性病例讨论。课堂上师生围绕病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 理论联系实际, 由临床表现引出病理变化, 再根据病理变化复习基础知识及解释临床现象, 即实现了基础、病理、临床的紧密结合[2], 充分体现了病理学桥梁课程的特点。现介绍如下。

1 统一认识, 集体备课

为更新和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认识, 我们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通过学习, 对师与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达成了共识: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师生信息传递、转化、相互影响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在课堂上改变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做法, 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 教师的发展公式为:成长=经验+反思。实践证明, 集体备课是让每一位教师都受益的、值得推广的、科学的教研形式[3]。它要求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 通过集体备课、合作研究和总结反思等形式实施教学研讨活动, 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根据中医院校病理学的大纲要求, 教研室全体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统一实验要求。全体教师集体编写教案,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示教内容及步骤、时间安排等内容。另外, 我们还组织集体阅片活动, 提高教师的镜下观察能力。

我们的集体备课分为4个环节:第一, 教师围绕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根据病理学的特点和教学进程, 分头查找病例资料;第二, 教师共同讨论, 精心挑选具有鲜明主题、丰富内涵及代表性的典型病例;第三, 对精选的病例进行标准化设计, 病例一般包括病史 (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 、查体结果、实验室检查等;第四, 课堂教学时对每个病例提出2~3个问题, 让学生讨论、分析。

在讨论课的前一周, 教师要提前将病例布置下去, 要求学生做好相应的理论复习并查阅资料, 围绕该病例的主要诊断及依据、主要病理变化及发生发展过程、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之间的联系进行课前讨论, 并写出相应的发言提纲。

2 病例讨论的组织

实验课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第一阶段, 组内讨论5~10分钟, 将学生课前的准备及初步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统一;第二阶段, 每小组推举1~2位代表发言, 其他组员补充或修改;第三阶段, 各组组员发言后, 再进行自由发言, 鼓励学生对小组代表的发言进行质疑、评论甚至争论, 提出自己的见解;第四阶段, 教师进行总结。总结时, 教师要概括学生发言的主要内容, 肯定正确的意见, 指出并纠正错误的观点, 补充和完善不足之处。注意将病理学总论知识与各论知识有机结合, 将病理学基础知识与组织学、解剖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相联系[4];第五阶段, 教师总结发言后, 允许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或不同意见, 再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第六阶段, 学生撰写总结报告。要求学生在写实验报告时, 格式规范、数据准确, 讨论分析要有理有据, 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 再从实践到理论, 学生自我学习、思考和总结的过程, 也是一个逐步培养综合能力的过程。

例如, 在讲授“炎症”一章时, 导入典型的暴饮暴食导致急性阑尾穿孔的病例。在病例讨论时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1) 该患者的病理诊断是什么? (2) 阑尾病理切片显微镜下会有何变化? (3) 患者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为什么增高? (4) 分析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上述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有关病理及其他课程的医学知识, 对实际病例进行全面思考和分析。在病例讨论中,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甚至激烈辩论。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理清了思路、巩固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纠正了错误、弥补了不足。讨论结束后, 教师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上述讨论, 使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本章的病理学知识, 达到了预期效果。

3 病例讨论的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病例讨论教学法, 可以对病理理论起到补充、强化的作用, 具有真实性和直观性, 能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病理联系临床的作用。病例讨论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学生对病理学的认识,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发散性、深刻性、逻辑性以及创造性。通过病例讨论,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可以把众多的病理学概念融入讨论之中, 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 加深了学生对病理学重点与难点内容的理解。病例讨论教学法既活跃了学习气氛, 激发了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 又使学生拓宽了思路, 将所学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 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演绎乃至创新等, 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延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增强了知识间的联系, 逐步提高了学生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 课堂上的病例讨论有分析案例、情景模拟、多角度思考、交互式讨论和开放式探究等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病例时必须查阅大量文献, 搜集病理学前沿知识, 不断更新知识, 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因此, 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病例讨论, 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及专业知识水平, 从而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4 病例讨论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体会到, 开展病理学实验教学的病例讨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除了集体备课之外, 教师还应在课前充分收集各种病理图片及临床表现的图片, 认真制作病例讨论的教学课件, 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2) 病例的选择既要考虑现阶段学生的知识结构, 也要兼顾与理论教学的联系, 因此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每个章节内选择2~3个典型病例, 病例不宜太难、太偏, 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 并结合理论教学的重点, 设计若干临床病例思考题, 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能贯穿整个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 由于中医院校中医专业、中西医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康复专业等大部分专业的病理学课程在二年级开设, 少数如中医专业医学英语方向为三年级开设, 学生缺乏相应的临床知识, 因此对病例讨论中涉及的一些临床术语和检验结果应做出必要的注释, 以免学生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现阶段尚难以理解的临床问题上; (4) 在课堂讨论过程中, 教师要始终抓住病例中病理改变这条主线, 注意及时发现学生的分歧点, 启发和引导学生将病理学总论与各论、病理学基础与临床知识有机结合, 使学生将理论课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指导学生以动态的、发展的观点观察、思考和分析疾病的成因、病变过程、主要病变、转归等; (5) 病例讨论涉及基础、临床相关学科的很多知识, 需要预先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 加之耗时较长, 因此适用于实验课教学而不适用于理论课教学[1]。

通过以上实践, 我院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效果与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实践证明, 病例讨论是值得肯定的一种教学模式, 可以适应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对培养新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1]。

参考文献

[1]陈其军, 吕自力.病例讨论在病理实验课中的教学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6) :129-130.

[2]刘莹, 崔涛.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 2007, 21 (35) :36-38.

[3]钟岩.高等院校教研室工作水平提升的有效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8) :32-34.

中医病理机制 篇6

在病理学教学模式中, 常规采用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的方式,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是有效补充,高效的实验教学效果会大大加强学生对病理理论的掌握, 在教学活动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校,通常是每两周进行大约八学时的理论教学,结合一次两学时的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主要是切片教学结合大体标本,其中有一次为动物实验操作。 笔者就实验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各位病理学同仁们探讨。

在我校的病理实验课唯一的动物实验即为病因学及发病学,目的是观察肝脏解毒功能,了解肝屏障作用。 实验采用同组两只大鼠,麻醉后按0.1ml/100g体重的标准分别通过下腔静脉或门静脉给予1‰硝酸士的宁溶液。 硝酸士的宁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可以使得脊髓高度兴奋进而发生肌肉痉挛,动物表现全身肌肉强制性痉挛甚至由于呼吸机麻痹而死亡。 实验要求学生观察的要点即两组不同给药方式的动物从给药后到发生痉挛的时间。 实验成功组的结果类似,即下腔静脉给药组的大鼠在几秒钟之内就出现强烈的肌肉痉挛,出现胡子翘起,尾巴硬直等典型表现; 而门静脉给药组动物几乎均未出现痉挛现象。 通过这一实验现象的差别,学生能理解药物在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后,首先通过肝脏的解毒,生成无毒物质,进而直观地了解肝脏屏障的强大功能。 通常来讲,实验到这里也达到预期效果,可以结束,但教师此时也可以再补充操作一步,给门静脉给药组动物两倍以上或更大剂量的硝酸士的宁药物注射,再观察该组动物的表现。 这时学生会发现,门静脉给予更大量药物后,大鼠出现和下腔静脉组大鼠相似的表现,即出现强烈痉挛。 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在于肝脏屏障的解毒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给药量超过肝脏的解毒功能时,一些未被肝脏代谢解毒的药物成分会通过体循环进入全身, 进而出现毒性反应。 通过这一补充实验, 学生进一步理解肝屏障功能的有限性,即对知识要点有更全面的领会。

在以切片教学为主的实验课课堂,笔者有一些体会。 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 实验课的规划一般为先进行大约15分钟左右的视频教学,借鉴一些外校制作得比较好的教学视频,对本次课的主题内容进行一次总体性介绍;通过视频教学,学生会温习理论课内容, 这对后续的切片观察有利。 紧接着第二阶段,就由教师对本次课的主题切片进行演示,包括从对切片来源、镜下病理变化的介绍。 而对镜下病理变化的介绍方面,教师会从低倍镜下、高倍镜下详细讲解。 通过第二阶段教师的讲述, 学生对整张切片基本比较了解, 然后进行第三阶段的教学,即由学生独立观察切片,找出其中典型的病理变化。 客观评价三阶段教学的特点,有优点也有局限性。 优点在于通过教师的演示和讲述, 学生在进行第三阶段的自主观察时比较有头绪;但局限性在于由于教师已经观察演示过,部分学生在自主观察时就会依葫芦画瓢,不动脑筋,把观察切片当做简单而机械的重复,达不到教学预期的效果。 因此,在近期的实验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在实验课开始后,先常规进行第一阶段的视频教学,紧接着对本次实验课对应的理论课内容进行简短的概述, 对本次实验会涉及的病变稍作详细讲解;在此之后,我们跳过第二阶段,即教师对切片演示,直接进入第三阶段,即由学生开始进行独立观察。 在这部分教学活动中, 取消教师演示并不意味着这部分教学活动不重要,而是改进教学方式,把教师从讲台上“请下来”,走进学生中,和学生一起观察。 下面以一具体的课堂实例和大家探讨。

在“炎症”的实验教学中,观察的切片为阑尾的急性蜂窝织炎。 在学生观察切片之前,先不告诉学生这个切片的组织来源,而是请学生结合肉眼,显微镜观察,给予初步判断。 在这里教师可以逐步诱导学生, 比如肉眼能看到此组织来源于某有腔脏器,而通过低倍镜观察会发现其结构和肠腔相似;但通过高倍镜仔细辨认则发现,此组织的空腔比较狭窄且不规则,腺体少但淋巴组织丰富,环绕固有层分布着大量淋巴小结,而这是阑尾的最显著的组织学特征[1]。 课程进行到这里,标本的组织来源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独立观测,认真思考,找到每一个特征点,兴趣很容易被迅速激发。 接着,请学生自己观察,找出该切片的病变特点,在这里,教师可以结合组织学图片库, 将正常阑尾的组织结构图在电脑屏幕上显示,以便学生进行直观比较。 很多学生进行到这里,都能发现一些特点:在阑尾的肌层,肌纤维之间出现很多炎细胞的弥漫性浸润,使得阑尾肌层呈现一种蜂窝状的结构形态,到这里,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给出一个初步的病理诊断:阑尾蜂窝织炎。 此时教师首先要给予肯定,给学生足够的信心,但同时要把问题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回顾蜂窝织炎的形态特点,再观察出现在肌纤维之间呈弥漫浸润的炎细胞具体为哪种炎症细胞? 这时候学生就进入细观察阶段,通过高倍镜仔细辨认,很多学生都发现大部分炎细胞体积较小,呈圆形,且均具有分叶核,核分叶从两至五叶不等,胞浆染色呈嗜中性染色,此即为嗜中性粒细胞的典型表现, 此时对整张切片的观察可谓较全面。 这时教师继续进行引导,请学生观察在炎细胞群里面,除了数量上呈绝对优势的嗜中性粒细胞外,还有什么炎细胞? 很多学生通过仔细辨认, 发现有一些细胞胞体较嗜中性粒细胞稍大,胞浆染色偏红,呈嗜酸性染色,胞核一般分两叶,此为嗜酸性粒细胞的典型表现;还有学生发现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细胞。 由于省略了第二阶段的教师演示,学生自主观察切片的时间更多,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走下讲台,在学生之间巡回走动,随时做集体讲解或个别指导,整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很高。 课后与学生交流时,很多学生表示,他们更愿意接受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并且认为学习效果更好。

创伤性关节炎病理机制和治疗初探 篇7

关键词:创伤性关节炎,病理机制,治疗

创伤性关节炎又被称作是外伤性关节炎, 属于关节障碍的一种, 主要致病原因是运动关节软骨因为持续性的物理或机械损伤, 出现变性或者是受损, 进而造成关节软骨、滑膜、软骨下骨、关节囊以及周边肌肉和韧带发生改变, 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关节明显的疼痛感, 并伴随出现活动障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 交通事故以及意外伤害事件越来越多, 这直接导致了关节软骨受伤发生率的大幅度增加, 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相应的呈现出上升趋势。创伤性关节炎轻者会感觉关节疼痛, 重者会造成患者的残疾, 所以不容小觑, 也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普遍关注。现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自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接诊的52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病理机制以及治疗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自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接诊的52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52例患者中, 男性患者占到37例, 女性患者占到15例;年龄跨度为31岁到65岁, 平均年龄 (46.54±3.12) 岁。本次研究的均为髋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其中, 由于脱位复位治愈后后遗症造成的创伤性关节炎患者36例;因为关节组织挫伤或者创伤治愈后遗症造成的创伤性关节炎16例。

1.2 分组方法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 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为A组 (基本处理) 14人, B组 (中药治疗) 23人, C组 (西药治疗) 15人。

1.3 治疗方法

(1) 基本处理:对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来说, 日常调理和护理十分重要, 要注意生活作息的规律性, 适当多休息避免过度的体育活动, 对关节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防止受到外界的创伤, 当关节出现不适感时要尽可能的卧床。 (2) 中医治疗方案: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中药方是:乌药、细辛、穿山早、伸筋草、桂枝、海桐皮、防风、白芷、牛膝以及延胡索各15g, 独活、路路通各20g, 红药10g, 大伸筋30g, 用500m L水文火煎, 再加白醋针对患病关节进行熏蒸, 药液温度降低后清洗患病处, 每天进行2次。此方法主要作用是散寒祛风、活血化瘀, 此外还能达到一定的止痛效果。 (3) 西医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实践中, 对于正处于发病期的创伤性关节炎, 常使用到的药物是诸如芬必得等非甾体类药物。非甾体类药物对于前列腺的花生四烯酸合成具有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 这也就意味着这类药物可以达到很好的镇痛、消炎以及清热的功效, 这样就可以迅速的缓解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炎症以及疼痛感, 此外, 对于患者关节性能的尽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1]。

1.4 疗效标准

本次采用的疗效标准为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 评价康复程度, 包括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畸形4个方面, 总计100分, 得分越高, 髋关节功能越好。以髋关节评分80分以上为显效、以60~79分为有效、以60分以下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分析采用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组一共52例患者按照各自的治疗方法, 进行治疗, 40d之后, 统计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见表1。

由表1可知, A组有效率为57.14%、B组有效率为95.65%、C组有效率为86.67%。B组的治疗效果最佳, 其次为C组, 及中药治疗的效果最佳, 其次为西药治疗。

3 讨论

经过对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接诊的患者的调查研究, 发现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诱因主要来自于三方面:第一, 长时间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同一关节反复受到外界创伤。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 大部分的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都曾收到过创伤, 因此得出结论是创伤性关节炎的始动原因之一就是外界创伤。在受到外界创伤后, 软骨组织老化程度会加快, 软骨组织细胞老化的直接后果就是诱发创伤性关节炎。大部分的医学领域的专家也普遍认为, 只要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必定会出现关节退变;第二, 长时间从事过于单一的动作、髋关节先天性脱位、足部畸形、由于缺血造成的骨组织坏死以及膝关节的内翻或外翻等直接影响到关节受力的相关因素, 也会导致关节持续性的遭受伤害, 因此被归结为创伤性关节炎的一大致病因素;最后, 自身免疫反应存在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之中, 而研究证实, 免疫性关节炎中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就是一氧化氮[2], 所以, 得出结论, 在创伤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一氧化氮起着同样的影响。有学者在对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自由基检验时发现, 自由基在血清当中存在的水平相当高, 可以推导出, 最后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氧化氮以及存在于血清及关节液当中的较高水平的自由基[3]。不少医学专家通过深入分析和探究, 对创伤性关节炎发病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 主张创伤性关节炎的病理演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炎症。不少证据都证实了炎症在创伤性关节炎中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将创伤性关节炎与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前者的炎症更加明显;此外, 在滑膜检查中也可以十分明如何显的观察到炎性细胞浸润现象, 这将会直接导致细胞周转加强, 并且对血管形成起到显著地促进作用。最新研究成果显示, 有七成左右的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滑膜增厚迹象, 而这正是由于存在炎症所致[4]。

参考文献

[1]黄世福.膝关节液细胞因子表达与创伤性关节炎X线分期关系的临床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010.

[2]朱建民.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远期效果[J].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2001, 6 (3) :57.

[3]刘洪.兔膝关节液细胞因子与早期创伤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010.

上一篇:政治学课程下一篇:披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