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审美(共10篇)
旅游审美 篇1
摘要:旅游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 对旅游审美活动发生的心理机制探讨, 是研究旅游审美活动本体运动机理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发生的心理机制, 就是要探讨旅游审美活动发生之所以产生的内置驱动力、心理中介及运动规律。
关键词:旅游活动,旅游目的地,游目的地形象 (TDI) ,本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旅游已成为融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人是生命的一种, 人所以特殊在于他是生命存在的同时, 还具有自我意识, 也就是说, 人的自我意识是人区别于一般存在物和生命存在物的根本所在。心理学认为,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在一切生物中, 只有人才能在意识中明确地把“我”与“非我”, 即自身与自身之外的东西区分开来。因此人是有自觉意识的存在物, 人不仅活动, 而且对自己的活动有所认识和反思。
一、旅游审美活动发生的心理机制从侧面研究旅游地形象本体形成机制
什么是旅游, 人为什么需要旅游, 旅游对人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这些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心和思考的社会问题。旅游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 对旅游审美活动发生的心理机制探讨, 是研究旅游审美活动本体运动机理的一个层面。因为旅游审美活动的发生既是因为一定时空背景下作为旅游活动和旅游审美客体存在的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的旅游吸引物从形式到内涵上都存在美的信息, 也源自由旅游者和旅游服务业从业人员构成的旅游活动和旅游审美主体具有审美情趣、审美感知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更为关键的则是由旅游活动和旅游审美主、客体之间形成的审美关系构成的旅游审美活动的本体的运动机理。这里, 我们必须注意一个问题, 从旅游者 (旅游主体) 的角度, 旅游地形象的形成过程, 尽管是分阶段地的, 但实际上也是旅游者的目的地决策过程和旅游审美活动的符合体。这个问题, Fakeye和Crompton在分析原生形象、诱导形象和复合形象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目的地选择方面的角色时是这样论述的;一个游客在未旅游之前, 头脑中有一系列的旅游区成为可选方案, 并在心目中有由经历或教育形成的各个旅游区的形象, 即原生形象;一旦旅游的动机, 并决定要度假时, 他就会有意识地搜寻有关各可选目的地的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比较、选择。其主要方式是看有关旅游刊物、报纸、电视节目及旅游机构的宣传手册, 从中提炼有用的信息, 加工形成诱导形象。接着对各可选目的地的旅行成本与受益及形象进行比较, 从而选择合适的目的地。到这个目的地实地旅行后, 通过自己的经历, 结合以往的知识形成一个更综合的复合形象。人们依据复合形象对可选目的地再进行比较、选择, 决定再次到目的地旅行或另择它地。而旅游审美活动发生与旅游者的目的地决策过程, 在心理机制上无疑是一致的, 旅游地形象的形成与旅游审美活动发生、旅游者的目的地决策过程, 在心理机制上无疑也是一致的。这样, 我们探讨旅游审美活动发生的心理机制实际上也是从一个侧面研究旅游地形象本体形成机制。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发生的心理机制, 就是要探讨旅游审美活动发生之所以产生的内置驱动力、心理中介及运动规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只是由于人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 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 如有音乐感的耳朵, 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总之, 这些能为人的享受到感觉, 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 才一部分发展起来, 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 不仅五官感觉, 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 (意志、爱等等) , 一句话, 人的感觉、感觉到人性, 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 由于人化的自然界, 才产生出来。五官感觉到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个论述表明了人的审美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 同时也表明,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 人类对美的感知和认识能力实际上已经积淀在人的“集体无意识”中, 甚至可以说已经演化为人类生存的本能性要素。就旅游审美活动而言, 表面上上似乎是旅游观赏行为在一定时空中的直接表现, 而实际上是旅游审美需求与动机所诱发和促成的结果。
二、旅游审美需求是促使人们从事旅游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首先, 旅游审美需求是促使人们从事旅游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因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旅游已成为融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当然, 人,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存在, 在生理条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制约与影响下, 其需求是工作各样、多个层面, 有的偏于物质, 有的趋向精神;有的属于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 有的是提高生存质量的可能途径。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只要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 高层次的需求才能到来。但任何一种需求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求的出现而消失, 只是高层次需求产生后, 低层次需求对行为影响变小而已, 各层次的需求呈相互依赖与重叠的关系。只有早期的基本需求高峰过去之后, 后一较高的级别的需求才能开始发挥优势。同时, 各种需求层次的发生和个体发育密切相关, 婴儿的主要需求是生理需求, 而后才产生安全需求、社交 (归属和爱) 的需求, 到了青少年时期就产生了尊重的需求等等, 如此波浪式的演进。据马斯洛估计, 美国有85%的人的生理的需求能满足, 20%的人安全和经济保障的需求能满足, 但能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人却是极少数;从马斯洛对3 000名大学生进行的测试及马斯洛对分析结果的认识来看, 其中真正的自我实现者只有一人。后来, 马斯洛又在尊重的需求之后增加了认知需求、和审美的需求, 构成了“需求层次七级论”。马斯洛还认为在理解需求层次模式时, 人们不要拘泥于需求的高低顺序;他认为绝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都部分地得到了满足, 但是仍有几种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正是这些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能强烈地左右的行为。这也是说, “需求层次论”作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不单纯强调人的需求由低向高的程序演进, 因此, 在现代生活中, 人的审美经常贯穿于所有不同层次的需求之中, 就连生理的需求也不例外。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分析, 人对旅游的需求不是停留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的层次上, 最起码是在社交需求、尊重需求的层次上, 绝大多数可以说是表现为一种审美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三、审美需求作为人的一种统摄性和精神性需求, 是改善人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杠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 审美需求作为人的一种统摄性和精神性需求, 是改善人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杠杆之一。诚如马斯洛所言:“美的理解和创造以及美的高峰体验, 是人类生活以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核心部分, 而不是边缘部分。”他所谓的“高峰体验”, 是指最高快乐出现的时刻, 比如审美的直觉、创造的时刻、智力的顿悟和情欲的高潮, 该体验是向健康前进的是瞬间的健康, 是对生活的确认, 使生活富有价值。人们之所以面临各种艰难困境而不全都以自杀了结,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种体验价值普遍存在的缘故。其实无论从人类文明的历史沿革来看, 还是从现实生活的具体内容来看, 审美需求由于审美判断本身的自由愉悦性和鉴赏性而成为其他各种需求的内在动因。旅游活动也是如此。那些乘坐“空中客车”、下榻宾馆饭店、睡着席梦思和喝着香槟酒游山逛水的旅游者, 其审美需求几乎泛化为其他需求是“指令性原则”。他们要求一切物品和活动都应具有审美价值, 应符合美的规律:从房间的色彩、餐桌的摆布、饮食的器皿到卫生间的设备, 甚至于一条领带或一枚领扣等等, 都应符合他们的审美需求和与其相关的其他需求。而这种以旅游为导向的审美需求, 一方面是旅游者作为主体的审美需求所致, 另一方面是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审美特质使然。目前,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 “美、感、游、创”的生活新概念已广为人们所接受, 并被奉为追求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文化传统竞争, 塑造旅游地本体形象
斯瓦布鲁克指出, “当那些竭力想扮演全球较角色的大公司在谈论全球化思维、当地化行动的时候, 旅游目的地则要当地化思维、全球化行动。也就是说, 在充分利用全球化为其所提供的开发新的全球市场的同时, 他们需要避免由于全球化所造成的产品标准化和丧失地方特色的现象。” (Swarbrooke, 2001) 这个论断对于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的形象塑造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知道, 跨文化交际是旅游活动中的普遍现象。无论是出国旅游, 还是在国内不同民族的文化环境中旅游, 都必然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而在这些异质文化环境中旅游, 尽管人们通常会因为文化差异、社会距离、与陌生环境等因素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感或忐忑不安的心理状态;与此同时, 人们也会对异质文化环境中的景物、尤其是人文景观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新奇感与敏感性。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这后两种心理反应恰恰是旅游审美的重要契机;如果通过跨文化交际活动予以积极引导, 将会有效地调动审美直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等心理要素, 进而满足审美主体的审美需求。因为, 求异心理是促使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最基本动力。人们对不同的事物、景观、风俗和文化感兴趣, 其原因就在这些事物与形象的差异性。从某种意义上讲, 国际旅游业就是建立在各国旅游产品差异性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人们也这样认为:越是民族的, 则越富有国际性, 越具有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旅游地形象塑造时, 要突出特殊性和差异性, 要注意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 从形式到内容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的魅力, 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保持和培育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并通过区域协同行动, 形成整体竞争力。当然, 在打文化牌、民族牌这个问题上, 也要把握好尺度。强调新奇、强调差异, 也不要超出人们通常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以免因文化距离过大导致“文化休克”。
作为一种审美活动, 旅游审美尽管有其特殊性, 但是, 与其他审美活动一样, 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因此, 从本体论的角度研究旅游活动和旅游现象, 必须从旅游活动的审美特征及旅游审美产生的心理机制入手。对旅游地形象塑造这个问题的探讨, 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形象策划、设计的层次上, 要立足对旅游活动的本体特征的把握来研究旅游地形象塑造的最本质的东西, 也就是既符合旅游活动规律、又符合形象塑造规律的旅游地形象策划方法和理论, 以利于指导旅游地形象塑造的实践。因为, 尽管现代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经济效益是人们发展这一产业的初衷, 也是产业发展必须始终关注的主要目标, 但是, 由于旅游活动自身的特殊性以及由此给旅游产业带来的特殊性, 对旅游产业的研究、旅游地形象及旅游地形象塑造问题的研究必须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 把旅游地形象塑造作为一个既开放又相对封闭的系统来研究。在实践的意义上, 旅游地形象, 不光是目前旅游营销活动中所谓的以CIS为主导的旅游地形象系统, 以及基于这种思想的形象推广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旅游地、旅游景区、旅游景点及其他旅游产品本身的形象价值的创造, 要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对旅游地进行整体上的形象塑造, 充分挖掘蕴藏在其中的审美信息, 并使旅游地、旅游景区、旅游景点及其他旅游产品从整体到局部更加容易引起人们注意、调动人的感知器官、唤起人的知觉, 进而形成强烈的共鸣。这里, 有必要强调, 从本体论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形象, 必须从基础吸引物出发来研究, 而不是从上层吸引物出发来研究, 否则就背离了旅游活动的本体特征和规律。由于笔者研究能力和实践水平的局限, 从技术操作层去研究恐怖是很不现实的, 在此, 仅做一些原则性分析, 姑且把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当中对旅游地形象塑造本体论研究的一个侧面的粗浅探讨。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
[2]仇学琴.现代旅游美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1.
[3]张广瑞, 魏小安, 刘德谦.2000-2002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旅游绿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4]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旅游学刊, 2001 (1) .
[5]谢朝武, 黄远水.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的参与型组织模式[J].旅游学刊, 2002 (2) .
[6]尹隽, 等.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M].北京: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7]刘汉洪.打造强势旅游品牌要有的十把金钥匙[J].中国旅游规划设计联盟, 2005 (6) .
[8]李瑞.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 2004 (8) .
旅游审美 篇2
关键词:山岳 旅游资源 审美 欣赏
摘要:中国是地大物博,地貌类型也是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山千奇百态,中国有很多山文明中外,有着美丽的风景和文化,因此,山岳成为旅游资源中最丰富的资源之一。正文:
中国的山岳旅游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旅游资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与水历来就是中国人永恒不变的谈论话题。中国人赋予华山“华山论剑”的冠绝,赋予衡山“五岳独秀”的美名,又誉称黄山“天下奇”,更是以“泰山北斗”形容不可动摇之地位。可以说,中国人已经与山岳同为一体,山岳旅游自然也就成为“大众旅游”时期的一个亮点。
中国的名山更是数不胜数,其中备受人瞩目的应该要数著名的五岳了。东岳泰山,初名岱山,亦名岱宗,为我国五岳之首,号称“天下第一山”。屹立于山东东部,总面积426平方千米,最高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历代著名的文人学士,都慕名相继来此,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实乃一处名冠世界的文物宝库和游览胜地。泰山是一座文物宝库,在这方面,它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山”。从岱庙到山顶的碧霞祠,沿途有无数的碑刻和古建筑。岱庙是历代帝王祭祀泰山举行大典的地方,也是我国几个主要的宫殿式建筑群之一,规模宏大,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泰山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登泰山看日出,是很多泰山游客的愿望。泰山观日处位于泰山玉皇顶东南观日峰上,峰北侧的拱北石为最佳地点。日出时初为一红线,渐渐扩张,忽红、忽黄、忽赭,杂以青天斑斑,似蓝似白,绚烂多彩,荡漾如波;久之红云下忽见弓形,须臾呈半圆形,其升极速,瞬间跃出地平线,光芒四射,极其壮观。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衡山县境,被称为南岳,自然景色秀丽,有“南岳独秀”的美称。衡山海拔高度为1000至1300米。山体由巨大的花岗岩构成,巍峨峻峭,形状怪异,有大小72峰。其中以祝融峰、天柱峰、芙蓉峰、紫盖峰等最为著名。衡山名胜古迹众多,南岳庙是衡山最大最雄伟的建筑。是五岳庙中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古 建筑群之一。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是衡山的“四绝”。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放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衡山的烟云可与黄山媲美。游人在山上,忽然云雾起,转眼之间,清晰可见的一座座山峰,竟被一团团烟雾笼罩住,渐渐隐去身影,游人自己也感到像在腾云驾雾,只觉得一缕缕、一团团的青烟白气,荡于胸前,流于指隙,似乎伸手可捉,可又什么都未捉到。突然,一阵清风拂面而过。风过处,天空便由灰而白,由浊而清,浓雾消散,远处的山峰清晰可辨了。衡山山势雄伟,绵延数百公里,号称有七十二峰,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禀五座最有名。祝融峰是衡山最高峰,海拔1290米。南岳四绝是:“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登衡山必登祝融。古人说:“不登祝融,不足以知其高”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云:“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这两句诗既写了祝融峰的高峻、雄伟,又写了衡山烟云的美妙。传说祝融峰是祝融游息之地。祝融是神话传说中的火神,自燧人氏发明取火以后,即由祝融保存火种。峰上有祝融殿,是明代所建。祝融峰的西边有望月台,在无云的夜晚,到这里赏月,别有一番美景。峰上还有观日台,是看日出奇景好地方。山上寺庙很多,著名的有福严寺、南台寺、藏经殿、方广寺。福严寺规模很大,称为“南山第一古刹”,寺右有一株1400余年的银树,树干粗壮,树叶繁盛。南台寺建于六朝,到现在已有1400多年。日本佛都曹洞宗视南台寺祖庭。藏经殿因明太祖赐大藏经一部存放于此,故名藏经殿。其周围层峦叠,古木参天,景色秀丽,附近有钱树、同根生、边理枝等奇树以及允亭、梳妆台、钓鱼台等古迹。“藏经殿之秀”为南岳四绝之一。方广寺处于南岳峰岭间,古树苍苍,流水潺潺,幽雅深邃,因而有“方广寺之深”的说法。
西岳华山位于华阴县境内,为五岳中的西岳。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有“华山自古一条路”的说法。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一般来说,同华山山峰像一朵莲是分不开的,古时候“华”与“花”通用,正如《水 经注》所说: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 峰。东峰是华山的奇峰之一,因峰顶有朝台可以观看日出、美景,故又名朝阳峰。北峰也叫云台峰,山势峥嵘,三面绝壁,只有一条山道通往南面山岭,电影《智取华山》即取材于此 西峰叫莲花峰,峰顶有一块“斧劈石”,相传神话传说故事《宝莲灯》中的沉香劈山救母就发生在这里。南峰即落雁峰,是华山主峰,海拔2083米,也是华山最险峰,峰上苍松翠柏,林木葱郁,峰东有凌空飞架的长空栈道,中峰亦名玉女峰,依附于东峰西壁,是通往东、西、南三峰的咽喉。华山山路奇险,景色秀丽,沿山路从玉泉院到苍龙岭可以看到许多胜景,从华山脚下到青坷坪,一路上风光幽静,山谷青翠,鸟语花香,流泉垂挂,令人心旷神怡。青柯 坪以东才是真正爬山的开始,这里有一巨大的回心石,站在石上往上一看是危崖峭壁、突兀凌空的“千尺幢”,胆小的人就在此停住,准备往回走了,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机会领略到华山险峰上更美的风光。千尺幢窄陡的石梯容纳一人上下。3 70多个石级,非铁索牵挽,难以攀登。过千尺幢经百尺峡就到了“老君 犁沟”,这是夹于陡绝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道路,有570多个石级,其尽头是“猢狲愁”,顾名思义,连猴子都发愁,说明崖壁是多么陡峭了。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5千米处,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常山。恒山分为东、西南峰,最高峰东峰天峰岭,海拔2190米,西峰为翠屏山,两峰对峙,以金龙峡分开,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为古杨家将征战之处。恒山风景 以地险,山雄、寺奇、泉绝称著。天峰、翠屏两山怪石争奇,古树参天,苍松翠柏间散布着楼台殿宇。翠屏山是恒山两座主峰之一。它和天峰岭一样,都属孤山式断层山。翠屏山是恒山两座主峰之一。它和天峰岭一样,都属孤山式断层山。那分峙叠出的山峰,一层断崖,一层绿带,煞是好看。山路两侧,怪石嶙峋。窥翠屏一斑,知恒山全貌。翠屏山下就是金龙峡腹地,两侧沟壁陡直,峡底流水奔泻,谷幽峡深,十分险要。天峰岭是恒山的另一座主峰。山下有一座小山庄。据说,秦始皇当年复游海上至琅琊,归途中取路恒山到过这里,得名秦止岭。后来,此地修起接官亭,成为道士们迎接皇帝遣臣和地方官吏的地方,又改称停旨岭。恒山第一胜景为悬空寺,位于恒山金龙口悬西崖峭壁上,悬空寺是在悬崖上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它的基础。游人在远处见不到这些木梁,却见到不少细木斜顶住寺的底层。游人会想:这些颤颤悠悠的木柱能顶得住这样一座寺庙吗?当人们仔细观察,发现承受重量的除了木柱外,还有那 些插入岩石的巨大木梁后,对古代匠师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发出感叹和敬佩了。古有恒山十八胜景,今尚存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多处,另有琴棋台,出云洞,紫芝峪等自然景区。悬崖峭壁上还留有很多名人题咏,岳顶松涛,夕阳返照,金鸡报晓,玉羊游云等景观更令人神往。
旅游审美 篇3
关键词:旅游地理 课堂教学 审美
旅游地理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直观性的特征,其蕴涵的美育因素是多方面的,融自然美与人文美,景观美与理论美,科学美与教育美于一体。因此,教学过程的审美设计应体现教学的动态美,把旅游地理教学中的美通过具体的教学环节和灵活的教学结构具体、生动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审美的陶冶,提高了审美的能力,完善了审美的心理结构。
一、用直观形象手段展示美,让学生见美知美
课堂教学是审美教育的主渠道,而审美教学情境的创设又是课堂审美教育实施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创设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运用课内外课程资源,依据旅游地理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旅游地理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旅游地理审美情境,这些是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
用直观形象手段显示旅游地理知识中的美,揭示美的存在,利用美来感染学生,诱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使他们自觉地参与认知活动。旅游景观中的自然美,景观具有的“形、声、色”形式美,旅游探索美,文物古迹、建筑、雕塑呈现的艺术美等,都是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出来。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占统治地位”,要使学生在欣赏旅游景观时产生美感,就要从直观的形象开始,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审美情境,以感性动人的方式展现旅游景观美。
二、用生动的语言塑造情境,让学生感悟美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直观可感的因素,是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信息传递和知识输送与接受的重要工具。教师的语言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如果能用生动活泼、形象风趣、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来塑造教学情境,学生听了“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必然使学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想象力丰富,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如介绍我国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时,利用图片展示我国东西南北的不同景色,并用语言做一些生动描述:如果你到我国北方地区,看到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派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而南方海南岛却是“小雨新霏,荡原野,清如洗,椰子散彩,残阳倒影,水田新福,行行相倚”的大好春光。这样的描述使图片内容更充实、更形象,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在我国浩瀚的文学海洋里,有许许多多描述旅游地理景观、规律、原理的名诗佳句,用富有情趣的诗词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知美
美的感受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感知过程,对直观形象的感知只是审美教育的起点,要使审美感受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必然要向广阔处拓展,向纵深处深入。因此,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美、对美进行剖析,不仅使学生由被动的美的欣赏者变为美的发现者、美的创造者,而且激发更深层的审美愉悦感,使美感教育达到一个更高阶段。
问题情境创设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审美经验,将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经过深思之后就可以达到。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共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学生就会针对不同景观的特点,并结合自己对景观的一些审美经验、审美记忆,提出不同的观赏方法,从而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美、发现美。
旅游地理蕴涵丰富的美育要素并具有多种教育价值,这是旅游地理审美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教学中要根据其美育要素所具有直观性、新奇性、多样性、和谐性的特征,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方法来揭示、渲染其中的美,使美育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红霞.谈古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地理教学.2008(3)
2.黄京鸿.积极探索课改策略深化地理素质教育.地理教育.2007(4)
3.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4)
旅游者审美行为现状分析 篇4
1. 美的本质
“美”是人类对事物做出的一种评判。对事物的判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数量判断。即能够以外在的数量为明确标准做出的判断,如高、快、重等。另一类则是非数量判断。即不能以外在的数量为标准做出的判断,如善、好等,此类判断并没有公认的外在标准,只能以内心的价值观念来衡量,也可以称作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属于价值观的内涵,作为价值观组成部分的“美”的概念,在不同的哲学家、美学家那里千差万别。桑塔耶纳认为“美是积极的、固有的、客观化的价值”;朱光潜认为美是“人的意趣和物的姿态的反复回流”;李泽厚认为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总体上可分为两大派:客观论、主观论。“美”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
2. 旅游美的内容
旅游美是美的本质在旅游中的具体体现,是旅游主体在旅游实践活动中其主体的感官、心神与旅游对象的客体属性、功能互动而让主体产生的积极的愉悦的直觉的超出实用价值的精神上的享受的感觉及让主体产生这一感觉的客体属性与功能。
在抽象领域,有美学家把美分为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三类。李泽厚把美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对应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但上文所讲美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对美的分类要对应人类实践活动分类。
人类的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三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改造社会的实践,改造人类自身的实践。三种实践活动对应人类所要处理的三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类自身。体现于三种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因此,便产生了六种美:自然本身的美,自然科学创造的美;社会本身的美,社会科学创造的美;人类意识自身的美,人文科学产生的美。社会是由人类组成,社会自身就是社会科学的成果;人类意识是没有自体的,也必须以人文科学的成果为载体才能显现出来,人文科学呈现的美就是人类意识自身的美。因此美可以分为四类:自然美、科技美、社会美、人文美。相应的旅游美也可分为四类:
旅游自然美:旅游活动中所经历的自然事物所呈现出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如,山川湖海、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
旅游人文美:旅游活动中所经历的各种人文作品主要指文艺作品和人文遗迹所呈现的美,它是人性中真善美圣等美的方面和人类的智慧、想象力等精神力量通过物质载体的感性显现,如,古建筑、园林、艺术馆、博物馆等。
旅游科技美:旅游活动中所经历的科技创造所呈现的美,它是人类物质力量的体现,如,古代人类奇迹、现代高科技主题公园等。
旅游社会美:旅游活动中所经历的各种社会生活所呈现的美,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美好方面集中体现,如,民间习俗、民族节日、民族风情等。
3. 旅游审美的概念
审美,即人类发现和享受美的高级认识活动。旅游审美即在旅游活动中审美。结合上文对于美、旅游美概念的表述,可以得出旅游审美的概念:旅游审美是旅游主体在旅游实践活动中其主体的感官、心神与旅游对象的客体、属性功能互动以发现和享受美,获得积极的愉悦的直觉的超出实用价值的精神上的享受的感觉的认识活动。
二、旅游审美行为现状分析
旅游审美行为属于旅游消费行为的组成部分。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个:一个是以格尔伯特为代表的“需要--动机--行为”模式;一个是以米德莱顿为代表的“刺激--反应”模式。本文探讨的是旅游审美行为,审美行为的过程包括行为前的动机与需求,行为中的选择与享受,行为后的感知等,旅游审美需求动机与内容选择密切相关,旅游审美的享受过程与审美感知也相统一。故而在审美行为领域,结合理论与实践,可对旅游者审美行为从旅游审美内容选择和旅游审美体验层次两方面做出研究。
本文就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类型偏好、旅游者审美需求特点、旅游者审美偏好、旅游审美满意度与主客体的关系、旅游者特征等问题对旅游社管理者、导游和游客进行了深入交流访谈。得出以下结论:
1. 旅游审美内容选择现状
旅游美的内容包括旅游自然美、旅游人文美等,对应的可将旅游审美行为分为风景观光、艺术欣赏、文化感受、历史缅怀、生活体验、探险猎奇、物质享受、保健疗养、学习考察等。
旅行团中以自然风光旅行团居多,尤其以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最受青睐,此类旅游者几乎遍及所有旅游群体,且旅游者在旅游中往往有着较大的活力和好奇心,尽情享受自然的美。
文化古迹旅游者相对较少,但其中也有具体的分化。和自然风光相映衬以至融为一体的景点如乌镇、桐乡、宏村等较受青睐;纯古迹如寿县古城墙、报恩寺等较受冷落,而在纯古迹里本身具有较强艺术性的如北京故宫、苏州园林、西安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也较受青睐;历史价值较强而艺术性较差的如周口店猿人遗址、石头城遗址公园等也受到冷落;同时,古迹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对其吸引力产生重要影响,如黄鹤楼因吕洞宾、崔颢、李白和《黄鹤楼》,岳阳楼因杜甫、范仲淹和《岳阳楼记》,滕王阁因王勃和《滕王阁序》等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此类景点受到旅游者文化底蕴的影响,旅游者在游览时常常步伐缓慢,显得较为凝重,在慢慢感受艺术的美,同时也感受文化,缅怀历史;另外,和革命相关的历史文化景点如淮海战役纪念塔园区等也常会受到机关单位和学校师生的光顾。
主题公园近年来成为新的热点,发展很快,但客源结构以年轻人居多,中学生到四十岁以下人群为主,且出游时常以亲友组织小团体。游客在游玩过程中也常表现出较强的活力和激情,行为往往较为放纵,游玩中更偏重“玩”,同时感受特定的主题文化如动漫、水等。但其受季节影响较大,大部分主题公园游览旺季为春秋季气候条件较好的时节,或是因其主题而定的特定时节如夏季水世界、冬季冰雪大世界等,且总体来讲一个景点的重游率并不是很高。
旅游审美行为如探险猎奇、保健疗养、学习考察等目前来讲属于小众化旅游审美行为。其参与人数不仅少而且常是某类特定人群,如保健疗养主要为高收入、高社会地位阶层如企业家、干部等,学习考察主要为高知识阶层如大学生、研究生、某一领域学者或发烧友,探险猎奇则更是主要以上层社会年轻人群为主。
2. 旅游审美体验层次现状
旅游审美的层次可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层。当前中国旅游者的审美层次总体较低,且三个层次基本上呈金字塔结构。最低一层“悦耳悦目”的人数最多,不仅几乎所有旅游者都能体验到,而且大量旅游者停留在此阶段,旅游过程中以风景观光、物质享受、游玩娱乐为主,艺术欣赏已比较少,文化感受、历史缅怀等的体验人群就更少,且普通旅游者只把旅游当做一项游乐活动,在旅游活动中重视价格,对舒适度要求高的主要是高收入人群,在景点的选取上也重视景点的名气和价格的实惠,旅游为了回来讲述的味道浓厚,最后获得的主要是感官上的满足,即“悦心悦意”,精神上的享受较少,能获得心灵、情操的陶冶的只是极少数。
不同文化层次人群对于共同热爱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普通旅游者在跋山涉水过程中表现较多的是好奇心,充满活力,对于山水形态、色彩等美尽情欣赏,高知旅游者则更多的表现出一种陶醉,除欣赏自然美本身外,似乎还有种超脱的感觉。高知识人群在文化古迹的旅游中表现较为缓慢、凝重,会对于其中体现的艺术和承载的文化悉心欣赏、深切感悟;普通旅游者则往往只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观看,即使对其感兴趣也往往只是对其造型美的兴趣,或是对于涉及的某个故事的兴趣。
旅游者对景点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其满意度,因而旅游活动中导游的地位十分重要,知识丰富、生动形象又充满幽默感的导游常能把景点的美充分解读出来,营造如梦如幻的美景让游客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
总之,中国旅游者目前审美层次总体较低,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呈现出金字塔结构,越往上层人数越少,且审美层次与文化层次呈现正相关。
3. 旅游审美行为现状原因分析
首先,从共性来说,自然风光是中国旅游者的第一旅游审美选择,遍及几乎所有旅游群体,文化古迹紧随其后,且在其中与自然相和谐的、艺术性强的更受欢迎,这主要是中国美学传统的传承。美具有社会历史性,具有传承性,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一直延续着“儒道互补”的传统,即重视严整、和谐、中正、自然、自由、意趣,因而在旅游景观中优美的、自然的、人与自然结合得好、能在和谐中表达个性与自由的景观通常会更受欢迎。
其次,从个性上来说收入情况、文化层次是影响审美内容、审美层次的主要因素。收入越高对于舒适度、享受性体验的要求越高;而文化层次越高,对于旅游审美的体验层次就越高。因为美是客体的属性、功能与主体的审美需求之间的关系。收入越高的人对于享受的需求越高,而文化层次越高审美需求的层次也就越高,不仅有感官的需求更有心意志神的需求。而低收入者则对享受性消费不敢有要求,低文化层次者则精神境界、知识水平往往较低,需求更多的停留在感官满足上。
三、旅游审美行为发展趋势
首先,旅游审美内容的选择日渐多元化,旅游多样性需求增加。不同类型的旅游美的选择人群分布也日渐合理化。除东部地区知名度高的传统旅游区外,中西部地区的知名度较低但景观并不逊色的旅游景区如梵净山、崀山等游客日渐增多。在风景观光等审美形式继续风行之外,探险猎奇等也日渐发展,在未来必将形成东部稳定再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著名旅游区非著名旅游区共同发展;传统旅游审美项目稳定再发展,新旅游审美形式勃兴,多种审美形式和谐发展的旅游审美内容新格局。
其次,这些年来旅游者的审美层次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旅游者对于旅游舒适度的要求提高,不再满足于“我旅游过”而要是“我享受过”;除了走马观花式的游览,现在的旅游者更加注重对每个景点的感知,要的不是“我来过这儿”而是“我了解这儿”;对于导游水平的要求也在提高;旅游目的、旅游方式的选择也趋于多元化,不再扎堆选择著名风景名胜地而越来越多地选择新颖的景区、旅游项目,也不再过分依靠旅行社做团队游,而越来越多的选择自驾游、骑行游等方式,不仅要欣赏景点本身更要享受旅游的过程。旅游审美层次不断提高,开始由观光为主逐步向体验为主迈进。
参考文献
[1]朱立元.西方美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10:172.
[2]朱光潜.谈美[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3:2-30.
[3]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6:245-353.
旅游景点对联的审美价值初探 篇5
一、突出景点特色
旅游点都有自己的内涵、各自的特色,游人则往往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要让游客迅速了解景点内涵,把握景点特色,旅游点对联往往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山海关,是万里长城东端第一关,它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势险要,是东北入京津的必经之途,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山海关上的一幅对联就突出了它的这些特点:‚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韩信墓上的一幅对联,更以寥寥十字高度概括了韩信的发迹与死亡,突出了与其生死攸关的三个人物‚生死一知: 己。存亡两妇人。‛‚一知己‛指萧何,是他推荐韩信做了刘邦的大将,成就了韩信的一生事业;又是他诱骗韩信至长乐宫被诛杀。‚两妇人‛,一个是舍饭救少年韩信的漂母,一个是残杀韩信的吕后。十个字即道破了如此复杂的历史,非大手笔写不出这样的佳作。这样的点题,容易使游客更深刻地领会了旅游点的意义,更增添了游览的兴味,言简意赅地揭示丰富的蕴含,便丰富的知识内涵深深地刻印在游客的脑海里。苏州阊门外枫桥镇的寒山寺是座六朝古刹,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南朝梁,名闻暇尔的原因缘自唐张继的七绝《枫桥夜泊》,寒山寺的一联就道明了这一点::‚尘劫历一千余年,重复旧观,幸有名贤来作主。诗人题二十八字,长留胜迹,可佳句不须多。‛当然这幅对联远没有张继《枫桥夜泊》诗那么流传广泛,妇孺皆知,但道出了读者、游人对寒山寺和张继那首诗一番感慨,联中包含的文史信息并不贫乏。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千古名篇,但现在能背得下来的人并不多。而南昌滕王阁上的一幅对联则高度概括了《滕王阁序》之文意,突出了这一景点的特色,游人要把它记住则很容易,可谓‚以少少许胜多多许‛‚我辈复登临: ,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汉阳月牙湖畔古琴台是后人为纪念俞伯牙钟子期而建造的。史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于是伯子期结为至交,约定第二年中秋明月清风时再会。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个古琴台上的一幅对联,就艺术地概括了这段佳话‚一曲高山一曲流水: ,千载传佳话。几分明月几分清风,四时邀游人。‛这样的对联,点明主旨,突出特色,既使游人更好地领略了胜地风光,又给游人以丰富的知识与美的享受。
二、增添景点情趣
如果说,以上对联只是传达了景点本身包含的意蕴,只是起了简单的导游作用,那么,另外有的对联则扩大了景点蕴含,增添了无穷情趣。有的景点,也许只是简朴的楼台亭榭,一般的山林湖泉,孤立看景,可能无甚奇处。但一幅佳联,就可以使游人扩大视野,生发联想,平添无穷乐趣。嘉定花神庙,不过是一座庙而已。游客们所见庙宇可谓多矣,光凭庙舍建筑,确无过人之处。但是,它门前的那幅对联,却给游人平添无尽暇思,引得人们驻足吟颂:‚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楝花风尔且慢到。碧氵解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道不如归去,流莺说少住为佳。‛有的对联,本身就充溢着浓厚的文学底蕴,展现出一幅精美画卷。如济南大明湖历下亭的一联‚风雨送新凉: ,看一派柳浪竹烟,空翠染成摩洁画。湖山开晚霁,爱十里红情绿意,冷香飞上浣花诗。‛‚摩洁‛即王维,他既是大诗人,又是大画家。‚浣花诗‛则指五代前蜀韦庄的诗集《浣花集》,韦庄既是大诗人又是大词人以这样两人的诗画作比,大明湖的景致更能令人神往了。江西九江琵琶亭上的一联,容易把人带进一个寒水素月、桅影朦胧、灯光摇曳、琵琶传情的夜晚‚灯影幢幢: ,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九江即唐时浔阳,白居易贬谪于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琵琶行》。为纪念此事而建的琵琶亭上的这一联,正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传达了当时的哀怨。杭州有个虎跑泉‚虎跑泉,水龙井茶‛,向来被誉为‚饮中极品‛,它上面有一联即从此语出发,以直白的言辞,浓郁的禅意,传达出深邃的蕴含‚愿借吾师手:而志在高山,钟子期中半叶蕉,煽灭若辈热中热。留得此地山上一勺水,渴解众生难上难。‛有的对联借助于特殊的修辞手法和对联形式,以浓厚的文字功底,凭语言取胜,写得妙趣横生,趣味盎然。青海湖日月山石碑上的一联就属这种对联。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这幅对联既切题又工稳,是别开生面的‚绞连对‛‚日上山: ,月上山,山上日月明。青海湖,水海湖,湖海青水清。‛再看两幅极其巧妙的‚回文联‛,它们既是语言绝,又传景色之妙。如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屋水连天。‛桂林斗鸡山联:‚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成都望江楼上有幅名联‚望江楼: ,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薛涛井,薛涛冢,薛涛井畔薛涛冢,涛冢至今,涛井至今。‛望江楼在成都东门外锦江南岸,因附近有唐代女诗人薛涛遣址而闻名。此联引人之处,除了它的特殊修辞、格式和意趣外,还在于围绕它的一段传说。据说最初只有上联嵌于望江楼,下联却久久无人对出。至清代旌阳彭大侠才对出这一下联。这一联也算对得很工稳了,但仍有不足之处:第一,上联‚楼‛、‚流‛同韵近音,下联‚井‛、‚冢‛异韵异音;第二,上联‚江‛为平声,下联‚涛‛也是平声,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20 世纪30 年代,因成都近郊发现印月古井,于是有人因此获得灵感,对出更妙的一帧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影万年,月井万年。‛真是对得天衣无缝!正是这则传说引起了无数今人的兴味暇思,此联成了这里的一道著名的人文景观。
三、抒写作者情怀
游览旅游胜地,面对佳妙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人们容易心潮澎湃、激情泉涌。不少仁人志士、文人墨客挥毫写下了他们的内心感受,胸中激情化为笔底波澜,除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文章
外,也给景点留下了无数抒情写意的妙对佳联,使今天的游人于欣赏美景之余,还能在品读这些对联之际体会前人的襟怀,磨砺自己的心志。诗人臧克家为济南大明湖畔的辛弃疾记念祠题了一联:‚力挽山河,浩气贯日月,空余英雄心一颗。名垂宇宙,文光冲斗牛,剩有悲壮词千篇作者在对联中既热情赞颂了辛弃疾的政治理想和文学成就,又沉痛表达了对辛弃疾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惜。郭沫若为成都杜甫草堂所撰联‚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联语虽短,但作者对杜甫的崇高赞誉溢于言表,作者对民生的殷切关注流注笔端!作为读书人,在对联中表达自己读书求知、追慕前贤的心愿,大有人在。如书于镇江市招隐寺读书台的一联‚萧梁逝水: ,往迹犹新,问谁大雅扶轮,再继元储不朽业。沦海横流,人间何世,趁我余光秉烛,补读平生未见书。‛这里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读书处,他主持编纂的《文选》,是我国第一部诗文词赋选集,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作者在这一联中不仅赞颂了萧统的文史功绩,而且表达了自己惜时读书的美好愿望。又如书于陕西临潼华清池的一联:‚绣岭萎荆榛,只余堠馆留宾,记当年赐浴池边,长恨空呤白傅。环园新结构,云是唐宫旧址,问我辈沉香亭北,雅才谁嗣青莲。‛华清池即唐时之汤泉宫, 在此沐浴。联中的白傅、青莲指白居易和李白他们皆有关于杨贵妃的传世名作。此联不仅慨叹杨贵妃的身世,且以极其丰富的联想,表达了对白居易、李白的仰慕之情,激励后人努力继承前贤。安微合肥包公祠上的一联,对今天的反腐倡廉亦有启迪‚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停车肃遗像,几人得并姓名尊。‛不
仅赞美了包公的清廉,更感叹像包公这样的人太少太少!作者那痛恨贪鄙、祈求清正的情感展现无遗。董必武在浙江嘉兴南湖所题的一联,回顾了党的历史,歌颂了革命的发展,对后人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烟雨楼台: ,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四、启迪教育后人
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是人生的根本性的大问题。在旅游点上,对游客最具吸引力的对联,莫过于那些含义隽永,意味深长,富含哲理,启迪心灵的作品。人们吟颂着,品味着,甚至抄录
着,从中感受到一种心胸的荡涤,灵魂的升华。上海城隍庙的一联‚做个好人: ,心在身安魂梦稳。行此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这一联看似浅显,道出的却是做人的根本。河南洛阳白马寺的一幅对联,它从佛学禅理出发,取相反角度,也有着同样的立意‚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广东肇庆鼎湖山半山腰有个半山亭,它上面的一联是‚到此处才进一步。愿:诸君勿废半途。‛这幅对联嵌在这里真是太合适了!想想看,游人气喘吁吁登
到此处,见到这样一幅对联,必然受到鼓舞,登山意志大增。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上的一联,从禅理出发,由峰及人,警策世人自强不息,与周围环境形成了浑然一体‚飞峰一动不如一静。念佛求:人不如求己。‛对那些放弃个人努力,一心企盼神灵护佑的人,福州鼓山弥勒殿上的一联,用诙谐风趣的话语,给他们以善意的嘲讽,使人们在一笑之中产生心灵的感应‚手上只一金元: ,你也求,他也求,未知给谁是好。心中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人们常见弥勒佛前一副对联‚大肚能容: ,容世上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然而,天津蓟县盘山莲花岭天成寺弥勒佛前的一联,却另辟蹊径,不落俗套,亦发人深省‚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南京随园乃清代袁枚别墅,清人黄仲则在此题了一联,颂扬文章千古,慨叹宦海沉浮:‚文章草草皆千古。仕宦匆匆只十年。‛太原祠圣母殿上的一联更祈望着‚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这些对联不仅介绍了景点特色,起到了导游的作用,而且无论在文化品味、人文精神、教化警策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功用,在审美价值上,有着丰富的蕴含。对联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璀灿的明珠,为旅游景点增添了奇光异彩。当人们留连于大自然的风光,在历史人文景观中荡漾时,品读着这样一些对联,会为我们如此深邃的文化瑰宝而陶醉。唐玄宗常携杨贵妃在此沐浴。联中的白傅、青莲指白居易和李白,他们皆有关于杨贵妃的传世名作。此联不仅慨叹杨贵妃的身世,且以极其丰富的联想,表达了对白居易、李白的仰慕之情,激励后人努力继承前贤。安微合肥包公祠上的一联,对今天的反腐倡廉亦有启迪‚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停车肃遗像,几人得并姓名尊。‛不仅赞美了包公的清廉,更感叹像包公这样的人太少太少!作者那痛恨贪鄙、祈求清正的情感展现无遗。董必武在浙江嘉兴南湖所题的一联,回顾了党的历史,歌颂了革命的发展,对后人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烟雨楼台: ,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四、启迪教育后人
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是人生的根本性的大问题。在旅游点上,对游客最具吸引力的对联,莫过于那些含义隽永,意味深长,富含哲理,启迪心灵的作品。人们吟颂着,品味着,甚至抄录着,从中感受到一种心胸的荡涤,灵魂的升华。上海城隍庙的一联‚做个好人: ,心在身安魂梦稳。行此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这一联看似浅显,道出的却是做人的根本。河南洛阳白马寺的一幅对联,它从佛学禅理出发,取相反角度,也有着同样的立意‚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广东肇庆鼎湖山半山腰有个半山亭,它上面的一联是‚到此处才进一步。愿:诸君勿废半途。‛这幅对联嵌在这里真是太合适了!想想看,游人气喘吁吁登到此处,见到这样一幅对联,必然受到鼓舞,登山意志大增。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上的一联,从禅理出发,由峰及人,警策世人自强不息,与周围环境形成了浑然一体‚飞峰一动不如一静。念佛求:人不如求己。‛对那些放弃个人努力,一心企盼神灵护佑的人,福州鼓山弥勒殿上的一联,用诙谐风趣的话语,给他们以善意的嘲讽,使人们在一笑之中产生心灵的感应‚手上只一金元: ,你也求,他也求,未知给谁是好。心中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人们常见弥勒佛前一副对联‚大肚能容: ,容世上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然而,天津蓟县盘山莲花岭天
成寺弥勒佛前的一联,却另辟蹊径,不落俗套,亦发人深省‚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南京随园乃清代袁枚别墅,清人黄仲则在此题了一联,颂
旅游审美 篇6
何谓旅游美学教育?旅游美学教育即通过旅游活动进行的审美教育,也就是在旅游进程中产生、完成的美感教育。旅游美学教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旅游美学教育,其目的、任务是培养、提高旅游主体——旅游者对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的美的感知、鉴赏、创造,陶冶人格修养,丰富生活趣味,促进身心健康,升华道德情操。广义的旅游美学教育,则不仅对旅游主体而言,其对象推广为一切与旅游相关的人,如:旅游媒体从业人员、旅游客体中的人们。本文谈的是狭义旅游美学教育。
当前我国社会需要大量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而大力开展美学教育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有效手段。针对学生毕业后在导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美学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中独挡一面的人才。
一、 “重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旅游美学教育有着独特功能。这可从三个方面体现。
(1)旅游美学教育激发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审美直觉和想象。
审美的核心是要创造审美“意象”,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到最后往往不是凭理性而是靠直觉,这样的事例很多。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学教育。美学教育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如:在导游活动中对一些自然景观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生命,从而让我们讲解更加生动,促进游客在精神境界上的升华。
(2) 美和“真”的关系。
自然界形式美的特征--简洁、对称、和谐--启发人的联想和发明,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往往由追求美的形式走向真理,“发明就是选择,这要由科学美感来支配。”美感对科研发明重新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要由美学教育来培养。
(3) 成就大事业,需要建立广阔平和的胸襟,这有赖于美学教育。
人若心烦气乱、眼光短浅,必不可有所成就,做不成大事业。比如城市山水园林,能够拓宽心胸。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往往游历祖国的山河,为的是拓宽心胸,古代的“乐教”、诗教就是为了拓宽人的胸怀,认为豪杰、圣人的教育要通过诗教来“兴心”“荡浊”。
二、美学教育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文化品格
美学教育的实施,从两个方面谈:
1. 空间方面,即整个社会生活。
营造优良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现在电视的影响面非常大,但其文化内涵、价值、格调都存在很多问题,它对下一代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从事传媒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理论责任感”。
2. 时间方面,美学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
一生的教育应从胎教开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而大学毕业后的教育更重要,直至退休后的精神生活。
美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
(1) 培养审美能力。
如果常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会使世界千篇一律、暗淡;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则无限丰富。美学教育培养学生体验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能力。美学教育是体验人生的价值,审美能力即体验人生的能力。
(2) 培养创造的欲望。
审美即发现,发现即创造。审美创造审美意象。郑板桥画竹有“眼中-胸中-手中”之竹的区别,这就是创造。艺术欣赏也是这样,欣赏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
(3) 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
美学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美好事物的不可重复性、独特性,并了解美好事物对生活的意义。艺术作品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这是艺术不同于理论作品的区别。产生美感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审美者的差异、更因作品本身的无限性与不确定性而起。
(4) 培养宽广平和的心境。
美学教育可以拓宽胸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艺术有净化功能,可把过分极端的情感释放出来而达到平和。
(5) 培养超越的精神。
学生的感性存在(空间、时间)是有限的,但有追求无限、永恒和自由的要求,这就是超越的要求。审美可以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功能,可以超越生存的有限。美学教育是人(精神)的最高层面,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
三、美学教育与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
人生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价值不同,构成不同的人生境界。表现在内在心理称为“胸襟”或“格局”。表现为言谈举止则为“气象”。北大老一辈学者称蔡元培先生有“光风霁月”的气象。除知识外,更要注重人文内涵,追求完美的人生。现在提倡学生自由发展,但也要引导,价值有高低之分,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价值。
四、旅游美学教育在自然美和人文美方面带给学生的审美认识。
自然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形态美、声音美、嗅觉美、内美。
形象美包罗万象,在旅游审美中占第一把交椅。不论地貌景观、水景、天文气象景观、动植物景观,无不以形象美为第一要素。依中国自然景观审美传统,形象美大体有雄美、秀美、险美、奇美、幽美、旷美等类型。雄美一般是就形体与气势而言。凡形体高大雄伟、气势豪壮磅礴者,皆谓雄美。雄伟的高山,喷薄的日出,参天的古树,凌云的雄鹰,无不给人雄壮的美感。
色彩美是大自然的杰作。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碧海、金沙、月华……大自然是绘就色彩美的最伟大的画师。
形态美可分动态美与静态美两大类。动态美表现在流水、瀑布、海涛、潮汐、浮云、游鱼等等。静态美是相对于动态美而言的,主要表现于山、石、树、花草、止水等。
声音美无处不在。拍岸的惊涛,叮咚的山泉,淙淙的溪涧,哗哗的瀑布,苍莽的松涛……,无不表现出天籁之美。
嗅觉美最典型、最普遍者,是花香之美。唐皮日休咏牡丹之香是“独占人间第一香”,的千古名句。
内美。我国传统审美观的“比德”说,即属本文所指的内美。“比德”,就是把自然物象比附人之道德,使自然物象“人化”为赋有伦理价值的意象。观赏松柏而思人之气节,二千多年前孔子便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至于陶渊明祝菊为高标的隐士,周敦颐喻莲为花中君子,更是人尽皆知。
产生旅游美学教育作用的人文美,亦可大致分为六大类:文物古迹之美、建筑景观之美、园林艺术之美、民俗风情之美、饮食之美、文学艺术与工艺美术之美。而这些美更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热爱人生的美好境界
旅游美学教育的核心是通过旅游进程中所见所历的自然美、人文美来培养、提高旅游主体的审美力。
旅游美学教育就是凭借上述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对自然美、人文美的认识来完成的。
旅游审美 篇7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人脑对旅游目的地信息处理的产物, 而旅游目的地形象本是研究旅游目的地感知主体与感知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研究既要探讨人们如何感应、选择、获得、评价、理解、认识旅游目的地信息, 也要研究所要形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内容、结构、差异和意义, 人们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在旅游消费行为形成、旅游成为经历之后表现为旅游者的直接感知, 但是, 对大多数的人类而言, 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决策的确定、旅游行为的形成、乃至旅游审美的实现, 更多的依靠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吸引和引导。这就是说, 在一般情况下, 旅游目的地形象表现为间接感知。因为, 任何新兴的旅游地或任何旅游地在发展的最初阶段, 是没有游客, 没有感知主体的, 它在外界人心目中的形象是空白的, 必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间接感知渠道传递有关旅游目的地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形象塑造、传导, 使未来的、潜在的旅游者在心目中建立该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进而影响他们的旅游决策行为。
一、按照美的规律开发旅游资源, 塑造旅游地形象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 对旅游审美活动心理机制探讨, 是研究旅游审美活动本体运动机理的一个层面。因为旅游审美活动的发生, 既是因为一定时空背景下作为旅游活动和旅游审美客体存在的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的旅游吸引物从形式到内涵上都存在美的信息, 也源自由旅游者和旅游服务业从业人员构成的旅游活动和旅游审美主体具有审美情趣、审美感知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更为关键的则是由旅游活动和旅游审美主、客体之间形成的审美关系构成的旅游审美活动的本体的运动机理。
景观作为基础旅游吸引物, 不外乎以两种形式存在, 即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学者认为, 所谓自然旅游资源, “是指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和物象的地域组合”, 而人文旅游资源“是指古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文化成就, 艺术结晶和科技创造的轨迹” (钱今昔, 1993) 。也有学者认为, 自然景观“是地球表面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因此也称为自然综合体或地理综合体”, 人文景观“是人类文化在地面上的印记, 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是地球表面上文化景观的复合体” (江月启, 1992) 。从美学角度出发, 无论以旅游资源称之, 还是以旅游景观命名, 其共同点在于, 这些吸引物能够传递审美信息, 具有空间形式或时间上的立体性。所谓的“审美信息”, 是就景观的审美形态、审美价值、审美特征而言的;所谓“空间形式”, 是指下有基岩地层, 表有地貌、山形、土壤、植被、山体、生命、建筑或古迹, 上有天空、日月、群星、云雾、或彩虹的立体综合体;所谓“时间立体性”, 一般是指积淀和凝固在旅游审美对象中的历史文化内容, 它体现着人类文明和审美意识的进程与成果, 这种“时间立体性”也表现在形式多样的民俗风情、旅游文物以及神话传说之中。简而言之, 自然景观集中地表现了自然美, 人文景观则集中地表现了生活美、工艺美和社会美。当然,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实际上也不是可以绝对分开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认为, 自然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现实界”, “社会就是人和自然的完善化的统一体”。因为, 经过人类长期对自然的改造, 自然已经变成了“人化的自然”, 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自然;同时, 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人类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并“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来支配自然”, “懂得按照如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随时随地的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 “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对旅游地进行形象塑造, 也同样要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 要克服纯粹的美学观点和唯美主义美学倾向, 要抓住旅游景观在形、色、声、味等方面表现出的外在的、感性的形式美的特征,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神话原型”, 使之在风物传说的作用下表现出动态美, 并将人文内涵、人文精神和人格理想灌注其中, 使之具有象征美, 成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审美对象, 同时也要从技术美学的角度, 掌握现实美的法制或形式美的规律, 自觉运用调和与对比、尺度与比例、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以及虚实、浓淡等方法创造符合美的规律、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旅游地形象。
二、遵循审美活动的规律开发旅游资源, 塑造旅游地形象
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发生的心理机制, 就是要探讨旅游审美活动发生之所以产生的内置驱动力、心理中介及运动规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只是由于人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 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 如有音乐感的耳朵, 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总之, 这些能为人的享受到感觉, 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 才一部分发展起来, 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 不仅五官感觉, 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 (意志、爱等等) , 一句话, 人的感觉、感觉到人性, 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 由于人化的自然界, 才产生出来。五官感觉到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个论述表明了人的审美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同时也表明,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 人类对美的感知和认识能力实际上已经积淀在人的“集体无意识”中, 甚至可以说已经演化为人类生存的本能性要素。人们从事的各类艺术实践和审美活动, 都毫无疑问发端于这种心理特征。就旅游审美活动而言, 表面上似乎是旅游观赏行为在一定时空中的直接表现, 而实际上是旅游审美需求与动机所诱发和促成的结果。
旅游审美是旅游者在现实而具体的旅游活动中所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工程, 这个过程通常伴随着复杂微妙但愉悦自由的心理活动。和其他形式的审美活动一样, 旅游审美活动也涉及审美心理的四大要素, 即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 这些要素作为特殊的审美功能在互动作用中引发出不同程度的审美愉悦或审美快感。这就是旅游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审美知觉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感性认识, 它泛指审美对象刺激人的感官而引起的各种感觉及与之俱来的知觉综合判断活动。在审美过程中, 审美知觉因素通常起一种先导作用。而人的五官、身体和大脑神经系统集合起来组成了视、听、嗅、味、触等主要感觉分析官能, 以此辨别、接受和传达外界的各种信息。在丰富多彩的审美实践活动中, 官能的作用是有一定的差别的。通常而言, 视觉和听觉被认为是主要的或高级的审美器官。当然, 其他感觉系统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尤其是在旅游审美实践活动中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想象力是人类的高级属性, 是“人心具有的一种自身的创造力”, 它“或随意按感官接受形象的次序与方式来表现事物的形象, 或用一种新的方式, 根据一种不同的次序组合那些形象” (博克《崇高与美》) 。想象中与审美密切相关的是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等高级形式的想象。审美理解作为一种心理活动, 是美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因为美感并非单纯的非理性的感知活动或知觉活动, 正如赫伯特—里德断言:“艺术的魅力并非诉诸于意识知觉, 而是诉诸于直觉领悟。一件艺术品并非寄寓于思想, 而是发端于感受。它是真理的象征, 而非真理的直述……仅靠对艺术作品进行有目的的分析, 是不能从中获得快感享受的。”旅游审美活动也一样, 对于审美对象, 只有理解了, 才能感觉它。审美理解主要停留在三个层次上:区分现实状态与虚幻状态的层次、对审美对象的内涵了悟的层次、对融合在审美对象形式之中的意味直观地把握的层次。由于人们在审美观照时的理解程度不同, 往往会形成深浅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审美理解愈深, 就愈能把握融于审美对象之中深长的意味和审美意境。审美情感是指审美经验中所涉及到的知觉情感, 而非审美诸心理因素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时所产生的那种审美愉悦。这种情感通常表现为主体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情绪反应, 是伴随着知觉活动直接产生的。
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在审美活动中是彼此渗透、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 知觉活动如果没有想象和理解参与, 最多不过是一种动物性的反应, 根本谈不上审美快感;想象活动如果没有理解和情感参与, 也将失去规范和动力, 成为一种非理性的胡思乱想;理解活动如果没有想象和情感参与, 必然失去感性的特征和活力, 成为在抽象概念中游弋的逻辑思维;情感活动如果没有理解和想象参与, 就会失去方向和载体, 成为偶然性和本能性的欲望发泄。简而言之, 知觉因素是美感的起点, 想象因素是美感的载体和展现形式, 理解因素为美感指明了方向, 而情感则为美感增添了活力。当这四种心理功能达到自由和谐的状态时, 美感便油然而生了。这就要求我们, 在对旅游地进行形象塑造上, 一定要遵循审美活动的规律, 适应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在景点、景区的个体和整体的规划上, 即要讲究和谐, 又要讲究形、色、声、味, 同时尤其要突出意境和趣味;要做到雅俗共赏, 运用资源优势, 因势利导, 创造有利于全方位、多层次调动旅游者审美知觉、刺激旅游者审美想象、激发旅游者审美情感的旅游吸引物, 提高旅游地的形象竞争力和整体竞争实力。
三、着眼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开放旅游资源, 塑造旅游地形象
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旅游产业的发展历史, 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旅游经济学必须研究这一问题, 旅游审美研究也必须面对这一课题。旅游业经过短短几十年一跃成为全球产值较大、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 其发展猛烈地冲击着人类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思维方式。人们普遍认为旅游业是“无烟产业”, 沉醉在旅游经济高速发展的喜悦中。然而, 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以环境和自然为载体的, 旅游目的地的可进人性和环境承载力问题, 是我们在进行旅游规划、旅游地形象塑造时不容回避的课题。近几十年来, 旅游环境恶化的事实和“无烟工业冒烟”的呐喊, 对旅游资源掠夺式的开发、景点粗放式的管理, 损害着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威胁着旅游业发展的长期利益, 这种发展旅游的方式是“自毁的”, “毁灭了吸引游客的一切事物, 是典型的杀鸡取卵” (Tyler, 1989) , 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全球旅游业内人士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提出有其很深的历史根源。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近几百年是人类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同时也是对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 这突出地表现在人类以生态环境为代价, 换取经济增长。人类的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正面影响, 作为回报, 环境对人类的负效应也不断增大, 污染环境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枯竭的资源制约人类发展, 如果这种恶性循环不加以控制, 将危及整个人类的前途。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人类才用理性的思维冷却经济高速发展的热情, 重新探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A-Carson的《寂静的春天》 (Silent Spring, 1962) 标志着人类关心生态环境的开始, 1972年, 罗马俱乐部出版了《增长的极限》, 警示性的罗列了经济增长所引发的种种环境问题。同年, 人类第一次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举行。1980年,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在制订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 出版了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 (Our Common Future) 在世界各国掀起了可持续发展的高潮。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其为指针制定并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行动议程》和《里约宣言》号召各成员国制定起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 加强合作, 推动《二十一世纪行动议程》的实施。我国政府于1994年3月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行动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 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 有关部门和地方也制定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方案。1996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方针, 李鹏同志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更明确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求加强科技进步, 优先发展教育、控制人口增长,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看到, 目前我国正处于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进程中, 经济、社会、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很突出, 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资消耗, 能源消耗和廉价劳动力。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人们在理解环境承载力和优先发展的关系上发生了概念性的转变, 如果旅游与环境不能和谐共存, 旅游业将成为短命产业, 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对人类和自然遗产的依赖, 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影响, 旅游需求对现代人类尤其是对未来人类基本需求的重要性, 旅游开发过程本身所涉及的界面之广泛和复杂, 以及目前世界旅游业迅速膨胀的事实以至业已形成的生态效应” (谢彦君, 1994) , 都说明旅游业应该成为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在这种背景下,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孕育诞生了。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Globe’90国际大会上, 阐明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框架和主要目标, 明确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潮是以系统的、平等的、全球的、协调的方式发展旅游, 就是要保护自然资源和文化环境、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经历、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核心是协调环境、旅游者和当地社区三者的利益关系。1994年4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 通过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宪章》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 提供了一套行为标准和各国推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操作程序。
尽管由此也衍生出排斥旅游行为的“生态中心论”的激进观点, 但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潮是人类对“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等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思想的否定和批判, 他强调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 限制超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承受能力的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实际上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审美化人生态度和中国古代美学中回归自然的审美情趣;“生态旅游”概念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是对自然环境的审美欣赏, 更体现了人类通过回归自然挑战生命极限、追求自我实现的精神。这也是旅游地形象塑造必须予以关注的课题。
四、强化文化传统竞争, 塑造旅游地形象
斯瓦布鲁克指出, “当那些竭力想扮演全球角色的大公司在谈论全球化思维、当地化行动的时候, 旅游目的地则要当地化思维、全球化行动。也就是说, 在充分利用全球化为其所提供的开发新的全球市场的同时, 他们需要避免由于全球化所造成的产品标准化和丧失地方特色的现象” (Swarbrooke, 2001) , 这个论断对于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的形象塑造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 跨文化交际是旅游活动中的普遍现象。无论是出国旅游, 还是在国内不同民族的文化环境中旅游, 都必然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而在这些异质文化环境中旅游, 尽管人们通常会因为文化差异、社会距离、与陌生环境等因素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感或忐忑不安的心理状态;与此同时, 人们也会对异质文化环境中的景物、尤其是人文景观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新奇感与敏感性。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这后两种心理反应恰恰是旅游审美的重要契机;如果通过跨文化交际活动予以积极引导, 将会有效地调动审美直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等心理要素, 进而满足审美主体的审美需求。因为, 求异心理是促使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最基本动力。人们对不同的事物、景观、风俗和文化感兴趣, 原因就在这些事物与形象的差异性。从某种意义上讲, 国际旅游业就是建立在各国旅游产品差异性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人们也这样认为:越是民族的, 则越富有国际性, 越具有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旅游地形象塑造时, 要突出特殊性和差异性, 要注意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 从形式到内容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的魅力, 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保持和培育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并通过区域协同行动, 形成整体竞争力。
当然, 在打文化牌、民族牌这个问题上, 也要把握好尺度。强调新奇、强调差异, 也不要超出人们通常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以免因文化距离过大导致“文化休克”。
摘要: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 对旅游审美活动发生的心理机制探讨, 是研究旅游审美活动本体运动机理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应按照美的规律开发旅游资源, 遵循审美活动的规律开发旅游资源, 着眼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开发旅游资源, 强化文化传统竞争塑造旅游地形象。
关键词:旅游资源,审美活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旅游目的地形象 (TDI)
参考文献
[1]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9.
[2]仇学琴.现代旅游美学[M].修订版.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1.
[3]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4]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旅游学刊, 2001 (1) .
[5]邹统轩.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1.
[6]杜江.旅游管理硕士论文库—2000[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1.
[7]谢朝武, 黄远水.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的参与型组织模式[J].旅游学刊, 2002 (2) .
[8]尹隽, 等.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206-207.
[9]刘汉洪.打造强势旅游品牌要有的十把金钥匙[J].中国旅游规划设计联盟, 2005 (6) .
在旅游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探索 篇8
对于青少年来说, 培养正确的美学观念, 学会如何欣赏美是很重要的。因为青少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形成, 虽有独立思考的意识, 但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不强, 青少年处于一个比较情绪化的年龄阶段。因此, 容易造成青少年文化的泛审美化, 甚至造成审美的畸形。杨丽娟事件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反映。因此, 美育在青少年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能促进青少年的情感健康发展和升华, 促进他们认识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培养他们丰富的个性和创造力。成功的教育不仅要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人, 还应该是有着健康情感的人, 有着生命活力、生气和创造力的健全人格的人。
旅游工作是一项认识美、发现美和传递美的工作。作为一名旅游工作者, 他本身既是旅游者的审美对象, 又是旅游过程中各种审美信息的传递者, 还是各种审美关系的协调者。一名没有正确审美意识的导游员很难成为一名受游客欢迎的好导游。因为旅游教学与审美教育具有紧密相联性, 所以在旅游教学中必须实施审美教育, 这是每一位旅游教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通过旅游教学, 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旅游知识的扩展、服务技能的掌握, 还在于学生情操得以陶冶, 审美修养得以提高。把学生培养成审美的人, 让审美活动自觉地贯穿在他们的旅游工作与生活之中。
一、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
什么是美?我们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时尚就是美, 有的认为酷才是美, 有的认为自由、个性才是美, 甚至有的认为无纪律、另类才是美。从学生的着装、崇尚的明星、喜爱看的电视等个人兴趣方面来看, 许多职高生对美丑的辨别是模糊的, 甚至是不正确的、扭曲的。在旅游教学中, 学生必须学会欣赏风景美, 例如山水美、生物美、中国古典园林美、中国古建筑美、中国古诗词楹联美、中国地方戏曲美、书法美、舞蹈美等。在欣赏的过程中, 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审美规律,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在《导游基础知识》中有水利工程建筑一节课, 为什么水利工程也会成为游客们的审美对象呢?教师出示了一副四川都江堰的图片, 问:“都江堰没有秀丽的风光和优雅的景致, 为什么会成为许多旅游者争相一睹的旅游景观呢?”学生经过一番自由讨论后, 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及时总结出都江堰作为我国二千二百多年前古人的创造, 其治水方法之科学, 技术成就之高超, 当时极其罕见, 人们无不惊叹和赞颂。原因就在于创造是美的基本特性之一, 哪里有创造, 哪里就有美。都江堰的美不在于它的外表, 而在于其所蕴涵的内在美。学生听后, 对美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产生美的升华。学生在导游讲解以美为主要特征的自然景观时, 通过对自然美的内在发掘、欣赏, 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热情,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启迪智慧、增长知识, 同时美化人的心灵,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世界上美的事物都是相通的, 从外在美形式上来说有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动静虚实, 从内在美形式上来说有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 等等。旅游教学中对各种美的形式的欣赏,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审美水平, 达到美的内化, 从而能正确地分辨美与丑的能力, 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
二、培养学生的心灵美
在日常的教学中, 教师经常会向学生灌输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思想, 但由于这些概念过于说教和空洞, 所以学生不能把它们转化为个人意志的部分。从在校职高生身上,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责任心、热心和耐心等品质的缺失。学生追求外表美, 但很少会积极主动地完善自身的内在美。自私、唯我独尊、娇纵等性格都被认为是美的。前几年播放的《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形象为什么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原因就在于学生对人的内在美的错误理解, 出现审美的畸形。在旅游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身边的导游案例, 以具体生动的形象作用于人的情感, 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心灵美与人格魅力之间的关系, 从而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 自觉地进行内心世界的自我改造。例如教师会告诉学生在导游工作中是否能与旅游者打成一片, 得到旅游者的普遍认同, 甚至是交口称赞, 仅仅靠外在形象是难以达到的。旅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是对导游人员内在美的考验, 如旅游者突发急病、交通出现阻塞、旅游者提出的某些特殊要求等, 显然, 这时的外在美已很难起到实际作用了, 需要的是导游人员的责任心、热心和耐心。许多导游工作者之所以能给客人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印象, 就在于他们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能够处处为客人着想。因此内在的美留在人们心中的是最长久的记忆, 因为它是富有人情味的, 是用自己的真情打动客人的。教师可以通过身边的导游案例, 运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 学会心灵美与人格魅力之间的关系。当学生具备了心灵美意识, 那么对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就会有正确的判断, 才分得清美与丑之间的区别。
三、培养学生的理想美
理想, 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 是有思想的人区别于动物的内在根据之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妙:“每个人都有一定理想, 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方向。就在这种意义上,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 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猪栏的理想”, 无非是动物性的、卑下自私的希求, 而不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和追求。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富于理想的时期,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 是青少年美化自身的一项艰巨任务。
据东钱湖旅游学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 导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旅行社工作, 能长期坚持下来的不到20%。主要原因是做这份工作过于辛苦。现在职业高中宾服专业的萎缩, 就与学生认为宾服工作是端盘子, 侍候人的观念有关。许多学生由于拈轻怕重, 宁愿选择待在家里养尊处优, 从而浪费了大好的学习煅练机会。职校学生就业中最困难的问题不是找不到工作岗位, 而是许多学生的就业定位存在着问题。部分学生就业时好高骛远, 不切实际, 喜欢享受, 不愿付出。在旅游教学中,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旅游服务工作的性质和发展前途是至关重要的, 它有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例如导游工作, 它绝不只是用来赚取回扣和享乐的一份工作。导游员是一项需要智力和体力的工作, 工作复杂性很强, 也十分的磨练人。学生通过导游工作, 能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与各种各样的人交际的能力, 能提高其语言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增长见识, 开阔眼界等。我们应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导游员, 能受到游客的尊重, 是游客之友;导游员丰富的知识, 能成为游客之师;导游员还是一名“民间的外交大使”, 是沟通中国与他国的友好桥梁。导游工作还能体会到常人难以体会到的快乐, 如有一位资深导游在送走一个旅游团时, 是这样来形容自己的工作感受的, “每当我目送着满载旅行团的列车往香港九龙方向徐徐开去, 眼前尽是绽开的欢乐的笑脸, 我就像雕刻艺人在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而终于看到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从自己的手中跃出, 化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直向大洋彼岸处延伸。也就是在这时候, 一般人所难以想象的导游工作之苦顿时烟消云散, 而一般人所难以体会的导游人员的最大快乐便油然而生”。因此, 工作着是快乐的, 劳动就是快乐的, 快乐源于成就感, 来源于能力的释放与提高, 来源于给别人带来的快乐, 来源于自身价值的增加。这就是我们的美好工作理想。
四、培养学生的行为美
1. 语言美
现在学生说话随意、个性, 各种时尚词、网络语言冲击着年轻人的思想。学生中粗言脏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俗语说:“一句话使人笑, 一句话使人跳。”讲究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是我们学生必修的一门课。朱光潜先生说:“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服, 发生美感, 这样说话就成了艺术。”在导游服务中, 旅游服务语言的表达会直接影响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活动, 所以必须让学生在语言艺术的“达意”和“舒服”上下功夫, 在“美”字上做文章。服务语言美不仅是为了尊重游客, 同时还反映出自己的语言修养和人品, 是自身内在美的集中表现。在旅游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许多的案例和情景模拟, 以加强对学生语言艺术性的训练。导游讲解中对导游语言的准确性、情感性、生动性、风趣性和音乐性的要求, 都有系统的讲述, 这是培养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一条很好的途径。那么, 在旅游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语言美的呢?
首先, 要让学生掌握旅游服务语言的六个职业特点:
一是言辞的礼貌性, 即旅游从业人员要彬彬有礼, 热情庄重, 必须学会使用敬语。
二是言辞的修饰性, 即要充分尊重游客的人格和习惯, 绝不能讲有损游客自尊的话, 必须学会使用谦谨用语和委婉用语。
三是言辞的生动性, 即语言不能呆板, 不要机械地回答问题, 以免引起游客感到服务人员不热情, 责任心不强, 必须学会使用幽默语言。
四是言辞的针对性, 即要察言观色, 随时注意游客的反应, 针对不同对象灵活地说不同的用语。既要学会使用普通话, 还要尽可能多学一些地方方言。
五是根据实际工作中的案例, 进行情景训练。
六是教师必须完善自己的教学用语, 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这点非常重要。
2. 行为举止美
在导游工作中, 一名导游的行为举止是否美, 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游客对其工作的满意程度。导游员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游客对其的最终评价。因此在旅游教学中, 很强调对导游员行为举止的培养。例如要求学生定位自己的导游风格, 有端庄大方型的、风趣幽默型的、沉稳踏实型的、开朗活泼型的等。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 都应该有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的思想, 在行为上表现为急游客之所急, 想游客之所想。文明、礼貌、勤劳、友爱、守纪律, 为工作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3. 仪容仪表美
在旅游工作中的着装, 要尽量避免别人用“太”字来评价。例如导游员的着装, 若打扮得过于光鲜, 游客会认为“一个太过于关心自己服饰的导游员, 又怎么会关心别人呢?”但若太不注意修饰, 游客又会认为“一个连自己都不关心的导游员, 又怎么会关心别人呢?”其实这里体现出来的一个着装原则就是要协调和谐, 也就是衣着打扮要遵循形式美的规律, 同个人的特点与所处环境相和谐, 而又能扬长避短, 扬美遮丑。对于服饰, 有了这种协调和谐的整体观, 就不难认识和处理好时髦与传统、华丽与朴素、礼服与常服等方面的关系, 就会从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实力出发, 从日常工作需要出发, 挑选适合自己的衣装。
总之, 教学不仅仅存在于认知活动中, 还广泛存在于审美活动中。学习不仅仅包括知识的建构, 还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或深化, 情感的丰富和体验的深刻。在旅游教学中实施美育, 是为了促进青少年审美需要的提高, 可以使他们心胸更开阔, 精神更高尚, 摆脱各种低级腐朽趣味的干扰, 有利于个性的健康成长。教师应通过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审美观, 使他们对人类的审美需要和审美价值有一种自觉的认识, 形成主动地追求美和创造美的审美理想。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注重的是德育与美育, 中国现代教育则注重智育。而事实上美育是促进青少年情感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富有生气的整体人格的教育, 在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而旅游教学是一门充满着审美教育的课程, 在旅游教学中实施美育, 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 培养学生心灵美、理想美和行为美, 学生成为有着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的人,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旅游工作。
关键词:审美教育,旅游教学,健全人格,旅游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宏著.素质教育工程书库——养成教育全书.中国物资出版社.
旅游审美 篇9
旅游作为求新、求异、求知的生活方式, 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作为“游客之师”, 知识广博, 技能娴熟的导游能为旅行生活增光添彩, 使景观在游客面前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 导游的讲解主要是指导游客去发现美, 这就要求导游自身具有挖掘美、传播美的能力, 并通过各种方式引起游客的共鸣。
审美能力作为导游必备的技能, 和个人的文化素养、生活环境相关, 最有效的提高方式是大量的阅读。优秀导游在工作之余会尽可能地搜集素材, 反复锤炼自己的语言, 向专家型的导游发展。但是作为导游的最大来源———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生, 缺乏工作实践, 阅历有限, 这就需要通过外力推动来实现审美能力的培养, 为其量身打造相关课程。
近年来, 为了保证生源质量, 应对旅游市场的需求, 笔者所在学校的旅游专业改成了单独招生, 学生比较活跃, 个性突出, 水平参差不齐, 用刻板、单一的传统讲授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也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所以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 用行动导向来进行教学创新。下面, 笔者将以《旅游文学作品赏析》这门课来说明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
二、《旅游文学作品赏析》的课程特色
1. 旅游文学与旅游审美。
旅游文学是以旅游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包括所有以旅游行业的生活、游客的所见所闻所思、风景名胜、风土民情及有关事务为表现对象的文学作品。旅游文学在游客心目中引起的审美感受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1) 典型形象美。韩愈的“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描绘出桂林山水如画的神韵, 人们从文学描写的典型形象中增加游兴, 使景观更富于内涵, 强化审美感受。
(2) 诗情画意美。“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引导游客从不同的角度观赏西湖美景, 西湖的人文性就在于名人名篇和神话传说, 如果没有相关知识, 单看西湖的自然景观, 体会就会肤浅得多。
(3) 哲理内涵美。“登泰山而小天下”, 蕴含着人对山水的理性思考, 同时也是对景观的隐性宣传。
(4) 历史沧桑美。在旅游景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往往因人、因物设景, 而最具特色的是因文设景, 湖北黄冈的景点赤壁, 就是因苏轼的文章而建。游客在游览古迹名胜时, 思旧怀古、拓展知识, 丰富了游览活动的内容。
文学所具有的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和独特的审美效果, 使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成为自觉的审美行为。 (1) 游客已经产生了审美感受, 导游要做的是加深其体验, 在运用文学知识指导旅游时, 应该注意针对不同的对象, 做到深入浅出, 雅俗共赏, 使不同文化层次的游客, 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阅历、情趣和审美能力而各得其所。 (2)
2. 与语文课的区别。
很多人认为汉语是母语, 语言文学的学习只要日常交流够用就行, 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 但是实践证明多数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差, 错误的语法、错别字屡见不鲜, 面对文言文更像是看天书, 平时没有阅读的习惯, 就算去了图书馆也多是选择图文并茂、消遣类的书籍, 很多时候是被动接受信息。
传统的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是把名篇分解, 逐字逐句地分析, 注重理性思考, 反而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近年来有专家推崇传统的私塾教育, 说学生摇头晃脑地吟诵名篇也是对音律的审美, 这话不无道理,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个方面。既然是母语, 就应该相信人自身对语言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导游, 要从景观中提炼美, 审美能力就要比游客略胜一筹, 看到游客没关注的方面, 想到游客没想到的延伸信息。
在高校里, 旅游专业重视导游考试的通过率, 关注学生实际的就业技能, 因此很多课程处于尴尬的境地。就拿《旅游文学作品赏析》这门课来说, 不是认为和语文课差不多, 没必要开, 就是作为选修课, 不受重视。其实游客评价导游时常说:“江山美不美, 全凭导游一张嘴”, 说明导游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能力恰恰是从事工作的基础能力。
《旅游文学作品赏析》不等同于语文课, 从内容和形式上都不一样, 不能仅停留在读懂的阶段, 而要和工作实践相关。比如内容的选择:楹联就像国画中的题款, 对景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游客起到引导的作用, 苏州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 远水近山皆有情”简单直白, 但是意境深远, 是对江南私家园林的很好诠释。现当代旅游文学题材更广泛, 内容更丰富, 情感更复杂。结伴同游的朱自清和俞平伯, 分别写出了自己眼中的秦淮河, 夜游秦淮河也据此成为经典的旅游项目。
神话传说虽为虚构, 但表达了人类的理想和追求, 是旅游中特定的审美对象。把神秘的气息灌注到景物中, 让游客在似与不似之间关照景物的形象和感悟传说的内涵。在相关的导游词中, 最忌讳导游灌输给游客“这像什么”的幼稚化观念和穿凿附会的庸俗化讲解。
在篇章的选取上, 古今中外, 对联游记都要能体现旅游的特色, 也便于学生接受。在有限的阅读量中引导学生的兴趣, 启发学生明白文章在旅游活动中的意义, 并以课程为窗口来了解旅游活动、旅游工作, 达到由点及面, 举一反三的专业学习效果。
三、课程的方法实践
1. 故事介绍。
在导游词中, 讲故事是游客喜闻乐见的方式, 同样也可以用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不过要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词汇, 用现代的描述方法来展示作者的情况, 作品产生的背景。比如讲三峡相关的文学作品, 可以介绍舒婷的《神女峰》, 先讲巫山神女的浪漫故事, 再讲妻子盼望丈夫打渔归来, 矗立山头等待, 最后变成石人的悲情传说。指导学生把握舒婷的创作风格, 并对景观蕴含的文化进行深入思考。教师要善于表达, 但是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把野史当正史来讲,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
2. 望文生义。
培养学生对事物整体的把握能力, 不纠结于细枝末节, 学生根据自身的文化功底, 能够清楚文言作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而现代作品又传达了哪些信息, 形成自己的体会, 绝不生搬硬套。
3. 意境表现。
在授课之初, 大部分内容靠学生自己去琢磨是不现实的, 学生能力达不到, 如果不加深他们的认识, 加以总结, 学生会很快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作品中的关键词, 特别是能表现作者感情, 有利于营造意境的, 都需要教师提炼出来, 勾勒一个整体的轮廓, 相关的典故也可以作为素材, 以此来开启学生的思路, 鼓励他们把联想到的内容说出来, 看看还有哪些欠缺, 是否能与教师的描述产生共鸣。
教师通过对导游讲解技巧的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 就会使学生感到课堂学习如同旅游参观一样生动有趣。 (3)
4. 情境模拟。
课堂需要学生动起来, 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跟进情况, 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语言才能。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 让他们在课堂上模拟景点的讲解员, 由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延伸开去, 向其他同学进行展示。这时要鼓励学生说, 不一定就作品论作品, 他想到的越多, 越生动, 大家都能集中注意力来分享, 效果越好。而且不能听过、笑过就算, 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 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自己创作。
读书是乐事, 谈感受也还轻松, 还要善于思索, 勤于动笔。好的思路需要学生能条分缕析地写出来, 这是导游自学能力的体现, 要善于在导游词创作中融注自己的特色, 而不是东拼西凑导游词。在今年河北省“名导进校园”的活动中, 一个资深导游的欢迎词赢得了满堂喝彩, 他所用的词汇、句子既体现了传统文化, 又有时尚神韵, 可以说人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真正做到了贴近游客的心理, 这就是导游词创作所要追求的目标。
做导游的人多, 但是能让游客满意的少, 原因之一是把这个工作作为自己的短期目标, 只要熟悉了工作程序就停滞不前了, 普遍心态比较浮躁, 能够投入热情去把工作作出特色、作出专业的很少。
所以让学生能写是旅游专业培养人才的基本方法, 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不管教学方法如何多样, 如果学生只会重复别人的东西, 那还是达不到职业要求。
6. 综合讲解。
学习到一定阶段, 就不能让学生只是对某个景点、某个作品讲解了。需要教师指定景区, 学生结合导游词创作, 模拟带团过程。从景区的概况, 相关背景, 主要景点, 涉及到的文学作品等进行全方位地讲解, 主次分明, 起承转合自然, 选取的内容恰当, 表达方式符合听众的需要, 这是作为课程考核的重点。
任务实施的过程可以由教师选取景区图片,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做好准备, 边看边讲, 也可以学生选取典型景区, 自己制作课件来讲解。注意师生共同营造现场模拟, 移步换景的效果。
7. 拓展想象。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游客对景区的关注不一样, 导游对景区讲解的深度也不一样。需要打破思路局限去搜集信息, 比如去华清池, 可以讲西安事变的政治题材, 唐朝的政权交替, 皇家的爱情故事, 《长恨歌》的文学表现, 浴池的建筑文化, 甚至中外的洗浴文化等。思路有多远, 决定了素材有多少。所以提升导游的审美能力需要多阅读, 多交流, 培养敏锐的感知。
师生间的交流, 行业内领先者的展示, 学生间的讨论创意, 都可以迸发灵感的火花, 不过需要教师掌控好课堂, 收放自如,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课程的工学结合
旅游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不能总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纸上谈兵, 需要给他们提供真正的工作环境, 展示才华的平台。我校非常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校外, 学生可以利用节假日去旅行社、景区兼职, 完成带团任务, 这也是作为学生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适时给学生提供交流经验的机会, 实践证明, 要以行动为导向, 学生才能真正把课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在校内, 旅游专业开设有正式的旅行社, 从营销、计调、接受客人咨询到出团, 所有的工作流程都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从大一开始就让学生了解旅行社的运作, 结合课程学习导游的带团技巧, 用工学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很快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
五、结语
旅游文学作品已成为风景促销的重要载体, 其创作和传播本身就是对旅游资源的抽象开发。 (4) 导游的审美能力既是讲解的需要, 也是景观文化内涵的展示辅助, 必须加以重视, 有效地培养。作为导游的预备力量, 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应该利用网络、报刊等途径, 多视角地查找相关知识, 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的工作场景中的模拟训练, 让学生体会实际的工作状态, 锻炼学生的临场心理, 测试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保持学生的兴趣, 循序渐进地提高审美能力。
摘要:导游作为旅游活动的指导者, 要帮助游客去感受景观之美, 因此导游自身的审美能力十分重要。作为导游的主要来源, 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相关教育。文章以具体课程为例, 说明如何运用循序渐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 全面培养文化素养和讲解技能。
关键词:审美能力,教学创新,行动导向
参考文献
[1]盘晓愚.论文学的旅游价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9)
[2]熊娟.浅论旅游文学对发展旅游业的作用.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6 (4)
[3]李固.高校旅游管理教学法探讨.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 (4)
旅游审美 篇10
旅游是人生的一种社会实践,自古就有。人类的旅游活动很早就开始了。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中华民族的始祖和先辈们巡游各地的传说。无论是周穆王的漫游天下,古代文人学士的“行万里路”,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还是南北朝时代大山水画家宗炳提出的“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抑或是现代的大众旅游,他们在审美活动方面,都没有功利目的,都是为感悟美,从旅游中获得审美愉悦。宗炳还明确提出“畅神”说,圣人与贤者放情山水,游乐而忘返,真正目的是通过旅行游览,使人稀释烦恼,精神舒畅,得到情感愉悦。在宗炳看来,对山水的审美欣赏绝不能仅仅停留于表层的感官享受,更重要、更本质的是飞跃到悟获自然之道、宇宙之理的最高层次。他给我们勾画出了明快完美的中国旅游美学图式。
二、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是随着现代旅游业和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旅游科研的逐步深入而产生并确立起来的。(祈颖,2004)旅游美学作为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新兴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旅游者,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如何欣赏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揭示其审美特征,通过观赏,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区和国家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和民情风俗,加深对人类文明的体验,得到更深的美感享受和审美教育。旅游审美是主体参与性感悟世界和自然的活动。
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真、善、美一致的原则,这是古典美学的精髓。在西方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认为真、善、美三者是统一的,狄德罗也认为真、善、美是内容和形式的交相辉映。真即符合客观规律,真实是美的基础,不真则不美。善是最高目的,具有功利性,它是美的前提,不善也不美。美则是在真、善的基础上最佳的感性显现。追求真、善、美统一应该说是旅游美学重要特征之一。在生活中真、善、美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一)自然景观的旅游审美
自然景观,风景,即风光景色,也称景观,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自然及点缀在大自然中的人造景观。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美,人们习惯称之为“自然美”。而“风景美”则包括自然美及人类赋予大自然、点缀在大自然中的人工美,通常表现为二者多层次的交叉与融合、浓缩与聚焦等特点。(祈颖,2004)
在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景观方面,人们不满足大自然的恩赐,依靠物质力量和聪明才智,挖空心思,大力移植人造景观,收到较好的经济实效本无可厚非,但有些地方在自然景区任意建造宾馆、商店或索桥等,使自然美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把清净幽美之境变成了闹市,除了暂时的经济效益以外,更无审美可言。尽善也,未必尽美也。以风景秀丽,山水柔美著称的杭州西湖,近年来由于沿湖一带修建了一些高大的新的饭店建筑,使里湖、北山区的优美景色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就是当事者未能保持旅游设施建筑与自然景观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结果。美好的景物只能在真与善的基础上,以其赏心悦目的形象,诉诸人们的感官,才能唤起人们愉悦的审美感情。
在风景区发展旅游业,千万不可忘记“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原则,具体地说,它的核心是保护自然美。要审慎处理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关系。一般来说,风景区应以风景的自然美为主,人工美可以充实、丰富和强化自然美,力求做到两者和谐的结合。不要为发展旅游,而去炸山填谷,毁林断流,破坏自然景观。众所周知,自然风景的形成,有其漫长的时间过程,一旦破坏,就难以补偿。黄山如果没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就不会成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世界级旅游风景胜地了。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风景区的保护,都应以真、善、美一致的原则,审慎对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里有一个值得一提的问题:各地旅游部门的决策者也有一个提高自身美学素养刻不容缓的任务。
对于各地的旅游饭店建筑来说,要以建筑美学、环境美学和风景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饭店建筑内外环境设计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审视,特别要妥善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要以人(旅游宾客)为中心,协调自然———人———建筑三者关系,要从旅游者审美心理、思想观念和文化需求出发,尊重人,尊重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统一的艺术构思。这里仍然要强调真、善、美相统一的基本美学原则。真,也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善,也就是实用性、功利性,引申为经济效益。在实用与经济相结合的前提下,争取将旅游饭店建造得优美舒适,千姿百态,充满迷人的魅力,以吸引中外宾客,远悦近来,宾至如归。当然,从建筑造型、庭园绿化到室内设计,均需精心设计,既要有中国特色和地方色彩,又要有时代精神。饭店建筑和美学问题,也是旅游美学重要的研究范畴。
(二)人的旅游审美
爱美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美的形象集中地表现在仪表、仪态、语言、行为与心灵等五个方面。
旅游从业人员作为旅游者较早直接接触的对象,应自觉地重视自己的仪表,设法给客人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一般来说,人的仪表美是其形体美、服饰美和发型美的有机组合,应是比例匀称、发育正常的健康美,而不是追求纹身束胸的病态美。“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人的服饰美要求服饰得体、和谐、入时,做到端庄、整洁、大方,不必追求奇装异服,有失仪容。发型要根据职业特点设计,基调是活泼开朗,朝气蓬勃,干净利落。不必追求奇特怪异,披头散发,给人累赘拖沓之感。
仪态是指人在行为中的姿势和风度。一位合格的导游,其姿态和风度都应有一定的感染力,其言行举止会给旅游者带来直观的愉悦感,给旅游审美活动注入积极的活力。谈到风度美,那是更高层次的美学追求。它既反映人的外表,又包含人的内在品质;既表现人的外貌、举止、仪表、仪态,又表现人的思想、精神、学识、修养、性格和气质。所谓风度美也就是人的人格力量之美,是人的外表与内在高度统一的综合表现。通常说某人风度好,决不是仅仅是指他的外表,而是内外结合起来作出评价,大略地说,应该是坚定庄重,高雅大方,潇洒脱俗,不卑不亢。旅游接待人员特别要克服崇洋媚外的心态,给人以质朴美好的印象。语言美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精炼,语调悦耳,热情亲切,文明礼貌,若能稍带一点幽默风趣则更佳。
心灵美是内在美的核心。内在美的核心是善。在中西美学史上,美即善的说法颇为常见。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宣称:“美、节奏好、和谐,都由于心灵的智慧和善良。”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为它是善。”在我国美学史上,最先将美善并举的是孔子,他说:“尽美矣,也尽善也。”就善而言,它应符合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行为的道德规范。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如果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那就善就美,否则就恶就丑。具体地说,人要爱国、正直、诚实、真诚而热情,不做有辱国格、人格之事,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是中国人民传统的美德,也是我们共同的道德规范。
古人云:“人咸知饰其容而不知修其性”,就是说人们往往只注意外表的修饰,而忽视内心修养的自我完善。这的确是人们的通病。人若缺乏内在美,不论外表如何漂亮,只能是徒有其表,根本谈不上美。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常厌恶他漂亮的外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指出:“唯有心灵能使人高贵,自命高贵而没有高贵心灵的人,都像一块淤泥!”“人不是美丽了才可爱,而是可爱了才美丽!”诚哉,斯言。对于旅游接待人员来说,如果没有善良的心灵,就不可能做到美的服务和优质文明服务。
文化程度、知识水准和人文修养高低的差别最终成了人们审美认识层次的分野。审美的最高层次是人美,即人的心灵美。有美好的审美心灵,才会看到大自然的真实美、客观美。若没有心灵美,怕是再美好的事物也失去了他的意义。旅游审美需要人和自然的共美,才能达到旅游审美的最高境界。“诚于中而形于外”,“外秀而内美”。所以,所有的旅游工作者都应具有心灵美、行为美及仪表和仪态之美。人的美不但可以丰富,深化游客的审美体验,而且可以大大加强旅游区的吸引力。(徐缉熙,1997)
因此,人美对于旅游服务人员来说固然重要,但对于旅游者也很重要。旅游者也要加强自身修养,这样才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真正美,才能达到真、善、美的真正统一。
三、结语
旅游美学的神圣使命告诉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去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和利用旅游景观,提供美的服务,增添美的魅力,使旅游者在旅游审美活动中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获取丰富的美的享受,留下美好的印象。而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也在自身美学欣赏水平提高的同时达到人美和物美和谐统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章海荣.从史实梳理中拓展旅游美学研究[J].东方论坛, 2002, (05) .
[2]章海荣.旅游美学导论[M].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3]祈颖.旅游美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4]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 (第三版) [M].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