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毕业论文(精选9篇)
计算机系毕业论文 篇1
一、调查实施的目的和方法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大众化和IT培训机构的日益增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是在就业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为了解这些最新的情况,我院通过专业老师、辅导员调查了近四届(2009届、2010届、2011届、2012届)计算机类学生,共计500余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希望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各种就业意向指标进行调查统计和情况分析。这些问题的调查可以帮助院校合理设置相关教学计划,重点推进适应社会的教学体系和相关课程,还可以帮助在校学生提供可靠数据,指导在校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就业所需技能。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及其分析
1. 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统计
我院计算机类学生毕业后求职和考研是主要的两大主要出路选择。其中,求职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1.76%,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占19.32%,6.13%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另有极个别学生计划去国外留学深造。
2. 大学生针对就业竞争力的自身行动分析
首先进行了对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调查,用以了解大学生对就业竞争力的看法及行动。我们可以看出,52.3%的学生知道提升自身能力可以缓解就业竞争力;23.3%的学生有学习的计划,但不积极,觉得现有水平可以满足现状;14.6%的学生根本不在乎就业竞争力,频繁更换工作;9.8%的学生自称没感觉。
3. 计算机类学生从事职业的分析
针对近四届计算机类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由于部分学生联系的不方便,本次共发出问卷500份,实际回收问卷413份,通过分析问卷,分别对学生就业岗位、工作具体内容、工作应掌握的具体技能及对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有什么建议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如图3所示。
4. 对用人单位招聘条件分析
在多家用人单位的调查中,大部分企业明确提出了具体专业知识要求、明确要求求职者能熟练进行操作、并具备相关工作经验;部分企业没有列出具体专业知识,但表明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只有极少数企业没有专业要求。
三、主要结论与建议
1. 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教育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切实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的服务工作。通过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规划教育、求职择业观教育、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教育、求职择业技巧教育及求职择业的心理调节教育等,引导学生认清自我,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就业竞争力。
2. 合理的调整毕业生就业期望值
大学生就业期望值的合理定位,对毕业生顺利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在现行就业体制和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的情况下,要让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确定自己合理、科学的就业期望值,使自己在求职择业时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与社会市场的需求相适应。
3.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通过分析发现,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注重毕业生的社会实践和专业技能。高校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竞争主体它所培养的学生应该能够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在市场中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所以高校在明确自己办学思想,突出特色,准确定位的同时,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来不断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和有效的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为学生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进一步增强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阴国恩,戴斌荣,金东贤.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04).
[2]宣仲良.专业学习与职业生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8).
[3]张文海,牧小霞.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与趋向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03).
[4]任军立,徐军,鞠湘泓.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计算机系毕业论文 篇2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计算机实用技能已成为高校本科生适用工作岗位和当代信息化生活的必备技能之一。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要求求职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毕业生的就业已和计算机水平直接挂钩。为此,本研究就“计算机教学的情况”在中青院毕业生中做了若干调查,结合相关文献及中青院的实际情况,分析毕业生在就业条件方面的需求及原因和就业现状,从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角度总结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启示并提出建议。以建立起高效实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案、促进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提升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中青院毕业生 ; 计算机教学 ; 就业竞争力 ; 启示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38-03
一、前言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已成为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个重要杠杆,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计算机将渗透到未来生活的每一个细微方面。”
——比尔·盖茨
将计算机能力和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挂钩,这不仅是避免“功能性文盲”的必然要求,更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与时代和社会接轨。
虽然学校有开设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但如何上好基础课,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水平和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置,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学有所用。
二、现状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各个领域。信息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竞争力和政府工作效率,企业要想继续生存并得到跨越式发展,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势在必行。
而这样信息化建设的趋势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戰,信息化的大背景在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中造成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1.毕业生就业领域分布现状以及计算机应用技能重要性分析
由图1分析得知,从业最多的政府与非营利机构之中,对于计算机能力的要求是必须的;而从事IT互联网行业的人群对于计算机能力的要求更高,所以,有超过一半的人都认为自己的工作与计算机的水平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对大学的计算机教学提出这样一个基本方向,就是在保证每一个学生掌握最基本、最实用的计算机能力的水平之上,让有能力的学生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得到更大的发展。
2.毕业生所需技能
在对毕业生的调查中,渴望更深入的了解Office的技巧和相关办公软件的占到了总人数的96.84%;渴望学习媒体相关的知识占到了总人数的46.32%;而对数据库技术和程序设计方面有需求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较小。
另外,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与媒体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对自己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不难想象,在许多学生日后的工作中,对于媒体软件的应用,包括音频视频的剪辑制作,和许多流程图的绘制都将对自身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方面,学校应该将关于媒体软件方面的教学目标提上日程,丰富学生们的学习模式,创新学习方法,拓展学习空间。
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局限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而相对滞后的教学设备与不常更新的教学内容显然跟不上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往往不能解决最新的实际问题,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这是计算机教学的危机,想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要求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前瞻性,注意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能力,随时跟踪掌握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趋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步伐。
三、原因分析
为毕业生就业后的计算机需求,从而为我校计算机教学的提高提供资料建议,我们选取了自2012年毕业后的190位原中青学子,涵盖我校13个专业,形成大样本采集数据,并通过SPSS软件分析相关数据,从而进一步探讨分析。
1.就业领域与计算机技能相关程度分布
由上图中分析得知,在调查的总体中,从事政府/非营利机构的毕业生认为在校学习的知识“有很大帮助”的所占比重最大,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其次。从总体来看,认为学校中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对所从事行业非常相关的仅占23.8%,而认为有一定程度相关的占到61%。
具体来看,在从业人数最多的政府类工作中,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学到的计算机方面的应用知识还是有很大帮助的。最表层原因就是在校学到的应用技能和他们的工作所需技能直接挂钩。进一步来看,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的工作相对来说更多的是和数据和文字打交道,而社会的发展决定了计算机代替人工。因此,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在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些拥有了计算机技能的毕业生自然比没有学习这方面知识的学生更有优势,掌握水平较高对自己的工作也会更加有帮助。
2.毕业生所认为在学校中学到的实用知识
由上图中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知,毕业生普遍认为Office办公软件和媒体相关的软件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处很大,其中,Office办公软件占56.9%,媒体相关软件占28.1%。而数据库基础和程序设计等内容,仅占14%。鉴于此,可知,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中用的最多的为Office类以及多媒体比如PS类的软件,且要求技能相对娴熟。此数据有助于我们改进教学课程设置。
3.毕业生工作后认为有用的技能
我们通过调查毕业生工作后是否参加计算机的再培训,以及所选择的培训内容来分析毕业生认为对生活工作有用的技能:
由表可知,有83.8%的没有参加过计算机的培训,只有少数参加过一次或多次的培训。对参与培训人的培训内容分析如下(通过开放式问题反馈):endprint
a)Office中的WORD、PPT、EXCEL、Outlook占培训总体的比例很大,占到总数43%,同时对Access的反馈是学了之后基本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b)Photoshop占的比例稍逊于Office,位居第二。同时我们学校虽然开设了Photoshop的课程但是由于是选修课,且课容量小,导致很多人想学而不能学。
c)Dreamweaver也占到第三,但总数并不大,约为8%。鉴于此,应该开设相关选修课即可满足需求。
4.对学校计算机教学的评分及建议
由上图分析得知,大多数人对计算机的评分在80以上,还有一部分人集中于70-80这个阶段,只有少数人评分在70以下。再加上上面的分析结果(只有少数人在大学毕业之后去参加培训),我们可以得知,我们的计算机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成果也是十分显著的。分析评分系统有助于了解毕业生对学校的计算机教学的反馈,进而更好的改进和完善我校的计算机教学。
5.工作中遇到问题如何处理
对以上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可知,日常中我们处理计算机问题的一般方法是上网搜索和向同事请教。但是鉴于现代社会大数据的时代特征,信息冗杂和繁复已成为困扰一般网民的问题之一,如何迅速有效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已成为一门技术,而我校开设的相关的课程较少,因此可借由反馈信息加强此方面的重视。
四、启示与建议
1.根据需求调整教学
针对毕业生工作对计算机技能的需求,大学计算机教学应该合理调整课程安排,增加实用性较强的软件教学,将实用性不强的必修课程改为选修。
比如結合中青院的计算机软件教学,毕业生反映应该多教一些实用的相关软件(比如方正飞腾、InDesign等),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维护等。对于Office软件中的重要实用内容,应提醒学生加强重视。至于编程、数据库等课程,对未来工作的相关性不大,则可作为选修进行。同时对于Photoshop等热门选修课程,应该扩大选课名额,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该软件。
2.采用分层教学法
分层次教学法是指教师对不同学习基础、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再依据分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进行深度不同的教学研究,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可以根据学生计算机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如初级班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起基础性与先导性的作用,重点可放在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上;中级班旨在结合应用软件以及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专业软件的综合应用上;高级班旨在提高学生利用所学计算机知识进行信息综合处理的能力,所以重点放在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的培养上。
3.加强计算机教学实践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想要学好计算机课程,只有动手去操作,才能让已经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能够发挥切实的作用。
因此,在计算机教学环节中必须大力加强实践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综合利用计算机工具来为其服务。这里说的实践不仅是简单的课后上机,而是提出目标使学生综合利用系统提供的不同功能完成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4.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
只有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教学评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这样的评价模式下,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表现,根本目的在于服务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科学的教学评价强调在评价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多方面表现。只有根据学生需求,在课程中通过对教学方案和课时的合理化及时调整,才能将实用技术课程真正建设成一门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并紧紧贴近学生学习生活需要和未来工作岗位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刘广君. 关于高校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的思考[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2, 12(12): 144-146
[2]孙雷, 张堃. 大学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教学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1, (24): 58-62
[3]陈逸怀. 谈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职业教育研究, 2008, (09): 22-24
[4]张亚利, 李峰泉.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讨[J]. 新西部:理论版, 2007, (10): 35-42
[5]任丽芳. 财经类专业计算机教育改革探索[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34(3): 49-50
[6]董晓娜.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教学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 2011, 32(23): 48-50
作者简介:朱俭,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搜索技术。
蒋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计算机教学及应用中心。
黄钦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计算机教学及应用中心。
计算机系毕业论文 篇3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根据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资助的“中国就业与就业政策研究”课题的详细报告得出的判断:中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竞争越演越烈,堪称为“世界最大的就业战争”[1]。
关于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的研讨已经日益广泛深入,学生如果是“产品”,学校就是“加工厂”,“就业”无疑是检验“产品”的最佳标准。办学质量的好坏,往往通过学生的就业及其在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就可以显现[2]。目前国内各公办高校、独立学院及职业技术学院纷纷制定了毕业生追踪调查实施方案,以便展开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调查,目的就在于更好的指导学校未来的教学改革及发展方向。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为民办高校提供了一个大力发展的良好机遇[3]。但是,应当看到,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同一流高校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要通过调查,最真实的掌握当前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状况,客观的反映目前的毕业生质量和社会声誉,预测未来就业趋势,掌握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实力,以促进民办高校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2
整体流程(如图一所示)
3 具体实施
3.1 第一阶段: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如何通过问卷中提出的问题来体现研究主题,并客观地反映真实的情况,是该调查研究的首要条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内容覆盖以下方面:
(1)知识方面:足够、适用的专业知识;
(2)能力方面:知识应用能力,学习新知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科研)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
(3)品德修养方面: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工作责任感,事业心;
(4)业绩方面:工作业绩,团队合作能力。
调查问卷设计样本中典型问题举例:
(1)在现在的工作岗位工作状态怎样?非常好、还不错、勉强、不好;
(2)现在从事的是本专业的工作吗?是、不是、相关专业;
(3)能否胜任现在的工作?绰绰有余、能胜任、勉强胜任、不能胜任;
(4)所学的专业知识在你工作中的作用大吗?很大、一般、不大、很少、没有用,所干非所学。
3.2 第二阶段:收集学生的联系方式并建立合理的网络平台进行数据收集
因为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都是利用网络平台来实现的,把传统的需要直接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方式改为利用网络进行交流的方式展开调查,所以收集学生的联系方式,主要是指学生的QQ和电子邮箱,这也是为调查表的准确发放和回收做好准备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3.3 第三阶段:对问卷的答案汇总并分析
大学生调查问卷合计发放约300份,回收有效问卷约250份,回收率达约83%,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统计法和经验总结法及辅助的研究方法,将反馈信息准确的结论化,形成直观数据库---把问卷的答案汇总并分析,把答案反映的问题数字化,形成直观的数据库,并结合研究的目标给出问卷能反映出来的结论。
3结论与展望
通过调查发现了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工作能力现状与用人单位需求的主要差异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感受到现在该专业所针对的就业市场和学校开设的课程之间还存在一些相对脱节的问题。
对大学生来说,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理清社会需求,规划职业生涯,明确提高工作能力的目标;理清薄弱环节,制定践学计划,明确提高工作能力的途径;理清学习思路,注重把握重点,明确提高工作能力的方法;理清自身优势,学会推销自己,明确展示工作能力的技巧。
针对高校改善教学机制来说,应更新教学理念,把握社会需求,把传授知识与引导学生探索成才之路结合起来;改革教学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把专业知识学习与对口专业实践结合起来;改进教学方法,模拟职场环境,把案例教学与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民办教育中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工作适应能力的调查与研究是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计划的定期开展网上调查和问卷调查,建立经常性的信息反馈和评价制度,形成毕业生工作适应能力追踪调查的长效机制,增进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反映毕业生意见和要求,从而最真实的掌握当前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状况,预测未来就业趋势。以教学评估指导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反馈教学评估,对促进民办高校计算机系专业乃至学校其他相关学科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瑞春,顾国超.郑州牧专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7(2):61-63.
[2]杨怡,金晓严.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乐业率”探讨——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1):55-58.
计算机系毕业论文 篇4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电子类;高校毕业生;市场需求;前景;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1
Computer,Electronics Demand Prospects Strategic Analysis of College Graduates and
Wu Xiongwei,Fang Ting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330044,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llege enrollment and the constant rise of the popular computer science,computer talents of our country for some time in the past,large-scal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ogether.But with this talent pool can not meet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the current computer science college graduates on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grim.The main content is on the current China's computer,electronics professional to analyze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understanding the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based on market demand,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Computer major;Electronics;College graduates;Market demand;Prospects;Strategy
一、计算机类、电子类人才市场需求前景分析
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局势的多方面分析,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计算机类、电子类专业人才的市场前景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才需求量仍大量存在。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人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但是这并不是说市场上对于这种人才的需求已经饱和,已经不再需要这种专业教学的存在。从世界范围来看,信息技术的革命依旧在不断的更新和深化,信息技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依旧是主导我们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于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会持续存在,并且这种需求在短时期内不会出现饱和。这就是说,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并不是否定了这种专业人才存在的必要,而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第二,高端人才的需求旺盛。当前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就业状况尴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过去一段时期内,高等学校中的计算机专业教育一直是以“大锅饭”的形式在开展,这种教育模式下,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规模已经达到了标准,但是在高端人才的培养上很欠缺。一碗水端平的教学方式既没有充分的发掘出不同学生在这个专业中的不同能力,也没有在人才的培养上形成梯级式的模式,不能很好的满足当前市场上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并且,从今后一段时间来看,市场对这种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专注于一些高端技术上,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更为旺盛。
第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人才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潮流,对于计算机专业这中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而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样重要。因为在信息技术这个大的专业中,包含了计算机类、电子类、通信类等多个不同的专业,这其中的每一个专业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的职责与工作内容又是不一样的。当前这几个专业在人才市场上的需求也是有一定的差别,电子类与通信类的毕业生在就业状况上要好于计算机类的毕业生。因为电子类与通信类在实际操作技术上要比计算机类的专业毕业生略占优势。当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就是要求在信息技术内部,应该对不同的专业有所涉猎,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内部的一些学习,信息技术的不同专业本身就是相互联系共同来发挥作用的,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一种必然。
二、提高计算机专业就业率的对策分析
通过对以上就业前景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对于计算机类、电子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而言,市场的需求在本质上是存在的。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的高校教育注重的是规模的扩大,而对人才的精英化培养有所偏废,导致了当前这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大范围出现。为了满足这种市场需求,使企业用人单位与高校的人才输送之间能够有效地吻合,我们的高校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就必须做出改革和调整:
第一,创新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多样化的关键。学校应结合学科整体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要求,本着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原则,构建和优化整个学科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真正构建起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知识结构以及完整的课程体系,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保证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学校应定期修订培养方案,删减陈旧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同时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紧跟专业技术发展的前沿,及时将科研成果、教改成果、校企合作的成果引进教材,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的主流技术和前沿成果。
第二,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实施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对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应积极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发挥教学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主动性,灵活使用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创新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如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精心设计规模和难度适当、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在讲授案例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论总结;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要少而精,留给学生必要的查阅资料和思考的空间。教学过程中应发挥信息技术学科优势,把教育资源信息化,同时可建立网络辅助教学新模式,建立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开放学习、师生多向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网络资源库,提供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案、习题试题库、参考文献、教学成果、网络资源等信息,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建立适应创新教育的实践平台。对于计算机类、电子类的学生而言,在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重视实践课程的参与。这种实践课程除了一般的校内实验以外,还应该包括积极的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这就要求学校应当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机会,创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共组中,得到最直接的锻炼和最快速的成长。摈弃那种完全依靠课堂内实验操作来获得实践知识的做法,因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是通过市场来体现的,而企业则是带来这种改变的直接因素和直接力量。
参考文献:
[1]毕叶.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4:55-56
[2]田爱民,蹇东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4:63-64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工作探讨 篇5
关键词:毕业设计,计算机专业,本科
自1994年我国进行高校扩招至今, 本科层次的学生素质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科教学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近年来对本科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有了很多争议, 毕业设计工作仍然有序进行。本科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教学质量的综合检查, 也是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任务[1]。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是学生在实践中开展工作能力的体现, 是对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前期实践。为使毕业设计达到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适应社会的需求, 毕业设计的选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1. 当前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我校几年的毕业设计工作及浙江省的毕业论文抽查反馈意见, 毕业的选题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 分述如下:
(1) 教师自身能力的不足
在高校扩招后普通本科院校几乎都设有了计算机专业, 如此大量的专业设置和招生量, 使得计算机专业教师的需求量激增, 普通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普遍为青年人, 参加工作时间短, 教学经验不足, 学历参差不齐。很多教师自己从未做过大的科研项目, 也没有参加实践工作的机会。繁忙的教学工作, 使得很多教师无法深入社会中进行调研, 对社会上人才需求状况没有有深入的了解, 教师自身存在的知识和动手能力的不足, 使得在为学生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时存在很大的难度。
(2) 题目雷同
由于学生数量与教师数量不成比例, 经常是一位教师要带8个甚至更多的学生, 教学计划中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个毕业设计题目, 每位教师需要出如此大量的题目, 实在是有难度, 因此出现了大量雷同的毕业设计题目。
(3) 题目过难
由于浙江省每年进行毕业论文的抽查工作, 有时为了在抽查中得到好成绩, 学校要显示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 给本科生选定过难的题目, 如神经网络、数据挖掘算法研究等。这些题目超出了本科生的能力和水平, 学生根本做不出来。
(4) 学生选题的盲目性
现在的本科生是自主就业, 毕业设计工作在大四的第二学期进行, 这个时期正是学生找工作的时间, 由此带来冲突, 学生无心做毕业设计。所以很多学校都把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提前, 一般在大四的第一学期开始。一般由教师给出参考题目, 学生选择, 时间一般一至两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确定自己的设计方向, 实在有些困难。会出现选题的盲目性, 当进入第二学期实习时, 发现所选毕业设计题目与实习内容完全不相关, 出现后期大量改题, 毕业设计的提前工作量成为无用工作。
2. 改进选题工作的一些想法
改进选题工作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 两手一起抓, 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首先, 教师必须明确选题在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工作中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题目设计时, 要注意毕业设计选题"三结合"原则, 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科研相结合;教育与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需求相结合[2]。要注意紧密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从生产实际出发, 选题具有实用性, 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综合性。
其次, 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现状有深入的了解, 从学生们的实际水平出发。选题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 要让学生在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上可以做出来。如果题目过难, 学生做不出, 就会出现抄袭、造假, 所以教师必须与学生深入交谈, 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 做到真题真做, 实现毕业设计的工作目标。
第三, 教师给学生的选题要从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设计实验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等几方面考虑, 使得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工作, 能够在多面提高能力, 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第四, 要教育学生必须要端正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态度, 学生们应该懂得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 更要认识到毕业设计是对他们综合能力提高的一次最好的教学。做好毕业设计, 可以使得他们在面对社会考查时, 具备更多的自信。毕业设计工作与他们的自主就业不是矛盾的两方面, 而是相辅相成的。这是一次实践性的最好机会, 通过这个学习可以使他们学到在课堂上没有的知识, 通过这种教育, 让学生们改变对毕业设计的理解, 发挥学生们的自主能动性, 是做好毕业设计工作关键的一步。
第五, 改变现在的毕业设计选题的办法, 为了避免与学生毕业就业的冲突, 特别是大四的第一学期期末, 很多学生要参加一系列的选拔考试, 可以将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再提前。不是在某一个固定的阶段做选题, 而是在学生进入大二学习后, 根据每位学生的兴趣、特长指定指导教师, 让学生们把毕业设计选题融入到平时的学习中, 提早确定自己的专业学习方向, 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有意识的学习一些毕业设计所需的专业知识, 到毕业设计时做到水到渠成。要完成这种方式的选题, 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学生早早进入教师的科研工作, 他们的能力不能做很深的理论研究, 但可以从资料采编、程序编写等入手, 完成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另外一种就是加入社会的公司、企业中, 依据生产实践的要求, 确定设计的内容。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有水平的专业竞赛, 从中找到学生的毕业设计方向。在最后的毕业设计阶段做到胸有成足, 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选题中,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最好效果。
3. 结束语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状况下, 本科毕业生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压力, 要让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尽快能够适应社会要求, 毕业设计工作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毕业设计的开端就是选题, 有了好的开始才会有好的结果。通过毕业设计选题, 锻炼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师与学生们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路辉, 宁焕生."以人为本"促进本科毕业设计开题工作的几点思考.高教论坛.2009, 4:55-57.
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探索 篇6
目前, 在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应为3年时间, 但是高职学生因学历等各方面原因就业压力相当大, 所以高职院校学生从大三开始, 实习、设计和相关课程的学习就可以不在学校进行了。而学生呢, 是希望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 既能搞好学习, 又能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在这种双向选择模式下, 学生们心里的“满意”工作则需耗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而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恰好是学生们择业的最佳时间段, 在各种不同层次的学历中, 我们高职生的学历非常不占优势, 而今, 社会竞争就业异常激烈, 我们的学生理所当然优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就业问题。那所谓的毕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一说就变成了空谈。
2、学生在选题上有一定的约束。毕业设计的课题原则上是由负责指导设计的老师出题。近些年, 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设计通常是两个老师带一个班级 (一般情况下, 一个班有四十人以上的学生人数) , 鉴于学生多, 指导老师少的状况, 指导老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拟定好一个题目, 而学生在课题上是不能选题的。教师是依据自己的熟练程度来定制课题的题目的, 对课题的内容并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 所以毕业设计在设计过程中, 常常是有老师而没有学生到设计地点, 教学计划是在被动执行, 而设计质量就更谈不上了。
3、理论分析弱, 检索文献资料的能力差。学生多, 课题指导老师少。大部分高职学生对收集到的资料不进行任何分析, 只要是与自己的论文内容能扒边, 就会照搬粘贴到自己的论文中, 致使设计内容知识层次杂乱并冗余。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 大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指导老师较少, 而要被指导的学生多, 有些院校为了解决该矛盾, 系部管理人员会把学生辅导员或某部分行政老师作为课题的指导老师, 这样的毕业设计指导, 仅仅为完成教学任务, 而毕业设计的质量根本无从保证。
4、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主观认识, 绝大部分学生是以考试过关为目的, 没有相关的处分, 取得毕业证是没问题的心态来面对毕业设计, 目前的社会形势是, 大部分学生一直忙于落实工作, 毕业设计不太重视, 所以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很低。
5、不健全的论文指导的管理机构。毕业设计从开始设计到毕业论文的答辩, 大致为一个月时间, 需要的资源内容较多, 所以在整个毕业设计阶段需要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如教务科、计算机机房、论文设计指导老师等, 如果工作协调不好, 会让信息不通畅, 影响整个毕业设计质量。
二、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的完善措施
1、毕业设计课题应该尽量多样化, 避免单一化, 设计内容不要空空而谈。高职生的毕业设计应与社会、与相关企业实际相联系,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在职业岗位上能力的培养又可进行就业能力的提高。如果学生已有实习单位, 可结合学生实际所在单位情况和问题进行选题, 设计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论文的选题上给予合适的指导。设计过程的实践操作环节应尽量安排在实习单位内完成, 能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和答辩效果更佳。
为了使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的研究题目上更能体现自己的专业兴趣, 要求毕业设计的题目要提前制定, 提前对学生公开,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 申请毕业设计的研究课题。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实行双向选择, 选题一定要有意义, 有创新性, 有可操作性等。
2、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认识。要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他们认识到毕业论文是展示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所形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机会, 是对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整体评估。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他们才会真正重视并认真完成毕业论文。
3、指导教师的选派制度。第一, 指导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经验。要做好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关键需要工程设计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和较强责任心的指导教师。第二, 选聘校外学术水平和学历职称较高的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在解决毕业设计指导人员短缺的问题上, 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可以选聘校外科研单位、机关和企业界学术水平高、科研成绩突出并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担任, 在减轻指导教师短缺造成的压力的同时, 也可以促进指导教师队伍多层次格局和多元化模式的形成。第三, 青年教师可以作为副导师参与指导毕业设计。
4、毕业设计的进行方式有待修改。结合专业的情况, 毕业设计基本上都集中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学期完成, 基于这样的局限, 实行宽泛的时间管理, 允许学生在通过开题报告之后即可着手自己的毕业论文工作, 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让学生协调为学历上的提高和找工作的时间上的安排, 减少对毕业设计完成上的时间冲击。针对以上情况, 可以让学生尽早接触毕业课题。提前进行毕业论文内容的可知度, 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学生提前进行毕业设计, 因为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 学生需要利用计算机完成论文中的很多内容, 客观上就要求开放机房, 同时提高了现有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5、强化日常教学管理, 转变教育观念,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包括严格、认真地执行日常教学系统工作的每一项制度, 涉及出勤、课堂上教与学、课外学习和辅导、考核评估等一系列的教与学的活动, 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有良好的工作及学习习惯。
学校应对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与质量进行监控, 强化以下几个环节。第一, 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检查制度。前期督察。主要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资格进行审查、设计指导老师公开的论文选题进行审核等。中期检查。包括开题检查和中期检查两部分。在院 (系) 开展毕业设计开题的基础上, 系部应组织相关专业专家对开题情况进行抽查。中期检查采取院 (系) 普查、学校抽查的形式, 通过毕业设计中期报告会、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出勤、指导教师到位、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检查, 杜绝“前松后紧”的现象, 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切实起到督促和推动作用。答辩期间检查。学院成立答辩检查组, 深入系部对毕业设计答辩的组织情况、评分情况、学生论文的质量进全面的检查评价, 作为学院对系部教学管理及指导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重要依据。第二, 认真做好学生答辩和评审工作。答辩应采取公开式答辩方式, 同时邀请同年级或低年级的学生参加旁听, 让他们对毕业设计 (论文) 的答辩过程及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 答辩小组成员要求由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 答辩成员一定要事先仔细阅读毕业论文 (设计) , 做到心中有数, 不能边听边看边提问, 克服随意性、增加针对性, 在答辩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合理, 并详细记录答辩内容, 减少和消除个人感情和感觉评分因素, 以确保成绩的严肃性、真实性和权威性, 切实保证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
6、需建立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科研激励措施。目前大部分学生对科研缺乏认识, 没有形成一定的科研意识。为此, 首先应让学生选择参加教师的团队科研项目, 学生可以帮助收集资料。其次, 学院应将学生科研指导工作作为教师考核的条件之一并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 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可发表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优秀作品。
毕业设计是是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是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和社会时, 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实战演练。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需学生本人的思想意识领域;需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领域能力结构;需学校的管理、监督、监控制度等。只要我们共同去关心和关注该项工作,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摘要:毕业设计是重要的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教学计划中是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学生们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因此, 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 形成规范的论文质量管理体系, 成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迫在眉睫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高职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
参考文献
[1]叶宪章、彭毓:《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环节规范化管理初探》,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1) 。
计算机系毕业论文 篇7
一、高职计算机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1. 高职院校方面的教育问题
作为高职院校, 在人才培养方面目标不是很明确, 虽然高职院校都提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但很少有学校认真分析到底社会需要什么养的人才,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一旦形成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变化, 不能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适当变革, 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的现象严重, 高职院校培养的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不对接的现象较为严重, 这样, 学生在毕业后就存在着较大的就业压力。
2. 高职计算机毕业学生方面的问题
现在许多学生在毕业后, 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份收入可观又体面的工作, 对于一般工资较低的工作他们不屑于做。这样, 就严重影响毕业学生成功就业。学生对自身定位不清, 对工资的过高要求对他们的就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然而, 这种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 许多高职学生认为自己上了多年大学, 如果没有一份好工作对不起父母, 也对不起自己, 更会让别人瞧不起, 一方面他们找不到好工作, 另一方面对一般的工作他们不愿做。在这种心理作用下, 高职学生就业就出现较大的困难。
3. 社会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上, 对高职院校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偏见, 社会上有这样的观点认为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思想认识不到位, 不能委以重任, 这种社会偏见, 对高职学生就业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企业, 尤其是有名的企业在招聘时会在学历上有严格的要求, 要求本科, 研究生, 这样, 就把高职学生拒之门外, 这对高职学生是不公平的的, 同时也会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 因此, 社会风气的转变, 为高职学生提供平等地竞争机会, 对高职学生就业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解决高职计算机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措施
1. 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要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 进行人才培养。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人才, 就要进行相应的学科建设,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这样,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才能在就业中更具优势。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高职院校能够不断了解社会动向。计算机专业在社会上发展神速, 如果高职院校, 不能把握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进程,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标准, 就很难真正培养合格人才。高职院校要以市场为导向, 从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四方面入手, 制定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样, 培养的人才才能更具竞争力, 学生的未来就业才能更为顺畅。另外,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心态, 使学生能够成为懂合作, 会学习, 会发展, 会创新的人才, 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教育, 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使学生真正成为专业素养过硬, 人品良好负责人的好青年, 这样, 学生成功就业就有了保障。
2. 高职学生提高认识转变思想
高职学生要实现成功就业, 就需要提高认识, 转变思想。高职毕业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未来职业道路进行有效规划, 再通往成功的路上能够放低身价从底层做起。有些高职学生不屑于做一些基层工作, 认为自己大学毕业, 在公司企业中也要谋一个管理工作, 这是不对的, 其实, 高职毕业生应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 如果工作需要, 在开始阶段仅仅做一名普通的打字员也行, 只要高职学生明白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打字员也可以发展为企业高管。因此, 高职学生提高认识, 转变思想对自己成功就业具有很大的作用。
总之, 高职计算机毕业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来自院校教育本身的, 也有来自学生自身的和社会的, 这有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促进高职学生成功就业。作为院校要能够以市场为导向, 进行人才培养, 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使学生成为有能力, 有责任, 有道德的优秀青年, 为学生成功就业铺路。作为高职毕业生本身, 要能够积极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正确对自己进行定位,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促进就业。作为社会要给高职学生以平等竞争的机会, 转变以学历定人才的观念。通过多方努力促进高职计算机毕业生成功就业, 这样, 才能更好地为高职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更好地维护社会未定, 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单春晓.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7) .
[2]赵秀娟.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原因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9) .
计算机系毕业论文 篇8
(1)培训成本增加。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其发展速度可谓是日新月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述着落后的计算机知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院校所培养的高校大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的现状。为了有效解决上述这一个问题,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在择业前一段时间内,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以达到提升自身就业力的目的[1]。然而现阶段,我国计算机领域还缺乏正规的计算机培训机构,难以对学生进行正规的培养。学生虽然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其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仍然偏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培训成本。
(2)简历制作成本增加。简历是找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精美的豪华版简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招聘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很多大学生为了能够使自己的简历吸引招聘者,在求职账本“伤不起”的情况下,制作豪华版简历,例如那些成本颇高的彩色简历,除了简历之外,大学生为了能够找到心仪的工作,还要将自己在大学期间所获得的荣誉证书以及相关成绩单打印出来。
(3)交通成本增加。在大学生择业期间交通通讯等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求职旺季,很多高校大学生,往往一天要参加好几场招聘会,往往上一个招聘会刚刚结束,就要迅速到达另一个地点去参加面试,而由于时间较紧,很多大学生不得不打车过去,以北京为例,如果面试地点分布在两个区,那么交通费往往会高达上百元,一个月下来,车费开支就可能高达上千元。这对于那些还没有参加工作,所有花销都有父母承担的大学生来说,交通成本可以说是一项巨额花销。
(4)形象支出增加。现阶段,有关于人才招聘的买方市场已经逐步开始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面试求职者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求职者的学历以及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又特别注重求职者的外在形象。因此,为了能够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开始包装自己。对于男生来说,包装就是一身又一身得体的西装以及皮鞋和领带。而对于女生来说,包装除了必不可少的职业装外,还要购买一些化妆品,使自己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面对招聘公司的招聘。
二、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择业成本的降低
(1)正确引导大学生参加计算机培训。计算机培训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然而面对市场上多如牛毛的培训机构,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判断标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到哪家培训机构培训以及培训的内容。除此之外,地方各院校还应当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提供打印简历的绿色通道。地方院校应当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打印简历的绿色通道,帮助学生完成简历制作,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打印好简历,这样做一方面能够使大学生的简历制作得更加完美,吸引招聘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降低打印简历的费用,从而有效降低打印成本。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若想进一步提高地方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择业效率,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应当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并将这些政策落实到实处。例如在各院校集中举办招聘,从而进一步降低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所投入的交通成本,有效减轻毕业生的压力等等。
(4)举办模拟招聘大赛。地方个院校计算机专业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招聘会,通过模拟招聘大赛的形式使学生充分了解从事计算机领域的工作应当熟练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迎来了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度的不断提升,也对计算机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各院校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在降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择业成本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计算机系毕业论文 篇9
1 当前高职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毕业实习环节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毕业实习工作启动都安排在第五学期末,学生开始准备应聘求职。一方面,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学生找的实习单位可能跟所学的专业不是很对口,所以实习兴趣不足,存在着走过场的情况;另一方面,现在的企事业单位即使接纳了学生进入实习,也觉得因为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担心实习生的操作影响产品质量或工作任务,因此不会安排学生参与一些具体重要的工作。另外,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较大,因此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也尤显得重要。
1.2 毕业设计环节
由于毕业综合实践教学一般都安排在第六学期,通常是由学生自主确定实习单位,分散式的。大部分的学生在实习单位一边实习,一边做毕业设计。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有许多学生还在找工作阶段,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找到了工作,毕业设计(论文)随便做一下,答辩也会通过的。错误的学习态度导致了许多问题:第一,学生选题是很容易跟风,觉得哪个老师好说话,哪个课题简单,就选哪个,很少去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自己的就业方向。这样就导致了毕业设计选题与实习的实践性脱节,实习对毕业论文的撰写几乎没有推动作用,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第二,由于前期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撰写很茫然,加之分散的实习地点,指导老师指导不直接、不顺畅,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加之网络资源的便利,论文抄袭和拼凑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从教师方面来说,毕业实习通常是学生自主确定实习单位,分散式的,学校指导老师定期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检查和指导,管理较为松散。学生在实习单位一边实习,一边做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一般也是通过网络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指导和修改。
2 提高毕业综合实践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积极探索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和形式,充分体现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综合实践的“实践性”,与学生就业岗位的“贴近度”,实现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三个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切实提高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的质量。
2.1 加强校企联动,创新毕业实习教学环节
加强深度的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实现校企联动,并对实习生的输送、实习生的管理制度等方面达成一致,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联合企业导师一起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学生们结合实习岗位工作内容,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作为毕业设计内容,也更有利于他们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延长选题时间,引导学生科学的选题
将毕业综合实践教学工作开展的时间提前至第5学期初,给每位学生安排指导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研和行业需求等确定大致的课题方向,这样学生在日常学习和专业实训的同时可以对选题进行充分的了解,结合导师的指导,对课题方向不断修正、完善。并在相关资料收集、处理和方法等方面逐步积累,为毕业实习和论文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毕业设计的选题:在学生毕业实习过程中,围绕工作实践和行业需求,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该是来自行业一线的、跟学生的实习岗位贴近的课题或项目。
2.3 加强毕业综合实践的过程管理
开题是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开端。学生应该根据课题任务书的要求,在进行认真调研、查阅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毕业设计作出总体规划,填写开题报告。在学生形成开题报告后,就进入设计阶段,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设计过程要监督和指导。在每一个环节,师生要进行沟通交流,指导老师也可加强与企业指导教师的联系和合作,加强对学生的常规指导和进度检查,及时解决学生毕业实习和课题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4 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指导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是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最终总结。在论文写作环节上,指导教师可以给出如“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格式模板”等文档资料,指导学生拟定提纲、提练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使学生不但加深对本课题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
2.5 创新毕业综合实践成果和答辩形式
鼓励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成果形式和答辩等环节积极探索,毕业综合实践形式可结合具体专业的特点,采用毕业项目实践、作品制作、就业性顶岗实习报告等多种形式;毕业综合实践环节成果的呈现形式与实践形式相适应,选择调查报告、项目实施报告、项目设计报告、作品设计、说明书、工作过程及岗位流程分析报告等。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小组采取不同形式的毕业答辩。
3 总结
毕业综合实践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体系,特别是培养信息人才的计算机专业,随时需要根据专业、技术的更新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而更新。要切实提高毕业综合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我们学校与企业,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充分重视、规范毕业综合实践的各个环节管理,积极探索和实践毕业综合实践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胡继专.关于高职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J].教材教法,2009(9).
[2]吴晓琴.探索新模式,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J].巢湖学院学报,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