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国家的文化诠释

2024-10-03

社会与国家的文化诠释(共5篇)

社会与国家的文化诠释 篇1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以下简称“社会与文化”) 是各高校为英语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该课程内容包含对英国、美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几个国家的地理地形、气候、人口种族、语言、宗教信仰、政治体制、政党、经济、历史、教育等的简要介绍。该课程中对英国和美国的介绍为主要部分。曾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虽占地面积较小, 但其保留已久的君主立宪制及辉煌悠久的历史和教育等文化不容忽视。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之一, 其面积为全球第四、处于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及独具一格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都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究的。而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新西兰等国家作为英联邦成员国, 曾经一度被英国占领, 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所以这几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历史、文化传统及习俗都与“母国”有着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渊源。无论是哪一方面我们都需要对这些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有所了解和掌握。

众多学者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做过很多研究。教学模式方面, 范彩霞认为把“CALLA模式”融入英语国家概况中行之有效;也有学者提出使用头脑风暴法及任务型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或者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及2P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策略。笔者基于上述所提到的教学手段和自身在教学中的尝试对社会与文化课程做了一些研究, 通过分析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投入、学生投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即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一影响教学的三大因素

教学投入是“教学的可变因素, 也是调控教学的内在因素。教学投入包括教学设计、应有教学时间以及教学评价”。在教学设计上, 社会与文化受应试教育影响, 仍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及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手段, 偏重知识传授, 教学方法单一, 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使得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发挥, 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社会与文化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该课程内容多, 包含的信息量大, 本院所采用的是温洪瑞主编的《英语国家概况》 (修订版第二版) , 总共有30章, 包括了英、美、澳、新西兰及加拿大五个国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及教育的简要概述。该课程在大二第二、第三学期 (第二学期之后的三周) 选修, 总——————————————————————————学时有48学时, 分两个阶段讲授, 第一阶段是大二第二学期, 有32学时, 第二阶段为大二第三学期, 占16学时。在这么短且集中的时间内讲授那么多内容, 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学生大多反映内容太多, 专业名称太多无法记住, 如地理、政治部分。教学评价方面, 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采用的是传统的考核制度, 即总成绩由平时 (20%) 、期中 (10%) 及期末 (70%) 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及课堂参与情况, 期中成绩为随堂的一次小测验, 期末成绩采取传统的闭卷型笔试来测试学生对该门课程内容掌握的程度。教学评价比较单一, 缺乏该课程特色。该课程本是内容丰富多彩的, 文化性质较强, 而这些考核及教学设计单一, 无法凸显该门课程的风格, 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要“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史地、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背景知识, 尤其是有关这些国家的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基本文化事实和文化现象, 以扩大学生知识面, 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识别力、理解力, 培养和提升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过程中理解、掌握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和成功的沟通”。该课程不是语言基础知识训练课程, 而是一门文化课程。曹文曾提出文化教学层次论, “文化教学存在两个层次, 即文化知识层和文化理解层以及连接这两个层次的文化意识教育, 要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 文化教学必须超越文化知识层, 达到文化理解层。”通过教学评价发现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个别学生还处于文化知识层, 只是简单地学习了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大部分学生处于文化意识层, 他们认识到母语文化与异国文化的不同, 需要从多角度去研究和比较文化差异性。几乎还没有学生上升到文化理解层, 即能够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学生投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变量, 是学生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因素, 包括学生倾向性 (学生的认知结构、智力类型对科目的认知基础) 和学生原有动机 (学生因受家庭影响而对学习产生的一种认识, 区别于课堂中所激发的那种动机) ”。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生源80%来自农村, 且英语专业学生大部分都是被调剂来的。语言的学习需要现代硬件设备, 而文化的学习需要本着交流的目的, 这两样都是学生所缺的。大部分学生因家庭环境影响, 没有想过从事与文化有关的工作。从导师记录本上看到95%的学生在对自己四年的规划及最理想的工作这一栏中未曾想过出国或从事与跨文化有关的工作。他们未曾体会到能从该门课程受益。他们并没有完全理解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即“集语言与文化于一身,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宗教、教育及其价值观念和习俗文化传统, 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宽容性, 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认为社会与文化课程没有基础英语或综合英语类课程重要, 对英语专业四级及八级过级率没有实际指导价值, 所以学生对该课程倾向性及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虽然综合英语课程也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但社会与文化课程更加系统化, 内容上是整体性把握,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学生在选修该门课程时带着强烈的抵触情绪及厌倦心理, 理所当然他们也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来了解掌握知识。

教育是公众性事业, 教学效率的提高不仅受上面两个因素的影响, 还受当今社会环境和政策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近几年各报刊登载英语专业被列为最难找工作的十个专业之一。在我班学生中有一个因在财经大学选修会计课程与社会与文化课程时间相冲突, 结果她选择了会计, 当然考试也不理想。学生更愿意学习一些自认为具有经济实用价值的知识, 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的确, 大学生就业环境很不乐观, 尤其是农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即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的, 是相互推进的。

二建构主义指导下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兴起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兼容并包含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及人本主义等理论的合理观点, 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观。建构主义更强调知识主观性的一面。在他们看来, 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对客体或事件进行解释的过程, 而每个人对客体和事件的诠释都会受到自身知识背景、性别、年龄、族群等因素的影响, 认为我们对他人观点的理解从来不会超出我们所能理解的。因此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 而是需要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到自己的脑海里, 学生不是得到想法, 而是产生想法。换句话说, 对学习者而言, 知识不是习得的, 而是建构的, 它存在于心理而不是外部世界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只有充分地调动学习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 学习的效率才会提高。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 在提供文本、图片等形式的基础上, 通过多媒体投影提供音、视频素材, 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多样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评价还包括评价主体的多样性, 不仅是教师, 学生、自我及社会都可以参与评价, 使评价更加丰富真实。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及知识的建构性。社会与文化课程除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还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如王云所提出的“文化教学以文化知识为起点, 文化意识为桥梁, 价值观为主线, 文化的三层次为脉络, 个体文化为重点, 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 文化对比为手段, 跨文化交际为目标, 采取提问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社会与文化课程所涵盖的内容包罗万象, 在教学过程中除遵循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原则——以教师为引导, 学生为主体, 还需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种类繁多,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本文主要依据学生认识活动的不同形态来划分, 将教学方法划分为五类, 即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及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讲解教育及政治体制部分, 教师需根据学生认识活动的不同形态来采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即指导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列出一些参考书籍, 分给学生阅读, 最后以一个报告的形式来呈现他们对本章节的掌握, 同时可以对比中英美国家的教育及政治体系的异同。地理部分可以采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虽然我们没有条件到这些英语国家观光, 但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 组成“旅游团”, 组里的每个成员负责模拟导游介绍该地的地形地貌及旅游景点等。这种方法形象、直观、具体和真实, 不仅活跃班集体气氛, 而且能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这部分也需要采用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通过模拟导游,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真、美, 陶冶性情。同时需结合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学生中若对旅游方面感兴趣的, 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手脑并用, 学以致用。历史部分所要应用的方法较多, 但主要是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主要包括发现法和讨论法。历史虽是已经过去的, 但撰写历史的人不同, 后人所看到的历史也截然不同。学生在吸收历史内容时不能全盘接受, 需要采取批判的态度。教师需要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或研究活动而学习知识, 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探索和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同时也需要采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引导学生读相关的书籍, 如一些经典文学著作, 从中了解历史, 只有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具有批判精神。可见没有哪一种方法是全能的。笔者认为应该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 发挥学生主动建构文化的积极性, 并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取得出色成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 应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织和综合运用, 发挥不同的教学方法的综合整体功能, 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社会与文化课程现存问题颇多, 内容繁多, 类别多样, 不管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在教与学中不断改进, 以求找到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在这里就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社会与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 从而提出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正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知识是建构的, 学生由此产生想法, 主动参与到文化吸收与构建中, 才能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范彩霞.CALLA模式在《英语国家概况》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1) :63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3) :10~14

[4]王云.《英语国家概况》课的定位与教学探讨[J].肇庆学院学报, 2004 (1) :91

社会与国家的文化诠释 篇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 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五项内容。2012年11月,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昭通好人》的编辑出版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奏出了一个响亮的音符。

首先, 《昭通好人》的结构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 体现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全书结构分为三部分:一、乌蒙楷模, 时代骄子, 这部分共记叙徐洪刚等时代先锋43人的事迹;二、英明永存, 忠义千秋, 共记叙了龙云等近代为昭通、云南、乃至全国做出重要贡献的忠义之士36人;三、追本溯源, 光耀后人, 这部分记载了杜宇等历史名人8人。全书从今到古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行业的昭通人的爱国情怀。无论是炮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还是建设改革的和平岁月, 无论是如徐德裕、龙文那样高居庙堂的达官权贵, 还是像张希鲁、唐明柱这样远处江湖的平民百姓, 无论是龙云、卢汉、罗炳辉那种驰骋疆场的将军豪杰, 还是姜亮夫、邓子琴、周铉这种埋首钻研的专家学者, 他们以自己的一言一行, 一点一滴向世人诠释着——爱国主义情怀可以是高屋建瓴的社会发展大计, 也可以是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行动;可以是沙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轰轰烈烈, 也可以危难中捐款捐物, 爱心温暖身边人的平平淡淡。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不同的时代, 道德、爱国主义等精神文明范畴有不同的内涵, 后一时代的各种范畴既有对前一时代的传统继承, 又有新时代时代特征的发扬。《昭通好人》的三部分结构充分体现了这种继承和发扬。

其次, 《昭通好人》的选材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同时也表现出历史唯物主义观照下的选材角度。这部书书中的87位好人, 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历史时期, 但是这些人在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 都是具有改革创新的精神的。不必说上古杜宇的建国开疆, 也不必说近代刘平楷等共产党员到全国各地开创共产主义事业的丰功伟绩, 单是邹若衡的邹家拳术, 姜亮夫的国学研究, 陆崇仁的财政理念等等, 就无不在他们所处的时代, 所处的领域中闪耀着改革创新的光辉。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引下, 全国一片改革热潮, 昭通更是涌现出一批批敢于改革创新, 善于改革创新的时代骄子, 如治安战线的黄国祥、余泽华, 艺术战线的郭晓东, 科研战线的周铉, 商业战线的李大宏, 农业战线的张腾霄等等, 在他们身上, 我们不仅看到了务实、担当的大山品质, 更感受到了新时代敢为天下先的改革锐气和创新精神!

此外, 《昭通好人》本身在选材和陈述态度上是具有求实创新精神的。历史人物受时代的限制, 有些行为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 而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比如龙云1935年任国民政府“剿匪”第二路军总司令阻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昭通好人》如实记载了龙云曾经的反共行为, 在材料选用上没有为尊者讳, 这是尊重历史事实的求实态度;但是, 抗日战争期间, 龙云先后派遣20多万滇军奔赴抗日前线, 后来参加民主同盟, 在香港宣布起义, 《昭通好人》对龙云抗日、反蒋、联共三大功绩的肯定, 强调了民族大义与爱国情怀的大道德立场。

第三, 《昭通好人》充分展示了昭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体系的实践行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 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 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 在现阶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 集中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 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包容性。这个共同理想, 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强调了国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人民要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 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共同为之奋斗。这一点, 中共昭通市委宣传部长卢云峰同志在《昭通好人序》中作了充分的论述:“他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人, 他们也仅仅只是592万昭通人的一个缩影。……在他们身上, 集中体现了昭通人乐于助人、不计得失、甘为人梯、敢于奉献的大爱情怀。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乌蒙大地的生动反映, 是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和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品质在昭通的生动实践。”

我们认为, 大爱胸襟, 高原情怀, 大山品质是对具有昭通地方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概括!是昭通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际行动!

摘要:本文就《昭通好人》的选材、结构、思想理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认为该书在上述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自己独特的诠释与实践。

关键词:《昭通好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诠释,实践

参考文献

[1]蔡候发.昭通好人[M].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3年12月.

[2]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R].新华网, 2012年11月19日.

社会与国家的文化诠释 篇3

一、在哲学史上, “异化”一词由来已久。

早期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卢梭就提出了“异化”一词, 随后的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曾有过对异化概念及现象的关注。而只有到了马克思, 才真正的提出了“异化”的科学概念, 也才从更科学和全面的角度和深度去分析“异化”。

“异化”指的是, 主体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客体, 作为主体的对立面, 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 而这种异己力量反过来又反对主体本身。[1]异化这一概念揭示了主体和客体的地位的颠倒现象, 本来主体是应该控制、制约客体的, 而从主体中产生出的客体反过来压抑主体, 使主体的作用和本质难以发挥。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和丰满的过程。马克思开始在论述异化理论时, 讲的是宗教异化和政治异化。然后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异化的理论, 这也是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的高峰, 劳动异化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规定性, 首先从劳动结果来讲, 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的关系是异化的;从劳动过程来讲, 劳动本身和劳动者是异化的;从人的类本质讲, 人的类本质和人本身是一种异化关系;从人与人的关系讲, 人和人是一种异化的关系。从劳动异化理论又发展到社会异化理论, 指出在人类社会中, 很多现象都是可以用异化理论来进行思考和解释的。至此,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发展到了比较完善的阶段。

二、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我国制定了“一个中心”的基本国

策, 随着这个国策的施行, 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孰轻孰重的问题出现。对于此问题, 我国以“发展才是第一要务”为指导思想, 非常注重采取各种措施大力促进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 而社会的快速发展模式的背后, 异化趋势逐渐显现。比如本来应该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劳动, 应该是自由自觉的, 而在我国现阶段, 对于大部分劳动者而言, 劳动只是一种谋生手段, 这就是劳动本身和劳动者以及人的类本质和人自身的异化趋势。在我国现阶段, 受多方面影响, 有些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这正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异化的体现, 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危害社会发展。这也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矛盾。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分工细化造成的个人发展片面化。这是因为,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协作能达到作为孤立的个人所不能达到的生产率, 但是“如果说单个人的力量的联合能够增加他们的生产力, 那绝不是说, 他们只要全体加在一起, 即使他们不共同劳动, 就能在数量上拥有这种劳动能力。”[2]他们必须进行“共同劳动”模式下的劳动分工, 而这种劳动模式, 只能通过更精细的分工和劳动工人的工作的专门化来提高它。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 马克思指出:“……分工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例证, 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一个自发的形成的社会中, 也就是说, 只要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还有分裂, 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 而是自发的, 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于人来说就是一种异己的、与他想对立的力量, 这种力量驱使着人驾驭着这种力量……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 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 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且把我们的打算化为乌有的物质力量。”[3]这就造成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矛盾的出现, 社会快速高效的发展要求细化分工, 加之劳动者劳动时间过长, 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带来了人发展过程中的异化, 这与马克思一贯坚持的社会理想也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 这些现象在我国社会是少数的, 但是既然有此类现象的存在, 我们就要去分析其原因, 去想解决它的办法, 避免其愈演愈烈, 以防微杜渐。

用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和社会异化理论便可以分析这些社会现象, 并对我们正确处理我国现阶段所存在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 根本上是要考虑个人的发展的。马克思的全部思想的出发点是人和人类社会, 它一直在寻求一种人人能够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4]“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主题。发展问题的核心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故社会的发展要为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创设条件, 要尽量使个人的能力及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使个人能够全面地占有自己的社会关系, 社会交往普遍性提高。我们不能本末倒置, 以牺牲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 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人是社会发展中能动的决定性的力量, 没有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也不能健康长久地发展。[5]我们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达到二者发展的统一。

三、要达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二者的统一, 建议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 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是根本。马克思认为异化问题的解决要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 在于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私有制的消灭。这个措施也是由马克思的社会基本理论所支撑的。社会发展中, 生产力发展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们发展生产力, 就是抓住了矛盾的根本。而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中, 第一个标准就是“是否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个标准也是我们的社会必须坚持的。

其次, 完善个人发展制度是保障。在我国当代社会个人的自由选择度不高, 个人所从事的工作, 所培养的能力、素质比较片面, 没有选择的真正自由。我们应尽量完善法律规章制度, 使个人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使个人的自由选择权具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减少其后顾之忧。当然, 受我国发展阶段所限, 个人自由选择度有很大局限性, 但是我们只要做出这方面的努力, 使我们的社会朝着这个良好的方向去发展, 随着各种制度的完善, 我们的自由选择度便会不断提高。

再次,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是核心。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个人是社会的细胞, 没有个人的参与, 就没有社会的存在。因此可以说, 个人是社会的根本, 忽视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忽视了我们应该注意的根本问题。党中央近几年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是我们在处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矛盾时的重要指导方针。以人为本, 防止人的异化, 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 使人全面的占有自己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 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方向。

第四, 培养人的自由选择能力是关键。在措施的第二个方面我们提到, 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给予其必要的制度保障, 以使其具有自由选择的资格, 但那是外因, 当每个个人都具备了自由选择的资格的时候, 我们必须具备进行自由选择能力和素质, 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去行使这种权利。

最后, 国家政策是支撑。我国的很多相关政策, 对促进个人发展都是很有利的。比如, 科学发展是我国现在的一项基本国策, 而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这将大力促进个人的快速发展, 确定了我国在处理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关系上的一种基调, 只有抓住了这个根本的东西我们才能发展得快, 发展得好;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的建设, 也是党对于社会发展的政策的一种微调, 我们的社会要发展, 但前提是“和谐”。加之舆论引导, 在全社会弘扬和谐发展的风气, 除了为个人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外, 还能直接促进人的发展, 防止人的异化。

摘要: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是首要任务。但是, 在我国劳动实践生活中, 劳动者和劳动之间、劳动者和其类本质之间以及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矛盾甚至颠倒, 个人发展受到影响。而且, 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专门化, 加之人们的劳动时间很长, 无暇去发展其他方面素质, 从而造成个人发展的片面性。以上各方面形成了我国当代社会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本文就是运用马克思异化理论分析此矛盾, 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异化理论,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矛盾解决

参考文献

[1]宋定国.不能用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来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科学辑刊, 1999, (9) .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下)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3]林华山.试论和谐是对异化的不断克服.法制与社会, 2007, (6) .

社会与国家的文化诠释 篇4

西藏高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就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他们的英语学习畏难情绪严重, 久而久之, 便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西藏高校学生缺少社会就业需要或出国进修等功利性或目的性的学习动机, 致使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 课堂踊跃发言的学生少, 大部分学生存在惰性, 课堂讨论时学生中有部分人不思考不讨论。同时由于观念问题, 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主动、积极、活跃地与同学和老师练习来进行英语学习。同时他们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 很多学生由于本身水平不高, 因此对英语就带有一定的抗拒性。换言之, 西藏高校学生不倾向采用积极产出的英语学习策略, 英语学习心理较保守。但同时, 西藏高校学生又有自己的优势:一是藏族学生的母语——藏语, 与英语都是字母语言, 藏族学生初学英语时就有亲近感。二是藏语发音的舌型与口型较汉语多, 甚至多于英语的发音, 藏族学生在英语听说学习时, 舌头和嘴唇不会感到僵硬、别扭, 可将学习英语的读音把握得更准确。三是藏族学生从小除了说藏语外, 还要接触汉语, 他们同时接触两种语言, 两种语言思维能力的交叉, 锻炼了他们学习其他语言的思维方式, 所以他们学习语言的天赋从小就在培养。四是藏族学生天性活泼开朗, 多数学生思想活跃, 兴趣广泛, 可塑性大。他们中间多才多艺者很多, 自主意识强, 喜欢表现自己, 追求个性张扬和自由, 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能毫无保留地表现。

二 西藏大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课中的“学生授课”模式

心理学强调, 一切富有成效的工作和学习, 需以兴趣作为先决条件, 而兴趣的构建以目标明确为基础。为帮助西藏高校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 教师可通过改善英语学习环境, 创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学生授课”模式就是很好的选择。

“学生授课”模式, 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小组团队合作方式查找资料, 制作课件, 设计课堂教学, 最后团队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授课模式相比区别在于讲授主角不同, 传统授课以教师为主讲, 学生授课以学生为主讲。

在西藏大学“英语国家社会于文化入门”课程中教师安排每小组学生负责授课一学时。第一周, 教师就将每组的授课内容安排下去, 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团队的形式, 以课程教材一个单元内容为出发点, 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集思广益,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搜集相关内容, 制作课件, 设计教学环节。本课程每周课时数为2小时, 在多媒体课件的协助下, 每周一个学生小组授课50分钟, 讲解的方式、方法由学生自己决定, 教师不做具体要求。教师补充讲授50分钟, 在教师正式讲授前对学生的授课进行总结、点评, 回答学生的问题, 解释学生没有讲到的重点, 并点评学生上课的情况。

三 西藏大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课中“学生授课”模式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准备授课的过程中要对单元内容进行认真的学习、整理、设计, 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记忆、背诵, 而是一种寻求意义的、主动的构建过程。迫使他们主动学习, 自主选择和组织讲解的内容, 并决定采用何种形式, 这样他们由被动变为主动。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不得不主动承担起责任, 而不是像往常一样等待教师来解决问题, 这有利于促进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把他们所要讲授的英美文化及时与他们本民族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找出差异与共性, 使少数民族学生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成就感和亲切感, 能使学生产生说的愿望和自信心, 从而敢于、乐于开口说英语。

学生授课后, 学风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课堂上出现的学生思维不集中、旷课等现象基本消失了;许多学生在进行授课小结时, 都提到了备课的艰辛, 表示经过教学实践后更爱学习, 更了解教师, 更珍惜学习成果了。

当然, 学生自主授课也会面临许多问题:有的学生缺乏信心, 缺乏勇气走上讲台授课;有的学生怕自己授课抓不住重点, 浪费教学时间;有的学生怕查找资料、备课、上课会占用自己较多时间, 影响学习等。但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 让学生有更多参与英语探究学习的机会。只有相信学生, 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条件、创设自主的情境、及时发现他们创新的火花, 学生的潜能才能被开发出来, 从而学好英语甚至成为英语的终生学习者。

摘要:本文以西藏大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课为例, 简述英语课堂中的“学生授课”教学模式, 鼓励西藏高校英语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从而提高西藏高校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学生授课,西藏高校,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程鑫颐.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2011 (22)

[2]李佩.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12 (4)

[3]张雪梅、冯辉.学生授课对学习自主性的促进作用——一个个案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 (3)

社会与国家的文化诠释 篇5

一、国家治理体系的概念

国家治理体系就是规范社会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它包括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 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次级体系。更进一步说,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体系, 分别包括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有效的国家治理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谁治理、如何治理、治理得怎样。这三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三大要素, 即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效果。现代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协调、动态和整体的制度运行系统。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突出强调治理主体多元, 治理方式法治化, 这就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必须实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 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 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我们看到国家治理正朝着“理性化”方向迈进。

二、国家治理体系的历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取得了重要的进步。我国的公共治理体系从以“个人魅力和权威”为基础转向以“提高效率+广泛参与”为基础, 在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公共服务和反腐倡廉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 社会组织蓬勃发展, 社会管理体系不断健全。我国能够在社会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保持经济的长期发展,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治理改革的成功。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中不同的利益群体已经形成, 各种利益冲突日益明显, 社会不公平现象突出,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不稳定因素急速增多, 维稳的代价不堪重负, 党和政府公信力遭受质疑, 现存的许多体制机制阻碍了社会进步。凡此种种, 都意味着我们在国家治理体制和能力方面, 正面临诸多新的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说明目前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相对落后, 跟不上社会现代化的步伐, 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经济需求。如果不采取突破性的改革举措解决国家治理中存在的紧迫问题, 那么我们目前局部存在的治理危机有可能转变为执政危机。

三、国家治理体系的鲜明特点

(一) 国家治理体系的多层次性。

国家治理体系既有社会管理层面的, 又有国家政权层面的即国家能力层面的, 还有国家自主性层面等。具体地说, 从权力的来源、权力的行使、权力的制约三个方面改善治理现状, 逐步实现治理现代化。在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 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制度系统, 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级, 从政府治理到社会治理, 各种制度安排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协调, 密不可分。现代国家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切勿单边突进, 要方方面面相关配套, 才能让社会运行更加健康、有序、可持续。

(二) 国家治理体系的主体更加多元化。

国家治理主体由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鼓励多元主体参与。与原来的管理相比, 未来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更多元了, 不再是政府一家包揽天下;治理手段除了行政手段之外, 更多的是市场手段、社会组织自愿自发的手段、宣传教育的手段、道德的手段, 以及经济的手段和法律的手段等。还需要公众更多参与决策, 把公众参与决策的通道打通。管理强调加强政府的监管、管控, 政治学家称之为“全能主义”的政府, 治理的概念包含共管、共治的含义, 即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来管理社会, 是共管共治的概念, 实际上是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合作, 共管共治。这次全会在公共安全方面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国家治理体系体现了包容性。

(三) 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理念———共治、协商。

国家治理体系体现了多元共治的理念。全会公报多次提到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概念。从统治、管理到治理, 言辞微变之下涌动的, 是一场国家、社会、公民从着眼于对立对抗到侧重于交互联动再到致力于合作共赢善治的思想革命;是一次政府、市场、社会从配置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现实的功能性变化再到最终的主体性变化的国家实验;是一个改革、发展、稳定从避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严格限缩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再到追求和谐互惠的正和博弈的伟大尝试。管理和治理运行的向度不同, 管理的运行向度是自上而下的, 治理的运行向度可以是自上而下的, 但更多是平行的。国家治理体系强调的更多的是协商。目前对于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已经有了共识, 未来需要着力研讨的是在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中国家权力处于何种地位以及多元主体在治理过程中如何实现匹配、廉价合作。

(四) 国家治理体系的价值目标———活力。

秩序稳定作为治理的价值目标, 是毋庸置疑的, 但它只是初级价值, 更非唯一价值。也就是说, 原来的管理理念更多关注的是社会运行中不出问题, 而国家治理体系追求的价值目标更多的是在社会经过治理之后能否有活力、和谐。公报指出“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是说把能否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精神作为衡量标准之一。首先, 治理应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在当前利益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条件下, 国家治理既要确保公共利益和主流道德价值不受侵害, 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考虑个别, 特别是要保障宪法确认的个人自由, 承认合法合理的个性化追求, 让公民和社会组织充满生机活力, 使社会保持动态平衡稳定状态。其次, 管理与治理的重点有所侧重。原来的“管理”更多关注的是社会秩序, 如对社会矛盾的管理, 侧重过程, 现在的治理更侧重结果。公报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内容, 比如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 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的体制机制, 公共安全的体制机制等, 应该说抓手更加明确了。

(五) 国家治理体系的方式方法———法治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在于创新。可以积极尝试治理的新方法, 具体要求是:变整治为疏导, 变刚性为柔性。变命令为协商, 变指挥为指导。变监管为服务, 变强制为利导。治理的着力点是法治方式。法治是治理的基本方式。把社会矛盾预防化解纳入法治轨道, 是实现社会安定有序、和谐活力的长效机制。对于政府而言, 最关键的治理能力就是依法行政的能力, “法无明文授权即禁止”。而在现实中, 一些地方政府因为无权行政、越权行政导致了不少社会矛盾激化, 既侵害了群众的合法利益, 也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建设法治中国”纲领下更令人瞩目的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这是一个现代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四、结语

上一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下一篇:底板无梁楼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