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对歌唱产生的影响(共3篇)
呼吸对歌唱产生的影响 篇1
美妙的歌声来源于歌唱者娴熟的歌唱技巧和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艺术表现, 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而歌唱技巧最为主要的环节就是对呼吸的正确把握。因此, 在美声歌唱中, 要想充分表现作品的情感, 就要有效掌握歌唱呼吸, 并且要结合作品内容, 拓展艺术内涵, 通常歌唱呼吸, 将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呼吸完美展现出来。
一、歌唱中的呼吸、音色与共鸣
在美声歌唱中, 良好的共鸣与音色是获得美妙歌声的必要条件。所以歌唱时, 要正确处理好呼吸、音色与共鸣的关系。首先, 要有深沉持久的气息支持, 感觉像在闻花香, 吸气时, 上身放松, 胸部舒展, 让气息自然流入;呼气时, 保持吸气时的状态, 用气息冲击声带, 使声带振动发声。其次, 要咬准字头、延长字腹、收清字尾, 因为人的发声是离不开语言的。第三, 要加强作品内容、结构、风格和曲式、做到节奏有致, 了解歌曲的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格, 最后将歌曲的情感基调深刻地表达出来, 进而达到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的效果。总之, 在美声歌唱中, 一定要保持音色、呼吸和共鸣三者的协调发挥。
二、美声歌唱中, 呼吸对歌唱技巧的影响
著名的沈湘教授曾经说:“呼吸是歌唱的基础, 气息是歌声的动力。”由此可见, 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所以, 在美声歌唱中, 只要掌握了呼吸, 就可以掌握歌唱。在生活中, 人人都在呼吸。但是, 与生活中的呼吸相比, 美声歌唱中的呼吸是不同的, 其主要用到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形象来讲, 歌唱中的呼吸要求口和鼻张开一起往里吸气, 其表现的更加兴奋、更加夸张。一般来讲,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 在呼气时, 不可以漏气, 更加不可以憋气, 确保吐气的均匀度, 以吸气状态去呼气, 达到一种呼中带吸, 吸中带呼, 吸呼同步的状态。
其次, 在吸气时, 要求吸入的气息要到达肺的底部, 向外扩张胸部, 同时, 腰向外扩张一圈, 头部和上身要保持放松状态, 感觉就像套了游泳圈, 在练习过程中, 可以采用闻花香=打哈欠等形象的方式来深入体会。
另外, 要注意换气的速度。在换气时, 不可以过慢, 也不可以过快, 要以歌曲的速度为标准, 达到换气与曲度的同步进行, 同时, 还要把握换气的时间, 通常以上一句最后一个音符即将结束时的时间为准。
此外, 要重视语言的重要性。所谓歌唱艺术, 形象来讲, 就是由于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我们平时歌唱, 一定是以语言为基础的, 因此, 在美声歌唱中, 是在语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歌唱, 这就要求, 在吐字时, 一定要字正腔圆, 一表述要轻松、自如, 使得字从腔体中清晰、深刻地表达出来, 达到以字传情的效果。
三、歌唱中呼吸对情感表现的影响
一个人用来表达情感的外部特征之一就是呼吸的各种变化。在美声歌唱中, 歌唱者所有的内心变化及其所有的活动都会让呼吸随之变化。首先, 在歌唱者在歌唱时, 会歌曲的情感变化, 得到情感的诠释,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 自然控制呼吸, 使得呼吸在歌唱中得到自然发展, 其次, 歌唱者的情感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呼吸所决定的, 同时, 也是由呼吸作为支撑的。因此, 呼吸与情况是不可以孤立的, 是共同存在的, 在很大程度上, 歌唱者的情感表现都会受到歌唱呼吸的直接影响, 形象的来讲, 呼吸可以被称之为情感的化身。
因此, 经过以上分析证明, 歌唱呼吸可以表现歌曲中真挚细腻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讲, 在声乐艺术中, 其生命和灵魂的基础就是情感表现, 而要想充分表达其情感, 那么就要依附于作品的形式和内涵, 所以, 歌唱者要进行演唱时, 既要对作者的一个简单的解, 而且还要对作品的内涵有一个正确的领悟, 同时, 在歌唱过程中, 经过自己的特色呼吸表达, 加强处理, 使得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加形象化和直观化。这样, 一方面, 可以集中观众的注意力, 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感动观众;另一方面, 观众在欣赏歌曲的同时, 通过歌唱者用呼吸和情感所表达出来的音乐, 得到一种心灵上的美的感受, 形成一种极为有效的艺术感染。为此, 在美声歌唱中, 歌唱者要想达到这种情感共鸣和艺术效果, 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在歌唱之前, 加强对作品的分析, 正确理解作品的词曲, 深刻领会作者赋予作品的情感, 将作品的思想和内涵, 通过歌声真切、直观的表达出来, 因此, 当歌唱者要拿到新的作品时, 在初步了解作品歌词和旋律, 并且要作品的历史背景、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创作者的生活经历进行进行分析, 进而来熟悉作品。
其次, 要认真分析作品的曲式, 包括作品的节奏、音准、换气口以及钢琴伴奏, 对演唱风格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与此同时, 不可以漏掉作品上所标记的表情符号, 进而全面掌握作品风格。
第三, 加强情感体验。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要积极地积累一些情感素材, 了解身边的人和事, 关注生活, 关注时事动态, 关注政治, 深入一些文学作品的阅读, 开阔眼界, 拓宽视野, 扩大知识面。并且对于任何事情都要抱有积极的态度, 善待他人, 对人类的悲伤、喜悦、离合等情感, 有一个亲身的体会, 因为, 对于任何一个音乐人来讲, 如何没有丰富的情感, 是学不好音乐的。因此, 这就需要学习者要深入社会生活, 走入大自然, 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总之, 在美声歌唱中, 歌唱要用运用较大的气息, 增强声音的弹性, 使得声音更加浑厚, 同时, 结合音乐的节奏, 抓住附点, 运用眼神、表情, 结合声音和作品情感内涵, 突出作品的表现力, 真情细腻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总而言之, 在美声歌唱中, 歌唱者本身就有着丰富的情感, 演唱作为一种情感的表露, 是歌唱者内心情感的真情宣泄。在美声歌唱中, 歌唱者通过自身情感将作品的表达方式, 通过歌声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使得歌声的主体与情感、呼吸达到完美融合。
摘要:在美声歌唱中, 呼吸作为物质现象, 同时, 又是一种精神体现, 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与物质的完善结合。本文主要针对美声歌唱中呼吸对表现情感的效果及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美声歌唱,呼吸,情感影响,探讨
参考文献
[1]金梅.浅谈威尔第歌剧及演唱风格[J].北方音乐, 2010, (09) .
[2]吴海燕.歌唱呼吸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9)
[3]王江奇, 祁君.坐嗓——传统歌唱气息控制法教学新探[J].中国音乐, 2009, (03)
[4]冯秋佳.论美声歌唱中呼吸对情感表现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S5)
呼吸对歌唱产生的影响 篇2
歌唱中紧张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心理紧张往往由歌唱者掌握演唱技巧的优劣程度和音乐修养所决定
一个没有经过歌唱正规训练的人, 往往身上没有包袱, 他的演唱常常是随心所欲的, 有感而发, 无拘无束的。这是因为他没有学习过歌唱方法, 演唱自然不会被歌唱方法所束缚, 大脑中不会浮现什么杂念来影响他的歌唱心理, 他也就不存在强迫感和任何压力, 他所需要的仅仅是歌唱欲望即可。许多声乐初学者在经过一段声乐学习之后, 都会有一段很迷茫的时期, 感觉什么歌曲都驾驭不了了, 似乎越学越倒退了, 似乎还不如没学声乐的时候, 想唱什么就唱什么, 没有任何障碍。分析其原由, 很重要一点是初学者在学到了一些声乐方法后, 在歌唱时常常会下意识地过分去考虑歌唱的方法是否正统, 音色是否甜美, 共鸣是否足够等。这种意识的存在导致歌唱时的心理状态不良, 心理的过度紧张使得演唱者歌唱状态走型, 造成演唱不自然或高音上不去等。这种情况随着演唱者学习的不断进步会逐渐得到改善, 随着歌唱技巧的不断提高, 这种压力会逐渐减少。正如一句俗语说的好, “艺高人胆大”。个人的艺术修养的提高会使得演唱者的歌唱心理也会会发生错综复杂的变化。歌唱者的勇气, 大部分依赖于技巧掌握的高低程度, 所以初学阶段引起演唱时心理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对歌唱技巧负担过重而造成的。
(2) 不当的学习方法是心理紧张的另一原因
据统计, 相当多的声乐学习者在平时上课往往只注重发声技巧的运用或只注重高音练习, 忽略对对整个作品的完整性把握, 这样的演唱常常造成演唱者心中无数, 心理负担越来越严重, 从而导致不良心理状态在歌唱中产生。我个人在学习声乐中就有这种现象, 记得刚刚学习声乐的时候, 就只注重高音或作品演唱难点的练习, 常常选的考试或演出曲目较大, 平时作品的高难处演唱尚可。然而, 由于对作品的整体性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 平时又忽略心理状态的训练, 结果常常导致考试或演出前心理极度紧张, 演唱时高音时声嘶力竭, 两腿发抖, 甚至出现“卡壳”现象。我就多次在考试或演出时出现这样的情况, 想起那时使我终生遗憾。从那以后, 我下决心在平时上课时多培养自己的演唱综合修养, 训练自己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
(3) 身体素质也会影响歌唱及其心理
歌唱是一种全身心的协调运动, 身体健康状况无疑要影响到歌唱技能的发挥和心理的变化, 尤其是歌唱器官不佳, 如声带疲劳或伤风感冒等, 这些都直接影响演唱者歌唱技巧的正常发挥。回想一下, 平时上课就深有体会, 记得有次在课堂上辅导学生一首较大曲目的高潮部分时, 学生由于身体不适, 无法完成作品演唱, 以后再遇到这一片段, 心理就极度恐惧, 很长时间都无法解决, 结果到这里就不敢再唱了, 可见身体素质也是影响歌唱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充分说明:歌唱心理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 与我们歌唱时的发声技巧和呼吸是同等重要的。良好的歌唱心理使歌唱者歌唱欲望强烈, 易于调动观众的激情, 更以表现作品完满。相反, 不良的歌唱心理, 使歌唱者紧张, 声音紧张, 两腿发抖, 气息上提, 面部肌肉紧张, 歌唱欲望下降, 不利于表现作品的完满性, 造成演唱的失败。所以, 拥有一个很好的歌唱心理状态是一个歌唱者必备的素质, 对于声乐演唱是十分重要的。既然, 歌唱心理状态是如此重要, 那么紧张的歌唱心理是消除?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 克服紧张的心理首先要找到引起歌唱心理紧张的原因
优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是培养学生良好歌唱心理的基础。教师的责任是以手段启发引导学生, 教学的成果是通过学生的演唱去得到体现。因此, 教师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学生歌唱心理的培养。
有经验的教师, 善于创造高效益的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 他们是以建设性的语言启发学生, 对学生不正确的声音概念和发声方法, 总是依靠引导, 而不是简单的否定, 他们在教学中重视自己情绪的起伏对学生歌唱心理的影响, 懂得教师的喜怒哀乐立即会转移到学生身上, 明白积极情绪的感染, 会使学生倍感亲切, 这将无形中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也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他们深知, 教师必须取得学生的依赖, 学生只有充分信赖教师, 才愿意主动向教师打开自己的心扉, “亲其师, 信其道”, 并自觉地把对教师的热爱与尊敬, 转移到体现教师教学的要求之中。要作到这些, 作为一名教师, 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技能, 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 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 才会既具有较高的演唱技巧, 又具备良好的演唱心理素质。
(2) 摆正技巧与歌唱的关系
对于歌唱而言, 技巧只不过是歌唱的“仆人”, 而不是歌唱的“主人”, 表现歌曲内容的手段, 技巧一旦离开了歌唱, 就将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所以, 课下练习时, 要注意技巧与歌唱的密切结合, 对自己所演唱的歌曲, 做到心中有数。
(3) 心理紧张是人类一种正常心理活动, 演出前心理紧张也是一种正常现象
演出前的心理紧张是思想感情的一种心理变换, 存在与想象之中, 像快乐和悲伤一样, 只是紧张程度不同而已, 即使是一些著名歌唱家也不例外, 例如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 对自己演唱前的心理状态, 曾经做过这样的描述:“当幕布徐徐升起时, 歌剧已不再是人类的瑰宝, 而成了布满地雷的战场……走上舞台的时刻终于到了, 我也迈出了走向死亡的一步。”
每次演出前, 应充分做好一切准备, 特别是在头脑中要明确自己所演唱的全部内容, 对歌唱的内容的充分理解和掌握, 是排除心理紧张的“解毒剂”, 这是演唱前准备中所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因此, 加强音乐修养, 全面理解作品内容, 将为消除紧张心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熟悉歌曲伴奏, 与伴奏密切配合, 并获得他们的支持与合作
慎重对待第一次登台演出, 第一次演出成功与否, 对以后的演唱影响极大, 首次演唱失利, 将很可能导致“一次被蛇咬, 十年怕草绳”的后患, 甚至终身丧失信心。因此时机不成熟, 不要急于登台演唱, 倘若准备演唱, 就不要忧郁不决, 要充满信心, 敢于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5) 经常参加舞台艺术实践活动, 从大量的艺术实践中获得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歌唱心理
人们的心理活动与实践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知和行的关系, 就是心理与实践的关系。歌唱心理的本质就是人们的大脑对艺术实践的现实反映, 不重视艺术实践, 则不可能凭空对歌唱产生强烈的爱和正常的歌唱心理。
演出前从事活动过多, 造成精力分散, 对演出极为不利, 但注意力过分集中, 又会加大紧张程度, 适当转移注意力, 也是稳定情绪的措施之一, 很多有名望的歌唱家, 他们在演出之前, 都有一些转移自己注意力的措施和方法。采取什么措施去转移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同时, 也必须以平时的心理训练为基础, 没有平时自我控制的心理训练, 单凭临时心血来潮, 或者抱以“台上见”的侥幸心理, 只能事与愿违。
参考文献
[1]茅原.音乐的可知性——音乐心理学笔记.中国音乐学
呼吸对歌唱产生的影响 篇3
通过十几年的学习和舞台实践, 我想就这二个问题的略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关于歌唱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 甚至有人认为“歌唱的艺术是呼吸的艺术”这是现在声乐艺术界对呼吸在歌唱中重要性的认识,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这说明古代的歌唱家们就已对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理论上讲, 人的歌唱器官由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呼吸器官三个部分组成。在学习和舞台实践的过程中, 我的体会是呼吸器官的活动较明显和可以触知的, 可通过人的意识加以控制的, 这可能也人们对这个问题认识较多的原因之一。呼吸是歌声的激动器, 如同小提琴演奏时弓子一样弓子运用的好, 才能得到好的演奏效果, 那么呼吸方法正确才能为好的演唱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 呼吸方法的正确与否歌唱来讲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正确的呼吸方法是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 循序渐进逐步掌握的, 正确的理解, 反复的体会和消化、经常的实践才能达到所谓“得心应手”的境地, 任何操之过急和企望短时间即达目的做法都是徒劳的, 欲速则不达, 尤其是对初学者或声音训练不够系统的演员来讲, 应是有害的, 从歌唱生理学的角度讲, 呼吸是由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两部分的协调运动来完成的, 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的协调动作才使得呼吸达到需要, 而这需要就取决于训练的内容, 取决于演唱的歌曲内容, 歌曲内容不一样呼吸的要求也就不一样, 歌曲的歌词、旋律舒缓、优美、呼吸也就随之舒缓期相对也松驰、平稳。如我曾演唱《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打起手鼓唱起歌》这类曲目, 由于歌曲内容抒情、优美、气息也就舒缓、平稳, 而演唱者如意大利歌剧《游吟诗人》中阿苏切娜, 名曲, 如歌剧《愤怒的火焰》和毛泽东诗词谱写《忆娇娥》娄山关》这类曲目时, 由于歌曲的力度强, 是气息相对力度很大爆发力强, 呼和吸的肌肉君相对就很紧张甚至夸张。从这一点讲, 就是说呼吸是以歌曲的内容为要求, 不同的曲目要求有不同的呼吸。
另外一点体会是呼吸的“深浅”问题, 通常在学习声乐或演唱过程中, 一致的说法是呼吸要深, 而且越深截止好, 这似乎成了定论, 但我认为, 所谓深应该是相对的, 正如声乐艺术所有的要求是相对的一样没有绝对的“深”。气息尽可能吸的深, 但深入到什么程度, 什么状态则众品不一。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 我的体会是, 人的腔体就是有限的, 器官对于气息的容量也是有限的, 气息的深应该是相对的, 应该把训练和演唱有机地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通过训练, 使吸气、呼气两大肌肉群充分加以锻炼, 使其张、合有序、有力、自如。从而使气息在吸时如闻花, 如遇渴喝水那样“将水喝到肺底”将气息吸至横隔膜一线并能有效控制的部位。而在呼气时两肋则如小鹰展翅, 胸腹相对紧张有力的控制, 让气息如一缕喷涌的泉水拥托着声音, 在演唱时, 呼吸是根据乐句的长短和内容的要求来定的, 而一味只强调气息的深, 有可能使整个肌体僵呆, 声音失去弹性和光泽出现“脱节”现象。
由此我以为, 呼吸的深应该是相对的, 而不是绝对的, 呼吸的所谓“深”应该界定或在练习中有个较明确的概念, 不能单纯强调深而使呼吸僵化, 这样反而不利于演唱, 做为演员更不能生般教条, 应在实践中多加体会, 揣摩不断完善这重要技术, 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来提高自己歌唱的能力和水平。
二、关于声音的支点
关于声音的支点, 是我在演唱和练习的过程中总结的一点体会, 以往的学习中, 从理论的角度讲, 都是讲如何“支撑”声音, 而难以看到或学习关于声音“支点”这样明确的理论或方法在实践中的体会是, 歌唱中应该使声音有个支点并明确这个支点, 这样就会使声音能准确地在各共鸣腔体有效震响, 辅之其它技术, 从而使声音的位置、共鸣、音准、力度、音色等问题得以解决, 并能使之有机的统一起来。
关于声音的支点, 以我实践和体会来讲, 就是使声音在腔体内有一个明确 (相对) 的立点, 让声音在这个立点站住并站牢, 这样才能掌握各部位的平衡。这个支点的点应在腹部顶端的中间部位, 确切的感觉像是在胃底中央的位置, 由这个点来的声源, 依靠横隔膜、腹肌的支持、让两肋保持张力, 从而使气息拥托声音在共鸣腔体振响。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使呼吸的训练科学, 并在呼吸问题解决的基础上有意识的让声音找到上述“支点”, 经反复练习、实践后掌握并运用。在两个问题解决后, 气息和支点成为了歌唱者下意识的动作, 也就使得其它诸如喉器的位置、调整、共鸣腔体的充分利用, 声音的位置、音色等问题得以更好的解决。
呼吸得法、声音支点的确立、喉器 (头) 自然归于平稳, 相对坚定、喉头的打开成为自然, 给歌唱者调整共鸣腔体调整位置留有了更大的余地, 同样的在这两个问题解决后, 音色就更加华美、丰满、音质更加良好, 音准、节奏也就易于掌握和控制, 也就给歌唱者更好的解决演唱中存在的问题, 找到了一个途径。这一点我的体会是深刻的, 过去我在演唱的时候, 尤其是演唱较生疏或难度较大的曲目时, 总是显得手足无措, 甚至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但当这个问题解决后, 我发现再接下来的演唱就从容了, 有把握了, 从而使我准确的理解和表达歌曲内容并进行艺术的二度创作成为可能, 从这个意义上讲, 正确解决呼吸及声音的支点这二个问题, 对歌唱者是十分重要也是迫切的。
综上所述, 我以为声乐艺术是一门技术较难掌握, 教、学、实践相对复杂的一个艺术门类, 作为一个专门的学问、集千百年古今艺术家的探索和实践, 时值今日仍难将其公式化, 实际上根据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及歌唱者本身各不相同的生理特点, 在声乐艺术的道路上的探索也是永远无止境的, 这也是它独具的特色和永远的魅力, 我的这些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的一点心得体会、也是一家言, 谬误自是难免, 恳请专家、老师、同仁批评指正, 使我得以滋养、充实、提高、进步。
摘要:呼吸与对呼吸深浅的认识及声音“支点”的掌握直接关系到演唱技术的优劣, 正确的呼吸是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并在实际表演当中逐步掌握的, 对声音的支点是掌握有助于个部位平衡是演唱技术中的的关键
关键词:歌唱,呼吸,支点,气息
参考文献
【呼吸对歌唱产生的影响】推荐阅读:
歌唱的呼吸与发声05-24
歌唱中呼吸的训练11-17
歌唱的呼吸训练教案05-30
歌唱中的呼吸方法06-28
歌唱中的呼吸技巧12-14
歌唱呼吸能力05-14
歌唱教学中的呼吸训练12-17
歌唱中呼吸运用10-18
呼吸对舞蹈动作的影响09-14
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