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方法对产程的影响

2024-06-19

呼吸方法对产程的影响(精选3篇)

呼吸方法对产程的影响 篇1

摘要:目的:探讨产时体位护理对产程的影响。方法:将130例产妇随机平分成两组, 对照组在分娩过程中均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体位护理指导。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妇, 且分娩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 对产妇进行科学的体位护理, 进一步缩短了产程, 减少了分娩过程中的风险情况。

关键词:产时体位护理,产程,影响

在产科临床上, 产妇产程的长短对其自身及其胎儿都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如果产妇产程过长, 将会出现难产、新生儿窒息等危险情况, 严重的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1]。针对此种情况, 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 应该做好产时体位护理工作, 通过科学的护理, 减少产妇分娩过程中危险情况的发生。

资料与方法

将130例产妇随机平分成两组, 观察组产妇65例, 年龄24~35岁, 平均 (29.3±1.1) 岁, 其中初产妇40例, 经产妇25例;对照组产妇65例, 年龄23~34岁, 平均 (27.1±1.4) 岁, 其中初产妇42例, 经产妇23例。

方法:两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时体位护理, 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 根据产程的不同阶段, 给予不同的体位指导。 (1) 胎膜未破者, 给予站位及蹲位, 可建议产妇进行自由活动。 (2) 当产妇的宫口开到>5 cm的时候, 应该指导产妇取侧卧位, 并且方向应该与胎背相反。 (3) 当产妇的宫口全开的时候, 应该要求产妇取膀胱截石位, 确保产妇能够屏气用力。 (4) 当产妇即将分娩的时候, 应该让产妇将手放在产床上用力[2]。 (5) 当产妇分娩之后应该指导产妇取平卧位, 确保产妇良好的休息。在观察组产妇整个分娩的过程中, 通过指导产妇科学的体位, 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的效果。

临床观察指标:在护理工作结束后, 对两组产妇的产程、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进行临床对比观察。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 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对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对比分析, 见表1。

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对比分析, 见表2。

注: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在产科临床上, 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 产程过长容易对新生儿造成较大的伤害, 并且可能出现危险情况, 危及产妇及其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因此, 只有采用有效的措施缩短产程, 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产妇及其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 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体位对分娩时间具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产妇分娩过程中体位不科学, 将会延长分娩的时间, 不利于产妇顺利分娩。鉴于此种情况, 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 应该有专门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体位指导, 根据产妇分娩的实际情况, 及时地帮助产妇调整体位, 能够进一步缩短产程, 确保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3]。

因此, 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 针对产时体位护理对产程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 对两组产妇均进行常规护理, 对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体位护理, 从结果上看, 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的平均时间为 (52.42±1.29) min, 总产程平均时间为 (6.12±1.39) h, 对照组产妇第二产程的平均时间为 (72.19±1.38) min, 总产程平均时间为 (9.42±1.49) h, 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妇, 且观察组产妇分娩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可见, 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 对其进行科学的体位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体位护理的质量, 在体位护理的过程中, 还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 注意对产妇的分娩状态进行观察。由于产妇身体状态的不同, 在进行体位护理指导的过程中也应该因人而异, 只有对产妇的分娩状态进行了解, 才能够进行针对性的体位指导, 确保产妇分娩的安全[4]。 (2) 在进行体位指导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该注意与产妇进行交流, 由于产妇分娩的动力是依靠产力, 通过与产妇交流, 能够了解到产妇保持着哪种姿势能够获得最大的产力, 以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 (3) 在产妇分娩结束后, 应该指导产妇平卧位, 并且对产妇是否存在着出血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 如果存在着出血情况, 应进行及时的解决, 以免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5]。因此, 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 通过注意如上几点, 能够确保顺利分娩, 进一步缩短产程, 实现对产妇的科学护理。

总之, 科学的产时体位护理对产程具有积极的影响, 能够缩短产程, 提高分娩的安全性, 促进产妇分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赖定群.产时体位护理对产程进展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2, 3 (21) :109-110.

[2]刘念稚, 徐岚.特殊体位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1 (33) :149-150.

[3]周丽端.产程体位管理对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J].全科护理, 2013, 11 (36) :143-144.

[4]张艳红.临产后产妇体位的护理探讨[J].湘南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14, 2 (1) :123-124.

[5]徐霞平, 马伟芬, 王建东.分娩时的体位护理[J].重庆医学, 2012, 15 (20) :232-233.

分娩期体位管理对产程的影响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待产的200例初产妇, 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年龄21~39岁, 平均年龄 (36.45±1.28) 岁, 孕周在36~41周, 平均孕周 (39.43±0.78) 周, 产妇在入院时没有其他合并症, 将孕妇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100例, 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的卧位指导, 安排孕妇卧床休息, 嘱咐家属对孕妇多给予支持, 在分娩期, 指导产妇呼吸, 使其掌握呼吸节奏, 检查产妇宫口的扩张程度, 监测胎心。

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体位指导, 孕妇在临产前多进行活动, 指导孕妇走、坐、站、蹲等, 孕妇产程进入活跃期后, 了解胎背位置, 确定胎儿方位, 指导产妇同侧俯卧位, 产妇宫口开全后, 若为枕后位, 则指导产妇胸膝卧位20~30 min, 分娩时, 取膀胱截石位, 双腿充分屈曲、外展。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 h出血情况等, 采用Apgar评分标准对新生儿的窒息情况进行评价, 8~10分为正常, 4~7分为轻度窒息, 0~3分为重度窒息, 两组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 (%) 表示, 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 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产妇均顺利分娩, 其中观察组中顺产90例, 剖宫产10例, 其产程时间较短, 有4例新生儿窒息, 产后出血3例;对照组中顺产60例, 剖宫产40例, 产后有16例出血, 16例新生儿出现窒息,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产妇在分娩期, 其分娩的体位有多种, 如仰卧位、坐位、蹲位、站位、侧卧位、跪位及自由体位等, 需要根据产妇的自身情况, 采取合适体位管理, 有利于产妇分娩[2]。体位管理能够激发产妇的主动性, 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 产前的体位指导有利于胎头压缩宫颈, 加速生产, 有利于母婴安全。在本次研究过程中, 观察组产妇在采用体位管理后, 产程较短, 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体位管理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 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 分娩期的体位管理可以有效缩短产妇的产程, 减轻产妇的痛苦, 提高自然分娩率, 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畅玲香, 段完英.产程体位管理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2011, 25 (35) :3258.

活跃期人工破膜对产程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活跃期,人工破膜,产程

人工破膜是产科常用的促进产程进展的方法, 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如何提高阴道分娩的质量, 保证母婴平安度过自然分娩这一难关, 是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责任, 也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经临床观察,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住院待产的孕妇有464例, 其中采用人工破膜后, 经阴道分娩的单胎, 头位初产妇180例, 年龄20—30岁, 孕周37—40周。随机抽取90例在活跃期 (宫口开大3cm) 行人工破膜, 作为观察组。另90例作为对照组在进入活跃期后不采取医疗干预措施而等待自然破膜。而2组应排除骨盆狭窄畸形, 头盆不称, 宫颈疤痕坚硬, 子宫畸形外, 一切能经阴道分娩者。

1.2 方法

1.2.1 人工破膜条件

头位单胎, 具备阴道分娩条件, 宫口开大3—4cm, 先露部最低达-1→0, 有规律性子宫收缩。

1.2.2 人工破膜方法

(1) 破膜前先听胎心音, 证实胎心音正常, 无胎儿宫内窘迫方可破膜。 (2) 严格用碘伏消毒外阴部, 破膜前常规排控膀胱;术者将右手食指和中指夹持9号针头轻柔地伸入阴道内, 避开宫颈及阴道组织, 在前羊膜囊充盈明显, 待2次宫缩之间, 用针头刺破羊膜囊, 破口不宜过大, 使羊水缓慢流出。

1.2.3 破膜后的观察

破膜后注意观察羊水性状, 颜色;立即听取胎心音, 防止脐带脱垂。

1.2.4 产时护理

产妇进入待产室, 首先应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 医护人员要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取得产妇的信任, 用优质的服务和语言缓解产妇紧张, 恐惧情绪, 树立顺利分娩的信心和勇气。

2. 结果

1.2组羊水性状、活跃期宫口扩张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羊水粪染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活跃期所用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2.2 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胎吸助产和产钳助产者少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显著性。新生儿HPgar评分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性有显著性。

3. 讨论

活跃期人工破膜为一种常用的缩短产程的方法, 多在活跃期加速阶段宫颈扩张3—4cm时进行, 因前羊膜囊扩张宫颈的作用已完成, 有碍于先露对宫颈的直接压迫, 阻碍产程进展。人工破膜后, 胎头对宫颈内的压力加强, 这种机械性的刺激, 反向性地加强了子宫收缩, 并使前列腺素合成, 垂体后叶素分泌增加。由于产程缩短, 避免了产程延长或滞产给母婴带来的不良影响, 所以在活跃期行人工破膜有以下作用。

3.1 前列腺素增加

破膜后宫缩强度及频率明显增加, 可能是羊膜细胞中溶酶体释放磷酸脂增加, 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 使血清和羊水中的前列腺素突然增加, 大量的前列腺素可促进宫体平滑肌之间缝隙连接的形成, 使子宫肌纤维的收缩协调而有力, 从而形成有效的分娩产力。

3.2 催产素释放增加

破膜后随着羊膜囊的消失, 胎头可直接压迫子宫颈, 使宫颈旁的Franken house神经丛受到刺激, 反向射性地加强了子宫收缩的起搏点, 并使垂体后叶素分泌增加, 催产素释放也相应增加, 增强了子宫肌对催产素的反应性, 从而加强了子宫收缩的强度。

3.3 促进宫颈扩张

破膜后前列腺素的增加可以使贮存在宫颈白细胞内的胶原酶及弹性蛋白酶释放, 进而导致胶原酶降解, 促使宫颈软化成熟, 有利于宫颈扩张, 加速产程进展。同时胎头可直接压迫宫颈, 起到机械性扩张的作用。

3.4 破膜后的观察

活跃期人工破膜有利于观察羊水变化, 间接了解胎儿宫内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在正常情况下, 胎膜多在宫口近开全时自然破裂。但此时很多产妇已不同程度的出现羊水粪染, 胎儿可能出现宫内窘迫。因为胎儿缺氧征象首先有羊水粪染, 再出现胎心音的变化。因此, 早期人工破膜是避免因胎儿窘迫发现、诊断及处理不及时, 导致新生儿并发症增多的有效观察指标之一。本研究观察组的羊水粪染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观察组的新生儿并发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且手术辅助器械的使用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进一步证实了活跃期人工破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金霞.人工破膜100例产程进展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1 (3) :25.

[2]李巨.产科理论与手术[J].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634.

上一篇:国内科技论文下一篇:职业学校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