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方法(共12篇)
呼吸方法 篇1
声乐艺术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仅凭理论知识和文学资料去进行学习是非常困难的, 它主要是通过正确的发声训练和不断的歌曲演唱来逐步完成的。每位歌唱者必须通过发声练习的途径, 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 使歌声美妙动人。
一、歌唱的呼吸
练习吸气的方法:
1. 叹气式准备:
具体做法是当唱前的一拍或一小节时。尽量把气叹 (吐) 完, 当然快速的歌要快叹, 慢歌可以从容些。当指挥给出预备拍时, 你的叹正好完成, 接着就有横膈向下扩张, 气被自然吸入, 这一过程完成。
2. 闻花式吸气:
具体吸气时是:上身完全放松, 腰围很舒服地向外松开, 随即胸部也有舒张感, 体内空间增大使气息很自然地流进去。这样的吸气既松畅又适度, 吸后人很自然畅。
3. 惊讶式吸气
惊讶式吸气, 就是利用人在惊讶时, 生理作出的快速反映, 达到快速吸气的目的。这种吸气既吸的快又吸得深, 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间完成收缩与放松的循环, 能锻炼呼吸器官的快速灵活性。这种吸气也称为"喘气"。表现悲愤和激昂情绪效果较好。
练习呼气的方法:
1.慢吸慢呼, 这是最多用的一种方法。要练好这种呼气的方法, 先要有好的吸气, 气满丹田, 胸骨软肋向里慢推, 逐渐把气压出胸腔, 再由气管送到喉部供发声用。这个过程又要与歌曲节拍相适, 一般前二拍呼气前一拍从容吸气, 正拍送气变声, 要细水长流地呼四到八拍, 才算完成。
2.快吸快呼, 这种方法在唱快速的练习曲和声乐曲用。属练习中较难的一种。此呼法要在放松的基础上, 借横膈的力量上下反弹, 有弹性地控制气息, 使每一次呼气都很准确, 时值强弱恰到好处, 练习时可多用"狗喘气"来熟练之。
3.快吸慢呼也很多用。在歌曲结尾处有时只有很少的地方可偷气, 练好了快吸慢呼, 你就可游刃有余地完成它。有各别曲子有机会让你一口气拖出十几拍, 来展示你的呼气功底, 练好此类呼法, 就可以使你的歌声锦上添花。
二、歌唱的发声练习
练习曲的练习, 是发声歌唱的重要的基础训练。发声练习过程中, 是以声音效果和发声器官肌肉适度的标准去调整发声器官的机能和状态的, 每个人的发声器官的构造、嗓音条件、声音类型、发声习惯各不相同, 因此, 并不是每一种类型的练习都必须唱, 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练习, 而且不同的学习阶段, 选择的发声练习也是不同的, 但一般情况下, 开始的练习总是选择元音和比较平稳的音阶开始练声。
1.“哼鸣”的基本练习
一般在开始练声时, 先练练“M”是有益的, 因为发这个音容易达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练习哼鸣时首先上下唇自然地闭上、口腔内部要打开, 好象闭口打哈欠的感觉, 感到声音向高位、额窦、鼻窦处扩展, 但切勿把声音堵塞在鼻腔里, 否则会发出鼻音。
2. 母音的练习
除进行哼鸣练习外, 更多地是进行母音的练习, 如a, i, o, u, e等单母音练习, 也可用混合母音练习如ma, me, mi, mo, mu等等。
3. 连音练习
人们常说:“不会连贯就不会歌唱。”歌唱声音的主要表现力就在于声音的连贯优美, 只有连贯的声音才能唱出动人的旋律线来。为了使声音有更多的连贯性, 可以将练习的音域相对拉宽些, 练习也可以随之难度更大些。
4. 顿音练习
顿音唱法又称为断音唱法。要求唱得清晰, 短促, 灵活, 富有弹性, 集中感强。练习时要注意一字一音的灵活性和一字一音的连贯性。
5. 连音和顿音结合的练习
在基本掌握了连音和顿音唱法的基础上, 可以加连音、顿音结合在一起的练习, 这样有利于歌唱状态的统一, 顿音好象是一个“点”, 连音像是一条“线”, 这样以点带线, 便声音的位置统一, 并保持气息均匀流畅。
6. 保持共鸣位置不变的练习
找共鸣位置最好的办法就是体会“哼鸣”感觉, 如果这个共鸣焦点找准了, 那么其它所有的音都应该向这个哼鸣位置靠拢, 这样才能达到歌唱的高位置, 使声音上下统一。
7. 声音灵活性的练习
这种练习主要是为了适应歌曲演唱中快速、流动的要求, 以达到更积极的身体、喉咙、气息的配合。
8. 结合字声练习 (带词练习)
要求根据词意富有想象, 有意境, 有画面, 语气有表现, 声音有乐感, 有感情地去唱。力求做到字准腔圆, 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 慢慢地向歌唱歌曲作品过渡。
9. 练声注意事项
(1) 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适当地练唱, 发声练习的时间, 初学时20分钟一次为宜, 以后逐渐地加至半小时或一小时, 坚持每天练习最重要, 绝对避免用全音量来练习。大声地乱唱, 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损。
(2) 在没有能力唱高音之前, 切勿作高音练习, 经常唱一组你最满意的音, 选择曲目更要谨慎, 不要唱不适合自己的曲目。
(3) 每次练习应有新鲜感, 精神集中, 感兴趣地练习。
(4) 练习时要多用慢的、短的乐句作为最初的练习。
总之, 声乐训练特别需要时间, 奇迹是没有的。“百分之十的智慧, 百分之九十的努力。”歌唱是一种整体的气息、声带、喉咙、口鼻及心理、心智等各方面都要协调配合好的活动, 各方面之间的协调平衡要求得到一种自如的状态。气息支持不好, 喉咙就不能正确恰当地打开, 声带也就不能积极自如地振动, 也难有良好的声音共鸣, 正确的声音位置也就不可能得到, 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歌唱也就无从而得。
参考文献
[1]沈湘:《声乐教学艺术》,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
[2]赵梅伯:《歌唱的艺术》,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3]李维勃:《发声训练中的四个“R”》,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
呼吸方法 篇2
我们知道呼吸是提供人体所必须的“氧”,准确的呼吸方法,能发挥更大的力量;帮助在完成运动时集中注意力;使动作协调而有节奏和防止受伤。掌握了科学的呼吸方式,可以将锻炼的功效发挥到极限。
一、基本呼吸方法
肌肉在用力收缩时吸气,伸展还原时呼气。
肌肉在用力收缩时呼气,伸展还原时吸气。
二、健美呼吸方法
极限或大重量时采用二次呼吸方法。动作未开始前,先进行二、三次深呼吸。运动开始时吸气,一直到“顶峰收缩”或动作到位时,即先作极短的呼气,紧接着连续地作短促的吸气,直到动作接近回复前一段或还原时呼气,
资料
根据人体生理现象的.呼吸方法。不管在哪一个动作中,当胸部肋骨和肺部在扩展时,采用“吸气”,胸助骨和肺部处在压缩位置时,采用“呼气”。这种呼气方法,使肺部不会产生受压缩或憋气的现象。
在动作的全过程中,从“开始位”到“完成位”,作为一个呼吸单元的呼吸方法;它是动作一开始就“吸气”,直到回复到超过中段或剩下最后的1/3时“呼气”,直到开始位。
三、注意事项
健身气功的呼吸方法及习练要领 篇3
——编者
呼吸吐纳
是健身气功的重要内容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呼吸吐纳是健身气功这一运动项目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健身气功就是呼吸吐纳的功夫。因此,学练健身气功首先要弄清呼吸在习练中的特别之处,把呼吸吐纳作为学健身气功的关键科目来练。
健身气功的呼吸是主动性呼吸
健身气功所讲的呼吸与人的正常呼吸是不同的。人的正常呼吸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的、自动的、无意识的行为。健身气功的呼吸是人主动的、有意识的、随意调控的呼吸运动。人的本能呼吸主要是由下脑干的延髓、脑桥、脊髓等中枢神经控制的。健身气功随意调控的呼吸是由大脑皮层等上位脑呼吸中枢控制的。二者是分开的、完全不同的两个指挥中心。这也是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沁系统等只由植物神经自动控制的生理系统完全不同的地方。健身气功正是基于呼吸系统这种主观意识可调控性而建立起来的体育项目。其充分利用人的主观意识对呼吸系统的可调控性,经过有意识的习练,科学地调控强化呼吸功能,促进人体的气血运行,进而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调息是三调的重要环节
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是健身气功的三要素,又称之为“三调”。调身是指对身形、动作进行调整,使之形正体松符合练功的要求。调息是指对呼吸的调节,使之顺其自然,勿忘勿助,促进血液循环,按摩内脏经络。调心是指对心理活动的调节,通过意守排除杂念,提高练功效果。调身是前提、是服务,调心是核心、是主导,调息是中介。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缺一不可。正如古人所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散乱。”只有神与形合,气寓其中,才能促进真气在体内运行,达到健身养生的效果。
呼吸吐纳
是健身气功安全有效的保证
呼吸吐纳系生机
《素问·宝命全形》认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难经·八难》上说:“气者,人之根本也。”《类经·摄生类》上说:“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晋·葛洪的《抱朴子》上也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万物,无赖气以生者也。”由此可见,“气”是人类及天地万物生命之本,是生命的存在方式。气和则人安,气乱则人疾,气散则人亡。呼吸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中医还认为,人的内气亦称真气,是由元气、宗气、营气、卫气构成的。元气是先天之气,即肾气;营气是消化水谷之精气而生成的,行于血脉,通于五脏的营养物质之气;卫气是由水谷之捍气生成,散于脉外,行于肌肤,抵抗病邪的防卫之气;宗气是由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贯于心肺,推动营、卫二气流动之气。也就是说,由呼吸形成的宗气,是维系生命之真气的根本推动力。这就是呼吸吐纳可以导引气血,健身养生的医理所在。
呼吸吐纳保平安
一说学健身气功,有些人就会问,“练健身气功安全吗?有气感吗?”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过去练气功的人中有的出了偏差,不但没受益,反而身受其害,以致“谈气(功)色变”。
所谓气感,是指练功者对自身体内气血运动或聚集的感知。这种感知只有在气功习练到一定境界、体内气足血旺、经络顺畅、精神高度集中时才会感知。忽视认真刻苦地习练,投机取巧走捷径,单纯追求气感,不但无益,并且十分有害。过去有的人练气功出偏,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意念为先,片面追求气感引起的。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从2003年开始,先后编创推出的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后简称“易五六八”)四套功法和健身气功•大舞、马王堆导引术、十二段锦、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太极养生杖五套新功法,吸收了我国传统气功功法的精髓,以中西医、体育和相关现代科学理论为基础,确立了呼吸吐纳在三调中的重要地位,不但科学有效,简单易学,类型多样,并且有效地防止了练功出偏,确保了练功的安全。
健身气功的呼吸方法
呼吸方式的划分
呼吸吐纳是健身气功的主要练习内容,因此必须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各种呼吸方式及其技术要领。健身气功的呼吸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是胸式呼吸即常人的自然呼吸,二是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又可分为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还可以细分为松肛逆腹式呼吸和提肛逆腹式呼吸。
健身气功采用的自然呼吸与人本能的自然呼吸基本相同,都是放松的、顺其自然的、幅度较小的、频率稍快的胸部起伏、腹部平稳的呼吸方式。两者的区别是,健身气功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对较慢,呼吸过程中要随着形体动作的变化,在吸气、呼气之间还有屏气和停顿的过渡动作,这是在完全本能状态下自然呼吸所没有的。
腹式呼吸时腹部随之起伏,胸部同时也扩张和收缩。其中,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内收的是顺腹式呼吸;反之,吸气时腹部内收,呼气时腹部隆起的是逆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时,吸气的同时,肛门及会阴部肌肉放松的是松肛逆腹式呼吸;吸气的同时,肛门及会阴部肌肉向上收提的是提肛逆腹式呼吸。
呼吸的基本动作及要求
健身气功的呼吸,不论何种方式,都是由吸气、呼气、屏气和止气四个动作构成的。吸气后,短暂的屏住吸入的气体为屏气;呼气后,暂时停止呼吸动作为止气。一吸一呼为一息,每一息中必有一吸、一呼。但不是每一息中都有屏气和止气。屏气和止气必须根据肢体做紧张用力的抻拉伸展、开举旋扭动作和放松停顿的收合按落动作的需要灵活运用。古人说:“使气则竭,屏气则伤。”因此,吸气呼气时要轻松缓慢留有余地,不可强吸硬呼,使吸气太满,呼气太尽。屏气和止气时要轻轻地屏止,慢慢地接续,不可过于用力或托长时间。
呼吸的方法是鼻吸鼻呼。有发音要求的,如健身气功•六字诀、易筋经的三盘落地等,要鼻吸口呼。健身气功作为一项节能省力、低耗氧的健身运动,随着深细匀长的呼吸逐步形成,呼吸频率将由每分钟16—18次(本能的自然呼吸),下降为每分钟5—6次。但是,这必须经过一个逐步锻炼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超越阶段,一下子就达到深细匀长。否则就会出现“风”、“喘”、“气”三相,即呼吸中有声(风相),无声而鼻中涩滞(喘相),不声不滞而鼻翼扇动(气相)。这不但不受益,反而使人心烦意乱,影响健身效果。
健身气功对呼吸的基本要求是,胸式呼吸要气随形运,顺畅自然,柔和协调,不喘不滞。腹式呼吸要动息相随,动缓息长,导气令和,息息到脐。不论何种方式的呼吸,都要遵循以形导气,以气运身,外导内引,内外合一的原则。动息相随的基本规律是,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先吸后呼,蓄吸发呼。这个规律只可与其顺,不可与其逆,否则就会出现胸闷、气短、憋胀、心慌等有害状态。
九种功法呼吸方式的异同
目前编创推广的健身气功9套功法,呼吸方式均依各自功法的风格特点而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种呼吸方式贯穿始终型
这一类型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呼吸贯穿始终的,如健身气功•易筋经、大舞。因功法动作较大,变化复杂,呼吸过分追求深细匀长容易出现“风”、“喘”、“气”三相,因此要求自然呼吸贯穿始终。这样才能使动作和呼吸始终保持柔和协调的关系。
nlc202309011240
另一种是腹式呼吸贯穿始终的,如健身气功•六字诀和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是顺腹式呼吸贯穿始终,要动息相随,动缓息长,息息到脐,有如神龟吐纳。健身气功•六字诀是逆腹式呼吸贯穿始终,是九种功法中唯一专以呼吸吐纳为主的功法。全程采用鼻吸口呼,吐气发声(熟练后也可只吐气不发声),突出强调呼吸的深细匀长。
两种呼吸方式逐步过渡型
这一类型是指从自然呼吸开始,逐步过渡到腹式呼吸,主要有健身气功•八段锦、马王堆导引术、太极养生杖三种功法。八段锦和太极养生杖要求初学阶段以自然呼吸为主,随着动作的熟练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渐过渡到以腹式呼吸为主。马王堆导引术要求以自然呼吸为基础,以形导气,意引气行,导气令和,引体令柔,随着俯仰、扭转、提落、折叠动作力度加大,呼吸更加深细匀长,进而过渡到腹式呼吸。两者的区别在于,八段锦、太极养生杖是从自然呼吸开始,随着动作的熟练向腹式呼吸过渡;马王堆导引术是以自然呼吸为基础,随动作力度加大向腹式呼吸过渡。
多种呼吸方式不断转换型
这一类型的呼吸方式有自然呼吸、顺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提肛呼吸等,主要有健身气功•五禽戏、十二段锦两种功法。各种呼吸方式的转换没有固定的顺序,都要根据功法中形体动作的需要和变化而变化。在五禽戏中,“鹿抵”、“猿摘”是自然呼吸,“虎扑”、“鸟伸”是顺腹式呼吸,其它六式都是逆腹式呼吸,其中只有“猿提”是逆腹式加提肛呼吸。十二段锦中,“冥心握固”、“叩齿鸣鼓”、“摇身晃海”、“背摩精门”是自然呼吸,“温煦脐轮”是顺腹式呼吸,其它七式都是逆腹式呼吸加提肛呼吸。不论何种呼吸方式,都要松静自然不憋气,以不疾不徐为宜。通过不同呼吸方式的变换,调养五脏气血,疏通全身经脉,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学练呼吸的三个发展阶段
以无控的自然呼吸为主的初级阶段
初学健身气功,为了专注于形体动作的学练,可以放开呼吸于不顾,采用人的本能的、无主观控制的自然呼吸。这样既可较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又有利于保证呼吸的平稳顺畅。多数人的自然呼吸都是胸式呼吸,少数经过特别训练的人也可以用腹式自然呼吸。因为人类进化前期的自然呼吸都是腹式呼吸。人类进化到直立行走后,肺部上升、扩张,才由腹式自然呼吸进化为胸式自然呼吸。初生婴儿都是由腹式呼吸,并慢慢地变为胸式呼吸的现象,印证了人类呼吸方式的这一演变过程。
健身气功的自然呼吸与完全本能的自然呼吸并不完全相同。初级阶段的自然呼吸也自然遵循着以形导气、以气运身、起吸落呼、开吸合呼的规律。这种自然呼吸也可以随着形体动作达到不调自调的状态。吸、呼、屏、止四种动作也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初级阶段呼吸的基本特征就是“无控自然”。
以自主调控的腹式呼吸为主的
中级阶段
九种健身气功功法在中级阶段都要从自然的胸式呼吸过渡到自觉的腹式呼吸。在这个阶段,呼吸已经从自由放任的无意识状态,回到了主观关注的中心地位。呼吸方式从胸式到腹式的转变,大大加深了呼吸的深度,氧气交换量随之倍增,呼吸慢慢进入深细匀长的状态,呼吸频率不断下降,越来越接近每分钟5—6次。
这个阶段,意念活动关注的重点从动作转向呼吸,丝丝用意吐纳间,动作为呼吸服务的本质关系也逐步显现。由于呼吸量的加大,氧气交换更加充分,呼吸对体内真气的调动和对五脏的调养作用更加显著。正如古代练功口诀所说:“缓缓吐来深深吸,后天引动先天气。”这个阶段,对健身养生效果的感觉将日益明显。中级阶段呼吸的基本特征就是“自主调控”。
以自动变频呼吸为主的高级阶段
高级阶段的呼吸是以腹式呼吸为主的多种呼吸方式的自由转换和呼吸节奏自动调节的变频式呼吸。人体本是一部最精密、最和谐、最高效、最自动化的机体,具有最完善的自我调节机制,使人的机体可以适应多种复杂环境,维持多种状态而正常运转。在中级阶段,人们对呼吸的自主调控,是对人体自动调控机能的补充和强化。在人生病或亚健康时,身体的自动调控机能出现某种失衡或不足时,这种补充和加强是十分必要、非常有益的。当人体自身调控机能完全可以满足需要时,这种补充和加强就会成为多余的、不必要的、甚至可能成为造成不和谐的调节。因此,到了高级阶段就应该顺其自然,使呼吸从自主调控向自然的不调回归。但是,这绝不是倒退性质的回归,而是向更高级阶段飞跃式的回归,是表象相似而实质完全不同的回归。是否定之否定,是波浪式前进、逻旋式上升。这时的不调,不是放弃不管、听其自然、任其自然,而是道法自然。是各种呼吸方式自由转换,节奏频率随机变化,调身、调息、调心达到了最完美的结合,人的主观意愿与机体自身的调控节奏完全合拍,习练健身气功已经成了在主观意愿引导下人体机能进入自动保养、强化的过程。高级阶段呼吸的基本特征就是“自动变频”。
总之,谁抓住了呼吸吐纳这一学练健身气功的重要环节,掌握了呼吸吐纳的核心技术,充分发挥调息的导引作用,谁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歌唱呼吸及训练方法的探析 篇4
人们在平时生活中, 吸气是用力的, 主要是肺部的扩张。呼气则是自然放松的, 无需用意识加以控制。而歌唱呼吸就不同了。那么, 什么是歌唱的呼吸呢?
歌唱呼吸是一种有意识、有控制、有目的, 经过一定科学训练与练习才能达到的技巧性比较强的呼吸。它有着特有的呼吸方式与方法。
一、歌唱呼吸的方式
歌唱呼吸的方式有三种:
(1) 胸式呼吸:只用胸部抬起及收缩的动作来进行的呼吸。歌唱时胸部也跟着起伏。吸气较浅, 气息容量较小;唱出的声音发直、费力、生硬、尖刻, 音域也不易扩大, 难有上佳的声音效果。
(2) 腹式呼吸:这是一种只用腹部肌肉收缩来控制横膈膜运动, 而胸部不抬起的呼吸方式。呼气时小腹和横膈膜一起收缩, 故称为腹式呼吸。它吸气过深, 使腹部膨胀, 胸腔肋骨受到挤压, 所以气息容量并不大;歌唱时发出的声音空洞无力不能持久, 高音很难唱上去。
(3) 胸腹式联合呼吸:这是一种用横膈膜周围的肋间肌、上腹肌、后腰肌和腹部肌肉群联合, 而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方式。它使声音有确定的支点, 并且呼吸均匀, 有节制, 并能对呼气气势的强弱进行调节, 自如的驾驭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由于吸气时下降横膈膜和张开两肋同时并用, 使气息的容积增大。因而音量、音域得以扩大, 使高、中、低三个声区协调统一;歌唱的共鸣达到辉煌的效果。这才是歌唱时应采用的正确呼吸方式。而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的方式、方法, 是学习正确的歌唱艺术最重要的基础和必要的前提。
二、歌唱呼吸的方法
歌唱呼吸是歌唱器官联合运动的状态, 无论哪种呼吸方法都包含了吸气和呼气有控制的进行运动的过程。常用的歌唱呼吸方法有以下四种:
1、缓吸缓呼。
这是我们在训练和歌唱时常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 用口、鼻将气息慢慢吸到肺叶下部, 横隔肌下降, 两肋肌肉向外扩张 (也就是腰围扩张) , 小腹向内微收。这种吸气要求自然放松, 平稳柔和地进行, 如同我们去闻花的芳香时的吸气吸感觉。但吸气时不要用太大的力, 只要轻轻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后, 呼气时缓慢的呼气。注意保持吸气的状态, 控制住两肋和横膈膜, 也就是控制住了气息, 使之平稳、均匀、持续、连贯地慢慢呼出。是一种长长地吹气的感觉。
2、急吸缓呼。
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 通过口、鼻迅速把气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叶下部, 并将气息保持住, 然后, 按照缓呼的要求而呼出。是歌唱者在演唱实践中要经常用到的。因为在歌曲时的句与句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吸气不允许有很长的停顿时间。一般往往采用“偷气”的办法来吸气且要吸得不让人发现, 这就是急吸缓呼的作用。为了培养呼吸的控制力, 歌唱者可以采取一些练习曲及歌曲中的某些乐句做带词的练习, 效果比较好。
3、急吸急呼。
急就是快, 快速吸气, 方法同上。然后将气息保持一下, 再快速呼气。呼气时要注意横膈肌及周围的肌肉群的支撑力的运动, 立住歌唱的支点, 做到迅速而有弹性。可以采用做仰卧起坐、下蹲、快速跑步等运动的动作, 来体会此种呼吸的状态。
4、缓吸缓急呼。
缓吸气, 略保持, 呼出时, 气息状态就象前面“缓吸缓呼”中讲的一样呼出, 保持性的缓慢呼气;后面的急呼, 就要做到横膈肌及周围的肌肉群的支撑力的运动, 的情况下, 急速把剩余的气呼出。
这种方法比较常用于一般歌曲的结束句, 包括乐段的结束句和整个歌曲的结尾句。在演唱时, 按结束句的拍子唱到结束拍子的前一拍是缓呼的气息, 到了结束的最后一拍就要快呼气, 并急速先将声音停住, 再停气息。使结束拍快停, 这样结束句就唱得干净利落。
以上的四种呼吸方法, 是比较常用的。歌唱者还可以根据其声音的发展需要, 自身在呼吸上存在的不足去做有针对性的练习, 把歌唱的呼吸掌握完成好。因为它是唱好歌的基石。
因此, 对歌唱呼吸方法的掌握及歌唱者正确的领悟、进行呼吸器官的发生基础训练, 以便打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三、歌唱呼吸的训练方法
歌唱呼吸有很多种有效的方法, 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训练方法。
1、吸气练习:
正如上述说的一样。这里简介一种最容易体会到的歌唱时的吸气的状态之法。就是要想象:你面前有一簇色彩绚烂的鲜花, 你要闻到花的芳香, 上前深深的慢慢的嗅闻花香, 香气沁透心脾的那种感觉, 就是歌唱的深吸气的状态。然后, 屏住呼吸, 要像打大喷嚏之前那样憋住气一下, 体会腰腹周围向外扩张的感觉、气球状膨胀的状态。这是歌唱支持点的感觉。对歌唱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2、呼气练习。
(1) 、保持吸气状态的“对抗”性呼气。
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呼气时首先做到:保持吸气状态的同时, 横膈肌要给一个既向外又向上的力量。在吸气时的感觉应该是一种整身向外扩展的感觉, 所有的吸气通道都是放松的打开, 将气息吸深, 感觉身体像一只有弹性的皮球。美声强调的呼吸要更深, 必须保持吸气状态与呼气肌肉群构成对抗, 产生压力, 将气息控制的均匀缓慢的呼出来支持歌唱, 使演唱呈现出一个圆润、饱满、通畅、明亮的声音。
(2) 、快吸气慢呼气。
一是数拍子。按上述方法吸气, 呼出时按“四八拍”依次均匀的数拍, 一口气三个八拍以上为合格。每次10分钟。初学者可以循序渐进的练习。
二是吹蜡烛。点燃一支蜡烛, 在面前距离30——40公分左右。练习者对着火苗发出“u”音, 去吹, 以使火苗吹得倒向前边而不灭掉为准。一口气坚持吹30秒左右。
三是颤双唇。在声乐训练, 我个人认为打嘟噜练习最容易体会到呼吸对抗所产生的支持点的感觉, 就是用气息“推动双唇颤动”发出一种“嘟嘟”的声音, 可以采用一些音阶式的练习。例如:
用一个呼吸完成。这种练习对锻炼横膈肌的控制力很有效果。
(3) 、快吸气快呼气。
松而静的自然站立, 扩胸鼓胃。吸一口气, 呼一口气。1分钟100—120次。每次五分钟左右。
上述练习可以达到训练呼吸的耐力以及控制呼吸的节奏的功效。也会给学习歌唱练习者打下演唱中等程度以上的艺术歌曲“呼吸控制”的基础。
(4) 、增强肺活量与横膈肌力量的锻练。
要想唱好歌曲, 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加强身体机能的锻炼是其前提。例如:可以采用跑步锻炼, 每天保持800——1000米。这可以增加肺活量与横膈肌的力量。还可以常做仰卧起坐几十次。次数多少可以因人而异, 可以由少到多的增加, 坚持不懈。有条件可以练一些健身器械。这样能增强腹肌、腰腹的力量。总之, 适当的做一些增加肺活量和强化身体横膈肌的锻练, 增强体质和增加腰腹的力量, 是歌唱者提高身体机能不可或缺的一项, 也是唱好歌曲作品的重要保证。
摘要:歌唱呼吸声乐教学中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之一, 是唱好歌曲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从声乐教学的角度, 对歌唱呼吸的方式、方法作了分析与论述。并介绍了常用的歌唱呼吸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歌唱呼吸,基本技能,方式方法,常用训练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下呼吸道感染饮食方法 篇5
(一)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流质,尤其是果汁;
2、新鲜水果和蔬菜;
3、多油鱼、蛋和其他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二)下呼吸道感染食疗方
1、板栗烧猪肉(民间方)
配方:板栗250克,瘦猪肉500克,盐,姜,豆豉各少许。
用法:将板栗去皮,猪肉切块,加盐等调料,加水适量红烧,熟烂即可。
2、苡米百合汤(中医验方)
配方:苡米200克,百合50克。
用法:将两味放入锅中,加水5碗,煎熬成3碗,分三次服,一日吃完。
3、鱼腥草蛋(中医验方)
配方:鱼腥草1把,鸡蛋数个。
用法:炖荷包蛋食数天可愈。
4、鳗鱼油饮(民间方)
配方:鳗鱼油适量,盐少许。
用法:在清蒸出来的鳗鱼油中放点盐,每次一小杯,口服两次。
5、荠菜姜汤(民间方)
配方:鲜荠菜100克,鲜姜10克,盐少许。
用法:将荠菜洗净切碎,生姜切片,加清水4碗,煮至两碗,用食盐调味,每日两次服用。
6、奶汤锅子鱼(民间方)
配方:活鲤鱼一尾,火腿数片,玉兰数片,香菇数片,葱,姜,料酒,盐,醋,奶汤(鸡,鸭,肘子和骨头炖的汤)适量。
用法:将鲤鱼去鳞开膛,除去内脏,洗净切成瓦块状,与葱,姜一起放入油炒久颠翻几下,加料酒,盐等调料,然后加入奶汤,再加适量的火腿片,玉兰片,香菇片,炖约3分钟盛入火锅内食用。
呼吸方法 篇6
【关键词】呼吸内科;院内感染;消毒;灭菌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61-01
院内感染就是医院感染。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近几年来医院感染问题呈现出上升趋势出现多种耐药菌株,因此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刻不容缓。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性比普通病房高5-10倍[1],而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因其呼吸道疾病可通过飞沫传染等特性,更易发生医院内感染。大量资料证明,只要护理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实,医院感染发生就少。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定的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有鉴于目前临床上日益严重的院内感染,临床消毒工作更加严峻,要求更高。一些医院对碘伏、乙醇、镊子容器、镊子、棉签等检测非常严格,静脉输液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用具都是严格消毒的,能使用一次性物品的都是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尽可能的避免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物品。但是在护理工作中使用最频繁,与病人接触机会最多的静脉输液注射治疗盘及弯盘的消毒灭菌工作确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和技术操作。目前使用的护理盘,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护理盘由托盘,盘体,弯盘组成。其特征是在盘体内设置有两个隔板,隔板将盘体分为三个独立的空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护理人员可以将注射用品、输液用品和消毒用品分别放置在相应的空间内,护理人员需要护理工具时,可以在相应的空间内取出所需要的工具。
护理人员每天来回拿在手上的静脉输液护理盘并没有硬性规定的消毒,只要求每班使用后清洁,保持物品整齐,盘内无污渍。但笔者认为,护理盘并不是一直处于清洁区域的。比如,托盘为患者治疗后,并不是洗完手再托盘回来,而是托盘回来再洗手的,这中间护士的手是接触患者的,再接触静脉输液护理盘,其实护理盘已被污染,更何况接触患者的污物也是放盘内弯盘内的,但并不能保证一点都未接触到盘内其他地方。
目前我科静脉输液护理盘的处置方法是:回处置室,倾倒污物,弯盘浸泡消毒,护理盘流水冲洗后消毒毛巾擦干。回治疗室,放回橱柜。每周2次,统一时间做周期消毒。周期消毒也是简单的消毒,统一放到泡腾片消毒液中浸泡消毒30分钟。
从静脉输液护理盘的整个消毒方法,时间及使用的时间对比来看,目前的清洁消毒方法是不足的,并不能保证護理盘在接触患者后能及时恢复至清洁状态。以目前严峻的院内感染情况下,我们强调的是手的消毒,但是,护理盘也接触患者,尤其是接触危重、有严重感染征象的患者,即使及时洗手了,但护理盘并不是接触一个病人就换一个或及时消毒再用的,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已经污染的手首先接触护理盘,然后洗手,护理盘放回原处,并无消毒过程。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消毒方法①高压蒸气法:应用最普遍,效果亦很可靠。高压蒸气灭菌法用于能耐高温的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胶制品等;②煮沸法: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制品及橡胶类等物品;③火烧法:适用于金属器械;④药液浸泡法:适用于锐利器械、内镜和腹腔镜等不适于热力灭菌的器械;⑤甲醛蒸气熏蒸法: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搪瓷及各种导管。比较方便使用的是高压灭菌法和泡腾片浸泡消毒法。如压脉带、体温表可以泡腾片浸泡消毒,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等。
结论: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有效的消毒方法不少,但是,以高压灭菌方法为例,耗费较高,耗时也长,供应室一般每天只消毒2次;浸泡消毒方法较耗时,要达到效果,必须在30分钟以上,对浓度也有要求。故,在静脉输液护理盘的清洁消毒中,我们还需探寻一种更节能、方便、快捷、有效的消毒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泽云. 呼吸重症监护室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J]. 重庆医学, 2010(9):1168-1169.
[2] 焦仁福, 臧蒇. 加强门诊管理 预防院内感染[J]. 中国疗养医学, 2013(2):181-182.
[3] 邱文英. 急诊科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及管理对策[J]. 医学信息, 2013(2):55-56.
[4] 梅松涛, 甘辞海.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1):93-94.
[5] 张丽英, 包金柱, 唐亚娟. 浅谈基层医院控制医院院内感染措施[J]. 首都医药, 2013(2):15-16.
[6] 赵丛林. 医院内感染浅析[J]. 中国美容医学, 2012(09x):504.
作者简介:
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及管理方法 篇7
1呼吸机常规的清洁消毒
1.1 主机外表的清洁:
主机外表指呼吸机的外部硬件设施, 包括显示屏、空气压缩泵外表、支撑臂、轮胎等, 仅需要保持洁净就可以。显示屏、空气压缩泵外表、支撑臂等用清洁的软湿布擦拭;轮胎部分的污垢用软布清除后用含氯消毒液擦拭, 再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
1.2 外部气路:
呼吸机的外部气路包括呼吸机管道、湿化器、过滤器和传感器等。 (1) 呼吸机管道:有条件的医院应尽量采用一次性呼吸机管道。如为可重复使用管道, 使用过后, 无论使用时间长短, 均应对其进行严格消毒, 传统的消毒方法多为消毒液浸泡法, 常用的消毒液有过氧乙酸, 碱性戊二醛溶液等。 (2) 湿化器:应以软湿布轻轻擦净, 不可浸泡, 以免影响其加热功能和降低其感温的准确性。 (3) 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一般为一次性使用部件, 应按期更换, 如为重复使用的过滤器, 应与呼吸机管道一起进行灭菌处理。 (4) 传感器:传感器为呼吸机的敏感电子零件, 不能用水冲洗也不易用消毒液浸泡。如有必要可使用气体消毒方法消毒或按各呼吸机厂家的要求进行处理。
1.3 内部气路:
呼吸机内部电子器件不能用消毒液浸泡, 可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
1.4 气源过滤网:
气源过滤网在气路的进气端, 易被灰尘堵塞, 引起呼吸机进出气不畅, 需要保持洁净, 具体方法为取下过滤网, 用清水冲净表面尘埃, 再用力甩干, 或者用吸尘器吸尽灰尘。然后放回原位。
2呼吸机管路的消毒方法
呼吸机管路通过气管插管与病人的呼吸道粘膜相接触, 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如管道消毒处理不彻底, 很容易造成感染和交叉感染。因此, 每更换一个必需进行严格的消毒。
3呼吸机使用的管理
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 由专人负责管理, 严格检查各项操作的执行情况, 以保证呼吸机正常运行。 (1) 机身和台面每周用软布擦拭一次。每一个病人用过后除擦去表面灰尘外, 用70%的酒精棉球擦拭机身。室内用紫外线照射1 h。 (2) 使用时主机箱上不能放置任何物品及溶液, 以免影响机器散热或使溶液流入呼吸机内, 造成机器损伤或电路故障。 (3) 呼吸机主控箱面板上的旋钮操作要小心谨慎, 动作轻柔, 不能到了终端还用力拧, 这样会造成脱位, 使呼吸机不能正常使用。 (4) 呼吸机螺纹管反复浸泡消毒后, 会因损耗而出现裂隙, 故对硅胶制品浸泡时间不超过30 min。可通过检测气道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 来判断螺纹管有无裂隙。 (5) 呼吸机管道在使用过程中不提倡频繁更换。每周更换一次较好。
呼吸机的管理是否到位, 直接影响呼吸机的工作性能及使用寿命。故此使用后的消毒灭菌工作十分重要, 不仅要有相关的规章制度、操作程序来约束工作人员, 还必须要对管道的微生物进行定期检测、记录, 做好消毒的监督管理工作。
摘要:呼吸机常规的清洁消毒不仅包括与患者直接接触过的外部气路即呼吸机管路, 还包括其主机外表、内部气路和气源过滤网。呼吸机管路通过气管插管与病人的呼吸道粘膜相接触, 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 极易作为医院内感染源, 故此清洗消毒方法是否妥善, 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歌唱时的科学呼吸方法研究 篇8
1、唱低音呼气始终太强的情形
上面说过, 发音方法正确的人, 发低音时一般排气量是比较增加的, 原因是发低音时声带较松, 而不是呼气肌肉努力在排气所致。若不知道这个原理, 唱低音时用气过于猛烈, 结果反造成喉口束紧, 声音闷塞透不出。
2、唱低音呼气始终太弱的情形
发低音时, 如果怕浪费气, 而用不自然的方法控制呼气, 以减少排气量, 那么咽部就会辖小, 以适应这种呼气的情形来发音。结果发出的声音音量就很小, 而声音也同样的闷塞。由此可知, 发低音时呼气过猛或者不足都能促使咽喉束紧, 造成声音“闷塞”的现象。诊断时, 需观察发音时咽部颈部肌肉的动态, 并用测验呼吸动作的仪器检查, 才能分辨声音“闷塞”的原因。
3、唱中音呼气始终太强的情形
唱不高、不低的音时, 应当说话那样的气息, 声带才能正常地工作。如果不知道这个原理, 而用唱低音 (像叹气) 那样的气息来发音, 就不但声音“空洞”无力, 咬字不清楚, 而且唱来也费力, 老会感到气短;因为应这种气息发音, 声带不能紧密靠拢, 发音时声门就会有漏气的现象。经常这样唱歌, 声带就会不断收到过分的冲击而容易疲劳。如果唱的人没有自知之明, 还常常自不量力地大声唱, 情形就更加严重, 声带就会充血发炎, 以致失去正常的弹性与正常的发音机能。这样的声音不但“空洞”无力, 还时常代“沙”;声带越疲劳, 声音带“沙”的成分就越多。无疑地, 这种“沙”声三发音时声门漏气, 空气在喉咙部摩擦所产生的。我们只要用分析音贝的仪器来测验, 就不但可检查出“沙”的缘故, 而且可以诊断出声音掺杂到什么程度。如果应用排气量检测器检查, 则不但可以诊断出这种呼气方法的错误。还可以知道错误严重到什么程度。
4、唱高音不按声带发音的需要“提气”的情形
按正确地发音法, 唱高音须用“远处喊人”那样的气息。因为要这样“提气”才能引起咽腔起适应的共鸣, 而把高音唱响亮。可是每个人的共鸣腔构造各有差异, 歌唱时唱到那一个高音就必须“提气” (即由“说话”气息改变为“喊人”的气息) 才唱得响亮, 这不但对于不同声部的人的情形各有不同, 即同一声部的人, 往往也不尽相同。事实上发音方法正确而发音技巧纯熟的歌唱家, 唱到靠近“提气音”的几个音, 就逐渐增强呼气来发音了。有人不知道这个原理, 当由低音逐渐唱到高音时, 不是因始终不改变气息而高音唱不响, 便是到唱不响了才临时改变气息, 以致产生“换音”现象, 甚至声音“破裂”。
不论高音如何, 唱不强不弱的音最省气。唱“弱音”与“强音”则都有排气量增加的现象。唱“弱音”的所以会比较浪费气, 是因为在这种特殊的发音情形下, 声门必须放宽一点才发得出声音。这种由于漏气以致发音效率低的现象, 是不可避免的。唱“强音”所以排气量也有增加, 那是因为这种发音需要有比较强的呼气的原动力, 故必须加强呼气才能发出声音, 而不是因为有漏气的缘故。所以, 同样是排气量增加, 原因则大不相同。这一切是科学家在观察发音方法正确的歌唱家的发音情形所看到的, 是正确发音法的排气现象。而且唱“弱音”时漏气也是正常发音机能的一种现象。并不是在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许多初学唱的人不知道这个原理, 却不用自然的方法控制呼气, 想在唱“弱音”的时候提高发音的效率, 结果就犯上了技巧上的错误。发音的效率虽然可能因此提高一些, 可是发出的声音完全则完全不对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理由很简单:要提高发音的效率, 就必须加强声门挡气的作用, 或者增加共鸣腔对呼气的阻力, 才能够减少排气;可是把声带靠拢的力量加强, 就完全改变了声带的发音情形, 也就发布出弱音了。如果不改变声带靠拢的情形, 单独把咽腔缩小以增加对呼气的阻力, 排气量固然也减少了, 但是发出的声音就变为粗糙难听。
二、唱歌时科学的呼吸方法研究
1、局部肌肉训练方法
我们知道, 唱歌呼吸技能与技巧的发展, 是一定要从发音的训练中才能得到的。如发现呼吸器官的内部机能失去平衡的现象, 则应当先应用各种肌肉训练的方法, 把衰弱的肌肉训练强壮, 而把过于发达的肌肉训练到放松自如, 以求呼吸肌肉发展平衡。等到呼吸器官内部一切正常, 再开始用唱歌发音的练习来发展唱歌的呼吸机能与技巧, 收获可较大。因为按科学工作方法, 任何工作必须从了解基本因素解决基本问题入手。当发现呼吸器官局部有缺点, 致使失去内部平衡时, 如果把呼吸器官局部的缺点纠正之后, 再进行发音的种种训练, 唱歌的呼吸技能与技巧才能得到发展。
(1) 训练腹肌的方法
遇到腹壁瘦薄, 腹肌无力的人, 或者因生产致腹壁失去了正常的弹性的女子, 我们可按情形的需要给她们短期或长期的腹肌训练。训练腹肌的方法是;全身平卧, 在腹部放几册较厚的书, 在竭力使腹部的肌肉紧张, 以鼓起腹部上的书, 使书随着呼吸而一升一降。此法每日练习片刻, 经过相当时期, 腹肌即能逐渐有力。
(2) 训练胸肌的方法
训练肌肉则比较困难。目前流行的方法有许多是不科学的, 不宜采用。
根据以上两个原则, 我们拟定了七个训练胸肌的练习:
第一个练习:身体站稳, 慢慢的吸气, 至胸腔饱满为度;然后慢慢地呼出。吸与呼都要平稳, 均匀, 缓慢, 大约一呼一吸各须十五秒以上方为合格。这个练习是最接近自然的动作, 仅仅比自然动作略微加工而已;正如人人皆能走路, 而已长途竞走来训练脚力一样。这种练习不费劲, 故为初学者最适宜的初步训练。从开始练习时就应当注意每次吸气的动作要做到正确。
第二个练习:身体站稳, 慢慢呼气, 吸到胸腔饱满时, 除尽力维持胸廓饱满外, 还要运用胸肌不断地作短而轻微的“呼出”、“吸入”、“呼出”、“吸入”的动作, 至到无力继续时, 才能将气放掉。这个比较不自然的练习, 是为了训练胸部吸气肌肉群的, 只有使吸气肌肉群用力, 才能维持胸腔的饱满状态。
第三个练习:把第二个练习的呼出与吸入动作再推进一步, 做到均匀、有力。这样, 不但能训练胸廓的吸气肌肉群, 同时也能初步训练控制呼气。
第四个练习:把胸廓固定在半饱和的状态, 然后使腹部跳动, 做一种急呼与急吸的动作。呼气要短, 又不可过分用力, 呼后即吸, 吸气要迅速有力, 并且比呼气时间长。
第五个练习:把胸廓固定在极度饱满的状态, 然后作第四练习中的那种“短呼急吸”的动作。
第六个练习:进一步把第三个练习呼与吸的动作做快, 呼吸的力量与速度要始终平稳。
第七个练习:身体站稳, 作深呼吸, 以轻微的声音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重复数二十秒。
2、纠正“激起”时呼气方法错误的措施
(1) 先纠正吸气的方法, 然后才可进行“激起”时呼气方法的错误。
(2) 让学生在练唱时, 每个发音之前, 先做好思想准备, 把所发音的“音高”、“音量”以及发这个音时母音在音色上应有的变化都想准了, 再想好需要多强的呼气来发这个音, 一切准备完善, 才可发这个音。一开始发音就不能犹豫, 要毫不犹豫地按照所想的把音发出来。
(3) 练习发“气泡音”时需要注意:要把咽喉各部放松;从高音“哼”到低音, 要不断扩大音量, 才能在发低音的时候产生平稳而泡泡可数的“气泡音”。
(4) 在训练开始时, 要用其音域中最低的那几个音作为练习, 要尽量用大声唱, 练习中要求学生尽量放宽喉声去发音。
总之, 歌唱时发音方法不正确不但有发音方法不科学的原因, 还有身体不健康或是发音器官的某些部分不健全所引起的。如果把呼吸器官局部的缺点纠正之后, 再进行发音的种种训练, 唱歌的呼吸技能与技巧才能得到发展。
摘要:歌唱时必须先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 只有懂得科学的呼吸和发音的人, 才会懂得歌唱。本文从歌唱时不正确的呼吸情形及原因入手, 有的放矢地提出了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
呼吸方法 篇9
1 故障一
1.1 故障现象
开机后显示黑屏,主机不工作。
1.2 分析与检修
最初怀疑是电源模块供电引起的,测量电源输出电压,发现直流驱动电源输出正常。又怀疑是因为驱动板故障引起的,但是无法进行测量判断,因此这一步暂时搁浅。最后,另外找了一台正常的AVEA呼吸机,准备进行模块互换,找出问题所在。将2台呼吸机的屏幕互换之后,发现故障机器已经能开机运行,但是不能进入工作模式,而正常的机器却出现了上述故障现象,故可判断是呼吸机显示屏的电路出现了问题。拆开显示屏,检查内部的线路接头均无问题;检查电路板,发现有个3 V的纽扣电池,测量电池电压仅为0.2 V,怀疑是因电池电量耗尽而引起黑屏。更换电池后,开机测试,工作正常。
1.3 小结
屏幕上的电路板是整个呼吸机的控制板,类似计算机的主板,若控制板上的内置信息丢失,则会引起呼吸机开机黑屏,主机不工作。
2 故障二
2.1 故障现象
开机后显示白屏,主机不工作。
2.2 分析与检修
最初认为是控制电路板的电池没电引起的,但拆开屏幕检查发现电池电压正常。重新插拔所有的线路接口后,开机检测,故障依旧。检查整个电路板,无明显异常的元器件,然后拆开一台报废呼吸机的无故障监视屏对照检查,发现正常监视屏上的一处三极管(D9)的集电极与几个贴片电容(C200、C201、C202)的正极导通,阻值为0.2Ω,而故障屏D9处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这几个电容正极之间的阻值为50~60Ω,故怀疑此部分电路出现故障。仔细检查这部分电路,首先排除D9三极管及几个电容本身故障,然后查看三极管与电容之间是否连接着其他的元器件以及这些元器件是否存在问题。仔细检查,发现电感L72的焊点松动。将焊点重新焊好以后重新测量,发现三极管(D9)的集电极与几个贴片电容(C200、C201、C202)的正极导通,阻值为0.2Ω,将显示屏安装好后,开机,工作正常[1]。
2.3 小结
由于呼吸机使用时间久,一些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焊点开始松动,造成虚焊。若出现故障,而元器件又无问题,可以试着将焊点重新焊一遍,一般情况下故障都可排除。
3 故障三
3.1 故障现象
不接墙上压缩气源,内置空压机工作状态下漏气,呼吸机不工作。
3.2 分析与检修
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是GDE模块引起的。GDE模块集成度较高,内部有2块主控电路板和一些气路元器件及压力传感器。另外,GDE模块还有版本兼容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GDE模块都可以互换,而是同一时期、同一批次的电路板才可以互换。因此,先更换压力传感器及一些气路元器件,确定是否因这些元器件问题而引起了上述故障。根据AVEA呼吸机的气路构造图,从报废的AVEA呼吸机的GDE模块上拆下所有的压力传感器后,安装到有故障的GDE模块上去,再次试机,工作正常,未再听到漏气的声音。于是将好的压力传感器逐个更换,以确定是哪一路的压力传感器出现故障,最后,发现是从内置空压机到空氧混合器的这一气路上的压力传感器出现了故障[2]。
3.3 小结
在出现上述故障时,要结合呼吸机的气路构造图找到相应的压力传感器,更换传感器之后故障即可排除。
4 故障四
4.1 故障现象
通气过程中,易出现误触发,吸呼反比及PEEP值偏高。
4.2 分析与检修
AVEA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PEEP值偏高,引起误触发及吸呼反比。如设置PEEP值为“0”,监测值为“3~4”,这样就引起了误触发,呼吸频率变快。最初认为是由于患者有内源性PEEP,所以呼吸机监测PEEP值偏高。但用模拟肺接上呼吸机,运行过程中却依然出现上述现象。查阅维修手册,发现需要进行压力传感器的校准。由于需专用校准工具而我处尚未购置,故与公司联系,请厂家工程师来我院对机器进行校准调试。厂家工程师检查之后,先开机进入呼吸机的维修模式,选择进入OVP菜单,再选择呼出阀测试,等测出呼出阀的顺应性值后,重新启动呼吸机,进入正常运转模式,发现PEEP监测值有下降的趋势,但效果不明显。最后,厂家工程师运用校准工具将呼吸机的压力传感器重新校准好之后,开机测试,PEEP值正常。
4.3 小结
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若出现PEEP值偏高而引起误触发及吸呼反比的情况,选择进入呼吸机的维修模式,选择OVP菜单,再选择呼出阀测试,等到测出呼出阀的顺应性值后,一般可以解决PEEP值偏高的问题。若还是不行,则需要厂家工程师来对机器的压力传感器进行校准。
5 故障五
5.1 故障现象
呼吸机在临床科室使用时曾出现突然不通气的情况,并且没有任何报警提示。
5.2 分析与检修
刚开始接到报修时,认为这是由于医生没有调节好参数引起的,而使用科室多次报修说机器参数的设置都没问题,但就是在工作过程中不通气,无报警的现象。最后,使用科室将呼吸机拖至我处进行试机。在测试过程中,也出现了上述情况,但将机器重新启动后,故障却没再出现,并且所有的呼吸参数均正常。反复重启呼吸机,此故障一直未再出现过,这说明此问题为隐形故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若在抢救患者时出现,那后果不堪设想。经与公司反复交涉,最后公司同意将故障机发回美国检测,并提供备用机给我院使用。
5.3 小结
此故障若是机器设计缺陷造成的,但又为何只出现在个别机器上;若不是,那又为何时好时坏,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所以特将此问题提出,以供大家参考讨论。
参考文献
[1]刘鹏, 吴芳.TAEMA呼吸机故障维修3例[J].医疗卫生装备, 2009, 30 (7) :128.
呼吸方法 篇10
关键词:呼吸机管道,消毒,灭菌
呼吸机作为全麻呼吸管理、病人抢救必需医疗设备,已经逐渐地配置于各医疗单位,甚至于乡镇卫生院,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个领域。但呼吸机管道及附件的污染导致相关性肺炎(VAP)日益增多的问题,也逐渐成为近年来临床上关注的焦点。VAP是指在机械通气48h以上发生的肺部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和重要致死原因,呼吸机管道和湿化器的污染是VAP的主要原因之一[1]。为了进一步完善与确定我院呼吸机管道及附件的消毒方法,我们从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间,应用4种不同消毒方法进行了效果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间临床各科连续使用3 d的600套呼吸机管道及附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及检验方法将临床集中回收的600套呼
吸机管道及附件随机分为A、B、C、D共4组,每组150套,消毒前对每组150套管道和150个湿化器相同部位采样进行细菌培养。消毒后、放置7d,从各组取50套管道和50个湿化器再用同法取样,观察消毒效果。采样均按无菌操作。消毒前采样方法:(1)湿化器:取其内湿化水放入加盖无菌采样试管中;(2)管道:用无菌生理盐水50 m L充分冲洗后,取冲洗液置于加盖的无菌采样试管中。消毒后均送检验室采样,做细菌培养及细菌菌落计数。
1.2.2 各组消毒方法
A组的消毒方法:1∶270的酶清洗剂浸泡,毛刷刷洗管腔,温开水冲洗干净,分别放入配置好的1 500 mg/L浓度84消毒液中浸泡30 min。戴无菌手套取出,用流动沸水晃动冲洗管腔5~10 min,取出抖干。用无菌蒸馏水50 m L冲刷管腔,晾干后用双层无菌包布包裹。
B组的消毒方法:1∶270的酶清洗剂浸泡,毛刷刷洗管腔,温开水冲洗干净,风干。然后放入熏箱内,管道悬吊于箱内,开口向下,药液一经释放,气体在管道内不受阻,广泛弥漫于管道中。取2%戊二醛消毒液100 m L加等量95%乙醇置于箱体抽屉内,关箱计时,密闭熏蒸。消毒3 h后取出通气管道,晾干用双层无菌包布包裹。
C组的消毒方法:将污染的管道和湿化器各连接部位打开,先用毛刷清洁表面污物,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装至呼吸机管道清洗架,放入HRQX-480医用清洗消毒机,选择程序一:去污热洗(45℃清洗2分钟,加清洗酶100 m L),冷漂(冷水2 min),热漂(90℃5 min),干燥(在75~80℃条件下干燥40min)。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提示清洗完毕后,在清洁区,开门戴上无菌手套取出,检查完全干燥后放置无菌包布内包好备用。
D组的消毒方法:在C组消毒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高压蒸汽灭菌。
1.2.3 评价标准
消毒效果评价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消毒后自然菌的杀灭率≥90%为达到消毒标准[2]。杀灭率=[(消毒前菌落数-消毒后菌落数)/消毒前菌落数]×100%。消毒后的呼吸机合格标准参考值为≤20 cfu/m2。
1.2.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从表1可知:消毒前各组湿化器及管道细菌培养菌落数均数都超过10 000 cfu/m2,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消毒后各组杀灭率、菌落数均达到消毒合格标准。C、D两组消毒后均未发现菌落。各组杀灭率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从表2可知:消毒存放7 d后细菌培养阳性率在消毒前,呼吸机管道、湿化器所有样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消毒存放7 d后,4种方法消毒的物品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65,P<0.01)。其中,C、D两组比较无差异,C、D组合并与A组、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分别为12.360、4.167,P<0.01。
3 讨论
呼吸机管道及附件是呼吸道细菌滋生的温床,随着呼吸机的普遍使用,由于呼吸机管道及附件污染而引起VAP逐渐引起医疗界的重视。做好呼吸机管道及附件的消毒,有效预防VAP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临床上对呼吸机管道及附件的消毒方法较多,效果不一,总的来说主要有4类:消毒液浸泡,药物熏蒸,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消毒,高压蒸汽灭菌等。本次研究:发现4种方法均达到消毒合格标准,杀菌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研究4组存放7 d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从低到高顺序为:全自动清洗消毒器(C组)、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消毒﹢蒸汽灭菌消毒(D组)>2%戊二醛熏蒸(B组)>84消毒液浸泡(A组)。C、D两组存放7 d内培养阳性率均为0%,两组比较无差异。
A、B两组消毒方法优点是:成本低、容易操作,比较适用于使用呼吸机病人不多的基层医院,尤其推荐B组方法(2%戊二醛熏蒸法)。利用2%戊二醛酸性溶液对呼吸机内部气路管道系统进行消毒,对不同病种呼出气体菌落数的杀灭率均>95%[3]。这两组消毒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消毒后暴露于空气中晾干,细菌容易粘附。另外,消毒后的呼吸管道内由于有很多凹陷,残留水珠[4](尤其是A组方法),细菌容易滋生,致使消毒后的呼吸机管道及附件晾干后放置合格时间不长。
C、D两组均使用了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消毒,该机的购进成本较高,但临床消毒工作效率也高,消毒较为彻底,消毒后呼吸机管道及附件存放7 d合格率100%。另外,消毒后的物品外观清亮,无水珠及着色,无气味,患者使用感觉比较舒适[5]。因而,这两组方法比较适用于呼吸机使用较多的中大型医院。本实验研究发现:仅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消毒的C组和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消毒+蒸汽灭菌消毒的D组比较,无论是杀灭率、存放7 d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无差异(P>0.05),所以,无需加用蒸汽灭菌消毒而增加成本,仅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消毒是呼吸机管道及附件较为理想的消毒方法。
参考文献
[1]熊玉梅.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6,13(10):10-12.[1]XIONG YM.The Effect of the Time of Replacing Ventilator-circuit Tubing on Ventilator-as sociated Pneumonia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Journal of Nursing(China),2006,13(10):10-12.Chinese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2004,1-4.[2]Department of Health,chiina of PR.Degerm and technological specification(the second fascicule)[S].Degerm and technological specification of hospital[M],2004,1-4.Chinese
[3]周红,王月云,敖薪等.呼吸机内部气路管道系统消毒方法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215-217.[3]ZHOU H,WANG YY,AO X,et al.M ethod of Disinfection for Internal Gas Pipelines System of Ventilator.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08,18(2):215-217.Chinese
[4]徐伟英,李永瑾,何萍等.2种方法对呼吸机管道消毒效果的比较[J].内科,2007,2(5):848-849.[4]XU WY,LI YJ,HE P,et al.Disinfection of Ventilator Circuits:A Comparison with Two Methods[J].Internal medicine of china,2007,2(5):848-849.Chinese
呼吸方法 篇11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防治措施;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一般需长期住院,治疗费用高额,并且易导致院内感染死亡率增加。采用ICU护理措施及方法,讲医院最好的医疗技术、医疗设施及医护人员进行资源集中,使重症患者在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条件下,保证患者救治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98例机械通气病例资料,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取ICU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于2011年7月——2012年6月期间就诊的机械通气的98例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33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48.2岁。以《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为诊断标准,全部患者中共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的患者25例,包括男性1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9.5岁。在全部患者中,有36例(36.73%)患者为肺部Ⅱ型呼吸衰竭,27例(27.55%)患者为外科手术后患病,15例(15.30%)患者为重症肺炎,20例(20.40%)患者为急性脑血管意外。
1.2 方法 在以往原发病治疗,以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常规防止基础上,配合如下护理措施,对ICU临床护理有效性有重要作用。
1.2.1 提升ICU醫护人员业务能力 ICU内部医护人员要进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病因素、防治及护理措施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并进行定期考核。加强医务人员整体业务能力和责任感[1],做到熟练掌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及护理方法,提升临床治疗、护理效果。
1.2.2 加强基础护理 医护人员要做好患者口腔日常护理,从而降低患者口腔及呼吸道病菌感染率。每天用棉球蘸取生理盐水或氯已定漱口液对患者口腔进行擦拭,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每天擦拭2-3次。对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患者,可采用吸痰技术,按照先气管后口腔的清洁顺序,擦除分泌物,时刻保持患者口腔清洁,为防止护理过程的细菌感染,吸痰过程一定要进行无菌操作[2],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感染。
1.2.3 严格执行无菌护理 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消毒及无菌护理工作,防止患者因ICU环境不清洁、医护人员或患者皮肤染有细菌。医护人员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以及呼吸装置前后都应仔细洗手并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根据病情机械通气患者要尽早拔出各种留置导管,及时为医疗器械消毒;室内温度保持在19℃-23℃之间,湿度控制在65%-85%之间,同时为避免细菌滋生,医护人员要清理病房内肺气医疗用品,并每天用消毒液清洗地面3次以上[3]。
1.2.4 提高免疫力加强营养支持 加强营养对于机械通气患者,特别是VAP患者十分重要。长期使用机械通气患者,由于营养不良,导致患者心、肺、呼吸道等器官免疫功能受较大损伤,引发呼吸肌无力,很难脱机,同时也增加机械性相关肺炎病毒的感染率。因此对于长期卧床、机械通气患者,医护人员要做好营养支持,保证每天能量供应,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如轻度患者无需长期使用呼吸机,可间断性停机,防止患者产生依赖性。
1.2.5 医护人员应注重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通常由于长期使用机械通气机,机械通气患者本身心、肺、呼吸道等气管的正常抵抗功能有可能受到很大的损害,抵抗防御功能急速下降,此时应对患者使用各种免疫调节剂和免疫增强剂,加强心、肺慢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同时保护主要脏器的功能等均可能减少VAP的发生。
2 结 果
本组98例呼吸机肺炎患者中,发病患者26例,占26.53%,因呼吸机相关肺炎死亡9列,占8.16%,比我国临床资料显示的数据明显降低,临床实践资料表明,对呼吸机肺炎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呼吸机肺炎的发病率,临床效果较好。
3 讨 论
有资料显示,国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为42.9%,死亡率为50.3%,而国外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为40.2%,死亡率为45.5%,与我院ICU发病率为25.51%,死亡率为8.16%进行对比,我院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下降。鉴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致病菌、临床诊断与治疗不同于一般的肺炎,加上我国呼吸性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很高,应该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尽管临床上对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诊断治疗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经验,但是VAP作为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类型,面临的诊断困难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医院感染,并且其病原学理论目前还很不完善,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此种病症,只有通过以往的经验,以及抗生素药物、加强基础护理、提高免疫力加强营养支持、降低感染环节、最大限度控制和减少呼吸机的使用、处理好人机联系等措施来降低VAP的发生率。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呼吸机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发现在对患者进行常规预防与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ICU防护措施,对呼吸及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较好的控制,患者临床预防、护理效果显著,因此加强ICU医护人员防治及护理方法业务水平,并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治疗呼吸机肺炎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勤,田军,郑凯中.ICU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1-33.
[2] 王红.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护理[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11):218.
呼吸机管道的三种消毒方法比较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选自2011年9月~2012年12月在全院回收4320套的呼吸机管道及配件, 按随机分组。抽取80套采用含氯消毒剂1000 mg/L“84”浸泡设为A组, 抽取80套采用酸性电位水浸泡为B组, 抽取80套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为C组, 观察3组清洗后的物品清洁度并进行细菌培养。
1.2 方法
1.2.1 初步处理
回收的呼吸机管道及配件基本上来自于急救系统 (PICU1科、PICU2科、新生儿1科、新生儿4科) 的重症监护病房, 在回收过程中, 每套呼吸机管道及配件必须用黄色塑料袋分装, 塑料袋上粘贴呼吸机管道交接单, 并将一般污染和重度污染的呼吸机管道及配件分开放置, 以便在清洗时选择不同的程序和方式, 避免交叉感染, 降低清洗的效果。管道及配件使用时间、污染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明显差异性, 初步处理方法与包装环境相同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2 A组用含氯消毒液“84”浸泡呼吸机管道
管道内充满1000 mg/L“84”含氯消毒液, 置于有盖的塑料桶内, 将污染的管道各连接部位打开, 弯头、Y管、湿化杯、湿化罐、导丝置于密织筐内一同浸泡于现配好的消毒液中, 浸泡30 min, 再用纯水冲洗3~5 min, 自然晾干。
1.2.3 B组用酸性电位水浸泡呼吸机管道
管道内充满酸性电位水, 置于有盖的塑料桶内, 将污染的管道各连接部位打开, 弯头、Y管、湿化杯、湿化罐、导丝置于密织筐内一同浸泡于酸性电位水中, 浸泡3~5 min, 再用纯水冲洗3~5 min, 自然晾干。
1.2.4 C组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呼吸机管道
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及其配套的管道清洗架为清洗工具, 根据管道的长短及口径的大小, 将呼吸机管道插入相应的出水口, 把同套的管道用橡皮筋系在一起, 并挂上标识牌 (注明科室、品牌) 。把待清洗的呼吸机管道放入清洗消毒器内。弯头、Y管、湿化杯、导丝放入密织筐内, 打开密织筐的盖子置于清洗机中, 把与管道配套的湿化罐、弯头、Y管、湿化杯及各种接头开口朝下放于同一清洗篮筐, 篮筐中放与配套管道相同的标识牌, 湿化罐插入专用喷水口, 挂上标识牌, 选择管道清洗的专用程序, 全自动清洗机先以45℃纯水清洗, 再以90℃的纯水进行热力消毒、干燥5 min。
1.3 包装方法
包装过程严格无菌操作, 包装前操作人员应洗手或用消毒剂擦拭双手, 将清洗消毒干燥合格的呼吸机管道按标识放入经环氧乙烷灭菌的一次性塑料袋中, 并用医用封口机封口, 注明使用科室、有效日期和清洗包装人员姓名。
1.4 检测方法
1.4.1 目测检查
对清洗后的呼吸机管道及配件逐根逐件进行目测检查。
1.4.2 细菌培养
采样均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 采样方法:将无菌棉试子放于含10 ml采样液试管中蘸湿, 对清洗消毒后的呼吸机螺纹管、湿化杯、弯头、Y管、接头内表面进行反复涂抹采样, 用无菌剪刀剪去手接触部分, 投入采样试管中, 用燃烧的酒精灯消毒瓶口及手接触部分后送检验科置于37℃电热恒温箱中培养48 min后观察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平均数采用M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目测结果
对清洗后的呼吸机管道及配件抽样检查均清洁。
2.2 细菌培养前后结果
3组消毒效果比较, 见表1。
注:*与A、B组比较, P>0.05;▲与A组相比, 有统计学意义 (χ2=8.843, P<0.05) ;△与B组相比, 有统计学意义 (χ2=7.383, P<0.05)
3 讨论
3.1
从表1中得知, C组全自动清洗机消毒法效果最好, B组酸性电位水浸泡法次之, A组“84”含氯浸泡消毒法最差。
3.2“84”含氯浸泡消毒剂
浸泡法消毒效果受外界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大, 易造成消毒不合格或消毒后再污染。管道长而不平, 不易浸泡和晾干, 容易滋生细菌, 加之消毒后没有防尘措施, 晾干过程容易污染。消毒剂的浓度随使用时间长而降低, 影响消毒效果。
3.3 酸性电位水
酸性电位水是一种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 低p H值, 含低浓度活性氯、活性氧和次氯酸的水, 具有较强的快速杀灭微生物的特点, 在完成消毒杀菌作用后, 不留任何有害残存物, 是一种以物理消毒为主化学消毒为辅的新型消毒剂。且酸性氧化电位水具有对操作者皮肤及呼吸道无刺激性, 对呼吸机管路无腐蚀作用的优点。
3.4 全自动清洗机消毒效果可靠[1,2]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的工作原理是以纯水作为工作介质, 通过大流量的循环泵, 将清洗舱内的水在清洗管路中循环并通过旋转喷射臂, 将水均匀地喷射到被清洗物品上, 对物品进行强有力的冲洗, 同时可自动加入清洗液及上油液, 使清洗更加有效彻底[3]。至少达到中等消毒水平, 且干燥效果良好。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利用单一程序完成清洗、消毒、干燥的物品处理全过程, 与手工清洗比较, 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清洗过程中与污管接触的时间, 同时避免了手工清洗时含有分泌物污水的喷溅而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 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人员被感染的概率, 适合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三种消毒方法处理呼吸机管道及配件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9月~2012年12月全院收集的4320套呼吸机管道及配件随机抽取80套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为A组, 80套采用酸性电位水浸泡为B组, 80套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为C组, 观察3组清洗后的物品清洁度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利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消毒呼吸机管道及配件优于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和采用酸性电位水浸泡消毒,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清洗消毒器处理呼吸机管道及配件, 能确保清洗消毒效果, 利于医院感染控制及员工自我防护。
关键词:呼吸机管道,消毒,效果
参考文献
[1] 冼燕珊, 周立新, 李绮慈, 等.全院呼吸机集中管理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 2010, 17 (19) :43~44.
[2] 孔磊, 叶景霞.应用清洗消毒器集中处理呼吸机管道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11:998~999.
【呼吸方法】推荐阅读:
呼吸方法练习10-28
呼吸方法声乐教学10-22
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05-15
歌唱中的呼吸方法06-28
呼吸方法对产程的影响06-19
六字真言的呼吸方法及注意事项09-27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06-01
长跑呼吸08-26
合唱呼吸07-14
艺术呼吸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