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理论(共12篇)
可持续性理论 篇1
引言
从1998年我国发售首批证券投资基金到现在, 我国的开放式基金已经走过了10多个年头。其间有过大众竞相争抢的辉煌时期, 也有过门庭冷落的暗淡时光。统计显示, 2010年基金上半年报表披露, 全部基金利润为亏损4, 397.5亿元, 是继2008年后的第二大半年亏损额。但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费收入达到149亿元 (吴玥, 2010) 。自然而然, 人们会思考的是:基于不菲的基金管理费, 基金经理会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吗?为什么广大的投资者选择积极配置的基金而不是被动投资的指数型基金?如何客观有效地评价基金的业绩?这些问题的回答能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的绩效评估都有很大帮助。目前对于基金业绩是否能超过市场指数, 并没有一致的共识。
基金业绩的研究中, 基金业绩的持续性是评价基金业绩的重要组成内容。基金业绩持续性是指以往历史时期的基金业绩能延伸到未来时期。一方面, 对于投资者来说, 如果基金业绩具有持续性,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已经公开的以往基金业绩, 来保留或买进业绩好的基金, 卖出业绩差的基金, 从而获益。也即“强者愈强, 弱者愈弱”。这会从很大程度上增加投资者选择基金时投资决策的便利性。而且“明星”基金和“明星”基金经理将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另一方面,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 有效市场假设理论被人们接受, 也即在有效率的市场, 用历史的数据不能帮助预测价格的趋势。基金业绩持续性的检验也是对市场有效性的检验。可见, 持续性问题是何等重要。那么基金业绩具有持续性吗?
笔者将从理论角度分析和总结基金业绩持续性问题。本文分由以下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基金业绩持续性问题的不同观点;第二部分:影响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因素分析;第三部分:中国基金业绩的持续性;第四部分:结论。
一、基金业绩持续性问题的不同观点
基金业绩的持续性的检验取决于基金业绩评价标准。目前普遍使用的衡量标准包括:夏普 (Sharp) 指数、特纳 (Treynor) 指数、詹森 (Jensen) 指数、FF (Fama&French) 三因素指数和卡特 (Carhart) 四因子指数 (杨炘, 王小征, 2003) 。这些指数被用来检验基金的业绩, 以此来确定业绩是否能在检测时间段中具备持续性特征。几十年来对该问题的研究从未间断, 也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1968年Jensen率先通过应用Sharpe (1964) , Lintner (1965) 和Treynor (1965) 等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作为基金业绩评价的标准, 检测从1945到1964年的美国115个基金经理的预测能力。基金业绩显示:平均来说, 投资基金并不比“买并持有”被动的投资方式有更好的业绩。
Malkiel (1995) 进一步研究更长时间段的基金业绩表现:从1971年到1991年。Malkiel认为在70年代用基金历史业绩预测未来价格变化的投资策略能够产生超额收益。但是这一策略在80年不再有效。在长期, 投资者无法期望利用这一策略获得持续超额收益。
Daniel, Grinblatt, Titman, Wermers (1997) 利用新的基金业绩评价指标———基于选股能力 (Characteristic Selectivity) 特征和择时能力 (Characteristic Timing) 特征的基准指标。在这样的指标体系下, 基金经理的业绩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 但基金业绩指标没有显著到超过积极投资和被动投资之间费用的差值。基金业绩的持续性是由于基金的价格惯性造成而不是由于特定基金经理具有与众不同选股能力的“热手”。 (1)
但是也有学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认为基金业绩在一定条件限制下, 具有持续性。
Hendricks, Patel, Zeckhauser (1990) 检测了从1974到1987年间基金增长型基金的收益。在这一时段内, 基金经理的管理技巧可以解释每年10%超额收益。这个结论在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并认为基金历史业绩的评价与检验时间段有关。如果检测的时间段过于小, 由于运用管理技巧获得超额的基金收益会丢失。同时, 如果检测时间过长, 基金经理显著的“热手”效应也会消失。
Grinblatt, Titman (1992) 认为基金的业绩具有正向的持续性。这种持续性可以由公司规模、股利收益率、历史收益和风险、利率敏感性组成的指标来解释。投资者可以利用基金的历史业绩来决定投资方案。
二、影响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因素分析
开放式基金业绩的持续性是受什么因素影响产生的呢?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
1. 股价惯性 (Momentum Effect) 。
股价的惯性是指在证券市场交易中, 历史业绩好的股票的价格会继续在未来的时间段中表现良好, 持续走高;同样, 历史业绩不好的股票价格, 在未来的时间保持低价位。
Jegadeesh, Titman (1993) 从1965到1989年期间的股票中, 按照过去6个月的历史业绩, 买进历史上业绩优异的股票, 卖出历史上业绩差的股票。通过这种方式, 平均获得每年12.01%超额收益。并有证据显示, 这些收益不是来源于系统风险, 也不能归咎于股票价格对普通信息的反映。实证分析显示股价惯性效应的存在。
开放式共同基金投资于股票, 股票本身的惯性效应同样在基金中反映出来。投资者可以利用股票价格惯性获得超额收益, 但是这种现象和有效市场假设理论相违背。按照有效市场假设理论, 投资者在有效率的市场, 其收益不可能超越市场指数。这种证券市场中的“异像”可以由行为金融理论解释。投资者对市场信息反应不足可以造成股价惯性的效应。具体来说, 当证券市场获得新的信息, 投资者总是想进一步获得更多的信息然后决定投资与否。这样造成对市场信息反应迟缓, 股价在一定时间段内具有持续性。
2. 幸存者偏见 (Survivorship Bias) 。
大量的研究表明, 幸存者偏见问题对基金的业绩有一定的影响。所谓幸存者偏见是指在核算基金业绩的时候, 由于只有业绩优异并保留下来的基金才能被核加到业绩指标中, 而那些业绩差而退市或被其他公司兼并的基金则没有包含在基金业绩指标的核算中。这样会从数据上提升基金的业绩。如果只是考虑竞争中存活下来优异的基金业绩, 而忽略被淘汰的基金业绩, 并不能证明基金业绩具有持续性。幸存者偏见的本质是数据质量的问题。
Brown, Goetzmann, Ibbotson, R oss (1992) 认为一些非常小的幸存者偏差, 足够对一系列的收益产生强烈而且显著的影响。同时, Grinblatt和Titman (1989) 认为幸存者偏差只可以解释在考虑交易成本和费用之前的年收益的0.1到0.4。
Chevalier;Ellison (1999) 从基金经理的可观测的特征来分析存活者偏差。这些基金经理的特征包含:基金经理的年龄, 是否拥有MBA学位, 大学入学考试成绩 (SAT) 以及目前的职位等特征。经过研究发现, 大量年轻的基金经理获得更高的收益。除了因为年轻基金经理的管理费用低, 还和幸存者偏差有关系。首先, 年轻的基金经理更容易因为业绩不好而被辞退, 这样导致年轻的基金经理更加努力工作而争取留存下来。其次, 一些年老的基金经理会因为知识相对老化, 相对保守投资风格, 或提前转行到更稳健的投资机构, 而使一些年龄大基金经理退出该基金。第三, 基金经理人行业本身固有的高流失率, 而使基金投资策略风格发生改变。这些结果都会造成, 当研究时间跨度很大的基金业绩时, 一些基金因为基金经理的流失, 而使研究数据的口径和质量在连续时间序列上的不一致。
3. 交易成本。
通常业绩差的基金, 申购的费用以及管理费用一般比较高, 因为基金需要从管理费收入中弥补较高的运营成本;相反, 业绩好的基金, 可以从持续发展中获益而不拘泥于收取高额的管理费用。有相关研究表明, 业绩差、收费高而且规模小的基金退市的风险也比较大 (吴遵, 陶震安, 王巧玲, 2007) 。
三、中国基金业绩的持续性分析
因为我国基金业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对基金的研究重点从基金投资策略, 基金的开放与封闭, 到基金业绩的评价依据。现在有更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基金业绩的持续性问题。
我国证券资本市场建立时间不长, 其中在会计信息披露、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金融产品的多样化、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融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造成我国的资本市场不满足强有效型市场的条件。按照有效市场假说, 这可以说明在非强有效资本市场的我国, 在理论上是有可能利用专业人员的管理技巧而获得超额收益, 也即积极投资战胜市场平均业绩。
杨湘豫、谭国威 (2007) 的实证研究中, 检验了从2003年底到2007年初, 我国31只开放式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发现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能够超过市场基准。
但我国基金业绩在短期缺乏持续性。倪苏云、肖辉和吴冲锋 (2002) 研究了1999年到2001年的短期时间段里, 基金业绩没有持续性, 基金业绩出现反转现象;胡畏、聂曙光、张明 (2004) 研究表明在中短期基金业绩出现较大的波动性, 但如果延长检验期间, 基金业绩出现一定持续性。
四、结论
对基金业绩的持续性问题的探究, 既有利于对于市场有效学说的检验, 也有利于投资者和投资机构选择更有效的投资策略。通过选择不同的基金业绩的评价标准, 可以实证检验基金业绩在连续时间序列是否持续。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数据信息质量造成的幸存者偏见, 股价惯性、交易成本等因素对基金业绩的持续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资本市场初步发展的我国, 基金业绩在短期出现波动, 在长期有一定的持续性。随着我国基金的发展, 基金业绩的持续性问题会有更多的更充分的深入研究。
摘要:从1998年我国发售首批证券投资基金到现在, 我国的开放式基金已经走过了10多个年头。基于不菲的基金管理费, 基金经理会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吗?基金业绩具有持续性吗?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数据信息质量造成的幸存者偏见、股价惯性、交易成本等因素对基金业绩的持续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资本市场初步发展的我国, 基金业绩在短期出现波动, 在长期有一定的持续性。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基金业绩,持续性
可持续性理论 篇2
一、名词 解释 1 农业 生产结 构 : 广义: 农业结构是指 农业生 产系统 内农(种 植业)、林、牧(养殖)、副及渔 五业的 比例关 系。狭 义: 种植 业结构(是整 个农 业生 产的 基础)是 指种 植业 内各 种粮 食作 物、经济 作物及 饲料作 物的比 例关系.2 可持 续农业 :是在不损害后代人 使用自 然资源 和享有 良好 环境的权 益前提 下,争取和 保持当 代人较 高的生 产率水平和 生活质量。这 种农业 在经济 上具有 活力,在生态 上是环 境友 好的,在 社会上 是公正 和可接 受的 3 气候生 产潜力 :(气候产量)是 指栽培 条件最 佳,即 作物 所需的各 种矿质 营养、水分能 充分供 应、病 虫草有 效控制,种和种植 密度适 宜, 仅仅是 气候条 件为限 制因素 时作物 所能 达到的产 量上限。4 复种 指数: 是指一定时期内,在 同一地 块耕地 面积上 种植 农作物的平均次 数,即年内 耕地面 积上种 植农作 物的平均次 数,即年 内耕地 上农作 物总播 种面积 与耕地 面积之 比。5 保护性 耕作: 部分取消铧式犁翻 耕,在 保留地 表覆盖 物的 前提下少、免 耕播种,以 保留土 壤自我 保护机 能和营 造机能,是机械化 耕作由 单纯改 造自然 到利用 自然、进而 与自然 协调 发展农业 生产的 革命性 变化。6 农业面 源污染 : 是指在农业生产活 动中, 化肥、农药、畜 禽粪便以 及其他 有机或 无机污 染物质, 通 过农田 的地表 径流 和农田渗 漏, 引起的 对水层、湖 泊、河 岸等生 态系统 的污染。7 劳动节 约型技 术 :以提高劳动生产 率为主, 从 而导致 活劳 动消耗节 约的技 术.8 资源节 约型技 术 :使活劳动以外的 其它经 济资源, 特 别是 土地的生 产率明 显提高 的技术.9 生态补 偿: 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 用生态 系统服 务为目 的,以经济手 段为主 调节相 关者利 益关系 的制度 安排。10 农 业的经 济效益 : 是指农业在促进 社会经 济发展 的效果, 包括农 业劳 动者 通过 农产 品交 换后 获得 的可 用于 扩大 再生 产和改善 生活的 利润, 以及 国家通 过农业 税、农 产品加 工等 从农业中 所获得 的用于 发展国 民经济 的资金.11 农业 的生态 效益: 是指农业 在保护 和增 殖资源 以及 改进 生态环境 质量方 面的效 果.12 农 业的社 会效益 : 是指农业在满足 人 类基本 社会需 求方 面的效果, 诸 如为人 类提供 食物、纤维、燃料、工业原 料和 就业机会 等.13 机 会成本 :人们在作出 抉择时 .所放 弃的其 他选择 中价 值最高的 一个。14 比 较优势 :若某个国家 能以较 低的机 会成本 生产某 种物 品.则表 示它在 该物品 的生产 上拥有
比较优 势。14 绝 对优势 : 是指某两个国家之 间生产 某种产 品的劳 动成 本的绝对 差异,即一 个国家 所耗费 的劳动 成本绝 对低于 另一 个国家。15 生物经 济平衡 点 : 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以公 共资源 形式 存在的生 物种群 数量会 稳定在 一定水平上,在这 个水平上对 其进行开 发利用 的收益 恰好等 于其成 本,这种经 济与生 物的 双重平衡 关系叫 作生物 经济平衡。16.环境 容纳 量(负载 力):一个稳定的 环境 条件 所允 许的 种群最大 值, 同其他 生态特 征一样, 具 有可变 性.17.拥挤效 应: 随密度上升而增 加对种 群增长 的不利 影响 18.最大持 续收获 量 :是指与资源再生 能力相 适应的,能长 久维持下 去的最 大收获 量 19 最 适持续 收获量 :由于生物资 源的更 新受环 境影响 而波 动,稳 妥的资 源收获 量应略 低于最 大持续 产量。这个量 称最 适持续收 获量。20.生 产者均 衡 :如果企业使用了 对于它 的产量 而言成 本最 小的要 素组 合,或者 对于 它的 成本 而言 产量 最大 的要 素组 合,则称 他达到 生产者 均衡。21.诱 致性变 迁理 论 :农业生产对于技术 的需 要,取决 于特 定经济中 生产要 素的相 对稀缺 性。22.复 种 :指在同一 田地 上一 个农 业年 度内 种植 两季 或两 季以上作 物的种 植方式。是 一种在 时间上 集约利 用土地 的种 植方式。23.多 熟种植 :在一年内,同一田 地上前 后或同 时种植 两种 或两种以 上作物 的方式,包括 复种、套作、间作 和混作。在 时间和空 间上土 地集约 利用的 方式。24.休 闲 :耕地在可种作物 的季节 只耕不 种或不 耕不种 的方 式,是复 种的相 对词。25.土 壤肥力 :是指土壤为 植物生 长发育 供应、协调营 养因 素(水分 和养分)和环 境条件(温度 和空气)的能 力。26.间 作 :在同一田地上同 一生长 期内,分行或 分带相 间种 植两种或 两种以 上作物 的种植 方式。27.套 作 :指在前季作物生 长后期 的株行 间播种 或移栽 后季 作物的种 植方式。28.化 感作用 :是植物与周 围环境 中生 物之间 的相互 作用,是植物 通过 释放 化学 物质 到环 境中 而产 生对 自身 和其 他生 物直接或 间接地 作用。二、简答 1.什么 是李 比希 矿质 营养 学说、养 分归 还学 说? 猪多、肥 多、粮多 ” 反映 出物质(N、P、K 等)上升式 循环,这在 什 么条件 下成 立(氮 从土壤 中移出 的 4 个主要 途径)?李 比 希的 矿质 营养 学说、养 分归 还学 说的 历史 功绩 在什 么方 面,对当 前有 什么影 响?(1)矿质 营养学 说 : 这个学说是德名 化学家 李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 篇3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5-0009-063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的发展观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类的认识逐渐深化。尤其在20世纪后半叶人类连续遭受到世界性的环境事件,资源短缺、全球变暖、生态退化、荒漠化严重、人口剧增、失业、贫困、疾病、社会公平以及石油危机、金融海啸、经济波动等,导致了有关“增长的极限”、“濒临失衡的地球”等盛世危言。
1962年,美国的卡逊女士出版“寂静的春天”;1972,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 “世界人类环境大会 ”,共同提出“只有一个地球”,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1980年3月,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组织发起,多国政府官员和科学家参与制定《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初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人类利用对生物圈的管理,使得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需求,又能保持其满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1983年,联合国第38届大会通过第38/161号决议,批准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其后经过近3年的紧张工作,于1987年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正式公布了世称“布伦特兰报告”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同时发表了“东京宣言”,呼吁全球各国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其发展目标,并提出8大原则作为行动指南。1989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44/228号决议,决定召开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1990年,联合国组织起草会议主要文件《21世纪议程》。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布伦特兰报告发表5年之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地球高峰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通过“里约宣言”,102个国家首脑共同签署《21世纪议程》,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指南。今年(2012)是里约地球高峰会议的20周年,人们有理由回顾20年来世界各国所走过的路程,从中总结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与不足,才能为未来的世界健康发展提出明晰的路线图。
1 从生存到发展
“发展”这一术语,最初虽然由经济学家定义为“经济增长”,但是它的内涵早已超出了这种规定,进入到一个更加深刻也更为丰富的新层次。《大英百科全书》对于“发展”一词的释义是:“虽然该术语有时被当成经济增长的同义语,但是一般说来,发展被用来叙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变化,包括数量上与质量上的改善。”可以看出,所谓发展,必然强调动态上的量与质的双重变化。到了1987年,在布伦特兰委员会的报告中,又把“发展”推向一个更加确切的层次。该报告认为:“满足人的需求和进一步的愿望,应当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它包含着经济和社会的有成效的变革。”在这里,发展已从单一的经济领域,扩大到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和社会领域中那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变革。在1990年,世界银行资深研究人员戴尔和库伯(Daly and Cobb,1990)在他们合著的一部书中,进一步建议:“发展应指在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中,经济体系的质的变化。”这里,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保持某种动态均衡,被强调是衡量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最高原则。在一种更为普遍的意义上,“发展是在人的生存条件被基本满足之后,为其更进一步的需求和愿望所付出的行为总和”。本文作者在1994年出版的《持续发展导论》中做出的定义指出:“发展是在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中的行为轨迹。该矢量将导致此复杂系统朝向日趋合理、更为和谐的方向进化。”在此强调了发展的不可逆性、进步性以及关联到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性。
在西纳索为法国著名学者弗朗索瓦·佩鲁的《新发展观》所作的序言中,引入了社会物理学创始者奥古斯特·孔德在19世纪所总结的名言:“就其实质而言,发展这一术语对于直接确定人类究竟在什么地方实现真正的完美,有着难以估量的优势……”这里,显然把发展与进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许多学者有着共同的感触,他们对发展问题的关注预示着经济学及其所应用的分析方法,必将发生某种根本的变革。这里强调指出,只要一谈到发展,其行为主体除了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担当,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要求。由此出发,其合理的顺延就逐渐地形成了导致“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源头。
2 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
形成可持续发展这种突破性认识的内涵,具有以下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这种新概念特别强调“整体的”、“内生的”和“综合的”含义。
“整体”系指这样一种观点,即在系统各种因果关联的具体分析之中,不仅仅考虑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对的各种外部因素,而且还要考虑其内在关系中必须承认的各个方面的不协调。尤其对于一个国家或整个世界而言,发展的本质在于如何从整体观念上去协调各种不同利益集团、各种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功能的实体的存在合理性。发展的总进程应如实地被看作是实现“妥协”(compromise)和相对公平的结果。
“内生”,依照数学上的常规表达,是指描述系统内在关系和状态的方程组的各个依变量,这些变量的调控将影响行为的总体结果。在实际应用上,“内生”的概念常被认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内部动力、内部潜力和内部的创造力,如其资源的储量与承载力、环境的容量与缓冲力、科技的水平与转化力等。
“综合”,当然不是简单的叠加,它代表着涉及到发展的各个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的组合。这种互相作用组合包含了各种关系(线性的与非线性的、确定的与随机的等)的层次思考、时序思考、空间思考与耦合式思考。既要考虑内聚力,也要考虑排斥力;既要考虑向心力,也要考虑离心力;既要考虑幸福指数,又要考虑痛苦指数,既要考虑增量,也要考虑减量,最终要把发展视作影响它的各种要素的关系的“总矢量”。
承认发展所具有的“整体”、“内生”、“综合”的特质,将有助于我们去理解涉及到发展的深层次因果关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21世纪70年代就把发展总结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UNESCO,1977)。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上述发展概念的拓广和丰富为基础的。
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提取
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外部响应”,应当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这是可持续能力的“硬支撑”。人的生产和生活,须臾离不开自然界所提供的基础环境,包括空间环境、气候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等,离不开各类物质与能量的资源保证,离不开环境容量和生态服务的供给,离不开自然演化进程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甚至也必须承认人本身也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如果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没有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就不可能有人的生存和发展,当然就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部响应”,应当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这是可持续能力的“软支撑”。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新阶段,所体现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社会的有序程度、组织水平、理性认知和生产效益的推进能力。一个和谐社会的建立,从人自身各类关系的处理,诸如利益集团之间关系、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同阶层不同收入人群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本地区和其他地区乃至全球之间的关系等。必须在和衷共济、和平发展的氛围中,求得整个社会的可持续进步。一个不和谐、不稳定的社会,也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存在根本。
总体而言,下面的三段概括,有助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知:第一,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能够被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的时候;第二,只有当人类对于当代的努力能够同对后代的贡献相平衡的时候;第三,只有当人类为本区域发展的思考能够同时考虑到其它区域乃至全球利益的时候。
基于上述三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才具备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取,归纳成4个主要的方面:
3.1 可持续发展揭示了 “发展、协调、持续”的系统本质
国家或地区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巨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可持续发展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真正地发展?是否在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
3.2 可持续发展反映了“动力、质量、公平”的有机统一
可持续发展集中解决了“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元素:第一元素是寻求“发展动力”,通过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去调适生产关系,通过教育优先和科技创新去促进生产力,由此二者共同完成我国新时期对于发展动力的要求;第二元素是寻求“发展质量”,通过制定低碳经济战略,达到节能减排,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第三元素是寻求“发展公平”,即如何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将改善民生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可持续发展中三大基本元素的有效度量,包括以下三个有机统一的宏观识别:
其一,发展的“动力”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可持续性,构成了推进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动力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及构成,科学发展是对上述四种资本的合理协调、优化配置、结构升级以及最终表达为对于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积极培育等。
其二,发展的“质量”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与自然和谐程度”、“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及其对于理性标准的接近程度,构成了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质量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的物质调控水平、能量效用水平、生态服务水平和环境支持水平等的综合度量。
其三,发展的公平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分配制度”、“共同富裕程度”和“人文发展指数高低”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构成了国家或地区判断“发展”的公平表征。其中包括了人均财富占有的人际公平、资源共享的代际公平和平等参与的区际公平的总和。
只有将上述三大元素识别同时包容在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解释之中,存在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能力建设”等就具有了统一可比的基础,对于科学发展的追求才具备了可观控的和可测度的共同标准。
3.3 可持续发展创建了 “和谐、稳定、安全”的人文环境
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人文环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也是对于执政合理性的最高认同。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处于5 000美元以下的发展阶段,一般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各种矛盾和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阶段,基本上处于“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重建、效率与公平应当不断调整”的关键时期。
中国正经历着社会发展序列谱上“非稳定状态”的频发阶段。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总体关系中,社会稳定是维持“国家系统”有序运作的根本保证。在可持续发展的统领下,中国在“认同社会价值观念,整合社会有序能力,提高社会抗逆水平,健全社会道德约束”的同时,科学地、定量地、实时地诊断、监测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的总体态势变化、演化趋势和临界突破,构建一个完整地、系统地、连续地识别国家和地区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状况的基本态势,将成为宏观调控与科学执政的有力支撑。
中国目前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贫富差异扩大、社会心理失调、群体性事件频发和执政风险加大等现象,如果不从本质上去加以认识和研究,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就是胡锦涛同志经常告诫全党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的本质所在。德国著名学者哈肯的研究结论指出:促使系统崩溃的真正动力,不仅仅是那些眼花缭乱的“快变量”,更是那些持续引发系统劣质化的“慢变量”。因此,由“主流疲劳”带来的长期效应和心理预期,在分配不公、腐败高企、制度失灵、机会不平等和社会不公平等事件的催化下,将对和谐社会的建立与社会稳定的保持提出真正的挑战。
3.4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 “速度、数量、质量”的绿色运行
从绿色发展的理念出发,国民财富积累不仅仅在于GDP的数量大小和增速高低,关键更在于是用何种方式、何种途径、何种成本生成的GDP。可持续发展希望一个国家或地区不断创造与积累出理性高效、均衡持续、少用资源、少用能源、少牺牲生态环境,在综合降低自然成本、社会成本、制度成本、管理成本的前提下,最终获取的“品质好的GDP”。为此,首先要求破除粗放式生产和非理性生产的弊端;其次要求破除以资源投入的过度消耗和环境容量的过度透支为代价去攫取财富;第三要求破除以削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代价的畸形增长;第四要求破除以社会系统劣质化与民生心理异化为代价所片面追求的国民财富的增速和总量。
在既考虑自然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的双重关系中;在统一思考资源环境成本的超额损耗、社会管理成本的超额损耗、可持续能力建设投入欠账的三重制约下,可持续发展将体现由“经济要素、社会要素、环境要素、生活要素、管理要素”共同组成的绿色运行。
其中,经济要素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的综合效率以及对于物质能量的代谢水平;社会要素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对人类进步贡献的能力大小以及社会和谐对于财富生成的反馈效应,是否强调公平对于效率的支持能力和社会有序对发展质量的基础作用;环境要素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代价及其成本外部化的程度;生活要素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民生供给水平以及国民心理愉悦水平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管理要素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决策水平与管理水平的学习能力、调控能力、预测能力、设计能力以及把握宏观经济走向的精准性、流畅性、前瞻性。
4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随着中国面对人口压力、能源挑战、资源短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瓶颈约束的增大,如何寻找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如何积极转换增长方式;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避免“增长停滞”“拉美陷阱”的发展怪圈,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发展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
中国在未来不到10年的时间内,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达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良好、社会更加进步、精神更加富足,全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身完善,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巨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指导下的国家战略,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所规定的内容,根据国情和具体条件,规定了实施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寻求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据此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七大主题:
(1)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它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所谓健康的增长一般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著名经济学家索罗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各个参数的约束下,人均财富可以实现非负增长的总目标”。
(2)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罗默理论认为:“经济收益递增型模式,是以知识创新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它不仅可能形成资本收益的内部递增,而且能使传统的生产力要素也随之产生递增效益,从而牵动整个经济的规模效益递增,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增长极限”。
(3)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范围之内。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
(4)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首先应稳定地低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后逐渐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此前与此后,都要把人口素质的提高纳入到首要考虑的政策之中。其实质是把人口自身再生产同物质的再生产“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年度报告《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
(5)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来源。可持续发展既然规定了必须保持财富的增长并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它的实物基础主要地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发现、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
(6)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可持续发展始终强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强力协调,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能够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以此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发展,这三个主要方面将作为一个互为联系的大系统,通过宏观的调适和寻优,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目标要求。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诺贝尔经济奖获奖演说时曾表达了他的严肃思考:“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巨大来源,但是它还只是一个潜在的、必要的条件,本身并不是充分条件。如果技术要得到高效而广泛的应用,必须作出制度的和意识形态的调整,以实现正确利用人类知识中先进部分所产生的创造力”。
(7)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可持续发展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为此,一些地区在构造“循环经济”、“生态补偿制度”、“工业生态园”、“全过程无害化控制”、“绿色化学体系”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本身就是对整个世界的巨大贡献。我们深信,勤劳的中华民族曾在世界历史上写下过辉煌的篇章,也一定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文明进程当中,做出更加辉煌的贡献。
可持续性理论 篇4
为了改变沿海城市的环境恶化这一现状, 寻求沿海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优化的平衡点, 人们开始反思沿海城市的建设过程并重新认知其开发潜力, 树立可持续性沿海地区生态规划设计理念。希望通过对沿海区域的改造, 一方面改善人居环境、创造多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 提高办公、居住等空间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带动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解决目前高失业率等就业的社会压力。有条理的逐步恢复滨水区域自然多样的生态的环境, 创建共享性、敏感性、文化性、历史性与多样性的城市特征, 进一步将城市沿海区域推向可持续发展的正常发展轨迹。
1 当前滨水景观开发难点
根据沿海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 其景观开发难点也有不同的难点侧重, 具体可分为:
2 滨水景观的景观要素
2.1 自然生态要素
指规划设计区域关于自然和生态方面的特性。通常情况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区域水质、流经的范围、地质情况、土壤性质、本地动植物、生态系统等。对于自然生态要素, 要合理利用当地地质和生态资源、避免开发对原有生态、生境的破坏, 坚持可持续性的多学科相配合的设计原则, 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平衡点。
2.2 空间要素
是指所涉及区域与其构成景观的形态以及空间特性。主要体现在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水域的构造、周边建筑及现状景观。空间要素是体现设计主题关键因素和主要表现手段。
2.3 心理行为要素
是指设计区域使用者的心理和行为特性, 它有别于普通意义上的心理行为特性, 而是专从景观角度上来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特性。具体是指对现有滨水区域人们的利用方式、频率以及设计改造的意向等。在景观设计中关注人群的心理感受及行为惯性, 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举措, 也是可持续性设计的重点之一。
2.4 社会经济要素
是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相关特性, 如当地灌溉用水、排水的经济指标等, 反映了一定的区域生活与经济方面上的功能性需要。
2.5 历史文化要素
是指与滨水区域相关的历史、文化以及当地风俗习惯等特性。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迹都是滨水景观设计的趋势, 可以间接提高公众参与性, 迎合大众的审美习惯, 突出地域特色。
3 沿海地区可持续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3.1 整体系统化原则
滨水地区的景观设计要充分了解整个系统的能量传递路径、生物生境特性及气候特性, 因势利导发挥各个元素的有益积极的作用, 从整个城市系统这个高度去研究解决问题是设计之初必须要确立的设计原则。
3.2 乡土多样性设计原则
注重保护和恢复本地乡土物种、科学谨慎的适当引入外来物种、通过对不同的数量、规模、丰富度、复杂度的斑块及组分种类进行组合设计, 来加强空间和功能的关联性, 丰富物种与提升资源利用率。
3.3 美学与功能性原则
滨水空间的建设应全面考虑功能与景观美学的双方面的设计要求。功能包括, 生态循环再生、防洪、防汛、休憩游览等。而美学定义繁多, 但是目的都是丰富观赏者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体验。
3.4 保护文化与遗迹的原则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 注重风俗文化、历史建筑的保留突出了地域异质性与地方特性, 有利于地方文脉的延续, 焕发区域活力。
3.5 多维度多学科原则
城市滨水地区的景观设计应从景观形态、认知感受、社会经济与使用功能等多维度、多学科进行综合设计。
4 滨水景观可持续生态设计的技术手段
4.1 雨水回收再利用
雨水是大自然对地球上生物的馈赠, 对淡水资源极其宝贵的滨海地区, 提倡雨水回收再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可持续性技术。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可通过人工的手段对雨水资源进行简单的回收净化处理, 在丰水期储存一定的雨水, 降低雨洪风险, 减轻城市蓄水层及给排水系统的压力, 在少雨期, 也可以利用积攒的雨水, 用于对植物的灌溉、清洗道路与建筑等用水的补给。
目前, 国际上应用较多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的方式主要有:雨水花园、屋顶花园、人造湿地、透水铺地等。
4.2 乡土植物的可持续利用
4.2.1 乡土植物景观的保护与重建。
乡土植物景观的保护与重建,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全面而客观的对本土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建立长期的观测数据档案, 系统的挖掘本土植物的生态潜质;充分保护和利用现状的地形及长势良好的植物群落;结合多种造景手段对本土植物景观进行合理配置, 最大限度的恢复本土植物生态环境。
4.2.2 慎重引入外来植物种类。
外来植物种类是相对乡土植物而提出来的概念。外来植物通过人为的引入, 自然会对本地的动植物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改变与影响。对于水系周边的植物选择, 尤其要慎重。因为挺水及水生植物不仅丰富河岸景色更重要的是他为水域中的动物 (包括昆虫、鱼类、鸟类及爬行两栖类动物) 、微生物等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及食物来源。
4.3 本地自然特质的可持续利用
采用易于回收再利用的循环材料;尽量避免采用对环境对人类有污染毒害的材料;遵守“就地取材”的原则优先选择天然材料, 降低能耗与成本;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与使用品种, 便于回收处理;重视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
5 盐碱地区生态改造
5.1高筑台、深挖沟:利用台地、梯田等设计手法, 抬高原有地坪, 形成具有一定高差的地坪形式, 并由不同的植被组合对其进行美化与功能利用的生态空间形式。此设计雏型源于元明时期的滨海滩涂挖沟的台田结构, 此类台地具有人为增高地势以及加强区域排水系统的双重特征, 旨在控制地下水位、抑制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及调节水平衡等重要的效用。
5.2洗土压盐:是指依据“盐随水来, 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 利用淡水对土体中过量的盐分进行淋洗, 并有效阻止水盐运动的一种土壤物理改良方式。目前国内外应用洗土压盐的方式有灌水洗盐、蓄淡压盐并结合在土壤中增设隔盐层。通过以上措施, 可将盐碱度较大的地下水位控制在有效深度以下, 从而确保土壤达到脱盐效果, 防止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
5.3就地改土:通过化学手段, 改良土壤的酸碱值。将大量腐叶、木屑、树皮、泥炭等有机垃圾回收再利用, 拌合与盐碱土壤中, 增加土壤中的氮、磷、钾、镁、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改善土壤的结构, 从而达到改良盐渍土的效果。
6 结束语
建立可持续性生态滨水景观开发是关系到国家利益、生态环境优化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工程。它是使我国滨水区域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应对当前全世界普遍存在的资源、环境危机的最佳手段。
促进从多学科、多角度对滨水城市的景观建设进行设计研究。建立在景观领域中各个学科理论基础, 加强了各个学科理论的交叉与联系, 使整个可持续性生态设计系统更加完善。
摘要:滨水沿海地区作为城市重要的开放区域, 以其独特的自然条件、文化内涵及经济地位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开发热点地区。建立生态、可持续性的沿海城市景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目前滨水景观开发难点出发, 分析了大量可持续型滨水景观的要素, 总结了相关的设计原则与技术手段。
可持续性理论 篇5
性和重要性
专业:旅游管理学号:20098269姓名:郑林班级:一班
生态伦理是指:体现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保护声环境和资源的理性思维与道德规范。纵观现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不断地在产生各种各样的垃圾,污染环境的行为屡禁不止,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是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毫不理会我们生活的环境的承受和净化能力。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在旅游这项奢侈的休闲娱乐活动中更是得到完全的体现。很多游客把很多生活垃圾,人为的带入自然当中,直接对自然造成污染,使得现在很多旅游景点垃圾成灾,严重影响到自然的生态平衡。所以生态旅游的出现是必然的,我们要亲近自然,同时也得保护自然。首先就得从这些直接破坏者做起,让人们明白破坏自然就是在毁灭自己。这也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手段,它比只是在城市当中单一的宣传教育来得更为直接,更容易让人们接受,效果也会很直接的体现出来。如果能解决旅游对大自然带来的直接生态污染,那么环境问题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现在人都在自然灾害中体会到了自然不是我们人类现在能够控制和改变的,我们只有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长治久安的共存下去。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变得尤为重要了,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旅游这个队伍当中来,对坏境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如果人们还是像以往那样去实行大众旅游,那么我们的环境将会变得越来越坏,自然的报复也会越来越直接,越来越严重。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成为了当今社会刻不容缓的推广项目。必须让旅游者明白我们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可持续性理论 篇6
[摘 要]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且被忽视的课题。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提出了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从时间管理理论出发,把教师的时间管理与其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从管理好时间对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提升教师时间管理意识和提高教师时间管理能力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时间管理;可持续发展;意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8-0055-04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动,是近20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对自身认识的一次飞跃。可持续发展追求自然与社会系统的有序、规范、成功运作,寻觅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通过的纲领性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今时代的具体运用,它强调了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连续性和完美性。要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应重视个体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更要重视个体生命独立、自主和积极人格力量的培养,赋予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素质,提升个体的生命质量。
从现有研究看,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指教师不断地、终身地发展。许多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从自己的研究及实践出发,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发展反思、科研能力,终身教育和科学的教师评价等方面论述了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本文认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指教师不断地、终身地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的要求,且对今后的专业发展构成有影响的发展。这一概念强调,在教师个体能量和资源的基础之上,在较长的时间内,保证教师身心健康的、高效的发展。
时间管理是管理学中的概念,即以时间为对象的管理活动,是对时间的运筹与控制。作为管理资源之一的时间不同于人、财、物等资源,它无法再生、储存或替代,时间过去了,就不可能再回来。每个人一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是每个人却有不同的态度与结果。不同的人,对时间会有不同的看法,于是在时间的运用上就千变万化了。所以从本质上讲,时间管理并不意味着去管理时间,而是面对时间的流逝进行的自我管理。
教师的工作是繁忙的,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利用课堂的40分钟传道授业,又要在课余备课,批改作业,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但对于时间的效率和时间的价值这样的问题,却很少有教师认真、深刻地思考过。
一、管理好时间,对于教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时间是可管理的资源,运用时间管理理论,掌握时间管理方法,对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管理好时间有助于提高教师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效率指单位时间内工作的总量。通过掌握一定的时间管理方法,对时间进行有效地利用,有助于提升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高效地完成任务,使教师轻松应对自己的工作与学习,有助于增强其职业成就感。
2.管理好时间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事业发展
善于管理时间的教师,能够出色快捷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工作成绩,促进事业的成功。此外,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他们必须在工作之余花大量的时间再学习。善于驾驭时间的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充电”,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促进其专业发展。
3.管理好时间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生活品质
生活品质的高低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广度与厚度。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有助于教师有条不紊地应对工作,高效完成任务,产生极大的成就感和心理满足感;有条理地安排时间并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做想做的事,有助于身心健康地发展;善于驾驭时间的教师,可以更好地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在学校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按时回家与家人团聚,有时间关爱家庭成员,生活方式丰富多彩,家庭美满幸福。管理好时间有助于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提升生活品质。
运用时间管理理论,转变教师时间观念,提高教师时间管理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促进教师当前的发展;同时,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为以后专业发展打下基础。从时间管理的涵义我们了解到,时间管理的实质是人的自我管理,所以,必须从教师自身入手,运用时间管理理论,提高教师的时间管理能力。
二、运用时间管理理论,提升教师时间管理意识
掌握和理解时间管理理论,使教师对时间这一管理要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可以提高教师的时间管理意识。
1.提高时间价值意识
教师应对时间的效率和价值等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增强时间价值感,认识到时间对于个体的工作、生活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正确的时间观念能够引导正确的时间管理行为。
增强时间价值感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记时间日志。所谓时间日志,就是把某一段时间内(通常以一天为单位)个体所有的活动全部详细记下,并做简单分析,包括工作目标、工作的内容、所用时间、工作的效果、工作的优先等级,以及对时间利用情况的反思等方面。
通过记时间日志,帮助教师了解每日完成了哪些工作,并对这些工作的效果及效率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计划能力以及计划执行能力;帮助教师了解自己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工作状态,了解自己的生物钟,保证在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段内完成最重要的工作;使教师了解自己的工作,增强工作成就感和自信心。
2.增强目标意识
时间管理的实质是教师的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中确定发展目标和制定工作计划是非常重要的。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计划最大限度地凝聚了个体的资源,是教师主动进行专业发展的表现。
教师应当根据自我发展的需要,明确自己工作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出自己的工作计划,保证把自己的时间有效地用于目标的实现。此外,教师每日工作也应当是有计划的。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应在头一天定好。在上班之前,教师应十分清楚当天必须完成的工作和完成工作的顺序,保证一上班就进入预计的工作程序,保证完成计划。
3.培养优先意识
教师工作时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确定优先顺序,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了处理重要问题的时间,就提高了时间管理的时效。
意大利数理经济学家帕雷托提出著名的“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理”。其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只要控制了重要的少数,就能控制全局。这个原理经过多年的演化,发展为管理学中的“80/20”原理。这一原理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时间管理上也同样适用。它在时间管理上的做法是,可以将60%的时间用于处理较重要及较急迫的事情,将20%的时间用于处理一般事务,将20%的时间作为弹性时间运用,这样就抓住了主要矛盾,从而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在教师的实践工作中,教师们往往不分主次,认为每件事都要做,都要做好,而时间又不够,所以感到困扰,甚至导致身心疲惫。
教师要培养优先意识,工作时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教师每一天的教学任务和杂事很多,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学科研、开会、应对各种检查等。这就需要教师在认准工作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各项工作的重要程度和必须完成的时限排出处理的先后顺序,分出主次,明确哪些事情是急着办的,哪些事情是可以放一放的,哪些事是必须自己来做的,哪些事是可以交给学生来做的,然后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来处理重要事情。抓住了处理重要问题的时间,就提高了时间管理的时效。
4.树立授权意识
在教育学生和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些学生能够完成的工作,尽量让学生自己来完成。这在时间管理方法上叫做“授权”。因为时间是没有弹性的,每天只有24小时,我们每一件事都亲自去做,还要做得最好是不可能的。
当然,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知识与技能等各方面还不够成熟,所以教师不能像其他的管理者一样,简单地把工作的权力下放,而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不仅下放权力,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完成工作的方法。如有的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尝试“立规矩”的方法,由学生提出完成的标准或实现的目标,在全体同学认可的情况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我管理,让“规矩”管理学生而不是人管人,获到很好的效果。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作业的自评与互评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同时把教师从繁重的批改作业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教师只要浏览批改过的作业本,找到共性的问题在全班讲解,找到个性化的问题为个别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就可以了,节省下来的时间,可用于学习或进修,提高自己,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运用时间管理理论,提高教师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管理能力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对时间进行计划、安排、控制、分配、使用、反馈中体现出来的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不是某些特定人群所应具备的特殊能力,而是一个现代人所必备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技巧。教师要想提高时间管理能力,除了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意识之外,还应掌握一些时间管理方面的策略,把这些时间管理的技巧转化为生活和工作的习惯,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时间管理能力。
1.制定明确的专业发展计划,设置发展目标
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明确、合理的发展目标和计划。需要注意的是:(1)要制定可行的计划;(2)将计划落实在阶段性的目标上,即要分“小步子”制定计划;(3)在制定计划时,要留有空白,不要把计划定的满满的,而要留下一些空档来处理突发事件。这些有助于计划得以实施。
2.记时间日志或备忘录,练习按轻重缓急处理事务
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优先次序前,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判断。对于教师而言,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时,以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自我的不断发展作为判断重要性的依据。
3.养成良好的习惯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
(1)防止“拖延症”。拖延是效率的大敌,也是成功的大敌。出现拖延的情况,我们要反思是不是计划制定得不合理,不科学,如果计划没有问题,我们就要反思我们的计划执行能力。合理地安排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这一计划,今日事今日毕,我们会感到轻松与愉悦。避免拖延的有效方法就是设定最后期限,给自己提出压力,但过大的压力也会造成更严重的拖延,可以在设定期限后,把工作分成“小步子”,然后一步步完成。降低工作的难度是防止拖延的好方法。
(2)收拾好办公桌。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对于高效工作也很重要,把东西有条理地摆放,可以节省大量的找东西的时间。当然这也包括整洁的电脑桌面和有序的“文件夹”。
(3)善用零碎时间。有人常说自己的时间都被占满了,但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还是有的”。的确,如果我们做好时间日志,把每天的工作都记录下来,就会发现,还有很多零碎时间可以利用。利用零碎时间,集腋成裘,也可以完成大事业,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养成一些与时间管理有关的良好工作习惯,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时间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时间管理高手。
运用时间管理理论,提高教师的时间管理能力不是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而是要引导教师有序、有效地工作和生活,从而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自信心,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生活品质,使教师为日后的发展储备必需的能量和资源,以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杜拉克著.苏伟伦编译.杜拉克管理思想全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2]何常明著.用好时间做对事[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3]舒惠.课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工作时间管理研究[D].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4.
[4]李小芳,卢新发等.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J]. 特别企划,2004(2).
[5]杨乃虹.校长的时间管理[J]. 徐州师范学校学报,1998(1).
作者单位 北京教育学院
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篇7
二战结束后, 在三次科技革命完成的背景下, 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人口的持续增长、资源严重不足、生存环境污染、生态发展的不平衡等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1962 年美国卡逊《寂静的春天》的发表, 阐述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所发生的重大公害事件, 首次将环境污染这一严肃问题摆在人类面前, 震惊了全球。随后, 20 世纪70 年代发表的《增长的极限》认为防止世界大系统崩溃则必须放慢经济增长及停止人口膨胀。1972 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 并在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宣言中明确指出环境问题主要是发展不足的问题, 一些欠发达国家投入与产出的不平衡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对环境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 不仅发达国家要对环境资源问题负责,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这也是联合国组织首次认识到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人们已经意识到发展与环境协调一致的重要性。1980 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的制定明确提出应该把资源保护和人类发展统一起来考虑, 既要发展又保护的思想备受关注。该大纲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并将其与“持续增长”, “持续利用”加以区分。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布伦特莱发布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在传统的发展方式上寻求创新与突破, 力求报告指出我们需要一个能维持人类进步的新道路。这意味着发展模式不只是局部地区的短暂发展, 而是在全球持续性的发展。1990 年, 联合国组织起草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重要文件《21 世纪议程》, 这是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问题由理论层面转向实践方面。1992 年里约会议结束后, 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达到了空前的活跃。
二、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界定
范柏乃 (1998) 中提到关于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几种说法, 发展和保证人类的生存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维持经济与环境生态之间的动态平衡是其本质, 发展的公平性是其核心, 并旨在维护后代人的利益。另外, 可持续发展是超越经济形态的非经济概念, 即促进人与人之间, 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必须建立有利于全球持续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新体系。赵士洞 (1996)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从生态环境、经济形势、技术革新、世代伦理、空间维度、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阐述。刘传祥 (1996) 中提到可持续发展要使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协调一致,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应该由高消耗、高污染、高增长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向低消耗、低污染、稳增长的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 由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转向节约型生活方式转变。李龙熙 (2005) 则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的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协调发展、高效发展、多维发展。共同发展即是全球各地区的均衡发展。持续发展就是就是保证人类生存的持续性的发展。协调发展是不同产业、区域以及社会与环境、生态、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高效发展即要进行效率高的生产。多维生产则强调不同领域之间协同发展。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认知》 (2008) 认为可持续发展不见要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度, 还必须衡量发展的协调度, 即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自身发展导向的平衡、发展与环境的平衡以及代际利益分配的平衡。这些都要在可持续发展中体现出来。另外, 牛文元认为可持续发展反映“动力、质量、公平”的有机统一。其中动力表征为: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发展能力;质量表征为自然进化、文明程度、生活质量及理性需求 (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公平表征为共同富裕程度及城乡贫富差距。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李龙熙 (2005) 中提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有基础理论与核心理论。基础理论包括经济学理论 (它分为增长极限理论和知识经济理论) 、人口承载理论、人地系统理论和生态学理论等方面。需要指明的是增长极限理论是说经济增长已经超过了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 要放缓经济发展的速度。知识经济理论倡导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要充分利用更多的科学技术等非物质资源。核心理论有以下四种, 即资源永续利用理论、发展外部性理论、代际公平分配理论和三种生产理论。三种生产理论是指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及环境生产。牛文元在 (2008) 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两条基本主线: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该理论强调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何中华 (2000) 中详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主要是实践上的难题、本体论上的难题、认识上的难题和伦理上的难题。其中实践上的难题表现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发展必然会危及资源环境的平衡。市场化诱发了人们贪婪的动机, 从而导致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困难。本体论认为可持续发展要求没有代价的发展, 即当代人的发展至少不能危害后代的福利, 但这样的发展对于我们发展中国家几乎是无法做到的, 任何发展都会带来资源的减少和环境的破坏, 人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减少这种破坏。认识论预示着人们必须能充分预见现在的发展对未来的影响和后果。伦理难题是说“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视野和伦理立场。优先占用资源的人必然对危及后利用资源的人。经济学难题是说从经济学来看, 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是由发展的外部性造成的, 它反映了市场经济的“盲区”。牛文元 (2008) 提到人口三大高峰 (人口总量高峰、就业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 、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城市化战略实施的困难、缩小区域贫富差距及三农问题等一系列挑战。这些都是可持续发展过程面临的难题。
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进展
牛文元 (2008) 提到了可持续发展的七大战略。第一, 全球经济的理性增长, 即经济的健康增长。第二,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产业结构合理、资源消耗低、对生态环境破坏度降低、知识含量与非物质文化不断提高、总体社会效益好。第三, 要不断满足以人为本的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五个层次, 人们只有在满足自身的胜利需求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从而带动其他发展。第四, 合理控制人口数量增长, 在此基础上提高人口素质。第五, 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维护。第六, 把更多的科学技术引入生产, 不断突破发展瓶颈。第七, 切实确保发展与环境的平衡, 要二者协调发展。
齐晔, 蔡琴 (2010) 提到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进展:地球系统观、生态文明思想和低碳经济。首先, 地球系统观表明人们开始科学的对地球的整体而不是局部研究其结构、功能和变化。其次, 生态文明思想是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变。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这一观点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得以提出, 表明了中国对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生态文明背景下, 发展着重以人为本, 注重发展的质而非量, 同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后, 2003 年在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中最早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低碳是指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控制碳的排放量, 但这并不意味着禁止碳排放。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能源的利用必然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 人们可以利用更多的非物质资源, 开发新能源来代替传统资源的利用。在中国乃至全球, 低碳发展都是建设新经济的必然要求。不仅要实现经济增长, 更要实现绿色经济增长, 而后才能提高全人类的福祉。
摘要:可持续发展的产生背景、发展概况、在新世纪面临的种种挑战都与全球经济息息相关。自上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到现在, 可持续发展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不断改善、创新的过程, 其意义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赵士洞, 王礼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J].自然资源学报, 1996 (7) .
[2]刘传祥, 李琦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报, 1996 (6) .
[3]范柏乃, 邓峰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 1998 (3) .
[4]何中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难题[J].天津社会科学, 2000 (1) .
[5]李龙熙.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诠释和解析[J].行政与法, 2005 (1) .
[6]罗守贵, 曾尊固.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 2002 (2) .
[7]罗慧, 胡彦华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4 (1) .
[8]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认知[J].地理科学进展, 2008 (5) .
[9]齐晔, 蔡琴.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三项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4) .
[10]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 (4) .
可持续性理论 篇8
生态经济理论认为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共赢,首先要将经济、生物和人类的各个系统统一为一个整体,要创设一种“做好事轻而易举,工作和生活中自然的日常行为理所当然而不是有意识地利他”的新体制,据此需要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设立一系列目标,根据这一系列的经济发展部标,首先应把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目标明确为: (1) 仍然以有利于减少能量与资源消耗的技术策略为基础,尽量减少建筑的资源消耗量与废弃物的排放量; (2) 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降低可持续性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各阶段成本; (3) 提高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分析与环境影响分析的整合程度,从提高经济-环境复合价值出发,科学计算可持续性建筑节省的生态成本与其长远社会经济效益间的关系,使由建筑活动所带来的“入”与“出”一目了然; (4) 通过建筑的建造行为策略性地向自然资本投资,促进自然资本价值的实现,使可持续性建筑在环境与经济评价中都表现出比普通建筑更多的优越性。
总之为提高经济可行性,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应围绕如何通过建筑的建造与使用实现自然资本价值而展开的,实现自然资本价值的显化和生态化策略的成本-效益最优是可持续性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经济问题。
二整合经济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原则
生态经济学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深层次变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坚持整合性思想是新经济观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目标的关键,它形成了在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1) 可持续性的规划设计必须贯彻整个设计过程,前瞻性原则保证在设计前期就做出最有利于提高建筑效率的决策; (2) 这样的可持续性建筑研究不追求某种特定的外观或风格,而是将建筑看作是一个有效实现各种价值的系统; (3) 可持续性建筑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大的经济投入,也不应该比普通的建筑营造更加复杂; (4) 可持续性建筑应对系统的每个部分进行更广义的整合性设计以实现最佳成本-效益; (5) 将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看作是可持续性建筑设计需要同时达到的两个目标。
三整合经济思想对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策略的影响
生态经济学要求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策略首先要突破狭义的设计范畴,同时向传统设计阶段的前期和设计的延续阶段两个方向进行拓展,构建一个广义的一体化设计策略体系。自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将这个体系围绕提高策略的经济可行性展开,通过引入生态经济学关于环境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协同分析方法,形成整合环境与经济的建筑效益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兼顾经济与环境的策略将分别体现在以下几部分:
(一)政策建议。
外部的政策、制度会对建筑的建造成本带来直接影响,通过对污染排放纳税、设立限制污染的法律法规以提高不可持续性建筑的成本,或通过给予可持续性建筑优惠政策可以降低其建造成本,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可持续性建筑的经济可行性。虽然作为微观的局部性行为,每一个单体建筑乃至区域的设计不可能对地区的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带来直接的影响,但是我们仍然有可能通过对具体场地的分析与研究,有意识地计算某些局部性的政策调整可能会对特定项目经济可行性的提高所带来的帮助,并将之与可能获得的环境回报进行对比,形成具有说服力的政策建议,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反映,努力争取一个更加有利于平衡可持续性建筑效益的外部政策环境。
(二)对设计策略的启示。
生态经济学的自然资本理论对整合性设计思想的扩展,有助于使原来仅基于环境目标提出的各种技术策略获得另一种意义的整合,从而实现设计策略中环境目标与现实经济要求的协调,提高策略的实施效率。
首先,前置性策略。根据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的“前置性”原则,有目的的提高项目前期的投入是成本-效益最高的方法,因为前期考察、分析与设计所需要的成本只占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相当小的比例,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非常可观。
其次,技术多样化策略:技术的多样化体现为时间意义上的多层次性与系统的多样化。应该对达到同一目标的不同技术进行评估,以确定它们在成本-效益上的相互关系以及最佳的应用时序。由于技术本身在不断成熟过程中,今天非常昂贵的设备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会十分普及,因此对于技术的成本-效益评估应该放到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而不是简单的静态比较,在制定可持续性建筑的技术策略时有必要将这种演变因素考虑其中,通过多层次的技术组合为项目在未来的升级提供可能,从而形成一个可生长的策略体系。
再次,多方参与策略。多方参与策略有利于体现不同群体的社会要求、发挥不同方面的优势,也有利于更全面地评估建筑所应体现的经济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措施,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率,同时这种协同工作方式也是一个相互教育达成共识的过程。同时还可以为可持续性建筑实现系统最优组合提供直接的技术保证,有助于保证设计决策的科学性。
最后,自然和现状资源的保护、恢复与利用。生态经济学对这一原仅以保护环境生态为目的的策略进行了拓展,认为对于自然与现有资源的保护、恢复与利用同时也是实现自然资本价值的重要环节。通常我们以一种消耗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这样带来的是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资本理论启发我们还有另一种更为积极的利用方式——通过投资实现环境价值。
摘要:生态经济学新理论使人们认识到, 应有意识地在可持续性建筑设计过程中, 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需求, 更大的范围整合社会资源。使得可持续性建筑的整体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对克服在实践中所面临的经济困境、提高可持续性建筑的经济可行性提供了许多启示。
关键词:启示,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沙凯逊.成本与价值:绿色建筑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 2003, (03) .
[2]、范颖.绿色建筑的高效益与设计技术[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06) .
可持续性理论 篇9
1 可持续性后评价的研究综述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1],激起了人类对发展观念的探讨。1987年,以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2]的报告,指出土壤、水、大气、森林的退化对发展所带来的影响。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与《全球21世纪议程》,确定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最终形成。此后各种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学术团体对如何度量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问题日益关注,主要研究成果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和联合国统计局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3],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4],世界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5],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的生物圈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6],欧洲未来环境研究[7],Redelift[8]对中小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Wismer[9]对加拿大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研究等。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上。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0],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框架。国家统计局科学研究所和中国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提出了一套国家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解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教育6大子系统,共计63个指标[11]。此后,张世秋[12]和毛汉英[13]分别建立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王慧敏等[14]对灌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进行探讨;杨友孝[15]对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区域评价进行研究。
上述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与重视,但是关于流域水利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对流域水利规划进行可持续性后评价就显得格外迫切。
2 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后评价的定义及内容
2.1 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后评价的定义
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后评价主要是分析评价流域水利规划未来能否健康地实施和运营下去,预期目标是否能实现,能否在未来以同样的方式规划同类项目,并保证良性运行,这就需要研究保持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以及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同时寻找限制规划持续良性运行的障碍因素,提出克服障碍因素的途径与措施,从而促进流域水利规划长期持续发展。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后评价不仅需要评价规划的经济可持续性,还需要评价规划的社会、环境和管理可持续性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因此,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后评价需要运用多领域的知识、经验和模型。
2.2 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后评价的内容
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多个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系统内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严重影响流域水利规划的可持续性。总体来讲,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后评价主要包括经济可持续性后评价、社会可持续性后评价、环境可持续性后评价、管理可持续性后评价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管理的协调度可持续性后评价。
a. 经济可持续性后评价。流域水利规划的目标是在不超出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前提下,提高流域(或区域)的资源配置效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使流域经济效益得以最大限度的增长,因此,经济可持续性是首要因素。流域水利规划经济可持续性评价,不仅需要分析规划本身的经济效益,还需要分析评价规划实施对整个流域(或区域)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评价流域水利规划实施对整个流域(或区域)产生的经济效益,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要分析流域(区域)的经济增长数量,另一方面要分析评价流域(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增长效率,从而有效改变流域(或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流域水利规划经济可持续性后评价的指标主要有供水量增长率、经济内部收益率、规划的资金充足率、流域(或区域)的GDP变化率、流域(或区域)人均GDP变化率、流域(或区域)产业结构及变化。
b. 社会可持续性后评价。流域水利规划建设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为流域(或区域)的生产和生活服务,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流域水利规划的收益能否公平分配,能否减少贫困、促进就业以及能否获得流域居民的支持等,是影响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流域水利规划社会可持续性后评价主要分析流域水利规划实施对流域(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分配、文化教育与卫生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状况等产生的影响,从而判断流域水利规划的实施对流域(或区域)社会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因此,流域水利规划社会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流域(或区域)脱贫率、人均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变化率、基尼系数变化率、移民安置成功度、规划创造的就业效果、规划支持率等。
c. 环境可持续性后评价。实施流域水利规划必然引起整个流域(或区域)环境系统发生变化,如流域的水、土、气候、生物等环境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变化,而环境质量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最终影响整个流域(或区域)的经济发展。整个流域(或区域)经济发展应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要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平衡点。因此,能否合理保护流域(或区域)生态环境,能否提高环境的可持续生产能力,是判断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流域水利规划环境可持续性后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水资源利用情况、土地资源利用情况、水质改善情况、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水土流失及沙化面积治理情况、流域种群变化情况和流域景观美化情况等。
d. 管理可持续性后评价。健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是实施流域水利规划的保障。从立项、决策、实施到运行整个过程中,流域水利规划的组织体制是否健全,管理水平能否保证流域水利规划顺利实施以及能否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到流域水利规划的可持续性。流域水利规划管理可持续性后评价的指标包括组织机构的协调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组织成员的受教育水平、管理机制的健全性、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以及资源管理的有效性等。
e. 经济、社会、环境、管理的协调度可持续性后评价。流域水利规划是由经济、社会、环境、管理等各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和有机整体。要想使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发展,就要消除经济、社会、环境、管理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管理的可持续以及两两之间的协调发展。流域水利规划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结构和组合模式,最终将决定流域水利规划的综合效益。如果能够对各子系统的结构和组合模式进行优化配置,必将产生协同效应和放大效应,从而有效地促进流域水利规划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价值和信息交换,实现系统整体最优。因此,流域水利规划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和适应度,也是影响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是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后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进行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后评价,除了要进行经济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管理可持续性后评价外,还需要进行经济、社会、环境、管理之间协调度可持续性后评价,从而准确判断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发展水平。
3 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指标集合,主要由经济、社会、环境、管理等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协调度指标构成。构建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时,要着眼于动态性和长期性,在以现有统计数据为基础的前提下,对原有指标和数据进行有机综合、提炼和创新,从不同方向、不同范围和不同层次反映流域水利规划的可持续性。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4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后评价方法的选择
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后评价可以考虑采用模糊熵权法。熵原本是一热力学概念,最先由申引入信息论,现已在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等领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模糊熵权评价的具体过程如下。
4.1 整理流域水利规划的原始数据
设向量x=(x1,x2,…,xm),表示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管理子系统4个系统所有指标所组成的向量,m为4个子系统总共选取的指标数。如果对n个样品进行评判,则可以建立以下评价指标特征矩阵:
将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共计27个单项指标分为2类:第1类是特征值愈大对可持续水平的贡献愈大的指标;第2类是特征值愈大对可持续水平的贡献愈小的指标。为消除因量纲不同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拟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方法如下:
a. 确定正指标隶属函数。
式中:xij为第i个流域第j个指标的原始数据;xmin为第j类指标的最小值;xmax为第j类指标的最大值;μ(x)为第j类指标的标准化值。
b. 确定负指标隶属函数。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克服常用的Delphi法、AHP法和二项系数法等在经济性、复杂性和准确性等方面的某些缺陷,本文采用熵技术确定各单项指标权值。熵是信息论中的重要概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表示从一组不确定事物中提取信息量的多少。利用熵技术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第1步,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流域单元的指标值权重pij:
第2步,计算第j项指标的输出熵Ej:
若pij=0,则pijlnpij=0;
第3步,计算第j项指标的变异度Dj:
第4步,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Wj:
4.3 综合评价模型的确定
在进行综合评价之前,将表1建立的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流域水利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可持续性子系统、环境可持续性子系统、社会可持续性子系统、管理可持续性子系统的评价指标;第2部分为流域水利规划的协调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两两协调水平的评价指标。
a. 计算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发展水平值F发。考虑各指标对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水平的综合作用,在单项指标模糊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确定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F发
式中:F发为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特征属性值;wi为准则层第i个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的权值;μij为指标层第j个指标的隶属度;wij为第i个子系统第j个指标的权值。
b. 计算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协调水平值F协。首先计算流域水利规划两两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值。实施流域水利规划以后,只有流域的经济、社会、环境、管理等子系统两两协调发展,才能保证流域水利规划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协调状态属于模糊概念,可以考虑用模糊子集rα代表流域水利规划项目经济、社会、环境和管理子系统两两协调发展度这一模糊概念,用隶属函数urα描述子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则:
式中:fα为流域水利规划中经济社会、环境、管理子系统协调度标准值;yij=yi/yj为流域水利规划中经济、社会、环境、管理子系统协调度初始值,其中yi,yj分别为流域水利规划项目中经济或社会或环境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值。0≤fα≤1,fα越大,表示流域水利规划项目两个子系统之间协调度越好。
由于模糊隶属函数存在多种形式,笔者根据流域水利规划各子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选择如下隶属函数:
式中:yij*为流域水利规划项目经济、社会、环境、管理子系统两两协调发展时其发展水平最理想的比值。
计算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协调水平值F协的公式为
式中:βα为流域水利规划子系统之间协调水平的权重,0≤βα≤1.0,且
0≤F协≤1,显然F协越大,表示流域水利规划项目经济、社会、环境、管理子系统之间协调水平越好。
c. 计算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综合水平值F。在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及两两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计算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综合水平值F,计算公式为
笔者通过对有关专家访谈并结合相关研究材料,确定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综合发展水平判别准则(表2),最后根据式(8)计算结果确定流域水利规划可持续性综合水平值(表2)。
5 结 语
可持续性理论 篇10
一、行为财务理论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
1.解释企业资本市场中的部分异象
传统财务理论认为, 市场中的交易者作为理性人都有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本能, 每个交易者对每项财务事项都会权衡其风险与收益, 理应遵循由此构建出的“最优化决策模型”行事。但现实市场中的交易者由于受到自身心理特征、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从而产生认知偏误和非理性行为偏离。行为财务理论通过构建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等, 对现实市场中的这些异象问题给出了在一定程度上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同时, 传统财务理论认为资本市场是健全有效的, 交易者在这个市场中不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原因很简单, 有效市场中的全部相关信息都已不受扭曲地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及时而充分的反映, 证券价格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快于交易者的反应速度, 因此任何战胜市场的企图都是徒劳的。但现实市场中总有一部分交易者赚取了比正常利润要高得多的回报, 行为财务理论通过构建DSSW模型合理解释了噪声交易者赚取超额利润的真正原因。
2.充实与完善企业的传统财务理论
由于理财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和人的行为方式的差异性, 为了确保整个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普遍适用性及指导性, 无论经济学理论还是金融学理论, 都是建立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的, 但这些假设条件应该是影响经济现象的次要因素, 这样才能保证建立在这些假设前提下推导出来的理论或模型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行为财务理论通过探讨人的心理如何影响财务决策行为, 同制度财务学、财务社会学、财务伦理学等学科一样, 为充实与完善传统财务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模式。值得注意的是, 实证研究成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仅属弱式有效, 加之交易者有限理性行为与市场资讯非效益性等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并在短期内难以化解。为此, 我国应立足于国内金融市场现状, 高度重视实证研究方法, 深入剖析现实财务现象, 推动财务理论研究尤其是应用理论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3.丰富企业决策者的决策理论与策略
一方面, 行为财务理论作为将传统财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典范, 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实用性的理论指导, 比如, 行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是在充分考虑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因素条件下对传统CAPM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得出的, 决策者从该理论中至少可以得到三点启示:一是金融市场上资产的价格由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这两类投资者共同决定, 当前者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时, 市场是有效的;当后者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时, 市场是无效的。二是在BCAPT中由于均值方差有效组合会随时间而变化, 所以资产组合问题依然存在。三是由于传统资本预算中的贴现率是以CAPM为基础计算出来的, 因此, 在非有效市场和决策者非完全理性前提下, 贴现率应该重新计算确定。又比如行为投资组合理论告诉我们:投资者实际构建的资产组合是基于对不同资产的风险程度的认识以及投资目的所形成的一种金字塔式的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位于金字塔各层的资产都与投资者特定的目标和风险态度相关联。另一方面, 行为财务理论为投资者提供了有效的操作策略。行为财务理论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总结出大量的可供决策者适时运用的行为财务策略, 如小企业效应、反向投资策略、动量交易策略、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与分散化策略等, 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决策者的操作策略, 有利于引导投资者理性回归, 改善投资决策效果, 降低风险与损失。
二、行为财务理论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行为财务理论下的企业融资政策
企业融资途径分为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两种, 外源性融资又可以分为股权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从理论上分析, 为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上市企业必然选择能降低资本的加权成本且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融资方式。行为财务学认为, 非理性的投资者会使股票市场价格明显偏离企业真实价值, 对理性管理者的融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管理者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就单个企业来说, 企业的市值与账面价值比率是新股是否发行的良好的预测指标。市值与账面价值比率高的企业将增发股票;反之, 企业将回购股票。企业资本结构只是一段时间内财务决策行为的结果。假设两家企业在规模、盈利能力、固定资产构成、现阶段市值与账面价值比率等这些传统上认为会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方面大体类似, 假设过去一段时间内A企业的市值与账面价值比率比B企业高得多, 根据市场时机理论, A企业的管理者必定已经利用市场可能高估的时机增发了股票, 所以在A企业目前的资本结构中, 必将有更多的股权资本。市值的暂时波动对资本结构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些用传统资本结构理论是很难解释的。权衡理论认为最佳资本结构决定于债务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水平, 债务的成本收益会驱使低负债企业提高杠杆比例、高负债企业降低杠杆比例, 因此企业存在一个理想的财务杠杆比例目标和回复到该目标的趋势。在权衡理论中, 企业负债比例的变化是对债务利弊进行权衡的结果, 因此, 在一定的投资机会下, 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有更高的杠杆比例。优序融资理论则认为, 企业融资决策的依据是一边倒的, 即尽量使用低成本的融资方式, 不存在一个理想的杠杆比例目标。因此, 当企业投资超过留存利润时, 企业负债相应增加, 反之则减少, 企业负债比例的变化是净现金流变化的结果。在优序融资理论中, 企业在经营好的时候要储备现金或举借少量债务以避免将来投资时采用昂贵的外部融资方式, 因此, 在一定的投资机会下, 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反而有更低的杠杆比例, 高的利润留存和低的负债比例是拥有高融资能力的表现。
2.行为财务理论下的企业投资政策
企业投资政策主要包括与主业相关的项目投资、多元化、兼并收购及重组方面的决策, 是决定企业业绩高低的关键。当今竞争日益加剧, 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大, 企业要生存并取得成功, 越来越需要对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作出迅速的反应。从决策角度出发, 行为财务学为投资者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 如不断反思自己的决策过程与行为特征, 检查自己是否过于自信, 是否对投资失败的股票持有太长时间或忽视不利于自己投资的负面消息。比如在行为金融理论中, 保守型的投资策略具有代表性的是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这两种策略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和思维账户有关。 (1)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股价波浪运动中, 投资者将投资资金分为不同的份额, 在投资期限内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投资同一股票, 并且在股票价格较高时投资资金数额较少, 当价格较低时投资资金数额较多。从而降低投资成本, 以避免一次性投资带来的风险, 实现较高的收益; (2) 时间分散化策略。时间分散化是指在一个长波投资周期中投资者在年轻时将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例投入股市中, 随着投资者年龄的增长则将股票的比例逐步减少的策略。时间分散化策略是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的结论, 即时间会分散股票的风险, 也就是说, 股市的风险会随着投资期限的增加而有所降低。
3.行为财务理论下的企业股利政策
股利政策作为现代企业理财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 是企业融资投资决策的逻辑延续。行为财务学研究的股利政策主要有心理账户模型、自我控制说、后悔厌恶、红利迎合理论、红利信号模型等。其中所谓心理账户, 是指投资者并不是整体、一致地对待自有资产, 而是在潜意识中倾向于把不同的投资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 而且对不同的心理账户的风险偏好也不同。例如人们不愿意支出未来收入, 即使它肯定会到来。他们习惯于将资产划分为应对资产价格下跌的意识账户和应对资产价格上涨的意识账户。对于股东要求分配股利的现象, 有研究认为, 投资者从心理上对资本收益和股利收益分为“资本账户”和“股利账户”两个局部账户区别理解资本账户损失和股利账户损失。人们认为资本账户是未来的收入, 不愿意支付未来的收入, 如果由于企业削减股利而股东不得不出售股票用于消费的时候, 这个时候股东心理上就会存在障碍, 就会对该企业股票的价值低估。这一理论对人们为什么偏好现金股利、大多数企业支付股利和股利支付增加时股价上涨的现象给出了一定的解释。
可持续性理论 篇11
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伦理的企业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协调发展。但是,“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权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仍然占据着主流地位,企业在文化、目标、理念等方面都较大程度地脱离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我国,企业对于生态利益的诉求缺乏必要的重视,严重影响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有效实施。因此,迫切需要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企业的环境伦理和企业的财务战略相结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生态的视角出发,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责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为基础,讨论企业环境伦理和财务的相互关系。
可持续发展理论主张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和谐性与持续性,这种主张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因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除了企业的股东、债权人、公司管理者、员工以外,还包括社会公众以及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之所以也被视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其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不仅关系到全人类的利益,也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的利益。因此,我们应该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升到伦理学的高度,特别是从公司的文化、价值观角度看待可持续发展,看待企业的环境伦理。
公司的綠色色度与企业责任
今天,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商业领袖之间的·个热门话题,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和组织都在倡导绿色环保革命。有一个模型用不同色度的绿色来评价公司在承担环保责任上的承诺,包括由浅到深的四个色度:1、组织只做法律规定必须要做的事情;2、公司的环保目标是迎合顾客的需要;3、公司平衡各种利益相关者群体——如客户、社区、商业伙伴等提出的环境问题,4、激进主义者即积极寻求保护地球资源的办法。上述不同的色度表达了公司对于环境伦理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取决于企业伦理观和责任观。
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分为四个范畴: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主抉择责任。经济责任可以简单地视为企业以追求纯粹的经济利益为目标;法律责任指企业遵守社会所制定的各种法律规章与准则;伦理责任指企业行为合乎道德,遵循平等、公平、公正等原则;自主抉择责任纯粹是自愿的由公司对社会做贡献的愿望所支配的并且这种愿望不受经济、法律或者道德约束,自主抉择责任是社会责任的最高标准,它超越了社会的预期而对社会的福利做出贡献。
根据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处的层次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企业对于绿色色度的选择,因为企业的环境伦理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都来自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纵观世界上的许多经久不衰的企业,无不拥有共各自的长远发展战略,无不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托;而一个企业的环境伦理,则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可以断言,一家对环境保护完全没有责任心的企业,是不可能长久地取得成功的,企业要想取得长远的成功,就必须重视环境,并将对环境的伦理责任作为企业的使命之一。
公司环境伦理与公司财务管理
将公司的环境伦理作为企业的使命之一,不能仅仅限于喊喊口号,其落于实处的关键点在于公司的环境伦理应深入到企业财务管理的不同方面。具体来说,企业的资本应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生态资本,其中,我们所提倡的公司环境伦理即可视为企业的生态资本,自然而然,生态资源应该被视为企业的财务主体之一,或者说生态资本利益相关者应该被视为企业利益的诉求者之一。在可持续发展财务理论当中,多重的财务主体理论和多重的资本理论是其重要特点。
生态资本是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带来价值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总称,是具有生态价值的资本,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产关系。生态资本具有二重性:一是具有生态环境的自然属性,具有生态功能,遵循生态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使用价值;二是具有资本的一般属性,以保值增值为目的,遵循市场供求与竞争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价值。生态资本的两重性决定了生态资本具有整体性、不可逆性、双重竞争性、双重成本性、可投资性等特征。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时做到:1、必须杜绝导致全球环境特征恶化的行为;2、必须无条件地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以维持生物的多样性;3、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利用原则;4、对于可耗竭性资源的减少,应该寻求维持其最小的寿命期望与开发替代品之间的平衡;5、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必须低于一定的阀值;6、避免使用对生态系统具有破坏性的技术;7、实行环境化设计、清洁生产、绿色营销、全成本评估等生产经营管理制度;8、及时提供绿色报告,实行绿色报告审计制度。
结论
从基于可持续发展财务理论的多重的财务主体理论和多重的资本理论,可以看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应当是多重的。可持续发展财务的根本目标是: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社会利益的持续、协调发展。所以公司的环境伦理对于公司财务目标的设立具有重大影响,如果企业考虑的是公司长远的价值最大化,就必须明确企业对环境所应承担的责任,保护地球资源,不仅通过发展经济带来财富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保护环境,以便也能够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
可持续性理论 篇12
一、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 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当前,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 之后不断深入。
农业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 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农业系统, 把农业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等融为一体, 使农业生产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农业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多种产业的组合性、资源利用的立体复合性、废弃物循环的生态性、技术体系的复杂性及经济运行的社会性。农业循环经济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 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要求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 在环境方面要求低污染甚至无污染, 达到环境与人类农业生产的和谐, 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农业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农业发展模式, 其根本目的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该模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 能够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进入现代农业后, 一些生产活动导致了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资源枯竭、经济效益下降等现象。这些问题如若不及时解决, 将会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循环经济原理与方法将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原因在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在资源方面, 可通过立体种植、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及短缺资源的代用等措施节能降耗和节流开源, 实现农用资源的合理利用, 延缓资源的枯竭;在生态环境方面, 可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减少农业污染的产生、迁移、转化与排放, 降低整个农业生产活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说, 农业推行循环经济是推行工业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性的基础环节,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具有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特点, 因此农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能够很容易地实现物质循环, 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说, 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 农业产业系统是由种植业系统、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所构成, 这些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 具有整体性特征, 而这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也正是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决定着必须推行农业产业协调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 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主要表现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植物激素等化学药剂, 重用轻养、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工业三废污染严重等, 这些因素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土壤板结、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 而且还导致农产品中重金属、化学农药残留量、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大大超标, 严重危及人民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安全。另外, 农业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科技落后、认识不足、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制约因素。
四、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1.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首先, 要治理点源和面源污染。点源主要是指乡镇和村办企业的污染源;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农药、化肥、塑料覆膜等造成的污染。当前, 要关闭农村小造纸、小化工、小冶炼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企业, 消除污染源。同时, 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 大幅度提高水肥利用率, 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 有效减少面源污染,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其次, 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要切实保护好耕地, 注意用养结合, 抓好秸杆还田和绿肥种植, 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 合理轮作, 降低土壤养分消耗, 促进养分平衡和积累。再者, 要加强绿化。当前, 应合理利用各种土地资源, 大规模植树、造林、种草, 发展农田林网, 减少裸地面积。同时要加强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草场改良, 防范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
2. 建立健全适应发展循环经济的农业管理体系
(1) 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规程和相关体系。德国于1996年10月颁布了《循环经济法》, 该法立法宗旨是促使更多的物质资料保持在生产循环圈内, 值得我国借鉴。当前, 我国应首先按照循环经济农产品标准, 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执法体系和监督体系等, 条件成熟时再颁布一部关于规范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法规, 做到有法可依。 (2) 健全相关保障和激励及补偿政策。由于循环农业无法增加外源营养要素投入, 一般会减产, 因此, 必须从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支持、技术上指导, 以提高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 对循环农业生产区制定优惠信贷、减免税费、直接补贴等优惠政策, 鼓励农民从事循环生产, 从而实现农业、生态和经济的有机结合。 (3) 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把农产品检验服务, 包括一般检验服务和为健康、安全、分级或以标准化为目的而进行的特定农产品检验服务, 以及检验检测研究等, 作为一般性政府支出, 纳入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另外, 在循环农业产区、农产品经销市场和出口环节, 制定农产品免费检疫检验制度, 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健全农业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于农业循环经济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益、无污染、再循环利用,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更多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 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 注重农业科技开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优先发展先进、适用的关键技术, 如:绿色耕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林牧品种遗传改良技术、“绿色”化肥技术及其他现代高科技环保生物技术等。另外, 要借鉴吸收国外电子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同步辐射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 (2)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能源方面, 日本特别注重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我国也应大力发展农业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 利用可再生能源, 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 既能实现节能, 又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3)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 (1) 要推广农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2) 要推广农业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采取秸杆堆肥还田, 畜禽粪便综合利用, 农用地膜回收利用等措施, 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3) 要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技能培训。
4. 广泛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不仅需要政府支持和帮助, 更需要广大农民的自觉参与。因此, 政府应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农业循环经济的力度, 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 引导农民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 把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废弃物再利用等与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逐步变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让广大农民真正树立起现代农业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消费观, 真正意识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5. 加大农业循环经济配套设施建设
在投资方面, 政府应增加投入, 促进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额大、外部经济效益显著, 所以各国政府历来都重视对农业基本建设的直接投资,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例如, 以色列政府承担了改造和开发沙漠、兴修水利设施的投资;韩国政府则直接投资修建农村道路, 以及供水、供电、通讯系统和农村社区建设,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缩小城乡差距。借鉴国外经验, 我国政府首先应继续抓好大型水利工程、农田水利设施等建设, 建设一批旱田节水灌溉、水田标准化等基础设施项目,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其次, 要加大农村通讯、信息、市场和气象服务等投入力度, 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徐文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分析与对策[J].学习与探索, 2007, (2) :147~147
【可持续性理论】推荐阅读:
理论基础理论06-16
学理论、讲理论、用理论交流发言提纲06-11
基础理论应用理论05-25
医学理论学理论与实践05-14
国家理论-系统理论的观点08-21
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联系实践的哲学比较05-13
论述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说明O07-28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业五:理论案例分析09-23
面子理论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