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呼吸能力

2024-05-14

歌唱呼吸能力(共8篇)

歌唱呼吸能力 篇1

声乐教学是一门集多学科为一体的复杂性的综合学科。历年来对其呼吸技巧也只是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使得声乐专业的学生在呼吸技巧方面达不到理想效果,经常被呼吸的技巧运用所困扰。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在声乐领域的顺利发展。采用适合的体育锻炼来增强肋、腹、腰等人体组织机能,增强呼吸器官的作用和控制能力,提高学生唱歌的呼吸技能,会提升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目的。

1 声乐中呼吸训练原理

发声的物体受因到外力的作用而产生振动,从而产生声波,之后声波经过空气等介质传入到人的耳中,与耳膜共振产生的信息经由大脑后形成声音。在唱歌的时候,人类所发出的气息是发声的动力,这种动力驱动声带的震动而产生声音。气息的压力通过呼吸运动而加强,声带的震动频率就会加快,从而产生高音或强音,反之,当气息的压力通过呼吸运动而减缓的时候,声带的震动频率就会变慢,则产生低音或弱音。当气息作用声带的时间较长的时候,就会发出很连贯的声音。通常来说专业的歌唱人员要做好气息的控制,使其能断能连,高低分明、强弱适度等,达到歌唱要求的标准,产生声乐的美感。而声音的产生是与人类的呼吸相辅相成的,是由气息压力的强弱或长短所决定的。气息对声音良好的控制表现在声音的均匀、柔和、平稳、持久等多方面。这与歌唱者本身的呼吸控制能力和呼吸器官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古代对声音有着“气为声之本”的解释,在声乐的教学之中,对气息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气息的训练是决定发声质量的主要环节,也是歌唱者唱歌的动力,要想得到更好的音质,则需要合理的控制呼吸,这需要大量的持之以恒的呼吸训练。一般来说,呼吸有顺、逆两种,人在吸气的时候,横膜就会下降,呼气的时候,横膜便会上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腹式呼吸,也是顺呼吸。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可以有助于顺呼吸的控制。而人在吸气时横膜会上升,呼气的时候横膜会下降的现象就是胸式呼吸,也是逆呼吸。通过对胸肌的锻炼可以对其控制予以加强。人在逆顺呼吸时都可以发出声响,顺呼吸呼气时腹部会内凹,声音是经过气体压缩而带动声带产生的;在逆呼吸呼气的时候腹部会产生外凸,是通过气体的释放来使声带发声的。

2 关于体育运动和呼吸训练的研究

歌唱是通过人体的发生系统的运动产生的,人的发声器官有:呼吸、震动、共鸣和咬字四大部分。肺部、气管、胸廓等部位构成了人的呼吸系统,呼吸运动是肺部、气管、横膈膜、腹肌、腰肌、肋肌等相互协调运动的结果,正确的呼吸,是保证歌唱质量的前提。

该文随机抽取某市音乐学院的声乐专业20人为研究对象,抽取10人作为实验一组,10人作为参照一组,对其体育运动的肺活量、呼吸胸围等指标进行测试。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该校声乐系的学生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523份,回收515份,其中有效问卷429份,有效率为83%。

实验共有三个阶段。

2.1 第一阶段:对象的选择和目标的确定

第一阶段是对象的选取阶段,在2014级的声乐专业中选取了20名相对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并对半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对组员的肺活量和腰腹肌压力等指标配合仪器进行检查记录。然后再观察其歌唱,配合体育项目进行研究。体育训练方法如下:仰卧起坐。学生两腿尽量弯曲趋近于70°的夹角,由组员按压小腿,学生俯卧在垫子上,双手交于脑后,以腹部的力量进行起卧,两肘触及双膝为一次,要求双肩在运动中触及垫子;背起。动作要领:学生两腿并拢并且伸直,由同组压住小腿,学生仰卧在垫子上,双手置于脑后,抬头,身体抬起,还原,运动中保证手臂不与垫子接触;高抬腿跑。大腿抬起到水平位置,脚尖向下,要求下落时前脚掌着地;单杠斜向上。要求学生双手紧握住单杠,宽度与肩平齐,双脚前伸,并放在前方距离单杠垂影处一定的空间,学生的身体要求挺直,整个过程中,保持伸直的姿势,要求不许借助脚力;仰卧举腿,学生仰卧在垫子上面,并且双手固定,两腿要并拢且伸直,脚面紧绷,上身要固定,下腹部要用力收腹,抬腿,缓速回落;仰卧抬举。学生双手各握一个哑铃,双臂要同身体保持垂直,仰卧在垫子上,抬起手臂保持与地面的垂直,循环抬举;俯卧两头起。学生双臂上举,并且身体俯卧在垫子上面,腰背部的肌肉要迅速的发力,同时要抬头挺胸,双腿要绷直并用力向上抬高,用腹部着地并成弓形,之后,腰背部的肌肉要放松,将上体与双腿还原成俯卧的姿势;仰卧两头起。学生双臂要上举,双腿并拢绷直,脚面也要绷直,躺在垫子上面成仰卧的状态,之后迅速收腹并发出力量将上体抬高,双腿举起,以臀部着地,双手要触及到脚背,然后还原并重复动作。

2.2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

根据第一阶段训练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对训练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改正,完善,保证研究的可操作性、准确性。此阶段进行了网络调查,搜集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经过调查显示,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可以提高歌唱呼吸能力。

从实验组和参照组各抽取5名同学,实验组从学生a到学生e,参照组从学生f到学生j进行呼吸系统检测,实验前后的对照,虽然在过程中也有所起伏,但是总体来看是呈上升趋势的。在对胸廓呼吸的运动结构进行研究时,以肌肉的收缩运动来决定呼吸运动的频率和强度,人体的肌肉诸如担肋肌、肋间外肌、横膜肌等,其在运动时的收缩性能可以对胸廓在正常的运动状态下保证吸气运动,而剧烈的运动等状态下进行强度较大的呼吸运动的时候,除前文提到的肌肉运动,还有肩、颈、腰等部位的配合也就是胸锁乳突肌、胸肌、斜方肌等的运动作用。

2.3 第三阶段:归纳阶段

从第二阶段可以看出,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在歌唱方面的呼吸运用技巧上有了明显的提高,把各项数据总结出来,形成表格等形式作为存底和对照,并根据情况进行训练的调整。得出结论:歌唱之中,气息是源动力。气息推动声音表达音乐艺术。歌唱中的呼吸运动是与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体育是依赖呼吸的,良好的呼吸可以有效地调整学生的状态和心情,呼吸是要求质量的,尤其是在歌唱中,气息的控制能力直接影响到歌唱的质量和水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设计有助于歌唱呼吸的体操,将原本简单的呼吸训练与体育完美的结合,提升体制的同时,增强了呼吸器官的机能,提高歌唱的水平。

3 结语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在运动前后的肺活量等各项呼吸指标都有所升高,良好的肺活量可以保证学生在歌唱的时候完美的气息掌控能力,并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歌唱气息运用技巧,加快其学习声乐的进程,并且歌唱的水平也明显的提高。所以说,在教学方面,要响应推动新课改的实施进程,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声乐课中学生的呼吸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适度地将体育运动加入其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在歌唱方面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摘要:声乐教学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特殊教学。其中的呼吸技巧是其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经大量的实践表明,体育锻炼会对其呼吸能力的提高有所促进。该文结合体育锻炼,从中发现其以声乐中呼吸能力的关系和特点,进行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体育锻炼,声乐专业,歌唱呼吸能力,研究

参考文献

[1]史建华,孙慧敏.声乐基础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戏剧之家,2016(6):95,97.

[2]臧学军,张溪桐.探讨无声练习在声乐学习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6(6):98,100.

[3]曹红梅.歌唱中呼吸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学,2015(11):91,115.

论歌唱呼吸的艺术 篇2

关键词:歌唱;呼吸;呼吸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197-02

歌唱的呼吸一生活的呼吸为基础,只是歌唱的呼吸的目的是为了歌唱时气息更饱满、更有威力、更舒服、更富有表现力,而生活的呼吸则是为身体提供氧气并排放废弃。人生来就是会呼吸的,这是人的本能,没什么刻意性,所以歌唱的呼吸只在人本能呼吸的前提下更夸张一些,而成为一种歌唱的本领,还要像人本能的呼吸一样轻松、自如、舒服。因此我们在歌唱中要特别留意歌唱的呼吸。

一、歌唱的呼吸

(一)歌唱中的呼气

从生理角度来说,婴儿一来到这个世上便开始了真的呼吸,“哇”的一声便是人的第一声。因此,人先学会的是呼吸,所以人类祖先在造词时是“呼吸”呼在前,吸在后是有一定道理的。而是很多声乐教师在对学生的气息训练中过多强调的是如何“吸”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对建立呼吸支持并无益处,学生也会觉得吸气方法在歌唱中用不上。“呼气时保持吸气状态”即“吸着唱”,这句话是没有人反对的。但怎么才能做到它呢?歌唱是在呼的状态下进行的,声乐教师在教学生呼吸训练时重点应该在“呼”的技巧。湖的彻底才能吸的舒服、充分。人的呼吸循环,吸的是氧气呼的是二氧化碳。歌唱演员就是利用这些废气来演唱的。他们变废物为音乐,是最美妙的废物利用者。

(二)歌唱中的吸气

在呼气章节中已经说过在“叹一口气”后并保持叹气时的放松的感觉,那么,在出声前就已经有了吸气,并吸得更舒服。在学习中我们有很多学生为了使气足,气长,因而就试图吸的越多越好。于是,就做很夸张的吸气动作,猛的吸一口气,如同被抽进去一样,吸后整个身体都在用劲膨胀,结果是出力没讨好;气息不通畅,声音又干又紧,并且容易出现喉音,高音也上不去。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在吸气前我们先往外吐气,直到彻底。然后不用专门去想如何吸气,你就会觉得腰会膨胀起来,并且两肋骨也有被吸开的感觉,胸部也有放松的膨胀感,完全没有必要去猛的“抽”气。正如著名声乐教育家吴天球教授说的“气不是吸进去的,更不是抽进去的,而是自然流进去的、放进去的。”因此我们在歌唱吸气时上身完全放松,后腰和肋骨很舒服的向外松,并且胸部要有舒张感。由于体内空间增大,使得气很自然的放进去了。这样吸气即通畅又适度,并且吸气后人是很兴奋的,胸是很开阔宽敞的,用这样的感觉歌唱:气息通畅,容易做到整体共鸣。唱高音时,只要兴奋度提高,在“积极”并“放松”的状态下便能唱好。这里的积极和放松似乎是一对矛盾体,但是他们又是统一的。积极机能,放松的思想,不能有精神负担,还要保持兴奋的感觉。

二、歌唱呼吸的运用

(一)呼吸是歌唱的动力

无论是声乐爱好者还是声乐研究人员,学习声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运用正确的呼吸。一首完美的歌曲,不仅需要好的噪音,更重要的是需要呼吸调整,从而使歌曲演唱完美化、科学化。这里,凡懂得歌唱知识的人,都知道呼吸对歌唱的重要作用——歌唱一定要有呼吸的支持。歌唱时,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技巧之一。歌唱时,没有气息做动力就不可能产生声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歌唱中最常见的不良现象就是“叫喊”这种完全没有气息控制所造成的“叫喊”,是发展和保护噪音的大敌,它使声带劳损,声音沙哑。

这是因为,动听的声音必须依靠正常而适度的气息作为原动力。一切声音表现技巧都与呼吸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呼吸不当会引起喉头肌肉的紧张,歌唱呼吸方法运用不对,气息的运用和控制就会受到影响,歌声的长短,音量的大小和强弱,速度的快慢,高潮的表现等都难以正确的把握,歌曲就不能演唱好。很多人都认为歌唱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但是为了取得最好的歌唱效果,这种活动必须做到歌唱起来是一种非常自如、流畅、不费力地感情的自然流露。

(二)呼吸运用的灵活性

歌曲演唱中存在着长短、轻重、快慢、喜怒、哀乐等变化。那么,呼吸就要进行控制,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以求得优美动听的歌声。传统民族声乐将用气的灵活性概括为八个字:揉、送、提、沉、弹、顿、停、收。意思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根据歌曲感情表达的需要,巧妙,灵活地操纵呼吸。比如“揉气”,多用于演唱优美柔情、旋律起伏平缓的中速或慢速歌曲的乐句中,意思表达含蓄、深沉。与揉气形成对比的是“提气”,则多用于高音区,表达一种高亢激昂、坚毅挺拔的情绪。提气的感觉就是用腹肌的力量向上顶气,两肋撑开,腰部撑胀,产生一种“坐气”的感觉。

(三)呼吸换气的计划性

换气是歌唱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有计划,有感情地换气是唱好歌曲、表达感情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法国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久莱在他所写的《歌唱艺术》中说:“第一步要将长乐句歌曲中的分句正确地划出来;第二步将分句的最后一个乐音减少时值,以给歌者换气,保持气息平稳、流畅。”大师强调的是换气要讲究计划性和规律,根据节奏、乐句、旋律、感情等情况来确定如何换气,即找到合理的换气点,进行恰如其分地换气,否则会破环歌曲思想内容和感情的正确表达,导致演唱的失败。

呼吸方法的剖析,不难发现:胸腹式呼吸,理应属于更合理的歌唱呼吸的方法。胸部的扩张参与进来,这将得到一种强势的呼吸,原因是胸部扩张增大储气的空间,带来更大的气息量及势能。这种强势的呼吸适应于需要很大的气息量,高音、强音和长时值的音上以及具有强烈的戏剧性的表达和高潮的地方。但无论胸部如何参与,深呼吸是根本,气息最后的支持力都来自于腹部和腰部的深处。

三、错误的呼吸观念

在歌唱时,当一个歌唱者开口就先用力吸气,胸部听得很高,两肩耸起,我们便直到他的气息没有深入。同时我们知道他的气亦装得不多,因为我们知道胸肺上部这区域小,装气不多。上胸因为肋骨及胸骨包围着,伸缩性极微;而气息离声门太近,极容易发声挤闭塞的情形,引起声门及颈部肌肉紧张。其次,我们见到一部分歌唱者虽不耸肩,但腹部肌肉作强力突出,这对呼吸亦毫无帮助,并会使他各部肌肉硬化,神经紧张。

四、正确合理的呼吸训练

呼吸最好以横膈膜与肋部及腹肌,腰背做和谐的合作才能产生良好的发声。专靠一方面来呼吸是不良的技术,结果只会损害声音;尤其是用强力作胸部呼吸,以及吸气时耸肩更为危险。在发高音时,更须收缩腹肌,将气息渐渐向上移;而横膈膜则向下压,同时腹肌向上推,此时产生一种压力,我以为这就是今日所谓的“气息支持”(Breath Support)。“气息支持”是19世界的一个新的声乐名词,这是一种将气息屏住,慢慢地推出技术。气压增加音量即扩大,声带紧张音高就增加。

我们生活在一个音乐爆炸,音乐风靡的时代,喜欢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喜欢唱歌,可以寻找自己内心的灵魂和真实。浮躁的世界,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和生活,过多的压抑会破坏我们的思维与行动力。故音乐就是一种神奇地东西,它能让我们在杂乱中得到安静,得到寄托。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抽象的歌声,歌声总是有内容的,或表现一种情绪,或表现一种思想。因此“字”“气”“情”“声”是音乐艺术的核心精髓,它们是一种互相依托的包容关系。从事歌唱艺术者本人不仅要改善音质、音色,展示精湛技艺,还得保持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所以要唱好歌,不仅会唱歌还要会呼吸,学会在歌唱中呼吸才能更好提高自己,最后走向成功!

歌唱中的呼吸 篇3

歌唱使得呼吸与一般说话的呼吸有所不同。一般说话时的呼吸只是少量气息的出入,而歌唱时就需要大量的气息,它要求吸气深、量多,速度快而无声,经口吸气,呼气均匀、缓慢、节省并保持吸气时的感觉。同时根据不同的心理与情感状态支配呼吸,所谓“气随情变,气动情传”。一般说话时的呼吸是十分自然或本能的生理活动,而歌唱时为了美化语言,就要随着音乐旋律、节奏与情感表达的需要,不断有意识地控制与调节气息的运动。比如唱柔和与舒缓的歌曲或唱低音时,呼吸要保持平稳,气息必然不能太猛,然而也不能没有气息的支持,否则气短声虚,会影响共鸣与音色的发挥。唱激越昂扬的歌曲或唱高音时,气息必然要饱满有力,然而也不能声嘶力竭,而要保持一定的强弱或力度弹性与幅度。一首歌曲或唱段的起、承、转、合与高、低、抑、扬要在气息的运用上进行周密的安排,在依字行腔的过程中,要使气息的运用游刃有余,流畅贯通。

由于地理环境、种族国域、男女性别、生理结构、生活方式和表现需要等不同,常见的呼吸有:锁骨呼吸、胸式呼吸、胸-腹部联合呼吸和腹式呼吸等四种呼吸类型。

一、呼吸的四种类型

1、锁骨呼吸:

作为“高胸式呼吸”的另一术语,锁骨式呼吸理应受到抨击。上胸部的基本动作不利歌唱并会引发很多问题,如使喉离位、妨碍正确支持、无控制地强迫把气呼出及缩短颈部有碍咽腔共鸣。由于吸气的数量和深度极为有限,所以这种呼吸很难控制。此呼吸多用于小声低语、自言自语的说话音量孱弱。

2、胸式呼吸:

多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说话、打招呼等。气的量较小,浓度较浅仅及肺部。由于单纯依靠上胸支持,较容易造成喉头与胸部周围肌肉的紧张,声音发紧、平直、干涩而缺少弹性。

3、胸腹式联合呼吸:

多用于播音、演讲、朗诵及歌唱中。这种呼吸由于有肋间肌、膈肌及部分腹肌的联合,所以它不仅吸入气量多而且较深,所以有较强的气息能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4、腹式呼吸:

多用于向远方的呼喊、极度悲伤着的抽泣、婴儿的啼哭。由于这种呼吸是以腹肌为支持的横膈膜呼吸,吸气时腹部放松,横膈膜放下。腹和肋骨扩张开,胸廓挺拔,从而使肺中气息满而深。

在歌唱的呼吸方法中,胸式与腹式呼吸法都不足取,前者由于吸气扩胸,使胸上部压挤憋闷,影响气息的出入与调节,并直接造成喉部肌肉紧张,妨碍发声的自然舒畅;后者则因吸气延缓,迫使横膈膜下降,胸腔下部受累,不仅影响共鸣的畅通,而且难以支持高音的演唱。实践证明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是最适宜的,这种方法易于调动呼吸器官的整体运动,使胸、横膈膜、腹部同时控制与调节气息的出入。由于胸腔扩展时蓄气量加大,为气息的运用留有更多余地,使气息的力度变化易于调节,同时对扩展音域、统一声区、增强共鸣等也有明显的作用。在吸气与呼气时,必须要领会与掌握正确的方法。

二、呼吸的正确方法

1、在吸气时要注意自然适度,在掌握或体验了正常的联合呼吸动作后,不要强制用力,避免造成绷紧的情况,要使呼吸器官的各部分自然舒张伸缩,吸气既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既不要过深、也不要太浅,总之要均匀适度,使发声在适当力度的控制下,能保持一定的弹性。

2、在呼气时要控制得法,要保持住吸气后的控制状态,这样就需呼气时有支持点。传统声乐艺术中所谓“丹田”用气,就是运用小腹的收缩力量支托住气息的发挥,使气息呼出能根据演唱用气的多少而变化。声音要圆润,声腔要彻满,全在于呼气时的力度控制,从而使发音共鸣、吐字行腔,都有气息的支持。气息充足,才能够自如地运用发声。

三、歌唱中气息运动的功能

1、气息运动的二重性功能。

所谓气息运动的二重性功能是指歌唱中气息不仅是为声音提供动力,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个吸气的过程打开通道(口腔、鼻腔和胸腔)。即歌唱中的气息肩负着吸气和打开通道的双重功能,往往后者对声音更为重要,特别是在高音区,这种气息打开通道的功能尤其突出。因为高音区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是气息量的多少,而是歌唱通道的稳定。

2、气息运动的控制性功能。

气息的控制功能在歌唱中的作用特别突出,它直接影响声音长短的持续。其中歌唱中长音主要取决于气息控制的韧性。获得气息控制韧性的关键是在歌唱过程中使胸部的吸气肌肉群保持足够的力度,并且吸气的动作要控制得既稳定而又有力。因为歌唱从吸气到呼气的过程中,吸气肌肉群是时时刻刻都在用劲的,始终处在控制的情境之中,而在日常的呼吸状态下,吸气肌肉群是不需要这样积极用劲的。另一方面,歌唱中的短音则主要依赖于气息控制的爆发性。它要求吸气短促而有力,呼气强烈而又集中。

3、气息运动的对抗性功能。

歌唱中的气势主要受气息运动的对抗性功能的影响。气势在歌唱中主要表现为语音运动向上(旋律上行)、向下(旋律下行)、向内(情感内敛)、向外(情感外显)逐渐加强的动态感。歌唱中语音气势的获得主要依赖于胸腔的吸气状态保持。吸气状态保持得越好,胸廓弹缩的压力就越大,气势就越强。如果同时能保证呼气肌肉收缩用力,气势就会更强。

四、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气息之所以成为“声之本”、“音之帅”,是声乐作为有声形态艺术表现的必然,这是因为气不仅决定声的音质表现与发挥,而且气与字、气与腔、气与情、气与势、气与神,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都说明气息在一呼一吸中所发挥的辨证威力。

气与字,是指气息与歌唱咬字、吐字的密切关系。咬字、吐字需要气息的支持作用。没有气就没有字,气发挥引字、导字的作用,所谓“字音要唱准,气送足,字收清”,但它必须因情用气、因情用字,不能光有气而无字。

气与腔,歌由字出声,声由字作腔,这就是依字行腔。所谓“腔”,一是指人体的共鸣腔:口腔、头腔、胸腔;一是指腔调,指歌唱的具体旋律音调。共鸣必然需有适当的气息作用与共鸣体,首先是口腔,气息通过一定力度,经声带的发声,使这股声流在共鸣腔里连续激荡,形成声流的振波,产生共鸣效应,从而美化声音的表现。

字与情,俗话说“动情即动气,情动而气生”,说明气随情生,情随气转。也就是传统声乐艺术所要求的“望文知义,因义生情,以情引气,因气出声,用字行腔,声情并茂”,概括了义-情-气-字-腔的密切关系,说明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都与气息有直接关系,随着情感的变化气息也要不断变化。

气与势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气势实际上就是情势,有什么样的情态,就有什么样的气势。气势也是声势,是指音响表现出的声音状态,高低起伏,抑扬强弱,回旋婉转,快慢疾徐等等。气势也是语势,表明在依字行腔中,语言因情而变,语调、语势同样产生了各种变化,歌唱的气息和音响的动势表现出一定的声音趋向。

“气为声之本”,气是声的动力,是声的源流,是声的根本。没有气就没有歌声,也就没有借以传导的听觉审美效应。总之,气巧则色声优,精巧的呼吸是成为演唱音质美的重要构成因素。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奥尔德森《嗓音训练手册》

[2]、郭克俭《声歌求道—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与实践》

[3]、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

歌唱的呼吸和练声方法 篇4

一、歌唱的呼吸

练习吸气的方法:

1. 叹气式准备:

具体做法是当唱前的一拍或一小节时。尽量把气叹 (吐) 完, 当然快速的歌要快叹, 慢歌可以从容些。当指挥给出预备拍时, 你的叹正好完成, 接着就有横膈向下扩张, 气被自然吸入, 这一过程完成。

2. 闻花式吸气:

具体吸气时是:上身完全放松, 腰围很舒服地向外松开, 随即胸部也有舒张感, 体内空间增大使气息很自然地流进去。这样的吸气既松畅又适度, 吸后人很自然畅。

3. 惊讶式吸气

惊讶式吸气, 就是利用人在惊讶时, 生理作出的快速反映, 达到快速吸气的目的。这种吸气既吸的快又吸得深, 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间完成收缩与放松的循环, 能锻炼呼吸器官的快速灵活性。这种吸气也称为"喘气"。表现悲愤和激昂情绪效果较好。

练习呼气的方法:

1.慢吸慢呼, 这是最多用的一种方法。要练好这种呼气的方法, 先要有好的吸气, 气满丹田, 胸骨软肋向里慢推, 逐渐把气压出胸腔, 再由气管送到喉部供发声用。这个过程又要与歌曲节拍相适, 一般前二拍呼气前一拍从容吸气, 正拍送气变声, 要细水长流地呼四到八拍, 才算完成。

2.快吸快呼, 这种方法在唱快速的练习曲和声乐曲用。属练习中较难的一种。此呼法要在放松的基础上, 借横膈的力量上下反弹, 有弹性地控制气息, 使每一次呼气都很准确, 时值强弱恰到好处, 练习时可多用"狗喘气"来熟练之。

3.快吸慢呼也很多用。在歌曲结尾处有时只有很少的地方可偷气, 练好了快吸慢呼, 你就可游刃有余地完成它。有各别曲子有机会让你一口气拖出十几拍, 来展示你的呼气功底, 练好此类呼法, 就可以使你的歌声锦上添花。

二、歌唱的发声练习

练习曲的练习, 是发声歌唱的重要的基础训练。发声练习过程中, 是以声音效果和发声器官肌肉适度的标准去调整发声器官的机能和状态的, 每个人的发声器官的构造、嗓音条件、声音类型、发声习惯各不相同, 因此, 并不是每一种类型的练习都必须唱, 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练习, 而且不同的学习阶段, 选择的发声练习也是不同的, 但一般情况下, 开始的练习总是选择元音和比较平稳的音阶开始练声。

1.“哼鸣”的基本练习

一般在开始练声时, 先练练“M”是有益的, 因为发这个音容易达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练习哼鸣时首先上下唇自然地闭上、口腔内部要打开, 好象闭口打哈欠的感觉, 感到声音向高位、额窦、鼻窦处扩展, 但切勿把声音堵塞在鼻腔里, 否则会发出鼻音。

2. 母音的练习

除进行哼鸣练习外, 更多地是进行母音的练习, 如a, i, o, u, e等单母音练习, 也可用混合母音练习如ma, me, mi, mo, mu等等。

3. 连音练习

人们常说:“不会连贯就不会歌唱。”歌唱声音的主要表现力就在于声音的连贯优美, 只有连贯的声音才能唱出动人的旋律线来。为了使声音有更多的连贯性, 可以将练习的音域相对拉宽些, 练习也可以随之难度更大些。

4. 顿音练习

顿音唱法又称为断音唱法。要求唱得清晰, 短促, 灵活, 富有弹性, 集中感强。练习时要注意一字一音的灵活性和一字一音的连贯性。

5. 连音和顿音结合的练习

在基本掌握了连音和顿音唱法的基础上, 可以加连音、顿音结合在一起的练习, 这样有利于歌唱状态的统一, 顿音好象是一个“点”, 连音像是一条“线”, 这样以点带线, 便声音的位置统一, 并保持气息均匀流畅。

6. 保持共鸣位置不变的练习

找共鸣位置最好的办法就是体会“哼鸣”感觉, 如果这个共鸣焦点找准了, 那么其它所有的音都应该向这个哼鸣位置靠拢, 这样才能达到歌唱的高位置, 使声音上下统一。

7. 声音灵活性的练习

这种练习主要是为了适应歌曲演唱中快速、流动的要求, 以达到更积极的身体、喉咙、气息的配合。

8. 结合字声练习 (带词练习)

要求根据词意富有想象, 有意境, 有画面, 语气有表现, 声音有乐感, 有感情地去唱。力求做到字准腔圆, 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 慢慢地向歌唱歌曲作品过渡。

9. 练声注意事项

(1) 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适当地练唱, 发声练习的时间, 初学时20分钟一次为宜, 以后逐渐地加至半小时或一小时, 坚持每天练习最重要, 绝对避免用全音量来练习。大声地乱唱, 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损。

(2) 在没有能力唱高音之前, 切勿作高音练习, 经常唱一组你最满意的音, 选择曲目更要谨慎, 不要唱不适合自己的曲目。

(3) 每次练习应有新鲜感, 精神集中, 感兴趣地练习。

(4) 练习时要多用慢的、短的乐句作为最初的练习。

总之, 声乐训练特别需要时间, 奇迹是没有的。“百分之十的智慧, 百分之九十的努力。”歌唱是一种整体的气息、声带、喉咙、口鼻及心理、心智等各方面都要协调配合好的活动, 各方面之间的协调平衡要求得到一种自如的状态。气息支持不好, 喉咙就不能正确恰当地打开, 声带也就不能积极自如地振动, 也难有良好的声音共鸣, 正确的声音位置也就不可能得到, 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歌唱也就无从而得。

参考文献

[1]沈湘:《声乐教学艺术》,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

[2]赵梅伯:《歌唱的艺术》,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注重歌唱呼吸 让歌声更动人 篇5

一、重视基础,让呼吸成为歌唱的动力

歌唱中最主要的基础,就是呼吸,那么在歌唱中是如何呼吸的呢?歌声是运用人体的气息慢慢地振动声带,按所要求的音的高低而发出的声音,而呼吸是人体的一种本能,只要人的生命存在,呼吸就永远不会中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说话来交流思想感情,可以随意伸展、停顿或休止,气息较浅,不用很大的力度。但唱歌需要按乐谱发音,声音的长短、高低、强弱都需要有连贯的气息来支持,一个音的圆润和一个乐句的连贯,这都是要看你如何调节气息的压力。当“音高”愈高,声带就愈紧凑,这要靠加强气息的压力来支持,而不是用身体上不规则、无调节的气力;用气力强迫声门只能造成伤害,这个动作要自然、均匀、慢慢地从声门有秩序地通过,这样发出来的音,才是准确的。

首先在歌唱发声时,要保持一个正确的站立姿势,我们要全身心自然放松、舒展,双肩放松,胳膊自然下垂,胸部没有丝毫紧张感,这样呼吸时,才能感到腰部及小腹周围有气息的力量在支持。呼吸时,必须心情平静,全神贯注,这样才能有良好效果。我们唱歌时常常会遇到呼吸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像声音直白、僵硬、不流动,这是呼吸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气息吸得较高,胸部比较紧张,胸腔打不开,喉头上提放不下来,导致喉咙打不开,唱歌时出现挤、卡、僵等不良现象。有时唱歌吸气的声音很大,造成喉咙紧张,空间扩张不够,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气息吸入时摩擦周围的肌肉,造成口腔内干燥,唱出的声音没有光泽度,吸气的声音越大气息就会越浅。

二、歌唱呼吸的基本训练方法

下面我们来了解几种歌唱发声的呼吸训练。

用鼻子吸气体会闻花的感觉。吸气时身体自然放松,用鼻子慢慢地深吸气,好像闻到了花的芳香,这是自己可以感觉到小腹慢慢向外膨胀,胸部开阔而通畅,这都是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的,体会腹部吸气时向外膨胀,呼气时向里收缩的感觉。用“口”吸气。这种方法吸气时比较快,喉咙容易打开,但它容易使口腔干燥,吸气时容易浅或“端”起来,对唱一些较慢的歌曲有一定局限性,唱稍快的歌曲可能好一些。用“鼻口”同时吸气。鼻和口吸气时鼻咽腔和口咽腔的通道就会同时打开,这样气息就会很通畅地通到腔体内,并且吸得很深,演唱时鼻腔、口腔及胸腔会充分打开,协调一致,产生共鸣,这种吸气方法对较快或较慢的歌曲都很适合。

还有用叹气的方法体会呼吸的支持,有时练声或唱歌时,容易把气息“端”起来,这样唱出的声音发白、较浅,腰部的支持力较弱,甚至用不上腰腹部的力量,这时可以运用叹气的感觉体会后腰部及腹部对气息的支持,感觉把声音和气息叹到腰上,在叹的同时就把声音唱出来了,这样逐渐地就把气息调整下来了。

由于我们要唱不同风格的歌曲,所以在呼吸的运用上也会不同。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

当我们唱悠扬、柔和的歌曲时,气息必须流畅连贯,如《教我如何不想他》《牧歌》等,唱这类歌曲时,应在起拍的前一拍上,深深地吸气然后气息平衡,均匀地呼出。当我们演唱快速而活泼的歌曲时,吸气应该是急速而不过于深,用气时,要有弹性地呼出,像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中的《年轻姑娘应该懂得》《打起手鼓唱起歌》,等等。而在唱《黄河颂》《长江之歌》《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时,由于气势较强,音乐跳跃较大,所以吸气要深而有力,唱时横膈膜的操纵必须随着增强,每个音要非常结实清楚地唱出,决不能拖泥带水。所以,唱歌时,吸气、呼气是主动的和有计划的,气息力度运用也是根据歌曲的性质速度而定的。

三、注重歌唱的情感表达,让歌声更动人

有了呼吸有了歌唱当然就不能少了情感,歌唱是情之所使,兴之所至,它使人们充分抒发了内心的情感,歌唱者是音乐的解释者,一首好的作品如没有好的演唱,情形就大不一样了,美的音乐需要美的演唱来匹配。“情”是一切艺术的基本出发点。歌唱是人之天性,是人类真、善、美的折射,是人类的一种自爱的方式,更是人们走向完美的途径,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必须敝开心扉,唱出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感人,才能深入灵魂深处,所以说歌唱能领悟理性、领悟崇高。

歌唱中呼吸的重要性 篇6

呼吸是我们人体承担发声的关键部位, 更是歌唱家歌唱艺术的基础, 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歌唱艺术中极其重要的因素。

1 呼吸对歌唱的重要性

唱歌的基础就是发声, 而发声的核心则是呼吸。可见呼吸在歌唱艺术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声乐的全部艺术主要在于吸足气和善于正确的使用气, 歌唱人员如果不会控制气息, 那么即使有好的听觉和想唱好的愿望, 也是无济于事的。想要拥有无懈可击的歌唱声音, 呼吸的正确与否非常重要, 最关键的就是呼吸和节省呼吸运气。所以说, 呼吸与歌唱紧密相联, 歌唱隶属于呼吸, 同时也是声乐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2 呼吸的特殊性

歌唱呼吸和我们平时进行的呼吸是两回事, 歌唱的特殊性在于歌唱的发声器官就是歌唱者本身, 所以很多时候, 歌唱者就是在演奏属于自己的独特乐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在真实的歌唱过程中, 气息其实是看不到的, 它应该属于歌唱的一种特殊呼吸状态。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 歌唱其实具有抽象性, 这也给声乐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 如何将抽象的呼吸转变为具体的、带有感性的认知, 还需要音乐教师进行分析和探讨。

3 呼吸的生理原理

歌唱呼吸可以为歌唱者提供基本条件, 因为声音的产生与呼吸是分不开的, 更和发声的器官有关系。我们在了解歌唱之前, 要先了解发声器官是如何发声的。人的发声器官主要是由声带、胸腔等部分组成, 歌唱的主要原理是由人的气息经肺部, 通过支气管呼出, 所呼出的气息会直接振动我们的喉头声带, 喉头声带的振动也就代表着声音的出现。要想把声音发得更大、更优美, 还需要通过胸腔共鸣让发出的声音变大, 最终响彻在人们耳畔的声音就是非常响亮的。大多数情况下, 人发出的声音基本上都是由声带振动的频率来决定的, 也就是说声音的大小、强弱和一个人声带振幅的大小是有直接关系的, 而一个人的音色和音质又决定了发出声音的好听程度。如果想要真正使共鸣音调节自如, 还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 而且也要求被培训者五音齐全。

4 呼吸方法

呼吸方法对于歌唱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今较为常用的歌唱呼吸方法有3种, 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在这3种呼吸法中, 由于胸式呼吸法的气息较浅, 主要是依靠上胸来支撑, 当气息达到最高点的时候非常容易造成喉头以及颈部周围肌肉紧张, 最终使歌者发出的声音非常紧, 没有弹性。现阶段这一呼吸方法已经被广大歌唱者摒弃。但是对于腹式呼吸法和胸腹联合呼吸法, 不同的歌唱者又有不同的看法。声乐领域认为腹式呼吸法是最好的歌唱方法, 但是从整个歌唱界来说, 人们比较关注的还是胸腹联合呼吸法。因为这种方法不仅有效解决了胸式呼吸法气息过浅的问题, 而且还很好地运用了腹肌来控制气息, 因而它成为当前最科学、最符合生理结构的一种呼吸方法。

5 歌唱中常见的呼吸问题及解决措施

歌唱教师在传授学生歌唱呼吸方法的时候, 都会采取用鼻子吸气的做法, 这样的做法是我国歌唱教学中非常实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呼吸方法要求学生在吸气的时候, 不要过分强调吸气的动作, 因为长期过分吸气很容易对发声器官造成损害。此外, 就是要注意歌唱中呼吸的利用率。当歌唱者演唱相同乐句时, 要尽量避免大量气息消耗。歌唱人员在进行歌唱的时候, 吸入的呼吸量刚好能够满足歌唱一个乐句的呼吸量就是最好的, 而且在唱完一句之后, 还能够有少量的呼吸, 这样方便下一句的呼吸歌唱。一般情况下, 一次好的吸气应该是不紧、不胀的, 是自然的、可控的。最后还要注意呼吸的方向和状态, 应该提倡呼吸方向的自上而下运行, 要求歌唱的气息连贯流畅, 形体状态、呼吸状态、腔体、表情状态的基本良好。良好的呼吸状态应该是积极而主动式的吸气和呼气, 而不是被动式的。如果是被动式的呼气和吸气, 就会让人感觉唱歌特别费劲, 所以歌唱呼吸的主动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这边, 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成为歌唱的主导。

6 结语

呼吸是歌唱重要的基础, 呼吸代表着歌唱的根基, 只有根基稳固了, 才能够进行歌唱, 而歌唱的前提是需要五音齐全, 只有满足了这两个条件, 才有可能成为一名歌者。掌握好呼吸的节奏, 最终出现的声音必定是美妙的。

摘要:呼吸是我们人体的发声源泉, 也是一个歌唱家歌唱艺术的最坚实基础。我们想要听到更加优美的声音, 就离不开气息的支持, 且吐字的清晰程度也和气息的置换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对歌唱进行分析, 证明了呼吸对歌唱的重要性。

关键词:歌唱,呼吸,重要性,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军.浅谈歌唱音色的训练[J].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2002, (02) :95.

[2]车小红.试论声乐学习中自我意识的培养与应用[J].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 2003, (09) :87.

[3]徐静.高龄化社会与耳鼻咽喉科——谈老人言语音声障碍[C]//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7.

[4]赵晓, 曹辉.复合声带振动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研究[C]//第二届西安——上海两地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

[5]唐莉.声乐教学语言初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1.

[6]张艳红.谈音乐教学中学生歌唱气质的培养[J].艺术教育, 2006, (09) :144-145.

论歌唱中的呼吸技巧 篇7

关键词:歌唱,呼吸技巧

在生活中, 人们需要呼吸, 这种呼吸不需要特别的技巧, 然而在演唱中则不同, 如果在演唱中不注意呼吸的技巧, 在唱歌的时候就会出现间断的现象。一般来说, 人们有几种呼吸方法:1.胸式呼吸法。这种呼吸方法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方法, 它用上胸来呼吸, 其呼吸量只要能让人们能自如地说话就足够。2.腹式呼吸法。这种呼吸方法较深, 它需调动小腹部的收缩来帮助呼吸, 不过这种呼吸方式气吸流动的距离太长, 较难自如控制, 所以在歌唱中也不能单纯依造这种呼吸的方式。3.胸腹式的呼吸方法。这是强调胸和腹部共同呼吸的一种方式, 这种呼吸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呼气和吸气, 能根据需要自如的控制呼吸的力道, 使用这种方式最能满足歌唱的需要。通常, 人们谈到歌唱中要注意呼吸技巧, 指的就是要注意胸腹式的呼吸技巧。

一、歌唱中呼吸技巧的特色

胸腹式的呼吸技巧, 简单地说, 就是要调动胸部和腹部的力量, 使它们能一起承担呼吸量。人们使用这种方法呼吸时, 首先要吸气, 吸气时需口鼻并用, 使用这种吸气方法时, 要使气息走过人体的肺叶, 使胸隔膜运动, 此时胸部开始扩张, 胸、隔、肋三部要有明显的变化。而在呼气时, 要调动腹部的力量, 使用腹部、腰部的力量共同控制呼气的节奏, 使用这种呼气的方式, 能使歌唱的声音深沉有力、富有弹性、富于变化。这种呼吸方式, 就是中外著名歌唱家经常使用的呼吸方法。

人们在初使用胸腹式的呼吸方式时, 有时会有一种疑惑, 即呼气的量和吸气的量需是对等的吗?自己吸入多少气, 就需一次性的呼出多少气吗?实际上不是。经过科学研究发现, 人们在静止的时候, 吸与呼的比例为1比1至1比2之间;如果是正常说话时, 吸与呼的比例为1比5之间, 而如果是为了演唱而呼吸, 就要求演唱的人能自如地控制吸与呼的比例, 直至满足演唱的需要, 这也是歌唱者需勤加练习的重点。

二、歌唱中呼吸技巧的练习

(一) 练习绵长的呼吸

在演唱的时候, 有的演员无法绵长地发音, 这使他们歌唱的时候, 或者声音突然弱下去, 或者声音索性中断。为了使歌唱的时间不会发生这种状况, 歌唱者就需要在做演唱呼吸时练习绵长的发音。这种呼吸方法为先以胸腹式的方法吸气, 然后均匀的, 一点一点地把气息呼出来, 这种呼吸方式能保证歌唱者在演唱时, 能把气息贯穿到歌曲的首尾, 而不会出现在演唱时因为气息不够需要重新换气, 而打断演唱节奏的现象。这种呼吸方式经常应用在抒情的歌曲中, 比如演唱张惠妹的《听海》、席琳·迪翁的《my heart will go on》等抒情式歌曲, 如果歌唱者发音不够绵长, 都会造成演唱的缺陷。

(二) 练习间断的呼吸

部分歌曲, 会要求歌唱者强调一些歌词、一种感情, 这就要求歌唱者在演唱时能瞬间改变平缓的唱法, 而使用强调式的演唱方法。这种突然停顿、加强要演唱的重点, 就是顿音唱法。歌唱者在表演顿音式的唱法时, 要使用胸腹式的吸气方式以后, 短暂的停住呼气, 然后将词句迅速的吐出来。由于胸腹式的吸气足够绵长, 此时再突然呼气, 会使吐字异常清晰、洪亮、富于感情。这种呼吸方式的练习, 适合演唱感情非常强烈的歌曲。比如屠洪刚的《霸王别姬》、叶振棠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就是使用这种呼吸方式演唱。

(三) 练习变化的呼吸

跳音呼吸, 是指部分歌曲的节奏极富变化, 歌唱者唱这类歌曲以后, 要使用胸腹式的吸气方式, 然后在演唱中要使用腰与腹部的力量控制呼气的变化, 使呼吸有时快、有时慢, 使演唱能达成富于变化的效果。比如张信哲的《爱如潮水》、李琼的《山路十八弯》, 在演唱时, 都需要强调用气的变化, 歌唱者在练习时, 要注意控制呼气的节奏性与变化性。

三、演唱中呼吸技巧的使用

(一) 适当地偷气

所谓偷气, 是指歌唱者可利用少许间断的时间, 偷偷吸气, 以便给下面的演唱作准备。学会适当地偷气能够提高演唱的质量。然而偷气的过程中, 要注意到不要露出偷气的痕迹, 以免引响歌唱的整体效果。

(二) 巧妙地歇气

所谓的歇气, 是指在部分词句上加强、停顿, 然后却不使气息中断, 让人关注到这种中断的演唱效果。比如彭丽媛演唱《说聊斋》一曲时, 有一句:“鬼也不是那鬼, 怪也不是那怪”, 她故意在“鬼”和“怪”两句做歇气, 然后给下面的唱段打好铺垫, 这种演唱带来极鲜明的表演效果。

(三) 必要地提气

必要的提气, 是指歌曲唱到某一个阶段以后, 下面要演唱出很强烈的感情, 要表现出极强的节奏, 这个时候, 可以趁机提一口气, 使自己的气息可以变得更饱满、更坚实, 等到下一阶段爆发时, 能够更具感染效果。比如屠洪刚的《霸王别姬》一曲, 在唱完一段委婉抒情的歌曲后, 突然歌词转向“我心中, 你最重在这以前, 歌手提一口气, 然后突然爆发, 造成一种极强的感情对比效果。

(四) 偶尔地抽气

抽气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表演效果, 它是用模仿人抽抽泣泣的方式表达出一种极哀伤的心情, 那是一种把气息一点一点地, 如哭泣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效果。比如戏曲演唱中“女吊”的角色经常要用到抽气的唱法。

(五) 恰当地缓气

所谓的缓气, 是指演唱的时候, 把气息缓缓的、平稳地吐露出来, 造成一种极佳的抒情效果。比如唱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这一曲时, 第一句词“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这几个排比句, 如果用缓气的效果唱, 能够演唱出悠然、自信、自豪的感觉。

(六) 选择地就气

就气是指歌唱者在演唱的时候, 选择必要的时候暂停, 然而这个时候却没有间断演唱的的气息, 而是给演唱一种余韵, 这种余韵能加强情感表现的效果。如歌曲《军港之夜》, 歌曲在唱完以后, 已没有歌词, 歌手苏小明依然用哼唱的方法就气, 这种方式取得了很好的表演效果。

歌唱中的呼吸技巧有其特殊的意义, 它能帮助歌唱者提高歌唱的质量, 歌唱者要做好歌唱中的呼吸技巧训练习, 并在歌唱时巧妙地应用呼吸技巧, 使歌曲能够更富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晓晖.浅谈歌唱中气息的运用[J].大舞台, 2012 (02) .

[2]陈哲.浅谈歌唱的呼吸与发声[J].大舞台, 2011 (06) .

浅论歌唱中的呼吸法 篇8

一、美声唱法中的呼吸方法

美声唱法强调自如、纯净、平稳的发声及灵活准确的声乐技巧。由于它采用胸腹式呼吸法, 比其它唱法喉位更低的发声方法, 因此产生了一种明亮、丰满、松驰、圆润而又具有金属色彩的富于共鸣的音质。构成美声唱法的因素主要有:呼吸、发声、共鸣、语言这四个方面。而呼吸是歌唱的起点, 也是初学者要最先接触的。

在美声发展的漫长过程中, 中外艺术家们不断地探索, 创造了多样的歌唱呼吸法, 归纳起来主要分为: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但经过长久的实践下来, 前两者都有明显的缺陷, 无法用来完美的演绎歌曲被逐步淘汰。胸腹式呼吸法是大多数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所推崇的歌唱呼吸法。该法运用胸腔、横隔膜和腹部肌肉联合控制气息, 能较为全面的调动胸腔、横隔膜及腹部肌肉的整体能动性。使气息容量最大化, 优化了对气息的控制能力。

呼吸是歌唱的第一步, 是声音的源泉。歌唱中呼吸的支持力来源于吸气以后, 吸气肌肉群还需要进一步工作, 不能放松, 继续保持吸气的状态, 使呼与吸之间形成对抗——肺的下部扩张, 横膈膜下沉从而使身体腰腹部肌肉向外横向扩张, 形成一种垂直向上的待发力, 这便是呼吸的支持, 也称之为对抗。忽略或者不重视呼吸的歌唱是虚弱的, 是短命的。好声音的强弱控制、音色优美与否都与呼吸密切相关。一旦掌握了呼吸的艺术, 也就相当于迈出了在艺术生涯中最成功的一步。

二、美声唱法中的呼吸练习法

接下来我就实际训练中初学者如何做到正确呼与吸, 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浅论。

1.怎样吸气, 吸气时注意些什么

“善歌者, 必先调其气。”呼吸是歌唱的灵魂, 呼吸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歌唱的整体。呼吸来源于生活, 但又与生活中的呼吸有着很大的区别。打个比方:拿一朵花放在鼻子前, 我们要贪婪地去闻那泌人心脾的香味, 主要还是通过鼻子, 让气息缓缓地“流入”肺部, 这样的吸无疑是最轻松的, 也能达到吸气位置最深的方法。通过闻花式的吸气, 你会发觉你的胸廓自然地而不是人为地向前、向上抬起, 而肋肌、包括腰部, 同时向四周扩张, 因为闻花是在诱导初学者以自然放松的状态来使吸气肌肉群得以正确的运动, 这样的话, 腔体也就开好了, 共鸣也就丰富了, 为下一步有支持的呼打好了基础。

针对不同的歌曲, 吸气的快与慢也是要区分的, 具体来说, 要注意鼻子和嘴这两个进气通道的合理配合:鼻子可以吸气, 嘴巴也可以吸气, 但两者的功能主次一定要分清楚。如果歌曲的速度是舒缓的, 应当按节拍需要从容换气, 这时, 嘴巴略微张开, 以鼻子为主要通道吸气;如果歌曲速度较快, 节奏紧凑, 那么就需要鼻子和嘴巴两个通道同时吸 (横隔膜下沉几乎同步进行) 。打个比方:突然被吓一跳而倒抽一口冷气, 这样的吸气是最快最深的, 而且是高效的, 你可以体会到腔体尤其是横隔膜的迅速扩张, 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间完成收缩与放松的循环, 能锻炼呼吸器官的快速灵活性, 注意在此过程中鼻子依然为主要通道。

再者, 要根据歌曲中乐句的长度适度吸气, 并调节好吸气肌肉群之间的对抗压力。初学者总是控制不好气息量, 吸多了肌肉僵持, 吸少了又不够唱。气息够不够一定要充分考虑乐句的实际情况:音高、力度、速度、旋律变化等特征, 绝不是吸的越多越好。

做好上述准备后, 就是考虑由此产生的压力怎样和歌曲匹配。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见的喷泉, 之所以能高低起伏, 是因为管道内部的压力在不断的变化。那么歌唱时也是一样的, 先将吸气管道各器官环节敞开打通, 然后吸好气, 并控制住, 用气息的对抗产生一种向上待发的压力, 音越高, 压力越大。初学者要控制好压力的大小, 必须在唱一个乐句前, 头脑中就要有个大概的判断, 以此来确定压力的尺度。

三、呼气的感觉和训练方法

吸好气, 紧接着就是发声, 歌唱是用呼气来使声带振动产生声音。很多初学者唱不好、唱不了高音、唱的很累, 下巴、喉头紧张僵硬, 说到底还是忽略了呼气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初学者应该树立一个观念, 那就是“声音是被气息所带出来的”。用气息把声音从发声管道里送出来, 而不能一张嘴只想着唱。总的来说还是要找感觉, 上面说吸气是找“闻花”的感觉, 那么呼气时想像是在吹蜡烛, 将燃着的烛光吹倒, 但不吹灭, 就这样, 保持烛光不升起来也不灭掉, 保持时间长一点, 然后再换气。要达到这个要求, 吸气一定要闻花时一样自然、平静、柔和。呼气时一定要均匀, 有节制, 要注意吸气的自然性。

当吸气肌肉群完成吸的动作, 控制好, 形成向上的压力——即对抗力后, 发声一定是有支持的, 而下巴是放松的, 像是含着半口水, 喉头是自然放低打开的, 整个发声管道也是畅通无阻的。这时需要一种发声所依赖的感觉——哼!

这个哼不是随意的、无意识的哼, 而是像“冷笑”一样。笔者通过许多尝试后发现:以冷笑为感觉的哼, 最有深度, 支持最明显, 管道前后位置是适中的。这种哼最容易引发呼气肌肉群的正确运动, 唱起歌来能从容做到“脱口而出”。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初学者避免了起音时, 声音掉在嘴里, 一张嘴就紧张的这种现象。这个“冷笑”可不简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 很多学生都不能做到。我建议初学者在练习时站立好, 双手叉腰, 酝酿好冷笑所需要的情绪, 抬笑肌及扩张后咽壁, 保持咽肌张开, 然后联动横隔膜, 统一发声。同时, 要观察发出的冷笑是否自然, 放松。声音是否通透有力、位置是否深且靠后!

做好“冷笑”后, 要将这种感觉和发音位置记住, 把五个元音“a、e、i、o、u”或者是中文歌曲中字的韵母逐个套进去不断练习。

另外, 我还想提供给初学者两种找“感觉”的方法:一是身体放松, 很舒服的坐在椅子上, 坐直并两腿分开, 两手放在腰部。这样连吸带呼而产生的支持最为明显, 可以感到整个腰围在向外扩张。另一个是站立好, 双手举平向前推住一个稳定的物体, 比如墙面, 这时要想象一下自己准备去推一个重物向前运动。开始时先吸好气, 身体前倾, 用力推并形成持续的力 (多注意腰部, 忽略手臂) 。这样的话, 腰部的对抗也会非常明显, 这也是发声时的气息感觉。

综上所述, 无论哪种唱法, 都是以正确的呼吸为基础的。通过此文, 我更想建议初学者将吸与呼分开来逐步理解并展开针对性的训练。要明白呼吸肌肉群的动作方式, 就道如何做到有支持的、有对抗的呼吸。能协调好发声管道上下各器官的配合, 将这个基础打好, 再学其它发声技巧时就更得心应手了。

意大利有句名言:懂得呼吸, 就懂得歌唱!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 唱起歌来轻松自如, 艺术生命也将大大延长!

摘要:“善歌者, 必先调其气”, 呼吸是歌唱的源泉和动力。胸腹式呼吸法是大多数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所推崇的歌唱呼吸法, 歌唱中呼吸的支持力来源于吸气后与呼气前胸腔扩张, 横隔膜下沉, 呼吸肌肉群共同作用产生的对抗力。如何用“闻花”的感觉来吸气?如何用“哼”的感觉来呼气?在实际训练中, 初学者所需的针对性训练。

关键词:歌唱,呼吸

参考文献

[1]P.M.马腊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上一篇:用爱心培养学生成长下一篇:私营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