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能力

2024-11-20

歌唱能力(精选12篇)

歌唱能力 篇1

摘要:歌唱作为一门艺术, 它必须经过每天坚持不懈的练声才能形成一种自觉掌握歌唱规律的能力, 才能满足专业歌唱从表达思想感情出发自如的运用所需要的种种声音技巧。本文笔者就如何正确科学的练声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声乐,练声,手段

练声是提高歌唱基本功的重要手段。在声乐的教学当中, 发声训练是为了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是为了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 提高歌唱的能力, 声音表现力的手段。在音乐界的一些专家曾经提到:“一日不练自己知道, 两日不练老师知道, 三日不练观众知道。”由此可见, 练声对学习声乐的重要。

对于民族声乐的学生, 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语言的表达和传送为目的。要明确嗓音训练只是为了歌唱的语言服务。

1. 在练声的时候, 应该用汉语拼音的单韵母aoeiuǜ来训练。

2. 也可以借鉴意大利语的a ei i ou u两方面结合。在练声的时候, 每一个音都要到位, 每一个字都要到位, 千万不要着急。

3. 练声的时候, 首先以中声区为主, 多唱一些中声区, 多打基础, 不要追求音量。往往学生们练声的时候放大了嗓门, 去追求音量, 如果追求音量的话, 你就不会用脑子去多想全身的调整, 你就不能考虑歌唱的方法, 你唱的对不对?只是注意声音的大小。所以, 练声有七八分力就够了, 重要的是一个感觉的问题。还要注意一点, 每个人的条件不同。有的声带宽一些, 嗓门大一些。有的个子小一些, 声带也短一些, 小一些。大嗓子不要去捏小, 小嗓子也不要去撑大。顺其自然, 他是什么样的条件就按什么样的条件去唱。

通过练声要调整人体这个乐器, 就要明白声音、位置和气息的关系。首先, 鼻口吸气, 打开喉头, 相对稳定喉头, 然后保持气息。吸好气以后, 再出声, 也就是说, 声音是唱到气上的。然后收声音以后, 再放松换气。在练声的过程当中, 还要注意的就是, 要让学生明白声音位置, 只有一个方向, 那就是向上。气息只有一个方向, 就是向下。声音要往气上唱。使声音垂直, 如果位置很低, 气息很高, 那就是喉音。所以在吸气的时候, 就要做到, 你脑子走在前面, 想好位置的方向和气息的方向, 你的声音的方向, 就是有一种上下反向走, 上下分开的感觉。还有一点是声音要在前面, 人在后面。声音永远往前唱, 穿透力在前面。不要自己去听声音, 听声音就会窝的, 也就会含糊不清。声音﹑人合在一起, 声音也是含糊不清的。那么, 人的重心是要在后面, 后面是指腰椎有力, 有个点就可以了, 不要整个的后背发僵。整个后背发僵、人体发僵是不能正常的发挥歌唱的感觉。所以, 后背的劲就用在腰椎上, 那么你整根的脊椎就用上力了, 你的重心也就在后面了。越到高音你的声音要越靠前, 交点越小, 所以这也是个反向。这两个反向, 在练声当中要注意。因为有的学生唱高音的时候喜欢往前栽, 重心在前面站不稳, 这样唱的效果是不好的, 会把喉头的力量加进去, 身体的肩膀会发僵, 不利于你的胸部的扩展。只有人在后面, 肩膀向下向后的时候, 你的胸腔才会扩展, 才能发挥你的声音, 发挥胸腔的共鸣。

很多同学平时不注重练声等到临近考试演出比赛等重要任务之前才急于练习, 根本达不到练声的效果, 到了正式演唱就感到力不从心, 追悔莫及, 怎么办?很显然, 平常要坚持每天的练声, 使歌唱本能和发声机能都得到锻炼, 一旦有任务, 不但机能能够适应, 不宜产生疲劳, 而且还能提高驾驭歌曲的能力, 可见基础打得是否牢固对歌唱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在每天的练声中, 首先要明确这次练声的目的, 是解决问题呢, 还是练习新内容?要练到什么样发声效果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安排好每天的练习内容和应解决的问题是实践的前提, 发声练习是从简单到复杂, 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初学者求成心切, 忽视了基础练习, 盲目的选择一些程度深的练习来为难自己, 试图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 结果进行了较深的练习, 唱出了几个高音, 但由于基础不牢固却养成了不少不良的发声习惯。所以, 我们在平时每天的练习时, 一定要遵循科学原则, 合理安排, 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在这样的过程中求得稳步发展。练习时要根据这些, 综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树立自己的目标, 逐步建立正确的发声理念。

每天练声的时间安排因人而异, 要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有专家认为, 一次十分钟是初学者练唱的时限, 每日可重复两次或三次, 而对于以学者来说每次练声时间可长一些, 可保证在30分钟左右, 每日可重复两次。人的嗓音作为歌唱的“乐器”, 它不同于其它质地的器件, 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然, 练声时间安排并不都是规定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规律, 而练声的时间应该是歌唱者生活时间规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心所欲的学习态度是不可取的。

练声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长期磨练和摸索的过程。因此, 无论在心理, 还是生理保持良好的状态, 全身心投入到每天的练声。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每天的练声是很有必要的。练声要学会“用脑”“用心”来练。有的人嗓音条件很好, 但练习时不动脑子, 不用心盲目瞎唱, 学了几年却无多少长进。有的人嗓音条件不好, 但肯动脑筋, 肯用心体会和钻研, 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弥补先天的不足而有所成就。在每天练声时, 首先要做好心理上思想上的准备工作, 让正确的思想指挥肌肉的运动, 用心理上的想象来帮助生理上各发声器官的活动。

心理状态有了, 生理状态也要一并准备好, 在这里所讲的生理状态主要是练声时的姿态以及身体状态。练声姿态的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着歌唱方法的好坏。另外, 每天保持良好的歌唱姿态对培养自身的舞台形象也起着关键作用。

歌唱作为一门艺术, 它必须经过每天坚持不懈的练声, 才能形成一种自觉掌握歌唱规律的能力, 才能满足专业歌唱从表达思想感情出发, 自如地运用所需要的种种声音技巧。而这种能力不经过由浅入深、日积月累持续不断、系统反复的磨练是不可能得到的。所以, 我们一定要重视每天的练声。只有长时间实践, 才会发现它的有效性。

歌唱能力 篇2

昆山市花桥中心幼儿园 范娟

2011年是很特别的一年,这一年里一首首铿锵有力、气势恢宏的红色经典革命歌曲围绕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身边,奏响祖国建党九十周年的华诞。在建党90周年的纪念日里,“唱红歌”成了全国上下一道独特的风景。《团结就是力量》、《十送红军》等经典老歌,舞台、公园、学校,处处唱响。

今年流行唱红歌。手机的铃声、电视节目里、更为常见的有广场上、河堤旁、公园里不经意间你就能听到红歌,这些歌曲历经了风雨几十年,曾一度沉默消失,而今年却又回来了,且非常流行。这种力量很大很强,挡也挡不住。

红歌主要是指红色经典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新中国成立以来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各类健康和进步的歌曲,还包括世界各国经典革命歌曲。五四运动后至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时期,创作传唱的革命歌曲采用旧曲填新词的方式,注入革命的道理,启迪工人的觉悟,成为那时候深入人心的通俗艺术形式,受到工人群众的欢迎。如《工农联盟歌》、《五一纪念歌》、《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歌》等。同时在根据地兴起的时期也同样出现了很多有根据地时期特点的红歌:如井冈山根据地的《送郎当红军》、《当兵就要当红军》、《保卫革命根据地战斗曲》、《上前线去》、《共产儿歌团歌》等。鄂豫皖根据地的《八月桂花遍地开》、《会师歌》等。陕北根据地的《哥哥抗钢枪》、《打南沟岔》、《刘志丹》等。这些歌曲反映了红军斗争生活的革命歌曲、表现红军战士的斗志与风貌,还反映根据地人民群众的革命政权。热爱红军的革命情感。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激起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全面抗战的怒潮,促进了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掀起高潮,也涌现出一大批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抗战歌曲,其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延安颂》等。最后在中国共产领导人民军队解放战争期间,一支支解放军铁流战斗的胜利之歌到处传扬。如《胜利进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新民主主义进行曲》《淮海战役组歌》等歌曲充溢着革命战士英勇无畏的气概,也表现出解放区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幸福与欢乐。就这样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九十周年来一支支歌唱社会主义祖国、歌唱民族团结、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如《唱支山歌给党听》《我爱北京天安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二小放牛郎》《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爱你中国》《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军港之夜》《小白杨》等等见证着我们祖国的成长,见证着党的成长,见证着我们祖国人民的成长。九十年风雨带给人们以革命的激情、抗争的蒙情、胜利的信心和全方位的艺术享受。

红色歌曲优美的旋律能够使人产生高尚的想法,丰富人类的感情,促进人类对情感深邃内涵的理解,达到心灵和谐以及与自然的契合。其所具有的极高的审美价值,起到了引领人们觉醒,激发人们的革命斗志,鼓舞人们的奋斗,凝聚人们爱党爱祖国的热情与修复人们的心灵的作用。

九十年红歌——歌唱我心中的梦想。还记得小时候那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脍炙人口的红歌吗?唱着这首歌,渐渐地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朴素的情感,那时候我就有了长大后要为祖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的想法。这首歌曲是所有红歌的主旋律,中国共产党缔造了新中国,发展了新中国,强大了新中国!使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的记忆。

九十年红歌——歌唱我成长的印记。一首首红歌教育着一代代人成长,我便是这一代代人中的一员,在红歌中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使大家在唱红歌中受到教育,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和伟大祖国好,坚定了我们跟党走,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和信念。在党的指引下,成长的道路充满动力与生机。雷锋这个好榜样的力量让我思考怎样去学习和做人。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一首歌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飘扬的五星红旗是那么的鲜艳;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影片中的英雄人物会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仍无悔无怨。党在我心中,渐渐变得崇高、清晰、新鲜。祖国正在前进,党正在发展,我正在成长,党已深深地烙在我心中.我知道,我还会继续为他感动,为他雀跃,为他思索。从那时起,党在我心里是一座丰碑,是一个灯塔,是一面旗帜,让我敬仰、引我前行、促我奋进。于是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成了我最大的心愿。岁月如梭,我蜕去青涩,在这个党性锻炼的大熔炉里,我快速的成长着。孔繁森、李素丽、陈金水这些优秀党员的事迹一次次感动了我。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争,没有硝烟,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最艰苦、或最平凡的岗位上,但他们一样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自己的宝贵青春和满腔热血奉献给了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他们让我更坚定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决心。

九十年红歌——歌唱我教育事业的开始。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为党的事业做些什么,我一直在苦苦思索。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家访,批好每一次作业,接好每一个家长电话,写好每一篇教育日记。我相信,为党奉献的具体行动就凝聚在这些平平常常的小事里。小事往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思想素养。在抓大事大节的同时,不可轻视小节,不可放过小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不愿做,何以做大事。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机遇有差别、岗位有不同,但只要我们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就会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书写有意义的人生。只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就是一个乐清教育人最大的幸福!

九十年红歌——歌唱我家乡的蓬勃发展。我们花桥国际商务城正在坚持旧城改造和新区拓展相结合的城市发展理念,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城市长远规划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一座现代化城市正在凤台崛起!当你看到我们城区天蓝水净、河清堤绿、风和日丽、城美路洁时„„ 你就会明白,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听民声、聚民智、凝民力,情系民生,服务群众,就是对人民所赋予的权利的最好的诠释,就是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最好实践。当前,花桥国际商务城正在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开发建设步伐,高水平地实施开发建设。一是形成区域内比较完善的交通框架(重点完成绿地大道东延伸段、商务大道、312国道曹安段改造,沪宁高速花桥互通改造等工程)。二是形成高标准的基础设施体系。用电方面,实现双回路一级环网供电;用水方面,逐步在全区接入可直接饮用的直供水;用气方面,使用“西气东输”管网提供的优质天然气;通讯网络方面,商务城拥有先进的光缆、宽带通信网络,上海电信区号“021”已经接入花桥。目前正规划建设国内领先的“四位一体”新型数字化生态环境,实现“花桥E桥通”。三是形成功能完备的配套设施和生态环境系统。明年,商务城将完成中央公园、生态园等生态景观建设;由香港东方海外公司投资,希尔顿国际酒店集团管理的五星级酒店业将投入运营;绿地同济医院、中福会幼儿园、韩国易买得超市、麦当劳、娱乐休闲中心、运动健身中心等一批生活配套设施也将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商务城周边还拥有大上海高尔夫球场、旭宝高尔夫球场、光明高尔夫球场、太阳岛高尔夫球场等休闲运动场所,可以满足商务人员对高品质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通过今明两年的努力,商务城将高水准完成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和生态环境建设,构筑最适宜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商务人士工作生活的环境。九十年红歌——歌唱党的重要性。岁月的长河终于汇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洪流,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着日趋激烈地国力竞争,党任重而道远。在前进的道路上党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距离。有些人因此产生疑虑,担心党能否经受住考验,能否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去年年初,党中央提出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作为一名基层普通党员参与其中。在这几个月中,我认真学习了《读本》和《党章》,重温了党的历史,我陷入了沉思。我们的党历经风雨、历经坎坷,几十年来励精图治,粉碎了西方国家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解决中国人民温饱问题的预言,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香港回来了,澳门回来了,中国终于崛起于世界的东方,重显东方巨龙的风采,这都是红歌激励着我们党的前进,也说明了党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九十年红歌——歌唱祖国在前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多么亲切,多么真实的词句啊。回首中国的艰辛历程,是中华民族一部饱含血泪的近代史,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样一条真理:“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只有强大起来,才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中华民族只有完成伟大的民族复兴,才能够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共产党,也只有共产党才会带领劳苦大众翻身作主人,也只有共产党才会凝聚起亿万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心,把列强赶出中华大地。

“九十征程标青史,一路征战一路歌”。九十年的风雨征程,我们党引领着中华民族,引领着东方古国这艘历史航船驶向共产主义的幸福彼岸!未来,我们肩负使命,继往开来,用青春书写祖国最灿烂的一笔,一路高歌,一路征战!

高中音乐教学中歌唱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高中音乐;歌唱能力;培养

歌唱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效率的基础。在我国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导致学生的歌唱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新课改要求教师能够转变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重视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提高。以下文章就高中音乐教学中歌唱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音乐歌唱技巧的相关内容

首先,从气息来说。无论是哪种音乐的发音和歌唱均需要学生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气息,采用歌唱呼吸的方法来帮助达到歌唱发声的目的。目前我国音乐中较长使用的歌唱呼吸法包括胸腹呼吸法以及肌肉呼吸法等,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音乐学习的需求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和提高;其次,从语言来看。地区不同,语言的发音也存在略微的区别,如何掌握不同音乐的语言特色也是歌唱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从共鸣现象来说。共鸣是物理学科中的专有名词,其所指的是因为震动而向外界传递声音的一种歌唱技巧。事实上,人体内部也存在共鸣腔体,对演唱过程中听过共鸣前提产生的音乐会更加完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歌唱表现能力。

二、歌唱能力的培养重点

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重点有三个方面:第一,形象歌唱。即学生在歌唱表演过程中可以利用感性的形象来引起听众的共鸣。当学生掌握必要的歌唱技巧时,基本上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第二,情感歌唱。在具备必要的歌唱技巧和能力的前提下,学生还需要充分挖掘音乐中的情感功能,并在表演过程中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传递给听众。这一过程就是歌唱能力的提升过程,说明学生的歌唱能力较佳;最后,创作歌唱。学习音乐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对其他的音乐作品进行翻唱,更多的是要学生能够对作品进行独立创作。创作可以是词曲的创作,也可以是音乐作品特色的创作,无论如何,在音乐作品中体现啊自己的特色,进行不但创新就是学生必须要求掌握的歌唱能力。

三、高中音乐教学中歌唱能力的培养策略

1.语言训练

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技巧,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的独创能力,增强学生对高中音乐知识的认识。语言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也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其他同学进行语言上的交流,以掌握更多语言精髓,实现歌唱能力的提高。

2.作品鉴赏训练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让学生进行作品鉴赏训练。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较为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获得的实践训练几乎也较少,因此难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新时期,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艺术作品和音乐作品进行多媒体赏析的形式,来增强学生对音乐歌唱技巧的掌握。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演播厅进行咬字训练,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实际的歌唱技巧。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自己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情绪,这样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歌唱情感,增强学生的创作灵感。

3.实际演唱训练

音乐学习中,学生一定要学会独唱和合唱,而无论是哪种歌唱形式,学生均需要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提高自我歌唱能力。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歌唱训练,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检验自己的歌唱水平,暴露自己的歌唱问题,从而进行歌唱能力的检验和提高。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对这一环节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演唱训练形式化现象严重。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必须要对学生个人进行个别训练,及时找到学生歌唱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进行歌唱技巧的调整,切实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促进学生音乐学习的更好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音乐在社会中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多,人们对音乐学习的追捧也越来越厉害。但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并不容易。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气息、发声等方面进行训练,还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使听众能够产生共鸣,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实现音乐歌唱的独唱性。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求教师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作品赏析训练以及语言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歌唱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宁.浅谈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168.

培养学生歌唱能力的探讨 篇4

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学好音乐的前提。不管做任何一件事, 如果学生对它没有兴趣是怎么也做不好的。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应在课前多下一番功夫。教师的范唱要做到声情并茂, 要感染到学生, 教师的伴奏要吸引住学生, 让学生产生想唱歌的欲望。

二、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学生的坐姿要正确。身体应坐正, 上身微微前倾, 胸脯挺起, 头微微抬起, 喉头放松……学生的发声训练也很重要, 教师最好能在每堂课上抽出一小段时间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呼吸是否平稳自然, 发音是否正确, 咬字吐字是否正确而清晰, 有没有注意到声音的控制, 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是否有所进步和提高。当然, 在这里教师对学生应以表扬为主,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进步, 使他们从心里感到高兴, 从而使学生喜欢音乐课。

三、让学生唱会歌曲

学生学唱一首歌曲前, 教师的范唱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演唱能否打动学生, 能不能做到声情并茂, 有没有把歌曲作者的写作意图完全表现出来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是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第一印象。如果教师的演唱能感染到学生, 学生就会从心里感到要学唱这首歌曲, 他们学的时候就会很认真, 就很愿意去记忆歌曲的旋律、歌曲的歌词。聆听、模仿、重复是唱会歌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让学生反复聆听、反复模唱。针对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尽量不要采用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的方法, 可完整地跟着伴奏唱, 重点部分、难点部分可跟老师唱, 让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会这首歌曲。

四、让学生唱好歌曲

唱好歌是在唱会歌中体现的, 唱会歌是唱好歌的前提。唱好歌有两层含义, 一是选好适合演唱对象所唱的歌。要选择适合中小学生演唱的歌, 内容要健康和积极向上, 能反映时代风貌。比如音乐教材中所精选的歌。二是把歌唱好。要把歌唱好, 首先, 要记住歌词。如果歌词记不住是怎么也唱不好的。其次, 是引导学生比较歌曲的哪些部分相同, 哪里有了变化, 哪一句唱得强, 哪一句唱得弱, 哪一句应唱得有弹性, 哪些地方需要换气, 歌曲结束部分应怎样处理。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来选择唱法, 选择唱法时要结合自己的个性, 要结合少年儿童的自身特点。强调歌唱的个性化是一种趋势, 要提倡唱歌时候有个性化的表现, 不要一开始就把学生的个性发展给束缚了。歌词是歌曲的灵魂, 唱好歌需要反复研读歌词, 有感情地大声诵读歌词, 分析体会歌词的每一层意思, 分析吃透作者的写作意图, 逐步学会有层次地表现歌曲的情绪。在歌唱过程中, 要指导学生注意咬字清晰, 要选择适合表现歌曲的音色, 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地歌唱, 能够比较自信地在大家面前有表情地歌唱。此外, 演唱时的肢体语言也是很重要的, 身体动作不要过大, 要大方得体, 要结合歌曲的内容、情绪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地做出一些动作, 这样能提高表演者的演唱效果。

五、让学生会唱歌

会唱歌是在唱好歌中生成的, 唱好歌是会唱歌的前提。会唱歌的要求很多, 范围也很广。首先演唱者要对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了解, 要仔细分析研究歌曲的旋律、情绪。演唱者在演唱之前就要进入演出状态, 要调整好自己的呼吸, 要注意保持正确的演唱姿势。如果是站着演唱, 演唱者应站直, 上身前倾, 微微抬头挺胸, 注意选择适合歌曲情绪的表情。咬字、吐字要正确而清晰, 要注意自己的音色, 声音要能掌控自如, 特别是渐强记号处, 不能一开始就把气用完, 最后该强的地方声音上不去, 甚至没有了声音。顿音记号处要唱得短促、有力、有弹性。还要特别注意装饰音处的唱法, 普通的演唱者往往不那么注意, 而会唱歌的人就十分重视, 通常要反复练习、反复推敲直到满意为止。这就是细小的区别。会唱歌的人对歌曲的处理非常重视。歌曲的情感处理是歌唱艺术的生命和灵魂, 演唱者要对歌曲的内涵十分了解。所谓歌曲内涵, 是指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掌握歌曲的内涵是演唱者唱好歌曲的基础。歌曲的情感处理是作者赋予作品的形式和内涵, 这就对演唱者在文化素养、歌唱水平、嗓音条件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演唱者的演唱将直接影响到对作品的诠释和表现程度。优秀的演唱者对歌曲的情感处理不是单一局限、呆板僵化的, 而是合理、灵活、巧妙的。有感情的演唱是装不出来的, 应是从内心深处有感而发, 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只有具有真情实感, 才能感动观众。歌曲的处理不是一个简单的程序, 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要靠平时的积累。

参考文献

[1]周芸.“音”材施教, 助力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J].内蒙古教育, 2015 (36) .

[2]邢金芳.音乐课堂的结课艺术探究[J].成才之路, 2016 (01) .

歌唱比赛策划书--校园歌唱比赛 篇5

歌唱是表达情感的极佳方式,让我们的歌声唱响在春天的太湖湖畔,唱响在每一颗驿动的心里。我们南洋学院信息系人怀着满腔热情,决心用最质朴却最真诚的方式去歌唱春天。这也是我们把主题定为“唱响春天---卡拉O K歌唱比赛”的初衷。

比赛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让他们尽情讴歌,尽情欢畅,唱出我们青年人的热情与朝气,唱出我们信息系真我的风采,唱出愿学校蒸蒸日上的赞歌。

活动地点:

预赛:

决赛 :

活动时间:

预赛:

决赛:

主办机构:

指导老师:

具体活动安排:

一、预赛

具体活动计划:

1、参赛同学将伴奏磁带或CD等及舞台氛围的要求提前报到各班长处,再汇总到文化部负责人。

2、预赛前1天进行比赛顺序的抽签。

3、比赛前一天,所有参赛选手走台,以熟悉比赛场地。

4、比赛当天,所有工作人员需提前半个小时到场,对会场环境进行熟悉,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5、主持在预赛中主要起各个选手间的连接作用,要使比赛快速不拖沓地进行。

6、在所有参赛选手出场完毕,统计得出比赛结果期间,邀请评委对预赛进行总结。

7、赛后张贴决赛宣传海报,并附有进入决赛的选手名

二、决赛

现场环境布置:

1、在比赛开始前把舞台布置好,并适当地播放一些节奏轻快的歌曲迎接观众。

2、设计一个以歌唱春天为主题的布景。

3、以气球、拉花等装饰品装饰舞台。

4、给每位进场观众派发荧光棒和哨子,以搞好现场气氛。

具体活动计划:

1、决赛前半天布置好舞台,且做好赛场出入口,选票及其它物品发放的准备工作。

2、决赛当天下午进行彩排以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

3、为了能够在歌唱比赛的决赛中营造良好的气氛,提高观众的热情,使比赛更有声有色地进行,我们在比赛的过程中加插观众有奖投票以及面向观众的小游戏。同时,可邀请其他系表演嘉宾客串演出。

三、幕后人员分工:

1、场监: 负责协调及监督整个会场工作,且要对比赛的具体细节十分熟悉。

2、入场组: A.签到处:负责签到 带领选手等人入席

B.派发组:派发入场观众的选票、荧光棒、哨子及 选手的号码牌

3、台布置: 负责前期的舞台布置及主席台必需品的准备 (如饮水等)

4、道具组: A.道具组:切换磁带

B. 灯光:

C. 音响:

5、催场组: 预先通知下一组比赛人员,保证比赛连贯进行。

6、气氛组: 人数不限,主要由热心同学组成。分布在会场的 不同部分。

五、奖励办法:

1.第一名1个、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2.另设最具台风奖、最具潜质奖、最佳演绎奖以及特别创意奖各一名。

3.优秀组织奖若干个。

4.获奖选手送院十佳歌手大赛。

六、歌唱比赛评分标准(满分100分),

1、嗓音条件好,声音舒服、自然、圆润,无唱法上的毛病。

2 、音准、节奏、音乐理解能力等,综合音乐感觉好,即有较强的理解表现能力,能深入歌曲的内容。

3、歌曲选择适当,演唱完整,熟练,并有一定的技能技巧。

4、精神饱满,竞技状态和临场发挥良好。

5、与歌曲伴奏配合默契。

6、服装化妆情况

7、吐字清楚

8、认为最具台风、最具潜质、最佳演泽、特别创意处打上“√ ”

9、优秀组织奖评分标准:班级参加比赛总分和。

姓名

音色及唱法20分

音准、节奏 20分

歌曲选择及演唱技巧 20分

咬字、吐字 10分

台风

20分

服装、化妆

10分

最具台风

最具潜质

最佳演泽

特别创意

歌唱能力 篇6

关键词:歌唱;音准;能力;提高

歌唱活动是直接与情感相连,与心灵相通的。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歌唱活动与情感相关联,是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活动。不管是成年人还是中小学生,要想唱好歌曲,就必须拥有一个好的音准。可是,在如今的中职音乐课堂上,学生发音不准,找不到调的问题十分严重。音准是演唱的基础,而我们有很多学生在音准上存在问题。有的能听出音高,但是音唱不准;有的发声方法不当,导致唱出的音跑调,学生幾乎不识简谱和五线谱,甚至有的学生天生的“五音不全”,学生唱时谈不上歌唱音准、发声方法和技巧,这给我们音乐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为解决学生歌唱的音准问题,我在音乐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方法,以使学生的歌唱音准能力得到提高。

一、建立课堂常规,养成良好演唱习惯

在上课前用5分钟的音准练习来培养学生的音准是我在歌唱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音乐的高低形成音高概念,能把基本的音高关系掌握好,这是唱好一首歌曲的基本素养,因此我在教学中把音准的常规训练放到了每节课的组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练习中不觉得枯燥、乏味,我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训练。

二、采用游戏方法,提高学生的歌唱音准能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做游戏能使身心愉悦。我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将游戏穿插在教学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学歌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带领学生做游戏《找朋友》,先请每个孩子按自己的理解、想象,用“dɑo”唱出一个固定音高的长音,然后自己唱自己的音随之走动,互相接近,同时听别人的音,发现对方唱的音和自己一样,就靠在一起;发现另一个人唱的音比自己高,两人就向他走去,并提高自己所唱的音,使之和它一样高。最后大家向唱得最高的人靠拢,统一在最高音上。然后教师在钢琴上弹出“dɑo”音,学生再模唱练习,到唱准为止。在游戏中学生热情高涨、兴趣盎然。在玩中学,在乐中学,这不仅使枯燥乏味的音高训练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还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歌唱音准能力。

三、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歌曲节奏,提高学生的歌唱音准能力

节奏是一种以一定速度的快慢的节拍,主要是运用速度上的快慢和音调上的高低把它们组合到一起。节奏是音乐的生命,被比喻为音乐家的骨架。我从节奏入手对农村学生进行歌唱音准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运用身体动作,训练歌曲节奏能提高学生歌唱音准能力。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也就是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教师启发、引导、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表达对节奏的认识。

四、教师范唱,拉近师生距离

我们是音乐教师,因此我们要以自身的优势,把歌曲的美通过言传身教来进行传授,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歌曲的美而且能感受到音乐教师的魅力所在。它展示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正确的歌唱状态。如,正确的呼吸状态、正确的口腔状态和规范的语言等等。“正确的声音概念”即“歌唱者对嗓音歌唱声音的音乐物理属性的思考、认识与理解形成的具体思想概念。”学生歌唱得好与坏,关键在于这个学生是否有一幅好的音乐耳朵,能否通过听觉来分辨自己的声音与范唱声音的差别。因为教师的范唱是全方位的,不仅可以清晰地让学生听到正确的歌唱,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演唱时的姿势和口型以及表情和体形动作,掌握正确的唱歌方法及正确的演唱。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好的范唱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歌唱方法,还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歌曲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五、鼓励学生进行创编,提高歌唱音准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运用已有知识,创编歌词,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机会。

歌唱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非常重要,教学方法不当,会使学生渐渐丧失兴趣。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想办法让歌唱教学活起来、动起来、乐起来、跳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歌唱能力、音高、音准、识谱能力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教师不断地总结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断地练习,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晓爱.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如何提高歌唱情感表达的能力 篇7

歌唱是以技巧为基础来表现情感的过程。技巧与情感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是紧密相关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声”传“情”呢?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呼吸与发声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 良好的呼吸对歌唱者情感的表达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说懂得了呼吸也就了解了歌唱的技巧, 在现实学习当中, 呼吸是我们一个重要的基础内容需要刻苦的训练。打嘟噜练习、狗喘气练习等。然而我们经过检查调研发现, 很多事与想象的不太一样:学习中有个别同学为了做到“气沉丹田”, 每次呼吸一口气都把肚子挺起来;还有一些同学想表现出有深厚的气息支撑, 腹部故作处于僵硬的状态;还有一些学生把声音有柔和贯通的气息支持提气虚着喉咙唱, 弄不清楚什么是通, 什么是虚。究其原因何在, 呼吸问题没解决好都是出在表面的问题上, 但实质原因往往是歌唱的呼吸“功利性”太强, 太想把呼吸做好, 走进了为呼吸而呼吸的怪圈, 致使呼吸器官处于应激状态。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种状况呢?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 站姿要端正, 双脚略开, 重心落在双脚, 两眼平视, 双手自然下垂, 不可耸肩, 双肩可略向后拉, 自然挺胸, 头、颈要挺直放松, 全身自然挺拔。其次一定要思想上先想到, 心理状态正确、积极, 才会有生理上的正确反映。同时我们不妨做一些抒发情感内容方面的具体表现所需要的动作或状态的训练, 使人处于情感抒发的动作过程之中, 整个身心运动起来。这样, 我们就会发现原本“功利性”的呼吸大大减弱, 呼吸器官也会逐渐放松并随着动作的引导、情感的抒发而有机的运转起来。不仅如此, 丰富的内心情感变化还会引发出不同的音色, 不同的声响, 同时使我们能够更加积极的表达自身情感。

(二) 共鸣

歌唱的共鸣关系到歌唱的音色、音量和表现力, 共鸣能够形成的声音表现力变化比声带自身的发声能量大的多。人的共鸣腔体主要分为头、口、胸腔三个部分, 在歌唱中这三个腔体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缺少任何一部分的参与都会影响整体的共鸣效果。平时要多做哼鸣练习, 这有助于我们优美共鸣的获得。在学习中老师要求我在哼唱时, 先用打哈欠的感觉把口咽腔鼻咽腔最大限度的打开把气息沉底找准气息的支持点, 腰腹撑后背扩张的感觉。然后去想象从后腰起沿后脊柱至头顶的上方有一根管子, 想像头腔就像一个倒扣的真空瓶, 声音被从腰部抽入头腔, 眉心和鼻梁处要有轻微的震动, 并且每个声音都要从这一个点出来。

“在学习中主要通过音阶12345|54321的练习方法唱‘m’使我们获得共鸣, 或者可以学习牛叫的声音, 类似打电话‘嗯’ (什么) 和“嗯” (明白了) 练习共鸣的获得。另外我的老师要求我在练习时学习婴儿哭泣的声音说话, 假想某人在远处我们大声呼喊:你—快—过—来, 那—里—危—险, 快—!, 要我从低到高一声一声的叫来练习, 使我找到共鸣的感觉。”

(三) 咬字吐字

声乐艺术与其他音乐形式的不同之处是它能通过语言来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 它比别的音乐形式更能直接的与观众产生交流和共鸣, 这就要求歌唱者要有较强的情感表达能力, 而且必须具备较强的咬字吐字能力, 演唱时达到字正腔圆, 我国的民族声乐对汉字的读字也特别强调字头、字腹和字尾的区别与连贯。其方法是:“歌一字, 字头、字身、字尾, 以完成一字之音。字头即声母也;字腹即韵母也;字尾韵之结声也。”对字头、字身、字尾的这种区别, 目的是要求歌唱者在歌唱时将一些字长的更加结实圆润。

二、优秀的音乐素养是关键

作为声乐专业的学生, 若能在具备良好的演唱技术之外, 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音乐鉴赏能力、歌曲处理与表现能力、舞台表演能力) , 培养与自己专业相符合的性格, 则会再许多方面体会到好处, 从而积累较丰富的学术知识, 更深刻的理解作品及忠实的反映作曲家的风格和作品的性质。这些能力的提高实际上是专业修养层次提高的外在表现。如何通过后天的实践活动使自己的音乐素质能力得到提高呢?我们需从以下几方面来锻炼提高。

(一) 音乐鉴赏能力

1、加强声乐理论培养, 把握风格流派

例如去阅读音乐文献、音乐历史, 有计划的学习乐理、和声、曲式等音乐理论知识并潜心研究歌唱表演艺术的学问及其相关的知识, 以便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并采取与之更为符合的演唱手法。要熟悉不同时代和各类作曲家的风格特点, 以便达到能更正确的判断及表现所唱的音乐作品风格性质, 如聂耳的救亡歌曲富有战斗性, 演唱时要情绪饱满、激昂的;施光南的歌曲富有歌唱性, 演唱要抒情的, 这与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是有关系的。另外还要经常聆听各种优秀的音像资料和不同类型的音乐会, 比较不同音乐作品的不同版本, 以便有利于自己鉴赏水品的提高。

2、加强感性经验的积累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声音的艺术, 了解这门艺术的直接途径就是聆听, 只有在聆听中才能发展我们的鉴赏能力。然而调查发现同学们平时不太注重这方面的训练, 听的数量非常少, 这对于提高我们的音乐修养是极为不利的。那么, 如何听呢。首先, 从一些短小的、结构简单的乐曲开始, 由小渐大、由浅入深的反复聆听进行锻炼提高。当我们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要素不再陌生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听觉印象之后, 我们的鉴赏能力也会随之有一个新的提高。如河北民歌《小白菜》 (如谱例2.1所示) :

谱例2.1

我们欣赏时可以先从了解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一个失去亲娘而受虐待、孤苦无依女孩的悲凉凄苦的内容入手, 分析它的乐句衔接特征, 呈下行趋势表现了悲泣情绪。在听的时候注意感受音乐的纯真、质朴的情感, 如泣如诉的。注意感受音乐的节奏, 宽广舒展, 速度缓慢塑造的是女孩悲惨的形象。其次, 对同一首作品要反复地听, 尤其是一些大型的音乐作品.只有在多次聆听后才能为我们的听觉所把握。因为构成音乐作品的只是那些瞬间即逝的声音, 这些声音以单音或多音组合的方式相继展现给我们的听觉, 当一首乐曲的最后一个音结束之后, 这首乐曲便从我们身旁消逝, 它留给我们的只有听觉上的某种印象。所以一定要多给我们的听觉创造多接触音乐的机会。

摘要:歌唱是以技巧为基础来表现情感的过程。良好的歌唱技巧是基础, 如何做到声传情很重要。

浅析歌唱舞台表演能力的提高策略 篇8

歌曲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一件歌曲艺术作品在词作家完成创作后,对于作品本身的生命来说只能算完成了一半,另一半则是通过歌唱演员的歌唱和表演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活呈现于大众面前。由此可探见歌唱与表演对塑造作品艺术形象本身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然而,在这其中歌唱演员的歌唱技能技巧又是歌唱演员的基本功,如果连这点基本功都不具备,那就谈不上后面的表演。因而对于歌唱演员自身所必备的歌唱技能技巧我们可以暂时不谈,而侧重去探究歌唱的表演,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歌唱表演在歌唱艺术中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日常视野中,不乏有歌唱演员从头到尾只顾其演唱而不注重舞台表演。或者是在其中有几个表演的手势,但是动作要么不是显得缺乏生机就是表演的动作与歌曲演唱的情景完全不相融,让人看起来很别扭。因此,现实亟需加强和重视歌唱的舞台表演来促进歌唱与表演融为一体。

二、歌唱者应具备的舞台表演素质

音乐欣赏和音乐创作是相对关联,缺一不可,没创作的音乐欣赏就失去了对象,没欣赏音乐创作就失去了价值,而表演则是联结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唯一中介。然而舞台表演要达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效果,要求歌唱者必须具备扎实的演唱技能、广博的文化知识以及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使演唱达到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可以说,歌唱者自身素质的高低是演唱成败的关键。

1、把握技巧

作为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声乐表演要求表演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声音素质,当然长期的基本功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科学的发声方法、气息控制、语言处理等基本专业技术的训练,演唱者要获得完美的艺术表现也是不可能的。这里并不是说高超的表演技巧决定一切,而是对声乐演唱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真正的表演艺术家不仅要具有完善高超的演唱技巧,而且要有丰富、深刻的人生体验与积累,这种体验与积累往往有助于个人技巧的提高与展现。

2、拓展知识

音乐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通过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的宝物音乐创作与表演的规律,提高音乐作品理解力。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对于音乐表演也是至关重要的:学习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音乐,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其内容作出准确的诠释;文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歌词含意,进而对歌曲的内容更准确地把握,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的吐字和发音;地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表演时,准确把握作品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以及乐曲的特点;美学知识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

3、感悟音乐

音乐来源于生活,许多音乐作品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要唱好一首作品,首先应了解生活,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挖掘作品内部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就拿歌曲《永远的花样年华》来说,这首歌曲是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金环的唱段曲目之一,整部歌剧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而创作的,歌剧中的情节离我们的时代较远,那么我们如何把握呢?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体会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分析歌曲的结构。笔者认为其中人性的挖掘是其唱段的闪光点,创新不仅在于形式,更重要在于内容,要真实可信的完成人物塑造,就必须在人性上加以深刻的开掘,正如指挥家卡拉扬所说“指挥家不只是总谱的执行者,而是赋予总谱以生命的人。”

三、提高歌唱者舞台表演水平的路径与方法

1、形体动作和表情训练

歌唱时的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是演唱者创造角色的一种技术手段,也是歌唱者舞台表演的形象要素,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歌唱者在训练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去策划,设计一些必要的诸如“引”、“定”、“开”、“合”、“托”、“错”等手势并进行反复练习。例如歌唱者在演唱《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时,当唱到“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时可用端掌来表示自我和内心情感的表述。但应该注意的是:歌唱者在演唱时手势不能太多,双手动作要求自然、协调,做到随情而动,把手势动作放在有意无意之间,使歌声、手势与感情完全融汇在一起。第二,歌唱时的面部表情训练,面部表情是指眼神、眉毛、嘴、面部肌肉的变化。我国古代卓越的音乐家、诗人和思想家嵇康,在他的《声无哀乐论》中说:“夫喜、怒、哀、乐、爱、憎、惭、惧凡此八者,生民所以接物传情,区别有属、而不可溢者也。”人的各种感情在产生时都会在面部有所表现。其中眼神是最重要的方面,“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眼神最能将歌曲的意境,内心的感情用目光传送给观众,以引起内心的共鸣。面部表情的训练一是对着镜子做各种表情的练习,注意嘴巴眼睛的协调;二是选取一些不同情绪的歌曲来训练自己的表情;三是模仿优秀的歌唱演员在舞台上演唱时的各种面部表情。

2、文化素养的修炼

文化素养是歌唱表演的灵魂,也能使歌唱者的人格变得崇高,人品既高,艺术观、审美观就有了品位,那么技艺就不得不高,歌声才能打动人心灵,震撼人的灵魂。文化素养的修炼,除了保持一个积极开朗、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外,应该注重从了解歌曲作者背景与艺术历程,了解歌曲的艺术风格,包括个人艺术风格、地域风格、时代风格和流派风格等入手,由此多了解它文化和艺术的相关知识,如历史、文学、哲学、美术、舞蹈等。只有不断吸取人类文化的宝贵营养,达到触类旁通,获得灵感,才能从内而外提升自己,在舞台上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魅力。

3、心理素质训练

歌唱者舞台表演的发挥状况与其心理活动有关,如果存在紧张、怯场、追求超水平发挥、怕出错等心理障碍,由此会引发动作和表情不自然,甚至会出现走音,忘记歌词等现象。因此,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1)树立正确的歌唱态度。歌唱态度是增强演唱者自信心的前提,要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和实际能力,选择适合自己演唱的曲目,切忌盲目地追求高度和难度,甚至可以略低于自己平常训练的标准,以增加成功的把握。(2)努力使自己习惯于各种环境、各种场合的演唱,减少环境陌生感及其它因素的干扰。(3)多参加舞台演唱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在演唱中和观众沟通的技巧和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实现自我调节。(4)运用技巧调整情绪,避免紧张感。例如运用情感转移的方法来调整情绪状态,使自己很快进入演唱的状态,并符合歌曲要求的意境情绪。(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良好的心理卫生。如充分的睡眠和休息,保证良好的身体状况等,以保证自己在舞台表演的时候能够以精神饱满、轻松、自然的状态面对观众。

四、结语

歌唱者舞台表演水平的高低,除了歌唱者歌唱技术外,必须在形体动作和表情,文化素养,心理素质等方面做针对性的系统训练,同时还需要将歌唱技术与表演技能有机地、和谐地结合,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舞台上,投入歌唱中,才能够创造出感人的、美好的、视觉愉悦的歌唱表演,才能最大限度地引发内心共鸣,达到预期的审美目的,赢得观众发自内心的喝彩。

摘要:歌唱作为舞台表演的重要艺术形式,并不是单纯的去舞台表现一首歌曲,而是应该通过一定的舞台表演策略,塑造一种意境。舞台表演艺术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而在声乐艺术方面我国民族声乐的传统主张是将这种统一高度概括为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和神形兼备的舞台表演艺术。因此,声乐演员不但要有优美动人的声音、完善的声乐技巧、感人的艺术表现,还要有优美大方的舞台表演。

关键词:歌曲,舞台表演,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徐桂华.谈歌唱中的舞台形体表演[J].艺术教育,2006(11).

试论高中生歌唱能力的培养 篇9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歌唱能力,培养方法

歌唱是高级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 是人们用歌声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 是看不见、摸不着、较难掌握的一门学科。只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才会自如、完美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通过歌唱教学可激发学生的美感和兴趣。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 没有气息就不能发声, 没有正确的控制气息的方法, 就唱不好歌。也就是说, 发声的准确、音质的优美及歌曲的感情表达, 如强、弱、快、慢、顿、连、婉转、欢乐、悲伤和愤怒等变化, 都是与气息的运用和控制分不开的。但这些不是自然的呼吸可以达到的, 必须经过加工和训练才能达到, 要想掌握呼吸, 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呼吸的器官, 呼吸器官包括:口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胸腔、横膈膜及部分胸腹肌肉和肺。

平时在发声练习和歌唱时, 要求学生用科学的呼吸方法, 即胸腹式呼吸式也叫深呼吸。它是一种运用胸腔、两肋、横膈膜及腹肌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 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全面发挥歌唱呼吸器官的能动作用, 使胸腔、横膈膜和腹肌互相配合, 协同完成控制气息的任务。二是由于吸气时, 下降模膈膜和张开肋骨同时并用, 使胸腔全面扩大, 气息的容量大, 有较高的气势而且稳定。三是控制气息的能力强, 呼气均匀, 有节制, 并能对呼气使气势的强弱进行调节, 使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控制自如。四是有明显的呼吸支点, 声音统一, 符合歌唱时声音变化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各种科学的呼吸方法, 可经常给学生练以下几种呼吸方法。

(一) 缓吸缓呼。缓吸时用鼻子像闻花和闻气味那样吸气, 使气息慢慢地吸入横膈膜, 使横膈膜下降, 使胸底部向下伸展, 同时胸腔两肋张开, 使胸腔全面扩大。控制瞬间后, 呼气时张大嘴巴, 使气息冲到硬腭处发出振动声响, 胸肋部分尽量保持住吸气时的状态, 使气息有控制地平稳均匀地吐出。另一种呼气法是用m闭口哼唱法, 呼出时口腔像打哈欠那样打开, 两嘴唇轻轻闭拢, 使声音在眉心、鼻子处聚集起来, 腮部周围微微振动, 均匀呼出。在刚开始练这条呼吸时, 同学们经常出现一些错误的吸气方法, 如肩膀往上端, 胸部往上提的, 这是“浅呼吸”———胸式呼吸法。还有一种腹式呼吸法, 即把气吸到小腹部, 这两种呼吸方法都是错误的、不可取的, 因为它们没有很好的气息支持点, 会使声音出现紧张感、生硬感, 声音较重, 不自如、不灵活。所以我要求学生在练声的同时双手叉腰, 感觉吸气和气息控制的状态。练习时, 一出现错误方法, 就及时给予纠正。经常叫学生上讲台作示范, 通过对比, 有利于正确掌握吸气方法。

(二) 急吸缓呼。急吸时像突然遇到一位熟人惊奇地发出“啊”字、倒抽一口气的感觉, 打开喉咙, 控制瞬间后慢慢地、有控制地、均匀地呼出。

(三) 急吸急呼。急吸时与前面一样, 急呼时像吹灯一样的感觉, 用力地吹, 或模仿激烈运动后的呼吸感觉。

在练习正确的呼吸方法时要认真练, 不能漫不经心地随便唱。就是发一个简单的音, 也要做到情绪饱满地体会歌声与呼吸的关系和气息的运用。呼吸还要结合练声曲和歌曲来练习, 按照规定的换气记号换气, 从易到难, 逐步掌握, 这样才能有自然、流畅、圆润、优美的歌声。

二、正确掌握发声及共鸣方法

要想使学生掌握发声方法, 就必须先讲解发声的原理, 发声的主要器官是喉头和声带。声带是人声的发音体, 藏在喉里面, 似坚实的韧带, 左右各一, 声带中间叫声门, 发声时闭合, 吸气时分开。

喉头位于气管的上端, 由软骨与肌肉组成, 能灵活地调整声带变化, 产生高、低、强、弱、明、暗、音色变化的基音, 在气息的配合下, 基音音波又在各共鸣腔内引起共振、扩大、美化, 经咬字吐字分节发音器官的调节, 从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出发, 发出自然、圆润、明亮集中和统一的, 具有高位置的混合共鸣的声音。发声训练的目的, 就是培养训练发声器官自如调节自己的声音的能力, 达到最完美的效果。怎样训练学生的发声呢?

(一) 运用机械性的张大口练习, 先像打哈欠的感觉打开, 然后上口盖向上顶天的感觉, 下巴部分向下着地的感觉, 上下积极打开, 因为从未练过声的学生口盖是提不起来的, 我采取这种方法, 使学生逐渐自然地打开, 效果很好。

(二 ) 结合呼吸 , 用几个母 音单独和 过渡练习 音乐 , 先从1—8度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或三度至五度小跳练习。从易到难逐渐提高。

(三) 先从练中声区开始, 耐心反复地练, 使中声区的声音能强、能弱, 能渐强渐弱, 获得自然丰满的口腔共鸣效果。接着练高声区和低声区, 高声区要有适量的假声与适量的真声相混, 在深呼吸的情况下, 加强呼吸的压力, 同时提起软腭, 打开鼻咽腔, 从而产生头腔共鸣、获得混合共鸣的高音。唱低音时要有适量的真声也要想到假声的高位置。不能失去气息控制, 做到不撑不压, 放松自然, 以胸腔共鸣为主, 在练习时, 要求声音音质结实, 振幅比较大, 音色要明亮, 集中, 高位置, 向前, 具有穿透力, 气息要深, 语音要美, 讲究声音响而不噪, 轻而不虚, 高而不挤, 低而不压, 唱低、中、高音时, 努力做到走动灵活自如, 音色统一, 能运用混合共鸣。在发声歌唱时, 口腔应根据音的高低适度打开, 原则是音越往高处走, 口腔上下开得越大, 软腭自然越向上, 向后提起。口腔像倒漏斗式的形状, 气息保持在深的状态, 使声音打到音壁, 碰响, 然后, 在头腔引起共鸣, 集中一点向前发出, 相反, 音越往低处走口腔慢慢开小, 下巴越往下放, 以口胸腔为主, 自然放松。在唱歌中, 只有正确掌握和自如地灵活运用混合共鸣腔体和发声器官, 才能使声音美化, 更优美, 更丰满, 更动听。

参考文献

歌唱能力 篇10

一、丰富感知, 理解生活

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离不开丰富的生活经验, 在歌唱教学中要有所表达必须以丰富的生活感知材料为基础。但是, 在目前的歌唱教学中, 大多数学生面临的是没有什么内容值得自己去主动歌唱。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在自我生活中没有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 缺少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与生活感悟。要使学生具备感知生活的能力是目前歌唱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们不仅仅要像过去的歌唱教学中, 注重歌唱的民族性、传统型, 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歌唱的素材, 如友谊、快乐、幸福、坚忍不拔等, 从而在自我独立思考中, 有所感悟, 有所提高。在感知生活过程中, 学生要学会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交流, 形成一种歌唱对话与情感的交流意识, 因此, 在歌唱教学中, 教师们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 积累经验, 在感受中形成对话观念与思考意识。

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 获取情感体验, 可以说这是歌唱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在信息化社会, 学生面临着一个变化多样的世界, 众多的生活体验、广告设计、自然事物等都可以形成深刻的印象, 只要用心观察就可以有所发现。一方面, 学生要关注美妙的自然景观, 在大自然中获取无数的歌唱冲动:去登上那巍峨的高山、广袤的草原, 去欣赏那活泼可爱的春天、金黄收获的秋季, 可以说, 大自然万事万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歌唱对象;另一方面, 在关注大自然的同时, 还要对生活进行观察, 将自己对于生活的喜爱进行描绘, 认识到人是社会的动物,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 引导学生对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联系进行认识, 也是当下教学的重要任务, 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得到锻炼, 通过歌唱教学解除内心的忧虑与生活的烦恼,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生活更加热爱。

在歌唱教学中, 还需要学生多去学习各种积极向上的歌唱形式, 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充实, 只有具备了充实的生活体验与内心感受之后才能获取充实的情感体验。

二、创设情境, 主动演唱

中学生与其他群体相比, 有着更加强烈的交流欲望与倾诉要求。歌唱教学中如果能够将这种需求转化为主动演唱, 那就需要教师创设生活与教学情境,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歌唱。

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里, 学生永远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 仅仅是一个被动而非自觉的行为。师生之间缺少积极的对话活动, 这必然造成学生不能进入活跃的创造性的歌唱情感中。要对此有所改观便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有着真诚的对话交流, 教师要感受到学生们这些鲜活的生命个体的倾诉要求, 在情感上做出反应, 逐步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学生也要在教师的情境教学中勇于倾诉自己的内心要求, 让音乐成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 形成一种倾诉与被倾诉的关系, 只有在这样的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中, 师生才能真正形成自愿平等的对话交流。

歌唱教学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启发,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具备一种参与歌唱意识。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 教师不仅仅是个倾听者, 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心灵世界向学生展现, 以此来引发学生真情实感的演唱。这在教学实践中是已经被证明了的。在歌唱教学中, 教师的这种主动参与意识, 可以让学生在歌唱学习时与教师形成一种情感与心灵上的互动, 这样, 学生便自然而主动的进入歌唱状态。在此种教学情境中, 还需要教师以一种真诚的、亲切的、平等的态度与富有幽默感的语言来塑造良好的歌唱情境, 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歌唱学习。

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的演唱欲望得到了激发, 但是如何将学生想要唱的欲望进行有效地表达?这便是歌唱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中提到过将“他人话语”转化为“自我话语”来提高对话交流的能力, 因此, 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足够多的演唱锻炼机会, 让学生形成自己特有的演唱习惯。演唱习惯的获取一方面需要对经典作曲反复演唱, 经典曲目具有着朗朗上口的韵律, 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重要歌曲, 对于这些曲目要不断地演唱来体会到歌曲所特有的情感与魅力;另一方面对当下的流行歌曲不断地听取, 流行歌曲之所以受到大众的追捧, 自然有其存在的原因, 因此对于这些我们不能一味的排斥, 而是吸收其优秀的成分作为我们的教学材料。

三、创新标准、激发热情

目前, 歌唱教学中学生之所以缺少独立思考的原因, 除了上文中所说的, 还有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学生想唱不敢唱。这与歌唱教学的教学评价有关, 在传统的歌唱教学评价中多是按照对经典而有限的曲目的歌唱好坏来决定学生的歌唱水平, 这极大的破坏了学生的演唱积极性, 事实上, 这种教学评价方式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歌唱学习能力, 更谈不上独立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歌唱评价上, 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演唱能力的同时, 还要对学生的思维个性的关注以及情感的交流沟通, 双方在平等的关系中真诚的交流。这样才能对成长中的学生有所帮助, 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眼光去考虑问题, 提高学生演唱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就是说, 我们应该用孩子的眼光来欣赏学生的歌唱, 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真正的平等关系。

要注重学生的自主评价修改。当学生具有了自我修改的能力之后, 教师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评价与指导, 学生就可以主动地进行歌唱学习, 形成终身受用的演唱习惯。在教师指引下的学生自主评价修改既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设计等其他教学任务, 也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学生的自主评价修改形式既可以是自我评价、修改, 也可以说学生间的互评、修改。如此, 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歌唱水平, 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可以产生集思广益的效果, 获得深层次的独立思考。在国外很多国家注重学生的自我评改, 如美国教师对学生的演唱提出意见, 然后学生按照教师指导意见进行反复的演唱训练, 最后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提高自我水平。这种做法将教师的歌唱教学评价中心转移到了学生对歌曲演唱的思考上,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歌唱能力 篇11

【关键词】高师 歌唱教学 音乐教学法 歌唱能力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73-02

歌唱是基础教育音乐课程中占比最大的教学内容。当代学生音乐基本素质不足特别是歌唱表达能力欠缺,反映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中存在不少的问题。高等师范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因此,高等师范学校应重视学生歌唱能力培养,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

一、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歌唱教学存在的偏差

(一)高等师范学校声乐教学与中小学音乐教育需要不适应。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高等师范学校声乐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整体音乐素质的高低。多年来,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与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相类似,以民族歌曲、美声歌曲等为主,儿童歌曲只是在即兴伴奏(弹唱)教学中体现。培养的学生能很好地演唱艺术歌曲,而到了中小学却连简单的儿童歌曲都唱不好,对歌曲缺乏文化理解,部分学生不能流畅地弹唱儿童歌曲,从而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歌唱教学的质量。与中小学歌唱教学需要相比,目前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音乐教师片面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导致音乐教育出现非艺术化倾向。2009年和2011年笔者在黄山和重庆举办的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中,参加了几十节优质音乐观摩课,观察到既有很多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也看到一些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有些教师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活跃,偏离音乐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采用一些非音乐的教学手段如教师设计学习新歌的音乐课时,在导入新课、开展活动、游戏拓展等活动上下了很大工夫,而只在最后几分钟才让学生演唱歌曲,这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最佳学习阶段已经过去,学生只记住了音乐课中好玩的游戏,而没有记住音乐;歌曲在课堂上跟着钢琴伴奏能唱,离开钢琴伴奏不会唱。因此,很多学生课后基本不唱音乐课中学习的歌曲,而偏爱唱流行歌,这导致学生不能达到课程标准对歌唱教学的要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片面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导致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倾向。

(三)音乐教师歌唱基本功不足使学生对歌唱失去兴趣。一些音乐教师没有掌握好扎实的声乐理论和技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尽管想教学生演唱技巧,但因底气不足,力不从心,其结果只能听任学生不科学地发声,这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反而使学生逐渐养成错误的用嗓习惯,破坏歌唱的美感。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年龄小,教会唱歌就行了,没必要进行声乐技能训练,因为声乐技巧抽象难懂,教学难度大,讲解和训练费时费力,教师索性避繁就简,只要学生会唱歌就行,不愿意对学生进行声乐技能训练。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要等学生变声后才能学声乐,满足于学生会唱歌而不管唱得好坏,从而放任学生长期喊唱和错误的模仿,导致学生的声带出毛病,造成声带损伤,甚至留下终身遗憾。著名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从每个孩子做起,进行歌唱教育,这是很重要的,但是要有方法,假如我们的教育方法还不如街边贸易音乐来的有策划、有技巧,那我们的音乐阵地就要输给这些街边音乐。”因此,歌唱教学的教学方法极其重要。而部分教师在设计音乐课时,往往采用的是发声练习、复习旧歌、新课导入、范唱、新歌教学、拓展活动等程序。教学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教法陈旧、单调,久而久之学生对歌唱失去兴趣。

二、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学法课程中培养学生歌唱能力的策略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面对当前歌唱教学的目标定位、理念、教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是教会学生音乐专业各门课程综合运用的课程,从音乐教学法课程入手,教会学生了解掌握基础学校对歌唱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要求,是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基础音乐教学的需求的良好途径。

(一)树立儿童歌唱教学的理念。首先,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方法、准确的咬字和吐字等基本歌唱技能。其次,在掌握基本歌唱技能的同时要了解少儿歌唱的生理心理特点,把声乐课程中的技术学会迁移运用,学会声情并茂范唱少儿歌曲。再次,不断加强自身综合艺术素养,开阔视野,努力提高歌唱水平,尽快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为唱歌教学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二)重塑学生“敢唱、会唱、爱唱”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歌唱教学是一种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首先应重新定位音乐课歌唱教学的基本理念并确立“敢唱、会唱、爱唱”的培养目标。“敢唱”是歌唱的前提,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多给学生创造和提供当众演唱的锻炼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歌唱给予鼓励和欣赏,营造一种同学之间彼此尊重、欣赏的班级氛围。学生的歌唱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和欣赏,其歌唱的胆量也自然就大了。“会唱”则需要学生掌握和运用有关歌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准确而有感情的演唱。“爱唱”是在“敢唱、会唱”的基础上用真挚的情感表现歌曲,尊重并保护学生的歌唱爱好天性,让他们体验歌唱的快乐,完整、尽情、尽兴地歌唱。音乐教育师范生明白这些道理,才能在日后的音乐课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为基础教育作出更大贡献。

(三)改进教学方法。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理解音乐教育新课标的新理念下的新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与发展,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新课标对教学观念的改变、师生角色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改变等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模仿、深入探究、愉快合作等丰富多彩的综合式学习方法;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便于师生交流的学习氛围。例如,根据歌曲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音乐规律的方法学习歌唱。例如,以听唱法、视唱法、情景导入法、分角色演唱法、接龙式和对唱式演唱法、熟悉歌曲旋律线的走向等方法学习歌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复杂多样的环境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富有创造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保护、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要善于把歌唱教学的环境从课堂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与教材单元主题相关的歌曲素材,最终体现在上课的过程中。这样的自发过程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对教材歌曲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在歌唱中享受音乐美的愉悦,接受音乐美的熏陶,逐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少儿歌唱方法技能训练。少儿歌唱训练方法与成人训练有一定的差异,高师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少儿歌唱训练技巧。

1.歌唱教学的呼吸训练。儿童的呼吸因其生理原因,与成人相比延续性更短,换气频率更高,因此可以用以下训练进行如:一口气把生日蜡烛吹灭;把气球吹在半空中,尽量不让它掉落;游泳时吸口气后尽量屛住呼吸做气息保持等。这些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方法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并喜欢。长此下去,学生在游戏中逐渐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歌曲学习进行歌唱呼吸功能的训练。如教学歌曲《小白船》时,教师要按歌曲乐句的要求,引导学生练习和掌握比较平缓的缓吸缓呼的歌唱呼吸方法。

2.进行趣味发声练习。高师音乐教学法教师应让学生知道,必须因材施教,根据基础教育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歌词内容、歌曲旋律等,精心选择和创编出有趣味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模拟练声曲激发学生歌唱兴趣。常用一些动物的叫声或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来进行发声技巧训练。如学习低年级歌曲《母鸡叫咯咯》时,可根据歌曲内容及低年级学生特点,设计出模仿母鸡、小羊、小鸡等动物叫声的练声曲,并结合模仿小动物动作边做小动物律动边练声,以激发学生歌唱兴趣。另外,还可以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引导学生发声,如用大咬一口苹果的感觉练习打开喉咙,让气息通畅,声音统一,让学生知道声音是从头腔高位置上发出,唱时感觉好像头顶有一只小鸟在歌唱等。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达到咬字吐字的技巧训练。在学习歌曲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按歌曲的节奏准确地读歌词,并对歌词进行简单的讲解,使学生理解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意思。朗读歌词时,还要注意语调、语气、色彩、韵味,使学生掌握“字正腔圆”的基本要领。并把这种咬字吐字的要领与歌唱的发声有机结合起来,与歌词的语气、韵味、歌唱中的呼吸、共鸣等要素结合起来,准确、生动地表达歌曲思想感情,表现美妙的音乐,激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歌唱。如演唱轻快的歌曲时,咬字吐字要灵活、轻快、敏捷;演唱优美的歌曲时,咬字吐字应圆润、连贯;演唱雄壮进行曲时,咬字吐字应结实有力,从而达到“以情带字,字里传情”的效果。

三、结语

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演唱实践活动中的技能训练,主要体现融情感、趣味、技能于一体。防止和杜绝专业化、成人化的高难度技能及反复枯燥的机械性训练,使歌唱技能的训练始终贯穿于整个歌唱教学过程中。同时,还要注意系统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特别强调每节课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另外,教师要按照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每学年背唱4~6首歌曲,从而积累大量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歌唱水平产生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如独唱音乐会、合唱、小组表演、卡拉OK比赛等活动,采取同桌检查、小组比赛等形式帮助要求学生记忆歌曲,真正实现学生“敢唱、会唱、爱唱”的培养目标,让歌声伴随受教育者的身心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让歌唱伴随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J].艺术创作,2010(6)

[2]李想.浅谈歌唱中呼吸的运用[J].文艺生活,2010(15)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研究成果(2013JGA298)

【作者简介】周 琳(1962- ),女,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

歌唱能力 篇12

对于声乐跨界演唱的定义和内涵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未有比较权威的阐述,不过,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通常认为的跨界演唱应该是指跨越不同声乐流派风格特点,不同演唱体系的一种声乐艺术的表现,它也是采用现代人们的审美标准来看待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声乐艺术之间的融合现象。例如一位专业类型的演唱者,通常表演一些西方古典类型的声乐曲目,但是现在又主动尝试演唱通俗类型的声乐曲目,最重要的是他现在的演唱效果得到了业内人士普遍赞赏和认可,这种从美声唱法跨越到通俗唱法的做法,就是声乐的跨界演唱。

二、培养学生跨界歌唱能力的必要性

一方面,跨界演唱形式是声乐艺术发展历程上的必然趋势。在过去的声乐传统中,不可避免地有演唱风格和技法方面的差异性,恰恰是这种差异导致了各种唱法的“界限”。随着多元化思想意识的逐渐深入,一些声乐创作者进行了不同音乐风格相互融合的尝试,演唱者也随之在唱法上进行了改变,做到了相互融合,声乐的跨界演唱形式由此诞生。对于声乐艺术来讲,这是一次变革,充分展现了当代人民群众对于声乐艺术审美的崭新追求。

另一方面,声乐艺术是高校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声乐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左右,形成了界限分明的美声、民族、通俗等类型的演唱方式,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单一演唱能力的培养形式,也就是说,学生仅会使用其中的一种类型的演唱方法进行表演。然而,当今社会需要全能的声乐复合类型人才,演唱者要能够在不同的演唱方式之间游刃有余地转换。这些都要求必须解放传统的声乐教学,真正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演唱能力,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

三、培养学生跨界演唱能力的途径

(一)声乐教学理念方面

行动需要理念作为先导,培养学生跨界演唱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由于声乐界不同的形式与风格之间界限分明,受此影响,一些教师和学生把自己深深地陷入到了某种风格和方法之中。例如学习美声唱法的学生大部分不会主动去演唱通俗类的曲目,他们认为这种演唱模式是不正统的。自“土洋之争”以后,在我国的声乐界便确立了“土洋并存,融合发展”这一方针,于是便呈现出了今天声乐演唱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也可以有效地说明不同类型的演唱风格与唱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声乐教师需要明确跨界演唱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其次,在培养学跨界能力的时候需要采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教学理念。从跨界演唱本身来讲,实际上就是一种个性化演唱能力的培养,然而,每位学生的演唱基础、条件、性格脾气与表现力等都是各不相同的,这就需要声乐教师对于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都能够了如指掌并相应地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例如,学生原本喜欢流行音乐方面的演唱,但是由于教师未能及时发现,这就会打击到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能够产生双向了解的形式,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专业的、针对性的辅导。

(二)声乐教学过程方面

根据培养学生跨界演唱能力的实际情况,整个的声乐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基础阶段,也就是培养学生基础歌唱能力。这个阶段之中,学生需要准确地掌握呼吸、发声、咬字、吐字等基础方面的歌唱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基础阶段训练方面必须注重“扎实”,因为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之后,才能够演唱出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而且,在之后的声乐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在不同演唱风格与方法之间有机融合,扎实的基本功才能确保后续学习过程的顺利完成。其次是发展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意愿来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与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同传统的声乐教学不同,教师应该树立“本源意识”,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与特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该种演唱方法的实质,这个阶段也是跨界演唱真正的精髓部分。再次是融合阶段,当某一种演唱方法与风格被学生掌握了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让其再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唱法与风格。这个过程最关键的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真正掌握到不同唱法与风格的异同点。例如,不管哪种风格的唱法在呼吸方面均需要将饱满的气息作为歌唱的基础,这就是共同点。不同点则是通俗唱法与美声和民族唱法相比较而言,气息稍微浅一些。这是因为通俗歌曲的演唱时,往往节奏比较快,乐句相对比较短,因此,就需要在气息方面有一定的速度予以支持。正是因为这样的异同点的分析,能够有效的协助学生掌握不同的演唱风格,能够灵活的变通,最终形成跨界演唱的能力。

(三)声乐教学方法方面

从本质上来讲,培养学生跨界演唱能力实际上就是个性化的培养,因此,以往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声乐教学的需求,所以声乐教师应该主动将崭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声乐教学中。对话式的教学方式也是适合培养跨界演唱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可谓是开辟了新型的教学渠道,这种需要能够让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到每位学生的特点,与此同时,也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现与表达自己的机会,拉近了师生关系的同时也为声乐教学打下了坚持的基础。另外,比较式以及任务式等新型的教学方式都能够适用于对学生进行跨界歌唱教学方面的需求,这些方式能够让整个声乐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四、声乐师资建设方面

跨界演唱本身就是对多种演唱技法之间的融合与涉猎。俗话说得好,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否则根本就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跨界演唱能力。多元化的歌唱能力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当前,从高校声乐教师的师资来看,大多数的声乐教师均具有着较强的演唱、教学与科研的能力,然而由于他们均出自科班,因此,单一性就是他们最大的缺陷。未能够进行多元化训练的教师仅靠一种唱法就对学生培养跨界演唱能力,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所以,当务之急就应该对教师进行跨界演唱能力方面的培训。一方面学校可以委派部分教师到专业院校进行学习与培训,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来授课,短时间内提升声乐教师跨界演唱的技能。另一方面声乐教师可以积极探索,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对其他演唱方法的认识,主动进行扩展学习,提升自身跨界演唱的基本能力。除了理论方面的提升之外,还需要参加一些舞台实践,在实践之中不断提升自己。因此,培养学生跨界歌唱能力的时候,还需要教师多方面的提升自己,以满足声乐教学方面的需求。

总而言之,培养高校学生跨界歌唱能力,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还能够引导学生踏上一条个性化的发展道路,这种模式无疑拓宽了他们今后就业的途径,因此,作为声乐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将这种模式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逐步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的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逐步发展,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水平得了大幅度提高。然而,学生单一演唱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摆在高校声乐教学面前的发展瓶颈。本文将从何为跨界演唱、跨界演唱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跨界演唱能力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跨界演唱,必要性,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明德.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11).

[2]刘心.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内涵[J].辽宁高职学报,2009(3).

[3]易晓辉.从“跨界”演唱引发对高师声乐教学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0(4).

上一篇:问题及解决途径下一篇:植物检疫工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