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标

2024-08-25

阅读目标(精选12篇)

阅读目标 篇1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阅读才能达成。明确教学目标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去读去了理解, 要强调读懂了什么?读中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读出文本的情境和内蕴, 读出对文本的理解和独特感悟。那么, 怎样才能在文本阅读中达到教学目标呢?

一、有效地朗读——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1]要做到这些, 必须注重读书。读是根本, 没有读, 就没有感悟和理解, 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偷。”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多诵读, 熟读成诵, 笔未着纸, 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 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 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那么, 如何读书呢?

1. 读正确, 读流利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其他的读都是以此为基础。如教学人教版 (下同) 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课文时, 为了让学生感悟蒲公英会变色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 可采用不同形式, 反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先自由地读, 读准确, 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 接着指名比赛读, 最后全体齐读。学生有了读的基础, 再思考“读了这段话, 你发现了这是什么样的蒲公英?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就不难了, 学生很快就会找到答案:有的说很神奇, 有的说很美丽, 有的说很可爱、很有趣……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 答案就又不一样, 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

2. 口诵心惟

“口诵心惟”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让学生用心地读, 认真地思考, 唤起他们内部已有的经验, 通过联系上下文, 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 有所理解, 有所感悟, 从而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 把语文学深、学广。为了让“口诵心惟”成为学生的读书习惯, 可设计两种训练: (1) 布置课前预习, 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课文, 然后向同学们提出自己不懂的, 或是自己已懂, 但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可以从内容上提, 思想上提, 写作上提, 还可从遣词造句上提, 从标点上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不仅阅读仔细, 而且会思考, 会质疑释疑, 对课文的理解就深了, 阅读也不再肤浅。 (2) 课堂上带着任务读。如教《鸟的天堂》 (四年级上册) , 引导学生感悟榕树的特点。第一步: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请你边读边思考, 用一两个词把它归纳出来。 (庞大、生机勃勃、繁茂、美丽……学生的答案各不一样, 但都是自己潜心阅读后的感受、体验。) 第二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 再读读课文, 并想想, 从哪些词句能体会出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特点的?就这样不离文本, 紧抓读, 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惟, 读出语文味。

3. 有感情读

这是一种美读, 一种升华的读, 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惟, 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会得到升华, 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 读出自己的理解, 读出自己的感悟, 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教《一夜的工作》 (六年级下册) , 可精心设计这样的朗读训练:先请学生带着“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的问题, 引读7~8自然段;再一边自由读一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受”;引导学生揣摩语气和情感后, 再请个别学生朗读;在感悟了作者说的话所包含的感情后, 最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 他们就读得投入、动情。这样的设计还体现了朗读指导的层次性和有效性。

二、有效地感悟——语文课要进行品词赏句

文本的内容和语言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本中那深邃的思想, 精辟的见解, 丰富的情感, 都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唯有真正体会到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精湛, 体味到它的艺术魅力, 才会触摸到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处, 才能跨越时空, 思接千载, 与文本进行着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撞击。语文教学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 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 对于文本中那些该抓的词句, 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 还是要反复玩味、细嚼慢品, 咬到文字的深处, 嚼出文字的滋味。要在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 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 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 使两者相得益彰。

1. 对比品析

在比较中品词赏句是一个常见的方法, 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句式、语序的比较中, 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 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如教《泊船瓜洲》 (五年级上册) , 在理解诗意后, 引导学生赏析诗句时, 问他们:“这首诗里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诗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说:“到、吹、过、来、刮、入、满……”追问:“诗人为什么不用这些字, 而用‘绿’字呢?”通过比较, 学生很快就能懂得那些词只写出风的动态而已, 没有写出江南的生机和美。而“绿”字不仅写出春风的动态, 还写出了颜色的变化, 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画面, 充满勃勃生机的美, 也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思恋。

2. 联系上下文品析

语文中的字、词、句的情感总是统一在一起的, 不是孤立的。就字说字, 就句论句那是表面的理解, 是很肤浅的。因为语言文字内在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蕴含于上下文中。因此, 联系上下文是品词赏句的一个好方法。如《“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五年级上册) 中的“一个作家, 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 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 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这句话既写出了母亲爱所产生的效果, 又暗含父爱的重要性,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父爱和母爱。要让学生理解好, 必须联系上下文。 (1) 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这个句子说说“我”的看法。 (2) 母爱为什么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看法, (3) 联系下文想想“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作者想说明什么?这样一步一步地联系上下文品词赏句, 学生很快就体会到母亲的慈爱和父亲的严爱对于孩子成长同样是重要的。这时, 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不再是浮华、浅薄的了, 这样的语文课就上得有滋有味。

3. 想象中品析

课文本身有一个特点:意象性特别强, 总会留下空间给人以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化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 可以使深奥难懂的内容显得通俗易懂, 令人回味无穷。《鸟的天堂》中的:“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 被我们的掌声一吓, 又飞进了叶丛,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 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表面上写画眉鸟高兴, 实际上是表达作者喜爱和赞美之情, 他不仅赞这“鸟的天堂”, 还赞当地的农民爱大自然, 赞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作者这种情感, 可以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如果你是会说话的画眉鸟, 你会唱些什么呢?”有些学生说:“会唱这颗美丽、繁茂的榕树是我们生活的天堂。”有的说:“会唱这里的农民好, 爱护我们, 让我们自由快乐地生活。”有的说:“会唱欢迎你们的歌……”

4. 拓宽中品析

课本是教学资源, 课外资料也是教学资源, 学生本身也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拓展中, 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品词赏句, 给品词赏句更宽广的天空。如教《一夜的工作》, 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体会周总理生活简朴后, 可补充课外阅读课文《周总理的睡衣》和《难忘的晚餐》给学生阅读, 让他们深切体会到周总理艰苦朴素的生活。在引导学生理解“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时问:“‘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是怎样工作?都是批改文件吗?”学生理解后, 再补充周总理患重病后其中一天工作的安排给学生看。让他们更感受到周总理是多么的劳苦, 真正是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他的精神多么伟大, 这时周总理的形象会更加高大起来。

三、有效地提问———语文课要实现思维对接

问题的难易度是衡量提问有效性的首要条件。切合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 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掀起感情波澜,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而不是简单的对话。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 能促使学生阅读课文, 思考问题, 非经过阅读思考不能答出, 但通读全文, 整体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回答。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学生形成研读文本的习惯、提高分析归纳能力以及领悟文章表达方法等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 并把果子“摘下来”, 也有利于培植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教师所提问题要突出课文重点或教学重点, 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 “牵一发而动全身”, 使问题击中要害。

如教《一夜的工作》, 老师设计了“‘如此而已’是什么意思?你从‘如此而已’中读懂了什么?”的问题, 这不起眼的“如此而已”成了学生感悟的触发点:由“如此而已”想开去, 悟出了“如此而已”背后的丰富蕴意, 也很自然地对整篇课文作了整合思考。

四、有效地迁移——语文课要安排写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2]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 还要凭借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语言表达的方法、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等。也就是说, 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 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1. 模仿写

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每篇文章都是写作的范文, 作者的遣词造句, 构段谋篇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都是学生模仿和迁移的对象。例如, 学完《鸟的天堂》, 学生懂得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后, 要求学生仿其写法, 写一篇作文《美丽的校园一角》。通过仿写, 学生内化了这些写作方法, 把校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描写出来, 字里行间流露自己的赞美和依恋。

2. 想象写

文学具有间接性、概括性。有较多的地方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填补它的空白处, 丰富当时的情景, 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这就是学生最好的练笔之处在想象中写。如:学生通过阅读《一夜的工作》, 仿佛亲眼目睹了周总理简朴的生活和劳苦的工作, 于是让他们写写“有什么想法?”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通过写自己心中的话, 还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再如:学习“办公室陈设”内容后, 让学生学习“室外华丽与室内简陋”的对比写法, 进行一处建筑物的片断练笔, 真正落实读中学写, 以写促读, 读写结合。这样, 语言得以运用, 情感得以表达,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语文味就显现出来了。

3. 升华写

一篇文章学到有味儿时, 文章的情感上升为自己的情感时, 自然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写不快。这时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 表达情感的好时机。如教完《只有一个地球》 (六年级上册) , 可设计三个写作训练: (1) 用“璀璨、刀绞、毁坏、保护”四个词写一段呼吁人们爱护地球的话。 (2) 结合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 以童话形式写一篇题为《地球母亲哭了》的作文或写一篇读后感。 (3) 写两条保护环境的公益宣传语。要求主题突出, 语言精炼。 (参考文献本刊略)

阅读目标 篇2

1、对图书有兴趣,能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

2、知道正确取放图书、翻阅图书的方法。

3、懂得爱护图书,不乱撕乱扔。

4、能安静倾听成人讲述阅读内容,并能简单说说听到的内容

5、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6、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与画面对应的,知道一幅画可以用一段话来表示

7、喜欢用涂涂画画,说说演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8、能发现图书中的常见符号,并能了解这些符号代表的意思

中班幼儿阅读目标

1、愿意反复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并能把看过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愿意细看图书画面,知道图书中有页码和文字,并能对画面做有序的观察。

3、能专注倾听他人讲述,并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的主要内容。

4、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内容,语言完整清晰

5、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基本体会作品表达的情绪情感。

6、能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愿意通过翻阅图书寻找答案。

7、能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尝试编编画画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8、喜欢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愿意学学角色的动作和语言

9、对生活中常见的标记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表示一定的意义。

10、对图书中出现的文字感兴趣,愿意指认熟悉的汉字。

大班幼儿阅读目标

1、尝试独立阅读图书,并能坚持看完一本图书在看另一本。

2、愿意阅读篇幅较长的图书,初步感知分段理解故事的方法。

3、喜欢与他人谈论图书故事的有关内容,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4、能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并能在多次阅读同一作品后,完整回忆并讲述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

5、能根据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合理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

6、能大胆猜测故事中角色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并能主动邀请朋友表演自己喜欢的情节选段。

7、知道各类常见符号的意义,并愿意尝试运用简单的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

8、学会质疑,能带着问题查找相关图书,用各种方式完成阅读信息的收集与记录。

9、能有序连贯的讲述阅读过的图书和故事,讲述时能使用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生动,表情自然。

10、愿意和同伴合作阅读,能耐心倾听他人讲述阅读的感受,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11、了解书的完整结构,愿意尝试编书报,诗配画等活动。

紧扣预习要求 落实阅读目标 篇3

[关键词]预习 阅读目标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72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领略水城的风情,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为了落实阅读教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体现我校“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衔接——小学生课前预习研究”的课题特点,教学时,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紧扣预习要求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可结合语文学科特点,确定简明易记的预习三要求,即“读——查——思”。读: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查:查字典或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查找有关威尼斯这座城市及小艇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并加以整理。思:思考课文主要内容,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在旁边批注,不理解的请记下来。为了突出预习的重要性,我围绕预习要求展开如下教学。

1.渗透预习指导。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课前组织学生传阅搜集到的资料并整理到预习笔记中;课中要求学生根据搜集到的材料结合课文有机学习。这样学生既能阅读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还能与同学共享,获得更丰富的资料,而且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材料进行归纳整理运用,培养了分析运用能力。

2.落实预习要求。为了检查课前学生读书的情况,我充分尊重学生,谁想读就读,要读哪段就读哪段。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既注意正音,又重视鼓励,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为了落实“查”的要求,教学中,我结合重点词“情趣、操纵自如”,追问学生在预习时是否查阅并理解了,并让这些学生汇报。这样的预设,既落实了预习中“查”的要求,又让学生的预习收获在课堂上得到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落实预习中“思”的要求时,对第二自然段,我是这样设计的:赏读这一段,说说小艇的特点,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如此设计,既落实了预习要求,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思考、个性解读。

二、落实阅读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的总目标很多,一节课无法落实所有的课标要求,但我在教学设计时力求渗透课标精神。

1.注重情感体验,培养个性情操。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这样设计:让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来看看作者描写小艇的文字,说说写得好不好,再说说作者应用的三个比喻中自己最欣赏的是哪个。学生各抒己见,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阅读体验,陶冶了情操,又彰显了个性。

2.加强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指出:“阅读课的设计要把感悟、理解、积累、运用、表达有机结合起来。”为什么把积累放在运用前面?因为积累就是为了运用,加强积累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语感,更好地运用语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比较重视语言积累和语感培养。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抓住重点词“操纵自如”引导学生理解,培养语感。具体操作如下:

师:因为船夫操纵自如,行船的速度           ,来往的船只很多,他却           。

师:因为操纵自如,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           。

师:因为操纵自如,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        。

师:因为操纵自如,行船的速度极快,两边的建筑

引读后,我还让学生夸一夸船夫,建议用上“操纵自如”一词,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3.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力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如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学生默读课文交流了小艇的特点后,我让学生结合预习思考所得,欣赏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应用,读出小艇的长、窄、深,以及新月般的美,水蛇般的轻快灵活。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我小结了第二自然段赏读、第三自然段想象读的方法,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总之,整课堂,我力求上得扎实、真实、朴实,在紧扣预习要求中真正落实阅读目标,引导学生在自主轻松的学习中深切感受异国风情的独特魅力。

如何确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篇4

(一) 目标要求过高或过低。

其原因:一是教师没有吃透教材, 二是教师对学生情况了解不够, 高估或低估了学生认知水平和语文能力。目标要求过高, 脱离学生实际, 会使大部分学生对目标内容茫然不知所措, 这样容易加重学生思想负担, 致使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目标要求过低, 所教内容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 而教师依然不断训练要求, 这只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

(二) 教学目标不明确, 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内容。

对教材没有进行深挖、吃透、灵活组织, 导致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要么面面俱到, 突现不出重点, 眉毛胡子一把抓, 加上补充大量资料, 显得过于臃肿, 喧宾夺主。内容过多让教师在45分钟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而目标确立过低, 课堂容量太小, 一节课只抓一两段, 密度小, 效率低下, 一节课学生没有学到多少实用的东西。

(三) 教学目标不能体现语文本体性。

由此导致教学过程中只是热闹的解读文本内容, 忽视了语文本体, 将语文课上得像生物课、科学课、地理课、历史课甚至建筑课、数学课等等, 就是不像语文课。

那么, 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合理明确地确立教学目标呢?笔者觉得应当注意下面几点:

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 深入地了解学生实际, 结合文本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 确保教学目标的切实可行, 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 应该根据学段目标、单元目标, 结合学生阶段特点和认知能力, 照顾学生的认知差异, 不能确立高于或低于学生实际的目标。例如对于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 新课标作了明确要求, 重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浅显文言文的过程,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文字浅显的传统精品篇目, 如《论语十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可以让学生整篇背下来, 至于《山寺》《童趣》难度较大, 可以鼓励程度好的学生背, 大部分学生读熟即可。另外, 文言语法方面, 例如词法、句法等文言知识, 新课程照顾到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 初中阶段不要求过多涉及, 学生知其然即可, 只要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即可, 教师不能像对高中学生那样对词法、句法做过高要求。当然, 符合学生实际的目标一定要落实到位。

二是确立教学目标应整体把握, 突出重点, 点面结合, 取舍适度。一节课内容的教学目标不可以面面俱到, 过于宽泛, 要突出教学目标中的重点,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例如人教实验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一课, 教学要求一课时, 虽然文章很短, 只有81字, 但文章内涵很丰富, 所谓一字千金。从思想内容上看, 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高洁孤岸的节操、不慕名利的人生追求。从表现手法上看, 文章使用了托物言志手法, 借陋室来表明自己志向。从语言上来看, 第一, 含蓄精练, 短小精悍, 富有表现力;第二, 骈散结合, 一韵到底, 平易流畅, 有很强的节奏感;第三, 运用多种修辞格, 除了骈文的排比对偶之外, 还运用了比兴、借代、反问、互文、引用等多种修辞格。从构思方面看, 新颖别致, 反向立意, 结构严密, 层次井然, 比兴开头, 引出陋室, 类比作结, 突出陋室。从文言知识上看, 名词动用、一词多义、倒装句式、实词虚词, 不可谓不典型。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 要想让学生掌握众多的内容, 根本不可能。要想面面俱到, 平均分配教学时间, 只能都是蜻蜓点水, 点到为止。所以, 必须结合学段特点和文本特点, 筛选出教学内容, 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 并突出其中一两点作为教学重点。

三是要突出语文本体性。在确定目标时要结合文本培养学生感受语言、品味欣赏语言和评价语言的能力, 重视学习语言, 重视语言训练, 突出语文本体。文本中涉及其他领域的知识点到为止, 不纠缠不清, 可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向相关学科老师请教或查资料解决。例如教学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天上的街市》一课, 根据文本内容及学生实际可确定其教学目标:学习、诵读诗歌, 培养读诗兴趣, 理解诗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 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这样就体现出了语文本体性。如果过分于对天河、牛郎星、织女星等知识的介绍, 就上成了天文学课。教学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于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课, 教学目标可以确立在诵读诗歌、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感情上, 引导学生热爱祖国, 体会台湾同胞浓厚的思乡情怀是必要的, 但是如果过多关注两岸关系、党对台湾的方针政策、台湾的重要地位、台湾的现状, 就上成了思想政治课。人教实验版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一课, 教学重点结合教材内容可确定为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对文中涉及的克隆知识, 只要求学生大略了解即可, 如果过多讲解分析, 就容易上成生物课。

阅读目标与教学 篇5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方智范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

坚持课改理念和方向,走向务实和完善

增加课程性质表述: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

——“前言”

• • • 具有掌握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基本理念”

制定阅读目标所遵循的 基本原则是什么?

1.阅读和阅读教学是对话过程

“教学建议”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解释”与“理解”

• • “解释”只有一个主体,它的对象完全是一个客体;更适合于自然科学对“物”的研究。“理解”有两个主体,各自独立而相互对话;更适合于人文学科对“人”的研究。

—— [苏]巴赫金

• 设计对话情境 • 善于倾听对方 • 创造和谐氛围

2.阅读目标应渗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由内而外”

“渗透”

“涵养化育”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拌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

——《在大海中永生》

3.重视阅读过程和阅读方法

• 达成性目标 • 表现性目标 • 过程性目标

文本研读

• 是这样 • 怎么会这样

• 这样的感觉从何而来 • 不这样又会怎样

4.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

“教学建议”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语法、修辞教得详细甚至于烦琐,徒然使学生厌倦,还是要简单地教一些,而在他们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随时给他们指点启发的好。

——叶圣陶《关于师范教育》

(1983年)

一到指点语法,就多数跟章法脱节,而把那些孤立的、烦琐的、行不通的、不合语言事实的句法或字法生搬硬套,对于本来可通的词句,拿着那些死框框来吹求错误而以为近于“纯洁”;对于理论知识,又把人家的“骈拇枝指”的畸形发展强加于自己的汉语而以为可致“健康”。这大约就是多年来语法教学不起作用甚至引起反感的主要原因吧。

——黎锦熙《所谓“黎派”语法诸

书的评价》(1984年)

《桂林山水》教学

• 教师示范朗读 • 学生自由朗读 • 展示关键词语

• 在语境中感受(词-句-段)• 默读,圈点勾画 • 交流感受,多元理解 • 屏示:改成诗行

《桂林山水》改写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怎样理解阅读能力的 综合性特点?

“教学建议”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1.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 中的重要地位

《春笋》

一声 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我真为孩子们痛心,词并没有带着鲜明的形象进入他们的意识;词从一朵散发着芳香、生气盎然的鲜花,变成了一片夹在书页当中的干枯叶片,只能使人从表面上回忆它的生气。

——苏霍姆林斯基

2.理性分析也离不开感性

• 感性 • 知性 • 理性 知性——

把多样性统一的具体内容拆散开来,作为孤立的东西加以分析,只知有分,不知有合。(王元化《论知性的分析方法》)3.感性与理性统一,体现阅读能力的综合性

梁启超:三步精读法

第一步是鸟瞰。把文章浏览一遍,了解文章写些什么,并把文章的重点、难点找出来。第二步是解剖。揣摩文章是怎样写的,尤其是对文章的重点、难点细细探究,由表及里,抓住精髓。第三步是会通。就是把全文综合起来,融会贯通,并根据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情况探究文章的成因,以便对文章有更透彻的把握。

鸟瞰——解剖——会通 整体——局部——整体 综合——分析——综合

解剖了一个青蛙,却丧失了整个生命。

 [英]伍尔芙

一个理性的人,乃是毫无人性的怪物。

——[英]罗素

《跨越百年的美丽》

•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 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4.理解性阅读与 创造性阅读应该统一

“教学建议”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文本的规定性

文本的规定性也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而对本文的意义作随意的理解和解释。(伊萨尔)

怎样理解文章的 一般阅读目标?

1.什么是文章的一般阅读目标 阅读目标

•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二学段)

•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第三学段)

2.关于“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概括:

体会:

理性判断

感性把握

注重结果

注重过程

强调统一

强调自主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 绿色消退了 • 毁灭了大自然 • 这是一场灾难

• 这是无法挽回的悲剧

3.关于质疑、合作、探究 每个学生的个人阅读感受 ↓

教学共同体 ↓

共性教学目标

《修鞋姑娘》

我不放心地提醒她要修结实点,花钱多点不在乎。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同意不同意,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对实用性文章的 阅读有哪些要求?

1.课标对文章的分类

实用性文章

• • • • • 说明性文章 议论文 新闻报道 科技文 日常应用文

……

2.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说明性文章目标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第三学段)

• 把握顺序 • 抓住要点 • 了解方法 • 品味语言

《蝙蝠与雷达》

• 填写预发的蝙蝠飞行试验报告单(做一个小小科学家)• 屏示蝙蝠飞行模拟图 • 完整叙述蝙蝠飞行的原理 • 学习潜水艇原理(拓展环节)

3.关于非连续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目标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三学段)

• 统计图表 • 数据表格 • 曲线图 • 图解文字 • 凭证单 • 使用说明书 • 广告 • 地图

五 为什么文学阅读要

重视体验、感悟和品味?

1.文学阅读要鼓励 个性化感受和理解

文学阅读目标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建议”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评价建议”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文学作品像一座大冰山。

——海明威

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

——歌德

2.叙事性作品的学习重在感受和体验

叙事性作品阅读目标

•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

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一学段)

•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二学段)

•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第三学段)

• 感受形象 • 体验情感 • 品味语言

设身处地 身临其境

《军需处长》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朱光潜《咬文嚼字》

3.学习诗歌重点在把握诗意、想象情境、体会情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 诵读 • 朗读 • 朗诵 • 吟诵 • 吟唱

目视其文 口发其声 耳闻其音 心通其情

文学的“无用之用”

冰桃雪藕,食之鲜可以饱。然却病延年,粱肉不逮。论诗者所以当知无用之用。

——[清]刘熙载《游艺约言》

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新目标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篇6

经验一:重视交给学生阅读技巧

学生在阅读中由于缺乏技巧与策略的训练,容易养成逐句逐字的阅读习惯。在考试中,面对三四篇较难的文章,会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使用新教材,第一步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增强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我认为比较实用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项。

预测:阅读前的准备。阅读之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对文章的主题、题材、结构进行预测是很必要的。预测是学生依据原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的推理和判断。预测还可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l生

略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意与结构。新目标reading部分文章较长,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阅读开始时,要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寻找文章的主题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与风格,

跳读:培养学生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在阅读课中,我会设计几个问题,涉及文章中重要的年代、地点与时间,指导学生快速发现这些信息,提高阅读速度。

通过以上的三个过程,学生对材料有了整体认知,对文章有了大致的了解,培养了学生通过分析、预测等方法进行快速阅读的能力。

经验二:重视研读课文。引导学生迈出积累语言知识重要的一步

外语教学,词汇与复杂的长句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拦路虎,在研读的第一步,鼓励学生找出困难的单词与句子,根据一定的情境猜测生单词的含义与用法,正确掌握单词的发音与拼写,不断练习,将这些词汇融入自己已有的词汇库中,增加词汇量。目前,是否在课堂中使用翻译教学法是外语教学中争论的一个焦点。对于二三线城市的薄弱学校,学生英语基础差,在课堂以外基本上接触不到英语。因此,“习得英语”这一理论并不适用。学生们的英语基本上是在学校中学得的,翻译是一种很好的外语学习方法,能够节约认知资源,从学生实际出发,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与结构。

研读还包括研读整篇文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人教版新目标教材选取的文章有较高的思想性与科学性,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素材,在教学中要加强教材这方面功能的开发。

经验三:注重朗读与背诵

首先,培养学生养成朗读的习惯。新目标教材文章较难,所以要通过朗读纠正发音,记忆单词、词组。通过读,揣摩文章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其次,在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由于学生平时缺少接触英语的机会,背诵一些材料可以培养语感,内化短语和单词,提高使用语言的准确度。

在教学中,由于缺乏经验,也有一些教训。

教训一:词汇教学过细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根基,历来非常受重视。在新目标的一些文章中,词汇偏难,所以我花大量时间教授新单词,巩固新单词,影响了其它教学环节的开展,效果不佳。经过两轮教学,我认识到,从学生实际出发,单词教学要有所取舍。将单词分级,很重要的单词,要从音、形、义等方面重点学习。其余单词会读、会认即可。重难点突出,可以节约学习成本,减轻学生负担。

教训二:不注重阅读教学资源的开发

英语阅读教学应该是是精读与泛读的结合,因此在使用教材初期,我也考虑通过选取网络、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加强学生的阅读拓展训练,甚至想过编写校本教材加强学生的泛读能力。然而,考虑到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能力有限,中途放弃了。但一轮教学结束后,我发现学生知识面窄,对英美国家文化一知半解,无法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文化目标,这些缺憾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弥补。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制定探究 篇7

一、现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课程安排时间短,目标设置容量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为明显的一个目标设计问题就是时间短, 内容多。教师们总是期望在短短的一堂语文课内让学生将“十八般武艺”都掌握齐全。既要学生理解和学会运用作者所使用的各种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又要体会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涵。 而前者需要一种熟能生巧的等待和练习时间,后者更需要学生长时间用心体会,反复思考。很明显,在一堂课上欲实现所有目标的教学是拔苗助长、激素速成式的教学,其有效性值得怀疑。

例如:《劝学》教学目标[1]

1.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

(1)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 绝、兴、功、强、用。

(2)积累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

(3)古今异义词:博学、金、跪、爪牙、寄托、以为、假、可以。

(4)词类活用:水、日、上、下。

(5)文言句式。

2.抓住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思路,并能背诵全文。

3.掌握设喻的方法,能借鉴《劝学》的论证手法,用文言仿写一段文字。如“学贵于勤”“学贵有疑”等。

4.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一个普通人,通过学习,以求达到君子的标准,最后走向圣人的高度。

先不论这个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现有水平,就单是看这篇幅和字数,着实有些吃不消。这么多的内容要在短短的一到三个课时全部完成,不难想象,教师只有压缩学生对文本的思考感悟时间,压缩师生间课堂互动建构的时间,压缩学生间探究讨论的时间,才有可能完成。对于这种“贪多嚼不烂”的教学目标,最后可能是“丢西瓜捡芝麻”而顾此失彼。

(二)目标设置模糊虚化,师生双方难以把握

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 具体、明确的规定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而不是泛泛而谈,如“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掌握文学相关知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重依靠教辅教参,把教学目标设置得看似“高大全”, 而不符合实际需要。其结果是“多”目标往往成为“虚”目标,导致预设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有些教师对要不要教给学生系统的知识、到底哪些是有用的知识、采用何种方式传授知识等问题产生了认识上的混乱。在时下流行的三维目标指导下,教师因为认识问题上的不统一甚至是误解误判,不顾现实的歪解、曲解教学目标,一味“迎合”所谓的“科学”潮流,导致在教学实际中设定的目标能实的不实,该定的未定,很多目标模棱两可,这就出现了虚化的教学目标,结果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虚化。

例如《鸿门宴》的教学目标设计中,[2]表述的“积累一些古汉语知识,如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常见的特殊句式”,“运用质疑与探究的方法”。这些表述都显得空洞虚化,“一些古汉语知识” 到底是哪些?“运用质疑与探究的方法”到底怎么运用?到底怎么探究?这个看似“高大上”的表述,实质是无法实现的“假大空”。 评判标准的模糊,术语表达的模糊,最终会让教师迷失:到底怎么样才算达成目标了?

阅读教学需要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对于教学目标中模糊、概括性的内容,应该细化成明确、简单、清晰的内容,而不是一味地照搬教学参考目标来用。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它的表述如果含糊不清,会使得教师在一节课里看似讲了许多内容,却失去了教学重心,“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结果就是学生可能学到了知识,但却是肤浅的,表面的,并非我们所希望的可以真正理解和把握。

(三)目标定位不准,教学评价倒置

“教学目标本质上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其陈述的内容应该反映学生在一定阶段的学习活动以后将会学到什么,以引导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但是,有很多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不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陈述,而是从教师的角度来陈述的”,[3]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等,这些措辞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主观愿望和预期结果,是教师要教和能教什么的硬性表达。这种表达之 “硬”只考虑到预设的知识,而没考虑在师生互动中建构生成的知识, 只关注所预期的结果,不关心实际中学生可能发生的疑问和获得。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教学目标中的“通过阅读分析课文, 使学生在揣摩人物语言动作的基础上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认识到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与揭露,从而深刻认识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4]从目标设计的案例来看,陈述的主体都是教师。目标的作用是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对于如何评价学生是否达成目标,掌握知识却并未提及,而如何测量和评价恰恰是目标的基本作用。这是目标设置的一个典型问题,即以教师的行为代替学生的行为,将教师的行为作为教学目标实现的实际考量标准。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违背了教学目标设置的本意。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一)阅读教学目标设计文道结合,一文一道

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的不是华丽的装扮和浮夸的面面俱到,它需要的是适合语文的实际课堂教学。所以,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从教材的实情出发,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出发,把握好主要方面。语文教师设计的阅读教学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和可测的,且从“文”和“道”两个维度进行考虑设置就足够了。一般来说,单课时的目标将文道结合在一起就足够了,甚至表达时重点写“文”即可。因为“文以载道”, “道寄文上”,二者并非机械分离的,而是辩证统一的有机体,文是道的表达,道是文的灵魂。在真正掌握“文”时,“道”也就自然而然掌握了。实际上,从开始上课时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各自的“道”就已经开始了互相的交流碰撞。这种目标设计既考虑到了语文知识的系统学习,同时又兼顾到了学生人格发展和素质发展, 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

(二)阅读教学目标设计要明确、可评

阅读教学目标的确立,是要能帮助教师把握“教什么”和学生把握“学什么”的。因此,教师在每节课要设计出确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它必须是明确的、可操作的,而不是虚无的、模糊的。目标陈述的模糊必然使教学内容的表达模糊,使用“认识、领会、把握” 等抽象笼统的动词,是导致语文教学目标陈述含糊的一个重要原因, 应避免使用这类动词。而“说出、指出、找出、解释、读准、默写、 背诵、划分”等行为动词,对学习结果能作出具体可察的规定,便于观察和测量,应该在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中多加使用。至于“辨别、区别、分析、比较、概括”等虽是内隐心智活动但亦有相对应的外显行为的动词,可以使用一些。

(三)阅读教学目标设计要适度、可行

阅读教学目标设立的直接价值和基本作用就在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所以目标设定应体现出学生现阶段通过努力后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应成为我们设计教学目标时重要的理论基础。我们在设计阅读教学目标时应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但又不是远超出学生的能力,而是让学生在经过教学后可以达到的最高阅读水平,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潜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

三、总结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作为学生能与文本进行互动获得信息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设置合理的阅读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其阅读效率,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当然,关于如何设置目标的研究应该是不断深入进行的,本文只是对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探讨,希望可以对阅读教学目标设置有所参考和启迪,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细致的研究来帮助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科学设置,使学生能更好地发展。

摘要:阅读教学目标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也是语文教师确定与安排阅读教学内容,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首先就要确立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目标 篇8

1、从词语意义到审美品味的培养。

阅读首先接触的是语言文字, 要有掌握字、词、句意义的能力, 这是直觉思维。由直觉思维上升到情感体验, 就具备了相应的审美品味。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把词语分为“意义”和“涵义”两个层次。“意义”是词义的静态内容, “涵义”就上升为情景、意象, 由“词义”到“涵义”, 是阅读中创新能力的内容之一。作家汪曾祺阅读鲁迅《祝福》中这段文字:

他是我的本家, 比我长一辈, 应该称之曰“四叔”, 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但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 单是胖了些, 但也还未留胡子, 一见面是寒喧, 寒喧之后说我“胖了”, 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 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有康有为。但是, 谈话总是不投机的了, 于是不多久, 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这段叙述文字, 四叔的外貌、内心能通过词语的“意义”跃然于读者眼前, 但要达到“涵义”的审美品味还不够, 还必须通过创造“味”出当时我的心态情景。汪曾祺抓住“剩”字如是说:

“剩”是余下的意思, 有一种说不出的孤寂无聊之感, 仿佛被这世界所遗弃, 孑然地存在着。而且连四叔何时离去, 也都未觉察, 可见四叔既不以鲁迅为意, 鲁迅也对四叔并不挽留, 确实是不投机的了。四叔似乎已经走了一会儿, 鲁迅方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剩”在那里。这不是鲁迅的世界, 鲁迅只有走。

可以看出, 由“意义”到“涵义”的阅读创新审美, 就“味”出了“神韵”, 达到了阅读创新的目的。

2、从认知情绪到人文情理的培养。

阅读活动过程中, 阅读主体必然要对阅读客体作出评价。如果这种评价是感知的, 就叫“认知情绪”;如果把“把认知情绪”上升到超凡脱俗的框架, 净化审美心境、丰富人格内涵, 那么, 阅读活动就达到了创新能力的人文情理的境界。比如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我们常常被那迷离、素淡、朦胧的意境所吸引。这种吸引来自对月下的“荷”人格美的感悟, 也就是荷花、荷叶在朦胧月光下招人怜爱的情致和情韵。这就是阅读的“认知情绪”。但《荷塘月色》还有更高层次的品味, 作者在文章中含蓄地表达了潜意识里一种躁动、追忆、眷念的情思。《教参》上都写着大革命失败后的严酷现实, 导致朱自清“颇不宁静”的心情, 朱自清陷入想超脱而又无法超脱的两难苦闷之中。遗憾的是朱自清不是闻一多, 不是鲁迅, 他只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学者。朱自清在文中由月下的荷花联想到江南的采莲, 并且把采莲习俗铺陈得极为“香艳”, 在描写采莲女时还大段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妖童媛女, 荡舟心许”, “纤腰束素, 迁延顾步”, “叶嫩花初, 沾裳而浅笑”, 这恐怕朱自清难逃通过《荷塘月色》怀念远方伊人的嫌疑。文中两次点“妻已睡熟好久了”, 无法与妻沟通, 正是朱自清苦闷想超脱而又无法超脱的缘由, 他只能独步荷塘, 通过月下荷花、荷叶的迷离静美来怀念少年时的侣伴、青年时的恋人, 于是朱自清的心灵似乎得到了片刻的超脱与宁静。朱自清毕竟是大家风范, 将深层潜意识的情怀写得温柔敦厚、不怒不伤, 其作品本身就达到了人文情理的审美高度。

3、从整体共性到自我个性的培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个性教育是语文教学需要攀登的一个重要阶梯, 因为创新能力, 只能寓于生活实体的个性之中, 培养学生的自我个性特点、强点、闪光点, 就等于开发了学生特殊的创造潜能。这对学生来说也意味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多元化、灵活化、特殊化。就阅读而言, 作家主观所提供的东西与客观产生的效果并不等量, 如果阅读主体只是获得阅读客体所提供的等量, 而没有自我个性再创造, 不能达到大于阅读客体所提供的量甚至小于阅读客体的量, 就不能奢谈阅读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阅读教学中目标的确定 篇9

1. 目标预设——众里寻他千百度

语文的每一堂课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 每课时都有自己确定性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目标, 必须是一个苦心经营的过程。

一方面, 设置教学目标要关注文本本身。下面, 我将以和初三学生分享的一堂阅读课《荷塘月色》为例, 谈谈如何设计教学目标。这篇文章是现代散文的名篇, 用词精当。在艺术手法上, 《荷塘月色》通过生动传神的比喻、拟人和大量的叠词的使用, 表现出“月色”特有的朦胧、令人神往的美。因此在知识与能力的目标上, 我设计为揣摩文章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 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同时,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置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另一方面, 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荷塘月色》本是高中的课文, 表现情感较为复杂。有人说, 表现了作者对白色恐怖残酷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对安定、祥和、幸福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有人说是表现作者内心与“妻”咫尺天涯的感伤, 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现在要与初中生分享这篇文章, 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和心理状态, 不能过于苛求。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设计上, 我只要求学生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淡淡喜悦、忧伤之情, 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

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所说:“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训练为主线”,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论教,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让学生“跳一跳, 摘到桃子”, 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 不断发展新能力, 不断丰富情感。

2. 目标生成——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果说, 目标预设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苦心经营过程, 那么目标生成就是“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偶然相遇过程。每一堂课, 教师除预设目标之外, 还要在课堂上因势利导, 恰当地调整或变通教案, 以保持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荷塘月色》的阅读过程中, 我请学生朗读自己最有体会的句子。有一位学生提到:“老师啊, 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像闪电一般, 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 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显然, 这超出了我的预设。于是, 我让其他学生认真思考, 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位学生说道:“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 也指速度很快, 是‘一丝的颤动’, 稍不注意, 就闪过去了。所以, ‘像闪电一般’。”话音刚落, 质疑的学生立刻认同地点点头。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不但有效地解决了课堂疑问, 还加深了学生在和文本对话过程中对字词的理解。

3. 两者结合——本色课堂, 和谐共赢

目前, 语文课堂教学有一种弊端, 就是学生常常被教师预设的教案驱赶着, 老师和学生眼里只有终点, 完全忽视了时间跑道上的风景。这样, 课堂教学也就失去了生命力。究其原因是教师眼里只有预设的目标, 没有课堂上生成的目标。

在课堂上, 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他们真正在属于自己的课堂里自由解读。通过自由对话, 将原本确定的教学目标和课堂生成的不确定教学目标结合, 由此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情趣和活力, 确立学生主体发展意识。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必须回归本色课堂。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 知识系统得到完善, 思想得到升华。与此同时, 教师将带回来的是心得、启发, 而不是没有生命力的死教案。通过将确定性教学目标和不确定教学目标相结合, 实现教师和学生和谐共赢。

摘要: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 在教学中, 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 才能带给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儿童阅读的目标构建与评价探索 篇10

一、构建儿童阅读的四维目标

儿童阅读在语文课程中的目标定位是怎样的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以此为启发,我们可以提炼出儿童阅读素养的四个维度:阅读面与阅读量、阅读兴趣与习惯、阅读策略与方法、阅读能力(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阅读品位融入以上四个维度之中,不单独列出)。这四大维度并非平面化的排列,而是一种金字塔般的结构。阅读能力是核心,从塔基到塔顶有多个逐渐递升的层级。阅读面与阅读量、阅读兴趣与习惯、阅读策略与方法围绕着阅读能力,共同致力于阅读能力的发展。其中阅读策略与方法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基石,掌握了阅读策略与方法也即具备了阅读能力;阅读兴趣与习惯、阅读面与阅读量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加速器。以上表述可以用上图形象表示。

四个维度的阅读素养如何体现在各个学段的儿童阅读教学目标之中呢?在课程总目标的统领下,我们根据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心理特点以及广泛阅读学习的需求,从阅读素养的四个维度,进一步构建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即儿童阅读素养表现标准(请看表1)。

表中“儿童阅读目标”,是以学段为单位,从阅读兴趣与习惯、阅读面与阅读量、阅读策略与方法、阅读能力四个维度进行设计的,体现了阅读素养的多维度与渐进性。

(一)阅读兴趣与习惯

低年级重在兴趣的萌发(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中年级兴趣的广度扩大(能在成人帮助下,广泛选择合适又喜欢的优秀书籍与读物)。高年级慢慢走向阅读的深度(选择同一事件或同一主题、同一风格、同一作家的作品开展主题阅读,通过相互的联结与对比,发现内容与形式的异同,为生活与学习中的研究性阅读打下基础)。

(二)阅读量与阅读面

表1中提出的阅读量要高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课外阅读总量“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的要求。确定依据是什么呢?是以每周一节阅读课、每天30分钟的阅读时间充分保证为前提,根据孩子阅读的一般速度以及适合各年龄段孩子阅读的书籍的一般字数统计出来的。只要每天有阅读时间保证,达到阅读量是没有问题的。

阅读面的确定主要依据了课标要求,第一学段以读绘本和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为主;第二学段以阅读各种文体的叙事性作品为主;第三学段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增加人物传记类、科幻类的读本。当然,以文体来确定适合各学段阅读的读物不是绝对的,具体还要考虑文本内容的难易程度。

(三)阅读策略与方法

表1中对阅读策略与方法的要求是比较详尽的。

第一学段重在三个方面:听教师朗读、亲子共读、伙伴共读与独立阅读相结合;掌握阅读绘本的方法;有意识地关注自己喜欢的绘本作家与画家的作品。第二学段重在两方面:学习、积累不同文体的叙事类作品的不同结构特点;在教师帮助下学习、运用促进阅读理解与感受的策略方法等。第三学段则重在两个方面:综合运用阅读的策略与方法开展阅读;基本掌握阅读文学类与信息类作品的不同目的与不同策略。

三个学段阅读策略与方法的纵向发展既尊重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阅读心理特点,又遵循了未来学习、生活与工作中阅读的现实状况与需求。

(四)阅读能力

表1对于阅读能力的陈述是比较隐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由于阅读认知过程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在完整而复杂的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分离出阅读能力的层级是有难度的;另一方面是基于阅读策略与阅读能力的关系,阅读能力的发展即是读者运用阅读策略来理解感受文本的过程,阅读策略之于学生就是阅读能力,凸显了阅读的策略与方法,其实也就凸显了阅读能力。

二、探索儿童阅读的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既是一种评价理念,又是一种评价方法,近十几年来在国外教育界被广泛使用。表现性评价强调“实作”与“表现”,其内涵显然是非常吻合阅读素养评价要求的。阅读素养的评价需要让学生在真实的阅读活动中表现其所知所能以及用作品证明其阅读能力与阅读量、阅读面等。表现性评价对于展示阅读素养有以下两大优势:能在真实的阅读活动情境中全面展示学生多方面的阅读能力与素养;能根据展示的情况即时性、针对性地提供过程性的指导与帮助。

前文从四个维度构建了“儿童阅读目标”。这一“目标”就是儿童阅读素养的评价标准。在具体的评价中,阅读素养又可以分解为哪些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表现呢?请看表2、表3、表4。

表2~表4中第三列所列举的评价内容与形式均为表现性评价,不仅将阅读素养细化为多种具体的行为表现,还提示了阅读素养的三种展示平台:读书笔记中展示(即阅读档案展示)、读书会上交流、读书活动中展览。

(一)在读书笔记中展示阅读素养

传统读书笔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档案,存在着记录方式干扰阅读、记录内容程式化、记录与交流相脱节等弊端。比如,不管什么年级、什么书籍,记的内容都是主要内容、好词佳句、阅读体会这几项;要求边读边在笔记本中记录,使记录干扰阅读思考;记录的内容无助于交流;等等。以上问题使做读书笔记不仅不能充分展示学生的阅读素养,而且成为学生的负担,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何让读书笔记成为真正的阅读档案呢?从记录的内容形式到交流的内容方式都有改进的空间。如从四年级开始,可以引导鼓励学生选择A4纸那么大的、稍厚、漂亮、自己喜欢的本子,美化后作为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之所以要选大一点厚一点的本子,是为了能一学期一学期沿用,从而让学生看到自己阅读成长的痕迹,让读书笔记成为值得珍藏的阅读成长记录袋。

记录的形式尽量简便多样有效,如可以采用粘贴式、图表式、评星式、绘本式、小报式等。记录的内容因书籍与年级而异,可以画故事情节、做人物名片、写角色日志、梳理知识、品评文字等。读书笔记可以不批阅,但要经常展览相互欣赏。读书交流会上,要导向借助读书笔记进行交流。

(二)在读书交流会上展示阅读素养

读书交流会是阅读之后的交流分享活动,也是展示阅读素养的舞台。设计学生共同感兴趣又有讨论价值的话题,采用小组协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在同伴的小圈子里畅所欲言。教师做好组织者与观察者的工作。观察的时候可以面点结合,既观察班内学生对某本书的兴趣、理解程度、阅读方法运用等,从而准确把握某个年龄段学生、自己班上学生的阅读素养,又能有目的地对一两个小组或几个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对其进步较大或表现突出的某一两项阅读素养进行书面评价,可以写在便利贴或者小卡片上,即时发给学生,让其贴在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上收藏,成为其阅读档案中的一部分。学生总是非常喜欢也非常珍惜教师的书面评语。过一段时间,比较阅读教师写给同一个学生的不同评价语,就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策略方法等素养的发展轨迹。小组内的交流分享还可以形成物化的成果,张贴在黑板或者教室里的其他地方进行展览,供其他小组欣赏与评价。

(三)在读书活动中展示阅读素养

学校或者班级组织的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也是非常好的展示阅读素养的平台。读书活动若由学生自己来策划、组织、实施,收获更是全方位的。比如,以阅读小组为单位合作举办图书展,要对海报的制作、图书的分类摆放、书评的撰写、现场讲解等方面进行周全的策划,其过程是非常锻炼人的。比如,高年级学生到低年级教室或者学校阅览室为低年级学生讲故事,为低年级学生开列书单,会促使学生在平时广博阅读。再比如,评选最受欢迎的图书,对营造阅读氛围,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阅读量是非常有好处的。

当前,我们对学生阅读素养的评价重要的不在于给个终结性的分数或等级,而是要让学生知道阅读目标,并能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与伙伴的协同之下,于每一天的阅读时光与每一周的阅读课时间,有滋有味地开展阅读,开放自主地表现自己的所读所思所得所获。

摘要:儿童阅读即“课外阅读”,其要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必须走向课程化,即纳入课程计划,固定在课程表上,让儿童阅读的指导、展示与交流有专属的课内时间。儿童阅读的课程化探索可以从儿童阅读的目标定位、儿童阅读的内容开发、儿童阅读的课堂内实施、儿童阅读的多维评价四个方面展开探索,其中构建四维目标和实施科学的表现性评价是关键。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制定探究 篇11

【摘要】阅读教学目标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也是语文教师确定与安排阅读教学内容,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首先就要确立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

【关键词】阅读;教学目标;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是语文教学的重心环节,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确保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所以,目标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过程以及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而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肩负着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感悟和审美、表达与交流的责任,更有着传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所以,它的目标设置对语文教学至关重要,影响着语文阅读教学能否有效实施。

一、现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课程安排时间短,目标设置容量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为明显的一个目标设计问题就是时间短,内容多。教师们总是期望在短短的一堂语文课内让学生将“十八般武艺”都掌握齐全。既要学生理解和学会运用作者所使用的各种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又要体会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涵。而前者需要一种熟能生巧的等待和练习时间,后者更需要学生长时间用心体会,反复思考。很明显,在一堂课上欲实现所有目标的教学是拔苗助长、激素速成式的教学,其有效性值得怀疑。

例如:《劝学》教学目标[1]

1.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

(1)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

(2)积累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

(3)古今异义词:博学、金、跪、爪牙、寄托、以为、假、可以。

(4)词类活用:水、日、上、下。

(5)文言句式。

2.抓住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思路,并能背诵全文。

3.掌握设喻的方法,能借鉴《劝学》的论证手法,用文言仿写一段文字。如“学贵于勤”“学贵有疑”等。

4.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一个普通人,通过学习,以求达到君子的标准,最后走向圣人的高度。

先不论这个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现有水平,就单是看这篇幅和字数,着实有些吃不消。这么多的内容要在短短的一到三个课时全部完成,不难想象,教师只有压缩学生对文本的思考感悟时间,压缩师生间课堂互动建构的时间,压缩学生间探究讨论的时间,才有可能完成。对于这种“贪多嚼不烂”的教学目标,最后可能是“丢西瓜捡芝麻”而顾此失彼。

(二)目标设置模糊虚化,师生双方难以把握

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具体、明确的规定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而不是泛泛而谈,如“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掌握文学相关知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重依靠教辅教参,把教学目标设置得看似“高大全”,而不符合实际需要。其结果是“多”目标往往成为“虚”目标,导致预设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有些教师对要不要教给学生系统的知识、到底哪些是有用的知识、采用何种方式传授知识等问题产生了认识上的混乱。在时下流行的三维目标指导下,教师因为认识问题上的不统一甚至是误解误判,不顾现实的歪解、曲解教学目标,一味“迎合”所谓的“科学”潮流,导致在教学实际中设定的目标能实的不实,该定的未定,很多目标模棱两可,这就出现了虚化的教学目标,结果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虚化。

例如《鸿门宴》的教学目标设计中,[2]表述的“积累一些古汉语知识,如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常见的特殊句式”,“运用质疑与探究的方法”。这些表述都显得空洞虚化,“一些古汉语知识”到底是哪些?“运用质疑与探究的方法”到底怎么运用?到底怎么探究?这个看似“高大上”的表述,实质是无法实现的“假大空”。评判标准的模糊,术语表达的模糊,最终会让教师迷失:到底怎么样才算达成目标了?

阅读教学需要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对于教学目标中模糊、概括性的内容,应该细化成明确、简单、清晰的内容,而不是一味地照搬教学参考目标来用。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它的表述如果含糊不清,会使得教师在一节课里看似讲了许多内容,却失去了教学重心,“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结果就是学生可能学到了知识,但却是肤浅的,表面的,并非我们所希望的可以真正理解和把握。

(三)目标定位不准,教学评价倒置

“教学目标本质上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其陈述的内容应该反映学生在一定阶段的学习活动以后将会学到什么,以引导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但是,有很多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不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陈述,而是从教师的角度来陈述的”,[3]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等,这些措辞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主观愿望和预期结果,是教师要教和能教什么的硬性表达。这种表达之“硬”只考虑到预设的知识,而没考虑在师生互动中建构生成的知识,只关注所预期的结果,不关心实际中学生可能发生的疑问和获得。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教学目标中的“通过阅读分析课文,使学生在揣摩人物语言动作的基础上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认识到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与揭露,从而深刻认识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4]从目标设计的案例来看,陈述的主体都是教师。目标的作用是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对于如何评价学生是否达成目标,掌握知识却并未提及,而如何测量和评价恰恰是目标的基本作用。这是目标设置的一个典型问题,即以教师的行为代替学生的行为,将教师的行为作为教学目标实现的实际考量标准。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违背了教学目标设置的本意。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一)阅读教学目标设计文道结合,一文一道

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的不是华丽的装扮和浮夸的面面俱到,它需要的是适合语文的实际课堂教学。所以,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从教材的实情出发,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出发,把握好主要方面。语文教师设计的阅读教学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和可测的,且从“文”和“道”两个维度进行考虑设置就足够了。一般来说,单课时的目标将文道结合在一起就足够了,甚至表达时重点写“文”即可。因为“文以载道”,“道寄文上”,二者并非机械分离的,而是辩证统一的有机体,文是道的表达,道是文的灵魂。在真正掌握“文”时,“道”也就自然而然掌握了。实际上,从开始上课时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各自的“道”就已经开始了互相的交流碰撞。这种目标设计既考虑到了语文知识的系统学习,同时又兼顾到了学生人格发展和素质发展,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

(二)阅读教学目标设计要明确、可评

阅读教学目标的确立,是要能帮助教师把握“教什么”和学生把握“学什么”的。因此,教师在每节课要设计出确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它必须是明确的、可操作的,而不是虚无的、模糊的。目标陈述的模糊必然使教学内容的表达模糊,使用“认识、领会、把握”等抽象笼统的动词,是导致语文教学目标陈述含糊的一个重要原因,应避免使用这类动词。而“说出、指出、找出、解释、读准、默写、背诵、划分”等行为动词,对学习结果能作出具体可察的规定,便于观察和测量,应该在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中多加使用。至于“辨别、区别、分析、比较、概括”等虽是内隐心智活动但亦有相对应的外显行为的动词,可以使用一些。

(三)阅读教学目标设计要适度、可行

阅读教学目标设立的直接价值和基本作用就在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所以目标设定应体现出学生现阶段通过努力后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应成为我们设计教学目标时重要的理论基础。我们在设计阅读教学目标时应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但又不是远超出学生的能力,而是让学生在经过教学后可以达到的最高阅读水平,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潜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

三、总结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作为学生能与文本进行互动获得信息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设置合理的阅读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其阅读效率,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当然,关于如何设置目标的研究应该是不断深入进行的,本文只是对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探讨,希望可以对阅读教学目标设置有所参考和启迪,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细致的研究来帮助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科学设置,使学生能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婷.《劝学》教学设计[J].现代语文,2014(11).

[2]陈兆辉.《鸿门宴》教学设计[A].陆建中.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C].北京: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2007.

[3]何更生,吴红耘等著.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中学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李文海.《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A].陆建中.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C].北京: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2007.

阅读目标 篇12

一、语文阅读教学“三维目标”整合存在的问题

1.将“三维目标”理解为三种教学目标。

老师们在写教案的时候,大家在表述三维教学目标时都是严格地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来陈述,其实并未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方面的目标。

2.对“知识与能力”的处理经常处于两个极端。

一方面,尽管多年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呼声很高,但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更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不少处在一线的语文教师还是不得不以考试大纲为指挥棒,仍然只重视基本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常只是老师备课本上应付学校检查的摆设而已;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不知道知识与能力是基础,是学习过程,是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前提条件,结果是一讲课程改革就否认基本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过于讲究热闹的探究式教学,讲究教学过程的花样,结果知识与能力目标却又被架空。

3.在实现“过程与方法”维度时,过分注重探究式教学。

为响应课改需要,不少一线教师不遗余力地使用探究法实施课堂教学,整堂课显得非常热闹。但我认为,探究式学习固然非常重要,但并非所有的语文课程都适用于探究性教学,即使适合运用探究性教学的课程也因课程内容和特点不同,对探究式教学的具体要求也不同。如果以讲究“过程与方法”之名动辄就让学生们分组探究、合作讨论,实际上教学效果不一定就好。

4.将三维目标进行机械的分割或是机械的整合。

三维目标从三个维度解构教学目标,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但笔者却发现存在两个片面倾向:一是有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尽管分门别类地将三个维度目标罗列在教案上,但实际上三个维度目标名不副实、彼此重叠、纠缠不清。对具体内容根本对不上号,只是将教学设计贴上了三维目标的标签而已;二是一些教师为整合而整合,基本不顾具体的教学内容,每堂课都在“费尽心机”整合三维目标。

二、落实语文阅读教学“三维目标”整合的策略

在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中,要落实三维目标,一要改变老师的教学理念,二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目标,三要引导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行为。倾心教学方法,融合三个维度,使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1.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策略。

(1)依照文章体裁解构。文章的体裁不同,它的侧重点就不同,赏析的重点和方法也就不同。比如诗歌教学要抓住“意象”,小说要抓住“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探究阅读的规律和方法,掌握不同文章体裁的知识,形成独立阅读赏析不同体裁文章的能力。

(2)依照学情来取舍。一篇文章怎样阅读才能符合学情呢?要抓住文章的“精华”。精华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传神的词,一个叫绝的句子,一段优美的文字,或是一个动情的点,以此为中心而生发学生的探究阅读兴趣,从而形成一种阅读能力。

2.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策略。

(1)重视朗读和诵读。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用心朗读的过程。给学生一个朗读的平台,让他们通过大量的“读”来充分地涵咏、感悟和发掘。在朗读中,老师的指导循序渐进,学生的朗读情感满满。

(2)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比老师的“教”更重要。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该“学什么”,还应该让学生知道“怎么学”。为了切实落实“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醒老师们的是,在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时,一定要避免随意地让学生“讨论讨论”,不论什么样的问题都分组合作讨论讨论,这样就会让合作探究性学习流于形式,不会有很大的收获。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选用以下内容开展合作探究:提出一些探索性问题、比较性问题和归纳总结性问题。同时还应该注意,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提供表达个性思想的机会。

3.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策略。

摘要:<正>近几年来,高考语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全面,都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实际上体现的就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维目标。这也决定了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注意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一、语文阅读教学“三维目标”整合存在的问题1.将“三维目标”理解为三种教学目标。老师们在写教案的时候,大家在表述三维教学目标时都是严格地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来陈述,其实并未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物联网与嵌入式技术下一篇:移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