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计量理论

2024-09-28

通用计量理论(共4篇)

通用计量理论 篇1

一、决策有用观

(一) 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概述

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因为信息使用者又可以分为对内使用者和对外使用者, 所以, 按照这种分类方式, 我们也可以将财务会计报告可分为对内报告和对外报告。这种分类恰好体现了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两种观点, 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认为, 通过恰当的形式向资源所有者如实报告资源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应该是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所以, 受托责任观通常适用于可以明确辨认受托方和委托方的情形。

决策有用观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趋完善, 对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要求除了包括有受托责任观的内容之外, 也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有用的信息。决策有用观认为, 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就是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因此, 这种观点对市场环境要求比较高, 主要适用于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并要求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会计环境中。

随着资本市场的加速发展和不断完善, 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及其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这也促使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也由以受托责任观为主转向以决策有用观为主。因此, 现代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目标是决策有用观。

(二) 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决策有用观

通过对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这两种观点分析得出:受托责任观主要反映受托方的履责情况, 偏重信息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因而一般按历史成本计量。决策有用观关注的是为投资者与债权人提供有助于其做出正确决策的信息, 该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对主体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性进行评估。换言之即该类信息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 其中包括已完成和还未完成交易循环的信息, 或者是将要发生的重大事项和情况的信息。而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正好能够提供与企业业绩及发展状况更相关的信息, 从而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 公允价值符合决策有用观。

根据我国基本准则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义, 财务报告除了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之外, 还要能够帮助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由此可见, 决策有用观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导向作用, 也有利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

二、经济收益观

确认收益是财务会计的根本任务, 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经营成果信息。传统的会计学收益在处理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以及通货膨胀等问题时受到了质疑, 而倡导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学收益理念深入人心并逐渐替代了倡导历史成本计量的传统会计收益理念。

(一) 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比较

按照传统的会计收益观, 收益是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应是企业已实现的经济业务的结果, 不需考虑价值变动的影响。它是以会计分期、币值稳定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经济收益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定义企业收益的, 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他认为, 经济收益就是纯收入, 即是以不侵蚀资本为条件, 留供居民享用的资财。按照经济收益观, 收益反映的是企业所有财富的增加, 是在实物资本保持的前提下确认的本期企业能够消费的最大金额。经济收益概念将实际交易和非实际交易对收益的影响都考虑在内。经济收益既包括了营业所得, 也包括意外收获和其他活动所得;在收益确认时, 既确认已实现收益, 也确认未实现收益。

传统的会计收益只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结果和已经实现的财务业绩进行反映, 而不能反映当期已经取得的全部财务业绩, 对于经营者继续持有决策与取得或处置决策对财务业绩的影响, 以及价格变动与管理者的主观努力对财务业绩的影响, 对这两方面传统会计收益都不能明确辨别, 不利于使用者及时、合理地评价各类交易、事项对企业财务业绩的贡献, 也不利于正确评价经营者业绩。

由于经济收益包含了传统会计收益无法反映的内容, 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并且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有用的信息。因此, 会计学家开始尝试按照经济收益概念确定企业收益。

(二) 公允价值计量符合经济收益观

传统会计收益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 强调收入与成本的配比。从经济收益的概念来看, 它强调的是在现行价格的基础上对实物资产的重新购置所需支付的金额, 因此, 现行价值是经济收益的基础。而公允价值计量正好能充分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现行价值。如果在公开市场上能够可靠地获得现行市价, 那么该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就是其现行市价;如果无法在公开市场上获得该项目的现行市价, 则其公允价值通过采用估价技术估值来确定。所以只有公允价值作为现行价值使得确认的收益体现经济收益的概念和涵义。因此, 公允价值符合经济收益概念的要求。

(三) 公允价值计量符合由损益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转变的要求

会计学中对收益的计量有损益表观和资产负债表观这两种观点。损益表观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的基础, 以历史成本原则作为计量基础, 先按照实现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 然后再根据配比原则确定收益, 即传统的会计收益。由于传统会计收益只考虑可靠性、可计量性和可验证性, 没有考虑通货膨胀、持有利得、商誉以及其价值变动所产生的影响, 所以不能反映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资产负债表观认为, 收益的确定只要考虑企业的净资产, 而不需考虑收入是否已经实现, 只根据企业净资产是否发生变化作为收益确认的条件, 即收益由资产和负债的计量确认。资产负债表观符合经济收益概念, 即根据期末期初净资产的差额确定收益, 根据资产负债表观所确认的收益除了包括传统会计的已实现收益之外, 还包括未实现的资产价值的变动, 并且还将交易和非交易等对收益确认的影响因素都考虑进来了。由于公允价值计量体现了会计收益向经济收益的转变, 因此, 它也就符合由损益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转变的要求。

三、全面收益观

(一) 全面收益观概述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的日益复杂化, 传统收益确定模式在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方面显露出一定的局限性, 远不能满足当前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为了弥补传统收益信息的不足, 以美国为代表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了全面收益概念。全面收益概念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除所有者投资和对所有者分派之外的所有净资产的变动。全面收益不仅包括现行会计实务中确认的净收益, 还包括在各个期间的其他非业主交易引起的权益变动。全面收益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传统会计收益向经济收益的转变。

(二) 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全面收益观

由于传统的收益确认模式无法满足新的经济环境对收益确认的要求, 全面收益概念应运而生。全面收益与传统收益确认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确认其他全面收益项目, 即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而未实现利得和损失都是由于采用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现行价值计量形成的。

传统收益确认模式按历史成本计量, 不会形成未实现利得和损失, 因为它不包括资产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收益变动。而全面收益则包括未实现利得和损失, 需要用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虽然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在被计量项目的初始确认时, 计量结果是相同的, 但是对其进行后续计量时, 由于被计量项目的价值在不断发生变化, 报告期内重新计量, 必然会产生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由此可见, 全面收益概念是和公允价值计量密切相关的。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公允价值计量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资源的现时价值, 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 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全面收益观。

摘要: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决策有用观、经济收益观和全面收益观。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供与企业业绩及发展状况更相关的信息, 从而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符合决策有用观;在处理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及通货膨胀等问题时, 传统的会计学收益受到了质疑, 而被倡导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学收益理念逐渐替代;全面收益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 而未实现利得和损失是由于采用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现行价值计量形成的, 全面收益观是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决策有用观,经济收益观,全面收益观

参考文献

[1]谢诗芬.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纵横谈[J].时代财会, 2003, (2) .

[2]谢诗芬.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

[3]于永生.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研究[J].财会月刊, 2006, (4) .

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困境探讨 篇2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及本质

公允价值最早于20世纪产生于美国。由于其相比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通胀时代更具有优势,因此在此后广泛受到推崇和关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它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存在市场交易价格的情况下,交换价格即为公允价值。市场以价格为信号传递信息,市场根据不同资产的风险与收益决定其具有不同的交换价格。因此,市价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充分考虑了某项资产或负债未来现金流量及其不确定性风险之后所形成的共识,若没有相反的证据表明所进行的交易是不公正的或非出于自愿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不存在实际交易事项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其它的计量办法。首先考虑的是在市场上寻找是否存在相类似的交易,如果存在,则以类似交易的价格作为计量基础。例如,当接受股票捐赠时,应采用市场股票的现行交易价格。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不能排除利用基于特定主体的信息与估计。有时市场并不具备估计某项资产或负债现金流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必须在合理、允当的基础上估计相关的现金流量,除非市场上存在相反的证据表明这种估计是不适当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公允价值是指理智的双方在一个开放的、不受干扰的市场中,在平等、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就目前而言,公允价值指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理论困境

一般而言,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两条最主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决策相关,是服务于投资者经济决策,面向未来的质量要求。可靠性是指信息能免于错误及偏差,并能忠实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可靠性是面向过去的质量要求,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无助于决策,而且还可能误导信息使用者。

纵观计量概念的发展,可以说它在“相关”与“可靠”的较量中不断前行,寻求一种较为完善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的计量亦是如此。

(一)可靠性的困境

众所周知“价值”一词在经济学和会计学中颇受争议。经济学含义上的资产含义着眼于面向未来,与计量主体直接相关的经济学价值;而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会计学含义上的资产含义偏向于过去,强调可靠的会计学成本。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成本变得越来越不相关,会计学的观点逐渐转到经济学上来。公允价值可说就是这样一种转变的产物,因此生来就带有相关性强而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可靠性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允价值本身涉及很多的假设,估计以及人为判断,造成其客观上操作难度加大,可靠性较差,正是由于这样主观估计,给了一些企业或个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机会。公允价值就其目的来说,本就是追求一种客观的价值,然而这种客观价值必须通过人的主观判断才能实现。判断、估计、假设是会计本来所固有的,历史成本也不能摆脱这些主观行为。当运用现值来估计公允价值时,以合理的根据估计贴现率,合理的方法计算未来现金流量是可能的,并且有一定的可靠性。毕竟,可靠性并不意味着精确性。使用公允价值时应当在相关的前提下尽量的可靠,保证一种“合理的可靠”。“即使一个不很可靠的现行价值或未来价值,总比没有预计或完全依靠已知的历史成本去预测要好。”另外,只要通过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后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上升(或下降)的部分能够单独、清楚地列示出来,即使舞弊企业通过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差异确认了巨额利润,也能够被信息使用者所了解。比如我国新准则设置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这样的作用。

(二)相关性的困境

由于公允价值是理智的双方自愿达成的交换价格,其确定并不在于业务是否会实际发生,而在于双方是否会同意形成这样一个价值。但是当某些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不具有可以观察的活跃市场时,只能通过估计来解决。那么如何估计最为准确?考虑到资产或负债均定义为“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而未来经济利益又主要表现为现金流,因此将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后的现值显然是最能代表公允价值的。但是,首先,由于现值技术的局限以及对未来的不可预测,完美的现值其实根本无法达到。其次,即使现值能达到完美计量,因为会计由薄记发展而来,本质上还是要反映历史财务信息,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在会计学的领域里它也不可能全面运用。再次,现值得到的数据过于抽象,如果统统按现值予以调整,信息和原本的经济业务之间就失去了真正的钩稽关系,缺乏可理解性。最后,公允价值客观上需要现值的补充。如果没有实际交易,也缺乏活跃市场,公允价值只能通过估值得到。

公允价值的信息质量受到许多影响因素的制约,大约可以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种。宏观因素主要包括当期市场利率、物价、汇率、经济环境的稳定性等;微观因素主要包括资产或负债的类别、用途,计量成本是否合适等。正因为影响因素如此复杂,所以在适用对象和适用时点的选择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一,当宏观经济环境稳定时,历史成本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没有必要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因为不断的调整无疑会大大增加信息的获得成本。反过来说,当交易不公平的时候,某些适用历史成本入账的资产如果仍然采用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显然是与真实情况相违背,这时采用公允价值更佳。其二,公允价值的“价值”基于市场价格,归根结底是一种“效用价值”。不同的市场主体评价不同的计量对象,其效用显然不会是一致的。这种评价取决于个体的主观认识,因此也就很难达到统一的评价尺度。

三、难点的解决对策

基于目前主流会计准则规定的探讨,引入全面收益观和采取复合计量能够有效处理公允价值计量的各种问题。

(一)引入全面收益观

由于传统计量模式在本性上都单独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在收益计量方面引用全面收益观是一个较好的折衷之法

我国在2006年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收益的计量模式采取了相当重大的调整,其中对于全面收益观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收益表项目的变化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股东权益变动表)。从收益表来看,《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明确提出在利润表中要单独列示“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项目。这些项目属于未实现的持有利得和损失,属于其他全面收益的内容。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来看,新准则将其从传统的附表上升为现在的主表,作为第四张财务报表出现,用以报告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综合变动情况。这张报表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实质上都具有国外全面收益表的雏形。值得一提的是,表中单独列示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也是属于其他全面收益的范畴,体现的全面收益与会计收益的差别。

(二)全面收益与公允计量

全面收益的出现,一方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利润操作问题。考虑到确认其他全面收益是区别会计收益与全面收益的根本所在,就不难想到,即使通过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账面价值的差异确认了巨额利润,在收益表上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上也是一目了然的。这肯定能大大减少这样的利润操作,全面收益,将那些未实现项目分类明示,部分揭开了传统会计收益的“黑箱”,使其不得不将内部结构部分暴露在公众面前。

另一方面,在目前的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是那些其他全面收益项目的唯一计量选择。目前的公允价值存在两种提法:其一,以我国2006年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代表,“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其二,以FASB的SFAC7为代表,“五种主要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清偿价值以及以公允价值为目的现值”。但大部分会计学人都更认可第二种提法。这样一来,就可以清楚看到全面收益加上复合属性的公允价值所带来的在计量上的意义。一部分历史成本计量为主的会计收益加上另一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全面收益,构成了全面收益。这个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之间的折中点,显然是更为接近完美的经济收益。

因此,在当前的会计环境中经济收益比会计收益更为理想,而经济收益的计量无法达到,这恰恰是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矛盾的一个体现,所以目前引入全面收益观是一种可行并且有效的调和手段。我国新准则中全面收益观念和公允价值的大量运用对于目前的实际状况有很好的针对性,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减少证券市场的“利得交易”现象,揭开收益“黑箱”,更为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三)公允价值的理想内涵:一种以公允为目的的复合计量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应用等问题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公允价值不是一种独立的新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概念实际上已经“嵌入”了各种计量属性,使公允价值成为一种复合(或综合)的计量属性。第二种认为公允价值是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它是与市场价格、历史成本及现行成本有所区别的一种新的计量属性。第三种观点认为公允价值不应作为计量属性,而是指的一种评判标准。

目前第一种观点是比较主流的观点,也是公允价值真正要达到的理想内涵,原因有二:第一,将公允价值视为一种目的,确切地说是将“公允”视为一种目的,这种观点似乎是更符合实际。第二,鉴于公允所包含的各个计量层次,无论是公开活跃市价,还是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都是传统已有的计量手段。公允价值并无任何创新,将其看成以公平允当为目的在各个计量属性之间进行选择更为恰当。但是这样一种定义会显得更为完整: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的计量属性,包括一定条件下的历史成本(或历史收入)、现行成本(或现行收入)、现行市价,短期可变现净值以及以公允价值为目的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这些计量手段的“镶嵌”形成了公允价值计量这一属性的复合且理想的内涵。

如果说,公允价值的困境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完善,没有较多活跃的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但是,即使市场再发达,公允价值本身所带有的局限也无法克服,面向未来做出价值的估计,就必须付出可靠性不够的代价。因为其本身具有的优越性和适用性远远大于它的缺陷,所以,我们要努力地去得到合理的可靠的公允价值。

参考文献

[1]卢永华,杨晓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0(.4)

[2]任世驰,陈炳辉.公允价值会计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

[3]尤小雁,刘晨昕.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困境[J].经济问题探索.2007(.11)

[4]谢诗芬.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纵横谈[J].时代财会.2003(2)

[5]葛家澍.关于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J].上海会计.2001(.1).

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的研究综述 篇3

公允价值概念最早出现于第43号会计公报中。这一公报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53年发布,其规定“在计量因证券交换换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时,需考虑所付对价的公允价值”。随后的几十年中,在学术界不断深化对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同时,社会各界开始普遍接受企业应将公允价值引入财务报表中,采用双重计量属性进行会计确认和报告(周明春、刘西红,2009;葛家澍、窦家春、 陈朝琳,2010)。从最初仅在若干事项中运用公允价值到目前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不仅局限于金融市场交易,还拓展到商品市场交易等其他各种要素交易,实务界开始重视公允价值计量。

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之后的欧债主权危机中所暴露的相关会计核算和风险披露等会计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甚至政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激烈争论。 我国财政部在此背景下,结合我国企业和资产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目前市场深度不够等情况,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成熟做法,于2014年1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继续保持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本文的目的是回顾我国学术界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国外学者在实证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基于此提出未来公允价值计量研究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二、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规律及特点分析

(一)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规律

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历程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 157)的发布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展现出不同的演进模式。金融危机之前,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规律可以说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主要强调活跃市场下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虽说争议不断,但总体上是在平稳中推进。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来自银行家、经济学家等社会各方的指责,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加快修订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试图解决金融危机所暴露的会计问题。金融危机仅是非活跃市场环境下的一种极端情况,但这一危机的爆发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非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重视。不管是FASB发布的工作人员立场报告,还是IASB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 13),都开始了对公允价值定义内涵的全面性审视。

国内有学者对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过程进行研究, 总结出其发展规律。谢诗芬(2006)从FASB和IASB两大研究体系中总结出六大发展规律,见表1。

王海连(2012)对美国公允价值定义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也同样发现其演进是一种由模糊到清晰的发展趋势,与谢诗芬(2006)总结的六大发展规律相同。而胡庭清 (2009)通过对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推导出制定主体的研究行为导向。他认为两大准则制定机构对公允价值定义的研究视角不同。其中,FASB从规范市场秩序的角度而IASB从市场参与者角度对交易情况的认识程度来研究公允价值。二者形成独具特色的公允价值研究体系。

(二)公允价值定义的特点

1. SFAS157出台前公允价值定义的特点。

(1)广义的界定。准则制定机构对公允价值一直采用广义的界定方法,直到SFAS 157的发布(黄学敏,2004)。 此前,公允价值的定义强调了使计量结果符合公允性,而没有对计量时点、价值基础进行明确界定,同时未考虑交易双方具体情况不同对公允价值的影响。

(2)定义不具 有操作性 。于永生(2007)认为 ,在SFAS157发布之前,FASB对公允价值下定义时没有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他认为这一模糊的定义没有为实务界提供有效的操作指南,致使实务界运用乱象的出现。过去的公允价值定义失之宽泛,对企业实际运用公允价值而言, 它的操作性不强(刘明春、刘西红,2009)。该定义没有明确主体是在购买或是出售资产、过去还是现在或是其他时点的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金额等。由于准则中缺乏明确、具体的理论规范和阐释,会计人员在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这为企业虚构财务报告留有余地,从而使得企业的持续经营存在隐患。例如,安然公司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应该为其破产承担实质性的责任(Topping,2002;Benston,2006)。

2. FAS157出台后至金融危机期间公允价值定义的特点。FASB于2006年9月发布SFAS157,在次年的11月开始正式实施。它是美国首个针对特定计量属性而制定的专属准则。这一准则动摇了历史成本作为财务会计最主要的计量模式的地位,意味着公允价值很有可能将其取而代之(于永生,2007)。它统一规范公允价值的定义,强调以脱手价值和市场参与者的角度以及公允价值级次来考虑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该准则建议评估师在对资产或负债进行估值时尽量避免或谨慎使用不可以直接或间接得到的参数。然而,2008年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使得活跃市场和有序交易都难以存续,很多交易是投资者在没有考虑企业实际经营业绩的情况下进行的恐慌性抛售,公允价值失去了可靠的计量基础。因此,公允价值成为金融机构的“替罪羊”(于永生,2009;刘思淼2009;黄世忠,2010)。实际上,金融危机只是暴露了内部控制系统的薄弱性以及当前公允价值会计层级的不足,明确了财务监控和针对管理行为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Laith Abdullah Alaryan,Ayman Ahmad Abu Haija,Ali Mahmoud Alrabei,2014 )。

3. 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定义的特点。美国的银行在之前的危机中受重创。许多经济学家和银行家认为, SFAS157的要求是2008年危机的原因之一,因此一场“修正规定或废除规定”的运动开始了 。在这一背景下,FASB发布了工作人员立场报告。在建立全球统一的会计目标的前提下,IASB借鉴SFAS 157,发布了IFRS 13,我国也于2014年发布CAS 39。

(1)公允价值为计量日而非交易日价格(计量日观)。 “计量日”概念最早正式出现在SFAS 157中。学者对公允价值计量日的讨论主要是基于动态观和契约观两个角度。

一是动态观。学者普遍认为,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能及时反映企业的信息。葛家澍(2007)指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市场无关的三级估计除外)随着作为价值影子的市场价格的消长而变动。“计量日”代表公允价值计量不是一种静态的计量。首先,“计量日”代表的是达成承诺的当天以及之后的每个报告时点,是一个连续和动态的计量。其次,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即使是相同的资产或负债所处的时间节点不同,其价值也不同(石磊,2008;周明春、刘西红,2009)。王海连(2012)认为主体从事交易活动的市场是动态变化的,其持有的资产、负债及权益项目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波动,只有动态地反映其变动过程,才能捕捉主体活动的全貌,合理评价主体业绩。

二是契约观。葛家澍(2007)认为“计量日”包含着两层含义,首先是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点,即确定承诺的那一天或是其中的某个时间点;其次是后续计量的时点, 即之后的每个报告日。它是代表假想交易的一种双方意欲成交的承诺,而承诺是构成契约的要件。

有学者对契约与公允价值关系进行探讨(刘浩、孙铮,2008;陈宏亚,2012)。他们发现我国现在仍处于产权保护相对缺失的环境中,只有深刻解读会计信息所处的契约环境,才能真正为公允价值计量寻找有效的执行机制。 而新定义中的“计量日”、“有序交易”、“转移”等表述为公允价值具体操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契约环境,保障公允价值的有效实行。正如,王海连(2012)基于市场信息确定负债公允价值的要求与“转移”的实质是相同的,因为“转移”是建立在买卖双方平等交易额基础之上的,它排除了 “清偿”一词中隐含的特定主体可能存在的优势或劣势。

(2)脱手价值观。

首先,脱手价值观的有用性。FASB认为脱手价值是适合的,因为它是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出发,对与资产和负债相关的未来流入与流出的当前预期(Robert F. Reilly,2013)。而强调流入和流出的概念与SFAC.NO.6《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关于资产、负债的定义一致(于永生,2007;李红霞,2008;葛家澍, 2009;支晓强、童盼,2010)。Barth和Landsman进一步阐明FASB采用脱手价值的另一原因是,因为其更注重主体持有当前资产的财务状况(面向现在),而不是计划购置资产(面向未来)的财务问题,所以,更倾向于从卖方视角出发, 将公允价值界定为脱手价值。正如Penman,Richard-son及Tuna(2007)所说的,脱手价值通常与市场价值相等。陈旭东、逯东(2010)认为计量经济价值的最好且可获得的指标是市场价格,它代表着将来和已经存在的企业内部信息。只要我们知道交易价格就可以轻易地推出市场价值。当金融市场处于活跃状态时,企业想要操作市场价格相对比较困难。

其次,脱手价值观的局限性。

一是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如实反映原则)。李红霞(2008)指出,假如现在我国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都采用脱手价格,这一做法会使现行的会计处理与传统会计处理有很大的差异。首先,在初始计量时,相对于采用进入价格对资产或负债进行计量而言,退出价格是否更能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其次,“第一天利润”问题。关于这一问题还不存在一致认可的观点,学者还没有有效的证据能够证明“确认交易日的利润能够提供可靠的信息”。同时,葛家澍 (2009)对初始确认时购入一项资产不以购买价而以出售价确认和计量是否符合如实反映的要求存在质疑。他认为这将使得会计处理以及报表的编制变得复杂。此外,估计资产的脱手价格时要考虑资产的最高和最佳用途,这样可能会使得资产的价值最大化(John Dixon and Yuliya Frolova ,2013)。

二是无法反映资产在企业特定经营中的价值。部分学者认为,出售并不是企业拥有资产的唯一用途。某些与特定企业高度适应的固定资产,在其他企业没有价值,其转售价就为零。如果一概而论地使用以市场为基础的脱手价值对资产进行计量,不考虑资产的专用性水平,就无法反映其在企业特定经营中的真实价值,有可能低估资产的价值。(Ronen,2008;徐新霞,2011;周熠皓、张盛勇, 2014)。赫振平、赵小鹿(2010)指出,第三层次的取值与以脱手价值为假设基础的公允价值相去甚远,若要坚持公允价值的定义,就应排除第三层次的取值,否则就必须修改公允价值的定义。徐新霞(2011)运用经济学资产专用性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非活跃市场下的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该学者认为以脱手价格来计量专用性水平高的资产的做法有待考究。因为该做法独立于特定报告主体,不能够传递出企业内部的私有信息,进一步加剧企业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也不能表明该资产的本质特征与持有目的。周熠皓、张盛勇(2014)认为,企业资产专用性水平越高,资产丧失变现价值的风险越高。

(3)市场参与观。

首先,市场参与观的有用性:更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葛家澍(2009)指出市场定价程序满足会计信息所需要的一个基本特征——“如实反映”,这确保不同的东西看起来很相似,但同样的事情看起来不同。这提高报告主体之间公允价值计量的一致性和可比性(Robert F. Reilly,2013)。同时,张白玲等基于博弈论视角认为,从交易双方到市场参与者的改变,使得交易结果不是由两个决策主体直接决定的,而是由市场所有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博弈的均衡结果。通过多次博弈,实现帕累托改进,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以确保参数的稳定,从而使得信息更具有可比性。

FASB在强调市场参与观时,特别强调了在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的三级估计问题。Jennifer Altamuro· Haiwen Zhang(2013)以82家银行控股的公司的管理报告为样本。对2008 ~ 2011年期间样本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特别是当标的资产处于非活跃市场上,相对于采用公允价值第二层级(即市场价值),采用第三层级(涉及的重要不可观察的参数主要来自于管理层判断和假设)对按揭服务权(MSR)的计量能产生更高质量的估值,更能表明标的资产的经济属性。

进一步说,SFAS157要求第三层级的计量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计量,即使它不可观察。公司如何去决定一个不可观察市场的计量,这始终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基于市场计量或特定主体计量的第三级次的参数,研究谁更能够加深我们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和公允价值层级的理解(Bradley E. Hendricks· Catherine Shakespeare,2013)。

其次,市场参与观的局限性。

一是扩大盈余管理空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 2007)指出,很大部分交易是企业所特有的,SFAS 157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使得企业没有意义地去搜寻假定市场和市场参与者,这样会加大管理层盈余管理的空间。支雪娥 (2009)、支晓强、童盼(2010)认为目前我国市场不完美,许多资产还没有形成活跃的交易市场,无法寻找到市场参与者参数的情况很多,同时企业估计误差可能会很严重。 Laith Abdullah Alaryan, Ayman Ahmad Abu Haija(2014)选取了约旦的45家公司在公允价值运用前后十年间(1997 ~ 2006)的年报,检验了公允价值会计对财务报表操纵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之后,操纵财务报表的公司数量有增加。这是由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市场深度还不够,许多资产的交易市场仍然不活跃,所以要依靠管理层采用不可观察的参数进行估值,这就为管理层操纵财务报表提供了可能。同时,审计师也无从判断管理层是否考虑了市场条件,所以很容易造成误报。

二是不符合财务报表的目标。Ronen(2008)认为,财务报表既要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又要能够满足经营管理的责任。以市场为基础的脱手价值既不能反映出资产的使用价值,也不能较好地计量管理者使股东权益增值的能力,同时不能有效地预防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不符合经营管理的责任。有学者提到: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的寿命是无限的。这样,非货币资产会正常履行其功能,如存货会预期能够得以售出,而固定资产预期会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得以充分使用。那么,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是固定资产的使用信息,而不是固定资产有可能出售或重构。

然而会计并不是一门精确的艺术,判断、假设和估计是会计本来所固有的。即使采用特定主体对公允价值进行界定本身也不能避免这些主观行为。除了计数以外,所有计量都包含误差,我们需要做的是确定可接受的误差限度。如果计量结果在这个限度之内,就可以被认为是真实的,即是事实。

(三)公允价值定义在会计准则和资产评估准则中的差异

部分学者对公允价值概念在会计界和资产评估行业的区别进行探讨,他们认为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内涵和外延要比前者更加广泛,会计界的公允价值属于资产评估界中公允价值的一个分支(姜楠,2002;蒋北、白冰 , 2007;姜楠,2009)。公允价值含义在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是面临市场条件假设前提不同、市场条件不同以及性质不同等(欧阳文晋,2012;白杨、愈见波,2012)。

对文献的回顾表明,首先,现有研究对目前的公允价值定义的理解达成一致。其次,公允价值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环境的不同,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公允价值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

三、公允价值的本质

学者普遍认为公允价值的本质是客观价值(谢诗芬, 2003;黄学敏,2003;任世驰、陈炳辉,2005)。当前研究中对其本质的定位主要形成以下四种观点。

(一)独立计量属性观

部分学者认为,公允价值是与其他计量属性相互独立、并行的一种计量属性(葛家澍,2001;牛耕、何慧,2006; 王海连,2012)。葛家澍(2001)提出公允价值是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它是与历史成本、市场价格及现行成本并驾齐驱的、不同的计量属性。我国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也将公允价值作为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等计量属性具有同等地位的独立的计量属性。同时王海连(2012)认为, 虽然不同计量属性计量结果会相同或相似,但各计量属性在内涵上仍是相互独立的,有着不同的特质。因此,公允价值是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是对计量对象内在价值的客观测量。

(二)复合计量属性观

许多学者认为,公允价值不是一种独立的、新的计量属性,而是与各种计量属性相互联系的,具有复合性质的计量属性(常勋,2004;王建成,2007;尹夏楠,2009;文平, 2009)。正如谢诗芬(2004)指出的,公允价值是一个复合的计量属性,其他计量属性是它的表现形式。同时,戴光明 (2010)也指出,会计是为了反映经济业务实质,实现公允的真正目的,在不同的时点,根据不同的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应该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其进行确认和计量。从这层含义上,公允价值是一种复合计量属性。王钰(2012)倾向于将公允价值称为一种与历史成本“对立讨论”的计量属性,即公允价值是一种组合计量属性,其他计量属性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公允价值。

(三)计量目标观

FASB曾于2000年对公允价值的本质进行定位,它不认为其是一种具体的计量属性,而是把它确认为会计计量的目标,指出企业使用其他的计量属性都是以公允为目的。有学者认为,与其将公允价值界定为一种计量属性,不如将其作为所有会计计量属性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即试图达到的理想目标(朱继军,2004;刘浩、孙铮, 2008)。乔玉洋(2010)认为,目前的市场环境还不能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允价值提供生存的土壤,它只是我们所追求的完美价值。这就给其他计量属性为取得公允价值而不断改进提供了内在动力。牛晓叶、曹志文(2011)基于公允价值的含义、产生和估值方法来探讨公允价值的本质问题,得出其是所有计量属性力求达到的目标。

(四)检验尺度观

有学者认为,公允价值是计量的一种检验尺度(石本人、赖红宁,2001;董必荣,2010;张白玲、张贤萍、杜孝森, 2008)。石本人、赖红宁(2001)不认为公允价值是一种具体的计量属性,认为把它作为检验的尺度更符合它的内在属性。判断一种计量属性是否与公允价值的定义相一致,取决于使用它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是否符合决策有用观。董必荣(2010)认为,FASB在SFAS157中将公允价值概括为一种理想的标杆。公允价值是衡量其他计量属性是否公允的标准,在完美的市场环境下市价最能代表公允价值。张白玲、张贤萍、杜孝森(2008)认为在不同的视角下,不同的计量属性在不同的时点都能代表公允价值。本质上就是公允价值是用来检验计量结果是否符合会计目标的尺度。

此外,周中胜、窦家春(2011)提出建构以市场价格 (即价值的表现形式)为计量属性基础的会计计量属性体系的设想,其中把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个计量企业整体价值的综合性概念。

目前第二种观点是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公允价值本质的必然要求。虽然从形式上看,计量目标观和检验尺度观有区别,然而从实质上看,二者都是将公允价值视为一种观念上的理想价值、一种质量特征,用于描述和度量其他计量属性的共性即追求“公允”的目的。

四、总结

过去的几十年间,学术界不断就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提出新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深入。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否是计量金融工具最主要的计量属性”这一问题上,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成为普遍接受的观点。但是“是否所有资产和负债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及“是否列报所有公允价值信息及其质量特征”等问题尚未得出普遍认可的观点。

本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表明,在公允价值计量问题上,尚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而未来的相关研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对公允价值计量内涵和内容的影响。公允价值定义和内容的演变过程表明,人们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内容等基本问题的认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实现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总体要求,这些都推动了我国会计变革。会计不仅是一项资源配置的手段,同时还是一项政策工具,而计量属性是会计的核心。所以,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的变化、政治环境的变化是如何强化人们对其的理解与认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未来发展方向又将如何?

2. 对会计观念更新的理解。企业是否全面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以及公允价值的本质到底是一个独立的计量属性还是复合计量属性或计量目标,抑或是评价标准。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会计观念更新的理解。从2006年建立新企业会计准则以来,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观转为决策有用观以至投资者保护目标 (谢志华,2014),计量属性从历史成本转为公允价值,或是收益确认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会计观念的更新使得会计信息需要更加面向市场(张先治等,2014)。 对会计观念更新意义的深入理解有助于解决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很多基本问题。

3. 非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第三级次问题。最新定义提出“市场参与者”、“脱手价值”,这些术语表明企业要加强与市场的互动以及强化管理者必须对公司各种运作所处的开放的经济社会环境有全面的认识。然而,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很多市场还缺乏深度,并非所有交易都有活跃或半活跃的市场为其提供可观察的参数。对此,公司如何去决定一个不可观察市场的计量,这始终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基于市场计量或特定主体计量的第三级次的参数,研究谁更能够加深我们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和公允价值层级的理解。同时,资产评估行业对企业会计进行公允价值估值时有何帮助?

公允价值计量的契约理论分析 篇4

现代企业契约理论由Coase (1937) 开创, 其基本观点是企业为一系列契约的联结, 企业的功能在于节约交易费用。如果用契约联合体理论来分析, 企业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契约提供企业所需的各种资源并分享相应的成果。契约的重要特征是公平公正。随着经济的发展, 契约的签订和履行越来越复杂, 契约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 势必要拟定各项条款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这些契约条件都与会计信息特别相关 (Coase, 1990) 。会计信息在契约各方之间进行传递, 告知契约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收益和风险, 这就使得会计信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会计信息的加工生产过程中, 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 会计计量为维护契约各方的公平公正发挥了重要作用 (葛家澍, 2009) 。会计计量越是公平公正, 企业契约各方的利益关系越是均衡, 其间的交易费用就越少, 企业的运行效率就越高。然而, 交易的复杂性使信息不对称的交易双方在判断契约中会计信息的金额变动时越来越困难, 从而加强了对促成契约公平签订的会计信息的迫切需求, 这种需求客观上推动了会计计量的发展, 要求在计量中突出显示交易所依存的状态——公平。按照Beaver (1989) 的观点, 会计信息的最高目标是决策有用性。这种有用性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对投资者估值的有用以及投资者与经理人、债权人缔结保护各自权利和契约的有用。而公允价值正是立足于当前的市场交易价格, 是最贴近资产和负债真实价值的价格信息。这种信息不仅能正确反映当前企业财务状况,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正确预测与评估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 从而引导投资者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因此, 公允价值计量基础能够提供最具有决策相关性的会计信息。

二、不同类型的企业契约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

目前, 我国企业的契约形式主要有三大类:公司契约 (管理报酬契约、股权契约、债务契约等) , 政府契约 (政府管制契约、税收契约等) , 社会中介契约 (审计契约、其他中介机构的鉴证契约等) 。不同的契约形式会从不同层面影响公允价值的计量。公允价值计量作为满足契约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主要方法, 其效果与契约的完备性和保障程度不可分割。

1. 管理报酬契约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

在现代公司制下,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企业股东与经理人之间存在潜在利益冲突, 而管理报酬契约因其可调和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潜在利益冲突而成为企业众多契约中的重要一种。这一契约的主要内容是所有者为激励管理者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而规范管理者的报酬。Watts和Zimmerman (1999) 认为, 企业市场价值的不可观察性和业绩分解的困难使得企业实施以会计盈利为基础的报酬计划。管理报酬契约是会计报告收益的一个正相关的线性函数。在实践中, 管理人员报酬由固定工资和奖金构成, 奖金和会计收益挂钩。这样, 会计收益变成管理报酬契约制订与执行的一个重要依据。因为假定企业经营是持续的, 而管理人员的任期是有限的, 所以管理人员有可能把报告收益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由于薪酬契约尚缺乏合理性, 在实践中处理与公允价值相关的问题时, 内部人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的维护问题, 这显然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平观背道而驰。此时, 公允价值有可能成为管理层操纵利润的工具。例如, 当公司的利润指标包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时, 经理人可能更倾向于多做股票投资并将持有利得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入账。

2. 债务契约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

债务契约是企业经理人与有关债权人就某项债务的取得与偿还而订立的契约, 债权人通常会在债务契约中规定一些限制性条款 (如对股利分配的限制、对营运资金的规定以及对企业发生的兼并、投资、增加债务的限定等) , 以防范经理人作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投融资决策。由于债务契约以会计数据定义违约行为, 经理人将选择增加资产或收入以及减少负债或费用的会计政策, 通过变更会计政策来避免违约行为。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会计政策, 必然是经理人考虑的范围。最典型的债务契约是发生在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借款合同以及销售合同。由销售形成的债权, 采购取得的资产及形成的债务, 从银行取得的借款及应支付的利息等各项资产和负债的价值的确定, 都以合同或契约中约定的价值为基础。由此可见, 如果企业与特定的、基于会计数据的限制性契约条款联系越紧密, 经理人越是有可能采取增加当期收益的会计政策, 这也会导致管理层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操纵利润。

3. 税收契约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

税收契约是发生在企业与政府的税务部门之间的, 关于企业税收征缴、税务管理等问题的约定。公司净利润计量在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不同计量属性时会出现很大差异, 此时税收政策对公司净利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些影响还会涉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企业的筹融资等问题。目前市场普遍关心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后, 由于不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可能会增加企业的应交所得税, 这对企业来说将是经济利益的流失。因此, 税收制度的制定和变迁对公允价值计量同样存在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当前的税收政策和之前相比已经逐步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接轨, 但税收保护措施和税收的调节功能还不强, 所以加强税收制度的研究, 尤其是保证税收对会计信息的公允价值目标实现的研究将显得尤为重要。

4. 审计契约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

作为联系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与公司财务报告的纽带, 审计契约的作用从来都没有被忽视过。审计契约的签订给审计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要揭示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 另一方面要减少诉讼风险而倾向于稳健性原则。面对公允价值计量, 审计人员存在两难选择的问题, 一是由于我国市场的局限性, 公允价值的取得较为困难, 二是公允价值的相关准则还不够完善, 容易成为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 从这个意义上讲审计人员更倾向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但是, 一些金融类资产随市场波动较大, 若采用历史成本将存在较大偏差, 从而带来诉讼风险, 这是审计人员应该规避的。我国审计准则规定审计人员在进行金融工具业务审核时可采取公允价值进行判断, 可是对于怎样使用和何时使用还未有定论。

由以上分析可知, 我国企业契约形式多样, 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也是多个层面的, 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践不仅不能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公平、公正和公开地发展, 还有可能造成经济发展的扭曲。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很多新生的经济事物如果继续采用历史成本来确认和计量, 那么将出现更大的偏差, 更易成为信息不对称者利益被无端侵蚀的操控工具。因此, 长久之计是如何完善我国企业契约, 而不是考虑是否废弃公允价值计量。

三、我国谨慎适度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制度保障建议

契约的不完备性是一个结果, 即契约的不完备性是因为社会和未来时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交易双方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成本的存在而产生的。完善企业契约、优化企业内部环境并积极营造企业外部环境是我国现在谨慎适度应用公允价值的有力保障。

1. 完善企业契约, 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由于契约天然的不完备性, 交易各方更重视契约的完备程度。提高契约的完备程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其一, 提高契约条款的约束性, 减少人为的灵活性调整。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 激励财务人员正确确认和计量有关会计事项, 如管理薪酬契约中评价经理人业绩时应以现金为基础而不是以会计收益为基础, 评价产出结果应确认为净资产、现金利润率、经济增加值、市场增加值, 应避免经理人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来调整利润。其二, 增加违约成本, 降低违约概率。最典型的做法是在债务契约中增加约束性条款以降低人为调整的灵活性。如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差额越大, 则债权人越有可能重新签订契约。那么在最初签订契约时, 就应该考虑到这种后果而增加一些对于重新签约时对债务人赔偿的规定。一般情况下, 由于筹资策略不同, 企业的负债权益比率越大, 债务人违约概率越大, 反之, 企业的负债权益比率越小, 债务人违约概率越小。因而, 债权人可以通过对负债权益比率的限制来约束债务人的行为。

2.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优化企业内部环境。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环境优化之根源。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民主、透明的决策程序和管理议事规则, 高效、严谨的业务执行系统以及健全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反馈系统。企业应在其内部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 在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建立一种基于合约的委托书来规定双方的权责利关系。同时, 进一步健全独立董事制度, 通过“外部人”来解决围绕企业所形成的各类代理问题。建立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审计委员会, 负责对公司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负责注册会计师的聘任和交流。另外,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起着根本性作用, 其完善程度直接影响企业整体交易费用的高低。2008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并于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该基本规范通过对财务报告生成过程的监控, 使得会计监控更加及时、有效且成本低, 给维护企业契约各方利益提供了根本保证。

3. 积极营造公允价值计量的外部环境。

基于金融工具日新月异以及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带来的信息使用者更倾向于关注信息的相关性等原因, 公允价值计量越发受到重视, 而其应用需要有相适应的市场环境。目前, 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所依存的市场环境并不完善, 公允价值可能难以达到公允, 并有可能成为管理层操纵利润的工具。因此, 首先应强化政府监管职能, 加强政府的协调能力。在加强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建设时, 尤其要建立适合推行和保护公允价值公正性、公平性和公开性的法律制度。同时, 需要加大执行力度, 增强政府在市场中的协调能力。其次需要建立健全生产资料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资本市场以及专业评估技术、资产评估市场等, 为公允价值计量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曹越, 伍中信.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改革.会计研究, 2009;2

上一篇:盐酸莫西沙星片下一篇:休闲体育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