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色素植物

2024-08-10

天然色素植物(精选12篇)

天然色素植物 篇1

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Britq.) 为唇形科薄荷属 (Mentha L.) 植物, 又名水薄荷、苏薄荷、蕃荷叶、鱼香草、菝荷、人丹草、升阳草、夜息花、番荷菜等。薄荷是一种重要的香料植物, 其干燥地上部分可入药, 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关于薄荷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本草》, 薄荷有疏风、散热、解毒的功效, 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痛等[1]。现在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少数见于南半球。世界薄荷属植物约有30种。薄荷包含了25个种, 除了少数为一年生植物外, 大部分均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 我国有薄荷属植物12种, 主要分布于东北、华东、新疆地区[2]。野生的薄荷有椒样薄荷、欧薄荷、留兰香等。

1 薄荷的生物学特性

薄荷为唇形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全株具有浓烈的清凉香味, 是一种适应性强、分布较广的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植物资源。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根茎在早春5~6℃时开始萌发, 在冬季-30~-20℃地区可安全越冬[3]。薄荷为多年生直立草本, 高10~100cm, 具节, 直立或匍匐地面。叶对生、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椭圆形, 两面沿叶脉密生微毛或具腺点, 叶缘基部以上具整齐或不整齐扁尖锯齿。花顶生, 开紫色、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穗。茎方形, 密生白色绒毛。花冠淡红紫色、稀白色, 轮生于茎上部叶腋内。轮伞花序, 常由多朵花密集而成;花萼管状钟形或钟形, 外面密生白色柔毛及腺点;雄蕊4枚, 外被微毛, 冠檐4裂。小坚果长圆形, 暗褐色, 椭圆形。花期6~10月, 果期8~10月, 果实熟时呈黄褐色, 藏于宿存萼内。

2 薄荷的化学成分

薄荷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氨基酸等[4,5,6]。薄荷新鲜叶含挥发油0.8%~1.0%, 干茎叶中含1.3%~2.0%。挥发性油中主要成分为左旋薄荷醇 (Menthol) , 含量62%~87%, 还含左旋薄荷酮 (Menthone) 、胡薄荷酮 (Pulegone) 、异薄荷酮 (Isomenthone) 、胡椒酮 (Piperitone) 、胡椒烯酮 (Piperitenone) 、薄荷异黄酮甙 (Menthoside) 、异瑞福灵 (Isoraifolin) 、迷迭香酸 (Rosmarinicacid) 、咖啡酸 (Caffeicacid) 等物质。此外, 薄荷中还含有一些非挥发性成分, 如大黄素、大黄酚、苯甲酸、熊果酸、胡罗卜甘等。由于薄荷属植物分布广、生态适应幅度大、自然杂交现象普遍以及有性和无性繁殖并存, 使薄荷属植物种类在形态和化学成分上都产生很多变异, 导致提取的薄荷油成分也有差异。对薄荷油化学成分检测主要是定性定量分析其中的薄荷脑和胡薄荷酮。王成港等[7]用气相色谱法精确测定了薄荷油中薄荷脑的含量, 认为方法灵敏, 结果准确, 可以作为控制薄荷油质量的检测手段。

3 薄荷的药理作用

薄荷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 内服少量薄荷或薄荷油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 促进汗腺分泌, 增加散热, 有发汗解热作用[8]。薄荷对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有影响[9], 薄荷醇的抗刺激作用导致气管产生新的分泌, 使稠厚的粘液易于排出, 故有祛痰作用。薄荷有促进透皮吸收的作用[10], 抗病原体的作用, 体外试验表明, 薄荷水煎剂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支气管包特菌、黄细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均有较强抗菌作用[11]。此外, 薄荷还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对平滑肌的作用、利胆和抗早孕作用。

4 薄荷的栽培、采收及加工

(1) 薄荷属长日照植物, 在长日照条件下发育快, 易开花, 日照越长, 叶表皮下单位面积油腺越多。薄荷种植宜选土壤疏松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阳光充足、富含有机质、p H值为6.0~7.5的砂质壤土和壤土, 对薄荷的生长最为适宜。秋播薄荷选伏翻地, 春播以秋翻冬灌地为宜。薄荷在生长期内, 对氮、磷、钾需要较多, 氨态氮和硝态氮有利于精油的形成。耕地前施基肥, 施腐熟有机肥22.5t/hm2, 尿素150kg/hm2, 磷肥225kg/hm2, 并进行切、耙、耱作业, 使土壤达到“齐、平、松、碎、净、墒”6字标准。薄荷主要采用地下根茎繁殖和移苗繁殖法, 一般大田以育苗移栽为主, 2种繁殖法栽后及时浇水。根茎繁殖于秋末冬初或春天刚发芽时, 从种苗田挖掘出来播于另一块田, 将地下根茎切成15cm的茎段, 行距50~70cm, 株距15cm, 开沟条播, 覆土7cm厚, 随取随播。移苗繁殖法苗取自苗床或大田, 一般苗高10~13cm时带土移栽, 春秋季均可进行。在幼苗初期宜加强中耕锄草2~3次。在田间齐苗后, 及时查苗、间苗和补苗, 移栽的苗要及时灌水。高产田栽培要充分发挥单株个体优势, 促进有效分枝数的产生, 本地中等以上肥力土壤, 适宜保苗27万株/hm2。苗期应保持土壤一定水分, 适当控制植株生长;中期促多发分枝, 结合施追肥浇好水。如果薄荷生长在雨水中、通风不良的条件下, 易发生菌核病、白粉病、锈病。因此, 必须控制栽种密度, 确保通风透光。可在发病初期用500~800倍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水溶液喷施防治, 并及时间苗除草、去除病株。薄荷易受地老虎、造桥虫、蚜虫等危害, 应及时人工捕杀害虫或敌百虫拌豆叶毒饵诱杀地老虎。

(2) 薄荷油在植株体内的含量不仅与生育期、品种、种

摘要:薄荷是重要的天然香料植物。综述了我国天然香料植物薄荷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栽培技术以及开发利用现状, 并提出了薄荷产业化开发利用建议。

关键词:薄荷,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栽培

天然色素植物 篇2

柠檬成分从何处来?柠檬精油取自于柠檬,由柠檬的新鲜果皮经压榨而得。一般用于香精中。具有刺激皮肤的作用。而与柠檬同一类的柑橘类提取物,也会具有同样的刺激性作用。

刺激性从何处来?刺激产生的原因,并不是柠檬油及其相关提取物产生的,而是它们容易在空气中被氧化,氧化后的产物刺激皮肤甚至接触性皮炎等症状。

薰衣草油+茶树油的组合会有不良影响

这两种成分,特别是熏衣草油具有舒缓作用。茶树油可祛痘,但可能导致人的皮肤干燥。若两种成分混合使用的话却有可能有一些不良的影响:影响青春期的男性,可能导致这些男生们的乳房生长过大……

目前有报告称这两种油的组合(注意,是组合)能够起到类似雌激素的作用。但至于是否也会影响到青春期女性或是成年人,还不得而知。

小心使用人工合成的薄荷

薄荷也有非天然?薄荷即有天然来源,也有人工合成的。在化妆品工业中应用相当广泛。

薄荷有何用?薄荷也可以作为一种疼痛舒缓成分,但这并不能意味着薄荷就不会对皮肤有刺激性了。因为有一部分人对薄荷本身就会过敏。

薄荷会刺激吗?同时,薄荷可作为一种促渗透剂,能帮助其它成分进入皮肤内部,但是,吸收不恰当的成分比如防腐剂等等进入皮肤,反而会引发皮肤的刺激性。

黄春菊不是人人豆适合

植物中的天然毒素 篇3

毒蕈中的天然毒素

蕈类俗称蘑菇,是一类大型真菌类植物。因味道鲜美,有山珍之称。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食此物者,犹吸山川草木之气,未有无益于人者也,其有毒而能杀人者。”可见,古人对蕈类的评价是一分为二的。我国蕈类种类很多,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蕈类通常分为食用蕈、条件可食蕈和毒蕈三大类。我国已知可食蕈360多种,毒蕈105多种,其中能威胁人生命的的约有20多种,而含剧毒的仅有10种左右。毒蕈的有毒成分较为复杂,一种毒蕈可能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又可能存在于多种毒蕈中。根据毒蕈中所含的有毒成分及其对人体器官的损害,而引起不同的中毒表现。

1.肝肾损害型

因误食含毒伞肽、毒肽等原浆毒素的毒蘑菇而引起的。其毒性稳定,耐高温,耐干燥,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这类毒素能损伤心、肝、肾、脑等脏器,尤以肝、肾为主。此型占毒蕈中毒病死率的95%以上。

2.神经精神型

引起神经精神型的毒性物质主要有色胺类化合物、致幻素等。此类型主要表现为精神兴奋、精神错乱、精神抑制及幻觉。这几种类型往往互相交错难以分开,偶尔因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3.胃肠毒型

引起此型中毒的毒蕈种类很多,其主要有毒成分可能为类树脂物质或酚、甲醛类化合物。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及剧烈腹泻。一般病程短,预后好,病死率低。

4.溶血型

引起此型中毒的有毒成分为鹿花蕈素,可使大量红细胞破坏,出现急性溶血。由于它具有挥发性,在烹调或干燥过程中可以减少,但在炖汤时尚可保留,所以喝汤时会引起中毒。

一般认为,毒蕈有以下特点:蕈盖色泽美丽,形态奇特,蕈柄上有蕈环、蕈托,菌体多为柔软多汁,弄破后会发生明显变色。民间以汁液能使银器变黑,也会使大蒜变黑等特征来辨别有毒的蕈类,但此法尚缺乏科学依据。对于不认识的干燥蕈种,应洗净煮沸后,弃去汤汁再食用,切忌旺火速炒。

四季豆中的天然毒素

四季豆又名菜豆、豆角,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是饮食业常用的烹饪原料。四季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和钙,中医还认为其有消肿的功效。但是四季豆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常引起中毒。四季豆中毒主要是由其中的皂素和植物凝血素引起的,皂素对胃肠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能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植物血凝素则有凝聚和溶解红细胞作用。这两种毒素可通过长时间加热而被破坏。四季豆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头痛等,部分病人有胸闷、心慌、冷汗、手脚发麻、四肢麻木、胃寒等。

为了预防四季豆食物中毒,在烹调时,宜将四季豆放在开水中烫泡数分钟,捞出后再食用。炒煮时一定要炒熟煮透,以彻底破坏毒素。

此外,以大豆为原料制成的豆浆中也可能因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皂甙等成分而引起中毒。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有时伴有头晕、无力等现象。所以在食用时要将豆浆煮沸后维持数分钟,彻底加热,以防引起不必要的中毒。

薯类中的天然毒素

马铃薯中毒

马铃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发芽的马铃薯可引起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主要的成分为龙葵素,又名茄碱,为一种弱碱性糖甙。当储藏不当,导致马铃薯发芽或变黑绿色时,其龙葵素的含量会大大增加。龙葵素对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对呼吸中枢及运动中枢有麻痹作用,对红细胞有溶血作用。其中毒表现主要为咽部、口腔黏膜有刺痒烧灼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炎症状。

龙葵素易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温煮透亦可破坏毒性。在食用时,要善于利用这些特点,在水中多泡一会,烹调时烹入一些食醋,都可以避免中毒。除此外,不要食用发芽或皮肉变黑绿色的马铃薯。

木薯中毒

木薯的主要有毒物质是亚麻仁苦苷,它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会生成毒性很强的氢氰酸。氢氰酸可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致死。

为了预防木薯中毒,在处理方法上可利用氢氰酸遇热挥发的特点或氰甙易溶于水来除去有毒物质。食用木薯前要先剥去薯皮,用水浸泡薯肉,蒸煮时要将锅盖打开,使氢氰酸挥发后方可食用。禁止生食木薯。

黄花菜中的天然毒素

食用鲜黄花菜引起中毒的原因是由于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本身无毒,但是被人体食用后,在体内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此物有剧毒,对组织有刺激作用,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口渴、喉干等症状。

在食用黄花菜时以干制品较安全,如果食用鲜黄花菜时,必须经水浸泡或用开水烫泡后去汁液,再彻底炒煮后方可食用。

含亚硝酸盐类植物中毒

植物色素的提取及应用 篇4

一、活动背景

大自然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植物是自然界主要的生命形态, 植物色素的存在赋予大自然绚丽的色彩, 而且还可用于食品和医疗行业, 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帮助, 学生们想深入了解植物色素, 还想尝试把植物色素提取出来并应用于生活, , 于是生成了本研学课题“植物色素的提取及应用”。该研学小组由高一年级八班的6 名女生组成。她们对生物都比较感兴趣, 也愿意动手做实验, 愿意动脑思考问题, 利于本研学课题的开展。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 举例说出几种常见的植物色素。

(2) 说明植物色素的分类及在细胞中的分布。

2.能力目标

(1)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提取植物色素 (脂溶性色素、水溶性色素) 。

(2) 尝试将提取的色素应用于生活 (制作叶脉书签、制作细胞模型) 。

(3) 解释与植物色素有关的生活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与复杂。

(2) 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 表达自己的见解, , 学会倾听, 在团队协作中处理好各种关系,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提取植物色素 (脂溶性色素、水溶性色素) 。

(2) 尝试将提取的色素应用于生活 (制作叶脉书签、制作细胞模型) 。

2.难点

解释与植物色素有关的生活现象。

四、活动准备

1、实验室:生物实验室

2、实验材料

(1) 多种植物叶片、花朵等

(2) 药品

蒸馏水、Na OH (0.1M) 、HCl (0.1M) 、84 消毒液、无水乙醇、层析液 (石油醚:丙酮:苯=20:2:1) 、Si O2、Ca CO3

(3) 其他器材

研钵、漏斗、尼龙布、烧杯、玻璃棒、刀、案板、试管、试管架、p H试纸、软毛牙刷、培养皿、矿泉水瓶盖、定性滤纸、解剖针、胶头滴管、毛细吸管、胶塞等

五、活动过程

六、活动效果

在植物色素的提取方面, 学生从紫甘蓝、碧桃等7 种植物中成功提取出花青素, 从菠菜、绿萝等8 种植物中成功提取并分离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在应用方面, 学生用提取的色素绘制了书画作品、制作了叶脉书签和细胞模型, 还改进并自制了色素提取分离的实验装置, 经过多次实验证实, 该实验装置操作简单, 实验效果非常理想。

七、活动反思

1.整个课题实施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适时引导, 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色。

2.本课题以实验操作为主, 较大限度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团结协作能力, 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天然色素植物 篇5

活动背景:

孩子们在草地上玩的时候,常常会觉察衣服上有了绿色的斑点;在田野里采摘桑葚的时候,也会留下满手的紫斑,他们既苦恼又奇怪,为什么小草的绿色会跑到衣服上来呢?为什么桑葚的紫色会跑到手上来呢?其实在我们童年的时候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受。全部这些都说明孩子对植物中的色素不仅不陌生而且还是特别感爱好的。因此我抓住了孩子的爱好点,创设了合适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以此来促进幼儿乐观主动的观看、理论、体验,使孩子们在操作中觉察植物中是含有色素的,并初步理解植物色素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们的探究从身边的事物开头,培育孩子主动关注生活的意识,让他们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活动目的: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种色素,初步理解植物色素的用处。

2.培育对大自然的奇怪   心和探究的爱好。

3.体验合作印染的欢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4.乐观的参加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预备:

1.各种植物的叶子、果实、花瓣等当孩子们觉察自己也能像教师一样把手帕变绿时,满脸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同时通过观看手帕和叶子的变化,知道这些绿色原来是藏在叶子身体的里边,当叶子破了、碎了的时候,这些绿色才会从叶子的身体里跑出来。)

3、借助工具探究各种植物中的色素。

师:我们已经在植物的身体里找到了绿色,咦?那植物的身体里会不会藏着其它颜色呢?

幼1:不知道,没有吧?

幼2:有,红色。

幼3:黄色。

师:教师给你们预备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有植物的花儿、果子、也有植物的叶子,拿一种放在布上,你们可以用锤子敲一敲、也可以用石头碾一碾,木棍捣一捣,看看你能找到什么颜色。用过的工具要准时送回去,用过的植物送到白色的空盘子里。好,我们一起到后面找找看。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你找到什么颜色?再用别的试试看,留意别敲到手上。)

师:

找好的小伴侣把你的颜色贴到黑板上来。

师:小伴侣轻轻上位。啊,小伴侣找到这么多美丽的颜色。谁到前面来告知大家你找到什么颜色?

幼:粉红色、黑色、蓝色、枚红色、橘黄色

师:原来植物的身体里藏着各种各样的颜色:红、黄、紫、蓝,还有我们刚刚找到的绿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植物色素。

(这一环节我先让孩子们猜一猜植物的身体里会不会藏着其它颜色,再让他们通过理论去验证自己的猜测,从而使他们觉察植物中含有丰富的颜色,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这种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他们纷纷将自己的新觉察与同伴沟通共享。)

4、初步理解植物色素的用处。

师:这些美丽的植物色素有什么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观看录像)

师:植物色素有什么用呢?

幼:可以做药、可以让食物的颜色变美丽、可以做化装品和水彩笔、还可以染布

(通过观看人们利用植物色素消费的各种产品的录像短片,使幼儿对植物色素的用处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并感受到植物色素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培育幼儿从小关注生活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喜欢科学、喜欢生活的美妙情感。)

5、用各种植物印染围巾,体验合作的乐趣。

师:看,教师今日围的围巾就是用植物色素染成的。美丽吗?你觉得哪里最美丽?

幼1:我觉得那个边上最美丽。

幼2:我喜欢中间像树叶一样红色的花纹。

幼3:我喜欢绿色的花纹,有点像小草。

师:这条围巾可是教师细心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印一条围巾呢?瞧,后面也有4条围巾,等会儿我们4个小伴侣一组,用植物色素共同染一条美丽的围巾。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留意花型的摆放,颜色的搭配。)

师:来,我们把印好的围巾晾起来让客人教师看一看。问问客人教师我们的围巾美丽吗?

师:大自然真是太奇异了,帮我们印出了这么漂亮的围巾。如今把我们今日觉察的植物色素的隐秘告知班上的小伴侣。

(最终孩子们用自己觉察的植物色素印染出漂亮的围巾,体验探究与制造获得的喜悦与欢乐。)

活动反思:

在设计、组织这次活动时,我留意了以下几点:

一、进展幼儿的自然智能。

“植物色素'这个词看似遥远、陌生,其实它随处可见。在设计和开展活动时,首先我们要想到的是通过活动幼儿对大自然喜欢了多少,爱好进步了多少。因此,在活动一开头通过教师变魔术来调动幼儿的奇怪   心和探究欲望,也为后来幼儿的自主探究打下了根底。孩子们通过敲、压、碾、搓等方式,从而觉察植物色素的隐秘。这些常识不是通过灌输得来的,而是通过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究获得的,同时孩子们还获得成功的喜悦。

纯天然植物护肤品根本不存在 篇6

关于植物护肤最容易误会的三件事

关于植物护肤品,我们先来看一看大众的认知:

1.植物系护肤产品≠100%纯植物

首先,请分清“植物”和“纯植物”这两个关键词。后者虽只多了个“纯”,但想要在护肤品领域做到整瓶全植物……那只能是鲜榨果汁了。

通常情况下,化妆品是由多种成分包括化学成分配制而成的,其中占成分比例最多的常常是水或去离子水,依据产品类型不同可能会添加其他成分如甘油、硅油、硬脂酸、营养成分、香精、防腐剂等。而植物护肤品,绝大部分基质和一般化妆品无异,只是其中加入了从植物中萃取的一些有价值的添加物,以达到保湿、美白、抗衰等不同目的。天然植物成分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纯天然植物成分无法制成产品。

2.植物系护肤产品≠安全、不刺激、不敏感

植物系产品向来以温和、天然、安全为卖点,这显然只是商家的噱头和消费者的一厢情愿而已。任何物质都可能是过敏源,植物也一样。而关于刺激性,某些植物提取成分的刺激性并不比一些化学原料小,例如果酸在极低浓度下有保湿功效,浓度稍微提高时有去角质的作用,但如果浓度高于30%刺激性就相当高了。

敏感肤质的人更不要盲从,建议先做敏感测试。虽然过敏原因更多的是产品内添加的香精、防腐剂等其他成分,但大多植物系产品也存在这些成分。

3.植物系护肤产品≠植物味道很好闻

你以为植物系护肤品就一定有其主打植物成分的芳香,那就错了。经过萃取后的植物成分大部分已失去原有味道,也不怎么好闻,加之部分化学原料气味不佳,商家为了提高产品使用感受,就会添加一些香料来调节气味。香料是化妆品中的主要过敏源之一,包括植物的芳香类成分,那些没有香气或你觉得气味不怡人的产品一般都没有添加香料。芳香类的植物萃取在护肤品中很大一部分都只是充当香料的角色而已。

这些植物成分正当红

玫瑰——经典保湿

护肤界总有新欢替旧爱,可经典的东西永远站在绝对女王的位置。玫瑰是这植物护肤里的女王。几千朵才能提炼出的一滴精油让它在拥有彪悍的保湿和抗衰功能同时,美白、收敛、舒缓无所不能,而大马士革玫瑰更是其中极品。

其他常见保湿&抗衰植物成分:

乳木果油、橄榄油、鳄梨油

Jurlique 玫瑰衡肤花卉水 ¥360/100ml

畅销全球的明星商品。每100ml的水中凝聚了8000朵玫瑰花瓣的植物精华。酒精敏感者慎用。

L’occitane玫瑰味润手霜 ¥80/30ml

玫瑰和乳木果的经典组合,补水锁住的同时滋润肌肤,且添加VE加强抗氧化,用后双手宛若玫瑰花般柔嫩芬芳。

NYR 玫瑰面油 ¥215/50ml

主打玫瑰精华,辅以高比例的多种抗衰精油,按摩后肤色明显提亮,滋润不油腻,但白天禁用。

红景天——强力修复

1755年,前苏联军事医学机构就花费40余年研究红景天,发现这种在西伯利亚极限环境下茁壮生存的植物有着强大的修复和激活能量,并在两个世纪后应用于航天飞行员健康。它是目前地球上已发现生命力最强的植物,被医药界喻为“黄金根”,强效延缓细胞衰老,提高体内SOD活性。近年,各大品牌都争抢研究推出相关新品。

其他常见抗衰&美白植物成分:

白豪银针茶、卡姆果、红石榴、绿茶

悦木之源 冰原红景天紧致精华素 ¥680/30ML

主打红景天,辅以甜杏仁萃取、葡萄籽萃取、六胜肽等多种抗氧化精华,强力抗氧化。

佰草集 逆时恒美紧肤精华液 ¥380/30ml

蕴含紫芝、红景天、玉竹等本草精华,透明啫喱质地,吸收快,不黏腻,整瓶用下来肌肤紧致平滑许多。

相宜本草 红景天幼白精华乳 ¥79/120g

红景天配合积雪草、白芍药,改善暗黄的同时令肤色白皙、匀亮。

洋甘菊——消炎镇静

其优秀的舒缓、消炎、修复、抗敏功效,使其成为各护肤品牌争相应用的成分,或主打或辅助其他成分,灵活多变,温和到宝宝都能用。

其他常见消炎&舒缓植物成分:

小黄瓜、金盏花、茶树、金缕梅

悦木之源 水润畅饮保湿面膜 ¥270/100ml

复方植物精油配方,强效补水,经测试,肌肤含水量一夜间提升最高达75%。

Paula's Choice深层平衡化妆水 ¥188/190

百分百不含香料和色素,消炎、收敛、减少红血丝,帮助肌肤恢复水油平衡。

科颜氏黄瓜植物精华爽肤水 ¥200/250ml

虽然是黄瓜水,但比例不低的洋甘菊成分令产品有出众的舒缓功效,也适合晒后修复。

积雪草——抗氧化

又名雷公根。它不是最彪悍的抗氧化成分,却是当下最热门的!它从本质上促进真皮层中胶原蛋白形成,提拉紧致,而非表面清除自由基。安全低敏,并有效抑制脂肪细胞的增加,防止皮肤水肿,很适合熟龄肌。

其他常见抗氧化&修护植物成分:

银杏、葡萄籽、杏仁、甜橙、芒果

科颜氏 积雪草修护洁面乳 ¥360/200ml

低泡温和,洗后不紧绷,保留肌肤所需水分和天然油脂,滋养修护。

sisley全能乳液 ¥1520/125ml

多种珍贵植物精萃带来缜密完善呵护,重塑肌肤光采。

娇兰水合青春活能精华露 ¥1160/30ml

nlc202309040120

高浓缩精华,质地丝滑,延展性好,强力补水,消除细纹痕迹。

库拉索芦荟——全能基础

除了水以外,很多不错的品牌都会用芦荟来代替化学保湿剂做基底,比如澳洲的Aesop。它是卓越的润肤剂和乳化剂,集保湿、祛斑、收缩毛孔等多种效果于一身。比水分更容易被肌肤吸收,且芦荟所含的尿囊素可促进细胞生长,防止新生伤口留疤。

其他常见消炎&补水植物成分:

薰衣草、丝瓜

Aesop香芹籽抗氧化精华 ¥400/100ml

以库拉索芦荟提取为基底,葡萄籽、香芹籽、维他命 E有效抗氧化。

Fancl 水活修护面膜 ¥158/3片

剪裁良好,服帖面部,令精华更快吸收,筑起水嫩屏障。

Skin Food 芦荟泡沫洁面乳 ¥95/130ml

深层清洁,用后保湿不紧绷,且芦荟萃取令敏感肌得到舒缓。

熊果苷——有效美白

时下大热、最有效的植物美白成分。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阻断黑色素形成,并加速黑色素分解、代谢。分为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前者比后者美白功效高出15倍,但价格也水涨船高8倍多。

其他常见美白&淡斑植物成分:

姜黄、月见草、白芍、樱桃、蓝莓

DHC美白保湿乳液 ¥330/80ml

富含瞩目成分α-熊果苷,可迅速渗透肌肤底层,美白、强韧肌肤。

肌研白润美白化妆水 ¥120/170ml

熊果苷、维C衍生物美白,透明质酸滋润干燥角质层,令肤色润泽白皙。不含香料及油份。

宠爱之名 亮白净化早安闪耀日霜 ¥550/30ml

全明星美白成分,改善暗沉肤色。且添加云母、二氧化钛,瞬间闪耀肤色。30倍防晒,完全应对每天通勤所需。

如何买到好的植物护肤品?

1.选包装

尽量选择按压式瓶嘴,可减少产品在往复使用过程中,接触氧气导致植物成分氧化。同时,选择阻光(通常深色或不透光)瓶身,降低产品酸败可能。英国著名植物品牌NYR就为其“土耳其蓝”瓶身申请过专利,能阻隔97%的紫外线。

2.看保质期

通常保质期时间越长,其添加防腐剂就越多。而强调无防腐剂的产品,开封后保质期绝对不会超过三个月。

3.读成分

2010年6月,国家公布了化妆品包装相关规定,规定化妆品必须在外包装上标示产品全成分,我们可以通过产品包装上的成分列表来大致了解产品的构成。若想有针对性选择含某类植物成分的护肤品,可参考其成分表排名,判断所含比例高低。一般成分表内排名越靠前含量越高。

天然VS化学, 谁更靠谱?

相信天然的成分就比较好,这样的观念并没有事实基础和科学根据。“天然”的定义模糊不清,“天然”这个术语的使用也没有法律的规范,化妆品公司可以任意使用这个术语,以使自己的产品感觉与众不同。不能仅仅因为某种成分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或者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就以为它对皮肤有帮助,反过来亦然,不要以为化学合成的成分就一定有坏处。

美国FDA(食品药物管理局)下属的化妆品和色素办公室主任琳达·卡茨博士(Dr. Linda M. Katz)指出,“消费者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有机’或‘天然’成分会比该成分的化学合成版更安全。其实与化学合成的成分相比,‘天然’成分更容易被微生物污染。”

至于效果,则与成分本身直接相关,与成分是天然的、植物的还是化学合成的无关。

天然色素植物 篇7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人们对食品安全性方面的认识逐步深化, 对绿色、营养畜产品日益关注。为确保得到绿色动物食品, 必须在动物饲料的源头严格把关。为了保障饲料质量, 保护人类健康, 在畜牧生产中人们现在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无污染无残留的天然绿色饲料添加剂。顺应时代的发展, 新型植物抗生素—纯天然植物提取物, 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因而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和毒副作用。

1 牛至油

1.1 牛至油的来源及化学成分

牛至油是从天然植物牛至中提取的一种淡黄色澄清油状液体, 占牛至全草的含量为1%~10% (ml/100g固重) , 具有百里香油似的辛辣气味, 不溶于甘油, 溶于丙二醇及大多数非挥发性油。牛至俗称马郁兰、牛膝草、小叶薄荷、止痢草、上香蕾等, 为唇形科牛至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至油属于混合物, 主要成分是酚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主要是香芹酚、麝香草酚、γ-萜品烯和p-异丙甲苯等, 其中香芹酚和麝香草酚的抗菌活性最强, γ-萜品烯和p-异丙甲苯是生物合成香芹酚和麝香草酚的前体物, 也具有抗微生物活性。这4种化学组分的含量因地理位置、收获季节和不同植株部位等因素而有所差异[1]。

1.2 牛至油的作用机理

1.2.1 抗菌杀菌作用有研究表明, 牛至油中起抗菌作用主要成分为酚类及萜烯类, 酚类物质可通过使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或与细胞膜中的磷脂反应, 破坏蛋白质合成, 使微生物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萜类物质也能影响细菌中的DNA自我复制过程, 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和生长过程, 进而抑制菌体生长[2]。除此之外, 香芹酚和麝香草酚的合成前体物质γ-萜品烯p-异丙甲苯, 也具有一定的抗病原微生物活性。Sivropoulou等[3]报道, 牛至油对8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高度活性。林清华等[4]报道, 牛至油挥发对31株肠炎常见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次是伤寒杆菌、各型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及侵袭性大肠杆菌。对绿脓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弱。

1.2.2 抗氧化作用牛至油成分中发挥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是酚酸类和萜类物质[5]。酚酸类化合物主要是肉桂酸的衍生物, 包括绿原酸、咖啡酸和阿魏酸等, 其苯环上的酚羟基是抗氧化活性基团, 该类抗氧化剂在清除烷氧自南基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脱氢反应产生比较稳定的苯氧自南基来终止链式反应, 所产生的苯氧自南基的稳定性与其清除自由基活性密切相关。Ding等[6]从牛至挥发油中分离出迷迭香酸酯, 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及抗黑色素生成的作用。Kintzios等[7]研究牛至油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发现将牛至油添加至食用香油中后, 可防止油脂的氧化, 维持油脂的稳定性, 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1.2.3 增强机体免疫作用牛至油可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王秋梅[8]在肉仔鸡中添加牛至油, 结果显示:42日龄时, 100mg/kg牛至油组T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萘酯酶的活性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6.56%和13.90% (P<0.05) , 显著增强肉仔鸡的细胞免疫力。

1.2.4 提高饲料利用率, 促进动物生长牛至油特有的芳香气味可刺激动物的食欲, 刺激消化道感受器, 激活消化酶的活性, 促进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王栋得等[9在肉兔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牛至油, 除可使之日增重提高、肉料比上升外, 还可提高肝脏及血清中抗氧化酶的活性。

1.3 牛至油的应用

牛至油作为一种新型天然植物抗生素, 可以代替合成抗生素应用于人和动物, 具有抗菌效果强, 安全性高, 适用范围广, 不产生耐药性等特点, 还可与某些合成抗生素联用, 加强对机体的抗菌作用。

1.3.1 牛至油在家禽及畜牧业中的应用牛至油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 被广泛运用于家禽及畜牧业中。如, 徐善金等[10]研究了添加不同量的牛至油对樱桃谷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肉鸭基础日粮中添加20mg·kg-1的牛至油时, 增重效果最明显, 耗料量最少, 但肉料比最高。刘应林等[11]研究发现, 饲喂牛至草粉的育肥猪日增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饲料转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腹泻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而且试验组猪的肤色和毛色更显得红润而有光泽。此外, 井伟[12]报道, 牛至油对其他动物, 如鸡、鹅、兔、牛等也具有一定促生长作用。以上研究均表明, 牛至油在家禽及畜牧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具有良好市场前景。

1.3.2 在水产业中的应用吴强强等[13]研究牛至油对建鲤生长性能的影响发现,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5% 的牛至油可显著提高建鲤鱼种的增重率、蛋白效率及特定生长率。

1.3.3 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王宇等[14]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牛至油对体外培养的多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 结果显示:人肝癌细胞系Hep G2、人子宫颈癌细胞系JTC-26和肺癌细胞系A549经不同浓度的牛至油作用后, 肿瘤细胞生长受阻, 这表明牛至油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

1.3.4 与某些抗生素的联用远立国等[15]在牛至油和黄霉素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表明, 因牛至油与黄霉素和莫能菌素协同作用乳汁率及乳蛋白率均高于对照组, 并可有效控制乳房炎, 且牛至油与黄霉素的联用效果最佳。

2 葡萄籽提取物

2.1 葡萄籽提取物的来源及化学成分葡萄籽提取物 (grape seed extract, GSE) 是从酿酒葡萄籽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物质混合物, 主要活性成分是具有生物类黄酮结构的葡萄籽原花青素 (grapeseed proanthocyanidins, GSP) [16,17]。

2.2葡萄籽提取物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 GSP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 是一种极强的体内活性功能因子, 可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牧业生产[18,19,20,21]。已有研究表明, GSE可调节小鼠、兔等动物机体的血脂代谢, 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能[22,23,24]。GSP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 可清除动物体内的自由基, 改善营养代谢环境, 增强动物体质和缓解不良应激[18]。

2.3 葡萄籽提取物的应用GSP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 被广泛运用于家禽及畜牧业中。如赵娇等[25]研究表明, 饲粮添加100 mg/kg的GSP能够减缓敌草快诱导的仔猪氧化应激, 改善其生长性能。胡如久等[26]在研究饲粮中添加GSE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添加100mg/kg GSE不仅显著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 同时显著提高产蛋率。但应注意其添加剂量, 高量添加不利于营养成分的有效利用, 从而降低生产性能[27]。

3 紫苏籽提取物

3.1 紫苏籽提取物的来源及化学成分紫苏籽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 是一味传统的药食两用类中药材。其性辛、温, 归肺经, 无毒, 具有平喘、润肠、降气消痰之功效[28]。紫苏籽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α-亚麻酸、黄酮、迷迭香酸、咖啡酸、乌索酸、齐墩果酸等[29,30,31,32,33]。

3.2 紫苏籽提取物的作用机理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 α亚麻酸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炎性细胞增殖的作用[34], 黄酮及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有很强的抗氧化、抑菌、抑制癌细胞增殖、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35], 黄酮类化合物又被称为植物雌激素, 它可以与机体内雌激素受体结合, 对动物的生产性能有双向调节作用[36]。

3.3 紫苏籽提取物的应用紫苏籽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饲料添加剂对动物生产性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7]。潘存霞[38]在育肥猪应用紫苏籽提取物做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与抗生素组相比, 紫苏籽提取物组育肥猪日增重提高3.50% (P<0.05) ;料肉比下降3.85% (P<0.05) , 说明日粮中添加紫苏籽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 且效果优于抗生素组。时艺霖等[39]探讨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紫苏籽提取物对蛋鸡产蛋高峰后期生产性能、生殖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 饲粮中紫苏籽提取物添加水平为0.03%时, 能极显著提高蛋鸡产蛋高峰后期产蛋率、日均产蛋量和免疫功能。

4 黄芪提取物

4.1 黄芪提取物的来源及化学成分黄芪提取物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跟提取物,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黄芪含有荚膜黄芪甲、乙、丙胡萝卜素皂甙及多糖类、黄酮类、22种氨基酸和14种微量元素, 还含有香豆素、苦味素、叶酸、胆碱、甜菜碱、葡萄糖醛酸、β-谷留醇、棕榈酸、亚油酸等化学成分。

4.2 黄芪提取物的作用机理黄芪可作为免疫增强剂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 对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抗菌效果。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时, 可加快机体物质代谢, 促进生长发育。

4.3 黄芪提取物的应用胡仓云[40]研究表明, 黄芪多糖既能提高仔猪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病率、提高成活率, 又能促进仔猪生长发育, 提高增重速度。吕美等[41]研究指出, 饲料中添加0.3%黄芪多糖提取物能使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3.41g (P<0.05) , 料重比降低0.11% (P<0.05) , 显著改善了肉仔鸡的生长性能;饲料中添加0.2%和0.3%的黄芪多糖粗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肉仔鸡肝脏和胸肌中的胆固醇含量, 增强十二指肠食糜消化酶的活性;在鸡饲料中添加1%黄芪粉, 添加组的产蛋率较对照组提高10%, 死亡淘汰率下降50%, 料蛋比下降5.03%, 经济效益提高28%。

四种天然植物抗氧化剂的应用 篇8

关键词:天然植物,抗氧化剂,作用

抗氧化剂是一种可以有效延缓或是阻止自动氧化的化学物质, 它能够清除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早期合成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因其可以引起人类某些疾病而逐渐被禁用或淘汰。人们开始从自然界中直接寻找那些具有抗氧化、抗辐射和抗癌等多种功效的, 具有天然、高效、低毒等特性的天然抗氧化剂, 并将其广泛地应用于医药、保健和化妆品等领域。

一、茶多酚

据古籍记载, 茶的保健功能有61 种, 药用价值有20余种。茶叶中可以提取出多种抗氧化物质, 这些物质主要为酚类物质, 人们称之为茶多酚。茶多酚主要包括4大类物质——儿茶素类、黄酮类、花青素类及酚酸类。

茶多酚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的天然抗氧化剂, 成为一种判定其他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抗氧化能力大小的一种标志物。茶多酚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妆品、医药及生理保健等领域, 在医药领域中, 茶多酚主要用来防治高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肿瘤。在化妆品领域中, 茶多酚可以延缓皮肤的衰老。

二、迷迭香提取物

与VE、茶多酚等相比, 迷迭香提取物以其抗氧化作用的高效性、耐高温、易溶于油脂等特性而显现出极好的市场开发前景。与合成抗氧化剂相比, 迷迭香提取物无毒、易吸收, 可以和多种抗氧化剂配合使用, 具有广谱的高效杀菌作用, 使用时安全性能较高, 可降低人体血脂水平、抑制人体动脉粥样硬化, 具有延缓机体衰老的功能。

迷迭香提取物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为迷迭香酸, 这种物质可以抑制肌肤中透明质酸酶的活性, 使肌肤表皮细胞内的透明质酸长期稳定存在, 从而有效防止外界微生物侵入肌肤, 阻止各种毒素在肌肤内的扩散, 进而提高肌肤的抗感染和抵御恶劣环境刺激的能力, 可以避免紫外线和其他各种射线对纤弱的肌肤的损伤, 因此在各种防晒霜和隔离霜类化妆品中广泛应用。作为化妆品和各种洗发护发产品的一种添加成分, 迷迭香提取物能提高肌肤的血液循环, 强化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能力, 通过对细胞内的自由基的清除和对弹性蛋白的降解作用, 达到保持人体肌肤光泽与弹性的功效, 同时可以减少头皮屑的产生, 抑制脱发。

三、葡萄籽提取物

目前从植物体内分离得到的各种抗氧化剂中, 葡萄籽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高, 其抗氧化效果要比VC和VE高30~50 倍。葡萄籽提取物中, 含有花色素苷类、黄酮醇类等50 余种活性物质。其中以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最强, 具有极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作为药物中的一种添加成分, 葡萄籽提取物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具有抗凝血的功效, 还具有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作用, 在清除机体内的自由基成分和防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极多的功效。此外, 葡萄籽提取物添加在化妆品中也具有极强的抗紫外线辐射、抗衰老的作用, 在欧美国家, 葡萄籽提取物被称为“皮肤维生素”和“口服化妆品”。

四、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是目前发现的类胡萝卜素类中唯一可以减少疾病危害的成分, 主要存在于番茄成熟果实中, 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与利用。人体血清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占人体血清中类胡萝卜素的50%左右, 睾丸、前列腺和肾上腺等部位也含有较高浓度的番茄红素。哺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番茄红素, 必须从番茄或番茄制品中去摄取番茄红素。番茄红素比其他类胡萝卜素碳链长, 因此其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能力极强。番茄红素可以对细胞之间的信息加以感应、对细胞的生长发育进行调控, 预防肺癌、胃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肖香.迷迭香精油及抗氧化剂的提取纯化研究[D].江南大学, 2006.

天然植物绿色缓蚀剂的发展与应用 篇9

大多数缓蚀剂有较好的缓蚀性能,但他们对人类及环境有严重的危害,而且其残留物难于降解,成为这个领域的一个难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和对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的要求,添加绿色缓蚀剂已经成为防腐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作为缓蚀剂,在低毒,低残留及后续处理方面有着突出的优越性,是目前绿色缓蚀剂研究的重要方向[2]。

1 缓蚀剂的研究

1.1 缓蚀剂的分类

缓蚀剂有多种分类方法,可从不同的角度对缓蚀剂分类[3]。

(1)根据产品的化学成分划分:

可分为无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

(2)根据对电化学腐蚀的控制部位划分:

可分为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和混合型缓蚀剂。

(3)根据生成保护膜的类型划分:

可分为氧化膜型缓蚀剂、沉积膜型缓蚀剂和吸附膜型缓蚀剂。

(4)根据介质的酸碱度划分:

可分为酸性缓蚀剂、碱性缓蚀剂和中性缓蚀剂。

1.2 缓蚀剂的试验研究方法

缓蚀剂试验与评定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2.1 失重法

这是一种经典而又可靠的方法,是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定试样在加与不加缓蚀剂的介质中腐蚀试验前后的重量变化,求出腐蚀速率[4]。

1.2.2 容量法

当金属在非氧化性酸中腐蚀时,可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加与不加缓蚀剂时所放出的氢气体积来计算缓蚀率。

1.2.3 电化学方法

(1)极化曲线法

可以较快地测出金属在某一腐蚀介质中的Tafel斜率、腐蚀电流密度、腐蚀电位和极限扩散电流密度等动力学参数,从而对金属的抗蚀能力及各种防护手段的有效性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价[5]。

(2)线性极化法

利用线性极化法测定平均极化电阻率RP来确定(RP大的缓蚀率高)。

(3)交流阻抗法

对腐蚀体系施加微小的高频正弦波信号,测出体系的介质电阻,从稳态线性极化测量求出的极化电阻减去介质电阻获得腐蚀体系的实际极化电阻,从而可以准确的求出腐蚀速率[6]。

1.3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由于金属腐蚀和缓蚀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缓蚀剂的多样性,难以用同一种理论解释各种各样缓蚀剂的作用机理。以下是几种主要的缓蚀作用理论的要点:

(1)成相膜理论

成相膜理论人为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难以溶解的保护膜以组织介质对金属的腐蚀。该种保护膜包括氧化物膜和沉淀膜。

(2)吸附膜理论

吸附膜理论认为,某些缓蚀剂通过其分子或离子在金属表面的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形成吸附保护膜而抑制介质对金属的腐蚀。有的缓蚀剂分子或离子表面由于静电引力和分子间作用力而发生物理吸附。另一些缓蚀剂可以与金属表面形成配位键而发生化学吸附。缓蚀剂以其亲水基团吸附于金属表面,疏水基远离金属表面,形成吸附层把金属活性中心覆盖,阻止介质对金属的侵蚀。此类缓蚀剂主要是有机缓蚀剂。

(3)电化学理论

电化学理论认为缓蚀剂通过加大腐蚀的阴极过程或阳极过程的阻力而减小金属的腐蚀速率。因此而分为阳极抑制型、阴极抑制型和混合抑制型缓蚀剂。

2 缓蚀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应用

早期使用的缓蚀剂(如氨水、乌洛托品)只含有某个缓蚀基团,它们仅对钢铁类黑色金属材料制品具有缓蚀性能,而对多种非铁金属,尤其是两种金属的连接处,则有不同程度的腐蚀[7]。

二战结束后,各国的缓蚀剂研究不断发展:首先20世纪60年代末,开发了全有机、非金属配方—有机膦酸盐与聚合物复配; 70年代初,德国合成专利产品PBTCA;70年代后期,聚磷酸羟酸(PCA)得到开发与应用;80年代后期,控制黑色金属腐蚀的有机膦酸化合物—羟基膦酸乙酸(HPA)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8]。

1989年,郭稚弧等[9]通过研究,发现黄柏等植物萃取液对10%HCl溶液中碳钢腐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桔皮等对碳钢在中性无氧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有较好缓蚀效果。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低毒高效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外科学家从松香中提取的松香胺衍生物、咪唑及其衍生物作为高稳定性的钢铁用低毒型缓蚀剂代替亚硝酸二环乙胺(剧毒),从奶油中提取的吲哚酪酸对铁等金属有较好的缓蚀效果[10]。

1999年,国外科学工作者Farooqi等[11]研究了阔叶碱、讲黄色素等天然产物的水溶萃取液在冷水体系中低碳钢的缓蚀性能。另有Minhaj等[12]研究了桉树属植物的叶子、芙蓉属植物的花朵和菌草科植物的液体提取物的缓蚀效应,测定了这些植物的缓蚀效率分别为74%,79%,85%。

2000年,外国科学家G Matamala[13]用放射松单宁和阿拉伯胶单宁提取缓蚀成分,试验结果表明,放射松单宁的缓蚀效果很强,并且可以提高的钢材的使用寿命。

国内科学家从茶叶、花椒、果皮、芦苇等天然植物中成功提取了缓蚀剂的有效成分,这类缓蚀剂具有变废为宝的、成本低廉、低毒或无毒等特点[14,15]。

2.1 试验方法

(1)失重法

刘学虎等[16]用失重方法对海带提取液进行缓蚀测试,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对碳钢在HCl中的缓蚀效果很好,单独使用缓蚀效果可以达到90%以上,而且缓蚀效果受温度影响很小。

刘铮[17]从农副产品中提取糠醛,采用失重法研究了其对碳钢的缓蚀性能。试验表明30 ℃,4 h条件下,在5%的盐酸中,糠醛具有较强的缓蚀作用。

(2)极化曲线法

曲济方和阎伦丽[18]利用精制菲汀生产过程中的废液、渣所得植物型缓蚀剂,采用动电位极化技术测定A3钢在酸洗液中的极化曲线。试验表明,该缓蚀剂在碳钢常温(20 ℃)酸洗液中性能优良。当添加量为1.0%时,缓蚀率可达90%。

孙建厅等[19]研究了八角金盘叶和香樟叶的提取物对碳钢的缓蚀性能。采用Tafel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测定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两种缓蚀剂对碳钢均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碳钢经含200 mg/L的八角金盘叶提取物的1.0 mol/L HCl溶液腐蚀6 h后,缓蚀效率为80.85%。300 mg/L的香樟叶提取物在相同条件下对碳钢缓蚀效率为76.86%。

(3)线性极化法

龚敏等[20]用蒸馏法从樟树也中提取桉叶油,运用正交试验法对桉叶油为主的复合酸洗缓蚀剂的缓蚀效果进行初步研究,采用线性极化法评价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对碳钢在5%的盐酸溶液中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2.2 缓蚀控制部位

(1)阳极型缓蚀剂

汪晓军,肖锦[21]研究了吡啶季铵盐接枝天然高分子技术,制取的药剂是性能良好的缓蚀剂。FNP-C吡啶环上的大π电子,导致FNP-C金属表面上的强烈特征吸附,增加了药剂的吸附强度,有效的抑制了金属的溶解速度,阻滞腐蚀产物铁离子向酸中扩散,从而抑制了腐蚀反应的阳极过程。

(2) 阴极型缓蚀剂

林开涵[22]发现当茶皂素与胺类和含氮化合物复合作用时。在10%HCl中,在400 ℃下的缓蚀率约为93%,抑制了腐蚀的阴极过程。

(3) 混合型缓蚀剂

李焰等[23]用失重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黄连提取物在1 mol/L HCl中对Q235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黄连提取物在1 mol/L HCl中对Q235有高达98%的缓蚀作用,能同时抑制碳钢腐蚀的阴、阳极过程,属混合型缓蚀剂。

龚敏等[24]用浸泡提取法从竹叶中提取有机缓蚀组分,并将其作为盐酸酸洗缓蚀剂的主要成分。对以竹叶浸泡提取物为主的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效果进行了研究,采用线性极化法评价缓蚀剂的缓蚀效率。结果表明:其缓蚀率可达95%~96%,并且能同时抑制腐蚀的阴极过程和阳极过程。

林开涵[22]发现茶皂素对碳钢在硫酸或盐酸酸洗介质中具有缓蚀作用。当茶皂素与含硫化合物复合作用时,在15% H2SO4中,在40 ℃下的缓蚀效率约为98%,它既能抑制腐蚀的阴极过程,也能抑制其阳极过程。

2.3 缓蚀剂浓度、温度影响

张健等[25]重点研究了由竹叶萃取酸性缓蚀剂对碳钢在盐酸介质中的缓释作用,探讨了各种温度及腐蚀剂浓度对缓蚀率的影响。随着萃取液浓度增大,介质温度升高,竹叶萃取液的缓蚀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郭稚弧等[9]通过研究,发现黄柏、桔皮等植物萃取液对碳钢的腐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萃取液浓度及使用温度对其缓蚀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2.4 介质影响

林整[26]利用恒电位法测试钢在分别加入3种植物茎叶缓蚀剂的3种腐蚀性介质中的阴极极化曲线,通过对极化曲线的分析,研究所用缓蚀剂对钢在其所处介质中的阴极极化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缓蚀剂在不同介质中的缓蚀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

2.5 缓蚀剂复配

(1)植物提取液-有机物协同作用

赵时仁等[27]研究了菠萝废料提取物与乌洛托品、硫脲、甲醛、丁炔二醇、KI等复配后的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复配缓蚀率可大于99%。

刘铮等[28]从绿茶茶叶和米糠中提取了两种缓蚀剂TL和BR。研究了TL、 BR分别与六次甲基四胺复配后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缓蚀剂TL、BR与 六次甲基四胺复配后,协同缓蚀效果作用明显。

刘铮[29]研究了植物型缓蚀剂没食子酸对碳钢的缓蚀性能。试验表明,在400 ℃和4 h条件下,在5%的盐酸中,使用没食子酸与六次甲基四胺有较强的协同作用,复配缓蚀率>96%。

王晓军等[30]对天然植物胶进行吡啶季胺化改性,得到一种水溶性缓蚀剂,将其与乌洛托品和丙炔醇复配,使缓蚀增效作用明显,常温下10%盐酸、10%硫酸中缓蚀率均可达到99%。对多种金属都有较好的缓蚀作用,并且在汽车水箱清洗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2)植物提取液-植物提取液协同作用

张万友等[31]从黑胡椒、白胡椒、烟草这些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有机物进行复配后,可得到新型的绿色植物缓蚀剂。结果表明:这3种缓蚀剂复配后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缓蚀率可高达95%左右。

Rauscher等[32]分别对不同植物中的提取物制备的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进行了测试。选择那些含有N,S,O不饱和键成分的植物用异丙醇提取。发现所有提取物都具有很高的缓蚀效果,且具有很强的协同缓蚀作用。

张万友等[33]从植物原料中提取酸洗缓蚀剂,具有溶解性好、低毒等特点,通过适当的复合配方可使其缓蚀效率大幅度提高,并对三价铁离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植物提取液-动物提取液协同作用

张健等[34]将竹叶提取液BLE与鱼内脏水解液FVH进行复配后在测定其缓蚀效果。研究表明,二者复配后用于HCl溶液中能进一步降低碳钢的腐蚀电流和速度,具有良好的协同缓蚀作用。

3 发展展望

3.1 绿色环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化无疑将是21世纪缓蚀剂发展的中心战略。缓蚀剂产品的绿色化,缓蚀剂生产用原材料和转化试剂的绿色化,缓蚀剂生产反应方式的绿色化,缓蚀剂生产反应条件的绿色化已经成为自然科学的学科前沿和重点研究开发方向。

3.2 从天然物质中提取

在今后天然环保型缓蚀剂的研究中,应探索从天然植物、海产动植物中,提取、分离、加工新型缓蚀剂的有效成分,同时加强人工合成多功能基的低毒或无毒的有机高分子型缓蚀剂的研究工作[35]。从天然物质中提取缓蚀剂不仅节约社会能源,是建设节约社会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是进行废物回收利用的有效手段,同时增加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3.3 复配协同效应

复配协同效应就是两种或多种缓蚀剂混合使用后所表现出的缓蚀率远远大于各种缓蚀剂单独使用时所表现的缓蚀率的简单叠加。然而,对于许多缓蚀协同体系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今后的缓蚀协同效应体系研究中,应重点加强一下的研究工作:在缓蚀协同体系的筛选中,应以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好的缓蚀剂之间进行复配筛选;对每类缓蚀协同体系应加强扩展性和系统性研究[36]。

3.4 高科技应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极大进步,绿色缓蚀剂的研究同样可以借助于高新科学技术,新颖科学理论以及各种尖端科学研究仪器(如运用量子化学理论和分子设计,合成高效多功能环境友好的高分子型有机缓蚀剂;利用现代先进的分析测量仪器和计算机,从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研究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上的行为及作用机理以及缓蚀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机理,可以更好的指导缓蚀剂的研究与开发)。

4 结 语

绿色缓蚀剂在现代材料防腐方面已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绿色缓蚀剂的研究与开发是时代的要求,是未来绿色化学领域内的永恒的课题。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绿色缓蚀剂的研究历程,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分离、加工新型绿色缓蚀剂的有效成分,进一步研究植物型绿色缓蚀剂作用机理,绿色缓蚀剂的复配以及高新科技在植物缓蚀剂研发时的应用是未来植物型缓蚀剂发展的重要方向。

天然色素植物 篇10

1. 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选择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库以及淮安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作为信息来源, 考虑到专利申请的延迟公开性和专利发明的保护期限, 该检索以申请日为准, 综合检索和筛选了1985年1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之间与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相关的专利, 结合名称、摘要、主权项以及国际专利分类号等字段, 在淮安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进行检索, 除去一些不相干及弱相关专利, 最后得到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72项。

2. 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如图1所示, 国内共有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专利72项。1987年, 全国第一件植物纤维地毯相关专利出现, 申请人为:镇江市麻纺织厂, 专利提出的地毯由红麻纤维做成;由于国民的环保意识以及专利保护意识不强, 1987年-2001年, 专利申请量变化缓慢;2002年3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发布第24号令, 全文公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04年修订) 》, 目录提出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的综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生产属于鼓励类外商投资条目, 2002年-2012年, 专利申请量变化较之前迅速。总体说来, 国民对知识产权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 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专利申请量也不断增加。因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符合人们对生活和生态的要求, 所以这个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产业是新兴产业。

3. 国内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申请中国专利的省份分析

如图2所示, 全国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专利申请的区域分布中, 浙江省名列第一, 共有29件专利申请, 占全国申请量的40%。江苏省次之, 共有22件专利, 占全国申请量的31%。浙江省、江苏省经济发达, 制造业水平总体较高, 并且自然资源丰富, 浙江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的1/7, 竹业产值约占全国的1/3, 对植物纤维地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江苏省和浙江省因为资源优势, 例如宜兴、安吉的竹子产业, 带来了这些地方天然植物地毯的发展。广东是中国外贸出口的口岸, 大多数的天然植物地毯是出口产品, 因此广东也有很多生产企业和专利的产生。还有部分资源优势地区, 因为竹子产业已经衍生出很多产品, 重点发展了竹子制品、竹炭等, 未见应用在地毯上。

4. 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专利申请人分析

如图3、4所示, 国内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的申请人分别是:宜兴保洁俪竹木业有限公司、陈玉强、许赞有、包骏、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谷光照、刘义涛、方丽、安吉绿宁竹木业有限公司和广西福园剑麻股份有限公司。其中, 宜兴保洁俪竹木业有限公司的专利申请量为11件, 占此类专利申请总量的30%;陈玉强的专利申请量为6件, 占此类专利申请总量的16%;许赞有的专利申请量为5件, 占此类专利申请总量的14%。排名前十的专利申请人多集中在浙江、江苏两省, 其中浙江省排名靠前的申请人有陈玉强、包骏、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方丽、安吉绿宁竹木业有限公司, 这些申请人申请的专利共有15件, 占浙江省此类专利申请总量的52%;江苏省此类专利申请较为集中, 排名靠前的申请人有宜兴保洁俪竹木业有限公司、许赞有以及刘义涛, 这3个申请人申请专利量为19件, 占江苏省申请总量的86%;其他省份此类专利申请较为分散, 仅河南、广西两省有排名前十的申请人, 分别是谷光照和广西福园剑麻股份有限公司 (注:此处专利申请总量为排名前10申请人申请专利数之和) 。

5. 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专利发明人分析

如图5、6所示, 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的发明人分别为:张炳兴、陈玉强、许赞有、包骏、梁伟清、王永卫、朱勇清、余一鹗、谷光照和方丽。其中张炳兴发明的此类专利有11件, 占专利总量的30%;陈玉强发明的此类专利有6件占申请总量的16%;许赞有发明的此类专利量有5件, 占申请总量的14。以上就是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的技术能手, 企业应密切跟踪这些人的专利研究方向, 同时在引进技术人才、解决技术难题时可以优先考虑与这些人开展合作。这些发明人多集中在浙江省 (5位) , 江苏省有2位专利发明人排进前10, 另外广东省、河南省和广西省分别有1位专利发明人排进前10。其中浙江省的专利发明人有陈玉强、包骏、王永卫、余一鹗以及方丽, 这5人共发明了15项专利;而江苏的专利发明人有张炳兴和许赞有, 2人共发明了16项专利 (注:此处发明总量为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发明人申请此类专利数量之和) 。

6. 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专利技术分类分析

由图7、8可以看出, 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专利主要分涉及A47G、B32B、D04C、D05C、D04G、D06C、D06N、B60N、D06P、D02G几类。其中涉及A47G的专利最多, 为14件, 占此类专利总数的34%;涉及B32B类专利排名第二, 为7件, 占此类专利总数的17%。而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专利申请量排在前10位的省份专利申请基本集中在A47G、B32B、D04C、D05C、D04G、D06C、D06N、B60N、D06P以及D02G几大类。浙江省的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专利申请比较活跃, 涉及的技术范围最广;而江苏省和广东省此类专利涉及的技术范围均为五类。其他省份的此类专利涉及的技术范围与浙江省、江苏省和广东省相比有一定差距。由此可以看出, 浙江省、江苏省和广东省的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发展较其他地区更为发达 (注:此处专利总数为IPC分类排名前10的专利总和) 。

7. 总结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发现, 地毯类的专利多为外观设计专利, 但此类专利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而由于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出现的时间较晚, 涉及此类专利核心技术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并不多, 但是从此类专利的历年数量上来看正处于上升趋势, 说明植物纤维地毯是一个新兴产业, 因其环保、生态等特点正越来越多受到青睐和重视。

然而, 这一产业曾经在2004年前后爆发过专利大战, 主要还是集中在外观设计方面, 如:安吉竹制品企业VS连云港海达工艺品有限公司;江苏拜特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江苏省淮安市康拜特地毯有限公司VS连云港海达工艺品有限公司等。这场专利纷争中, 江浙两省众多企业卷入专利漩涡, 牵动了江苏、浙江两省政府部门的神经, 更是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和知识产权界的广泛关注。前车之鉴, 后事之师, 企业应从中吸取教训, 重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建设, 建立起自身的专利预警机制, 规避风险, 保障产业良性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应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行业是个新兴产业, 目前国内生产厂家并不多, 且许多企业或个人的专利申请还停留在凑数量、走形式的阶段, 专利申请时不注重策略, 申请之后对专利的管理和维护又缺乏能力。在下一步的发展中, 建议国内同类企业在拼质量、争利润的同时, 更注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并及时申请专利, 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予以保护, 以创新优势获取更大的市场。在申请专利时, 最好先制定一个申请保护策略, 避免盲目申请, 给他人留下漏洞可钻。这样就在研发的过程中, 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坚实的堡垒。

同时, 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建立起与实力相结合的专利战略, 且应随着企业技术能力和市场地位的变化而调整, 以获得企业的动态竞争优势, 如果仅仅是为了专利数量而申请专利, 盲目的囤积, 对企业良性发展起不到太大作用。

(2) 制定知识产权发展规划, 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企业发展规划, 并从制度上做出安排, 成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制定符合企业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发展规划, 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 加大对专利技术项目的扶持力度, 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项目;积极参与品牌建设, 高度重视无形资产的培育和保护;加强与政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沟通和联系, 共同采取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3) 完善企业专利管理制度。通过先进、完整的理论, 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的公司内部专利管理规章制度, 形成一整套专利管理与保护的规范、专利信息利用的规范、专利利益分配与奖励的规范、以及专利工作机构与人员的工作规范等, 并将专利管理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切实将专利工作贯穿于技术创新以及生产、经营的全部环节、全部过程之中。

(4) 建立专利预警, 实时跟踪同类企业的新增专利, 密切关注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及时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 对于有侵犯自己专利权的企业, 应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市场份额的流失。在市场营销中, 也可结合专利, 制定积极主动的市场策略。

(5) 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目前主要用于出口, 因此在专利策略上, 除对国内进行布局外, 对出口目标市场也应提前进行布控。在进行出口时, 企业的研发和专利布局应结合目标市场的国情、环境等特点, 并提前做好相关知识产权的检索及侵权预警, 避免相关风险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摘要:文章针对1985-2012年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的制造技术及相关生产设备, 检索国内的近似专利, 在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的发展状况、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分布等基础上, 结合具体的技术分布、重点技术布局、重点技术方案分析等, 对纯天然植物纤维地毯进行专利分析与预警, 并给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天然色素植物 篇11

天然速生植物编织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批量化的工业产品取代。因此,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工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天然速生植物的再认识,探讨其在家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柳编工艺为例,在倡导绿色家居的理念下,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速生植物 编织 家居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096-02

1 绪论

本论文主要探究内容为传统速生植物编织在家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从传统速生植物编织中选取草编、柳编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工业设计方面的相关研究手法使其创新应用于家居设计,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家居。

天然速生植物编织工艺即以天然速生植物——竹、草、藤、棕、麻、柳等进行编织的工艺,在中国历史中源远流长。天然速生植物编织工艺的发展得益于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与地大物博——可以用来编织的材料丰富多彩。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遍及我国南北各地的编织工艺已由纯手工制作转向半手工、半机械化生产,传统产品与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荟萃一堂,正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绝大多数厂家也十分愿意对产品的创新探索进行实践。

2 天然速生植物材料及其工艺

主要用于编织的天然速生材料有草、麻、藤、柳、竹、棕等。

草编是利用各种柔韧草类植物进行编织加工的一种工艺,分布我国南北各地,主要是利用草茎、麦秸等草本植物为材料,技法有结、捻、搓、拧、盘、串等。草编工艺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具有使用功能的工艺品,筐、篮、席、垫、帽;另一部分是指具有形式美感的工艺品。如挂件、壁毯、花瓶、动物等。

麻编指以天然麻类植物为原料,加工成麻丝,经漂白、染色后编织而成的工艺品。技法主要有手工编织、钩针编织等,图案色泽鲜亮,立体感强,宜于编织成袋、帘、毯、罩等。常见的编织技法主要有编织和包缠,编织中基本的技法包括平纹编织、钩编和勒编。

藤编是以藤类植物茎杆的表皮和芯为原料的编织工艺。其中藤编主要分为藤笪、藤席、藤织件、藤家具等四大类。充分发挥藤条柔软、不易折断的特点,多用于室内装饰,风格古朴粗犷,富有天然情趣和时代气息,在国际市场很受欢迎。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以柳条为原料、辅以其他枝条进行编织的工艺。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随着产业不断发展,产品不断创新,更多新颖实用美观的柳制品涌入人们的居家生活当中。

3 天然速生植物材料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先秦《考工记》中提出的“审曲面势,以伤五材,以辨明器”,指的是要根据材料的曲直和固有特性来进行设计加工,才能制造出有用的器物。家居产品的设计既要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又要在装饰上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材料的视觉与触觉效果是家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将天然速生植物材料自身的肌理质感,运用到家居设计中,保留传统手工编织的历史特性,融入时尚元素,结合现代科技,不仅可以促进编织工艺的发展,也能为现代家居产品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3.1 天然速生植物材料在家居产品中的构成形式

天然速生植物材料在经过加工后的主要形态为线型,多用材质坚韧的竹、藤作为产品的骨架,通过骨架来编织面层对其进行连接和覆盖。也有将已编织好的面层钉到框架上,再进行收口。这种将框架与编织面结合的方式既可形成以面形为主的产品,也可在框架的基础上编织成体块型,采用以竹蔑、水葫芦、棕榈叶等较为细软的材料作编织面,在保障牢固稳定的同时,增加了视觉和触觉的舒适感。

3.2 天然速生植物材料在框架与面层中的应用

可以开发利用在家居设计中的天然速生植物材料有很多,主要为线型,在长度和力学性能上有差异。其中最长的为藤材,其次是竹材,其他材料如蒲草、水葫芦,长度一般都在1.5米以内。竹和藤的粗细和长度适用于较大型的家居产品的框架部分,不同于实木框架,竹藤框架多由圆形构件构成,配以材料本身的纹饰,给人古朴清雅的感觉。在形体转折处会产生相应的节点,在设计、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这些节点进行处理,考虑平整性与结合强度的要求。而较为细软的草叶材料可通过结、辫、捻、搓、拧、串、盘等技法,编织成图案丰富的面型材料,用这种材料作面层,能有效提高家居产品的使用舒适性。

3.3 天然速生植物材料的表面处理

天然速生植物的本色被很多人所喜爱,通过自然材料纹理,缩短了人与家居产品之间的距离,有时也会为了使家居产品整体色彩一致,对天然速生植物进行表面处理和染色。天然速生植物表面处理方式多样,竹、藤、柳条、水葫芦等大部分天然速生植物都可以通过染色工艺,制成色彩丰富的家居产品。染色是染料溶液在速生材表面扩散吸附并向内部渗透的过程,也有仅将粉状颜料附着于速生材料表面的做法,根据需要可附一层透明漆,使产品呈现所需要的各种色彩,提升其观赏价值。

3.4 天然速生植物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结合

材料是产品构成的基础,材料的多样性综合应用是现代速生材家居产品区别于以往的一个重要特点。天然速生植物的某些材料特性限制了其在家居产品中的发展,为了提升家居产品的艺术效果,可适当将竹、藤、柳条等天然速生植物与金属、玻璃、塑料等现代工业材料结合起来使用。例如采用木材或人造板材作框架,以天然速生植物编织作面层,木质部件与编织材料的结合给使用者带来更多的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同时保证加工可行,结构合理。也有蒲草、水葫芦等软质速生植物包裹金属框架的方式,既增强了整体的稳固性,也提升了批量化生产的效率。天然速生植物与其他材料的结合,增强了家居产品的表现力,在视觉和触觉上给人以生理和心理上的感受。与质感相似的材料结合能产生质朴典雅的效果,与金属或玻璃及塑料等现代工业材料的结合,能在体现出时『弋感的同时,又不失朴实的个性。

nlc202309031937

4 成果展示

近些年出现了一种室内家居装饰倾向,以田园风格为代表,提倡“回归自然”,从美学角度上推崇自然美、环保以及健康的装饰风格,折射出人们向往自然,渴望返璞归真的意愿与心态。

在这些背景下,如果将柳编创新应用在家居设计中,创新出基于天然植物的编织技法而制作的“绿色”家居,在继承发展传统手工艺的同时也引领了一种“绿色生活”的概念。因此,探究柳编技术在家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面继承并发扬了传统天然材料所具备独特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潜力,另一方面迎合了市场需求。”柳编作为一门传统生产加工工艺,融入了手工艺人的智慧与情感,将柳编应用到家居产品的设计中,能在冰冷的现代工业品中为家增添一份清新。柳编具有天然植物的肌理之美,富有浓厚的乡村气息,可以编制出丰富的造型和图案,创造出兼具实用性和欣赏性的家居产品。

设计一名为“笋灯”,两片柳编制成的笋衣包裹住亚克力的灯罩,底座由竹筒制成,竹材在一定程度上和柳编有相似性,二者搭配使用更有利于整体效果。这款灯具采用触控技术,通过触摸亚克力上的金属部分,即可实现开关功能。本设计将柳编与灯具相结合,利用编织的通透营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通过不同粗细疏密的编织,会获得不同的效果),增加了柳编的艺术感染力,灯具造型模仿了笋的形态,增添了一份自然的温暖。(图1)

柳编会带给人们一种清新温暖的情感体验,本身又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可以应用于儿童产品的设计中,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双重的安全感。设计二名为“小马椅”,将柳编技术与儿童传统玩具小木马结合起来,附在金属框架外,扶手为亚克力材料,底座为弯曲的亚克力板,可使小马前后摇摆。儿童在不同的摇晃中,锻炼了全身的协调性和平衡性。通过与金属骨架的结合,打破柳编产品原有的固定造型,弥补了柳编制作较大型产品缺乏承重力的不足,出现了体量更大、形态变化更自由的新造型。同时也可以在着色工艺上大做文章,利用现代染织工艺,可以打破传统器物色彩单一的限制,使柳编产品色彩更加丰富多彩,适用于不同的家居环境,还能使其经久耐用、不易褪色。柳编与扶手和底座干净透明的亚克力材料形成鲜明的材质对比,冲分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也进一步凸显了柳编的独特质感和机理,大大增强了整体的艺术效果。用柳编做小马椅的主体,触感柔软舒适,材料安全环保,也将这一传统工艺带入儿童的日常生活,富有教育意义。(图2)

纯手工的编织也会带来生产耗时耗力的问题,在产量和效率方面,天然速生植物编织产品与机械化生产的工业产品是无法比拟的。要解决这一问题,批量化生产方式是必须要探索的问题,我们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如电脑制图等工具,以及系统化设计等设计思想,提升天然速生植物编织产品的批量化程度。在保护这一传统工艺的同时,使其与家居产品设计巧妙融合。

天然色素植物 篇12

1 中草药提取物类

中草药类提取物品种繁多, 材料丰富。我国医学专家对大量的中草药进行了研究分析, 发现了一百余种以上抗菌效果显著的草药, 而其效果最为显著的则是黄连, 其他的还有大黄、大青叶、艾叶、鱼腥草、银杏叶、黄柏、玄参、蒲公英等多种。在各类植物研究中, 又以草药的提取液成分检测最为不易。但是经过众多专家的研究, 中草药类提取物灭菌作用研究还是具有了长足的进步。如银杏叶的提取物醇-水, 能够有效杀灭革兰氏菌, 对其阴、阳性菌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又如连翘中抑菌成分最为明显的乙醇成分, 在对食品的实验检测中确实证明了其显著的抑菌作用。中草药类提取物的抑菌提取物性质主要是酯、醛、酚、酮等几个类型, 其抑菌性能乃是提取物中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对微生物细胞菌组织具有非常明显的干扰、溶破作用, 从而将其杀死或者抑制。中草药提取物之间还存在一种特殊的性能, 即良好的协调增效作用, 很多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实践研究, 均证明了其功效, 且当配伍类草药成分搭配时, 不仅能增强抑菌效果, 还可以扩大抑菌范围。

2 香辛料提取物类

香辛料一直作为调味剂的身份出现在大家的视野, 可是近年来有学者以其提炼出的有效成分作为防腐剂使用, 发现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比较常用的香辛料类植物有芸香科、樟科、禾本科、菊科、桃金娘科等几类, 主要有九里香属类、樟属类、芸香草类、蒿属类、柠檬桉类等, 但是香辛料类防腐剂只有几十种左右, 开发种类并不多。香辛料类提取物中最重要的抑菌成分是香精油, 即果实、种子、树皮、根的提取物成分;其它抗菌成分还有丁香酚、百里酚、茴香脑、香草醛、肉桂醛等。在研究中, 学者发现其抗菌能力能够透过细胞组织直接侵入菌体对进行破坏和抑制, 而精油中的成分还可以将生物膜的稳定性进行抑制, 干扰酶促反应。香辛料提取物之间同样存在着显著的协效作用。将肉桂醛与香草醛结合, 即能够极大地增强二者的防腐作用。

3 芦荟提取物类

芦荟的种类繁多, 构成繁复, 经研究发现芦荟提取物中抗菌效果最重要的成分是芦荟素A、芦荟酊以及芦荟汁, 尤其是芦荟汁的抑菌作用, 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几个菌种均具有明显作用。有研究分析, 芦荟在121℃内的抗菌作用都是非常明确的, 而在121℃高温后, 其抑菌性能也非常显著, 证明芦荟的抗菌效果稳定性能也非常好。

4 荸荠皮提取物类

荸荠即马蹄, 是一种非常好的果蔬植物, 药食兼具, 而马蹄皮提取物即是从马蹄材料加工时的废弃物品提取。曾莹在试验中发现, 马蹄皮提取物在抑菌种类成分测定中, 具有较为明显的抗菌效果。将提取制剂添加于豆奶、酱油、熟肉等食品中时, 能够明显延长食物的保质期。而与常用的化学防腐剂相比, 其马蹄皮抑菌效果也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在高温性能测定中, 马蹄皮提取物的稳定性也非常好, 即使121℃高温处理, 其效果仍很明显。

5 竹叶提取物类

竹叶提取物的种类比较繁多, 其提取物中的有机酸和酚类活性物使其防腐效果尤为显著。吴京平对多种竹叶类提取物的效果进行了报道, 证明对细菌、霉菌的抑制作用明显。竹叶类提取物的特别之处是在中性条件下即可发挥抑菌作用, 而且经过高温处理后, 抑菌作用还会明显增强。

6 结论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会逐渐演化至绿色、天然、营养方面, 如今防腐剂虽然还是以化学类居多, 但是植物源性天然类防腐剂将会逐渐取代其地位。虽然天然防腐剂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性, 但是无毒、稳定性强、抗菌效果好, 且使用面积广, 安全性高, 诸多优势将会使其成为防腐剂研究中的重点。随着科技的进步, 天然植物防腐剂会慢慢取代化学防腐剂, 植物源性防腐剂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陆志科, 谢碧霞.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 2003 (1) :94-96.

[2]罗傲霜, 淳泽, 罗傲雪, 等.食品防腐剂的概况与发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5 (4) :55-58.

上一篇:节油技术下一篇: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