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文化的关系

2024-10-24

文物与文化的关系(共11篇)

文物与文化的关系 篇1

1 文物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首先必须弄清:文物从属于文化, 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受文化的影响与制约, 但反过来又反映文化的面貌与特点。

文物, 按我国权威工具书《辞海》的定义, 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人类文化遗物”。中国受国家保护的文物包括:

(1)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石窟寺、石刻; (2) 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 具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 (3) 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品; (4) 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 (5) 反映历史上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辞海》缩印本第1859页,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文化, 辞海的定义是: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 精神的生产品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 包括一切社会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现在世界上所通用的:“文化”的概念, 乃是广义的文化概念, 即“大文化”的概念, 按照这一概念, 文物当然包含在文化之内, 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文物作为文化的遗存与物证, 对文化而言, 具有结晶、代表、标志等意义和价值;而文化又是文物这一支系统的母系统, 它对文物具的统领、指导、评价等多重意义和价值。

文物与文化的关系, 如果用一个通俗浅显的比喻来说, 就是子与母、浪花与河流的关系。

2 文物是文化的精神资源

表面上看来, 文物是陈年旧物, 是古董, 似乎毫无生气, 但是, 实质上, 文物却是鲜活灵动的, 它浓缩历史, 反映时代, 因此, 它又成为文化的精神资源。这正是人类历史上一大良性循环;第一文化———文物———第二文化, 不断发展, 不断进步, 第一文化就是最初的文化, 由此种文化遗留的文物, 又成为创造新的第二文化的精神资源。如此循环往复, 人类便不断创造出第三文化, 第四文化———文物在这种文化的升级换代过程中, 起着重要的桥梁和中介作用, 也就是说, 文物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元素。例如:黑龙江省国家级保护单位——阿城区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是金源文化的摇篮, 记录着金代前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风貌, 反映着当时的历史辉煌;作为当时金国的都城, 它不仅成为当时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而且成为当时东北亚的名城之一。该馆馆藏的文物都是稀世之珍, 充分展示出金源文化粗犷豪放、大气恢弘、土野火爆等特点。如图案艺术中的海东青, 既是金人的猎鸟, 体现出金人勇猛的性格特点, 又在某种意义上成为金人的图腾, 象征着金人的搏击云天、无往不胜的精神。

许多文化界的有识之士, 以金源文化的结晶———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纪念馆的文物, 作为精神资源, 对文化进行二次开发, 又创造许多新的反映金元文化的精神产品, 构成了第二次金源文化的绚丽画卷。如历史著作《金代名医传》、《金代后妃传》等相继出版;赵武新、那国安合著的描写金源郡王完颜希尹的长篇历史小说《金源郡王完颜希尹》也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由剧作家王靖编剧的京剧《完颜金娜》, 也以金世宗时推行“大定新制”为背景, 由黑龙江省京剧院出隆重推出, 并参加了第三界中国艺术节的演出, 荣获“优秀剧目奖”。

由此可见, 文物作为文化和一种精神资源, 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

3 文化是文物的艺术升华

文物虽然是由文化形成的富矿, 又是新文化的资源, 但是正同矿藏必需开发一样, 对文物的开发利用, 同样成为关键, 对于文物而言, 新的文化又是其艺术升华, 也就是说, 在对文物资源的二次开发中, 开发者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也需要再创造的动力, 要对文物进行提炼、加工, 并运用联想、想像、灵感等艺术手段, 使原本般的文物, 闪烁出新生的文化光彩, 升华为新的文艺作品。例如前面所列举的由阿城市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纪念馆的馆藏文物而创作的历史小说《完颜希尹》与京剧, 《完颜金娜》, 都充分体现出这种由文物到文化的升华过程, 即使是相关的历史巨著, 也需要大量的对史料的收集, 整理、以用体例的确立与编排, 文字的运用等许多艰辛而又智慧的工作。

又如黑龙江省宁安市唐代渤海国京城———上京龙泉府遗址纪念馆为例, 进一步阐述文化对文物的升华这一重要问题, 这是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 比阿城区的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还高一格。以这里的文物为资源, 就升华出许多新的文化艺术精品;著名剧作家付军凯创作出新纺历史京剧, 渤海王大钦茂》剧作主题深刻, 艺术形式完美, 经牡丹江市京剧团排演后, 演出效果很好, 反响强烈, 该剧参加了1995年黑龙江省新剧目调演, 并荣获多项奖励。另两面位著名剧作家杨北星、李明明, 早在20世纪世纪80年代, 就全作创作出新编历史评剧《双和剑》, 描写了大门艺与大武艺兄弟为忠于唐朝而引起矛盾, 最终大门艺以身殉职的历史悲剧。经黑龙江省评剧院推出后, 社会反响一时好评如潮。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著名老剧作家王治普先生, 在20世纪50年代被错划成“右派”之后, 曾在渤海国京城旧址所在地———渤海公社 (在渤海镇) 下放劳动日余年。他身处逆境, 痴心不改, 对这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情有独钟, 对这里的所有文物均进行潜凡研究, 终于成为一名文物专家, 许多史学家来此参观考查时, 都点名要他担任解说员, 并与他商榷讨论有关文物的史学价值, 当然“文物专家”的头衔是非官方任命的, 也是他的第二职务, 更为主要的, 他始终是位作家, 经过多年对这里文物的考察, 引发了艺术创作灵感, 他先后创作出新编历史剧《渤海郡王》与长篇章回小说, 渤海国通俗演义》前者描写渤海国开国郡王大祚荣的丰功伟绩, 已在《剧作家》杂志上发表, 并被许多戏剧界人士看中, 已经或正在据此剧本改编成京剧或其它戏曲剧种, 艺术前景相当看好, 后者先在《牡丹江日报》上连载, 后于2002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并由朱先生在《序》中对《渤海国通俗演义》作出了准确公正的评价, 演义是王先生的力作之一, 运用娴熟的技巧和高超的艺术手法, 形象的再现了历史上名赫一时的“海东盛国”, 为我国繁荣的艺苑培育出一枝傲视霜雪的花朵。

还特别应当提到的是, 已故著名剧作家邵宏大, 也以渤海国的文物为资源, 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出大型舞剧, 《渤海公主》, 其艺术想象的天地更为广阔, 艺术虚构的成分更多, 充分显示出这位天才的导师作家非凡的升华动力。该剧由黑龙江省歌剧院公演后, 也屡获殊荣。

综上所述, 文物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文物是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文化又是文物的后盾、升华。

摘要:文物与文化, 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既独立存在又互相交融的两大相关概念。分析研究二者的关系, 理解二者的相通点与相异点, 对于二者的理性思辨与工作实践, 都大有裨益。为此不揣浅薄, 就此发表几点看法, 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关键词:历史保护,文物收藏,文化研究

文物与文化的关系 篇2

《城市的文物与文化》是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必读篇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速读能力,即通过运用各种速读的方法对文本进行解读,了解文章主旨。本文是一篇文化考察随笔,作者以法国巴黎的城市建筑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为考察对象,全面认识巴黎人的文化观念,从而引出了对中国城市文化保护这一重要命题的思考。而如今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革新,一味“创新”的呼声将很多传统文化抹杀,于是使得冯骥才提出的这个命题变得有现实意义。

职高二年级的学生有过《绝版的周庄》的阅读,有过江南水乡乌镇游览经历的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直观体验还是比较具体,这将有助于他们认识到城市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尽管全面理解城市文化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语言品味,及相关信息的筛选、概括,相信学生还是能正确理解城市的文物与文化的差异性。在感受巴黎文化完整保护的重要意义的同时,引发对中国优美传统文化保护的思考,以及我们拥有更多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从而建立起珍视身边传统文化的高尚情操,我们能做得比巴黎人更好,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观,进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爱不是一个字,爱国更不是一种口号,需要日常的时刻关怀,需要自己的实际行动。这也是冯骥才先生所积极倡导的。

【教学目标】

1、从城市保护角度,辨析城市的文物与文化的差异。

2、通过速读,提高筛选、概括文字的能力。

3、通过集体分工协作,形成思辨力,养成行动力。

4、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尊重文化,爱护文物,体验文物与文化之美。

5、激发学生对城市文化的保护意识及对宁波的热爱之情,用实际行动珍视身边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辨析城市文物与文化的差异性。

(剖析:在日常生活中,职高学生于文化的关注较同龄人会更少些,所以有提升他们对文化认识的现实需求性。文物需要保护似乎已经达成一致,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因而区别两者的异同便成为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如何正确对待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学会迁移地使用方法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剖析:理解巴黎人保护文化的做法于我们而言,只是一种借鉴,关键是要将用它用在实际生活中。对身边传统文化的保护对职高学生而言似远实近,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良好意识的培养过程。而如何运用这样一种良好的意识形态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也便成为了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为教学辅助手段,创设氛围,增强学生感性认识。采取引导式教学,安排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通过小组集体协作的模式,提高提炼、筛选信息的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教学目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想去浪漫的法国巴黎走走,去欣赏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美誉的埃菲尔铁塔的挺拔身姿,去感受象征胜利的凯旋门的独特构造,去解读拥有世界最古老收藏的罗浮宫的迷人魅力,去聆听被誉为交响乐的巴黎圣母院的神秘钟声。

似乎从这些精美的建筑中,我们就能读懂巴黎,看清法国人的生活。然而著名作家冯骥才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法国人的生活,巴黎的文化蕴藏在那不起眼的小街小巷里,浪漫的法语响彻在这小街小巷之中,那么究竟巴黎的独特魅力在哪里呢?我们一起跟随着冯骥才的脚步到《城市的文物与文化》中去体味一下。

(设计意图:用图片让学生直接进入情境,图文并茂的形式易于让职高生接受,让学生从直观的感觉引发对文化的些许思考。其实这也是一个观察美、欣赏美的过程)

二、走一走(5分钟)

请一位学生充当导游,带大家到巴黎的老街老巷中去走一走,看一看。让大家来来了解一下巴黎老街的独特魅力,用心去感受巴黎文化之美。(配图介绍,导游词见附录1)

(设计意图:以学生作为导游来作介绍,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让其他学生觉得亲切,锻炼了他们听的能力。对于文化的理解可能于职高生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采用这样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启迪他们发现美的心,培养他们欣赏美的能力,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在巴黎的老街中确实蕴含着美,而这种美的产生就是生活的积累,就是文化的力量)

三、比一比(8分钟)

1、走过了巴黎的老街,我们真有些意犹未尽,和昨天我们看到埃菲尔铁塔相比,同样有着深厚历史的老街显得更鲜活一些。就让我们以这样的句式来仿写几个句子,让我们在老街上再好好吸几口新鲜的空气,去体味这文化的气息,去体味生活中最朴素的美。请大家根据温馨提示,稍微思考一下,来做口头造句练习。

走过巴黎的老街,我们真有些意犹未尽,和 相比,同样有着深厚历史的老街显得更 。

温馨提示:①昨天我们游览了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罗浮宫、巴黎圣母院。

②可以参照课本第四节的内容。

明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学生挑选其中两个认为最好的句子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个板块,以口头造句的形式将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罗浮宫、巴黎圣母院与巴黎老街进行比较。这样的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小练习本身也是职高生可以做到的练习,依托课本,可以锻炼学生速读的能力,让他们在自我比较中体味到两者的差异,为实现本课的重点服务。这个造句的过程也是再一次体味老街魅力的过程)

2、通过我们的造句我们发现,为什么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罗浮宫、巴黎圣母院这些杰出的建筑物,还不如那些巴黎老街那样古朴、生动、鲜活呢?

明确:巴黎老街是巴黎城市浩大而深厚的积淀,是有血有肉的生动鲜活的历史,是巴黎人真正生活的地方,是巴黎文化的象征。

(设计意图:经过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所以此时给一个理性的概括,让学生进步明确巴黎老街之所以美的原因。)

3、无论是埃菲尔铁塔、凯旋门抑或是罗浮宫、巴黎圣母院,代表的只是当时的某种极端,尽管他们创造了很多世界之最,但是他们始终无法代表巴黎人的日常生活。我们同作者一样看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这就是文物与文化的差异,对照课本,与你自己的真实体验,说一说城市的文物与文化究竟有什么区别?四人小组组合成一个智囊团,以智囊团为单位,给大家2分钟时间,看哪组找得又快又准。

明确:(配合板书)

①定义:文物指名胜古迹,显示着一个城市文化创造的极致。文化是整个生活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的真正独特性所在。

②文物是文化的一部分,文物的内涵较狭窄。

③文物可以划等级、文化是平等的。

④文物可以欣赏,文化需要体味和感受。

板书:

文物与文化的关系 篇3

春秋祠坐落于四川省叙永县陕西街,是一座具有浓郁晚清宫廷风格的古建筑,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祠以精湛的木雕艺术见称,刻工精细,形态生动 ,以“百鸟窗”和“叙永八景”木雕为最佳,被誉为“川南瑰宝木雕一绝”。

多年来,除了一些特殊节日偶尔会有相关部门领导人莅临,以及邻近学校组织一些教育活动外,大多时间都只有本地人在此踏足。虽依靠上级文物专款,可对春秋祠进行日常保护、修缮,但并未解决春秋祠保护与发展的根本问题。

当前,春秋祠的保护与发展困境逐渐引起了地方相关部门的重视,如在距春秋祠两公里的地方新建起了一座木雕石刻陈列馆,以更好地展现并传承古代雕刻技艺。但春秋祠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艺术价值并未得到很好的展现。通过调研与思考,笔者认为,在妥善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可考虑适当引入市场机制,按照文化产业链的运作模式,充分挖掘春秋祠的文化产业价值,给文物注入生机与活力,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

一、文化产业链模式

文化产业链模式是以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出一系列相关度极强的文化产品,形成相互影响、彼此增益的产业链条,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增强综合影响力。

文化产业链模式的内核即文化,任何文化衍生产品、旅游线路、相关产业等都必须围绕文化做文章。费尔顿认为文物的价值主要有三方面: 情感价值、文化价值、使用价值。1春秋祠与永岸盐业的关系,叙永盐帮历史应属于春秋祠的情感价值;木雕石刻技艺、古建筑的审美体验等应属于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则是由文物的情感价值和文化价值共同产生的。春秋祠这类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开发要以情感价值与文化价值为初衷,经济价值只能建立在前二者基础之上。

在对春秋祠进行文化产业链模式的保护与开发时,须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春秋祠作为国家文保单位,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是展示中国历史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基地,这是文博工作的核心,因此,必须保护好其原有风貌,充分发挥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2. 坚持产业与环境一体

以当地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自然景观为依托,加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该产业与城市相互协调、良性互动。

二、春秋祠文化产业链模式发展的条件分析

从叙永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文化产业基本处于自然的孕育、萌芽阶段,并未形成成熟的文化产业链模式。叙永县虽然具有良好的文化资源基础,但在文化资源向产业化过度的进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阻碍。

(一) 困难与问题

1.内容缺乏,结构不合理

叙永县文化市场中,文化产品的形式与内容都不够丰富,主要集中于图书音像、电脑网吧、演艺娱乐、科教展览、餐饮旅游等,能够在文化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有良好社会效益的文化产品较少。

2.政策滞后,人才匮乏

目前,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主要停留在营业审批、收费缴税、监督管理等,缺乏对文化产业的积极引导与推动。此外,文博单位人才引进与管理体制较为陈旧,而叙永县本身对优秀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这都严重制约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 优势与潜力

1. 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必然向内陆扩散,四川的文化产业发展也出现了良好的势头,这对叙永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2. 旅游文化资源丰富

叙永县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丹山风景区、画稿溪等各具特色,且拥有林竹、红岩茶、两河桃片等地方特产,为春秋祠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 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明显

叙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为云贵川三省交界,且公路、铁路、航空、水路交通都较为便捷,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春秋祠保护与开发的文化产业链模式

(一) 围绕核心,打造品牌

对于春秋祠而言,要想实现产业增值的最大化,首先应树立品牌意识,将春秋祠打造为一个文化品牌。这一品牌的打造需要深挖春秋祠、叙永县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要展示出春秋祠精湛的木雕、石刻,还要挖掘春秋祠与永岸盐业的关系。

(二) 整合开发,形成联动

春秋祠到访游客少,驻足时间短,主要是旅游内容单调。因此,可以春秋祠为基点,将相关地点、文物项目勾连为旅游线路,架设叙永人文旅游的经典路线。一方面是延伸、吸收同类文化项目,如将丹山风景区、画稿溪串联为叙永旅游路线; 另一方面是丰富、拓展其他种类文化项目,如加入休闲游,打造文化主题购物餐饮一条街,摒弃雷同模式,经营与叙永盐帮相关的文化产品,也可借主题酒店、饭店推出名优土特产,为游客近距离地接触、回顾历史提供各项便利。

(三)转变理念,注重体验

传统的人文景观主要采用单一的参观方式来完成文化游历过程,游览时间短,文化体验单薄,参与性、体验性不强。因此,春秋祠可大胆进行体验性文博产品的开发,如可开设春秋祠学堂,聘专人在学堂内教授木雕、石刻技艺,或举办专题讲座;还可通过虚拟再现或角色体验的方式,展现叙永盐帮、盐业会馆活动,让游客深入感受叙永盐业历史。

四、 结语

叙永拥有灿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能以春秋祠为核心、以文化产业链模式为手段,通过建设主题商业街区和文化主题酒店、开发体验型文化旅游产品,必将会促进当地的文化、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进而推动四川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作者单位: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冯华,温岳中. 产业链视角下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 5) :82.

文物与文化的关系 篇4

什么是文物?中国“文物”二字始于《左传》。据《左传·桓公二年》记载, “夫德, 俭而有度, 登降有数, 《文物以纪之, 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 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1) 由此可见, 文物则为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到唐代“文物”则为前代遗物。如唐代诗人骆宾王夕次旧吴》:“文物俄迁谢, 英灵有盛衰”, 其“文物”的涵义与近现代接近。文物作为物质遗存, 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 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 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 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 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 (2) 在现代《现代汉语词典》中, 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 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文物”一词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的总称。

什么是文物保护?国家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 协调、处理文物保护与国家各部门、各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的关系, 并通过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制止和防止人为的与自然力对文物的破坏和损害, 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2 文物保护与意识的关系

文物保护是国家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对中国境内文物进行保护, 在国家颁布《文物保护法》中提出了“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 使文物在国家法律框架内得到有效的保护, 但由于文物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时常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造成文物的流失与毁坏, 阻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特别是由于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欠缺, 使大量珍贵文物被偷运出境、自然腐蚀、风化, 城市建设中文物遭致破坏。如2012年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 蒋介石在重庆的行营旧址也遭保护性拆除……据全国文物普查统计, 近30年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 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2007年11月, 河南新乡在一道路施工现场挖开一座汉代古墓, 有民工悄悄将出土文物藏到工棚里, 后来被公安追回。这些实例都反映社会及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淡薄。

文物保护与文物保护意识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意识表现为人类一种思想观念, 其本质是决定人的行为方向。文物保护意识是人们对文物保护的观念及思维方式, 而文物保护则是对人们文物保护意识观念采取的必要措施, 表现为一种行为方式, 二者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文物保护意识的强弱决定文物保护的优劣。由于文物保护是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得到国家与社会高度的重视。

3 文物保护在意识形态中的表现形式

文物保护是一项公共性文化事业, 它经过社会若干年的培育, 从自发式的文化传承到自觉式的文化传承的发展中成长的社会公共性文化事业。文物保护表现为:

3.1 国家意识

一是国家设置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国家文物局, 是全国文物保护最高行政管理机构, 其中设有文物保护司, 担负主要职责为:研究和指导文物保护与抢救工作;拟订相关工程质量标准;审核、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承担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审核、申报工作;承办审核或审批重要文物的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工作;组织、指导重要文物保护工程方案的论证、设计、施工、质量监督与验收;指导重大考古项目的实施, 组织重大考古成果的评审鉴定;承办审批文物建筑维修、设计资格和考古发掘领队资格工作;承办与国际文物保护机构合作的相关业务工作;研究处理文物保护重大问题。使文物保护得到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统一、规范的管理。二是国家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命名,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 大批重要文物史迹被命名, 分别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 (自治区、直辖市、特区) 文物保护单位和县 (市) 文物保护单位三级命名。1961年至2013年, 国务院核定并公布命名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5处。其种类分为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石窟、石刻、古建筑、古遗址、古墓群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等类别, 使大批的重要文物遗址得到社会有效的保护与利用。三是国家制定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促进科学研究工作, 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建立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0年5月24日颁发的第一个文物法规就是《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200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这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定和颁发使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受到国家法律保护, 任何违反文物保护的违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文物保护工作由此进入国家法律框架中。四是国家高等院校设置文物保护学科。目前全国有17家高等院校开设了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 如北京大学以文物保护科学专业在高校实力排名第一。2006年, 西北大学与陕西省文物局联合成立了全国首家文化遗产学院, 学院下设历史学系、考古学系和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系。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是目前全国首家以文化保护遗产大保护而成立的专业高等院校, 学院与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等全国数十家文物保护科研单位及博物馆建立了专业实习基地。五是国家组织开展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务院决定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从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 全国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通过文物普查工作, 为发现新文物和复查已知文物的保护情况, 为文物研究、保护和发挥文物作用提供科学资料, 全面掌握、统计分析和评价我国文物资源情况及价值, 健全文物的登录备案机制, 建立起完整的档案, 保障文物安全, 拓展文物资源, 促进文化产品开发, 进一步提升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为文物的保护发挥了重大推动作用。

3.2 文物保护表现为社会意识

一是文物保护纳入社会发展计划, 1997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 提出了文物维修项目、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等文物保护和利用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具体目标和工作措施。文物保护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 文物保护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确保文物保护经费宽裕。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 中央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投入从1978年的0.0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28亿元。 (3) 近年来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投入所占中央财政支出比例应不少于0.3—0.5%, 到2015年左右, 应基本达到中央财政支出的0.5%的规模。 (4) 二是文物保护纳入社会文化体制改革, 凝聚社会力量投入文物保护事业, 构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自2008年, 中央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各省级综合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各级宣传和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5) 三是建立社会文化传承体系。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对文化进行推陈出新的同时, 坚持文物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 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 这不仅强化了社会公益性文化成为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传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社会公益性文化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 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四是建立社会普及文物保护的知识体系。在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九课《保护文物》中, 注重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历史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 树立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尊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3.3 文物保护表现为集体意识

一是收藏、管理和研究文物。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单位是收藏、保管、研究文物的主要单位, 博物馆、纪念馆将收藏、保管、研究好文物臧品作为一种职责, 并通过文物展览的形式, 宣传文物特有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纪念价值, 实现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意义。二是开办各类文物保护宣传培训学习班。文物是需要专业人员管理、维护的, 对文物保护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 以提高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充分调动和发挥其积极性, 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三是重视宣传具有行业特色的主题活动, 利用“文化遗产保护日”等重大节假日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活动, 以普及文物保护相关知识, 引导全民保护文物的意识, 关注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条文的调整和修改细则的发布。四是设立文物保护奖励机制。对考古发掘获重大发现 (如我国从1990年开始每年评出十大考古新发现) 、重要陈列和重点维修项目及重大科研成果、重要文物收购、有识之士捐赠文物的物质奖励, 对文物保护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褒扬。

3.4 文物保护表现为个人意识

文物, 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它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特殊财富, 因此, 除了文物部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外, 全社会都有责任保护文物;同时, 我们每个公民也都有保护文物的责任和义务。一是文物的捐赠, 世代相传的珍贵文物在民间收藏较多, 要让这些珍贵的文物进入博物馆得到更好的保护, 社会鼓励有识之士开展不同形式的文物捐赠活动。二是向社会公开招聘文博志愿者。以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单位为中心, 利用“博物馆之友”向社会公开招聘文博志愿者, 让社会更多的文博爱好者加入到文物保护工作的行列中, 如重庆红岩联线已登记在册的志愿者有996人, 其中讲解员志愿者243人, 服务型志愿者753人;湖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新增的635名讲解员中志愿者就占了621名, 有效缓解了免费开放后各类服务人员短缺的状况, 也增强了博物馆与社会的互动。通过志愿者的义务宣传, 带动公民对文物保护意识。三是文博工作者强化文物保护职责。作为文博工作者, 树立对文物的保护, 就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 要把文物保护工作常态化, 如目前博物馆、纪念馆每天实行文物交接班制、每周或每月定期由行政、保卫、后勤等多部门例行对辖区开展文物消防安全巡察制, 诸如此类措施更大化的利于文物的保护。四是不断提高文物保护技能。举办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人员培训学习, 让掌握专业技能的文物工作者加入到文物保护行业, 利用科学知识, 通过专业技能使文物不受损坏或延长其“寿命”, 以达到永久都保存或延长保存时间, 使之长久地发挥作用。

文物保护工作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而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光靠文物部门的力量还不行, 更主要的是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因此要深入开展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 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建议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广泛宣传文物保护工作, 将文物法规学习纳入到干部的普法教育内容中, 各建设单位也要加强对工地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 动员起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为文物保护工作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使全社会和全公民都成为文物保护的有生力量, 让中华历史文物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夏收藏网http://news.mycollect.net/info/3342.html文物的作用和价值?

[2]文物, 百度名片.

[3]《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央财政文物保护经费增长446倍》百度文库.

[4]《加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 2012年3月9日, 国家文物局, 中国日报网.

城市的文化与文物 教案教学设计 篇5

杭州余杭退休教师葛杰

一、解题:

本文是一篇文化考察随笔。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文明程度的标志。在城市建筑中,也沉淀着城市以往的历史特色。城市在

不断地扩大、创新、前进,如何仅仅保护原有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就成为城市建设中人们始终面临的一个难题。中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目前经济又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寻找解决问题的愿望也更加迫切。作者正是带着这样的思考,来观察法国的城市建设的成功之处的。文章主题突出,目的明确,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二、课文总体理解与分析:

1、作者写本文的出发点和意图是什么?

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探求正确处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与发展现代文明在城市文化的方法与途径。

作者是当代著名的作者家。一直关注和思考中国当代的文化建设。作者正是带着这样的思考,来观察法

国的城市建的成功之处的。他希望中国能吸取巴黎人的成功经验,在自己的城市建设中,科学地、合理地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2、全文分四大部分,请分析并概括这四大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以议论开头,推出考察对象--即欧洲名城的历史感。(这第一部分,由世界突出欧洲,

由欧洲突出巴黎。像摄影的推镜头,从大到小,从部分到集中。这使得目标突出,话题醒目。作者在开篇推出一种说法,强调美国的现代文明与欧洲厚重的历史感的强烈不同;再表明对上级指示认同,直接赞美欧洲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悠久与古老;最后,以“尤其”一词,进一步突出本文的议论对象。议论开头引人注目,往往必须有奇思妙语,才能做到立论不凡。本文就做到了这一点。)

第二部分(2--7)细致描写巴黎的历史感以及这种感觉的来源。并此悟出一个命题:文化和文物的区别,以及以城市文化保护的意义。(这部分提到巴黎文化,人们自然首先想到的是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等超级历史文化建筑;第2段承接上层的写法,继续用排除法,层层剥离人们城市文化的成见,利用制造悬念的手段,进一步突出文章介绍的主角--巴黎的老街和老屋。第3、4自然段,详细写巴黎老街屋的独特风貌,和深埋在斑驳外肯下的历史文化价值,并指出这些对于历史来说,才更真实、更生动、更有血有肉。由此引出第5、6、7自然段作者对文物与文化的两个不同概念的思考,文物是文化的一小部分,更广泛的文化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居中。而对后者的保护更困难。人们的观念,尤其是面临发展与保护紧迫课题的中国,更亟待更新。)

第三部分(8--11自然段)写巴黎人在城市文化保护工作中,走过的弯路及成功经验。(第8自然段巴黎人的城市文化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也超过了一段弯路。20世纪五六十上年代,现代化建设冲击巴黎,观念有误区、法规不健全,巴黎民居的保护同样也面临困境。这些与我国各地今天的处境极其相似。段尾用设问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第9段开头便用感叹句给出答案,引人震惊振奋。下文接着详细介绍普巴黎人对待自己城市文化的高层次、高品位的追求与做法。这不懈地努力与内在深深的自豪解决了古老与现代的难题,拉近了古老与现代的距离。与此同时,作者又宕开一笔,独句成段,提出“我们与他们的距离”的思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察的是巴黎,忧患的是祖国的文物与文化的保护工作。)

第四部分(12--16)以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强化自己的感受,并认同和赞扬巴黎人对城市建设的见解,结尾发问,引人深思。(这一部分,作者先抑后扬,“漆黑的窄巷”,“小旅店”,老电梯,小房间,带给人们的是破旧与压抑的感觉;如果说,“漂亮舒适,设施十分先进”的卫生产已令人惊叹,那么“全部仿古”的家具古老的艺术品,图画一般美丽的小天井,就分外让人着迷了;由此产生出其不意的错觉,就形象地点出了巴黎独有的文化韵味。“典型的巴黎”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又是极高的肯定。城市保护专家后句“城市的精神重于它的使用”的话,既是把“我”的思考推向深入,也是把文章推到高处。但是,作者并没有把文章结束在此处,他始终关注的是自己的民族。结尾两次发问,照应了前面的思考,表明了拳拳亦子之心。)

3、作者认为城市的文物指什么?

文物指名胜古迹,它们是历史上皇家与宗教遗产中的精华,显示着现代战争城市文化创造的极致。

文物是历代遗留焉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东西;也指礼乐制度。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

产物,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典型代表。特别是历史上修建的许多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蕴含的历史文物价值更为宝贵。

4、作者认为城市的文化是指什么?

文化的内容广泛得多,更多的表现在大片大片的民居中。它是整个城市生活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真正

的特性之所在。

文化是指考古学上的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要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任何一个地区,不同的民族,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代表各自种族特色的不同文化它们是平等的,各自独立的。不同的城市的发展,因为它的地理位置、环境、人文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

5、如果将记叙作者到巴黎第一天的那一部分内容放在开篇,行不行?为什么?

为好。因起不到强化主题的作用。

作者开篇由世界到欧洲,由欧洲到法国,再到巴黎,由巴黎的历史到现在,由整个巴黎到不知名的一处。

大文末,详细记叙了到巴黎的第一天的感受,并且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此而产生出其不意的错觉,就更形象地点出巴黎独有的文化韵味。这样写能以切身的感受深深打动读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6、作者是按什么样的写作思路写作的?

作者由大及小,议论的范围层层缩小,由世界到欧洲,由欧洲到法国,再到巴黎,由巴黎的历史到现在,

由整个的巴黎到其中不知名的一处,最后在自己的亲身经历后,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与思考。(作者在开篇的议论开头,推出考察的对象--欧洲名城的历史感。接着,细致描写巴黎的历史感以及这种感觉的来源,并由此悟出一个命题:文物与文化的区别,以及对城市文化保护工作的意义。然后,写巴黎人在城市文化保护工作中走过的弯路,以及成功的经验。最后,用自己到巴黎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感受,并认同和赞扬巴黎城市建设的见解,使自己的创作目的更为明确。)

三、重点语段与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1、第1自然段“有一种说法:到美国去看新的,到欧洲去看老的;还有一种类似的说法:在美国想未

来的事,在欧洲想历史的事。”对这句话应该怎么样理解?

这句话表明了美国现代文明与欧洲文化厚重的历史感。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无论其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

代表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水平。欧洲的历史悠久,有着古老的文化和文明。人们到达这些地区,往往能触景生情,各种情感油然而生。

2、如何理解第2自然段中的这句话:“巴黎的历史感并不仅仅来自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和圣母

院。那是旅游者眼中的历史,或只是历史的几个耀眼的顶级的象征。巴黎真正的历史感是在城中随处可见的那一大片大片风光依旧的老街老屋之中。”

作者认为真正的历史感是内存的,含蓄的,体现在随处可见的老街老屋之中。

历史是人类创造的,记载站人类的发展史。而真正的历史是复杂的,综合揿方面的,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几处名胜古迹。它们也只能算是典型的代表,而真正的历史文化却包含在普通的人民大众的生活中,也就是存在于风光依旧的老街老屋之中。

3、第4自然段中这句话应该怎么样理解,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不要只用旅游者的眼睛去看,找一

位这街上的老人聊一聊。”

可以促使人深思,引起多方面更深刻的联想,从而使人们透过表面的思索,明确保护老街老屋也就是保

护城市文化的主题。

一般人到巴黎,特别是第一次到的旅游者,往往注重的是名气比较大的建筑。而对于那些不起眼的民居熟视无睹。作者在这里提醒那些来探寻历史文化的人们,不要忽略了普通、平凡的老街老屋,真正的历史文化就包含在其中。

4、如何理解第5自然段:“从城市保护的角度看,文物与文化不是一个概念。”

点明作者着重从保护城市建筑方面来谈文物与文化,从而明确要谈论的范围。

文物与文化既有联系,又不能完全等同的,在不同的领域膛同的理解和内涵。本文着重从城市的发展所

产生的新旧事物之间的矛盾上来谈,明确城市保护工作中文物与文化的不同内涵,从而使人们有更准确的认识。

5、在文章的结尾处(第15自然段后)作者说:“后来我遇到一位城市保护专家,一句话就把我的思考

引向深入:‘城市的精神重在于它的使用。’”此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城市的精神是一种凝聚力的体现,它具有强大的力量。城市的使用只是一种物质上的价值,它没有活的生机和力量。

城市保护专家的话的有很深刻的哲理性,他透过城市的物质作用,而上升到一种人为的凝聚力量,这种力量是团结的,向上的,是进步的。这种力量,也是不可摧毁的。它既高度概括了巴黎人在城市保护工作中的力量更大,也暗示出我们在城市保护工作中缺少的也正是这种精神。使我们的思考深入,将文章主题推进到一个更新的高处。

6、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除了巴黎人,谁还会这样想?我们?”应该怎么样理解?

用了反问的句式,既照应了前文的思考,也表明了作者的拳拳亦子之心。

作者对巴黎城市保护的记叙,不只是为了宣扬巴黎人的精神,更主要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国家也能从中吸

取经验,在自己的国家的城市保护工作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就,表明作者时时关注着中国当代的文化建设,从而也表明文章的写作目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四、写作特色:

1、叙议结合,描述简洁,议论精到,开阖灵巧。

本文是一篇文化考察随笔,属于散文的一种。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由考察所见所闻生发开来,着

重表达独特的发现,抒发独特的内心深刻的发现,抒发内心深刻的感受和思想见解。

2、语言优美,逻辑严密,想像丰富。

文章语言描写生动,准确(如描述巴黎老街老屋的墙壁,阳台,地上的石块,台阶,街巷及一此店铺)。

语言富有逻辑性(如“巴黎真正的历史感是在城中随处可见那一大片大片风光依旧的老秆老屋之中”,对

文物和文化的阐述等等。)

作者的想像力丰富(如对巴黎历史的介绍,很自然地想到了毕加索,莫泊桑,灯的传说等。)

五、小结:

这篇文化随笔,形式上比较自由,由考察中的风闻生发开去,重在表达独特的发现,抒发内心深刻的感

受,或思想见解。作者以法国巴黎的城市建筑中的文化内涵为考察对象,介绍了在参观巴黎老街老屋时体会到的浓重的历史感,从而感到了巴黎先进的文化观念。悟出了城市建筑的文化内涵之所在。作者还介绍了巴黎人在保护城市文化中所走过的道路,而对我们的城市建设与文化保护工作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六、板书要点:

城市的文化和文物冯骥才

欧洲(由点到面)巴黎

巴文物名胜古迹埃菲尔铁塔

黎凯旋门顶级象征

的卢浮宫

历圣母院

史文化民居老街

感老屋真正的独特性

老巷

写作特点:

叙谇结合议论精辟开阖灵巧

浅析文物保护和发展旅游的关系 篇6

关键词:文物保护;旅游;关系

濮阳市位于黄河下游北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这片土地有着仓颉造字、晋文公退避三舍、柳下惠坐怀不乱等历史佳话,春秋时期诸侯会盟、晋楚"城濮之战"、齐魏"马陵之战"、宋辽"澶渊之盟"等历史遗迹。这种文物丰富、文化古老的特点,决定了濮阳市要重视开发以历史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文物优势,发展文物古迹旅游,推动濮阳市旅游事业的发展。然而,旅游业的发展和文物保护工作既有统一,又有矛盾,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良性发展,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一、发展旅游可促进文物保护

(一)发展旅游能够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由于国家财力有限,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费用根本不够,致使许多文物因经费问题而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发展旅游可为旅游区带来经济效益,旅游区就可以从经济收益中提出一部分用于文物保护。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濮阳市各级政府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在经费投入方面连年有所增加,同时经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全市每年投入文物保护和文物景区开发的民间资金也有明显增长。

(二)发展旅游可以增强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

旅游的发展使大量的文物古迹直接面对旅游者,人们在游玩的同时获得丰富的人文知识,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这样一来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文物的这些社会效益可使人们懂得蕴含在文物之中的文化价值,认识到文物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增强文物意识,使全社会都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依法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2]

(三)发展旅游,可以让政府部门更加重视文物保护

一方面,由于文物古迹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为了充分利用它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政府和旅游部门一定会重视起来文物的保护工作,以便使其完好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从而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文物是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原样。因此文物一旦遭受破坏,就会降低文物所在旅游点的吸引力,影响其经济效益。为了使文物能永久保存下来,长期为旅游所用,政府和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文物保护。

二、发展旅游对文物保护有一定负作用

(一)短视行为导致文物被破坏

一些旅游部门缺乏长远眼光,急功近利,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对文物古迹采取掠夺性开发的方式,超负荷地接待旅游者,结果加快了文物古迹的老化、破坏乃至毁灭,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任意改造文物,造成文物被破坏

一些旅游部门为了提高文物古迹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使其长期为旅游服务,在发展旅游的同时,确实对文物采取了一些维修与保护措施。但由于一味的降低维修成本,致使所雇用的维修人员文物专业素质较低,不懂得文物的维修与保护应尽量使其维持原样、符合其历史时代特点,而对文物古迹进行随心所欲的改造,将其弄成一个四不像,名为保护,实为破坏,造成不可逆的损失。[3]

(三)旅游业的发展,使文物遭到破坏

车、船等交通工具排出的废气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空气,旅游基础设施中排出的废水、废渣以及船舶泄出的油污等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水源,这些被污染的水和空气对文物古迹有着强烈的腐蚀作用。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份,使文物古迹受到浸蚀,特别是在洞窟、古墓、地下室等古迹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旅游者的踩踏、攀登、抚摸等行为可严重损坏文物,凡游客所到之处,都存在着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涂的现象,更有甚者,竟然用敲砸等手段盗取文物古迹的部件,此等野蛮行径,严重地破坏了文物古迹。

三、正确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关系的措施

(一)做好文物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文物保护不仅是文物管理部门的职责,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如果不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了解文物法,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文物部门的管理工作就会举步维艰。因此,首先要做好文物保护法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的危机感和保护文物的责任感。其中最重要的是向各级领导和各有关职能部门及文物旅游景区宣传,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法的严肃性和文物保护对旅游事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自觉遵守文物保护法规。只有如此,文物部门才能顺利依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依法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加强文博队伍建设,坚决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树立文物执法的权威。培养一支精干的干部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文物管理工作的效率,以适应文物旅游不断扩大的需要。其次,要建立公安、工商、规划、城管、文物等各关职能单位统一行动的机制,加大对文物旅游景区的治理力度,树立文物部门执法的权威。

(三)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

文物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十分脆弱,损毁一处就少一处,而且损失了就永远无法弥补。经历漫长岁月的“洗礼”,能残留至今的文物已弥足珍贵,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永远保护好这些文物。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保护好现存的文物资源。其次要保护好文物的存在环境。文物资源的存续也需要一个特定的环境,是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个城市都在大张旗鼓的搞建设。古寺庙、古迹周围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这些现象将来可能会与文物保护产生冲突和矛盾。因此我们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文物资源的不可替代性,给文物资源留下一定的空间,使之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并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4]

总之,发展旅游与保护文物二者相互依托、相互承载。文博部门应当加强旅游意识,在保护文物古迹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为发展旅游创造条件;旅游部门也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确定的文物古迹工作方针,尊重文物古迹工作的客观规律,彼此密切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保护文物古迹与发展旅游的关系,使保护文物古迹和发展旅游很好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參考文献】

[1]龚新.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06)

[2]程子建,钟笑寒.文物保护与旅游产业化:不完全合同理论[J].旅游学刊,2007(06)

[3]郑向敏.文物古迹的保护与旅游开发[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98

试论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篇7

一、保护文物, 对我们这个文物大国和未来的旅游大国来说,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有着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 文物古迹比比皆是, 如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世界上古今体量最大的封土陵墓秦始皇陵;世界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宫——北京故宫;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的敦煌莫高窟等等, 这就使得我国以历史文化为主体的观光型文化旅游具有极大的优势。探古求知是广大旅游者的共同心理, 人们希望对自己的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历史有所了解, 对自己民族、祖国乃至全人类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所体会。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反映人类发展历程的文物古迹给人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受, 留给人深刻的印象。观览文物古迹, 既能丰富人们的知识, 又能陶冶情操, 愉悦心情, 还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所以很受大家的欢迎。正因为文物能满足人们探古、探奇、求知的需求, 因而成为旅游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北京市无论在接待国际游客, 还是接待国内游客方面, 都高居全国榜首, 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拥有一批在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文物古迹。因此, 充分利用文物优势, 以文物古迹为主题, 开发系列产品, 着重发展文物古迹旅游, 能极大地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近几年来, 我国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旅游开发部门破坏文物的事件随之而来。这就导致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 如何看待和处理二者的关系, 各界认识不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谋求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和谐发展。

(一) 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相互依托

发展旅游可促进文物保护, 这是因为:

1.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价值已得到各界有识之士的认同。旅游界人士认识到文物古迹在旅游中的这一重要作用后, 为了吸引旅游者, 必然会注意保护文物, 以便使其尽量完好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 从而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文化遗化作为不可再生性的旅游资源, 一旦受破坏, 就难以恢复, 这必然降低其旅游的吸引力, 影响其经济效益。为了文化遗产这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方政府及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加强保护工作。

2.文化旅游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我国文物古迹众多, 而国家财力有限, 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费用相对众多的文物来说, 简直是杯水车薪, 许多文物因无经费来进行维修与保护而遭毁灭。发展旅游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文物古迹既然可为旅游区带来经济效益, 那么, 该旅游区应该从经济收益中提出相当部分, 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 无论对国家, 还是对集体来说, 这都是一件有益的事, 这个办法应当是切实可行的。这样, 大批文物就可得到抢救和保护。

3.文化旅游的发展, 使大量的文化遗产直接面对观众, 人们对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获得文化陶冶、艺术感染, 为祖国的历史文化骄傲自豪的同时, 人们一定会进一步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更懂得保护文物的重要价值, 更加珍视文物, 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也会增强, 使全社会都重视文物保护工作, 这在普及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提高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旅游事业的发展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些负作用:

1.对旅游区进行开发, 从某种角度来说, 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行为, 开发旅游区, 就要在旅游区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如道路、宾馆、饭店等, 甚至还开办工厂, 这一切, 都破坏了文物原有保存环境。特别是在文物古迹周围办工厂, 在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修建体量高大的建筑等等, 直接威胁着文物的保护。

2.短视行为导致文物被破坏的恶果。在开发旅游和保护文物并进时, 由于操作人员缺乏文物专业知识, 不懂得文物的维修和保护常识, 或保护的措施不当, 而造成了保护时的破坏;经济利益的驱使,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相关部门及行业地意识性地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也是存在的, 这些都是严重危害着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有, 某些旅游部门目光短浅, 只顾眼前获益, 为了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对文物古迹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 超负荷地接待旅游者, 结果加快了文物古迹的老化、破坏乃至毁灭, 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游客对文物的破坏, 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 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份, 使文物古迹受到浸蚀, 特别是在洞窟、古墓、地下室等古迹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旅游者的踩踏、攀登、抚摸等行为可严重损坏文物, 例如北京八达岭长城的城砖连遭高密度游人的脚踏手推, 出现了严重的凹陷松动。凡游客所到之处, 都存在着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涂的现象, 更有甚者, 竟然用敲砸等手段盗取文物古迹的部件, 此等野蛮行径, 严重地危害着文物古迹的保护。

但是,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在切实保护的前提下, 将文化遗产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与保护文化遗产并不是必然对立的,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 发挥其价值。那种传统的只为保护而保护, 让文物藏而不露, 秘不示人的做法, 表面上看是保护了文物, 可是却无法体现文物的社会价值。如果文物不能体现社会价值, 那也就弱化了其存在的意义。但是, 那种不顾客观条件, 单纯追求经济利益, 任意利用, 无序开发, 严重危害文化遗产保护的做法也是决不允许的。所以我们应该做到:

1.坚决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理顺体制, 坚决反对把文物划归非相关部门管理, 把所有文物纳入文物保护部门管理之下。着力做好文物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的危机感和保护文物的责任感, 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法》的严肃性和文物保护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自觉遵守文物保护法规。

2.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应密切配合, 建立兄弟般的合作关系。

3.文物部门自身也是应改变工作思路,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作为文物管理部门, 不能坐等环境的变化, 而是要不断持开拓自己的工作思路, 具体地讲, 今后不能等着别人让我们管理, 而是要主动去管理, 让被管理的文物开发单位觉得需要文物管理, 主动接受管理体。

4.严格探制客流量, 防止超过最佳容量。超负荷地接待, 最易使文物受损, 因此, 对客流量应严格控制。

(三)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

保护文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物, 发挥其作用, 实现其价值。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 在利用的过程中加强保护, 是我们应坚持的原则。文物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既可吸引游客, 获得经济效益, 又可通过旅游活动起到以人们的宣传, 教育作用, 弘扬传统文化, 并可使文物本身得到一定的保护, 这样, 既保护了文物, 发挥了文物的作用, 又达到了发展旅游的目的, 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可谓是相互促进的。

总之, 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 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也不是绝对矛盾的;文化遗产是通过旅游来实现其文物价值和社会价值, 是通过合理利用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并且, 通过利用唤起人们对文物的热爱、理解, 从而有利于其保护。既不能只保护、不利用, 更不能过度无序的开发滥用, 文化与旅游部门要在保护上达成共识, 一定要在科学保护的原则下, 谋求合理的开发利用, 保护和利用密切配合, 才能既有利于旅游开发, 又有利于文物保护, 取得双赢。只有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和谐的发展, 才能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发展。

摘要: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文物的破坏是不争的事实, 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文物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为旅游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一方面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可以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利用同时也为文物保护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本文从对立和统一两方面论证二者之间的关系, 指出只有在重视文物保护的前提下, 适度进行旅游开发才能实现二者的双赢。

关键词:文物保护,旅游,双赢

参考文献

[1]吴小敏徐海根等.试论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J].

[2]蔡文《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9期

[3]《楚天金报财富金刊》, 湖北报北集团, 2005年8月日刊。

浅谈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篇8

1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保留文物遗迹直观真实。

旅游资源中的项目是色精彩纷呈、美轮美奂, 吸引着广大旅游爱好者的眼球, 而大量文物遗迹遗物也是旅游者关注的重要资源。他们喜欢探寻名胜古迹, 喜欢追求新意, 从而达到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愉悦身心。现在的国家和人们对文化层次的要求很高, 也希望对自己赖以生存的民族和历史有着更多的认识, 也更希望能有直接的体验, 去感悟和触摸深厚渊博的文化积淀, 追寻历史的脚步, 而作为现实中文物遗迹则能给人以直观形象、有趣生动的感受。一些文物古迹, 能使人们品味无穷, 同时也愉悦心情, 陶冶情操, 让人充满着活力, 而那些人类遗产中的精美之作, 也需要人去慢慢地体会和诠释, 也不同程度地满足人们对生活和精神之需求, 因此这些古迹的探寻也成为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都知道,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 文物遗迹数不胜数, 令世人所仰望, 而文物自身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也引起了我们对历史文化这个重要元素的思考, 保留真实面貌, 让文物遗迹展现在众人眼前。体现地方特色, 民族特色。中国的旅游业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东方特色文物古迹, 海内外游客出行游览与中华文化体系的神秘感、博大精深有着密切联系。因此, 保护文物对于发展我国旅游事业、传播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古迹奇观举不胜举。淮安作为江苏省一个二级市, 历史文化底蕴厚重, 有着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居、纪念馆、童年读书处, 还保存着明祖陵、吴承恩故居、韩侯祠等文物遗迹。古城墙、革命烈士纪念地以及革命旧址等多处古迹和大量的文物, 都成为历史研究中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这些文物所体现的丰富文化积淀, 也擦亮我们的眼睛, 让我们充分地利用文物的优势, 打造属于我们的产品, 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推动着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2 借助文物古迹资源, 推动旅游事业和谐发展

文物古迹是旅游资源中一个重要的宣传因素, 只有充分利用它、保护它, 可以推动旅游事业的有序和谐发展。现在的旅游景点场所为了吸引游客, 首先从文物的保护和宣传方面入手, 让文物古迹尽可能完好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 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 一旦受损, 很难恢复原态。比如一些文物被破坏, 失去了原有的形态, 势必会影响着旅游景区的客源, 简单一点说, 就是降低文物所在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制约经济发展。为了使文物古迹能长久玩好地保存下来, 长期为旅游所用, 旅游部门必然要重视管辖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工作。首先发展旅游, 必须要解决资金问题, 文物保护经费不足, 势必会让文物古迹不能得到最好的保护和利用吗, 势必阻碍着旅游景点的声誉度。我国历史悠久, 文物古迹众多, 而国家财力有限, 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资金可谓杯水车薪, 因此很多文物都没有来得及保护就遭到破坏。文物古迹的开发给景区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那么完全可以从收益中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文物的保护, 这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提高人们文物保护的意识,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文物保护。比如通过对文物古迹的宣传, 形成强烈的保护意识, 避免文物古迹人为的毁坏, 让人们在参观和了解中从而获取了丰富的知识, 同时也受到了教育, 提升自身的历史文化素质。让保护文物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 一种自觉的行动。

3 实现文物遗迹保护和旅游发展的相互统一

任何一个文物遗迹都要严密地保护, 合理地利用, 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 因为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在合理地利用中要保护文物的完好, 为旅游服务, 促进景点的收益和经济发展, 在遇到一些文物遗迹保护过程产生的新问题时, 要积极保护采取各种措施, 消除对文物保护的负面影响, 让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体。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相互统一。

一是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之中, 提高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思想觉悟, 明确分工, 责任到人, 增强政府调控和监管能力, 让旅游区内文物保护工作能正常有序的进行。二是建立健全和完善管理的长效机制。做到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合作交流, 形成既有利于旅游事业发展, 又合理保护文物的良好格局。三是要严格控制游客流量, 以免文物受损。同时在旅游区醒目地段设立警示标牌、宣传标识, 增强游人保护文物自觉性, 严肃抵制有意破坏、损毁文物的行为。四是要树立一套完备的规章制度。如对级别较高的文物胜迹应派专人负责, 对旅游区内的文物胜迹要常常或定期查看, 从旅游区的经济收益中提出相当局部, 专用于区内的文物尽力照顾办公等。

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二者关系实现相互统一, 还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 达成思想的共识, 再加上相关部门还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共同保护。文物必然会再现璀璨, 旅游事业也定会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王景慧.从文物保护单位到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保护方法的深化[J].城市规划, 2011 (S1) .

[2]蒋惠民.功在千秋创伟业.文物保护谱新篇[C]//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3]王治.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社区[D].昆明理工大学, 2006.

文物与文化的关系 篇9

1 文物古迹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反映人类发展历程的文物古迹给人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受, 留给人的印象深刻。由于文物能满足人们探古、探奇、求知的需求, 因而成为旅游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 也就是旧石器时代晚期, 我们祖先就有部族在大兴安岭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1975年在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遗址出土了石制品一千余件, 这是我国最北部地区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现对研究原始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最近在大兴安岭东南麓一处石崖上发现远古彩绘岩画, 这处远古彩绘岩画位于阿里河林业局伊山林场施业区的一处石崖上。岩画的发现对研究大兴安岭远古历史, 以及远古民族在这一地区生产、生活方式、文明程度、宗教信仰和人类迁徙史都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文物在我国旅游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大兴安岭的旅游业也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旅游开发中, 我们应该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 合理利用文物古迹来推动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 同时, 以发展旅游来促进文物保护工作, 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发展旅游业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

2.1 发展旅游业可促进文物保护

2.1.1 文物古迹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充分利用它, 可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旅游界人士认识到文物古迹在旅游中的这一重要作用后, 为了吸引旅游者, 必然会注意保护文物, 以便使其尽量完好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 从而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2.1.2 为了文物古迹这项旅游资源的永久利用, 必须重视文物保护。

文物是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一旦受损, 很难恢复原样。文物被破坏后, 必然降低文物所在旅游点的吸引力, 影响其经济效益。为了使文物能永久保存下来, 长期为旅游所用, 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管辖范围内的文物保护。

2.1.3 发展旅游可以部分解决大兴安岭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我国文物古迹众多而国家财力有限, 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费用相对众多的文物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特别是大兴安岭地方财政收入极其有限的情况下, 用于文物保护的费用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文物古迹既然可为旅游区带来经济效益, 那么, 该旅游区就应该从经济收益中提出相当部分, 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 无论对国家, 还是对地方来说, 这都是一件有益的事, 这个办法应当是切实可行的。这样, 大批文物就可得到抢救和保护。

2.1.4 增强人们的文物意识, 利于文物保护。

旅游的发展, 使大量的文物古迹直接面对旅游者, 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 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又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文物的这些社会效益可使人们懂得文物的重要价值, 认识到文物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增强文物意识, 使全社会都重视文物保护工作。

2.2 搞好文物保护可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保护文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物, 发挥其作用, 实现其价值。文物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既可吸引游客, 获得经济效益, 又可通过旅游活动起到对人们的宣传, 教育作用, 既保护了文物, 发挥了文物的作用, 又达到了发展旅游的目的, 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可谓是相互促进的。

大兴安岭地区政府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应认识到文物对发展旅游的重要作用, 深刻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 在制定地区旅游事业发展规划时, 应对旅游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明确的规划, 以指导旅游区内文物保护工作的进行;同时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应密切配合建立兄弟般的合作关系;在游客进入旅游区时或在游览途中应不断地对其进行宣传、教育, 对有破坏行为并引起不良后果者, 应采取法律、经济等手段予以制裁。

3 大兴安岭文物保护的相应的对策

3.1 依法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

1997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规定阐明了三项基本原则:

3.1.1 文物属于社会主义公益事业, 不能以赢利为目的, 而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3.1.2 文物工作的根本宗旨是继承我国优

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充分发挥文物的社会教育作用、历史借鉴作用和科学研究作用, 文物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3.1.3 防止因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损害文

物的做法, 重大文物的利用项目事先要进行充分论证, 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在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上, 依法行事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为了保护大兴安岭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必须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 避免经济利益最大化成为文物单位的唯一目标。

3.2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来协调和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由文物的特点所决定的。文物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资源, 它具有脆弱性、历史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点, 不同程度地蕴涵着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习俗等诸多方面的信息。正因为如此, 我们说文物是一种历史信息的载体, 具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今人和后人来说, 它是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 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供人研究、教育和鉴赏上, 比较而言, 作为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则是其次的。因此, 在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上, 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即要以保护为主, 以长期利益为重, 应发挥文物的永续作用, 不能急功近利, 竭泽而渔;以国家和全民族利益为重, 而不能只顾地方利益和集团利益;以发挥文物的社会效益为重, 而不能为了单纯追求经济利益, 千方百计地榨取文物的经济利益。

文物与文化 篇10

一、文物的文化含量与文化价值

文物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物证,它对于人类文化具有忠实记灵性、物证性、不可再造性。文物的文化含量极为丰富,文化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

其一是历史文化价值。许多文物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证,其历史文化价值难以用金钱来衡量,堪称无价之宝。例如我国,1929年首次在北京西南房山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内发现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对于研究人类发展史,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其二是科技文化价值。许多文物都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证,其科技文化价值也无法估量。例如现陈列在我国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浑天仪(简称“浑仪”),即明代正统年间(1437-1442)所造。据史料记载,浑仪本为西汉时落下闳所造,是古代测定天体位置的仪器。它与西汉张衡所造的测定地震的地动仪同等重要。

其三是艺术文化价值。许多文物都是人类艺术发展的物证,其艺术文化价值同样无法估量。例如我国湖北随州、河南信阳出土的周代、春秋末期的编钟,就是中国古代击乐器,其音乐文化价值令世界瞩目。

其四是革命文化价值。许多革命文物,都是革命领袖和革命精英革命精神的物证,其革命文化价值更不可估量。例如周恩来总理带补丁的衬衣、李兆麟将军遇刺的血衣等等,都是珍贵的革命文物。

此外,尚有文字文物(如甲骨文的龟甲兽骨)、民俗文物(如明清时代的门神、挂钱)等等,其各自的文化价值,同样无法估量。

由此可见,文物的文化含量与文化价值,是极为丰富、无法估量的。

二、文物的收藏与管理

正因为文物是无价之宝,所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文物的收藏与管理。我国也于1982年11月19日由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定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各种保护项目和保护文物。各省市也分别确定了各地的文物保护单位。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就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首先是文物发掘与收藏。各地都有专门的考古队,专门负责文物的发掘工作。

其次是文物的保管与整理、陈列。我国有专门的博物馆负责此项工作,有综合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科技博物馆、革命博物馆、民族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地志博物馆、医学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等等,都是“保存、陈列、研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文化教育事业单位。”[1]受到国家的重点扶持,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最后是文物管理。国家曾经专门设立国家文物局,各省市也设立文物管理委员会,各市县、乡也都设立专门的文物管理所,形成自上而下的文物管理网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由此可见,文物的收藏与管理,也十分重要。

三、文物的开发与利用

文物应当开发与利用,以便实现其重要的价值。具体的开发利用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举办创意性的文物展览

要对现有文物进行整理、编排、研究,形成系统化的文物体系,在此基础上,举办创意性的主题展览、专题展览、综合展览。可以在国内举办,也可以到国外进行巡展。例如北京有关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主题展览,就是富有新创意的展览,其中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与历史文物,都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见证,令人感动;令人振奋。上至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共中央常委,下至平民百姓,都前往参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又如黑龙江省博物馆以镇馆之宝———恐龙化石为主,到美国举办巡展,也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举办文物讲座,文物论坛等活动

举办各种文物讲座、文物论坛等活动,有利于普及文物知识,充分调动全民文物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创办文物产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千方百计创办文物产业,并努力创造文物品牌。例如秦兵马俑微缩模型、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微缩模型等,作为旅游产品销售,也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摘要:文物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人类文化遗产, 与文化密切相关。本文从文物的文化含量与文化价值、文物的收藏与管理、文物的开发与利用三大理论层面, 对文物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研究与论述。

关键词:文物,文化,收藏,管理,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文物与文化的关系 篇11

一、文化遗产的分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物质文化遗产—文物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主要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期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 (街区、村镇) 。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称之为“文物”。

2.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与联系

谈到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区别, 首先要区分清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文物以具体有形的“物质”形态存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以抽象无形的“非物质”形态存在, “存在性”的差异确是二者的区别。笔者则认为二者之间的区别始于此, 也止于此, 它们之间更多的是水乳交融、千丝万缕般的联系。

三、根与魂, 守护与传承: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差异

保护好文化遗产具有重大意义, 一方面文化遗产承载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 保护它可以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有利于发挥群众创造力, 维系民族感情。另一方面可以维系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一) 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我国对于有形的文物保护立法起步较早, 始于1982年。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却相对滞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颁布实施。虽然初步具备了较为健全的法律体系, 但是国内公民的知法、守法和公检法系统的执法情况并不乐观。当前, 我国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存在较多问题,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管理缺位, 宣传力度不够, 民众保护意识不强, 导致文化遗产损坏和流失情况严重, 保护效果不明显。

2.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 过度商业和市场化的运作, 导致保护与利用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3.保护经费的缺乏, 专业人才的匮乏, 导致保护存在碎片化和断档化, 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

4.全球化的冲击加重了保护工作的难度。西方文化价值观、欧美风、日韩风, 中国渐渐丧失了许多自身的民族符号和传统精神。同时在“外来的种种强大经济、文化势力下, 地方传统与历史文脉被割裂, 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遭遇空前危机”。

(二) 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差异

1.文物的保护

(1) 文物保护的特点—有形—“存续”

文物的保护是人对“物质文化”的传递, “物”既是载体又是对象, 因而保护是有形的、具体的。对文物的保护是对民族“根”的守护, 守护的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有形支撑载体。要实现对文物的保护, 必须要实现文物实体的存续。结合当前文物的保护现状和实际, 可采取以下方法。

(2) 文物的保护方法

A.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多元化宣传方式, 向公众宣传文物保护的重大意义, 不断提升公民对文物的保护和爱惜意识。

B.完善法治系统。除了将文物保护的观念和意识内化于民心之外, 还需织就一张法律的网。立法部门需结合实际, 健全法律法规, 不断完善立法内容和程序, 同时公检法等相关部门需加强执法力度, 增强公民守法意识。

C.加强文物管理力度。文物管理部门加强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和监督, 加强对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历史文化名城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修善和保护。

D.发挥博物馆阵地作用。培养专业人才, 利用现代化科技和技术手段, 对有形的文物实体进行修缮、珍藏和保护。利用网络建设虚拟博物馆, 增强公众对文物的认知度和熟悉度, 提升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无形—“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物的存在性差异, 导致对其保护方式的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人对“精神文化”的传递, 载体与对象是分离的, 传承过程是人与人的精神交流, 即口述、身体示范、观念或心理积淀等, 因而是抽象的、无形的。“精神文化”是民族之“魂”, “魂”的延续依靠人的传承, 以“传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关键词, 是恰如其分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活态性”, 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传承”。采用什么方式才能更好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无疑是建立保护有利存续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传承的办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 也就决定了其保护方式的独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的基本特性, 也决定了我们今天的保护不应是静止的凝固的保护, 而是为了发展的保护”。因此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结合其自身特点和实际, 可采取以下保护方法。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A.保护传承人

组织品牌化活动作为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 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 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 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既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和延续依托人本身存在, 那其中的人又是一个什么角色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顺理成章出现了“传承人”这个角色。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为只有传承人对“魂”的继承和延续, 才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葆生机, 因此保护好传承人, 是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 其精粹是与该项目代表性的传承人联结在一起的。对项目传承人的保护应该是保护工作的重点。要以传承人为核心主体, 通过传授、培训, 以及宣传,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传承, 传承人的地位得到尊重”。

那么如何保护传承人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除了编纂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册, 做好新一代传承人的培养工作外, 还可组织开展传承人项目展演、展示会, 形成常态化文化活动。品牌性的活动可以强化宣传效果, 增强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和接受度, 进一步扩大传承人的生存空间, 从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可能性。

B.生产性保护, 实现产业化传承

生产性保护首先是鼓励和支持适合生产性保护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恢复生产, 随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从而真正实现活态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七条对此也有阐述:“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 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 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所谓“生产性保护方式”, 借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品田的话, 就是“要使手工艺介入到当代物质财富的创造中, 而不仅仅是一种技艺表演,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保护的目的”。对于适合生产性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要在做好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 根据现实经济社会的需要, 赋予传统历史文化以新的时代元素和内涵, 深入发掘它在当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 更好服务于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 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存续。

非物质文化探寻产业化之路, 身边比较成功的例子是芜湖铁画。近十年, 通过合理有效的开发和传承, 创研出镀金画、彩色铁画等, 已产成多个生产品牌, 组建多个传习所, 形成了产业园, 在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完整传承了铁画的原来风貌和特征, 实现了保护与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恢复了“自我造血”功能, 其生命力才能得到延续。社会文明需要新陈代谢, 但更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抛弃, 而是踏着历史的脚印前行, 从传统中找寻灵感和养分, 从而萌芽出新的生命。

C.陈列博物馆, 留存民族记忆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实行一刀切, 对于一些不适合走生产性保护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能任其在历史的洪流中淹没。可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积极作用, 让专业人员按技术要求和规范将其进行分类整理收集, 在全面了解和掌握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后, 运用文字、音频、视频、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方式, 对它们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还原和记录, 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有形的文物进行保存, 使之缩影成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记忆进行永续的留存。

四、结语

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彰显民族存在、传承民族精神的根与魂, 保护它们, 就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与传承。守护那带着温度的过往, 把它沉淀于心灵深处, 传承那凝练厚重的魂脉, 让华夏精神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2]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研究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网, 2007年6月15日.

[3]祈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N]—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第29卷第3期, 2009年5月.

上一篇:提升品牌信任度下一篇:虚拟仪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