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质量把控

2024-09-12

技术质量把控(精选4篇)

技术质量把控 篇1

随着图像数字化的普及, 新闻摄影与网络、手机的联姻, 使新闻图片的生产与传播都变得极为便利, 当今摄影记者和大众传媒已不是新闻图片的唯一生产者和传播者, 业余爱好者同样可以参与其中。摄影记者面对的竞争压力不仅源自业余爱好者队伍, 由于媒介技术的快速变革, 多种媒介的融合, 如何以静态的瞬间形象应对动态影像和多种媒介融合传达新闻信息的冲击成为今天摄影记者要应对的新问题。因而在这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摄影记者要拍摄出有视觉深度, 震撼读者心灵的精良作品, 并非易事。摄影记者要在多重竞争中求得生存, 让自己的新闻图片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就必须对新闻图片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信息含量的大小

一则图片新闻和一条电视新闻相比, 其画面有极大的数量悬殊。在这种情况下, 电视新闻的信息量也就占了上风。新闻图片是把一个事件的全过程浓缩为一个瞬间, 把立体事物转化为一种平面影像, 把全方位的新闻场景转化为一个有限空间, 其信息的含量先天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 “能动地把握画面的信息量, 尽力把新闻照片拍出分量, 拍得耐人寻味”也就成了摄影记者的业务主攻点。

酌情利用新闻现场与画面主旨相关的一切视觉元素, 可以使画面的影像结构变得丰厚。这就要求摄影者在事发地冷静地审视各种影像符号, 判别哪些是对新闻信息的传达和主题生发有重要价值的, 哪些符号对主体表达具有破坏性, 用“时空选择”和“视角选择”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从而获得“有效空间”。这样的画面有章法、有层次, 视觉语言丰富, 一幅作品足以和一条电视新闻乃至文字新闻的魅力相抗衡。例如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美军海军少尉卡瑟灵柩返乡安葬》, 摄影师在拍摄两名美军士兵将盖有美国国旗、载有卡瑟遗体的灵柩运进飞机机舱门的瞬间, 同样关注到画面舱门上方一排映有不同乘客表情的窗户, 乘客作为生者在画面上的出现与装有卡瑟遗体的灵柩形成强烈的反差, 使画面在视觉表达和思想内涵上都变得更为立体、多元, 更强化了生与死的对比, 深化了作品对战争控诉的主题。

凯文·卡特作品

拓展画面形象的数量不是确保新闻摄影作品信息量的唯一途径, 简洁的影像结构也可传达出丰厚的画面信息, 例如反映汶川地震灾情的只有一只逝者儿童的小手紧握着一支圆珠笔那个特写画面, 其画面形象是单一的, 但这一视点却蕴涵着一个巨大的精神空间, 让读者去想象和品味, 这个画面形象典型, 视觉强烈, 信息抽象于纵横交织之中, 可谓“一图胜千言”。

从简洁的视觉符号中透射出丰富的画面信息, 这是一种摄影表达的艺术, 它要求摄影者发现与思考, 从普遍现象中寻求个别现象, 在个别现象中选择典型形象。从画面构成看, 主体是画面中的一个点, 而这个点必须有一定的新闻背景、有一定的象征性和外延性, 而要突出主体, 充分表达主题和新闻内涵需用精准的画面形式进行视觉传达。

视觉冲击的强弱

用照相机拍摄新闻照片, 就是摄影师在新闻现场审时度势, 将一个足以表达主题的情景用快门锁定, 使其流动的瞬间成为永恒。这一过程是摄影师把动态场景转化为静止画面, 把立体转化为一个平面, 把事物的全过程转化为有限空间, 也就是说静止、平面的有限空间决定了新闻摄影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的视觉空间无法接受平淡和寂寞, 苍白无力的画面将会遭受读者的冷遇。因此新闻摄影将“视觉冲击力”视为新闻摄影作品的成功因素, 旨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 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画面的境界之中。

画面视觉冲击力的形成来自客观存在与主观努力。客观条件为摄影师营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提供了先决条件, 然而面对形象丰富的场景并非每个摄影师都能拍出具有新鲜视觉感受和强烈的视觉感染力的作品, 要让自己的新闻图片在视觉表达上新颖而有活力, 对于摄影师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运用新的视觉思维来支配画面, 用新的视角去观察事物, 用独特的视觉解读方式去呈现自身对新闻事件的独到理解。例如, 在多个新闻赛事中获奖的体育特写类作品《血染赛场》, 照片反映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的一场比赛, 摄影师没有按常规思路聚焦比赛选手搏击的动作和场景, 而是拍摄了其中一名女选手受伤时滴落在地面的一滴血, 画面不仅清晰地映现了一滴血, 虚化的背景还描绘了运动员跪地的腿和缠着绷带的手, 这种独特的视角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简约的构图形式把体育照片的内涵升华到对人性层面的探究中, 让观众看到的不只是体育竞技本身, 更重要的是看到金牌夺取的艰辛和运动员拼搏奋斗的精神。因而摄影记者要想强化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 就必须不断更新观念, 用新的视觉思维来驾驭影像。

韩忠强作品

文化蕴涵的深浅

对于具有文化蕴涵的摄影作品, 并非每个持相机者都能企及——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新闻影像。所谓高层次, 就是作者用自己的政治素质、人文素养以及美学修养等审视事物, 在普遍现象中发掘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和人生意义的特殊事物, 之后调动摄影语言, 将事物转化为一种精神财富。这类作品深邃厚重, 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前页中的图1与图2均系此类作品:图1记录了1993年波及苏丹全国的饥荒, 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借助两个简单而具有特定意义的视觉符号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与社会的思考;图2同样以凝练的画面和清晰的影像关系向人们诉说了一个母爱故事, 作者以崇敬的心情讴歌了母亲的伟大。这是两件高深的作品, 它们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震撼。

将新闻画面注入文化蕴涵需要在真实制约中创造, 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然而在照相机广泛普及、人们的视觉素养不断提升的时代, 倘若新闻照片仅停留在事物表面记录层面而缺失内在含量的话, 也就谈不上形象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在画面中创造文化蕴涵, 首先应该“以人为本, 审视世间万象”。也就是说, 摄影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 把对人生的报道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用镜头诉说人生的冷暖, 以昭示大众共同关注, 即使报道自然领域的新闻现象, 也要站在人生的立场上审视其新闻价值。因此, 新闻摄影不能满足于一般的技术操作, 简单地传达一则新闻信息, 而应在信息传递、心灵感召和文化传播方面发挥其传播功能。摄影者更应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把摄影做到文化层面, 从根本上提升新闻照片的质量。

让图片讲述人生故事, 不可忽视对人性的揭示, 无论是正面题材还是负面报道。负面新闻事件揭示人性的丑恶, 图片显得深刻;正面新闻事件揭示人性的光辉, 影像撼人心魄, 能引发社会共鸣。摄影是一种选择的艺术, 面对纷繁复杂的拍摄现场, 摄影人拍什么, 不拍什么, 都需要进行理性思考, 如果站在人性的角度去发掘人性的亮点和弱点, 作者也就融入了人文思考, 就会给影像赋予人文精神。

技术质量把控 篇2

1、对报验分项实行逐级报验制度,由班组报项目部,项目部检查合格后报监理验收,监理验收时,必须告知工程部相关工程师,共同验收。为提高验收效率,在报监理、工程部验收前,项目部应严格把关,杜绝把监理、工程部作为质检员使用。在监理、工程部验收过程中,对于检查项目有3处及以上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监理、工程部有权停止验收,责令项目部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报验。对于三次报验不合格者,对项目部罚款1000元,三次以后每验收一次,惩罚1000元。

2、项目部必须设立项目质量负责人,以便监理、工程部在日常巡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通知项目部质量负责人,负责整改落实,做好过程控制,杜绝验收时质量问题出现,争取验收一次通过。

3、对于混凝土浇筑实行混凝土浇筑令,由项目部报监理,监理签字后报甲方工程部,工程部同意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无甲方工程部相关工程师未签字而浇筑混凝土的项目部罚款5000元,未经监理和甲方同意,罚款10000元。浇筑前除各项验收必须合格,还有检查安全施工措施是否落实,如有一项达不到要求。禁止混凝土施工。

4、监理、工程部对于每次验收检查记录整理归类,每周对各项目

部进行评比打分,第一名奖励,最后一名处罚,每次500元。

5、每月对各项目部进行综合评比,包括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文明施工三方面,每次奖励和处罚为2000元。

6、每个单项工程施工时,由工程部组织方案审查和验收标准,参加人员为工程部全部工程师,监理工程师,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各施工班组长。会议中,各相关人员对交底内容和验收标准必须签字认可,以楼栋项目部为单位。

7、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减少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窝工现象;每个分项施工前,项目部对施工班组全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程部相关工程师进行监督、旁听。

8、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和监理做好旁站,工程部安排主管工程师值班旁站,项目部必须有专人负责。如夜间施工,甲方分管领导轮流值班。

9、对于现场管理人员不足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有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员、安全员,三人必须持证上岗。监理公司安排两名监理工程师负责验收、巡检、旁站等监理工作。

10、工程部各工程师进行分工,责任明确到人,主管工程师负责所辖楼号的质量、进度、技术和管理工作,负责两栋楼,负,由工程部制定现场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对于达不到要求的项目部进行处罚,做得好的项目部进行奖励。

11、工程部工程师每周形成周记,由工程师报工程部经理签字后上报。

12、分管工程师负责所负责楼栋的全面管理工作,包括与监理、及相关单位对接及后期水电气配套施工队的对接,负责楼栋的质量验收、方案审查、安全文明施工、协调后期分包队伍与主体队伍的协调工作,负责楼栋付款工程量的确认。

中牟万儒大德置业有限公司

工程部

乳品质量要从源头把控 篇3

近年来, 一系列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安全的乳品质量事件, 不仅对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乳业造成创伤, 也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国产”乳品的信心。10年前, 国内奶粉市场上, 洋奶粉的份额仅占3成多, 近两年来, 这种局面已发生了颠倒性逆转。尽管洋奶粉的售价一路“高歌猛进”, 但市场占有率仍呈现上升态势。超市奶粉货架上, 已被洋品牌挤得满满当当。甚至国内不少品牌乳制品都在外包装显眼处标示着:“选用进口奶源”。

2012年第3季度, 我国乳制品行业出现产量增速明显下滑、进口激增态势。据统计, 1~8月我国乳制品产量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10个百分点;1~8月我国进口各类乳制品84.4万吨, 进口额为29.7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28.4%和26.2%。

从消费者的角度讲, 目前, 我国新生儿数量逐年增长, 婴幼儿乳制品需求量增大。国内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更多中高端消费群体开始选择洋品牌乳制品。尤其是频频发生的国内乳制品食品安全事件, 导致国外乳制品抢占了不少份额。在进口原料粉价格明显低于国内价格的形势下, 乳品行业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 都纷纷加大了对进口原料粉的需求。可以预测, 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对于进口乳制品, 尤其是进口奶粉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长。

业内人士不免忧虑:国内乳品行业难道会“一蹶不振”?出路又在哪里?

有识之士指出, 原奶生产是我国乳业发展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原奶质量的高低, 直接决定乳制品的品质。乳制品加工企业要想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能否源源不断地采购到高质量的原奶至关重要。当前, 我国原奶生产整体还处于粗放阶段, 不仅难以保证充足、稳定的供应, 而且质量也参差不齐。在原奶生产环节, 我国目前主要有3种方式:农户家庭散养、奶牛养殖小区和现代化牧场, 其中以数量庞大、规模较小并且分散的农户散养为主, 向乳品市场供应着大约80%的原奶。

此起彼伏的乳品质量事件告诉我们, 乳品质量从生产加工领域、流通领域“围追堵截”, 产生的效果都远不如从源头进行控制得力。要杜绝乳制品安全问题, 首先应从奶源抓起。

近几年, 国家先后建立了乳品追溯制度、乳品企业诚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安全保障制度, 着力点都是在强化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监管。但目前国内的乳品安全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当务之急, 应整合企业、政府、市场3方面力量, 从提高国内奶牛饲养水平, 加强现代化专业管理入手, 逐步淘汰一批散养户, 鼓励、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和大型牧场, 从源头上解决奶源问题。

近年来, 山西共利用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1.825亿元, 扶持建设了325个奶牛标准化养殖项目。截至目前, 奶牛标准化养殖项目覆盖了山西10市39个县, 使3.25万头奶牛实现标准化规模养殖, 每年可向市场提供1万多吨鲜奶。通过项目的实施, 使项目区的奶牛标准化养殖比重由项目实施前的8%提高到现在的30%, 极大地实现了奶源的规模化、集约化。目前, 山西省奶牛标准化养殖项目建设已初见成效。

技术质量把控 篇4

(1)在桥梁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对其进行质量成本的控制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收集实际工程的基本资料时尽量完善;完善项目的设计招标制度;规划设计过程严格执行监理制度,提高设计水平;合理确定桥梁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结构形式,控制好项目的概算水平等。

(2)在桥梁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周期较长,涉及单位众多且互相沟通问题等直接加大了该阶段的质量成本优化的难度,因此桥梁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成本控制首先要健全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严格实施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风险评价。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施工工艺标准都在项目设计的目标值可控范围内的原则,只有当桥梁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材料、工艺和控制范围都没有较大出入才能降低施工阶段的成本;通过对桥梁建设过程所有的检测、测量工程进行检验,可以控制其带来的误差,优化施工阶段的鉴定成本;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实际情况不符合设计方案的情况,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降低因工程变更而产生的那一部分工程造价,以减少施工阶段的成本损失。对于桥梁工程项目投入运营后的质量成本优化,主要是对养护成本的控制,养护成本占到了桥梁运营阶段的成本质量的绝大部分,控制养护成本主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方面:在桥梁建成后要及时观测桥梁可能产生裂缝的地方,若产生裂缝,则按不同的类型做好修补措施,更要提前做好裂缝预防措施;针对因环境影响产生的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等问题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还有对桥梁的结构构件最好准备一个应急方案,及时检修,通过这些措施控制好桥梁工程的养护成本,最终达到桥梁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优化目的。

4结语

质量成本是为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达标所产生的费用以及项目在建成后未达到合格质量所产生的损失[4],质量成本从经济角度直接反映了工程质量的好坏,在现代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要保证桥梁的质量,控制好桥梁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是必要的,正确对待其工程质量和质量成本的关系,有利于桥梁工程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快速发展,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的情况下节约大量资金。本文主要从桥梁全寿命周期的质量成本优化出发,阐述了相关的质量成本优化与控制措施,以期为类似项目工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董兵锋.贡江大桥寿命期质量成本优化[D].南昌:江西理工大学,.

[2]程述,曾燕.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理论探讨[J].浙江建筑,(10):68-70.

[3]张国东.桥梁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1(1):24-25.

上一篇:跨文化交际障碍下一篇:闭合性跟腱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