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产量

2024-08-18

经济产量(共11篇)

经济产量 篇1

苎麻(Boehmeria nivea L.)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喜高温多湿,要求种植地年降雨量在800 mm以上且分布均匀,大气相对湿度80%以上,土壤含水量以20%~24%或田间持水量的80%~85%最适宜。苎麻喜湿但不耐水渍,渍水土壤中空气不足,妨碍根系呼吸,并产生硫化氢及还原铁等有害物质,轻则抑制生长,使麻株生长矮小,叶色变黄,茎杆细弱,生长参差不齐,造成减产;重则引起烂蔸、败蔸或死蔸[1,2,3,4,5,6]。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供试苎麻品种为湘苎三号,由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苎麻研究所提供。试验于2010年在湖南省桃源县黄甲铺乡进行,试验田为3龄麻。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不渍水、轻度渍水和重度渍水,其中以不渍水作对照(CK)。3次重复,共9个小区,小区面积5 m2,随机区组排列。

1.3 测定项目

头麻、二麻、三麻分别于2010年5月28日、7月30日、10月18日收获。收获时每小区选取10株有代表性的植株,测定有效株数、无效株数、株高、茎粗、皮厚、鲜皮重及原麻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渍水处理对头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轻度渍水处理和重度渍水处理的有效株数、株高、茎粗、鲜皮重、原麻产量均比不渍水处理显著降低,且差异显著,皮厚差异不显著;轻度渍水处理和重度渍水处理的有效株数、株高、茎粗、皮厚、鲜皮重、原麻产量均无显著差异。不渍水处理有效株占81.48%,轻度渍水处理有效株占62.57%,重度渍水处理有效株占56.25%。

2.2 不同渍水处理对二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渍水条件下株高、茎粗、鲜皮重、原麻产量与不渍水处理相比显著降低,其中轻度渍水处理降幅分别为26.30%、24.82%、50.37%、79.70%;重度渍水处理降幅分别为30.59%、25.92%、54.30%、80.30%。由此可见,二麻产量随着渍水情况的加重减产更显著,株高显著降低,有效株数显著减少;不渍水处理有效株占88.33%,轻度渍水处理有效株占55.70%,重度渍水处理有效株占43.48%。由此可见,茎的直径减小和鲜皮重的下降都是导致苎麻减产的主要原因。

2.3 不同渍水处理对三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三麻有效株数所占比例差异显著,不渍水处理有效株占87.76%,轻度渍水处理有效株占14.50%,而重度渍水处理有效株仅7.87%。渍水条件下株高、茎粗、鲜皮重、原麻产量与不渍水处理相比,轻度渍水处理降幅分别为20.08%、28.17%、42.39%、86.89%;重度渍水处理降幅分别为40.65%、39.09%、46.64%、93.27%。由此可见,头麻和二麻的持续累积渍水使三麻有效株数急剧减少,株高呈极显著差异,茎粗和鲜皮重均显著降低,导致产量严重下降。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头麻渍水条件下茎粗与皮厚的差异不明显,但有效株数、株高、鲜皮重、原麻产量显著降低,产量随渍水的加重而显著降低。二麻渍水条件下株高、茎粗、鲜皮重、原麻产量显著降低,皮厚差异不大。三麻渍水条件下有效株数急剧减少,株高呈极显著差异,茎粗和鲜皮重急剧减少,产量急剧下降。

摘要:以湘苎三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自然条件下麻田渍水对苎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渍水处理3季麻的株高、茎粗、皮厚、鲜皮重、有效株、原麻产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株高、茎粗、鲜皮重、原麻产量差异显著,皮厚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苎麻,渍水,经济性状,产量,影响

参考文献

[1]林大舜,张建怀,谭志忠,等.沅江苎麻败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麻业,2005(3):154-156.

[2]李宗道.苎麻研究学术文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邢虎成,廖玮玮,揭雨成,等.我国苎麻育种方法研究进展及面临的问题[J].作物研究,2010,24(3):209-214.

[4]丁立君,邓龙飞.苎麻败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湖南农业,2009(3):4.

[5]彭辉,曹涤环.怎样防治止麻败蔸[J].中国棉麻流通经济,2001(6):7-8.

[6]刘中田.苎麻在保持水土中的作用[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S1):73-74.

经济产量 篇2

在棕壤土区高、中和低肥力地块研究了硫肥对不同地力水平的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产田和中产田施用硫肥的`处理提高了小麦的分蘖数和单位面积穗数,而高、中和低产田株高差异不明显.中产田施用硫肥后666.7m2籽粒产量达到495.3 kg,增产率为13.3%,其次是低产田,高产田的增产率最低.中产田施用硫肥的冬小麦产投比最高,达到4.81.

作 者:周海燕 赵全桂 栾晓军 栾永东  作者单位:周海燕,赵全桂,栾晓军(招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招远,265400)

栾永东(招远市蚕庄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山东,招远,265400)

刊 名:山东农业科学  ISTIC英文刊名: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10 “”(4) 分类号:S512.106.2 关键词:棕壤土区   硫肥   小麦   产量  

经济产量 篇3

关键词:杞柳;栽植密度;产量;经济寿命

中图分类号:S5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72-2

郯城是著名的“中国杞柳之乡”,杞柳栽植面积7万亩,年产优质干条4800万公斤,所产柳条洁白、光滑、柔韧性强,是临沂市主要的杞柳产区,但由于栽植密度各不相同,杞柳的产量和经济寿命存在很大差异,2009年郯城县林业局结合“杞柳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及开发利用”项目的基础上,开展不同栽植密度对杞柳产量、经济寿命的影响试验研究,以期探索出适合我县及周边地区栽植的最佳密度,为杞柳大面积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1材料和方法

1.1供试品种

选用我县广泛栽培的优良品种庄坞柳、大红头。

1.2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小区区组设计,三个重复,密度为A:5×40厘米,B:10×40厘米,C:15×40厘米,D:10×30厘米,E:15×30厘米,F:10×20厘米,G:10×50厘米7个,所在的样方面积均为5×5米。四周设保护行(见图1)。统一肥水管理,连续调查4年产量。

1.3试验地概况及管理

1.3.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中国杞柳之乡”的郯城县沙墩镇沟上村。该地处于郯城县杞柳生产分布的中心地带,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4℃,无霜期208天,平均降水量845毫米。试验地面积为3公顷,土壤为砂质壤土,质地疏松,肥沃,pH值7.2,地下水位为1.5米,浇灌条件良好。

1.3.2试验地管理整地。施土杂肥3000公斤/亩,碳酸氢铵50公斤/亩,采取全面整地,深翻耕细耙平。插穗选择。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芽饱满,底径粗度为0.7~1.0厘米的壮条作插条,插穗长为20厘米,上下口均为平口。扦插的时间于2009年7月采用雨季造林,早晚进行扦插,为防止阳光灼伤,插后立即灌水。土肥水管理杞柳年生长共追肥6次,其中土杂肥1次,3月份和7月份各追肥1次,生长季节叶面喷肥3次,肥料以P、K肥混合肥为主,3月和7月的追肥以条长至10厘米前进行,土杂肥在秋季收割后撒施3000公斤/亩。每个生长季节,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病虫害防治在扦插时施硫酸亚铁颗粒15公斤/亩进行土壤杀毒,生长季节针对出现的不同病虫害进行药剂防治。

2结果与分析

2.1大红头不同密度产量分析

对大红头连续调查4年产量(第1年为秋条产量)结果见表1,对不同密度的4年平均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5×40厘米,10×20厘米、10×30厘米、10×40厘米几种密度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且产量最高,15×40厘米、15×30厘米、10×50厘米几种密度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产量较低。

对大红头不同密度下的产量进行曲线分析,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在1~4年中,所有品种产量均呈现上升趋势,5×40厘米,10×20厘米、10×30厘米密度大的栽培模式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密度。从曲线分析可以看出,5×40厘米,10×20厘米、10×30厘米这几个密度在第4年曲线趋向平缓,产量达到最大值,预计在第5年开始下降,需要更新;其它密度均呈现急骤的上升趋势,说明还有较好的产量增长空间,预计更新年限将在7到8年,按照长期栽培效益对各密度从大到小进行排序,依次为15×40厘米>10×50厘米>10×40厘米>15×30厘米>10×30厘米>5×40厘米>10×20厘米。

2. 2庄坞柳不同密度下产量分析

庄坞柳连续调查4年产量(第1年为秋条产量),结果见表3,对不同密度的4年平均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庄坞柳不同密度5×40厘米的产量与10×20厘米、10×30厘米、10×40厘米、15×30厘米的密度下产量之间无差异,与10×50厘米、15×40厘米的密度下的产量之间有显著差异。

对庄坞柳不同密度下的产量进行曲线分析,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庄坞柳5×40厘米,10×20厘米两密度在第3年达到最大值,从第4年产量开始下降,其它密度1~4年产量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从曲线分析可以看出10×30厘米这个密度在第4年曲线趋向平缓,产量达到最大值,预计在第5年开始下降,需要更新;其它密度均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还有较好的产量增长空间,预计更新年限将在7~8年,按照长期栽培效益对各密度从大到小进行排序,依次为15×40厘米>10×50厘米>10×40厘米>15×30厘米>10×30厘米>5×40厘米>10×20厘米。

3小结与讨论

合理的密度是杞柳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密度过大,如5×40厘米、10×20厘米虽然前期产量较高,但经济寿命过短;密度过小,如15×40厘米、10×50厘米虽然经济寿命长,但前期产量太低,经济效益差;所以最佳密度应选择适中的10×40厘米、10×30厘米为宜,即能获得高产稳产,又有较长的经济寿命。

经济产量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位于邢台市桥西区李村乡东由留村, 东经114°48′76″, 北纬37°01′84″, 海拔78m, 供试土壤为砂壤质石灰性褐土, 土壤肥力状况为有机质15g/kg, 碱解氮75mg/kg, 有效磷29mg/kg, 速效钾166mg/kg, p H7.8。

1.2 供试作物及肥料品种

甘蓝品种为双环耐热1号。 供试肥料品种氮肥为尿素, 磷肥为过磷酸钙, 钾肥为硫酸钾。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6个处理、3次重复,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3], 小区面积16m2 (4m×4m) 。 各处理及施肥量 (详见表1) 。 各小区除施肥量不同外, 其它田间管理措施一致。试验小区间及四周设置宽1m保护行。

1.4 田间管理

2015年3月1日准备苗床, 配制0.1%高锰酸钾液消毒杀菌, 3月5日播种, 10日出苗, 4月10日耙地、浇水, 4月17日整地打畦施底肥, 4月20日定值3 500株∕667m2, 21日浇水;4月25日锄地, 5月20日追肥、浇水;5月25日锄地灭草, 6月5日追肥、浇水;6月25日成熟;6月28日分区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肥处理对甘蓝产量的影响

各处理及重复的小区产量 (见表2) , 由表2可看出, 处理4优化氮区甘蓝产量最高, 达到4 543kg/667m2。 处理4较处理1、2、3、5、6分别增产2 584kg/667m2、1 042kg/667m2、583kg/667m2、500kg/667m2、541kg/667m2, 增产率分别为56.9%、22.9%、12.8%、11.0%、11.9%。 对各处理和重复间进行方差分析 (见表3) , 以检验处理间增产的显著性, 由表3得出, F值≥F0.01 (F0.05) , 说明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 进一步用P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见表4) , 可以看出处理4与其它处理在甘蓝的增产作用上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而处理3、5、6之间增产效果不显著。

2.2 甘蓝经济施氮量研究

通过将甘蓝施氮量与产量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 发现施氮量与产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该线性方程为Y=-1.992 6X2+78.292 8X+3 471.015。氮肥价格按市场价4.0元/kg (Py) , 甘蓝按1.6元/kg (Px) 计, 通过对方程求导得出dy/dx=78.292 8-3.985 2X。 由dy/dx=Py/Px, 得出甘蓝氮肥经济用量为19.02kg/667m2。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氮肥对甘蓝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其中处理4优化氮区的底施氮肥8.0kg/667m2产量最高, 过量施氮肥或氮肥不足都会造成甘蓝产量下降。 通过对氮肥用量和甘蓝产量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发现, 甘蓝的经济施氮量为19.02kg/667m2, 经济产量为4 239.28kg/667m2。

参考文献

[1]李俊良, 陈新平, 李晓林, 等.大白菜氮肥施用的产量效应、品质效应和环境效应[J].土壤学报, 2003, 40 (3) :261-265.

[2]余海英, 李廷轩, 周健民.典型设施栽培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及潜在的环境效应研究[J].土壤学报, 2006, 43 (4) :571-576.

产量奖励方案1 篇5

一、目的依据公司生产任务,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为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强化广大员工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鼓励按时完成生产任务,特制定产量超产奖励管理办法,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及全体职工。

二、考核原则

2.1在公司产量完成的前提下,员工可以享受超产奖励。

2.2超产奖是以考核焦炭、发电、液氨产量为主。

2.3液氨每小时以12吨为基数,饱合塔须不低于20000M3/小时;发电量以25000千瓦时为基数,焦炭以每天1740吨为基数;

2.4各车间以生产部下达的生产计划认真执行,嘉奖考核以产品超(欠)产百分比执行。

2.5月度产量嘉奖(考核)由考核委员会奖励(考核)到车间、部门。部门或者车间内部进行二次分配至各班组、员工,但必须按照公开、公正原则进行分配并公示。

三、分配细则

3.1焦炭、发电、液氨每超产(欠产)计划0.1%可嘉奖(考核)2000元,以此类推;对各单位按照百分比进行嘉奖(考核)分配;

3.2粗苯、焦油按回收率完成,超额不嘉奖;产量未完成由生产管理部考核;回收率未完成由技术部考核;

3.3液氨产量由于煤气不足影响,剔除产量,并换算吨位;对炼焦不予单独考核,但要对丢炉进行原因分析,并按丢炉数对相关单位进行考核;

3.4所有产品产量未完成月生产计划要分析原因、追究责任,进行考核;

3.5焦炭产量由于计划检修、清理石墨导致丢炉不做考核(计划检修需生产部批准);

3.6非计划停车按照《鸿基焦化非计划停工管理及考核管理标准》执行;

3.7附奖励考核比例分配表

经济产量 篇6

关键词:油菜;薹油两用;摘薹;比较试验

油菜是贵池区主要的秋季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油菜籽价格下滑,导致油菜种植经济效益下降,贵池区油菜种植面积正逐年减少。薹油两用是解决油菜种植效益低下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2015年我区引进“宁油18”油菜进行薹油两用小面积试种,并对不同时期摘薹油菜的产量性状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试验,探索该品种薹油两用在我地推广的可行性。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宁油18,属薹油两用双低油菜品种。该品种菜薹口味独特,香味充足,脆嫩绵柔,薹期生长势强,摘薹后恢复快,抗逆性和抗病性较强。

1.2试验方法 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60m2,不设重复。处理1为先摘薹;处理2为推迟5d摘薹;处理3作为对照不摘薹。

1.3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安排在贵池区秋江办事处陆香莲户,土壤类型为潮土类,成土母质为江河冲积土,马肝土。前茬为玉米,土壤肥力中等。油菜育苗移栽,10月21日播种,11月12日移栽。移栽密度为69 450株/hm2。底肥施45%复合肥225kg/hm2,12月10日浇施尿素112.5kg/hm2。苗期用盖草能化学除草一次,苗期和初花期各防治一次病虫。2月25日平均薹高23.7cm,处理1摘薹,留高8-10cm,摘薹后第二天追施尿素97.5kg/hm2。3月2日平均薹高37.6cm,处理2摘薹,留高lO-12cm,摘薹后第二天施尿素97.5kg/hm2。

2.结果与分析

2.1食味品鉴 本试验邀请8位22-54岁人士分别对2次采摘炒熟后的菜薹进行品尝,均表示其口感好于當地普通菜薹,主要特点为软、糯、香,初次进口有2人感觉略有青草味,随后品尝中此不快感觉减退消失。表明该菜薹适合我地人士消费,上市销售前景好。

2.2不同处理对生育期的影响 摘薹对油菜生育期有明显影响,摘薹越迟影响越大。处理1比对照初花期推迟9d,全生育期延长5d,处理2比对照初花期推迟13d,全生育期延长8d(表1)。

2.3不同处理对油菜相关性状的影响 从株高上看,摘薹后株高降低,与对照相比,处理1降低8cm,处理2降低11cm。茎秆粗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1、处理2、对照。摘薹后植株粗度增加,有利于抗倒伏。摘薹后有效分枝特别是二、三次有效分枝多。单株有效角果数未摘薹的多于摘薹的,而每角粒数以处理1最多,说明早摘薹有利于增加每角粒数。理论产量依次为处理1、对照、处理2(表2)。

2.4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油菜籽产量以处理1早摘薹产量最高,其余依次为不摘薹、迟摘薹处理,菜薹产量以第二次摘薹最高。综合比较,以处理2迟摘薹纯收益最高,为17 265元/hm2,比对照效益增加150%,其综合效益十分突出。

3.结论与讨论

(1)双低油菜品种“宁油18”菜薹口感清新适口,在我地作菜薹食用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菜薹产量随着采摘期推迟而增加,采摘期在薹高23cm时适当管理,对油菜籽产量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在薹高37cm时采摘,油菜籽产量有所下降。摘薹后生育期均明显延长。综合效益比较,以薹高35-40cm时,菜薹产量和效益均最高。考虑到市场行情变化,建议在市场价格较高的早期以及产量较高的后期分批采摘,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由于播期与油菜抽薹期有一定的相关性,为提早市场供应,延长供应期,应安排一定的早播和迟播面积,分批采摘上市。

经济产量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邗江区甘泉镇焦巷村。试验田土壤类型为小粉土, 一年两熟。试验前对土壤养分进行化验 (耕层厚度20 cm) :p H值6.26、有机质18.77 g/kg、有效磷16.4 mg/kg、速效钾54 mg/kg、有效硼0.54 mg/kg, 试验田地势平坦, 地力均匀, 农田基本设施配套, 能灌能排。供试肥料为硼肥及高浓度复合肥 (即45%复合肥 (15-15-15) , 不含硼元素) 。供试作物为油菜, 品种为秦油19号。试验时间为2014年10月2日至2015年5月30日。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 分别为不施用硼肥处理作对照 (CK) 及基肥施用硼肥7.50 kg/hm2 (A) 、11.25 kg/hm2 (B) 、15.00 kg/hm2 (C) 、22.50 kg/hm2 (D) 、30.00 kg/hm2 (E) 。所有处理基肥均施用高浓度复合肥600 kg/hm2、尿素105 kg/hm2, 追肥施用高浓度复合肥165 kg/hm2, 尿素412.5 kg/hm2。其他栽培管理按常规进行[3,4]。3次重复, 小区面积30 m2, 行距50 cm, 株距20 cm。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油菜植株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在油菜上施用硼肥能增加油菜的有效分枝数, 处理A、B、C、D、E分别较CK增加有效分枝数0.17、5.20、2.17、2.40、1.16枝, 株有效角果数分别增加28.7、101.4、94.0、80.3、63.7个, 每角粒数分别增加3.1、3.3、3.0、0.3、1.8粒;在千粒重方面, 各个处理的差异不大。这说明在油菜上施用硼肥能增加油菜的有效分枝数、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

2.2 不同处理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在油菜生育期内, 硼肥能够增加油菜的分枝数, 减轻油菜花而不实的现象, 增加单株结果数、角果数等, 从而增加油菜的产量。从表1可以看出, 处理A、B、C、D、E较CK分别增产244.50、641.25、451.80、305.70、83.40 kg/hm2, 其中以处理B的增产最多, 这说明在油菜上增施硼肥能提高产量, 但施用过多反而影响油菜产量的增加。这可能是由于硼易被土壤固定, 施用量过多易烧苗, 从而造成油菜的减产。

2.3 投入与产出

在油菜的生育期增施硼肥确实是增加了田间的生产成本, 但是从取得的产量看, 收益明显。从表2可以看出, 即使扣除了硼肥的费用, 在油菜上施用硼肥的增效明显, 处理A、B、C、D、E较CK分别增收1 185、3 150、2 184、1 416、267元/hm2, 其中以处理B增收最为明显。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条件下, 施用硼肥能增加油菜的株有效角果数和角粒数, 这可能是由于在油菜的生长过程中硼元素的施用促进了油菜的光合作用, 进而提高油菜产量。在油菜的生育期施用硼肥具有增产作用, 其中以施用11.25 kg/hm2增产最为明显。同时, 随着硼肥施用量的增加, 油菜产量降低, 这说明在油菜上施用硼肥并不是越多越好, 这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5,6]。在本试验条件下, 施用硼肥处理的平均产量较不施用硼肥处理增产345.33 kg/hm2, 增收1 726.65元/hm2, 增效明显。

注:按照市场销售价硼砂5.00元/kg、菜籽5.0元/kg计算。

本试验仅是从硼一个元素进行试验, 下一步计划氮磷钾肥与硼肥相配合进行试验, 研究最佳的肥料施用比例, 从而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基础性的依据。

摘要:硼作为油菜生长过程必需的元素, 其影响油菜的生长发育。为了研究扬州市邗江区内最佳的硼肥施用量, 通过进行田间试验设置6个处理来研究不同用量硼肥对油菜经济性状的影响, 结果表明:基施硼肥11.25 kg/hm2时无论是油菜的产量还是经济效益都是最高, 分别达到2 436.60 kg/hm2、12 126.75元/hm2。

关键词:油菜,硼肥,产量,经济性状,影响

参考文献

[1]吴玉光.作物的硼营养与硼肥施用[J].中国农资, 2011 (26) :23.

[2]袁久胜.油菜花而不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 2015 (21) :85.

[3]刘后利.实用油菜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251-254.

[4]沈惠聪.油菜的营养与施肥[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4:61-74.

[5]方珊清.硼肥不同用量及施用方法对油菜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 2015, 21 (23) :36.

经济产量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江西省宁都县湖岭村干丘组曾还河的责任田中。试验田土壤为潴育型乌黄泥田, 肥力中等, 土壤质地为轻粘土, 地形部位为丘坡麓, 前作为水稻。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早杂淦鑫203。

供试肥料:干稻草、红花草、猪粪、九化尿素、加拿大产氯化钾、绿佳牌过磷酸钙。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 处理1:施干稻草3 750 kg/hm2+红花草7 500 kg/hm2、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35 kg/hm2;处理2:施干稻草3 750.0 kg/hm2+湿猪粪15.0 t/hm2、N 75.0kg/hm2、P2O537.5 kg/hm2、K2O 67.5 kg/hm2;对照 (CK) :无稻草和有机肥还田, 只施纯N 150 kg/hm2、K2O 135 kg/hm2、P2O575kg/hm2。小区面积为300 m2, 不设重复。小区间设置宽0.3 m、高0.2 m的田埂, 田埂用塑料薄膜覆盖, 实行单灌单排, 以防肥料间相互渗透, 成熟后单收计产。

1.4 试验过程

水稻于2010年3月25日播种, 4月29日抛栽, 7月22日收获, 抛434孔塑盘975片/hm2, 保证抛秧30.0万~31.5万蔸/hm2。

1.4.1水分管理。坚持泥皮水抛栽、寸水返青、浅水勤灌、后期干湿交替、适时晒田的原则[1,2,3,4]。于5月18日和6月17日共晒2次田。

1.4.2肥料管理。有机肥、稻草、磷肥全部作基肥施下, 氮、钾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5∶3∶2的比例施用[5,6]。 (1) 处理1:4月24日施入干稻草、红花草, 经切碎后进田, 然后三耕三靶;4月28日施尿素163.5 kg/hm2、过磷酸钙625.5 kg/hm2、氯化钾112.5 kg/hm2作基肥;5月10日施尿素99.0 kg/hm2、氯化钾67.5 kg/hm2作分蘖肥;6月6日施尿素66.0 kg/hm2、氯化钾45.0 kg/hm2作穗肥。 (2) 处理2:4月24日施入干稻草、湿猪粪, 干稻草经切碎后入田, 并三耕三靶;4月28日施尿素81.75 kg/hm2、过磷酸钙312.75 kg/hm2、氯化钾56.25 kg/hm2作基肥;5月10日施尿素49.50 kg/hm2、氯化钾33.75 kg/hm2作分蘖肥;6月6日施尿素33.00 kg/hm2、氯化钾22.50 kg/hm2作穗肥。 (3) 对照 (CK) :4月28日施尿素163.5 kg/hm2、过磷酸钙625.5 kg/hm2、氯化钾112.5 kg/hm2作基肥;5月10日施尿素99.0 kg/hm2、氯化钾67.5 kg/hm2作分蘖肥;6月6日施尿素66.0 kg/hm2、氯化钾45.0 kg/hm2作穗肥。

1.4.3病虫害防治。整个大田共打药3次:第1次在5月12日, 用40%磷1 500 mL/hm2、氨基酸480 mL/hm2对水450kg/hm2喷雾, 防治1代二化螟和稻象甲;第2次防治二代卷叶虫、稻瘟病、稻飞虱和纹枯病, 6月3日用稻门神300mL/hm2, 75%三环唑600 g/hm2, 30%噻嗪·异丙威1 500mL/hm2和3%井冈·嘧甘素3 kg/hm2对水675 kg/hm2喷雾;第3次在6月24日, 用稻门神300 mL/hm2, 75%三环唑、30%苯甲·丙环唑300 mL/hm2, 30%混灭威·噻嗪酮2 250 mL/hm2和中华恒丰素240 mL/hm2对水675 kg/hm2喷雾, 防治卷叶虫、钻心虫、稻飞虱、稻瘟病和纹枯病。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生育期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 处理1、2的成熟期较CK分别推迟2、5 d。处理1、2的功能叶比CK的颜色绿, 处理2的叶色又比处理1的绿。从稻子收割放在禾架子里来看, 处理1、2只见稻穗, 几乎看不到禾叶。

2.2 水稻农艺性状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 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都是以处理2最高, 分别比处理1增加0.4 cm、2.7粒、4.8粒、2.43个百分点;比对照分别增加0.9 cm、5.5粒、9.7粒、5.01个百分点;而处理2的株高分别比处理1和对照矮2.7 cm、4.4 cm。

2.3 水稻产量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 处理2的产量最高, 为7 695.0 kg/hm2, 比处理1增产501.7 kg/hm2, 增幅为6.97%, 差异达显著水平;比对照增产815.0 kg/hm2, 增幅为11.85%, 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1比对照增产313.3 kg/hm2, 增幅为4.55%。

注:按稻谷2元/kg、稻草0.4元/kg、红花草0.4元/kg、猪粪0.23元/kg、尿素2元/kg、氯化钾2元/kg、过磷酸钙0.6元/kg计。

2.4 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 对照处理的收益最高, 分别比处理1、2增加4 488.40、3 195.35元/hm2, 增幅分别为36.55%、26.02%, 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1、2和对照的产出投入比分别为2.2∶1、2.4∶1、9.3∶1。

3 小结

综上所述, 农田采用养分内循环和养分大循环模式, 虽然能显著提高产量, 但成本过大, 投入产出比低。因此, 该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崔文华, 卢亚东.化肥和有机肥对作物产量、土壤养分影响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2 (6) :16-19.

[2]解美珍, 谢为民.赣东北红壤试验区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1993, 5 (2) :123-132.

[3]李翠兰, 浅谈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环境问题[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 (12) :17, 20.

[4]谭宏伟, 周柳强.广西农田养分循环与平衡分析[J].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0, 16 (2) :82-86, 91.

[5]叶厚专, 万美莲.南昌县农田养分平衡和循环研究[J].江西农业科技, 1999 (3) :23-25.

经济产量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设在海南省白沙县七坊镇木薯试验示范基地, 供试品种为木薯新品系F701。共有3种肥料参试:撒可富复合肥 (以下简称撒可富) , 海南省生产的含硝态氮高浓度硫酸钾型复合肥 (17-17-17) ;BGA土壤调理剂 (以下简称BGA) , 北京绿天使公司生产。据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分析, BGA的p H值7.2, 含有机质28.2%、全氮3.5%、全磷1.7%、全钾1.3%;微生物发酵后风干的鸡粪肥 (以下简称鸡粪肥) , 吉林省生产, 具体养分含量不详。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 分别为:追施撒可富复合肥520kg/hm2、追施BGA 1 040 kg/hm2、追施鸡粪肥2 080 kg/hm2, 以不追肥作对照 (CK) 。2次重复;每个重复小区种植5行6株木薯, 株行距为0.8 m×1.2 m, 小区面积为28.8 m2, 折合木薯种植密度为10 416株/hm2。

1.3 试验方法

2012年1月5日种植, 所有处理均施广西区生产的磷肥 (16%过磷酸钙) 520 kg/hm2作为基肥。2012年3月6日追肥, 在木薯行两侧开浅沟, 按各处理的施肥要求, 撒施肥料并盖土。2013年1月25日收获, 除小区边行外, 收获小区中间20株木薯的鲜薯产量, 最终折算为单位面积产量。采用SAS 9.0软件统计分析, 采用Duncan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肥料对鲜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见表1。与不追肥的CK比较, 追施撒可富、BGA和鸡粪肥分别增产鲜薯22.1%、46.1%、55.0%, 其中, 追施BGA和鸡粪肥达到显著水平。计算肥料的产投比, 撒可富和BGA均为1.9倍, 而鸡粪肥为3.8倍, 鸡粪肥产投比是撒可富和BGA的2倍, 可见, 施用鸡粪肥的经济效益比撒可富和BGA好。

注:2012年, 撒可富4.4元/kg, BGA 4.6元/kg, 鸡粪肥1.4元/kg, 鲜薯收购价570元/t。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与不追肥的CK比较, 追施撒可富、BGA和鸡粪肥分别增产鲜薯22.1%、46.1%、55.0%, 其中, 追施BGA和鸡粪肥达到显著水平。计算肥料的产投比, 撒可富和BGA均为1.9倍, 而鸡粪肥为3.8倍, 鸡粪肥产投比是撒可富和BGA的2倍, 可见施用鸡粪肥的经济效益比撒可富和BGA好。鸡粪营养丰富, 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类、酶、无机盐以及激素等, 肥效比猪粪和牛粪等农家肥高, 且鸡粪作为有机肥, 能够疏松和活化土壤, 消除土壤板结, 减轻连作障碍, 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1]。王晓娟等[2]的研究表明, 增施鸡粪肥比单施化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鸡粪肥来源广泛, 且价格实惠, 在本试验中, 鸡粪肥价格约为撒可富和BGA的30.0%, 且鸡粪肥的增产鲜薯效果最好, 其产投比是撒可富和BGA的2倍。因此, 易被农民接受, 有潜在的推广优势。

目前, 木薯加工企业很少按质论价收购鲜薯, 同时基层试验单位受限于试验条件, 本次试验未进行鲜薯淀粉含量等品质分析。因此, 未能深入分析3种肥料对鲜薯品质的影响。此外, 本试验设计仅是生产简比试验, 欠缺科学试验设计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对其结果的可信性难免存有质疑, 可在今后试验中进一步验证。鉴此, 希望在今后试验研究中, 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的各个综合试验站都要重视试验的规范设计及分析鲜薯淀粉含量等指标, 才能得到严谨科学的试验结果, 并在木薯生产中, 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目的。

BGA是一种由秸秆、枯枝落叶、杂草、畜禽粪便以及生活垃圾等城乡有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而制得的有机抗早肥料, 针对不同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征, 共分5种类型, 即普通型、沙漠干旱型、高原贫瘠型、盐碱土壤型和酸性土壤型。一般来说, BGA含有22.0%以上的有机质, 但氮、磷、钾养分较少, 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减小土壤容重和增大土壤孔隙度的作用, 含有大量的植物生长必需营养物质, 有利于植物体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3]。此外, 王磊等[4]研究表明, BGA能提高土壤含水率。杨凯[5]的研究结果表明, BGA可以降低滨海盐土中的可溶性盐量和p H值, 起到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提高土壤通透性和保持土壤水分等作用。杨建国等[6]的研究结果表明, 与不施肥相比, BGA改善风沙土土壤理化性质, 显著提高酿酒葡萄和樱桃番茄的产量, 改善酿酒葡萄和甘草品质。但过高BGA施用量会抑制葡萄产量的增加[7]。胡小东等[8]的试验结果表明, BGA对烤烟田间农艺性状无明显促进作用, 对烤烟均价和上等烟比例没有明显影响, 但BGA提高烤烟产量和产值。赵文英等[9]研究表明, BGA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耕层土壤含水量, 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提高小麦千粒重, 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还能提高小麦植株的抗寒性和抗逆性。总之, BGA具有一定的改良土壤、增产、提高品质和增强抗逆性等作用。

试验中, BGA获得1.9倍的产投比, 但在一些生产试验中, 由于BGA较高的价格和施用量, 导致了增产不增收甚至亏损。在宁夏的部分作物试验表明, BGA增产不增收[6];河南小麦施用BGA增产, 但产投比较低[9];刘仁根等[10]在江西省的木薯试验结果表明, BGA增产鲜薯, 但为负效益;在宁夏的盐土上, BGA试验的作物获得增产, 但为负效益[11]。可见, 在发挥BGA的改土增产作用时, 要注意考虑其经济效益。

按BGA说明书及其实际使用情况, 它呈黑色粉未状, 怕见光, 怕湿汽受潮, 遇水易成湿泥状, 有较浓的氨味和腐臭味, 使用时必须与土充分搅匀。特别是BGA的价格较高, 且推荐施用量是常规化肥的数倍, 导致BGA只有较低产投比, 还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亏损的情况, 从使用简便性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 目前还缺乏推广优势, 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在此, 特提出如下参考意见:提高BGA的有效成分含量, 以减少施用量, 降低生产成本, 以降低价格;转变BGA土壤调理成分的表现形状, 把粉未状改为颗粒状或包衣肥料, 既方便贮藏, 又省工易用, 且可减少刺激性气味, 降低氮素等肥分的挥发;为降低投入成本, 充分发挥BGA的土壤调理和增产作用, 可开展BGA最佳施用方法、最佳施用量以及BGA与其他肥料的配方施肥试验, 寻找最佳的施肥方法、施用量和配比, 进一步提高其肥效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 笔者推荐、薯农惯用、效果较好的高产高效木薯肥料, 主要是含有较高氮、磷、钾养分的撒可富和挪威等品牌复合肥。但是, 各地木薯生产中存在不同的种植环境和栽培管理模式, 特别是随着连作木薯年份的延长, 加上各地普遍喜施化肥, 少施或不施有机肥, 导致木薯地的土壤养分趋于贫瘠和营养不平衡, 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的持续降低, 已严重影响到木薯的稳产增产。因此, 在重视施用化肥之余, 不断尝试施用鸡粪肥等有机肥以及BGA等改良土壤的新型肥料, 希望找到适宜木薯使用的高产、优质、高效肥料或土壤调理剂等, 促进我国木薯产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蕊.保护地有机肥——鸡粪的施用[J].蔬菜, 2011 (7) :37-38.

[2]王晓娟, 贾志宽, 梁连友, 等.不同有机肥量对旱地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 (2) :419-425.

[3]王勇, 杨培岭, 任树梅, 等.有机抗旱肥料BGA的节水机制及其施用技术[J].节水灌溉, 2006 (2) :1-4.

[4]王磊, 任树梅, 张文理, 等.有机肥料BGA激活剂对日光温室内土壤含水率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1 (S1) :228-231.

[5]杨凯.土壤激活剂BGA在滨海盐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

[6]杨建国, 纪立东, 樊丽琴, 等.BGA土壤调理剂在风沙土上的施用效果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 (9) :154-159.

[7]郭洁, 张晓娟, 孙权, 等.BGA土壤调理剂在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上的应用效果[J].北方园艺, 2012 (23) :178-181.

[8]胡小东, 耿少武, 柴云霞, 等.BGA土壤激活剂在烤烟生产上的运用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8 (5) :80-81, 102.

[9]赵文英, 郭志刚, 张居民.追施BGA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技推广, 2011, 27 (6) :36-38.

[10]刘仁根, 林洪鑫, 袁展汽, 等.BGA土壤调理剂对木薯产量的影响研究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 2012, 24 (5) :119-120.

经济产量 篇10

关键词:夏玉米,经济产量,吸氮量

在运用地力差减法进行施肥配方设计时, 100 kg经济产量吸氮量是确定氮肥用量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1,2]。通过2007年以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多点次肥效试验分析, 探明了新野县夏玉米100 kg经济产量吸氮量。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引用数据为河南省新野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肥效试验的统计结果, 统计表中序号1~9为“3414”试验, 序号10~16为丰缺指标试验, 序号17为肥料利用率试验 (表1) 。试验肥料的种类为尿素、过磷酸钙、进口氯化钾, 供试玉米品种为郑丹958。

1.2 试验地概况

选择中等土壤肥力水平的农户地块安排田间试验;试验地选择远离村庄、道路、沟渠等有代表性的田块, 土体无明显障碍层, 地势平坦, 肥力均匀, 排灌方便。

1.3 试验方法

每个试验点各小区定苗后的密度保持一致, 一般不低于6万株/hm2。除施肥水平外, 其他农事操作力求一致[3,4]。3类试验均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进行田间设计, 都包含有全肥区和缺氮区2种处理。序号1~16全肥区和缺氮区施磷量折纯 (P2O5) 均为75 kg/hm2, 施钾量折纯 (K2O) 均为75 kg/hm2;序号17全肥区和缺氮区施磷量折纯 (P2O5) 均为90 kg/hm2, 施钾量折纯 (K2O) 均为90 kg/hm[5,6]。缺氮区均不施氮肥;序号1~9全肥区施用纯N均为210 kg/hm2, 序号10~13全肥区施用纯N均为225 kg/hm2, 序号14~17全肥区施用纯N均为240 kg/hm2。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从空白区、缺氮区、缺磷区、缺钾区、全肥区各小区中分别连续采集能代表本处理生长水平的均匀玉米植株10株的地上部, 每个小区的植株捆成1捆, 用塑料纸包扎好, 挂上2个标签, 写明试验名称、处理名称、重复号、取样地点等。将所采样品带回室内, 选用不锈钢工具截取地上部分 (自基部剪掉根) , 风干后选择木制、竹制等无污染工具手工脱粒。待各处理考种后, 分别测试各处理籽粒和茎叶全氮、全磷、全钾、水分、粗灰分等项目[2]。

根据植株样品采集数量折算成各处理单位面积地上部生物产量 (风干重) 、籽粒风干重、秸秆风干重 (除籽粒外的地上部分) ;用常压恒温干燥法分别测定籽粒、秸秆含水量, 以此计算出籽粒、秸秆干重、籽茎比。各小区分别单收脱粒计产, 统计籽粒和茎叶平均实际产量, 折算为单位面积产量。本研究只选用试验中的全肥区、缺氮区产量[7]。

根据实际产量统计和植株分析结果, 计算各点次试验全肥区和缺氮区100 kg经济产量吸氮量, 然后将当地该品种所有试验结果进行汇总, 计算出该品种的平均值。分别利用缺氮区和全肥区籽粒、茎叶产量及其氮元素含量分析结果, 计算出缺氮区和全肥区100 kg经济产量吸氮量。计算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 各处理缺氮区的籽粒产量为3 913.5~8 400.0 kg/hm2, 茎叶产量为4 356.0~10 078.5 kg/hm2;全肥区籽粒产量为5 931.0~10 615.5 kg/hm2;茎叶产量为6 999.0~1 1 568.0 kg/hm2。经计算, 缺氮区的100 kg吸氮量为1.28~2.23 kg;全肥区为1.84~2.20 kg, 全肥区平均值明显高于缺氮区。

3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新野县夏玉米郑丹958的100 kg经济产量吸氮量变幅为:缺氮区1.28~2.23 kg, 平均1.85 kg;全肥区1.69~2.20 kg, 平均2.03 kg。全肥区100 kg经济产量吸氮量明显高于缺氮区。

参考文献

[1]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2009土壤土质检测分析与肥料配方施肥技术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252-279.

[2]胡凤仙, 刘献宇, 刘听报.河南省新野县耕地地力评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2:225-251.

[3]任国珍, 张平臣.玉米平衡施肥试验研究[J].杂粮作物, 2001, 21 (2) :32-33.

[4]陈永利, 卢树昌, 高如泰.基于水源地周边环境的氮磷肥料利用率的试验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 2013, 19 (9) :40-43.

[5]孙广琴.多伦县饲用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初探[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1) :46-47.

[6]王昌勇.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8) :275.

经济产量 篇1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永新县在中乡排形村油菜高产万亩示范片内, 地势平坦, 土质疏松, 肥力中等, 排灌方便, 前作为中稻, 土壤为砂壤土, 面积为2 001 m2。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湘杂油753, 由湖南农业大学提供。供试肥料为45%的复合肥 (N∶P2O5∶K2O=15∶15∶15) 、硼砂, 在当地市场购买。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 分别为:10月2日播种 (A) , 10月14日播种 (B) , 10月29日播种 (C) 。采取大区对比试验, 不设重复, 每个处理面积667 m2。

1.4 试验实施

采用2BYF-6型油菜免耕联合播种机播种, 开沟、施肥、播种、覆土一次性完成, 播种时用45%复合肥450 kg/hm2、硼砂22.5 kg/hm2作底肥, 播种结束后及时清沟, 把沟内余土撒于畦面, 以保证沟系畅通;用乙草胺1 125 m L/hm2对水600kg喷施防除杂草, 出苗后防治好蚜虫和菜青虫, 11月中旬追施45%复合肥225 kg/hm2作壮苗肥。抽薹期和初花期各喷施1次硼肥和多菌灵[5,6], 4月28日开始考种并单收单打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对油菜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全生育期最长的是处理A, 达210 d, 其次是处理B, 达202 d, 生育期最短是处理C, 只有191 d。说明不同播期对油菜成熟期影响不大, 但播种越早, 其现蕾期、初花期、终花期和成熟期相应提早。

2.2 不同播期对油菜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 株高方面, 处理A最高, 为168.3 cm, 处理B次之, 为163.3 cm;处理C最低, 为141.9 cm。第1分枝节位高, 处理A最高, 为87.9 cm;处理B次之, 为84.4cm;处理C最低为75.7 cm。单株分枝数, 处理A最多, 为5.2个;处理B次之, 为4.8个;处理C最少, 为4.4个。单株有效角果数处理A>处理B>处理C, 分别为130.7、129.5、96.8个, 每角果粒数处理A>处理B>处理C, 分别为16.87、15.69、15.36粒, 理论产量位次为处理A>处理B>处理C, 影响理论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株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

2.3 不同播期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 处理A产量最高, 油菜籽产量为1 843.5 kg/hm2, 比处理B、处理C分别增产72.0、357.6 kg/hm2, 分别增长4.06%和24.07%;其次是处理B, 油菜籽产量为1 771.5 kg/hm2, 比处理C增产285.6 kg/hm2, 增长19.22%。

2.4 不同播期对油菜冬前长势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 处理A与处理B冬前长势相差不太, 处理A的叶痕数、绿叶数、总叶数分别比处理B增加1.2、0.8、1.6片, 最大叶长、宽分别比处理B增加0.98、-0.98cm, 单株鲜重增加9.76 g, 处理C与处理A、处理B相差较大, 叶痕数分别比处理A、处理B少3.2、2.0片, 绿叶数比处理少2.4、1.6片, 总叶数少3.8、2.2片, 最大叶长、宽分别少19.90、4.02 cm和18.92、5.00 cm, 根颈粗均减少0.82 cm, 单株鲜重分别少45.83、36.07 g。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播期对机播机收油菜的产量和经济性状有一定的影响, 10月14日播种和10月2日播种的产量、冬前长势、经济性状相差较小, 10月29日播种的产量、冬前长势、经济性状影响较大。因此, 建议机播机收油菜以10月15日前播种最好, 10月15日以后播种应适当增加用种量, 以一定的苗数来确保产量。

参考文献

[1]付立峰, 邵家荣.杂交油菜秦油2号播期试验初报[J].河南农业科学, 1990 (9) :18-19.

[2]冷锁虎, 徐东进, 朱耕如, 等.播期对呼盟春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2 (1) :25-27.

[3]许明宝, 陈风华, 王祝彩, 等.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初报[J].上海农业科技, 2003 (6) :41-43.

[4]宋光平, 田祖庆.湖区油菜稻板田机械直播适宜播期与播量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6 (2) :41-42.

[5]张农, 杜燕萍, 马全保.固原地区甘蓝型春播大油菜的播期与播量研究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 2002 (1) :47-48.

【经济产量】推荐阅读:

牧草产量07-21

产量研究05-21

产量指标06-14

产量关系06-17

产量因素07-11

煤矿产量07-13

制种产量07-13

产量品质08-28

煤炭产量08-28

早稻产量09-05

上一篇:土地用途下一篇:节约型绿色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