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关系

2024-06-17

产量关系(精选10篇)

产量关系 篇1

摘要:为了构建寒地超级稻的理性株型,对松粳9号、龙稻11、龙稻5号、龙粳21、龙粳31和龙粳20,6个寒地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寒地超级稻的单株分蘖和着粒密度差异不显著,是寒地超级稻的共性性状。株高、千粒重、每穗实粒数、穗长等性状品种间差异显著,但有规律可循。株高、千粒重和穗长与单株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超级稻,寒地,产量构成因素,理想株型

超级稻也叫水稻超高产育种,最早由日本提出。1981年,日本农林水产省组织全国主要水稻研究机构开始了历时15a的大型协作攻关项目 “超高产作物开发及栽培技术的确定”,即“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正式启动了新株型超级稻育种计划,目标是通过塑造新株型,培育产量潜力13~15t·hm-2的超级稻。中国的超级稻育种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1],寒地超级稻育种始于1989年[2]。该试验通过对6个寒地超级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构建寒地水稻理想株型, 为寒地超级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的6个超级稻品种为:松粳9号,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晚熟组对照品种;龙稻11,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早熟组对照品种;龙稻5号,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晚熟组对照品种;龙粳21,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早熟组对照品种;龙粳31,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晚熟组对照品种;龙粳20,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早熟组对照品种。

1.2方法

1.2.1试验设计试验于2013年在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闫家岗水稻试验基地进行,6个品种每个品种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m2。4月12日播种,5月15日插秧,9月5~20日成熟。单株插植,插植规格为30cm×10cm,田间管理按当地常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

1.2.2调查项目收获前1d取样,每个小区取5株,调查株高、单株分蘖、每穗实粒数、穗长、千粒重和着粒密度等,调查数据采用Excel、DPS软件进行处理及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2.1.1株高从表1可以看出,6个超级稻品种间株高存在显著差异,松粳9号株高最高,达到104.3cm;龙粳31株高最低,为80cm。同时可以看出第一积温带的品种显著高于二积温带的品种,第二积温带的品种显著高于第三积温带的品种。

2.1.2单株分蘖从表1可以看出,6个超级稻品种间单株分蘖差异不显著。分蘖最多的为龙粳20,有12.7个分蘖,最少的为龙稻11,有9.3个分蘖,6个品种的平均单株分蘖为10.8个。

2.1.3千粒重从表1可以看出,6个超级稻品种间千粒重差异显著,龙稻11、龙粳21千粒重最高,均为26.2g,龙稻5号的千粒重最低为23.5g。

2.1.4穗长从表1可以看出,松粳9号的穗长最长,达到20.1cm,龙粳31的穗长最短,为14.7cm。6个品种间穗长差异显著,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的穗长要长。

2.1.5每穗实粒数从表1可以看出,6个品种的每穗实粒数差异显著,每穗实粒数最多的是松粳9号,为127.4粒,龙稻11的每穗实粒数为127粒,与松粳9号无显著差异。每穗实粒数最少的品种是龙粳21,为每穗90.4粒。3个晚熟品种松粳9号、龙稻5号和龙稻31的每穗实粒数多于3个早熟品种龙稻11、龙粳21和龙粳20。

2.1.6着粒密度从表1可以看出,6个品种间着粒密度差异不显著。其中,着粒密度最大的是龙粳31,密度为6.7粒·cm-1,最小的是龙粳21, 为5.6粒·cm-1。6个品种的平均着粒密度为6.1粒·cm-1。

综合分析表明,寒地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中, 单株分蘖和着粒密度两个性状差异不显著,即单株分蘖和着粒密度两个指标是寒地超级稻的共性性状,可以在水稻品种选育过程中作为参考性状加以应用;株高有晚熟品种高于早熟品种的规律, 所以在选种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熟期选育相应的株高,更容易获得高产,即晚熟地区选育株高在100cm左右抗倒伏的材料,早熟地区选育株高在82cm左右抗倒伏的材料;千粒重没有规律可循, 不宜作为选种目标;穗长的变化规律是晚熟品种的穗长(19cm左右)长于早熟、中早熟品种的穗长(15cm左右)。每穗实粒数与穗长有着相同的变化规律,晚熟品种每穗实粒数为120粒,多于早熟品种的94粒。

2.2寒地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寒地超级稻单株穗重与株高、千粒重和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千粒重、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与着粒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分蘖与每穗实粒数呈显著负相关。株高、千粒重、穗长与单株穗重关系密切,且株高、千粒重和穗长3个性状之间相互关系密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由此可见,株高、穗长等生物性状与产量关系更密切。

注:* 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P<0.05),**表示在0.01水平差异显著(P<0.01)。 Note:* means significant diffenence at 0.05level(P<0.05),** mea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1level(P<0.01).

3结论与讨论

在水稻育种中,明确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对决定选择方案,特别是对性状的间接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结果表明,寒地超级稻品种间的株高、千粒重、每穗实粒数和穗长等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单株分蘖和着粒密度差异不大,可以认为是寒地超级稻的共同性状。株高、穗长和每穗实粒数在不同熟期的品种间又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寒地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株高、穗长和千粒重与单株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有研究表明,20世纪中后期北方粳稻单产提高了10%左右,其中育种和栽培的贡献各占约50%。育种主要提高了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而栽培技术则主要提高了结实率;产量与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但与生物产量的关系更密切;在生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保证营养器官干物重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提高经济系数,实现超高产;如果不考虑生物产量,单纯追求提高经济系数,势必造成营养器官干物质减少,抗倒伏性降低,难以实现超高产[1]。

根据寒地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共性与变化规律以及寒地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相关关系,按照杨守仁先生的理想株型和优势相结合的理论构建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的理想株型。

以松粳9号、龙稻11作为对照品种的晚熟区:株高100cm左右,单株分蘖10个左右,穗长19cm左右,每穗实粒数120粒左右,着粒密度6粒·cm-1左右。活秆成熟,秆强抗倒,抗病虫害, 耐冷,根系活力强,优质,叶片上举。

以龙稻5为对照的中晚熟区:株高90cm左右,单株分蘖10个左右,穗长19cm左右,每穗实粒数120粒左右,着粒密度6粒·cm-1左右。活秆成熟,秆强抗倒,抗病虫害,耐冷,根系活力强,优质,叶片上举。

以龙粳21为对照的中早熟区:株高90cm左右,单株分蘖10个左右,穗长15cm左右,每穗实粒数94粒左右,着粒密度6粒·cm-1左右。活秆成熟,秆强抗倒,抗病虫害,耐冷,根系活力强,优质,叶片上举。

以龙粳31和龙粳20为对照的早熟区:株高82cm左右,单株分蘖10个左右,穗长15cm左右,每穗实粒数94粒左右,着粒密度6粒·cm-1左右。活秆成熟,秆强抗倒,抗病虫害,耐冷,根系活力强,优质,叶片上举。

产量关系 篇2

黑豆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关系

试验以沈农黑豆3号和辽黑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黑豆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干物质积累动态及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品种在施肥水平下的干物质、叶面积指数及产量均高出对照,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在始花期达显著水平,在结荚期达到极显著水平;干物质与产量的.显著相关性出现在结荚期.始花期至结荚期黑豆保持着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可以增加相应的干物质积累量、荚数、粒数,选用优良品种辅以高产栽培措施,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作 者:邹原东 ZOU Yuan-dong 作者单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102442刊 名:杂粮作物英文刊名:RAIN FED CROPS年,卷(期):29(2)分类号:S529.01关键词:黑豆 施肥水平叶面积指数 产量

产量关系 篇3

关键词:水稻;茎叶性状;穗型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49-1

1 材料与方法

本次试验材料包括不同的水稻品种20个。设三次重复。在田间种植20区,3m行长,3行区,4月5日浸种,4月19日播种,采用软盘营养土旱育苗,5月17日移栽本田,栽植密度为30cm×20cm,每穴1苗。其他栽培管理同生产田。九月末收获,存放至水分均匀后后考种测产。测定项目包括:1.剑叶,倒二叶,倒三叶叶长叶宽;2.第一茎节粗,第二茎节粗,第三茎节粗,距地上1cm茎节粗,株高;3.颈穗弯曲度;4.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穗型

水稻穗型根据颈穗弯曲度将水稻穗型分为直立型,半直立型,弯曲型三个类型。其中水稻颈穗弯曲度0~30度为直立穗型,30~60度为半直立穗型,大于60度则为弯曲穗型。将水稻依据穗型进行分类,可以清晰地对水稻不同穗型茎叶性状的差异进行比较,也有助于分析茎叶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2.2 不同穗型的茎叶形状特点及其与产量关系

2.2.1 直立穗型水稻的茎叶形状特点及其与产量关系 ①叶片性状:在直立穗型水稻叶部性状中,可以看出剑叶长和倒三叶宽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23.55%和50.97%,其次是倒二叶宽,变异系数为13.95%,而倒二叶长、倒三叶长和剑叶宽相对比较稳定。②茎秆性状与产量关系:从表2中可以看出,第二節长,第二节长 第一节粗,第二节粗,第三节粗与产量呈显著相关,其他性状不相关,其中第二节长与产量负相关,第一节粗,第二节粗,第三节粗与产量正相关,即提高第一节粗,第二节粗,第三节粗或降低第二节长可提高产量。

表1 直立穗型水稻叶片性状的变异

2.2.2 半直立型水稻的茎叶形状特点及其与产量关系 ①叶片性状:在半直立穗型叶部性状特点中,可以看出倒二叶宽和倒三叶宽变异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0.17%和48.02%,其次是剑叶长的变幅为21.4~35.5 cm,倒二叶长和倒三叶长变异幅度较小,相对比较稳定。②茎叶性状与产量关系:从表4中可以看出剑叶宽,第三节长与产量具备显著相关,其他性状不相关,其中第三节长与产量负相关,剑叶宽与产量正相关,即提高剑叶宽第二节粗或降低第三节长可提高产量。

表3 半直立型叶片数据统计

3.2.3 弯曲型水稻的茎叶形状特点及其与产量关系 ①叶片性状:在弯曲穗型叶部性状特点中,可以看出倒三叶宽变异大,变异系数为40.71%,倒三叶宽的变幅为0.3~1.2,其次是剑叶长,倒三叶长倒二叶宽,剑叶宽,倒二叶长变异系数较小,相对稳定。②茎叶性状与产量关系:从数据中可以得出倒三叶长与产量具备显著相关,其他性状不相关,其中倒三叶长与产量正相关,即提高倒三叶长可提高产量。

表5 弯曲型叶片数据统计

4 结论与讨论

不同穗型水稻茎叶性状特点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各不相同。综合起来,对于直立穗型水稻,我们可以培育第一节到第三节较粗,而第二节较短的品种,来提高产量;对于半直立穗型水稻,我们可以培育剑叶较宽和第三节较短的品种,来提高产量;对于弯曲穗型水稻,我们可以培育倒三叶长较长品种,提高水稻产量。

产量关系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56份,按照不同的栽培时期育成和应用的品种,将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分成直播时期水稻品种(21份)、育苗移栽时期的水稻品种(15份)和旱育稀植时期的水稻品种(20)份。

1.2 方法

试验于2013年在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闫家岗农场水稻试验基地进行。每个材料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0m2。4月12日播种,5月15日插秧,9月5~20日成熟。单株插植,插秧规格为30cm×10cm,田间管理按当地常规高产栽培措施进行。

收获前1d取样,每个小区取5棵,调查每棵株高、单株穗重、每穗实粒数、单株分蘖、千粒重、穗长和着粒密度等,调查数据采用Excel及DPS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旱育稀植时期水稻品种的单株穗重与育苗移栽时期水稻品种的单株穗重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高于直播时期水稻品种的单株穗重。

2.2 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2.2.1 株高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时期育成水稻品种的株高差异极显著,直播时期水稻品种的株高最高,平均在97cm左右。育苗移栽时期水稻品种的株高最矮,平均87cm左右。旱育稀植时期水稻品种的株高平均在92cm左右。由此可见,寒地水稻的株高变化趋势是高—矮—高。

2.2.2 单株分蘖

从表2可以看出,直播时期水稻品种的单株分蘖与旱育稀植时期水稻品种的单株分蘖差异不显著,均极显著少于育苗移栽时期水稻品种的单株分蘖个数,育苗移栽时期水稻品种的单株分蘖平均达到17个左右。由此可见,寒地水稻的单株分蘖变化趋势是少—多—少。

2.2.3 千粒重

育苗移栽时期水稻品种的千粒重与旱育稀植时期水稻品种的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千粒重均在27g左右,显著高于直播时期水稻品种的千粒重(见表2)。

2.2.4 每穗实粒数

从表2可以看出,直播时期水稻品种的每穗实粒数与育苗移栽时期水稻品种的每穗实粒数差异不显著,旱育稀植时期水稻品种的每穗实粒数有明显增加,达到107粒左右。

2.2.5 穗长

从表2可以看出,寒地水稻的穗长是一直变长的,直播时期育成水稻品种的穗长与旱育稀植时期水稻品种的穗长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的差异水平,变化范围是16~18cm。

2.2.6 着粒密度

从表2可以看出,直播时期育成的水稻品种的着粒密度与旱育稀植时期品种着粒密度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旱育稀植时期育成的水稻品种的着粒密度最大,为6.0粒·cm-1左右,育苗移栽时期育成的水稻品种的着粒密度最小,为5.1粒·cm-1左右。

综合分析表明,寒地水稻经过百年的发展,每穗实粒数、穗长和着粒密度均达到历史最大值,株高和单株分蘖处于最适范围内。水稻育种和水稻栽培之间是相辅相成、矛盾统一的关系,优良的品种只有在相配套的栽培条件下才能获得高产,同样,只有在适应的栽培条件下才能选育出相适应的高产品种。

2.3 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2.3.1 直播时期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直播时期水稻品种的千粒重、每穗实粒数和着粒密度与单株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株高和穗长与单株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直播时期的水稻品种株高高,抗倒能力差,不利于光合物质向籽粒的运输,故产量低。

注:*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P<0.05),**表示在0.01水平差异显著(P<0.01)。下同。Note:*mea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level(P<0.05),**mea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1level(P<0.01).The same below.

2.3.2 育苗移栽时期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育苗移栽时期水稻品种的株高、单株分蘖、千粒重、每穗实粒数、穗长和着粒密度等性状与单株穗重相关均不显著。株高、每穗实粒数和穗长与单株分蘖呈极显著负相关。每穗实粒数、穗长和着粒密度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和着粒密度与每穗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2.3.3 旱育稀植时期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旱育稀植时期的水稻品种的每穗实粒数与单株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着粒密度与单株穗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株高、单株分蘖和穗长与单株穗重呈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旱育稀植时期的水稻品种的各产量构成因素均在合适的数值范围内,对产量均有贡献。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寒地水稻种质资源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以及不同时期选育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对水稻育种的亲本选配和杂交后代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寒地水稻经过百年的发展,产量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其中有栽培技术变革的贡献,也有农药和化肥等生产资料高投入的贡献,同时还有高产品种选育和应用的贡献。就品种的选育和应用而言,育苗移栽以后育成和使用的水稻品种尽管株高、单株分蘖、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穗长和着粒密度等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但单株穗重却差异不显著。说明育苗移栽以后育成和使用的品种产量的提高与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关系不大,而是由品种的抗稻瘟病性的提高、抗倒伏能力的增强、耐冷性的提高和耐肥水能力的增强有关。有研究表明,20世纪中后期北方粳稻单产提高了10%左右。其中育种和栽培的贡献各占约50%。育种主要提高了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而栽培技术则主要提高了结实率[2]。该研究认为育种除了提高了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还提高了穗长和着粒密度。单株分蘖的减少在生产中更有利于主穗的应用。由此可见在水稻品种的选育和应用过程中应选育株高稍高,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选育和应用单株分蘖少,大穗、密穗,在高密度插秧的情况下结实率和成熟度高的品种。选育和应用根系活力强,叶片上举,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结合市场要求,选育和应用出米率高、优质、好吃、美观的品种,因此,在旱育稀植的栽培条件下,水稻新品种育种目标是适高抗倒,少蘖、大穗、密穗,抗病虫,耐冷,出米率高,优质,食味佳,美观,根系活力强,叶片上举,活秆成熟。

摘要:为选育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将寒地水稻种质资源按照不同的栽培方式,分为直播时期水稻品种、育苗移栽时期水稻品种和旱育稀植时期水稻品种三个群体,并对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时期的寒地水稻种质资源中,旱育稀植时期的水稻品种的各产量构成因素均在合适的数值范围,对其产量均有贡献。同时研究提出在旱育稀植的栽培条件下,水稻新品种的育种目标是适高抗倒,少蘖、大穗、密穗,抗病虫,耐冷,出米率高,优质,根系活力强,叶片上举,活秆成熟等。

产量关系 篇5

关键词:小麦;土壤养分;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512.1+10.6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1-0014-04

Relationship Analysis and Model Construction between Soil Nutrient and Wheat Yield and Quality on County Scale

LIU Shu-yun, FENG Wen-jie, ZHU Jian-hua

(Research Cent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handong Academy of 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nan 250100, China)

Abstract The soil fertility level was analyzed in Lingxian county. The yield of wheat and the contents of kernel protein and wet gluten were measured at the relevant soil fertility level. The relationship of soil nutrient with wheat yield and kernel quality was analyzed through qualitative-quantitative statistic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models were proposed. The key soil factors influencing wheat yield and quality were made known by the model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rates were also analyzed through the effects of single factor and interaction of twofactors. These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gion production of improved varieties and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Key wordsWheat; Soil nutrient; Yield; Quality

栽培措施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效应与施用肥料的种类、数量、方法、时间等诸多因素有关,不同的肥料配比、施用时期与不同的农艺措施搭配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1~4]。对于氮、磷、钾三种矿质养分之间配比以及不同地力水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已有相关报道[5~11]。本试验在陵县县域尺度内分析了土壤主要养分与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并分别构建了相应模型,可为县域范围内小麦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08~2009年在山东陵县进行,供试土壤质地为壤土。小麦品种为济麦22(JM22)。根据小麦的种植情况和试验要求,在该县内布置60个有代表性的取样点,取样点范围:东经116°29′53.82"~116°47′11.64",北纬37°15′28.2"~37°27′56.88",于小麦收获季节及时取样。

1.2 试验方法

1.2.1 土壤养分测定 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速效钾测定采用火焰光度法;有效磷测定采用钼锑钪比色法;全氮测定采用半微量凯式定氮法;硝态氮测定采用NaOH碱解扩散法。

1.2.2 小麦品质测定 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采用InfratecTM 1241透射型近红外谷物分析仪(ISW 5.00)进行测定。

1.2.3 数据处理和分析 采用Excel和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养分及小麦产量品质特征

试验点各处理产量起伏变化较大,表1显示,最高产量出现在第35个样点,666.7m2产量达700.20 kg,最低产量出现在第22个样点,666.7m2产量为403.60 kg,较最高产量低296.60 kg。60个处理样点平均666.7m2产量为552.79 kg,有26个样点的产量低于平均产量。籽粒蛋白质最高含量达15.4%,湿面筋最高含量为33.1%,均出现在54处理样点,其666.7m2产量为576.27 kg。

对土壤养分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由不同营养组分对小麦产量的相关系数看出,土壤有效磷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达显著水平,且表现为负效应,这可能是由于磷肥、有机肥及氮肥的不均衡施用所导致的;其次是速效钾含量,也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主成分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表2 土壤养分对小麦产量的定性统计 分析与模型建立

土壤养分相关系数显著水平产量主成分回归分析输入-输出模型

有机质0.03362NS

全氮0.14459NS

有效磷-0.28622*Y=534.653912+0.941456X1+102.547771X2-3.906133X3-0.419925X4+0.288308X5

速效钾-0.24801NS

硝态氮0.06568NSR=0.98448**

注:NS表示影响不显著,**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r(0.05,60)=0.254; r(0.01,60)=0.337,下表同。

2.3 土壤养分与小麦品质定性分析及数学模型

2.3.1 土壤养分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的定性分析与模型建立

对收获期土壤养分因子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速效钾含量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且表现为正效应但未达显著水平;土壤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功效基本相同,且均表现为负效应;土壤有机质和硝态氮含量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小,其中有机质表现为正效应。

表3 土壤养分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定性统计分析

土壤养分相关系数显著水平籽粒蛋白质主成分回归分析输入-输出模型

有机质0.01209NS

全氮-0.20402NS

有效磷-0.20040NSY=13.358694+0.009427X1-0.532422X2-0.029297X3+0.008214X4-0.006254X5

速效钾0.23818NS

硝态氮-0.06695NSR=0.97773**

2.3.2 土壤养分对小麦籽粒湿面筋含量的定性分析与模型建立

土壤养分与小麦籽粒湿面筋含量之间的定性分析结果见表4,土壤有效磷含量对籽粒湿面筋含量的影响最大,达极显著水平,且表现为负效应;其次影响较大的为土壤全氮,表现为一定的负效应,但影响水平不显著,其它因子影响较小。

表4土壤养分对小麦籽粒湿面筋含量的统计分析

土壤养分相关系数显著水平籽粒湿面筋主成分回归分析输入-输出模型

有机质-0.02652NS

全氮-0.20302NS

有效磷-0.34483**Y=28.382717-0.003339X1-0.653046X2-0.118163X3+0.016606X4-0.031658X5

速效钾0.13727NS

硝态氮-0.12526NSR=0.99314**

2.4 土壤养分与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定性分析

为了突出主要作用因子,对土壤养分与小麦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由土壤养分和产量及品质之间的两两相关系数(表5)看出,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且达极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关系密切,且表现为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效磷对小麦籽粒产量和湿面筋含量影响均表现为负效应,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其它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较小,未达到显著水平。

表5各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X1X2X3X4X5X6X7X8

X110.38373**0.3621**0.32074*-0.004730.033620.01209-0.02652

X210.24528-0.03166-0.018910.14459-0.20402-0.20302

X310.17521-0.1171-0.28622*-0.2004-0.34483**

X41-0.07648-0.248010.238180.13727

X510.06568-0.06695-0.12526

X61-0.05310.11253

X710.92986**

X81

注:X1:土壤有机质含量; X2:土壤全氮含量;X3: 土壤有效磷含量; X4:土壤速效钾含量;X5:土壤硝态氮含量;X6:产量;X7: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X8:小麦籽粒湿面筋含量。下表同。

对县域尺度内的土壤养分与小麦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定性定量统计分析(表6)可以看出,土壤综合养分性状是决定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其中产量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硝态氮几个因素的互作影响,受单因子影响的作用较小,有机质的单因子为负效应,而有机质与氮磷的互作均表现为正效应;籽粒蛋白质含量受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最大,

互作效应也体现在全氮与速效钾及有效磷等几个因子的互作上,且全氮与其它因子的互作效应均表现为正效应;土壤养分对籽粒湿面筋含量的影响与蛋白质类似。要想获得高产、优质,必须强调土壤有机肥和氮磷肥的平衡施用,单一施用任何一种肥料,都将对小麦产量、蛋白质和籽粒湿面筋含量产生明显的负作用。

3 讨论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针对土壤养分特点,除合理施肥外,良种供给和良种收购也是重要因素,必须结合当地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小麦的订单生产和定量收购,做好订单区域的平衡配方施肥,重视有机肥和磷肥的投入,真正实现小麦的高产、优质、高价收购。

参 考 文 献:

[1] 马香花,周秋峰,王保林,等.施肥因子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9):214-216.

[2] 武 际,郭熙盛,王允青,等.不同土壤养分状况下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7,27(5):841-846.

[3] 张 铭,许 轲,张洪程,等.不同地力水平上施磷量对中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68-470,549.

[4] 郭振升,张慎举,侯乐新,等.综合农艺措施与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关系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198-201.

[5] 李孝良.氮磷钾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8,12(4):12-14.

[6] 周忠新,于振文,许卫霞,等.氮磷钾用量及配比对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6,3:42-44.

[7] 李 磊,王成雨,李金才,等.氮肥施用技术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938-3839,3964.

[8] 张 睿,刘党校.氮磷与有机肥配施对小麦光合作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4):543-547.

[9] 曹承富,孔令聪,汪建来,等.施氮量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1):46-50.

[10]姜 东,戴廷波,荆 奇,等.氮磷钾长期配合使用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4):566-571.

稻茬油菜移栽密度与产量关系研究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秦优10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密度处理, 分别9.00万、9.75万、10.50万、11.25万、12.00万、12.75万、13.50万株/hm2。2次重复, 采取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15.68 m2 (5.6 m×2.8 m) , 每小区栽4行, 各处理每行栽植窝数依次为18、19、21、22、24、25、26窝。试验区四周设置2行以上保护行, 保护行与试验小区边行间距为70 cm。重复间走道以及重复和保护行间走道宽均为1 m。

1.3 田间管理

1.3.1 培育壮苗。

苗床选择在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灌方便、地势较高的田块, 于8月26日翻耕整地、培肥苗床;9月6日稀播育壮苗, 用种量为1.5 kg/hm2。一叶一心期间苗, 用淡尿水泼浇促生长。三叶期定苗, 留苗100~120株/m2, 干旱时浇水补墒, 降雨时及时排水防止化苗[1]。育成苗龄35~40 d、叶龄6~7片叶、苗高18~22 cm、根颈粗0.6~0.7 cm、叶色浓绿、叶片肥厚、叶柄短, 整齐一致、无高脚苗、清秀无病虫害的壮苗。

1.3.2 适时移栽。

移栽前3~5 d将移栽田块翻耕晾晒, 四周开排水沟, 防涝排湿。结合整田, 施腐熟有机肥22.5~30.0t/hm2。总施肥量为:纯N 180~210 kg/hm2、P2O575~105 kg/hm2、K2O 120~150 kg/hm2、硼肥15 kg/hm2。移栽时将总氮量的50%和全部磷肥、钾肥、硼肥作底肥穴施, 提倡使用油菜专用肥。10月4—10日集中移栽, 拉绳定距, 规格移栽, 每穴栽2株, 栽苗深浅要一致, 以不露根颈、不盖心叶为佳, 栽后浇施定根水。

1.3.3 加强管理。

成活返青后浇1次淡尿水提苗, 11月上旬将总氮量的20%作苗肥追施, 促进冬前生长[2]。1月上旬结合冬灌将总氮量的30%作腊肥追施。栽后15 d左右结合追肥, 进行1次浅中耕, 疏松土层, 防除杂草, 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 促进油菜冬前快速生长。12月中下旬在封冻之前进行挖行培土壅根。蕾薹期进行清沟和培土壅行, 并用磷酸二氢钾硼砂和多菌灵各1.5 kg/hm2对水600 kg/hm2均匀喷雾, 增角、增粒、增重。

1.3.4 病虫防治。

苗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防治蚜虫, 加入菊酯类农药可以兼治菜青虫, 同时要防止蟋蟀咬食幼茎, 结角期蚜虫较重时应再次喷药防治[3]。初花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1.5 kg/hm2喷施, 防治菌核病。

1.3.5 及时收获。

油菜终花后30 d左右, 当全株2/3角果呈黄绿色, 主花序基部转现枇杷黄色、种皮变成黑褐色时, 抢晴天按小区单收、单打, 称重计实产[4,5]。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试验区经单收单打, 测定产量。栽11.25万株/hm2, 产量4 021.5 kg/hm2, 居第1位;栽10.50万株/hm2, 产量3 973.5kg/hm2, 居第2位;栽12.00万株/hm2, 产量3 877.5 kg/hm2, 居第3位;栽9.75万株/hm2, 产量3 783.0 kg/hm2, 居第4位;栽12.75万株/hm2, 产量3 702.0 kg/hm2, 居第5位;栽9.00万株/hm2, 产量3 685.5 kg/hm2, 居第6位;栽13.50万株/hm2, 产量3 495.0 kg/hm2, 居第7位。

2.2 植株经济性状

2.2.1 单株角果数。

栽9.00万株/hm2, 单株角果数625.5个, 栽13.50万株/hm2, 单株角果数453.9个, 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 角果数呈递减趋势, 栽植密度每增加1.5万株/hm2, 角果数减少57.2个, 密度超过11.25万株/hm2, 角果数下降更为明显。

2.2.2 分枝数。

栽9.00万株/hm2, 一次分枝数平均12.83个, 二次分枝7.5个, 在试验处理中居首位;栽13.50万株/hm2, 一次分枝数9.33个, 二次分枝数1.5个, 比栽9.00万株/hm2一次分枝减少3.50个, 比二次分枝减少6.0个, 随着密度的增加, 分枝数量呈减少趋势。

2.2.3 株角粒数。

栽9.00万株/hm2, 株角粒数22.93粒;栽13.50万株/hm2, 株角粒数20.43粒;栽10.05万~12.00万株/hm2, 株角粒数为21.50~21.03粒。

2.2.4 株高。

栽植9.00万株/hm2, 株高214.5 cm;栽植13.50万株/hm2, 株高204.5 cm, 随着密度增加株高有所下降。

3 结论

栽11.25万株/hm2, 产量最高, 栽10.50万株/hm2在试验中与栽11.25万株/hm2长势基本一致, 表现出单株角果数、株角粒数多, 分枝部、株高、分枝数适中, 体现秦优10号品种的特征特性, 田间长势清秀健壮, 丰产骨架好。栽13.50万株/hm2, 产量最低, 表现分枝部位高, 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少, 单株角果数少, 株角粒数下降, 千粒重低, 群体虽然充足, 但个体发育不足, 难形成高产;栽9.00万株/hm2, 表现分枝部位低, 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多, 单株角果数多, 株角粒数多, 千粒重略高, 虽然个体发育良好, 但不足群体, 也难形成高产。通过不同栽植密度的综合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在生产中栽植密度应控制在10.50万~11.25万株/hm2, 推广行距80 cm, 株距22~24 cm, 双株耙齿型移栽, 可充分发挥品种的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汤修映, 侯书林, 朱玉龙, 等.油菜移栽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J].农机化研究, 2010 (4) :224-227.

[2]赵志国.稻板田油菜移栽机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11) :6364-6365.

[3]唐建明, 王勇, 方雅琴.油菜田常用除草剂药害及规避措施[J].杂草科学, 2010 (1) :64-66.

[4]俞琦英, 周伟军.油菜田的杂草发生特点及其防治研究概况[J].浙江农业科学, 2010 (1) :123-127.

产量关系 篇7

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十二分厂是包括有锻造、热轧、热冲、锻件退火以及中频炉炼高速钢的综合性加工分厂。分厂耗燃油量居全厂第一位, 用电量也名列前茅, 是工厂重点耗能大户之一。分厂燃油全部用来锻件加热、热轧件以及热冲件, 电力主要消耗在锻轧件退火以及重熔炼钢上。为了揭示能耗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以数理统计的方法收集、整理了近三年来生产中的实际数据, 并应用线性回归方法从这些分散不规则的数据中定量找出有规律的关系——回归直线。应用这条回归直线就可以定量预测能源消耗量与产量这两个变量之间所依存的关系。

1 回归线及回归方程的建立

1.1 数据的收集

从2006年到2008年按月份发生数收集90组产量与耗能量的数据。

1.2 绘制相关图

1.2.1 建立三个坐标系

纵坐标 (Y) :分别表示耗油量、耗电量。

横坐标 (X) :分别表示锻、轧、冲件重量;退火件重量;重熔炼钢产量。

1.2.2 描点

将收集的90组数据, 描点于坐标系中, 见图1、图2、图3。

1.2.3 绘制中位线

中位线按中值法绘制, 即在相关图中分别画两条与横坐标及纵坐标平行的中位线X¯Y¯, 使X¯线上下与 线左右的点子数基本相等。

1.2.4 统计各区点数

中位线X¯Y¯将相关图分成四个区域、右上角为Ⅰ区, 按逆时针方向依次记为Ⅱ区、Ⅲ区、Ⅳ区, 统计各区中的点数, 分别用n1、n2、n3、n4代表相应区域点数, 各区域点数见表4。

1.2.5 求回归直线

X右部作两条分别平行于X轴、Y轴的X2和Y2直线, 把右部点子分成左右、上下数量相等的两部分, 并交于一点, 同样, 在X左边亦作XY直线, 可用Y=aX+b来表示。下面是分厂三种生产状态下的回归直线。

1X1=121X2=163Y1=30Y2=37a=Y2-Y1X2-X1=37-30163-121=0.17b=X2Y1-X1Y2X2-X1=163×30-121×37163-121=9.8Y=0.17X+9.8

2X1=152X2=216Y1=68Y2=94a=Y2-Y1X2-X1=94-68216-152=0.40b=X2Y1-X1Y2X2-X1=216×68-152×94816-152=6.25Y=0.40X+6.25

3X1=37X2=63Y1=64Y2=98a=Y2-Y1X2-X1=98-6463-37=1.3b=X2Y1-X1Y2X2-Y1=63×64-37×9863-37=15.6Y=1.3X+15.6

2 回归方程的相关程度

数理统计学规定, 回归方程与实际相关程度如何, 以相关系数r来确定, 相关系数r=1时表明方程与实际完全相关, 1>r>0.8时为高度相关;r=0.5~0.8为显著相关;r=0.3~0.5为低度相关。相关系数的数学求法非常繁杂, 本文以作图法与计算结合来求。

2.1 计算法求r

用简化近似法求rr=sin (n1+n3n-12) π

式中n——分布图上总点子数π=180°;

n1、n3——Ⅰ、Ⅲ象限点子数 (见表4) ;

r1=0.81, r2=0.98, r3=0.98;

相关系数都在0.8<r<1之间, 故判断为高度相关。

2.2 作图法

具体数字见前图和表4, 查散布图符号检查表, 当n=30时, 判断错误风险率在1%情况下, nα=7。而三个图中的n2+n4都小于nα, 所以二者相关可靠, 又因为n1+n3都大于n2+n4, 所以为下相关。

结论:作图法和计算法都说明三种生产状态是正相关并可靠度为99%。

3 回归直线方程的应用

从上述分析看出所求得的锻、轧、冲件产量与耗油量;退火件产量与耗电量;炼钢产量与耗电量之间的三条直线方程与近三年来的生产实际情况高度相关, 其可信度达99%。通过这三条直线我们可以定量判定某一产量下的合理能源消耗量, 根据某一时间所发生产量及消耗量有关的位置居线上线下;从而达到宏观分析预测, 检查、控制能源消耗的目的。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要注意的问题是随着能源管理工作的加强, 节能材料的应用及节能设备的改造都会给方程带来变化因素, 这些变动因素有待实际应用中进一步分析、校正。

摘要:为了揭示能耗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收集、整理了三年来生产中的实际数据, 用线性回归方法从这些分散不规则的数据中定量找出有规律的关系——回归直线, 应用这条回归直线就可以定量预测能源消耗量与产量这两个变量之间所依存的关系。

关键词:产量,能耗,回归直线

参考文献

水稻不同穗型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篇8

关键词:水稻,穗型,穗部性状

1前言

水稻是世界最主要的3大粮食作物之一, 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5, 年产量约4.8亿吨, 占世界粮食的1/4, 全世界1/2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 同时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栽培作物之一。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 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提高水稻产量关系到国计民生[1,2,3]。近年一大批直穗型高产品种的育成, 引起了水稻研究者对稻穗姿态的关注, 颈穗弯曲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形态特征得到水稻研究者的重视, 并将其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超高产株型模式设计中[4]。徐正进等认为直立穗型有利于改善群体光照状况, 促进CO2扩散, 还可改善群体其他生态环境, 调节群体株间温度, 降低湿度, 有利于提高耐肥抗倒性, 即直立穗型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5]。也有育种家认为, 水稻穗部光合作用弱, 对产量贡献小, 下垂穗有利于冠层叶片的光合作用, 而且下垂穗降低了植株重心, 因此"叶下禾"型有利于抗倒和高产[6]。有关穗型研究日渐增多, 分别从遗传、生理、生态和解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 取得了初步成果[7]。因此有必要从不同角度对穗型进行深入研究[8], 通过调节穗型来达到提高水稻产量的目的。

2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1~2012年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水稻试验田内进行。土壤为沙性土壤, 地势平坦, 土壤肥力中等。试材包括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品种资源中的33个不同水稻品种或品系, 分别为A4、C10、C8、C26、C4、C38、A13、A8、C2、A45、C6、C16、C20、A39、A20、A26、A15、C12、A11、A17、A29、A7、C22、C24、C31、C29、C21、A32、A23、C35、C11、C18、A2。在田间种植33个小区, 3m行长, 3行区, 4月5日浸种, 4月19日播种, 采用软盘营养土旱育苗, 播种量0.16kg/m2。5月17日移栽本田, 栽植密度为30cm×20cm, 每穴1苗。栽培管理同生产田。齐穗期15天后测定颈穗弯曲度, 收获后测定穗部性状及产量。

3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穗型的变异

3.1.1 不同穗重的穗型分类

根据穗重的不同将水稻分为重穗型 (4g~5g) , 中穗型 (3g~4g) , 轻穗型 (0g~3g) 3个类型。

由表1可以看出, 水稻穗重的变异幅度较大。可以说在试验材料中存在穗重型和穗数型等不同类型的品种。从穗重来说, 本试验品种的代表性比较广泛。

由表1中可以看出, 水稻穗重的变异幅度较大。可以说在试验材料中存在穗重型和穗数型等不同类型的品种。从穗重来说, 本试验品种的代表性比较广泛。

3.1.2 不同穗角的穗型变异

根据穗颈角将水稻穗型分为直立型, 半直立型, 弯曲型3个类型。其中水稻穗颈角0°~30°为直立型穗型, 30°~60°为半直立型穗型, 大于60°则为弯曲型穗型。

由表2可以知道, 水稻穗颈角的变异幅度较大。可以说在试验材料中存在直立型、半直立型和弯曲型等不同类型的品种。从穗颈角来说, 本试验品种的代表性比较广泛。

3.2 不同穗重品种与产量的关系

由图1可知, 穗重与产量有正相关趋势。但相关不是很显著, 说明可以通过提高穗重达到增产的目的。但在一定程度上, 也可以通过提高穗数或穗重和穗数两者兼顾来提高产量。

3.3 穗重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从表3可以知道, 不同品种穗部性状差异比较大, 并且二次枝梗的相关性状的变异幅度大多高于对应的一次枝梗的相关性状 。因而实践当中可能对二次枝梗的相关性状进行调控要比对一次枝梗的相关性状进行调控更容易得到实现。

一次枝梗瘪粒数、二次枝梗瘪粒数与穗重呈比较显著的负相关, 因此我们可以设想通过降低水稻的一次枝梗瘪粒数以及二次枝梗瘪粒数提高结实率, 从而增加穗重来达到水稻高产的目标。

3.4 不同穗角品种与产量的关系

由图2可以看出, 穗角与产量基本上可以说不相关, 说明穗角不同的各种穗型水稻都可能实现高产的目标。

3.5 不同穗型之间关系

从表4中可以看出, 直立型多属于重穗型, 半直立型主要是轻穗型, 弯曲型主要是中穗型和轻穗型。因此, 实践中, 我们对穗角穗型可以结合穗重穗型。按照穗重穗型通过穗数型或穗重型去实现高产的目标。

从表4中可以看出, 水稻的穗角穗型和穗重型穗型等不同穗型分类之间有不同程度的交叉, 但又有一定的规律, 其中直立型多属于重穗型, 半直立型主要是轻穗型, 弯曲型主要是中穗型和轻穗型。因此, 实践中, 我们对穗角穗型可以结合穗重穗型。按照穗重穗型通过穗数型或穗重型的调节方法去实现高产的目标。

4结论

研究表明, 水稻穗重与产量有正相关趋势。可以通过降低水稻的一次枝梗瘪粒数以及二次枝梗瘪粒数, 提高结实率, 从而增加穗重来达到水稻高产的目标。穗角与产量基本上不相关, 说明穗角不同的各种穗型水稻都可能实现高产的目标。

研究还表明, 水稻的穗角穗型和穗重型穗型等不同穗型分类之间有不同程度的交叉, 育种实践当中可以把穗角穗型和穗重型穗型结合起来。直立型、半直立型水稻出现重穗型的几率较大, 而穗重与产量又有正相关趋势, 所以实践中可通过培育直立型、半直立型大穗实现高产目标。当然, 由于本试验所选取的试材有的类型可能代表性还不够, 试验结果有的还值得商榷。

参考文献

[1]黄璜.水稻穗颈节间组织与颖花数的关系[J].作物学报, 1998, 24 (02) :1993-2000.

[2]袁隆平.两系法杂交稻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 1990 (23) :1880-1882.

[3]邓启云, 马国辉.亚种间杂交水稻维管束性状及其与籽粒充实度关系的初步研究[J].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2, 12 (02) :1680-1684.

[4]徐正进, 陈温福, 曹洪任等.水稻穗颈维管束数与穗部性状关系的研究[J].作物学报, 1998, 24 (01) :47-154.

[5]徐正进, 陈温福, 张龙步等.水稻穗颈维管束性状的类型间差异及其遗传的研究[J].作物学报, 1996, 22 (02) :167-178.

[6]王昌华, 徐正进, 夏永胜等.水稻穗部性状及其与产量相关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 2007, 3 (02) :55-68.

[7]徐正进, 陈温福.水稻品质性状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3, 18 (02) :144-148.

产量关系 篇9

1 研究区概况

八五二农场距双鸭山市约100km, 农场位于北纬46°06′30″~46°37′30″, 东经132°18′~132°54′, 海拔50~100m, 地处黑龙江省东部, 完达山北麓, 挠力河中游, 三江平原上的宝清县内以东地区, 地处中高纬度, 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2.3℃, ≥10℃的积温为2397℃, 平均无霜期124d,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200h以上。农场冬季虽然寒冷干燥, 但作物生长季节却雨量充沛, 热量充足, 日照时间长,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2 资料来源与处理方法

玉米的产量统计资料来自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 包括1984~2006年的历年总播种面积、总产、单产等。气象资料采用黑龙江省气象局的有关数据库和八五二农场气象站的部分统计数据。

为了研究产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利用产量分解气象统计模型, 将实际产量分解为趋势产量、气象产量和随机波动产量[4], 即Y=Yt+Yw +Ys, 式中Y为实际产量, Yt为趋势产量, Yw为气象产量;Ys为随机波动产量。趋势产量是由相对稳定的惰性少变因子 (主要是指农业技术因子) 决定, 表现为产量的正函数。对趋势产量进行处理, 就可以有效地去掉产量序列中那些由于农技措施的进步等自然与非自然因素影响的部分, 这样就可以突出有关气象因素的影响。因此, 对于趋势产量的处理是很重要的。

常见的分解方法很多, 其中利用直线滑动平均法模拟趋势产量[4]和正向多项式分解法[5,6,7]是常用的方法。本文选用调和权重的方法, 把产量进行分解, 分解出趋势产量。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粮食产量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气象产量的变化也在不断变大, 前后期不具备时序的可比性,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 为此做如下变换, Yw= (Y-Yt) /Yt, 式中Yw为相对气象产量, 本文选用相对气象产量与气象因子找寻相关关系[8]。

3 玉米各生育期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根据玉米的生育特点和生理特征, 参照东北地区春玉米的具体情况, 把玉米的发育分为4个阶段, 即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1,2,9]。本文分别对4个阶段的气象因子和气象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获得不同阶段的气象因子相关系数, 确定主要气象因子, 为以后分析产量做好铺垫。

3.1 苗期 (4月下旬至6月中旬)

在苗期阶段, 历经种子的萌发、出苗及苗期生长。各个气象因子与气象产量的关系经过计算, 得知气象产量与积温和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538和0.471, 是这个时期的两个主要气象因子, 而与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则表现为中等相关性。这个时期降水能够促进幼苗出土, 在苗生长时期, 降水有利于前期壮苗和进行营养生长的能量储备;玉米是喜温作物, 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玉米的发芽、出苗[2,9], 积温是这个时期最主要的气象因子。

3.2 拔节期 (6月下旬至7月中旬)

在拔节期阶段, 玉米的生长速度加快, 光合作用加强, 植株生长量急剧增加。由于此阶段的温度很高, 叶面蒸腾作用强烈, 玉米的生理代谢活动旺盛, 耗水量进一步加大, 一般要占总耗水量的38%[2,9]。各个气象因子与气象产量的关系经过计算, 气象产量与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304、0.316、0.362和0.313, 可以看出它们是这个时期的主要气象因子。

3.3 抽雄期 (7月下旬至8月中旬)

在抽雄阶段, 玉米要经过吐丝和灌浆的生理阶段, 自大喇叭口期至开花阶段是决定穗数、受精花数的关键时期, 若水分不足则会引起小花大量退化和花粉粒不能健全发育, 从而降低穗粒数;开花后进行子粒形成、灌浆阶段, 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适宜的积温。在这个阶段中, 保证土壤水分相对充足, 为植株高效率制造有机物质并顺利向子粒运输, 实现高产创造适宜的条件。各个气象因子与气象产量的关系经过计算, 气象产量与日照时数的相关系数为0.429, 是这个时期的主要气象因子, 其它气象因子呈中等相关性。

3.4 成熟期 (8月下旬至9月下旬)

成熟期是玉米形成有效产量的关键时期, 日照充足、高温、少雨、晴好的天气条件有利于春玉米的安全成熟和收获, 若产区的降水偏少, 就会出现“秋吊”现象, 此阶段若遭受障碍型低温冷害, 对产量的影响更大。各个气象因子与气象产量的关系通过分析得知, 积温和日照时数是这阶段的主要气象因子, 与气象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66和0.421;降水量是次要气象因子, 相关系数为0.345。

4 对八五二农场玉米的单产分析

根据八五二农场提供的玉米有关资料, 在1985~2006年, 玉米产量总的趋势是逐年增长的, 符合农业生产的发展, 产量减产的年份是1991、1992、1993和2000年, 特别异常的年份出现在1993年和2000年, 其每公顷产量仅有1443.0kg和2395.5kg, 尤其是2000年与相邻各年的单产 (1999年每公顷产量为6952.5kg, 2001年每公顷产量为7365.0kg) 相差甚远, 导致减产的原因就是气象因子。

通过与正常年份 (1999年和2001年) 的气象因子进行比较, 可知降水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分析1991、1992、1993和2000年各生育期的降水量, 可知在苗期阶段, 降水量相差不多, 1993年的降水量略少, 比其它年份少100mm左右, 出现坏种和芽苗干枯现象, 2000年的降水量适宜;在拔节阶段, 1993年的降水量仅为289mm, 比同期的平均值少400mm左右, 2000年的降水量为412mm, 比同期的平均值少317mm左右, 玉米生长发育受到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1993年;在抽雄阶段, 1993年的旱情没有得到缓解, 降水量只有782mm, 比同期的平均值少488mm, 引起小花大量退化, 造成雌穗抽出困难, “卡脖旱”严重影响产量, 2000年的旱情得到极大的缓解, 降水量达到1705mm, 比平均量反而多480mm, 造成了涝情;在成熟期, 1993年的降水量达到1577mm, 比同期平均值多410mm, 造成了涝情, 对玉米的收获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 1993年玉米前3个生育期降水量严重不足, 成熟期又有涝情, 这些因素对玉米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每公顷产量只有1443.0kg;2000年虽然只在拔节阶段出现干旱现象, 但是这阶段是玉米发育的重要时期, 干旱严重影响产量[3], 在抽雄阶段又发生水涝, 因此每公顷产量只有2395.5kg。

5 结论

a.在出苗期, 降水量和积温与气象产量呈较强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471和0.538, 是这个时期的主要气象因子。

b.在拔节期, 相对湿度、积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与气象产量的相关性均为中等相关性, 这与玉米的生长、发育的需求一致。

c.在抽雄期, 日照时数与气象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429, 其它因子呈中等相关性。

d.在成熟期, 积温和日照时数是这个时期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关系数分别为0.4266和0.421;降水量呈中等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0.345。

e.在1985~2006年, 产量发生异常的年份是1991、1992、1993和2000年, 特别是1993年和2000年, 经过分析统计计算, 是由于降水异常的原因而导致大幅度减产。

f.降水量在玉米出苗期和拔节期相当重要, 尤其是在拔节期。1993年和2000年的大幅度减产就是在拔节期发生了很大的旱情所致。

摘要:利用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玉米生长的有关资料, 分析不同生长阶段的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与气候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气候产量与积温在玉米的苗期和成熟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降水量在玉米苗期是主要的气象因子之一;日照时数与气候产量在玉米的抽雄期和成熟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玉米苗期和拔节期降水量的异常, 导致了八五二农场玉米1993年和2000年的产量大幅度减产, 通过相关性分析, 结果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八五二农场,玉米,生长期,气象产量,相关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全国气候影响评价[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7.

[2]桑以琳.土壤学与农作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3]黄斌, 郭江勇, 张洪芬, 等.陇东玉米拔节至抽雄期降水与产量及生物量的相关性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25 (1) :172-175.

[4]王江山.生态与农业气象[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5.

[5]千怀遂, 魏东岚.气候对河南省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变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00, 15 (2) :149-154.

[6]赵峰.河南省冬小麦气候适宜性变化研究[D].河南大学, 2002.

[7]刘静, 张晓煜, 杨有林, 等.枸杞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 2004, 25 (1) :17-22.

[8]ZHANG J Y, LI X Q.The Characterization of Other Yield for Global Crop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re-cipit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1999, 10 (3) :327-332.

产量关系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研究区概况

试验研究区位于黑龙江省庆安县的黑龙江水稻灌溉试验中心站试验研究基地。该县属于低山丘陵平原区,海拔高度在160~820 m,农业区平均海拔高度在200 m左右。气候特征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温凉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全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599 h;年平均气温为1.69℃;无霜期128 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77 mm。供试土壤含有机质44.44 g/kg、全氮2.16 g/kg、全磷1.75 g/kg、全钾22.49 g/kg。

1.2 试验方案设计

试验处理以控制灌溉技术为基础[3,4,5],每年各配置5个施肥水平[6,7,8,9,10],2009年分别为179、201、224、246、268 kg/hm2;2010年分别为320、360、400、440、480 kg/hm2;2011年分别为240、280、320、360、400 kg/hm2,开展了5个试验处理的3次重复试验。各试验小区的面积均为100 m2;灌水和排水均采用单灌、单排方式;灌排水量计量均采用水表计量方式;各试验小区之间均采用隔水隔板进行隔水处理。试验中不同施肥水平的氮、磷、钾施肥量均采用2.0∶1.0∶1.5比例关系。其中,氮肥的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施肥量采用4∶3∶2∶1比例关系;磷肥采用8∶0∶2∶0比例关系;钾肥采用8∶0∶2∶0比例关系。基肥、蘖肥、穗肥、粒肥的施肥方法是:基肥春季整地时一次性全层混和施入;蘖肥插秧后5 d和10 d分2次撒施,2次的施肥比例为1∶2;穗肥幼穗分化开始后5 d和10 d分2次撒施,第1次幼穗分化开始后5 d氮肥的1/2和磷肥混施,第2次幼穗分化开始后10 d氮肥余下的1/2和钾肥混施;粒肥齐穗时一次性撒施。

2 结果与分析

2009—2011年控制灌溉技术的施肥水平与产量结果见表1。根据施肥水平与产量资料绘制的散点图可知,施肥水平与产量之间呈抛物线关系,因此选用一元二次多项式拟合了施肥水平与产量关系。初步获得的一元二次线性方程为:Y=2 249.3+36.882X-0.044X2,R=0.887 5。其中Y为产量,单位为kg/hm2;X为施肥水平,单位为kg/hm2。

表2是进行变量转换(令Z1=X、Z2=X2)而获得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Y=2 249.3+36.882Z1-0.044Z2的二元线性关系回归关系方差分析表。经查表得F0.01(2,12)=6.93,因F>F0.01(2,12),因此表明二元线性关系回归关系是极显著。

应用F检验法对二元线性回归方程Y=2 249.3+36.882Z1-0.044Z2的偏回归系数36.882和-0.044进行显著性检验得知:F36.882=12.017 698、F-0.044=7.329 328 7,经查表得F0.01(1,12)=9.33、F0.05(1,12)=4.75,因F36.882>F0.01(1,12)、F-0.044>F0.05(1,12)。表明偏回归系数36.882达到极显著,而偏回归系数-0.044达到显著,因此Y=2 249.3+36.882Z1-0.044Z2关系成立,即施肥水平与产量之间成立的数学模型为:

表3是根据施肥水平与产量关系数学模型Y=2 249.3+36.882X-0.044X2制作的分析表。从表中增产与增肥比值可以看出,在目前施肥技术水平条件下,增量施肥的增产效应逐渐减少,直到420 kg/hm2施肥水平时产量达到最高,其后随施肥水平的增加反而产生了负面的减产效应。

图1是根据施肥水平与产量关系数学模型Y=2 249.3+36.882X-0.044X2制作的分析图。当施肥水平为200 kg/hm2以下水平时,增产与增肥比值在20以上范围,处于增产高效益区;当施肥水平为200~300 kg/hm2水平时,增产与增肥比值在20~10范围之间,处于增产中效益区;当施肥水平为300~400 kg/hm2水平时,增产与增肥比值在10以下范围,处于增产微效益区。当施肥水平为400 kg/hm2以上水平时,增产与增肥比值在3以下范围,基本处于减产负效益区。

3 结论与讨论

寒地水稻品种龙盾104的施肥水平与产量关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水平与产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水平的数学模型Y=2 249.3+36.882X-0.044X2,相关系数R=0.887 5。其中Y为产量,单位为kg/hm2;X为施肥水平,单位为kg/hm2。根据施肥水平与产量关系数学模型Y=2 249.3+36.882X-0.044X2,当施肥水平为200 kg/hm2时,产量达到7 865.70 kg/hm2水平;当施肥水平为300 kg/hm2时,产量达到9 353.90 kg/hm2水平;当施肥水平为400 kg/hm2时,产量达到9 962.10 kg/hm2水平;当施肥水平为420 kg/hm2时,产量达到9 978.14 kg/hm2的最高水平,其后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产量反而减少。在180~480 kg/hm2试验施肥水平范围内,增量施肥的增产效应逐渐减少,直到420 kg/hm2施肥水平时产量达到最高,其后随施肥水平的增加反而产生了负面的减产效应。施肥水平与产量关系数学模型分析图可知,在施肥水平为200~300 kg/hm2的增产中效益区范围,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因此黑龙江省的水稻增产潜力还是比较大。但是考虑到化肥对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11,12,13,14,15],在保证一定单产水平条件下,应尽量采取少施化肥的措施。

注:施肥水平为100~200 kg/hm2,为增产高效益区;施肥水平为200~300 kg/hm2,为增产中效益区;施肥水平为300~400 kg/hm2,为增产微效益区;施肥水平为400~500 kg/hm2为减产负效益区。

目前,黑龙江省水稻平均产量在7 500 kg/hm2左右,为了达到适度增产目标,黑龙江省的平均施肥水平最低应控制在200 kg/hm2水平。当水稻稻谷价格为2.6元/kg、氮肥价格为1.6元/kg、磷肥价格为2.8元/kg、钾肥价格为3.5元/kg,氮、磷、钾施肥比例为2.0∶1.0∶1.5时,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与施肥增加成本支出平衡点的增量化肥产出率约为2倍,只有增量化肥的产出率大于2倍,才能达到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大于施肥增加成本支出。考虑到化肥对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在保证一定单产水平条件下,应尽量采取少施化肥的措施,严禁采用400 kg/hm2以上的施肥水平的水稻生产方式。

摘要:为探索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施肥水平与产量关系,以水稻品种龙盾104进行了不同施肥水平的3次重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180~480 kg/hm2试验施肥水平范围内,施肥水平与产量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关系;在现有施肥技术水平条件下,增量施肥的增产效应逐渐减少,直到420 kg/hm2施肥水平时产量达到最高,其后随施肥水平的增加反而产生了负面的减产效应;在目前7 500 kg/hm2水稻平均产量基础上达到适度增产目标,施肥水平最低应控制在200 kg/hm2水平;在保证一定单产水平条件下,应尽量采取少施化肥措施,严禁采用400 kg/hm2以上施肥水平的水稻生产方式。

【产量关系】推荐阅读:

牧草产量07-21

产量研究05-21

产量指标06-14

产量因素07-11

煤矿产量07-13

制种产量07-13

经济产量08-18

产量品质08-28

煤炭产量08-28

早稻产量09-05

上一篇:现代企业的授权管理下一篇:课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