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结构

2024-10-01

产量结构(通用7篇)

产量结构 篇1

摘要:原油产量是油田的基本生产指标, 按照不同的标志分组可以有多种组成方式, 每种组成方式中影响原油产量的因素不同, 本文从原油产量结构入手分析, 结合生产实际, 对影响原油产量结构的因素进行系统评价, 在此基础上提出原油产量结构优化对策。

关键词:产量结构,对策研究

1 原油产量结构的分类

原油产量可以按不同标志分组, 通常有:按年度产量构成、按阶段新、老区产量构成、按油藏类型等标志分组。通过分组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原油产量构成, 从而可以对各项构成因素对原油产量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结合生产实际, 原油产量可以按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构成分析。

一是按年度产量构成分类:原油产量可以分为自然产量、措施产量及新井产量;该类构成主要从年度工作量及老区递减分析入手, 可以反映年度新井投产效果、各类措施的增产效果以及老区自然产量递减情况, 因此可以从工作量投入情况及老区稳产基础的角度分析对原油产量构成的影响因素。

二是按阶段新、老区产量构成分类:原油产量可以分为新区新井、老区老井以及老区新井;其中, 新区新井可以反映每年储量动用规模及品位级别, 老区新井可以反映老区油藏新增可采储量规模及效果, 老区老井可以反映老区油藏稳产及措施综合效果。

三是按油藏类型构成分类:原油产量可以分为断块油藏、低渗油藏及稠油油藏。从不同油藏类型的储量动用、新建产能、新增产能以及老区油藏产量的角度反映各油藏类型对产量的影响大小。

四是按开发特征指标分类:原油产量可以按含水阶段、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阶段以及剩余速度等阶段进行构成分类, 主要从开发指标级别角度反映原油产量构成。

2 影响原油产量结构的因素

原油产量的变动是由构成原油产量的各部分变动引起的, 不同的构成方式影响因素不同。对年度产量构成方式, 影响新井产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新井钻遇情况、当年新井是否强化及强化程度等;影响措施的主要因素包括:纵向、平面剩余油认识程度、注水效果等;影响自然产量的因素主要为:油藏稳产基础的强弱, 注水开发效果 (主要包括注采对应率、水驱动用程度等指标) 以及管理因素等。

对于阶段新、老区构成:影响新区新井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当年新增动用储量规模及储量品位, 其次是注水开发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影响老区老井产量的主要因素是老区注水开发效果及措施效果;影响老区新井产量的主要因素是老区剩余油认识程度及后续注水开发效果。

对于不同油藏类型构成:断块油藏产量主要受层系井网完善程度、措施效果等因素影响;低渗油藏产量主要受注采井网、地层能量、单井产量等因素影响;稠油油藏产量主要受蒸汽吞吐周期效果有关。

3 产量结构优化对策

针对上述提到的影响产量的因素, 对其进行调整优化,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勘探开发一体化, 提高新区产能建设质量及新区新井效果。

加强未动用储量评价认识, 以提高方案产能达标率、达产率为核心, 在方案前期论证、井位设计、钻井运行、投产方案等各个环节强化组织运行衔接, 从而有力促进新老区产能建设质量的提高。

二是利用油藏工程与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 提高剩余油认识程度, 改善老区挖潜效果。

断块油藏:重点针对目前层系、井网混乱, 井况问题突出, 储量控制程度低, 注采对应率低的矛盾, 以“提高两个储量控制”为中心, 通过深化精细油藏描述工作, 加强老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和开发分析、经济评价体系的研究, 注上水与注好水相结合, 搞好井网完善与零散挖潜, 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

低渗油藏:重点针对注采井距大、难以建立有效驱替压差, 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的矛盾, 以“提高注水质量, 恢复地层能量”为中心, 通过加密优化注采井距, 完善注采井网, 强化水井攻欠增注以及水质治理, 进一步提高采油速度及采收率。

稠油油藏:重点针对目前老区边部储量控制程度低, 内部吞吐末期开发效益差, 部分储量直井或冷采开发效果差以及停产报废区多的矛盾, 下步重点以提高和充分利用现有储量资源控制与动用为中心, 依托目前先进的理论技术和实践经验, 强化工艺配套, 提高采收率

三是通过一体化治理、注采完善等措施, 培养措施潜力, 提高措施有效率。

坚持以注采井网完善、油水井联动为中心的措施工作思路, 实现由摸措施向培养措施潜力的转移, 围绕油藏储量动用率、采收率的提高、稳产基础的增强, 重点加大扶停、大修、压裂、转周等稳产类措施的实施。

四是优化产液结构, 提高低含水井液量、降低高含水井液量, 提高低含水井产量贡献率。

结合我厂实际, 对于处于高含水阶段的断块油藏, 一方面通过实施产液结构调整, 综合治理低效电泵井;另一方面转变观念, 实施多种措施, 提高低效抽油机井综合效益。对于处于中低含水期的低渗油藏主要从完善井网, 精细注水入手, 提高水驱储量动用, 结合解堵、压裂等工艺措施, 有效提高注水量。

4 结论

(1) 原油产量有多种构成方式, 不同的原油产量构成影响因素不同, 因此需要对各种构成的影响因素分类具体分析。

(2) 对未动用储量进行系统评价, 加强方案前期论证、井位设计、钻井运行、投产方案等各个环节的组织衔接是提高新区新井产量的关键。

(3) 针对分类油藏产量构成的特点, 从不同类型油藏影响产量因素入手, 利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等方法, 可以提高剩余油认识程度, 有效提高老区挖潜效率。

(4) 坚持以注采井网完善、油水井联动为中心的措施工作思路, 实施由摸措施到培养措施潜力的转移是提高措施有效率的有效途径。

(5) 通过优化断块、低渗油藏产液结构, 可以提高低含水井产量贡献率,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改进隔仓板结构提高磨机产量 篇2

1 粉磨系统工艺流程

物料经计量配料后由皮带机输送入磨, 出磨物料和矿渣粉一同进入磨尾斗式提升机提升进入K型选粉机分选, 分选后的粗粉再回磨粉磨。磨机通风用除尘器收集下来的细粉也进入斗式提升机入选粉机。选粉机旁路风用除尘器收集下来的细粉和选粉机细粉一同进入成品提升机入成品库。

2 存在问题

磨机装载量满负荷运行后, 生产P·C42.5水泥时, 成品细度45μm筛余为6%~8%, 80μm筛余为0.6%~0.8%, 水泥3d抗压强度>25MPa, 28d抗压强度>48MPa。虽然掺入矿渣粉后水泥强度较好, 但产量仅为80~82t/h (不含掺入矿渣粉) , 低于同类型的江苏如东万豪水泥公司水泥粉磨系统[1]。如东万豪公司的Φ3.8m磨产量在100t/h以上, 其工艺和配置基本相同, 仅磨机生产厂家不同, 磨内隔仓板结构不同。

一仓饱磨时表现为磨头返料, 磨尾不出料, 磨尾除尘器风机电流大幅降低, 电流从正常运行170A左右降为130A左右。正常运行时, 选粉机主轴电流仅为60A左右, 循环负荷率为30%左右。为了加大循环负荷率, 将磨尾除尘器风机运行频率由40Hz增加到48Hz。风机电流由170A上升到185A, 产量略有增加, 达83~85t/h。急停磨后进磨内检查, 发现一仓球料比较小, 球露出料面仅5~10mm, 一仓隔仓板前物料80μm筛余为44.8%。二仓内存料量很少, 双层隔仓板中二仓面篦板篦缝堵塞较严重, 隔仓板后料80μm筛余为30.2%, 出料篦板处料80μm筛余为7.8%。隔仓板前后物料筛余相差14.6%, 明显为隔仓板过料能力不足。

3 原因分析

据文献[2]介绍, 隔仓板过料能力主要与物料流速及篦板或筛板通孔面积有关系, 隔仓板一仓面篦孔宽度为10mm, 经测量计算通孔率约10%, 按经验通孔率大小基本合适。但隔仓板筛板实心部分面积较多, 导致通孔率较小。另外隔仓板架结构不合理, 过料空间过小, 也影响筛板的有效通孔率。

4 改进措施

4.1 隔仓板筛板筛孔的改进

调整筛孔结构尺寸, 加大其过料能力。改进前后的筛孔结构及尺寸对比见图1。

4.2 隔仓板篦板的改进

针对二仓部分Φ12mm小段磨损后同粗粉一起返回一仓, 易堵塞篦板篦缝的情况, 将隔仓板中的篦板一仓面篦缝宽度改为12mm, 使其通孔率达12%左右, 并将原二仓面篦板篦孔排列方式由同心圆改为放射状排列, 同时将篦缝宽度由10mm改为6mm。

4.3 隔仓板架的改进

筛板调整后, 磨机台时产量上升到86~88t/h, 但循环负荷率仍偏低, 只有45%左右。经分析, 磨机过料能力还是偏低。

为此, 我们决定改进KHM隔仓板结构, 将隔仓板板架宽度由150mm改为100mm, 同时取消了原有的中间筋板, 使筛板的有效通孔率上升到14%。改进前后的隔仓板架结构见图2。

5 改进后效果

生产P·C42.5水泥时产量上升到96~98t/h, 循环负荷率上升至100%左右。磨尾除尘器风机运行频率改为42Hz, 也能满足使用。改进后相关设备运行情况见表1。

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 进磨内检查发现, 磨内两仓球料比都基本合适, 隔仓板中的两面篦板篦孔没有被段堵塞情况。循环负荷率加大后, 减小了水泥过粉磨现象, 标准稠度用水量从27.2%~27.9%降为26.1%~26.6%。其他性能无明显变化。

6 结论

1) 圈流磨的磨内结构要适应圈流磨的特点, 隔仓板的过料能力要较开流磨大。

2) 圈流磨的循环负荷率不宜低于50%, 在100%左右为宜。

参考文献

[1]徐怀洲, 吉文清.Φ3.8m×13m水泥磨试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J].水泥, 2010 (10) :45-46.

产量结构 篇3

浙江省水产品总量近年来处于稳步增长阶段, 但是海洋捕捞产量在水产品总量中占有很大比例, 长此以往, 对浙江省水产业的发展不利, 因此运用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 对浙江省水产品总量及其组成进行关联分析, 以期为浙江省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

1 数据来源

分析数据来源于浙江省渔业经济统计资料, 包括2008~2013年的水产品总量、海洋捕捞产量、海水养殖产量、淡水捕捞产量、淡水养殖产量和远洋渔业产量。X0、X1、X2、X3、X4、X5分别代表浙江省水产品总量、海洋捕捞产量、海水养殖产量、淡水捕捞产量、淡水养殖产量和远洋渔业产量序列。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 通过对浙江省水产品总量的动态发展趋势进行量化分析, 完成对水产品总量系统内时间序列有关统计数据几何关系的比较, 求出参考序列与各比较序列之间的灰关联度。根据浙江省2008~2013年的各类水产品产量, 建立灰关联分析模型, 分析影响浙江省水产品总量的各因子所占比重。

2.1 灰色关联度分析

(1) 对原始统计数据序列进行初值化的处理。母序列X0, 子序列Xi, 新序列。

(2) 求差序列。记Δi (k) =x'0 (k) -x'i (k) , Δi= (Δi (1) , Δi (2) , …。Δi (n) ) , i=0, 1, 2, …, m。

(3) 求两极最大差值M与最小差值m。记

(4) 求关联系数:

式中:灰关联度γ (X0, XI) 简记为γ0i, k点关联系数γ0 (x0 (k) , xi (k) ) 简记为γ0i (k) , M和m分别为所有比较序列各个时刻绝对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ξ为分辨系数, 取值范围为 (0, 1) , 一般取ξ=0.5。

(5) 计算关联度。

3 结果

对浙江省2008~2013年水产品总量、海洋捕捞产量、海水养殖产量、淡水捕捞产量、淡水养殖产量和远洋渔业产量的原始统计数据序列, 即对X0、X1、X2、X3、X4、X5序列分别进行初值化处理, 并计算差序列, 计算得到最大差值为M=0.4377, 最小差值为m=0, 用灰色关联度公式计算得到相应关联系数 (具体见表1) 。

通过表1和灰关联度公式求得各产量对应的灰色关联度分别如下:

r01=0.9453、r02=0.8725、r03=0.7806、r04=0.7917、r05=0.6249

4 讨论与分析

4.1 浙江省水产品产量的发展趋势

由上图可知, 浙江省水产品总量从2008~2013年保持500×104t左右, 水产品产量逐年成上升的趋势, 平均年涨幅较小, 而海洋捕捞产量明显占有较大比重, 也可以看出浙江省海洋捕捞能力呈上升趋势。但从深层次方面来看, 其趋势向不利于渔业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向发展, 威胁到了渔业生态资源及环境的平衡发展。总体而言, 海洋养殖产量和淡水养殖产量在浙江省水产品总量中所占比重相当, 而海水养殖产量和淡水养殖产量基本维持在80×104t左右, 远洋渔业产量近年来有较大的增幅, 淡水捕捞产量则常年处于较低产量水平。

4.2 灰关联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浙江省水产品总量及其组成产量为例进行关联分析, 经过相关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可以知道:r01>r02>r04>r03>r05。即海洋捕捞产量是影响浙江省水产品总量的最大因子, 其次是海水养殖产量、淡水养殖产量、淡水捕捞产量和远洋渔业产量。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和统计结果相比较, 可以说明,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 对影响浙江省水产品总量的海洋捕捞产量、海水养殖产量、淡水捕捞产量、淡水养殖产量和远洋渔业产量进行分析是适用的。

浙江省海洋捕捞产业主要在宁波、舟山、温州、台州这四个地区, 并且它们的海水养殖产业发展处于优势地位。但是, 浙江省内陆地区的淡水捕捞及淡水养殖产业发展处于滞后地位, 调整内陆地区的水产业结构有助于浙江省水产业的长期发展。浙江省捕捞产业强于养殖产业, 但是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 捕捞产业势必受到一定的影响, 而大力发展养殖业有助于缓解浙江省水产品总量的缺口。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 可知在浙江省水产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 海洋捕捞产量若受到减产, 则需水产养殖产量的填补, 才能使水产品总量趋于稳定, 使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根据浙江省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针对性建议:

4.2.1 开展渔业资源增殖工作, 加强基础性资源的投入。

多渠道开展渔业增殖工作, 政府应加强基础性资源配置加大研发投入, 开展水产养殖产业的生态平衡工程研究建设;发展人工鱼礁增殖渔业项目, 有利于渔业产业的资源增殖, 也有利于渔业资源修复和可持续发展。

4.2.2 控制海洋捕捞强度, 鼓励发展远洋渔业。

近几年来, 浙江省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和环境的恶化, 加速了近海渔场的衰退, 抑制了海洋水产品总量的增长。在海洋捕捞上, 重点加大浙江沿海渔业资源修复力度, 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 以此来提高捕捞经济鱼类资源量;逐步开展并实施TAC制度, 控制近海捕捞强度, 同时积极扶持和发展远洋渔业, 向远洋进军。

4.2.3 调整海洋捕捞产业结构, 优化渔具作业方式。

对浙江省海洋捕捞作业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可以从优化捕捞作业结构入手, 以此来推进捕捞渔业的多元化发展。一是在加快捕捞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 改造捕捞作业结构, 严格限制帆张网等网具的捕捞作业。二是在不损害沿海渔业生态系统的前提下, 适度发展变水层快速拖网等作业方式。优化其作业方式, 逐步调整渔获物的类别和组成结构, 终使浙江省海洋捕捞产业健康发展。

4.2.4 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 减轻捕捞对资源的压力。

由于浙江近海的捕捞力超过了渔业资源的再生繁殖力, 大部分的经济渔类都过度开发利用, 浙江传统的以海洋捕捞生活的渔民面临生存生计上的困境, 捕捞渔民则有必要转产转业, 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循环的渔业产业结构, 以此推动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来提高渔民生活水平, 促进渔业资源的生态平衡。通过政府部门的教育培训, 来打造新型专业化、规范化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职业渔民, 提高渔民整体素质, 以实现海洋捕捞产业的提质增效。具体管理政策可以是政府管理部门对转产专业渔民实施专项补贴, 以此减轻捕捞对渔业资源的压力。

4.2.5 健全渔业管理机制, 发展现代海洋渔业, 推动新型海洋强国建设。

建立现代渔业管理制度, 需要政府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渔业生产专业化的管理机制, 加强基层渔民的管理和建设, 加强海洋渔业的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违规违法的行为。确保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完善配套的监督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禁渔期、禁渔区, 切实保护渔业资源。而国际国内渔业政策法规的形成与发展、渔业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制度与措施、问题与对策等等都还有待学者近一步研究。

发展现代海洋渔业的战略意义有三点, 即现代海洋渔业的发展将有利于充分发挥渔业的基础渔业优势, 以此来维护社会稳定 (尤其是对于世代靠海为生的传统渔民) ;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在21世纪里, 海权是一个强国的体现, 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对于维护我国海权有非常重要意义)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渔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海洋渔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需要建立国内海洋产业人才培育机制, 引进高素质海洋人才, 加大对年轻海洋知识领域人才的培养, 提高海洋领域的科技发展水平, 保证渔业产业科技的研发能力, 推动新型海洋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思峰, 谢乃明, 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第四版)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1-224.

[2]陈新军.灰色系统理论在渔业科学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26-63.

[3]陈新军, 周应祺.中国海洋渔业人力资源结构的灰色分析及其预测[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1, 21 (1) :22-29.

[4]陈新军, 周应祺.中国渔业产量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 2002, (2) :30-33.

[5]吴伟.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湖泊污染对渔业损失的影响[J].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7, 16 (3) :214-218.

[6]宋伟华, 池弘福, 杨建华.灰色系统理论在浙江省海洋捕捞作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Ⅰ) [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1999, 18 (4) :296-300.

[7]宋伟华.灰色系统理论在浙江省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Ⅱ) [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2001, 20 (2) :91-96, 111.

[8]严小梅, 胡绍坤, 施须坤.太湖银鱼资源变动关联因子及资源测报方法探讨[J].水产学报, 1996, 20 (4) :307-313.

[9]王寿兵.丹江口水库渔获量及其相关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6, 12 (1) :4-7.

[10]陈林兴, 周井娟.中国海洋渔业产量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统计观察, 2009, 29 (16) :84-85.

产量结构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赫山区八字哨镇关王坪村, 为农业综合开发农田。通过综合开发, 水田形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格局, 地势平坦, 排灌方便, 前作冬闲, 稻作类型双季早稻田。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常规早籼稻中早39。

1.3 试验设计

选择7寸久保田高速插秧机实行机械插秧, 在行距 (25cm)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试验共设5个株距处理, 分别为10cm (40.20万蔸/hm2) (A) 、12 cm (33.30万蔸/hm2) (B) 、14 cm (28.65万蔸/hm2) (C) 、16 cm (25.05万蔸/hm2) (D) 、18 cm (22.20万蔸/hm2) (E) , 周围设2.5 m宽的保护行, 不设重复, 小区面积133.4 m2。

1.4 试验经过

试验于2014年3月21日进行播种, 采用流水线播种机播种, 每盘播湿芽谷150 g左右 (干重120 g) , 并在秧盘底部铺设麻地膜促进秧苗盘根。播种后, 将机插硬盘置于工厂化育秧大棚钢架上, 定期喷水[1,2,3]。4月9日采用7寸久保田高速插秧机进行移栽, 秧龄为19 d, 叶龄为2.6叶, 机插时每蔸4~5株, 漏蔸率控制在2%以下, 返青期为4月14日[4,5,6]。施40% (21-7-12) 配方肥525 kg/hm2作基肥, 返青后立即施尿素150 kg/hm2作追肥, 其他田间管理均按常规标准进行。

1.5 调查与统计

1.5.1基本苗调查。移栽后第5天对各处理进行基本苗数调查, 5点取样, 每点调查20蔸, 记录每点苗数, 并计算基本苗数。

1.5.2 分蘖动态调查。每个处理固定调查20蔸, 自基本苗数调查后每6 d调查1次, 直至苗数下降, 计算最高苗数。

1.5.3 有效穗调查。黄熟期每个处理调查分蘖动态, 调查固定的20蔸, 计算有效穗数。

1.5.4 产量构成因素调查。黄熟期每个处理在分蘖动态固定调查的20蔸中连续取10蔸, 风干后考种, 内容包括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等。

1.5.5 测产。黄熟期各小区实行单打单晒、单独称重, 记录各小区实际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机插秧密度对最高苗数、成穗率等群体结构指标的影响

由表1可知, 水稻基本苗和最高苗数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处理B成穗率最高, 达到57.2%, 其他依次为处理A、C、D、E。说明机插秧株行距为25 cm×12 cm时, 水稻群体结构最合理。

2.2 不同机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2可知, 有效穗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这主要是由于稀植后水稻生长的通风透气性好, 能够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积累更多干物质, 所以穗大粒多。

2.3 不同机插秧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 不同机插秧密度条件下中早39的产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 处理B的产量最高, 为7 391.3 kg/hm2;其次是处理A, 为6 814.1 kg/hm2;处理C居第三, 为6 604.2kg/hm2;处理E最低, 为6 259.4 kg/hm2。处理B的产量分别比处理A、C、D、E增产8.47%、11.92%、16.96%、18.08%。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成穗率等因素与群体密度之间存在绝对的相关性, 通过对比发现, 机插秧密度为33.3万蔸/hm2 (25 cm×12 cm) 时, 群体结构最合理, 产量最高。

参考文献

[1]谭才洪.杂交晚稻粳秀优169单晚直播不同用种量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3) :166.

[2]徐世宏, 梁天锋, 曾华忠, 等.不同耕作方式下水分管理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核农学报, 2009 (6) :1065-1069.

[3]田智慧, 潘晓华.氮肥运筹及密度对超高产水稻中优752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6) :894-898.

[4]苏祖芳, 周培南, 许乃霞, 等.密肥条件对水稻氮素吸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 2001 (4) :281-286.

[5]陈惠哲, 向镜, 徐一成, 等.水稻免耕机插质量、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J].中国水稻科学, 2013 (6) :610-616.

产量结构 篇5

关键词:棉乡368,产量性状,品质性状,高产结构指标,回归分析

根据前人对各类作物不同品种的高产结构的研究报道[1,2,3,4,5,6,7]及对作物高产优质的成因探讨[8,9,10,11], 利用早熟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棉乡368的2006—2007年区试及2009年生产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建模与分析, 探讨该品种性状相关及高产结构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分析材料为棉乡368于2006—2007年河南省短季棉区试及2009年生产试验资料。试验在安阳、郑州、新乡、南阳等共22个试点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重复3次, 小区面积20 m2, 各观察记载项按统一方案实施。考察的性状包括:皮棉产量 (x1) 、霜前皮棉 (x2) 、霜前花率 (x3) 、衣分 (x4) 、生育期 (x5) 、株高 (x6) 、果枝始节 (x7) 、果枝数 (x8) 、株铃 (x9) 、密度 (x10) 、铃重 (x11) 、子指 (x12) 、2.5%跨长 (x13) 、整齐度 (x14) 、麦克隆值 (x15) 、比强度 (x16) 、伸长率 (x17) 、反射率 (x18) 、黄度 (x19) 、纺纱均匀指数 (x20, 简称纺纱指数) , 共20个性状。

1.2 试验方法

釆用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多元多项式回归及模拟仿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多方位探讨该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相关关系及高产结构指标。统计计算在SAS9.1[12]和Matlab7.0[13]环境下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产量因素与品质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为了解棉乡368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表现, 对其在2006—2007年区试及2009年生试资料进行统计 (表1) 。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下其皮棉产量及霜前皮棉的变异系数较大, 分别为22.79%、25.28%, 不同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降秩排序为:株铃 (33.07%) >株高 (21.98%) >果枝数 (20.11%) >密度 (18.54%) >铃重 (11.65%) >子指 (7.70%) >衣分 (5.57%) ;早熟性状中霜前花率 (9.62%) 、生育期 (7.11%) 、果枝始节 (9.92%) 均具中等变异性;品质性状中变异系数列前3位的有黄度 (13.42%) 、麦克隆值 (9.51%) 和纺纱指数 (8.21%) , 整齐度的变异系数 (1.29%) 最小, 其余各品质性状介于中间。表明该品种产量及产量因素受气候、肥水等栽培环境的影响较大, 其中尤以株铃受影响最大。生态环境对早熟性有一定影响, 品质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小。早熟性状及品质性状主要受遗传基因控制。

2.2 不同年份主要性状的方差分析

为明确不同生态环境对棉乡368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影响, 对皮棉产量、霜前皮棉、霜前花率、衣分、果枝始节、果枝数、株铃、铃重、子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2) 。可以看出, 不同年份皮棉产量达极显著差异, 霜前皮棉和株铃在不同年份间差异显著, 霜前花率在0.1水平上显著, 其余各性状在不同年份间差异不显著。对差异达显著水平的3个性状进行多重比较 (LSD法) , 结果 (表2) 显示, 2009年生产试验中皮棉产量显著高于2年区试的结果, 霜前皮棉、株铃与皮棉产量的情况类似。

2.3 产量因素对皮棉产量的效应

为探讨密度 (x10) 、株铃 (x9) 、铃重 (x11) 、子指 (x12) 及衣分 (x4) 对皮棉产量 (x1) 的影响, 客观地评价各因素对皮棉产量影响的程度, 需要消除各因素的度量单位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为此建立标准回归模型:

注:同列不同小、大写字母分别表示0.05、0.01水平上差异显著。

经统计检验回归方程极显著 (F=9.59, p=0.000 3, R2=0.761 6) 。偏回归系数表明, 株铃、铃重对皮棉产量均产生正效应, 铃重的效应明显高于株铃;其余3因素对皮棉产量的影响均为负效应, 其中尤以密度的负效应最大。

为了进一步明确各因素对皮棉产量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 将密度、株铃、铃重、子指及衣分对皮棉产量进行通径分析 (表3) , 结果显示, 以密度对皮棉产量影响的直接通径系数 (-0.565 5**) 为最大, 扣除其通过其他4个性状正负间接效应的影响, 其最后效应值高达 (-0.609 4**) , 均达极显著水平;株铃尽管直接效应0.017 1微不足道, 但其通过密度、铃重及子指的间接效应皆取正值, 其最后效应升至0.611 7**极显著;铃重的直接效应为0.564 6**, 由于它通过密度的间接正效应, 致使其最后效应值增至0.664 1**, 均达极显著水平;子指及衣分2个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不论其直接通径系数还是其最后效应值均微不足道。足见该品种为夺取高产, 还必须谋求密度、株铃与铃重3产量因素协调发展, 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 力争株铃, 确保铃重为主攻方向。

2.4 主要品质因素对纺纱指数的效应

资料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2.5%跨长 (x13) 、整齐度 (x14) 、麦克隆值 (x15) 、比强度 (x16) 、伸长率 (x17) 与纺纱指数 (x20) 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为客观地评价各品质性状对纺纱指数的影响, 需要消除各因素的度量单位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为此建立标准回归模型:

经检验回归方程极显著 (F=157.25, p<0.000 1, R2=0.987 4) 。从偏回归系数可见:整齐度 (x14) 、比强度 (x16) 、伸长率 (x17) 对提高纺纱均匀指数产生正效应, 从大到小依次为比强度>整齐度>伸长率;2.5%跨长 (x13) 及麦克隆值 (x15) 对纺纱指数为负效应, 麦克隆值的负效应较大。当其他因素固定时, 比强度每增加1个标准单位 (1.66 c N/tex) , 纺纱指数将提高0.689 3个标准单位 (即7.86) ;整齐度提高1个标准单位 (1.09%) , 纺纱指数可增加0.511 4个标准单位 (5.83) ;麦克隆值提高1个标准单位 (0.45) , 将使纺纱指数降低0.189 1个标准单位 (即2.16) , 2.5%跨长提高1个标准单位 (1.58 mm) , 会使纺纱指数降低0.02个标准单位 (即0.22) 。因此, 棉乡368的综合品质的提高, 应当力求各品质指标的协调发展。

为明确各品质因素性状对纺纱指数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特进行2.5%跨长、整齐度、麦克隆值、比强度、伸长率对纺纱指数的通径分析 (表4) , 结果显示, 2.5%跨长的直接通径系数虽为微弱的负值 (-0.020 0) , 但其通过整齐度、麦克隆值、比强度3个性状的间接效应均为正值, 其最后正效应高达0.889 3**极显著;整齐度不论其直接通径系数 (0.511 4**) 及最后效应 (0.650 2**) 均达极显著水平;比强度与整齐度相似, 其直接通径系数 (0.689 3**) 及最后效应 (0.902 6**) 均极显著, 麦克隆值的直接通径系数 (-0.189 1*) 与最后效应 (-0.517 7*) 均为负值。说明麦克隆值越低, 棉纤维细度越好, 对提高纺纱指数越有利。伸长率的直接通径系数 (0.084 2) 虽然很小, 但其通过其他品质因素的正负间接效应以后, 其最后效应升至-0.561 2*达显著水平。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为了提高棉纤维的纺纱均匀指数, 应当提高2.5%跨长、比强度, 降低麦克隆值, 提高纤维细度和纤维整齐度, 即是提高纤维的长、细、强度与整齐度。在栽培实践中, 应优化成铃时间和部位, 力争中下部多结早秋桃, 确保棉铃质量, 以实现棉纤维综合品质提高的预期目标。

2.5 产量因素与皮棉产量的结构模型建立与优化

密度 (x10) 、株铃数 (x9) 、铃重 (x11) 、衣分 (x4) 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 它们与皮棉产量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为探求棉乡368高产目标下产量结构指标参数, 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考虑这些因素的二次项及交互效应。经SAS 9.1软件处理试验数据, 得到如下完全四元二次多项式模型:

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F=4.48, p=0.037 4, R2=0.912 7) 表明拟合效果较好, 能据此模型分析皮棉产量与产量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

为探求高产目标下的优化产量构成指标, 对回归方程采用模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法。据本试验资料, 设定皮棉产量目标1 350 kg/hm2≤x1≤1 650 kg/hm2, 各产量因素的约束为:密度5万株/hm2≤x10≤9万株/hm2, 步长0.8万株/hm2;株铃6个≤x9≤11个, 步长1个;铃重4.2 g≤x11≤5.7 g, 步长0.3 g;衣分38%≤x8≤42%, 步长0.8%。在1 296个可能方案中满足要求的有145个, 占11.19%, 模拟结果 (表5) 显示, 各因素95%的置信区间:密度5.170万~5.304万株/hm2, 株铃9.24~9.65个, 铃重5.16~5.31 g, 衣分39.27%~39.71%, 期望产量1 437.33~1 461.38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产量因素性状对皮棉产量的通径分析得出, 以密度直接负效应 (-0.565 5**) 领先, 铃重直接正效应 (0.564 6**) 第2, 均达极显著水平, 株铃只有微弱正效应 (0.017 1) 虽然很小, 但受间接效应的影响, 其最后效应升至0.611 7**极显著;最后效应值密度 (-0.609 4**) 、株铃 (0.611 7**) 、铃重 (0.664 1**) 都得到增强, 株铃受间接效应的影响最大。在栽培实践中, 应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 力争株铃, 确保铃重为主攻方向。

各品质因素对纺纱指数的影响程度的通径分析得出, 5个品质因素对纺纱指数的最后效应 (绝对值) 依次为:比强度 (0.902 6**) >2.5%跨长 (0.889 3**) >整齐度 (0.650 2**) >伸长率 (-0.561 2*) >麦克隆值 (-0.517 7*) , 提高棉纤维的长、细、强度及整齐度有利于纺纱均匀指数的提高, 而高麦克隆值对提高纺纱均匀指数有负面作用。在生产实践中, 应优化成铃时间和部位, 力争早秋桃, 确保铃重, 以达到提高纤维综合品质的预期目的。

基于皮棉产量与产量因素的二次回归模型模拟, 得出高产优化产量结构参数:密度5.170万~5.304万株/hm2, 株铃9.24~9.65个, 铃重5.16~5.31 g, 衣分39.27%~39.71%, 期望产量可达1 437.33~1 461.38 kg/hm2。

产量结构 篇6

1 材料与方法

为摸清怀川916小麦超高产田的产量结构指标及其变化规律,对其12 004.5 kg/hm2超高产攻关田,于收获前进行随机抽取10个样点,每点取1 m2调查其穗数,并从每样点随机取样30穗进行室内考种,调查每穗粒数及千粒重,结果见表1。对表1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通径分析与产量构成因素的数学模拟,经模拟得出不同产量的产量结构指标[3,4,5]。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经验进行实现高产田产量结构的探讨。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探讨怀川916小麦超高产田穗数(x1)、穗粒数(x2)、千粒重(x3)三大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拟合,拟合方程为:y赞=-288.909+6.864x1+16.387x2+132.153x3(F=7.37*)。

回归分析表明,3个自变量中的任意2个因素保持平均水平不变,穗数每增减1万穗/hm2,增减产量6.846 kg/hm2;穗粒数每增减1粒,增减产量16.787 kg/hm2;千粒重每增减1g,增减产量132.153 kg/hm2。

2.2 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的通径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怀川916小麦超高产田三大产量因素对产量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特进行通径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

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被研究的3个自变量中,对产量起首要作用的是穗数(x1),直接通径系数p1y=0.967 1**,达极显著水平,即使受到通过穗粒数(p1-2-y=-0.014 9)及千粒重(p1-3-y=-0.183 2)的间接负效应的影响,其最后效应值r1y=0.769 0**,仍达极显著水平。即当群体穗数增加1个标准单位(s1=28.02万穗/hm2)可使小麦直接增产0.967 1个标准单位(sy=198.91 kg/hm2),即增产192.37 kg/hm2,除去它受到通过穗粒数及千粒重的间接负效应的影响,其最后净增产效应0.769 0个标准单位,折计增产147.93 kg/hm2。千粒重(x3)的直接通径系数p3-y=0.448 7居第2位,由于其受到通过穗数的间接负向作用(p3-1-y=-0.394 9),其最后效应值仅为r3y=0.080 1;穗粒数(x2)的直接效应p2y=0.097 7为最小,由于受到通过穗数的间接负效应(p2-1-y=-0.147 4)的影响,其最后效应值r2y=0.071 4。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怀川916小麦超高产栽培中,通过主攻穗数夺高产的同时,应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严防穗粒数及千粒重的严重下降所带来综合负效应的不利影响,以充分发挥3个产量因素的综合增产效应,方可获取超高产。

2.3 产量结构模式及模拟产量结构

为探求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3个产量因素之间此长彼消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采用回归模型进行产量结构相互变化的数学模拟,其结果如下:

模拟方程表明,在怀川916小麦超高产田产量保持固定时,穗数、穗粒数、千粒重3个产量因素相互影响此长彼消的变化规律是:穗数每增减1万穗/hm2,穗粒数减增0.018 7粒,千粒重减增0.027 4 g;穗粒重每增减1粒,千粒重增减0.016 5 g。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模拟将9 000~12 000 kg/hm2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见表3。可以看出,怀川916产量从9 000 kg/hm2增加到12 000 kg/hm2,主要是穗数增加329.72万穗/hm2,穗粒数与千粒重的变化很有限。表明怀川916的超高产栽培中,应以力争公顷穗数、确保穗粒数、稳定千粒重为主攻目标。

3 实现超高产产量结构的有效途径

为实现怀川916小麦超高产的产量结构,应以合理密植为前提,增施肥料为基础,加强管理为保证,综合运用各项农艺措施。

3.1 合理密植为实现超高产产量结构的前提

根据对怀川916小麦12 004.5 kg/hm2超高产田群体动态结构调查结果表明,成穗数850万穗/hm2左右,单株平均成穗3.5穗左右,以此推算最适基本苗应为242.86万株/hm2左右。合理密植必须控制基本苗在此范围内,掌握播种量为105.0~112.5 kg/hm2,可使群体与个体获得协调发展,实现穗多、穗大、粒多的预期目的。

3.2 增施肥料,培肥地力[6],奠定超高产的物质基础

首先做到对前茬玉米全部实行秸秆还田,而后增施优质猪粪6 000 kg/hm2及纯N 165 kg/hm2、P2O590 kg/hm2、K2O45 kg/hm2作底肥,以培肥地力,奠定超高产的物质基础。底墒不足时结合施肥浇好底墒水,为培育冬前壮苗创造良好的条件。

3.3 根据群体动态结构指标看苗促控,加强管理

根据该品种超高产田定点调查结果,其群体动态结构见表4。可以看出,5点平均基本苗为235.80万株/hm2,越冬群体数1 379.17万株/hm2,年后最高分蘖为1 768.77万个/hm2,成穗数852.63万穗/hm2,成穗率48.31%,单株穗数3.59穗。田间管理务必促使群体动态结构按此高产轨道运行。

3.3.1 加强冬前管理,培育壮苗。

培育冬前壮苗、提高分蘖成穗率是获取超高产的关键,冬前管理须密切关注苗情,判断群体总数及苗情质量,严格控制冬前群体总数在1 378万株/hm2左右。要求麦苗个体长势达到:主茎6叶加1心,三大分蘖鸡爪墩,叶色正绿不旺长,带有8~10条次生根的壮苗标准。只要按上述施肥指标,施足底肥、足墒播种,一般冬前群体总数及壮苗长势完全可以达到上述指标,无需再施追肥。为确保大蘖健壮生长,应进行冬灌。如发现麦苗有旺长趋势,可酌情进行中耕镇压,以确保麦苗壮而不旺,这样可使大蘖幼穗分化在二稜期越冬,为获取大穗多粒提供保证。

3.3.2 加强返青后的田间管理,力争大蘖多成穗,提高分蘖成穗率。

小麦返青后,会出现第2个分蘖盛期,直至2月下旬至3月上旬分蘖数量达高峰。怀川916小麦超高产田最高分蘖为1 768.77万个/hm2左右。一般在冬前分蘖已基本够数,穗数已有保证,返青后可不再施肥、浇水。宜中耕保墒,提高地温,促进分蘖向两极分化,促使小蘖死大蘖长,提高分蘖成穗率。如发现群体过大,超过品种的最高群体数,应深锄断根,以控制旺长,防止中部叶片过大,以免发生倒伏减产。

3.3.3 加强幼穗分化期的肥水管理,提高穗粒数。

由于幼穗分化与植株外部形态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根据叶龄判断幼穗分化进程。当叶龄为9.0叶时,可判定幼穗分化正处于药隔分化期,此时小花正在发育形成,是影响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因而应为小花发育创造良好的外在条件。一般麦苗壮而不旺的超高产田应掌握在基部第一节间定型时适量施肥浇水,可施纯N 112.5 kg/hm2、P2O530 kg/hm2,结合施肥浇拔节水,以提高穗粒数。当叶龄进入11.0叶时,幼穗分化正处在四分体形成期,即孕穗期,小花退化集中表现在这一时期,是需水的临界期,应及时浇灌孕穗水,结合浇水,再追施尿素75 kg/hm2。据研究表明,孕穗期施肥浇水可有效地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2~3粒,提高蛋白质含量1~2个百分点。

3.3.4 加强灌浆期管理[7],延长灌浆时间,增加粒重。

小麦灌浆后往往天气高温干旱,会缩短灌浆时间,严重影响千粒重。应结合浇灌浆水,补施纯N 22.5 kg/hm2、P2O57.5 kg/hm2,以延长灌浆时间,争取在5月下旬干热风来临前积累较多的干物质,以防止高温逼熟,影响粒重。

4 结论

通过对怀川916小麦12 004.5 kg/hm2超高产田产量构成因素的统计分析,探明了3个产量因素对产量影响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揭示其相互影响此长彼消的变化规律,模拟得出不同高产水平的产量结构,指出生产中应以力争穗数、确保穗粒数、稳定千粒重为夺取超高产的主攻目标。

摘要:通过对怀川916小麦12 004.5 kg/hm2超高产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探明各产量因素对产量影响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进而根据产量结构的数学模拟,揭示出3个产量因素相互影响此长彼消的变化规律,与此同时模拟得出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指标,并对其实现途径进行探讨,明确以力争穗数、确保穗粒数、稳定千粒重为夺取超高产的主攻目标。

关键词:怀川916小麦,超高产田,产量结构,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赵吉平,左联思,王彩萍,等.小麦超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种业,2012(1):16-17.

[2]王宝林,周秋锋,马香花,等.超级小麦的品种选育[J].安徽农业科学,2006(22):5813-5814,5864.

[3]朱明哲.田间试验及统计分析[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188-215.

[4]莫惠栋.农业试验统计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99-511.

[5]常绍安,苏洪智,郭昆玉.济转20高产田产量结构指标与实现途径的探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36(4):11-14.

[6]宋小顺,田芳,岳丽霞.强劲小麦济转20施肥模型和最佳配方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35(1):15-17.

产量结构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水稻品种为武运粳27;试验肥料为尿素(含纯N46.4%,灵谷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过磷酸钙(含P2O512%,江苏双昌肥业有限公司生产)、氯化钾(含K2O 60%,原产白俄罗斯,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经销)。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盐城市盐都区潘黄镇仰徐村进行。土种为勤泥土,有机质含量26.1 g/kg,水解性氮含量103 mg/kg,有效磷含量17.4 mg/kg,速效钾含量155 mg/kg,在当地属于中等肥力水平。前茬作物为小麦。

根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11年修订版)》[2],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区,每个小区66.7 m2,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以塑料农膜包埂隔离,区组间设置进排水渠隔离,试验区周边设置2 m保护行[3,4]。

以11 250 kg/hm2为目标产量,施用过磷酸钙750 kg/hm2(折合P2O590 kg/hm2)、氯化钾112.5 kg/hm2(折合K2O 67.5kg/hm2),氮肥设4个处理,分别为预期最优用量处理(N2P2K2,施用尿素685.5 kg/hm2,折合纯N 315 kg/hm2)、预期不足用量处理(N1P2K2)为处理N2P2K2用量60%、预期过量处理(N3P2K2)为N2P2K2用量140%以及无氮对照处理(N0P2K2)。氮肥分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4次施用,施用比例为0.35∶0.20∶0.30∶0.15;磷、钾肥均作基肥一次性施入。

试验地块于2015年6月16日施用基肥,同日手插移栽;7月14日、8月25日、9月18日3次追施氮肥;10月19日考察穗粒结构;11月9日、10日收割、计产[5,6]。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肥用量对水稻穗粒结构的影响

穗粒结构主要对穴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等参数进行考察(表1)。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穴穗数以处理N2P2K2最高(12.1穗),但各施氮处理间在统计意义上没有差异,说明施用氮肥可以促进分蘖,但分蘖数与氮肥用量之间相关性不是很大;穗实粒数以处理N3P2K2为最高(137粒),处理N1P2K2最低(130粒),两者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但与相近施氮量即处理N2P2K2均没有差异,说明穗实粒数的提高效果与氮肥用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千粒重则以处理N2P2K2的33 g为最高,处理N3P2K2的26 g为最低,除无氮对照处理外,各施氮处理间均有极显著差异,而无氮对照处理的千粒重能达到与处理N2P2K2相近的水平,可能是由于其较低的穴穗数、穗粒数导致总粒数不足从而促进了单粒个体的发育。

2.2 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按照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2015年粮食最低价格收购质量标准[3],稻谷称重、测量水分后按13.5%售时含水量折算产量。统计分析表明,各处理间产量差异均能达到显著水平,各施氮处理与无氮对照之间、处理N3P2K2与处理N1P2K2之间产量差异能达到极显著水平。

将施氮量与水稻产量进行回归分析,由回归方程计算可得,该品种最大施氮量为478.5 kg/hm2,此时产量为11 835 kg/hm2,与试验结果接近;经济施氮量为412.5 kg/hm2,此时产量为11 745 kg/hm2,可以实现11 250 kg/hm2的目标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施用氮肥对水稻武运粳27的穴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及产量都有显著提升,并且穗实粒数、千粒重、产量均与氮肥用量的增加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试验条件下,在施氮量441 kg/hm2时,实收产量11 895 kg/hm2,推荐412.5 kg/hm2的经济施氮量,可实现11 250 kg/hm2以上产量。

摘要:以武运粳27氮肥用量试验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氮肥用量对武运粳27产量、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城市中等肥力土壤上,施用纯N 412.5 kg/hm2为经济施氮量,此时理论产量11 745 kg/hm2,可实现11 250 kg/hm2以上的目标产量;在±40%变动范围内,不同施氮量对武运粳27的穗实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可达到显著水平,对穴穗数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水稻,武运粳27,氮肥用量,产量,穗粒结构

参考文献

[1]潘雪梅,黄文彬,张友峰.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武运粳27号[J].农家致富,2013(22):24-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农业部关于印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11年修订版)》的通知[EB/OL].http://www.moa.gov.cn/zwllm/tzgg/tz/201109/t20110928_2312398.htm,2011-09-28.

[3]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贸易处.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2015年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EB/OL].[2015-06-01].http://www.jsdpc.gov.cn/zixun/tzgg_1/201506/t20150601_407299.html.

[4]福建省物价局.2015年我省化肥价格走势分析及2016年价格预测[EB/OL].[2016-01-14].http://www.fjjg.gov.cn/fjwjj/jgjcw/jgjcbg/webinfo/2016/01/1451957497513169.htm.

[5]朱邦辉,徐晓杰,徐玉峰,等.施氮量对早熟晚粳武运粳30号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3):321-324.

【产量结构】推荐阅读:

牧草产量07-21

产量研究05-21

产量指标06-14

产量关系06-17

产量因素07-11

煤矿产量07-13

制种产量07-13

经济产量08-18

产量品质08-28

煤炭产量08-28

上一篇:俄汉对比下一篇:混凝土浇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