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持续

2024-08-31

阶段性持续(精选9篇)

阶段性持续 篇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为重要内容, 是利用各类有效手段传播正面信息, 从而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健康意识, 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1]。近几年来, 医疗技术快速发展, 护理管理也日趋规范, 健康教育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我院120例剖宫产产妇为对象, 探讨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剖腹产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 因瘢痕子宫、胎位不正而行剖宫产。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其中, 观察组年龄21~34岁, 平均 (28.2±2.3) 岁;初产妇42例、经产妇18例。对照组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 (28.6±2.0) 岁, 初产妇43例、经产妇17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次等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健康教育, 予观察组产妇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 具体如下: (1) 术前:对孕妇进行访视, 熟悉孕妇个体情况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耐心讲解麻醉方式, 告知孕妇我院剖宫产手术已经非常成熟及术中的注意事项, 使其消除焦虑恐惧心理; (2) 术后:产妇去枕平卧及禁食禁饮6 h, 术后1 h内指导并协助产妇母乳喂养30 min, 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正确姿势, 正确按摩可促进乳汁分泌[2]。6 h后协助产妇取自由体位, 侧卧位或半卧位, 指导产妇床上多翻身, 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及恶露的排出。6 h后指导产妇进免糖免奶的流质如萝卜汤、鱼汤等, 术后第1天指导并协助产妇渐进式下床活动, 告知产妇早期活动的意义, 以提高依从性[3]。

1.3 观察指标

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与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价产妇相关评分, 得分越高则表示病情越严重。比较两组术后24 h内肛门排气率、手术当天母乳喂养成功率及两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身体恢复指标比较具体见表1。

2.2 两组护理后产妇情绪变化比较具体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 观察组护理非常满意+满意57例, 护理满意度95.0%, 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非常满意+满意48例, 护理满意度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着剖宫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剖宫产术成为孕妇终止妊娠的重要方式之一, 根据权威统计, 我国剖宫产率超过顺产分娩率。剖宫产孕妇多为高危孕妇, 由于孕妇对剖宫产缺乏了解, 术后永久性瘢痕子宫对孕妇身心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 给予孕产妇行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可改善孕产妇结局。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可根据剖宫产护理的不同阶段, 以产妇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健康教育开展的方式有发放宣传册、现场指导、公开课及孕产妇亲自参与等方式进行, 可提到临床护理的效果。本研究的结果显示: (1) 观察组产妇舒适度、安全感、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 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观察组两组术后24 h内肛门排气率、手术当天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证实给予剖宫产产妇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 对于产妇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 剖宫产术为常见结束妊娠方式之一, 本研究认为, 在剖宫产护理中给予产妇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 可改善产妇剖宫产术后各项指标, 保持其心理愉悦, 提高护理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护理中阶段性持续健康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剖宫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 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60) 与对照组 (n=60) ,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 观察组产妇于围术期内行分阶段持续性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护理后情绪、护理满意度及身体状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内肛门排气率、手术当天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 显著高于对照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剖宫产护理中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可改善产妇身体、精神状态, 促进其身心恢复健康。

关键词:剖宫产护理,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斐.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0 (05) :213-214.

[2]贾根芹.剖宫产护理中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 2014, 30 (19) :4124-4125.

[3]柳丽萍.产护理中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4, 18 (04) :175-176.

阶段性持续 篇2

(吕佩兰 天津市特级教师)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形成了由世界180多个国家签署的《里约 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文件。这是几十年来人类认识的一个飞跃,使人们对环境问题和 发展问题的认识范围和认识深度都有了很大的飞跃,找到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正确协调环境同社会 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它们之间的积极联系,切断和限制它们之间的消极联系。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要对 环境负责的原则,建立对环境无害和节约资源的生产体系,发展经济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保证,发展的 重点是消除贫困,要建立平等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要调动全民参与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等,都大大增强 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有关人类前途命运和人类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必将对21世纪的人类发 展道路和各项事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世界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实现经济的快速增 长,增强综合国力,消除贫困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本来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21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舍此就不可能实现 国家长期、稳定发展。倘若步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发展模式虽然 使一些幸运的地方富裕和发达起来,却在更多的地方造成了贫穷和落后;虽然提高了生产能力,却过度地消耗 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和生存环境;虽然满足了部分人们的近期需要,有时却牺牲了人类长远的发展利益。它 不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原则和国情,我们也绝不能为短期内节省部分污染控制费用,给后代人带来难以估量的 “环境赤字”,使将来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更大的阻碍。选择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控制环境问题的模 式?我们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资金有限,那就意味着放慢经济发展速度,影响资金的积累和就业,而且 无疑使环境保护失去持久的经济支持能力。我们缺乏足够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于环境问题,我国政府制定了“ 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政策,实施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 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是很靠近可持续发展战 略的。因而我们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决心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向持续发展过渡,已根据可持续发展的 总体战略思想和世界《21世纪议程》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 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同地理教学内容联系十分密切,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指导文献。

地理教学要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作出自己的贡献,教育学生理解、接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思想,自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实施21世纪议程作好准备。具体要求是:①正确理解满足现在需要和满足未 来几代人需要的关系,树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为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②正确理解根除贫困与满足 广大人民需要的关系,增强扶贫和人类平等发展的观念,自觉支持建立富国支援穷国和发达地区支援不发达地 区的伙伴关系。③正确理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发展与环境互补和对环境负责的观念,作自 觉的`环境卫士。④了解21世纪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策略和行动,增强参与实施观念和历史使命感 ,自觉作好实施21世纪议程的知识、思想和参与能力的准备。

环境与发展的战略思想变革,必然引起地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因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对地理环 境和经济发展提出来许多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待地理事实,把发展环境与持续发展积极联系 ,解决环境问题、有害性生产问题、贫困问题,调动全体人民(包括青少年)参与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 ,都提高到战略高度,作为策略和行动的重点,传统的、现行的地理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是很不适应的,显得 陈旧滞后。不认真对待,实行变革,就难以完成地理教学的历史使命,甚至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转变发展战 略向持续发展过渡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教学是培养人的,有它的超前性,必须早开始变革,为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早作准备。当前地理教学变革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以新的环境与发展观念变革地理基础知识内容体系 传统的地理知识内容体系是以地理事实的描述的解 释为主的,其基本思想是向地理环境“索取”。后来有的教科书提出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编写思想,但 基本上没有摆脱“索取”的思想,只不过主张要取的适量,地理事实的描述和解释仍然居主导的地位,很少接 触环境与发展的有机联系和互补策略。讲了少量的环境问题,也很少涉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策略和方案。现在要 求地理教学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讲述地理事实,从实施21世纪议程需要的角度选择地理事实。具体要求是 :①从环境保护和提高环境生产能力的角度讲地理环境,突出环境问题解决的策略和任务。②经济发展方面的 内容增加对环境负责和扶贫解困的内涵。③在区域地理中增强发展中国家和贫困落后地区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 和比重。④21世纪议程中环境与发展的重要目标、策略和行动方案,要有计划地选择纳入现行教学内容。

2.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参与能力变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地理教学是以识读教材图册和教师讲学生 听的模式为主,学生多是被动接受,很少受到主动参与和实际参与的训练,对调动学生现在参与和将来实施可 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是不利的,而且有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被动式的和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必须变革, 刻不容缓。当前的具体要求是:①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中学习发展,受到提高参与能力的训练。尤其要增强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教学和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献策活动, 并积极提高训练效果。②建立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参与社区环境与发展的考察、研究和 植树、清除污染等各种环境保护活动,使学生受到实际参与的教育和训练。③引导学生参与环境与发展的信息 活动,开阔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眼界。如多渠道积累社会环境与发展的信息,在课堂和壁报等渠道发布 信息。

阶段性持续 篇3

【关键词】义务教育;青少年足球;问题;对策

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校园足球发展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正加强发展义务教育阶段校园足球,在2015年,国家教育部开始第一次认定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共8627所,对这些特色校园足球学校提出了每周一节足球体育课的要求,让更多的青少年开始学踢足球,并以此进行推广,逐步扩大踢足球的人数。而教育部也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足球教学活动进行了系列的投入,例如进行足球师资的培训,从国外引进足球课程教师,并编制系列的足球课程教学指南,以此建设义务教育的校园足球教学资源库,逐渐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教学工作开展开来。当前,在全国的校园足球教师已经达到了14200名,并从国外的一线足球教师中又引进了120多名足球教师到国内学校教学。根据教育部的计算,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按照每周一节足球课,每年50周的量来算,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将会接受450堂足球课的教育。在2016年,国家教育部将开展校园足球竞赛活动,希望以此推广普及校园足球运动,并进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与试点单位的建设。然而我国现今的义务教育青少年校园足球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严重的师资。国家教育部只是将青少年校园足球进行试点推广,只在部分学校进行特色的足球体育课教育,面对如此多的中小学来讲,这些试点是极少数的,但也看出了国家对青少年的足球教育有了充分的重视。在全国的足球课教师还是非常缺乏,很多学校的足球教师只是临时的教练员,不具备专业的足球教育知识与技能,很难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提供科学有效的教育和训练,导致了学生在上足球体育课时不能系统、全面地接受足球教育与训练,由此使得青少年的足球教育与训练的效果极差,水平较低。

(2)资金缺乏。中小学可以用于足球场地的天然草场以及人工草场仅仅占到40% ,足球场地的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实践调查,我国中小学中的足球场一般都以中小足球场为主,不包括郊区的边远的学校,即使在城区具有标准足球场的中小学也不多,且足球场内会掺杂有很多其他设施,很多足球场地较为落后,不仅地面较为粗糙设施还较为陈旧,很容易造成青少年的损伤,这归根结底都是资金不足造成的。

(3)社会对足球认识不足。通过调查大约占一半多的家长支持青少年的足球活动,但是几乎全部的家长支持学生参加足球活动的动机是锻炼孩子的身体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支持孩子成为足球预备队员的家长聊聊无几,并且这些家长多来自于足球世家。几乎占到一半的家长不支持孩子参加校园足球活动,因而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社会、家长对足球活动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4)相关政策缺失。自从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以来,很多积极的政策被提出但是鲜有落实,当然这里面也存在着政策本身的问题,我国青少年足球活动的政策中对青少年足球活动有很多积极的方面, 在职称评审的过程中要将是否参加培训和是否具有教练证作为重要的一个限定条件,对于参加我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青少年运动员也要作为运动员等级评定一个重要的条件。

二、可持续发展义务教育校园足球的对策

(1)积极引进师资。目前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基层教练员不仅少且不专业,因而首要要将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协调好充分调动现有的资源。另外要将我国体育院校教师以及学生的优势发挥出来,在中小学建立体育专业类大学生的实习基地,可以为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指导。另外也要在退役的优秀运动员中选拔一定数量的运动员,将其作为基层教练员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在中小学开展足球培训工作,并积极协调调整相关政策解决该专业教师编制的问题。

(2)足球场地建设。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可以联合出台意见将中小学附近的足球场开放,为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或者是培训提供场所,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协调通过提供足球场地的方式促进中小学足球活动的发展。可以结合目前的条件,积极的同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协商建立一批专业化的足球场,将奥运战略深入人心, 并且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拖过多方位的筹集资金来促进青少年足球所依赖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保证校园足球能够普及开来。

(3)宣传改变意识。青少年足球教育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而校园足球立足的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足球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方式和路径,因而足球教育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足球的乐趣,体验足球带给他们的快感,而不会耽误学生的学业,将社会对足球运动的錯误思想进行纠正,彻底概念足球学习没有作用,参加足球活动就是耽误学习的看法。

(4)奖惩制度。对于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是个人都要给予积极的奖励,且可以将其作为主管领导或者部门的政绩之一。教练员训练的工作量可以作为职称评审重要的参照标准,并且要形成文件并落实。针对校园足球建立学习足球的特聘人员,并帮助其解决职称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优秀的运动员直接到中心工作。

三、结语

我国足球水平近些年一直停滞不前甚至还有所倒退,这与我国足球的后备人才具有直接的关系,目前青少年校园足球面临着师资、资金、社会认识与政策方方面面的原因,本文通过分析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师资、场地、意识与奖惩制度措施来预防出现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1]常志利.发展校园足球背景下的体育教师价值与素养现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04)

[2]刘伟东.校园足球持续发展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6)

作者简介:

阶段性持续 篇4

前期世界各国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CBOT玉米价格上涨幅度超过60%, 国内玉米价格也一直维持高位。但随着天气炒作接近尾声, 玉米即将进入收获季节, 再考虑到国家限制玉米深加工行业产能扩充, 后期玉米市场将出现阶段性供应宽裕。目前国家已将部分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增值税税率由之前的13%上调至17%, 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从1 276元/t降低到500元/t, 东北地区酒精企业普遍亏损, 开工率不到50%。深加工消费量已经大幅减少。而小麦与玉米价差维持在200~300元/t, 特别是近期生猪存栏数量增加以及当前压栏肥猪较多, 使用相对廉价的小麦作为稳定的饲料源也抑制了玉米的饲料消费。近期国内南北港口玉米市场稳中偏弱, 北方产区行情稳定, 华北新玉米继续零星上市, 南方部分销区价格走软, 预计10月份中秋国庆等节日饲料的需求达到顶峰后, 玉米还将小幅回调, 而玉米的回调也将对小麦的饲用需求产生影响, 使小麦价格同步回调。但总体上看, 受美国干旱和国内台风、粘虫等自然灾害影响, 我国玉米高位运行的趋势不变。

8月豆粕现货震荡上行, 总体上涨200元/吨, 自年初以来上涨1500元/吨。截止8月28日全国豆粕均价基本到达4600元/t高位。根据船期监测, 预计8月份进口大豆到货量为470万t, 略高于去年同期451万吨的进口量。由于9-12月份装船的进口大豆价格较高, 这也意味着四季度的大豆进口量会明显降低, 将使未来豆粕产量受到限制。但像6、7月豆粕价格这样的疯涨不可持续。原因在于, "销价决定成本, 成本无力传导"是养殖业的行业特性。当生猪养殖亏损时, 养殖户并不能减少投料, 降低成本, 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出栏和减少补栏, 豆粕需求必然出现回落。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反向传导机制:猪市低迷—豆粕需求减少。油厂挺价只会造成豆粕有价无市的局面。在供求规律的作用下, 豆粕价格难攀新高。

阶段性持续 篇5

玉米:近期现货市场价格一直维持弱势,临储政策出台使玉米价格有所反弹,但现在值得关注的是东北玉米上量情况。由于今年收割末期的降雨拖延了东北地区玉米收割的进度,加之近期黑龙江地区的暴雪严重打乱了东北玉米上量节奏,市场预期将出现在11月中旬的售粮高峰有所延迟。随着天气好转,物流阻碍逐渐消失,新粮上市速度加快,在供应量明显增加而下游消费依旧低迷的情况之下,玉米市场价格还将出现阶段性价格低点。但近期下游养殖业初现回暖迹象,在元旦和春节前,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都很高,饲料刚性需求支撑,玉米价格下跌空间有限。而未来国内外玉米市场供需继续偏紧的格局不变,在售粮压力释放后,行情将震荡上扬。

豆粕:至九月开始大跌,且跌幅超20%的豆粕现货,目前因油厂利润亏损严重,多数停工,豆粕库存下降,现货市场供应压力松动,已显现拐点,逐渐破冰。11月26日,43%蛋白豆粕华东区均价3 730元/t;东北区均价3 760元/t;中西部均价3 780元/t;华南区均价3 720元/t;华北区地区均价3 680元/t。11月30日,华东区均价3 800元/t,涨70元/t;东北区均价3 830元/t,涨70元/t;中西部均价3 850元/t,涨70元/t;华南区均价3 780元/t,涨60元/t;华北区均价3 780元/t,涨100元/t。业内专家分析,由于节前还将有一轮备货,豆粕后市或持续涨势。

阶段性持续 篇6

持续经营审计, 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时, 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予以充分关注, 获取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 形成并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经营风险的不断增加, 持续经营审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是指审计师进行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过程和最终做出的判断结果与一定标准的相符程度。审计师应根据已发现的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 考虑其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并据以确定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以决定是否需要为被审计单位签发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 (going-concern opinion, 以下简称GCO) 。对客户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判断并最终出具审计报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质量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提高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 识别并理解其影响因素是前提。因此,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基于两阶段的持续经营审计决策过程, 分阶段系统分析影响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二、两阶段的持续经营审计决策过程

所谓持续经营审计, 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时, 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予以充分关注, 获取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 形成并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De Angelo (1981) 将审计质量定义为审计师发现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概率与报告这些重大错报的概率的联合概率。审计过程中, 审计师首先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审查客户的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 第二步综合权衡各种利弊进而决定为客户发表何种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样, 持续经营审计决策也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识别客户潜在的持续经营问题, 第二阶段决定是否给客户发表一份GCO报告。

三、影响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的具体因素分析

在持续经营审计决策的不同阶段, 影响审计判断质量的因素也不同。在第一阶段, 识别客户潜在的持续经营问题, 一方面需要依赖审计师发现这些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离不开相关准则中关于持续经营能力判断标准的合理性。在第二阶段, 即决定是否应为存在持续经营问题的客户出具一份带GCO的审计报告。

(一) 持续经营审计决策第一阶段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是指作为审计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 能够胜任、完成其所接受委托的审计业务。主要包括审计师的知识结构、经验、技能等因素。

(1) 知识结构。知识经济时代下, 社会对各行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复杂。审计师要想做出高质量的持续经营审计判断, 不仅要掌握审计领域知识, 还应掌握被审单位所属行业的相关知识。Biggs发现掌握与客户相关的知识对审计师进行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有着重要作用。AbuMusa (2004) 在研究电子商务给传统的审计职业提出的挑战时认为, 仅掌握有关审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掌握电子商务行业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并理解电子技术的使用是如何影响审计程序的。

(2) 经验。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是一项非结构化和信息高度集中的专业判断, 审计师要做出合适的审计判断需要大量的经验。Ho (1994) 发现, 当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 公司倾向于提供不明确的信息, 这更增加了持续经营审计的困难性。

(3) 技能。技能是指人们掌握和应用专门技术的能力。De Angelo (1984) 、Citron和Taffler (1992) 认为, 审计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 才能发现客户持续经营能力存在的问题, 做出的审计判断才有价值。Paul和Hooi (1993) 研究中提到, 缺乏专业技能会导致公司破产和审计师持续经营判断之间的弱相关。

2.审计判断模型及辅助工具的应用。研究表明, 会计师事务所开发和应用的审计判断模型及辅助工具, 如破产预测模型、审计判断专家系统和知识管理模型等, 能够帮助审计师提高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质量。Altman (1982) 、Levitan and Knoblett (1985) , 研究表明在区分将要破产的企业时, 以财务为基础的破产预测模型比审计师的意见更准确。Lenard等 (2001) 提到, 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共同开发的专家系统, 将其与破产预测模型组成一个综合性系统。该系统能更好地提高审计师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准确性。Wright和Todd (2004) 在研究中提出建立包括客户持续经营能力、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及计划的审计风险计算模型, 审计师可以运用该模型做出某种条件下的最优判断。张晓岚等 (2007) 将经营效率证据引入持续经营审计判断, 其结果表明, 引入经营效率的改进模型的判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基于现行规范的基本判断模型。

3.判断标准的可操作性。审计的过程就是要先搜集审计证据, 然后与相关标准比较, 最后形成审计结论。可见标准在审计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进行审计时, 审计师需要依据准则中的判断标准, 收集审计证据来判断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是否存在问题。因此, 若是关于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针对同一个被审计单位, 不同的审计师也会得出不同的审计意见。

(二) 持续经营审计决策第二阶段的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利益。审计师对客户进行持续经营审计过程中, 到最终出具审计报告, 将会受到各种经济利益的刺激。一些学者认为, 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经济刺激是从审计业务中可获得的经济报酬。Carcello等 (2000) 在研究审计师持续经营判断是否会受到与审计师损失函数相关的经济利益因素的影响时认为, 审计费用越高, 审计师披露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意愿越低。另外, 会计师事务所采取适当的经济激励也会激发审计师努力工作来改善审计判断质量。Wallman (1996) 认为, 一些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建立薪酬激励机制来减轻审计师对客户的依赖程度, 提高他们在审计判断中的独立性。

2.事务所规模。事务所的规模与审计独立性高低成正相关, 大事务所拥有客户较多, 其对客户的经济依赖性较小, 独立性也较高。De Angelo (1981) 认为, 事务所规模可以用来衡量审计质量的高低。后续的相关研究也证明大规模事务所比小事务所更具有独立性, 审计判断质量也相对较高。

3.审计风险。许多学者认为, 审计师在进行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时, 会面临来自被审计单位和第三方利益者的压力以及诉讼、失去客户等风险。Kida (1980) 和Mutchler (1984) 认为, 一方面, 审计师如果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 将会面临失去客户的风险;另一方面, 无法辨别出公司的持续经营问题, 将会使审计师面临第三方利益相关者的诉讼。另外, Tucker (2003) 认为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还与自我实现预期效应有关。Venut (2004) 发现, 由于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会加速已处于困境公司的破产, 降低债权人给予公司贷款的意愿, 因此, 审计师容易处于两难的境地。

四、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 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标准问题

我国2007年开始实施《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324号—持续经营》新准则, 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及相关的经营风险, 评价管理层对持续经营能力做出的评估, 并考虑已识别的事项或情况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的影响。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是财务、经营以及其他。该准则有了一定的改进,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它所规范的4项疑虑事项难以涵盖影响持续经营的全部经营类因素;仍然包含了诸多“重大”、“巨额”等难以操作的表述, 如何确定这些疑虑事项对持续经营假设影响的重要性水平, 新准则并未做出详细规定;同时, 注册会计师对该类证据的获取困难也影响了其正常应用。

(二) 持续经营能力对审计意见类型影响问题

据统计, 我国上市公司自1997年首次出现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意见以来, 被出具类似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根据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标准部发布的2002年、2003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非标准意见分析报告, 发现大多数涉及持续经营能力问题的审计报告类型是无保留意见加强调段, 或是以保留意见提及持续经营。根据搜集的信息, 许多上市公司表现出的影响其持续经营能力的事项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类型却差异很大。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同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不同, 利用的判断模型、辅助工具不同, 此外, 有些事务所虽然发现其存在持续经营问题, 但迫于客户的压力, 进行利益权衡后并不对其出具GCO。

五、我国持续经营审计的改进措施

(一) 增强准则的可操作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 基本上与国际准则趋同, 但该准则中一些概念的界定仍然显得模糊, 使得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主观判断, 影响了判断质量。因此, 我国有关法律制定者应该借鉴国外审计准则, 进一步提高准则的可操作性, 以期提高持续经营审计质量。

(二) 加强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审计师是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主体, 其自身的职业素质对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有重大影响, 因此审计师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学习;同时, 及时掌握客户信息, 拥有一定的金融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在工作中加强经验的储存等。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 对审计师自身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审计师应该拥有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执业水平, 适应新的审计环境要求。同时要求事务所完善三级复核制度, 研究表明, 多级复核制度下的判断质量优于个人判断。

(三) 积极利用并完善已有审计判断辅助工具

各会计师事务所首先应积极使用已有的审计判断辅助工具, 或组织有经验的审计专家积极开发审计判断辅助工具。专家系统应将专家的感性经验和科学算法相结合, 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技术提供实现手段。另外, 专家系统还应具有自主学习知识的功能, 能随着系统数据库新增的代表性案例而自动修正推理规则。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表明, 专家系统能显著提高审计判断的客观性和一致性。张晓岚等 (2007) 提出将经营效率证据引入持续经营审计判断, 结果表明改进的判断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

(四) 积极推进事务所做大做强

由于规模大的事务所拥有客户较多, 单个客户在总客户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那么对单个客户的经济依赖性就较低, 在发现客户存在持续经营问题时, 就不必过于担心由于出具GCO而导致失去该客户, 进而失去重要经济来源。此外, 事务所规模越大, 不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报告而面临公司利益相关者诉讼的风险就越大, 由于审计失败带来的声誉损失就越严重, 这些损失会远大于向客户妥协所带来的收益, 所以, 经过利益权衡, 会更注重自己的声誉, 不会因担心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报告而面临增加处于财务困境公司的破产风险而放弃向客户出具GCO审计报告。

参考文献

〔1〕王守江.上市公司收益操纵现象透视〔J〕.上海会计, 1999 (10) .

〔2〕秦荣生.对注册会计师关注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若干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3 (8) .

〔3〕张晓岚, 宋贵芳.审计师对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的影响〔J〕.会计之友, 2006 (11) .

阶段性持续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社会条件和生态环境状况令人担忧。我国经济建设与土地资源的矛盾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严重,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土地资源制约日益凸现。土地粗放利用等因素导致目前我国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我国耕地总量大, 但人均耕地数量少, 耕地质量差, 退化严重, 耕地后备资源严重缺乏, 耕地利用率存在下降趋势, 耕地资源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政府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大, 土地供求矛盾加剧, 我国目前必须重点妥善解决如何既要保障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用地需求, 又要保护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的问题。同时,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带来耕地利用方式和耕作制度的变化对耕地保护政策形成冲击。耕地资源被占用、面积减少、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影响严重。耕地污染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作为人类社会生命线的耕地, 耕地质量不断恶化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就是使土地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功能得以持续和提高。目前, 我国耕地利用的目标以扩大内需, 促进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加强生态保护为重点。区域耕地持续利用的内涵是:妥善处理耕地保护、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不仅保障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用地需求, 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而且要合理配置耕地资源, 优化耕地利用结构, 减少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实现人地协调发展。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当前, 我国耕地锐减、质量恶化, 这种状况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耕地、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非常重要, 非常紧迫。必须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措施来实现我国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要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的耕地资源利用管理必须实现四个根本转变:第一, 各类开发区要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在土地使用方式上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二, 耕地保护要从保护面积向保护粮食作物面积和努力提高单产转变。第三, 征地要从一次性货币补偿方式向货币补偿和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相结合方式转变。第四, 实现地方政府从经营土地向宏观调控土地转变。

二、中国耕地的现状

“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说明土地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 从自然因素讲也就是耕地的基本国情可概括为“一多三少”, 即耕地总量多, 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我国人口对耕地的压力越来越大, 耕地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当今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一) 耕地数量及分类情况。

根据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到2005年底, 全国农用地面积为65704.7万公顷 (985, 571万亩) , 建设用地面积为3192.24万公顷 (47, 884万亩) , 其他为未利用地。在农用地中, 耕地面积为12, 208万公顷 (183, 124万亩) , 园地面积为1154.9万公顷 (17, 323万亩) , 林地面积为23574.11万公顷 (353, 612万亩) , 牧草地面积为26214.38万公顷 (393, 216万亩) , 其他农用地面积为2553.1万公顷 (38, 296万亩) 。在建设用地中,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26, 021万公顷 (39, 023万亩) , 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231万公顷 (3, 463万亩) , 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360万公顷 (5, 398万亩) 。根据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可以看出我国最新的耕地数量、分布及分类情况, 详见表1。2006年 (截止2006年10月31日) , 全国耕地面积 (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数据) 121775.9千hm2。从地区分布情况看:西部地区分布的耕地较多, 占36.9%;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占21.7%、23.8%和17.6%。从耕地类别看:旱地面积比重较大, 占55.1%;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分别占26.0%和18.9%。从坡度等级情况看:0~15度的耕地比重最大, 占87.5%;15~25度、25度以上的耕地分别占9.2%和3.3%。

(二) 我国耕地的特点。

注:四大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资料来源:《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1.人均耕地面积小。

我国虽然耕地面积总数较大, 但人均占有耕地的面积相对较小, 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4。到1995年, 人均耕地面积大于0.13hm2的省、自治区、主要集中于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但这些地区水热条件较差, 耕地生产水平低。相对自然和生产条件好的地区如上海、北京、天津、湖南、浙江、广东和福建等人均耕地面积小于0.07hm2, 有些地区如上海、北京、大连、广东和福建等甚至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0.05hm2的最低界限。该组织认为低于此限, 即使拥有现代化的技术条件, 也难以保障粮食自给。

2.分布不均匀。

综合气候、生物、土壤、地形和水文等因素, 我国耕地大致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区、半湿润季风区、西北部半干旱区、干旱内陆区和西部的青藏高原区。东南部湿润区和半湿润季风区集中了全国耕地的90%以上。中国现有耕地121.8万km2, 按东中西部地区划分, 东、西部地区耕地面积较少, 各占28.4%, 中部地区较多, 占43.2%。耕地相对集中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大部分是黑色沃土, 生产小麦、玉米、高粱、大豆、亚麻和甜菜等。华北平原大多是褐色土壤, 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等。长江中下游平原生产水稻、柑桔、油菜籽等。四川盆地盛产水稻、油菜、甘蔗、茶叶、柑桔、柚子等。

3.自然条件差。

我国耕地质量普遍较差, 其中高产稳产田占1/3左右, 低产田也占1/3。其中涝洼地有约400万hm2, 盐碱地有约400万hm2, 水土流失地670万hm2。而且耕地地力退化迅速, 加上由于污水灌溉和大面积施用农药等原因, 耕地受污染严重, 加剧了耕地不足的局面。新中国建立以来, 耕地复种指数普遍提高较快, 耗水、肥较多的稻、麦、玉米等作物大面积发展, 作物种类单一, 重茬连作比较普遍, 地力消耗大, 土地得不到休闲和建设。化肥的大量使用, 忽视农家有机肥料, 加之豆类、绿肥等养地作物大大减少, 土壤有机质得不到应有的补充,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变坏, 土壤微生物活力降低, 造成土壤板结, 导致地力衰退。耕地的肥力不足是普遍现象。地力薄, 养分低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耕地地力退化迅速, 榆树市从1981年土壤普查统计结果看, 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一般都高于200mg/kg, 低于200mg/kg的极少。从近几年化验结果统计看, 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200mg/kg极少, 一般都在100~150mg/kg之间, 低于100mg/kg的也时有出现, 可见耕层土壤速效钾下降十分明显。德惠市1983年耕地土壤的有机平均含量为2.343%, 2006年检测的有机平均含量为2.230%, 下降了0.11个百分点, 其中:全氮含量由1983年的0.223%, 下降到0.213%, 下降了0.01个百分点;全钾含量由1.87%, 下降到1.83%, 下降了0.04个百分点。加上由于污水灌溉和大面积施用农药等原因, 耕地受污染严重, 加剧了耕地不足的局面。陕南地处秦巴山区腹地, 耕地面积少, 自然条件差,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多数县一直是国家和省里确定的贫困县。

4.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我国拥有宜耕荒地资源0.136亿hm2, 按照60%的垦殖率计, 可开垦耕地0.081亿hm2。耕地后备资源在31个省、区、市都有分布, 但大部分位于北方和西部干旱地区。其中, 新疆的耕地后备资源最为丰富, 面积为331.91万公hm2;其次为甘肃, 面积为75.08万hm2。二者合计约占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数的55.42%。南方和东部的耕地后备资源较少, 拥有滩涂较多的山东省, 耕地后备资源占到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5%。一些地方在土地开发过程中急功近利, 追求当年开荒、当年收益而不顾被开发区域的小气候环境、土壤环境和土质水文环境, 对后备资源的开发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以牺牲长远的整体利益来换取近期的局部利益。在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土地质量较差。内蒙古、新疆、宁夏的耕地后备资源占全国的52.25%, 黄土高原区 (山西、陕西、甘肃) 占全国的12.03%。其共同特点是存在干旱缺水、盐碱、风沙、低温严寒等一种或多种限制因素, 且限制强度较大, 生态环境脆弱。在东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中, 滩涂、苇地等湿地占有较大比例, 这些滩涂、苇地、湿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属于极度生态敏感区。但由于生态保护的要求,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受到严格限制, 今后通过后备资源开发补充耕地已十分有限。适度、适量地开发一部分耕地后备资源, 弥补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所引起的耕地面积的减少, 已经成为我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

5.自然灾害多。

我国地域辽阔, 天气变化万千, 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 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区域性和季节性强、灾害损失严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自然灾害的发展有着两个明显的趋势, 一是由于全球变暖等多方面的原因, 极端性气候增加;二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灾害的频繁发生, 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步增加, 一般都要超过上千亿元, 2004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602.3亿元。另外, 由于受灾害影响的人口大体在2亿左右, 占全国人口的七分之一以上, 全国常年需要救济的贫困人口基本稳定在7, 000万左右, 如此大的人口数量, 使自然灾害在我国有着较强的社会性。四川省2007年5月28日, 共有72个县出现夏旱, 目前持续干旱的有48个县, 连续30天以上夏旱的有37个县, 另有6个县达到夏旱预警标准。近50年来, 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6.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 使之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这是广义的水土流失。狭义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蚀现象。”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 20世纪90年代末,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 其中:水蚀面积:165万km2, 风蚀面积:191万km2, 在水蚀、风蚀面积中, 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26万km2。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64万km2, 水土流失面积43.4万km2, 其中严重水土流失区21.2万km2, 局部水土流失区20.0万km2, 轻微水土流失区2.2万km2。该区幅员辽阔, 其中2/3地面遍覆黄土, 土质松软;地形破碎, 坡陡沟深;气候干旱, 年降雨量少而蒸发量大;地势高, 气温低;植被稀少, 暴雨集中。不利的自然条件, 加以土地利用不合理, 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总量每年为16亿吨, 是黄河下游洪水泥沙灾害的主要根源。

三、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耕地资源是工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 又是有限资源。只有珍惜耕地资源, 对耕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保护, 才能保证高效节约、经济合理和永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耕地资源, 提高耕地资源生产率。在利用耕地资源上, 要充分考虑土地的现状、耕地资源的特点、数量、供需关系及影响耕地资源的有关条件等基础上, 遵从持续利用耕地资源的基本原则, 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日益增长的需要。

(一) 总体布局与开发治理相结合。

首先, 耕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是耕地资源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耕地资源利用起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在综合利用耕地资源过程中, 要服从全国土地总体规划和各省 (区) 国土规划及社会长远规划的指导, 加强同其他规划、政策相协调, 耕地资源规划与环境规划、国土规划、农业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城市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农业保护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等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有着不少相似性、相容性和相关性, 要很好地将它们结合起来实施, 避免相互之间产生矛盾。只有在国土规划和社会长远规划指导下进行安排和部署, 才能保证耕地资源利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通过不断开发、综合利用, 尊重总体规划和长远规划之要求, 不断改善耕地资源的生产条件, 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益, 才能使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统一规划下,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扬长避短, 因地制宜发挥各地区优势, 形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良性循环的局面, 开拓农业生产新领域, 做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山、水、田、林、路、沙综合治理, 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 实现江泽民同志在1997年8月5日提出实现再造秀美山河, 尤其是实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目标是完全可能的。“四荒” (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 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载体, 同时又是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治理开发“四荒”资源, 对于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包括农民、企事业单位、城镇职工等相关利益群体收入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四荒”治理开发工作, 采取户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使用权等多元化治理模式, 取得了显著成效。陕西省榆林地区退休干部刘晓峰1995年在神木县以每年60万元的资金, 租赁了瑶镇乡秃尾河畔的433hm2荒沙地, 为期15年。他首先修堤护岸, 利用压柳树, 铺沙土的办法, 固定了9公里的河堤, 为自流灌溉创造条件。然后, 通过覆土施肥、改良土壤等措施, 在沙地上改造出433hm2农田。其次, 西部地区是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 属于环境脆弱地区。因此, 在开发建设中一定要贯彻开发与治理并重、开发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开发与治理并重, 具体表现在地下资源开发上尽量做到资源不浪费和少浪费, 并做到开采一片、治理一片、利用一片;加大乡镇企业的管理, 针对乡镇企业煤炭回采率只有15%~30%, 仅有1/3资源可以开采利用、2/3浪费掉的实际, 要收取一定的治理费用。采取有偿回收和无偿投入的办法, 坚持整治项目无偿为主, 开发项目有偿为主的投入策略, 原则上由农民投劳, 集体投资, 国家无偿提供扶持资金。对直接经济效益明显的项目, 原则上由农民自行解决资金, 对确有困难的农户即实行有偿滚动, 使用资金扶持方法。地方资源的开发, 要充分考虑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自始自终把耕地资源问题提高到战略角度上来考虑, 做到经济建设与耕地资源保护同步进行, 开发利用耕地资源时, 应综合治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有效保护。

(二) 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耕地保护工作, 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 一再强调要加强土地管理, 切实保护耕地。1986年, 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1992年,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严格制止乱占、滥用耕地的紧急通知》;1994年发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7年,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 保护耕地的通知》;1998年, 耕地保护写进了《刑法》, 增设了“破坏耕地罪”、“非法批地罪”和“非法转让土地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土地资源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 大力盘活存量土地,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推进土地集约利用, 是解决土地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健全完善集约合理用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珍惜和节约每一寸土地的良好风尚, 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同时, 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利用是目的, 保护是手段, 只有对其进行积极的保护和培育, 才能使资源保持自我更新能力, 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另一方面, 只有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造福于人类, 才能为保护和培育资源提供物质基础, 保护才有意义。在开发利用过程中, 对其进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土高原煤炭资源现在探明储藏量为5000亿t, 占全国探明储量的2/3, 被世人称为“乌金高原”和中国的科威特。陕北石油、天然气探明量分别为1.93亿t和17亿t, 整个地区的铁、铝、铅等重要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非金属矿产资源如岩盐、池盐、天然碱、硭硝也很丰富。通过几年的发展, 黄土高原资源开发战略已初见成效。工业采掘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 也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如水土流失, 植被破坏, “三废”污染等,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视, 拿出相当一部分财力加以治理, 并取得一些成绩。总之, 只有在利用的同时加以保护, 才能使耕地资源的质量越来越高, 反之, 则逐渐衰竭, 甚至使耕地资源上的一些资源消失或灭绝。在对耕地资源开发过程中, 一定要处理好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三) 统筹兼顾相结合。

由于耕地资源具有多种用途, 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因此, 在耕地资源利用上, 要统筹兼顾, 合理安排, 以满足各个方面对土地的需要, 并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批资源利用与开发型企业在城镇建设中快速推进, 生态水电建设突飞猛进, 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各类建设用地需求强劲。开矿修路、开山采石、挖沙取土等生产建设, 造成的耕地占压、毁坏现象比较普遍。据查, 全国共有大小砖瓦窑37座, 占地33.3hm2 (500余亩) , 全都是建在耕地上, 绝大多数是基本农田;有的农户私自将农田表土铲除, 取用地下砂料卖钱营利, 还有的农户在耕地上私自建坟, 或以卖坟地赚钱为目的占用耕地等等。此外, 近年来, 随着农村扶贫迁移和生态搬迁工作力度的加大, 致使原有的耕地变成了撂荒地, 还有很多农户的青壮年劳力长期外出打工或举家外迁, 导致较好的耕地撂荒。例如, 黄土高原现有耕地面积534.2万hm2, 占全区土地面积30%左右, 人均耕地0.34hm2, 坡耕地高达75%, 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川道地区及煤矿开采地区, 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争地十分严重, 在征地过程中, 各项建设用地缺乏统一的定额标准和科学规划, 一些地区和单位执行用地计划不严肃, 各部门和各行业的建设用地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浪费和城乡建设布局的混乱, 工矿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对耕地资源大面积的破坏。长期以来, 国家对耕地资源丰富性的过激宣传, 导致人们对耕地资源脆弱性和难以恢复缺乏了解, 自上而下只重视生态系统和输出, 而不重视输入, 采取掠夺式经营, 使耕地资源生产率及利用率逐年下降, 造成农副产品和粮食供需矛盾突出和生态环境恶化。针对这些情况, 需要统筹安排, 合理布局, 逐步改变只用不管和重用轻管的自然经济方式为用管结合的科学合理的耕地资源利用, 促使耕地资源生态环境不断向高效平衡的方向发展。对近几年来迅速膨胀起来的苹果、梨、马铃薯等经济作物, 也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合理发展, 尽可能让果树上山下沟, 保证少占农田。城市和乡镇的扩展占用非农业用地应尽可能少占用耕地, 不占或少占好地。必须占用耕地时, 应该采取先劣后优, 先低产田后高产田的办法, 使当地农民与用地单位均比较满意。

(四) 耕地资源节约利用与集约经营相结合。

一手抓“节流”, 节约用地、盘活存量, 凡能不用地的就不用, 能少用地的就不多用, 能用劣地的就不用好地, 节约每一寸土地尤其是耕地。要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从严从紧、有保有压”, 严把土地“闸门”。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用地, 从严控制工业用地, 保障民生用地供应。一手抓“开源”, 多渠道多途径千方百计地拓展耕地和建设用地的来源, 鼓励优先开发利用工矿废弃地、空闲和低效用地、地上地下空间。建立完善以规划和标准控制为前提、以政策约束激励为导向、以监管考核为保障、以有偿使用和市场配置为基础的资源集约制度。耕地资源的利用问题, 既要“开源”, 也要“节流”。节约用地是解决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 也是控制耕地资源减少的重要手段。非农建设用地失控, 主要占用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部分单位和企业宽打宽用, 浪费耕地资源。近年来, 国家三令五申严控别墅建设用地, 然而在徐州市铜山县拉犁山西坡的南望村, 一些违法私建别墅却拔地而起, 政府有关部门数年清理成效甚微。有些农户把种地当成副业, 耕种土地的劳动力则是一些妇女、儿童和老人, 从而使劳动者素质下降、耕地荒芜严重, 生产率下降。据调查, 过去0.5kg化肥可培养2~3.5kg粮食, 目前只能增产0.1~1kg粮食;集约经营之路则显得力不从心。种植业在部分地方还处于“刀耕火种”阶段。针对这些情况, 在国土资源节约利用过程中, 一要保建设, 二要保吃饭, 三要集约经营。农业集约经营就是要合理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活化劳动与物化劳动投入量, 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变广种薄收为少种多收、低产欠收为稳产持续高产。这是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

另一方面, 还要提高非农业用地利用水平, 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上的建筑面积, 居住人口密度, 向空中、地下立体经营发展。根据农村居民点零散分布, 单门独户自成院落或几户集中居住的特点, 动员农民集中建设住宅, 旧宅基地还耕种庄稼, 改善农居条件, 引导农民走上集镇化、现代化小康之路, 开发利用废弃农居用地, 确保实现耕地总量平衡。开展科学的庭院经济生产, 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把庭院范围内的多项种植、养殖和加工等生产项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充分对庭院的立体空间进行多级利用, 形成同时能生产多种农产品的生产线, 充分提高庭院的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 针对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土地资源相对减少、家庭经营滞后的现状, 广大农村着眼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深入发动广大农民群众, 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从而为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劳动力、振兴农村经济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农村的庭院, 大小不一, 如果能充分利用起来, 方寸之地可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财富, 收入并不比专门办场低。适合庭院发展的主要项目见表2。据估算, 全国农村庭院占地面积为666.7万hm2以上, 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耕地少的国家来说, 是个不可忽视的“天地”。在农村, 每户农家都有一块不小的庭院。而多数农家的庭院除了粮食收获季节用来打场外, 其余时间都是白白闲置, 不仅可惜, 还使庭院显得空旷。各地各区域生态经济特点不同, 资源优势也不一样, 选择的生态模式和建设的内容也不同, 应该灵活选择应用。推荐几种模式供参考。见表3, 发展庭院经济, 综合利用庭院, 既使农家小院显得生机勃勃, 又能增加不少经济收入, 曾有媒体报道, 搞得好的庭院经济, 年收入超过万元。随着农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与耕地脱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世界发达国家人口集中于大城市的弊病, 今后我国农村人口大量向大城市转移的可能性不大, 面对这个现实, 开发庭院将是缓解耕地矛盾的“耕地替代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注:引自高照良、彭珂珊等《西部地区生态修复与退耕还林还草研究[M].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 》

四、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保护耕地数量与提高耕地质量, 对于农业生产、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关系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耕地资源, 切实做到经济、合理、高效的利用, 达到既能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人口容量, 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切实保护好耕地, 维持我国的长远发展, 必须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保护耕地, 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一) 建立耕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切实搞好耕地资源节约利用和保护。

为了保障耕地的安全和持续利用, 用法律手段、行政措施和技术手段建立土地耕地利用的安全体系极为重要。人类对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效率及保护活动也是影响耕地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 在耕地质量和数量一定的情况下, 耕地资源节约利用和保护有利于耕地资源安全。一方面要保障基本农田的数量, 维持耕地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要在人民中树立良好的保护土地的意识, 唤起人们对土地问题的忧患意识,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科学进行土地规划, 建立起强大的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机制。我国已建立起基本农田警戒线制度, 保护珍贵的耕地资源。下一步应逐级落实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目标责任, 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减少。严格执行耕地补偿制度, 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有余, 抑制耕地递减趋势。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 提高耕地征用标准, 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意识。

(二) 加强土地管理, 努力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根据国家“实现耕地总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 各级政府部门要在原有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根据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科学规律, 在进行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形成宏观、中观、微观互相协调的基础上, 有机联系全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全国各层次的建设项目, 土地资源开发、整治工程均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纳入该体系, 并依照规划体系实施。强化管理、完善土地管理、加强土地管理职能部门的权威和实施能力。同时政府应建立严格的土地许可证和“占补”挂钩制度。因此, 城市建设用地要充分挖掘城区存量土地, 形成“优惠挖潜”和“高价外延”的政策机制, 促进旧城改造, 严格控制城市外延扩张;乡镇企业发展要依托小城镇, 实行集中连片建设, 充分利用原有乡镇企业的空闲地、空闲院;村庄要实行兼并, 消灭村庄空心现象, 实行小康村规划, 向小城镇方向发展。

(三) 采取各种措施, 改善耕地生态环境。

只有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才能保护好生态。以贵州省为例, 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 多次实施陡坡耕地还林, 却屡退屡耕, 几经反复。关键在于没有解决好粮食保障问题, 把不该退的好田地也给退了, 老百姓吃不饱肚子, 就会走砍林垦田的老路。2000年以来, 贵州省坚决禁止在25°以下的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中植树造林。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住了, 粮食实现基本自给, 全省生态建设因此没有再出现反弹。要综合运用工程、生物、耕作防灾措施避免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 应注意优化耕地生态环境, 通过农业各部门各项生产的合理结合, 充分利用耕地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恢复和提高耕地资源生产力, 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对自然坡度大于25°的坡耕地, 实施有计划有步骤的退耕还林还草, 涵养水源。对荒山荒坡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搞农田防护林网的建设, 禁止乱砍滥伐, 加强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的治理, 通过保护自然资源来改善生态环境, 防止水土流失, 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协调农业生产和耕地生态环境矛盾, 建立稳定而高产的耕地生态系统。

(四) 落实耕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 加大复垦力度。

粮食的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而基本农田的数量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和食物安全保障。根据土地的适宜性, 合理确定耕地、林地、园地和牧草地的面积及其布局;近年来由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占用的大量优质耕地, 应按计划逐步还耕;改变只用不养的掠夺性土地利用方式, 坚持用养结合;总结研究各类土地的利用技术和治理技术, 不断提高农用土地的地力, 增强后劲。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 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 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考核的内容, 签订责任书, 明确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质量负责, 定期进行目标考核并兑现奖惩措施。根据各地实际, 应以整理为主, 并将土地整理与小流域整治, 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相结合, 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土相结合, 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应尽快出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方面的政策文件, 落实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 制定鼓励政策, 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土地开发整理。加大对塌陷地、砖瓦窑场、工矿废弃地等的复垦力度, 重点搞好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开发,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五) 建立有形土地交易市场, 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在征用耕地时, 对农民补偿费用少, 征用成本低, 一些企业特别是一小部分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和私营老板, 看到了土地市场的增值潜力后, 在各地巧立名目, 变相圈地, 形成增值分配的不合理, 这样就更进一步促进了一些企业的变相圈占耕地的积极性, 大势圈占耕地。建立土地交易市场, 主要依靠经济机制让供需对接。在土地使用权商品化基础上, 应该利用市场机制, 通过市场交易、经济补偿办法来解决存量土地流转问题, 让供需对接。很多地方不能很好处理城镇化进程与耕地保护的矛盾, 挤占了大量的耕地, 为保护好耕地, 必须努力构建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保护对策, 逐步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模式, 实现土地征用与劳动力安置、建立社会失业和养老保险制度同步进行。

(六) 切实提高我国耕地质量, 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各级政府在重视耕地数量的同时, 要更加关注耕地的质量问题, 部门之间要明确分工, 积极配合, 通力合作, 统一管理, 把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维持人类生存环境的重大问题来抓紧抓好。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我国耕地质量管理与地力培育机制。采取各种激励措施,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引导和扶植农民对承包耕地进行改良与培肥工作;同时, 要不断扩大投资渠道, 建立政府、社会、农民投入相结合的耕地地力培育工程的投资体系;在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时不仅要做到数量上的平衡, 而且要做到质量上的平衡等。将耕地地力培育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地力培育列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 一方面较大幅度地提升基本农田的地力等级, 使东北黑土地区、西北内陆盆地等土壤退化严重的重点农产品商品基地的土壤退化现象得到基本控制, 实现高产稳产;在北方农牧交错带、黄土高原和南方岩溶地区等生态问题严重的地区, 建成人均0.5亩以上的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以保证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 建立起我国全部基本农田的数字国土系统和耕地质量监测网络, 为国家进行土地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在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和“十一·五”的科研计划中, 应重点安排一定比例有关提高耕地质量方面的科技攻关项目, 以提高我国耕地地力培育、土地退化修复等方面的科技水平。

(七) 提高人口素质, 保障重点开发区域集聚人口及经济的用地需求。

人口问题是众多问题的核心所在, 有效控制人口增长, 才能有效控制需求的膨胀, 促进耕地的有效利用。政府应采取措施, 提高人口素质, 转化人们的思想。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科技进步体现在机井数量增加、化肥投入量的增加、机械动力的增加, 可一定程度上提高粮食单产、总产, 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体多途径、宽渠道的广泛深入宣传《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与耕地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大现实意义, 让人们明白耕地是人类之母, 是有限资源, 意识到当前耕地保护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树立全民耕地保护意识。同时, 适当扩大建设用地供给, 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利用强度, 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 促进重点开发区域支柱产业的培育和经济总量的提升, 促进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合理安排中心城市的建设用地,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促进城市人口和经济集聚效益的发挥;加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控制, 鼓励城市存量用地深度开发;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促进公路、铁路、航运等交通网的完善, 推动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先保障承接优化开发区域产业转移的用地需求, 支持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用地, 促进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积极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和用地的集中布局。积极推进农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 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 严格保护生态用地, 切实发挥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在优化城镇、产业用地结构中的生态支撑作用, 促进人口、经济的集聚与资源、环境的统筹协调。

(八) 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 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

一是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 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明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责任, 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责任的考核体系, 将实际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补充耕地的面积和质量、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耕地保护责任和节约集约用地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土地利用规划实施问责制, 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负总责。把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和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因素, 完善相关评价和考核办法。二是强化近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控制。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家宏观调控要求, 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五年近期规划, 明确各项用地规模、布局和时序安排。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近期规划, 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不断完善用地计划分类编制和管理, 加强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估和考核。落实差别化的计划管理政策。严格以实际用地考核计划的执行, 实际用地超过计划的, 扣减下一年度用地计划指标, 防止超计划批地用地, 切实维护土地利用计划的严肃性。

摘要:“民以食为天, 食以地为本”, 人们生存要以食物为基础, 而生存所需最基本的食物-农产品, 又必须从耕地中获取营养。耕地是具有肥力, 能生长农作物的土地, 它提供着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原料。耕地是人类生存之本, 我国耕地资源本不富余,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引发了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 使得我们对耕地资源的使用是掠夺性开发, 耕地处于超负荷利用状态, 且资源在不断减少, 本文试图通过对耕地现状及问题的阐述、分析来探讨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原则,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鹿心社.统一思想, 狠抓落实切实做好“十五”期间耕地保护工作[J].国土资源通讯, 2001, 7:34~40

[2].鲁奇.中国耕地资源开发、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问题[J].资源科学, 1999, 21 (6) :5~8

[3].卢良恕.中国农业新发展与食物安全[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3, 11:11~14

[4].刘懿光, 徐海南, 马才学.耕地保护的经济杠杆[J].经济论坛, 2004, 21:110~112

[5].梁艳.关于耕地保护问题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3

[6].李忠.统筹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J].宏观经济研究, 2004, 12:14~18

阶段性持续 篇8

关键词:家族企业,企业文化,可持续发展

1 问题的提出

家族企业有着巨大的存在价值和优势。家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培育和造就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民营企业大军, 它们中绝大多是家族企业, 如方太集团、格兰士集团等, 它们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发展壮大,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度经济学认为, 企业无非是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的一种经济组织, 企业形式无所谓优劣, 关键看它在市场竞争中管理交易成本的高低, 只要家族企业有利于为降低交易费用而付出的“组织费用”和“制度成本”, 那就合理。家族企业的问题可归纳为:

1.1 持续时间偏短

国外资料显示, 只有十分之三的家族企业能够生存到第二代, 而只有十分之一能够生存到第三代。平均寿命为24年, 正好与创业者与企业维持关系的时间一致。中国的家族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 家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6年。

1.2 家长式管理

家族企业的最大问题是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开, 家族企业常常是主管的“办事逻辑”高于“管理原则”, 常常把家族和企业混为一谈, 把企业主的角色和个人角色同一化, 往往导致用人不公平, 难以吸收优秀专家进入企业;对接班人宠爱失教, 直接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家族企业内部纷争也常使企业分裂而受挫;主管的家长式作风有时也对企业构成伤害;华人企业中, 创业者家属往往对企业权力的掌握到了迷恋的程度, 即使是上市公司, 家族控制的情况也很严重, 通常这些家族不愿意让自己的持股低于35%到40%。

1.3 接班人培养问题

进入新世纪, 全球43%的家族企业都面临老一辈创业者或守业者对下一代的权利交接问题, 全球性的家族企业“接班时代”已经到来。同样我国的家族企业也进入了一个新老交替的敏感、动荡时期。事实上, 企业的领袖人物突然发生变故时, 继任者通常会面临许多问题, 而继任者是否经历了有计划的培养成为企业平稳过度的关键。

2 家族企业的文化特征

有人说, “大企业靠文化, 小企业靠权力”, 两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在内, 我国的家族企业靠的是权利与文化的结合。家族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 也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综观海内外华人家族企业的文化特征主要有:

2.1“家本位”群体精神

家是中国人的生活重心, 中国人的群体精神具有典型的家族文化特征, 儒家的治国之道, 就是强调君王应当像“家长”关心家族成员一样关心自己的子民。在家要父慈子孝, 在地方任职叫“父母官”, 一切都要遵守伦理秩序, 所以便形成了中国人观念中的“家本位”的思想。

2.2 家族世袭制

由于长期的专制统治, 形成了中国人特别严重的内耗特点和防范心理, 但它也强化了中国人的家族意识, 迫使人们从内寻求支援, 以血缘关系为最基本的纽带, 渗透到家族资本的运作特征中去。中国人在本土以血缘为纽带抗拒天灾人祸, 而在国外, 上无片瓦, 下难立足, 就只能以血缘纽带求生存发展, 由此形成了家族世袭管理的模式。

2.3 家族企业文化的优缺点

家族企业文化的优点可总结为, 首先, 家族成员具有自我牺牲精神, 尤其是在创业阶段, 家庭成员向心力强, 相互之间信任感很强, 几乎不存在任何委托代理关系所产生的监督成本和代理成本的问题, 促成企业在发展初期迅速成长;再次, 家族企业愿意牺牲眼前的利益, 而以长期的发展目标为重。成员间有同一的价值观, 对如何经营企业有一致的看法。最后, 家族企业的经营权与管理权的合一, 使公司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目标政策具有一贯性。

但是家族企业文化也有致命的缺点:第一, 家族是一个狭隘的群体观念, 家族成员的价值判断与效忠的对象并非整个公司, 而是其家族利益, 两者之间并非完全协调一致的, 所以会出现公司的整体利益与家族的利益相冲突;第二, 家族成员众多, 关系复杂;第三, 过于滥用亲戚, 家族企业的人事有两套标准, 一种适用于非家族成员, 一种则只用于亲戚, 非家族成员受到排挤, 会使非家族人才流失;第四, 家族企业是由创业者一手创办的, 企业主时常被看作是全能者, 导致他们常常独断专行, 不容他人否认他的权威, 这对企业的稳健发展常有不良的影响。家族企业的缺点导致了企业文化构造方面的问题, 使得企业很难形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及建立在这种文化基础上的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3 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家族企业文化特点及其改善对策

中国有“富不过三代”的民谚, 欧洲有“三代人木屐传木屐”的传说, 南美有“做生意的老子, 花花公子的儿子, 要饭的孙子”的讽喻。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崛起的一批新兴家族企业, 经历了大约10年的飞速发展时期, 到90年代大多数销声匿迹;而在90年代成长起来的企业, 到90年代末大多数也已日薄西山。然而也有一些家族企业度过了这一危险期, 存活了下来, 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有些成为上市公司。这种状况说明了中国家族企业有一个10年左右的“寿命危险期”。上述得以存活下来的企业都分布在不同的行业, 不同的行业各有不同的行业特征, 而家族企业文化也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 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而企业文化则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管理思想家伊查克·艾迪思把企业生命周期形象地比作人的成长与老化, 认为企业的生命周期包括三个阶段十个时期, 分别是:成长阶段, 包括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成熟阶段, 包括盛年期、稳定期;老化阶段, 包括贵族期、内耗期或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每个阶段的特点都非常鲜明, 并且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要使企业顺利度过危机四伏的婴儿期、学步期和青春期以适应现代市场的需要, 就必须找出阻碍家族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的本质原因以及相对应的措施, 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形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文主要分析家族企业初期的几个阶段可能面对的企业文化问题导致的风险及其防范手段。

3.1 婴儿期

凡是希望创办企业的人都拥有雄心勃勃的创业计划。这个计划阶段通常称为企业的“孕育期”, 但是孕育期创业者的的想法如果无法付诸实践, 想法流产, 则孕育期就结束了。一旦创业者对未来的风险作出承诺, 一个企业就诞生了, 企业进入婴儿期。此时企业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规章制度, 创始人在经营管理上大权独揽, 唱“独角戏”, 也就是我们在本文1.2里提到的种种问题, 此时创业者往往根据危机进行管理。婴儿期企业文化的障碍主要表现为权力核心主义。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创立者的知识、心理及能力准备不足, 往往在核心素质上出现瓶颈, 更由于这种能力只有一人或者少数人才拥有, 不易复制, 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而现在是一个速度至上的时代。所以家族企业比非家族企业更容易产生决策失误。而且单一领导事无巨小均由创始人拍板, 分散了领导者的精力, 还打击和削弱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使企业缺乏灵活性。

对于婴儿期的种种文化障碍, 创业者应该尽快建立各种规章制度, 使得每项工作行为都有章可循, 并身体力行, 言出必行;其次, 领导者要注意与下属成员进行感情沟通, 在家族企业中, 感情的联系比其他形式的企业来的更加有效, 在建立了相互信任的感情基础后, 领导者可以适当地委任管理者, 委任有才能的下属对企业中非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这样, 企业主既可集中精力于企业的重大问题, 又可以刺激下属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2 学步期

渡过了“牙牙学语”的婴儿期, 进入了“蹒跚学步”的学步期, 学步期是企业迅速发展的阶段, 其文化特点是:创始人这时相信他们做什么都是对的, 他们更愿意按照人而不是能力来组织企业, 企业仍然以家族成员为主体, 缺乏一种科学化的授权体系。由于在婴儿期取得了一些成果, 领导者“自以为是”的思想膨胀到了顶点, 不喜欢听别人的劝告;其次, 领导者更主张“人治”而不是“法治”, 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意愿处理企业的管理、人力资源等问题;最后, 由于中国传统的“家本位”思想, 此时企业管理层中绝大多数是家族成员, 关系错综复杂, 对待同一情况采取多重标准, 采取“对人不对事”的做法。学步期企业容易掉入“创始人家族陷阱”。

学步期家族成员深深渗透到企业的每个部门, 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家族利益集团维护自身的本能反应, 本能地认为家族成员担任管理人员能让人充分信任;二是害怕天长日久家族外成员掌握企业实际控制权, 在公司形成一些大的管理力量, 进而操纵公司。但是这些皆为误解, 家族成员并不一定就能更忠诚于家族利益, “傻子瓜子”集团的父子冲突和四川希望集团的“分家”足以证明这一点;再者, 家族外成员并非家族利益的敌人, 有时候更是家族利益之友, 像《三国演义》中, 刘备三分天下, 并非只靠刘关张赵, 更重要的是靠诸葛亮等职业专家与外人。

3.3 青春期

青春期是企业成长最快的阶段, 此阶段家族企业需要更多的人才, 创始人要雇请职业管理人员并逐步实现授权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青春期的家族企业属于“叛逆期”, 企业要经历格局的重新调整, 权力的新旧交接, 创始人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 此时他们仍然占有企业绝大部分的股权和坐稳最高管理层的职位, “世袭制”的想法会促使创始人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职位传给下一代, 不论其继承人是否具备令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只要能够保证企业经营者来源的纯粹性, 他们宁愿把企业的持续发展的问题放在更次要的位置。青春期对企业创始人是个极大的考验, 家族企业产权结构可能会改变, 股权出现多元化或社会化, 创始人逐渐从管理层淡化, 经营工作逐步由职业经理人承担。创始人、管理层和董事会之间、家族成员之间以及老人和新人之间冲突不断。青春期企业格局如果得不到调整, 各种矛盾激化, 所面临的风险是早衰、死亡等各种威胁。例如有的家族企业, 在创业者离去前将企业当作遗产平分给子女, 如此下去, 到了第三代那里, 可能已经被重新分割成若干小作坊了。即使只有一个后代, 也很难保证其经营管理才能必然是优秀的。

如果企业没有系统的继任计划, 很难在短时间内在内部找到合适的人选, 在企业内部临时选拔的机制是企业处理接班人问题的下策, 而有计划地在内部培养接班人是面对突发事件时的上策。可以实现权力的顺利交接, 企业平稳过度, 企业的发展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从接班的类型, 可以分为:子承父业型和引进型。从各个家族企业不同的交接方式, 可以体现出各自不同的企业文化。

有很多创业者总是喜欢强调他们3万元起家或白手起家之类的创业故事, 但时代变迁, 他们初始的创业成功除了有自身的能力之外还有历史机遇等因素的存在, 当子女接班之后, 由于经验与威信方面暂时的空缺, 创始人可以采取垂帘听政、顾问扶送等方式进行过度。创始人的素质几乎是不可拷贝的, 此时新接班人需要得到老者的提携帮助, 此外, 他们还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来建立威信, 尽快解除周围的质疑。在培养了权威之后, 新接班人应该进行团队再造, 重新调整企业格局, 以适应市场的发展, 新领导人应该代表企业的新权力模式, 同时旧的企业文化在此时也应受到相当程度的重申和调整。

引进职业经理人:当家族企业内部没有足够的人才可供选拔的时候, 创始人应该使用“引入型”的方式。首先可以从企业内部选拔, 让企业内部资深的员工任企业总经理的角色, 由其接手管理企业内部运作, 相对于“世袭制”的接班人, 资深的企业内部员工更加了解企业。除此之外, 企业还可以引入外部职业经理人。

总而言之, 企业成长初期几个阶段的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企业度过了青春期, 就可以进入盛年期和稳定期, 这是企业生命周期中最理想的状态。在这一阶段的企业得以摆脱创始人的影响而再获新生并不断走向成熟。在盛年期企业的灵活性和可控性达到平衡, 企业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麦迪斯.企业生命周期[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2]姚贤淘, 王连娟.中国家族企业现状、问题与对策[M].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2.

阶段性持续 篇9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与环境三大系统,受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社会、经济等众多因素影响。所以,泛泛地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牵涉的变量非常多,这样,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没有针对性,很难将研究成果付诸于实践,这正是以前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虽然被研究得如火如荼,却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成功地运用这些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将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具体的区域联系起来,与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联系起来,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找出这种联系的一般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确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更加符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现实需要。

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

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王伟中(1999)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在现有自然资源(包括环境)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有效增长。其中,经济增长是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基础上的专业集约型经济增长;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要小于其再生速度,不可再生资源利用应约束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之下;废物的产生应小于或等于环境的吸纳能力”。这个定义,基本上就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的一种规定,其中心思想就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持续的、集约型的、环境友好型的区域经济增长。陈烈、姚丽斌(2000)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在逐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区域间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西宝、李恩辕(1999)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经济增长的非均衡,自始至终地追求经济均衡增长的发展之路永远达不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果,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刘目前(2007)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确保区域经济获得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社会持续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

综合以上学者们的观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内容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可持续性两个方面。

区域经济发展包括内容很多,包括经济增长、集约型增长方式、区域平衡、绿色生态、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合理经济结构、先进的文化,等等,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等数量上的增长,而且意味着社会和谐、生活质量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不同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比如一些国家GDP总量很高,但人民缺少民主,生活满意度很低,或者GDP的增长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或者区域内各地区贫富悬殊很大,呈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等等,那么,这样的社会就是有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并不排斥区域经济增长,相反,区域经济增长仍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和物质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区域经济增长所提供的物质基础,改善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区域经济增长不一定有区域经济发展,但没有区域经济增长就一定没有区域经济发展,因为没有区域经济增长就无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所以,尽管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保增长”依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区域可持续性包括资源、环境、生态等众多方面,其基本原则就是要求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所以,要求区域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下代人的生活福利为代价,不能以邻为壑,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地区的发展为代价。

总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的、资源节约型的、代际代内公平型的经济增长,其总目标就是:经济可持续增长、区域公平发展、资源利用节约、生态保护良好,其具体目标就是:区域经济增长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统一,在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关注资源的代际配置和福利的代际公平。以上结论,已经得到了学术界和政界的普通认同,因此,为研究和解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可以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范围界定为四个方面:经济持续增长、增长方式、区域均衡发展、生态污染治理。这四个方面对应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领域的重要内容。见下图1:

3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

对于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李维敏(2000)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方式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首先在各个小的区域内部实现,然后再在更大区域乃至全球实现。陆国庆等人(2003)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经济外部性,是一个企业内部成本可以外部化的经济过程,因此,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宏观与微观上一直是一对矛盾,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规范微观企业的经济行为。单纬东(2003)认为,区域经济只有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并在不断竞争中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李雪峰(2009)也认为,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是保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他认为区域内“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维系统的协调发展,合理配置区域内的各种资源要素,都需要人的创新精神。

综上,到目前为止,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问题,学者们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对于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人们往往是从某一侧面提出了一些可持续发展原则,例如,有的提出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先从小的区域内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然后再向外扩大,有的提出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有的提出先经济增长的非均衡,认为自始至终地追求经济均衡增长的发展之路永远达不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果,有的提出走科技创新之路,合理配置区域经济各种资源。但是,事实上,这些都是基本的原则,在具体执行这些原则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这些原则都有一个适用条件问题,而以往的研究并没有就适用条件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而最终适用条件问题都需要与经济发展阶段相结合,也就是,不同的区域其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可能是不同的,执行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可能也是不同的,因为每一个区域都是“经济人”,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必然首先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和自身区域经济确定,所以,这必然是一个历史的、渐近的、由低度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走向理想的可持续性发展状态的过程,而不可能按照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标准。

4 经济发展阶段决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4.1 经济发展阶段内涵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多种理论和指标,不同的学者由于依据的理论和标准不同,往往得出不一致的结论。

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沿用了希腊罗马时期对人类经济生活“狩猎、游牧和农耕”的划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中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将经济发展阶段分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以及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德国历史学派代表毕雪从商品交易的角度将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封闭性的家庭经济、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1841)从生产部门结构角度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五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最后农工商业时期。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1966)以空间结构、产业特征和制度背景为标准,将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前工业阶段、过渡阶段、工业阶段、后工业阶段。美国社会学家贝尔从人与自然界关系视角,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前工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三个阶段。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影响很大,他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六个时期,并认为从一个阶段向更高阶段的升级都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化,或者说这种转化升级都是产业结构推动的结果。(见表1)。

在国内,陈栋生(1993)等人认为,区域经济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分为待开发、成长、成熟和衰退等四个阶段。蒋清海(1990)以制度因素、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和总量水平为标准,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传统经济阶段、工业化初级阶段、全面工业化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陆大道(1988)认为,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是历史发展的函数,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他提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要经历四个阶段,即: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由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的过渡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并且每一阶段有其自身的特点。

由此可见,中外学者对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并不是太一致,把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划分从三阶段到六阶段,都有人划分,而且每个阶段的名称和涵义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划分经济发展阶段和应用这一理论时,必须要明确经济发展阶段分为哪几个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的确切含义,同样说是经济发展阶段第几阶段或者是工业化某期,不同的学者可能各自所指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名称与内涵并不完全相同。我们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经济发展过程与工业发展过程紧密相连,工业化过程实际上就是经济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借鉴前人对于经济发展阶段的一般划分情况,去繁就简,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内涵和划分标准总结如下表2:

4.2 经济发展阶段决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任务,例如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区域经济,其经济任务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包括吃、住、行等等,而处于后工业化时期的区域经济,其经济任务主要是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追求,包括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等方面,所以,文化产品、娱乐产品、奢侈性产品等可能成为主要经济发展任务。区域经济发展任务决定了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类型,而主导产业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之粗放型程度或集约型程度是由区域经济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中,技术是最具能动性的要素,其它生产要素都是通过技术进行组合和发挥作用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应着一定的经济水平、技术水平、经济实力等,这些将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将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效率与效益,将决定着区域经济的集约化或粗放型程度。区域经济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化,区域经济技术水平也相应地由低向高发展,因此,区域经济增长的集约型程度也相应地由低向高转化。短期的粗放型经济,有利于积累资本和开发先进的技术,而这些是集约型经济的基础,所以,在经济发展阶段较低阶段,短期的粗放型增长,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

经济发展阶段还对应着一般性的区域经济投入与产出效率的差异及地区间不平衡程度,这将决定区域经济的投资规模与去向,以及控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方法。如果我们可以将区域经济划分为工业化前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四个阶段,那么,在工业化前期和工业化中期,区域内较为发达的地区,其经济水平较高,经济效益也较高;而到了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较为发达的地区,其经济水平仍然比较高,但其经济效益随着边际效应的减弱和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的发挥,将不如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经济发展低级阶段,比较适宜采用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即应该将区域经济有限的资源,包括精力、财力、物力、人力、优惠政策等重点投放到发展条件好、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的地区,这样就能加快这样的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从而为区域经济重点地区率先发展并带动其它地区发展打下一定的物质基础。而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从发展的前期进入到后期的时候,原先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随着“先发优势”的发挥殆尽,其经济发展效益已不如原先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这个时候,原先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后发优势”开始发挥作用,所以,经济发展进入到后期的时候需要加大对原先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的支持幅度,并适当减少对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支持幅度,这样不仅有利于区域经济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从而有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阶段还对应着相应的区域经济生态与环境等可持续性标准,这些是解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的依据。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在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将伴随着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发展平衡、环境生态污染等关系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按照经济发展阶段所对应着的可持续性标准得以解决,那么区域经济就会沿着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方式发展。

这样由经济发展阶段所确定下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形成了如下发展历程: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区域经济在时间维度上的波动性和空间维度上的差异性相互耦合的运动过程。由于不同的区域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遭遇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与挑战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的区域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也应该不同。不顾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基础、不考虑区域经济特点和过于宏观地、泛泛地讨论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没有针对性,而且这样的研究也很难付诸实施。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是横跨大江南北、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一个省,苏南、苏中、苏北既各具经济特色又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苏南与苏中、苏北无论是在经济实力、技术水平、人力资本,还是在资源条件、环境条件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距,在此情形之下,运用同样的经济发展手段和统一的经济指标、环境指标或生态指标要求苏南、苏中和苏北,就极不合理,也很难达到各区域和全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阶段及其区域经济特点,选择各自的能够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别及其优先次序,采用相应的技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采取相应的措施缩小区域差距,并采用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环境或生态标准,这样才能符合江苏省各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方式的科学规划与选择。

5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匹配关系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两个方面,其中经济持续增长、合适的增长方式、均衡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这两个方面所涉及的关键问题,而保障这四个问题的顺利解决需要结合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阶段决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过程也是主要通过对这四个问题的解决而实现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匹配规律可如下表3所示:

这一匹配规律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区域经济管理者或者建设者必须根据这样的一般规律,并对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理念,不断地修正区域经济发展路径,促使区域经济逐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超越或者滞后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路径都是不可持续的或者不经济的,都是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

上一篇:创设有活力的课堂下一篇:特色空间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