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能力

2024-12-06

准确能力(通用12篇)

准确能力 篇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有篇课文《斑羚飞渡》, 实属文辞精美、结构完整、教谕深远之作, 教师授课时如能准确把握住该文教学要求的核心因素, 对学生展开细致的阅读引导, 才会让学生尽可能从产生兴趣入手, 尽快进入阅读情境 (心领阶段) , 继而完整理解课文的意境, 深切感悟此文的文质内涵 (神会阶段) , 最后达到提高学生各方面语文素养的目的 (致用阶段) 。

然而, 笔者在参加一次公开课教研活动时, 却听到开课教师在《斑羚飞渡》的教学中反复强调环保理念, 并不厌其烦地向外拓展延伸有关环保知识, 这样既耽误了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的有效时间, 又偏离了阅读课教学的主题, 把公开课的某种功利性看的过重, 从而影响力该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正常发挥, 也使学生的阅读信息发生偏离,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实,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还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文本因素,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个性阅读能力为上上策。面对一篇陌生的文章, 无论是怎样的题材和体裁, 不管是句式的长短、篇章的结构等, 同样都面临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那就是让阅读者能从哪些方面去得到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一、引导学生多层感触文本信息, 使其心领在先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拿到一篇课文, 我们往往过分看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却忽视对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的照顾。即不管什么文章, 总是千篇一律、千课一面重复着以下的授课过程;汉字认读、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拓展延伸、形成新知, 仿佛这个程序属于经典的套路, 都要这样去教学才好。这种机械的教学, 往往会导致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仍是机械理解课文, 造成讲者云云、听着晕晕的低效循环状态。

以《斑羚飞渡》为例来说, 学生初次接触文本时, 很快就对高原奇特的风景和斑羚的矫健风姿所着迷, 这就已在他们的头脑中产生了足够的表象信号刺激, 尽管十三、四岁的少年对文本的最初理解可能是支离破碎的, 而且个人个性的感知也可能全然不同, 但受了这种强烈好奇心及好胜心的驱使, 他们的感官会在教师的有意引导和刺激下, 迅速达到心领阶段的饱和状态, 这便为进入阅读的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二、引导学生深切体味课文内涵, 做到神会交融

新课程标准向语文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 明确要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多个方面做好深层阅读, 即在读完一篇文章后需要掩卷自问: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什么内容, 你已对文章有了哪些整体感知, 以便让他们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进一步领会, 这就更为个性化的神会阅读提供了可能。

仍以《斑羚飞渡》为例, 经过学生的反复研读之后, 他们会各自揣摩这样一些问题:斑羚舍生忘死飞渡真有这种可能吗?它们死的那么决绝、生的那么艰难, 造成此种局势的原因又该如何改变?侥幸逃脱的斑羚能否避开人类的再次追击?高原上这么可爱的动物以后会造成灭种吗?学生们所有这些追问都是鲜活的阅读个体和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也是他们思维及情感的交互碰撞、相融和涤荡, 到此时, 他们对于人为造成环境恶化的关注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何劳老师再苦口婆心地加以点拨呢?

三、引导学生整合文本思绪, 以求内化致用

在准确完整理解了文章的主题后, 就应强化学生思考文章是怎样写的问题。新课程亦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应掌握一定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在阅读指导中, 应在学生发现的过程中, 指导学生通过对比, 正确认识各种文体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异同, 并让学生在实践中准确把握知识点, 以利于在今后的自我阅读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并在作文中巧妙地把各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文章的谋篇布局等表达技巧也是学生在阅读中应该理解把握的, 尤其是一些词语和句子在特殊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更应该让学生准确领会。这里必须让学生弄清什么是特殊语境, 特殊在哪里?换换地方还有没有这种含义等。通过比较, 学生就能够理解课标所要求掌握的知识, 继而把握从一篇文章中准确提炼文章精华的技巧。一篇文章写出来后, 它的主题就已经明确了, 这可以说是一个“定点”, 我们从“定点”出发, 就可以把问题来龙去脉搞清楚。因为一篇文章无论作者如何选材, 如何谋篇, 如何布局, 如何选用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如何用语言加以表达, 如何在文中准确炼句, 其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作者要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准确表达中心服务, 受主题思想表达的需要而决定取舍。

显然, 在训练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所读文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问题的提出也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要对问题灵活处理, 跳出固有的回答问题的老套,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尊重写作原则又不受原则过分约束的基础上, 提升个人的才华。

同样是《斑羚飞渡》这篇课文, 教师在提示了上述写作立意和手法之后, 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展开思考, 主动搜寻文本思绪, 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 整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微妙之处。这是学生自我领悟的过程, 也是学生和作者穿越时空隧道进行精神对话的过程。当学生能站在社会现实的角度, 想象斑羚以及各类濒临灭亡生物种群的生存命运, 兼对其它环境问题引发对环保的忧虑意识, 这才能达到使他们自我满足、自我教育与自我提高的目的, 这种正迁移的内化熏陶与影响作用, 便是个性阅读中学以致用的较高阶段。

当然, 培养学生个性阅读能力的途径有很多, 教师只要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为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 为了使学生能充分地把自己的潜能挖掘出来, 并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 结合自己在教学上的长处, 对学生加以毫不懈怠的指导, 则无论哪一种方式, 都可能是比较好的培养方式。再者, 只要我们潜心于语文教育事业, 不断借鉴、揣摩和探索, 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各自特色的阅读教学之路来。

准确能力 篇2

我走访过很多企业,既有本土公司,也有国际公司。无论如何,一谈到数据,大家一个普遍的反应就是:是否准确?

对,作为营销工作者、企业负责人,应该对“准确”一词有所敏感,而且,应该做到“做准确的事情,并把事情做准确”。

然而,这个“准确”的概念是相对的,就市场研究而言,可以说没有100%准确的数据。因为,市场研究的99%都是以抽样调查为主,很少有普查。

其实,这个道理一说,大家都明白。比如,在制造业做各种测试也一样,不可能做到普查。我们举个例子:

你是一家灯泡企业的老板,需要对你所生产的灯泡寿命进行测试。怎么做呢?

肯定是在你生产的一批灯泡里选出3-5个,然后对它进行不间断的亮灯测试,以测出它的寿命有多长。这是什么?这就是抽样调查。

那么,这种抽样调查的结论一定是100%准确吗?不见得。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结论,因为同一批产品的质量应该是比较接近的。

如果你非要做普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家企业的灯泡哪一个还能走上市场呢?都在厂里就结束了寿命,而且耗费了大量的电力资源,

我想,天底下连傻瓜都不会这么干的。

所以,我们判断一些事物,不一定都要做普查,做抽样调查也能判断得十分准确。这就是我们要谈的“从不太准确的数据中找到准确的答案”。

有一次,我给一家客户提供分析报告时,客户说:你那个数据里所体现的我们品牌的市场份额,跟我们所掌握的不太一样。我说:差多少?“差2个百分点”,客户非常认真的回答。

我哑然一笑,告诉他们:其实,这点差距对判断一个事物似乎没有任何影响。AC监测的市场份额15%跟CTR监测的13%有本质的区别吗?没有;AC监测的增长率30%跟CTR监测的28%有本质的区别吗?也没有。

很多客户只停留在“规模”、“份额”、“增长率”等数据层面,然后围绕这些数据斤斤计较。这是没有用的。一个营销高手,更应该关注这些数据背后的驱动因素和关联因素。

比如,当你看到市场份额比去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你应该怎么分析呢?这个时候,你的任务不是进一步确认到底是“10个百分点”还是“8个百分点”,而是要快速找到导致这个结果的核心因素。

学会准确表达 篇3

通过本辅导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际沟通是双向的行为。为了与别人良好地沟通,必须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真正的意思。

[活动重点]

理解准确表达的基本要求,学会用“据理力争”的方法去准确表达。

[活动难点]

体会人际沟通、准确表达的有关规则。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幻灯片也可)。

2.学生排练小品《失约》。

[适应年级]

小学中高年级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故事,引入课题

圆 梦

一位国王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牙齿一颗颗掉光了。他很不安,传了一个圆梦者来圆梦。这个圆梦者说:“陛下,这是一个不好的兆头。就像你一颗颗掉落的牙齿一样,你的家人也将一个个先于你死去。”国王听了大怒,命令将此人投入监狱,并吩咐再传一个圆梦者来。第二个圆梦者说:“陛下,这是个好兆头。这个梦的意思是,你将比你家里所有的人都活得长命。”国王听了非常高兴,赏了这个圆梦者一大笔钱。

显然,两个圆梦者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但为什么第一个会使国王大怒,被投入监狱,第二个却使国王非常高兴,还赏了一大笔钱?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启示?

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教师小结、介绍自己的看法:人们进行交往时,往往离不开语言这一沟通交流的工具。为了达成良好的沟通,我们必须学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真正的意思。然而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意思,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俗话说“说话难”。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因一句话而翻脸的现象。可不是吗,请看小品《失约》。

二、看小品,讨论、体验

小品《失约》的情境:主人公和他的同学头一天约好了要去青少年活动中心,可是第二天早上,他的同学改变了主意。最近,他已经多次这样临时改变了主意,主人公感到很不高兴。

小品1 (由两位学生表演)

主人公:你准备好了么?我们出发吧!

同学:对不起,隔壁小佳让我今天去他家玩电脑,我不能和你一起去青少年活动中心了。

主人公:你太差劲了!你是一个不负责的人,谁跟你做朋友谁倒霉!看我以后还会不会找你干事!你别以为这样就完了,咱们走着瞧!

同学:有什么呀?我还会怕你不成!你爱怎样就怎

小品2 (可安排另外两人表演)

主人公:你准备好了么?我们出发吧!

同学:对不起, 隔壁小佳让我今天去他家玩电脑,我不能和你一起去青少年活动中心了。

主人公:噢……

同学:你自己去吧。

主人公:哎……好……再见!

讨论、交流:

小品1的结果是——

小品2的结果是——

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样做——

学生先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总结、介绍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体会:急躁、发脾气、责骂会把事情弄糟;一味退让,会使别人对你更不负责任。实际上,这两种方式都是表达不准确造成的。怎样才能尽量避免这样的事反复出现,又不损伤同学之间的友谊呢?我们来看看小品3。

小品3(由两位学生表演或教师做主人公和另一位学生表演)

主人公:你准备好了么?我们出发吧!

同学:对不起隔壁小佳让我今天去他家玩电脑,我不能和你一起去青少年活动中心了。

主人公:最近你已经改了不少计划了,这次你又改了计划,这让我的感觉很不好,我很失望, 因为我觉得你太不守信用了。

同学:对不起,我只想到了玩电脑。

主人公:如果你早一些打电话告诉我你改变了主意,我是不会在意的, 因为我还有时间作别的安排。如果实在不想去的话,我希望在我约你的时候,你就明白地告诉我。这样,我会觉得我们还是朋友。

同学:好,下次我一定注意,照你说的去做,下周我们再约好出去玩,好吗?

主人公:好吧!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小品3的结果,然后全班交流。最后由教师小结:

大家都感到了小品3的结果好。主人公面对同学的失约,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满,使同学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批评,这种结果好,是因为主人公表达得好,表达得准确。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主人公在此处是如何表达的。结合小品3主人公的表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四步:第一步,叙述事实;第二步,告诉对方自己的感受;第三步,告诉对方自己想看到的变化;第四步,告诉对方,如果能像自己说的那样做,自己的感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我们称它为“据理力争”法。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练习一下。

三、练习活动

请你运用“据理力争”的方法回答,遇到下面的事情你该怎么说:

1.有一个同学经常取笑你,使你很不高兴,你想制止他。

2.同桌常未经你同意,随便拿你的东西,你很不满意他的这种行为。

3.你的妈妈最近总是向你大喊大叫,你的感觉很不好,你希望她告诉你做错了什么,而不要向你大喊大叫。

先分组练习,然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四、请你帮助她(用多媒体展示下面的情景)

一个男同学搞恶作剧,不断地撩前座一个正在埋头做作业的女同学的头发。

这个女同学受到了干扰,便一边狠狠拨打男同学的手,一边生气地骂:“讨厌!你有毛病呀?一天到晚弄人家头发!”这位男同学也不客气, 回敬:“我哪里一天到晚弄你了?”就这样,两个人就“是不是一天到晚弄”争起来了。

·

吵过后,女同学气鼓鼓地又埋头做作业,男同学又去弄她的头发。待女同学忍不住又发作起来,男同学幸灾乐祸地说:“你说我一天到晚弄,我就一天到晚弄呗!”气得这个女同学说不出话来,只会掉眼泪。

待学生们看完后,老师问:“同学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这位女同学?”

学生先分组讨论交流,然后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小结、介绍自己的看法,要点如下:

交往中重要的是达到自己本来的沟通目的,而不是与人争辩是非高低或争气。这位女同学表达中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沟通的目标意识:“不要弄我的头发”。(2)没有掌握准确表达的要领:“我”句式。 (3)犯了沟通之大忌:“你”句式。

所以,这位女同学准确、礼貌的表达可以是:“你弄我的头发,我感到很受干扰,我不喜欢你弄我的头发。”

男生听了这样的表达,就会感到愧疚,表示歉意。即使他是个淘气鬼,他也找不到理由和你争吵。

五、请你分析(题目可打在屏幕上)

排队买东西,你就要排到了。这时有一个人企图在你面前插队。你通常会怎样做?你认为下列哪种处理方式好?为什么?

A.你不动声色,把他挤到一边,使他插不进来。

B.你不满地说: “不要插队,到后面排队去!”

C.你礼貌地说:“对不起,是我先来的。(或对不起,我排在他后面。)

学生先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小结、介绍自己的看法,要点如下:

A用体态语言拒绝对方插队,有时可能有效,但也可能因为你“挤”了他,他就找你碴儿,赖你“打他”、“推他”,你们难免争吵起来。

B在沟通时用的是“你(指责)”句式,给了对方“抓辫子”的机会。企图插队的人因此可以强辩:“你怎么知道我要插队?我不过是看看。”你俩也可能争吵起来。

A、B都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让对方面子上下不来,所以他明知自己不对,往往也会强词夺理,争回自己的面子。

C的沟通是准确又安全的。他只说“我”,而丝毫没有伤害到“你”。同样拒绝了对方,但没有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所以,准确表达最适当的句式是“我……”。

六、归纳、总结人际沟通的几条规则

1.交往中重要的是与人达成自己本来的沟通目的,而不是与人争辨是非高低或争气。

2.准确表达最适当的句式是:“我……”。

3.最忌讳,应该避免的句式是:“你(责备/责骂)”。

4.学会准确表达,还要注意避免下面这些拙劣的沟通习惯,如,夸大事实:“你总是……”,“你肯定是……”,“你从来……”等。

5.避免夸张地认错,如:“好了,好了,都是我的错。”、“反正你都是对的,我都是错的。”

6.准确表达应是接纳的句式:“也许是我错了。”

最后,让学生交流本次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准确能力 篇4

一、正确表述科学结论

科学探究的理想结果就是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对于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来说, 正确的结论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学生得到的结论应该符合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 并且得到广泛认可的科学观点;二是学生得到的结论应该是来自他们亲身体验、亲手操作的实验, 并经过缜密分析做出的合理推论。但是学生的探究实验是在设备简化和生活化的环境中进行的, 对变量的控制和对环境的要求远远没有科学家实验那么精确,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表述, 提高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比如教科版六年级下册《铁生锈了》一课中,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铁生锈的现象, 提出研究问题: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经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学生制订了研究方案, 方案中设置了几个用来参照的对照实验组。把同样的被打磨干净的几枚铁钉分别放在以下环境里:完全浸没在自来水里;裸露在干燥的空气中;一半在水里, 一半在空气中;完全浸没在盐水里;完全浸没在食用油里。经过一周时间的观察, 学生发现浸在水里的铁钉周围泛起褐色的物质, 于是得出了结论:铁放在有水的环境里会生锈。

实际上, 经过科学家的实验研究发现, 如果水里去除了氧气, 那么水对铁基本不构成腐蚀, 再将空气溶入水里, 铁会生锈。案例中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时候, 没有把实验的时间设置得更长以观察到更明显的实验现象, 也没有更仔细地观察裸露在空气中铁钉的表面变化, 所以也就没有能够对空气对铁生锈的影响形成足够的认识, 得到了不正确的实验结论。

再比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沉浮》一课, 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准备一份食盐溶液和一份清水, 让学生比较马铃薯在两种溶液中的沉浮现象。学生很快就猜测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是盐水。教师顺水推舟地肯定了学生的想法。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烧一烧”的方法验证了那杯液体确实是盐水。于是学生得出了结论: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是盐水。探究活动到这里就圆满结束了。

在另一位教师的课上, 学生也经过猜测和验证得出“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是盐水”的结论。这时教师反问学生:“你们能肯定只有盐水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吗?”随后提供了白糖、味精让学生继续探究。经过实验, 学生发现溶解了白糖或味精的水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小组讨论后, 学生得出了新的结论:增加水的浓度, 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可以看得出, 与前者相比, 这个结论显然更正确。

二、准确表述科学结论

“正确”重在事物的性质, 强调没有错误;“准确”重在行为方式或效果, 强调没有误差或偏差。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结论表述的同时, 更要指导学生形成准确的科学结论, 使探究活动的价值真正得到体现。

比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中, 教师首先呈现不同材料、体积大小不一的七种物体, 让学生将它们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现象。学生感受到如果不控制其中的一些条件 (变量) , 就很难发现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于是教师再出示一组大小相同、材质不同的圆柱体, 让学生进行第一次探究。学生通过实验发现这些圆柱体中重的能沉入水里, 轻的会浮在水面。学生在实验单上记录结论:重的物体会沉, 轻的物体会浮。接着教师出示一组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 让学生进行第二次探究。学生很快就有了结论:大的物体会浮, 小的物体会沉。从每一次的实验探究看, 学生的结论都是符合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的。但是当这两个结论被教师呈现到黑板上后, 学生立刻发现了这两个结论表述不清晰、不准确。经过讨论, 学生将两个结论分别修改为“大小相同的物体, 重的会沉, 轻的会浮”“轻重相同的物体, 大的会浮, 小的会沉”。教师又追问:“大小相同的物体, 多重才会沉?多轻才会浮?轻重相同的物体, 多大才会浮?多小才会沉?”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学生发现了自己表述得还是不够准确, 要是把结论中的“会”改成“容易”, 这个结论就准确了。

后续的教学活动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个结论的重要性。正因为教师及时提醒学生将两次实验的结论表述准确, 才使得学生对下一环节中控制小瓶子中水的重量的实验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从而明白了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

再比如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铁的两极》一课中对“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的研究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个条形磁铁上确定了“A、B、C、D、E”五个点, 通过实验收集了各个点上吸引回形针的数量, 并形成一份统计表 (如表1)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 学生得出了结论:条形磁铁两端的磁力大, 中间没有磁力。从学生得到的实验数据上看, 条形磁铁中间部分能吸起的回形针数是0。对学生来说, 0就意味着一个也没有, 理所当然地认为条形磁铁中间部分没有磁力。可是当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就可以知道磁铁的磁场是从磁极向外扩散又回到磁极, 导致中间部分的磁感应线分布最稀疏, 不能绝对地说中间部分没有磁力。因此, 教师在学生得出“中间部分没有磁力”的结论后可以适当引导, 将结论表述为“条形磁铁两端的磁力大, 中间部分磁力小”, 尽量不让学生从小形成关于磁铁的不准确的认识。

也许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无法通过实验获取和科学家一样精确的科学定理和规律, 但是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做出准确的表述, 既尊重现象, 又不违背事实。

三、完整表述科学结论

作为一次科学探究的成果, 科学结论还应该具有完整性, 要能让人从结论中看出实验的主题、条件、方法、现象和规律等相关信息。

比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摆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探究主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学生根据摆的结构特点从“摆线长度、摆锤重量和摆的角度”三个方面提出假设。经过实验的验证, 有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有关”“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无关”。这些结论有针对性, 但不完整, 无法看出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之间有怎样的相关联系。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需要进行追问, 提示学生将结论补充完整——“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有关, 摆线越长, 摆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 摆的速度越快。”——并将完整的结论重新展示, 甚至可以与最初的结论进行对比, 让学生体会完整表述结论的重要性。

类似的实验还有许多, 如研究降落伞下落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等。只有说清“有没有关系”和“有怎样的关系”, 才会让结论表述得完整。

再比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研究《溶解的快与慢》时,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一部分实验材料——方糖、烧杯、水, 想办法加快方糖的溶解。学生很快联想起小时候喝过的糖水以及调制糖水的过程, 提出了“把方糖碾碎”“用热水”和“用筷子搅拌”等办法。经过实验, 学生证实了这些方案是可行的, 于是得出了结论:“用擀面杖、热水和筷子都能加快方糖的溶解。”在这个结论中, 没有陈述使用这些工具对方糖及溶液进行怎样的操作, 所以也显得不完整。

准确把握 篇5

近期,委局机关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开展了“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学习讨论活动,机关领导班子成员认真领学党的政策精神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踊跃参加学习讨论和自我剖析,切实增强了“三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本次“三转”学习讨论活动中,本人认真进行了学习思考和自我深刻剖析,有几点心得体会。概括起来,就是准确把握“三转”中的“四个问题”。首先是“为什么转”的问题。在机关“三转”学习讨论活动动员会上,崔书记明确提出,开展“三转”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纪委、监察部根据当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明确、具体的要求,也是纪检监察机关适应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反腐败斗争实效的必然要求。一言以蔽之,开展“三转”是形势使然。这个“形势”即当前我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出现的“三对矛盾”。一是新形势与旧思维的矛盾。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许多新形势新问题,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花样繁多、防不胜防,但少数纪检监察干部的思维仍然停留在以前,不能与时俱进,与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要求格格不入。二是新要求与旧观念的矛盾。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应严格落实“打铁还需自身硬”和“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新要求,但极少数纪检监察干部深受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形式主义、官僚主

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严重,执法犯法、执纪违纪,影响极坏,亟需解决。三是先进性和落后性的矛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所在,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更应是先进性的表率和先锋官,但当前极少数纪检监察机关存在的“灯下黑”问题、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存在特权思想、特权观念、特权作风问题等,这些落后与腐朽的问题严重侵蚀着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的先进性。开展“三转”,就是纪检监察机关加强自身建设释放的一种积极信号。

其次是“转什么”的问题。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从工作职责、方法和主体进行了总体部署。但落实到个人具体实际上,就是要转思想、转行动、转要求。一是转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三转”的根本要求还是要转变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的“思维”,这种思维主要包括“工作思维”和“身份思维”。“工作思维”重点强调职能定位和工作方法,“身份思维”重点解决工作理念和身份定位的问题。纪检监察干部要妥善解决好这种思维转换问题,就要放平心态,主动接受监督。二是转行动。这种转变更多地体现在作风方面。作风方面的事不是小事,它体现并决定着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要紧紧扭住这个关键,注重小事小节,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抓起,一个一个地纠正和改进自身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持之以恒地自我“纠风”。三是转要求。“政治坚强、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

优良”和“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是对检监察干部和队伍的一贯要求。新时期下,重点要做好纪律严明工作,特别是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学习纪律。学习纪律是基础,组织纪律是保障,政治纪律是根本,要学会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切实增强纪律性。

第三是“怎么转”的问题。这是“三转”的关键环节,决定工作成败。本人认为应突出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坚持力学力行。学习是一种能力,好学才能上进。本次学习讨论活动中,我们利用一周的时间,用力用心学习党的政策方针精神,在思想上领会中央精神实质,启迪思维,在行动上落实中央要求,把握大局,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要求上来。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本次活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学习讨论活动中,委局机关各室组重点对转职能、转方式进行了剖析,发现自身方面的问题,机关干部重点对自身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制定整治措施。问题导向始终贯彻活动始终,有效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三是坚持结合实际。这是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开展的重要抓手和保障。坚持活动、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以活动促工作提升,以工作成效检验活动成果。在本次“三转”活动中,机关注重结合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机关集中学习制度等,保障了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第四是“转得怎么样”的问题。本次活动已经收尾,但收尾并不是收场。“转得怎么样”的问题始终是衡量本次“三

如何准确审题 篇6

一、准确获取和解读设问的信息

审读设问也是有讲究的。那就是,读设问时要注意9个限定,而且,要用符号把9个限定在设问中圈划出来,这样,才能刺激眼球和神经,使解题的信息指引更加明确和清晰。

1. 背景材料限定。

政治试题主观题的信息,就是背景材料、设问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设问是研究背景材料的主题和灵魂,是关键信息。在广东目前的文科综合模式下,每道政治主观题都不是只有一个背景材料,也不是每道大的主观题只有一个设问,而是同时具有几则背景材料和几个设问。在每一个设问里,几乎都规定了针对哪个背景材料来回答该设问的。准确地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是科学解题的前提,决定着“答什么” 和“如何答”。所以,我们在审题时,首先就必须知道该小题、该设问是专门针对哪则材料的,否则,就会出现观点与材料不匹配甚至是文不对题的情况。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6题第(1)题:“(1)根据材料一,结合公司的有关知识,概括广汽集团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15分)”

再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7题第(1)题、第(2)题、第(3)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评析网友甲的认识。(8分)”

“(2)结合网友乙的说法,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我们在看待当前的诚信缺失问题时,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标准?(8分)”

“(3)结合网友丙的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加强诚信文化建设?(10分)”

2. 知识范围限定。

就考试大纲要求对课本知识而言,政治科新课程的考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部分,每部分又包括许多子系统。例如,《生活与哲学》主要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四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各自包含了许多子系统。如果考生没有看清试题的知识范围限定就贸然答题,就极有可能会出现所用知识完全不符合试题要求的结果,一分不得。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解题前要有强烈的知识范围限定意识。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36题第(2)题,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是《政治生活》的知识范围,但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两个主体可以看出,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

再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7题。(题略)

第(1)题,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是“辩证法”。

第(2)题,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是《生活与哲学》。

第(3)题,设问的知识范围限定是《文化生活》。

3. 行为主体限定。

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6题第(2)题[(2)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为什么能影响汽车产业的走向?(11分)]。主体限定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而非其他主体。如果你回答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那就不能得分。

4. 认识对象限定。

这里应当包含了两层含义:多个认识对象情况下,不能遗漏试题设问给出的认识对象;单一认识对象情况下,要认真解读认识对象的本身结构。第一,准确读出试题设问给出的全部认识对象,不能遗漏,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决定着组织答案完整性。第二,准确读出认识对象的本身结构,很多情况下,只要把设问对象结构弄清,然后按图索骥,就能找到答案,不需认真借读材料和情境。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7题。

第(1)题,设问的认识对象限定是“网友甲的认识”

第(2)题,设问的认识对象限定是 “诚信问题”。

第(3)题,设问的认识对象限定是“诚信文化”。

5. 问题题型限定。

问题的类型不同,组织答案或一般格式就应该不同。如“为什么要……”,要从原理依据、现实状况以及意义影响三方面去答。又如,“如何体现”答案要点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材料(对材料要加以概括,不能简单一味抄材料),二是理论,实现材料和理论的有机对接或者一一对应,不能仅仅回答理论,也不能理论和材料两张皮。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何体现?”和“体现了什么?”,尽管其实质是一样的,但组织答案的顺序是不一样的。一般地,对于“如何体现?”的回答,其顺序是先答材料,再答观点;而对于“体现了什么?”的回答,则要先答要点,后答材料。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7题的第(2)问(题略)题型是评析类,要求评析结合,“点析对应”。

6. 问题层次限定。

一般来说,政治试题设问角度有三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用最简洁的语言直截了当的表达出结论,不需要解释;为什么,要从理论和现实(或实际意义)两方面去阐述理由。怎么样,如果是正面的现象一般只需要说出意义;反面的,不仅要说出危害,还要说出解决措施。设问角度不同,解答思路也不同,看不清角度,要么所答非所问,要么化简为繁,画蛇添足。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7题第(3)题(题略)。问题的层次限定是“怎么办”。

7. 问题问数限定。

这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该大题有几个小题,二是每个小题实际上有几个问,其中,容易审题不准的是第二层。在第二层里,有些句子表面上是一句话,但实际上是两句话,如“和”“并”“以及”“且”等词语就是如此。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6题第(2)题[(2)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为什么能影响汽车产业的走向?(11分)]。表面上看,好象是一问,但实际上可以拆散为两问,即:人大代表的建言为什么能够影响汽车产业的走向、政协委员的建言为什么能够影响汽车产业的走向?

8. 意图导词限定。

如,“这是指”,说明要求考生进行定性分析,重在整体判断;若是“有哪些”,表明要求考生进行定量分析,侧重内容鉴别;若为“区别是”,则要求进行比较。若是“由此可见”,要求考生进行推导。

nlc202309030401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6题第(1)题(题略)。设问的意图导词限定是“概括”。即,从材料中概括出答案,而不是从课本中背诵出答案。

9. 分数多少限定。

试题设问本身规定了命题对考生的要求,试题设问标注的分数规定了组织答案内容详略以及答案格式要求。同样类型题,不同分数下,组织答案有较大差别。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7题第(2)题(题略)。设问的分数限定是8分。我们可以推测,可能是2个要点或4个要点。

二、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的信息

审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一般有5种方法。

1. 层次划分法。

从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形式看,其多以背景材料形式出现,在解答此类试题时,我们第二步要做的就是审读材料。在一般情况下,题目所给的材料较长,想一下切住要害,把握主旨非常困难,如果我们采取划分层次、明了题意的方法,应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良策。材料虽长,但有层次,审读材料要读出它的层次,化整为零,使问题简洁明了。背景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解题的向导和信息源,读懂材料,明了题意,应是我们解答主观性试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4题的材料“2011年12月1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将新发现的两个元素(暂被命名为livermorium和flerovium)填入元素周期表右下角的第114号和第116号空格,但这两个元素都太大太不稳定,只能在实验室里合成,而且在自然界里也找不到。”

显然,材料有两个层次:第一层“将新发现的两个元素(暂被命名为livermorium和flerovium)填入元素周期表右下角的第114号和第116号空格”,这一层属于自觉选择性;第二层“这两个元素都太大太不稳定,只能在实验室里合成,在自然界里找不到”,这一层属于主动创造性。

这样,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选出正确答案(C.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

2. 术语转换法。

有一种题目,只限定了材料,对知识范围只是作了大的范围限定,但具体是哪个知识点却不明确,要求考生从材料中去找。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材料采用术语转换法。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6题第(1)题,“发起人持股比例分别为:广汽集团占91.9346 %,万向集团占3.99%,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占3.6909 %,广钢集团占0.2 %,长隆酒店占0.1845%。”其中,“广汽集团占91.9346 %,”表明国有经济处于支配地位,坚持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3. 词语频率法。

有一种题目,它的设问是“材料主要体现了××道理”,如果采用属于转换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找出材料中所包涵的知识,但对主要道理(知识),却要对材料进行主旨概括。对材料进行主旨概括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种方法叫词语频率法。顾名思义,词语频率法就是在一段材料中,频率出现最高的那个词就是材料主要要讲的道理。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6题第(1)题。

用词语频率法得出:兼并重组。

4. 段落首尾法。

我们平时写论文,一般都会有把要点放在一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的习惯,因此,我们要准确地提取文字材料的信息,从段落的角度看,就是段落首尾法。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3题的材料,“在谈到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时,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曾说,每个人都是哲学家,因为谁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对生或死有一种态度。有人认为生命不值得珍惜,因为它终有一死,有人却认为正是时时出现的丧失生命的危险,才有助于我们体会生命的价值”。

显然,这道题整个材料的信息就是段首的第一句话:“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抓住了材料的主旨,我们在其四个选项中就很容易选出(D.哲学是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人生本质和意义的智慧之学),因为A、C都不是讲“哲学与人生的关系”,B虽然也是讲“哲学和人生的关系”但B本身是错误的(B.哲学产生于对人生的追问和反思),哲学产生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5. 同一中心法。

即合并同类项,即把相同的内容归纳为一个信息。

例如,2012年3月广州一模第36题第(1)题。(试题同上)

表格中的四项内容,都属于“兼并重组”,这就是答案要点中的第二个要点。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七中学)

责任编校李平安

仔细观察准确表达 篇7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2”:请你认真观察一种动物。先观察它的外形, 看看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再观察它的动作, 观察动作要仔细, 要有耐心, 有时要反复观察。然后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拓展思路

本次习作要求十分明确, 是要写一种动物。假如你确确实实与动物打过交道, 或者亲自喂养过动物, 那你就再一次去细心地观察观察, 最好与它们交朋友, 用你那敏锐的眼光, 发现它们的特点;如果你从没与动物打过交道, 建议你设法去与你喜爱的动物交一次朋友, 在相处中发现它们的可爱之处, 重点是观察它们的外形和动作。只有这样, 才能从你的笔下展现出你所观察到的动物来。

习作提示

1.要有目的细心地观察。一种动物的特点可以有很多方面, 从动物的外形看, 包括身体、毛色、脑袋、四肢、眼睛、耳朵、尾巴等几部分, 都有其特点。一位同学写“帅鸽”时是这样写的:乳白色的尖嘴, 墨绿色的脖子, 深绿色的胸脯, 黑色的身子, 白色的翅膀和尾巴, 搭配得多么协调哇!从动物的动作来看, 包括吃食、游戏、运动、睡觉等也都有其特点。如例文《我家来了“新主人”》中的“张”、“伸”、“缩”、“啄”、“追”等动词, 把小鸡吃食时的动作准确地描述出来了, 这些细微的动作是需要对小鸡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得到的。

细读文本准确定位 篇8

一、力图寻找文本的个性

文本与文本之间通常有着许多共性, 有弘扬人间美德的, 有赞美人间亲情的, 有描述优美景色的。但每一个文本也有着自己独有的个性, 教师要善于发现只属于这个文本的特有的个性。如《搭石》是一篇美文, 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它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 风景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内在的“美”, 心灵的美。实际上, 这两种美统一到刘章的《搭石》中, 就是风俗。教学中对这个文本最后的定位也应该是风俗之美。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这种信息, 如在文章的倒数第二自然段出现的“理所当然”这个词。走搭石、背老人、修搭石, 这些事在当地人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 而这种“理所当然”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作者刘章在当地做过知青, 驱使他写这篇文章的, 是在他返城以后, 对城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斤斤计较、自私自利有了切肤之痛以后, 怀念曾经有过的那淳朴的民风民俗。这篇文章背后所承载着的, 便是风俗之美、民风之淳朴, 教学中对这个文本的定位也应在此。

二、借助文体定位文本

语文教师在细读文本和教材的时候, 首先要有一种文体感, 寻找文本的定位, 文体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因为文体不同, 这个文体本身的规定性和特征会要求结构上、谋篇布局上、遣词造句上, 甚至话语风格上, 都会有不同。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 我们首先要考虑它到底是一篇怎样的文章。文体感的确立, 直接影响到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如果我们把这篇文章当做小说来看, 那么父亲和儿子的品质都是我们需要研读的。但我们再去细读, 会发现这并不是小说, 而是一篇“励志小品”。这种文体的主要功能, 是借助某一个故事来说明某一个道理。《地震中的父与子》作为一则“心灵鸡汤”, 它所传递的不是父爱有多么伟大, 而是人在遇到危机的时候, 支撑他的信念的重要性。文中的父亲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就是他心中的信念。所以文章想借助这个故事, 告诉人们遇到危难的时候, 信念的重要性。这个故事打动了我们的就是信念。所以, 对这个文本的解读并将之传递给学生的应是信念。

三、从表达形式上确定文本的定位

《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 对于这个文本, 语文的特征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把握呢?首先, 《去年的树》是童话, 它又拥有与其他童话不同的特征, 那就是大量的对话, 故事的推进基本是通过对话推进的, 如鸟儿和树的对话、鸟儿和树根的对话、鸟儿和大门的对话、鸟儿和灯火的对话。这种对话既有显性的形式, 又有丰富的内涵。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体悟文本强烈的个性特色可以转化为我们语文学习的目标。另外, 日本文学有自己的非常鲜明的特色, 即带着禅味和禅境。《去年的树》这个文本, 语言形式极其简洁, 没有任何具有感情色彩的描述。作者新美南吉使用的手法是彻彻底底的白描。童话故事当中所有人物角色的情感表达统统退去, 统统隐到字里行间, 隐到文字背后。感悟这样的表达方式, 也可以转化为语文的学习目标。从这样的维度去解读这篇文本, 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

科学预测,准确布局 篇9

一、西安咸阳机场流量统计及分析

西安/咸阳机场流量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的原始数据分别为:51341、100360、166153、261176架次,根据历史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西安/咸阳机场流量,“十一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小于)“十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近5年的年均增长率(小于)“十一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十二五”的年均增长率相对“十一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有(增长)趋势;观察近5年的年均增长率、2001年到2015年共15年期间的年均增长率,估计“十三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在9.5%~12.5%范围内。

二、预测原理及方法选择

(一)预测方法分析

空中交通流量的影响因素众多,因而在预测方法选择时,将主要以预测对象的空中交通流量历史统计数据形成的时间序列加以预测,即基于流量时间序列的趋势外推类方法,如灰色预测法,指数趋势预测法;这些预测方法中,在误差精度允许范围内,其预测趋势有高、中、低三种增长趋势,因此在方法选择时,应兼顾选择三种趋势的预测方法数目,最后进行组合(如算术平均)得到预测结果。下面将要对如上所述的基于流量时间序列的趋势外推类预测方法、基于现有流量数据的几何平均系数预测法以及基于流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因果分析类预测方法分别进行简要概述。1)灰色预测方法。灰色系统分析方法是通过鉴别系统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即进行关联度分析,可以用它来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型,从而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状态,即进行所谓的灰色预测。灰色预测不是把观测到的数据序列视为一个随机过程,而是看作随时间变化的灰色量或灰色过程,通过累加生成和累减生成逐步使灰色量白化,从而确定参数并建立相应于微分方程解的模型并做出预报,适用于对某些大系统和长期预测问题。灰色预测模型只要求较短的观测资料即可,这和时间序列分析,多元分析等概率统计模型要求较长资料很不一样。因此,对于某些只有少量观测数据的项目来说,灰色预测是一种有用的工具。2)指数预测法。趋势曲线模型预测法是长期趋势预测的主要方法。它根据时间序列的发展趋势,配合合适的曲线模型,外推预测未来的趋势值。这种预测方法的关键是确定模型中的待定参数。趋势曲线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可通过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就是要求所有预测值与其对应观察值的误差平方和,并使该误差平方和最小,即使该平方和对各参数的一次导数为零,得到关于模型参数的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可得到预测模型中的参数值。3)几何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在航空运输管理预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制定发展计划、规划和发展战略是,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4)线性回归预测法。空中交通流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若只选一个自变量,会降低因变量预测值的准确度。把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回归分析称为多元回归。5)组合预测法。对于空中交通流量等业务量的散点分布,不同的预测者会有不同的认识,会选用不同的预测方法;即使同一预测者,往往也有预测方法选择甄别上的困惑,这样预测结果也会不尽相同,因而需要采用多种定量预测方法、定型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加以预测,用以增加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即所谓的组合预测法。组合预测方法是对同一个问题,采用两种以上不同预测方法的预测,并对预测结果加以综合判断分析。它既可是几种定量方法的组合,也可是几种定性的方法的组合,但实践中更多的则是利用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组合。组合的主要目的是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地提高预测精度。比如,在发展变动时期,很难有一个单项预测模型能对频繁波动的现实拟合的非常紧密并对其变动的原因作出稳定一致的解释。理论和实践研究都表明,在诸种单项预测模型各异且数据来源不同的情况下,组合预测模型可能导致一个比任何一个独立预测值更好的预测值,组合预测模型能减少预测的系统误差,显著改进预测效果。

(二)预测模型和方法小结

结合对全国、地区、机场和城市对航线的年度飞行流量时间序列的分析可知,在选用预测方法时,如果采用一种预测方法,预测结果会有较大的不准确性,因而宜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预测,所以西安咸阳机场流量的预测拟采用基于多种预测方法的组合预测,以增加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在参与组合预测的各种方法中,基于空中交通流量时间序列,应该选用符合精度和误差要求的各种增长趋势类外推模型,其中:有些方法预测的结果较大,如灰色预测法、指数趋势预测法;有些方法预测的结果较低,如线性多项式趋势预测法、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法;有些方法预测的结果适中,如二次多项式趋势预测法、二次移动平均预测法、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法。所以在基于流量时间序列的趋势外推类方法中,拟选择的方法包括:1)灰色预测法;2)指数预测法;此外,根据预测对象的空中交通流量历史数据变化特点,选择基于现有流量数据的几何平均系数预测法来加以预测,即:3)几何平均系数预测法(几何平均预测法);同时,考虑到运输机数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机场数量、航线数量、国民生产总值(GDP)等因素对空中交通流量的影响,在流量预测方法选择时,还将选择基于流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因果分析类方法,包括:4)线性回归预测法;5)组合预测法。以上5种预测模型和方法都需要经过必要的检验和验证后,才能用于空中交通流量的预测,为简化统一起见,主要采用可决系数或相关系数来进行检验,针对灰色预测法,还需要利用平均相对误差以及发展系数来加以校验。

三、预测结果

针对西安咸阳机场采用上述5种不同方法,空中交通流量的预测结果不可避免地具有差异性。因此,基于特定预测对象的预测结果,需要采用等权算术平均的组合预测法,得到最后的目标年流量预测建议值。

西安/咸阳机场基于历史数据采用多种预测方法测得的空中交通流量(起降架次)预测数据2016年、2020年、2025年分别为:

1)灰色预测法:311307、474063、801945;

2)指数预测法:323546、505396、882573;

3)几何平均法:308462、482932、845748;

4)线性回归法:311833、481537、765794。

最终组合预测建议值为:282066、465811、749756架次。

摘要:本文将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用多种方法对咸阳机场目标年的飞行流量进行预测,以期达到可对比参考的预测结果。

材料作文如何准确立意 篇10

一、善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

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 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 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如:

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 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 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 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 它总是小心翼翼的, 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 如果是安全的, 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 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 然后设一个机关, 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分析:关键句为“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

立意: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 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 “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要注意材料的整体性原则, 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 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 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 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二、以果溯因法 (因果分析法) 。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 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 从原因切入立意,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 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 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 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 想抓住山羊往上飞, 可是它的身子太轻, 爪子又被羊毛缠住, 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 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分析:

结果1:乌鸦抓山羊失败。推究: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 (身子太轻, 爪子不如老鹰锋利) , 盲目模仿老鹰, 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 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 就如东施效颦, 难免遭致失败。

结果2: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推究:为什么小孩称赞乌鸦也很可爱?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 它要超越, 它敢于挑战, 勇气可嘉!

抓住材料的结果, 以果推因, 对学生并不是难点, 重要的是认真分析, 仔细揣摩, 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

三、辨证关系法。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而且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 (如学与问) 、主次关系 (如奉献与索取) 、取舍关系 (如自卑与自强) 和条件关系 (如继承与创新) 等。辨明这些关系和角度, 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如: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 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 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 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 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 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 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 即使是井底之蛙, 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何况不是呢?!”

分析:从整体材料看, 反映的是一分为二、客观全面的哲理, 可提炼出话题“怎样看待事物”“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从教授的言行上看, 反映了理论与实践、客观与主观的哲理, 可提炼出话题“言与行”“理论要联系实际”;从青蛙的言行看, 反映了相对与绝对、共性与特殊的哲理, 可以提炼出话题“勇于质疑”“敢于挑战”;从其他动物的议论中可以提炼出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等。

要注意材料的多向性, 一般来说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 因此, 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打开自己的思路。

全面分析,准确决策 篇11

1.数据的代表

(1)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称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位于正中间位置的数(或正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注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从各自的角度呈现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是这组数据的一个“重心”,在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而且计算较繁.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众数的可靠性相对较差(有时不唯一),也不能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求法最简便.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宜选择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数据的波动

(l)极差: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

(2)方差:在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若用表示数据的方差,用x表示这些数据的平均数,则:

注意,极差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范围,难以体现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相比的波动情况.方差反映一组数据与其平均数间的离散程度,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方差越大,数据组的波动就越大.

二 解题技巧

1.在计算平均数时:

(1)如果n个数据中,各个数都比较大,而且都接近某个数a,我们可以将各个数都减去a,先算出所得差的平均数x,再求得x=x+a.这样可以大幅减少计算量,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2)当一组数据中有许多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使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会更简便.

2.在计算中位数时,要关注数据信息的呈现方式.不管是表格还是统计图,都要先将这些数据进行排序(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

3.如果数据的平均数是,方差是,那么数据的平均数是,方差是数据的平均数是,方差仍是数据的平均数是,方差是

三 思想方法

统计学的基本思想是用样本去估计总体,在研究问题时,往往先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大小合适的样本,然后通过对所抽取的样本进行计算和分析,进而对总体的相应情况作出推断.

四 易错题解析

例1 如果一组数据8,8,x,6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求x的值.

解析:解这类题的错误常在于对数x的考虑不全面.数x是一个多大的数,要分类讨论:

(l)当x≤6时,数据排序为x,6,8,8.此时中位数是7,而平均数为,则,得x=6.

(2)当6(3)当x≥8时,数据排序为6,8,8,x,此时中位数是8,而平均数为,得x=10.

综上,x的值为6或10.

例2 如果一组数据6,8,10,x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解析: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题中给出的已知数据有6,8和10,因此众数可能是6,8或10.

所以的值可能等于6,8或10,须分三种情况考虑,代入可知,唯当众数为8时,众数与平均数相等.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8.

五 典型题赏析

1.平均数的应用

例3 某单位要从内部选拔高管一名,为此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两项测试,三人的测试成绩如表1所示,

根据录用程序,该单位组织200名职工对这三人用投票推荐的方式进行民主评议,三人的得票率(没有弃权票,每位职工只能推荐1人)如图1所示,每得一票记作1分.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单位将笔试、面试、民主评议三项测试的得分按4:3:3的比例确定个人的成绩.那么,谁将被录用?

解析:(1)首先算出三人的民主评议得分依次为50分,80分,70分,再求出甲、乙、丙三人的平均成绩分别为72.7分,76.7分,76分.因此乙将被录用.

(2)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可求得每个人的成绩分别为72.9分,77分,77.4分,因此丙将被录用.

感悟:要根据问题的特点灵活选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以尽可能地使计算简便.

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应用

例4 某校信息技术竞赛小组20名同学一次竞赛的成绩统计如下:

(1)若成绩的平均分为73分,求x,y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设此竞赛小组20名同学竞赛成绩的众数为a.中位数为b,求a-b的值.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两个未知数x,y满足x+y=13.再利用平均分x=73,可以得到关于x,y的另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由此可以通过解方程组得出x=5,y=8.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得出a=80,b=75,便知a-b=5.

3.方差的应用

例5 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打靶10次,各次的打靶成绩情况如图2所示.

(1)清填写上面的表格.

(2)请从不同的角度评价甲、乙两人的打靶成绩,

解析:(1)由折线图提供的信息可知,甲、乙两人的10次成绩分别为:甲9,5,7,8,7,6,8,6,7,7;乙2,4,6,8,7,7,8,9,9,10.从而可知甲、乙成绩的平均数都是7;中位数分别是7,7.5;方差分别是1.2,5.4;命中9环及以上的次数分别为1,3.

(2)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结合看,由于平均数相同,但,因此甲比乙的成绩更稳定些;②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结合看,平均数相同,但乙的中位数高,因此乙的成绩好些;③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及以上的次数结合看,平均数相同,而乙命中9環及以上的次数比甲多,故乙比甲的成绩要好些;④从折线图的走势上看,甲一直在7环附近波动,没有什么起色,而乙从第5次开始成绩一直在上升,而且越来越好,故乙的潜力大.

老师,请准确解读学生 篇12

这是一节解决问题中题为“相遇问题”的新授课。上课铃声响起, 执教老师满怀激情地走进教室, 师生问好后便开始了下面的教学活动。

师:我请第三列最后一个同学从座位上走到讲台来溜达溜达。 (教室最后一排的一名学生从座位走上讲台, 并在讲台上来回走了一圈)

师:大家能根据这位同学的活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请问这位同学走了多少米?

生2:我估计他走了0.4米。

师:嗯, 不错。这位同学走了多少米在教学上用什么词语表示? (引出“路程”一词)

生3:请问他走了多少步?

生4:我猜他大约走了4步。

老师没作任何反应示意让其它的同学说下去, 在上课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由这一活动引出了本课所需要的“路程”、“速度”、“时间”, 并复习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式。

以上教学环节中, 教者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入和复习本节课所需要的速度、时间、路程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但是教师在这一教学情境中对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闻而不思, 对学生交流中不是老师所期望的回答只是以“嗯、哦、好”等简单空洞的鼓励虚应其事。其实上面学生的回答是不严密的, 有的甚至是错误的, 第三列最后一名同学从座位上走上讲台并溜达了一圈, 这之间的路程只有0.4米吗?学生由座位走上讲台连带在讲台上走的一圈至少也有二十步, 学生的回答与摆在眼前的现实情况相差甚远。可我们这位执教老师却没有以自己的言行和态度去引起任何与倾听活动有关的改变, 造成了学生本就十分糟糕的数感一再糟糕下去, 白白错过了引导学生思考矫正不良数感的大好时机。

上述教学片断中, 教师在倾听, 但这种倾是缺乏思维的倾听。教师一心只想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对学生脱离正确轨道的回答只给以简单回应。在这种没有思维的倾听中, 学生只为老师而存在, 而不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独立自主的个体而存在, 教师关注的是自我存在的声音, 作为“生命”的受教育者的纯粹存在就被遗忘, 导致上述教学环节中“生命的缺席”。

倾听的核心是思考。老师在倾听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观察、辨别、判断、选择, 教师的表面是从客观的, 而脑子里却应该是不平静的, 它要求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 甚至在瞬间作出教育的决定。我们经常强调教师的教学机智, 努力提升教学艺术, 其实倾听本身就是处理教学事件的艺术和智慧的源泉。缺少思维的倾听, 何来教学机智, 教学艺术也就失去了意义, 失去了活力, 最终变成一具空壳和形式。

【准确能力】推荐阅读:

核算准确06-04

准确判断06-14

准确测量06-18

准确采集07-02

准确设计07-07

准确有效08-07

准确切入08-18

准确生动09-01

准确语言09-20

准确测试10-05

上一篇:司法平衡下一篇:冲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