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体温(共3篇)
大地的体温 篇1
体温单是医疗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医生掌握患者病情, 指导合理用药, 防范医疗纠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信息系统在医疗管理领域的应用, 其内涵就是不断规范医疗活动过程, 强化管理, 提高效率, 最终实现效益的提高, 保证为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医疗信息[1]。我院2009年6月启动了电子病历, 由电脑绘制体温单 (电子体温单) , 代替了使用多年的手工绘制体温单, 经过半年时间的运行, 所有护士均能熟练掌握操作。现将电子体温单与手绘体温单的优势作一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5月已归档病案室病历50份 (包括内科系各病区、外科系各病区、妇科、产科、肿瘤科) , 排除儿科体温单, 因其绘制项目不全, 7岁以下患儿无脉搏、呼吸曲线, 共查看手工绘制体温单178页;另随机抽取2009年10月电脑绘制体温单, 已归档病历50份, 科别同前, 共查看体温单196页, 即电子体温单。2组体温单所在科室、绘制人员、绘制标准无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河南省体温单检查评价标准逐页检查, 对发生的错误进行登记, 并分类整理。将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门诊号、大小便次数、体重、页码未填写列入缺项条款;将连线错误、未连线、体温、脉搏、呼吸数值不准确列入绘制错误条款;将无物理降温标识、体温不升、大小便失禁、入院、出院、死亡、手术等列入特殊标识条款;将错字、别字、涂改字、多字、掉字列入错别字条款。为统计手绘体温单和电子体温单的所用时间差别, 随机选取以上科室, 当日住院患者在30人以上, 按床号顺序抽取第1~30人, 随机抽取上述科室护士 (手绘体温单及操作电脑绘制体温单技能均熟练) , 绘制工具相同、绘制标准相同, 先手工绘制所选患者体温单, 再操作电脑绘制一遍, 分别计算所用时间, 连续20 d取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两种绘制方法错误发生率比较为计数资料, 采用χ2检验;两种绘制方法所用时间比较为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种绘制方法错误发生率比较见表1.
χ2=6.53, P=0.011, 两种绘制方法错误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2 两种绘制方法所用时间比较见表2.
t=38.88, P=0.001, 两种绘制方法所用时间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3 讨论
3.1 手工绘制体温单受多种因素影响, 容易发生错误, 页面不整洁、不美观, 因绘制工具不同, 有自制点、叉工具, 由厂家提供的绘制工具, 有些用黑、红、蓝铅笔绘制, 长时间使用工具磨损, 所绘制的体温单点、叉不均匀, 连线粗细不一现象常见, 页面不整洁经常发生;点、叉绘制错格, 未绘制在相应时间段, 连线错位, 未连线现象司空见惯;若书写不认真, 床号、姓名、诊断、住院号、年龄经常会写错。而使用电子体温单后, 可用床号、住院号两种方式调出患者信息, 若输入错误, 则患者信息无法调出, 起到了强迫查对的作用。患者基本信息入院时经住院处输入、再经接诊护士查对不会再出现错误。
3.2 绘制方法与手工绘制不同, 不必在体温单方格上绘制点、叉, 而采用直接输入数据值, 电脑自动连线方式。错格、错行的错误不再发生, 且点、叉、线整齐划一, 页面整洁美观。
3.3 体温单绘制要求的所有信息如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体温不升, 物理降温, 过敏标识, 灌肠后大、小便次数, 导尿后尿量参数均可显示, 术后日期自动产生, 大大方便了护士的工作。
3.4 绘制时间明显缩短, 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可为护士腾出更多时间到患者床前服务。
总之, 电子体温单的应用, 使护理文书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且内容全面, 避免了以前出现的涂改、粘贴、重抄等严重影响护理记录真实性的现象[2], 为医疗工作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医疗信息。
参考文献
[1]孙桂琴, 宫明利, 耿晓军.电子病历中体温单的质量控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10) :79-80.
[2]潘妮妮.电子体温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 2007, 22 (23) :33.
大地的体温 篇2
高职护理1463班
罗宇
学号:520140101080
人体体温可以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生理性变化,所以我们需要每天为病人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
首先,准备需要的器材,如体温计、血压计、酒精等,用治疗盘端去病房,敲门。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是负责您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现在,我给您测量一下体温和血压,您不用紧张,不会感觉疼痛。并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测量病人的呼吸频率。其次,让患者露出要检查的上臂,将衣袖卷至肩部打开血压计,将血压袋裹上去,并和病人说:“不用紧张,请放松,可能在打气的时候会有点痛。同时并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记下他的脉搏,生命体征测量完了说如果有什么问题不懂,可以去护士站找我,请您好好休息,走出病房关门。
如何与患者家属沟通
高职护理1463班
罗宇
学号:520140101080
在护士众多的人际关系中,护士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我们通常把这种关系排斥在护患关系之外,这也是导致护患沟通不畅,往往用暴力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多数病人在看病时会搞到恐慌和焦虑,理想的护患关系是建立在对病人充分的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当患者生病前,在家庭中有一个相对较为固定的角色,一旦病倒,其角色功能必须由其他家庭成员替代,否则患者将无法安心养病。所以护士需要尊重患者家属,护士要对所有的患者家属应给予尊重,热情接待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在患者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护士应主动及时向患者家属介绍患者病情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患者治疗护理过程,耐心解答家属的提问并观察他们面部表情。对于前来探视的患者家属,要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主动向他们介绍探视规定,并嘱咐要注意说话音量、时间、情绪等。总之,一切以有利于患者及其病友的病情为前提。其次,要常常征询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对护士服务态度是否满意,护理质量是否认可,收费标准是否合理,病区管理是否规范等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既体现了护士的修养,又彰显了对患者家属的尊重。
而且还要耐心回答提问,在患者住院期间,其家属会不厌其烦地提出一系列问题,护士应根据自己对病情掌握情况、自身的经验,向患者家属的焦虑心情,使其更好地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支持患者家属,护士应体谅、理解、同情患者家属的处境,帮助家属正确认识疾病,提供心理支持。在患者诊疗过程中,患者家属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他们较普遍存在着一种恐惧心理,同时伴随着焦虑的表现,只是每个人生活阅历不同,心理素质以及对疾病认识的情况不同,其表现程度不同,特别是焦虑的成分非常复杂,既可能有现实的理由,也可能是过分的猜疑。这些导致他们易激动,爱发脾气、挑剔、怨天尤人。作为一名护士应了解患者家属的心情,多与之沟通,在沟通中应注意礼貌性语言,使其感悟关心保护性的语言,消除其心理负担,同时,指导患者家属控制好自身的情绪,以便用自己良好的心态去影响患者,帮助患者提高疗效。
所以,与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是很重要的。
谈谈在与老年患者交往中如何掌握倾听和提问技巧
高职护理1463班
罗宇
学号:520140101080 护士在治疗性的沟通中首先要学会倾听,倾听不同于一般的听或听见,当人清醒时,外界各种各样的声音都会传入人的耳朵,这些声音我们虽然都听到了,但都不是入神的听。倾听即全神贯注地听,是指护士对患者发出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整体接收,感知和理解的过程。
倾听是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当护士全身贯注地倾听对方诉说时,实际上向患者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我很尊重您,也很注意您说的话,请您畅所欲言!患者在接受到这个信息后,便会毫无顾忌地说下去,从中还会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信心。
倾听有助于更多地了解他人,增加沟通的有效性。护士在和患者及家属治疗性沟通中,通过有效倾听,听其言,观其行,从中获得较全面的信息,有利于沟通的进一步展开,倾听可以了解到患者的心情、心理、情绪是怎样的,倾听也可以减轻他人的压力,帮助他人理清思绪,倾听可以给他人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帮助他人走出心理困境。人们常说,医院是个“变态”世界,因为人生病而导致自身的情感发生“变化”。
在工作中,护士习惯单纯地向别人灌输自己的思想,而忽视沟通是双向的,现代心理学已证实,我们需要创设一个倾听环境,不断向对方发布“我愿意听”的信息。在沟通时护士要以平等的、恭敬地、尊敬的心去倾听。在倾听时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谈话或不恰当地改变话题,以免说话者思维中断,影响深入交流,当然,在与老年患者交谈中老人很喜欢啰嗦,但我们可以适当的打断一下话题。
提问是沟通双方情感的双向交流,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不仅要学会听,更要学会问,可以说倾听和提问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提问是收集信息和核对信息的重要方式,也是确保交谈围绕主题持续进行的基本方法。
在临床护理中,提问是护患沟通的准备手段,也是护患治疗性沟通技巧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护士必须掌握提问的技巧。
从小事入手,在治疗性交谈开始时,患者可能比较紧张、拘谨,这时的谈话很容易出现冷场,为了缓解紧张气氛,使沟通顺畅进行,还要把握重点,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逻辑性,用词恰当,在提问时,措辞要审慎。为了避免误解,仔细选词是非常重要的。
大地的体温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7月—2007年8月我科收治的消化系统疾病病人85例, 男47例, 女38例;年龄19岁~82岁;随机分为两组, 浸泡组45例, 非浸泡组40例, 两组病人年龄、疾病种类、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测量方法
采用手甩方法对每例病人体温分别测量2次, 浸泡组采用体温计浸泡消毒30 min后手甩, 非浸泡组采用测量体温后立即手甩体温计。
1.2.2 操作过程
病人取平卧位, 测量体温前先用干毛巾将腋窝擦干, 将体温计水银端置于腋下, 嘱病人前臂屈曲至胸前, 保证体温计水银端和皮肤密切接触, 10 min后取出。所有测量体温操作由同一名护士进行, 另一名护士计时、计数。同一病人在30 min内测量体温2次, 且同一名护士操作, 用力均衡, 频率一致, 使得2次所测体温结果相同。
1.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将体温计甩至35 ℃所需时间:观察并记录手甩至35℃所耗时间;②在相同时间内温度下降的度数比较:观察并记录手甩3 s后温度下降数值。
1.2.4 统计学方法
所测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2 结果 (见表1、表2)
3 讨论
体温计的工作物质是水银, 它的液泡容积比上面细管的容积大的多。泡里水银, 由于受到体温的影响, 产生微小的变化, 水银体积的膨胀, 使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体温度的变化一般在35 ℃~42 ℃, 所以体温计的刻度通常是35 ℃到42 ℃, 而且每度的范围又分成为10份, 因此体温计可精确到1/10。通过此项试验揭示了体温计的水银柱在接近人的体温时容易下降进入水银槽。当然在试验中, 由于是人为操作, 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影响因素, 如用力力度、计时等, 故在研究中采取同一护士在同一时间操作, 用力均衡, 尽力将这些影响因素减少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