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心衰

2024-08-31

风湿性心脏病心衰(共8篇)

风湿性心脏病心衰 篇1

摘要:目的 针对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并且伴有心力衰竭(心衰)症状的患者给予曲美他嗪与卡维地洛联合的治疗方案所起到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100例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且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治疗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共同治疗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方式,实验组的整体有效率92%明显好于对照组70%,且各项评价指标上实验组心率(HR)(81.98±11.84)次/min,舒张压(DBP)(75.86±5.48)mm Hg(1 mm Hg=0.133 k Pa),收缩压(SBP)(124.84±8.49)mm Hg,心衰评分(1.98±0.09)分均优于对照组(98.51±10.57)次/min,(89.08±6.84)mm Hg,(145.08±9.57)mm Hg,(2.94±0.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针对患有风湿性心脏病而且伴有心衰的患者,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有较为理想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曲美他嗪,卡维地洛,治疗效果

在心脏内科当中风湿性心脏病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指的是因为风湿性的炎症所造成的心脏瓣膜损伤,发展到最后可能会造成心律失常,甚至心衰病变等[1]。就目前情况来看,该病的发病几率正在逐年升高,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干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2]。本文将针对曲美他嗪以及卡维他洛对该病进行治疗所起到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且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55.32±4.65)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48~71岁,平均年龄(56.11±4.6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治疗干预方式,主要包括常规内科治疗,例如给予强心剂(例如地高辛)、硝酸酯类药物、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类药物等,给予适当的抗心衰干预。

1.2.2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与卡维地洛共同治疗的干预方式,曲美他嗪服用20 mg/次,3次/d;卡维地洛服用6.25 mg/次,2次/d,每4周将卡维地洛剂量加倍,同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情况,保证在患者的可耐受范围内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节。对两组患者均行以6个月的治疗干预,辅以相同的护理方式。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观察两组患者在HR、DBP、SBP、心衰评分上的差异。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将治疗效果分成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等级,总有效率=显效率率++有有效效率率。。

2结果

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方式,实验组的整体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70%,且各项临床评价指标上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照组组,,差差异异具具有有统统计计学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通过对风湿性心脏病并且伴有心衰的患者给予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进行共同治疗起到的效果展开的分析,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方式,实验组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各项评价指标上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在临床当中,针对患有风湿性心脏病而且伴有心衰的患者,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结果也在李东等[3]研究当中得以证实。

在临床当中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它拥有比较高的致病几率,假如患者的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治疗,逐渐发展至心律失常,严重到心力衰竭的症状,还可能会造成患者的心脏负载过度,进而导致心肌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心脏的生理功能也逐渐地衰退,当前在临床当中针对该病进行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长期、持续性的治疗,强调的是掌握患者心脏机能并做以调节和控制[4]。所以,对患者的心肌细胞进行积极有效的修复,避免发生心室重构的情况,逐渐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成为了对该病进行治疗的重点内容。

曲美他嗪在临床当中是一种针对慢性心衰进行治疗的主要药物,它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血管的阻力,调节患者的血液循环,降低耗氧量;联合卡维地洛所具备的控制心律失常、加强血管扩张的效果,对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并且伴有心衰的患者行以有效的治疗[5]。这两种药物在作用机制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经过联合使用,能够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借助相互补充以及扩展,促进患者的疾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在临床当中,针对患有风湿性心脏病而且伴有心衰的患者,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曲美他嗪以及卡维地洛,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有较为理想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阎爱国,蒋晓辉,朱凤雯.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中国心血管杂志,2006,11(5):365-367.

[2]许玲.曲美他嗪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3,8(29):4-6.

[3]李东,赖晓惠.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5):55-56.

[4]赵千钧,严红芳,杨晓燕.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疗效观察.中国临床研究,2008,21(5):558-559.

[5]肖广新,陈东成,龙信聪.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中华全科医学,2007,5(3):230-231.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护理措施研究 篇2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护理措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5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65-01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疾病,本病治愈机率非常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影响患者疾病控制,因此对患者进行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我院在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研究讨论,旨在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提供可靠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5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58.2±14.7)岁,男性24例,女性31例,患者平均病程为(5.4±3.1)年;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均无其他脏器合并症,无精神障碍疾病,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调查?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本病患者多为老年人,老年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之本病治愈率低?疾病反复无常?治疗时间非常长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担忧?恐惧?悲观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1]?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充分理解患者的感受,并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告知患者情绪波动对疾病影响[2]?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根源,并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疏导和安慰?同时多对患者进行鼓励,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和治疗依从性?最后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家属多对患者进行鼓励,家属的支持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1.2.2饮食护理: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临床中很容易出现瓣膜病变,因此患者很容易出现有心衰竭症状,同时会累及胃肠道,使患者出现消化不良表现,因此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3]?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饮食主要以清淡?低脂肪?高营养为主,同时要多进食新鲜的水果和含钾较高的食物?对存在水肿?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要限制食盐的摄入?所有患者均不可进食辛辣?刺激?生冷?硬的食物?同时要戒除烟酒?

1.2.3氧疗护理:患者疾病发作过程中会采用氧疗进行治疗,部分患者需要长时间进行氧疗?对于长期采用氧疗治疗的患者要对其氧气流量进行合理控制,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反应进行密切观察,若患者出现气促?面色苍白等状况要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并要对氧气流量进行调整[4]?

1.2.4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在工作时要向患者阐明药物治疗的方式?治疗的目的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防止患者在出现问题时发生慌乱?此外,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并通知医师进行有效处理?按时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和钾离子水平,防止患者出现异常影响疾病控制?

1.3效果评价

对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生活质量主要从患者心理状况?治疗依从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所有内容均由责任护士进行调查?

1.4评价指标

生活质量高:患者心理状态良好,无情绪波动,治疗依从性高;生活质量一般:患者心理状态尚可,偶尔存在情绪波动,能够配合医师治疗;生活质量差:患者心理状态差,治疗依从性较低?总有效率=生活质量高比例+生活质量一般比例

1.5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前患者生活质量高的13例,生活质量一般的16例,总有效率为52.7%;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高的21例,生活质量一般的27例,总有效率为87.3%,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对患者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有效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风湿性心脏并患者来说,由于其多为老年人,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多,很容易在治疗中出现误区,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教育,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同时改善患者以往不良的生活状态,将患者被动接受治疗状态改为主动接受治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5]?此外还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饮食护理和用药护理,告知患者用药安全性和饮食安全性,防止患者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做出影响疾病治疗的行为?最后要对患者氧疗情况进行监测,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危及生命?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护理前患者生活质量高的13例,生活质量一般的16例,总有效率为52.7%;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高的21例,生活质量一般的27例,总有效率为87.3%,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进而说明我院的护理方式有效?

总的来说,对风湿性心脏病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能够约束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最终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刁立斌.护理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10(1):78-79.

[2] 王青,王启船,程明芝.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护理的分析[J] .中外医疗,2012,31 (27):137 - 138 .

[3] 高洪杰,王卫东.风湿性心脏病诊治及护理[J] .中外医疗,2011,34(1):180-181.

[4] 冯晓蕊.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2013,7(4):117-118.

30例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0例, 年龄20~40岁, 平均30岁, 女21例, 男9例;22例为二尖瓣狭窄, 患者表现为自觉乏力、心慌、咳嗽、气短、咯血以及喘气;2例患者呼吸受阻、有痰, 甚至大咯血;两颊呈紫红色, 口唇发绀 (二尖瓣面容) ;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第一心音增强, 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分裂。X线检查:肺动脉段突出, 左心房及右心室增大。心电图:二尖瓣型P波, 其宽度>0.12s, 伴切迹, QRS波群显示电轴右偏, 右心肥大等。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前叶活动曲线呈“城墙样”改变;前后叶同向运动。5例为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表现为自觉疲劳、乏力、心悸、气短、水肿、咳嗽、呼吸困难。心尖区能够听闻杂音, 声音较响亮且呈现吹风样收缩期, 第一心音往往被该杂音掩盖, 其肺动脉第二心音表现为亢进与分裂。X线检查:左心室及左心房增大, 肺内脉段突出。心电图:左心室肥大劳损。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增厚、变形、回声增强, 前后叶在收缩期对合不全, 左心房及左心室增大。左心房后壁曲线上有较深“C”凹。3例为主动脉瓣狭窄, 主要表现为头昏, 严重者出现心律失常、晕厥与心绞痛, 情况危急时还可产生猝死现象。晚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左心功能不全征, 比如咯血、呼吸受阻以及咳嗽等, 主动脉瓣区可闻及响亮粗糙且属于吹风样收缩期的杂音, 以颈部为传导起点, 同时并发收缩期震颤等。

1.2 治疗与转归

风湿活动 (风湿热) 以预防风湿热的发生, 如苄星青霉素120万单位, 肌内注射。对青霉素过敏者, 可用磺胺嘧啶 (儿童每日0.25~0.50g, 成人每日0.5~1.0g) 。积极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所引起的并发症, 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符合手术条件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如二尖瓣分离术、人工瓣膜置换术。经过治疗30例患者恢复良好, 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新入院患者首先给予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同时进行入院评估, 进一步判断心脏功能情况。

2.2 心理护理

护士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心理情况开展心理疏导;不断支持患者表达个人心理感受, 与患者经常沟通交流,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详细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药物不良反应、饮食、功能锻炼等相关知识。邀请恢复自理能力的患者现身说法, 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2.3 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低盐、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每日食盐限制在4~6g, 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 适当给予山楂、梅子等开胃食物, 以增加食欲, 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合理摄入水分, 不可摄入过多的钠盐, 盐腌制品食物避免食用。

2.4 用药护理

向患者介绍洋地黄、利尿剂及扩血管药物不良反应;服用地高辛前后推测心率、脉搏, 如心率低于60次/min、脉搏不规则或骤然增快, 需暂停给药, 观察有无药物中毒现象。长期应用利尿剂患者易出现低钾血症, 应及时检查。服用利尿剂者应多食水果如香蕉、桔子等。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使之不超过30滴/min。

2.5 增强活动耐力

心力衰竭发生期间患者需充分卧床休息, 鼓励在床上进行主动或被动肢体运动, 避免长期卧床引起血栓性静脉炎。中度限制体力活动, 避免较强的活动。由床上活动逐渐过度至坐、站、变换体位及外出散步等, 患者耐受的活动范围内, 逐渐增加活动量。休息时间充足, 不可开展过重体力活动。若心功能条件符合时, 可以适当进行合适的体力活动。心房颤动患者不宜做剧烈活动。应定期门诊随访;有手术适应证者应鼓励患者尽早择期手术, 以提高生活质量。

2.6 做好预防工作

患者应避免发生牙龈炎、感冒以及扁桃体感染等。一旦出现感染应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林可霉素或红霉素进行治疗。应保持病室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防止因呼吸道感染引起风湿活动, 从而加重病情。对于上呼吸道慢性病灶须坚持治疗, 彻底根除, 同时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2.7 健康指导

按照患者个人身体情况进行室内外活动, 不可过激, 避免诱发心慌、气短;心情保持愉悦, 根据情况参加合适的娱乐活动;定期服用洋地黄制剂, 服药期间如出现恶心、呕吐、黄视、绿视, 心率明显变化 (快或慢) 等, 应立即停药来院复查。出院3个月后应到医院做一次详细的检查。青年女性复查心功能良好, 可以考虑生育, 孕期需要按时进行产检。如果妊娠反应严重, 需要住院进行治疗, 并且产期时给予住院分娩, 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对胎儿造成的影响不大, 致畸率很低[2]。

综上所述,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观察治疗, 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 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通过对3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观察, 结合临床治疗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饮食指导、疾病预防及康复指导。结果 30例患者恢复良好, 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及时有效的观察及护理, 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临床观察,护理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53-153.

风湿性心脏病心衰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到2009年12月住院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18~47岁之间, 平均32.3岁。男39例, 女45例。病程10~30年。所有患者符合RHD的诊断标准。其中, 心功能I级34例, II级42例, III级8例。根据主要临床表现进行分类:轻度紫绀14例, 肝大13例, 活动后胸闷及心慌21例,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17例, 中度紫绀12例, 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7例。

1.2 猝死定义 根据WHO所制定的猝死的定义进行判定:在原身体健康或在原疾病好转稳定时突然发病于即刻或6 h内死亡者。所有患者死前3天到1周有心电图记录, 测过血清钠、钾、钙、氯、尿素氮、尿酸和肌酐。

1.3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和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x¯±s进行描述。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

根据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分类:单纯二尖瓣狭窄21例 (占25.0%) , 二尖瓣关闭不全28例 (占33.3%)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9例 (占22.6%) , 主动脉瓣狭窄6例 (占7.1%) , 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7例 (占8.3%) , 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狭窄3例 (占3.6%) 。

大部分二尖瓣狭窄患者在心功能代偿期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失代偿期容易出现心律失常, 表现为心悸气促, 咳嗽, 阵发性呼吸困难, 吞咽困难, 端坐呼吸, 胸痛, 吐泡沫样痰, 或咯血。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早期症状较轻或无明显症状, 随着病变程度加重, 表现为心悸、乏力、呼吸困难, 胸痛, 咯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 可见心悸, 面色苍白, 累时气促;随着病情进展, 可表现为头部动脉搏动感和心前区不适感, 晚期患者可出现咳嗽, 咯血, 呼吸困难, 甚至心绞痛。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早期病情轻或无症状, 随着病情加重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可发生眩晕、咳嗽、咯血、呼吸困难;晚期症状进一步加重, 容易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 导致猝死。

2.2 瓣膜病与死亡的关系

84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 死亡21例, 死亡率为25.0%。死亡者中, 以联合瓣膜病导致死亡为主, 10例联合瓣膜病中死亡7例, 死亡比例为70.0%, 其中7例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中死亡5例, 3例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狭窄中2例死亡。死亡率第二位的是二尖瓣疾病, 共死亡10例, 死亡比例为20.4%, 其中21例二尖瓣狭窄中死亡4例, 2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死亡6例。死亡率相对最低的风湿性心脏病属于主动脉疾病, 共死亡4例, 死亡比例为16.0%, 其中19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死亡3例, 6例主动脉瓣狭窄死亡1例。

2.3 死亡原因

导致风湿性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力衰竭、栓塞、猝死。从数据看, 21例死亡患者中, 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7例 (占33.3%) , 栓塞导致的死亡6例 (占28.6%) , 猝死导致的死亡4例 (占19.0%) , 心律失常导致的死亡2例 (占9.5%) , 心梗及心源性休克导致的死亡1例 (占4.8%) , 奎尼丁样晕厥导致死亡1例 (占4.8%) 。

3 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累及40岁以下人群。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累及的心瓣膜是二尖瓣, 一般认为占所有风湿性心脏病的50%左右[1]。本研究中, 二尖瓣病变占58.3%, 与以往研究相比类似。病变的瓣膜表面容易生出串珠状单行排列的疣状赘生物, 一旦赘生物机化, 容易导致瓣膜纤维化, 并形成瘢痕, 从而导致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发生。

在引起风湿性心脏病的诸多病变类型中, 二尖瓣疾病所占比例较高, 一般认为单纯二尖瓣狭窄占风心病的25%[2], 本例中单纯二尖瓣狭窄导致的风湿性心脏病占25.0%, 与以往研究相同。导致风湿性心脏病死亡的病变主要是多瓣同时受累, 其次是二尖瓣病变和主动脉瓣病变, 本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从死亡原因看, 心力衰竭是主要死因, 其次是栓塞和猝死。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风湿性心脏病以侵害二尖瓣为主, 多瓣同时受累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病因, 心力衰竭是死亡的最主要表现。

参考文献

[1]钱莉, 蒋艳伟, 朱少华, 等.风湿性心脏病猝死2例.刑事技术, 2008 (1) :69-71.

风湿性心脏病心衰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18例, 女53例, 年龄为18~45岁, 平均年龄为 (32±4.36) 岁。其中54例为二尖瓣狭窄者, 临床症状为心慌、气短、喘气、咳嗽、咳血及自觉乏力;11例患者咳嗽、咳血、有痰及呼吸不畅通、脸颊发紫、口唇发绀等;6例为三尖瓣不完全关闭者, 鳞状症状表现为心悸、心慌、气短、咳嗽、呼吸受阻及自觉疲劳乏力等。

1.2 方法:

临床上主要采用肌内注射120万单位的苄星青霉素来预防风湿热的发生, 如有青霉素过敏者, 可用其他药物代替, 例如磺胺嘧啶。对风湿性心脏病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要积极治疗。另外可采用人工瓣膜置换术和二尖瓣分离术来治疗符合手术条件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护理方法: (1) 一般护理:给予刚入院的患者进行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及体质量等基本情况的测定, 并做好详细记录, 综合评估入院初期的心脏功能情况。 (2) 饮食指导: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饮食需要严格护理, 指导患者少食高盐食物, 控制食盐摄取量在4~6 g, 同时给予患者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及容易消化的食物。对食欲不振的患者可以给予其少量的开胃食物, 如山楂等。另外, 嘱咐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保证水分的摄入量, 减少高钠盐以及腌制食物的食用。 (3) 用药指导: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治疗手段, 指导患者定时、定量服用药物, 并注意一些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症状, 例如服用地高辛后可能会发生心率降低, 脉搏紊乱等现象, 需暂时停止服药, 如出现药物中毒, 应立即通知医师, 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另一药物利尿剂的长期服用也会产生不良反应, 应及时检查, 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低钾血症。给予利尿剂服用时间较长的患者多食新鲜水果, 如香蕉、橘子等。 (4) 心理护理:由于风湿性心脏病多发生于中青年, 加之该群体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 如紧张、恐惧、焦虑、排斥等, 严重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 因此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向患者详细地讲解疾病产生的原因、治疗手段、药物不良反应、饮食注意等相关知识, 消除患者因不明病因所产生的紧张、恐惧心理。对于年轻患者, 护理人员应以朋友的姿态倾听他们的心声, 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5) 运动指导:风湿性心脏病容易产生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因此患者需要保证充分的休息, 但长期卧床会造成血栓性静脉炎, 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或在家属的协助下, 在床上进行肢体运动, 但不可运动过强。如果患者肢体运动恢复较好, 可以由家属搀扶进行站立、行走等练习, 在患者可接受的活动范围内, 慢慢增加运动量。另外, 还需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不可进行过度的体力劳动, 尤其是心房纤颤的患者更应进行定期复诊, 不可做剧烈活动。 (6) 疾病预防: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发生扁桃体感染、牙龈炎及感冒等疾病, 如果出现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如青霉素、红霉素等。另外, 患者居住环境需整洁干净、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 预防呼吸道感染导致的体内风湿活动, 进而使病情加重。 (7) 个人指导: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室外活动, 避免在活动中诱发心悸、心慌、呼吸困难;按照医嘱定期、定量服用药物, 如果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需立即停止用药并来医院进行检查。未生育的青年女性如出院3个月后复查心脏功能良好, 可考虑进行生育。

2 结果

根据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进行评定:非常满意31例 (43.66%) , 满意38例 (53.52%) , 不满意2例 (2.82%) , 总满意度为97.18%。

3 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 多发于青中年。由于该病病程较长, 治疗缓慢, 且病情不稳定, 患者较容易出现心悸、心慌、气短等症状, 机体功能下降,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和学习[2]。因此对该病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外, 科学全面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研究证实给予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综合护理后, 71例患者其中非常满意31例 (43.66%) , 满意38例 (53.52%) , 不满意2例 (2.82%) , 总满意度为97.18%。因此综合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尤其是心理护理可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使医疗护理工作顺利展开,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 科学全面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态度, 促进护患关系融洽, 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刁立斌.护理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10 (1) :78.

风湿性心脏病心衰 篇6

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 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 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多于儿童起病, 成年后逐渐发展成风湿性心脏病并伴随着严重的器质性疾病, 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关闭不全等。近年来, 风心病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发病率已急剧下降, 但在其他地区如非洲、亚洲, 它仍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1,2]。妊娠合并风心病的生理病理改变, 使对于这类患者的麻醉管理有很大的特殊性。本文报道1例风心病产妇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处理及体会。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27岁, 因停经9月, 气促1月, 双下肢水肿20余天, 咳嗽10余天入院。患者有风心病史十余年,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促, 活动时加重, 卧床休息时缓解, 6 d后逐渐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清晨较轻微, 10余天前出现咳嗽, 稍有咳黏液痰, 无胸痛, 无畏寒发热等症状, 未行治疗, 无缓解, 为求诊治来本院。入院时体查脉搏100次/分, 呼吸20次/分, BP 137/95 mm Hg。患者双肺呼吸音稍粗, 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 心音可, 律齐, 心尖闻及3/6级杂音。腹部膨隆如孕月大小, 骨盆外测量24.0~26.0~18.5~9.0 cm。双下肢、会阴水肿, 余无特殊。心脏彩超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舒张期瓣口面积约0.94 cm2, 关闭裂隙) , 左房、左室、右室大, 三尖瓣和主动脉瓣轻中度返流。血常规:Hb 86 g/L, PLT 87×109/L, 余无明显异常。胸片:心包积液, 肺部感染。产科B超:宫内妊娠8月+大小, 头位, 单活胎;胎盘成熟度I~II级;脐带绕颈2周。经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拟入手术室急诊行剖宫产术。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后, 决定实行腰硬联合麻醉, 入室后对患者进行鼓励, 进行心电监护, 在局部麻醉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动脉压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并监测中心静脉压。选择腰2~3间隙进行穿刺, 见脑脊液回流后给予0.5%罗哌卡因2 ml, 向头侧硬膜外置管3 cm, 翻转体位后转左侧卧位防止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 后测定麻醉平面在T8左右。手术开始后约15 min胎儿娩出, 监测BP、ECG等无明显改变。整个手术过程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术中输液800 ml, 术中出血约300 ml, 尿量250 ml。为加强监护及治疗, 术毕将患者转至ICU。

2 讨论

妊娠期孕妇往往能够耐受返流性损害, 因为血容量的增加和全身血管顺应性的降低使心输出量增加。然而随着妊娠期的进展, 孕妇很难耐受瓣膜狭窄疾病, 血容量的增加虽然导致前负荷增加, 而心输出量却无法增加[3]。妊娠合并心脏病尤其是伴有二尖瓣狭窄的孕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 这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5]。

围术期的处理:妊娠期血容量的增加导致前负荷增加, 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 大量血液进入循环, 使血容量增加了10%~25%[6], 心脏负担会进一步加重。因此, 对于此类患者, 围术期的重点在于减轻心脏负荷和防止心衰。术前通过强心利尿扩血管, 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措施, 尽可能地改善心脏功能状态, 增加产妇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7]。心功能不全时需适时予以正性肌力药 (如多巴胺等) 维持。心功能Ⅲ-Ⅳ级患者, 需常规监测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8], 根据二者的关系和出量来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麻醉实施前应准备好血管活性药、强心药、利尿药等。同时, 产科医师, 麻醉科医师和心血管内科医师共同协作是很有必要的[9]。此外, 围术期需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液体总量, 术中谨慎输入胶体液或者白蛋白, 白蛋白通过提高胶体渗透压增加循环血量, 加重心脏负担;胶体液可因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胶体渗透至肺间质, 形成透明膜, 增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10]。

麻醉方式的选择:虽然患者妊娠合并心脏病, 并有全心扩大, 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肺动脉高压, 心功能Ⅲ级, 但并无椎管内麻醉禁忌或者严重心衰, 故选用椎管内麻醉。此种麻醉方法可以使阻滞区域的血管扩张, 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脏的容量负荷, 降低心肌耗氧[11];同时避免全身麻醉药物对心肌的抑制;并且用于术后镇痛, 可以有效地减少因疼痛而引起的心脏负荷加重, 研究表明, 疼痛可使心输出量增加40%~50%, 不利于降低术后心衰危险。对于此类患者, 麻醉平面应严格控制在T6以下以维持循环的稳定。另外, 因全身麻醉造成的肺部感染加重的风险也可由此避免。

本例患者心脏病病程长, 二尖瓣重度狭窄并关闭不全, 三尖瓣和主动脉瓣轻中度返流, 并中度贫血, 进一步加重了心脏负担, 妊娠期间极易发生心力衰竭。入院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液体输入量及输液速度、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并通过适当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来减轻心脏负担, 成功地防止了心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使患者及胎儿度过了危险期。

参考文献

[1]GUPTA M, SUBRAMANIAN S, ADLAKHA P.Anaesthetic management of parturient with acute atrial fibrillation for emergency caesarean section[J].Case Rep Anesthesiol, 2013, 2013:807624.

[2]KANNAN M, VIJAYANAND G.Mitral stenosis and pregnancy:Current concepts in anaesthetic practice[J].Indian J Anaesth, 2010, 54 (5) :439-444.

[3]ARMSTRONG S, FERNANDO R, COLUMB M et al Cardiac index in term pregnant women in the sitting, lateral, and supine positions:an observational, crossover study[J].Anesth Analg, 2011, 113 (2) :318-322.

[4]CHOHAN U, AFSHAN G, MONE A.Anaesthesia for caesarean 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diac disease[J].J Pak Med Assoc, 2006, 56 (1) :32-38.

[5]AMINI S, YAGHMAEI M.The use of remifentanil in gener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 in a parturient with severe mitral stenosis and pulmonary edema[J].Middle East J Anesthesiol, 2010, 20 (4) :585-588.

[6]AMINI S, YAGHMAEI M.Labor analgesia for the parturient with cardiac disease:what does an obstetrician need to know[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2004, 83 (3) :223-233.

[7]BHATTARAI B, BHAT SY, UPADYA M.Comparison of bolus phenylephrine, ephedrine and mephentermine for maintenance of arterial pressure during spinal anesthesia in cesarean section[J].JNMA J Nepal Med Assoc, 2010, 49 (177) :23-28.

[8]PANDEY R, GARG R, NATH MP, et al:Eisenmenger's syndrome in pregnancy:use of Proseal laryngeal mask airway (PLMA) and epidural analgesia for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J].Acta Anaesthesiol Taiwan, 2009, 47 (4) :204-207.

[9]LAVAND'HOMME P, ROELANTS F.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as an alternative to epidural analgesia during labor:questioning the use of the short-acting opioid remifentanil.Survey in the French part of Belgium (Wallonia and Brussels) [J].Acta Anaesthesiol Belg, 2009, 60 (2) :75-82.

[10]BECHIR M, PUHAN MA, FASSHAUER M, et al:Early fluid resuscitation with hydroxyethyl starch 130/0.4 (6%) in severe burn injur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J].Crit Care, 2013, 17 (6) :R299.

风湿性心脏病心衰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3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69例。治疗组男29例, 女40例;年龄19~67岁, 平均 (36.4±8.5) 岁;病程8个月~11年, 平均 (6.2±1.4) 年;心功能分级:Ⅰ级19例, Ⅱ级21例, Ⅲ级19例, Ⅳ级10例;中医辨证分型:气血两亏型29例, 心血瘀阻型23例, 心肾阳虚型11例, 阳衰阴脱型6例。对照组男30例, 女39例;年龄18~66岁, 平均 (35.8±7.5) 岁;病程9个月~10年, 平均 (6.7±1.2) 年;心功能分级:Ⅰ级20例, Ⅱ级22例, Ⅲ级18例, Ⅳ级9例;中医辨证分型:气血两亏型30例, 心血瘀阻型22例, 心肾阳虚型12例, 阳衰阴脱型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中医分型方面有均衡性。

1.2 方法

治疗组:西药治疗 (1) 抗生素:消除链球菌潜藏感染, 用青霉素80万~160万U/d, 肌肉注射, 持续时间为10~14d。 (2) 抗风湿治疗即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5~10mg, 2~4次/d, 氢化可的松200~400mg/d。直至风湿活动消失2~3周后方可减量或停用。中医辨证治疗即: (1) 心血瘀阻型:毛桃仁、桂枝、红花、川芎、赤芍、当归、百条根等。随症加减:咳喘甚且有黏痰者, 杏仁、加苏子、半夏以宣肺化痰平喘;咯血者, 加生侧柏叶、参三七粉以清肺散瘀止血。 (2) 气血两亏型:党参、酸枣仁、丹参、黄芪、当归、酸枣仁、丹参、桂圆肉、桂枝、淮小麦等。随症加减:心悸甚者, 加龙骨、牡蛎等以潜心宁神;瘀象明显者配以红花、加桃仁等以加强理气活血;发热、咽痛者, 加金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 养阴利咽。 (3) 心肾阳虚型:附片、桂枝、黄芪、白术、茯苓、葶苈子等。随症加减:喘息不得卧, 自汗出者加麦冬、五味子等以补心气, 敛心阴。如有胸闷, 口唇青紫者, 加丹参、檀香、红花等以活血化瘀, 理气通脉。 (4) 阳衰阴脱型:红参、附片、干姜、山茱萸、麦冬、五味子龙骨、牡蛎。随症加减:情况紧急时用独参汤:红参急煎吞服;该型患者急症缓解后给予丹参、桃仁、红花等以加强活血通痹;气虚汗多口干者加黄芪、玉竹、生地等以养心肾之阴补气血。对照组:运用纯西医疗法进行治疗, 其具体方法同治疗组。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立即给予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血清白介素2 (IL-2)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变化,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各抽取4ml晨起空腹静脉血注入干燥EDTA试管中, 高速离心出血清后进行检验, IL-2与TNF-α均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法) 检测, 试剂购自上海联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疗效评价标准: (1) 痊愈:入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2) 有效:入选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率在45%左右。 (3) 无效:入选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如前。总有效率为痊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 (95.65%) 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88.4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2、TNF-α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IL-2、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治疗后IL-2、TNF-α指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注:IL-2=白介素2, 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3 讨论

风心病是因反复风湿活动而引发的心脏瓣膜病变, 最终常导致进行性加剧的心功能不全, 故应积极治疗链球菌感染, 如扁桃体炎、咽峡炎、猩红热、丹毒等, 以避免急性风湿热活动。现代中医对风湿性心脏病的研究初见于1955年[2]。在20世纪50~60年代, 用传统经验和方法对本病进行临床验证观察, 报道虽不多, 但其优势已初见端倪。20世纪70年代, 曾掀起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热潮, 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次通过对中药的进一步研究, 对于多种单味中药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方面的研究也正在逐渐被引起重视。首先对一些有效的单味中草药进行药理分析, 发现党参、黄芪等能提高动物的DNA合成率, 增加心肌的抗病能力, 因此对于风心病患者, 有显著疗效[3]。结合研究可以得知, 治疗组患者IL-2和TNF-α治疗后有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血清中IL-2水平降低, 充分说明了心肌免疫细胞的活化状态更为增强, 另外TNF-α的降低说明增强了心肌收缩力和降低了心肌纤维化的概率。

两组患者中分别存在无效患者, 分析其原因, 由于该病系心脏瓣膜受损为主要致病部位, 对于免疫力低下, 体质较差的患者疾病进展速度较快, 保守治疗未取得明显疗效, 均及时转至外科接受手术治疗, 待术后继续接受保守治疗。

综上所述, 中西医联合治疗风心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蔡卓冶.温君汤配合常规西医治疗风心病心衰18例[J].中医药导报, 2012, 18 (8) :101-103.

[2] 高勇, 柏晓丽, 祁富林, 等.中西药结合治疗风心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22) :278-280.

风湿性心脏病心衰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 年1 月至2014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112 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平卧、咳痰带血、二尖瓣面容等症状, 均符合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诊断[3]。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6 例。观察组患者中, 女41 例, 男15, 年龄19~69 岁, 平均 (42.7±2.4) 岁;对照组患者中, 女37 例, 男19 例, 年龄20~61 岁, 平均 (38.5±2.3)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包括病情观察、褥疮预防、监测生命体征、保持电解质平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 具体如下。

1.2.1 药物护理血栓栓塞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一般在术后第2 天患者需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用药期间, 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 一旦出现牙周出血、尿色变红、月经增多或头痛等, 应立即通知医师进行相应处理。

1.2.2 饮食护理患者术后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纤维素食物为主, 如菠菜、西兰花、杏仁、花生、黑芝麻等, 菠菜含叶黄素等抗氧化物, 可防止血管阻塞;西兰花含类黄酮物质, 对心脏病有调节作用;杏仁、花生富含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黑芝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 能维持血管弹性, 预防动脉硬化。同时, 嘱患者适量饮用柠檬汁, 限制钠盐的摄入 (1~5 g/d) ,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1.2.3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根据自身年龄、病情、气温等情况进适当锻炼, 锻炼时应注意防寒保暖, 循序渐进;定期到医院复查, 检查凝血功能, 每日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如有不适及时复查。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定标准[4]:非常满意:80~100 分;满意:70~79 分;不满意<70 分。总满意度 (%) = (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给予人性化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2.365, *P<0.05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出现;对照组患者中, 纵隔感染4 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7.1% (4/56)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0.319, P<0.05) 。

3 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是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病态反映。相关研究表明[5]:单纯二尖瓣病变为46.7%, 为最高, 然后依次为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纯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与生活环境寒冷、潮湿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扁桃腺炎、咽炎等疾病有关。寒冷使人体耗氧量增加, 为维持正常的体温, 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心率增快, 心脏负担增加;还可使血流缓慢, 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 血液黏稠度增高, 易形成血栓;温差变化可使人机体免疫细胞抵抗力下降, 导致呼吸道感染发生, 影响肺部通气功能, 使心肌相对缺氧。

人性化护理是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个人隐私为核心的一种创新、个体化、整体性、有效的护理模式, 其目的是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就医环境[6]。药物护理可以降低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饮食护理可以降低心脏病风险, 减少氧化反应对血管造成的损伤, 增加血管扩张力, 保持血管畅通;同时心脏病患者每周进行适量的规律运动, 一年后多数患者心脏病不再复发。

本研究结果显示, 给予人性化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 与有关报道相似[7]。提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术后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 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术后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长春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给予人性化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0.319, P<0.05) 。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术后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 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风湿性心脏病,满意度,效果

参考文献

[1]Stefano Vinaccia, Hamilton Femández, Emilio Moreno San Pedro.Aplicación de la versión espaáola del cuestionario Quality of Life Measure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QOL-RA) en Colombia Spanish Quality of Life Measure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QOL-RA) Tested in Colombia[J].Revista Colombiana de Reumatología, 2013, 32 (4) :133-133.

[2]周冬梅, 吴婷婷.30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采用循环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 2014, 27 (2) :243-244.

[3]王璐, 高秀玲, 陶建双.1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 2013, 11 (28) :648-654.

[4]陈拿拉.机械瓣膜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术后护理[J].当代医学, 2014, 20 (12) :123-124.

[5]易红梅, 杜建文, 胡丽娟, 等.机械瓣膜替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理护理[J].医药前沿, 2013 (33) :275-276.

[6]冉成华, 刘玉兰, 王新桂.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山西医药杂志, 2012, 41 (1) :315-316.

上一篇:肌肉特异表达载体下一篇:复合传感器节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