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施工技术

2024-12-01

配套施工技术(精选10篇)

配套施工技术 篇1

近年来, 幼龄桑园和老龄桑园锯桩芽接改造后, 桑园套种其它经济作物可提高面积桑园的经济效益。在不影响桑园丰产性能的前提下, 中药材白术可与1—2年未成园的桑树间作套种, 一般可产白术干货120 kg/667m2, 每667hm2桑园可增收1500~2000元。

1 白术栽培技术

1.1 生长习性

白术喜凉爽气候, 怕高温多湿, 根茎生长适宜温度为26~28℃, 种子寿命为1年。

1.2 精细整地, 施足基肥

3月上中旬, 每667 m2施农家肥4000 kg, 配施80 kg过磷酸钙作基肥, 深翻20 cm。在新建桑园或改造桑园桑树行间精整出140 cm左右宽畦, 可套种4行白术。

1.3 播种育苗

667 m2桑园需种子4~5 kg, 播种期一般在春分至清明, 可适时早播。选用粒大饱满, 外表无破损, 杂质少的优良种子作为首选对象。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20~25 cm开宽10 cm、深1.5 cm的浅沟, 沟底要平, 将种子撒播在沟内, 种子间距1 cm左右, 覆土厚度以盖没种子为度, 盖一层草或树叶, 保持地面潮湿, 15天左右出苗, 出苗1/3时揭掉覆盖物。白术出苗后, 桑树枝条的生长, 恰好为夏天高温期间白术苗越夏提供了遮阳条件。白术幼苗期注意勤除杂草, 按株距5 cm间苗。

1.4 田间管理

1) 施好“三肥”。

一是苗肥:要早而轻, 一般在“谷雨”前后苗高10 cm左右, 每667 m2施稀薄人粪尿400 kg, 或碳酸氢铵10 kg促苗生长;二是秆肥:要适量及时, 在5月下旬前后苗高30 cm左右时, 每667 m2施人粪尿500 kg或复合肥15 kg, 以满足白术繁殖器官形成前对肥料的要求;三是根茎肥, 要重而全, 在7月上旬前后根茎开始膨大时, 每667m2施腐熟菜饼25 kg, 人粪尿800 kg (或复合肥30 kg) , 过磷酸钙25 kg, 此期还要喷施0.3%磷酸二氢钾加0.2%硼砂混合液1~2次, 促根茎膨大。

2) 精心管理。

总的要求做到“四无”。即:无病虫、无杂草、无蒲蘖、无积水, 达到苗壮株健。白术中耕除草, 因根系接近地面, 又是密植, 中耕宜浅, 次数宜少, 在幼苗期结合培土进行1~2次即可, 茎杆形成后改为人工拔草, 在现蕾至开花前, 一般6月下旬后剪除术蒲, 每隔6~7天剪1次, 连剪3-4次, 每次剪净, 剪口要平, 以利伤口愈合, 剪下的蘖、蒲、茎、枝要带出田外, 集中处理。应该注意的是除草、松土、施肥、摘蕾等田间操作均应在露水干后进行。浇水时掌握三浇 (白术苗干旱浇, 久晴天旱浇, 下午地凉浇) , 三不浇 (中午烈日不浇, 露水不干不浇, 苗不受旱不浇) 和浇勤、浇少、浇快及浇后不积水原则。如发现积水, 应及时排除, 防止白术根腐烂。

1.5 收 获

“霜降”至“立冬”时采收, 此时根茎已老熟, 鲜折率和产量均高, 质量好, 一般每667m2可产干货115 kg, 高产时可达250 kg, 折干率为30%。当年的白术育苗田, 收获白术苗时, 有30%~60%的白术达商品标准, 可加工出售;小的块茎留作种用, 方法是:剪去茎秆和须根, 将白术苗摊放在通风阴凉处晾晒3~5天, 选室内干燥处, 一层白术苗一层砂, 堆积贮藏, 厚度不超过30 cm, 贮藏期间防止冻害。也可在冬季白术苗田间盖一层约2 cm厚草, 翌年解冻后一边收获白术苗一边分拣出小苗移栽。

2 桑园配套种植技术

2.1 适栽良桑品种

选择适宜于本地生长的产量高、抗病力强的优良桑品种, 并使早生桑、晚生桑搭配趋于合理, 以育71-1、湖桑32号、农桑系列、金十等搭配为宜。667m2栽1000~1200株 (育71-1品种适宜1000株) , 株行距为50 cm×140 cm或40 cm×140 cm, 这样既利于通风透光, 又利于桑园间作和田间操作, 使桑树发挥其最大的丰产性能。

2.2 定干及采伐

2.2.1 定干

桑苗定植后, 3月初前离地20 cm左右处剪去苗干 (定干) 。第二年春季发芽前, 在离地面35 cm春伐剪定, 养成第一支干。第3年春蚕用叶后, 可在离地55 cm处夏伐 (开剪) 。树型养成后每年夏伐在枝条基部同一部位进行“拳式剪定”, 每个拳留2~3个芽任其生长。

2.2.2 采伐

春蚕小蚕期1~2令摘采新梢上的适熟叶, 3~4令采用枝条中下部的止芯芽 (三眼叶) , 5令少食期采用生长芽, 以后分批伐条收获桑树。

树型养成期间套种白术, 增加了土地复种指数, 且不会影响桑树的采伐作业。

2.3 肥水管理

建立旱能灌、涝能排的桑田灌溉体系, 保持桑田正常含水量。春季巧施催芽肥, 夏季重施谢桑肥, 冬季施足冬肥。施肥过程中应避免施单一元素肥料, 在施好速效肥的同时, 配合施有机肥、增施专用复合肥等措施, 达到桑田平衡施肥, 提高桑园的土壤肥力, 满足桑树生长和白术生长的肥份需求。

3 白术病虫害防治

3.1 病害

目前, 白术病害主要有“四病”, 即立枯病, 根腐病、白绢病和铁叶病。防治措施是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 重点抓好化学防治。立枯病在白术齐苗后用20%敌克松600倍液或77%稳杀得800倍喷洒预防;根腐病在5月中旬开始, 发病前用75%百菌清600倍浇根防治;白绢病在5月下旬发病前用20%甲基立枯磷800倍液浇根预防。对以上3种病害在第一次施药后, 每隔15~20天施药预防1次, 连喷4~5次, 防效可达95%以上。铁叶病在4月中旬喷1次等量式波尔多液后加强田间检查, 出现发病中心及时喷药防治。

3.2 虫害

主要有蚜虫、蛴螬、金龟子等。蚜虫在每百株白术虫量达700头以上时, 及时用40%乐果1000倍液喷杀。防治蛴螬、金龟子和根蚜等地下害虫, 除播种时用50%辛硫磷拌细泥施入种植穴底预防外, 结合施杆肥和根茎肥时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浇根防治。

铁路隧道施工设备配套技术研究 篇2

关键词:铁路隧道;施工设备;配套技术

中图分类号:U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4-0087-02

1 概述

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我国铁路建设的大发展,各种铁路建设施工技术也日益成熟;但是由于我国西部多山区,铁路施工隧道工程施工较为普遍,这给我国铁路的施工安全及质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于此,以下将结合我国云桂铁路云南段者茂隧道的施工状况,就铁路隧道施工设备配套技术这个问题进行一些

探讨。

2 工程基本概况

者茂隧道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境内,全长3875m,单洞双线隧道,全隧均位于直线上,单面上坡,变坡点为DK452+100,坡度由5‰变为15.5‰(南宁至昆明),隧道最大埋深约187m,具体工程数量如表1所示。

本隧道工程所在地区属构造剥蚀侵蚀低山地貌,地形起伏大,地面高程1225~1516m,相对高差大于291m,进口段地形坡度较缓,自然坡度20°~30°,出口段坡度较陡,自然坡度35°~45°。坡面植被发育,为封山育林区。横向冲沟发育,基岩零星出露。测段无居民点分布,隧道进口交通条件差,出口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条件一般。

测区覆盖层为第四系冲洪积(Q4al+pl)松软土,坡洪积(Q4dl+pl)粉质黏土,坡残积(Q4dl+el)粉质黏土、细角砾土,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中统兰木组(T2l)砂岩夹页岩,板纳组(T2bc)粉砂岩、砂质泥岩夹灰岩;二叠系下栖霞、茅口组(P1q+m)泥质灰岩,灰岩,石炭系上统马平组(C3m)灰岩;中统威宁组(C2w)硅质灰岩、灰岩,断层角砾岩(Fbr)。

3 隧道工程前期准备

3.1 施工工区生产设施的设置

根据施工组织安排,隧道分为进口工区和出口工区两个施工工区,同时相向开挖,进口工区承担2817m的施工任务,出口工区担负施工长度1058m,为反坡施工。在进口施工区和出口施工区各设置一些必要的生产设施,具体如表2所示。

在洞口附近设置变压器、空压房。

3.2 隧道开挖方法的选择

根据地质和设计情况,隧道不同围岩级别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具体如表3所示。

3.3 关于出碴方式的选择

采用自卸车无轨运输与侧卸式装载车进行搭配来作为本工程施工的出碴方式。此外,每个工区下设出碴运输、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等七个作业队,其中出碴运输、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这三个作业队还可以再进一步进行划分若干个作业组,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工区下设若干个作业队、

作业队下设若干个作业组示意图

4 隧道施工主要设备选型配套方案技术研究

与其他隧道工程一样,铁路隧道工程也是由三条主要作业线和一条辅助作业线所构成:

4.1 开挖出碴作业线

本条主要作业线由以下两条作业线所构成:

4.1.1 钻爆作业线。工作效率高,这是凿岩台车的一大特点,但其因具有较大的一次性投入,故具有较高的使用成本,根据施工单位具体情况,有关凿岩台车的应用不列入本工程施工计划中;而把自制式多功能台架应用于本工程施工中,并且把作业平台分三层,有关钻眼及光面爆破开挖这项工作根据围岩不同,由若干台YT28风动凿岩机来实施完成。

4.1.2 运输作业线。每个工区配备三台ZLC50E侧卸式机用来装碴,其中一台用于备用,一台挖掘机用于辅助作业,把碴运到弃碴场具体由大吨位自卸汽车来完成,相对固定自卸车车型及装碴设备,确保数量足够的自卸车,随着隧道的掘进,运输距离增加要适当增加自卸汽车的

数量。

4.2 初期支护作业线

把三台湿喷机配备于每个掌子面上,用于初支喷射混凝土;把一套JS750搅拌机和一套PL1200自动计量配料机分别配置在洞外,分别用搅拌湿喷料,用两台8m3混凝土运输车把湿料运进洞内。

4.3 二次衬砌作业线

4.3.1 仰拱:对仰拱先进行施工并加以填充,接着再对拱墙进行施工,施作及填充仰拱过程中,为确保出碴运输不对仰拱施作产生干扰,可在仰拱施工地段设置仰拱栈桥,这样可有效提高隧道的施工质量。

4.3.2 拱墙:以液压式整体钢模衬砌台车来衬砌拱墙,其长度为12m;配置两台,进出口工区各一台;其他的配工设备配套情况,具体如表4所示。

二次衬砌作业线的紧前作业线是有关防水层作业线的铺设,并把一台台架配置于每个工作面,以起到工作平台作用。

4.4 辅助作业线

这不仅是机械设备配套的一个主要内容,同时还可起到保障作用的效果,特别是在通风、供电及供风方面,若未合理配置,则对主要作业线的发挥将形成极大的制约。

4.4.1 供风。根据相关量测,一台YT28风动凿岩机每分钟耗风量为4m3,则16台凿岩机(掌子面)一起运行需64m3的高压风,注意到随着管路的加长而带来耗风量的增多以及今后的备用需要,在每个工区配置主风管直径为219mm的4台4L-20/8电动空压机。

4.4.2 供电。隧道内所采用的用电设备多为中小功率,故不把高压引进隧道内;在进口工区洞口安装一台800kVA和一台630kVA变压器,在出口工区洞口安装一台6300kVA和一台500kVA及一台315kVA的变压器;此外,把一台300kVW内燃机发电机组安装在每个工区,以作

备用。

4.4.3 通风。根据本隧道工程具体情况进行计算,总需风量为2600m3/min,如果以人数来对风量进行计算,则每分钟需风量270m3;在实际当中,把2600m3/min这个最大值用作控制风量,再对管路漏风进行相应的折算,可把通风机的总供风量求得出来,通过计算,约为3600m3/min,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风机选用SDF-C-N012.5这种型号的,把便于装卸和维修的直径为1600mm的PVC拉链式软风管作为其输风管。

5 结语

总之,优良的隧道施工设备配套,是快速、高效进行高铁隧道施工的重要基础;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加强探讨和深入研究高铁隧道施工的设备配套技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设备配套,对于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并在计划工期内按时完成施工工程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丕界.长大隧道机械化施工设备配套技术[J].隧道建设,2009,(11).

[2] 张隽.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南梁隧道进口段快速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10,(2).

[3] 田月峰.龙桥隧道进口段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设计标准,2011,(12).

生物环保养鸭配套技术 篇3

1 生物环保养鸭场的选址与规划布局

(1)场址地势高燥、排水好,通风向阳,有利于防疫。在丘陵山地建场选择向阳坡,坡度不超过20°,土壤质量符合规定。场址应位于居民及公共建筑群的下风向处,远离居民区、养殖区、加工企业、工矿学校、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500m以上,距交通主干线200m以上。不能建在环境污染严重区、畜禽疫病常发区和山谷洼地等易受洪涝威胁的地方。(2)水电资源充足方便,水质符合饮用标准,用电符合规定要求。(3)建筑设施按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规划,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系方便。隔离区要设在场区下风向处及地势较低处。(4)场区净道、污道分开,生产及生活污水采用暗沟排放,空闲处有树木、花草等绿化,场区环境美化干净。(5)场内有卫生防疫、消毒和病死肉鸭及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主门和生产区入口要有消毒池和消毒室。消毒池与门口同宽,长、深300×20cm。消毒室内有紫外线灯或喷雾消毒设施,有工作帽、工作服、水靴或塑料袋脚套等。

2 鸭舍设计与建造

鸭舍建筑要科学合理,排列有序,冬暖夏凉,便于通风和管理。

2.1 鸭舍类型

生物环保鸭舍适用于肉种鸭和商品肉鸭;鸭舍顶棚可分为双坡式和棚室,形式可灵活多样。除建设用的柱子外,一般建成两两相对的大窗户,在鸭舍的山墙上留进出的门口,一般每个山墙上留一个门口。

2.2 商品鸭舍的建设

应根据场地灵活确定。单列式鸭舍东西走向通风透光效果好,鸭舍跨度以9~12m为宜,鸭舍前后屋檐高度1.4~2.0m,因地制宜。前后墙一般在40~50cm以上开始建窗户;沿后墙或前墙内侧留出0.8~1m宽的肉鸭饮水道,靠发酵床的一侧墙高约40~50cm,饮水道上用竹皮子 (或其他不易腐蚀能漏鸭粪的栅栏) 支撑,竹皮子上用带孔的塑料网覆盖,自动饮水器吊在饮水道上方,根据鸭龄进行升降,其他地方全部做发酵床,喂料器放在发酵床上用于鸭采食,根据情况适当放置。育雏舍要做好保温措施,留出升温用的炉子 (或其它设施) 的位置。如果鸭舍较长,中间可用栅栏隔开。鸭舍跨度较大时,鸭舍饮水道设在前后墙两边,中间做发酵床,其他设计与单列式相同。发酵床用土地面即可,无需水泥地面。

2.3 肉种鸭舍的建设

应根据场地灵活确定。单列式鸭舍东西走向通风透光效果好,鸭舍跨度以9~12m为宜,鸭舍前后屋檐高度2.2~2.4m,因地制宜。为提高建筑面积的利用率,整个鸭舍作为发酵床,根据情况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之间用栅栏隔开;每个单元在舍外有相应的运动场,每个运动场之间用0.6~1m的墙隔开,运动场做成水泥地面,每个运动场建一个洗浴池;在通往运动场的墙上留2~3个通往运动场的小窗口,便于种鸭进出运动场和发酵床;饮水槽设在运动场,一般是长流水。根据每个单元产蛋情况确定放置产蛋窝的数量。

2.4 饲养密度

育雏肉鸭30~35只/m2,中鸭6~7只/m2,大鸭4~6只/m2,密度适当。

2.5 鸭舍温度

一般育雏温度控制在32~35℃,以后逐渐下降,产蛋鸭和生长鸭17~20℃较适宜。

3 发酵床制作

3.1 发酵床类型

发酵床底面土地面较好。发酵床厚度以40cm以上为宜。

3.2 发酵垫料选择

发酵垫料是关系到发酵是否成功和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选择稻壳40%、锯末60%。一般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可适当添加秸秆粉、草粉、棉花壳粉等。

3.3 发酵垫料制作

发酵垫料的制作主要包括在鸭舍内制作和在鸭舍外集中制作两种方式。在鸭舍内制作是将稻壳、锯末、草粉、细米糠、发酵剂等按比例混合均匀,在搅拌过程中不断洒水,含水量在45%~50%之间,搅拌均匀后堆成梯形,周围盖上麻袋布保温,开始发酵;集中垫料制作就是将垫料原料和发酵剂按比例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发酵后,直接移入鸭舍使用。

3.4 发酵时间

一般为7~10d,冬天气温较低时,发酵时间可稍长些。发酵温度逐渐升高到65~70℃,一般发酵高峰达到55℃即为发酵成功。

3.5 发酵床条件

要营养、透气、保水、保温、并具有适宜的酸碱度。营养就是要有充足的碳源和氮源;垫料透气性好,有利于发酵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鸭粪分解。发酵垫料的湿度 (含水分量) 以45%~50%为宜,初次发酵垫料手握成团,指间不出水,松手后垫料自然散开,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发酵。

2.6垫料的日常

维护进鸭后如发现圈舍内有粉尘,说明水分偏少,可向垫料表层适当喷水,消除粉尘;每隔1~3d用铁耙或旋耕耙将垫料翻耙一遍,便于充分发酵,以无氨无臭味为宜,一批鸭肥出栏后,要将发酵床垫料翻起,搅拌均匀,堆积发酵1周左右,杀死垫料中的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然后摊平备用,如果发酵床垫料压实变少,可在上层撒上一定的稻壳、锯末、草粉等填平,厚度始终保持40cm以上。垫料可以连续使用2~3年 (根据使用频率,频率加密使用年限减少) 。垫料发酵效果不好时停止使用,彻底清除作为有机肥料。

4 饲养管理

4.1 养殖档案

依法规范建立养殖档案,有专门的档案盒及档案柜。原料购进、使用、配种繁殖、销售等有详细记录并建立档案,保存2年以上;种鸭场应依法经营,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种畜禽合格证,归档并长期保存。

4.2 防疫消毒

有系统的饲养免疫程序,按程序定期防疫、消毒和检测。有喷雾器或高压水枪等专用消毒设施,并分别进行登记归档。有畜牧部门派驻的一名以上监管兽医,并定期进行监管,监管内容和改进措施要登记归档。按省畜牧局统一要求制作的监管责任牌上墙。

4.3 无害化处理

对病鸭要进行隔离饲养和治疗,对因病死亡的生鸭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有专门的场地深埋或有专用处理设施。

4.4 疫病诊疗

肉牛快速育肥配套技术(一) 篇4

一、选准对象

挑选牛的条件:一是选用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等肉用型良种公牛与地方母黄牛杂交的后代,二是选用1龄左右的犊牛。三是架子牛应选择重在350公斤以上的牛。四是从体质外貌上,要求育肥牛健康无病、体躯较长、后躯发育良好、被毛光润、皮薄松软、牙齿健全、性情温顺。被淘汰的公牛,不孕的母牛。低产奶牛,停用的役牛等均可进行育肥。

二、入场管理

对新购进的牛,应先进行隔离饲养,除防疫要求外,还可使牛熟悉环境,适应草料。购进牛第一天只给饮水,不喂草料。第二天喂粗饲料。第三天喂粗饲料加少量精料。进场第三天后做好称重、防疫、驱虫、健胃等正式育肥前的准备工作:同时,每天应细心观察牛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粪便状况,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好。具体做法:

1、消毒。新购进的牛进场后2—4天,可用0.3%过氧乙酸对每头牛逐一进行消毒。

2、驱虫。按牛每公斤体重用硝氯酸3—4毫克,一次口服,驱除肝片吸虫;每公斤体重用驱蛔灵0.2克,驱除牛蛔虫:每公斤体重用敌百虫40毫克或左旋咪唑8毫克、一次性投服,驱除体内寄生虫。也可用敌百虫液喷洒牛体表,驱除体外各种寄生虫及蚊、蝇等。

3、健胃。牛进场后7~8天,用健胃散对所有牛进行健胃,体重不足250公斤的牛每头灌服250克,体重250公斤以上的牛每头灌服500克,随着牛体质的恢复和对环境的适应,可逐步增喂精料。

4、去势。育肥前10~15天,对公牛进行去势,使牛变得温顺,有利于提高育肥效果。

5、分群。按牛的年龄、品种、体重等分群,体重差异不超过30公斤,相同品种分成一群,3岁以上的牛合并在一起饲养,以利于饲养管理。

三、瘦牛康复方

1、疾病性瘦弱牛的康复方,应找出病因。先治好病,再调理胃口。由慢性病(如咳嗽、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引起的瘦弱,用党参、白术、茯苓各60克,连服3~4天,食欲即可大增。只要保证草料供给,加强饲养管理,就会很快康复;由寄生虫(如蛭虫、牛胃吸虫等)引起的瘦牛,应先躯虫。再用红糖100~200克或白糖100~150克,适量温水溶解后灌服,一般用1-1.5公斤糖后,逐渐增喂草料即会显效。

2、营养不良性瘦牛复壮方。这类瘦弱牛有两种:一种是犊牛缺乳,生长受阻引起的:另一种是缺草少料引起的。犊牛缺乳,应想法提高母牛的泌乳量,或用人工乳来代替。其配方是:黄豆50%,大麦24%,玉米20%、骨粉5%。食盐1%,先磨成细粉,再用温水调匀,煮成乳状,待温后喂犊牛,连服10~15天即可恢复正常:因缺草少料引起的瘦弱,应首先保证饲草饲料的供给,并应提高饲料的蛋白水平10%~20%,喂给7~10天后即明显康复。

锚杆支护及其配套技术 篇5

关键词:锚杆加固,光面爆破,喷射混凝土

1 前言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在各种形式的锚喷支护体系中,都是以锚杆作为主体的。锚杆在整个支护系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他支护措施,如喷射混凝土、金属网、钢带、金属支架等都属于配套措施,可视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用。因此,凡是以锚杆为主体、控制围岩的变形与破坏、维护围岩稳定的,统称为锚杆支护,这就突出了锚杆在锚喷支护中的重要作用。

锚杆支护具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用途广泛等一系列明显的优点。锚杆是存在于“锚杆-围岩”相互作用体系中的一种“内支护”,其作用在于改善围岩的力学性质和受力状况,从而使被动的岩体转变为主动的承载结构。但是,单纯锚杆支护不能防止围岩的风化,不能有效控制杆间岩石的剥落,通常在围岩松动或大变形的情况下,导致锚杆支护的失效。因此,锚杆应配合其他配套措施,以扩大其应用范围和改善支护效果。

锚杆支护的配套措施,主要是为了克服锚杆支护的弱点、增强支护效果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光面爆破、喷射混凝土等。

2 锚杆加固

锚杆加固技术具有安全、快速、低成本特点。我国锚杆加固技术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起步,当时主要采用机械式金属锚杆,发展速度缓慢。20世纪60年代初研制了压缩木锚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原煤炭部在科研部门的配合下,在湖南试验成功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以代替传统的砌碹,优越性十分明显。锚喷加固技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可以在各种不同岩类、不同跨度、不同用途的地下工程中,受静载或动载时作临时支护、永久支护、结构补强以及冒落修复等之用,而且还可用于深基坑维护、边坡治理与加固、危险建筑物与结构物加固等方面。

3 光面爆破

光面爆破简称光爆,是一种合理利用炸药能量的控制爆破技术。用这种方法开掘出来的地下工程成形规整,符合设计的断面轮廓尺寸,岩壁无明显的爆震龟裂,保护了围岩的强度和整体性,提高了围岩的稳定性与自撑能力。

光面爆破,就是控制爆破的作用范围和方向,使爆破后的岩石光滑平整,防止岩面开裂,减少超、欠挖和支护工作量,增加岩壁的稳定性,减少爆破的振动作用,进而达到控制岩体开挖轮廓的一种技术。

3.1 光面爆破的类型

(1)按爆破时序分类

①周边眼后裂法,又称修边法。

②预裂光爆法。

(2)按爆破深度分类

①浅孔光爆法。

②中深孔光爆法。

③特深孔光爆法,又称超深孔光爆法。

3.2 光面爆破的标准

在《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中,规定了光面爆破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眼痕率:硬岩不应小于80%,中硬岩不应小于50%。

(2)软岩中隧洞周边成型应符合设计轮廓。

(3)岩面不应有明显的爆震裂缝。

(4)隧洞周边不应欠挖,平均线性超挖值应小于150mm。

3.3 实现光面爆破应采取的措施

要实现光爆,符合光爆的要求,达到光爆的标准,应采取下列措施:

3.3.1 尽量减少爆炸裂隙

(1)选择合适炸药

由于炸药在岩石中爆炸产生的爆轰压力可达到几万至十几万个大气压,远远超过了任何岩石的抗压强度,故一般的炸药很难控制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炸药爆炸产生爆轰压力为:

P=ρ0D2/4

式中:P—爆轰压力;

ρ0—炸药密度;

D—爆速。

由上式知,爆轰压力P与炸药密度ρ0成正比,因此应选用密度小的炸药;爆轰压力P与爆速D成正比,而同种炸药的爆速,又是随着药卷直径的减小而降低,故应选用爆速D小,药卷直径小(但要大于稳定爆轰的临界直径)的炸药,对减少爆轰压力效果显著。

(2)合理选择装药结构

国内外目前都采用所谓不耦合装药结构,即在炮眼中装填的药卷直径远比炮眼直径小。炮眼直径和药卷直径之比称为不耦合系数。不耦合装药结构有利于光爆的原因,主要在于爆轰波经过一段空气间隔才传到岩石,形成在空气中传播的冲击波,它在传播时压力迅速衰减。因此,如果设法将炸药悬在炮眼中心,四周不与眼壁接触,效果将会更好一些,但要做到这一点,会使制作复杂,装药麻烦。通常采用使炸药与炮眼相切的方法,效果还是能够令人满意的。

(3)严格控制装药量

因为药量越大,产生的破碎范围越大,爆压也更大,且爆破波与爆生气体压力的作用时间也更长。故在能够将岩石爆落的前提下,药量越少越好,尽可能减少装药密度,减少静压的破坏作用。

3.3.2 促进两炮眼间开成贯穿裂缝

两个周边光爆炮眼之间形成贯穿裂缝,是光面爆破技术中的关键,它的光滑或凹凸决定了巷道成型的好坏。

(1)爆药要求

所采用的炸药除满足性能要求外,爆炸生成气体的量还必须大些,同时在装药结构上应使爆生气体在炮孔全长上有均匀的作用力。因此,细长药卷较好。当不采用细药卷时,可将炮眼口部塞紧,让爆生气体有一膨胀空间,达到在炮眼全长上作用力比较均匀的目的。

(2)尽可能同时起爆

周边眼是否能同时起爆,是产生光滑贯穿裂缝的关键。从理论上讲,两孔起爆时差不能大于静压力的作用时间,否则就达不到静应力的叠加。

3.3.3 防止产生超、欠挖

(1)确定合适的炮眼密集系数

光爆层的厚度(即最小抵抗线W)与光爆炮眼间距E之比,称为炮眼密集系数(M),即:

M=E/W

式中:M—炮眼密集系数;

E—周边眼间距,mm;

W—最小抵抗线,mm。

实距证明,如果M过小就会在两眼之间由于爆破而形成超挖;M过大就会在两眼之间留下岩石残根形成欠挖,掘进断面出现凸凹不平。只有当M=0.8~1.0时,才能获得较好的光爆效果。

(2)减小钻孔时产生的裂隙

由于爆生气体无孔不入,如果周边眼的眼壁上有一些方向不定的裂隙,就会由于爆生气体的渗入膨胀发展为大裂缝,破坏围岩的完整性。因此,打周边眼时应使用锐利的钎子,使孔壁光洁平整。

3.4 爆破基本参数

爆破基本参数主要包括炮眼深度、炮眼直径和炮眼数目,应根据地下工程施工的地质条件、岩石性质、施工机具和爆破材料等确定。

3.4.1 炮眼深度

炮眼深度的确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合理的炮眼深度应使爆破效率高、爆破质量好、辅助作业时间少、掘进速度快和施工成本低,并有利于组织正规循环作业。

在确定炮眼深度时主要考虑因素有:巷道断面的大小及掏槽眼的类型:钻眼机具可能达到的最大钻眼深度;炸药的传爆距离;巷道围岩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等。

3.4.2 炮眼直径

炮眼直径应保证药包能顺利地装入炮眼中,一般按下式确定,即:

Φ=d+(4~6)

式中:Φ—炮眼直径,mm;

d—药包直径,各类炸药的药包外直径一般为:铵锑类炸药为25和35mm;水胶炸药为25、32、35、45和80mm;乳化炸药为32、35和45mm。

3.4.3 炮眼数目

炮眼数目主要根据岩石性质、巷道断面积和炮眼布置等因素综合确定,其方法主要有两种。

(1)根据单位炸药消耗量估算炮眼数目

其计算公式如下:

N=qSmη/αP

式中:q—单位炸药消耗量,kg/m3;

S—巷道掘进断面积,m2;

m—每个药包长度,m;

η—炮眼利用率;

α—装药系数,即装药长度与炮眼长度之比,一般取0.5~0.7;

P—每个药包的重量,kg。

(2)根据类比法确定

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选取,并在施工中不断试验、不断总结,加以修定以确定合理的炮眼数目。

4 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是一定配比的水泥、砂子、石子和速凝剂的拌和物,通过混凝土喷射机,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沿着管道压送到喷嘴处,与水混合后,以较高的速度(30~120m/s)喷射到岩石上凝结硬化后而形成的一种支护形式,喷射混凝土作为地下工程的一种支护方式,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4.1 喷射混凝土的材料

(1)水泥

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必要时,可采用特种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过期、受潮结块或混合的水泥不得使用。

(2)砂

一般用中砂或粗中砂混合的石英砂为最好,细度模数宜大于2.5。细砂会增大水泥用量,增加混凝土的干缩量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过细的粉砂中含有小于5mm的颗粒,飞扬于空气中会影响工人的健康,不宜使用。砂子使用前要过筛,含泥量超过3%时,要用水冲洗。但使用前应控制砂的含水率,干法喷射时,砂的含水率宜控制在5%~7%;当采用防粘料喷射机时,砂的含水率可为7%~10%。

(3)石子

可采用坚硬耐久的河卵石,卵石本身强度高、表面光滑,有利于在管道中输送,可以减少堵塞现象。碎石表面粗糙、多棱角,虽然在喷射时容易嵌入塑性的砂浆层而减少回弹量,混凝土的强度也较高,但对输料管磨损也较重,也容易产生堵管现象。故在条件许可范围内,应优先采用河卵石作粗骨料。石子使用前应筛洗,粒径不宜大于15mm。当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材。

(4)水

水质要洁净,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不得使用污水及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含硫酸盐量按SO-4计算超过混合用水重量1%的水。

(5)外加剂

速凝剂是喷射混凝土中的一种必要的外加剂,掺用速凝剂的主要目的是使新喷料迅速凝结,减少回弹损失,提高对潮湿环境的适应性,适当加大一次喷射厚度,缩短两次喷敷之间的时间间隔,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以便及时提供支护抗力。

4.2 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

配合比的合理与否对喷射混凝土的效果关系极大,合适的配合比应使喷射混凝土层有足够的抗压、抗拉和粘结强度,以及收缩变形值小,回弹率低。总结我国喷射混凝土的实践经验,干法喷射水泥与砂、石之重量比宜为1.0∶4.0~1.0∶4.5;水灰比宜为0.4.~0.45;湿法喷射水泥与砂、石之重量比宜为1.0∶3.5~1.0∶4.0;水灰比宜为0.42~0.50,砂率宜为50%~60%。速凝剂或其他外加剂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用于湿法喷射的混合料拌制后,应进行坍落度测定,其坍落度宜为8~12cm。

5 结束语

桑园套种白术配套技术 篇6

1 白术栽培技术

1.1 生长习性白术喜凉爽气候,怕高温多湿,根茎生长适宜温度为26℃-28℃,种子寿命为1年。

1.2 播种育苗亩需种子4 kg-5 kg,播种期一般在春分至清明,可适时早播。选用粒大饱满,外表无破损,杂质少的优良种子作为首选对象。在整好的畦上按幅距20 cm-25 cm开幅宽10 cm,深1.5 cm的浅沟,沟底要平,将种子撒播在沟内,种子间距1 cm左右,覆土以盖没种子为度,盖草或树叶一层,保持地面潮湿,15天左右出苗,出苗1/3时取去覆盖物。白术出苗后,桑树枝条的生长,为夏天高温期间白术苗越夏提供遮阳条件。白术幼苗期注意勤除杂草,按株距5 cm间苗。

1.3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3月上中旬,在140 cm米宽的畦中间,按行距25 cm,株距15 cm播种4行白术,每亩施农家肥4000 kg,配施80 kg过磷酸钙作基肥,深翻20 cm。生长后期如发现花蕾及时摘除,使养分集中促使根茎生长。

1.4 田间管理肥水运筹施好“三肥”,一是苗肥:要早而轻,一般在“谷雨”前后苗子10 cm左右,每亩施稀薄人粪尿400 kg,或碳酸氢铵10 kg促苗生长;二是秆肥:要适量及时,在5月下旬前后苗高30 cm左右时,每亩施人粪尿500 kg或复合肥15 kg,以满足白术繁殖器官形成前对肥料的要求;三是根茎肥,要重而全,在7月上旬前后根茎开始膨大时,每亩施腐熟菜饼25 kg,人粪尿800 kg(或复合肥30 kg),过磷酸钙25 kg,此期还要喷施0.3%磷酸二氢钾加0.2%硼砂混合液1-2次,促根茎膨大。精心管理:总的要求做到“四无”。即:无病虫、无杂草、无蒲蘖、无积水,达到苗壮株健,白术中耕除草,因根系接近地面,又是密植、中耕宜浅,次数宜少,在幼苗期结合培土进行1-2次即可,茎杆形成后改为人工拔草,在现蕾至开花前,一般6月下旬后剪除术蒲,每隔6-7天剪一次,连剪3-4次,每次剪净,剪口要平,以利伤口愈合,剪下的蘖、蒲、茎、枝要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应该注意的是除草、松土、施肥、摘蕾等田间操作均应在露水干后进行。浇水时掌握三浇(白术苗干旱浇,久晴天旱浇,下午地凉浇),三不浇(中午烈日不浇,露水不干不浇,苗不受旱不浇)和浇勤、浇少、浇快及浇后不积水原则。如发现积水,应及时排除,防止白术根腐烂。

1.5 收获“霜降”至“立冬”时采收,此时根茎已老熟,鲜折率和产量均高,质量好,一般每亩产干货115 kg,高产时可达250 kg,折干率为30%。当年的白术育苗田,收获白术苗时,有30%-60%的白术达商品标准,可加工出售;小的块茎作种用,剪去茎秆和须根,将白术苗摊放在通风阴凉处晾晒3-5天,选室内干燥处,一层白术苗一层砂,堆积贮藏,厚度不超过30 cm,贮藏期间防止冻害。也可在冬季白术苗田间盖一层草约2cm厚,可安全越冬,翌年解冻后随收获白术苗随栽植。

2 桑园配套植养技术

2.1 适栽优桑品种

选择适宜于本地生长的产量高、抗病力强的优良桑品种,以育71-1、强桑一号、农桑系列等搭配为宜。亩栽1000株-1200株(育71-1品种适宜1000株),株行距为50 cm×130 cm或40cm×130 cm,这样既利于通风透光,又利于桑园间作和田间操作,使桑树发挥其最大的丰产性能。

2.2 桑园管护

2.2.1 抓好全年四次“治虫关”春季:在3月下旬-4月上旬,用80%敌敌畏、4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桑虫清1500倍液进行白条治虫,防治早春害虫的为害,降低虫口基数。夏季:夏伐后,用乙酰甲胺磷1500倍液进行白拳治虫,防止桑象虫危害桑芽。秋季:8月中旬前后是桑螟的2、3代的幼虫发生期,要密切关注害虫的生长发育,重点防治第3、4代桑螟。晚秋蚕结束后:进行封园治虫,对桑园喷洒一些长效农药,控制桑田越冬虫口基数。

2.2.2 实施病虫害联防联治对桑疫病等重点病害应定点监控桑园,出现初期病症,即组织全面防治。加强桑园的巡查,特别在桑疫病的高发季节,逐块进行检查,发现病条及时剪除。实行四统一的防治措施,即:统一药剂、统一浓度、统一时间、统一标准,推行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2.2.3重视桑田肥水管理建立旱能灌、涝能排的桑田灌溉体系,保持桑田正常含水量。施肥过程中应避免偏施单一元素肥料,在施好速效肥的同时,配合施有机肥、增施专用复合肥等措施,达到桑田平衡施肥,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桑园的生产力。

3 白术病虫害防治

3.1 病害

目前病害主要有“四病”,即立枯病,根腐病、白绢病和铁叶病,防治措施是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化学防治,立枯病在白术齐苗后用20%敌克松600倍液或77%稳杀得800倍喷洒预防,根腐病在5月中旬开始,发病前用75%百菌清600倍浇根防治,白绢病在5月下旬发病前用20%甲基立枯磷800倍液浇根预防以上三病在第一次施药后,每隔15-20天施药预防1次,连喷4-5次,防效可达95%以上,铁叶病在4月中旬喷1次等量式波尔多液后加强田间检查,出现发病中心及时喷药防治。

3.2 虫害

优质肉鸡山地圈养配套技术 篇7

1 场地选择与鸡舍建造

选择距村庄有一定距离,交通便利,地势高燥,通风、光照良好的果园、山地或稻田,未被传染病或寄生虫等病原体污染过,还应有充足、无污染的水源供鸡饮用。放养肉鸡的果园宜在居中地段,选择适当避风平坦处用土墙或砖木及油毛毡搭成双坡式高约2 m,跨度5~6 m,长10~20 m的简易鸡舍,鸡舍坐北朝南。

2 饲养管理

2.1 育雏阶段

2.1.1 选好鸡苗

山地、果园及稻田养鸡是一种以放牧为主、舍饲为辅的饲养方式。因其生长环境较为简陋,应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粗饲、脚粗壮而有力,勤于觅食的土鸡或仿土鸡品种,注意不能断喙断趾。

2.1.2 统一育雏

由于每个农户饲养的土鸡量较少,而规模育雏投资大,生产成本高,大部分农户难以实现,实行统一育雏可解决这个问题。育雏室一般借用农户的空闲育雏室或其他闲置房,亦可用塑料大棚做育雏室。为了便于管理,按1 000羽雏鸡建立一座育雏室,由专人负责,育雏时间35 d左右(视气温而定)。在育雏期间必须为雏禽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其育雏方法与其他品种相似,温度:第1周龄35~32℃,第2周龄32~29℃,第3周龄29~26℃,第4周龄26~20℃;湿度:一般在育雏阶段前10 d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10日龄后因雏鸡体重增加,呼吸量与排粪量也随之增加,应注意通风,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营养:育雏阶段喂鸡花料,添加些切碎的青嫩蔬菜叶,以后过渡到肉鸡料,上市前十几天喂催肥饲料。

2.2 育成阶段

2.2.1 脱温

育雏到2~3周龄(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气温灵活掌握)可逐渐进行脱温,开始时可于中午前后停温2~4 h,后逐渐过渡到白天停温、晚上给温,经6~7 d后雏鸡习惯自然温度时才完全停止给温。此时可将鸡转移到山地果园或稻田鸡舍内,鸡舍必须事先用百毒杀或农乐等消毒。若鸡舍温度偏低,夜间还需继续保温几天。

2.2.2 放牧

(1)果园放牧:在鸡舍旁搭盖凉棚,设置料槽和饮水槽,开始时可选择鸡舍附近1 m左右放牧,仍按原来的次数饲喂,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并逐步扩大放牧的范围和延长放牧时间,每天放牧前先喂给适量配合饲料,傍晚将鸡群召回后再一次补给饲料。为了便于管理,通过每次喂食锻炼鸡群听口哨声集中回舍采食或避雨等习惯,同时,利用果园的边角地种植青草或进行土法育虫(如松针叶诱蚁、牛粪育虫等),既能补充鸡饲料供应,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果树提供肥料。还要视果园大小将果园围成5~8个小区,进行轮流放牧。一可避免果园防治病虫害时喷洒农药造成鸡的农药间接中毒(一般喷药过后7~10 d才可放牧);其二,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和恢复;其三,放牧范围小,便于气候突变时的管理。(2)稻田放牧:比较简单,只要在鸡舍周围放些稻草,让雏鸡寻啄稻草、稻田里的谷粒、青草和昆虫等,一般不需要另外添加饲料,可节省大量成本,但季节性较强,需等稻子收割完稻田闲置时才能放养。(3)山地养鸡:与果园放牧类似,早晚补充饲料,同时进行松针叶诱蚁和牛粪育虫,不受果树喷洒农药限制,也无需严格轮牧。

2.3 催肥阶段

上市前十几天加强饲养, 补充饲料, 进行催肥。

3 免疫程序

1日龄鸡皮下注射马立克病冻干疫苗,10日龄鸡新城疫Ⅱ系-传支H120二联苗滴眼滴鼻,禽流感疫苗注射,15、23日龄法氏囊疫苗饮水,28日龄新城疫L系-传支H52滴眼滴鼻。

4 结论与分析

1)利用山地、果园和稻田放牧式养鸡可获得比舍饲更高的经济效益。经测算,稻田养鸡饲养110~120 d,平均每羽体重2.0 kg,每千克18.00元,成本22.00元/羽,纯利14.00元/羽;山地、果园养鸡,饲养90 d,平均每羽体重1.50 kg,每千克16.00元,成本16.00元/羽,纯利8.00元/羽;而舍饲鸡平均体重1.50 kg/羽,每千克16.00元/羽,成本需18.00元/羽,纯利6.00元/羽。

应用配套技术快速育肥肉牛 篇8

1 育肥牛的选择

利用良种肉公牛与本地黄牛杂交, 以杂交后代作育肥牛, 其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及牛肉品质等高于本地黄牛。此外, 淘汰的公牛, 低产的奶牛, 停用的役牛, 均可进行育肥。所有用于育肥的牛只要求健康无病, 注射口蹄疫、布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疫苗后方可入舍混养, 并在正式催肥前进行驱虫健胃, 方法是:每100kg体重口服虫克星胶囊4粒, 可驱除体内外绝大多数寄生虫。

2 适应期的饲养

一般为10~15d。刚入舍的牛由于环境变化、运输、惊吓等原因, 易产生应激反应, 可在饮水中加入0.5%食盐和1%红糖, 连饮1周, 多投喂优质青草或青干草, 2d后喂少量麸皮, 逐渐过渡到饲喂催肥料。日喂精料10~15kg, 饲喂青干草20kg以上, 食盐40~50g, 先喂干草, 后喂精料, 少给勤添, 吃饱为止, 供足饮水。若牛消化不良, 可喂给干酵母, 每头每日20~50片;粪便干燥, 可喂给多维素20~30g或少量植物油缓泻。

3 催肥期的饲养

一般为60~80d。此期主要是促进牛体膘肉丰满, 沉积脂肪。饲料参考配方: (1) 酒糟83%、玉米粗粉11%、豆饼6%、尿素90~170g、食盐50g。催肥前期每头牛日喂精料20~35kg, 干草10kg;后期喂精料30~40kg, 干草1.5~2kg。 (2) 棉籽饼2~3kg, 玉米粗粉1kg, 地瓜面0.5kg, 麸皮0.5kg, 食盐100g, 同时每天每头牛喂甜菜渣30~40kg。 (3) 玉米2.65kg, 麸皮1.4kg, 棉仁饼0.8kg, 骨粉0.8kg, 食盐25g, 每头牛每天喂青贮饲料20~30kg。饲喂要定时定量, 每天饲喂3次, 夜间加喂1次。供给充足饮水, 冬天给20℃左右的温水。一般冬天饮水3次, 夏天饮水5次。饲喂顺序是:草—料—水。若牛减食, 可每头牛喂给干酵母40~60片即可恢复健康。

4 精心管理

琅琊鸡林下养殖配套技术 篇9

琅琊鸡母鸡全身雀毛,毛色为黄褐色或麻黄色,体小结实,眼大腿短,后躯发育良好,尾部翘起,行动灵活敏捷。冠型分为单冠、双冠,以单冠为多。脸、耳、冠均为红色,喙、趾、爪均呈深灰色,少数个体生有趾毛和五爪,皮肤均为白色,黄皮、乌皮很少见。具有蛋用鸡特点,其蛋素称“琅琊蛋”,以“红皮、黄大、质好”而驰名,蛋黄含量高,占蛋重33.3%,色浓味香,堪称上乘菜肴。公鸡胸宽深,冠大直立,项羽、披肩羽、鞍羽呈金黄色,富有光泽,主翼羽、尾羽间有黑绿色光亮大羽,全身毛色光亮协调,腿高粗壮,昂首凝视,素以“火红大公鸡”著称。

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是胶南琅琊鸡家族的鼎盛时期,那时种群纯正,数量众多。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外来鸡种大量引进和盲目杂交,琅琊鸡数量锐减,品种质量逐渐退化。琅琊鸡的集中产区为山东省胶南市。林地养殖是指肉鸡育雏期在舍内饲养,脱温后白天在荒坡、果园或树林等山林地饲养,补饲配合饲料,夜间归舍休息的一种养殖方式。

一、优质鸡养殖场地及设施要求

(一)场地场址要求

1. 隔离条件要好。鸡场应选择在非疫区、周围3000米内无大型污染性的工厂、医院、屠宰场、皮毛加工厂等,距离公路主干线1000米以上,距离居民区及其他养殖场500米以上。

2. 地形地势。选择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坐北朝南(避风向阳)、植被丰富、排水良好的缓山坡、林地或果园。面积1.3公顷以上,可划分为两个饲养场地,实行轮流放养,保证每羽鸡有2~3平方米的放养场地。

3. 交通便利、电源充足。方便饲料及成品鸡的运输。

4. 水源充足,水质合格。水质应达到NY 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

(二)鸡舍及配套设施要求

1. 育雏舍。 一般面积在70~80平方米。可采用地面育雏或网上育雏,育雏密度为25~30羽/平方米,70~80平方米育雏舍可饲养2000羽左右;要求有保温、通风、干燥等设施,每100羽鸡配备两个料盘、1个饮水器,每500羽鸡配备保温伞1把。

2. 中大鸡舍。要求有足够的鸡舍面积供中大鸡夜间休息(一般在一个场地建两栋70~80平方米的鸡舍,兼做育雏舍及中大鸡舍),在放养场地相对平坦的地方,搭建若干个简易棚舍,以遮阳防雨,配备足够的料桶、自动饮水器(每100羽鸡配备2个料桶、1个饮水器),供中大鸡白天休息、采食及饮水,以利于鸡只的分散饲养,提高肉鸡的整齐度。

二、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

(一)饲养管理的工作内容及目标

1. 工作内容。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环境条件的管理;场地、鸡舍及设备(料盘、饮水器等)的清洁卫生;饲喂饲料,观察鸡只采食、运动情况;鸡只夜间归舍及早晨放养等。

2. 管理的目标。为鸡的生长创造舒适的环境,保持鸡舍内外空气新鲜、场地清洁卫生,让鸡只健康、快乐成长。

(二)雏鸡饲养管理要点

1.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鸡舍及设备的清洗与消毒:鸡舍及设备经彻底清洗、消毒并空栏半个月以上,才可以进鸡饲养。通过清洗和消毒,可以清除鸡舍及设备上的病原微生物,切断疾病的传播链,防止垂直污染。(2)水、电维修与检查:保证水源供应充足、干净;供电正常、保温设备正常。(3)设备、垫料及饲料的准备:按育雏密度25~30羽/平方米,圆形料盘30羽/盘、饮水器50~100羽/个、500羽配一把电热式育雏伞准备设备。至少在雏鸡到场7天前在地面上铺设5~7厘米厚的新鲜垫料(稻谷壳、木屑等必须干净,并经暴晒消毒),并准备育雏饲料。(4)提前预温:使用保温伞育雏,至少应在雏鸡到场前24小时开启保温伞,雏鸡到场时,伞下垫料温度应达到29~31℃。在雏鸡到场数小时之前,将饮水器注满水,雏鸡到场时,水温达到25℃(或供给温开水)。

2. 选择健康的雏鸡苗。应挑选健康的雏鸡苗,健康鸡苗的特征是:羽毛清洁光亮、眼大有神、站立有力、反应敏捷、鸣声洪亮;腹部宽阔平坦、脐部无出血痕迹、肛门清洁。

3. 雏鸡的运输。雏鸡运输应使用一次性专用雏鸡纸箱,以减少疫病传播机会。运输时要防雨防晒,保温通风。运输时间不要超过12小时,冬天应选择在气温较高的中午运输,夏天应选择在气温较凉的早晨运输。

4. 育雏环境控制要求。育雏环境控制要求(见表1)。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使用普通干湿球温度计,测量距地面高度50厘米处(或鸡背同等高度)的温度,在鸡舍的前后左右及中心分别定点测定。1~7日龄,育雏温度保持在32~35℃,2~4周龄每周降低2℃,30日龄后保持在22℃左右。可使用保温伞或煤炉保温。从鸡群的表现,可以简单判断育雏温度是否适宜:雏鸡分布均匀,静卧休息,活动自如,则温度正常;若雏鸡拥挤或打堆成团,向热源附近靠拢,说明温度过低,需升温。升温措施:增加热源点或热源强度、降低保温灯的悬挂高度等。若雏鸡张开翅膀躺着,张口呼吸,频频饮水,表明温度过高,需降温。降温措施:加强换气、给予温水(夏天给凉水),缓慢降低温度。

湿度管理:应注意通风、勤换垫料。1~2周龄,相对湿度65%~70%;3~4周龄,相对湿度55%~60%。应根据鸡舍的面积、育雏季节、雏鸡日龄等因素调整饲养密度。1~2周龄,35~50羽/平方米;3~4周龄,25羽/平方米;30日龄后,8~15羽/平方米。

通风具有排污、除尘、控温、控湿等作用,也直接影响鸡群的精神状态及健康。每天中午开窗通风0.5~1小时,以人不感觉室内空气沉闷、氨刺激眼鼻为宜。

光照与雏鸡的发育和性成熟关系密切。开放式鸡舍白天利用自然光照,夜晚采用电灯光照,电灯光照的强度为2~3瓦/平方米,灯泡高度2米左右,具体光照时间1日龄24小时,2~15日龄每天递减1小时,16日龄后每天8小时,全部采用自然光照。

5. 饮水与开食。应遵循“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在雏鸡运达育雏舍30分钟后即可给予饮水。1~3日龄鸡苗,在饮水中加入5%~10%的葡萄糖、抗生素、多维素以及电解质液,可明显增强雏鸡体质,提高育雏率。1~7日龄饮凉开水,1周后供给清洁卫生的饮用水。一般应在饮水3小时后再开食。1~4日龄开食时可将饲料撒在塑料布或红色开食料盘上,以诱导小鸡开食,经长途运输的雏鸡,开食不宜过饱。5日龄后改用料桶或料槽喂料。

(三)中大鸡饲养管理要点

1. 适时脱温。 放养室内育雏时间应根据季节、气温及养殖条件而定,一般秋冬季节育雏30~40天,40天后室外放养;夏春季节育10~30天,夏季15天后即可放养。放养过程要逐渐过渡。

2. 公母鸡分群饲养。育雏结束后公母鸡外貌特征明显,易于公母鉴别,有条件的饲养场,可采取“公母鸡分群饲养”法,有利于提高肉鸡生产潜能、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及鸡群整齐均匀度,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饲养方式。林下饲养中大鸡采用“白天林地放牧饲养,夜间归舍休息”养殖模式。饲养密度降至8~15羽/平方米,并保证每羽肉鸡有2~3平方米的运动场地,配备足够的料桶、自动饮水器等,做好鸡舍内卫生与通风,防止啄癖。傍晚天黑及时将鸡只赶进鸡舍,做好防鼠防兽措施(不必开灯、供料);早晨天亮及时将鸡只放出,防止鸡只挤压致死。

4. 虫害防治。定期(每45天)进行1次驱虫,重点注意对黑头病、球虫病、蛔虫病、绦虫病等病的预防。体内寄生虫可用阿维菌素、左旋咪唑、丙硫咪唑、肠虫清等按使用说明拌料或喂服;体外寄生虫可用阿维菌素、除癞灵等喷洒鸡舍及四周环境,也可按50公斤沙子拌5公斤硫磺让鸡沙浴。

三、生物安全体系构建要点

(一)场址防疫距离要求(同前“场地厂址要求”)

(二)卫生消毒制度

1. 消毒剂的选择。应选择高效低毒、对人和家禽危害小、对环境污染低、不易在肉蛋等产品中残留的消毒药,并严格按说明书配制和使用,禁止滥用。常用消毒剂有:火碱、生石灰、漂白粉、新洁尔灭、强效碘(喷雾灵)、过氧乙酸和次氯酸钠、煤酚皂等。

2. 消毒方法。消毒方法包括喷雾消毒、浸液消毒、熏蒸消毒、紫外线消毒、喷撒消毒、火焰消毒。

喷雾消毒:用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主要用于鸡舍清洗完毕后的喷洒消毒、带禽消毒、鸡场道路和周围环境以及进入场区车辆的消毒。

浸液消毒:用一定浓度的新洁尔灭、有机碘混合物或煤酚的水溶液,进行洗手、洗工作服或胶靴。

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21℃以上温度、70%以上相对湿度,封闭熏蒸24小时。甲醛熏蒸鸡舍应在进鸡前进行。

紫外线消毒:在鸡场入口、更衣室用紫外线灯照射,可以起到杀菌效果。

喷撒消毒:在鸡舍周围、入口、育雏舍撒生石灰或火碱,可以杀死大量细菌或病毒。

3. 消毒制度。环境消毒:鸡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或撒生石灰消毒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池、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鸡舍入口设消毒池,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

鸡舍消毒:每批鸡出栏后,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干净,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用具消毒:定期对保温伞、料槽、饲料车、水槽、水箱、针管等进行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

带鸡消毒:定期进行带鸡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用于带鸡消毒的消毒药有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

(三)免疫接种

1. 免疫程序制定。免疫接种程序应根据当地疫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林下养鸡一般免疫程序(见表2)。

表2 林下养鸡一般免疫程序(仅供参考)

2. 免疫接种注意事项。(1)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在运输、保存及使用时,均要低温、避光。(2)林下养鸡一般免疫程序中接种疫苗的一切用具(容器、注射器、针头等),必须洗涤干净,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3)疫苗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进行稀释,稀释剂最好用蒸馏水或煮沸后的冷纯净水。(4)疫苗稀释后应避光,尽快使用完毕(活毒疫苗一般应在4小时内用完),未用完的疫苗应妥善废弃,不要隔天再用。

(四)虫害防治

林下养鸡,容易受到体表及体内寄生虫、养殖环境中蚊蝇鼠兽的危害,必须做好虫害防治工作。

1. 体内外寄生虫防治。 放养后每隔45天定期进行1次驱虫,重点对黑头病、球虫病、蛔虫病、绦虫病等的预防,用阿维菌素、左旋咪唑、丙硫咪唑、肠虫清等按使用说明拌料或喂服,用药应符合《无公害食品 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53、NY5040)的要求。

2. 体表外寄生虫防治。用阿维菌素、除癞灵等喷洒鸡舍及四周,同时,可按50公斤沙子拌5公斤硫磺让鸡沙浴。

(五)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养鸡废弃物包括:病死淘汰鸡、鸡排泄物及垫料、废弃疫苗与药物、疫苗及药物包装物、废弃兽用器械等。

1. 鸡粪及垫料的处理。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理鸡舍内的鸡粪和垫料,并密封包装运离鸡场,进行干燥或堆肥发酵等处理,作为肥料使用,变废为宝。

2. 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应在养殖场的下风向建立焚尸坑,体积2立方米以上,将患病鸡、病死鸡等进行焚尸处理。

3. 其他物品的处理。废弃的疫苗、药物、兽用器械,疫苗及药物包装物(瓶)等应定点收集,气温较凉的早晨运输。

四、优质鸡的营养需要

(一)水营养的重要性

鸡体内70%是水分,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都离不开水,水是最重要的营养素,在养殖中往往最容易被忽略。水源不足或水质不佳均可影响鸡的健康和生长。鸡的饮水行为与采食密切相关,任何影响采食的因素间接影响饮水(如温度、饲料等),鸡饮水量与饲料干物质的比例一般为(2~3)∶1,肉仔鸡每天的任意饮水量(见表3)。

表3 琅琊仔鸡每天的任意饮水量

(二)优质鸡营养需要

优质鸡营养需要建议量(见表4)。

(三)饲料选购要点

1. 饲料厂家的选择。应选择在饲料行业或当地市场有良好口碑、产品质量稳定的中大型饲料厂家。综合考虑饲料的饲喂效果(饲料适口性、料重比、投入产出比等),选用质量稳定、性价比高的饲料品牌及产品。

2. 饲料产品的选择。应根据饲养的品种和阶段,正确选购饲料。饲料的外在质量包括饲料的外包装、标签、色、香、味、均匀度、含粉率等;饲料的内在质量包括:营养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及安全指标。

3. 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或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夏季湿热气候环境多见黄曲霉毒素、烟曲毒素;冬季寒冷气候环境多见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五、合理的药物防治

1. 明确用药,严格掌握适应症。当鸡发生疾病时应尽可能做病原学检验。分离和鉴定病原菌后,进行细菌药物敏感度测定实验。在药敏结果未知晓前,根据临床诊断经验可先进行经验治疗,选用药物时应结合其抗菌活性、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价值和效益等综合考虑。

2. 合理的剂量和疗程。给药剂量应恰到好处,剂量过小或过大均无益。剂量过小,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剂量过大,不仅造成浪费,还会造成严重的毒副作用。对危重病例,为使血液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常采用首次剂量加倍的方法能取得好的效果。

3. 杜绝滥用抗菌药,严防耐药性产生。这方面我们应该大量使用中兽药和动物专用药,可加在饲料中的预防用药。

4. 严格遵守休药期,防止残留发生。应积极使用中兽药代替抗生素,严格遵守休药期,在饲养后期杜绝使用抗生素,这样可大大减少药物残留。

5. 有计划地驱杀虫。山林散养琅琊鸡,常见有螨、蜱、蚊、蝇等寄生虫。科学制定详尽的杀虫程序,有计划地杀虫、灭鼠、消毒。

六、结论与分析

1. 经济效益。利用山地、果园等林下放牧式养鸡可获得比舍饲更高的经济效益。经测算,山地、果园养鸡,饲养90天,平均每羽体重1.50公斤,每公斤50元,成本20元/羽,纯利润55元/羽;而舍饲鸡平均体重1.50公斤/羽,每公斤30元,成本需35元/羽,纯利10元/羽。

2.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山林地、果园养鸡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农村实用技术,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冬小麦高产配套技术 篇10

一、播种前管理

1. 秸秆还田

秋收后, 用机械实施耙切耕翻作业, 要求碎片长度不超过5厘米。

2. 深耕细耙

每隔2~3年进行一次深耕, 耕深超过25厘米, 加大活土层, 可以使土层松碎、孔隙度增大, 增强土壤的保肥和抗旱能力;常年耕种, 耕深需15~20厘米。耕后耙土3次, 要求地面平整、土球无大块。

3. 测土配方施肥

要求氮肥、磷肥、钾肥的比例为1∶0.6∶0.25, 每亩标准氮肥50~70千克, 磷肥40~50千克, 钾肥10~15千克, 有条件的可每亩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

4. 土壤处理

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2~3千克加细土20~30千克撒于地表然后旋耕 (主要针对常年小麦全蚀病发生比较严重田地) 。

二、播种

1. 品种选择

选用当地高产、稳产、多抗、高效优质的小麦品种。我们当地, 主推周麦22、周麦26、周麦32、矮抗58等品种。

2. 种子处理

虫害严重地区, 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1%~0.2%进行拌种;病害严重地区用20%三唑酮乳油按种子量的0.2%~0.3%进行拌种, 如果全蚀病严重, 用敌委丹 (3%苯醚甲环唑) 50毫升加2.5%适乐时10毫升加水100毫升拌10千克种子或用12.5%全蚀净 (硅噻菌胺) 20毫升拌10千克种子;针对病虫各项指标不是特突出又都存在的情况, 可以用种衣剂或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拌种, 混合拌种注意先拌杀虫剂, 堆闷3~4小时晾干后再拌杀菌剂。

3. 播种

播期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小麦品种特性确定, 我们黄淮流域, 半冬性品种最佳播种时间10月10~20日、弱春性品种最佳播种时间10月15日~28日;播种深度3~4厘米;播量8~12.5千克;播种方式推荐宽窄行播种, 宽行20厘米、窄行13厘米, 大面积作业采用20厘米等行距种植方式。

三、苗后冬前管理

1. 疏密补缺

小麦三叶期后疏密补缺, 带土进行移栽, 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 下不露节”为宜。补苗后踏实浇水, 并适当补肥, 促早发赶齐, 确保苗全。

2. 培育壮苗

对于墒情较差或者是整地质量差麦田, 应抓紧浇水, 浇水后要注意及时划锄增温保墒, 若没有水浇条件, 可在冬前及越冬期进行2~3次镇压;对播种偏深的地块, 及时退土清棵, 减薄覆土层, 使分蘖节保持在地面以下1~1.5厘米;对地力较差, 底肥施用不足, 有缺肥症状的麦田, 要及时追肥浇水, 并中耕松土, 促进分蘖 (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千克左右) ;对于旺长麦田, 通过化控或镇压控旺转壮、防冻防倒;对播期偏晚且墒情较好的晚播麦田, 冬前一般不要追肥浇水, 可浅锄2~3遍。

3. 化学除草

小麦3叶期 (黄淮流域在11月中、下旬) 是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期, 对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用75%苯磺隆可湿粉1~1.2克, 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60毫升 (亩用量) ;对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 一般亩用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25~30克或6.9%精噁唑禾草灵乳油60~80毫升加水后喷雾防治;在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生田, 用麦极+苯磺隆等混用。

4. 病虫害防治

12月份选择气温稍高、天气晴朗无风日, 普施一遍20%三唑酮乳油每亩100毫升加0.01%芸苔素内酯制剂5~10毫升, 压低小麦纹枯病冬前基数, 有效控制小麦全蚀病的发生, 促进小麦分蘖。地下害虫严重地区, 可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3~5千克加细土30~40千克拌匀, 开沟施或顺垄撒施, 也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顺垄浇施或用麦麸或菜籽饼粉5千克, 炒香后加入适量水和40%甲基异柳磷50毫升于傍晚撒入田间, 每亩用毒饵2~3千克。

四、返青拔节期管理

1. 田间管理

在返青至起身期, 每亩用15%多效唑35~45克对水50千克喷洒, 以增强其抗倒能力, 待第一节定长, 第三节开始伸长时, 每亩追施5千克尿素, 施后浇水。

2. 小麦病虫害防治

第一次用药时间在2月中旬, 用12.5%禾果利15~20克或20%三唑酮60~80克对水50~60千克, 对准小麦茎基部喷雾, 15天一次, 连喷两次, 对防治纹枯病效果明显, 同时可以预防白粉病、锈病等多种病害;同时用40%甲基异硫磷乳油150~200毫升对适量水, 拌细土25千克制成毒土, 也可以每亩用3%甲基异硫磷颗粒剂1.5~2千克拌细土20千克均匀撒施于土表防治小麦吸浆虫。

3. 化学除草

年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工作的, 此时要补施, 严格把握时间和用量, 一般来说就是2月中下旬至3月上中旬, 施用苯磺隆最晚不得超过3月15日, 骠马等施药期也不宜超过3月10日, 用量一般亩用药量为30~40千克。

五、后期管理

1. 病虫害综合防治

3~5月份, 是小麦多种病虫害盛发期, 防治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等病害, 可选用烯唑醇、丙环唑、戌唑醇等药剂喷雾防治;赤霉病以预防为主, 小麦抽穗扬花期, 若天气预报有3天以上的连阴天气, 选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药剂喷雾防治。麦田红蜘蛛、蚜虫、小麦吸浆虫等虫害选用阿维菌素、甲维盐、吡虫啉、啶虫脒和高效录氰菊酯等喷雾防治;每隔7~10天一次, 连续2~3次。 (用量参考说明)

2. 施肥和浇水

后期管理水当先, 要浇好抽穗扬花和灌浆水, 成熟前10天忌浇水, 风前雨后忌浇水。根外追肥防早衰、防干热风, 对于叶色发黄早衰的麦田可叶面喷施0.5%尿素水溶液;对叶色浓绿贪青晚熟的麦田, 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干热风严重时可喷施5%草木灰水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3. 适时收获

上一篇:新课标下的教学新体验下一篇: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