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调查的介绍

2024-07-20

337调查的介绍(精选10篇)

337调查的介绍 篇1

337调查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USITC) 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 (Tariff Act of 1930) 第337节 (简称“337条款”) , 对不公平的进口行为进行调查, 并采取制裁措施的做法。337调查的对象为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以及进口贸易中的其他不公平竞争。如果USITC经调查认定进口产品侵犯了美国的知识产权, ITC有权采取有限排除令、普遍排除令、停止令、没收令等措施。

与美国对华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相比, 由于337调查具有不要求属人管辖权、提交条件简单、审理时限短、救济措施严格、对贸易影响大等特点, 美国将此作为调节和干预对外贸易的一种手段广泛运用。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337调查成为我国企业在对美贸易中需要面对的新的贸易壁垒。

自1986年美国对我国的皮毛大衣提起侵犯专利权的337调查开始, 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为止, 共提起96件337调查, 其基本情况如下。

一、提起案件总量不断增加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 美国337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日本、中国台湾。1980~2004年, 台湾遭美国337调查占美国全球调查的平均比率为28%;日本遭美国337调查占美国全球调查的平均比率为21%。①

从1995年开始, 美国每年都对华发起337调查, 尤其是我国入世后, 美国对华337调查增长迅速。2000年以前, 美国对华337调查案件总量为425件, 其中对华案件只有10件, 占2.35%。而到了2002年, 美国337调查立案17起, 其中涉华5起, 占美国对全球337调查总数的29.4%;2003年, 美国337调查立案18起, 涉华8起, 占比44.44%, 比2002年增长了54.02%;2004~2009年, 美国337调查涉华案件的所占比例分别为38.46%、34.48%、39.39%、48.57%、26.82%、22.22%。2005-2009年, 中国遭美国337调查全球调查的平均比率为34.30%, 远高于1980-2004年美国对台湾和日本的平均比例, 中国目前已成为美国337调查的最大受害国, 具体参见表一。

表中数据来源:美国337调查总量来源于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http://www.ipr.gov.cn/对华调查案件数据来源于商务部公平贸易局http://gpj.mofcom.gov.cn/

中国之所以成为美国311调查的重点对象, 其一是中国企业确实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其次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 2009年以来中国连续九年成为美国的最大贸易逆差国, 2009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 导致美国对我不断采用贸易救济措施, 限制我国产品的进口。

二、调查以侵犯专利权为主

美国“337条款”禁止的是一切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这种不公平行为具体指:产品以不正当竞争的方式或不公平的行为进入美国, 或产品的所有权人、进口商、代理人以不公平的方式在美国市场上销售该产品, 并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损害威胁, 阻碍美国相关产业的建立, 压制、操纵美国的商业和贸易, 侵犯合法有效的美国商标和专利权, 侵犯了集成电路芯片布图设计专有权, 或者侵犯了美国法律保护的其他设计权, 并且美国存在相关产业或相关产业正在建立中。

实践中, 涉及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337调查大部分都是针对专利或商标侵权行为, 对华337调查案件中更是体现了这一特征。

截至2009年12月底, 在美国对华启动的96起337调查案件中, 全部都是涉及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其中, 单独以专利侵权为由启动337调查程序的案件多达83起, 占美国同期对华337调查总数的86.45%;单独以商标侵权为由启动的8起, 占比8.33%;以共同侵犯商标权和其他知识产权为由启动的1起, 占比3.3%。另外, 单独以侵犯商业秘密、商业外观侵权的各为1起, 共同侵犯商业外观、版权、虚假广告的1起, 其他 (在案件叙述中没有说明原因) 1起, 各占1.04%。美国对华发起的337调查涉及专利侵权的多达84起 (包括单独以专利侵权为由发起的83起, 以及共同以专利侵权为由发起的1起) , 占比近87.49%。具体数据参见表二。

数据来源:商务部公平贸易局http://gpj.mofcom.gov.cn/

专利侵权案件之所以成为337调查的重灾区, 与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密不可分。知识产权意识的淡薄主要体现为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 尤其是专利创造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因此常常在产品投放市场后, 容易产生各类纠纷。我国企业的专利申请与授权量, 与美国、日本等国存在巨大差距, 而企业的海外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更是差距明显, 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专利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三、调查主要针对机电、轻工、化工等行业

1998年以前, 美国337调查涉及的中国产品主要是轻工产品, 如皮毛大衣、牙刷及包装、多功能刀具等。1998年之后, 受调查的产品涉及电子、轻工、机械、化工、医药等, 且结构不断升级, 计算机软件、半导体集成电路等产品成为美国涉华337调查的主打产品。如2005年的10起案件中就有网络控制器、彩色电视接收器和彩色显示器、音频处理集成电路、CD/DVD播放器及彩电接收器、基带处理芯片及手机、个人电脑和显示器、激光条码扫描器等7起有关电子产品案件。

总的来看, 1986~2009年, 在美国对华发起的96起337调查中, 涉及机电产品的案件最多, 达60起, 占同期美国涉华337调查总数的62.5%;轻工产品次之, 13起, 占比13.55%;化工产品位居第三位, 9起, 占比9.38%。具体数据参见表三。

数据来源:商务部公平贸易局http://gpj.mofcom.gov.cn/

涉案产品类别的变化与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升级有关。我国自90年代开始, 在出口上实行以质取胜、科技兴贸等战略, 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1986年纺织品是我国第一大类出口产品, 到了1995年机电产品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产品。目前, 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实现中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是我们的目标,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我国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不断增加, 美国也开始将目光转向限制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四、调查应对中和解和不应诉占绝大比例

在337调查案件中, 我国企业一旦被列为337调查的被告, 如果应诉, 将要承担相应的应诉费用, 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压力, 动辄上百万美元的应诉费用是一些中小企业根本无力承担的。如南孚电池调查案中, 南孚集团仅给予美国律师的费用一项开支就花费了近250万美元 (为采用封顶的律师费支付方式, 实际律师费已达到500万美元之巨) 。此外, 一旦败诉, 企业不但要受到严格的惩罚, 承担巨额的赔偿金, 还要被迫退出美国市场。因此, 考虑到应诉的成本和胜诉的可能性, 中国大量的被告企业在面临337调查时, 选择了不应诉或者应诉后采取和解协议的方式了解案件。具体参见图一。

数据来源:商务部公平贸易局http://gpj.mofcom.gov.cn/

337调查程序中, 被告如果不应诉, 可能会被认定为是缺席被告。一旦USITC就某一被告做出缺席裁定, 原告在申请书中对缺席被告的指控将被认定是真实的, 其可以向USITC提出对缺席被告立即采取救济措施。USITC可以在认为不影响公共利益的情况下, 对缺席被告采取排除令、禁止令或两者并取。

五、调查制裁措施严格

在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件中, 涉案企业一旦被认定为存在倾销或补贴, 并对美国同类工业造成重大损害, 且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美国将对涉案企业按倾销或补贴幅度征收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 企业只要支付了相关税收, 该产品还是能进入美国市场。

但在337调查中, 却是运用非金钱性赔偿的有限排除令和普通排除令为主, 使企业涉案侵权产品彻底丧失美国市场。在美国对华337调查案件中, 除了部分企业采用和解协议结案以外, 其他已经结案的87起案件中, 运用有限排除令的有23件, 26.43%;普遍排除令的15件, 占17.24%;禁止令或排除令的有7件, 占8.05%;而被告撤诉和裁定不侵权的案件分别为6起和14起, 占6.9%和16.09%。具体参见表四。

数据来源:商务部公平贸易局http://gpj.mofcom.gov.cn/

由此可见, 对于我国涉案企业来讲, 除了和解和不应诉以外, 积极应诉, 不断创新, 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就能在337调查中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吴民平.美国337条款法律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2008.1-217.

[2]靳晓东.美国“337”条款与我国企业对策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 2009, (06) :150-151.

[3]王晓东.美国“337条款”与“特别301条款”的比较及应对.广州工业大学学报, 2010, (01) :37-41.

[4]李秀华.美国337条款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法治与社会, 2009, (02) :135-137.

由商业秘密引发的337调查 篇2

几年前,数名在山西大同一家生产车轮的中美合资企业的员工先后辞职,到河南天瑞集团铸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瑞”)继续从事铸造车轮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自20世纪80年代一毕业就开始从事与铸造或者车轮相关的工作,从该合资企业中方投资者的一个铸造车间,一直工作到后来成立这家合资企业。当在一个地方工作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以后,这些员工便萌生了去一个新的环境工作的念头。但他们已经与车轮和铸造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而且在中国类似车轮制造厂寥寥可数的情况下,他们按照原公司的规定办理好辞职手续后,选择了天瑞。

天瑞集团始创于1983年,现在是为以水泥、铸造为主业,兼营旅游、煤电铝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而天瑞集团下属的天瑞集团铸造有限公司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铁路铸钢件生产企业,铁路铸件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50%以上,

就是这么一家公司,在近年来铁路运输发展迅速的情况下,把目光投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铁路车轮市场。2006年前后,天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陆续完成实验研发、设备采购和厂房建设等工作,正值用人之际,于是先后录用了上文所提到的数名员工。

在车轮获得美国铁路协会认证以后,天瑞开始热火朝天地制造车轮。但不久便遭遇了来自美国的537调查:2008年8月,上文提到的山西合资企业的美方出资人以天瑞侵犯其商业秘密为由,请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启动铸钢铁路车轮337调查案。2008年9月,铸钢铁路车轮337调查案正式立案。

案例分析

美国337调查,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针对进口贸易中不公平的竞争行为启动的一种准司法程序。这种调查通常涉及到专利和商标方面的争议,而商业秘密盗用的案件则少之又少。从1977年至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每年受理的337调查案件往往有十多起甚至多达数十起,而涉及商业秘密被盗用问题的337调查案共计也只有33起。而且,在这33起案件中,单独以商业秘密被盗用为由启动的337调查只有5起,除此之外都伴有专利或商标方面的侵权之诉。尽管我国企业目前遭遇美国337调查的案件日渐增多,但仅仅以商业秘密被盗用为由开展337调查的,这还是第一起。

与当年李开复离开微软加盟Google所引发的诉讼类似,铸钢铁路车轮案也是由员工跳槽引起的,不同的是,后者引发了跨国官司。从铸钢车轮案背景资料可以看出,跳槽员工的前后雇主都是中国企业(按照中国的有关法律,外商合资企业也是中国企业),若发生劳动纠纷,一般而言,在中国境内诉诸法律手段即可。铸钢车轮案原告之所以选择发起美国337调查,除了该调查的应诉成本高、程序复杂可以用来拖累对手以外,根据有关美国法,如果原告胜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签发排除令,彻底将被告的涉案产品阻拦在美国市场之外,从而原告可以保持甚至加强其在美国铁路车轮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纠纷焦点

抛开本案案情,我们在此讨论一下员工跳槽可能带来的商业秘密流失问题。对于技术型企业而言,商业秘密的流失将可能导致企业丧失因其原来拥有商业秘密所带来的市场优势。同时,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企业的商业秘密是通过员工的应用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甚至许多商业秘密本身就是由员工开发而成的。因此,很多时候,企业的商业秘密随着员工的流动而流动。然而,对员工而言,一般认为,其在雇佣结束之时可以持有并使用其在雇佣过程中获得的一般知识与经验,即企业对商业秘密的垄断权利并不应影响员工的择业权利。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起诉跳槽员工泄露商业秘密的情况下,对处于中立地位的法院而言,则需要考虑如何实现企业利益与劳动者利益的平衡。

在美国司法实践中,与员工跳槽有关的商业秘密案的争议焦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所谓的商业秘密是否构成商业秘密,二是跳槽员工是否不当泄露或者使用商业秘密。

是否存在所谓的商业秘密对案件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商业秘密需具备以下3个特性:(1)秘密性,即不为公众所知;(2)经济性,即能给其所有人带来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3)权利人对该信息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在一案件中,美国法院认定原告所使用的某些生产过程和颜料因为没有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因此不给予保护。在另一案件中,美国法院认定在被告为原告所雇佣的期间,原告所谓的商业秘密仅仅处于构思阶段,其试验从来没有成功过,也没有生产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因此,原告离职后将“可能”成功发展为“现实”这一行为,并不构成对原告商业秘密的侵犯。

而第二个问题如果涉及跳槽员工离职,其使用的是原就职企业的商业秘密还是自己的个人知识,则更为复杂。在动态研究公司一案中,美国法官认定跳槽员工在受雇于原告之前,就已经拥有了其在原告的岗位工作的技能,而这也是原告雇佣该员工的部分原因,因此,该跳槽员工并未侵犯原告的商业秘密。但是在百事可乐公司诉雷德蒙德一案中,百事可乐公司北美分公司的高管雷德蒙德跳槽至一竞争对手公司开发与其在百事可乐公司负责的类似产品,美国法院认为,雷德蒙德在新的岗位上将不可避免地披露百事可乐公司的商业秘密。

在中国,现阶段与员工跳槽和商业秘密相关的法律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等。其中,《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及侵权要件,《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则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保密协议等问题作了规定。

与此相关,中国法院近年来也作出了一些判决,有些企业所主张的商业秘密本身被法院认定不符合商业秘密构成要件,企业因而败诉,有判决跳槽员工带走原就职企业的技术资料而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的;也有跳槽员工接触到原就职企业的商业秘密,或是跳槽员工在新的工作单位并没有不当使用及泄露原就职企业的商业秘密,跳槽员工因此胜诉的案例。

美国337调查给中国企业的启示 篇3

337调查源自于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款, 该条款主要是调查进口产品中侵犯知识产权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一旦确定进口产品侵犯了美国本土产业现有或正在建立的合法有效的具有执行力的专利权、注册商标、著作权或外观设计、专有技术、不正当使用商业秘密等, 且争议双方无法和解的, ITC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将发布行政命令, 禁止侵权产品及相关下游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知识产权的贸易摩擦实质上正在演变为滥用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抢夺市场份额的行为。

二、我国频遭337调查的原因

美国本土强势的高新技术产业, 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美国在扩大内需、推进制造业发展的同时, 对外贸依存度有所下降, 对外国产品的进口成为威胁美国本土生产上的源头, 因此利用337调查保护国内产业, 从21世纪开始, 美国与中国的对外贸易逆差逐渐加大, 甚至出现了较为关注的逆差记录, 逆差之大使得很多经济学家大为诧异, 此种贸易逆差的出现, 导致了中国与美国相互贸易的极大不平衡, 使中美两国产生了较大的贸易问题。

1990年开始, 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开始建立, 并且不断地发展、完善,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在美国看来, 对于美国的知识产权并未有任何的积极保护, 这种无法积极保护美国知识产权的法制环境, 直接导致了美国对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消极认识。中国出口产品已经向生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结构过渡, 中国出口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上升, 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集中了大量的知识产权因素, 加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制作基础上有着极大的争取市场的优势, 此种威胁的存在, 极大地影响到了美国的同种类产业。

三、我国面对337调查的应对措施

1. 加强市场调研工作

在美国消费者接受相关的产品时, 要调查清楚美国相关知识产权的具体情况和市场的竞争对手, 与自己出口产品相关的行业都有哪些。积极了解到知识产权的引用、抄袭情况, 在避免自己知识产权被侵犯的同时, 要做好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各种工作。

2.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网

我国可以去除糟粕, 引荐国外的先进经验, 引入日本的知识产权战略, 在积极学习他国知识产权的同时, 以此为基础, 进行对应的创新研究, 此种主动性的研发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出现, 与此同时, 我国要对自己积极研发的知识产权进行专利申请, 在逐步申请自己知识产权的同时, 进一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网。掌握主动权。形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相互制约的局面, 在解决专利纠纷时, 外围专利可作为和解谈判的筹码, 通过“交叉许可”等方式达成和解。对自身发明的技术和专利, 将技术发明详细记录到知识产权笔记本, 并用法律加以公证, 一旦牵涉到知识产权纠纷, 便可以此来作证增加胜诉的砝码。

3. 积极应对337调查

被诉企业要综合权衡答辩费用, 出口产品的价值, 胜诉的可能性, 拒绝答辩的直接损失和潜在损失等因素, 选择是积极应诉还是不予理睬。被诉企业要摸清起诉方的真实意图, 若他们手中只是握有专利, 并没有生产, 意图是索取高额和解费及专利授权费, 即我们所说的“专利蟑螂”, 被诉企业应直接找对方谈判, 支付一笔费用换取对方撤诉。不应对337调查持消极回避的态度。否则, 被诉企业几乎就没有胜诉的机会。很多案例表明中国被告企业没有出庭的, 都被美国贸易委员会做出了一般排除令的裁决。

4.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国家应根据世界知识产权形势的发展变化, 以及国际条约, 双边条约等的签定, 及时制定、修改、调整有关法律。同时可仿照日本建立知识产权高等法院, 在知识产权司法建构上逐步与国际接轨。

5. 制定中国式的337条款

我国在应对美国337调查时, 可以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 如日本就建立了与美国337机构同类的调查机构, 此种由政府组建的机构, 对国内外各种可能侵犯自身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调查, 积极、有效的维护了日本本国的知识产权, 给日本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树立了良好的保障。我国可以借鉴此种办法, 结合我国自身的国情, 制定相关机构, 设置相应的组织, 以积极维护我国的知识产权。

6. 构建美国337条款综合应对体系

日本政府为鼓励中小企业申请专利, 针对弥补其资金短缺, 通过提供专利补贴, 设立专利特许厅, 对缺乏知识产权专业负责人的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支援和指导等方式来扶持企业, 及时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重视整个产品研发销售的过程。中国大多数企业对337调查缺乏了解, 涉案企业也很难承受巨额律师费用, 因此放弃应诉的十分普遍, 最终导致企业的产品被永远的拒之外国门外。依据实际情况, 政府征管部门应组织对企业进行相应的培训, 加强对337调查的预防。主管部门还应考虑设立应对美国337调查的法律援助基金, 当企业涉诉又无力应对时, 应由政府基金进行援助, 保证企业能够在美国聘请律师积极行使程序方面的权利。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持续增长, 以美国337调查为代表的知识产权贸易摩擦频繁出现, 极大的影响了我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战略策略。政府应该加强重视对知识产权战略计划的研究, 企业也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认真学习知识产权相关内容, 形成全球知识产权意识。本文将着重阐述我国频繁遭受337调查的原因以及对应策略。

参考文献

337调查的介绍 篇4

8月21日,ITC宣布,将对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24家IT企业发起大规模的“337调查”,以确定它们是否存在专利侵权行为。此次调查涉及的企业包括中国大陆的华为、中兴,中国台湾地区的HTC、宏碁,日本的京瓷、任天堂,韩国的三星、LG,以及美国本土的亚马逊、巴恩斯-诺布尔等企业。

据国外媒体报道称,ITC的这次调查主要针对某些具有无线功能的消费电子设备及组件。ITC表示,该调查是基于今年7月24日美国加州三家公司提出的申诉。根据相关调查程序,ITC会在调查启动后的45日内确定最终裁决的目标时间——通常为12个月,较为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至18个月——并尽快完成调查工作。

所谓的“337调查”,得名于美国《1930年关税法》(也称《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第337条,后经历数次重大修订。根据该条款,ITC有权调查有关专利和注册商标侵权的申诉,也能开展涉及盗用商业机密、商品包装侵权、仿制和虚假广告等内容的调查。如果最终涉案企业被裁定违反了“337条款”,ITC将发布相关产品的排除令和禁止进口令,这意味着这些产品将彻底丧失进入美国市场的资格。

频发的“337调查”

随着近年来IT业界关于知识产权的争端不断升级,ITC的“337调查”也启动得越发频繁。尽管作为该调查法律根源的美国《1930年关税法》最初制定时只是为了管制对美倾销产品和垄断商业等不公平贸易行为,但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它逐渐演变为一部包括管制外国厂商对美输入侵犯美国知识产权产品在内的法律。

早在1988年,ITC就要求当时的美国政府以法律手段禁止外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为此,美国国会在《1930年关税法》的基础上通过了《1988年综合贸易及竞争法》,从而在司法程序上解决了对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问题。而目前适用于调查的“337条款”则是1994年修订的《1988年综合贸易及竞争法》第337条款,又称“不公平贸易做法”条款。它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今年的3月5日,通过了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的措施。

一位熟悉美国知识产权法律的国内司法界人士向《IT时代周刊》表示,在涉及知识产权的“337调查”中,只需找到涉案公司进口到美国的产品存在侵权行为,并且有美国国内存在相关产业的证明,ITC便可裁定该公司违反“337条款”,无需像反倾销等贸易纠纷那样,必须进一步证明美国国内产业受到损害,因此美国企业提起“337调查”的门槛较低。而在诉讼程序上,相较于一般联邦法院对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审理,“337调查”耗时较短,制裁措施发布较快,往往让被诉企业猝不及防。此外,ITC不需要属地管辖权,即便外国公司在美国没有分支机构,依旧可以对其实施制裁。

正是基于这一系列的有利因素,美国的高科技企业越发倾向于通过策划并发动“337调查”来处理知识产权纷争,借此打击竞争对手。

去年8月,向来擅长打专利战的苹果公司便向ITC提出申诉,指控中国台湾手机厂商HTC涉嫌侵犯其有关数据保护技术的专利。最终ITC裁决苹果获胜,宣布从2012年4月起对HTC手机正式实施进口禁令。尽管后来双方达成和解,HTC删除了手机中涉嫌侵权的功能,但受此事件影响,HTC几款主要机型在美国的发布不得不一再延迟,遭受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更早些时候,中国珠海纳思达公司由于遭到惠普发起的有关墨盒产品侵权的调查,不得不请求和解并主动撤出相关市场。此外,在苹果和三星在加州法院对簿公堂之前,双方都曾向对方发起过“337调查”,要求ITC禁售对方的相关产品。

截至目前,美国方面在2012年内发起的“337调查”已经达到31起,与以往相比有大幅的增加。

对此,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由于美国是世界第一进口大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市场,竞争自然最激烈,“337调查”可以有效阻止侵权产品进入美国,以保证美国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利益;其二是因为现在企业间的竞争,在技术层面和知识产权层面的重要性越来越高,美国企业最主要的优势就是技术优势,必然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维护自己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竞争力。

不过,也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尽管ITC的目的是维护知识产权,但频繁动用“337调查”很可能对技术流动设置障碍,不利于全球IT行业正常发展,形成变相的贸易壁垒。

中国企业成主要目标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过去十年间,ITC发起的“337调查”数量急剧增长,涉案的华人企业数量也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仅2012年上半年,针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调查案件便达到25起,占总发起量的86.2%,其中中国大陆11起,5起涉及电子行业。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障碍。5年前,中国的众多墨盒企业就因为爱普生公司发起的“337调查”而被阻挡在美国市场大门之外。而随着近年来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产品由生活必需品逐渐转向高新技术领域产品,美国对其中涉及专利问题的监管也愈发严厉。

康栢会计师事务所大中华区总经理罗汉文表示,中国近年来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高,已经威胁到了美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欧美经济复苏动力有限,美国政府寄希望于制造业回归,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努力减少别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也认为,从今年美国国会通过对关税法案的修订便能够看出,随着制造业竞争力的下降,美国正在加大保护本国企业的力度。

但也有观点认为,从根源上说,“337调查”的高发仍然体现出中国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问题。中国企业无法摘掉“山寨”的帽子,因而在专利诉讼中屡屡处于劣势。

不过这个问题正在逐渐得到改善。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国际专利申请呈现大幅增长,创下历史新纪录,中国、日本和美国占据了总增长量的82%。其中,中兴通讯以2826件专利申请排名第一,华为以1831件专利申请排名第三。

然而,坊间也出现了一些市场运作下的阴谋论。有说法称,中兴、华为均是思科在电信系统设备领域的竞争对手,而思科是去年2月参与奥巴马餐会的公司之一。2012年是美国的大选年,这些与总统有利益关系的企业很可能通过合法的竞选捐款从中获益。

如今,“337调查”已不仅是一种法律诉讼,更被企业视作一种市场化手段,用来进行市场竞争。事实上,除了美国企业,日本、韩国和欧洲公司也常常以此在美国市场打击竞争对手。基于此,有专家学者建议中国企业尽快转变观念,了解市场的游戏规则,以摆脱被动的地位。

337调查的介绍 篇5

根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消息, 2013年9月16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 投票决定对部分轮胎产品 (certain tires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same) 启动337调查。涉案产品是带有胎面及胎壁外观设计的轮胎产品。2013年8月14日,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及其美国子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 提出申请, 要求对美国进口以及美国国内市场销售的轮胎产品启动337调查, 并发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美国ITC最终确定了22家企业作为本案的强制应诉方, 7家中国企业涉案。

二、美国“337调查”概述

(一) “337调查”概念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简称USITC) , 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 (Tariff Act of 1930) 第337节 (简称“337条款”) 及相关修正案进行的调查, 禁止的是一切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这种不公平行为具体是指:产品以不正当竞争的方式或不公平的行为进入美国, 或产品的所有权人、进口商、代理人以不公平的方式在美国市场上销售该产品, 并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损害威胁, 或阻碍美国相关产业的建立, 或压制、操纵美国的商业和贸易, 或侵犯合法有效的美国商标和专利权, 或侵犯了集成电路芯片布图设计专有权, 或侵犯了美国法律保护的其他设计权, 并且美国存在相关产业或相关产业正在建立中。

(二) “337调查”与反倾销调查的比较

2012年11月举行的“科技创新全球化进程中,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倾销法律实务高峰论坛会”上, 中国已经成为美国“337调查”的最大受害国, 在已判决的相关案件中, 中国企业的败诉率高达60%, 远高于世界平均值26%。与反倾销相比, “337”调查造成的影响更大, 所以应该引起中国轮胎企业足够的重视。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调查程序不同。

“337调查”的调查机关只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而反倾销调查程序同时需要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参与。两者调查过程中针对的对象也不同, 前者主要针对技术、知识产权领域的竞争, 而后者主要体现在价格竞争上。

2. 认定标准不同。

美国“337调查”的认定过程中, 只要起诉方可以证明进口的产品存在侵权事实, 同时美国国内有相关产业或者相关产业正在建立中, 就可以认定被告存在不公平的贸易行为。而反倾销调查的征税条件包括, 倾销事实的存在, 损害事实的存在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三者必不可少。相比较而言, “337调查”的认定过程更简单, 更多的从起诉方的角度采集证据, 对于被告方是非常不利的。

3. 救济措施的不同。

“337”调查结束, 如果认定被告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可以发布排除令或者停止令禁止侵权产品进入美国。而反倾销调查可以征收临时反倾销措施, 价格承诺或者反倾销税。从救济措施上看, 前者影响的一类产品, 一个行业或者多个行业, 而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某一个产品。从个案来看, 前者产生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反倾销调查。

4. 最终措施的实施时间。

“337调查”的实施时间没有明确的时间范围, 如果是永久禁令, 相关产品就不能进入美国市场。而反倾销调查会有年度行政复审、日落复审等, 只要有足够的证据, 反倾销税可以停止。

三、中国轮胎应对“337”调查的对策分析

(一) 增强知识产权意识

由于中国轮胎企业大多数是从轮胎产品的代工生产开始, 在不断的模仿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在中国生产的轮胎产品中, 在轮胎结构和花纹等方面会存在一些相似的设计。这些设计就成为美国相关轮胎企业发起调查的诱因。中国每年有数千种轮胎新产品问世, 但申请专利的轮胎结构数量很少。有一些中国名牌轮胎企业, 其专利拥有量极低。中国的轮胎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增强的知识产权意识, 要密切关注相关轮胎专利的申报和保护, 将知识产权意识和战略贯穿于轮胎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

(二) 警惕其他国家连锁反应

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阶段, 各类贸易救济调查此起彼伏, 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想尽各种措施。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方面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 已相继有28个国家发布了50多个关于轮胎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在这一过程中, 各国贸易救济措施可能会引发的连锁反应更应该引起中国轮胎企业的重视。美国“337调查”的发起, 可能会引起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趋之若鹜, 而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都曾经针对中国的轮胎产品发起国贸易救济调查, 不排除其对中国轮胎产品发起知识产权调查的可能性。

(三) 提高自主研发水平

在应对知识产权调查问题上, 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企业不断提高自主研发水平, 增加科研投入。从简单的产品代工中解脱出来, 从简单的产品模仿中走出来, 不断创新, 提高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核心竞争力。相关部门应加强指导,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逐步将生产重心转移到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上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加强企业自律, 规范市场秩序;加大新兴市场的开辟力度,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生产基地, 合理规避贸易壁垒风险。

四、结论

近年来, 中国的轮胎制造产业不断发展,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这也让中国轮胎产品成了国际市场上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的重点对象。目前贸易保护主义的方式, 从简单的品牌和价格保护转移到知识产权方面, 以此向中国轮胎企业施压。在这样的贸易环境下, 中国轮胎企业必须创新自强, 才能从容应对国际知识产权挑战。

参考文献

[1]岳春辰, 张新华.中国轮胎行业运行态势和市场前景的理论探讨[J].中国橡胶, 2012 (24) .

怎样准备337调查答辩状 篇6

应诉337调查的第一步就是针对起诉状和立案公告准备和提交正式的书面答辩状。答辩状需依照ITC的程序要求, 在被告收到起诉状和立案公告起20日内向ITC提交并送达, 但在立案公告中另有指定或行政法官另有要求的除外。答辩状既可以书面形式提交, 也可以通过http://edis.usitc.gov网站按照《委员会手册》中关于电子提交程序的规定以电子形式提交。

答辩状必须遵守以下格式要求:

>答辩应在白色纸上采用黑色书写, 字迹应清晰;

>版面大小不应超过6×9英寸, 字号不小于11号字, 采用两倍行间距, 以每英寸6行为标准;·

>正文与脚注须采用相同大小的字号;

>正文中超过两行的引用和脚注可采用缩进格式, 单倍行距;

>标题和脚注可采用单倍行距。答辩状的目录不是必须的。答辩状的首页须包括以下信息;

>委员会名称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

>调查的名称 (如:关于xxx产品的调查) ;

>调查编号 (如果有指定的话, 如调查No.337-TA-123) ;

>被告以及在答辩状上签字的负责人、律师或代理人的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

答辩状的第一部分须使用标题, 如“针对起诉状的具体答辩”。本部分应针对起诉状中的每一项指控一一作答, 通常使用与起诉状的各标题和编号相对应的子标题和编号, 并在脚注中声明:标题仅作结构划分之用, 不代表被告承认原告所指控的内容。被告针对起诉状的每一项指控必须逐一认真回答, 未作回答的指控将被视为成立。通常涉及事实的事项, 如被告公司注册地、营业地址等, 被告都会予以承认, 但在进行承认的时候要注意指明具体承认的内容, 以避免被视作普遍承认。对涉及根本法律问题的指控进行答辩时, 例如原告确信自己的产品没有侵权, 没有非法进口行为, 或者被告的专利无效、不可执行, 那被告就应该明确地对这些指控进行否认。此外, 对起诉状中的段落中有多个指控的, 无论对具体指控承认与否, 被告都应该先作出普遍否认的陈述, 对于可承认的指控再单独承认。如果被告缺乏足够的信息而不能判读某项指控是否正确 (例如, 原告的专利是否在美国存在国内产业) , 则应该明确声明因被告缺乏足够的信息而否认此指控。在此给出几个示例, 对起诉状进行答辩时可采用类似语句。

>被告承认其为有限责任公司, 主营业地址位于________________。除了所承认的事项外, 被告否认起诉状第____段的指控。

>被告否认侵犯了美国专利第xx号的任何有效的、可执行的专利权利要求。被告进一步否认其存在任何非法进口、为进口而销售和 (或) 进口后再美国销售的行为。除了所承认的事项, 被告否认起诉状第____段的指控。

>被告无法获知起诉状第____段的指控是否真实, 因而否认各项指控。

第二部分是“针对立案通知的具体答辩”部分。本部分通常对违反337条款予以否认。在立案通知书中会有这样的例行的段落:“本委员会根据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 (b) 条规定, 决定发起调查以确定……”。被告在答辩中可以采用与此段类似的措辞。

下一部分, 答辩状中应该提供根据“ITC规则”要求的附加信息, 可以冠以标题“根据ITC规则第210条13 (b) 款的声明”。这部分应包括被控产品进入美国的“进口数量和价值”的统计数据, 对于被告为进口商的, 被告还应提供“被控进口商品的美国协调关税表 (Harmonized Tariff Schedule) 代码”。美国协调关税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每种进入美国的商品都分配有一个10位分类编码, 以及对应的当前关税, 该表可在网站http://www.usitc.gov/tata/hts查询。“ITC规则”进一步要求“每一项答辩还需包括关于被告对该项产品的生产能力以及美国市场对该产品的重要性响的声明。如所控进口产品不是被告生产的, 需指出其供应商的名称和地址”。

被告不可以在同一个337调查中提起反诉。除非在另一个针对原告的337调查中提出, 否则被告所提起的反诉会被移送至平行的美国联邦地方法院。不过被告可以提起抗辩理由, 以“抗辩”作为标题。常见的抗辩理由举例如下:

(1) 被告不侵权-被控商品没有实施涉案专利;

(2) 涉案专利不具新颖性 (obviousness) -涉案专利无效, 因为其对于“发明技术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基于现有技术 (如该发明之前的公开出版物或其他公众已获知的技术) 是不具新颖性的。

(3) 涉案专利不具创造性 (anticipation) -涉案专利无效, 因为其相同主题已经被其他的单独在先技术显式地或隐含地公开。要成功建立新颖性或创造性的抗辩理由, 被告要证明专利审查员在基于其所参考的现有技术资料授予该项专利时审查有错误, 或者找出审查员未考虑到的当时现有技术。

(4) 涉案专利缺少书面描述-涉案专利无效, 因为专利说明书的描述不足以表明发明者在专利申请时就实际拥有该专利的技术。

(5) 涉案专利不可实施-涉案专利无效, 因为专利说明书中的相关描述不足以让该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该专利。

(6) 涉案专利缺少最佳模式-涉案专利无效, 因为专利中没有公开发明者使用该发明的最佳模式。

(7) 专利权人滥用专利-该专利不应被执行, 因为专利权人以非法打压竞争者的方式滥用该专利。

(8) 专利权人申请专利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该专利不应该被执行, 因为该专利是通过欺诈手段从专利局获得的, 例如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 专利权人向专利局隐瞒实验结果或与专利性有关的重要的现有技术。

(9) 被告是授权使用-被告对涉案专利的使用经过了原告授权, 例如之前的授权书或和解协议;

(10) 涉案专利没有形成美国国内产业-专利权人没有在美国自己实施该专利, 也没有授权他人使用该专利, 因此涉案专利在美国没有形成国内产业, 因而不符合ITC的337条款的起诉要求。

在答辩状中, 被告应该尽可能地明确这些抗辩理由。换句话说, 被告应该指明抗辩理由的具体的事实基础。例如, 当做不侵权抗辩时, 如果有充足的信息, 被告最好提供涉案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或其生产过程进行比对的“专利权利要求与被控产品对照表”, 并附以相关的被控产品的图片、照片, 或清晰标注的产品生产过程。不过, 由于“ITC规则”并不要求被告必须在答辩状中提供上述对照表, 因此在实践中, 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 被告通常并不都会在答辩状中提供上述对照表。而在调查进入证据交换 (discovery) 阶段时, 被告在答复原告的有关侵权的争议质询时, 也会最终提供此对照表。对于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抗辩, 被告应提供所基于的现有技术的复印件, 并说明该现有技术如何使得涉案权利要求无效。此外, “ITC规则”指明, 如果可行的话, 每个被告都应在提交答辩状时提供其进口或销售的被控产品以作展示, 除非该产品原告已提供。大型或有毒产品除外。但在实践中, 很少有被告会提供被控产品的样品。

答辩状至少应当由一位诉讼律师签名;或者, 如果被告没有委托律师, 由授权负责人或代表签名, 并注明签字人的地址和联系电话 (如果有的话) 。答辩状一定要真实无误, 否则ITC会对相关律师、律师事务所或被告本身执行制裁。

提交答辩状时, 被告必须做出四项陈述, 该陈述通常放在答辩状附属的“举证声明”页, 由被告的负责人签字。“举证声明”的格式如下:

举证声明

我, [负责人姓名], 声明以下陈述属实, 如有不实依照“联邦法规”第19卷第210.4 (c) 条和第210.13 (b) 条受伪证之罚。

1、我已阅读前述“起诉状和立案通知的答辩状” (“答辩状”) ;

2、答辩状并无基于不当目的, 如对该调查或相关进程造成扰乱或不必要的拖延, 或增加不必要的调查成本。

3、据我所知、所获悉且所相信, 并且基于合理的询问的基础上, 答辩状中的主张、辩护及其他法律论点是基于现存有效的法律之上, 或者是基于现存法律的合理的引申、变更、反对或者变更的论述;

4、答辩状中的主张及其他事实论点都有证据支持;如果需要在进一步的调查或证据交换中会通过合理的机会获得证据支持的话, 答辩状中也已经说明;

5、答辩状中对事实争辩事项的否认是有证据基础的;如果对事实争辩事项的否认是基于不知情或不确信, 答辩状中也已经说明。

日期:___________

[负责人姓名]

[负责人职位]

[被告名称]

此外, 被告还需为答辩状准备一份送达证明, 明确答辩状送达至ITC秘书处、本案行政法官、本案ITC调查法律顾问、原告或原告的律师, 送达证明还需列明以上人员的相应邮寄地址、送达方式 (如联邦快递、美国邮政等) 和送达日期。行政法官通常会在“本案基本规则”中规定原告、被告和行政法官之间的可允许的和送达方式。

有时答辩状中会包含商业秘密、客户信息、营业收入、利润、损失、开销等商业机密。这些商业机密具有商业价值, 如透露给对方会对自己的竞争地位带来损害。例如, 前面讨论过的“ITC规则”第210条13 (b) 款要求提供的产品生产过程信息就可能属于商业机密。通常, 行政法官会在调查开始的时候签署一个“保护令”, 要求采取特定的程序维护当事人双方的商业机密, 并指定有权获取商业机密的人员。一般来说, 律师有权看到对方的商业机密, 但公司内部法律顾问无权看到对方的商业机密。如果在提交答辩状之前行政法官还没有签署保护令, 当事人在提交答辩状时, 可以向ITC提出保密申请, 在答辩状首页注明“本文书包含商业机密”, 并覆盖答辩状中需要保密处理的内容, 此外当事人要另附一份无覆盖保密内容版本的答辩状。在向ITC提交保密版答辩状后10个自然日内, 被告应将无需保密版本的答辩状送达其他当事人。

337调查的介绍 篇7

关键词:337条款,知识产权,贸易救济

一、“337调查”的依据分析

(一) “337条款”的主要内容与立法目的

“337调查”的依据是“337条款”, “337条款”是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的简称, 它先后历经三次重大修改, 现在主要是指1994年修订过的《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其主要内容是:“如果任何进口行为存在不公平竞争方法或者不公平做法 (主要指侵犯美国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实用新型设计方案权等知识产权) , 可能对美国产业造成抑制,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可以应美国国内企业的申请进行调查。”

美国关税法第337条进一步对“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作法”作出解释, 是指“货物所有人、进口人、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将货物进口美国或在美国销售时使用不公平竞争方法和不公平行为, 其威胁或者效果足以摧毁或实质损害美国国内产业, 或阻碍此类产业的建立, 或者限制、垄断美国的贸易和商业, 或者将货物进口美国或为进口美国而销售, 或进口美国后销售, 而该种货物侵犯了美国已经登记的有效且可执行的专利权、商标权、版权或集成电路芯片布图设计专有权, 并且在这四项权利方面已经存在或者尚在建立。”

因此, 该条款特别用于禁止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禁止在国外利用有效美国专利方法生产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并且通过烦琐的诉讼程序和昂贵的诉讼费用, 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同类的竞争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该条款已成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

(二) 适用“337条款”的实体要件

“337条款”将不公平贸易分为一般不公平贸易和有关知识产权的不公平贸易。在现实运用中, “337调查”的绝大部分案件都与知识产权侵权有关, 特别是专利侵权。有关知识产权的不公平贸易的法定保护对象是专利、注册商标、版权、掩膜作品, 如果某些商品侵犯了美国的专利、注册商标、版权、掩膜作品, 并且美国存在受这些专利、注册商标、版权、掩膜作品保护的产业, 或者这些产业正处于建立的过程中, 那么进口、为了进口销售、进口之后销售这些商品就是违法的。

由此可见, 有关知识产权的不公平贸易的实体要件并不以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为要件, 只要美国存在与该产业相关的行业或正在建立该行业, 那么有关知识产权的不正当贸易做法便可被认为是触犯了“337条款”。根据“337条款”规定有两条途径可以起诉这种侵权行为, 即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或向联邦地区法院提出。

(三) 启动“337调查”的主要程序

1.立案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通常根据申诉决定立案, 很少自行决定立案。收到申诉后,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指定不公平进口调查办公室中的内部律师调查申诉背景并决定申诉是否符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程序性规定。这一过程时限为30天。一旦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立案, 将发布公告并将申诉书和公告副本送达起诉方所指的被告, 随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委派一名行政法官负责案件调查和初步裁决并提出救济措施的建议。同时, 不公平进口调查办公室的一名内部律师也将作为单独一方, 代表公共利益全程参加调查。

2.应诉

自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启动调查公告起20日内为应诉时间, 应诉方以书面方式应诉。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起诉方在起诉中同时提出了采取临时救济措施的申请, 则被诉方必须在申请送达10日内对此作出反应并正式应诉, 否则视为同意此申请。如无正当理由未能按应诉规定应诉则被视为放弃抗辩,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可以应起诉方要求立即采取救济措施。

3.披露

披露程序也就是各当事方获得信息、收集证据的过程, 披露方式包括书面证词、书面质询、出示书证、请求承认等。由于此类调查的时间比较紧, 如果调查过程为1年, 整个披露程序必须在5个月内完成。披露过程中, 行政法官可召开会议, 处理各种申请事项或要求获得更多信息。对于不按要求提供信息的,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可给予制裁。

4.听证

披露阶段结束后的1个月为听证准备阶段, 听证会可持续1天至几个星期。

5.裁决

听证会后, 各方有最多1个月的时间准备供行政法官裁决时考虑的证据和材料。行政法官有约60天时间对听证会当中提交的文件和证据进行考虑并准备作出初步裁定上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行政法官的裁决包括被诉方是否违反了“337条款”, 并规定被诉方如希望在总统审查期间继续进口需缴纳的保证金数量。如果案件不涉及上述4种知识产权, 行政法官还须裁决国内产业是否受到了损害。同时, 行政法官还会就救济措施提出建议。

6.上诉

对于最终裁定的上诉由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负责审理, 各方必须在作出最终裁定60日内提出上诉。

二、我国遭受美国“337调查”的状况分析

(一) 我国受“337调查”的基本情况

1986年12月, 美国对原产于中国、韩国和希腊的皮毛衣类产品发起了第一起涉及我国产品的337调查;2001年前, 美国对我国发起的“337调查”共14起, 主要产品有毛皮大衣、牙刷及包装、双柄中央水龙头、节能集成电路等, 涉及到的行业主要是纺织、轻工产品与少量的小机电产品。加入WTO后, 美国加大了对中国产品“337调查”的力度, 共有85起, 其中机电类59起, 占总案件数的60%以上。位于第二位的则是化工类, 在总案件中, 所占比例也能达到13%。截至2010年4月, 美国对华发起337调查已达99起, 我国已连续6年成为遭遇337调查最多的国家, 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我国有出口成长潜力、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产品, 调查的理由单一的专利侵权向商标、商业秘密、外观设计扩大 (见表1) 。

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网站资料整理。

(二) 我国企业遭受“337调查”原因

“337条款”是在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历史背景下被写入《1930年关税法》。1969—1970年的美国经济危机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美国贸易逆差, 则使“337条款”成为新时期美国实施贸易保护的重要法律工具。2008年,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337调查”具有便于操作、认定门槛低、原被告成本极不相称、风险范围难以预见、见效快和杀伤力更大等特点, 是美国阻碍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重要手段。

另外, 中国企业缺乏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我国许多厂商非常注重提高外销产品的质量, 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新技术, 但这些新技术作为企业的创新很少申请专利保护, 更谈不上在美国申请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另一方面, 在进入美国市场之前, 中国企业缺少对市场的深入调查, 对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有哪些知识产权, 自己的产品会不会对其产生侵犯等这些问题不甚清楚。这就意味着如果这些技术与美国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相类似, 就很容易遭到美国知识产权所有人根据337条款提出指控。

(三) “337调查”对我国的影响

如果USITC经调查认定进口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侵犯了知识产权, 其有权采取排除令, 即禁止货物进口到美国。这种排除令可以仅针对被诉方的产品, 也可以针对所有侵权产品, 非当事方生产的也不例外, 这一措施直接导致我国对美出口下降、企业蒙受经济损失、国际竞争成本提高。

1.阻碍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337调查”涉及的行业较为集中, 主要是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在美国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的高端产业, 这些产业包括电子、化学、轻工、机械、汽车和皮革等。“337调查”给中国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造成了阻碍。

2.波及同行和上下游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337调查”的对物管辖权, 使美国知识产权权利人可将所有与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相关联的当事人作为打击对象。一旦被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采用普遍排除令, 即使没有被列入诉讼名单的产品, 只要直接或间接出口至美国, 甚至包括这种产品的下游产品以及上游的零部件产品均可能属于被禁止进口的范围, 从而失去美国市场。

3.增加了企业的应诉成本

美国对中国提起“337调查”的理由中绝大多数是基于专利权, 但已有案例表明, 商标、版权和商业秘密, 乃至于商业外观都已成为“337调查”的起诉理由。“337调查”涉及的问题专业性强, 应诉门槛高,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相关经验, 在应诉过程中需要支付昂贵的律师费和专家费, 让企业处于两难境地。

三、我国应对“337调查”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 案例背景与案情介绍

美国嘉吉公司和江苏南通医保保健品公司都生产素食氨糖。江苏南通医保保健品公司经过10多年努力, 自主研发出的先进的素食氨糖提取技术, 年生产能力达1000吨, 销售额近1亿元。嘉吉公司最初希望收购南通医保, 使其成为自己的生产基地、供货商。但合作谈到一半,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了, 巨大的成本让嘉吉放弃了合作计划, 同时又不想放弃其垄断地位。为阻止南通医保进入美国, 嘉吉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请“337调查”。

2009年2月26日美国ITC依据美国嘉吉公司的申请, 对江苏南通医药保健品公司生产的“素食氨糖”开始立案调查。美国嘉吉公司指控以南通医保公司为第一被告的6家被告公司在美销售的“素食氨糖”侵犯了其相关专利, 要求ITC开展调查, 禁止该产品进入美国市场销售。

(二) 应诉过程

南通医保公司在我国商务部、省市外经贸主管部门和市政府的支持下, 聘请美国处理“337”案件的专业律师和国内律师组成律师团应诉, 并聘请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作为专家证人。律师团从国际文献中收集了大量证据, 并整理出近万页的技术材料;专家证人经全程考察生产过程后认定, 南通医保公司生产工艺与嘉吉公司所申请的专利有根本差别, 南通医保邀请权威专家、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著名教授, 作为中方专家证人到访生产基地, 认定南通医保的生产工艺与嘉吉专利有根本差别, 并向ITC提交了“生产工艺不侵权”的专家报告。同时, 中美律师团从国际文献中整理了近万页先知技术材料, 以推翻嘉吉专利。在质证阶段, 中方质证时拿出了300份材料、12箱证据。嘉吉公司被迫于2009年6月底无条件撤诉。

(三) 案例评析

本案是中国企业在“337”调查应诉史上“结案迅速、成本低廉、结果有利”的第一案。南通公司接到调查通知后, 积极主动地开始应诉, 大量收集证据, 组织应诉。此案胜诉, 大大提升了南通医保的国际知名度。之后, 南通医保的订单迅速增加。为满足市场需求, 南通医保已开始新建工厂, 进一步提高出口数量。

四、我国应对“337调查”的策略

(一) 提高对“337条款”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积极拓展应诉渠道

通过对江苏南通医保保健品公司积极应诉的成功经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提高对“337条款”的理解, 积极拓展应诉渠道是应对美国对华调查的关键。事实上, 20世纪80年代日本是美国337调查主要被调查国, SONY、东芝、日立、TDK都曾是经常被调查的对象, 经历了从最初大量“诉讼缺席”, 到频频应诉, 后来开始大量在美申请专利利用337调查的阶段, 如今日本大规模起诉仿冒其产品的美国和中国企业。

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经验, 企业接到“337调查”的通知后, 应当在第一时间对此事的利弊做出正确的权衡, 选择应诉或不应诉究竟会对企业将来市场的开拓和经营产生怎样的影响。例如, 从资金角度, 如果企业选择应诉则需要支付200万美元的律师费, 那胜诉或败诉后, 所产生的收益或造成的损失能否与先前支付的200万美元达到收支的平衡等, 都应予以充分考虑。从时间角度, 由美国ITC发起的“337调查”法律程序严谨细致, 时间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规定, 一般都需要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如果被诉企业的产品在当地市场的黄金销售期只有一年, 就可以考虑放弃应诉。另外, 相关部门应当组织对“337条款”内容的学习与培训, 深刻理解该调查的实体要件与程序要件, 在遭到调查时能迅速做出反应。

(二) 强化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 建立出口前的知识产权审查机制, 防范风险

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 应当强化知识产权意识, 企业在国内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后, 一定要到出口的终端国家, 比如美国、欧洲等所在国同样申请专利。因为专利的保护受地域限制, 在出口国申请专利并不意味着在进口国内受到专利保护, 美国仍可能以侵犯美国知识产权为由提起“337调查”。出口企业应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尤其是以OEM、ODM方式出口的外贸企业, 应注意下单的外商是否拥有该产品的商标、专利、著作权等权利的证明文件。若外商既非权利人又无适当的授权证明文件, 则应考虑法律风险, 应在合同中订立任何有关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都应由该外商负责并赔偿己方损失的条款。

(三) 政府应建立应诉受益激励机制, 建立产业专利预警制度

政府应建立应诉受益激励机制, 从政策和制度上引导和支持企业积极应对“337调查”。“337调查”应诉门槛高, 涉及的问题专业性强, 应对调查所需的律师费和专家费昂贵, 如江苏南通医保在2009年的应诉中花费调查费50万美元, 这与其他的应诉企业相比花费较少, 但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说, 也是一个不菲的应诉成本。国家可以通过在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应诉基金分配、政策性信贷支持等方面支持、激励企业积极应诉, 否则面对巨额的诉讼费用, 有的企业只能选择放弃应诉。

政府可以在宏观上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及时通报企业并与美国政府、商会、企业沟通, 密切关注和跟踪国外政府的相关信息, 防患于未然。另外, 可以考虑将预警机制设在国外, 及时洞察发起调查的理由和缺陷, 从而抓住要害予以反击, 提高应对效率。

(四) 借鉴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经验与策略,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我国加入WTO后, 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参与应诉国际贸易争端, 可以起到引导、团结、凝聚各企业的作用, 行业协会还可以通过同业专项捐款或建立行业应诉专项基金的方式, 弥补单个和少数企业巨额应诉资金不足的难题, 这样既能节约企业单独应诉的成本, 又能提高成功的概率。

首先, 行业协会可以成立专门机构, 收集与分析历年相关产品的情况, 发现异常便要特别关注。密切关注和跟踪国外政府的相关信息。其次, 行业协会在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中发挥引导和协助作用, 支持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组织企业进行联合研发, 并在单个企业有困难时, 牵头建立专利等知识产权权利机制。第三, 建立规范的对应人员培训机制。定期邀请相关方面专家、学界学者、其他人士为企业讲解介绍337条款制度, 并培训应对337调查的相关人才。第四, 行业协会还应加强在应诉阶段协调组织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晔.中国DVD等遭遇美国337条款制裁甚于反倾销[N].解放日报, 2004-10-08.

[2]张路.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动向及其特点[J].对外经贸实务, 2005 (9) .

[3]柳剑平, 郑绪涛.中美贸易摩擦的未来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J].湖北大学学报, 2005 (4) .

[4]李亚茹.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原因[J].经济论坛, 2007 (20) .

[5]中国贸易救济网http://www.cacs.gov.cn/De-faultWebApp/index.htm.

中国电池业首胜美337调查 篇8

劲量索赔100万美元

“团结就是力量。”是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秘书长王敬忠一直秉承的坚定信心。在美国3 3 7调查中大多数被告都会失败, 就是因为每次调查都针对好几个企业, 而很多企业怕麻烦, 总想着搭便车或庭外和解, 因此使应诉联盟四分五裂、不战而败。而此次中国电池业不但面临着对自己息息相关的“普遍排除令”, 且在政府和协会的支持下团结起来。“劲量的和解条件是要我们赔偿专利费用100万美元。更无法忍受的是, 我们还要对出口美国的每只电池付专利费3美分, 而出口美国电池的利润仅仅1美分, 相当于不让我们进入美国市场。”

高额应诉费用是另一个导致被告企业难以团结的关键原因。对此, 王敬忠表示, 此次诉讼费用约300万元, 这对于年出口额才几百万美元的碱锰电池行业来讲绝对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当时协会建立了一个包括中国、日本、新加坡电池企业在内的“应诉联盟”, 以企业出口份额、产能为标准, 让企业共同分担诉讼费。被诉企业一共承担70%费用, 没有被诉的企业承担30%费用。

“我们曾联合被诉外企让其搜集证据, 但后来劲量把包括金霸王在内的一些被诉企业收买了, 并与之签订了信息资源不能与中国共享的协议。美方因此认定我方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收集到证人证据, 将不战而败。”王敬忠谈起案件细节时候显得有点激动, “我们只好动员中国企业, 直到出庭前一天才把证据搜集好。”

337调查, 我国的首次胜利

“2002年以来, 美国已对我发起337调查60多起, 中国连续5年成为遭受337调查最多的国家。其中60%以上的案件针对机电类产品。2007年美对我发起的337调查占美同期立案总数的50%以上。”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李玲表示, 今年以来, 美企已连续对我提出4起337调查申请。然而中国电池是唯一以强硬态度胜诉的。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壁垒调查处处长郭中认为, 本案最终胜诉保障了我国电池及下游产品的正常对美出口, 也遏制了原告滥用知识产权的势头。

“劲量在此次诉讼中的失利让其失去的不只是对中国企业的权利要求。”一直跟踪并代理此案的美国霍金豪森律师事务所邹国荣律师说, “由于其基础专利被判无效, 该公司每年借此从全球各国电池巨头手上收取的数千万美元的专利许可使用费也将化为泡影。”

此次的337电池调查案中, 中国企业始终坚持以充分和有力的证据, 证明原告专利无效, 表明中国企业没有侵权。而美国I T C的终裁充分肯定了中国企业的立场, 并为中国企业继续对美国出口无汞碱锰电池扫清了障碍, 保护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事实再次证明, 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 中国企业只有拿起法律武器, 积极应对, 才能更好地维护和捍卫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

(来源:南方都市报)

链接:

企业应对“337调查”攻略

何为“337条款”

美国“337条款”是指ITC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 对不公平的进口行为进行调查, 并采取制裁措施的做法。

该条款禁止一切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这种不公平行为具体是指:产品以不正当竞争的方式或不公平的行为进入美国, 或产品的所有权人、进口商、代理人以不公平的方式在美国市场上销售该产品, 并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损害威胁, 或阻碍美国相关产业的建立, 或压制、操纵美国的商业和贸易, 或侵犯合法有效的美国商标和专利权, 或侵犯了集成电路芯片布图设计专有权, 或侵犯了美国法律保护的其他设计权, 并且, 美国存在相关产业或相关产业正在建立中。

实践中, “337调查”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如果ITC经调查认定进口产品侵犯了美国的知识产权, ITC有权采取有限或普遍排除令、停止令和救济令等措施。

“337调查”在中国

近年来, 美国对我国的“337调查”案件增长非常快。我国已成为美国“337调查”的主要对象和最大受害国。涉案产品涉及的行业集中在电子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皮革工业等。

“337调查”一方面影响我国企业对美国市场的出口、扩展市场占有率, 另一方面也成为美国国内企业打击我国竞争者的一种比较隐蔽的非关税壁垒手段。近年来, 我国企业频频遭遇这只拦路虎, 除个别案件达成和解外, 其余几乎都铩羽而归, 就算是最后和解也因为没有筹码而被迫以支付高额的专利许可费收场。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国内企业和行业对美出口, 有的甚至完全失去了美国市场。

频繁的“337调查”已给国内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成为制约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在“337调查”面前, 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很少在国外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长期以来以跟踪模仿为主使得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严重不足。另一方面, 受到“337调查”时, 企业应诉不积极。面对“337调查”, 国内企业通常有“五怕”:怕官司、怕花钱、怕麻烦、怕责任、怕吃亏。从1986年开始, 我国企业遭遇美国“337调查”, 大部分企业选择了不应诉, 企业因此被缺席判决, 导致多个行业出口的大门被关闭。

由于对这种声势浩大的国际官司不熟悉, 我国的生产或出口企业不知如何应对, 因此大多数企业采取回避态度。而依据“337条款”, 如果被起诉企业不应诉, 则属自动败诉,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发出“永久排斥令”, 使得被诉国所有生产该产品的企业都无法进入美国市场。1996年“多功能便携工具案”就是由于所有中国被告方没有出庭, ITC缺席判决并做出了“普遍排除令”的裁定。

从诉讼费用来看, 反倾销的律师费用通常为几万至几十万美元, 而“337调查”的律师费则是反倾销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一起案件往往要拖好几年, 企业为此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为我国企业应诉设置了极高的门槛。

美国公司由此认为, 几乎没有中国企业会在“337调查”中进行抗辩, 这也促使更多的其它美国本土公司和外国公司对中国企业提起“337调查”, 并理直气壮地申请“普遍排除令”, 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为“337条款”的牺牲品。

勇敢面对, 敢于承担

面对“337调查”, 中国企业当如何应对呢?

第一, 要重视技术创新,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企业应尽快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战略。从应对危机的策略来看, 企业迫切需要提升科技产业专利诉讼谈判与侵权判断能力, 强化产业专利攻防力。从长远发展战略来看, 企业需要累积专利筹码。在产品出口前, 国内企业应当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进行有关的知识产权调查, 即相关产品会不会侵犯在进口国有效的知识产权。企业可以考虑在美国注册商标、专利与著作权, 运用美国法律防止其它业者的不公平竞争行为, 保护自己的权益。

第二, 一旦涉案, 企业要积极及时应诉, 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如果被诉企业不应诉,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缺席裁决认定起诉书中的事实成立, 把被诉企业的涉案产品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如果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应调查申请人要求裁决发布无限驱逐令, 那么, 所有涉案产品对美出口都将会被禁止, 进而影响整个行业。实际上, 在2003年美国劲量与E Veready指控中国24家企业侵犯其无汞碱性电池专利一案中, 未被列为被诉企业的其他电池企业就承担了部分诉讼费用。

第三, 要重视发挥行业组织和政府的作用。面对国外日益频繁的“337调查”, 仅依靠一家或几家企业单打独斗难以承受, 需要全行业、产业甚至政府共同应对。在应诉美国碱锰电池调查案过程中,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探索了一条“企业为主、协会牵头、商会配合、政府支持、选好律师”的应诉工作模式, 充分发挥了企业为主体, 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

苹果公司遭遇“337调查” 等 篇9

本报讯 9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应摩托罗拉移动公司要求,对美国苹果公司无线通信设备、便携音乐与数据处理设备、计算机及其部件发起“337调查”,以确定是否存在专利侵权行为。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表声明说,涉案产品主要是苹果公司的iPhone、iPod、iPad和个人电脑,美国摩托罗拉移动公司要求启动“337调查”并发布排除令和禁止

令。

微软专利授权推动RIM股价上涨2%

本报讯 9月19日,RIM宣布已经与微软签订专利授权协议,获得该公司的文件系统技术。受此消息影响,RIM在纳斯达克的股价上涨2.3%,至7.42美元。微软表示,这一文件系统技术能扩大闪存设备处理文件的大小,并缩短文件读取时间。这一技术也带来了在多款不同设备之间无缝传输数据的功能。

美国传统电视用户减少

本报讯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近日发布报告称,虽然放弃传统电视服务的美国家庭人数仍在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使用电视机。尼尔森的报告显示,美国大约有500万家庭不再通过天线、有线或卫星收看电视节目,但其中有3/4仍在继续使用电视机。2012年前3个月,全美消费者观看传统电视节目的时间同比减少约2%。

韩国将全面推广数字化教学

本报讯 近日,韩国政府推出“智能教育”计划,拟于2015年前全面推广数字化教学。仁川重锡中学是韩国数字化教学方式第一批试点学校之一。教室内没有黑板、纸张或者笔,取而代之的是一块白色屏幕、台式计算机等数字产品。使用数字化课本时,可以便捷地融入视频、照片等多媒体手段,但数字化课堂很容易造成眼睛

337调查的介绍 篇10

关键词:贸易摩擦,337调查,主成分分析

一、美国对华337调查现状

1986年12月, 美国对原产于中国、韩国和希腊的皮大衣及皮毛类产品发起337调查, 这是美国发起的首起涉华337调查案件。从1986年12月, 截至2012年底, 美国发起的涉华337调查案件共计177起, 占美国1986年之后337调查总数 (621起) 的28.5%。从图一中可以看出, 中国遭受的337调查案件数量增长迅猛, 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 涉华337调查数量占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并且在2007达到顶峰 (61.3%) 。不过, 在2014年上半年,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发起337调查17起, 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7起;其中涉及中国产品6起, 占立案总数的35.3%。 (见图1)

此外, 专利侵权一直以来就是美国启动337调查的最主要诉由。同时, 中国企业涉案产品结构不断升级。1998年以前, 美国337调查涉华的涉案产品主要是轻工业产品;1998年之后, 被调查产品开始涉及更多制造行业领域;如今涉案行业则是以机电产品为主。在2014年上半年的6起案件中, 5起系机电产品, 涉及声磁电子器件、无线设备、硒鼓、集成电路等, 1起为医药化工产品甲磺草胺。

二、美国对华337调查的原因分析及假定

(一)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

自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后, 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 加之2007年10月美国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摧残, 美国金融瘫痪, 企业倒闭, 失业人数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高记录, 促使美国政府本能地采取贸易保护主义, 对外转嫁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 在全球范围内加大贸易摩擦力度, 转移美国国内视线并保护国内就业。因此有假设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将加剧美国对华337调查。

(二) 中美贸易失衡

国际产业结构和分工格局的大调整, 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使得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越来越严重, 而美方对巨额贸易逆差的担忧, 使其频繁通过贸易摩擦来试图缓解这种情况, 所以中美贸易失衡成为美国对华337调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假设二:中美贸易越不平衡, 美国对华337调查越加剧。

(三) 美国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调整,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产品所含技术含量提高的同时, 中国也逐渐通过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方式提高国家出口产品形象。然而, 这种转变和提升客观上对美国的再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产生了威胁, 因而美国直接或间接地遏制中国的经济和出口发展。因此有假设三: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以及中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 会加大美国对华经济的遏制, 加大美国对华337调查。

三、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

(一) 变量的选取与样本数据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 我们查阅了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官网、中国人民银行官网、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以及《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年报》等官方网站和文件, 文中所有样本数据都来自这些权威数据库。本文主要从贸易保护主义、贸易失衡以及遏制中国发展三个角度研究涉华337调查的原因。选取的解释变量有:1.贸易保护主义:采用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发起的337调查数量 (X1) 和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 (X2) 来衡量这个指标。2.贸易失衡:拟采用中美贸易差额 (X3) 和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额 (X4) 来衡量这个指标。3.遏制中国发展:本文采用中国向美国申请发明专利的申请量 (X5) 和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出口额比重 (X6) 来衡量这个指标。

本文所假定的指标代码和指标名称列于表1, 原始数据列于表2。

(二) 相关系数检验

由于选择的影响因素较多, 所以在进行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估计模型之前, 应该先分析各个因素与被解释变量涉华337调查数量之间的关系, 以及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所以对数据进行相关系数检验, 结果如表3所示。

计算结果表明, 除了表示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指标X6之外, 其他因素与美国对华337调查数量高度相关, 但是其他解释变量之间也是两两高度相关的, 存在较为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所以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来进行数据处理。

(三)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回归是根据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原理、用于处理多重共线性模型的一种新的参数估计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主成分分析将解释变量转换为若干个主成分, 这些主成分不同侧面反映了解释变量的综合影响, 并且互不相关。因此, 可以将被解释变量关于这些主成分进行回归, 再根据主成分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求得原回归模型的估计方程。

由于关系涉华337调查数量情况的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 (由表3得出) , 从而较难对各个原因因素对涉华337调查数量情况的影响做出定量、明确的判断, 所以需要进行主成分分析, 将X1, X2, …, X6这6个指标进行降维, 从而进行简洁、有效的分析研究。

1、对各指标作标准化处理

2、提取主成分

利用Eviews 5.0软件, 首先求得NX1, NX2, …, NX6的相关矩阵R, 再求得R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以及贡献率, 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 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已达91.28%, 而第三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仅有4.47%, 所以可以考虑只取前面两个主成分, 可分别表述为:

从主成分中各变量的系数值可以看出, 第一主成分Z1主要反映了NX1, NX3, NX4, …, NX6的变化的影响, 而第二主成分Z2在变量NX6上有很高的负载荷, 而在其余变量上有较小的正载荷 (除NX3为很低的负载荷) , 可以认为这个主成分是用于度量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对美国对华337调查的影响。

于是将标准化后的YZ关于Z1, Z2回归, 得:

值得注意的是, 主要反映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X6的第二主成分Z2的t检验并不显著。结合前面表3的相关系数检验结果, Y与X6的相关系数只有-0.097710, 似乎应该将X6 (以及Z2) 从模型中剔除。对此需要做进一步分析, 在中美贸易的前期, 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偏重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口主要偏重于中、高技术型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科研越来越重视, 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出口, 这种转变和提升客观上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提出的再工业化的经济复苏战略产生了威胁, 所以美国会企图遏制我国的经济发展, 对涉华337调查产生影响。因此, 在分析涉华337调查的原因和趋势时, 应该考虑我国的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另外, 如果在主成分回归中只保留了Z1, 则其贡献率只有71.79%, 不能充分反映各因素变化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 模型还是应该保留Z2 (以及X6) 。

3、最终模型

在Eviews软件的数组窗口中利用描述统计命令得到各个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 (表5) , 可以求得美国对华337调查数量的原因因素模型为: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是美国对华337调查的原因之一

国际金融危机后, 发达经济体的实体经济受到重创, 同时它们也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虚拟经济无法持续支撑经济的健康发展。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再工业化的经济复苏战略, 强调重振美国制造业, 增加就业回归经济实体。

从最终模型中, 可以看出, 美国对全球各国发起的337调查数量逐年增加的同时, 美国对华发起调查的比重更是逐年激增。此外, 随着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减少, 美国的再工业化政策势必会加大对其国内市场的保护, 加之美国是中国出口的最重要目标市场, 也还将会通过出台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 来控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量。

2、中美贸易失衡导致美国对华337调查日趋加重

中国已经成为许多制造品的首要装配基地, 而这又主要是由于外国企业将其装配业务从亚洲其他地区转移到中国所致。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全球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产业分工不断深入的国际背景下, 伴随着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而来的是中国加工贸易方式的形成。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而国际产业的转移, 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的转移, 使中国进口原材料、零配件与出口市场相分离, 这样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商品“加工工厂”。从2001年以来的中国海关统计资料可以看出, 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一直以来占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的一半以上, 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

3、遏制中国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美国对华337调查的原因之一

从最终模型中看出, 我国向美国申请发明专利的申请量 (X5) 与美国对华发起337调查数量 (Y) 呈现正相关, 也就意味着中国向美国提出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越多, 涉华调查就越多。这一现状一方面使美国企业感到了市场竞争的压力, 另一方面中高端的知识产权产品创造的利润普遍高于低端产品。鉴于此, 对手就将337调查的矛头对准了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 希望借此事由来夺取市场、遏制中国发展。

然而从最终模型中X6的系数来看, 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似乎是与美国对华337调查数量呈现负相关关系, 但是这个指标并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从原始数据表 (表2) 可以看出, 这个用来衡量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指标X6在2002—2012年中的变化并不大, 只有小幅度的起伏, 尽管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额的绝对值是在逐年增长的, 但是其相对比例基本没有增幅。所以还并不能够说明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结构发生很大的转变。

(二) 建议

1、以互利原则为前提, 进行双边谈判协商

双边谈判是解决国际贸易摩擦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率的途径。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扩大和升级的今天, 为了避免涉华337调查的进一步扩大, 我国政府必须主动要求双边贸易谈判, 通过一定的妥协让步或是安抚措施的谈判, 去化解摩擦和争端。同时, 在寻求中美发展共同利益的基础上, 通过两国政府与高层之间的经济战略对话和谈判, 缓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气焰, 早日消除两国之间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构建更和谐的贸易关系。

此外, 我国曾经多次使用贸易安抚措施来缓解中美之间的紧张贸易形势, 为我国在双边贸易谈判时增加谈判力量。在中美贸易形势紧张、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现阶段, 我国依旧可以采取这个措施, 在必要时可由我国政府组成贸易谈判团, 从美国采购一大批商品, 缓解贸易顺差的过大, 为贸易伙伴带来贸易利益, 也可以为我国在贸易谈判时增强谈判力量。

2、鼓励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逐渐严重, 美国对华337调查已经影响到我国部分行业商品的贸易开展, 我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扩大商品销售。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 扩大对外直接投资,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的同时, 以投资替代贸易还可以避免一些贸易摩擦调查, 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

3、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与提高

近年来, 美国针对中国产品发起的337调查有一个明显的趋势:被调查的产品结构不断升级。涉案产品逐渐从1998的轻工产品和纺织服装转变为现在的电子产品和化学产品等, 电子产品和化学品等相对来说都是中国的比较劣势行业, 也是近年来频遭337调查的行业。所以, 我国只有实现产业结构的转移以及循序渐进地提升产业层次, 才能够提高贸易的收益并解决涉华337调查等贸易摩擦问题。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转移和提升, 需要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水平, 同时也要加快转变对美贸易发展方式, 扶持一些核心竞争力强的制造企业走出国门, 并调整好我国出口产品结构, 提高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比重。

参考文献

[1]赵卫亚.计量经济学教程 (第二版) [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自适应盲源分离算法下一篇:发展高科技促进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