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现象(精选6篇)
语义现象 篇1
一、引言
作为人类语言的特有特征之一, 模糊语义现象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许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就曾在其著作中论述过自然语言的不足;法国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伏尔泰曾说“世界上没有能够表达人类所有观念和感觉的完美无缺的语言”。另外, 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Anton Marty, 现代语言学家的鼻祖Saussure, 美国语言学家代表人物Bloomfield, 波兰哲学家Adam Schaff等都曾就语言的模糊性做过深刻的研究。在中国, 几千年前的《易经》一书中对于这种现象做了如下阐述“上下无常, 刚柔相济”;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王力、朱德煦等都做过精辟的论述, 尤其是著名学者赵元任所著的《汉语的歧义性》中 (1959) , 开门见山地提出要区别“歧义” (ambiguity) 、“笼统” (generality) 和“模糊” (vagueness) , 并且他还认为, “模糊”一词本身就相当“模糊” (赵元任, 1959) 。他的理论对今天的中国模糊语义的研究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尽管语言的模糊性受到人们的关注很早, 但直到1965年《模糊集》发表之后, 它才正式作为一种语言的本质特征被人们探讨。该文章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扎德教授 (L A Zadeh) 撰写, 堪称是模糊理论发展中的里程碑。扎德是使用“fuzzy”一词来表示模糊的第一人, 并且他还提出: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所遇到的客体, 通常没有绝对明确的界限 (扎德。1965) 。
语言学家对模糊集论也进行了探讨研究, 例如Lakoff (1973) 用模糊集论来阐释语义, 指出没有绝对的语义界限 (Lakoff, 1973) 。尽管模糊语义现象很普遍, 但直到今天, 对于模糊语义的研究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学者们仅仅停留在各自为阵的状态。因此, 继续模糊语义现象的深入探讨研究尤为必要。本文旨在从语用学角度讨论模糊语义的应用及其在应用过程中的指导意义。
二、模糊语义现象
每一种语言都是由具有一定含义的单词和句子所构成。每一个单词和句子又至少拥有一种意义, 有些词句甚至包括数种或者多种意义。英语就具有这样的典型特征。简而言之, 如果一句话或一段话语拥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含义, 这时就会出现语义模糊现象, 也就是我们常所说的歧义句。例如:
(1) Jim saw his duck.
该句可分为以下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用含义:
A.Jim saw him lower his head.
B.Jim saw the duck belonging to him.
歧义是英语中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 几个世纪以来, 无论是语言学家还是哲学家都不断地争论和探讨这一课题。人们通常认为模糊语义是消极的, 应尽量避免使用, 因为它会引起误会, 给人们的日常交际造成一定的障碍。M.H.Abrams把它描述为“文体中缺陷, 而不具任何文体价值” (a stylistic fault rather than a valuable poetic device) 。然而也有学者把歧义看作是语言的一种积极现象。古罗马修辞学家昆体良认为, 模糊语义是法庭上使用最频繁的武器 (a device frequently used and abused in courtrooms) 。William Empson说模糊语义是作者刻意使用来获得想要的修辞效果 (to enhance the value of the text) 的手段。
模糊确实会产生误解, 使语言使用者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但它同时也是语言的一种基本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平时说话中, 都存在许多句子。这些句子从语义角度上严格来说都是有歧义的、模糊的, 但句子存在的语境、词语的前后搭配和修饰、常识等都可以弥补被省略的信息, 从而消除歧义。
三、模糊语义的语用功能
一些需要传递准确无误信息的场合是不允许模糊语义或歧义出现的, 像政府公文、规章制度、商务信件、合同要约、以及科技论文等等, 这时就需要慎重选择词语, 避免采用松散的语句结构。大多数的多义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会自然消除歧义, 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 人们往往会借助手势、表情、语调、肢体来帮助自己给对方传递准确的信息。语用学不但研究说话人在说出一句话时所想表达的意思, 如“你真是个好人!”说话人到底是在赞美, 还是挖苦甚至是泄愤呢?这就要求听话人在说话人提供的有限信息基础上, 根据上下文及语境做进一步的信息加工来挖掘其真实意图。
在一些语用场合, 出于某种原因, 人们不愿直白地表示其真实意图, 而间接使用某些隐含歧义的词汇语言来表达。例如:
(2) A:Where can fish learn to swim?
B:In a school
这一对话的风趣、诙谐, 正是因为作者特别使用了school (1.学校;2.鱼群) 这个同形异义词。
(3) On Sundays they pray for you and on Mondays they prey on you.
这里的pray与prey也是一对同音异义词:pray是祈祷的意思而prey是掠夺他人的意思。在这里恰好形成了典型的pun——双关。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发现, 很多双关型的歧义句会使用同形或同音异义词或者多义词。
在一些语境下, 说话者经常有意识地运用歧义, 或者刻意曲解对方话语中有歧义的表达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特定目的。在这种情况下, 听话人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 却故意佯装没听明白以产生出异常的效果。如:
(4) Rhett goes into a restaurant and asks a waiter:“Do you serve crabs here?”
“Of course, sit down please, we serve everybody here.”the waiter answers.
很明显, 在顾客Rhett的言语中, “serve”是“供应、出售”的意思, 而在这里, 服务员口里所说的serve是“为某人服务”的意思。在英语中, crabs既可以表示一种菜肴 (螃蟹) , 也可以表示人 (Crabs) 。在这样特定的语用环境中, 服务员的一席话中微妙的幽默感给顾客带去了好心情。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模糊语义既可以丰富一个单词、短语以及小句的意义, 还在一些语用场合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并非出于无心, 而是成为有意的歧义, 是产生语用价值的不竭源泉, 故在近年来引起了各学科专家的广泛兴趣。模糊语义现象的研究在模糊心理学、模糊逻辑、模糊控制、文学分析、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的普及, 人机对话必将是模糊语义研究今后进一步拓展的方向。模糊思维是人脑的一大特有特点, 要使计算机能够模拟人的这种思维, 达到和人脑一样进行模糊判断、模糊分析和模糊推理的水平, 必须依赖模糊语义学的发展, 构建一个完整的模糊语义学理论体系指日可待。
摘要:模糊性是语言的一个特点。尽管在实际交际中会导致困惑与不解, 它的修辞功能却不能忽视, 本论文旨在从模糊性的语用功能角度探究模糊语义现象。
关键词:模糊性,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1]毛茂臣.语义学:跨学科的学问[M].学林出版社, 1987.
[2]石安石.模糊语义及模糊度[J].中国语文, 1998.
[3]石安石.说歧义[J].中国语言学报, 1998.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5]Leech, Geoffrey, 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6]Empson, William.Seven Types of Ambiguity[M].London:Chatto&Windus, 1953.
[7]Lakoff, G..A.Note on Vagueness and Ambiguity[J].Linguistic Inquiry, 1973.
[8]Zadeh, L.A.Fuzzy Sets[J].Information and Control, 1965.
[9]Zadeh, L.A.Quantitative Fuzzy Semantics[J].Information Sciences, 1971.
语义现象 篇2
摘要 :英汉民族的历史、文化、政治、教育、宗教、习俗和社会环境等有很大的差别。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词语用法在许多方面存在非对等现象,甚至同一个词语的表达形式在表面意义上大相径庭。有时候同一个事物,由于地域、视觉、兴趣以及认知方法等的不同,赋予它的理据也不同。
关键词 :民族文化;语义差异;理据
一、引言
不同民族的人对事物的认知方式直接影响着母语词语的创造。而这些词语的趋向性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异民族不同的认知特点。比如,汉语中的称谓具有“从子称谓”、“从夫称谓”的习惯。他们的文化表现在看重个人本位,也就是突出“自我”。这种差别在运用称赞语时尤为明显。汉语的称赞语一般是以“你”或“你的”开头,而英语称赞语主要是以I(我)开头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往往反映了语言意义的差异。
二、英汉民族文化语义相悖的特点及理据
1、时间概念的差异 在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对时间尤为重视。但time一词在汉英两个民族中的认识和利用上有很大差异。中国人虽然也很珍惜时间,但在具体利用时间上有比西方人更多的不守时或者浪费现象。而英美人最讲究“守时”,而且习惯于一个单位时间内有效地作好一件事,不轻易浪费时间。因此特别讲究计划的周密性。
2、道德观念的不同 英美文化的主线是个人本位或者权利本位,而汉民族文化的主线是人伦本位或义务本位。西方人时刻不忘捍卫个人权益,一方面他们注意不侵犯他人权益,另一方面一旦个人权益受到侵害,就要据法力争,上法庭打官司。然而,中国人有不少矛盾和纠纷,可通过居委会或派出所协调解决。当然,中国是个法律比较健全的大国,同样以法治国,但在育人方法上却首先继承了“向榜样学习”的传统美德。然而,在英美文化中,个人本位、权利本位必然事事服从律令。他们认为,没有一套严格周密的法令法规,个人权益就不可能得到保障。这句话断言美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法律保护和规范全体美国人民的行为和道德。所以,morality 表现出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育人方式和道德观。
3、自然环境的区别 不同的地域气候造成某些词语的不同内涵。比如,“西风”一词在汉语里用来象征衰败,有时预示黑云暴雨的到来,或者给人一种冷飕的感觉。而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这首诗无疑刻画了“西风”的力量和魅力,表达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这种不同的认知方式无疑不和一个民族所在国家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
4、数目习俗的差异在语言交际和使用中,一些数字成了人们衣食住行、社交往来和兴隆生意的法门。虽然今天的科学发达,社会日益进步,人们的迷信思想程度大量削弱,但他们的.宗教和政治信仰,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依然紧系着吉利和灾难。他们把某些数字看成“吉祥”或“厄运”的象征。然而,这些数字所包含的信息在汉英两个民族文化中有异常差别。比如,中国人一般喜欢双数,从古以来就有“双喜”一说。有些爱讲究的人在碰到自己特别满意的物品时,哪怕多花点钱、哪怕是多余的东西,也要买上一对,或者多双数。英美人则不一定,他们通常把英语中的two 看成不吉利的数字,有的人甚至十分忌讳这个数,因为它源自die(骰子)的复数dice,而die 有“死”的意思。
5、视觉因素的差异 从共时角度看,英汉民族给同一事物的命名也是从不同的视角而为。汉语中的“银河”,英语叫做the Milky Way。然而,汉语“银河”既不是银,也不是河,而是采用了与同样的理性意义相匹配的内部形式来构成这个词,即“银色河流”。银河又叫天河,意即在天之河。天河固然与牛奶无关,也不是一条路,但为什么英语叫milky way 呢?这得追本溯源,古希腊人认为,天河是天上的一条道路,是泼在那里的牛奶形成的,故称它为glacticos,意思是“牛奶的”。这些例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英汉两个不同民族对事物的形象和特征的认知观。也体现了异民族文化词语的多源性或排他性特征。
三、结语
英汉文化认知差异以及语义相悖现象远远不只上述各种情况,但这些例证足以说明汉语语言的博大精深和英语词汇的奥秘。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在许多方面存在的语义不对应甚至相悖的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看,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英汉各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因而使这两种语言形成它自身 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所以,两种语言之间的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对等就必然显得少见,在许多情况下语义出现很大差异甚至对立也就不足为奇。但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并不断探索这些语言特征。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语义现象 篇3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经典的花园小径句:
(1) 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
这个句子虽然合乎语法, 但我们却几乎不可能理解它, 因为当我们读该句时, 首先会建立起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这样一个句法结构, 其中“raced”作为该句的主动词。但当我们看到“fell”一词时, 便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这个句子结构根本没有多余的空间来接纳fell这个词, 我们只好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分析这个句子。在正确的句子解读中, fell才是该句的主动词, 而“raced past the barn”是一个附加在名词“horse”后经过省略的定语从句, 这种现象便是“花园小径现象”。
花园小径现象 (garden path phenomenon) 最早由心理语言学家T.G.Bever在The Cognitive Basis for Linguistic Structures一文中提出, 并对其定义进行了界定:“对一个句子按常规方式理解, 直到句子后面才发现理解有误, 然后回到分叉点对输入的语言重新进行处理, 采用非常规的方式才能达到理解的目的。”冯志伟和许福吉 (2003) 对这种语言现象给出了非常形象的描述:“正如我们走进一个风景如画的花园, 要寻找这个花园的出口, 大多数人都认为出口一定应该在花园的主要路径的末端, 因此可以信步沿着主要路径自然而然地、悠然自得地走向花园的出口, 正当我们沿着花园中的主要路径欣赏花园中的美景而心旷神怡的时候, 突然发现这条主要路径是错的, 它并不通向花园的出口, 而能够通向花园出口的正确的路径, 却是在主要路径旁边的另一条几乎被游人遗忘的毫不起眼的荒僻的幽径。”
二、导致“花园小径句”的句法因素
1. Kimball借助一组句法分析机制的策略来解释
“花园小径”现象。他认为, 句法分析有两个层次: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而他的句法分析主要基于表层结构。Kimball提出了七项句法分析原则, 其中有三项和花园小径现象密切相关:
(1) 两句子原则 (the principle of two sentences) :该原则认为人的大脑通常一次只能分析两个S节点的句子 (从句) 。即处理句子结构的短时认知记忆承载量最多为两个句子 (从句) , 超负荷易丢失信息。比如:
(2) Even though American and British troops have found a few chemical weapons which are forbidden from developing in Iraq, George Bush insists that there must be nuclear reactor in Iraq is confirmed wrong.
根据两句子原则, 附带双从句的主结构开放至reactor闭合, 以减轻超双句后短时记忆压力, 从而导致无法理解后面的“is confirmed wrong”, 花园小径现象便由此产生。
(2) 右结合原则 (the principle of right association) 。在语言逐词输入的过程中, 人们倾向于把每一个新进入的词与已经建立起来的树形结构中的最低部分 (或最右边的部分) 相结合。或者说将新进入成分附在已建相邻的非终点的节点上。例如:
(3) John figured that Susan wanted to take the train to New York out. (John估计Susan要坐火车到纽约) (桂诗春, 2000)
根据右结合原则, 介词“out”易被理解为与“take the train to New York”的最低的VP节点相结合。但当意识到这种理解有误时, 才发现“out”本应该连接到“figured that Susan wanted to take the train to New York”这一VP节点, 因为figure out (估计, 断定) 才是唯一正确的解释。
(3) 早关闭原则 (the principle of early closure) 。在语言输入过程中, 当进入的句子成分已构成一个短语时, 应尽早将其关闭。例如:
(4) The young woman accepted the valuable prize had to be returned to the organization.
根据早关闭原则, “The young woman”可以组成一个NP结构, 听话者会把它尽早关闭, 然后, “accepted the valuable prize”可以组成一个VP结构, 听话者又把它尽早关闭, 新的成分“had to be returned to the organization”被关闭在外, 于是我们发现句中还有一个功能无法解释的动词had, 花园小径现象由此产生。这句话的理解应为“The young woman accepted[ (that) the valuable prize had to be returned to the organization].”。
2.
Frazier和Rayner针对“花园小径句”提出的句法分析策略包括最少结点原则 (minimal attachment) 和迟关闭原则 (late closure) , 也可以用来解释花园小径现象的触发因素。
(1) 最少节点原则规定, 当新进入的语言成分可以挂靠两个或两个以上节点时, 应该选择已经确定的节点作为挂靠对象, 并使树形结构保持最少数量的节点:例如:
(5) I kissed Joan and Mary laughed.
我们既可以将连词“and”理解为连接两个名词“Mary”和“Joan”作动词“kiss”的并列宾语, 又可以理解为连接两个并列的简单句, 但是根据最少节点原则, 新进入成分Mary应该选择已经确定的节点, 即“kissed Joan”这一VP节点作为挂靠对象, 这样便无需新的节点, 但这正好把我们引入了“花园小径”。
(2) 迟关闭原则规定, 只要符合语法, 句法处理机制就应该允许新进入的语言成分依附在当前的成分, 即当前的成分必须保持“开放”状态, 允许后面的成分进来。例如:
(6) Since Jay always jogs a mile seems like a very short distance to him. (桂诗春, 2000) (因为Jay总是短跑, 一英里对他来说似乎是一段很短的距离)
根据迟关闭原则, 在处理该句时, 我们倾向于由“jogs a mile”建立起一个VP结构 (实际上jogs和a mile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clause) , 当我们读到“seems”一词时发现该词既无法融进我们已经建立的结构中去, 又不能做下一个分句的主语, 所以该理解有误, 只能回过头去重新分析, 从而导致花园小径现象。
三、导致“花园小径句”的语义因素
英语中有很多一词多义现象, 一个词又可以有不同的义项和词性。影响人们对词汇意义理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词汇在使用中出现的频率。因此, 可以推断, 对多义词而言, 使用频率较高的义项会更容易被人们识别出来, 而使用频率较低的义项则不能被人们迅速识别出来。当有多个义项的词在某一语境下出现, 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其使用最多的意义或者最熟悉的意义, 但当按照这一意义进行理解时, 才发现这种理解是行不通的, 转而对其进行其他意义的理解。例如:
(7) The old man the boat.
本句中“man”是一个多义词, 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 但人们最先想到的义项是“n.人、人类”, 按照这一意义继续深入理解该句, 大多数人都会以为“the old man”是一个NP, old是形容词, 修饰名词man。但是当继续往前读, 句子中出现“the boat”时, 便会理解不通, 我们无法正确分析句子的意义和结构, 因为句子缺少谓语动词, 只能转向该词的另一种意义“v.为……配备人员”, old不应该理解为形容词而应该将其和the放在一起理解, 因为在英语中“the+adj.”可以表示一类人, 故这里the old指“老年人”, 作句子的主语, 而man作句子的谓语, 意思是说“船员都是老人”。按照这一意义来理解完全可行。在这个例子中, 由于人们处理句子时倾向于选择多义词最常见的义项来理解句子, 从而导致了花园小径现象。
我们再来看吴先少 (2007) 在《英语“花园小径句”刍议》中给出的一个有趣的例子, 浙江大学《新编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In-class Reading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因为有些学生在操场上亲热, 校长及一位老师想制止这种行为。老师便对学生说:“The principal and I have decided to stop kissing on the school play ground.”这句话却引起学生一片笑声, 因为“stop kissing”的原意是要求学生停止在操场上亲热, 但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校长和老师决定不在操场上亲热了”, 言下之意他们以前一直在那里亲热。老师听到笑声后, 怕没说清楚, 又补充一句:“What I mean to say is that there will be no more kissing going on under our noses.”这样一说, 更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老师的本意是:“我的意思是别再让我们看到有人在操场上亲热。”而学生却故意曲解老师的意思, 将“under our noses”直译为“在鼻子下边”, 鼻子下边当然就指嘴, 言下之意还是老师和校长以前一直在操场上亲热。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stop一词的特殊含义, 既可指“停止”又可指“阻止”, 虽仅一字之差, 但对句子的理解造成的影响却有着天壤之别。当然了, 上面学生的理解只是个笑话, 因为根据常识, 我们应该知道, 将stop作“停止”去理解是显然是行不通的, 故而只有将其放弃, 转向另一种理解, 花园小径现象由此产生。在这里正确的理解应为后者, 如果老师这样说:“The principal and I have decided to stop students kissing on the school play ground.”便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了。
四、结语
通过仔细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对于同样一个花园小径句可以用不同的理论来获得合理解释, 因为这些触发因素是从不同的层面来考量这一现象的:有的原则虽可以用来解决某些花园小径句, 但却是触发另外一些花园小径句的因素。以早关闭原则和迟关闭原则为例,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句子:“The cotton clothing is usually made of grows in Mississippi.”一方面这个花园小径句是由迟关闭原则引起的, 因为“the cotton”本身便可以构成一个NP, 但根据迟关闭原则, 我们应当允许clothing进入, 因为这样也符合语法, 于是就形成了“the cotton clothing”这样一个NP, “is usually made of”构成一个VP结构后也随之关闭, 当处理到“grows in Mississippi”时我们才发现该理解行不通, 要想将新成分“grows in Mississippi”吸收进句子的结构, 必须重新进行句法分析, 花园小径现象由此产生。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早关闭原则来解决, 因为the cotton本身便可以构成一个NP, 我们应当将其关闭, 那么clothing便被排除在外, 我们只好将其同is usually made of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修饰the cotton的一个CP, 这样理解完全正确。于是读者或许会以为早关闭原则好, 因为它可以解决花园小径句, 可是仔细一想, 早关闭原则还导致很多的花园小径句, 那么究竟哪个原则好呢?对读者来说, 这像是一个自我矛盾的命题, 如果我们用某个原则去理解花园小径句, 可以使一些花园小径句的理解成为现实, 但与此同时, 由该原则引起的花园小径句也在诞生, 那我们岂不是要面临永远也解释不完的花园小径句吗?我们提出一些具有更广泛适用性的策略来理解花园小径句才是当务之急。
了解花园小径句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花园小径现象, 并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有效地避免此类现象的出现。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减少花园小径句理解的困难, 比如针对一词多义引起的花园小径句,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在学习词汇时, 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该词的义项, 因为如果我们只学习词汇的最常用义项的话, 就会有更强烈的思维定势, 因为该词在某个花园小径中的正确义项或词性往往是我们压根就不知道的, 这样会造成我们无法理解句子, 所以全面学习词汇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还可尽量减少或尽量避免使用这样的词而用其他的同义词来代替。在交际过程中, 相当一部分的花园小径句可以通过适当的停顿来避免。在书面语中, 我们应当尽可能少地制造花园小径句, 减少易导致花园小径效应的省略, 比如宾语从句的引导词that和英语从句的关系代词which/that的省略。由于篇幅有限, 我们只是就少数花园小径句实例分析了易导致花园小径现象的常见原因, 并未对花园小径句进行详细分类, 笔者认为, 如果能研究更多的花园小径句并对其进行分类之后, 研究者们再根据相应的花园小径句类型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这样的策略才更加具有普遍性, 对句子处理者来说更容易选择相应的策略, 从而具有更高的实际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Bever, T.G.The Cognitive Basis for Linguistic Struc-tures[A].In J.R.Hayes.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C].New York, Wiley, 1970.
[2]冯志伟, 徐福吉.花园幽径句初探[J].2003年5月在HNG (第二届) 学术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
[3]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姜德杰, 尹洪山.英语“花园路径”现象的触发性因素[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6) .
[5]蒋祖康.“花园路径现象”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4) .
[6]曲涛, 王准宁.浅析花园幽径现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6, (8) .
[7]田正玲.花园小径句式歧义现象分析[J].唐山学院学报, 2007, (1) .
语义现象 篇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同时语言又离不开文化, 而文化通过语言得到传播和发展。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元素, 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每一种语言都与使用它的特定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点等方面息息相关。因此, 不同民族语言词汇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状况是一种普遍现象。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 其语言主要使用者所属的民族在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 英语和汉语的语言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难以等值对应的词汇, 其语义和文化内涵往往有着天壤之别。因此,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有必要加强对英汉语词汇语义和文化内涵不等值现象的区分, 从而减少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误用。
二、英汉词汇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现象
英汉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现象主要表现在概念意义 (conceptual meaning) 、内涵意义 (connotative meaning) 和搭配意义 (collective meaning) 几方面。
1.概念意义上的不等值
概念意义是一个词的基本意义, 即词汇的指称意义。它是抽象的, 往往与客观事物不发生直接的联系, 是交际的核心因素。不同文化中词的概念意义大多是相同的。如:汉语中的白色同英语中的 white 在指称“颜色”这一事物时, 其概念意义是相同的。再如:汉语的“手”英语称作“hand”都指人体的同一部分, 其概念意义没有差别。但在英汉语言中也存在着一些在概念意义上不等值的词汇。如:汉语中“爱人”一词是指自己的配偶 (丈夫或妻子) , 而英语中对应的概念是 husband and wife。但有人把“爱人”和“lover”理解为等同概念, 而“lover”在英语中则是指情夫或情妇。汉语中的“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弟或比父亲年轻的长辈, 而英语中“uncle”一词的意义范围要大得多, 它既可以指父亲的兄、弟, 也可以指母亲的兄、弟。类似的称谓用词还很多, 像grandfather, grandmother, father-in-law, cousin等等。再如, 英语的“drugstore”与汉语中的“药店”不同, drugstore在美国除了出售药物之外, 还可以卖食物、饮料。英语中的“landlord”与汉语中“地主”的意义也大相径庭。英语中的“wine”指用水果酿制的酒, 而汉语中的酒则涵盖了一切含有酒精的饮料白酒、果酒、啤酒都包括在内。因此, 不正确理解词的概念意义, 就会引起交际冲突与障碍。
2.内涵意义上的不等值
内涵意义是超出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 往往与客观事物的本性和特点有联系。如:idealism在英语中有两个意义, 一是作为哲学术语, 意思是“唯心主义”, 不包含任何褒贬之义;而汉语中的“唯心主义”则具有贬义。另一个意义是“理想主义”, 可表示肯定或否定, 或兼而有之;而汉语中的“理想主义”往往含有脱离实际的意思, 含有贬义。英语中politician一词是指那些为追求名利不择手段往上爬的“政客”, 含有贬义;而汉语中“政治家”一词则往往含有褒义, 指从事与政治工作方面有关的人。类似的还有:individualism和“个人主义”, politics和“政治”, community和“社团”, propaganda和“宣传”, liberalism和“自由主义者”, intellectual和“知识分子”, peasant和“农民”, boyfriend和“男朋友”, girlfriend和“女朋友”等等, 其内涵意义都不能划上等号。再如, 在英汉语言中狗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 都表示家养的、有四条腿、可帮人看家护院的一种动物。但其文化内涵意义却差异甚大。西方人对“dog”情有独钟, 把它作为宠物来养, 认为dog是人忠实的朋友, 表示“忠实”、“友好”、“可爱”等意。狗在英语中大多数场合是褒义词, 可用来形容值得同情信赖的人, 如help a dog over a still (助人度过难关) , a lucky dog (幸运儿) , an old dog (老手) ,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很显然, 这些说法都反映了西方人爱狗的文化心理。可在汉文化中, 狗是屡遭谩骂的东西, 代表卑劣可恶的品性, 常还有“令人讨厌、卑鄙”等贬义。带有狗字的词语明显具有贬义色彩, 如走狗、狼心狗肺、狐朋狗友、丧家狗、狗仗人势、狗咬狗等。
3.搭配意义上的不等值
搭配意义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搭配中有不同的词义。 例如:英语 intense 一词在与不同的词搭配时, 意义不同。intense disgust (深恶痛绝) 、intense work (紧张的工作) 、intense cold (严寒) 、intense sun (烈日) , 再如:汉语“吃”一词, 在不同的搭配中所对应的英语词义并不相同。 吃苹果 (eat an apple) 、吃劳保 (live on pension) 、吃麦当劳 (have one’s meal in McDonald) 、吃大锅饭 (share food from the same big pot) 。搭配往往也是约定俗成的, 因此不能用母语的搭配规律主观地套用到其他语言的学习中去。如:汉语中的“红茶”在英语中应用“black tea”, 英语中的“black coffee”在汉语则是“浓咖啡”, 汉语中的“浓茶”在英语中则是“strong tea”。汉语中的“雨后春笋”、“多如牛毛”、“挥金如土”在英语中应用“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 “spend money like water”。再如, 在我国大人小孩子过生日穿“生日新衣服”是天经地义, 而在美国英语中“birthday suit”则是“一丝不挂”的委婉语。汉语中的“自由恋爱”意为不受父母包办干涉的自由式恋爱, 而英语中的“free love”则是“泛爱、滥爱”之意, 指未经合法结婚的自由同居。英语中的“blue room”实际上是指美国白宫中总统会见至亲好友的接待室, 而不是“蓝色房间”。“National Trust”则指负责英国博物馆中珍贵陈列品的维护和保养的机构, 而不是“国家托拉斯”。
三、英汉词汇语义和文化内涵不等值现象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民族的文化对民族的语言有着深刻而全面的影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英语和汉语中很多词语都有独特的社会文化内涵, 不能简单的根据字面含义猜测其意义。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准确的掌握词汇, 减少对词语的误用。
1.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英汉词汇语义和文化内涵不等值现象对英语学习和使用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英汉语言的互译上。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 由于忽略了英汉词汇语义和文化内涵不等值现象, 往往导致了很多死译、硬译现象, 严重影响了翻译质量和对外宣传及交流。因此, 在翻译教学过程中, 除了重视翻译技能的训练外, 教师更要加强培养学生对英汉词语语义和文化内涵不等值现象的意识和敏感性, 并对学生经常犯下的此类错误进行归纳和总结, 给予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因为翻译技能的获得并不能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
2.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英汉词汇语义和文化内涵不等值现象对英语阅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相关内容的误解上。由于对词汇所包含的特定的文化内涵缺乏正确的深层认识, 而解读的时候只按其表面意思和对应的中国的情况来加以理解, 因此解读失误难于避免, 有时词汇的本意与被解之义甚至差之千里。因此,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相关词汇背景知识的介绍, 并经常性的告知学生中国与英语国家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风土人情等方面相似而又有本质上巨大差异的东西,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和积累这一方面的知识, 提高英语阅读的准确性。
3.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英汉词汇语义和文化内涵不等值现象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主要体现表达的习惯性差异上。由于英汉民族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对同一事物, 两者的表达方式和描述的角度往往有较大的差异。因此, 在英文写作中,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中国式英语的表达。在英语写作教学中, 除了要关注学生的语法正确性外, 教师还要教授学生英汉在表达方式上的一些习惯性差异, 并告知学生, 在一些特有的文体和写作情景中, 英语常用的一些习惯性表达方式或专门词汇。培养学生在写作时使用地道的英语, 避免洋泾浜英语的现象。这对提高学生英文表达的准确性大有裨益。
摘要:英汉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现象表现在概念意义、内涵意义和搭配意义三方面。在英语翻译、阅读、写作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 提高学生英语词汇使用的正确性。
关键词:英汉词汇,语义,文化内涵,不等值
参考文献
[1]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1.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汉英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3]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语义现象 篇5
《辞海》语词部分(下)对“见解”的解释是:“对事物的看法;辨识事理的能力。例: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惟时文结习深锢肠腑,进窥一切古书古文,皆此时文见解。’时文,指八股文。例:鲁迅《二心集·习惯与改革》:‘真实的革命者,自有独到的见解。’”《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解释是:“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如:见解正确,他对中医理论有独到的见解。”从三本比较权威的字典中的解释来看,“见解”应属于中性词。
二、对“见解”的分析
(一)“见解”的运用情况
我们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料库中随机抽取的100个例子,有的出自现当代作家的著名小说,有的出自其他行业的著作。这100例里的“见解”按褒、贬、中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五种情况:
第一种,受积极意义修饰,一般是“见解”与褒义的形容词连用,分为前面修饰和后面修饰两种。后面修饰的比较少,100例中只有2例属于这种情况:(56)中的“见解精辟”;(95)中的“见解比较深刻”。前面修饰的比较多,一共有26例,我们把这26例又分为两类:
一类是单纯有褒义形容词修饰,有13例。如(16)中“最好的见解”;(55)中“科学的见解”,其他的褒义词还有“新”、“独到”、“洒脱”等等。另一类是在“见解”前不仅有褒义词修饰,还有“有”和“没有”的限制,有13例。如(5)中“没有什么高明的见解”;(17)中“没有高深的见解”;(21)中“有了这样崭新的见解”;(66)中“具有创新性见解”(我们姑且把“具有”也划为“有”这一类,仅1例)。
属于第一种情况的一共有28个例子。
第二种,通过上下文体现积极意义。这种情况就要通过上下文的联系和语境加以判断。有的不是很明显,判断起来不是很容易。比较明显的有(9)“他最适宜于当亡国奴——他没有自己的见解,而愿意接受命令。”(71)“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观点新颖独特。”等。
属于第二种情况的一共有28个例子。
第三种,中性意义。这时句子体现的是“见解”的本来意思:即不含主观色彩的认识和看法。也包含两类,一类是没有任何修饰。如(8)“胆量上、见解上,都远不及他”。一类是虽然包含修饰词或修饰性的短语,但这些无论是从修饰限制词本身,还是从上下文中都不能看出“见解”的词义发生了那些偏移。如:“作者的见解”、“自己的见解”、“小崔的见解”等。
属于这种情况的一共有28个例子。
第四种,受消极意义修饰而体现贬义。分别以“旧”、“愚陋可笑”、“带侮辱性”、“肤浅”、“浅薄”、“幼稚”、“骇人听闻”、“错误(包括2例)”来修饰“见解”。从而使这样的偏正短语带有贬义。其中有2例比较特殊,(35)中“带侮辱性的见解”、(46)中“有好多浅薄的见解”。我们可以把(35)中的“带”理解成“带有”,即“(带)有侮辱性的见解”。那么(35)和(46)就与我们在前面第一种情况的第二类相对应,属于除贬义词修饰外,还有“有”字限制。
属于第四种情况的一共有9个例子。
第五种,通过上下文体现消极意义。如(52)“这一见解乃是一个新谬误。”、(94)“这二种见解根据都不足,论证亦不严密,有臆断之嫌。”通过后文对“见解”的补充说明可以看出,这几例中的“见解”都含有贬义。
属于此种的一共有7个例子。
上述各种情况可概括成下表: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见解”的积极意义形式大大超过消极意义形式。其中积极意义占总体用例的56%;消极意义占总体用例的16%;中性意义仅占28%。那么作为一个中性词,它的用法已经大大偏向褒义,即发生了语义偏移。
(二)“见解”偏向正极意义的原因
1. 语用频率效应
(1)词的出现频率
一个语言成分甲(如“水平”)经常与另一个修饰性的语言成分乙(如“高”)在相同的语境中(如“有高水平”)连用,乙的性质就影响到甲,从而潜存于甲中,最后在和原来相同的语境中只出现甲而不出现乙时,甲就有可能体现乙的性质。我们把这种语言感觉叫做语境频率联想。所谓语境频率联想,就是说在某种语境中某一性质的修饰词语不出现时,人们仍会联想到出现频率高的性质特征。【1】“见解”就属于这一类。在100例中有28%是受积极修饰,因为经常受积极词语修饰,这些积极词语的性质影响到“见解”,从而使“见解”中隐含了积极的意义。
(2)“有/没(有)+N”格式频率
出现在“有/没(有)+N”结构中的名词要发生语义偏移,至少应该具备以下条件:首先,名词“N”必须是中性名词;其次,名词“N”必须是抽象名词。因为抽象名词的界限不分明,词义比较模糊,因此容易发生语义偏移。【2】而这两点“见解”都具备。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见解”受积极修饰分两类:第一类只有褒义词修饰,属于中性词的一般用法;第二类属于“有/没(有)+褒义+见解”格式,而第二类占积极修饰的50%。当一个词出现在特定的句式或语境中时,会改变原来的感情色彩。《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有”的解释,其中一个义项是:存在。那么,我们可以把这种格式解释成:存在/不存在积极的见解。这种用法大量的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使得“有见解”单独出现时,人们通常会第一时间想到:有好的见解。所以在通过上下文体现积极意义的情况中,也有一大部分例子是“有见解”的格式。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是由人们约定俗成的,当大部分的人都有这种印象,即使脱离了上下文的语境,人们依然会这样使用。同时,汉语是一种比较经济的语言,渐渐地,这种用法几乎被固定下来。所以,当看到“xxx有见解”(xxx为人名)时,除非是一种修辞性的反讽,我们便认定这是一种称赞;“xxx没有什么见解”时,这里的“什么”可能暗含着“高明”、“独到”等等。总之,大家都会自然而然的认为这里的“什么”代替的一定是一个褒义词。这时“见解”就偏向了褒义。
2. 心理因素
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成为主导的社会心理。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人们不可能对事物作绝对客观的描述。因此,只要揉进主观色彩,就势必或多或少带有褒贬成分。这一方面反映了语言本身的一个特征,同时又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语义自觉选择的必然结果。所以,人们的心理因素毫无疑问地影响着中性词的偏移,“见解”便是一例。
3. 词典的引导作用
文章开头,我们引了三本字典对“见解”的注释,从注释后面附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辞海》中的例子一个属于中性,一个属于褒义修饰;修订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则是两个褒义修饰的例子;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继续用这两个例子。虽然《词典》对“见解”的解释是中性的,可后面紧随的两个例子都用了褒义修饰,这无疑给大家提供了使用范例,所以,我们认为词典的引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见解”向褒义偏移。
三、“见解”一词的发展趋势
我们认为,“见解”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还会继续保持其中性词的色彩,因为中性意义和消极意义还在使用中,但是如果继续发生偏移,也不排除有一天会进入褒义词的行列。我们认同“推重习惯用法,从‘无理’中寻找合理性因素”的提法。【3】语言并不是纯理性的产物,并不是数学公式,其正确性不在于无懈可击,而在于大家都这么用。所以,如果有一天,人们只记得“见解”的积极用法,遇到见解就会产生好的联想,那时它可能就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褒义词了。
四、结论
中性词“见解”在使用过程中,其积极用法的比例大大超出了消极意义和中性意义用法的比例,发生了向正极意义的语义偏移。主要原因有三点:语用频率效应(包括出现频率和“有”字格式频率两种)、心理因素、词典的引导作用。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见解”的感情色彩不会发生质的变化,但不排除某一天会进入褒义词的行列。
摘要: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学现代汉语料库中随机抽取的100个含有“见解”的用例进行分析, 得出“见解”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偏移现象, 并进一步研究了它偏向正极的原因, 预测了“见解”一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见解,语义偏移,原因
参考文献
[1]邹韶华.语用频率效应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2]万中亚.“有+N”结构中N的语义偏移现象分析[J].汉语学习, 2007 (5) .
[3]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 (增补本) [M].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3.
语义现象 篇6
英语“hope”和汉语“希望” (以下简称为“hope”和“希望”) 是两种语言中表述动作发出者主观愿望的核心动词之一。两个词在句中大多充当谓语, 指引句意的核心内容。“hope”可译为“希望”, 可“希望”并不能完全用“hope”来表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即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二、“hope”和“希望” 语义成分分析
1.相同语义成分。“hope”在《朗文高阶英语词典》中词义: to want something to happen or be true, and to believe it ispossible.“希望”在《中国语文大辞典》中词义:心里想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显然两个词都表示想要某事物或想实现某目的, 都含有语义成分[+愿望]及[+心理]。
人们表达“愿望”时都有实现“愿望”所针对的对象, 即目标。请看例句1I hope I'm in Gryffindor, it sounds by farthe best.2 I hope you have destroyed the letter.3我们希望自己强身健体, 恨不得我们人人长得像泰森那样才好。4因为她不希望自己的父亲被别人夺走, ……从例1和3中可见主语“我”、“我们”希望实现的愿望目标是“自己”, 即动作发出者;而例2和4中主语的行为目标是他人。可见, 两词都有[±主体]的语义特征。
2.相异语义成分。通常, 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但当其做人或物的精神或心理等活动的状态动词时可受程度副词修饰, 如“非常喜欢”。请看例句:他非常希望自己成功。句中“希望”受程度副词“非常”修饰, 说明“希望”表述人的思想状态, 即含语义成分[+思的状态]。再看例句: (1) I wish I were him. (2) *I hope I were him. (3) I hope I cango back.例 (1) 意为:“我希望我是他。”。但此愿望只能停留在心愿阶段, 永远不能实现, 此时不能用“hope”替换, 即英语中不存在例 (2) 这种表达方式, 而例 (3) “我希望我能回去”, 该愿望可通过“我”的努力实现。可见, “hope”和“希望”都含语义成分[-思的状态]。
综上可得“hope”和“希望”语义特征列表如下:
三、“hope”和 “希望”句中论元语义成分分析
探讨“hope”和“希望”两词互译不对等现象的原因, 要看两词在句中的深层语义结构有何不同。沈园在其研究中提出若要研究语义和句法之间存在系统性和规律性, 必须将动词意义中影响动词论元句法实现的语义成分提取出来。上文得出两词的核心语义特征, 下面将从两词的相异语义特征[±思的状态]入手看两词在句中与其论元的语义特征, 进而找到所要解决问题的答案。
鉴于研究发现无论两词在句中具有何种语义特征对它的外论元都不会产生影响, 下文将仅分析其内论元。请看例句:1.I hope you will consent to be of the party.2.I hope to seeyou again.3.I hope they kill him in jail.可见, 当句中的“hope”具有语义特征:[-思的状态]时, 其内论元中谓词性成分具有语义成分:[+感知], 如1;[+感官], 如例2 ;[+动作行为], 如例3。而且, 动作发出者所希望的事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 都含有共同的语义成分:[-虚拟], [+可行]。
当“希望”在句中具有[+思的状态]这一语义特征时, 请看例句:1.楚王希望他能够就此安分守己。2.他希望他给人留下的都是节俭的印象。3.女人都希望自己马上能变白。可见, 它们的内论元题元角色都是“目标”, 所表述的愿望都是无法实现的。如例1中动作发出者知道“他”的为人无法变得安分守己;例2中, 留给他人印象不可能永远是同一种;例3中, 肤色无法瞬间变白。可得它们都含语义成分含有[+虚拟]。
当“希望”在句中具有语义特征 [-思的状态]时, 请看例句:1.人们希望得到巨大报偿而做某件事。2.他们迫切希望找到某种方法。3.我希望桑切斯说出真实意图。三个例句中“希望”内论元的题元角色是“目标”, 这些愿望都是可实现的。分析可得, 例1中它的内论元中谓词性成分有语义成分[+获得];例2中, 语义成分[+动作结果];例3中语义成分[+感官]义等。由于篇幅有限, 无法将所有符合逻辑的句子逐一分析。但不难看出, 例句中动作发出者的愿望都是可实现性, 含有语义成分:[-虚拟]。
综上可得, “hope”和“希望”的差异就是“hope”具有语义特征:[-思的状态], 在句中的外论元具有语义成分:[-虚拟], [+可行];而“希望”具有语义特征[±思的状态], 所在句中的外论元具有语义成分:[±虚拟], [±可行]。因此, 当需要表述无法实现的愿望 (即表达愿望的动词及内容具有语义成分[+思的状态]) 时, 不能使用“hope”。换言之, “希望”有时不能用“hope”来表示的根本原因是“hope”不具有语义特征:[+思的状态], 而“希望”具有语义特征 [±思的状态], 便是两词间互译不对等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沈园.句法-语义界面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