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思想者

2024-09-20

文明的思想者(精选12篇)

文明的思想者 篇1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 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作出的全部努力和以及这种努力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 也包括了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理论家, 他一生中写下大量手稿, 作过许多讲话和谈话, 其中不乏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 这些都是极为丰富和珍贵的精神财富, 他在多年的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中, 不断调查、关注当时中国所面临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所以我们通过梳理毛泽东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些言论, 来理顺这些思想的发展理路、中心思想, 深入发掘这些言论、思路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对于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科学发展观, 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社会, 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通过对比总结, 毛泽东思想关于生态和环境的观点和思想, 大体可以整理出控制人口均衡发展思想、兴修水利的思想和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等。

一、控制人口均衡发展思想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适应能力相协调,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各种生态文明观的核心问题。所以建设生态文明, 首当其冲必须解决好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之间两者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失衡都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从而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毛泽东的控制人口均衡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结晶, 构成了毛泽东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毛泽东在“大跃进”年代, 片面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是好事”、“人定胜天”等言论, 并且正确看待这些理论提出的实际背景和现实需求。毛泽东控制人口均衡发展思想起源于建国之初, 发展于文革后期, 主要反映在他提出的关于“有计划的生育”这一论断, 当然这些思想来源于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 是关于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论渊源。这中间也包含了党中央第一代领导人的思想结晶以及其他专家学者的广泛调查研究。

在解决中国人口发展问题同其他事业相协调的过程中, 毛泽东大胆探索、积极创新, 确定了“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国策。在毛泽东的积极敦促下, 1971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我国第一份计划生育国策报告:《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 这份报告以政府的立场明确提出要第四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 努力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 争取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 把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到10%左右, 把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到15%以下的目标。以这份报告的出台为契机, 上至国家部委下到基层农村, 都将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非常显要的位置来抓。通过实行积极的计划生育政策, 截至目前, 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 为我国减少人口增长近4亿多, 切实缓解了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同时为世界控制人口均衡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毛泽东的控制人口均衡发展观点的提出, 对我国从根本解决人口过多问题、实现人与自然承受力协调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行逐渐深入的计划生育政策, 有效地改善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局面。这些重要观点思想, 为我国目前的计划生育工作, 为促进人的的科学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二、兴修水利的思想

中国有史以来水患频发, 历代都把治理水患当成国家建设中的大事, 也一直是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的缔造者, 一直坚持认为治理水患、兴修水利工程是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百姓安居乐业的大事。在我党成立之初以及早期革命时期, 毛泽东就多次指出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 在毛泽东兴修水利治理水患思想的指引下, 新中国的各项水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治理淮河、黄河、荆江等水域的大型水利工程相继开工建设, 三门峡水利枢纽, 以及随后70年代, 湖北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建设相继开展。这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设为抵御洪涝灾害, 促进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毛泽东又结合不同流域的不同治理情况, 先后提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根治海河”,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等分流域综合治理的思想, 这些指示的重要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水患对全国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威胁。而毛泽东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也是基于人的主动性, 能够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 加以利用,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而绝不是像有些西方学者简单地把这句话当成毛泽东人类中心主义的论调。因此我们说, 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的初期, 在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非常艰苦的年代, 能够不断坚持把水利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显示了他对于国家建设长远的战略眼光。

对待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 毛泽东有“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的诗人般的构想, 又有举国上下大办水利工程的实践探索。关于兴修水利、治理水患的思想毛泽东是生态文明观的重要体现, 是对新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开拓, 是辩证唯物主义要求的客观地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探索, 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观, 为科学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兴修水利, 治理水患的思想指引着新中国水利建设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 促使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事业获得长足发展, 也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自然规律, 科学把握和利用自然规律,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提供了非常深厚的借鉴。

三、环境保护思想

建国之初, 国内工业发展属于一穷二白的境地, 毛泽东非常清晰的把中国定位为一个大的农业国, 把当时的任务定位为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 通过社会主义改造, 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当时整个国家对工业化非常期盼, 但是毛泽东在充分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之后, 清楚的认识到人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 不能盲目搞工业化, 我们通过梳理, 可以把毛泽东环境保护的思想整理出三个方面:

(一) 环境污染治理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后, 环境污染治理的思想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国际局势的变化, 国内政治的动荡, 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给环境污染治工作扣了“资产阶级环境理论”的帽子, 从而否定环境治理工作的必要性, 甚至全面否定环境问题的存在。这些观点直接造成文革后期国内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受到严重的威胁。对于这些情况的发生, 毛泽东高度重视, 促使党中央国务院在1973年8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 并且确定了把环境保护工作看做工农业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来抓, 这次会议以后, 我国环保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这也标志着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将环境保护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

毛泽东环境污染治理的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观思想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和创新, 这其中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很多同志包括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都对环境污染问题做过专题论述, 包括一些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广泛调研和系统研究, 这些论述和研究为毛泽东能够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这些环境污染治理的思想也构成了毛泽东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植树造林思想

新中国成立之初, 国内外每年都有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发生,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千头万绪, 但是毛泽东对中国当时的国情判断准确, 对于由大的农业国向强的工业国过渡的定位非常准确对于农林牧三者发展关系上的处理上也有非常明确的认识, 所以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始终在党和国家日常工作中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思想作了新的定义和阐释对林业发展、植树造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悉心努力下, 在毛泽东植树造林思想的引导下, 我国绿化面积持续增加, 绿化率明显上升, 农、林、牧业得到了全面健康快速的发展。倡导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思想, 是毛泽东把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建设实践中的有益尝试, 植树造林思想的切实实践, 同时对毛泽东生态文明观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认真学习领会这些思想, 对我国当代的林业发展, 绿化事业, 环保事业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 水土保持思想

社会主义改造初期为了顺利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 需要增加农业积累从而实现农业机械化, 国家制定了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工作目标, 由于生产力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 单位产量不高, 只能靠扩大种植面积来提高产量, 当时的计划是准备垦荒四亿亩至五亿亩。来解决逐年人口增长的粮食需求及相关商品和工业原料的需求。开垦荒地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工商业发展的原料问题, 但是如果过度开垦或者开垦不当, 就会造成水土流失。

毛泽东从社会主义改造伊始就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点工作, 他多次强调开荒要以不造成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为限, 保持好开荒跟生态的平衡关系。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毛泽东指出对待全国各地开荒种粮的问题, 不能千篇一律, 而是要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 进行区别对待。他曾经指示要求:“在进行农业生产时, 必须注意不要因开荒引起水患, 不要因争地引起人民不满”。在他的直接关注下, 国务院在1956年设立了水土保持委员会, 专门领导管理水土保持的具体工作。与此同时, 毛泽东、周恩来, 陈云等多次亲临长江、黄河、淮河、荆江等主要水道, 调查研究水土保持的实施情况, 强调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毛泽东还为离山县《依靠合作化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完全可能的》一文写下了批文, 认为这个经验是可以作为黄河流域各县以山区的参考。毛泽东水土保持的思维贯穿于开荒粮食大生产的过程中, 这些思想, 在后来的工农业建设中都得到了体现。所以, 毛泽东水土保持的思想是其生态文明观念中重要的一环。

综上所述, 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虽然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 但是毛泽东关于生态文明的观点和思想却是十分丰富的, 这些思想是马恩关于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是把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同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这些思想对于解决目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新问题、老问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 深刻理解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我们要立足现阶段国情,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坚持从毛泽东思想中发掘理论支撑,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开拓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之路勇敢探索。

摘要:毛泽东作为共和国事业的缔造者, 在生态文明方面有着较为清晰的思路, 为中国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有效的探索, 因此深入发掘毛泽东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些言论思路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社会, 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启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文明的思想者 篇2

儒家倡导“要先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1.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

儒家的“天人合一”强调的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宇宙观,还是一种生态观。它提出人的生命与万物是统一的,要求自然的生态秩序与人类的社会秩序圆融无碍。“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大河言哉!”(《论语 阳货篇》)这实际上在告诫人们,要尊重和关心这个生命共同体,因为大自然的力量无与伦比,人类不能忘乎所以,应该对自然有敬畏之心;与此同时,人类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要有限度地向自然索取,要热爱和保护我们的家园。

2.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首先,人在自然系统中具有主体地位,是与天时地利相并列的一个要素。其次,人类不要盲目地征服和改造自然,而要“制天命而用之”。第三,对待人和物要有宽广的胸怀。

3.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

“尊重生命,仁民爱物”,儒家把尊重一切生命价值、爱护一切自然万物作为人类的崇高道德职责,人类与自然万物有相同的价值尊严。其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上天有好生之德”。万物与人都是天地自然化育的结果,这是天地生生之理的体现,也是天地伟大“仁”德的集中体现。“由人及物,关爱有序”,将仁爱的规范延伸到爱物的领域,把爱护自然万物提高到君子的道德职责的地位,主张宇宙万物与人类和谐发展。

文明的思想者 篇3

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自然生命观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曾论及人与天地、自然之关系。笔者将儒家从生命的角度对自然和万物以及人的认识,称之为“自然生命观”,以区别于大约同时代产生、流传的老庄道家“生命哲学”观。孔子在《论语》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其基本意思是说,四季有规律地运行和更替,万物化生,是自然(“天”)的基本功能和规律。这里所说的“天”是自然之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自然。孔子认为是自然之天生养了有生命的万物和人类,其中一个“生”字暗含只有有生命的自然之天,才可以生育有生命的万物和人类的意思,明确肯定了自然界的生命意义。可以看出,孔子的天之“生”与人的“生”及其意义是密切相关的,“天”和“人”的关系就像是母和子的关系。到了孟子时代,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思想盛行起来。“天”被理解为最高的存在——宇宙及其主导者,“地”则是指大地上的万物及自然生存的环境,“人”就是我们本身。这种划分较之于孔子的春秋时代在时间、空间上的立体层次更加分明,其逻辑顺序一般理解为“天”主宰“地”和“人”,“地”则影响“人”。由此,以父母来象征天地的角色及其作用。荀子在天人关系上更进一步,提出:“高者不旱,下者不水, 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是天之事也。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餧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这其中不仅包含一定的“制天命而用之”的人的能动性思想,也提倡了要遵循寒暑时节、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的思想,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君王将相才能称之为贤能。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先秦早期儒家从孔孟到荀子都秉持着遵循自然规律下的生命观念,这是儒家继续构建天人关系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思想的基础。

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天与人的理性和谐观

天与人的理性和谐观建立在儒家“仁”的思想基础上。“仁”不仅弘扬人的价值而且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要热爱生命并以仁爱之心对待人和自然。孔子以“仁”为本,孟子则继承发挥孔子的仁爱思想,以“义”的范畴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人与万物、与他人之间复杂的伦理关系,对生态伦理与人际道德的关系问题展开了全面论述。在此基础上,荀子提出了“天行有常”的规律性认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然后掌握规律、顺应自然“制天命而用之”,达到在人类开发利用自然时依然与自然“合一”的规律状态。也正是从农业生产出发,天人合一思想与天人相分思想虽有不同,但在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上却是一致的,其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一种未分化的理想和追求,而后者则是建立在人的理性的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和理性和谐观念。荀子的思想被西汉大儒董仲舒吸收并加以发扬光大,成为其“天人相副”的天地人一体伦理观的理论基础——“天地人一体说”。董仲舒说:“何为本? 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他把天、地、人看作是合为一体的有机整体,是密切相连的,三者分工不同,又彼此作用,共同成为“万物之本”。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早期的生态系统论认识。

生态文明思想的归宿——“生生不息”的发展观

儒家的思想将人与万物、与他人之间复杂的伦理关系进行探讨和规范,在理论上的拓展就是解决如何去做的实践问题。

首先,要有环境保护的意识。根据《汉书》记载,汉代贡禹已经认识到采矿造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生态问题。“凿地数百丈,销阴气之精,地臧空虚,不能含气出云。斩伐林木亡有时禁,水旱之灾,未必不繇此也”,并会导致严重的水旱灾害。因此,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同时予以保护。《礼记》中有:“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本身是一首祭祀祈祷的咒语歌,但却反映出古人对水土保持的重视和消除自然灾害的愿望。类似这种环境保护的思想在较早的时候就有了。《史记》曾载孔子之言曰:“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并提出了“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主张。在禽兽生育的季节保护幼兽,反对竭泽而渔以及“覆巢毁卵”等破坏行为,都包含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这种思想在那个时代无疑是文明的,是那个时代的“生态文明”思想。《管子》在《轻重甲》篇中曾告诫统治者,“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也就是说,统治者的守土之责不仅仅限于疆土的安全守护,还有保护自然资源的职责。

其次,注意对自然界动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含有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孟子提出“取物以时”的生态伦理主张。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他认为人类对于自然资源不仅有利用的权利,而且有保护的义务,按照这一生态规律办事“不失其时”“勿夺其时”,完全可以解决温饱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管子·地员》将土壤按质地、颜色、肥力、光照、酸碱度、含水量等要素分成十八类,并详细介绍了各类土壤和植物、林木之间的分布与生长关系。儒家文化的代表性经典、中国古代农业重要著作《齐民要术》中提出了中国古代系统的劝民农桑、应时而作、丰衣足食、天下之理的重农思想。人和其他自然万物一样,只是大的生态系统中的组成元素而已。

最后,尊重自然规律与生态平衡的思想。一方面,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管子》中有“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的要求,这种思想不仅要求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是“均有”,还要求不可以专有独霸、不顾后果地开发利用。当代有权享用,子孙后代也享有这种权利。另一方面,人类还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树之以桑”“养之以畜”,不应该将人类自己的生存问题的解决完全寄托在开发和“剥削”自然的基础之上,人类必须进行创造性的生产活动。只有这样,才不会将自然资源消耗殆尽,人类和自然才能共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状态。

孙中山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 篇4

一、孙中山精神文明的渊源

1. 理论源泉。

第一, 传统文化的继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尤其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 已具备十分完备、成熟的道德修养, 道德建设理论体系。《礼记·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已经演示了从个人的修身养性“内圣”直至政治上的“外王”的阶梯式道德修养的方式。所以在儒家看来, 要成就“外王”必须修己, 由内至外逐步延伸, 最终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念。这样的思想正好符合孙中山的“天下为公”、“舍生取义”的政治理念。像这样精微开展的理论, 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 都没有说出, 这就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中独有的宝贝, 是应该要保存的。”[1]第二, 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自身道德修养, 忽略物质追求, 崇尚集体观念, 忽略个人欲求, 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而西方文化偏重个人利益, 尊重自由、平等, 人与自然对立, 积极探索, 注重科学, 物质文明发达。孙中山自幼接受的是西方教育,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在孙中山所处的时代背景下, 他认为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的黑暗统治, 所以要想振兴中华, 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以及文化。他提出的“三民主义”, “自由、平等、博爱”以及重视教育并发展全民教育的观念都是受西方的影响。但他对中西方文化不是全部的拿来主义, 而是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改造, 为其所用。

2. 现实基础。

由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遇到的困难重重:没有坚强有力的军队;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没有团结一心的政党等等。所以在这样的困难下, 尤其是严重缺乏物质的情况下, 如何能够取得革命的胜利并在胜利之时把握革命的成果, 精神建设尤为重要。而革命取得成功之依靠则多为党员干部、学生、军人、广大的民众, 所以孙中山针对不同的群体提出不同的教育方式。

二、孙中山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1. 革命精神。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者,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条件下, 立誓以革命为己任, 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 虽屡战屡败、但仍屡败屡战, 生命不息, 战斗不止,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所以, 在孙中山的革命斗争中, 他遇到的困难是前所未有:革命团体内部组织分散、派系纷争、没有自己的军队、资金短缺等困难。所以, 在众多物质困难的条件下, 他更是强调发挥革命精神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孙中山认为, 革命不仅仅是政治上的革命, 更为重要的是进行精神上的革命, 所以要革命必先从国人的心中革起, 政治上的革命才有可能成功。所以, 他指出:“革命精神者, 革命事业之所由产出也”, “革命需有精神”, [2]13“以革命救国, 非有革命精神不可”。[2]16在这里, 孙中山主张首先革命须有精神, 精神具有能动作用, 在物质条件欠缺的情况下, 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前提和保障。所以他认为要想革命, 首先要从心里先进行革命。其次, 孙中山认为革命不仅要有精神, 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什么样的精神?他认为:革命意味着破坏, 意味着流血牺牲, 意味着建设, 意味着改造新的世界。所以革命不仅必须要有鞠躬尽瘁、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孙中山指出:“虽然均一死也, 有泰山、鸿毛之别, 若因革命而死, 因改造新世界而死, 则死重于泰山, 其价值乃无量之价值, 其光荣乃无上之光荣。”[2]35他认为只有具备“惊天地、泣鬼神”的理想和信念, 才能作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也才会将革命进行到底, 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他坚信, 只有精神上进行革命并且发扬不怕牺牲、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勇气, 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统一中国, 改变民国已经名不副实的现状。所以说, 孙中山的革命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革命要有精神, 尤其是物质条件欠缺的情况下, 二是革命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在当时革命的背景下, 不怕流血牺牲, 勇于奉献的精神。

2. 博爱精神。

1906年, 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宣告:我等于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之外, 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 虽纬经万端, 要其一贯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 今日之国民革命是“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的革命, 孙中山把近代的自由、平等、博爱与他所倡导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联系起来, 并赋予其有中国特色的新内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把排满和反对君主专制结合起来, 把推翻清朝统治与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 真正地给予人民以自由, 从而从封建的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中解放出来。民权主义则是从制度的角度去阐述就是要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从而人人享有参政、议政之权, 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 孙中山主张:“核定天下地价, 其现有之地价, 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 则归于国家, 为国民所共享。”[3]所以孙中山的博爱精神体现在使全体国民共享国家社会改革之利, 国民共同富裕, 由少数统治阶级享受的福祉扩展到广大国民。孙中山的博爱观还表现在“替众人服务”的人生观上。希望人人都成为利人者, 努力为他人、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此, 他教育青年学生要爱惜时间, 努力读书, 立志为社会、国家、世界服务。对于国民党党员, 他希望要有党员的真精神, 高尚的人格, 光明正大, 不可只想发财, 做大官;要立志牺牲, 做大事, 使全国佩服。他要求党员:“大家为党做事, 事无大小, 必须持以毅力, 彻底做成功。平日立志, 应该想做大事, 不可想做大官, 如果存心做大官, 便失去党员的真精神。”[4]他的这些话对今天的学子和共产党员都具有教育意义。

3. 科学精神。

由于孙中山所受的教育为西式教育, 加之大部分时间流亡海外, 所以他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在革命屡次失败后, 他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广大民众的蒙昧。比如, 对于义和团, 一方面赞扬他们勇于牺牲的保家卫国精神, 另一方面也批评他们愚昧落后, 以白刃同先进的热兵器交锋, 最终落得惨败的下场。所以, 孙中山对于当时国民的素质深感忧虑, 他认为要想提高国民愚昧落后的状况, 必须进行教育。他认为要想进入文明世界, 必须拥有知识, 知识是探索人类文明的工具, 如果不能拥有知识, 人类世界将退回到蒙昧的远古时代。另一方面, 孙中山还提倡平民教育, 让教育惠及每一个应该接受教育的公民。“因为民国的人民, 人人都是主人翁, 人人都要替国家做事的, 所以建设一个新地方, 首先在办教育, 要办的教育, 令普通人民都可以得到的教育, 然后人人才知道替国家做事。”[2]74所以, 孙中山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的广泛性并重。

三、孙中山精神文明建设的现代价值

当今的中国已经完全不同于孙中山时代, 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深水区, 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精神文明却未能赶上物质水平的发展速度, 市场经济确立, 经济飞速发展, 人们急于摆脱贫困落后的处境, 所有的目光都是聚焦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 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都是用物质利益去衡量,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都难”, 所以在利益面前, 人们失去了自我, 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道德沦丧。精神建设远远落后于物质。所以重新思考孙中山的精神建设思想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

“我坚信,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这是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中国人民勾画出的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中国梦需要各阶层人们的努力和配合: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 打铁需要自身硬, 如果共产党员出现问题, 不严格要求自己, 贪污腐败, 心存个人利益, 不顾百姓利益, 百姓诉求, 百姓安危, 不仅中国梦要破灭, 而且“亡党亡国”。

摘要:孙中山时期, 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图谋瓜分中国的背景下, 民族民主革命就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旋律, 所以对于孙中山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我们较为熟知。如今, 在和平发展的背景下, 经济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 孙中山的思想对当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孙中山,精神文明,建设思想

参考文献

[1]曹锦清.民权与国族——孙中山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4.

[2]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3]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 2006:297.

文明的思想者 篇5

姓名:陆灵敏

绪论:

大学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文明状况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是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与要求。为全面了解我院学生的思想动态。我们特地组织了此次调查活动。

摘要:

我院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拥护党的领导和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人生态度比较积极,能够把个人价值实现与服务社会统一起来。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经济的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我院学生的思想文明状况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文明现状原因对策

一目前我院学生的思想文明状况

1.我院思想文明礼貌状况良好。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我院学生的文明礼貌状况整体上还比较令人满意。在此次调查中,针对课堂上手机铃声突然响起的情况,大约60.8%的同学认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课前应将手机调为静音或振动,53.27%的同学在路上遇见认识老师会主动走过去打招呼。68.34%的同学在食堂、开水房会自觉排队,从不插队。在公交车上遇到老人,即使要站很久也会让座。看到寝室很脏,即使不该自己值日也会主动去打扫。但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仍旧会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上课时手机铃声频繁出现,见到老师不打招呼或者在老师看到了自己以后才打招呼,在食堂、开水房大家排队自己就排队,别人插队自己也插队,公交上遇到老人不让座或假装没看见,寝室脏了

也顺其自然。这些现象反映出文明礼貌这种思想在我院学生群体中逐渐丢失,他们的这些行为远远不及他们的文化水平。

2.我院学生遵纪守法状况基本符合要求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当全面了解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同学能遵守学校的各项有关规定,争作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但是考试作弊、上课时手机铃声乱响、接听手机等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

3.我院学生诚实守信状况良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实守信被当作试金石;在社会生活中,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准则。调查表明,我院大多数同学还是讲究成信的,把诚信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从这点可以看出我院学生的思想文明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道德观念是正面的,积极的。但在少数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如考试作弊,与同学约定好了间地点见面,不准时到。诚实守信从侧面反映出我院学生的道德操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4.我院学生价值观念取向基本正确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其知识结构和心理状态及世界观体系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当代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大学生自己的个人定位,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的品德素质。多数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所持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积极向上的,一贯的奉献社会、服务于人民的宗旨依然如故,对社会的使命也一如既往。大多数同学对大学生到农村支教的看法是有此志向去农村为孩子们传授知识或支持这种行为,但也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这是大材小用;约64.82%的同学认为向地震灾区捐钱、捐物、献血的行为是有同情心、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表现或不在乎量的多少,关键是表现一份爱心,然而大约有5.03%同学认为是做作的表现,多数同学在开始某个行为之前经常会考虑是否会影响他人,而有一部分同学都没有这种想法。这说明我院有一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还存在某些问题,存在自我意识膨胀、以个人为中心等现象。

5.我院学生心理素质总体上符合要求

心理素质关系到人生的成败。目前,我院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增强,开放的竞争意识日趋强烈,心理上整体是健康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不少同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认为在大学中,自己的心理状况是空虚无聊,有时有点小郁闷。认为“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存在的原因是觉得上课无聊或觉得有意思,写写画画让自己觉得有事可做。我认为这些现象是不容忽视的,这些现象的延伸会严重损害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的前途。

二 我院学生的思想文明状况产生的原因

目前,我院学生思想文明状况的主流是值得肯定的,这要归功于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作用。然而,通过本次调查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这些状况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社会环境的影响。

1)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总体上是好的,是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但是也要看到,对新的大学生活带来的不适应,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对大学校园的冲击,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等错误观念的误导,这些外在因素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想文明状况。

2)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影响。改革开放为我国各方面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对我国各方面的建设带来了某些不利因素。如西方通过各种途径对我国青年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这些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我国青年的健康成长。思想文明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为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市场经济的建设使传统和现代的文明理念发生了激烈的碰撞,这种碰撞使徘徊在校园和社会交界处的大学生们迷茫和矛盾。

2.各方教育的影响

1)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文化教育程度还处于较低的发展层次,精神文明水平还不高。

2)在家庭教育方面,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忽视家庭教育,或者由于家庭知识构成较低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使学生的教庭教育片面而简单。特别是近几年来,大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对他们的教育不当所生的群体性教育的偏差,也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来。

3)在学校教育方面,由于我国一直是考试教育,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缺乏系统而完善的制度。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教育功能上的德智失衡状况没有得到实质改变,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有些教师往往只是单方面强调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而缺乏寓于教书中的育人和“授业”中的“传道”。另一方面,以前社会上对大学生舆论上的吹捧,也使许多大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过高,以为不需要德育方面的修养,因而在这方面更加放

松。

3.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处在特殊的阶段,是各种思想观念转向成熟的时期。目前,大学生虽然对经济政治思想道德等问题有了一定的积极认识,但总的来说,他们还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思维的片面性上。

当代大学生虽然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却因一直生活在宁静的环境中而又繁重的学习任务,这往往使他们以一种远离现实的特殊方式感受时代的变革。加之受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逐渐出现价值认知模糊、价值认同失衡、价值观念错位等现象。

4.网络因素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开始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和交流工具。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信息采集、网上聊天、网络游戏、BBS论坛、网上交友等。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的促进社会的发展,也有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对一些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少数大学生对网上行为缺乏责任感,是非标准不清,个别大学生甚至因此而误入歧途。

三 对于我院学生思想文明出现问题采取的对策

1.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有关部门要坚持弘扬党的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的内容,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合理利用改革开放的有益成果,把我国的优良传统与传统美德同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元素结合起来,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明状况提供良好的载体,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增强思想文明的自觉性。

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防治市场经济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问题。

2.建立健全教育机制

1)要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育形式。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总结道德教学的内容,科学的规划道德教学内容。根据学科和专业特色,调整和完善内容体系、结构,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强化竞争、效益、开拓、服务等现代化观念,使思想教育真正能帮助大学生辨析社会和人生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在教育形式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

强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师生互动环节,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经常引导和组织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开展科技咨询、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广泛接触社会,使学生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人民群众开拓进取的良好风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正确的 认识自我。充分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开展、加大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阵地之一。通过各种演讲、比赛、表演、竞赛、辩论、座谈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同时还要丰富校园活动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2)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要严格要求,正确引导,不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做好言行举止方面的表率。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成才观教育,既要教育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又要重视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多了解、理解、鼓励孩子。

3.加强诚信教育。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可通过宣传先进人物事迹或身边的事例来影响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思想,提高自身的诚信度。开展有关诚信的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诚信的重要性。

4.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向导,为其心理活动提供正确的“定位系统”,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见奠定基础。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其中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带头示范的促进作用。

5.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来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展现出富于民族特色理论特质和人文价值。教师应坚持用这种民族的传统精神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祖国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把个人理想建立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的基础之上。

文明的思想者 篇6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学在官府”的局面已被打破。“六艺”之教偏重于技艺、军事训练的内容不完全适合当时教学的客观需要。所以,孔子改编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书,作为讲授的基本教材。《礼》即讲授礼仪修养的教科书。孔子对礼教非常重视,认为“不学礼,无以立”。他的一系列礼教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民之所由生,礼为大”说明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礼是仅次于仁的重要观念,也是儒教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记·哀公问》)没有礼,就无法敬天地;没有礼,就不能分君臣上下不同等级;没有礼,就不能分家族亲戚的亲疏远近。可见,礼是社会政治生活中很重要的东西。

二、“吾日三省吾身”指出要通过思考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需要靠自我意识的建立,“吾日三省吾身”(论语·述而)是用自己的良心审问自己的品德行为以提高自己美好品德心理的漫长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有利于良好礼仪习惯的铸成。

1.注重营造浓厚的氛围。“学校无闲处,处处教育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必然要受环境的熏陶。催人奋进的环境,能激励人进取,腐败颓废的环境,能使人堕落。因此,教育环境历来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所重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作用。学生既要受社会大环境的感染,又要受校内小环境的熏陶,而且这种熏陶更直接,其影响和作用力更大。因此,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必须充分利用和开发环境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校园浓郁的文明礼仪知识,比如说在校内布置醒目的礼仪宣传橱窗,展现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礼仪和礼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还可张贴文明礼仪知识小报,布置文明礼仪格言,便于学生记忆;各班教室的黑板报上,可以展示同学在学习文明礼仪、实践文明礼仪活动中的独特感受;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定期向同学们介绍文明礼仪知识并表扬在文明礼仪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

2.普及文明礼仪知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

此外,还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告诉他们说声“对不起”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紧张的矛盾关系松弛下来,有助于我们与他人相处融洽,能让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让自己亲近别人。

3.教师树立学习榜样。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必须具有严格的自律精神,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使文明礼仪被同学们接受,并内化成一种好习惯,就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教育活动。

1.从常规训练入手,使文明具体化。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文明知识学习后,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文明礼仪的内容,运用文明礼仪待人接物,我们还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严格训练。对的及时表扬,错的及时批评教育,还可创设一定的情境,教育他们同学相处、师生相处使用好礼貌用语。

2.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查找不文明行为。动员学生做一名“文明礼仪监督员”,对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接触的人进行调查、监督,并将发现的这些不文明现象向师生通报,促使同学讲礼仪、用礼仪;鼓励学生积极查找自身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互相监督,从细节做起,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还可举办中队主题队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使他们接受文明礼仪的熏陶。

3.进行家校互动,将文明礼仪教育拓展到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平时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子女的要求等,会对小孩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家庭的文明礼仪气氛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有优良的家庭教育传统,而道德教育又被置于重要的位置,西周统治者曾提出“敬德保民”的家庭教育思想,《颜氏家训》《袁氏世范》《治家格言》都凝结着历代家庭教育的智慧。作为学校要及时把文明礼仪教育的情况和要求向学生家长通报,要求他们配合学校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4.开展社会实践,挖掘校外资源。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重视社会教育。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今天的教育越来越关注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为常用。”我们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就是要让美德占据孩子的心灵,成为合格的现代化公民,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我们的孩子就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试评马克思批判商业文明的思想 篇7

一、马克思对商业文明的批判

1.商业文明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1) 商业文明的产生。

生产和交往的分离产生了同邻近地区以外的地区建立贸易联系的可能性, 并成为现实, 由此产生了商人。随着商人在各个城市之间的通商, 新的劳动工具从一个城市运往另一个城市, 又促进了新的分工。分工与交往的扩大及乡村人口的不断集中和资本的不断积聚产生了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和航运业的发展, 各国尽可能通过关税、禁令和各种条约来进行贸易的竞争, “竞争很快迫使每一个不愿丧失自己的历史作用的国家为保护自己的工场手工业而采取新的关税措施, 并随即在保护关税之下兴办大工业。”①大工业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②生产力的发展, 分工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从以上推理可知, 商业文明必然产生。

(2) 商业文明的进步意义。

马克思对商业文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它第一个证明了, 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 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③在这种生产方式下, 人们的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这也是一个革命的社会。因为只有不断地改良生产工具, 才能生产出适合人们需求的各种产品, 得到更大的利润;只有斩断各种封建的枷锁, 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把人的尊严变成交换价值, 才能促进贸易自由。“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 从而对生产关系, 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 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④商业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 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 到处开发, 到处建立联系。”⑤原来的历史是民族的历史, 后来各个民族国家为了产品的销路互相交往, 这种交往成为了世界交往, 而历史就成为了世界的历史。

2.商业文明的发展并没有使人类得到真正的解放, 只是使人们从受自然的统治转为受劳动特别是资本的统治

马克思对商业文明的批判, 揭示了在市场经济当中人们身心受到了沉重的束缚。这是一种人文关怀, 特别表现了对弱者的关爱。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要素 (劳动、工资、私有财产、利润、需要、货币、分工等等) 都进行了批判, 提出了物化及异化的理论。

马克思批判了商业文明之中的物化思想。马克思认为生存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人的美好生活, 为了人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的改善而工作才是重要的, 而不是仅仅在于增加财富。而在商业文明之中, 人被物化了。这种物化体现在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就是“资本家和工人彼此诈取”。⑥资本家以利润作为最后目的, 工人为了得到工资而奋斗, 工人为了生存成为了劳动力的商品, 而“资本家则为他的死钱财的赢利而苦恼”。⑦双方都不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而是作为物而存在。而在资本家与工人的经济利益对立之中, 资本家处于有利的地位, 工人则处于劣势。“工人成了商品, 如果他能找到买主, 那是他的幸运了。工人的生活取决于需求, 而需求取决于富人和资本家的兴致。”⑧工人好象商品一样随市场供给情况一样待价而沽, 如果市场供给过剩, 那么工人可能会失业, 生活就没有着落。由于工人成了商品, 也就成为了生产上的一个零件, 成为了吃饱了就工作的机器, 而由于分工越来越细, 工作变得越来越简单, 工人越来越容易找, 工资也就完全信赖于市场价格。“随着工人在精神和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 随着人变成抽象的活动和胃, 工人也越来越信赖于市场价格的一切波动, 依赖于资本的使用和富人的兴致。” ⑨

这种物化体现在买卖双方之中。在商业文明之中, 人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每个人都指望使别人产生某种新的需要, 以便迫使他作出新的牺牲。”⑩嗅觉灵敏、无孔不入的商家使尽一切方法使消费者对商品购买的欲望。并不厌其烦的反复承诺其将提供人们所预期的满足感, 最终实现人们自认为理性的投入的充满诱惑的消费潮流。形形色色的商品不断地刺激人们的需求欲望, 对货币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货币, 因为它具有购买一切东西的特性, 因为它具有占有一切对象的特性, 所以是最突出的对象。货币的特性的普遍性是货币的本质的万能;因此, 它被当成万能之物……” (11) , 为了得到更多的货币, 人与人互为工具, 每个人既是目的, 又是手段。商人把消费者看成了可以利用的物, 而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已的需求, 也成为了商人。

马克思批判了商业文明之下的异化思想。一是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产品不属于劳动者, 反而成为一种异已的力量与劳动者相对立。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 物的世界越升值, 而人的世界越贬值。人越来越受到物的统治。在对象化劳动中, 劳动结果表现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极的确证;而在异化劳动中, 劳动结果表现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和消解。

二是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由于“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 也就是说, 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 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 而是否定自己, 不是感到幸福, 而是感到不幸, 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12) 因此, 劳动不属于劳动者, 劳动是被迫的, 是为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被迫进行的, 劳动者在劳动之中感到不自在。劳动是人的本质, 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然而“人在运用动物的机能——吃、喝、生殖, 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 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 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 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 (13)

三是类与人相异化。在对待外部自然界的关系上, 人与动物一样靠自然界生活, 而且自然界属人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破坏了自然界, 等于破坏了自己的无机身体。而在商业活动中, 人们只看到自然界的商业价值, 通过劳动向自然界谋求商业价值, 自然界变成了与人相异化的东西。在对待人本身的关系上, 人们类生活变成了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 这种活动不再是自由的活动, “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的性质, 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14) 但在现实的生活当中, 人正因为有意识, 而更不自由。因此:“无论是自然界, 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_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已的本质, 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 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 使他的精神本质, 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15)

四是人同人相异化。人人都是自私的主体, 都是为了谋求自己需求的存在物。人不成其为人, 人人不以人相互对待。“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 每个人都是按照他自己作为工人所具有的那种尺度和关系来观察他人。” (16) 他人只是作为可利用的对象而存在, 并不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整体。人意识到别人是同类的, 就应该尊重别人的需求, 尊重他人的思想感情, 尊重他人的劳动。然而, 在商业文明之中, 人成为了可以花钱使用的商品, 人与劳动产品、与劳动本身、与类本质都异化了, 人也就用物的眼光来看待他人。

马克思深入地分析了异化劳动, 得出了私有财产的概念:“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 (17) 工人的劳动创造了资本家的私有财产, 资本家又利用私有财产占有工人的劳动, 这种劳动也即异化劳动。因此私有财产并不是天生合理的。

3.商业文明的最终结果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反对私有财产, 但又肯定私有财产的进步意义, 认为消灭私有财产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而不应该是走向平均主义的全盘的否定。“任何私有财产, 就它本身而言, 至少对较富裕的私有财产怀有忌妒心和平均主义欲望, 这种忌妒心和平均主义欲望甚至构成竞争的本质。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这种忌妒心和这种从想像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主义的完成。” (18)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商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社会财富极大的丰富, 人扬弃私有财产, 扬弃异化, 回归到人自身的一种状态。这时, 人成为了自由的有意识的人, 人的劳动是一种享受, 人的劳动产品为劳动者服务, 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产主义是以人为本的, 应该为了人, 通过人而享受人的作品, 而不应该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应该为了人的解放, 为了人成为一个总体的人去进行生命活动。

二、对马克思批判商业文明思想的启示

1.中国目前必须发展商业文明。

实践证明, 只有走商业文明的道路, 才能扫除发展中的各种障碍,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建立了一个新社会, 旧社会残留问题不会随之消除, 而以“超阶段”的理论为中国发展定位, 是不足取的。历史是世界历史, 市场是世界市场, 中国只有发展商业文明, 溶入世界发展的大潮流之中, 才能完成物质财富的积累;只有消灭贫穷, 建立世界交往, 消灭民族局限性, 才能消灭异化。

2.不能把市场神化, 把市场泛化。

人们都是有欲望的, 所有的人都是从自己出发通过竞争实现自己的利益。所以说, “恶”在历史上是有促进作用的, 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 使用一切的手段创造物质财富, 推动社会的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贪欲以及贪欲者之间的战争即竞争, 是国民经济学家推动的仅有的车轮。” (19) 市场竞争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各行各业在利益的驱动之下蓬勃发展。然而市场并不是万能的, 当我们把教育、把医疗推向市场, 看到并不成功, 而由于精神粮食也需要购买, 很多人不能得以享受, 精神文明的推广受到限制。

3.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是人类物质的与精神的粮食。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界为代价。在人类的发展当中, 人类从受自然的统治转为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自然界似乎被人类征服了。然而, 人们没有意识到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 只有持续地与自然界进行能量的交换, 而不是任意索取, 人才能在自然界之中生存。

4.对物化思想的认识。

我国在建设商业文明的过程当中, 物质丰富了, 商品不断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然而人们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物化世界之中。个人作为独立主体能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活动, 但无数个体活动所汇成的总结果却是一个不能为个体所支配的自在物化世界。人在实践活动中虽然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工作, 能够自由地生活, 但是工作与生活却信赖于市场的需求, 人们能够自觉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但是需求却陷入盲目性, 人是能动的, 但是却只是作为一种人力资源而被动地被使用。如何破除这种物化思想,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 批判地对待物化的事物, 这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对异化思想的认识。

人与劳动产品、人与劳动本身、人与类本质、人与人都异化了, 马克思从阶级的观点批判了异化。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走市场经济的道路, 允许私有财产的存在, 允许私人办企业、办工厂, 这不可避免地存在剩余价值, 存在剥削, 存在异化。然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党和政府提倡和谐社会, 提倡以人为本, 提倡“八荣八耻”, 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关爱弱势群体, 尽可能地让全体劳动者分享人类文明成果的决心。对于企业来讲, 倡导企业负起社会责任, 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对于全社会来讲, 倡导爱国、平等、诚信、友爱、奉献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文明的思想者 篇8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短短三十多年间, 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本质变化。高新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推进了经济持续而快速的发展, 然而, 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也滋生了一系列问题。

第一, 人口膨胀严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数量多且增长快、可耕地面积小、国家底子薄。“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人口数量与粮食和水等人类需求的供给能力成反比, 所以, 人口膨胀一直是制约人类生活方式的因素之一。不断增长的人口膨胀问题, 引发了粮食、水等生存必需品的需求危机, 医疗和教育设施也渐渐跟不上人口增长所需的提供能力。如果不控制人口数量的急速增长, 人类最终可能无法保证取得生存保障和文明的延续。

第二, 环境问题突出。我国在实现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 随之也付出了沉痛而昂贵的环境代价。由于人们对环境、资源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认识不够深刻, 恣意破坏环境和滥用资源, 导致当今人类生存于一个污染严重的生态环境之中。我国第一部环境绿皮书《2005年: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中指明: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呈积重难返之势, 生态环境进入高危状态和事故高发期。目前, 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很多, 主要表现在土地沙化, 水污染, 大气污染, 生物多样化损害和各种自然灾害。

第三, 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基于建国初期的国情, 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一着直以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核心, 高消耗较, 高成本, 高排放, 但是经济效益较低的粗放型为主, 忽视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 生产方式上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因此降低, 由工业废弃物造成的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已经成为当代的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坚实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基础上, 我国生态文明并非一种空想, 而是具有合理性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时, 回顾我国之前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实践行动, 不但缓解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也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 丰富的理论基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为基石, 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为参考理念,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底蕴, 立足国情, 充分考虑我国的环境破坏欲治理的情况、生存方式和人口素质与生态意识的特殊性,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二, 有效的实践行动。首先, 改革开放以后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有效的缓解了人口膨胀的威胁。其次, 始终把环保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相继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 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抑制和改善的环境污染问题。最后, 针对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转向循环经济, 在获取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 追求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鉴于我国的生态危机与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的困境与挑战, 我国建设以经济增长为主,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为主旋律的生态文明社会的道路势在必行。

第一, 增强全民的生态意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首先, 普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价值观, 逐渐在全社会形成绿色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其次, 强化公民的生态文明道德观, 激发人类自觉履行生态道德义务与责任的主动性。最后, 加强生态文明的法制教育, 规范公民日常生活中潜在的损害环境的行为。

第二, 健全生态制度的保障。我国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 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合理应用相关的生态文明制度保障。首先, 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基于现状调整相应的具体措施, 实现生态建设的约束机制。其次, 推进绿色GDP的核算体系, 纳入环境损害、资源消耗和环境效益的成本, 提升对自然生产的重视程度。最后, 继续推进规划环评制度, 规范并有效监督我国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

第三, 提倡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固有的缺陷和必然结果, 掘弃传统的工业文明的不足, 发展生态化的生产方式,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手段。首先, 引入生态学思想创新发展科学技术, 寻求依靠科学技术的绿色化和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其次, 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借鉴先进的生态科学技术成果。最后, 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形成能源节约型的增长模式, 实现生态化的生产方式。

第四, 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向生态化转变, 生活方式也必将经历一场新的变革。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提升促使生态文明深入人心, 提倡文明生活方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所谓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是倡导健康生活、绿色消费、节能减排、提高生命质量与价值、与生态文明要求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 倡导适度消费和节约的生活理念, 确保资源利用的合理化。

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意识, 加上生态制度保障的不断健全, 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的同时, 带动人们转向文明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必然成为主流的文明形态。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多管齐下的路径中, 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目标将指日可待。

摘要:本文以中国的环境问题和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切入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总结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 不但有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理论基础, 而且有很多成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举措。在这些有利的条件下, 本文提出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必要性,有利条件,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2006年12月。

文明的思想者 篇9

1.1 中国古代生态思想

儒家代表孔子提倡天命论, 天命即自然规律, 主张人类要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了解并且掌握自然规律。道家主张人与自然是属于一体的, 二者不可分割、有着密切的联系,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必须要爱护自然, 不能只以人的利益出发。

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能够等同于就一定能够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庄子认为, 大自然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 要任由其发展, 我们不应该干涉更不能破坏, 这一说法其实是片面的, 我们不应该破坏大自然的发展这一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而任由大自然发展却是不正确的, 我们应该做到的是, 在保护大自然的基础上, 利用开发大自然中的资源以造福人类。

1.2 现代西方生态思想

现代西方生态思想主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它是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举例说明, 二战后, 各个国家都在忙于战后重建, 将经济的发展视为最为迫切需要建设的问题。由此, 西方学者便开始反思生态环境遭遇的一系列问题, 学者开始对人类中心论以及科技至上等观点进行了批判, 比如, 资本主义只顾经济利益的获取, 大量搞生产、消耗资源, 产生大量的耗费物, 只追求经济的发展, 却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面对这一现状, 当时的罗马学者作了名为《生长的极限》的报告, 研究了人口、农业、环境以及资源之间的关系, 粮食、资源等数量是有限的, 地球也会因为其增长的限量性变的有限。此报告掀起了学术界的热议, 并且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共识, 进而增强了公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1.3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领域中, 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这样生态文明观中的核心部分。早在那个时代, 马克思就已经看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应该和谐共存、和谐相处的内在联系, 自然构成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和基础, 缺少自然性的人的本质属性是不存在的, 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 因为人与自然发展到那一阶段, 往往决定当时社会发挥状况如何。

举例说明, 实质上, 资本主义生态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没多大关系, 而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因为资本主义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 将注意力转移在如何创造利润上, 却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资本主义的这种生产方式造成了很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4 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

毛泽东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是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自然对人类的生存发挥在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没有自然就不会有人类的文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提到他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他认为环境和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一旦枯竭, 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必须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以保证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面对混乱的社会局面, 就提倡要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 毛泽东深刻的认识到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社会局面就必须要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美德。在当时, 毛泽东将铺张浪费视为犯罪, 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 毛泽东开展了增产增收的运动, 在生产和建设过程中,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节省资本, 他深刻的认识到, 要使中国改变穷苦的落后局面, 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精神, 这一方针在实施后, 便有了明显的成效。由此可见, 这对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 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环境保护思想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环境问题保护十分重视, 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时, 邓小平十分强调要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 要使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就必须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 因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暂时的, 是不可取的。随着生产力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 以邓小平为中心的党中央领导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政策, 最终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这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上升到了更深的层次。

2.2 资源合理利用思想

资源问题是关乎生态环境的大问题, 最严重的就是自然资源与人口数量之间的矛盾, 长期面临人口多、耕地少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 我国生产力还不够发达, 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这些因素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威胁, 这些又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人口多固然劳动了也多, 但是消耗的资源你将会更多, 所以, 一定要处理好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关系, 因此, 邓小平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2.3 生态农业思想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生存之本、衣食之源,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是农业大国, 邓小平对农业的发展问题也十分的重视, 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思想, 首先, 要尊循农业的生产规律, 严格按照农业生产时间, 把握好每个季节的粮食生产, 这样才能使得粮食的供应得到保障。其次, 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把农业经济搞上去, 邓小平认为要发展农业, 就必须依靠科技, 由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农业发展模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后, 要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尊重农民,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把权力给农民, 让他们掌握生产的主动权, 以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如积极推广农业技术, 增加农民的收入,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2.4 生态法治思想

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 承受着巨大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压力, 不仅要引导人们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邓小平还十分重视治理环境、保护生态的立法制度, 用法律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可见, 加强各个方面的立法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强有力的保障作用。此外, 加强人口立法也是有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制度, 在邓小平等党中央领导的不懈坚持下, 计划生育政策成为了一项基本国策, 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 提倡优生、优育、优教, 将人才资源发挥到最大优势。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3 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发展

3.1 江泽民对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江泽民结合国外的生态思潮,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基础上, 继承了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想, 并最后形成了自己的生态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际战略地位。

邓小平虽然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很大的重视, 但对事物的认识必须要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却没有将其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地位。江泽民严重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他认为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第四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是关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将控制人口、保护环境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其次, 主张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统一以促进可持续。

我国人口基数虽大, 却还在不断增长, 人口老龄化严重, 资源浪费严重, 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难题。江泽民认为, 要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以及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地位, 实现其协调统一, 进而实现人口状况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资源的局限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为此, 他还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法,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提高人口素质;加强耕地, 保护农田;调整产业结构, 控制污染物排放量, 改善环境状况, 提高环境质量。

3.2 胡锦涛对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胡锦涛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提出了基本社会管理原则:生态-发展, 促进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将可持续发展上升到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首先, 科学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其次, “以人为本”体现了人在发展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不会为物的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最后,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繁重浩大的工程, 需要社会大众协力合作, 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政治理念的转变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生态环境。

其次, 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 改变旧的传统模式, 遵循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样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有效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提高对资源的再利用, 以真正达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循环经济的特征即高利用、低污染, 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相协调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是在遵循生态系统运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有效的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促进整个社会由物质增长转变为全面增长, 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共赢发展。

4 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问题的启示

4.1 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保护意识即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 具体来讲, 就是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关系的生态学观念以及常识。

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对整个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加强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充分发挥媒体、广播、报刊等的宣传作用, 让民众了解自身肩负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更有监督他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只有靠全民生态观念的支撑, 才能将生态保护环境进行到底, 改善恶化了的生态环境, 提高环境质量。另外, 要建立全国环保组织的舆论监督下, 更好的提醒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 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开展节能低碳行动, 鼓励企业、个人节能减排, 使用节能产品, 倡导节约、文明、绿色的低碳消费理念。

4.2 大力发展科技文明

科学技术本身不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科学技术的不合理运用才导致生态危机的发生, 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治理环境问题, 建立生态文明, 就必须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这种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科学技术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废弃物产生, 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 使得再生能源不断发展, 生态产业不断兴起和发展, 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邓小平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他指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要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来完成;江泽民也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十分重视, 他指出在环境保护、能源利用方面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不能重蹈覆辙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胡锦涛也强调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 对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开发治理污染的新技术,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4.3 加强国际合作应对环境问题

全球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紧密整体, 所以环境保护绝非一个国家的责任, 而是地球上每个国家都必须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各国应该加强合作, 共同维护生存的领域。

数据显示, 发达国家是全球废弃物排放量最大最严重的国家, 同时也是耗能最多的国家, 并且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将不少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可见, 发达国家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国, 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做好示范作用,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制定具体应对环境问题的策略。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治理环境问题的经验和教训, 如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等措施来改善环境的现状, 提高环境的质量。

4.4 制定生态法律政策

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离不开全民的道德自觉, 更需要相关法律政策提供法律制度方面的支持和保障。生态法律制度指的是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制定的体现为法律的生态制度。

为此, 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它是为防止污染公害,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法律。其内容包括了生态环境和污染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国务院相关环境保护部门还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国家积极支持利用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鼓励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国家在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实行严格的保护, 对于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 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2014年全国人大通过《环保法修订案》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法案, 明确了14种“严重环境污染”的入刑标准, 面对环境违法行为, 环保部门出动执法人员,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侦拘留。但同时也对守法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奖励, 赏罚分明。

参考文献

[1]李嫄.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 2015.

[2]李彩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4.

[3]张炜.邓小平生态思想探析[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14.

[4]王海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 2014.

[5]潘荔.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5.

文明的思想者 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同时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 同时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 将生态文明观作为日常行为准则, 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占据着重要地位, 将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有利于广大青年深刻理解其内涵并加入到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的队伍中, 还将有利于我国“生态梦”的实现。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 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 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生态文明内涵阐释中, 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要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念, 而且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时, 也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可以说, 生态文明是对人类文明形态和发展重大变革, 也是人类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生态文明的兴起, 促使社会教育也要为之相应的变革, 这也将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观念的改变。在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只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强调的更多的是力发展生产力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随着社会的进步, 生态文明的提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开始从生态功能角度研究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 生态功能的凸显也充分体现教育的各种功能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同时, 生态文明的兴起也转变了高校教育的价值观念, 高校教育者在校园教育中也更多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和和谐共生发展, 鼓励大学生更多地投入到生态社会建设的实践中。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需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 这一目标也成为我国今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要实现美丽中国这一目标, 就必须大力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就必须使整个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发展。美丽中国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奋斗, 也需要在党和国家指导下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持续推进。而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未来建设美丽中国推动者, 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 是生态文明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因此, 大学生是否具有生态文明的知识, 树立生态文明知识的理念, 将直接关系到美丽中国的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 增强他们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同时, 通过高校学生把生态文明知识传播给社会大众, 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这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觉悟,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随着生态文明的兴起,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应包含着生态文明观的树立, 生态文明观也成为衡量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如何可持续发展的全新诠释, 体现了人们对以往只注重经济发展的观念转变。当前, 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高校教育要加强生态文明观念教育, 使广大学生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紧迫性。生态文明教育提高了大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自觉保护自然的行动力。因此,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也是思想政治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三、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 养成正确的人与自然相处的行为方式, 自觉保护自然。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一) 在校园文化中大力宣传生态文明观, 内化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精神成果。只有全方位把生态文明观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通过校园文化体系对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才能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确立生态文明观, 真正构建起一个生态校园。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确立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协调校园文化的自身建设, 对大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感染指导:一是在大学生心底唤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二是在大学生心目中唤起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三是在大学生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成为生态文化的传播者。

(二) 在“两课”教学中纳入生态文明教育, 强化生态文明观教育

“两课”是高校开展思想在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 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借助这一平台, 结合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客观地联系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以及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首要的工作是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两课”的教学中, 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讲述人类生态发展足迹来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 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 以和谐的观念正确看待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 充分认识到生态平衡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建设人类美好的家园。

(三) 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为生态文明观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生态氛围的构建需要校园师生共同自发建设, 同时也要学校出台相关环保规章制度来约束。通过环保奖惩制度来鼓励与校园生态文化相协调的思想行为, 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坚定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信念。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环保活动, 使大学生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微博, 制作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页和开展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微讨论, 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 营造一个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氛围。可以围绕“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 举办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演讲比赛等多种活动, 宣传保护自然, 倡导绿色消费, 使生态观念深入人心, 形成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浓厚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四) 开展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教育

实践出真知, 实践长才干, 实践知人生。只有让学生深入到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实践当中, 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生态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足, 并在以后的实践中得以改进和提高。学校要鼓励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 同时学校要积极为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实践基地和社区, 使广大学生更方便地投入到生态社会实践活动中去。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在加深学生对生态文明理解的同时, 也带动了社会大众自觉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活动中要始终秉持生态文明的观念, 从身边做起, 从小事做起, 在保护生态过程中促进自身道德情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 2012.

[2]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人民出版社, 2007.

[3]董杜斌.高校教育生态文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文教资料, 2009.

[4]张连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

[5]覃逸明, 吴文亮.高校校园生态文化构思[J].高教论坛, 2003.

文明的思想者 篇11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政治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从区域性、局部性向全国性、整体性演变。环境问题不再是边缘问题,而是成为制约发展的中心问题和主要障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现代社会的生态问题,绝大多数是人为的问题。人为的问题,需要人来解决。建设生态文明,不是简单地从环境治理入手,而是从改变人的行为模式出发,通过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目的。公众的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尽管有政府的政策措施和框架,如果没有公民的参与,这种努力是徒劳无功的,是效率低下的。可以说,提高公众的现代生态意识,加速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重大挑战。

目前,公众对于环境科学知识的实际知晓率认知度偏低,原因在于生态意识教育和培养的薄弱,公众主动参与意识不足。因此,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和教育,唤起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公众主动参与的热情,是时下生态文明建设迫切的现实问题。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我国宣传和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广泛的方式,其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所不能取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人类生存的新危机,面临自身领域所发生的新变化,除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外,也应该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也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意识宣传教育的最佳现实途径。它将有效地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不可或缺的人的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一)生态意识教育。生态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公众生态行为的积极与否。进行生态意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明确人是自然界这个系统中的一员,应当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意识教育应该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忧患意识。在当前,环境、资源、人口等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生态意识教育最基础部分就是帮助人们真正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公众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要使公众认识到,如果不坚持科学发展观而继续过度的开发利用资源,任凭人口的膨胀和环境的恶化,其后果将威胁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的忧患意识有助于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存的生态观,激发公众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心。其次是主体意识。生态教育的主体意识就是要让公众明确,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今天你环保了吗”应当深入每个人的心里。每个公民都要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热心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我们的行动和智慧创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未来。公众不仅应具有生态的科学知识还应有高尚的生态审美情趣,这不仅能唤起公众热爱自然、生态的丰富情感,还可以使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二)生态道德教育。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把道德纳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弘扬生态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树立生态善恶的道德观,让人们清楚生态行为中的是与非,荣与耻,才能使生态保护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其次是生态良心。使人们自觉遵守生态道德的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整体利益原则,培养人们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引导科学发展观在内心的确立和形成。形成监督和评价他人的生态行为的自觉。制止和约束那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损人利己,祸及后代的破坏生态的不道德行为。使全体公众的经济行为和个人生活都规范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理想目标之中。自觉践行生态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要求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树立生态义务的道德观,使人们关心自然、社会和他人,自觉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责任,努力使生态道德转化为自身的自觉实践,使其成为推动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

(三)生态法治教育。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动,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和引导。近年来,我国生态立法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注重保护生态,维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逐渐上升为重要的立法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生态法治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法律意识,促进有利于保证和促进生态的法律法规的功能发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学法才能懂法,知法才能守法。加强生态法律和法规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法律意识,使人人懂法、守法、护法。这有利于规范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生态行为,也有利于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杜绝各种破坏生态的现象。生态文明的事业本质上是公众的事业。这在生态的法律法规体现为承认和支持公众的环保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权利。提高公众的生态维权意识,有助于促进公众参与生态的立法、执法,从而提高生态立法的质量和执法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要求

(一)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原则。在生态文明教育中仍然具有极重要的意义。环保没有局外人,使人们成为具有生态意识的认知,养成生态道德习惯,履行生态法治权利和义务。以培育绿色、健康、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不断加强和提高公众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生态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从生态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角度加以诠释。在生态意识上确立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的观念。生态文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公众日常生活,在宣传环境问题给人民生活造成不良后果的同时,还要宣传这一生态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提高人们对生态问题的认知的科学性。同时也要求人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切实实践“今天你环保了吗”的响应。

(二)互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和热情。完善政府引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宣传格局。有效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改变宣传教育方式,加大大众传媒渠道中环保宣教活动的参与比例,让公众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公众掌握生态知识,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明确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权力和义务,增加公众响应生态文明教育的热情,提高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文明的思想者 篇12

关键词:资本文明,农村资本发展现状,农民增收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如何更好地保护农民权益事关社会稳定、繁荣、和谐的大局[1,2],而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变农民弱势地位的关键。

一、马克思的资本文明思想概述

资本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其本质属性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其私有属性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扬弃,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不断组合和扩大,为克服矛盾、减少冲突、谋求更大的发展必须扩大利润的社会面。马克思在理性批判资本罪恶的同时,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评价了资本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第一,马克思认为资本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关系,资本渴求无限的价值增殖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马克思还指出,资本内有绝对的致富欲,外有激烈的竞争压力,迫使其不断扩大流通范围和消费范围,资本将“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发现物的新的有用属性;普遍地交换各种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产品和各种不同国家的产品;采用新的方式加工自然物,……,同样要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的需要。”[4]科学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同时,生产的发展反过来又为理论上征服自然提供了手段。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5]资本总是在“摧毁一切障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中无限制地发展生产力。

第二,资本“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造就出高度文明的人。资本“创造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3]“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4]而资本“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为要多方面的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具有高度文明的人)”[6],资本使人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这些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历史前提。

第三,资本在其历史空间内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马克思认为:“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7]资本在不断追求价值增殖的过程中被生产出来,“这种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而进行的生产,像较为详细的说明所已经指出的那样,包含着一种不断发生作用的趋势,就是要把生产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即把商品的价值,缩减到当时的社会平均水平以下。力求将成本价格缩减到它的最低限度的努力,成了提高劳动社会生产力的最有力的杠杆。”[7]这里马克思揭示了资本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历史动力,“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8]可见,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在它还能容纳生产力时是不会灭亡的,如果人为的消灭它必会自食其果,最终还得恢复和发展它。资本诞生以来,不管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还是当今世界都显示了伟大的历史作用,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必须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应该充分利用资本文明创造的一切历史成果。而资本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9]

二、我国政府对待资本文明的态度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资本与社会主义是不相容的,理由是社会主义是公有制为主体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文明形式,资本却是占有劳动力的剩余价值成为一种剥削关系。我国没有经过资本的充分发展就建立了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形态的商品经济,我国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发展相当滞后,没有资本及其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逐,市场就不可能在农村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农民增收就没有动力。

第一,利用资本仍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认为: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资本的发展是不可阻挡、不可逾越的,具有“摧毁一切障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精神力量的限制”的历史力量。社会主义是在消灭私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并不排斥资本。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0]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以经济的市场导向去取代计划经济体制,正是这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了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变革,或者说资本结构的引入与变革,不同的所有制关系促进市场关系的发展,由市场经济的推行重新构造不同的所有制结构与资本关系,这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资本要素在使用价值创造或物质财富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国是在计划经济基础上转轨于市场经济的,并未经过资本积累和市场经济的自然过程。因此,在重视劳动、科技、管理等要素的作用的同时,也要强调资本要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二,在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发展资本是消灭资本的必由之路。从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经验教训来看,没有资本的历史成果的基础,我们不仅不具有反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力量,甚至不具备战胜封建主义的历史力量。正如列宁所言,“如果德国革命迟迟不‘诞生’,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学习德国人的国家资本主义,全力仿效这种国家资本主义,要不惜采用独裁的方法,不惜用野蛮的斗争手段对付野蛮,以促使野蛮的俄罗斯加紧仿效西欧文化。”[11]对我国现阶段建设来说,发展资本最终利用资本所创造的历史财富和力量来消灭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是极为紧迫的和重大的现实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最终任务并不在于资本本身,而是在于最终消灭和否定资本,因为“资本不可遏制地追求普遍性,在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因而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4]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自发力量,同时随着历史的发展,资本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自觉力量,为社会生产力在更高水平上的发展作必要的历史铺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才有可能从自然桎梏和社会桎梏中解放出来,而在我们这个时代,资本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的关系和力量。

第三,要在发展资本和限制资本之间寻求动态的平衡。资本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我们在利用资本发挥其积极功能的同时对待资本文明也要有批判的眼光,克服其在农民增收和经济权益保护中的消极影响。一是要防止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农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二是要缓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不能以牺牲生态文明为代价获得农村经济的发展,抑制企业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滥采、滥伐、滥排;三是要防止大资本对小农的不文明盘剥,在劳资关系中资方是强势、劳方是弱势,这样往往会置农民于不利的境地。

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资本成因

(一)资本进城,农民不进城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受到国外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必须以工业化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无法利用外资缓解工业原始资本积累的压力,又不可能在我国商品率过低甚至为负的小农经济条件下迅速完成工业化,为能快速地、稳定地获取并拥有巨额的“原始资本”,我国制定了超赶型经济发展战略。西方的“现代国家”在工业革命起步的资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掠夺殖民地、资本的积累与集中、掠夺农民。[12]显然,新中国初期只能选择将农业剩余强制地转化为工业积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村资源急剧向城市集中。为此,国家制定了相应的农村经济体制:为保证国家能低价购买农民的农产品,要求农产品统购统销;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对农民管理的需要,实行农村人民公社;为将农民固定土地上从事廉价农产品的生产,制定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在农村哺育城市的进程中,极大地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民收入水平及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资本进城,农民进城

改革开放逐步扬弃了传统的农村体制,尤其是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但是轻农业重工业的体制和政策依然具有强大的惯性,我国的经济发展仍未完全摆脱依赖农业为工业提供资本积累的二元经济发展格局,经济的市场化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更大,弱势的农民更加弱势,农村已经没有能力哺育城市。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匮乏和低价进城。

人力资本是指用于对人力资源开发投资而形成的特殊资本,是凝结在人体之中投入到生产中的知识、技术、能力、健康和努力程度等因素的价值总和,它表现为劳动者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等。当前,我国农村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只有05%,受过专门技能训练的占136%。另外,农民由于受自身收入的限制、传统思想意识及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不足的影响,教育市场化导致的教育成本高企、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无奈,加上没有得力措施和相关政策的引导,既缺乏人力资本投资的能力又不具有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在冲动和压力,自身素质提高缓慢。劳动者只有接受教育并且具有劳动技能才能成为人力资本,并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而发挥作用,否则就只能是一种潜在人力资本,终将因不能与其它资源有效配置而导致财富浪费,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只有提高农民人力资本素质,才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源泉。

农民工劳动力价格长期被压低。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资本所有者处于垄断者的优势地位,而劳动者尤其是具有农村身份的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企业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而劳动者的实际工资往往低于劳动力价值。据最近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在私营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周平均劳动时间为5617小时,超出规定的劳动时间40%,小时工资仅占全国平均工资的40%、国企职工工资的30%。珠三角18年来农民工工资基本上未增加,从而“血汗工厂”在我国时有出现,导致部分农民工在萎缩中勉强度日,在挣扎中勉强活命。[13]

2. 我国农村金融资本市场凋敝和融资成本畸高。

农村资本流动存在障碍,资本市场效率低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我国农村经济还是小农经济,因而更加需要投资,而实际上,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地方政府总是把城乡经济发展的增量资金和农村存量资金重点投向城市建设和发展城市经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则严重缺乏支撑,这与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相左。

第一,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之下,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正在弱化,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资本要素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撤出县域后,邮政储蓄网点迅猛扩张,2008年底邮储银行2万亿元的存款,约有70%来自农村,但它基本上没有以贷款发放,而是大部分约定上存到各级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这些资金最后被各家商业银行投到城市。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当中用于农村部分的比例逐步下降,2001年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有774%供给农村,而到了2006年只有714%,而且该比例呈不断下降的趋势。1995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20 019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4 376亿元,占比22%,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109 998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16 630亿元,占比15%,农村投资规模比重下降7个百分点,下降速度相当惊人。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1 690亿元,而农业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22 540亿元,仅占各项贷款余额861%,金融像抽水泵一样把大量农村资金抽入城市。

第二,中国农村资本市场暗流涌动。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农民手中的闲散资金只有存银行获得微薄的利息而别无他头,而作为资本市场主力军的银行贷款投入农村较少,在正规金融机构之外,一些非正规金融组织包括亲友间借贷、公司对农户的借贷、项目融资、非正规的地下钱庄等,在农村信贷领域大行其道,这些民间资本的借贷利率最低也是银行利率的1到2倍,高则10倍以上,这种城乡金融二元格局不扭转将严重损害农民创业的积极性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导致农民就业和增收举步维艰。

第三,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缺陷和农民土地权益受损。改革开放后,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没有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浪潮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增值收益。相反,大量的农用耕地被征用,由于征用制度的不合理,低廉的土地征用价格使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农民再次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贡献了巨额的资本积累。

首先,土地的产权关系不明晰,降低了农民对土地收益。截止目前,土地制度改革仅仅是触及到土地使用权,从经济学原理以及级差地租理论看,只获得一定年限土地使用权的人,无法也无权分享级差地租提高的收益。农民不能分享级差地租提高的土地产权溢价收益,严重影响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也抑制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拉动。30年来土地级差地租高速增长,东部尤其东南沿海城市及靠近城市的乡村,级差地租实现了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增长,级差地租增长所带来的土地产权溢价收益的绝大部分被政府占有,一部分以“寻租”方式被房地产商所攫取。另外,国家规定工业用地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的市场方式出让,但一些地方为吸引投资仍然采用协议方式或“零地价”出让,土地资源被大量浪费,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落实。如今,全国农村失地农民约有5 000到6 000万,他们大多陷入种地无田、上班无岗、生病养老教育无保障的“三无”困境。土地产权关系的模糊性从根本上影响了农民对土地的稳定预期,农民不愿意对土地进行长期投入,也不会积极开拓土地资本增殖的各种途径。

其次,土地流转的困难制约了土地的规模经营,降低了土地资本的增殖效率。影响农地的流转和集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农户缺乏对承包土地的流转权,因为农户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的行使是极其有限的,而流转权作为经营权中的一项权能必然受到其他权能相关联的制约,经营权的各项权利在现有制度框架内还缺少自由交易的条件。山东、河南、安徽等省的个别村在进行农村土地流转推行过程中,均遇到了以下问题:土地流转的达成一般依靠村干部的协调或血缘关系、邻里关系达成;土地流转的价格难以达成;土地流转范围只能局限在一个村里,无法跨界流转。可见,土地流转因多种因素未能有效实行,因而农民享受不到土地资本的收益和增殖。

四、利用资本文明增加、保护农民经济权益

资本是市场经济社会最具有统治地位的生产要素,如果广大农民手中的要素长期不能通过资本化获得收益,农村又缺乏资本的投入,那么所谓农村规模化经营、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都是无源之水。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基本目标和任务: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20年要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度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等。为此需要在制度、体制上进行大的改革和创新,需要保证农村经济保持在年均6%以上的水平,而增加农民收入的衡量标准,是农民的劳动力要素、资金要素和土地要素投入到农业、农村和农村外各个领域时,能否获得与非农群体所拥有要素等同的收益。

(一)解决农民增收的传统思路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由集体统一经营,农民集体参与农业生产,按日领取工分,农民的收入有集体统一按工分多少来分配,家庭劳动力多的工分就多,分配所得就多,反之则少,由于出工不出活、劳动效率低下,可供分配物品不多。这样,就不具备自行配置生产要素的权利,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按照比较利益原则来安排自己的劳动时间和流动到收益高的就业领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行配置生产要素的权利,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交够国家和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一度收入有所提高。

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民收入也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但相对于GDP和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来说,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显然是缓慢的,这就导致了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背景下农民的相对贫困状态。同时,大批农民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到东南沿海地区务工,不仅孔雀东南飞,连麻雀也东南飞了,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农业仅靠留守的贫弱劳动力是难以为继的。在比较利益原则导向下,从事非农产业获得的收入明显高于农业收入,尤其是从事小规模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急剧下降,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于是政府通过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取消粮食税、粮食保护价收购、合作医疗等惠农举措,以期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提高农民的收入,实际上收效甚微。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十年中,农民收入有一个从快速增长到缓慢增长的过程,随着原有制度创新的效果逐步达到极限,如果没有新的激发因素,农民收入是不可能持续增长的,何况农业人口的数量还在较快增长。在“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一文中邓下平说过:“这一次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连温饱都没有保障,怎么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10]时至今日,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已经富裕了、达到了小康的情况下,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还远没有过上体面的生活,社会主义优越性离他们是近还是远?

(二)资本文明下提高农民收入的新思路

1. 加大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劳动报酬。

尽管我国农民应享有平等的法律权利,农民也只是职业上的身份,实际上社会阶层分化严重,作为弱势阶层的农民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法律地位呈现出“二元化”,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所以政府有责任着力保护农民的权益,包括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努力培养新型农民,加快构建新农村人力资本形成机制,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的转变。十七大指出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一决策将使凭借劳动力获取收入、处在低收入水平的广大农民工阶层能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农村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最重要手段,要抓好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加大财政投入,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适应各地的需要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传授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通过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使其通过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来提高劳动报酬,为此要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落实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和转移培训计划,扩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规模。

鉴于目前劳资关系的严重失衡,应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医疗等人力资本投资费用纳入最低工资保障范围,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家庭人口、生活费用、价格变化、教育医疗费用变化等因素经常地调整标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明显加快,它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旧格局,呈现出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与双向就业的新局面。根据2008年9月的数据推算,回乡创业的农民工总数约为800万人,他们创造了3 000万个就业机会,回乡创业已经成为农民工的理性选择。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农民工见识广、有思想、有适应市场经济经验、有储蓄、有创业意识等优势,着重引导和培养他们率先成为新型农民:帮助、培训农民采用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因地制宜推广优势农产品生产,允许、扶持农民参与农产品生产、贮藏、运输、加工、销售等个环节,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强化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并保证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采取优厚待遇吸引优秀农业科技专业人才下乡,帮助农民推广农业技术,建立农业信息网、农业服务体系,切实改变过去“一靠政策常改变,二靠科技没人干,三靠投入不兑现”的尴尬局面。

2. 改革农村金融,激活民间资本。

资本是经济的第一推动力,要壮大民间资本,打破部门权力利益化,打破城乡金融二元化,让农民享有金融合作权利,必须改革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我国农村资本市场是一个特殊问题,经营规模很小的农户很难在资本市场上实现直接融资,这决定了农民资本积累主要是三个渠道:自己积累资本———见效慢;通过农村金融组织实现间接融资———成本高;政府投入———落实难。所以,只有渠道畅通、政策农民认可、打破陈规才可以加快农村资本集中的速度和资本配置的效率,满足农民对资本的需求。

(1)建立民间资本积聚机制,使民间资本阳光化,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想方设法把农民的闲散资金产生最大的收益,扶持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利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一方面正规金融机构通过它来间接服务农民,以克服自身管理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的弱点,另一方面把农民手中的资金通过自愿合作方式聚集起来,在保证农民一定资金收益的基础上,有偿供应给有创业意识的农民,解决他们初期创业时的资金问题。这样,就把民间资本的死钱变活钱,实现了资本要素的保值、增值。具体的举措包括:给予免税,指令政策性银行为其提供财政贴息贷款以增加储备金,贷款利息收入归难民所有;允许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向政策性银行抵押贷款,允许农民的承包地、住房等向利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抵押;政府为利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免费培训人才,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对其财务服务和监督。另外,逐步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小额信贷公司,依法开展抵押贷款、权利质押贷款,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办法和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等。

(2)引导更多资本投向农村。政府在加大财政支持的同时,要制定对涉农贷款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以及放宽呆账核销条件的具体办法,降低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税,减免其所得税,降低贷款利率,通过丰厚的资本回报吸引人才、技术、资金下乡。在当前经济危机下,城市工商业出现萧条,大量的资本都在寻找出路,这倒契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要求,正如古典政治经济学所指出的那样:“城市中利润的降低,促使资本流入农村,这就造成对农业的新的需求,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的报酬。那时资本就可以说是遍布全国,并在农业中找到用途,于是原来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农村积累起来的城市资本又部分地回到了农村。”[14]

(3)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健全农村土地市场,扩大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和土地资本化收益。马克思指出:“小土地所有制的前提是:人口的最大数生活在农村,占统治地位的不是社会劳动,而是孤立劳动;在这种情况下,财富和再生产的发展,无论是再生产的物质条件还是精神条件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因而,也不可能具有合理耕作的条件。”[4]“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对科学的累进的应用。……生产资料无止境的分散,生产者本身无止境地互相分离。人力发生巨大的浪费。生产条件越来越恶化和生产资料越来越昂贵是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必然规律。”[7]土地的自由流通和自由交易会促进地产的集中,而地产的相对集中是现代大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首先,明晰农村土地所有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可在保持现有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框架下,将土地所有权真正落实到劳动群众自治组织,颁发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权证,使土地集体所有真正变成劳动群众自己所有,彻底淡化现有村民组织的行政功能。集体将土地的使用权、占有权、收益权等项权能出让给农民,真正实现土地所有权与其他权能的分离,通过土地出让获得完整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就会对土地建立起长远的稳定预期,并会加强对土地的资本投入,也可将土地以抵押等方式融资,从而大大提高土地的收益和利用效率。

基于我国农民多土地少的现实,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10]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比较利益原则或机会成本是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的指挥棒。于是农村劳动力转向比较利益高的非农产业,农民从种植粮食转向比较利益高的非粮食作物。因此,在资本时代解决农业生产比较利益过低的根本出路在于生产要素即科技、土地、劳动力、资本的重组和优化配置,在农业劳动力转移和非农产业发展基础上,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实行农户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收益,获得相应的比较利益。

其次,推进农村土地市场化改革,扩大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和土地资本化收益的权利。农地使用权资本化可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维护失地农民利益、繁荣农村金融、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社会总福利水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土地资本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各生产要素————土地、农村劳动力和资本————流动的制度安排。[15]设立一个农村土地流转权交易市场进行土地交易,促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利用,在保证流转出去的土地依然作为耕地的前提下,使固化的土地资源转化为可以流动的资本。耕地、林地、荒地可以通过成立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农民以土地入股获取分红,这样农村土地流转权交易市场上就有了丰富的交易产品,有利于土地的集中和规模经营。宅基地所有权赋予农民,农民可将宅基地及住房进入土地房屋产权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大大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奠定消费需求拉动的财产性基础,还可以开发出更多的金融产品。土地流转可以为农民带来租金收益,如果允许集体土地进行抵押,它还会为农民带来财产性收益。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价格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提高,粮食价格徘徊不前,农民从土地农用权获得的收益就会越来越低,如果政府不加大补贴力度,土地将会大面积休耕、撂荒,所以,政府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废止现在的征地制度,在落实《宪法》规定的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基础上,保障农民土地所有者地位,让他们拥有分享土地“农转非”增值收益和土地资本化收益的权利,改变过去土地的级差地租基本上转化为地方政府城市化建设的资本积累,土地资本化收益几乎全部流入官商的口袋的状况。

总之,由于农民在市场经济、特别是产权市场中还处在弱势,是事实上的权利贫困阶层,因此,政府要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一定要在制度上、政策上扶植农民,尽快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涉农法律法规、体制和制度,政府应从法律上明确,农村土地的实物所有权(物权)归国家所有,价值所有权(财权)归农民个人所有,即国家拥有土地的最终所有权,把经营权以股权形式长期(比如50-70年)且无偿地明确归农民个人所有。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加大农业扶持力度、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从经济利益到政治利益对农民进行“反哺”。

五、结语

上一篇:黄金投资下一篇:相位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