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材与大学英语(精选12篇)
英语教材与大学英语 篇1
虽说英语是一门外语, 是我们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 学和教都有一定难度, 且教材的版本也多, 我已见过教过的就有人教版、湘教版和冀教版, 而人教版又有Junior English for China和Go for it!其教学内容各不相同, 教学编排也各具特色, 但不管哪种版本, 它都是以一定的语言材料为载体, 传授给学生大致相同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一般来讲,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标都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不管其辅助资料有多少, 我们都不能脱离英语课本进行教学。课本是根本, 只有吃透课本, 灵活运用课本进行知识的学习及延伸才是我们师生教学的主渠道。
我们强调课堂要高效, 师生要互动, 课堂气氛要和谐, 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方方面面, 面向全体学生, 兼顾个体;在教学中要融入情感教育, 不但要教书, 更要育人。这些都是教学本身的要求和希望达到的效果。但一切都必须从处理好教材出发。我们现行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的Go for it!, 它有它本身的特点和优势。俗话说, 教无定法。但一堂课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教材预先设想的教学效果。以八年级下册Unit 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 i m e !为例, 本单元分为S e c t i o n A、S e c t i o n B两部分。在Section A中开篇就给出了Language Goal: Talk aboutconsequences, 接着是由几个画面组成的一幅图画。1a要求学生Look at the pictures, then match the statements withresponses below .1b Listen, check your answers .1c Pair work, make conversations.通过1a、1b、1c看、听、说初步了解If条件句的结构, 接下来的是2a Listen and number the phrases.2bListen agai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通过2a的听并完成任务, 让学生掌握一些重点短语和更好的理解If条件句, 2b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填表, 写出表达结果的主句, 那么几个环节下来看、听、说、写都运用上了, 而2c Pair work, role play theconversation.把从go to the party到have the party联系起来, 达到再次练习巩固If条件句的目的, 最后呈现Grammar Focus.一环扣一环的从language中习得Grammar, 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语法来得突然、乏味、学习难度大了, 这是教材的编者们为我们教学本身提供的最基本的教学过程, 而这些教学内容也要求教师一节课完成。但作为我们教师个体, 在面对这些教学内容时, 会根据自身的理解、教学水平以及面对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Unit5而言,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初步掌握If引导的条件状语的用法, 内容不复杂, 且与现实生活联系很密切, 学生不会有陌生感, 所以我在设计该课堂流程时就将1a、1b、1c整合后, 用另一学生更感兴趣的“party”呈现, 而将2a、2b交给学生以Group work、Pair wok的形式去理解完成。最后的2c, 则以一首师生合编的歌诀结尾, 整节课在语言载体的选用上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与舍去, 变别人的“party”, 为我们师生共同的“party”, 在师生以主人翁身份积极参与中去掌握本节课应掌握的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应该说, 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从目前来看,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强调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强调任务式学习的教学方法似乎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我们现在对Go for it!采用的就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综合运用三种教学方法。还是以八年级下册Unit 5 If you go to the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为例来分析教材与课堂设计的关系, 我是这样设计第一课时的:
StepⅠ Warming up
(多媒体呈现An English song "If you're happy")
T: Do as I do.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watch、sing and do together.)
[设计意图]拉近师生距离, 让学习的过程充满快乐, 培养学生自信心。
StepⅡ Lead-in
(教师设计一个自己将要举行生日party的情节, 邀请学生go to the party.)
T: Saturday morning is my birthday party.Would you like tocome?
Ss: Yes, I'd love to./ Sorry, I can't.……
T: If you go to my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Screen上呈现Unit 5的title)
[设计意图]自然过渡, 将学生带入“party”。
StepⅢ Presentation
(模拟情景, 师生对话)
T: If you go to my party, what will you do?
(First let the students write down the answers, then act.)
S1: I'll give you a gift.
S2: I'll bring you some flowers.
S3: ……
T: OK, thank you.Maybe you can say: If I go to yourparty, I'll give you a gift . (板书)
(要求学生照此形式先写后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手、口并用, 师生互动, 让学生从听、说、写中对If条件句有一个初步印象。
StepⅣ Practice
1. (多媒体依次呈现多幅图片) Look and say.
T: What can you see in Picture 1?
Ss: A boy is running.Maybe he is late for school.
T: So we can say:
If I get up at 9:00, I'll be late for school . (板书)
(接下来让学生互问互答, 并让学生板书。)
2.找一找规律, 你能发现什么?
(观察板书的If条件句)
S1:从句在前, 主句在后。
S2:中间用逗号隔开。
S3: ……
T:本节课的重难点: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时态“主将从现”。 (板书)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编If条件句歌诀: (板书)
条件句, 常放前;
逗号要放句中间;
主将从现要牢记;
……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图片为学生创设情景, 让学生感知并习得新知识。
StepⅤ情感教育
(师生讨论, 本节课让我们懂得在生活中我们应怎么做?)
做事情要考虑后果, 三思而后行, 上学不迟到, 乐观做到, 热爱生活……
[设计意图]从课堂延伸到生活, 教书更育人。
怎样才能让课堂精彩, 达到高效, 师生满意?这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课题, 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精彩、高效的课堂添砖加瓦。
英语教材与大学英语 篇2
对《新编实用英语》教材与教法的初探
本文简要分析了<新编实用英语>教材的内客和特点,并根据自己教学积累对本教材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点建议.
作 者:张玉环 成伟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日照,276826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4)分类号:H3关键词:《新编实用英语》 教材 教法
英语教材与大学英语 篇3
关键词:英语教材;大学英语;教材出版;多媒体信息技术
在多媒体信息时代,高等教育发生了新的革命性变化。教材作为教学的依托,是学科课程与知识体系的具体化,应当与信息技术发展、教学实际相契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重新审视英语教材的出版,意义重大。
一、大学英语教材出版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英语教学思路逐渐转向
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的教学思路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为改善这一局面而适时出现的新课程改革,其高校英语教学思路发生了很大转变。新课程改革逐步纠正以教师为主导的认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教学思路的逐步转向也对教材的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材的出版必须转变思路,以学生而非教师为主体重新建构。只有教材出版改革与教学思路转变保持基本同步,才能确保教学效果的真正提高。
2.教材使用者的学习习惯发生嬗变
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下,教材使用者的学习习惯发生嬗变,纸质教材一家独大的情况一去不复返,多终端、多媒体形式、交互式、全天候的学习形式受到追捧。鉴此,大学英语教材出版也在不断调适,丰富形式与内容:不但有纸质版,也有电子版、网络版,不少高校所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就是由纸质教材、光盘教材与网络教材组成的,在实际使用中呈现出体系化优势。然而当下英语教材的使用现状,与教材使用者的学习偏好、学习习惯依然存在一定距离。教材使用者学习习惯的嬗变倒逼立体教学系统的创新,其实是为高校英语教材出版的优化创造契机。
3.技术进步助推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技术革新背景下,大学英语材料立体化版本诞生。所谓“立体化”,是以网络与多媒体作为依托,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从而完成整体教学解决方案的谱写。该模式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表现为学生得以依据个人情况自主调整学习节奏与进度,从而获得较契合自身情况的学习体验。可以说,技术的全面发展助推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自主化学习空间和平台。而随着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不断强化,必然也对高校英语教材的出版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当代大学英语教材出版的问题
1.教材同质化现象严重
由于我国大学英语教材采用的教学大纲基本一致,导致不少出版社出版的高校英语教材在编写体例、内容选择上大同小異,有些教材在编写理念以及课文难度、课文选材与风格上基本无异,教材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这无疑忽视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知识的单一性难以展现学习英语的魅力。大学阶段,学生们几乎都会参加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不少教材以此为标准,部分教材编写者甚至无视大学英语的学习规律,草草修改英语文章,随意将其中的词汇改为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规定的词汇,不但导致教材的同质化,还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思路。由于许多无关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的阅读信息被删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断章取义,难以真正体会作者意图。刻意更换与阅读材料原语境不相符的词语,容易导致学生对词汇的混淆使用。
2.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
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者多数是此方面的专家,其理论基础坚实,然而多数缺少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部分专家甚至告别讲坛许久而专注于理论研究。鉴于此,这些专家难以充分了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需求,其编写的教材容易脱离教学实践。教材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的讲授进度、课程内容的具体安排都基于教材,即便是学生的预习与复习,无不依照教材内容进行,如若教材内容编写过于理论化,与教学实践相脱离,就会限制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3.不正当竞争现象严重
由于教材的需求量较大,且稳定性较强,不少出版社大力投入教材开发。然而,近年开展教材业务的出版单位数量激增,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较多,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市场中存在的怪相是,出版社为了提高销量、抢占市场,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教材质量上,而是借由教师开培训班的捆绑活动、给学校提供回扣的方式提升竞争力,这必然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在这种竞争环境中,出版社往往采取降低教材成本的做法,由此损害的是教材使用者的利益。这种教材不但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长久以往也不利于大学英语教材的健康发展。大学英语教材出版的问题与发展路径
4.发行渠道过于单一
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出版发行的渠道过于单一,其主要的发行方式依然是出版社和各高校的联系。此种方式虽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网络技术和物流产业的发展,网购图书在学生群体中十分流行,单纯凭借与高校相关部门沟通的发行方式已然无法满足大学英语教材的现实发行需求。相比于购买学校统一订购的教材,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网购,以节省时间和资金成本。出版社应审时度势,将营销的资源逐步向线上转移,开辟多元化的发行途径。
三、大学英语教材的未来发展路径
1.发挥技术优势,助推英语教学改革
多媒体信息时代给大学英语教材出版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为其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一方面,其降低了教学产品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其方便了英语学习材料的上传,用户可随时随地上网查找各种最新版的英语学习材料。受网络广域性及即时传播等特点的影响,网络在信息的交流及共享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出版社应当紧握机遇,树立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充分借助多媒体时代的先进技术和优势资源,革新教学产品,为教材使用者提供立体化、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
nlc202309090910
2.杜绝同质化,注重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
教材是否契合学习者的需求,可作为评判教材的关键和依据。教材的编写应当注重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首先,针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及心理需求,开发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英语教材,而不是“一套教材行天下”。其次,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学习者的需求,设计不同类型的英语教材。最后,考虑到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校学生,其在英语基础及教学条件上存在较大差距,出版社应着手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
3.遵循出版规律,提高教材编写和出版质量
大学英语教材的出版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质量是根本。教材编写应当因循出版规律,在形式上、内容上实现创新,重视教材编写内容的趣味性、实用性与工具}生。此外,出版社还应确保教材的出版质量,才能在教材市场站稳脚跟。这就需要不断探索有潜力的教材出版方向,并致力于创造精品。比如,可将英语知识与中文融合一起,以图表或文档的形式来展现教材的核心业务,并借助中英文对照的方式方便使用者学习。此外,也应着手改组编写成员,确保兼顾、吸收学者、专家及工作一线教师的意见、建议,确保教材体例编排及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4.规范市场,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出版发行安排不规范,往往拘泥于出版社与高校教材管理部门的单线联系与销售,然而其信息不透明,不少出版社未将重点置于教材本身质量的提升,而是借由教师培训的捆绑式活动等来扩大销量。这种无序竞争容易滋生腐败,不但有损教材本身的编写质量,也阻碍了教材的出版发行,更损害了教材使用者的权益。对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规范,可通过扩大网络营销、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等方式,借助网络广泛传播的特点,引导学生和教师积极评价各出版社发行的教材,提出改进意见,督促出版社真正改进教材质量。
5.开拓市场,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发行体系
多媒体信息时代,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教材发行体系还有很大的潜力。近年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探索多形式的英語教材发行方面取得的成绩尤其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为销售教材,他们积极开拓新市场,着重到外语培训机构、高校开展宣传,并且综合采用多种营销策略,比如赠送电子教案,主动对大学英语老师进行教材培训,举办演讲比赛等。此外,他们还在一些重点省市设立专门的教材发行点,这些途径无不有效地促进了教材的发行,保证了发行途径的畅通。
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与现状研究 篇4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历程
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从1961年到20世纪90年代可分为3个时代 (董亚芬1991) 。第一代教材以《理科英语》和《文科英语》为代表, 出现于1961年~1966年5月前。此时大学英语教材采用“以课文为中心, 以语法为刚要”的传统模式。第二代教材出现于1979~1985年, 主要有复旦大学的《英语》 (文科用) 、北京大学的《英语》 (理科用) 等, 大体沿用第一套教材的教学模式。第三套教材出现于1986年~90年代中期 (《教学大纲》修订前) , 此时的大学英语教材开始进行分级、分册。主要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合编的《大学英语》、上海交通大学编写的《大学核心英语》等。第四代教材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陈珍珍2010) , 国家对原有的文科和理科两个《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进行了合并、修订, 我国大学英语教改进入了新阶段, 教材开始配备光盘和学习软件系统, 从纸质平面教材向多媒体网络教材方向发展。此期间具有代表性的教材有《新编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等。蔡基刚在2005年提出“第五代大学英语教材”的概念, 提出大学英语应具备“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实用性”、“主题性”、“内容化”、“以学生为主”、“有利于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立体化”、“多样性”八大原则 (蔡基刚2008) , 此后不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大学英语教材, 如《新编大学英语 (第三版) 》、《新视野大学英语 (第二版) 》、《新标准大学英语》等。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
20世纪以来大学英语教材不断更新换代, 但仍面临不少问题, 造成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高、无法很好地将英语这一交际工具应用于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
1. 与高中英语不衔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02) 提出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须具备3500的词汇量。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生要掌握4500个词汇。据调查, 大学英语教材里有相当一部分新词与高中课本重复。此外, 教材中大部分的语法和单元主题也与高中相近。知识重复率高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重复而缺少新知识的内容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 难以调动学习兴趣, 产生学习懈怠感, 不利于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2. 课时的设置与内容不协调。
目前全国高校的大学英语课时一般为每周2~4课时, 时间短、任务重, 教材的许多内容在课上无法完成, 而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课外也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在剩余内容上, 使得这些内容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造成资源浪费。此外, 由于时间有限, 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有开展丰富教学活动的意愿, 却受制于有限的教学时间无法进行。
3. 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率低。
现代大学英语教材往往配备学习光盘、教学光盘、网络教学管理平台、配套试题册等网络教学资源,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但由于多种原因, 如学校硬件设施缺乏、教师素质不高、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等, 造成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率较低。很多教师“不清楚”或“不会使用”网络教学资源, 更无法指导学生使用。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使课后的“自主化学习”流于形式, 造成了教学资源浪费。
4. 缺少文化底蕴。
当前英语教学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于“有语言、没文化”。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查明建曾做过一个实验:让英语不错的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交流, 每个人用10来分钟来讲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 结果很多“英语尖子”竟说不了几分钟, 交流无法进行。以《新编大学英语 (第三版) 》第一册为例, 10个单元中, 只有Unit9 Holiday and Special Days涉及到了西方文化, 其余内容都与文化没多大联系。没有文化的交流是空洞的, 大学英语课程不应仅仅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 而应是一个以语言为载体去了解多元文化的课程。
5. 应用性不高。
我国大学英语长期以来坚持以打好语言基础为目的, 忽视了学习者的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很多在英语考试中获得高分的学生却不具备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 如用英语交流、收听英语广播、阅读英文报刊等。更无法轻松地查阅本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撰写英语论文。蔡基刚2011年对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调查显示:69%的学生表示在今后有“用英语读本专业的文献和文章”的需求;56.5%的学生表示今后会“选修全英语或双语课程”;79.3%的学生认为“能够用英语写摘要、文献综述、实验报告、小论文和研究非常重要”。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增强英语交际能力, 用英语为本专业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说, 语言使用比语言欣赏对学生更有实际应用价值。
三、对于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提到的几点问题, 笔者对大学英语教材未来的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强与高中英语的衔接。
陆俭明 (2010) 指出“鉴于中学和大学的英语教学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建议对各学段英语教学重新定位。”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在大学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这是因为学生在中 (小) 学进行了近10年的基础英语学习, 而大学英语仍在重复这些内容。大学英语教材应在中学基础英语的基础上, 加大文化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内容, 与高中英语进行有效衔接和进一步深化。此外, 在教材的选择上, 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学生水平选择相适应的教材。这样既能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巩固原有知识, 也有利于基础好的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
2. 精简内容, 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 应对大学英语教材现有的内容进行精简, 避免知识的重复, 提高教材利用率。目前, 很多教材配备的光盘内容只是课本的翻版, 并没有增加学习内容, 利用价值不大。笔者认为, 可以在教学光盘中加入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化介绍等内容, 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此外, 对于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教材编纂者应对其网址、内容、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以便教师了解和学习, 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3. 提高教材内容的真实性。
调查显示, 即使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在阅读英语报刊文章、听英语广播时仍存在较大困难, 原因之一在于教材内容缺少“真实性”———相当一部分教材内容经过修改或调整, 没有让学生学习到“本土化”的英语, 使他们在面对原生态文章时束手无策。笔者认为教材可以增加国外报章杂志原文、电影对白等, 尽量使内容保持“原汁原味”, 这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对篇章的理解, 反而会增强学生的真实语篇理解能力。真实的语言材料能够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地学习语言, 丰富语境知识,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 增加教材的文化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没有文化的语言是空洞的。一个人的英语水平不仅依靠他的语言能力, 更多的是语言外的文化知识。大学英语教材不能仅仅学习纯语言知识, 而应该成为让学生认识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窗口。因此他国的历史文化、行为模式、文化价值应贯穿于英语教学始终, 让学习者吸收不同文化的精髓, 增加文化宽容意识。综上所述, 大学英语教材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更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了解多元文化,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人才。
5. 提高教材的应用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对外交流更为频繁, 企业对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更加突出,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全英语教学课程。然而据调查, 大部分大学英语教材都以日常生活内容为主, 缺少与职场和专业相关的内容, 在应用性上有所欠缺。大学英语教材在选材上应结合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职场知识, 通过大学英语学习, 大学生应具备听英语讲座、参加学术讨论、用英语阅读、撰写论文、查找文献、参加会议等能力, 使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具有更广阔的视野, 提高国际竞争力。
高质量的教材不仅是知识载体, 更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创造力、对学生具有实用性的教材。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会在使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总结经验, 不断调整和更新, 编纂出更好的教学英语教材, 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为大学英语改革的推进做出贡献。
摘要: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工具。教材的内容、设计与编排决定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 大学英语教材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目前我国用于大学英语的教材有十多套, 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论述了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过程、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今后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发展历程,现状与建议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J].中国大学教学, 2008, (4) .
[2]陈珍珍.论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历史与发展规律[J].宁波大学学报, 2010, (5) .
[3]蔡基刚“.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 .
[4]蔡基刚.台湾成功大学从EGP向ESP转型的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3, (3) .
[5]董亚芬《.大学英语 (文理科本科用) 》试用教材的编写原则与指导思想[A] (.李荫华主编) 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集[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
[6]黄建滨, 于书林.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研究, 回顾与思考[J].外语界, 2009, (6) .
[7]陆俭明.2010年中国外语战略论坛致辞[R].2010年中国外语战略论坛, 上海, 2010-06.
[8]应慧兰.新编大学英语[E].第三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9]张蓓, 马兰.关于大学英语教材的文化内容的调查研究[J].外语界, 2004, (4) .
七年级英语教材与课例分析 篇5
一:营造开放和谐互动的语言氛围
1.设计贴近生活的任务
其实语言就是来自与生活,只有在生活的运用中,语言才富有生命,常常在授课的时候有这种感悟,往往跟生活接近的句子,学生的反应尤为热烈,例如学生有一个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叫做肖老师,我则引导学生翻译:He is a Chinese teacher called Mr Xiao。
在七年级的单元中老师提出了很多富有生命力的任务
例如:班级电话薄,名片设计展,失物招领处,家谱,理想课程表等等 同时建立了学生档案,装载那些比较优秀的作品,做法值得提倡
2.增强学生自信心,逐步形成主动参与,乐于动手,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 对于擅长唱的同学,进行英语歌曲比赛
对于擅长书写的同学,进行英语书写比赛
对于擅长表演的同学,进行英语短剧表演
对于擅长语音的同学,进行演讲比赛
对于擅长绘画的同学,进行房屋设计展或名片设计
由此可见老师是在很用心的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
3.有英语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
让每一面墙说英语,贴上英语标语
运动会的班牌,展板,广播稿用英语
英语主题班会
英语黑板报:
英语课程表,英语通知
4.建设和谐宽松的氛围,允许有不同意见存在对于学生在用英语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用一一纠正,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实际上一一纠正对于老师来说也无疑增加了工作量
对于学生在某一问题上不同的声音,也听取,不采用打击的态度
5.小组活动,建立合作学习模式
2人的pair work,或work in threes/fours/sixs
采用招标会,招聘会,游戏等,用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参与
二:让学生在期待中上好每一节课
英语教材评价理论发展述评与启示 篇6
关键词:英语教材评价 英语教材评价理论 指导原则 英语教材评价体系
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愈加明显,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乃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的国际性语言,其受关注度就体现得更为明显,正如Richards(1985)所言:“目前英语的地位使这个世界上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成为了英语的使用者或是学习者。”
1.英语教材评价理论述评
Hutchinson与Waters(2002)将教材评价分为四个主要的步骤,即:定义标准、主体分析、客体分析以及匹配。他们同时给出了其做出评价过程中主观与客观分析时所用的评价标准列表,其中包括几个方面的问题:读者、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其它。在Hutchinson与Waters看来,通过对评价标准所包含的各方面问题进行思考并进而找出答案,评价者可以确认一本教材是否是适合各方面具体条件的教学材料。Cunningsworth(2002)把教材评价分为印象概览与深入分析两种。通过前者,评价者可以对于教材获得一个相当快速的总体印象,具体而言就是了解教材的优势以及不足,突出的特色。而通过后者,评价者可以对于教材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但是后者开展需要首先建立一个评价体系。Cunningsworth在给出具体的评价标准之前,首先界定了构成这些具体评价标准的基础的指导原则:1)教材应该与学习者的需求相吻合,同时还应与语言学习课程的目的和目标保持一致;2)教材应该能够反映学习者对于语言的使用,并且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具备按照自身意愿去使用语言的能力;3)教材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们作文学习者的需求,进而促进他们的学习过程得以顺利进行,而不是强加给他们死板僵硬的教学方法;4)教材应该对于学习有着明确的支撑作用,可以有效地协调学习者与目标语言的关系。程晓堂(2002)同样把教材评价分为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两个部分。在其看来,内部评价包括几个方面:评价教材的教学指导原则、评价教材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评价教材内容的选择及设计、评价教材的配套材料、评价教材的设计以及评价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在程晓堂看来,外部评价就是去评价教材在特定情境下对于教师和学生的适应性,外部评价应该在评价者对于教材的内部评价结束后,在评价者对于该教材已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的基础上再去进行。
2.英语教材评价理论发展的启示
由上述教材评价理论发展的述评,可以看出合理的教材评价应该是在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或是评价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同时评价应该分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各司其职,每个部分都包含若干个具体的问题,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评价者可以收集到针对性各不相同的具体信息,从而对于教材做出细致且全面的评价。
然而如Tomlinson(1999)所言:“教材评价过程中非常明显,同时异常重要的一点便是评价者要意识到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材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确立必须要考虑到教材使用原因、教学目标以及评价的背景等因素。”不同的教材需要不同的评价标准,相同的教材由于学习者与使用背景的变化也需要相应的评价标准来加以检验。
鉴于此,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即教材评价在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的基础上,具体的评价标准必须要在充分考量学习者及教学开展背景的基础上,根据上述两个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而如果仅仅使用一套看似科学、合理的教材评价标准体系去尝试评价不同的学习者在不同的背景下所使用的不同的教材,那么评价的结论将是站不住脚的。
3.结束语
随着教材评价理论的不断发展,考虑到当前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年龄、智力、起点及社会背景方面存在的巨大的差异以及我国社会环境所发生的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在今后的教材评价理论方面一定会出现更多的,同时更为具体的针对各类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体系,如:小学英语教材评价体系、中学英语教材评价体系、大学英语教材评价体系乃至成人教育英语教材评价体系等,而这些具体的、针对性强的英语教材评价体系将会进而构建一个更为系统的涵盖各个层次与类型的教材评价体系,进而为英语教材的选择以及编撰提供更为全面客观的理论参考,最终促进英语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Cunningsworth,A. (2002).Choosing Your Courseboo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丁朝蓬,(1998).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课程教材教法》第7期。
英语教材与大学英语 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主题,以内容为依托,教材难易度,问题设置,练习题,任务型教学
学生的外语能力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 而课堂教学是围绕着教材而展开。因此,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是教师授课的基本依据和材料, 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研究发现98%的知识指导来自教材而并非教师, 90%的学习者课后作业在教材指导下完成 (赵勇, 2006) 。教材在教学中对于取得积极教学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 很有必要对教材进行研究, 从而更好地编写和改进教材。
《新视野大学英语》按时间划分属于我国第四代大学英语教材 (董亚芬, 2003) , 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 目前有三版, 出版年份分别是第一版2001年、第二版2008年、第三版2015年。第三版由于近期才出版, 高校普遍使用的仍是第二版, 因此本文仍以第二版作为研究对象 (下文将不作标明) 。与前三代大学英语教材相比第四代教材有了显著的变化和进步:编写理念较为先进, 能综合体现各种教学理论;教材立体化, 不仅有纸质课本, 还有音视频光盘和网络版教材。然而, 第四代教材仍存在不少问题, 近年来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诟病。隋晓冰在《外语教材的研发与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基于我国高校主要外语教材的分析与探讨》中指出, 第四代教材“已经完成从纸质平面教材到多媒体立体式教材的过渡, 有进步, 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未被打破。教材仍然非常注重词汇、语法、句型的操练以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其本质仍以语言技能培养为主, 很难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不能满足既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 (2012) 。”
《先锋英语》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 其原版教材 (Language Leader) 由培生教育出版集团 (Pearson Education) 出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引进后组织国内知名高校专家和骨干教师完成了本土化改编, 目前使用面较小, 多用于个别实验班。《先锋英语》的编写理念、内容和形式等与第四代大学英语教材有较大不同。它是否能够对第四代教有所突破, 是否符合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要求, 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去探讨。目前从学术期刊网 (cnki) 上搜索只能找到一篇与《先锋英语》相关的文章, 对它的评估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把《先锋英语》和第四代大学英语教材的代表之作《新视野大学英语》两套教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更能凸显各自的特点, 以期对大学英语教材的选用和编写有所裨益。
1 主题和内容
《先锋英语》综合教程四册共48个单元,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和听说教程八册共40个单元, 两套教材各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但在主题的选择上有很大不同。《先锋英语》各单元主题明确、覆盖面广, 48个主题中有35个属于社会科学类、13个属于自然科学类 (见表1) , 每单元的大主题又划分成三个更具体的小主题, 每个小主题中包含训练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的内容。《先锋英语》的内容知识性强、信息量大, 阅读材料体裁均为说明文、议论文或应用文。《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没有明确给出各单元主题, 本文作者根据单元内容进行了归纳 (见表2) , 40个主题中35个与社会科学相关, 5个与自然科学相关。主题的覆盖面比较窄, 大多与爱情、教育、道德、成功、校园等相关, 体裁多为人文社会性的, 或文学性作品, 即使是科技相关的主题, 也多是从社会人文的视角切入, 知识性不强、信息量不够大。
以内容为依托 (CBI) 一直以来是学界认可的教学理论, 其核心是如果语言教学能基于某个学科知识来进行, 将外语学习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效率往往会大大提高。Stryker&Leaver (1997) 认为“当语言教学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时, 当语言作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媒介时, 便产生了最理想的外语或二语学习条件。这是因为, 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内容上, 把目标语作为工具来探索知识, 这时的学习状态最接近于母语学习, 因此效率也就越高。第一, 关注内容可以把形式学习的焦虑感降到了最低程度;第二, 内容学习大大增加了可理解的输入量;第三, 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就学科内容或是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真实且广泛的交流最能促进二语习得;第四, 高层次的学术认知活动有利于语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蔡基刚, 2011) 另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在“高等教育”一节里对大学生专门提出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要求。根据我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 2010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指数只有3.27%, 而美国公民在2000年就达到17%。蔡基刚指出, “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如此之低和我国英语教学以及教材片面选取反映人文精神内涵的题材有一定关系” (蔡基刚, 2011) 。《先锋英语》的主题均为社科和自然科学类, 帮助学生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常识, 符合以内容为依托的理念, 内容知识性和趣味性较强, 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提高学习效率。
2 难易度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和按Flesh易读公式测定阅读材料的易读度 (readability) 两种方法, 主要比较了《新视野大学英语》和《先锋英语》的听力和阅读部分的难易度。调查问卷显示学生认为《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阅读和听力部分难度适中, 《先锋英语》阅读和听力部分较难。
测定阅读材料的难易度有多种方法, 利用音节数和平均句长测定阅读材料的易读度 (readability) 是一种广泛采用的阅读难易度量化标准。这是因为, 英语最常用的单词中单音节和双音节的词最多, 而句子的长短表明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 一个主句附属的成分越多, 句子结构越长, 阅读难度也就越大 (邓昭春, 2002) 。测定方法如下。
(1) 从每篇课文开头、中间和结尾分别取三个100词的段落 (专有名词计算在内, 但不包括缩略语和阿拉伯数字) , 数出每段的句子总数, 计算平均100词的句子数和句子平均词数。句子的计算以T单位为标准, 即一个主句加上其从属成分为一句。最后一句若不完整, 则按词数与该句总词数的比例算出小数后面的尾数。
(2) 数出每段的音节总数, 计算平均100词的音节数。
(3) 按Flesh易读公式计算每篇课文的难度指数。该公式是:RE=206.84-0.85wl-1.02sl, 其中wl为每100词的音节数, sl为每句平均词数。
(4) 对照Flesh阅读能力量表, 查出课文的难度等
笔者选取了《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 Unit1, Text A和读写教程3, Unit1, Text A;《先锋英语》1, Unit1, 1.2的课文和《先锋英语》3, Unit1, 1.3的课文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Flesh易读公式计算得出的结果如下。
从以上抽样结果可以看出《新视野大学英语》的两篇课文难度不大, 各册之间差异不明显。罗建平在《英语教材难度的语料库分析——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一文中通过对语料词汇难度的统计分析, 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罗建平, 2012) 。《先锋英语》的两篇课文难度也不大, 但第三册的文章比第一册难。
3 问题设置和习题
《新视野大学英语》较为注重语言的本体内容和技能操练, 语言操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较少, 缺乏思维培养的任务型练习, 忽略了从语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读写教程的阅读理解问题分为八道课文理解题和三道讨论题, 课文理解题都能够根据原文直接得到答案, 无需分析和判断。讨论题需要一定的分析和判断, 但某些问题设置不合理, 学生不感兴趣或是很难展开讨论。阅读理解题均为问答题, 形式单一。练习题形式以词汇和句型练习居多, 包括vocabulary, collocation, word building, sentence structure, translation和cloze。如vocabulary练习, 学生根据句子的整体意义, 在所供词汇的范围内进行选择。这种练习较为机械, 只要知道每个词的意义就能填写正确, 不需要可供分析判断的上下文篇章内容。又如sentence structure这种句型和语法练习属于较为基本的句子结构的操练, 学生只要跟着句型范例进行机械的模仿改写就行, 谈不上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 无需进行分析和判断, 不具有挑战性。
《先锋英语》教材的问题设置和练习呈现内容多元化、题型多样化的特点, 注重语言操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每一篇阅读文章和听力都有主旨大意题和细节理解题确保内容的理解, 题型有简答、选择、排序、配对、判断对错等, 再来词汇和语法的归纳和练习, 达到了语言教学和操练的目的。但教材并不止步于此, 每一单元都有许多需要分析、判断、评估甚至推理的问题。如第三册第八单元“全球化”中的一道阅读+听力题, 内容为时事节目Viewpoint中的来自八个国家的八个人分别说出自己对“全球化”的看法, 在一系列有关内容和语言的题目确保学生理解课本内容之后, 教材进一步设置了一个口语练习。
1.Which of the opinions in the messages do you agree with?Which do you disagree with?Why?
2.Discuss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up to now on the following:
1) your own life2) China3) the world
3.Do you see globalization as a force for good or bad?Are you optimistic or pessimistic about the future?Why?
一个写作练习:Write your opinion on globalization for the Viewpoint message board.要完成这些练习, 学生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的层面, 必须进行分析、评估和判断, 分析全球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评估全球化对自身、对我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判断全球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 达到了锻炼思维能力, 特别是提高批判性思维的效果。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反应《先锋英语》缺乏词组和句型的讲解, 而有关语法的内容过多, 大部分学生已在中学阶段系统学习过语法。
4 是否支持任务型教学
作为交际教学法的最新实现形式, 任务型教学被广泛认为比传统教学优越, 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已经确立了一种正统地位:2001年出版的新《英语课程标准》大力推行任务型教学;《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被推崇为“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为适应时代的发展, 除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外, 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要把这些要素要融合于教材, 也必须以任务型练习为主。“所谓基于任务的学习内容是把教与学置于有意义的任务情景之中, 通过让学生 (通常是小组合作的形式) 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的 (authentic) 问题来完成任务, 来学习隐含于任务中的语言要点、文化背景、语言技能等, 发展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隋晓冰, 2012) 。”
任务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单从创设情景和提出任务来说, “教师要根据实时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提出引导性问题, 逐步形成具体的学习任务。任务 (1) 要有相应的任务情景描述, 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导向要明确, 学习重点要清楚, 实施过程要清晰; (3) 难度要相宜, 以综合原有的知识为前提, 探究新知识为主要目标 (池丽霞, 2012) 。”一般教师欠缺任务型教学法的训练, 自身能力和精力有限, 光是设计和提出好的任务就已经困难重重, 更不要说还有监控任务实施、调整任务难度、评价任务成果等工作。教师往往会因为难度过大而放弃任务型教学, 恢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如果课本能够提供现成的任务, 也许能够解决教师难以开展任务型教学的现状。课本由专家学者集体编写, 能够更为系统、科学地设计任务, 指导教师进行任务型教学。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材没有设置任务, 配套的教学课件里有一些任务, 但过于简略, 实施步骤不清晰, 缺乏支撑材料, 可操作性不强。相比之下, 《先锋英语》教材很多练习都是任务式的, 如:阅读部分合作学习几篇短文, 交换信息并进行讨论;口语部分扮演不同角色解决问题;对某一争议性话题进行分组辩论等等。每单元第四小节是一个大任务, 设计成一个真实的情景, 在情境中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操作步骤详细具体, 并有听力和阅读等支撑材料辅助完成任务。任务形式多样, 有小组讨论、会议、辩论、讲介、谈判等。如第三册第一单元主题是Communication, 第四小节的情景是合租公寓。四个合租者性格和生活习惯各异, 产生种种矛盾, 任务是以学校咨询中心顾问的身份解决他们之间的沟通问题。教材提供的支撑材料有四个合租者的背景信息、四个咨询顾问所得到的信息、有关列举问题、提供解决办法的句型等。学生四人为一组扮演四个咨询顾问交换信息, 讨论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这个任务, 学生能够学习隐含于任务中的语言要点、文化背景、语言技能等, 并发展主动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型教学通常是小组合作的形式, 能够有效地促进合作学习, 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发展合作精神。
5 结论和启示
综上所述, 在主题选取上《新视野大学英语》偏重反映人文精神和德育的素材, 《先锋英语》偏重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 以知识性强和信息量大为特点。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 弘扬人文精神和增长知识, 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同等重要, 因此笔者认为教材编写者在选取主题时, 应考虑到两方面因素, 不能忽略任何一方, 并拿捏好各自的比例,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 应增加社科和自然科学的内容。另外, 教材编写者应遵循以内容为依托的原则, 课本不应仅是枯燥的语言学习材料, 而应选取兼具趣味性、多样性和实用性的素材, 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材难度方面, 教材编写者应保证教材难度适中, 并在内部呈现难度梯度。在问题和练习设置上, 应注意语言操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两者都不能缺失。语言学习是从显性的到隐性的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起步阶段, 语言学习是更加显性的, 在学习“内容”的时候要重视词汇、语法、句型、修辞、篇章结构等语言技能的训练。渐渐地, 对语言本身的关注越来越潜藏到内容里面去, 直到完全可以把英语拿来作为工具学习专业课程, 从而实现知识的显性学习和语言的隐性学习。最后, 应设计一些高质量的任务, 支持任务型教学。
英语教材与大学英语 篇8
一、新视野大学英语和体验大学英语两套教材的共同点
教材分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比较分析发现, 新视野大学英语和体验大学英语两套教材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别, 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从教材编写依据看
两套教材都将2007年7月高教厅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作为主要依据, 在设计、编写和制作上贯彻《课程要求》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方面所做的界定和描述。同时结合了外语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需要, 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二) 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来看
两套教材都有所创新。从教学模式上看, 两套教材都形成了课本、光盘、网络课程之间的相互支持与补充的有机体系, 打破了教学时空界限, 拓宽了教学内容, 为学生实现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提供了方便。从教学内容来看, 第二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和体验英语都进一步完善, 更具有时代感、趣味性和实用性, 实现了内容方面的系统性和延展性。两套教材的语言知识较为丰富, 在选材上不仅考虑学习材料与外部世界的真实联系, 而且注重思想性, 选取了大量与学生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资源, 使学习者在获取足够语言输入的同时, 也获得了与社会活动的某种联系, 通过丰富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新视野大学英语和体验大学英语的差异
(一) 两部教材的差异体现在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上
新视野大学英语在编写指导思想上突破了学术理性的范畴, 在整套教材中“任务型教学法”表现突出。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充分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目标, 加强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 体现接受技能和产出技能的衔接和互补, 注重核心词汇的掌握和运用, 重视教学评价, 提供多种测试手段。体验大学英语在编写的过程中突出体现学习者中心理念和文化多元主义思想, 强调“体验”学习模式, 以交际教学为指导, 采用了模块设计的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建立了表现人本主义原则的师生互动。这套教材注重培养表达能力, 强调交际内容的实用性, 将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注重文化教学, 培养跨文化意识, 图文并茂、版式新颖、彩色图片是一大亮点。
(二) 两套教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比较之下, 新视野大学英语比较注重阅读性, 而体验大学英语比较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性。新视野大学英语关注学习者自身和学习的过程, 强调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建立, 把拓展阅读能力作为整套教材编写的主线。而体验大学英语更加突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注重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应用性和时代性, 整套教材贯穿了对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 两套教材的听说教程难易程度有所不同
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的听说教程从整体上讲, 比体验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中的听说教程要简单一些。新视野听说教程把简单的对话、对于文章的理解作为主要语言材料, 音质较好。而体验听说教程听说内容难度较大, 并且过于注重语言的真实性, 使得听力材料的音质不是太理想。不过, 两套教材都推出了视听说教程, 比原来的听说教程内容更丰富、视听说相融合, 真实有趣。
三、小结
新英语教材与教学设计 篇9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活动教学方式, 指出任务设计应遵循的五个原则: (1) 目的明确; (2) 有真实的意义; (3) 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过程; (4) 在“做”中学英语, 用英语; (5) 任务后的反馈和评价。下面是新教材的几个特征:
一新教材突出交际性, 注重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交际是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是交际体系, 而不是一个知识体系, 教语言应当教学生怎样用语言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而不是教学生一大堆用不上的语言知识, 所以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 既要考虑语言功能、意念和话题, 又要考虑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因素, 并使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其任务设计遵循了新的标准的五项原则, 目的明确, 又有真实的意义。其中涉及的任务活动接近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信息的接收、处理、传递过程环环相扣又循序渐进, 在做中学英语用英语, 即在活动中会运用并实现简单的交际目的, 最后是反馈和评价, 有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以及接受掌握程度等各方面的信息。
二新的教材没有强调知识的完备性, 它为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资源的第二次开发留有很大的空间和余地
有空间就有发展, 这是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编写设计时的匠心所在, 拓展教材知识是一种开发,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是一种开发, 学生能动地学习也是一种开发, 挖掘潜藏在教材内的信息也是一种开发。教材本身就是集多种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精神为一体的信息场, 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一种范例, 它要求学生借助教师的引导来学习知识的同时, 能够开阔视野, 获得启迪, 丰富想象力, 从而增长智慧。
新教程建议教师要善于使用教材, 这也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 因为新教材为教师和学生的第二次资源开发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一方面, 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 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取舍、补充、替换和拓展, 甚至还可以调换教学顺序, 比如说昨天晚上举行了晚会, 晚会上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 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关内容优先教学, 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情绪, 提高他们的兴奋度, 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 以教材为蓝本,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 重新设计教案实施课堂教学, 教材只是作为设计组织教学的依据和资源。
由此可见, 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题, 是构建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应该遵循的最根本原则, 而学生的实践活动应该表现在小组活动, 它应该是贯穿课堂活动的主要活动方式, 而提倡小组活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就是要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这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要求。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以小组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 它强调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 因为小组活动是面向全体的, 人人都参与, 人人都有机会, 消灭了以往的遗忘死角, 学生在合作中互帮互学, 交流感情, 在合作中加强实践, 还可以减少学生的焦虑情绪, 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形成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 而教师作为课堂的关键人物就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 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轻松愉快的氛围, 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 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坦然地参与语言学习的过程, 而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可以是策划者、发动者、指导者、咨询者、评判者或者是参与者, 在小组活动实践阶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诸如读图对话, 憧憬想象, 小组讨论, 表演等课堂活动, 这也是新教材对教师的新要求。
加强体验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学习的形成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 因为在我国的应试教育中过分强调共性制约, 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测试手段甚至试题答案都必须整齐划一。
所以, 英语教学如果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活动为主线, 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原则, 那么学生便可在同伴的合作活动中形成和训练自己的结伴交友、关心他人、群体组织、协商调节、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论英语教材的分析与评价 篇10
要做好教材的评价工作, 首先要了解教材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标准的构建过程中, 国外学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了解他们对教材评价的划分方法与评价标准, 尤其是了解最近20年来国外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 对我国英语教师增强教材评价意识、提高教材评价能力均将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 对提高我国的英语教材编写水平和促进英语教材的繁荣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然, 教材评价标准是与同时期的教学理论的发展相呼应的, 随着教学理论的深入发展和教研成果的不断涌现, 对教材的选择将会愈来愈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 评价的标准也会更趋于合理与科学, 一些重要的原则与标准将会达成更为广泛的共识。
一、英语教材
1. 教材的定义
英语教材一般是指依据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英语教学大纲”或“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针对特定学生群体的需要而编写、供学校师生实施课堂教学使用的英语教学用书, 也称作英语教科书。目前, 英语教材的概念已扩展为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英语教学材料。比如, 课本、练习册、教师用书、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软件、卡片、教学实物等。
2. 教材的功能
第一, 英语教材是实施英语课程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英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受到高度重视, 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对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 教材的编写往往反映了某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尤其是青少年学生都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大成才的关键期, 要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 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作为指针, 具体体现在正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如果教材的编写能够灵活地灌输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和新方法, 教材的运用将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 教材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系统安排, 给英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带来极大的便利。基础知识指的是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而基本技能指的是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系统而合理的内容安排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借助课本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 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英语教材, 有利于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既然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来设计和编排的, 它必然要符合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 并且要将学习任务按照难易进行分级, 从而使内容安排能够循序渐进、增强可接受性。适合于某一特定群体的教材, 对完成某一特定的教学目标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 它还规范了教学步骤, 使教学有章可循。
第三, 教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 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语言既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又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 一套好的英语教材包容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认识世界和中外文化的窗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 教材涉及的本族文化不仅使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而且也是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外的文化与我国本族文化差异很大, 批判性地学习和了解西方的文化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 还有助于学生丰富文化的内涵, 有益于中外文化的交融和进行跨文化交际。
第四, 内容丰富、活动多样的教材, 有利于激活课堂气氛, 使学生时时处于一种好奇的心理状态, 从而激发他们去学习。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教师既可营造富于挑战性的任务也可提供十分灵活的其他教学任务, 使整个教学处于一种和谐的、令人兴奋的、不时受到鼓舞的过程之中, 从而创设有利于教学的课堂教学环境。而这种教学环境也大大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 为他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保障。
第五, 好的教材还可为教师在职培训提供有利的条件。教材中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语言知识、活动设计、教学策略、教学管理、学法指导以及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等对教师的终身发展无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和探索的广阔天地, 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研究课题 (孙平华, 2004a;2005;2007b) , 而这种来自于教学第一线的研究成果则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很高的推广价值。
3. 教材编写的原则
2001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标准》) 得以颁布, 该《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中特别重视对教材编写提供指导性原则。提出了五项基本原则: (1) 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 (2) 科学性原则; (3) 思想性原则; (4) 趣味性原则; (5) 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在2002年出版的《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一书中也提出了相同的原则, 只是顺序稍有不同, 论证略有差异。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程晓堂教授所依据的就是《标准》提供的原则, 在论证和措辞方面,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有关部分是对《标准》的修订。本文将《标准》中有关教材编写原则部分摘录如下。
(1) 关于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 《标准》的论述比较好。它认为:“教材的内容和活动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学习和使用教材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而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为此, 教材应该尽可能采用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式, 促使学生拓展思维, 开阔视野,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要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 并有利于他们在语言运用中发现语言规律。” (《课标》第48页) 其实, 本项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发展性原则, 另一个是拓展性原则。笔者认为, 后面并列的拓展性原则可以隐含在发展性原则的论述之中, 标题中采用“发展性原则”与其他原则是对应的, 这样从行文的主题来看仅有一个主题, 便于论证。另外, 还可以就“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展开论证, 如有利于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开阔视野, 既照顾到学生发展的暂时需要, 也要满足将来的发展需求, 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等。
(2) 关于科学性原则, 《标准》花了两倍于其他原则的篇幅来加以论述, 共包括两段内容。其中第一段论述较为严谨, 但为了论证的严谨性, 也可以作出如下一些修改:“英语教材的编写要充分体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 遵循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低龄阶段或初级阶段的教材要重视语音基础和听说能力的培养, 高级阶段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教材应根据不同阶段学习者的特点, 在教学内容和要求等方面有所侧重, 能够体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原则。”《标准》中科学性原则的第二段包括四个句子。其中第一个句子是强调教材内容、目标和要求的系统性, 这是值得商榷的措辞, 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科学性的一面, 而对目标采取“完整的系统”来论证科学性是有牵强附会之嫌的。因此, 不妨从目标的明确性、适当性和可行性方面来加以论证教材的科学性。第四个句子中“教材应尽可能选择真实、地道和典型的语言素材”似乎与教材内容的真实性有直接的关系, 这是教材编写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一个要求, 虽然它要求科学性的一面, 但还有一些内容与教材编写科学性更为密切, 如教材的入口和出口的设定、教材内容的分级和组织问题等。
(3) 关于思想性原则, 《标准》的论述显得比较薄弱, 仅仅提出了一个论点:“英语教材应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其后的论证中, 仅提到“外国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然后就得出如下结论:“教材既要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 又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精华, 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提高鉴别能力”, 从论证的逻辑来看显然有失严谨。严谨的结论应该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外国文化的重要性的阐述之后确立。在对教材思想性原则的论证中, 程晓堂教授在其《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一书中进行了修正:“教材的编写要以国家或地方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的和要求为指导思想, 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教材编写要努力做到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首先要在语言材料中体现思想教育的内容;其次要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 引导学生对涉及思想教育的内容进行讨论。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涉及世界文化的材料, 要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世界, 鉴别良莠, 培养良好的思想情感, 提高文化素质。” (程晓堂, 2002:86) 在这里, 程晓堂教授将教材的思想性原则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述, 在他的论述中, 世界文化则退居到较为次要的地位, 笔者认为这与《标准》相比是较为适当的。
(4) 关于趣味性原则, 《标准》共提供了三个句子, 认为“教材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 还要尽可能通过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为此, 教材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提供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材料, 设置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 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 (见《标准》第49页)
(5) 关于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 《标准》规定:“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 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 允许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教材除了包含课程标准规定要求掌握的内容以外, 还应该提供一定量的额外内容, 供有能力的学生选择学习。” (见《标准》第49页) 。编写教材的灵活性原则是与教材使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相一致的。正是在编写过程中给予灵活性以合理的关注, 才可能在教材使用时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按照《标准》对教材使用所提出的建议, 调整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 (应为“或”) 删减; (2) 替换教学内容和 (应为“或”) 活动; (3) 扩充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 (4) 调整教学顺序; (5) 调整教学方法; (6) 总结教材使用情况。
二、教材分析与评价
1. 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教材
选择最为理想的适合于学生现有水平和教学实际的教材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选择的方法也是多样的, 实验新教材, 并在实验的基础上收集数据, 探索教材的主要优缺点, 以确定是否选用某种教材进行大面积的教学活动, 这是最直接的一种选择教材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往往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尤其是在比较实验中更是如此。选择教材还可以征求使用过所需教材的教师的意见, 因为他们使用过, 对教材比较熟悉, 他们的意见来自于教学实际,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这种方法对教师选择教材来说, 毕竟是间接反映教材的好坏。
再一种方法, 就是调查学生使用教材的意见, 学生的某些观点可以反映出教材是否适合于他们的要求和期待, 是否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现实生活。因为使用教材从事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对教材是否感到满意也是衡量教材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说, 一个外语教师既不具备实验新教材的条件, 也无法知道谁在使用新教材, 也就无法从教师或学生那里获得相关信息。那么, 系统而科学的分析教材则是最好的方法, 这种系统而又科学的分析教材的方法就是教材评价的核心部分。
2. 教材评价的必要性
教材作为实施教学的核心部分对教学内容的影响是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一旦选择了某套教材, 就很难轻易再改来改去, 因为教材自身有连续性和彼此衔接性。从这一点上来考虑, 在现有的教材中选择最好的和最为适合于自己学生的教材就更具有重大意义 (Cunningsworth, 1995) , 因为一套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终生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 外语教师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有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了解教材评价的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教材评价能力, 尽力为学生选好教材。
在我国, 有500多家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各类教材, 其中不乏优秀教材, 但也有一些粗制滥造的教材。特别是最近几年,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迅猛发展, 越来越多的教材走向市场。但是, 选择最好的和最为适合的教材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加上不仅教材种类繁多, 而且某些教材将自身说得几乎是完美无缺。另外, 某些编写者或出版社为了促销而大势宣传其教材的优点, 而对教材自身的缺点或者缺乏认识或者隐而不谈, 给教材的正确评价增加了难度。
另外, 随着教材市场进一步开放, 国外教材也被源源不断地引进过来, 如何引进和改编这些教材、教师如何选取这些教材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了解教材评价标准是做好教材评价的基础, 而教材的选择又是在教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
3. 教材评价的基本标准
在教材评价中, 我们决不可忽视下列因素:现行的英语语言教学理论、大纲或标准的要求、学习者因素、教师因素、教学评价、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环境等。
首先, 教材应该反映先进的英语语言教学理论, 包括语言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孙平华, 2006b, 2008) 等。因为现行的教学理论和思潮极大地影响并最终决定着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制订。而大纲或课程标准又是国家语言政策的具体体现 (孙平华, 2004b) , 并提供明确的整体教育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另外, 它们还可以为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任务和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应用等提供鲜明的指导性意见。而教材作为教育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媒体, 是由教学和教育专家严格按照国家大纲或标准的要求编写的。它为学生提供了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科学的内容。教材的质量极大地影响着语言教育的质量。
其次, 学习者因素总是英语语言教学关注的一个焦点。这些因素主要有学习者的学习经验、现有语言水平、兴趣、动机、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等。同样, 教师因素也是很有意义的。教材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教材能否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理论、教学技能、交际技能、专业知识、教学推理和决策能力、情景知识的发展?教材能否使教师最大限度地投入并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这些方面也是教材评价的重要部分。同时, 教学评价被看作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成绩的重要工具。其中,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
再次, 社会环境也是影响语言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环境包括教学资源 (如教师资源、教学设备等) 、人际关系、学校风气、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期待等。其中, 课堂环境也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教学的大部分活动和任务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课外活动和作业布置对课堂教学活动也是一项有力的补充。所有这些都是教材评价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笔者曾经从10个方面探讨过我国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 (孙平华, 2006a) :
◎教材应反映先进的语言、学习和教学理论
◎教材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材应包括系统的语言知识
◎教材应平衡发展四项基本语言技能
◎教材内容应科学的组织、分级和排列
◎教材应提供语言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内容
◎教材应考虑学习者个性差异
◎教材应考虑教师教学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教材应具备支持性教学材料
◎教材应考虑教学资源和条件限制
限于篇幅, 这里不再展开讨论, 读者可以参考笔者发表在2006年第4期《课程·教材·教法》上的论文《论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 或参考笔者2007年出版的《聚焦英语教育中的教学与科研》一书中的相关内容 (孙平华, 2003;2007a) 。
4. 理想教材的必要条件 (1) 先进的教学理念
随着人们对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认识的深入, 整个教学理论或理念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教学理论主要关注的是语法层面上的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在此基础上, 教学方法成为教学研究关注的焦点。20世纪50年代, 心理语言学理论开始影响语言教学实践。其后, 教育理论异军突起。近年来, 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信息处理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成为热门话题。Nunan (1999:5) 指出:“交际语言教学、学生中心指导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是过去20年对英语语言教学影响重大的三个概念。”同时, 人本主义思想对语言教学也产生过重大影响。新的教材要能够反映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 正确地认识语言的实质、语言学习的特征、语言教学的本质, 并具体体现在课程的内容设计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明确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确保正确的教学方向的前提, 是教师使用新教材时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如果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教师就很难把握具体的教学要求, 也就很难确保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因此, 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教学十分有帮助。但就教学目标而论, 它又可分为总体教学目标 (general goals) 和具体教学目标 (specific objectives) 。总体教学目标指年度教学目标和学期教学目标, 具体教学目标指每单元或模块、每节课等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 一方面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明确的要求;另一方面, 它也为教学评价提供了参考的依据和标准。同时, 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最大, 也最能使教师受到教益。
(3) 系统的教学内容
语言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对教师教学有直接影响。一般语言教学都很难离开教材, 在很多情况下, 教材被认为是语言学习的唯一资源。在这种情况下, 教材内容的系统性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内容, 一般分为基础语言知识和四项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包括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文本知识、概念和功能、交际情景、活动和任务等;四项技能包括听、说、读、写, 其中听和读是接受能力 (receptive skills) , 说和写是产出能力 (productive skills) (Widdowson, 1978) 。《课标》对学习策略、文化因素和情感因素等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材应该系统地安排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确保教师可靠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4)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它对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又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不仅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 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Prabhu (1987:46-47) 将课堂活动分为三种:信息差活动 (information-gap activity) 、推理差活动 (reasoning-gap activity) 、观点差活动 (opinion-gap activity) 。Hutchinson和Waters (1987:140) 认为, 正是这些差别或缺少的成分“抓住了人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人们的思维过程”。同时, 不同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人们的兴趣, 还涉及到人们的认知和情感的投入。笔者曾经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做过研究, 而这几种学习也涉及多种教学活动 (孙平华, 2007c;2007d;2007e) 。
(5)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总是在语言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ichards (2001:2-3) 认为, 过去一个世纪的语言教学史就是追求“最好的教学方法”的历史。许多教学方法的产生和过时, 每种方法都占据了一定的时间段, 这种现象被Brown (1994:51) 风趣地称之为“变幻的风和移动的沙 (changing winds and shifting sands) ”。但是, 应该看到, 各种教学方法的产生都是由其历史背景决定的, 都有其科学的一面可供借鉴, 很难说某一种教学方法在各个方面都比其他某一种方法好。另外, 具体教学中也不可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方法, 正如俗话所说“教学有方, 但教无定法”。如果教材中通过内容的编排、活动的设计, 更多地关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话, 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必然也要受到很大影响。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影响是积极的。
(6) 切实可行的评价手段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 测试和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材中如果能够包括一定的切实可行的评价手段, 将不仅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 还可培养学生的成果意识或成就感。但如果设计不当, 也可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在某种意义上讲, 教材中所设计的评价手段一定要切合教学实践。传统的测试和评价手段有:水平测试 (proficiency tests) 、学业测试 (achievement texts) 、诊断测试 (diagnostic tests) 、分班测试 (placement tests) (Hughes, 1989:9-14) 。这些测试是相对于不同的目的而设计的。近年来, 我国不少学者 (如, 罗少茜, 2002) 对教学的形成性评价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一些新的教材 (如, 人教社和外研社新教材) 开始配备教学评价手册, 有些内容的设计还是有特色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英语教材与大学英语 篇11
1. 选材要与统编教材互通有无,互为补充。
首先针对教材内容只能反映共性,不能反映各地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问题。如果教材中阅读素材不充分,不利于学生提高阅读水平,那么校本阅读教材可以补充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阅读资料和一些有利于加深理解教材内容的材料。如七年级每个单元的More Practise 部分,阅读材料只有一篇,阅读量远远不够,那么教师可以针对单元主题进行阅读内容和练习的补充。
另外,阅读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要培养技能。所选话题既能和教材内容相关联,又能全面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阅读目标技能主要包括在阅读材料中找事实、推测文章中的新单词、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理解文章深层含义等四种。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需要,选取相对应的阅读材料来培养学生这四个方面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关于文章的时代背景、社会知识、天文知识、史地知识、科普知识、生活常识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或者提供一些关键词、句帮助学生推测作者的意图,训练学生理解文章深层含义的能力。
2. 选材要有利于因材施教,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校本阅读教材要遵循因人制宜的原则,真正做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为了让学生能根据自身阅读基础进行选择,可以开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阅读教材。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任教的班级的情况,适当选取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如China Daily,New York Times等理解难度较高的文章供阅读基础较好的同学选择;还可以选取一些与统编教材难度相当的阅读材料供中等阅读水平的学生学习;而对于阅读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则可以选取使用难度更低或由统编教材进行改编的材料。
练习是巩固知识、掌握技能的有效途径,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校本教材的练习的编写也要有层次性,因材施教。针对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设计难度较高的阅读任务,例如复述故事、改编故事、概括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等,这些练习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经常变换练习的类型,以锻炼他们的适应能力。对于中等阅读水平的学生可以向平时测试靠近或稍加难度,进行一些回答问题的训练。对于阅读能力薄弱的学生,需要针对某一种阅读能力进行反复或单一的训练,而且设问方式通常以最简单为主,例如选择题或句子的排序等。
3. 选材要有趣味性,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统编教材的主要功能是传授知识,而校本教材则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阅读兴趣是阅读训练的基础,是促使学生智力、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对学生的阅读起着最活跃、最现实、最直接的作用。所以校本阅读教材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广泛开拓题材范围,从新近出版的英文报刊、杂志上精选阅读材料,也可采用一些有声和视听读物或一些贴近生活的阅读材料,包括文娱、运动、饮食文化、著名的节假日、旅游胜地、外国音乐、常用典故和俗语等阅读材料。例如:在进行Our animal friends主题阅读时,我把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编成阅读材料,学生被电影里“忠犬八公”在车站等待死后的主人长达9年直至死去的故事感动得泪流满面,“八公”忠诚的精神震撼了学生,这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
校本教材编写好后,教师应采用有效的策略进行施教,以达到校本阅读教材使用效果的最大化。
1. 围绕主教材动态调节校本教材,使其充分发挥辅助作用。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调节校本教材,做到校本教材和统编教材的教学有机整合,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不同的阶段选取教学内容。教师要把课前设计的“想教学生什么”,课堂反馈的“学生学到什么”和课后反思的“学生还想学什么”三个环节完全统一起来,根据学生的动态需要调整校本教材,使其充分发挥辅助作用。
2. 科学设计校本教材教学,减轻学生负担。
校本教材作为教学的辅助教材,不能变相地成为学生的额外负担,而是要成为能真正提高技能的有效教材,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获得理想发展。校本教材的作业最好用堂上作业形式,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布置作业不能随意,要有针对性,控制好难易程度,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能力,任务太难必然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上教师要有针对性的使用校本阅读教材,以免加重学生课外负担。课程设计要避免把重点放在完成教学进度上,忽略对学生阅读策略、阅读技能等方面的指导。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既可以是教师授课式,又可以是讲座式;既可以长期系统学习,也可以短期学习;既可以按教学班为单位,也可以打破这一界限,采用负担不重的选修制。这样使教学增料不曾负,普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3. 建立动态评价体系,促进校本教材与教学的良性循环。
校本教材使用的评价可以是双向的,也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对校本教材进行评价。校本教材使用效果的直接反映就是学生的阅读成绩。但是在使用阅读校本教材时,教师可以多方面对学生的校本阅读教材的学习进行评价,实现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建立与学生成长同步的动态评价体系,例如“阅读成长档案袋”,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阅读水平,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另外,学生也可以对教师所编写的校本教材进行评价,评价项目可以包括教材是否能提高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等。这样校本教材就能根据学生的评价进行完善,建立教材从“开发-使用-评价”到“再开发-再使用-再评价”的循环机制,使教材处于动态持续发展之中,得到良性发展。这样校本教材才能真正体现推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性功能。
小学英语教材的整合与使用 篇12
一、重组内容,使教材“顺”起来
教材的编写总是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它的系统性不容置疑。但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各种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有时会使教材的顺序安排显得不太合理,甚至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这时就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在教材延续性和难度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的顺序进行重新编排,使教材更好地适应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理解水平。
1. 单元内重组
牛津版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的第一部分都为对话,包含了本单元的所有重点句型和部分新单词,刚开始我让学生在第一堂课上掌握这些新内容,学生显得力不从心,整个对话教学缺少了整体性和流畅性。而在下面的单词和句型的教学中,又因为过于简单而使学生失去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我对每个单元的教学顺序作了调整,将单词句型部分结合起来作为第一课时教学,将对话部分作为第二课时教学。这样,在掌握了新句型和新单词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教学就显得得心应手,学生不仅能快速听懂对话,而且能熟练地进行表演和创编。两堂课,只是在教学顺序上进行了调整,就轻松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这也是现在许多英语教师达成的共识。
2.单元间重组
英语教材的各个单元之间具有延续性,语法、词汇都是层层递进。因此单元间的顺序变换看似不太可能,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个系统性不是不能打破,毕竟有些单元还是具有
解:显然x1+x2=2a=10(定值),|F1F2|=2c=6。由余弦定理得:
∵x1+x2=10(定值)
当x1=x2=5时,(x1x2)max=25,
标为(0,4)或(0,-4).
串通的公式越多,越巧妙,则综合性越强。
五、正面问题反面给出,“逆来顺受”;反面问题正面给出,“顺理成章”
如把“曲线y=sinx与y=tanx有多少个交点?”改为:“曲线y=sinx与y=logax(a>1)恰好有两个交点,求a的取值范围。”
一定的独立性的,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这些单元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在课堂上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使教学活动事半功倍。
二、改变内容,使教材“实”起来
1. 改变情境
交际教学思想的倡导者们认为只有在真实具体的语境中呈现和练习语言形式,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作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英语新教材就是以情景、话题为主线编排教学内容,在具体的语境中呈现教学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正确、灵活地设置语境和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非常注重语境的创设,但由于地域的差别,有的情境对有的学生来说并不真实。而新课标提出情境创设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教材中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加以改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重新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交流,提高他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6b Unit 3“Asking the Way”这一单元创设的情境是Mr.smith在南京渡假,由于不认识路,而向杨凌问路的情境。这个情境对于我的学生来说,远离他们的生活,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教学这单元时,我结合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Mr.Green来常熟旅游又不认识路,想问路的情境。这一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虞山公园、方塔街、石梅小学等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让他们为外国友人指引他们熟悉的地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整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 扩充和替换具体内容
我们的英语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解水平来安排内容的,内容比较科学、合理。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并不能适合所有的学生。对不适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的内容,我们就要认真分析,
两点,求线段P1P2的中点坐标。”改为:“过点P(1,1)的直线l与
双曲线x2-2y2=1相交于P1、P2两点,求证:点P(1,1)不可能为线段P1P2的中点。”
还可以把零星问题整体给出的方法进行命题,达到知识覆盖面广的目的。整体问题用零星给出的方法进行命题,可收到针对性强的效果;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命题,可使学生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
只要把握住思想方法,熟练教学内容,加上缜密思考,我们定能得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生动活泼的命题。
参考文献:
[1]涂荣豹.数学教学认识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高希尧.世界数学名题选辑.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赵振威.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谈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
邱小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师德建设的问题。教师职业是比较特殊的职业,经常作为独立主体完成教学和社会活动的组织。所以,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应当更多地从调动教师主体方面来进行。
主题词: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师德建设
一、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不长,在短短的十年多的发展中,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直都是各家院校发展中遇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除了教师的缺口比较大以外,教师的素质也急需提高,因为一般的师资来源都是各本科院校,所以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从书本到书本、理论到理论的纯理论教学,缺乏实用性比强的、使学生学有所长的教学,不能教学生实用的技能,以成为就业竞争的优势;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因为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的收入要比社会上热门职业的收入低很多,造成教师跳槽的比较多,也造成有些老师不能安心教学,影响教学质量。
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无疑从提高教师待遇入手是最佳的手段,但是,往往要全部做到满足教师的需求是比较困难和需要一定过程来逐步实现的,所以,在实现过程中,解开广大对这些内容进行替换或扩充,让教学内容更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具体需要。
3 b Unit 5“Plus and Minus”这一单元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
11—20的数字,教材安排了一首歌曲“Twenty Green Bottles”,但是这首歌曲节奏快,新单词多,学生听了直摇头。为了保持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我就将这首歌曲换成了一首较简单、易学的歌曲“Ten Little Indians”,将其中的数字换成了11—20,这首歌曲旋律简单,配有动画。课上一播放,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一边欣赏着动画,一边跟着录音学唱,很快就学会了歌曲,熟练掌握11—20的数字,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对于教材中类似这种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在不降低教学目标的情况下,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来替换,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对教材内容进行改变,不管是情境再创,还是内容扩充替换,都要遵循从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出发的原则,不应该舍近求远,为了加大语言的输入量,盲目补充课外的语言知识,而应当在提高对教材本身解读能力上下功夫,适当引入与教材有关联、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课外语料,即提供给学生想要的和需要的内容,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挖掘内涵,使教材“深”起来
1.一题多用
先来看这样一个课例:6B Unit 5“The Seasons”D部分的教学。D部分是教材中安排的一个听力训练材料,既有图片还有短文,老师将这一部分的教学进行了如下的设计:环节一看图说话,让学生看书上插图,用几句话进行描述。环节二是完成书上的听力练习。环节三是阅读回答问题,老师根据短文内容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阅读短文后回答。
D部分教学内容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训练学生的听力。但老师并没有局限于教材的这一点,在备课时充分发掘了教材的潜在资源,以发展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老师增加了两个环节,看图说话和阅读答题,前一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
教师的思想疙瘩,从精神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无疑是必要的。
二、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
教师职业是比较特殊的职业。教师可以独立完成课堂上的教学组织活动。教什么、怎么教,是教师独立完成的。教师还经常作为独立主体完成其他教学和社会活动组织。所以,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应当更多地从调动教师主体性的角度来进行。
千百年来,人们对教师的“德”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教师们也对为师之“道”有很多的自悟自律。而无论任何时候师德都是教师的立身之本,高职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下更应当注重教师的高尚道德素养的养成。
教师的天职很早就被要求能够“传道、答疑、解惑”。为人师者应首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为人师,首先要懂得为人的道理,因为不能够“为好人”,连最基本的人活着干什么、怎么活都没有弄清楚,那么,这样做人是糊涂的,而且更难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人应该时时认识到自己是单位和社会家庭的一份子,应该有好的单位和社会家庭的责任感,才能鞭策自己去不断努力,追求上进。
教师是社会职业类别之一,将自己所学所能的实用知识技能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而没有保留和不求索取,这正让部分学优生进行看图说话训练,提高他们的语篇能力,同时也让学困生对听力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得到一些提示,降低听力的难度。后一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能更深入地理解短文的意思,并通过回答问题使学生灵活运用词汇、语法遣词造句的能力得到加强。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听力题正确率大大提高了,尤其是学困生,这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学优生也在课堂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有的教师为了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总是想方设法到处寻找语言材料,其实我们只要对教材钻得深一点,研究得透一点,就不难发现,其实教材中的可利用资源非常丰富,只要我们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就能发挥教材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2.德育教育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我听过许多英语课,但很少看到英语教师在英语课上渗透德育教育。在教师的备课本里,除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这两条有关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之外,很难再找到其它的德育目标了。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作为一个教师,不管教什么学科都要做到在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成长为“完整的人”。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