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统平台

2024-11-03

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共12篇)

信息管理系统平台 篇1

本防伪系统是一个基于PKI架构及RSA可重组密钥算法的防伪系统, 直接对用户密钥进行生产、分发、管理, 采用应用密码技术、智能卡技术以及信息防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创造性地解决了非接触IC卡在防伪应用中信息被复制、克隆、重放等攻击和识别难题, 提供了非接触IC卡在防伪应用中一个通用的识别技术平台, 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的商品防伪, 从而极大地提高商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企业带来新的活力。

主要技术指标及创新点

1、安全的系统架构

本系统基于国际上公认的Internet安全解决方案PKI (公钥基础设施) 架构, 直接对用户密钥进行生产、分发、管理。通过防伪CA中心对用户 (如酒厂) 私有密钥的授权与管理来保证防伪标识信息的唯一性和可证明性, 并且用户私钥具有物理硬件保护措施。

2、有效的信息保护

本系统采用在信息安全中应用最普及的非对称密码体制RSA算法对商品标识信息进行保密, 并使用长度达2048bit的密钥, 达到了国际数字签名标准ISO/IEC 9796所要求敏感信息加密密钥的安全长度。

3、全新的前沿技术

本系统采用专利《密码防伪系统及其加密和识别方法》, 符合GB-T8566-2001G标准, 可实际应用于信息防伪系统与军事保密通信系统) 中的新技术, 通过对有限个公钥因子的重新组合, 构造大规模新的私钥和公钥对, 从而解决不断增加的用户数与系统和终端的密钥数量固定的矛盾, 突破了RSA算法在信息防伪识别等方面应用时系统和终端的存储以及管理密钥的规模受到的限制, 实现大规模密钥管理的集约化和信息防伪识别平台的统一。

4、良好的系统性能

在本系统中, 防伪IC卡芯片的初始化速度小于1秒/次, 防伪信息的加密速度小于0.5秒/次;成品的识别速度小于2秒/次, 并且系统故障率小于2%, 完全达到了实际的生产要求。

5、便捷的真伪识别

本系统为广大消费者和经销商提供一种脱机的、离线式识别设备及系统, 可以识别造假者对标识信息的仿制、克隆、重放、防伪制伪等攻击行为。

成果适用范围

可实际应用于军事保密通信系统、商品防伪、证卡防伪、网页防伪、数字印章防伪等领域

合作对象

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企业 (如生产名酒、名药、名牌服装等企业) 。

单位:中山大学科学技术处

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邮编:510275

电话: (020) 84113871 84111596

信息管理系统平台 篇2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区域内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采集各医疗卫生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建立卫生行业战略数据仓库,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支持提供数据资源,同时实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标准,统一平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目标,促进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高端化和低碳化,基本实现全县医疗卫生信息的数据共享,实现区域医疗卫生业务的协同整合,实现网上诊疗查询、挂号、投诉、绩效考核等健康服务。

一、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目标

1、宏观层面

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县“一卡通”,电子健康档案EHR全面共享,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集地区医疗资源、树立品牌消除地区差异,平衡医疗资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医疗健康产业。

2、业务层面

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共享,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实现对各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的实时监督与管理,加强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应急指挥和决策支持能力;实现区域卫生业务开展的协同作业支持医院医护人员进行科研教学。

3、技术层面

建设医疗卫生各条线的数据集成共享,实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在较高层面弥补各条线独自建设带来的弊端建设数据中心逐步实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社会化,为社区与医院双向卫生服务信息基础。建设数据共享逐步实现患者电子病历社会化,实现医院之间病人资料共享解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防保健机构群体对跨部门数据采集和共享需求在信息互通的基础上,围绕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一卡通”,提供更广泛的医疗服务。

建设与其他信息共享平台的互联互通,为将来与市级平台对接提供基础,建设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发布平台和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医疗卫生信息服务。

二、效益预估

项目建成后,将为政府、卫生局、各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单位和居民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政府

系统建成后,可以为政府提供应急指挥的信息支撑系统,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为民办实事。

当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政府可以按照应急预案及其启动程序要求,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能有力、有效、有序地进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

政府通过网络可以随时查阅区域内医疗卫生行业各种最新的统计数据,加强宏观管理,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建

设区域卫生信息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

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健康服务。保障县内各类人才的健康需求,增强区域竞争能力。可以通过网络全面掌握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救助体系、保障体系等方面的详细资讯,为制定区域内公共卫生政策提供准确依据。

2、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成后,可以提高对卫生资源的调配力度,增强卫生决策能力,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辅助决策系统。

卫生局各科室可以及时获得宏观管理所需的数据支持,以辅助其决策,高效开展电子政务、疫情监测、应急联动等工作。卫生局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监督、管理更加及时和准确,提高对整体卫生资源的调配能力,加强对疾病与疫情的控制,加强卫生监督,提高行业内的应急指挥处理能力。

卫生信息的发布与公示将更有利于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约束,增强政策的透明度。

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

3、医疗卫生机构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成后,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全面优化和整合医院内部与外部的信息资源,实现医院基本业务系统、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学影像系统(PACS)、实验

室系统(LIS)、办公自动化系统、医学文献系统、远程医疗和远程教学系统的建设和融合,提高医院的整体运作效率,让患者得到更加先进、便捷、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全面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

各医疗卫生单位可利用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网络体系进行全区的医疗信息共享,将极大地增加卫生资源的利用率。

医院运用信息网络进行远程医疗、健康咨询等业务,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4、相关部门

卫生信息系统建成后,有利于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服务功能。

商业保险公司、银行、医疗机构等相关单位可以借助该信息网络平台开展健康保险、信用卡支付、健康咨询、网上挂号、网上申报等增值业务,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便捷的健康服务。

患者在各个医院的诊疗信息资源可以重复利用,减少了重复的医疗支出,将大大地降低医疗支付的费用,预计可节省10%-30%。

药监部门可以利用其丰富的药品使用有关数据进行不良药物事件的监测,进行用药分析等等。

5、城乡居民

卫生信息系统建成后,城乡居民可以享受更高品质的医

疗卫生服务,及时获取有效的医药保健信息,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建立区域性健康档案,实现健康信息共享,改变城乡居民的就医观念,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科学的健康服务和保障。

群众可以通过网络在家中查询自己的健康资料,或使用全区统一的健康卡在各医疗机构中进行就诊,享受便捷的、全方位的疾病诊治、医疗咨询、健康教育、医疗保健等健康服务。

信息管理系统平台 篇3

关键词:安全运维;技术支撑;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为进一步规范信息安全管理,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建设一套集“监、管、控”功能为一体的安全运维管理平台势在必行[1,2],通过对IT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的集中监控,实时反映IT资源的运行状况,对事件、问题、变更、配置等运维服务进行集中处理,最终实现信息资产可知、运行状态可视、服务流程可管、运维操作可控,全面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支撑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为运维工作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2 IT运维中存在的问题(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随着IT业务和规模不断在扩展,给信息中心人员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网络环境的日趋复杂,传统的“来电响应式”的IT运维管理模式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网络异常及隐患,如何实现网络的事前管理和透明化监控是保障应用系统稳定运行、核心业务正常运转的关键。

二是业务系统的数量不断增多,往往是业务部门向信息中心反映系统出现问题后,运维人员才发现系统出现了故障,具有滞后性。同时无法从业务角度来审视系统的健康度,导致故障无法快速定位业务故障点,也无法通过资源的故障判断它所影响到的业务系统等。

三是缺少有效技术手段,对网络边界完整性进行监控与管理,不能及时发现私自内联与非法外联等高风险行为。对业务访问、后台运维等操作行为缺少必要的监控与审计管理技术手段。

3 建设内容(The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平台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3.1 综合监控管理子系统

综合监控管理子系统实现对IT基础层的路由交换设备、安全设备、服务器、数据库、中间件、服务等以及资源关联的应用进程、端口、日志等的全面监管,帮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IT架构(各类IT资源)的运行情况,形成安全事件关联分析,支持策略管理,能自动或手工设定启动相关事件处理流程。

3.2 安全运维服务管理子系统

运维服务管理子系统是安全管理、日常工作和服务管理的有机结合。运维服务管理子系统应基于ITIL(运维管理最佳实践等)和实际管理需求,提供服务流程管理、业务资源管理、安全管理为主的综合性管理,以保障运维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日常运维管理效能。

3.2.1 安全信息采集与分析

采集各种厂商、各种类型的日志信息,针对采集的各类安全要素信息,实现性能与可用性分析、配置符合性分析、安全事件分析、脆弱性分析、风险分析和宏观态势分析。其中,风险分析包括了资产价值分析、影响性分析、弱点分析、威胁分析等;宏观态势分析包括了地址熵分析、热点分析、关键安全指标分析、业务健康度分析、关键管理指标分析。可集成第三方安全管理中心软件。

(1)安全事件采集

根据前期从各种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应用等对象收集的各种安全资源、对象的安全事件、安全配置、安全漏洞、资产信息等数据,进行范式化处理,把各种不同表达方式的日志转换成的统一的描述形式。

(2)安全事件分析

透过智能化的安全事件关联分析,提供基于规则的关联分析、基于情境的关联分析和基于行为的关联分析技术。

管理对象的日志量和告警事件量应在应用系统拓扑图显示;用户点击拓扑节点可以查询事件和告警信息详情;可以对一段时间内的安全事件进行行为分析,形象化地展示海量安全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从宏观的角度来协助定位安全问题。

安全事件以可视化视图展示,具备多种展现手段,至少包括事件拓扑图、IP全球定位图、动态事件移动图、事件多维分析图、资产拓扑图等。

3.2.2 安全隐患预警与处置

采用主动管理方式,能够在威胁发生之前进行事前安全管理。主要提供安全威胁预警管理、主动漏洞扫描管理、主动攻击测试等方式配合进行安全核查。

安全威胁预警管理,用户可以通过预警管理功能发布内部及外部的早期预警信息,并与资产进行关联,分析出可能受影响的资产,提前让用户了解业务系统可能遭受的攻击和潜在的安全隐患。

主动漏洞扫描管理,能够主动地、定期自动化地发起漏洞扫描、攻击测试等,并将扫描结果与资产进行匹配,进行资产和业务的脆弱性管理。

配合安全检查管理,够协助运维管理人员建立安全配置基线管理体系,实现资产安全配置检查工作的标准化、自动化,并将其纳入全网业务脆弱性和风险管控体系。

3.2.3 告警管理

为了全面的收集各类事件告警,系统应提供所有事件告警的统一管理。

(1)告警内容

告警内容包含事件的节点、类型、级别、位置、相关业务等,帮助运维人员在收到故障报警时能够迅速了解故障相关的资源、人员、业务等信息,快速作出反应。

(2)告警处理

系统需要针对各业务系统涉及IT资源环境进行实时故障处理。它能从主机和业务系统的各个环节收集事件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过滤、处理、关联,分递给相关人员,使得最重要的故障能够优先地被关注及处理。

告警消息能按照应用类别、消息种类、消息级别和处理岗位进行分类处理。消息种类可分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存储、硬件、应用、安全和网络等。

(3)告警发布

能对告警级别进行自定义,根据级别确定电话告警,短信告警,邮件告警的方式进行报警。

3.2.4 风险管理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是在安全信息分析与处理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整改任务等工作。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根据安全信息分析结果开展风险评估流程,将风险评估结果形成丰富而详细的图形及报表。

信息安全整改,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汇总,归并各个部门需处置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集中处置工作并进行整改落实情况分析。

4 结论(Conclusion)

建立以资产管理为基础,项目管理为纽带,以信息系统为核心,建立对IT业务的全生命周期的完整管理,从状态监控、行为审计、风险评估、服务管理四个维度建立起来的一套适合安全运维工作需求的统一业务支撑平台,使得各类用户能够对系统的关联性、健康性、可用性、风险性、连续性、安全性等多维度进行精确度量、分析评估,实现事后运维向事中运维以至向事前防范的转变,最终实现信息系统的持续安全运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景义琼.基于ITIL的网络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复

旦大学,2010:15-18.

[2] 李荣华.基于ITIL的IT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

邮电大学,2010:13-15.

[3] 李长征.电子政务运维管理的关注因素[J].信息化建设,2009

(02):1-2.

作者简介:

油田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篇4

关键词:应急指挥,应急预案,管理信息

1 引言

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在事态发展即时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全面、具体、针对性强的直观高效的应急预案,使预案的制定和执行达到规范化、可视化的水平[1]。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应建立应急预案系统层次结构模型,能使各类应急预案信息资源得到及时更新,促进信息的资源共享,为高效应急决策过程提供技术支持[2]。

随着我国油田的开发规模进一步扩大,油气生产设施逐年增加,隐患点源随之变多;同时,油田开发已经几十年,在用的容器、管线、设备也逐渐老化,穿孔泄漏、出现故障的频率呈上升趋势,突发事件的发生几率和次数都将扩大。因此,建立可对各种紧急情况进行有效监控的应急信息管理平台迫在眉睫[3]。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以大庆油田为例,根据油田的实际状况,在油田现有基础设施基础上,设计开发具有可行性、高效性、安全性的油田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2 系统的总体设计

油田应急管理信息平台是采用J 2 E E(J a v a 2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作为企业级应用开发的技术框架,简化且规范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部署,进而提高系统平台的可移植性、安全性与再用价值。同时采用Oracle数据库作为数据的存储,借鉴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的理论构建具有可伸缩性、灵活性、高安全性的企业应急管理信息平台[2],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的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3 系统主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油田应急管理信息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包括:重大危险源管理,隐蔽工程定位,应急资源保障,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演练及培训,突发事件处置,移动数据处理,用户管理等。这里主要讨论各个功能模块的关键技术及实现流程。

3.1 重大危险源管理

将油田公司所属的各转油站、脱水站、油库等重大危险区域,以及学校、商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分类、分级、分单位进行登记备案,对其生产或经营规模、地理位置、危险源等基础信息,以及现场处置方案网络发布、更新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将现场实时生产数据、装置运行情况、值班岗位工作情况的视频通过局域网接入,并可用浏览器进行查询、查看。以加强对油田各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及时发现隐患,并组织进行消除。

利用最新的流媒体技术(Streaming),把音频、视频数据经过压缩后再进行存放或传输,保证现场的影像信息流畅的传输及播放[4]。同GIS和GPS系统结合,快速定位影像采集点。系统将把影像采集点的信息存入数据库,利用GIS和GPS接口程序,实现采集点的快速定位。将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分类、自动辨识然后分级,进行人工或自动化控制管理[5]。重大危险源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3.2 隐蔽工程定位

在油田内进行产能建设、老区改造、维护性作业等施工,以及新建改建商住、路桥等市政设施前,可能影响到油田已建隐蔽工程时,由施工单位向所在区域生产管理单位提出确认现场申请,由管理单位通过手持设备现场定位,并将地理坐标发送至生产调度中心,由其管理员登录油田地理信息系统,对该施工区域附近的埋地油、气、水管线、电缆等进行确认,划定危险作业区域,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避免因野蛮施工,将隐蔽工程破坏,而导致油气泄漏、停水停电等突发事件的发生[6]。

考虑到现场施工的复杂性,设计了两种方案:一是现场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及无线网络访问到调度中心,根据用户名和密码验证后输入当前的坐标信息,系统将调用GIS接口把现场的详细信息反馈给施工人员。二是现场人员通过G P S手持设备把坐标信息发送到本单位生产调度中心信息平台内或指定手机号码,验证通过后登陆GIS系统,查询相关信息[7]。隐蔽工程定位流程如图3所示。

3.3 应急资源保障

应急资源保障模块分为应急预案数据库、应急专家数据库、应急救援队伍数据库、应急联动资源数据库、应急车辆设备数据库和应急物资管理数据库。其中应急车辆设备数据库和应急物资管理数据库为日常动态数据系统,涵盖油田公司各单位所有特种车辆和设备的车型、功率、运行、维修等情况,以及油田公司应急物资申购、贮存、使用、更新情况。并可实现在油田某一地点出现某一类突发事件时,自动生成最快到达路径图、以及就近区域的设备、物资、救援队伍、应急专家、应急联动资源的优化统筹调动方案。应急资源保障结构如图4所示。

3.4 突发事件处置子系统

在油田某一地点出现某一类突发事件时,在平台内输入发生地、事件性质等关键信息,可自动生成优化处置方案,内容主要包括:a.突发事件现场基本情况;b.最快到达路径图;c.戒严半径;d.疏散路线;e.对应专项预案;f.就近区域的设备、物资、救援队伍、应急专家、应急联动资源;g.以往类似事故案例。

利用计算机图形学的最佳路径算法D i j k s t r a算法,描述出最佳路线图形。结合G I S系统,显示出周围所有可控半径内的资源信息。通过点击相应的资源信息,系统自动切换到相应界面,以最快速度显示所需要的结果信息。在该子系统中输入“发生地点”、“事故类型”等关键字后,通过后台运算调用其它子系统的数据,访问数据库服务器中各条数据中的同一类数据,即以“属性”区分身份,按照固定格式生成综合性处置方案。突发事件处置子系统流程图如图5所示。

3.5 移动数据处理子系统

在发生较高级别突发事件时,可能导致固定电话、移动电话、闭路电视、局域网等常规通讯方式中断。因此,按油田公司应急工作计划安排,拟配备移动通信指挥车,移动指挥车内的现场服务器和应急信息平台服务器之间设置接口,实现数据互通。

在平台内单独开发接口程序读取移动指挥车的数据库,考虑到发生突发事件后要及时传送现场数据,所以需要单独开发一个多线程程序(m u l t i t h r e a d i n g process),以秒为单位监听最新的数据。利用Socket接口建立现场实时数据库和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的双向通信通道,除了接受现场的实时数据,指挥中心也可以通过应急管理平台向现场发送应急救援所需要的所有信息资源。这段程序是当发生突发事件后由平台自动调用,所以平常的时候不会运行,也不会影响系统的整个性能。移动数据处理子系统流程图如图6所示。

3.6 应急演练及培训子系统

编制应急演练及培训模块,模拟突发事件的场景及发展过程,按应急指挥人员、现场处置人员的等级、专业和分组情况,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实现在计算机上对应急预案的桌面推演和应急救援的实战培训。内置的数据库涵盖油田公司各类各级预案,及所有基层现场处置方案的答题模式。

应急演练将事先利用3DStudio工具根据实际场景建造模型,模拟出实际生产运行环境。系统平台根据不同的场景建立相应的演练事件模型,对应专项预案。应急培训将采用问题答卷和系统自动flash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基础知识培训、专项知识技能培训等。利用计算机分叉树算法,对模拟培训题库进行综合处理,根据答案的选择情况而出现不同的结果,充分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模拟培训。

3.7 用户管理子系统

油田公司对各单位的应急信息平台进行管理,查看各单位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是否开展落实。并在此模块中,发布或上传一些文件性文本。同时,预留石油集团公司、周边大企业、市政相关部门单位的平台对接接口,形成台网,实现有条件的资源共享。

这个模块包括人员管理、组织部门管理、权限管理、信息发布与接收等四个系统。以应急综合数据库为基础,高度集成各业务系统,形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救援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平台主界面包括最新消息、紧急事故报警、公告信息等,利用AJAX技术及时刷新显示集团公司的政策法规、施工现场的相关报道及突发事件后的跟踪报道。灵活的权限设计,包括是否有查看数据的权限、是否有修改数据的权限等。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方(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7]。是目前公认的解决大型企业的统一资源访问控制的有效方法。其显著的两大特征是:A.减小授权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管理开销。B.灵活地支持企业的安全策略,并对企业的变化有很大的伸缩性。用户管理子系统流程如图7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在现有油田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采用J2EE(Java 2 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作为企业级应用开发的技术框架,Java为编程语言,Oracle10G数据库存储生产数据信息,借鉴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的理论构建具有可伸缩性、灵活性、高安全性的油田应急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的使用有效地降低了突发事件发生频率,提高了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并且在处置突发事件时,通过平台的突发事件处置子系统,可将大多数危险状况控制在初期阶段,进行迅速处理,从而减少发生突发事件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确保油田生产生活秩序的平稳。

参考文献

[1]邓华江,邓云峰.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J].新疆化工,2006,(3):10-15.

[2]夏成林,刘政.对加快应急平台建设的思考[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5):55-57.

[3]王家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4]谭彬,袁波.流媒体技术分析与应用[J].电脑学习,2007,(4):24-25.

[5]杨昆,许立泉等.基于ArcGIS的地震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地震研究,2006,(2):204-208.

[6]陈振明.中国应急管理的兴起——理论与实践的进展[J].东南学术,2010,(1):41-47.

信息管理系统平台 篇5

铁路信息系统配置管理技术平台及应用

基于配置管理技术的.铁路信息系统管理技术平台,提出适用于该平台的软硬件部署和安全策略,并使用专业配置管理工具IBM Rational ClearCase和ClearQuest实现配置管理软硬件平台和配置管理关键技术,以实现软件流程改进为目标,帮助铁科院电子所建立项目度量体系,为软件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等领域打好基础,以稳步提升整个软件企业的能力成熟度.

作 者:李健民 汪健雄 佘振国 王增军 李东东  作者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 刊 名:中国铁路  PKU英文刊名:CHINESE RAILWAYS 年,卷(期): “”(11) 分类号:U2 关键词:铁路信息系统   CMMI   配置管理   软件管理   铁科院电子所  

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构建 篇6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9-0058-03

实验室管理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项强度高、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影响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工作。[1]随着高校建设和管理变革地推进 ,现有的管理方式和工具已很难处理好标准日益提高、项目日益繁杂的各项实验室工作。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管理引入实验室日常管理中,对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和质量,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本校实验室现状

滨州学院是2004年成立的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设有21个系(院),49个本科专业、38个专科专业,初步形成了文、理、工、管、教、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近年来,学校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断优化系院布局,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强化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改善实验和实习条件,采用多种方法改造和更新实验设备,注重实验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因此,各实验室特别是新上专业的实验室,在实验室建设、管理、仪器设备的配置与共享、实验教学及改革、实验室开放方面任务艰巨、挑战严峻。

作为建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是在原有建筑与城乡规划实验室基础上成立的。原实验室主要承担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实验教学工作。随着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招生,2013年对实验室进行重组、扩建,成立建筑工程实验中心。目前,实验中心主要面向4个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承担其实验和实训工作。专业多且各专业独立性强,新建实验室以新上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为主。在管理和实验教学等方面工作繁杂、信息量大、面临新问题、新困难多,实验室管理人员较少。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很难适应目前实验室发展和工作需要,如何将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运用到日常实验室管理中去,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科学化、信息化,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实验信息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

1.实验室档案管理的需要

实验室是学校固定资产的主要集中地,是教学、科研、学生实践创新的重要场所。[2]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等项目繁杂、信息量庞大,实验室档案管理繁琐而沉重。目前,多数高校实验室档案信息收集仍靠手工操作,工作量大、效率低、易出错。而且占用大量空间,存档难度大,查询不便,若对某些多年延续性信息进行查询、比较工作难度就更大。若借助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实时进行各项动态分析,使繁杂的数据快捷、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分析和存档,从而实现电子档案功能。

2.实验教学与资源共享的需要

实验教学信息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验教学课程安排、实验教学任务管理、实验项目管理、实验过程管理、实验室开放管理、实验耗材管理等,项目繁多,交互性较强。实验教学内容、方法传统而单一。实验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可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学生可以灵活预约参与实验室开放,自主地选择仪器设备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另外,传统的实验教学信息统计、分析及存档等工作量大,不利于数据更新比较等信息的快捷统计。实验室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仪器设备共享利用率低、使用效益低,实验室开放内容较单一 ,各实验室之间各自独立、缺少交流协助 ,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大大制约了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也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学校管理部门监管的需要

实验室是学校投资最大、资产最集中的部门,也是学校地方实验室监管部门包括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教务处、财务处、科研处等,各部门需对全校各实验室进行实验用房、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实验经费、各实践环节等多方面的监管与调控。每个高校实验室至少在十几个到二十个以上,无论是在宏观遥控、协调上还是微观查询、监管,对于全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量都是庞大的。实验室管理信息化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资源供需的动态分析,适时调控教学、科研等, 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全面、高效的服务,并可辅助财务部门进行相关财务核查。通过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实验室管理更务实、高效、现代化。

三、实验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

1.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流程

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旨在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使其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3]根据本学校及本实验室特点,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分为6个模块:实验室管理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块、实验室共建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快速数据处理技术,对实验室进行全面管理。各个模块都具有相应的管理权限,系统针对不同用户,根据设置的角色和权限而呈现不同的操作界面。其流程如图所示。

2.系统功能设计

(1)实验室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括学校及实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实验中心管理人员、实验教师信息、岗位职责、工作日志、人员变动管理等信息;实验中心发展规划及发展历程,实验中心常规性工作、实验中心的各种档案管理等;各实验分室基本信息,各房间情况;统计、查询各分室相关的信息统计报表。另外,该系统还可以为专业评估和实验室检查提供原始资料及基础数据,促进校内外实验数据共享,实现数据的快捷、准确统计和上报。

(2)实验教学管理模块

实验教学管理模块是实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核心。具有实验教学任务安排和管理、实验信息的发布、实验课程的安排、实验项目管理、实验过程管理、实验教学大纲管理、实验教学考核及成绩查询等功能。该平台能实现实验课程选课管理,学生可通过教学课件进行预习和复习,也可进行仿真实验、学生技能测评、师生互动、评教等活动。endprint

(3)固定资产管理模块

固定资产管理包括实验中心仪器设备、实验家具、实验场所的资产信息等。可实现实验设备帐卡物的管理,申购、使用、借用、调用、报废等环节的审批、出入库记录等功能;实现对仪器设备详细技术信息、日常管理、使用情况统计、开放共享管理等功能。实验低值品、耗材管理实现其采购、验收、入库、领用、统计查询等功能。 仪器设备维修模块,可实时查询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状态、维修记录等,为仪器设备的更新、报废提供参考。

(4)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块

实验室的开放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4]实验室开放时间一般为课余时间或非工作时间,因此就给实验室管理人员增加了管理难度。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可实现对实验室开放、实验项目开放、开放信息、学科竞赛、开放成果等的查询与管理功能。其中实验室的开放申请、预约、审核管理及实验室开放统计可以在网上实现开放互动、信息监控,大大提高了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工作效率。部分虚拟实验项目,学生可直接在宿舍、图书馆等其他场所完成,无时间、场所限制,降低了实验室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

(5)实验室共建管理模块

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是实验室建设的一种灵活、互惠方式,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和模式,能够弥补高等院校资金投入不足和科研与生产实际发展脱节的缺陷。该模块主要包括共建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共建项目、共建实验室的管理及日常运营等。实验室共建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人力资源交流与援助、产学研合作等多个方面的合作共建。师生可根据共建信息参与到实验室建设和企业运营中去,在实践锻炼中成长和提高。

四、结束语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可大大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益,使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对提高实验室管理成效具有重大意义。开发符合高校实际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实验室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必须进行充分论证,量力而行。

参考文献:

[1]邓型深,姜吉琼.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6):112—113.

[2]汤小斌,张裔智.校园网在高校实验室运行管理的改革应用[J].高校讲坛,2010(13):110—125.

[3]孟莉新,孙培禄,弓锵,续海峰.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初探[J].运城学院学报,2011(5):107—109.

[4]朱宇林.以实验室信息化促进实验管理模式改革[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2012(2):150—152.

[5]邝孔武.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6]朱彤,胡明.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的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32—33.

信息管理系统平台 篇7

在建立学院信息管理平台之前学院有部分科室有自己的相关信息管理系统,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同一信息可能在不同的部门描述不一致, 信息被重复录入或存储, 整个学院相关部门之间信息无法共享, 信息传递不畅, 一些信息统计不准确, 学生从网上获取学习信息偏少, 教师从网上无法获得教学信息, 学校校园网环境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随着学院管理进一步提高, 学院需要一个信息管理平台, 以实现最大限度的信息共享, 实现信息的统一描述;科室或部门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块或信息管理子系统, 逐步实现部分工作无纸化办公;实现学院管理部门与学生的信息交互以及与教职的信息交互。信息平台建设的过程, 也是规范业务流程、业务处理的过程。

2 学院的主要业务流程分析

以下是对学院的主要业务进行分析, 以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为主。

2.1 学院主要业务流程

通过对学院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为主的业务分析, 其主要业务如下图所示。

2.2 新生报到业务协作流程分析:

新生报到将涉及多个部门, 新生首先到财务交费、之后到教务进行学籍登记、到学工处交个人档案、到后勤进行住宿登记等, 协作流程如图2所示。

2.3 教务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教务管理是学院教学管理的中心, 是学院教学正常运行的指挥机构, 也是与其它教学管理部门有业务往来、信息交互较多的部门。其主要业务有学籍管理、教学运行管理、考务管理、教材管理等, 其主要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2.4 面向学生的网信息管理子系统分析

信息管理平台为学院网上查询提供信息, 学生可以网上查询成绩、选课、个人综合素质量化得分、教学信息等。

2.5 面向教师的网上信息管理子系统

教师通过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成绩录入、选择教材、个人档案查询、课表查询、学生成绩查询等。

3 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3.1 成立项目组

人员组成由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学的管理者。学院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需要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 部门领导应该是项目组成员, 学院主管理教学的校长任项目组组长, 协调各部门完成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运行工作。信息平台建设的过程, 也是规范业务流程、业务处理的过程, 在制定信息管理平台时, 要以科学的管理为前提, 因此, 可能要改变手工业务处理流程, 需要项目组长与各相关部门领导协商好。还有一部分是技术人员, 主要是网络中心技术人员和软件开发技术人员, 软件开发人员应该对教学管理业务流程比较熟悉, 与各部门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往的软件开发经验告诉我们, 没有主管领导的支持, 项目的开发是无法进行的;没有懂业务的技术人员, 项目的开发就很难成功。信息管理平台的最终建立, 标志着一套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和一套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3.2 系统设计与实施方案

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只是一个开头, 随着学院的发展, 平台的内容也将扩充, 因此, 设计之初要充分考虑平台的可扩充性。系统采用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相结合的方法开, 系统开发过程依据信息流与业务流程顺序, 采用分期、分步实施原则, 实现边开发、边使用原则。首先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 明确用户需求, 结合我院具体情况, 进行系统调研与系统分析、总体解决方案、系统架构、系统的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系统的实施与运行工作。按照业务流程和信息处理流程涉及到的部门、科室进行需求分析, 主要有招生处、财务处、教务处、学工处、后勤处、保卫处、人事处等。有软件开发阶段, 按信息处理的流程进行开发。

3.3 信息管理平台的组成

通过对学院业务调查与需求分析, 将我院信息管理平台划分为多个信息管理子系统构成, 学院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相关的信息都将纳入信息管理平台, 所面向的用户是学院的教职工、学生, 具体划分如下。

《招生信息管理子系统》、《新生报到信息系统》、《学生信息管理子系统》、《教学与教务信息子系统》、《人事信息管理子系统》、《就业分配信息管理子系统》、《面向学生的网上信息管理子系统》、《面向教师的网上信息管理子系统》

3.4主要技术

系统体系结构采用C/S、B/S共存, 结构如图4所示, 操作系统是W i n d o w s2000Server与Windows XP, 数据库平台是SQL Server 2000, 系统分析与设计工

具是PlayCASE和PowerDesigner10.0, 开发工具是PowerBuilder 8.0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05。

3.5 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开发原则

本系统采用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一定要遵守生命周期的思想, 以保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对于各子系统的开发可以快速生成系统原型, 供用户直观地了解新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界面风格, 用户根据原型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根据这些新的要求不断完善该系统。本系统采用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相结合的方法开发, 并且自上而下进行设计, 自底向上进行开发。

系统开发过程中遵守如下原则:

(1) 软件实现模块化设计, 系统采用多层结构, 将表示层与业务层分离, 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2) 统开发过程依据信息流与业务流程顺序。

(3) 采用分期、分步实施原则, 实现边开发、边使用原则。

(4) 充分考虑本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数据接口, 实现数据共享。

(5) 面向职能管理部门的子系统采用C/S结构。

(6) 面向学生、教师查询量大、数据录入小的系统采用B/S结构。

(7) 数据流之间、数据项之间具有制约及控制。

(8) 为确保数据录入一致性, 信息的输入以“选入”为主。

(9) 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并设置数据的使用权限。

(10) 系统具有通用性, 便于扩充、升级。

4 结语

目前信息管理平台已经投入运行, 系统运行稳定、已经达到设计目标。本人将系统的研开过程进行了简单表述, 不足之处请各位读者指教。

摘要:结合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管理的现状, 从实际业务流程, 分析了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用户及其需求情况, 提出了平台的建设方案、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开发原则。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开发

参考文献

[1]张玲.软件工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1) .

基于信息系统平台的企业信息化 篇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由竞争转向合作,而且当今的企业经营模式已由传统的以产品为核心转变到以客户为主导,这一变化使得企业客户或解决方案供应商需要重新考虑和设计企业管理系统,以便涵盖更多的外向型系统元素。纵向到横向的加强,整合产业链、共享资源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集中管理和协同商务是软件行业大势所趋,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软件系统的应用规模和复杂程度迅速扩大。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企业的应用系统数量不断增加、业务日趋复杂,经历了从最初的业务简单、基本封闭的单个应用系统到业务复杂、相互独立的多个应用系统,再发展到目前的统一、互联的企业应用系统集成,图1展示了企业应用系统的发展。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各应用系统在一些涉及到系统底层、与业务不相关的技术实现上存在着大量重复性的工作,这种情况不仅仅降低了项目开发的效率,同时也影响着项目的质量、工期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另一方面,随着业务整合、系统集成需求的不断提升,各应用系统都强烈地需要公共的服务及组件、统一的界面风格、统一的认证方式以及统一的集成接口等,而这些正是信息系统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提供的功能。如图2所示,企业中的各应用系统需要统一、稳定的信息系统平台。

信息系统平台是实现应用重用和系统互操作等的基础软件技术架构,在信息系统平台基础之上进行企业应用系统的开发,可对企业的业务知识进行有效积累,提高技术和业务组件的复用,保证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互通与集成。同时,基于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进行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及维护,将极大地提高应用系统的开发效率、降低开发及维护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图3展示了企业中各应用系统与信息系统平台的关系,各应用系统都基于信息系统平台构建,且各应用系统相互集成。

2 设计思想

信息系统平台位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底层,为各个应用系统提供公共的服务及组件、统一的界面风格、统一的认证方式以及统一的集成接口等,图4展示了信息系统平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层次,信息系统平台是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因此,信息系统平台在设计时首先要保证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及高性能的要求,这是保证基于信息系统平台的各应用系统具有可靠、稳定、高效特性的基础;另外,灵活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易管理性、安全性等也是设计信息系统平台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从应用系统开发及部署的角度来看,如图5所示,软件开发过程日趋复杂,从设计到开发,再到后期的部署及维护,各个环节上都存在着一些影响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的问题,如何解决或缓解这些问题也是设计信息系统平台的考虑因素。例如,暴露给用户的功能及接口应尽可能地统一、简单;要考虑到对各种规模的项目的支持,让大规模的开发团队高效的进行开发;对于实际项目中存在的各种重复性工作,应进行抽取,以提高项目的开发效率及质量等等。

另外,如何将信息系统平台提供的各种功能快速地“转移”到应用系统中以及如何将信息系统平台的开发规范及最佳实践“传递”到工程项目中,也需要在进行信息系统平台的设计时重点考虑。

3 架构

信息系统平台是企业中各个应用系统的基础,因此,信息系统平台的架构需要具备让各个应用系统进行快速、方便的集成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技术的演变,进行应用系统之间集成的模式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从最初的文件传输到以数据库为基础的数据集成,再发展到目前的以共享功能为基础的功能集成。功能集成的方法包括分布式对象调用及基于服务的集成。

分布式对象调用的集成方式通常使用远程过程调用(RPCs)技术,这种方式对于开发人员来说比较容易接受,因为在开发人员看来,调用远程对象就像调用本地对象一样。然而,使用分布式对象技术(如.NET Remoting、Java RMI、CDOM、CORBA等),将使得应用系统之间紧耦合,增加了与其他应用系统集成的复杂度。由于分布式对象技术的以上这些缺点,越来越多的应用系统采用基于服务的集成方式来进行应用系统之间的功能集成。采用基于服务的集成方式,通过各种消息交换模式,如请示-响应、单向、双向等,应用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将明显下降。另外,在应用系统间传递的消息都遵循一些共享的Schema,这些消息在被传递到服务前,可由一些中间件对这些消息进行某些预先的、通用的处理,比如消息合法性验证、身份验证及权限控制等。一些更高级的消息交换模式,例如发布-订阅模式,也可以在基于服务的集成方式中使用。

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的信息系统平台,将使得应用系统之间可以通过基于服务的集成方式来进行应用系统之间的功能集成。图6展示了基于SOA架构的多个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图中WCF为.Net中一种实现SOA架构的技术)。

如图7所示,基于SOA架构的信息系统平台,将为应用系统提供面向服务的应用系统总体架构,该架构遵循SOA的指导思想,由以下各元素组成:

●服务接口层-服务接口层定义了服务所提供的操作、为了与每个操作进行交互所需要的消息以及这些消息进行交互的方式。通常情况下,服务接口层通过服务接口进行描述,服务接口描述了服务操作及操作相关的消息,服务实现则实现了服务接口所描述的功能操作。另外,服务接口层还实现了外部系统与服务内部之间数据的相互转换。

●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合并及操作各种业务组件,实现了服务(服务接口层所定义的服务)的复杂业务逻辑。一般情况下,许多服务通常只需要进行一个简单的逻辑操作即可完成定义的功能,但对于复杂的服务接口,通常需要组合一些常用的模式或通过业务规则引擎来实现定义的操作。业务逻辑层通常包含业务实体来存储及操作业务域数据。另外,在某些复杂的场景中,业务逻辑层还包含业务工作流,工作流定义了企业或组织内部的复杂业务流程,并根据预定义的流程控制着一些多步骤的、角色相关的、长时间运行的业务操作。

●资源访问层-资源访问层包含了数据访问相关的逻辑,包括对系统内部数据库、文件系统的数据访问,也包括对外部应用系统的数据访问。对外部应用系统的数据访问一般通过服务代理来进行,服务代理将您的应用系统调用各种外部服务的逻辑及特性分离出来,并提供了一些额外的功能,比如维护您的应用系统中的业务数据与外部服务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

4 应用系统

信息系统平台使得企业应用系统的快速开发成为可能,以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为例,基于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师及开发人员能够非常方便地将已被证实的模式与实践融入到开发过程中,快速地开发出SOA架构的应用系统。使用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架构师及开发人员能够将精力专注于业务领域,以快速地开发出适合企业/组织并满足客户要求的应用系统。

对于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师及开发人员,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提高项目开发起点-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能够创建包含已被证实的模式与实践的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为架构设计师及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具有坚实基础的项目开发起点,从而避免了项目初始阶段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基于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所开发的应用系统将比直接从最底层所开发的应用系统拥有更高的起点及更深的层次,例如,体现SOA架构的解决方案、松耦合的业务模块组织、认证授权及日志管理等基础模块的复用等等,以此作为应用系统开发的起点,将有助于架构设计师及开发人员更快、更好地开发应用系统。

●降低项目风险-通过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创建包含了最关键的架构、机制及可重用组件的应用系统解决方案,架构设计师及开发人员能够将注意力关注于非底层的、业务相关的设计及技术难点,从而能够在项目开发生命周期中尽早地识别及发现应用系统中所在的风险与问题。例如,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中的WCF Service Factory Guidance Package能够帮助架构设计师及开发人员快速、正确地开发基于WCF技术的服务组件,从而可以使得架构设计师及开发人员能够更关注于WCF之上的、业务相关的风险及问题,例如如何定义服务组件之间的通信接口及依赖关系等。

●提升项目质量-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提供了大量可重复使用的组件(例如日志组件、权限验证组件等)、控件(例如界面控件)、工具(例如Guidance Package、资源管理工具等),以及用于指导项目开发的最佳实践及示例程序,以支持各种应用系统的开发。所有的组件、控件、工具、示例代码及文档都分别专注于各自的应用领域,例如数据访问、消息通信、异常处理、权限验证等,且每一项都经过了严格的评审及测试过程。

●提高项目开发效率-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提供了与Visual Studio集成的Guidance Packages,Guidance Package使得大量的、重复性的工作可以自动化地进行,架构设计师及开发人员能够基于平台提供的Guidance Packages?快速地进行创建应用系统解决方案、创建业务模块、创建业务实体、创建数据访问对象(DAO)、定义业务日志及自定义异常、创建Service Contract、创建UI界面等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开发效率。

●加强项目一致性-由于采用自动化的Guidance Package开发工具及相同的技术、模式、组件,使得应用系统各业务模块的开发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从而间接地降低项目的沟通成本、缺陷检出及修复成本。

综上所述,基于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师及开发人员能够非常方便地将已被证实的模式与实践融入到开发过程中,快速地开发出SOA架构的应用系统。图8及图9分别展示了基于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开发应用系统服务及智能客户端应用程序的流程,通过大量自动化的步骤,开发效率及产品质量都将得到极大提高。

5 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应用系统需要统一、稳定的、基于SOA架构的信息系统平台。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等过程提供了一套结合了大量已有项目的开发模式及最佳实践的工具、技术及方法。基于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师及开发人员能够非常方便地将已被证实的模式与实践融入到开发过程中,快速地开发出SOA架构的应用系统。

摘要: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是宝信软件研发部自主开发的基于微软.Net技术的完整的信息系统平台,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等过程提供了一套结合了大量已有项目的开发模式及最佳实践的工具、技术及方法。作者首先讨论了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给出基于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理念,然后讨论了信息系统平台的设计思想及架构,最后结合宝信.Net信息系统平台说明如何快速实现一个典型企业应用系统。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系统平台,面向服务的架构

参考文献

[1]Microsoft Corporation,《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for.NET》,2002

[2]Microsoft Corporation,David Trowbridge、Ulrich Roxburgh、Gregor Hohpe等,《Integration Patterns》,2004

[3]Microsoft Corporation,David Trowbridge、Dave Mancini、James Newkirk等,《Enterprise Solution Patterns using Mi-crosoft.NET》,2003

建立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平台 篇9

存在的问题

工艺安全信息管理涉及如何编制、使用和控制工艺安全相关的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普遍的问题包括:缺乏必要的工艺安全信息;在变更工艺系统后没有及时更新工艺安全信息;使用者(如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不容易获得工作所需的工艺安全信息资料。以塔里木油田公司为例,具体如下:

缺乏信息

由于历史原因,塔里木油田公司有一部分老旧装置的工艺安全信息缺失,现有的工艺安全信息也多以纸质资料的形式集中存储,取用不便。

工艺安全信息是落实工艺安全信息管理的基础,如果缺乏必要的、准确的工艺安全信息资料,会导致如应急预案的编制、操作规程的编写、工艺安全分析、检维修操作和工艺设备变更管理等其他工艺安全要素的执行和应用效果,极大影响工艺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未及时更新

在厂站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总是在经历各种改变,某些改变需要修订现有的工艺安全信息资料,如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工厂平面布置图等等。例如,一些工厂在改变工艺系统或设施时,没有及时更新图纸和文件,就会导致图纸及文件与现场的工艺系统或设施不匹配,这样会对很多后续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一般情况下,操作和维修人员在制定生产方案、维修计划,改进工艺系统的设计和编制应急预案时,都是根据图纸确定的,如果图纸与现场设施不一致,则不仅会影响这些工作的进行,还极有可能导致工艺安全事故。例如,为某个反应器增加了一条管道却没有及时反映在P&ID图(Process and Instrument Diagram,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上,而之后某天根据维修需要,操作人员依照图纸将反应器与其他系统隔离时,就可能遗漏新增加的这条管道,以致酿成严重的事故。

不易获得

出现使用者不容易获得工作所需的工艺安全信息资料这种情形,通常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此前信息资料的管理系统存在问题,运行效率低,且没能在企业范围内达到共享效果,使用者查阅相关资料费时费力。二是出于信息保密的考虑。

创建平台

笔者认为,建立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摆脱由于工艺安全信息的管理和应用不善带来的损失。

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平台是指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以现有网络为基础、以专业软件为平台,以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为核心技术,以单点登录为进入方式,以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和技术为依据建立的电子化信息库,可以实现工艺安全信息集中管理、在线交流、视频会审、P&ID图鼠标触点显示、涉密信息的特殊保存。存储简单且取用方便,可以达到工艺安全信息管理高效运转,并为进一步提升工艺安全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以塔里木油田公司为例,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平台适用于油田整个作业链和上下游业务,从勘探、开发到运销和炼化,覆盖油田的钻井作业、油气集输和油气水处理、管道销售、炼油、石化业务,适用于一线钻井队、作业队、采油队、油气联合站、管道队、石化厂、炼油厂等高危单位。但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平台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大量的培训和现场辅导,每个基层单位至少应有2名员工熟悉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平台的使用,且能够独立完成指导开展工艺安全信息的使用。因此,需要使用企业积极推广和培训,为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平台的顺利开发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后盾。

应用示例

以塔里木油田公司为例,通过建立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平台,保证了工艺信息齐全且实时更新,使资料获取简单易行,并解决了涉密资料共享问题。

信息齐全

塔里木油田公司为了解决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信息缺失、纸质资料转化和特色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化学品安全说明书)开发问题,专门聘请有资历的机构,通过现场勘查,使用专用软件将用户的纸质资料转化为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可以直接识别的电子格式,如CAD软件。这样不仅解决了信息资料与现场高度统一问题,还为用户单位解决了补齐资料的工作负担,提高了缺失信息资料的准确度。

针对特色MSDS,塔里木油田公司通过反复实验,摸清实际化学反应和防护措施,按照国家标准有针对性地编制了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上传平台,让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所接触危险化学品的具体危害和防护措施,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信息更新

一方面,当工艺、设备和设施发生变更时,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会自动提示更新与之配套的工艺安全信息,直至更新完成,避免了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更新滞后。另一方面,塔里木油田公司制定了安全管理标准并不定期进行安全现状审核,以此督促各单位的工艺安全信息更新,进而确保平台系统内的工艺安全信息是实时更新的。

资料获取

通过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强大的搜索功能,使用者可以利用计算机随时获取需要的资料,简单易行,高效便捷,在节约查找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资料的准确度和广度,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涉密信息

工艺安全信息往往涉及大量涉密资料,因此,若解决不好涉密资料的共享问题就不能实现信息取用方便和类似工程的对比使用及经验借鉴功能,也无法实现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平台的全部功能。因此,塔里木油田公司依据企业保密目录及要求,按照涉密文件的涉密期限及授权查看方式,将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平台的服务器架设在了企业信息管理部,并由该部门集中管理,以此成功解决了涉密资料不能上传共享的问题,为信息平台的信息全部覆盖拓宽了道路。

方便高效

信息管理系统平台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流,GIFP,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一、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对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方便以及为行业本身所创造的商机, 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随着中国加入WTO, 更高层次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为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已明显地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激烈的市场竞争, 信息对市场的影响等等, 使得众多的企业家们认识到, 信息时代的网络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积极筹建企业信息化系统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这种共识在很多企业已经或者正在化为实际行动。没有内联网 (INTRANET) 的企业已开始筹备建立内联网;有内联网的企业也开始考虑如何将内联网接入互联网 (Internet) 。这些已成为一种新的计算机应用趋势。然而如何选择一种切实可行并卓有成效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当务之急。目前, 我国中小型企业大约有1100多万家, 其信息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据调查统计, 仅有10.5%的企业全面实现了网络信息化管理, 79%的中小企业依然停留在部分实现单机管理的阶段, 还有10.5%的企业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计算机网络和相关的管理软件。

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一定要循序渐进, 切不可急于求成。从基础工程着手, 譬如建立数据共享系统, 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及时性和可靠性以加强管理力度;管理上调整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机制达到连续性、系统性的效果。只有这样, 才不至于在实施过程中造成脱节, 从而留下后遗症。要实现企业信息化, 让信息化在企业运行中发挥重大作用, 关键要让企业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提高经济效益。

可以说, 当前的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网络问题就是企业内联网 (INTRANET) 建设。从内联网结构的本质上而言, 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也就是企业内部的互联网建设。因为内联网采用的网络架构的各种软件平台都是和互联网相一致的。

二、通用信息流平台GIFP

当前, 用于开发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工具十分多。由于各省及各单位之间的情况各异, 给开发者和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困难, 这样既影响了开发速度, 又影响了使用效果。通用信息流开发平台 (GIFP) 作为众多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工具之一, 由于其具备构思新颖、开发的系统适合国内电力企业的管理特点等诸多优点而得到大多使用者的认可。

(一) 、GIFP功能简介

1、GIFP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快速开发的平台。

通用信息流平台 (以下简称:GIFP) 内置了企业内部电子邮件系统, 同时支持SQLServer7大型数据库系统, 它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合二为一。GIFP与Office紧密集成, 为用户设计的界面报表等二次开发正是建立在Word、Excel、Access的基础上, 如果用户对Office熟悉, 系统可以很容易修改和扩展, 甚至自己设计应用模块。

2、GIFP支持远程数据传递及脱机使用, 是广域网中开发应用的最佳选择。

GIFP非常适合远程计算机管理应用, 它采用TCP/IP通讯协议, 通过邮件方式传递数据, 因而可以通过电话拨号、Internet或局域网等各种连接方式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即使在电话拨号这种慢速连接方式下也能很好的实现系统的各种功能。特别适合行业或政府上下级之间传递报表及沟通信息。

3、GIFP应用自动同步, 提供最佳的可维护性。

GIFP通过版本号控制和数据复制, 可以通过服务器自动分发到所有客户端, 就像目前浏览器/服务器开发模式一样, 应用模块的修改和升级在服务器端自动完成, 利用GIFP建立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修改、升级及维护方面非常便利。

此外GIFP还具备自定义审批流程;能提供与其他程序的完美集成;具有完整的权限设计、数据自动恢复、自动生成的WEB数据库查询等多项功能。

(二) 、GIFP产品说明

GIFP系统由两部分组成:GIFPServer和GIFPClient

GIFPClient:通用信息流平台客户端, 采用最流行的树型文档管理界面, 界面风格和使用习惯符合微软MSDN标准, 安装于Windows 9X/NT/2000/XP等操作系统上。

GIFPServer:通用信息流平台服务端, 自主开发的基于TCP/IP协议的报文交换服务平台, 支持邮件转发、数据同步和数据库处理等。安装于Windows NT/2000Server服务器操作系统上, 同时服务器端需要安装FTPServer文件传输服务和SQLServer 7大型数据库系统, 这些Server进程可以安装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以提高响应性能。

(三) 、应用GIFP已开发出的应用系统

1、电力教育管理远程信息系统

该系统应用于全省电力企业的教育数据统计和信息沟通过程中, 它可以实现国家教委关于企业干部工人教育培训数据统计报表的远程传送;统计数据自动计算;多个单位数据的汇总、查询及统计分析;统计数据的各种图表显示分析 (直方图、饼图、趋势图等) ;远程教育文件、培训通知的审批和下发, 实现全省电力教育无纸化办公等多项功能。

2、远程报税系统

应用于地方税务系统分管企业的财务报表、报税单的远程传送的管理系统, 可以实现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报税单等报表远程上报;税单全过程审批入库及存档;税务数据汇总查询和分析统计;各种单据及审批过程自动存档备查等功能。

3、高压电气试验数据库系统

该系统应用于电力系统高压专业的试验报告中, 它可以实现变压器、发电机等电气主设备试验报告输入、打印、自动计算;试验报告文档管理;试验数据自动汇总入库;试验数据历史查询和曲线趋势分析;各种试验标准规程管理等功能。

4、费用控制审批系统

应用于企业项目申报、预算管理、经费使用审批及全过程管理系统。

三、采用GIFP组建远程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

采用通用信息流平台 (GIFP) 可以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组建自己的远程管理信息系统, 根据系统的规模和用户的要求, 有以下三种网络实现方案:

(一) 、通过电话拨号访问建立远程管理信息系统

该方案采用拨号访问服务器向远程用户提供拨号接入, GIFP服务器安装在用户总部 (或主管单位) 的局域网中, 可以为本地用户及管理员提供快速访问连接, 远程用户采用程控电话 (或电力系统微波等专用电话) 和Modem远程拨号与GIFP服务器建立连接, 数据传输结束后可以断开连接。

采用该方案的优点是网络结构简单, 投资费用不大, 容易实现。而且总部 (或主管单位) 由于提供10/100M的局域网接入, 能够快速处理多个远程用户提交的数据汇总、统计和管理。该方案适合用户数量较少、传输数据量不大, 而且长途电话费用不会成为主要矛盾的系统。

(二) 、通过拨号访问Internet建立远程管理信息系统

该方案将安装SQLServer和GIFPServer的服务器放在ISP (Internet服务供应商) 的中心机房进行主机托管, 用户总部 (或主管单位) 的管理者和远程用户都通过Internet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该方案优点在于:

1、远程用户通过本地电话接入Internet即可使用系统, 节省长话费用。

2、远程用户数量可以不受限制, 但数据量将受到限制。

3、几乎不需要初期网络建设的投入, 只需负担主机托管费用即可建立系统, 投资最少。该方案适用于传输数据总量较小而且希望节省投资的用户。

(三) 、通过专线接入Internet建立远程管理信息系统

该方案在用户总部 (或主管单位) 建立局域网, 并通过专线快速接入Internet, 远程用户通过访问Internet与系统建立连接。

该方案拥有以上两个方案的优点, 如节省长话费用;用户数量不受限制;总部 (或主管) 通过局域网快速访问系统等。

通过Internet传输数据, 使用GIFP的加密组件将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和打包后进行传输, 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提高传输速度。

对安全有较高要求的系统, 可以采用VPN (虚拟专用网) 技术在Internet中建立一个安全的传输途径。

四、发展与前景

显然, 通用信息流上设计开发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是十分有效和方便的, 其开发、设计的思路比较适合中国企业管理的国情。实践证明, 已开发出的几个系统具有投资相对较少, 开发周期较快, 系统维护量也少等诸多优点, 从而极大地方便了上级部门对下级各部门的管理和控制。随着电力系统体制的深化改革, 管理的日益规范和水平的提高, GIFP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科飞管理咨询公司.信息安全管理概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王毅刚, 吴昌伦.BS7799-2:2002及风险评估[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2 (, 10) .

[3]雷震甲.计算机网络[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99.

信息管理系统平台 篇11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 网络课程平台 Blackboard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91-02

医院信息系统是现代化医院管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管理水平以及各部门协调配合的效率。而医院信息系统则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管理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熟悉各科室部门的业务流程,了解医院信息系统对于医院管理的作用,掌握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及部署维护方法,提高对医学信息进行信息分析及信息处理的能力。目前,各学校已普遍采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活动,笔者所在学校采用Blackboard作为网络教学平台工具,医院信息系统课程依托该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建设。

一、医院信息系统网络课程建设内容

医院信息系统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主要作用是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进行支持或辅助,使教学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教与学资料共享、双向交流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因此笔者构建的医院信息系统网络课程平台主要包括课程信息、交流互动和拓展资源三大模块,三个模块又分别由多个子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一)课程信息模块。课程信息模块主要包括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资料、课件及通知等信息。教师可以发布通知,共享与课程相关的课件、各种多媒体辅助资料等。学生可以使用终端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获取课程相关的通知、在线观看或者下载上课的课件、音视频资料等。课程信息模块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课程通知。发布与课程相关的通知,如课堂课后作业要求以及提交时间、问卷调查形式及地址等,以便教师将课程要求及课程实施进展实时地展现给学生,学生也能实时查阅,了解该课程各阶段的要求。

2.课程信息。发布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简介、课程基本要求、选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授课计划、成绩评定办法及学习方法等。通过课程信息,学生可以对课程及要求形成基本了解,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课程平台,以便在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基础上,安排课程学习及自主学习。

3.教师信息。发布课程教学组所有老师信息,包括每个老师的姓名、职称、电子邮箱、联系电话、上班地点及时间,并要求上传一张1寸照片。方便学生了解和熟悉任课教师的情况,也方便联系,答疑解惑。

4.课程文档。发布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文档,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材、每学年授课资料、授课录像、习题库和视频音频动画资料。按课程内容及要求编写教学大纲,使学生对课程阶段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习方法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每学年授课资料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参考资料等,学生可以在线观看学习或者下载,方便学生获取学习资源。授课录像主要由录像视频组成,录制的是部分难点以及部分实践操作。分章节和知识点构建习题库,基本由选择和判断等客观题型组成,以方便组成习题卷方便学生进行练习和测试。视频音频动画资料是在网络上收集的相关多媒体资料,以视频音频动画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提供趣味性和知识性融合的学习方式。

(二)交流互动模块。交流互动模块主要包括作业测试、网络答疑讨论、PBL讨论等方面的内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课下交流互动的平台,教师可以设置作业,学生完成后提交,教师可以对作业进行评分。教师也可以设置测试,学生在线完成后,教师端可以查看学生成绩,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对于一些常见问题,教师可以不定期的组织师生进行网络在线讨论,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PBL讨论课题也可以从课堂延伸至网络,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积极性。

1.作业测试。作业测试由各班级作业、答疑专区、课后问卷调查三部分组成。布置作业时,给出作业完成要求,可以要求以小组或者以个人为单位完成,同时,每布置一个作业,相应会出现一个通知,给出完成作业的有效时间。学生可随时查看作业要求,完成作业后,以小组或者个人为单位提交。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程度打分,学生可实时查询分数,并且分数可设置自动计入平时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答疑专区提出,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此区域进行讨论。每个学年一轮教学完成之后,我们会组织一次课后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2.交流讨论。交流讨论由小组协作、虚拟课堂、集体备课专区、交流规格四部分组成。小组协作对应作业测试模块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除此之外,小组内的成员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文件共享等操作。虚拟课堂将课堂从教室延伸至网络,提供多一种教与学的方式。各任课教师可以在集体备课专区进行讨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备课活动在网络上完成。

3.PBL讨论。PBL讨论是将课堂进行的PBL课题延伸至网络,提供更多的讨论空间和发言的机会。

(三)拓展资源模块。拓展资源模块是基于课程相关的一些网络资源,比如电子图书、相关网站论坛等。拓展资源是对课程知识的一个补充,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以及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拓展资源模块由电子图书、特色项目、外部链接、专业词汇表四个部分组成。

二、网络课程辅助教学的应用效果

(一)延伸课堂,打破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参与学习过程,复习学习内容,拓展学习空间,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学习的效率。可以很大程度地辅助传统课堂模式的教学。Blackboard平台追踪显示,课件下载和在线阅读次数均超过200,以学生43人计,人均访问次数约5次。

(二)资源共享,提高自主学习。通过网络课程进行课程资料的共享和资源拓展,不再有学生下课后用优盘拷贝课件的情况。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更喜欢这种网络共享的方式,访问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对拓展资源,学生还会在访问后给出一些建议,把参考价值更高的排位靠前。

(三)交流互动,方便教学讨论。通过课堂平时分奖励形式,比如发起一个讨论帖,奖励5分,参与一个讨论帖,奖励1分,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教学问题讨论的热情。虽然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有为了赚分而发帖的情况,但大部分同学是在认真发言讨论。在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中,催发了大家进行多方位思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四)效果追踪,有利教学反馈。Blackboard平台提供了追踪统计功能,能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访问网络课程资源的情况,根据访问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出资源受欢迎的程度,让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我们在每轮教学过后,都会发布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及时收集学生关于课程的反馈信息,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

三、网络课程辅助教学的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网络课程平台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但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一)使用频率偏低。大部分同学只有需要下载或浏览课件和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时候才会去访问网络课程平台。绝大部分同学会通过网络课程平台提交作业,但还存在一小部分同学更加习惯于把作业发到老师邮箱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交。虽然经教师一再提醒,现象有所改观,但是传统提交作业方式效率更高,作业更齐,以致部分教师会倾向于选择学委收作业的传统方式。网络课程的访问频率和使用频率都有待提高。

(二)部分操作不符合习惯。由于Blackboard是美国公司的产品,在某些操作上不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如词汇表,默认的文本编辑器保存的是ANSI编码,而Blackboard平台要求使用UNICODE编码,如果上传ANSI编码的词汇表,中文部分将表现为乱码。如讨论板块,发表新帖及回复留言与互联网上普遍的论坛帖格式不一样,给学生与老师在发帖讨论过程中造成很大的困扰。

【参考文献】

[1]冯天亮,尚文刚.对开展医院信息系统教学的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11)

[2]刘伟,梁丹凝.医院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评价调查与分析[J].广西教育,2016(7)

[3]刘伟,陈鹤年,张锦,等.医院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探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10)

[4]袁文业,彭惠茹,张洪亮,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及实践效果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4)

[5]刘伟,邓建强.基于.NET的医院信息仿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2013(11)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医院信息系统》实践课程的建设与研究”(HNJG2014-42)

信息管理系统平台 篇12

采油公司经过多年的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 已经形成了以SAP系统为核心, 以海油发展EMIP平台为基础深入开发使用形成采油大型装备管理系统, 以MAXIMO系统为维修管理主线, 部分单位结合实际又单独开发使用信息平台的多系统的管理局面。设备管理系统使用情况如下:

1) SAP系统 (有专门的设备管理模块PM) :设备立项、采办, 固定资产、库存、设备报废、设备维修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普及中海油所有二级单位, 油服, 海工, 炼化, 石化等已经使用PM模块) ;

2) 海油发展EMIP平台:设备综合信息管理 (普及海油发展各个二级单位, 采油下属单位全面启用) ;

3) MAXIMO系统:设备资产与维修工作管理 (应用于海洋石油111, 海洋石油161正在建设) ;

4) 大型装备管理系统:维修、资产管理、设备管理 (结合设备管理实际情况, 采油公司深入开发EMIP平台, 目前还没有使用起来) ;

5) OA系统:能够提高单位内部信息交流、共享、流转处理, 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各种信息化设备和应用软件。 (现使用于环保公司) ;

6) Q4系统:PM、CM、库存管理、安全管理等 (现使用于海洋石油112) ;

7) 其他。

从以上使用情况可以看出, “相互独立系统多, 管理内容重复交叉、衔接不够和涵盖不全”是采油公司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二、采油对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的需求分析

根据对公司设备管理和业务需求的分析和梳理, 整理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业务需求:

(1) 支持设备运行、维护、报废等管理, 对公司设备的档案、运行状态、维修计划等进行维护、查询, 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所需的设备统计、查询数据;

(2) 支持辅助编制设备维修计划功能;提供记录历次设备维修情况的输入、存储功能;提供反映维修计划、执行情况的相关数据;提供维修分析功能;

(3) 通过有效地进行设备运行状态检查以及各类定检, 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尽最大可能减少突发性故障次数, 提高设备的运行寿命, 缩短维修周期, 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地;

(4) 提供设备完好率、利用率、设备效率、设备事故等统计数据, 以反映设备技术状态和管理水平;

(5) 加强备件管理, 制定合理的备件库存管理计划, 灵活把握库存、采购、存储等多角度的管理, 动态地进行库存跟踪, 在保证维修周期和维修质量的基础上, 合理地保持库存量, 减少库存积压;

(6) 通过有效的数据采集和数据积累, 对设备信息进行趋势分析和判断、更加合理的指导生产和管理;

(7) 设备管理系统应将各个公司联系起来, 达到数据共享, 形成一个完整的设备管理体系, 实现整个采油公司的设备及设备维护业务的统一管理。

三、采油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存在问题

1、相互独立系统多

海油发展EMIP平台;SAP系统, MAXIMO系统, 采油大型装备管理系统, OA系统, Q4系统等;

2、管理内容重复、交叉

1) 海油发展EMIP系统需要录入设备相关数据, 同时采油大型装备管理系统也需要录入设备相关数据。

2) Maximo系统有采办业务流程, 同样SAP系统也有采办业务流程, 两套系统并存;

3、内容衔接不够或涵盖不全

1) Maximo与SAP没有集成, 造成数据同步不及时、备件没有编码或编码不一致;

2) 采油大型装备系统的数据通过手工定期从Maximo系统后台提取, 效率低。

3) OA系统、EMIP平台等功能较为单一, 且与Maximo、大型装备管理系统等功能有所重复

4、系统使用深度不够

1) 海洋石油111大部分业务需求以Maximo系统为主进行管理, 但也有一些管理内容尚未纳入系统管理, 需要逐步完善进来, 如:结构、单点的详细信息和缺陷、隐患尚未纳入系统管理;设备分类和分级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年度维修工作计划、外委维修工作过程管理尚未纳入系统管理;统计分析报表、关键性能指标KPI尚需继续建立健全。

2) 采油大型装备管理系统使用只是从海洋石油111手工导入一些数据, 基本处于未使用状态。

四、针对采油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现状的建议

采油公司应该结合采油自身设备特点和管理现状, 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信息化工具作为一种手段来辅助设备管理。在进行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使用分析时, 必须要从公司全局出发, 综合考虑公司的管理和业务需要, 结合个性单位实际情况统一部署, 实现各尽所能, 各取所需的统一管理平台, 对相关专业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整合。需要做到:

1、在组织上要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和运维小组, 海上、陆地都要有专人管理;

2、针对目前多系统现状, 经过评估, 建议该做接口的做接口, 该取舍的取舍;

3、考虑MAXIMO系统, 在公司使用多年, 形成了较完善的关键数据, 在应用方面已成熟。建议公司以MAXIMO系统为维修管理主线, 适当考虑和SAP系统的接口。

具体建议:

4、建议做好采油大型装备管理系统与EMIP平台的衔接;

5、建议设备管理以MAXIMO系统为主线, 做好与SAP系统的集成, 深化与采油大型装备管理系统的衔接;

6、建议继续使用Q4系统和OA系统, 做好相关专业系统的衔接;

建立公司设备管理信息一体化平台架构如下图所示:

摘要:为了提高效率、减少工作量, 进一步完善和整合采油公司设备管理多系统、多平台的局面, 使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更好的服务于采油的设备管理, 对公司设备设施管理需求进行归纳和梳理, 通过设备信息系统完善和整合构建公司设备管理信息一体化平台。

上一篇:怎样抓好班级管理工作下一篇:生殖细胞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