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科学技术史(精选8篇)
解读科学技术史 篇1
一、辨析“科学概念”的虚假建构【案例1】《声音的产生》教学片断
1. 让学生听各种各样的声音, 并提问:
关于声音, 你有哪些问题想知道?形式化的猜想后, 提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 给出各种材料 (如尺、橡皮筋等) , 要求学生通
过拨、弹等方法使它们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 初步得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以“用嘴吹空瓶子产生声音”来验证气体发声也是振动的结果。以“要使声音消失怎么办?”这个问题, 从反面再次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讨论“人说话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组织学生对概念加以运用。
【解读】
要将儿童的日常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 其实质就是让儿童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走出来, 重新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者的行为表现, 更要关注学习者的认知状态。案例中, 学生虽然参与了模仿实验、比较归纳等活动, 在行为层面上有了主动的表现, 但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大都是在教师的指令下开展的, 缺失内在的诱因, 认知状态未被主动开启, 导致认知活动仅停留在记忆层面, 而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的认知内核。对概念的获取过程看似流畅、简洁, 实际上让学生能感知的具体事实的量与质偏弱, 概念概括偏早, 缺乏对学生认知生长点的“探底”过程, 本应富有思维含量的抽象活动缺失思维活动的渐进性, 没有真正实现概念的“自然生长”。
二、促进“科学概念”的自主建构
【案例2】《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片段
(教师提供一组材料:泡沫、回形针、牙签、瓶盖、西红柿、蜡烛头、石头。)
师:今天,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物体, 这些物体同学们都认识吗? (投影出示) 如果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 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认为哪些物体会沉?哪些物体会浮呢?填写表格, 并说一说猜测的理由。
(学生开始猜测并填写猜测理由, 然后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师:为什么会推测错呢?刚才你们是根据什么来推测物体沉浮的?
生:大小、轻重。
师: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有关吗?
生:是的。
师:按照物体的轻、重不同, 排列;然后按照大、小不同, 排列。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好像和大小、轻重无关。
师:同学们, 我们明明感觉到物体沉浮与大小、轻重有关, 可是, 老师提供的材料为什么又使这两个因素无关了呢?物体在水中沉浮究竟与什么有关, 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一组材料来实验呢?
生:应该选择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一组材料。
生:应该选择轻重一样、大小不同的一组材料。
师:是啊!当有两个因素共同起作用的时候, 教师就要对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控制, 再来研究另外一个因素, 这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教师分别提供学生所述的两组材料, 通过观察材料的特点, 进而开展实验。)
【解读】
儿童自身对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阐释方式和概念框架, 是刺激的主动搜寻者,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拥有什么经验以及如何发展自身。首先, 对于学生的前概念教师要予以尊重, 把它作为一种尝试性的解释加以处理。要看到这些前概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要在一定程度上看成是形成科学概念的准备阶段。案例中, 教师从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开始, 通过有结构的材料, 引起学生的概念冲突, 促使学生开始重新思考前概念的正确性。经过思考、交流, 教师再次提供有结构的材料, 通过教师不断“搭桥”, 材料一步步改变着学生的前概念, 概念箭头直指科学概念。
解读科学技术史 篇2
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解读
本文从科学技术带来环境问题的`必然性出发,阐述了科学技术决定论的哲学思潮-乐观主义技术决定论和悲观主义技术决定论,对科学技术的负载价值及消极根源进行了逻辑分析.要实现人类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构建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的良性互动体系.同时,要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科学技术采取扬弃态度,确立环境价值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转型,提倡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作 者:汤萱 王威孚 李明星 Tang Xuan Wang Weifu Li Mingxing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刊 名:理论月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年,卷(期):“”(6)分类号:B82-058关键词:科学技术决定论 负载价值 科技转型 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观
科学解读“好声音” 篇3
电视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的持续火爆,引得很多普通人对唱歌也跃跃欲试,并开始关注自己的声音。然而,对发声的科学研究并非从一档电视节目开始的,一整套复杂的生物学机制,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唱出好声音。
人的发声涉及到一系列器官的配合,包括发音的动力器官(比如肺、气管、呼吸肌群);发声的关键器官喉部(主要通过喉内的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共鸣器官(喉、咽、口腔、胸腔和鼻腔等共同参与共鸣);吐字器官(口腔、舌头、软腭、嘴唇等部位的密切配合,才能吐字清晰)。
然而,拥有同样的发音器官构造,每个人的嗓音却千差万别,以至于通过听声音就能分辨出不同的人,这种差别还是由基因决定的。
在决定人类嗓音的诸多基因中,目前发现的比较重要的一个是FOXP2基因。人和动物能发声都是因为有此基因存在,但人类与其他动物FOXP2基因的不同,让人类有复杂的发音功能,并能用嗓音歌唱。鸟儿似乎比人类更善于歌唱,研究也发现,FOXP2基因在人和鸟大脑中的表达和大脑指挥发音的神经通路是相似的。尽管每个人都拥有FOXP2基因,但是该基因在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表达,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的嗓音不同。
一个人能唱出好声音,除了需要拥有优异的发音器官,还要有辨别音高的能力。莫扎特在5岁时就能准确分辨出一段音乐是A调还是降D调,因而被称为“音乐神童”。如今的科学研究表明,一些人确实会比普通人更有音乐天赋。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简·吉特谢尔等人对2213名年龄在8~70岁之间的人做过一个在线测试,让受试者在听36个电子音调和36个钢琴音调之后,从音阶中找出相应的音符。测试结果表明,一些人表现出相当精确的分辨音调的能力,而另一些人则完全是瞎猜。这项研究表明,辨识音高的能力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能力似乎是由基因决定的。
为了找到基因对声音识别能力的影响,吉特谢尔又对73个具有辨别音高能力的家庭进行了基因检测。结果发现,45个家庭成员在其8号染色体的某一区段上有相似性,说明这个区域的DNA与辨别音高有密切的关系。
人类辨识音调的能力除了与基因有关外,还与大脑的神经机制有关。五音不全者无法辨认音高之间的细微差异,唱歌时跑调却浑然不觉,这种状况又被称作“先天失歌症”,这种缺陷既不是脑损伤、听觉丧失,也不是因为缺少对音乐的接触,而是某些大脑神经机制造成的。研究发现,五音不全者大脑的白质厚度减少,灰质厚度增多。此外,他们的右脑额下回和听觉区域的皮质比正常人更厚。根据这些研究,科研人员认为,五音不全者大脑皮质异常,可能损害右脑额颞部位的神经通道,从而造成这些人对声音不能正常判断,当然也难以唱出好声音。
由于嗓音看不见、摸不着,比起形体和外貌等人体特征来更不容易区别,所以迄今为止对嗓音遗传的科学研究还不够深入。
实际上,嗓音的好坏也具有后天因素,发音和对音高辨识的能力是可以开发的。正如吉特谢尔所说,基因确实对音高分辨力产生作用,但这种能力并不完全是天生的,环境也起了重要作用。一些人可能有擅长唱歌的遗传基因,但是如果小时候没有进行任何音乐方面的训练,他们在这方面也未必表现得多么优秀。反之,一些人虽然没有歌唱方面的遗传素质,但是早年的训练,也可以開发出良好的音乐才能。
好声音究竟从何而来?在过去,人们更相信是爹妈赋予的,但科学研究表明:在13种由父母遗传给后代的相貌与生理特征中,属于“绝对遗传”的是肤色;通过“半数概率遗传”的是肥胖;至于嗓音,则属于“后天可塑遗传”的范围。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拥有好声音,只是部分地取决于遗传。
科学博客的传播模式解读 篇4
一 科学博客的内涵
博客(weblog,简称blog)作为一种以IT技术为载体的信息技术中介,以其开放性、即时性、交互性、便捷性的技术特点,在个人出版、知识过滤与积累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行为范式。科学博客作为博客在科学领域的应用,近年来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关于科学博客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无公认的一致的看法。国外学者对科学博客的定义为“与科学知识相关的内容或者科学家(科学工作者)撰写的私人网络日志”,也有人认为“科学博客是一种最新的工具,科学家借助这个平台,与同行及公众进行信息的交流。”Technorati搜索引擎对科学博客的界定是“由在职科学家写的博客,而且必须是关于科学的内容。”而中科院研究员李淼将科学博客定义为“部分内容和严肃科学有关的博客”[1]。
以上关于科学博客的界定并未从完整意义上揭示科学博客的本质及内涵。本研究认为:科学博客是科学工作者的知识管理系统,主要指科学工作者作为主体将博客引入到科学传播的过程中,运用博客的超链接性、即时性、个人性、开放性、交互性等技术,实现知识建构、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的功能。科学博客有别于其他博客的主要特征在于:
1、传播主体的专业性:科学博客由于其所传播知识的科学性、权威性,其传播主体一般以科学家、高校科研人员、科普作家、科学记者、科学编辑等科学工作者为主体。
2、传播内容的科学性:科学博客的信息来自于科学传播者的科学活动、科技实践,是实际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符合客观规律,并以逻辑和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科学性是其本质特征。
3、传播功能的建构性:科学博客除具有其他类型博客的信息交流及共享功能之外,还兼具科学知识建构的功能,科学工作者在撰写博文的过程中,也完成着对科学知识的建构及管理。
据Technorati搜索引擎的统计,截至2007年全世界约有19 881个以科学作为标志的博客。[2]在国外,科学博客目前已经形成了一股在线的科学群体力量,国外学者认为通过发起关于共同目标的直接而开明的对话,博客和研究机构可以一起努力,促进正在进行的全球科学对话的质量和范围。在中国最早也是唯一的科学博客的出现肇始于2007年科学网博客频道的开通,迄今为止该博客网站已经吸引了海内外的中国科研人员2 000多人参与,学科领域涉及基础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健康等方面。科学博客的兴起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但成熟的科学博客传播模式与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因而合理的科学博客传播模式的构建必将为科学传播带来新的范式。
二 科学博客的传播模式建构
在传播学理论中,一般认为传播系统由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渠道、受传者四个要素构成。科学博客作为一种与科学有关的传播系统,它遵循着人类传播系统的基本规律,本研究拟从科学博客的四大要素——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及受众等四大维度入手,探索高效的科学博客传播模式。
(一)科学博客的传播主体
科学传播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大致可分为科学交流、科学教育、科学普及三个层次,从传播主体看,参与传播的人数依次增多,而参与传播的科学信息专业化程度依次减弱。由此,作为科学博客的传播主体,至少应该包含三大圈层:
1.科学家精英层:科学家精英层主要致力于公共知识的创造与生产,致力于发展概念体系,对概念体系的扩充、修订和验证,其本质是建立临时“真理”的科学共同体,是具备一定社会话语权的学术权威。精英层的科学共同体一旦形成统一的行为规范和精神气质,不易被科学的外界力量所改变。处于精英层和核心的科学共同体,其科学博客的功能更多侧重于同行之间的交流与评议。
2.高校科研人员:高校科研人员主要致力于科学知识的研究与传递,通过课堂教学、科研训练等方式把科学知识及科学方法、精神传授给受教育者,使之掌握科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获得运用知识的基本能力。处于中间层的高校科研人员,其科学博客的功能更多侧重于受教育者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的培养与训练。
3.科普工作者:科普工作者主要包括科普作家、科学记者、科学编辑等专门从事科学普及工作的人群。科普工作者主要致力于科学知识、信息的传播与普及,将科学话语转化为公众可以理解的话语,从而增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处于边缘层的科普工作者,其科学博客的功能更多侧重于散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科学博客的传播客体
科学博客的传播客体即科学传播的内容,是科学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科学讯息的传递,传播主体与对象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从而达到科学传播的目的。由于科学博客传播主体的层次性,因而其传播内容也必然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总体来讲,科学博客的内容有别人与其他博客的特征在于其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的传递与弘扬:[3]311-314
1.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有关自然过程的知识体系,是科学活动的最直接成果。较之于其他知识,科学知识显示出更条理、更精准和更可靠的特点。
2.科学思想:
科学思想即科学活动中所形成和运用的思想观念,科学思想来自科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科学实践。科学思想是科学活动的灵魂。
3.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的总称,是人们解释客观世界奥秘、获得新知识和探索真理的工具。科学方法来自于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活动。
4.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长期科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主观状态。从认知层面讲,科学精神的核心内涵是理性精神;从社会建制层面讲,科学精神是科学共同体的理想化社会关系准则即科学的精神气质。
科学博客的传播主体——科学家精英层、高校科研人员、科普工作者借助博客平台,以自身的方式解读和传递着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自觉担负着科学传播的重任。
(三)科学博客的传播渠道
以博客为传播中介的科学博客,具备博客传播的四大特性:(1)开放性: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科学博客主页是一个开放性的个人空间,博客们在博客日志中贡献出的是他们思想的源代码,实现着思想、信息与他人的共享;(2)即时性:即时性主要体现在科学博客经常频繁地更新和发布信息,博客内容通常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记录,体现一种思想动态性与新近性;(3)交互性:交互性主要体现在科学博客实现了从“点对点”到“点对面”的传播,使得博客有可能自发地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构建不同的公共传播空间;(4)便捷性:便捷性主要体现在科学博客的“零进入壁垒”优势,即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和零形式,为科学工作者开设个性化的博客页面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科学博客的技术特性为科学传播拓展了新的空间及内涵:
1、延伸了无形学院的时空界限,为同行的交流与评议创造了新的平台
默顿曾经给“无形学院”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说:“从社会学意义上,可以把‘无形学院’解释为地理上分散的科学家集簇,这些科学家处在较大的科学共同体之中,但是他们彼此之间在认识上的相互作用要比和其他的科学家的相互影响更为频繁。”[4]176-177传统的无形学院主要以举行研讨会的形式来汇聚有共同研究兴趣的学者,参加人员只限于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少数核心科学家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而科学博客可以突破科学家所在的地域限制,利用博客技术超时空性的特征,实现跨地区、跨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为全球科学资源的共享与融合提供了平台。
2、突破了科学传播的组织界限,为科学知识的普及聚合了新的团队
传统的科学传播主要依靠科学工作者和大众传媒进行,其传播主体具有很强的组织规约,具有严格的把关者和守门人,传播的话语权往往被权威所垄断。科学博客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严格的正式组织的界限,为民间科普的兴起搭建了平台。如科学松鼠会的创办与兴起。科学松鼠会是一个旨在科普公益的团体,自2008年4月开设以来,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各院校的一线科研工作者以及活跃在各大媒体科学版的多位科学作者和译者,他们为科学普及的目的聚集在一起,以写作的方式参与科学知识的传播,网站的访问量与订阅量日趋增长。科学博客为科学知识的普及聚合了新的力量。
3、更新了科学信息的管理方式,为科学知识的管理创建了新的模式
知识的价值在于流动,知识的管理在于知识的共享与创造。乔戈·温·克罗福等人在《Enabling Knowledge Creation》一书中特别强调“知识的创造”而非“知识的控制”[5]321。科学博客由科学工作者个体自己创建、自己管理,他们以自身的认知结构和知识背景,完成着对博客内容的梳理和建构,在满足他人科学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完善着自身的知识体系。科学博客中任何一位科学工作者的博客既是个性化的知识库,同时也是科学博客圈的知识单元。科学博客为科学知识的管理创建了新的模式。
(四)科学博客的受众
科学博客的受众主要指相对于博客撰写者的阅读者,既包括科学工作者,也包括公众。科学博客为受众参与科学、建构科学提供了新的路径。
1、改变了传统媒体以“传者为中心”的模式,为传受双方主客体同一提供了条件
科学博客交互性的特点,使其既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一”、“一对一”的传播层次,也可以实现“多对多”的传播,这种建立在个体的自主性基础上的交互传播,使得博客有可能因为传播内容和思想的某种相关性或共鸣,而自发地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构建不同的公共知识传播空间。科学博客改变了传统科学传播传受双方二元对立的状态,实现了科学传播主客体的同一,加速了科学知识在传受双方间的流动。受众不再是单纯的科学知识与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是信息的反馈者、评价者与传递者。很多科学博客的撰写者本身既是信息的传递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随时把自己的科学思想记录在博客上,同时与受众进行着交流与反馈。
2、降低了公众进入科学的门槛,为受众自由选择信息提供了平台
科学博客零门槛的技术特征,解除了知识获取成本的问题,为受众自由地选择科学信息提供了平台。受众可以通过RSS技术,搜索并整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同时对信息进行甄选、评价,在科学信息的获取和反馈过程中完成着自我价值的实现。科学博客打破了传统科普媒介的话语垄断局面,拉进了科学家与公众的距离,有利于受众直接和确切地了解科学动态。
3、增进了公众参与科学的自主性,为公众科学的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
科学博客为公众参与科学、建构科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就高、精、尖的现代科学而言,公众可以通过科学博客参与对现代科学的社会后果的评估,从而在科学的发展方向、规模和速度方面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时在现代科学之外,公众可以通过开设科学博客直接参与科学知识的建构。比如对身边的动植物进行采集、记录和分类的博物学,就是这样的科学,刘华杰先生建议称之为“公众科学”。
三 关于科学博客的几点思考
科学博客的兴起在加强科学家同行之间的交流,拉近科学家与公众的距离,促进公众科学的建构,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新生事物的科学博客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初显端倪,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
(一)传播主体的权威性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论及,科学传播的主体至少应该包括三大人群,即科学家精英层、高校科研人员及科普作家、科学记者、科学编辑等科普工作者。科学家精英层是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建构者,对于科学知识的把关及科学权威的塑造起着引领性的作用。虽然目前我国的科学博客不乏有饶毅、何祚麻等科学界名家,但科学家参与博客撰写的人数还是寥寥无几。其原因有二:一是科学家研究工作繁忙,较少有暇顾及科学博客的撰写;二是科学奖励机制滞后,难以调动科学家参与博客的热情。科学家最高的报酬就是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承认与公正的评价,而衡量其报酬获得标准的前提是其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而非在科学博客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及拥有认可回帖的数量。在高科技时代,能否建立适应于科技与社会发展的科学奖励机制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二)传播内容的公信力问题
科学博客的开放性、交互性,为公众了解科学知识、选择科学信息提供了便利。但由于博客“专业把关人”的缺失,使科学信息的真实性和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大打折扣。多元的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甚至伪科学会借助科学博客平台浮现于公众的视野,令公众在众多的信息中难以辨别与甄选。科学博客在给公众自由、民主的同时,如何保证科学知识与信息的公信力亟待学界探讨。
(三)传播信息的知识产权问题
科学博客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即科学博客经常频繁地更新和发布科学信息,注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记录科学思想、科学发现以及对于一些科学现象的解读,体现一种思想动态性与新近性。同时科学博客开放性、超链接性的特点,可以使得受众可以通过搜索和链接获取最新的信息与动态,并引用到自身的科学研究过程中,这难免会使科学家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受到影响进而引起知识产权的争议。科学博客在实现学术资料共享的同时,如何建立科学家个人的知识产权体系还有待我们思考。
参考文献
[1]李伟.科学博客:离学术有多远[J].科技日报,2009-03-24.
[2]Laura Bonetta.Sc ientists Enter the B logsphere[J].Cell,2007(4):129.
[3]刘大椿.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6.
[4]刘珺珺.科学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人口政策解读:要科学再科学 篇5
单独两孩政策放开后,各方一直密切关注出生人口数量受政策变化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出现了“普遍放开两孩政策”的呼声。对此,决策层应予以高度重视、科学研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人口红利。然而,随着人口红利式微,“银发时代”如何应对,有关部门要心中有数,更应未雨绸缪,避免捉襟见肘。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从最早的独生子女、双独两孩到如今的单独两孩,还有一些专家对普遍放开两孩的呼吁,实际上都属于有计划地管理生育的范畴。由人口政策改变所带来的影响将长期存在,甚至一个政策造成的影响需要几十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才能调整过来。对这样的重大决策,必须做到科学,科学,再科学。
关于离婚的科学解读 篇6
热力学第二定律起作用
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看,热力学第二定律指的是系统内的组成物质总是从有规则的运动变成无规则运动。换句话说,宇宙间一切的失去,都在往混乱的方向发展。比如,桌子过了十年、二十年,它就会慢慢地朽坏;一个建筑物如果不去维护,几十年、几百年后就会坍塌毁灭;人从出生,成长,到衰老,死亡,无限地趋向于解体,腐烂,在土中或空中消散。
物理学家指出,人类的婚姻也符合这个定律。刚刚坠入爱河的男女,体内会分泌某些化学物质,让人感到兴奋、欢欣、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瞳孔放大,产生“来电”的感觉。不过,它在人体内仅仅能够存在大约一年的时间。
进入婚姻后,每人身上不同的毛病和不良习惯都在日常生活中彼此展示,家庭中的柴米油盐醋等生活琐事也需要经常协调。所有这些问题使家庭关系的无序状态不断累积,这就是典型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现象。如果不加以维护,婚姻的解体是迟早的事。
付出努力不容易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个系统若要避免混乱,就需要外在的能量。对于婚姻来说也是如此,要想维持一段婚姻的稳定,仅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精心的努力。
然而,美国数学家乔斯·雷伊经过研究,发现努力维持婚姻的过程是非常困难的,某些微小的扰动都可能让这段婚姻偏离原有的方向。
任何付出都会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例如为了陪家人而放弃和同事聚会的机会;和妻子一起看言情电视剧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每个人都希望以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收益,所以夫妻双方时刻都在衡量着自己的牺牲与增加的家庭幸福感之间是否匹配。
恋爱初期,由于各种化学物质的作用,伴侣不需要什么付出就可以体验到很高的幸福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幸福感会逐渐消退,而此时反而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抵消这种情感的退化。
所以,伴侣为了维持婚姻而作出的牺牲,会远远大于从婚姻中得到的收益。
这样,人们就不愿意去努力,他们更乐意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由此导致婚姻关系更加恶化。
长久的婚姻需要强大的能量才能维持,而很多夫妻即使努力维持了,也很是不够,这就是为什么在世界各国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正如把一盒棋子弄乱只需要一瞬间,而要收回盒中则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关于亚硝酸盐的科学解读 篇7
一、亚硝酸盐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含氮无机化合物, 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肉制品中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含氮无机化合物。自然界中的氮循环以及人类的活动, 构成了硝酸盐的重要来源。在硝酸盐的形成过程中, 由于微生物的作用, 常伴随亚硝酸盐的产生。常见的亚硝酸盐主要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 其外观与食盐类似, 呈白色至淡黄色, 粉末或颗粒状, 无臭, 味微咸, 易潮解和溶于水。
中国人最早发明使用亚硝酸盐加工禽畜肉, 用于延长肉的保质期。《宋史》科技卷中记载, 亚硝酸盐可用于腊肉防腐和发色, 并于公元13世纪传入欧洲。
二、我国及世界各国对亚硝酸盐在食品中的使用限量及残留量均有明确规定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 (JECFA) 规定亚硝酸盐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0.2 mg/kg·bw。世界各国也均对亚硝酸盐在食品中的使用限量做出规定。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亚硝酸盐的使用和安全管理有着严格要求, 按照标准规定使用亚硝酸盐是安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 规定亚硝酸钠、亚硝酸钾可作为护色剂、防腐剂在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和熏、烧、烤肉等加工中使用, 并规定了最大使用量和最大残留量。《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2—2012) 对生乳、包装饮用水、腌渍蔬菜等产品中的亚硝酸盐残留量均做了相应的限量规定。原卫生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的公告》 (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0号) 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 (亚硝酸钠、亚硝酸钾) 。
三、人体过量摄入亚硝酸盐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正常饮食情况下, 人体中的亚硝酸盐主要是食物和饮水中的硝酸盐在口腔及胃中细菌的作用下转化而来。研究表明, 亚硝酸盐可以通过一定途径被还原为一氧化氮。摄入含有低水平亚硝酸盐的食物可补充人体内的亚硝酸盐。
但是, 如果短时间内经口摄入 (误食或超量摄入) 较大量的亚硝酸盐, 则容易引起急性中毒, 使血液中具有正常携氧能力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 失去携氧能力, 造成组织缺氧, 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当摄入量达到0.2~0.5 g时可导致中毒, 摄入量超过3 g时可致人死亡。中毒的特征性表现为紫绀, 症状体征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等。严重者意识朦胧、烦躁不安、昏迷、呼吸衰竭直至死亡。
四、常见的亚硝酸盐致食物中毒的原因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国卫办应急发[2016]5号) , 2015年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致病因子为亚硝酸盐、毒鼠强等。其中, 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9起, 占该类事件总报告起数的39.1%。亚硝酸盐导致食物中毒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关, 无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分布, 中毒场所以集体食堂、餐饮单位居多。
常见的亚硝酸盐致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四类。一是由于亚硝酸盐在外观上与食盐相似, 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使用或食用, 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二是由于我国很多地区有家庭自制加工肉制品的习惯, 如果食用含亚硝酸盐过量的肉制品也会引起食物中毒。三是贮存过久、腐烂或煮熟后放置过久及刚腌渍不久的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有所增加, 该情况下食用容易导致中毒。四是个别地区的井水含硝酸盐较多 (称为“苦井水”) , 用这种水煮的饭如存放过久, 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可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而导致中毒。
解读科学技术史 篇8
关键词:新课程 理念 科学本质 前概念 科学探究
【分类号】G633.3
一、新课程理念下,解读科学本质
实现新课程标准以来,我们一直试图从三维目标来把握科学教学的本质,但是却不知三维目标是为何服务,我们为什么要制定这三维目标。究其根本,我们初中科学教学制定三维目标是必须为让学生认识科学本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服务。
新课程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科学知识的基本形式和建构过程,科学探究过程以及科学伦理的描写,我将着重从这个三面谈谈自己是如何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本质的。
二、科学本质观影响下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课堂提供平台,重现前概念
以《力的存在》这节课为例,新课程教科书上出现了最原始的问题,力是什么,它能产生什么效果。这里非常注重前概念的思想,让学生充分暴露前概念。由此我产生了利用前概念的修正去完成科学教学,同时体现科学本质的想法。我们可以这样设计:生活中很地方都用到力,说说你对力的初印象,创设机会让学生说一说,从科学知识建构角度来描述力的特点,学生汇总前概念:①力是肌肉酸痛?②力是无法直接看到的;③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才能用力④要有接触才能产生力。这样的前概念,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资源。 我们应把这种“资源”作为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从原有的前概念中引申出新的科学概念。
以上的教学我理解为科学知识的建构的角度去理解科学本质,真正体现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是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产生足够的思维冲击。
(二) 通过“对话”的方式修正知识的前概念
《力的存在》案例的延续:
修正的过程:说说力—— 感受力----------举例归纳
(1)师生与教材的对话:对文本展开多层面、多视角、个性化的对话,促成文本意义的生成,“构筑世界”,说说力的初印象。
(2)师生与情境的对话:结合学生扳手的情境对知识进行体验和探究,形成丰富而灵活的理解
(3)学生与学生的对话:通过相互交谈、讨论、质疑、分享,把对问题的认识和见解“显现”出来,“构筑伙伴”。
(4)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师生是教学的交互主体,师生对话是生成课堂教学意义的源泉,教学相长。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对话互动对上述的力的分析进行再筛选,同时再提出修正性问题:大家对力的看法有没有发生一些改变,或者有没有一些新的想法产生?
我们完成了科学前概念的修正,学生原有的对力的认识,在这里通过“对话”的方式自主的进行了修正。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科学并不能对所有问题提供完全的答案,科学知识应该是我们再体验中逐渐获得近事实真相。
(三)基于不同的教学方式,多角度的完成科学知识的建构
创设机会让学生说一说、用画一画方式展现原认知、构建模型的方法,建立科学概念。
说一说:刚才《力的存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让学生说一说力的初印象,其实,我们在很多教学中都可以额有这样的环节。比如说你知道哪些磁现象?也可以是很多猜想和假设 ,比如,你觉得摩擦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在我的课堂中学生可能会暴露前概念—— 认为摩擦力是跟受力面积有关的,课堂中直接设计实验解决了这个问题,凸显对前概念的尊重。
画一画:如果你的前方,有一台“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 描绘你看到的蔗糖、水、蔗糖放入水中形成的蔗糖水。 这里,我们给学生留出了我们的教学空白:我们既没有告诉学生分子是什么形状,也没有明确交代分子之间是否存在着间隙,我们要做的等待他们的想象成果,当学生开始展示作品的时候,我们非常的震惊,学生的确有惊人的“想象力” ,全面的暴露了学生的原认知,充分展现学生认知的“现有水平” 。
三、科学本质下对科学探究理解
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就认为,科学本质就是探究。科学探究是创造性思维、实验活动,和逻辑推理的交互作用的过程。科学探究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应当防止探究教学陷入僵死的模式,陷入探究流程固定模式的误区。
1.教师要稚化自己,使自己本身作为一个探究者
教科书的第三章《地球形状和内部结构》。虽然是教材中的案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做这样的质疑: 两支铅笔的指向方法是否和现实中的桅杆一致。
在师生的共同质疑下,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改进,将铅笔指向圆心这一边我们可以继续质疑:这个实验能证明地球是球体吗?学生开始思考圆柱体,或者一些不规则的立体造型,也能够模拟出现铅笔芯看不到的情况。这种质疑的精神,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2.科学探究作为一种精神,不仅是在课内,更可以是课外
我们在寒假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挖一挖”土壤,再“捏一捏”--------土壤制作模型。某学生是这样记录的:我觉得我刚才挖到的土壤是砂土,依据是它符合“该土种通透性强,通气良好,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占优势易耕作。我认为最适合做模型的土是粘土。学生在任务型的驱动下,完成了这样的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完成了3种土壤的区分,而且还利用土壤资源制作了模型,體会了成功的乐趣。
3.在讲授授课中也能够体现科学探究
在《光的反射》这节课中,为了突破概念教学,在概念教学中体现探究精神。我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①暴露学生前概念:有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请你根据你的初步认识,画出这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大概在哪个位置?②展现学生思维的过程:你能谈谈你为什么这么画?学生回答是根据对称原理来画的。这里体现了科学的研究方法。③最后是概念的复原:让学生进行名词解释,给他们提供(反射角、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让学生对号入座,对于概念性的认识,学生在自主认识的基础上对概念性进行了突破,完成了概念学习的探究。
长期以来,科学本质都是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等学术领域关注的话题。关于科学本质的认识,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认识,甚至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观点,作为初中科学教师,我们所做的,就是悉心研读课标,精心设计教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落实课程变革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陈志伟,陈秉初《中学科学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12.9
【解读科学技术史】推荐阅读:
科学解读论文09-11
三年级科学教材解读07-26
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推荐阅读书目解读09-29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10-06
如何科学地进行生物实验设计解读08-25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06-16
浅析船舶柴油机节能减排技术解读08-13
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解读08-03
日光温室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解读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