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化

2024-10-08

儿童社会化(精选12篇)

儿童社会化 篇1

如今社会学者, 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各学界学者普遍认为社会化是贯穿人的一生, 儿童时期作为人一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其社会化过程显得尤其重要。随着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 互联网的普及, 信息爆炸传统观念逐渐改变, 社会在发生巨变的同时, 家庭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同样在发生巨大变化。家庭结构变化、独生子女家庭增多、丁克家庭剧增、高离婚率致使离异家庭数量攀升, 随着女性进入职场, 双薪家庭增多等等家庭方面的变化, 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产生了重大影响。

儿童社会化过程中, 家庭是这一过程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家庭是社会的缩影, 近二十年来,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急剧变化, 家庭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具体表现为:家庭规模缩小, 扩展家庭减少, 核心家庭增加, 独生子女增多, 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减弱, 随着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的改变, 高离婚率, 再婚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家庭的解体与重构;在单亲家庭的结构中因分居、离婚和为婚生产生的单亲家庭比例增高[1]。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化受影响的首当其冲是家庭中的孩子。本文所讨论的是以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来划分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结构包括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特殊家庭[2], 其中特殊家庭包括单亲家庭以及重组家庭。

一、核心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核心家庭主要是指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 是现代最典型的家庭结构形式。核心家庭中的孩子充分的享受父爱和母爱, 母亲给予儿童的关心、爱护、温暖与鼓励等积极刺激, 使儿童与母亲产生积极的情感依恋。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儿童今后的成长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父母将大量时间用于抚养和教育孩子, 重视儿童的教育,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通过沟通交流达成一致, 给儿童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对孩子的尊重, 给予儿童一定的自主权, 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民主意识。家长对孩子的束缚较小, 儿童拥有自由权, 有利于儿童培养活跃的思维方式, 勇于表达自我。

核心家庭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具有不可否认的积极影响, 但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儿童由于父母的过分关注, 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是需要与其他成员交往的, 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往往会忽视其他社会成员的需要、情绪、情感, 这必将阻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 进而影响其社会化的发展。核心家庭关系简单, 易使儿童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单一, 社会化的范围较窄。若父母为双职工对子女的教育时间少, 生活照顾方面往往产生困难, 这些对于儿童的社会化都是不利的[3]。儿童缺少与兄弟姐妹之间互动的影响: 缺少与兄弟姐妹之间有意义的感情资源, 这对儿童产生安全感, 防止焦虑, 以及其他适应性问题具有重要影响;缺少与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 而早期的这种竞争相对今后的社会竞争来说是无害的。相反, 与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 对于儿童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是有帮助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来说独生子女与有兄弟姐妹的儿童相比, 在社交能力, 情感发展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主干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主干家庭是指由一对父母和已婚子女 (或加上其他亲属) , 其家庭成员主要包括祖父母、父母及儿童。主干家庭与核心家庭相比规模要大, 家庭关系更为复杂。儿童所扮演的角色不在是单纯的子女, 也是祖父母的孙子女。儿童不仅与父母发生联系也与祖父母产生联系。在家庭交往中儿童有更多机会与老人接触, 老人社会经验丰富、阅历多, 对教育教导儿童也是很有帮助, 并且儿童在与老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逐渐的学会尊重老人, 帮助老人, 有利于培养儿童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老人的一些传统的正确价值观也会潜移默化的对儿童产生影响。父母与祖父母的团结协作、和谐相处, 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有助于儿童今后在与同伴进行交往的过程中, 与他人友好的交往。在集体中有更强的团队意识和更高的团结协作能力, 这对儿童的社会化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

祖父母过度的疼爱孙辈, 尤其在教育中当儿童犯错误时父母的严格管教常会引起祖父母的不满, 祖父母出于疼惜孩子便袒护儿童使其免于责罚。这样易使儿童犯错误时未得到及时纠正, 反使其认为自己并没有犯错或者是即使犯错也不会受到惩罚。因此, 父母与祖父母对儿童的教育存在不一致必然会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发展。若家庭中, 父母与祖父母之间冲突较多, 相处并不融洽, 儿童处于父母与祖父母之间的尴尬境地。若儿童与父母亲近则担心祖父母因为父母的关系而不疼爱自己, 而若与祖父母亲近则担心父母不疼爱自己, 这样长期的不可调和的心理冲突必然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长期处于两难境地的儿童遇到两难选择时常表现的不知所措。同样也影响儿童与他人的交往, 影响儿童社会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三、单亲家庭对儿童社会化影响

单亲家庭是指子女与父母的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单亲家庭又分为母性角色缺失的单亲家庭和父性角色缺失的单亲家庭。

(一) 母性角色缺失的单亲家庭

儿童处于无助、需要依靠他人的时期, 若在此时儿童处于母性角色缺失的单亲家庭之中, 儿童缺少来自母亲的照顾、保护。儿童必须学会照顾自己, 自立自强, 其生活自理能力较强, 独立自主, 拥有较强的学习技能。这对于儿童今后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进作用的。

然而, 必须承认在家庭中母性角色的缺失必然对儿童产生不利的影响。婴儿依恋的主要对象是其主要抚养着, 也就是母亲。而母亲与儿童分离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许多儿童因战争失去或离开父母, 被送进了孤儿院, 他们虽然得到了身体上的看护但仍然表现出严重的心理障碍。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在20 世纪50 年代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报告指出了机构养育的危害, 尤其是母爱剥夺的危害[4]。儿童由于缺少母亲的抚爱和母亲给予的温暖, 随着环境的变化, 他们少言寡语、产生忧郁自卑心理。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易产生不安全感, 有时表现为攻击行为, 他们自尊心、自信心低, 这将影响他们与同伴的交往, 对今后与社会其他成员的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二) 父性角色缺失的单亲家庭

父亲从来都是高大的形象、力量的象征。父性角色缺失的单亲家庭儿童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 目睹母亲的艰辛, 与母亲的情感深厚。儿童与母亲之间建立的积极的充满爱的情感联结, 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 对培养儿童勇敢、自信、乐观、勇于探索等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缺少父亲一定程度上会使儿童产生替代父亲去保护母亲的想法, 这会促使儿童在生活中不断锻炼自身, 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从而有能力去保护母亲, 这样的儿童积极性、主动性都会比较强。

毫无疑问再好的母亲也不能替代父亲对儿童的教育和陪伴, 父性角色及其功能与母性角色及其功能是不一样的, 父性角色和母性角色所表现的心理品质也是不一样的[5]。缺少父亲的照顾儿童在心理上体验到强烈的被排斥和被拒绝感, 让儿童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疏离感, 这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可利影响, 甚至会影响其社会适应性。并且父亲天生所具备的冒险精神、探索精神对儿童的影响也会弱化, 不利于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总之, 单亲家庭无论是母性角色缺失还是父性角色缺失对儿童的影响都是重大的, 都会影响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儿童在家庭中通过与父母的交往, 学习、了解、内化社会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要求, 从而掌握与之对应的性别角色的行为方式。不仅如此, 儿童在与父母的交往中获得与异性相处的最早的感情经验, 使之了解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技能。因此, 不完整的家庭结构, 使儿童缺乏对性别角色的理解与认同, 缺少与同性或异性的情感经验, 影响其与同性或异性建立良好关系。单亲家庭结构使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不能完整、全面的完成, 阻碍其性别的社会化发展。

此外, 男性与女性在智力方面存在差异, 女性在言语理解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 而男性在空间能力、数学逻辑能、运动能力等方面较具优势。因此父母在对儿童认知发展上各具优势, 父母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使儿童的认知的以全面的发展。单亲家庭的儿童其认知发展缺少母性或父性的指导, 这影响了其认知的发展。研究 (董奇、林崇德等) 表明离异家庭的儿童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绪障碍、自我控制盒问题行为方面与完整家庭的儿童都存在显著的差异[6]。可见, 单亲家庭会影响儿童人际交往、情感表达、社会适应等。

四、重组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单亲家庭的父母处于各种原因往往会选择重新组建另一个新的家庭。重组家庭对儿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儿童从一个破裂的家庭到另一个家庭的重建, 他需要面对更多的适应性问题、交往问题、情感问题等等。儿童需要适应新的家庭成员、新的生活方式, 重组家庭的儿童需要为与继父母、继父母的子女建立良好的关系付出更大努力以适应新的家庭环境, 这有利于培养儿童快速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能力。

儿童在重组家庭中若能与继父母、继父母的子女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结, 与其融洽交往, 儿童在新家庭中仍可获得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与继父母子女的友好交往也能使其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 这对儿童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在儿童今后成长过程中有利于其与社会其他成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 若儿童不能与继父母及其子女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结而是采取仇视、敌对的交往方式, 这样儿童将产生不信任感、不安全感, 在社会交往中产生更多攻击行为, 儿童也会较具有攻击性。

小结

儿童社会化是由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在这过程中, 儿童既作为客体又作为主体。事实证明, 儿童要健康成长, 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成员, 不仅需要在身体上受到照顾, 还需要与社会成员进行交往, 发生情感上的联系, 否则社会化就会受到损害[7]。儿童的社会化本质上是儿童心理的社会分化, 即个性化[8]。社会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发展并完善独特自我的过程, 社会化的结果就是“自我“的形成。社会性和个性是儿童社会化中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9]。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初始也是最主要的场所, 这种“最主要”的判断也是基于儿童早期社会化的意义而言的。儿童个性成长、社会行为获得的最关键时期是在家庭中, 无论是在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的行为、交易、态度还是家庭的情绪气氛都会直接并深刻地影响儿童。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的世界观、社会信仰, 他们的社会角色、文化层次都会最先把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化信息通过自身特有的方式予以筛选, 过滤, 并且以高度个体化的选择了的形式传递给儿童, 以此成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动因[10]。

参考文献

[1]候春在.《儿童心理成长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66-67.

[2]邓伟志, 徐新.《家庭社会学导论》[M].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6, 42-43.

[3]邹泓.《家庭与儿童社会化》.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24-25.

[4]丁敏, 王兆华.《论家庭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J].淮北师院学报, 1992 (1) 69-74.

[5]王惠萍, 孙宏伟.《儿童发展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 2010 (1) 129.

[6]沈雪松, 刘岚.《父性角色缺失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昭通学院学报, 2014, 36 (3) 64-67.

[7]李幼穗.《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0-32.

[8]王振宇.《正确理解社会化概念》[J].儿童教育, 2002 (3) .

[9]李逢超.《儿童社会化双重内涵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 200848 (4) , 131-134.

[10]鲍立铣, 魏龙华.《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影响研究的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 2000 (62) , 16-22.

儿童社会化 篇2

毕业论文

题 目 留守儿童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

姓 名 梁 菁 考 籍 号 9*** 专业、年级

公共事业管理2009级 联 系 电话 *** 指 导 教师 王江浩

2011年4月8日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正文……………………………………………………………………………………………..1

一、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2

1、湖南省汉寿县留守儿童状况调查…………………………………

22、我国留守儿童状况…….…………………………………………2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3

1、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3

1.1学习成绩一般,隔代教育力不从心…….……………………….3 1.2得不到良好的监护,性格发展不健全………………………….4 1.3家庭学校沟通不够,教育工作不到位………………………….4

2、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5 1.1来自于社会原因………………………………………………….5 1.2来自于家庭原因……..……………………………….…………5 1.3来自于教学原因………………………………………….………6

三、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策略.…………………………….………………6

1、加强关爱留守儿童的各类社会宣传…………………………………….6

2、进一步加强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7

3、积极引导和鼓励多种力量的参与………………………………..…….7

4、更进一步进农村经济发展……………………………………………….8

5、建立农村社会化的教育和监护体系…………….………………………8 结束语……………………………………………………………….8 参考文献 …………………………………………………………….9

留守儿童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探究了留守儿童在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这些问题出发,找出其出现的一些原因,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和我国国情,提出了一些我自己的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和大家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关注与关爱。最后,愿本文能对改善留守儿童问题带来帮助和贡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农村家庭 家庭教育

一、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以下是以湖南省汉寿县为具体对象,所做的一些调查和研究。

1、湖南省汉寿县留守儿童状态调查

2010年3月5日—3月20日,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东岳庙乡针对留守儿童的状况开展了调查。东岳庙乡位于汉寿县以南26公里的西南丘陵地带,东邻三和乡,南与桃江县交界,西接丰家铺乡、朱家铺镇,北抵岩嘴乡、太子庙镇。面积66.47平方公里,合99705亩,其中耕地21440亩,林地54394亩,共5879户,22874人,其中农业户口21158人,有一所初级完全中学、一所乡级完全中学、七所村级小学。随着劳务经济的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城务工,据统计1997—2007十年间,有7000多名青壮年劳力外流打工,因此,导致许多农村儿童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随着“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的现象凸现,这一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接下来是湖南省汉寿县总体现状。首先,留守儿童分布广泛。在这次调查中,2148名儿童中,有1118名留守儿童,占52%,其中女童有563名。单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536名,占留守儿童的48%;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347名,占留守儿童的31%;随父母进城生活的流动儿童有235名。为了增收致富,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随之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逐年增加。然后,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63%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在外工作,一方在家。其中49%以上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及抚养孩子。其中有31%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地打工,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3%被托付给亲友,3%在校寄宿。其次,留守儿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70%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很辛苦,约80%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强,7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成绩优秀的较少。最后,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好的占35%,中等占55%,其中,说谎、打架、好吃懒做、沉迷于游戏、网络,抽烟、喝酒、拉蒂结派、参与盗窃、抢劫现象的占10%。

2、我国留守儿童状况

我们先来了解下留守儿童概念。现在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有很多不一样的

地方,主要在称呼和年龄上有差别。对这一群特殊的孩子有的叫“留守孩子”、“留守子女”,但我认为“留守儿童”要相对贴切一些。在年龄上来看大多认为把他们界定在0-18周岁,因为本文是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所以本文界定的留守儿童年龄在6-18周岁之间。本文对留守儿童的定义如下,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由父母单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他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且年龄在6-18周岁之间的儿童。其次我们再详细点了解下关于留守儿童的状况,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14岁及以下儿童总量为28452.76万人,全国留守儿童数量为2230.45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已超过2000万人,农村留守家庭占全部留守儿童家庭的20.60%。另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23%,其中举家在外务工的有2430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14岁“流动儿童”643万人;留在老家的留守儿童约占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的37.4%。而且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留守儿童人数比较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还有许多不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留守儿童的安全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在心理上也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和伤害等等诸多方面。

而在2006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解决好农民工托留在农村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专门召开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强调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近期,中央领导指示:“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各种问题,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保护、维权工作。全国妇联正在推进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建立、健全。我们要全力支持,使其发展得更快更好。”这为我们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劳动力外流家庭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规模将不断扩大,这种形势随着地域水平差异的不断拉大,将呈继续增加的趋势。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经过以上调查和多方面的了解,我发现留守儿童有如下的问题。1.1学习成绩一般,隔代教育力不从心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

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加重家庭负担,危机社会。而且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调查中发现,全乡2148名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的不足10%,70%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

1.2得不到良好的监护,性格发展不健全

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他们没有倾诉的渠道,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在婴幼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灵孤独、情感淡漠,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安全的忧虑,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家庭教育之中。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3家庭学校沟通不够,教育工作不到位。

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 4

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也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加之学校老师缺少对孩子的家访,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使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学习得不到发展而走向消极的一面。再者,家庭教育工作的不到位,也为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提供可一定的条件。虽然各级妇联、教育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中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农村家庭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如农村家庭教育网络不健全、已有家长学校作用发挥不够好、有关领导和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缺少有针对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培训活动等,加上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不注重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2、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

从留守儿童存在的这些问题,我认为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来自于社会原因

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部分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1.2来自于家庭原因。

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 5

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同时,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前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1.3来自于教学原因

由于教育内容、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加之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一般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而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三、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强关爱留守儿童的各类社会宣传

目前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虽然有了,但关注不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引起社会的重视,进一步加大媒体宣传,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的监控和研究机制,不断总结已有经验,并结合新出现的问题加强合作与交往开展联合研究,共同探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要 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优势,利用宣传橱窗、标语画册、公益广告等宣传载体功能,精心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紧紧围绕关 爱留守儿童的主题,积极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尊重儿童、支持儿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观念和风尚,宣传国家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 法规和有关政策,宣传留守儿童及家长的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各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留守儿童、促 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2、进一步加强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留守儿童有权和其他儿童一样享受同等的教育权、健康 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权。农村未成年人的父母因为现实条件的制约和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方面给予的关注非常不够,对自身负有的职责还 很不明确。为了更好地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必须通过立法从法律上对留守儿童的权利进行保护,明确农村未成年人家长在监护和教育子女方面的职责,提高他 们监护教育子女的意识,规范他们的养育监护行为;同时,让委托监护人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权利。

2006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施行,2007年6月1日,《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现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 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体系。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要求当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各级人 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为了防止父母对子女“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新的《未成 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父母因外出务工等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 的,应当依法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3、积极引导和鼓励多种力量的参与

要依托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委员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协调教育、文体、广播、司法、财政、劳动、卫生、民政、工商、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涉及 教育教学、扶贫助困、公共卫生、法制宣传、预防犯罪、权益保护、文体科技、市场净化、环境整治、劳动用工、经费保障等诸多领域,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逐步 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对各部门已有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要分析整理,使其更具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社会组织是世界发达国家普遍有的帮助机构,其中帮助儿童是重要的内容。目前,在我国这个系统尚未完善,政府部门应充分引导和发挥组织的作用,在农 7

村综合扶贫的措施上充分考虑留守儿童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儿童及其家庭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成立一些生产和生活互助小组,减轻留守儿童的家庭负。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同时,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4、更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首先,政府要适当调整宏观政策,从资金、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大力扶持农村及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附近地区就业的机会。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使部分农民能在本乡或本县打工,缩短务工农民回家周期。加强农村吸引外资力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尽量减少留守儿童。

5、建立农村社会化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孩子并不是所有时间都在学校,特别是双休制的建立,使孩子在社会上的时间更多了。因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建设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同时,当前也具有了建立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的 可能性和基础。基层党政机关有大量富余人员,中小学校有大量退休人员,他们完全能胜任中小学生的监护和教育工作。可考虑由基层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相关群众性组织,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起到沟通家庭、学校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桥梁作用。

农村中小学还有部分寄宿条件差,甚至还有一些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发挥。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结束语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飞速发展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特殊问题,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也是在告诉我们我国在不断发展和强大的同时,还是有很多

方面需要顾及到,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完善我国体系和政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在一定时期还是会存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仅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支持、关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3] 关于湖南省汉寿县东岳庙乡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2010年3月.[4]范先佐,“流动子女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4 期.[5]王德,叶晖,“1990年以后的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4年第1期.[6]杨林,“民工潮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7]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8]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心理科学》,2005年第2期。

[9]段宝霞,“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10]许旭,“关注‘三农’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11] 王玉琼,马新丽,王田合,“留守儿童——问题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调查”,《中国统计》2005年第1期.[12]曹加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第10期.[13]李雯婷,“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基于隔代教育对其的影响”,《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14]许立华,《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理性思考》,《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12月.致 谢

本文是在王江浩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 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 老师大量的心血。老师指引我的论文的写作的方向和架构,并对本论文初稿进行逐字批阅,指正出其中误谬之处,使我有了思考的方向,他的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 无尽的启迪,他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将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在此,谨向 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谢谢 老师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与我的极大地帮助。

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其它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整个的论文写作中,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积极的帮助我查资料和提供有利于论文写作的建议和意见,在他们的帮助下,论文得以不断的完善,最终帮助我完整的写完了整篇论文。

儿童社会化新视角 篇3

当前,剧烈的社会大环境变动、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使很多人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但是同时带给大家越来越多的困惑和思考。对生活的无力感和难以把握感是大多数人的体会。这样的环境不仅对成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当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今儿童的社会化土壤已经和上一辈人有了太大的不同,儿童社会化途径充满了困惑、矛盾,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二、儿童是社会化的主体

对于儿童是什么人这一问题,笔者的解答是儿童是社会化的主体。

在过去的研究中,并没有太多人将研究重点放在儿童是否是社会化的主体这个问题上。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在关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提出,儿童的“自我”能够阻止“本我”的生物本性行为,约束自身遵从外界法则,而“超我”可以使儿童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事。行为主义的代表人华生也对人的社会行为的习得进行了研究。他所坚信的是:无论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精确的外部刺激而形成,习惯的形成就是环境和教育的联合结果。

基于精神分析理论、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三大理论基础之上的现代发展心理学,它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就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学说。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对自我提出新的适应的要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同样,皮亚杰在他的认知发展理论之中提出“发生认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观点就是,儿童是积极主动的探索家,不断构建自己的独有图式,并随着自身的发展不断组织和修正这些图式,也就是儿童的认知结构。这一理论明确地提出了儿童在社会化的互动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和独立性。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来儿童的主体性地位研究成了热点,而关于“儿童是否是社会化的主体”这个问题,许多研究学者已经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儿童的成长脱离不了社会环境,出生、发育、成长和受教育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受到社会规范和社会习俗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同时,儿童又具有自身的积极能动性,对社会各种习俗、规范、知识等按照自身的理解进行吸收,影响自身社会化的进程。成人传授儿童自身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和文化,但是儿童并没有成为上一代人的复制品,就是因为儿童并不是社会化的被动接受者,并不是他所习得经验的简单组合。儿童自身具有一种积极主动性,他们将自己从成人那里习得的经验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加工,从而生成自身独有的性格、气质和文化。儿童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发展过程,是儿童与社会之间的双向的互动作用,这种双向性体现在它不仅影响儿童,也影响与儿童接触的任何事物。所以,儿童社会化是社会教化和儿童自主内化的双向作用的结果。儿童是自身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主体。

三、儿童的文化属性

1.儿童是文化的存在。人是文化的存在,我们被文化所塑造,同时,我们又创造文化。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土壤之中的儿童,无论如何都不能离开该社会文化对他的影响,祖先们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习俗,从儿童落地就开始塑造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儿童要想成为一名“社会人”,就需要接受一定的社会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

2.儿童文化。什么是儿童文化?儿童文化是指儿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儿童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儿童的身心特征、群体同伴交往、师生关系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儿童文化的精神实质是游戏精神,而游戏精神的核心则体现在自由和平等两个方面上。所以,儿童文化是自由的文化、平等的文化,儿童文化的精神是崇尚自由和平等的精神。而成人文化却是规范的、现实的、带有强功利性的文化,成人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儿童文化是儿童自己的文化,儿童在其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

四、解决儿童社会化困境新出路

1.尊重、理解儿童文化。当前成人面临的问题往往是,成人不重视儿童的群体交往,很多成人都看不到儿童文化的优点,更不用说向儿童学习。成人永远最欣赏自己的文化,感觉自己是儿童的支配者和管理者。在成人的眼中,儿童是世界的弱者,儿童文化往往是最“无用的”。促进儿童的良性社会化,首要的就是要理解和尊重儿童文化。我们理解儿童文化,可以运用文化哲学的观点。以一种开阔的新视角,即文化哲学的观点来帮助我们理解儿童文化,可以更好地认识儿童文化,从而以正确的态度来尊重儿童文化。儿童是文化的存在,儿童和成人一样拥有、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化,这是一种与成人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尊重儿童文化其实质就是落实儿童文化的精神实质——平等和自由。在这个充满多种矛盾和挑战的多元化时代,儿童文化甚至给予我们成人世界在解决许多冲突和争端时多种思路和启发。“自由”精神,就是成人必须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儿童的心灵。《儿童权利公约》中就指出:儿童应该得到作为人的尊重,每个儿童在性格、爱好、需要方面都是独特的,教育要尊重儿童自己的文化、语言和价值观。

2.尊重儿童在社会化中的主体地位。“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的“四端说”之中蕴含着文明萌芽于人的本能之中的道理。儿童的本能是儿童实现“社会化”和“文化化”的基础,我们要重视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儿童本位。刘晓东在他的《论儿童本位》中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现代的儿童教育最基本的立场应该是以儿童为中心,在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中,儿童已经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塑造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创造者和探索者。将这种教育理念扩展到社会生活中,便是一种以儿童为本位的社会生活。

父亲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篇4

那么, 父亲是如何对儿童社会化进行影响的呢?

第一: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前提。父母的爱是儿童最为安全、温馨的环境, 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的基本需要。一项中日家庭教育研究认为:父亲在孩子心中肯定或否定的形象对孩子的性格发展非常重要。信任父亲的孩子, 自我评价比较积极, 自信心强, 自控好;不信任父亲的孩子则放纵, 或只屈从于外部压力 (父亲非常严厉) 来控制自己。父亲的影响力取决于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实际地位, 孩子从内心尊敬父亲, 父亲角色较易产生作用。

第二:父亲对儿童道德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外一项调查表明:在道德判断和价值定向方面, 父母与子女的相关系数是0.55, 而教师与学生的相关性仅为0.33, 前者大大超过了后者。在我国家庭中, 母亲是家的代表, 父亲代表社会, 代表权力与责任。家庭中的德育, 尤其是父亲, 以自觉不自觉的方式对子女实施教育和影响的过程。由于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较之学校和社会教育更有感染性, 权威性和针对性, 可以潜移默化的对孩子在情感上给以熏陶和引导, 并通过日常生活和父亲的言传身教, 在宣传社会道德、培养个性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第三:父亲是孩子游戏的重要伙伴。母亲相对于把更多时间花费在照料孩子生活, 父亲更多的是与孩子一起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天职, 使儿童认识世界, 学习语言, 发展肢体活动, 学会控制, 学会交往等的重要途径。

第四:父亲是孩子形成积极个性品质的重要源泉。父亲对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是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源泉。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自立、坚毅、勇敢、果断、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等个性特征。孩子在与父亲的不断交往, 相互作用中, 一方面接受影响并且不知不觉的学习和模仿;另一方面, 父亲也自觉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具有以上特征。如果孩子在5岁前失去父亲, 对他的个性发展非常不利。孩子年龄越小影响越大。没有父亲的孩子会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 具有较多的依赖性, 缺乏自信, 进取心, 同时在冲动的控制和道德品质等方面也受到削弱。

第五:父亲是孩子社会交往技能提高的重要源泉。母亲由于家务负担重, 性格等原因, 没有父亲那么多时间和机会去进行社交活动。父亲成为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 扩大了孩子的交往范围, 丰富了孩子的社交内容, 满足了孩子的社交需要。同时父亲和孩子的交往使孩子掌握更多更丰富的社交经验, 掌握更多更成熟的社交技能。当孩子和父亲的游戏中反应积极, 活跃时, 在和同伴的交往中也较受欢迎。因为父亲影响了孩子的交往态度, 使他喜欢交往, 在交往中更加积极, 主动, 自信, 活跃。

另一方面, 父亲在与孩子的交往游戏中, 较多采用平行, 平等的形式。采取积极, 鼓励的态度, 较少自上而下的直接教导, 给孩子更多的操纵和掌握交往过程的机会。

第六:父亲是孩子性别角色正常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 孩子在3岁的时候基本上知道自己的性别, 5岁左右已经非常明白, 并且坚持自己的性别, 7岁时应该相当清楚了。同时他们也发展出了相应的男孩子气与女孩子气。一方面, 正是父母教育差异的衬托和对比之下, 孩子更好的对男性和女性的特点与作用产生理解, 使孩子性别角色健康、顺利的形成。通过对比, 男孩会更好的从父亲那里观察、模仿男性的语言和行为, 逐步树立“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女孩则会更好的从母亲那里掌握女性的特征, 也会受父亲易于冒险、进取、独立性的影响。如果没有父亲的参与, 无论男孩女孩都会因没有鲜明的对比, 易在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产生混淆。另一方面, 在母性教育环境下长大, 缺少同性别的父辈及父亲角色的认同, 没有可以模仿的同性父辈, 导致男孩女性化。

第七:父亲是孩子认知发展的重要源泉。认知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前提。由于父亲性格, 能力等独特特点, 特别是父亲与孩子在交往上的独特性, 使孩子从父亲和母亲处得到的认知上的收获完全不同。从母亲那儿, 孩子可以更多学到语言, 日常生活知识, 物体用途, 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但从父亲那儿, 则可以学到更丰富, 广阔的知识, 更广泛的认识自然和社会, 并通过操作、探索、花样变换多样的玩法, 使儿童逐步培养起动手操作能力, 探索精神, 并发展孩子旺盛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父亲对儿童的社会化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但在现实当中父亲们的表现却并不令人满意。这其中有观念的原因, 经济的原因, 家庭的原因等等。所以我们要多加关注父亲的回归。

摘要:在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众多因素中, 家庭是最重要的因素。父母, 尤其是父亲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 社交技能的学习和提高, 性别角色的正确建立, 认知的发展等说明父亲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情境教育:儿童-知识-社会 篇5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教育工作者碰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为老师拓展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就在这时,我开始了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说来也巧,当时,因为信息的闭塞,我尚不知道在地球的那一边,也开始了情境认知的研究。这种东西方教育同步的巧合,似乎是偶然的,其实也并非完全如此,它表明人类文化的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东西方也往往会产生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惊人相似,甚至是相同的发现和发展。

情境教学就是这样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一步一步向前发展。情境教学的多元化,情境教学的普遍性,使它呈现出发展的美好前景。

到上世纪80年代末,在国际国内教育的不断变革,从科学化走向情感化、人文化的大背景下,情境教学顺乎自然地向情境教育拓展……

1.语文教学与生活相通 走向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

古代刘勰的《文心雕龙》,近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可谓“意境说”的经典。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那么怎样的客观外物能激起儿童的情感呢?我便带着孩子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从中优选富有美感的、意境广远的场景。我和孩子们一起去寻找春姑娘的笑脸;到小河边观察小蝌蚪;秋夜看明月从天边升起;下雪了,我和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踏雪去欣赏松、竹、梅岁寒三友的风姿……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山川田野,鸟兽虫鱼,我都带孩子们去观察,去欣赏社会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人和事。孩子们置身于此情此境中,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常常即兴描述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既在情境中学习语言,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这是真正的语言的综合实践。比方,到现在我还记得孩子们在春天里看到孔雀开屏,就脱口而出“孔雀张开美丽的翅膀要和春姑娘比美”;看到蒲公英向四面展开的绿叶,说“那是二月的风伯伯剪裁的”;看初升的月亮,说“月亮悄悄地爬上树头”,“天边的树丛仿佛伸出长长的手臂托起一轮明月”……真正做到了孩子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精彩习作,真所谓“情动而辞发”!

这让我感悟到学习语文必须把孩子带到生活中去。儿童进入大自然、进入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语言便逐渐丰富而且生动。那种以“儿童-知识”封闭的语文教学观是残缺不全的,因为语言文字连同一切的知识都是在情境中发生的,也一定要在情境中才能得到真正运用。情境教学正是让学生通过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获取习作题材,“儿童-知识-社会”三者顺乎自然得到建构。

2.语文教学与艺术相连 模拟的情境笼罩上审美的光环

初步的成功,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当孩子们进入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情境时,是那样兴致勃勃,继而沉浸其中,甚至流连忘返呢?经过观察我发现,“美”是教育的磁石。那如何充分地把美展示在孩子的眼前呢?我想到了艺术。于是,大胆地将图画、音乐、戏剧引进当时单调而沉闷的课堂。我引导孩子用图画去再现课文内容,在孩子的眼里,在孩子的心里,画面上的角色都是活的,会说话,有思想,有感情,他们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想像,去丰富画面,并与之对话。用音乐去渲染情境,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音乐给孩子们带来欢笑,带来哀伤,带来律动,与作者在课文中抒发的情感,产生共鸣。在音乐声中,他们仿佛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街头,划着火柴,脸上掠过一丝凄惨的微笑,他们为小女孩最后冻死在街头而心灵颤动;在音乐声中,孩子们仿佛看到契诃夫笔下的“麻雀”为掩护小麻雀毅然与猎狗决一死战的无畏与担心。这种感受,不仅让孩子比较深入地,而且是伴随着形象去理解课文语言的含义,以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我还运用戏剧形式让孩子扮演角色去表演。戏剧是立体的画、动态的画,更符合儿童的心理。课本上静止的符号式的人物,通过角色扮演就能鲜活地展现在孩子的眼前,无论是扮演者,还是暂时的观众,都一起卷入到角色的命运中。那是生活的再现,是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的再现。图画、音乐、戏剧让小学语文教学一下子迸发出生命的热浪,那是儿童真正欢迎的语文教学。

这些艺术的手段再现了课文描写的情境,说得更确切一些,是把作家创作时,脑海和心灵所经历的那些情境,用艺术的直观再现在儿童的眼前,尽管是模拟的、仿真的,但神韵却相似,同样给儿童以真切感。通过儿童进入情境的感受,他们仿佛真的进入了课文描写的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中;而课本中的语言,无论是词、是句、是修辞手法、篇章结构,一系列的语文基础知识都整体地、相互联系地镶嵌在这个情境中。这是语言的理解,语感的领悟,也是人文精神的熏陶。

艺术走进语文教学,让孩子们具体地感受到美--艺术的美和课本本身内涵的美,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符号式的语文教学,在艺术的典型化的展示中,使模拟课文的情境,罩上了审美的光环。我感悟到孩子要“美”。“美”能生情,“美”能激爱,进而认识到孩子的认知活动不可能是纯认知的。情境的美,巧妙地将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结合得是那样合乎逻辑。我猛然觉得我找到了一条多少年来寻求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精神品质的路,实际上也是今天新课程标准阐述的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运用相互联系的整体理念 拓展多元的网络式情境

情境教学就是这样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一步一步向前发展。情境教学的多元化,情境教学的普遍性,使它呈现出发展的美好前景。情境教育基本原理为“儿童-知识-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情境教育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活动与环境相一致的原理构建的,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相一致”,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情境教育”之“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的情境,是“有情之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是一个有情有趣的网络式的师生互动的广阔空间。它是将教育、教学内容镶嵌在一个多姿多彩的大背景中,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生活世界。

情境教育不仅从哲学上找到依据,而且还从科学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学、心理场等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即暗示诱导原理、情感驱动原理、角色转换原理、心理场整合原理。

情境教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吸取当代先进教育思想的理论,另一方面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意境说”的滋养。“境界说”的主要特点为:“真”、“情”、“思”、“美”,这四点正是儿童教育所需。应该说“境界说”,不仅是为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提供理论支撑,而且进一步地支撑整个情境教育的研究。它蕴含着美学、心理学、创造学最古朴的原理,运用它可以使小学教育真正走中国人自己的路。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以儿童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儿童知识建构及其发展的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构建操作的基本模式。

拓宽教育空间--社会是儿童知识建构的情境

社会是儿童知识建构不可缺少的资源和运用知识不可替代的现实情境,学生在其中感悟、观察、体验。通过多样性的课外教育活动,渲染学校欢乐向上的氛围;通过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与社会相连,并设定教育周‘节’,例如二月的“爱书周”、三月的“学雷锋周”、“六一节”前夕的“爱生日”、十月的“爱国月”,连同“鲜花节”、“丰收节”、“童话节”等等,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课堂与校园、家庭、社会横向融通,并且在相对固定的教育周‘节’中,使教育得到强化、持久。教育空间的拓宽,推倒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丰富了儿童认知建构的源泉。

缩短心理距离--情感是儿童知识建构的纽带

情境教育通过创设一种“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儿童与老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沟通师生情感交流。师生关系的平等、亲和成为激活儿童潜在智慧的有效形式。

利用角色效应--儿童是知识建构的主体

情境教育的根本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知识是通过学生自己去建构的,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因此,毫无疑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让儿童在自己的心里形成主体意识,老师让儿童在已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角色、扮演角色。除扮演教材中的角色外,根据需要,让儿童担当向往的角色,扮演童话角色或现实中的角色,课堂里充满了情趣盎然的生活气息,使儿童仿佛进入了现实生活的情境,而且根据需要,老师也常常担当角色。角色转换产生的新异感,激起儿童热烈的学习情绪,使儿童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角色意识的趋动下,尽情地投入,全面地活动起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注重创新实践--“基础”与“发展”是知识的双翼

情境教育十分注重让儿童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创新、实践,并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情境教育通过实体性现场操作、模拟性相似操作、符号性趣味操作,为儿童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插上“基础”与“发展”的双翼。

总之,让儿童学习知识、认识社会和未来的应用紧紧相联,实际上就是将“儿童-知识-社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缩短心理距离”,师生在情中,在爱中交流、互动。

4.开发情境课程 情境教育走向大众化

由于情境课程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其“美”、“情”、“思”、“儿童活动”及“周围世界”作为构成的要素,因此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整合、熏陶、启智、激励的作用。情境课程讲究精心设计、组织儿童活动,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优化的情境融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努力追求将外显课程与内隐课程的影响糅和在一起,从学校各个不同的区域、时空,包括基础区域、综合区域、源泉区域,课内、课外体现课程的基础性、情境性及多样性,发挥情境课程的多种功能。

基础区域:学科情境课程

学科情境课程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融为一体。在被优化的学科情境中,儿童是作为完全的人、整体的人存在而且活动着的。学科情境课程,根据教材特点创设、渲染一种优美的、智慧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氛围,将学科课程与儿童活动结合起来,知识镶嵌在情境中,知识与情境相互依存,儿童与老师互动,并在其中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学科情境课程中,儿童的活动既保持着学科特点,又充分体现学科与社会的有机联系。事实上,一切知识产生于情境中,最终又回到情境中去运用。因此,学科情境课程所设计的活动,往往以知识在真实的或模拟的社会实践情境中的运用为主要内容和生动形式。我们常常根据教材内容和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儿童担当所向往的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生活中熟悉的角色或童话角色,让他们以一个特定的角色通过活动去学习教材内容,或操作演示,或观察研究,或报告见闻,或评判裁决,或说明介绍,或演讲复述等等,从而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凡是儿童,都爱活动,活动是儿童生命体和个性发展的根基。把学科课程与儿童活动结合起来,就保证了儿童在学科学习中的主体位置,保证每个儿童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体验、探索、发现、表达、操作。

学科情境课程保证儿童在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活动学习知识,又在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活动运用知识,拿语文来说,所创设的是作家创作时的那个情境,显然那是社会的情境;数学也可以创设相关的真实情境,或者是把定理、公式产生时的那个情境重演再现。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科知识通过儿童的活动,就很自然地,甚至可以说是较为完美地将“儿童-知识-社会”进行有机的建构。这种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建构,有利于儿童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而产生知识的迁移。在这样的过程中,因为情境的美感和情趣,促使师生情感的参予。这种最佳的情绪状态,这种情感的驱动,势必激活儿童的潜能,儿童的那种带有稚气的创新火花,便会不时地闪现在学习过程中,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创新是激情产生的直觉思维”。因此,儿童在学科情境课程中的知识建构更具文化性、情感性和社会性。

综合区域:大单元情境课程

传统教育“因为分立了的缘故,每种课程往往偏于一个境界”,这种各科教学的离散性,削弱了教育的整体效应。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最后目标都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分立的课程能发生的影响纠集在一块儿,构成了有机体系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为了追求教育的整体效应,情境教育“以道德与智慧为主导,以语文学科为龙头,以儿童为主体”,开设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如《小蜜蜂行动》、《我们去寻找美》、《情系灾区》、《童话让我们插上想像的翅膀》、《走进科学的大门》、《我们与时光老人赛跑》等等,都是对儿童颇具吸引力的主题。从教学到教育,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园到校外乃至家庭和社会,在主题的导向下,各科老师和班主任协调动作,相互支持,相互迁移,相互补充,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内容中的“相似块”,将其集合在一起,从各个不同的侧面集中进行教育。利用大单元情境课程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一致性,加大教育的力度,使有限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深度、密度上拓展空间,强化教育的效果。这不仅为课程的综合找到了出路,而且也体现了课程综合的优越性。

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因为“主题鲜明”、“情感伴随”、“儿童自主”、“角色众多”、“场景逼真”,孩子们一个个兴致勃勃,主动探究,大大增强了教育的力度和效果。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中得到充分地操练。

源泉区域:野外情境课程

情境教育开设的野外情境课程,正是遵循了教育的真谛。大自然的诗、画、音乐对儿童情感、意识以及智慧起着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儿童走进大自然宽阔的怀抱,会睁大眼睛看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美,种种景象所包容的、所显示的因果关系,都会引起儿童的喜悦、惊叹和思考。为此,我们在优选的野外情境中进行观察说话、情境作文,进行野外数学、生态变化、社会现象调查等等。儿童在优美的情境中观察、想象、思考、切磋、交流,在这独特的、宽阔的、丰富的野外情境中,顺乎自然地把认识周围世界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孩子们既观察春天的飞燕,又研究候鸟的特性;既观察大雾笼罩的田野,又研究雾的形成;既感受小河流动的美,又调查河水的变化和研究、领悟保护水资源的重要及其科学办法……在这现实的情境中,儿童感受真实,情绪热烈,思维活跃,此时此刻他们真正成了生活的一员,社会的主人,大自然的好友。并受到智慧、道德和审美教育,在无限美好的天地间感受、思索、顿悟,“儿童-知识-社会”在这里得到完美构建。

回顾从“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的三个发展历程,深感优化的情境以儿童为学习的主体,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将学习与生活相连,突出情感的纽带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儿童-知识-社会”的完美建构。因为美,因为智,因为情,因为境,使儿童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获得作为人的全面发展。

【案例一】

数学教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老师不是像过去那样,先复习长方形公式,然后演示讲解,最后让学生按老师教会的公式计算;而是用简单的几句话引起学生对公式产生的历程的关注与思考:“历经漫长岁月的探究,人类创造出长方形公式,此后较快地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公式,由此证明古代数学家们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中得到了启示。”老师简短的、富有暗示的导语,让儿童感悟人类对这两个几何面积公式探究的历程,接着让全体学生担当角色,把学生进一步带到产生公式的模拟的社会情境中:“有一位老爷爷的屋前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出示画面),老爷爷很想知道这块地究竟有多大?现在就请你们做古代小小数学家,你们这些小小数学家能不能想出办法来计算它的面积?”如此让学生领悟到是生活、生产的需要,数学家才演绎、创造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从而对数学与应用的关系有了比较具体的感受。于是在课堂上可以看到这些“古代小小数学家”,他们拿着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摆弄着,切割着,在古典音乐典雅的旋律中,他们专心思考,小声议论,大胆猜想,终于发现了,并迫不急待地报告老师:“我们可以运用长方形计算公式来计算平行四边形”,学生边说边演示,情绪热烈,一方面兴奋地报告自己的发现,一方面又提出相关问题,教室里沸腾了!“公式”不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通过担当向往的角色,在模拟的社会生活的情境中,由学生自己发现的。最后又让学生测量、计算画在教室外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平行四边形。在这里,知识与情境是相互依存的,儿童与情境是互动的。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公式的理解、公式的运用,而且是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人类文明史进程的初步体验。

【案例二】

前不久,在南通举行“国际港口洽谈会”期间,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学校举行了《我爱长江,我爱濠河》的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因为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市内有一条美丽的濠河绕城流过,各科教学把有关热爱家乡的教材集中教学,或自编、选编相关的补充教材,并组织学生走出学校。中低年级的孩子在市内漫步濠河,了解濠河边上的人文景观,欣赏家乡的美景;高年级的大孩子驱车来到长江边,或登山远眺水光山色,或沿着长江进行考察。孩子们亲眼看到长江边的港口、码头、船厂和船坞,江边停靠的万吨的远洋巨轮、堆积如山的集装箱……他们去采访,去摄影,去查找历史资料,去报道南通港的新貌和远景。在主题班会上,他们运用地理知识介绍南通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以及从南通开往国外的一个个码头的地理位置;又从历史的角度,讲述南通港新旧码头的变化;用数学计算港口货物吞吐量及船只吨位的增长。还有的孩子用绘画,用诗歌、散文,甚至用通讯来赞美南通港。学生的视野得到极大的扩大,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本文摘自《中国教育报》

网络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篇6

一、网络虚拟社会化的概念及内容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社会化研究主要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研究重点是个体如何让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该阶段是属于狭义的社会化的研究。从20世纪50 年代开始,以美国著名社会家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和英克尔斯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兴起,将社会化的研究引向了更深层次的领域。广义的人“社会化认为,社会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一个“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具体到儿童领域,儿童社会化,即是指儿童在特定的社会人的过程。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网络高科技的进步,仅仅囿于现实社会中的社会化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网络虚拟社区进行的虚拟社会化也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儿童的成长。李名亮在其《儿童虚拟世界在与儿童社会化》一文中指出,“儿童虚拟世界在本质上是一种真实的儿童社会存在。孩子们群聚于虚拟环境与社会中,开展游戏、学习、社会与实践活动,逐步学会如何让同他人开展交往。儿童虚拟世界可以培养儿童社会化发展的理想且重要的平台。这是因为儿童虚拟世界可以培养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来源。归纳起来,儿童虚拟社会化已成为他们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事儿童的真实社会化的补充和发展,在网络时代日益发展的今天,儿童社会化正受到越来越多虚拟社区的影响。因此,对于儿童在网络等电子媒介进行的虚拟社会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

二、网络对儿童成长的消极影响

(一)、网络成熟

大多数儿童上网的目的是为了聊天和玩游戏,漫无目的的聊天在实践上很难控制,游戏的兴趣持久性长,再加上少年儿童们爱玩的天性,而自制力又很差,因此和容易造成上网成瘾。(二)不健康网站的渗透

互联网上有一些宣传黄色包咯等内容的网站,还有一些政治上反动的网站,学校、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孩子们现在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在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思想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一声。由于他们的是非辨认能力还很差,经常浏览黄色和暴力内容的网站容易使一个人的性格扭曲,严重者会出现人格分裂和精神变态

(三)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

少年儿童自控能力比较差,又不善于取舍,沉湎于网上浏览而荒废学业的可能性事很大的。不少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网吧不鞥自拔。不仅耽误了学习,而且在生理上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时期,

过长时间与电脑相处,使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实力,也使得脊椎变形,身体的健康受到影响。

(四)思维能力机械化

人的心理状态是在环境与人相互影响中形成的,认得思维是一种内在的交读,人的经验、词汇语言使他们形成的基本思维方式与电脑的符号式思维相同,纯粹的符号式机械思维代替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网路对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

(一)儿童上网,有助于早期智力开发。

十指与电脑配合联动,孩子对计算机网络多种功能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智力,技能和智能,而智力,技能和智能是体现人的素质的三大要素。因此,儿童上网本身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只要引导和控制得当确实大有好处。

(二)上网有助于扩展孩子的知识领域

通过网络获取广泛的新的知识。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而疏忽各种知识的整合,因此,从小培养儿童对多种知识的复合,不仅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提升,而且对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三)儿童上网可以知道很多的丰富资源和信息

网络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会越来越先进,用途也越來越广泛。它的出现给我们带来很多变化,人们可以用电脑运算书写精确书写。有一部分智力类游戏对学习有较大的帮助。比如说象棋,围棋等可以培养耐心细致,善于思考的学习作风,而一些智力游戏,它为了通关,往往要解答一些关于语文,数学,英语的题目,使你在玩游戏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使成绩上升。在教育模式上,要宜疏不宜堵,坚持和完善“参与导向式”de 教育。

四、网络文化对少年儿童的负面影响的成因

(一)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

家庭是少年儿童成长主要的生活环境。当今,绝大多数少年儿童的家庭环境都有了极大的改变,大部分家庭装备了电脑、连接了网络,家庭中包括孩子父母在内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是网络文化的亲身体验者;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成年人随意上网以及在网络文化下的恣意妄为等等一些不良举动,“潜移默化”地造成了很多少年儿童“东施效颦”、相互模仿。

(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般来说,受教育期间少年儿童的生活轨迹主要是“两点一线”——家、学校以及来去途中。由于网络的“遍地开花”和“无孔不入”,少年儿童走出学校后,因为自我调控能力不强,加之部分经营者利欲熏心,他们难免会遭受不良网络文化的侵扰,使得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社会在其中发挥了反作用。

nlc202309051503

(三)网络本身的负面诱导

网络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门——“网络游戏”是少年儿童网瘾形成主要的成因。“网络游戏”中多数程序、情节、人物、道具、悬念、结局等等方面设定和演绎是根据人们的心理 喜好、心理暗示来进行的,进入“网络游戏”所构筑的虚拟世界中毫无顾忌地宣泄自己的感情和进行所谓的网络战斗;在这种体验中,少年儿童的内心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未曾获得或者说不能够获得的兴奋和愉悦,而他们的精神也由此得到了暂时的麻痹和放松。可一旦他们关掉电脑、离开网络,那种兴奋和愉悦自然也会随之戛然而止,现实中的烦恼与不快必然又会重上心头……如此反反复复,网瘾的形式与积累也就很难避免,甚至可以说是无法避免了。

五、化解网络文化对少年儿童负面影响的对策

(一)引导少年儿童正确对待网络。

网络是一柄双刃剑,教师与家长都要“择其不善者而弃之,择其善者而用之”。不能采取一棒子打死的简单粗暴的方式禁止少年儿童合理使用。反之,为了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作为教育者和父母又应该善于发现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中、交往中遇到的障碍,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功和快乐,简历平等的家庭文化,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譬如与孩子共同商定上网时间,让孩子向家长做出必要的承诺,不在网上使用污秽语言等等,帮助孩子提高自制English。另外,也可以借助网络解决某些孩子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争取防患于未然,把网络对少年儿童的负面影响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帮助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限制或者杜绝孩子接触有暴力内容的网络

虽然我国法律严禁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是目前在实际操作方面与理论法规的制约上海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要坚持与孩子一起游戏,在与孩子一起游戏的过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与孩子一起观看并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解释,由此可以调节或减缓不利影响。

(三)要善于沟通,尽量拉开少年儿童“想”与“做”的距离

在某种角度上,家长与孩子应该是朋友间的关系。是朋友就应该互相了解,父母更要特别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孩子,经常利用网络节目来展开讨论,鼓励孩子就节目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还能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缩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要让孩子懂得什么事对的,什么事错的,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切合实际的,什么是脱离现实的,什么是可以学习和模仿的,什么是需要批判和远离的,帮助孩子学会分析,不迷信网络,更不盲目模仿,真正拉大“想”和“做”的距离,从而增强孩子的行为免疫力,从“被动看管型”转变为“主动自理型”。

六、优化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环境

当前,随着网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用不当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固定节目,成人如此,少年儿童也一样。特别是人与机器的过度亲密,有时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甚至会发生心灵的扭曲。对此,家长要配合学校组织少年儿童参加有意义、积极向上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少年儿童广泛的兴趣,提倡让孩子到实践中去体验感受自然和社会,让少年儿童在和谐欢畅的自然环境中,在多姿多彩的社会交往和集体活动中真正形成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助人为乐的品质,养成互相协作,彼此谦让的良好行为规范,以此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七、通过社会舆论和法律手段,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功能

限制网络的负面影响首先着眼于推进网络经营者自律、加强传播监管和完善法律规范。要彻底解决某些网络对少年儿童的负面影响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行动起来,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共同把好“制度关”和“检查关”。管理机构应当利用现在政策杠杆“将管理政策法制化,将政策管理法制化”。既要把原则、精神、意见等“软要求”在尽可能之下转化成“硬法律”。又要把问题、争议、分歧的行政性处理转换成法制化管辖,早日建立起在政府主导下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干预机制、网络经营者自律机制以及社会的系统教化机制,充分协调网络经营者与少年儿童之间的关系。

八、网络消费引发的变化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我国网络消费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消费方式。网上购物、网上已成为众多成年人工作之余的主要娱乐手段。对他们来说,网络购物不仅可以节省自己的宝贵时间,避免逛街购物的辛苦,而且网上购物可以最大限度缩小空间的广度,在不同一时间内阅读海量的信息来货比三家,还比较经济划算,当成年人越来越青睐这种消费方式的同时,实际上他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儿童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儿童正处于社会化的初级阶段,所有新鲜的东西它们都会对他们造成强大的吸引力。儿童时期,他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成熟的消費观。他们会在与成年人的互动中以及在网络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他们的消费观。

其次,网络消费会使儿童形成拜金主义价值观。网络消费不仅助长儿童的攀比的风气,还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在这种强烈的攀比风气的影响下,会使他们形成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儿童正处于社会化的初级阶段,拜金主义的巨大诱惑很容易诱拐他们误入歧途,甚至他们会形成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有钱就可以网购,网购就能赢得同学的、朋友的赞赏和肯定。但是对于那些没有尝试过网购的同学来说,他们在同学中间就没有“话语权”逐渐脱离大众群体,变得比较自卑和沉默。

再次,网络消费加剧儿童网络成瘾。在调查中发现,网络游戏是儿童上网的主要目标和动力。网络中充斥着这种各样的游戏,为了玩这些游戏,他们必须用现实中的货币去购买网络虚拟货币。因此,网购“点卡”、“充值卡的”等虚拟货币,这些网络消费行为的产生无疑加剧了网络游戏在儿童之间的传播和扩散,也必然会加剧儿童网络成瘾症的发生。

所以我们要正确引导孩子对网络的虚拟性,对于的网络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培养孩子们的网络道德意识,从而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自身学习习惯,能够自主分辨网络的利与弊,让我们大家共同营造一个绿色网站,发扬网络的优点,抵制网络的弊端,让孩子们自由快乐的成长!

儿童社会化 篇7

关键词:家庭气氛,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调查结果

1.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的社会化与家庭气氛之间分布情况。

不同性别儿童的社会化与家庭气氛的得分统计显示, 男孩和女孩的社会化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男孩和女孩的家庭气氛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2显示:3岁、4岁、5岁之间的儿童社会化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而3岁、4岁、5岁儿童社会化与6岁儿童社会化之间分别存在显著差异。

2. 儿童社会化与家庭气氛之间的相关分析。

控制家长性别、家长学历、孩子年龄、孩子性别, 对儿童社会化和家庭气氛进行偏相关分析, 偏相关系数为0.256**。 (p=0.000<0.01) 这表明, 儿童社会化与家庭气氛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

不同年龄组的儿童社会化与家庭气氛间的相关分析见表3。结果表明, 3岁组儿童的社会化与家庭气氛存在显著相关, 4岁组儿童社会化与家庭气氛存在极显著相关, 5岁组儿童社会化与家庭气氛不存在相关, 6岁组儿童社会化与家庭气氛存在极显著相关。

注:*p<0.05;**p<0.01 (下同)

3. 儿童社会化与家庭气氛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家庭气氛的四个因子与儿童社会化的四个因子的相关关系见表4。分别对两个维度的四个因子做偏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尊重理解因子与亲密度、组织性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 和矛盾性呈显著负相关。亲子关系和亲密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同伴关系同亲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控制矛盾性、组织性、控制性、任性、亲子关系、同伴关系, 对家庭亲密度和幼儿尊重理解做偏相关分析, 发现亲密度与幼儿尊重理解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家庭中成员之间亲密度高的家庭中成长的幼儿, 其尊重理解能力发展得较好。

控制矛盾性、组织性、控制性、任性、尊重理解、亲子关系, 对家庭亲密度和幼儿同伴交往做偏相关分析, 发现亲密度与同伴交往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家庭亲密度高的, 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明显较强。

控制矛盾性、组织性、控制性、任性、尊重理解、同伴关系, 对家庭亲密度和幼儿亲子关系做偏相关分析, 发现亲密度与亲子关系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家庭中亲密度高, 幼儿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与感染。

控制亲密度、组织性、控制性、任性、亲子关系、同伴关系, 对矛盾性与幼儿尊重理解因子做偏相关分析, 发现矛盾性与幼儿尊重理解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如果家庭成员之间总是相互指责, 互相埋怨, 经常争吵, 那么环境下的幼儿, 其尊重理解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对矛盾性与幼儿同伴交往和矛盾性与亲子关系的偏相关分析发现, 矛盾性与同伴交往和亲子关系都呈负相关, 但不显著。

控制亲密度、矛盾性、控制性、任性、亲子关系、同伴关系, 对组织性与幼儿尊重理解因子做偏相关分析, 发现组织性与幼儿尊重理解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家庭成员之间沟通顺畅, 遇事一起解决, 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事物与人。

4. 亲子关系与孩子性别。

控制亲密度、矛盾性、组织性、控制性、任性、尊重理解、同伴关系, 亲子关系与孩子性别的偏相关系数为0.310**。二者之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男孩与女孩的亲子关系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二、讨论

1. 儿童社会化与家庭气氛。

家庭成员之间空间距离接近, 结合的时间较长, 有助于家庭成员彼此相爱, 产生情感上的依恋、思想上的牵挂、利益上的一致。当家庭成员努力让彼此的关系朝正面发展时, 他们在这种关系中得到精神上的寄托与情绪上的满足, 并以此为基础更好地发展儿童社会化。

2. 家庭亲密度与亲子关系。

家庭亲密度与亲子关系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亲子关系是社会性交往的一个基本前提和情感基础, 对孩子的社会化起奠基作用。朱小蔓认为, 家庭中的情感关系会使人产生安全、依恋、自我认同的感受, 进而认同亲属、朋友、社区等。[4]“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共同影响着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父母的感情良好程度直接影响与孩子的交流、对待孩子的态度、对孩子经常给予抚爱等, 这些都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亲子关系是个体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关系, 是影响儿童未来同伴关系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 包含了亲子之间的关爱、情感和沟通。亲子关系的发展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一个基础。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才能发展同伴交往等社会技能。良好的亲子关系使成长中的孩子习得基本知识、技能、行为及价值观, 使其成功地发展各种社会人际关系。[6]而不良的亲子关系则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并导致品行障碍、精神错乱、自杀等问题行为的出现。[7]

3. 家庭对儿童年幼时最初的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家庭气氛与亲子关系、同伴交往都有极其显著的相关。幼儿的亲子关系、同伴交往是社会性的最初的标志。从表4可知, 尊重理解与同伴交往、亲子关系三者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家庭亲密度与亲子关系的相关系数高于与同伴交往的相关系数表明, 在幼儿3~6岁时, 家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发展亲子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可能逐渐影响到幼儿的同伴交往。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影响因素很多, 在这里不详尽探讨。家庭对儿童年幼时最初的社会化有重要影响。到了儿童中后期, 家庭是否还占据主要的影响地位, 同伴交往在这一时期的作用如何, 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结论

男孩和女孩的社会化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3岁、4岁、5岁之间的儿童社会化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而3岁、4岁、5岁儿童社会化与6岁儿童社会化之间分别存在显著差异。儿童社会化与家庭气氛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儿童社会化的尊重理解因子与家庭气氛中的亲密度、矛盾性、组织性分别呈现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显著负相关、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亲密度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都有显著的正相关。亲子关系与孩子性别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参考文献

[1]FABES R A, EISENBERG N.Youngchildren’s coping with interpersonal ange[r J].Child Development, 1992 (63) :116-128.

[2]GOLDBERG W A, EASTERBROOKS M A.The role of marital quality in toddler development[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4 (20) :504-514.

[3]辛自强, 等.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家庭功能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1) :22-26.

儿童社会化 篇8

1 儿童社会化概念及内容

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1]。从本质上看,人是一个社会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独自生存。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势必会受到来自于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好的影响又有不利影响。如何适应和调节这些影响,是我们每一位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所谓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习得各种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的过程。儿童社会化有时也称作儿童社会性发展。它是每个儿童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它既离不开与社会群体、集体、个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主动积极地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儿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形成个性,不但成为具有社会作用的客体,而且成为具有社会作用的主体。儿童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包括多方面内容,即掌握参加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善于自我调节、掌握交往技能等。

2 儿童社会化特点

2.1 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逐渐形成

儿童出生后就被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使用种种方法对儿童施加影响,使其成为一个符合该社会要求的成员。使他懂得什么是正确的,是被社会所提倡和鼓励的;什么是错误的,是被社会所禁止和反对的。儿童是通过活动与周围的社会生活条件发生关系的,而社会、教育对儿童的要求也是通过儿童的活动提出的。与此同时,儿童也随时随地对当前的社会环境以其自身的独特方式做出种种反应,反作用于环境,从而表现出儿童本身的积极主动性。可见,儿童社会化发展就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

儿童期人生最关键最特殊的时期,他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人生观、世界观,对未来的期望,他们的理想,梦想大多在这个年龄段开始成形,属于比较敏感的年龄段,容易被暗示,大人的评价容易影响到他们的情绪。自我概念正在逐步形成,他们的自我概念正逐渐由外在的姓名、年龄、性别、家庭地址、身体特征、活动特征转向开始试图根据品质、人际关系以及动机方面的特点来描述自己。这个年龄断的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是非观,具备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能够说出自己自已哪些地方对,哪些地方错。通过直接学习、模仿和强化学会与周围的老师、同伴、家长交往。掌握一定的交往策略。由此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也渐渐形成。

2.2 儿童社会化是儿童与其他个体及群体的互动中实现

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掌握参加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推动儿童社会化的动力是能对儿童发生影响的他人和群体,特别是各种具有社会化影响的代理人。学校、家庭和群体是实施社会化影响的机构。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儿童并不是无条件地、被动地接受他人与社会的影响,而是会表现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接受外界影响的同时也在对它发生作用,这种主动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日益增强。

2.3 儿童社会化是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儿童通过社会化,一方面具备着他所处的社会群体中其他人所共有的典型的人格特点。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其成员一般都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点。它表现在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对己、对人、对事所持态度和价值取向;接受特定社会共同的价值规范,遵守共同的行为规则。另一方面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由于儿童的性别、年龄、智力、人格等个人特点不同而造成的。即每一个社会化了的儿童,又不完全相同,社会化随着个人所具备的遗传特性、生理需要和心理状态的不同而有选择性地形成与发展。儿童需要学习和接受与自己的角色相适应的角色相适应的角色规范与行为准则等,而与他人的互动也是基于自身所具有的社会角色而进行的。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还需对具体的社会情境做出不同的反应,在此过程中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来源于具体情境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特征。因此,儿童的社会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3 不同体育项目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机制

体育项目最早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缩影。也就是说体育活动既是个体的身心活动又是社会活动。它不仅有利于参与者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促进人的社会化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儿童社会化发展是在其与周围社会环境和人的交互作用中逐渐实现的。目前,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和生活环境使幼儿失去了天然的优越的交往环境与条件,由于儿童缺乏必要的交往,容易形成封闭的心理,变得孤僻、冷漠、自私。Blumeental等人(1991)对美国人的调查表明身体锻炼可以提高认知能力和改善心理卫生状态,消除孤独感以及提高人的社交能力。有研究表明,个体坚持锻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与他人交往或参与群体活动。综合国内外研究发现,参与体育项目不同,对儿童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善于自我调节、掌握交往技能等的影响也有所区别。

健美操项目:苏坚贞研究发现经常参与健美操运动对参与者的社交自尊的影响最显著。

韩旭研究发现基本体操教育对幼儿意志品质、集体意识、情绪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赵元吉研究发现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在有恒性上呈低分特征,表现为权宜敷衍;在敏感性上呈高分特征,表现为敏感、易感情用事;在忧虑性因素上呈高分特征,表现为忧虑抑郁、烦恼多端;乐群性表现为更加的乐群外向;在稳定性方面,更趋向于情绪激动;在怀疑性方面,表现为更加的信赖随和,这种个性特征使运动员易与他人相处协作,将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在实验性方面,更趋向于保守、附庸传统;在独立性方面则表现为更加依赖和随附群众[3]。

体育舞蹈对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调查.应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一90)调查与分析了98名广州市体育舞蹈爱好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特征,调查结果表明,积极参加体育舞蹈活动者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常人水平,其中在“人际关系”此项因子上,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加显著。认为体育舞蹈是一项十分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体育活动;中等运动量的体育舞蹈活动的健心效应更加显著[4]。

艺术体操项目: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心理特征为乐群外向、有较强的自信心[5]。

球类运动项目,要求与人合作,独自一人无法完成该项目。因此,在儿童参与该类项目时,对儿童的社会化有很明显的影响。Brawley认为参与群体活动可增加群体认同感、社会强化、刺激性及参与活动的机会,参与体育活动者要比中途退出者更能与他人形成亲密的关系。

羽毛球项目: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具有情绪稳定、沉着、好强固执、精明能干、行为得体、能与人合作等共同特征,优秀运动员还具有善与别人相处、聪慧、有恒负责、冒险敢为、自信心强等特征。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具有善与别人相处、通力合作、适应能力较强、依赖性较大的共同特点,优秀运动员比普通运动员情绪较稳定、沉着、有恒负责、但较紧张比虑、自信心较差等特征[6]。

乒乓球项目:运用心理实验法对我国部分省市优秀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秀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发展良好,具体表现为:智力水平较高,语言能力优于操作能力,操作能力优于普通学生.情绪稳定,自信心、自恃力、独立性、思维敏捷性较强,智力因素与个性因素发展协调[7]。具备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

田径运动项目:武汉体院邱宜均教授用16PF进行的研究表明:男子短跑运动员和对照组大学生相比较,情绪稳定性更强,但都易于墨守成规;女子优秀短跑运动员和对照组相比较,聪慧程度更低一些,更倾向于墨守成规,但更能从容待事。方兴初、周家骥曾对上海地区20名世界冠军、世界纪录创造者进行16PF测验,结果发现,优秀田径运动员的主要个性特征为:自信心、理智性、独立性、顽强性、好胜心均较强,并且活泼乐观、有耐心、有恒心,而拘谨等消极心理倾向较少,且运动项目的不同导致了运动员之间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很大差异,这种特殊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李林使用锻炼感觉量表(EFI)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研究工具,通过实验比较的方法,研究中、小学生参与不同项目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性别的中小学生参与不同项目锻炼的心理效应和运动愉快感存在差异。身体锻炼有助于调节学生身心矛盾,增强心理健康[8]。

体能和技能类项目:应春意,赵建平在对长期从事不同项群体育运动对人格的塑造研究中发现两类项群运动在对乐群性、稳定性、影响性、交际性、情感性、想像性、隐蔽性、自律性、自虑性、独立性这10个方面的影响经T检验呈现显著性差异。进行体能类运动,对意志的独立性、处理事情的稳定性、自信心的培养上要优于技能类运动。而在人际交往方面、创造力的开发方面、自我否定方面等等,技能类运动要优于体能类运动。进行体能类运动和进行技能类运动在对敏锐性、活泼性、规范性、怀疑性、变革性、紧张性的影响上无明显差异,而在对乐群性、稳定性、影响性、交际性、情感性、想象性、隐蔽性、自律性、自虑性、独立性这10个方面的影响呈现显著性差异。这主要是由体育的共性以及不同运动项群的不同特点决定的[9]。

体育游戏: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高度重视的问题。预防和矫治少儿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很多,体育活动尤其是体育游戏活动,是最符合孩子天性的有效的方法。刘历红在其硕士论文运用体育游戏预防和治疗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表明:特定的体育游戏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某种心理问题,比如:交往性、互动性、合作性强的游戏,能有效提升学生自我认识、集体意识和合作水平,显著提高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一定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体育游戏,如追逐、角力、赛跑等能帮助小学生调节情绪;多维度的动作反应游戏,以及创新程度高的反常规游戏,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总之,参与体育锻炼,不仅为参与者的社会化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场所,而且对加速参与者和社会的融合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但同时发现参与不同体育项目,对儿童的社会化影响侧重也各有区别。

参考文献

[1]卢元镇,编著.中国体育社会学(修订本)[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95-206.

[2]王勇.浅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5,(12).

[3]赵元吉.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的个性特征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0:57.

[4]司徒炳坤,曾芊.体育舞蹈对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20)2:12-15.

[5]冯晓辉,陈虹英,丁华.对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个性特征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5,(3):23-25.

[6]许实德,戎琼香,吴武彪.广东省羽毛球运动员个性特征的初步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9):21-30.

[7]周成林,谢虹.我国优秀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心理品质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5,(4):27-29.

[8]李林.中、小学生参与不同项目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体育科技[J].2000,(36)6:35-37.

儿童社会化 篇9

中国文化倡导“严父慈母”, 母亲在子女抚育问题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人们往往认为母亲的品质会在养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子女。那么“好女人”与“好儿孙”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具体而言, 母亲的行为方式、情绪特点是否会传递给自己的子女, 影响儿童的情绪社会化。本研究从母亲的共情能力、母亲的教养方式、母亲的虐待3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 试图较为全面的探讨母亲对儿童的情绪社会化的影响。

1. 母亲的共情影响儿童的共情能力

在心理学界, 共情 (empathy) 是指个人对他人情绪和精神状态的理解及对其行为的推测,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同身受”, 是人类交往中重要的积极发展因素。Davis认为共情包括个人和情境的因素、发生在共情者身上的过程和共情的情感性结果及非情感性结果三种必要成分。以往的研究发现, 良好的共情能力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内在动因之一, 并能够有效预测个体的亲社会行为, 因此共情可以看作儿童情绪社会化的核心要素。

父母的共情能力会影响儿童的共情能力, 父母的良好共情能力也是儿童共情能力发展的促进因素。尤其在绝大多数的文化中, 母亲都作为子女最重要的抚育者, 其共情能力对子女的行为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研究发现儿童共情能力的形成, 主要是通过观察性学习和模仿达到的, 榜样在儿童共情能力形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而父母的助人等亲社会行为榜样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孩子通过模仿父母, 而产生共情应答。国外有关研究还证明,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如分享、谦让、协商、帮助、友爱、关心他人等, 是在与父母的交往中, 在父母的要求和指导下逐渐形成与发展的。通过亲子互动, 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授给儿童, 并由此构成了亲社会行为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国内研究者探讨3-6岁儿童共情能力的特点及其与母亲共情能力的关系。他们随机选取了天津市三所幼儿园3-6岁189名儿童及其母亲为被试, 采用个别访谈法以情境故事图片为材料, 测查3-6岁儿童的共情能力;用自编问卷对母亲的共情能力进行调查。结果发现, 不同年龄组儿童共情能力得分均见到显著差异, 3-6岁儿童共情能力在各年龄组均未见到显著的性别差异, 母亲的共情能力与幼儿共情能力显著相关,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 母亲的“感情温暖”和儿童的年龄对3-6岁儿童共情能力有显著影响。

2. 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行为的影响

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教养态度、教养行为以及情绪情感表达的一种鲜明的行为倾向和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在我国, 母亲作为儿童的最重要抚育者和主要的陪伴者, 其教养的方式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国外研究者鲍姆林特将教养方式归纳总结为四种类型, 即专制型、宽容型、权威型以及放任型。有研究表明教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行为之间存在存在预测关系。他们以455名五年级儿童 (男生232名, 女生213名) 为被试, 儿童亲社会行为通过教师评定, 母亲教养行为由母亲报告。结果发现:童年晚期儿童在亲社会行为表现方面存在性别差异, 女孩的亲社会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均多于男孩;在母亲的教养行为方面, 母亲对男孩的鼓励自主教养行为多于女孩;母亲的鼓励成就的教养行为能正向预测童年晚期儿童亲社会行为, 监控行为能负向预测童年晚期儿童亲社会行为;母亲的鼓励成就的教养行为能够正向预测童年晚期儿童的合作行为, 监控行为能够负向童年晚期的合作行为;母亲的鼓励独立 / 自主的教养行为能够正向预测童年晚期儿童的助人行为, 放任的教养行为负向预测童年晚期儿童的助人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消极因子会使子女长期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 并且对社交产生恐惧, 采用回避退缩的方式来应对生活。Patterson等的研究表明, 父母的消极教养方式可以影响子女的自我概念发展, 可能引起子女的问题行为。Baldwin发现, 父母的严厉惩罚可能导致青春期的少年自我概念不统一, 引起青少年的问题行为。

3. 母亲的的虐待对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危害

学术上一般将父母的对儿童的体罚、辱骂、情感冷漠均看作广义上的虐待行为。然而在中国文化环境中, 父母经常受到“棍棒之下出孝子”这一格言的影响, 认为体罚打骂是正常的, 有的父母以此作为教育儿童的基本手段, 甚至母亲也与父亲一道加入到对子女的打骂虐待这种, 从而造成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母亲作为儿童最重要的心理港湾, 往往是儿童心理上的依靠, 是儿童安全感的来源。已有研究表明母亲严厉的体罚、言语的暴力、情感的冷漠均能显著的预测儿童在青少年甚至成年期的社会适应不良, 如果母亲对子女缺乏亲密接触和情感交流, 子女就会体验到较高的孤独感。母亲的支持往往是儿童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 有文献表明, 母亲社会支持的不足与儿童的人际交往退缩、自卑、甚至自闭症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关系。

此外, 母亲对儿童的暴力甚至可能促使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习惯用暴力的手段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可能导致青少年的叛逆、犯罪等严重问题, 也可能以暴力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子女致使暴力虐待行为在家庭中产生代际传递。

结论

显然, 母亲作为儿童最重要的抚育者, 其自身的心理情绪状态、行为模式都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认为, 人们幼年年与母亲的关系会影响儿童的整个一生的心理结构, 并把这种关系投射到与人际关系与亲密关系之中。总之母亲的共情能力、母亲的教养方式、母亲对儿童的虐待都会显著的影响儿童社会情绪与行为。

摘要:中国传统社会认为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基于以往的国内外文献, 从母亲的共情能力, 母亲的教养方式, 母亲的虐待三个方面, 梳理了母亲对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影响。

关键词:母亲,共情,教养方式,虐待

参考文献

[1]刘聪慧, 王永梅, 俞国良, 王拥军.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心理科学进展.2009, 17, 964-972.

儿童社会化 篇10

关键词:社会工作,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困境

农村单亲家庭儿童指的是生活在农村中的儿童, 其父母双方中有一方因为去世、离异、分居等造成了家庭主要成员不齐。由于家庭的不完整, 这些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种种困境,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类儿童的性格成长和不良行为的产生。对该类儿童社会化困境的成因进行分析, 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促进该类儿童的社会化的顺利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困境原因分析

对于造成农村单亲儿童社会化困境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多方面分析, 社会化拥有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等四个载体, 本文从家庭和社会两个大的层面出发, 分别分析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及个人对农村单亲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一) 家庭因素

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 作用突出。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 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这主要是由于三个原因:第一, 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儿童时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后来的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第二, 儿童时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父母对儿童有着足够的权威和支配作用。这一时期儿童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第三, 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这个中介反射到儿童身上。农村单亲家庭本来就属于不完整的家庭结构, 加上父 (或母) 对于子女的社会化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再加上父 (或母) 要为家庭的经济所奔波忙碌, 哪有空暇时间来管子女社会化的问题, 他们也许只是在乎怎么吃饱穿暖的问题。由于家庭经济的限制, 农村单亲儿童面临着辍学的困境, 本来父母不能够帮助到的事情可以交给学校予以补偿, 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熏陶, 这样一来连最后的希望也遭破灭。随着社会的发展, 年轻的父母把子女的教育甩给自己的父母, 自己忙事业、忙赚钱、打麻将等,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做法给自己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未来留下了隐患。这种“隔代抚养”由于年龄、思想、知识观念上的差距, 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难免陈旧, 这在孩子走向社会时就很容易留下隐患。

(二) 学校因素

学校是除了家庭之外人生成长最为重要的场所, 父母的知识有限, 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给予孩子很好的教育与引导, 必须要有更专业更多的人来共同教育孩子, 学校是最好的选择。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 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个体进入学龄期后, 学校成为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被重视起来。发展道德教育, 学校应加强对道德建设的认识并协调社会、家庭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 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以政治课教学和学科教学为主阵地, 积极开展政治课教学改革,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德育工作的教学效果, 为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提供有利平台, 为下一代的成长做出贡献。如果没有发挥好学校教育这一有利因素, 会对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的进程造成多大的影响可想而知。

(三) 社会因素

在现实的生活当中, 侵犯农村单亲儿童合法权益的例子比比皆是:虐待、剥夺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雇佣未成年人进行超负荷劳作、逼迫其出去乞讨等。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的人身、受教育等相关合法权利。由于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不够深刻, 加上他们对农村单亲儿童的认知度不高, 在他们利益心的驱使下, 经常做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举动。再者说, 农村单亲儿童在法律方面的知识也非常单薄, 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什么, 也不知道自己的权益怎么会受到侵害, 更不知道在受到侵害的时候如何采取措施予以补救, 这也是社会法律保障的薄弱环节, 正是因为社会法律的普及不够到位, 让他们成为了所谓的“法律文盲”, 又不能在他们相关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导致一系列侵害农村单亲儿童合法权益的案件的发生, 让饱经摧残的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既然社会让他们这么失望, 他们又何尝不想远离, 这种心理更是让他们对于社会让而却步。

二、农村单亲儿童社会化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 触发家庭自助行动, 形成家庭互助模式

家庭是首要的、基本的社会化场所。单亲儿童在家庭中所受到的血缘继承、婚姻状况、收养关系等的牵连, 尤其是父母的态度对于其成长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家庭气氛也是影响孩子性格的重要因素, 专制的家庭会使孩子创造性下降, 产生怯懦、逃避等心理特征;而民主家庭则会使孩子有较强的创造力, 敢于创新, 勇于开拓进取。而自由度和亲密度也会影响着孩子的心理特征, 自由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自由、开放, 代际之间亲密无间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充分享受在家庭的温馨之中。因此, 家庭不光要满足单亲儿童的物质需求, 更应该全方面的关怀其内心世界。农村单亲儿童的抚养人通过辛勤劳作 (外出务工、务农等) , 不管是自己找工作还是通过救助机构寻找工作, 应该尽最大努力来满足单亲儿童基本的物质需求, 如吃饱、穿暖等, 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来保障其最基本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努力改善家庭生活环境, 为其成长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同时, 保证必要的经济条件供孩子上学接受义务教育, 以提高文化素质水平, 加深内涵, 促进社会进程。在单亲家庭生活当中, 抚养人应该承担起父母双亲的责任, 全方面地给予孩子完备的关怀, 以弥补单亲给他们带来的爱的缺失。在农村中, 一个家族中, 亲戚朋友们都要关心孩子的成长, 多与其进行心理的沟通交流, 全面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样才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以便提供及时的疏导和帮助。同时, 他们把心里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 有利于减轻心中的压力和负担, 排解内心的不痛快。在农村单亲家庭中因为抚养人在努力劳作维持家庭运转的时候, 往往会忽视对孩子心理的照顾, 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他们更应该注重情感关怀这一方面。物质需求虽很重要, 精神关怀也必不可少。

(二)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是农村单亲儿童社会化的平台, 政府的相关政策是保障, 学校教育是手段, 在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帮助和支持下, 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化平台, 让他们更好的学习, 更好的生活, 更好的实现社会化进程。学校不光要敞开大门迎接农村单亲家庭儿童, 让他们能够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 还应该积极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 通过降低门槛、减免学杂费、给予一定的生活费援助、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农村单亲家庭减轻经济负担, 让那些没有能力上学的农村单亲家庭儿童能够步入课堂,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凭借自身能力改善家庭生活环境。社会组织针对农村单亲家庭儿童进行慈善救助活动, 如社会募捐、红十字会项目、物资捐赠、资金援助、心理辅导和医疗队伍下乡等慈善事业, 以助其摆脱物质生活困境, 使其能够吃饱穿暖、健康得到保障、能够上学念书等。其实在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的道路上,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不可避免的责任。在保障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合法权利, 保护其基本利益不受侵犯方面, 政府针对各种侵犯行为现象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 以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同时, 社会保障政策应该确保从各个层面保障农村单亲家庭儿童享有他们依法享有的权利, 不管是物质保证、教育保障, 还是合法权益的保护, 都应该把这些保障制度细化并落到实处, 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 发挥社工救助功能, 帮助解决相关问题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的农村单亲家庭问题不断突显。农村单亲家庭在经济上存在很大困难, 而获得的支持却极为有限, 单亲家长情感上有很大的困惑, 然而没有办法自己解决, 又得不到个人或组织的帮助, 政府虽有帮扶单亲家庭有这个意识, 但是力量有限, 而农村社区对单亲家庭的帮扶几近空白。在农村单亲家庭的帮扶中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是解决单亲家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社会工作者采用调查问卷、实地走访调查等方法对农村单亲家庭的境况以及农村单亲儿童社会化问题进行了解记录、归纳总结, 并记录在案, 让这些问题明朗化、具体化、系统化, 方便政府、社会更为清楚明白地看到农村单亲家庭的问题以及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和苦难, 以便于发动整个社会去帮助支持他们。在社会化问题得到呈现的同时, 把总结归纳好的问题向上级或政府反映, 引起他们的重视。社会工作者从专业视角出发, 以农村单亲儿童社会问题为中心, 针对实质性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提出有利可行的解决方案, 并向上级或政府申请考察执行, 为农村单亲儿童争取每一个有利的援助和支持。社会工作者是所有计划的实施者, 在这个过程中, 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以农村单亲儿童社会化问题为中心, 以计划内容为依据, 切实做好每一个步骤, 在其中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帮助改善农村单亲家庭的境况, 为孩子争取每一个机会, 让他们能够吃得饱、穿得暖、有书可读、依法享有合法权益, 为他们扫除社会化过程中的障碍, 让他们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井欢.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分析及其解决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 2011, (06) .

儿童社会化 篇11

【关键词】家庭环境;社会化不足;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

一、问题提出

儿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不久前选择了市内7家幼儿园的341名3-6岁的儿童

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存在问题较多的是儿童社会化方面。5-6岁儿童中有52.42%的人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与伙伴的合作能力不强;45.61%的4-5岁孩子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自己的情绪会对别人造成的影响;21.36%的3-4岁孩子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1]。因此探讨儿童的畸形社会化问题尤其是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畸形社会化问题的影响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儿童社会化指一个人在儿童阶段(通常指0~14岁)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的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2]。

要想清楚界定学龄前儿童社会化不足,就必须先对学龄前儿童正常社会化的结果了解清楚。学者们认为社会化的正常结果就是使个体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社会变化的能力和处理各种复杂社会问题的技巧,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满足一定的需要,妥善解决好复杂多元的人际关系,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3]。

本文分别从自我系统和社会性交往两大维度将儿童社会化不足的表现界定如下:

1.自我系统发展的不足

这里的自我系统主要是指儿童的自我意识。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是从对

自我尊重的的意识开始的,即欲摆脱成人的保护,寻求独立做一些事情而产生自尊和自爱。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社会化不足,表现为不能对自己的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进行评价,不能运用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来评价别人和自己行为的好坏,没有发展出尊敬长者的行为;儿童仅表现出愉快和愤怒等这些生理需要的表现,而委屈、自尊、羞怯等反映社会性体验的却没有发展,例如儿童不能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羞愧;自我控制能力很弱,没有一定的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

2.儿童社会性交往发展的不足

社会化不足的儿童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常表现为儿童对父母的依赖性极强,失去主动性甚至丧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父母缺乏安全感,焦虑感强,常对父母产生不满或常与父母发生争执;与同伴的交往中常表现为儿童不能学会与他人以平等的方式合作、协商,多以满足自己的要求为出发点,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如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就会采取攻击的行为方式,因此亲社会行为较少,侵犯性行为较多,同伴关系多表现为被拒绝型;与教师的交往中常表现为不能遵守教师制定的班级规则与群体秩序,耐挫力弱,遇到批评容易产生沉沦、消极心理;遇到表扬容易产生自傲自大的骄躁心理。常常依赖教师,渴望得到教师的帮助。容易对教师产生不满,总是希望教师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二、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影响

儿童期是社会化过程的开端,根据个体的认知发展,儿童的主要认知方式是具象思维,主要靠感知觉和模仿来认识整个世界,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决定了具体生活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首先,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甚至影响个人的终生。其次,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儿童的依赖生活期都是在家庭环境中度过的,由于儿童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很容易形成父母在儿童心目中的权威地位,而父母借助于这种权威形象对子女所进行的社会化指导,是子女所无法抗拒的。最后,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在各种社会环境中,家庭所可能给予个人的感情交流和爱的体验是最多的。一个人的感情能否正常地发展,既懂得接受别人的爱,也能给予别人爱,这种感情方面的社会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因此本文选取家庭结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这三个方面探讨其对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影响。

1.家庭结构对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影响

不同的家庭结构由于其构成的独特性而具有独特的人际关系和家庭氛围,对儿童的社会化产生不同影响。我国现存普遍的家庭结构类型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其中,单亲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不足有很大的影响。

单亲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异或丧偶而仅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单亲家庭使儿童处于父母单方或双方与儿童长期分离的状态,儿童心理发展、亲子关系、社会环境等都处于失衡的发展状态,使家庭教育功能弱化,不利于甚至是阻碍儿童社会化的程度和质量。在这种家庭结构下成长的儿童容易出现自尊心较弱,自控能力差,性别角色认知有偏差,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对家庭的满意度低、缺乏安全感,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出现攻击性行为等社会化不足的行为表现。

有研究者表明,夫妻的离异或丧偶造成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剧变,对儿童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容易使其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同时研究者认为,单亲家庭的儿童行为一般表现为两极性,一种是自勉自励,从维护自尊出发,走向高度的责任感、成熟感,这与他们报偿孤父(母)的殷切期望以弥补家庭的缺陷、努力进取的强烈意识有关;另一种是自暴自弃,这与他们在生活中很少体验到双亲的爱,并伴随有缺乏安全感和自尊感有关,这是儿童社会化不足的体现[4]。

另外,有研究者表明,单亲家庭中子女的不良情绪不仅仅是自身对家庭关系变化的直接结果,同时也是对其父母或多或少不良情绪的间接反映,别人的“标签”和负面的态度,影响着他们在社会上的适应。单亲家庭的父母经历心理创伤,容易对子女产生过度的期望和畸形的爱,这会使孩子倍感精神负荷。在单亲家庭中若有不适宜的教育影响,更容易造成孩子在性别角色上的心理与行为的偏差,例如“男孩女性化现象”[5]。

独生子女家庭是由一个孩子和一对父母组成的家庭结构,他们生长在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环境之中,其特点就在于其子女的“独生”形态。很多研究者认为独生子女在智力发展方面比非独生子女更有优势,但在社会化方面更容易产生社会化不足的现象,如依赖性强、自我中心、情绪不稳定等问题[6]。

有研究者表明,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独一无二的地位,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过多地铺垫使得他们“一帆风顺”,人为地减少了很多挫折的经历,容易形成一种“优势心理”和自傲心理,致使自我评价发生偏差,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不足。在顺境中长大的独生子女常表现出意志薄弱、感情脆弱,遇到难题或畏惧不前、或张皇失措,遇到打击或一蹶不振、或沉沦、消极。[7]。另外,独生子女必须走出家庭才能找到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但由于家长的过分关注,几乎没有人肯放手让自己的孩子与同伴自由来往,因而他们与同伴的交往实际上仅局限于学校,但学校由于教学计划与精力的局限,不能提供给他们充足的交往机会和时间,他们也无法学会照顾他人、关心他人、分享与协调等一系列的交往能力,这就不利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导致独生子女的社会化不足。

还有研究者表明,独生子女在学习生活或社会中,遇到困难便退缩、消沉,不能适应现实生活,这些儿童没有克服“勤奋感对自卑感”这一阶段的冲突,自卑感与日俱增[8];二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有的家庭甚至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参与进来服侍孩子,使得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依赖,失去了主动性,也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在早期的环境中只能接触到父母,而在多子女家庭,兄弟姐妹之间的交往也是儿童最早期的社交生活,这种交往中既有手足之情的亲子接触,又有相互制约帮助的教化作用,这是儿童实现早期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与他发生这种联系,所以,他们极容易形成利己心理或缺乏社交能力,很容易导致孩子依赖性强、道德体验感弱等社会化不足的表现。

2.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本文的父母教养方式将依据国内常见的分类方式,把教养方式分为以下四种:

(1)权威型的教养方式通常表现为父母给孩子充分的发挥和探索空间,提出适当的要求,给予充分的信任并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反馈。

(2)专制型的教养方式通常要求孩子无条件的服从父母制定的目标或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压制孩子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并很可能积累反抗情绪,孩子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3)溺爱型的父母经常不合理的满足孩子所提出的各种要求,试图给予孩子最多的爱和关注。此类父母很少对子女提出要求或目标,尽力减少环境对孩子可能造成的束缚。

(4)忽视型的父母往往缺乏满足孩子情感、物质、被教育和精神层面需求的动机,造成他们表现出对子女的漠不关心,无法传递爱与关注。

在四种父母教养方式中,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儿童社会化的正常发展,在这种严格而又民主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自信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会比较乐观、积极;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虽然可能造就孩子在学校中的优秀表现,但此类教养方式由于过于强调社会规则和行为目的,也较多的引发儿童社会化过度的表现,如焦虑或者退缩的行为问题;溺爱型和忽视型的教养方式最容易导致儿童的社会化不足,其中溺爱型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很难真正适应社会环境,甚至无法培养起适当的自身控制能力,孩子的挫折感往往过于强烈,在能力不及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认真审视自身的缺陷,表现为哭闹等极端行为,这类孩子依赖性较高,同伴关系较脆弱;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往往会出现对社会认知的偏差,从而导致对社会环境的错误判断,表现为社会和社交适应性不足,容易产生极端个性。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学者是西蒙兹,他从接受-拒绝(不是给孩子以爱,就是拒绝孩子的爱)和支配-服从(不是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就是一味服从孩子的要求)两个维度区分父母的教养行为。他比较了双亲是支配性的儿童与双亲是服从性的儿童,结果发现,前者比较顺从、腼腆、被动、缺乏自信心;后者则具有反抗、独立和攻击性特点。如果拿双亲是接受性的儿童与双亲是拒绝性的儿童相比,前者表现为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行为更符合社会要求等特征,后者则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冷漠以及反抗社会的倾向[9]。也就是说,一味服从孩子要求和总是拒绝孩子的爱的这两种家庭教养方式下的儿童更容易表现出社会化不足的趋势。

日本学者诧摩武俊研究了母亲教养态度与儿童个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母亲溺爱的态度容易导致儿童任性、反抗、幼稚、神经质的个性;母亲顺应的态度容易导致儿童无责任心、不服从、攻击、粗暴的个性;母亲照管过甚的态度容易导致儿童幼稚、依赖、神经质、被动、胆怯的个性;母亲专制的态度容易导致儿童依赖、反抗、情绪不安、自我中心、大胆的个性[10]。

3.家庭亲密度对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影响

家庭亲密度是家庭成员互相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也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家庭亲密度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关系密切,高程度的家庭亲密度与儿童较高的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相关,同时也是避免儿童社会化不足的重要因素,父母与孩子的交互作用决定着儿童的社会化表现。友好积极的高亲密度家庭是最有利于儿童社会化成长的,孩子从小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懂得关心和爱护他人、尊重他人,有利于儿童以后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在低亲密度家庭中,如果父母双方经常发生矛盾,由于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把观察到的父母的不良行为整合到自己的行为中,导致多种行为障碍,家庭的紧张气氛使得孩子将在家庭中的情绪带到更广阔的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反社会情绪。总之,低亲密度的家庭容易导致儿童社会规则意识弱、道德判断水平低、攻击性行为多、与父母、同伴、教师的交往关系脆弱等社会化不足现象。

有研究者通过对获取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取得以下的研究结果:单就家庭亲密度对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结果而言,男性儿童和女性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其家庭的亲密度都呈负相关关系,与其家庭各成员间的矛盾性越大,行为问题发生越多;家庭环境内外的高亲密度会降低男性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矛盾性会增加男性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女性儿童家庭环境的高亲密度会降低分裂、强迫、多动、违纪、攻击性、性问题的发生率,高矛盾性会提高女孩社交退缩、体诉行为、违纪、攻击性、性问题的发生率[11]。

还有的研究中提到,儿童生活在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的气氛中有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而父母成员间互相争吵、言行粗鲁,使儿童生活在紧张冲突的家庭氛围中,就极易形成许多不良的个性[12]。不良的家庭心理与生活气氛是造成儿童攻击性行为、多动不安、违纪等行为及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四、总结

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这仅是一种单样本的调查,儿童的社会化当然还可能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儿童自身的特性也可能对其造成影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地改变家长的抚育方式,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营造良好家庭环境的范式,能让家长们更好地抚育孩子以避免孩子出现畸形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家庭精神环境对5-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5

[2][5]井欢.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分析及其解决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011(2)

[3]周东明.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东方论坛,1996(4)

[4]李霞.社会化过程出现的困境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8(19)

[6]童莹.影响学前儿童社会化的诸因素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职教学院硕士论文,2004,11

[7]许华.论家庭环境对独生子女人格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2007,8(81-83)

[8]王哲.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儿童社会化困境及其超越[J],家教锦囊,2009,9(56-58)

[9]白生君.论儿童社会化与家庭文化氛围[J],陇东学院学报,2003,1(95-98)

[10]徐顺生.家庭环境与4-5岁儿童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J],中国校医,2006,10(449-452)

儿童社会化 篇12

1 儿童社会化含义

家庭则是儿童早期接触最多的生活场所之一,而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互动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家庭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家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家庭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实现。(2)在这一过程中,家庭教育应着重培养儿童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育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社会角色认知、培养基本生活技能。具体说来即是家庭教育不仅有助于儿童习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而且有助于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还有助于儿童锻炼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儿童正确的社会角色意识,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

2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影响

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弱化或不完善甚至是缺失,使孩子教育处于“真空”状态,这对儿童的生理、心理、人格以及社会化进程都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2.1 适应不良

郝振等的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性的得分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3)儿童适应不良是缺乏安全感的外在表现。农村留守儿童一般在其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不能在身边照顾,一般将其交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亲戚或朋友代为监护,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与父母分离带来的分离感以及与监护人的隔阂感,容易使留守儿童在焦虑、敏感等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4)即留守儿童相较非留守儿童更容易焦虑和敏感。留守儿童和父母相处时间减少,空间距离加大,渴望父母关怀、爱护等一系列的需要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导致留守儿童亲子依恋的安全性降低,相对非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人格障碍,即容易形成攻击型人格或者是畏缩型人格,较难形成安全型的依恋。而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的研究表明,早期没有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缺乏对人最基本的信任,不能与人很好地相处,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锻炼,容易使他们产生人际关系障碍。由于人际信任度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人交往往往表现出退缩畏惧或目中无人,(5)难以与人建立、维持稳定融洽的关系。从而使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适应不良行为,例如:退缩或冲动、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6)

2.2 认知偏差

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认知偏差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这种认知偏差首先体现在对自我认知方面存在偏差,由于长期缺少亲情关注,留守儿童难以进行合理的自我认定、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留守儿童大都有比较严重的自卑感,(7)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更多集中于消极方面。另一个表现则是在生活中对事件的认知上,相比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用消极的眼光看待事件,最显著的体现就是会把不好的事情发生原因都归咎于自己身上。(8)缺乏父母的引导、教育,加上自卑感,使得留守儿童在认知方面存在普遍偏差,不能相对客观地评价自己和看待问题,缺乏自信,做事缺乏主动性。

2.3 学业成就不高

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会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等级为“优”的比例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等级为“差”的比例又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9)也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在班级名列前茅的只占12.6%,处于中游的占63.6%,处于下游的占22.7%。10以上研究结果都表明留守儿童的学业成就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从而导致农村整体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出现了农村学生自1990年以来考上重点大学的比例不断滑落的现象,11进而影响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升。

2.4 难以形成亲社会行为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本身缺少清晰的榜样行为可供模仿,再加上没有父母对其亲社会行为进行及时的评价、奖励、强化和惩罚,使得留守儿童难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质和形成正确的社会角色认知。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可预知,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将难以形成并转化为道德行为。更为严重的是当留守儿童在两难的道德情境下面临抉择和取舍时,当他们迫切需要一个道德知识的传授者、咨询者和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时,他们却不得不面对的是有着陈旧观念、知识匮乏的监护人,不仅会引发留守儿童的困惑和内心冲突,更为严重的后果是由于道德学习过程的受阻,使他们无法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12

3 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

3.1 父母亲情缺失

儿童所有的情感之中,父母亲情是最基本,也是其他感情所不能替代的。但是随着城乡经济差距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背井离乡到城市谋求更好的经济条件,造成的留守儿童从小便与父母分隔两地,由于时间、地域或是工作忙碌等原因,使得留守儿童同父母之间缺少必要的情感纽带,情感交流较少甚至几近于无。

3.2 责任心不足

父母法律意识缺乏,责任心。有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以工作繁忙为理由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委托监护人以及学校老师身上,认为自己只需要满足留守儿童的经济需求就完成了自己的义务,照顾、督促和教育留守儿童是委托监护人和学校老师的责任,将自己完全置身于教育子女行列之外,这是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一大原因。

3.3 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滞后

据有关调查表明,在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中,大多数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作为祖辈存在代际隔阂,容易出现沟通障碍;作为委托监护人,本身就没有直接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教育尺度难以把握;另外留守儿童父母本身囿于自己知识水平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所限,又受到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不知不觉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

4 对策

4.1 家庭层面

4.1.1 增强留守儿童父母的责任意识

增强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责任意识。让其认识到将孩子扶养教育成人,不仅仅是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也是一种社会美德的体现。因此,留守儿童父母应具备较好的教育责任意识,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甚至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交给委托监护人或是学校老师,无论工作多忙碌都应该尽量抽出时间主动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4.1.2 加强留守儿童同父母的沟通

必须加强留守儿童同父母的情感交流。留守儿童父母应主动关心留守儿童,不仅仅是关注留守儿童经济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增强情感方面的交流和关怀,真正地关心留守儿童情感方面的需求,给予足够的亲情支持和解答儿童成长方面的困惑,不仅从物质层面尽量满足留守儿童的需求,更要从精神层面真正关心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4.1.3 革新教育观念和方式

无论是留守儿童父母还是委托监护人都应该有意识地通过不断的学习改善和提高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摒弃“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和粗暴的棍棒教育方式。留守儿童父母首先应当认识到读书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找工作。再一个教育方式也可以借鉴心理学行为主义强化理论的相关方法,当留守儿童习得或表现出一个有利的行为时,家长或委托监护人给予及时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增加这一行为发生的频率,表现出不当行为时,家长或委托监护人要及时制止,减少这一不当行为再次出现的频率,改变只批评不夸奖的教育方式。

4.2 学校层面

4.2.1 切实贯彻“家——校”交流制度

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制定并贯彻落实“家——校”交流制度,对家长和委托监护人传授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再一个就是合理运用如手机、微信和网络等多种手段保证学校老师与家长、监护人的联系,以便老师和留守儿童父母或委托监护人都能准确而及时地了解和反馈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

4.2.2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让更多的教师掌握心理学知识,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知识,同时运用心理学中团体辅导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留守儿童“互助小组”,让这些有着相同经历的留守儿童在一个理解、包容的环境中分享彼此的快乐和忧愁,交流他们成长中的困惑和疑虑,适时地让他们掌握一些积极悦纳自己和排解烦恼的方法。“互助小组”不仅可以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而且还可以从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培养和学会分享、互助和合作等意识和行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4.3 社会层面

4.3.1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首先政府各职能部门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继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努力缩小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差距,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享有与城市儿童平等接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的权利。再就是要把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教育工作纳入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中,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

4.3.2 净化留守儿童外部教育环境

留守儿童大都处于学龄期,心理和生理本就不成熟,充满好奇,再加上缺乏父母监管,很容易被一些庸俗和低级趣味的社会不良因素所诱导。一方面,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该尽快研究、制定、出台和落实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大力弘扬和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遏制和打击消极堕落的低俗思想;另一方面加大对学校周边网吧、电子游戏场所等娱乐场所的整治和监管力度,为留守儿童教育构筑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摘要:文章阐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对个人社会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建议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参与,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质量。

上一篇:建筑砌体工程施工技术下一篇:调整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