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组织

2024-09-19

自体组织(精选10篇)

自体组织 篇1

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或性病疣, 是由人乳头瘤病毒 (HPV) 感染引起的, 主要发生在肛门生殖器部位的性传播疾病。目前已占我国性病的第二位。妊娠期间感染尖锐湿疣, 皮损增大迅速, 易复发, 危害大, 治疗困难。我院2009-2010年用自体疣组织植入法治疗妊娠期尖锐湿疣7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年龄23~41岁, 妊娠早期3例, 中期3例, 晚期1例。疣体从数个到数十个不等, 所有病人均有典型尖锐湿疣临床表现并且经化验检查排除其他性传播疾病。

1.2治疗方法

皮损处常规消毒局麻后, 取自体疣组织1~2块 (约黄豆粒大小) 刮去表面角质层, 浸泡在75%乙醇中15min, 然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洗后备用;在股前近腹股沟处常规消毒、局麻后切开皮肤约0.4cm, 血管钳分离至皮下, 将清洗好的疣组织植入皮下, 3-0丝线缝合1针以防活动时疣组织脱出, 无菌纱布包扎。其余疣体局麻后用电离子手术治疗机点除, 术后创面外涂聚维酮碘 (碘附) , 7天拆线。

1.3 结果

7例中, 1次治疗后6例未再复发痊愈, 1例治疗半个月时有数个新疣长出, 给电离子手术点除后痊愈未再复发, 电离子治疗创面10~15天愈合。7例中, 5例顺利产下健康婴儿;2例经剖宫产产下健康婴儿, 1例为妊娠晚期患者, 患者及其家属担心传染孩子要求剖宫产, 1例有剖宫产史。经随访观察6个月, 婴儿均未见喉乳头瘤病, 生长发育正常。

2 讨论

妊娠期感染尖锐湿疣很常见。有研究显示, 雌激素可刺激宫颈癌细胞的HPV16E6及E7基因表达。妊娠期间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升高, 尖锐湿疣皮损增大, 妊娠期妇女的HPV感染明显高于非妊娠期妇女。因此, 妊娠期妇女患尖锐湿疣常常皮损数目较多、增大迅速, 又因妊娠期间用药受到很多限制, 所以治疗后常易复发。目前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很多, 但没有疗效特别好的方法;加之尖锐湿疣患者大部分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妊娠期又限制了某些药物的使用, 所以妊娠期尖锐湿疣的治疗一直是比较困难的问题。我院运用自体疣组织植入的方法是一种免疫疗法。据报道疣组织植入后能够使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显著增加, T淋巴细胞能产生一种免疫调节因子细胞白介素-2, 有广谱的免疫增强活性, 能够活化自然杀伤细胞, 有效地清除乳头瘤病毒, 可以使疣组织自行脱落, 也能有效地减少尖锐湿疣复发。本文7例均获痊愈, 并产下健康婴儿。

自体组织 篇2

自体毛发移植术是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取出后枕部健康的毛囊组织,经过特殊的仔细分离毛囊组织后移植到被移植部位。毛囊存活后便会长出健康的新发,保持原有毛发的一切生物特性,不会再次坏死。

睫毛种植是在现存的睫毛基础上进行移植,医生首要考虑的是睫毛移植的方向,防止倒睫现象,把握好移植的角度(即与水平线呈30-40度角),以达到自然美观的效果。通常情况下,一侧移植40-50根程度即可,移植后的睫毛将会保持头发的特性,不断的生长,所以须进行周期性地修整。

正常的头皮平均包含了9万-14万根发展成熟的头发和更多的小绒毛及不可察觉的毛发。头发的生长和替换是呈周期性的,正常头发的生长周期可分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三个阶段,在生长期,头发从毛囊基部长出,并能连续生长2-4年,直至完全长成;接着是退行期,为2-4周,在此期间头发停止积极的增生。最后是休止期,约持续3个月,之后头发开始头发脱落。然后一根新的头发又开始生长、重复另一个生长周期,每个人的头发常常处于生长周期的不同阶段,脱落和生长处于动态平衡中,平均每天约有100根左右的头发脱落,但同时又有同等数量的头发正常的进入生长期。

手术三个月后新发开始生长,半年以后便可以看出初步的效果。由于头发生长的特殊性,因此移植的眉毛需要定期修整,以免过长影响美观。

自体组织 篇3

乳房的许多手术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乳房的美观,如多发性纤维腺瘤、巨大良性肿瘤、乳腺囊性增生、早期乳腺癌等,都需要对乳房做局部较大范围的切除。手术以后,乳腺变形、局部塌陷,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如何既能彻底切除病灶,又能满足术后乳房的美容要求?有人尝试注射隆乳法,如注射自体脂肪颗粒及液态硅胶。然而,液态硅胶注射因并发症较多,目前已不使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吸收率,常需多次注射,操作过程复杂。还有人主张用假体隆乳,但也存在包膜挛缩、假体疝等并发症。目前,国内部分医疗机构采用乳房局部较大范围切除+自体局部组织瓣转移填充+隆乳术,病灶切除和隆乳一次性完成。局部组织瓣一般选择带血管蒂的组织,局部血运必须良好。如创面位于外侧,可转移腋脂肪及背阔肌前缘的组织瓣;如创面位于内侧,则可转移乳内侧皮下组织瓣;若创面位于乳晕下方,则可转移腹壁皮下组织瓣。若需转移的组织瓣较大,有时会导致供区凹陷,则需再分离供区附近的组织来填充、修补,以达到局部均匀对称。由于该方法选用的隆乳材料为患者自体组织,没有过敏、排斥等后顾之忧,且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患者易接受。

适应人群: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及乳腺癌保乳手术,需做局部大范围乳腺切除者

开展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三管齐下:促进银屑病长期缓解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发生于患者皮肤的任何部位。银屑病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和关节病型。银屑病有反复发作、渐进性加重的特点,但银屑病并非不治之症。

目前,医学界对银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不少进展。国内部分医院采用菌苗疗法、紫外线照射、皮肤屏障保护三重疗法治疗银屑病,可达到降低免疫应答,保护皮肤屏障的目的,使病情得到长期缓解。灭活细菌菌苗疗法是根据皮试结果,将使患者产生高反应性的菌苗注入皮内,通过少量、多次、浓度逐步递增的方法使患者对病原体产生耐受,使患者病情得到长期稳定,减少复发。联合应用窄波紫外线、大功率的UVA1紫外线对患者进行全身与局部照射治疗,“皮肤屏障保护剂”外搽,以及浴疗,可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使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长期处于正常状态。

(郑 捷)

开展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精密附着体义齿:装假牙有了新方法

牙列缺损不仅影响正常咀嚼功能,还严重影响美观和生活质量,必须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传统的可摘局部义齿存在舒适度差、不美观、摘戴繁琐、恢复功能有限等缺点。尤其是末端没有余牙的牙列缺损患者,由于其没有可以固定假牙的牙齿,医生只能把固定假牙用的“钩子”“横穿”上腭,固定到另一面的牙齿上。患者常会感到口腔不适、舌头活动受影响、恶心等。

如今,一种牙列缺损修复新技术——精密附着体义齿诞生了。这是一种固定-可摘联合式义齿,适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前面提到的末端无余牙的牙列缺损。附着体义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固定部分,固定于一侧基牙上;另一部分为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连接。这两部分吻合后,可为义齿提供稳定与支持。

相对传统的活动义齿,精密附着体义齿具有很多优点:体积精巧、舒适性佳、异物感小;能很好地恢复牙列形态和功能;有良好的美学效果,没有暴露的金属卡环;固位稳定性好,坚固耐用;对基牙无侧向力,保证了周围组织的健康;可自行摘戴,使用方便。精密附着体义齿的种类多种多样。从材料上分,有金合金、铂金合金、纯钛、钛合金、钴铬金属等。从结构上分,有栓体栓道式、锁式、按扣式、磁性式等。

(俞懿强、邹德荣)

自体组织 篇4

骨增量术有牙槽嵴牵张成骨、onlay植骨、inlay植骨、引导性骨再生技术、骨劈开等。植骨材料可来源于口内、口外及骨替代品。尽管骨替代品有一定优点, 但自体骨移植是骨移植金标准。相对于口外骨源来说, 口内骨源手术入路方便并且可靠, 不需二处手术位点, 利于患者和术者操作。

本研究对烟台市口腔医院种植中心行种植术区onlay植骨骨增量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观察骨增量术区及供骨位点软组织愈合状况。

1 材料和方法

1.1 纳入标准

部分牙缺失需行种植术, 种植术区骨量不足需行onlay植骨骨增量患者。

1.2 排除标准

吸烟患者每天多于10支, 严重的肾脏肝脏疾病, 头颈部放疗史, 手术期间服用化疗药物者;无法控制的糖尿病, 剩余牙活动性牙周炎, 口腔黏膜疾病, 口腔卫生保健差者;不合作的患者;其他与手术相违背的疾病患者。

1.3 临床资料

28例患者均来自于山东烟台市口腔医院种植门诊。男性17例, 女性11例。术前诊断前牙种植术区牙槽骨骨量不足, 拟行种植术前骨增量。

1.4 手术过程

采用口内手术进路。取骨术区阿替卡因局麻下颏部及第三磨牙区, 超声骨刀、环钻或球钻取骨, 修整块状骨使其与受区骨面贴合。先在受骨区骨面使用球钻或枪钻钻数个小孔, 使其深部骨髓内血液溢出, 将骨块骨髓面与受骨区面相对, 植入缺损区, 使用钛螺钉旋紧加压固定, 在骨块与受骨区间隙内填塞Bio-oss骨粉, 覆盖自体血制备的PRF膜, 覆盖Bio-guid胶原膜。创口减张缝合 (图1~5) 。创口愈合期间不戴用任何义齿。6个月后进行种植手术。

2 结果

水平骨增量16例, 垂直骨增量9例, 水平+垂直骨增量3例, 共28例。口内供骨位点颏部所占比例较高, 其次为磨牙后区。口内供骨位点并发症:颏部麻木1例, 1个月后症状缓解 (表1) ;张口受限2例, 10 d后症状缓解。骨增量术区并发症 (表2) :创口裂开者发生率最高其次骨暴露 (图6) 。创口裂开者术区进行消毒, 骨面暴露者放置碘仿纱条 (图7) 。术区感染者消毒清创, 引流条引流。骨移植失败者取出移植骨块彻底清创。

3 讨论

3.1 骨增量延期种植

骨增量术可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 本研究中均采用延期种植术。种植术前行骨增量主要是允许血管再生, 移植骨块的改建和新骨形成。块状骨愈合机制为“爬行替代”[1], 块状骨移植同期种植不会促进修复过程[2]。蒋立坚[3]认为HBO加快移植骨与受植骨的结合并促进骨结合。块状骨移植同期行种植术也会发生骨结合, 但延期种植种植体稳定性和骨结合更佳[4]。

3.2 单独植骨与GBR结合促进成骨

本研究所有骨增量均采用自体块状骨移植与GBR相结合促进成骨。周磊等[5]认为GBR技术能够弥补自体骨吸收过快及骨量不足, 且自体块状骨利于塑形及加速成骨, 自体骨+GBR技术骨增量效果优于单纯自体骨移植。

3.3 超声骨刀的应用

超声骨刀取骨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在口腔颌面部应用有一定优势: (1) 振动频率小减少骨量丧失, 不损伤软组织, 提高手术安全性; (2) 切割产热少, 冷水喷雾降温, 不会导致骨坏死; (3) 切割时无震动, 刀柄握持力轻, 可控性强, 切割精度高, 创口清晰, 切口整齐; (4) 震动和噪音小, 减少患者恐惧[6]。

3.4 口内取骨优势

本研究所有术者均为口内取骨, 主要为颏部和磨牙区取骨。口内膜状骨吸收率较少, 能促进血运重建, 易与受植区很好结合。操作位点都位于口内, 手术入路方便可靠, 不需二处手术位点。口内较口外取骨明显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减少术后并发症, 不影响患者运动能力, 不会形成皮肤瘢痕。

颏联合区:颏部骨组织主要由皮质骨组成, 体积丧失较小, 血运重建快, 愈合时间快。颏部生物机械性能类似于颌面部的其他骨组织, 促进受植骨区与游离块状骨更好的合并。

磨牙区及下颌体部取骨:下颌第三磨牙拔出时可从外斜线及升支获得一定量骨块[7], 避免二次创口, 较颏部取骨术后并发症少。下颌支取骨厚度可达4mm, 适于中度-重度骨缺损及刃状牙槽嵴需行骨增量以获得一定骨宽度者[8]。

上颌结节:上颌结节被认为是骨祖细胞的来源[9]。上颌结节作为IV类骨质可用于上颌后部水平骨缺损或前部颌骨区域1~2 cm骨增量[10]。

前鼻棘:上颌前牙区种植术常伴唇腭侧局部骨缺损, 导致种植体螺纹暴露, 从梨状孔和前鼻棘周围取骨, 可获得0.25~0.5 ml骨量。术后鼻唇角, 鼻尖的深度无明显改变, 不影响鼻的美观效果[11]。

3.5 口内供骨位点并发症

口内供骨较口外供骨位点术后并发症少。本研究供骨位点及骨增量术区并发症低于其他文献中发生率, 可能与样本数量小或使用超声骨刀有关。

颏联合区域并发症有下颌切牙、颏部、下唇感觉异常、颏部骨缺损和根尖周病。Cordaro[12]长期随访研究下颌体/下颌支和颏部取骨后并发症, 发现下颌升支取骨术后患者出现明显咀嚼和张口困难, 大部分颏部取骨患者出现明显颏部和下唇感觉障碍, 小部分患者出现升支感觉异常。升支部有大量致密骨和骨皮质, 并且并发症较少[13]。

颏部取骨的安全区域, 亚洲人下颌管下缘距下颌骨下缘距离约为9.86 mm, 取骨深度应止于松质骨内2~3 mm, 松质骨深度越大发生神经症状的概率越大, 建议从距颏孔5 mm处开始取骨, 自体骨结合骨替代品进行骨增量[14]。Devorah Schwartz-Arad[15]通过口内及组织学检查认为口内骨可以作为二次取骨的优质骨。

3.6 受植区并发症

骨增量术区早期愈合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文献报道不同, 但创口裂开和骨块暴露发生率较高, 本研究结果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40%的创口裂开可导致部分或全部移植骨的丧失。移植骨块的暴露主要是龈瓣没有无张力关闭[2], 骨块接触到口腔环境易造成植骨术区感染;在供骨位点进行操作时, 唾液污染或接触到有菌物品容易导致植骨区域感染。为防止感染发生, 术前服用抗菌药物及术后抗感染是必需的, 术后保证口腔卫生健康, 不佩戴任何义齿防止对植骨块造成压迫影响骨块的结合。

3.7 并发症防止措施

3.7.1 Bio-Guide膜的使用

游离块状骨与骨粉表面覆盖胶原膜能够防止结缔组织长入到植骨术区, 保证成骨效果。双层胶原膜比单层胶原膜生物降解持续时间长, 屏障作用时间长, 防止软组织长入维持膜的稳定性, 能改善骨块的整合和维持骨块体积[16]。Kim[17]在兔颅骨上骨移植使用双层胶原膜覆盖, 组织形态学显示移植骨块较单层膜和不使用膜的骨吸收明显减少, 提高骨增量技术的有效性。Kozlovsky[18]的鼠实验也证实双层膜使用的优势。

3.7.2 切口

Adeyemo[19]在山羊的动物实验中发现受植区域骨膜切开后常伴结缔组织浸润和移植骨吸收, 认为保护移植骨块和受植区骨膜完整性非常重要。因此游离骨块必须稳固的固定在受植区域, 尽量减小对骨膜的创伤, 保护骨膜完整性。

4 结论

口内块状骨移植对种植术区骨增量是较好的供骨来源, 能够获得较好的骨增量结果。通过使用超声骨刀等预防措施可将受骨区和供骨区的并发症减少到最小。本研究仅对骨增量早期进行研究, 并没有长期随访骨增量的结果及种植术结果, 以后将进一步对此进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种植术区自体骨骨增量术后软组织愈合状况。方法:28例种植术区骨量不足, 于口内取骨行种植术区骨增量术, 记录供骨位点及种植术区骨植入后愈合状况。结果:颏部 (67.86%) 是口内常用供骨位点, 其次为磨牙后区 (32.14%) 。骨增量术区并发症以创口裂开发生率最高 (35.71%) 。供骨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74%, 较轻微, 均自行恢复。结论:口内取骨是较好的供骨来源, 应注意预防并发症。

自体脂肪移植是怎么回事呢 篇5

自体脂肪丰唇就是从人体自身某些部位吸取多余的皮下脂肪细胞,然后经过吸出的混合物经净化处理、注入药物得到复合脂肪颗粒,选择完整的颗粒脂肪细胞通过注射的方式再移植到自己需要进行脂肪填充的部位,这是在脂肪抽吸术基础上完成的一项手术。

为了保证注入脂肪的成活率,所以一次不能过多注射。为注入的脂肪需要周边组织渗入其中提供营养,一次注射过多会导致不成活液化,那样会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一般一次注射就可以达到很好的丰唇效果的,但是少数情况或者不愿意在恢复期唇部显得很厚的人,可能需要一次以上注射。

自体脂肪丰唇是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丰唇方式,它是从受术人自身提取脂肪,然后注射到唇部,这样就可以达到丰唇效果了。由于自体脂肪丰唇具有损伤小、不留痕迹、无排斥等优点,注射轻便等优点,因此,其维持时间是非常长的。自体脂肪丰唇从理论上来说保持时间是非常长的,但是具体能维持多久还是要受到爱美人士体质,以及技术水平而影响。

自体组织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在2008年4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18例, 其中, 男12例, 占67%, 女6例, 占33%;患者年龄最小的46周岁, 最大的65周岁, 平均 (70.26±4.37) 周岁;左肺下叶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3例, 占17%, 右肺下叶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1例, 占6%, 左全肺切除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8例, 占44%, 右全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6例, 占33%;18例患者均没有相关的手术禁忌症。

1.2 治疗方法

18例患者中, 采用带蒂大网膜修补治疗5例, 带蒂肌肉修补治疗11例, 带蒂心包修补治疗2例。

1.2.1 带蒂肌肉修补手术

本次研究中, 采用带蒂肌肉修补治疗的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有11例, 其中胸大肌修补治疗7例, 前锯肌修补治疗4例。实施带蒂肌肉修补手术时, 患者取侧卧位, 消毒处理之后在术前选定的部位切开皮肤, 清除残端坏死组织, 对胸腔进行消毒、清洗, 之后游离带蒂肌瓣, 修补残腔, 然后采用丝线加固, 分别在皮下、腔内留置引流管1枚, 止血后缝合切口。

1.2.2 带蒂心包修补手术

患者取侧卧位, 常规消毒处理之后, 切开皮肤, 清洗胸膜腔并严格消毒, 之后游离带蒂心包, 修补残端, 在残腔留置引流管1枚, 止血后缝合切口。

1.2.3 带蒂大网膜修补手术

患者取侧卧位, 常规消毒处理之后切开皮肤, 对胸膜腔进行清洗和消毒, 之后游离带蒂大网膜, 修补残端, 在腹壁留置引流管2枚, 在残腔留置引流管1枚, 止血后缝合关胸。

1.2.4 分析指标

采用回顾分析法, 总结1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并对跟踪随访1年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观察患者出院后的预后恢复情况, 观察患者出院后是否发生其他并发症, 是否复发支气管胸膜瘘。

2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15 d, 平均拔管时间为26 d, 经过自体带蒂组织修补治疗, 18例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全部成功治愈, 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跟踪随访1年, 18例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均比较良好, 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且全部没有复发支气管胸膜瘘。

3讨论

肺切除术后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十分复杂, 其中, 支气管胸膜瘘是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 支气管胸膜瘘多发生于患者接受肺切除术后的15 d之内, 也有一些患者在接受肺切除术几年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水平的增强,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在临床上已经十分少见, 但是, 由于支气管胸膜瘘的死亡率较高, 必须要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患者在肺切除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原因多种多样, 支气管癌残留、支气管缺血、支气管缝合不当、感染、营养不良等因素都可以导致患者在接受肺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2]。有关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在接受肺切除手术时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疗感染, 或者对感染的治疗不彻底, 都会引起支气管胸膜瘘[3]。也有学者指出, 患者在接受肺切除手术后, 肺部存在炎症, 再加上支气管残端受到脓液的浸泡, 致使残端不能及时愈合, 是导致支气管胸膜瘘的一个重要原因[4]。由此可见, 要预防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 应该及时治疗肺部感染, 合理留置引流管, 确保引流管畅通, 并及时清除脓液, 对胸腔进行清洗和消毒, 进而防止患者发生支气管胸膜瘘。

有资料显示, 肺结核患者在接受肺部切除手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概率高于其他肺病患者[5], 所以, 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时, 首先应该采取抗结核治疗, 确保患者的支气管黏膜不再发生病变, 之后再采取手术治疗,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国外的一些学者指出, 肺切除手术后, 使用支气管闭合器的患者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概率较低, 而手工缝合支气管的患者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概率较高[6], 这是因为支气管闭合器的闭合效果较好, 而手工缝合支气管严密性较差, 因此在肺切除手术之后, 应该尽量使用支气管闭合器, 避免手工缝合支气管, 另外, 在游离支气管时, 应该尽量不采用电刀, 防止灼伤患者支气管。

目前, 自体带蒂组织修补手术是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常见方法, 在进行修补手术之前, 应该先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胸膜腔感染情况, 对于一些急性的患者, 应该及时进行处理和治疗, 对于一些慢性的患者, 应该在术前为患者提高营养摄入, 治疗肺部感染, 之后再进行修补手术。

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方法有很多, 除了自体带蒂组织修补治疗以外, 还包括支气管镜治疗、保守治疗、重新缝合治疗、胸壁成形术治疗等方法。由于患者在肺切除手术后胸膜腔内具有炎症, 残端愈合能力较差, 不推荐使用重新缝合治疗方法。另一方面, 由于胸腔成形治疗时需要切除肋骨, 造成胸壁塌陷, 因此在可以采取其他方法治疗时, 应尽量不使用胸腔成形治疗方法。本次研究中, 18例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均采用自体带蒂组织修补治疗, 经过治疗后, 18例患者全部成功治愈, 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跟踪随访1年, 18例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均比较良好, 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且全部没有复发支气管胸膜瘘, 证实自体带蒂组织修补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以后将会有更好的方法治疗支气管胸膜瘘, 治疗效果也将更加良好, 相信只要广大医疗工作者们一起努力, 各种疾病的治疗手段势必会不断提高, 进而为更多的家庭送去欢笑。

摘要:目的 分析自体带蒂组织修补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 选取本院在2008年4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18例, 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随访结果。结果 18例患者全部成功治愈, 跟踪随访1年, 18例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均比较良好, 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且没有复发支气管胸膜瘘。结论 自体带蒂组织修补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带蒂组织,肺切除术,支气管胸膜瘘,修补

参考文献

[1]李洋, 关亚欣, 李长远.带蒂胸大肌瓣移植术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山东医药, 2008, 48 (18) :85-85.

[2]王大力, 程贵余, 孙克林.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处理及预防.中华外科杂志, 2008, 12 (03) :193-195.

[3]陈舒晨, 林若柏, 康明强, 等.肺癌行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10例分析.中国肿瘤临床, 2009, 36 (08) :202-204.

[4]李洋, 崔永生, 闻国强, 等.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断.山东医药, 2010, 50 (26) :65-66.

[5]韦恺.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诊治体会.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 31 (06) :1013-1014.

自体组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存在深部组织暴露创面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中女10例, 男30例;患者年龄7~75 (42.3±1.6) 岁;创面出现时间1d~4个月, 平均0.7±0.2个月;烧伤致伤患者11例, 腐蚀品灼伤致伤患者13例, 烫伤致伤患者16例;治疗组中女8例, 男32例;患者年龄6~77 (42.2±1.7) 岁;创面出现时间1d~3个月, 平均0.6±0.2个月;烧伤致伤患者10例, 腐蚀品灼伤致伤患者13例, 烫伤致伤患者17例。两组性别、年龄及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经均衡性检验,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常规二期植皮修复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 创伤后对有深部组织暴露创面进行一般换药, 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覆盖肌腱、骨等深部组织后, 在肉芽组织上面游离植皮;采用皮耐克与自体断层皮复合修复方式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 手术操作共分二次进行, 第一次对深部组织 (如:肌腱、骨等) 外露的创面进行彻底的清创、止血处理, 植入皮耐克, 使硅胶面向外, 与创缘缝合, 打纱包实施加压力包扎。第二次手术:在2~3个星期后揭开硅胶膜, 创面肉芽样组织生长良好, 确定已经覆盖了外露的深部组织, 取自体断层皮植入创面, 缝合, 包扎, 7~10d之后可以揭开敷料, 皮片成活[1]。

1.3 疗效标准

治愈:创面区域的皮片颜色为鲜红或暗红色, 弹性较为柔软, 没有疼痛、肿胀等症状存在, 创伤部位外观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创面区域的皮片颜色基本转为鲜红或暗红色, 弹性较软, 疼痛、肿胀程度明显减轻, 创伤部位外观和功能有显著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和临床治愈所述的标准[2]。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 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 并用±s的形式表示, 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应用皮瓣与自体断层皮复合修复联合方式治疗的治疗组40例有深部组织外露创口, 骨、肌腱外露后使用此法, 创面植皮全部成活, 跟踪随访2~3年, 植皮区光滑平整, 皮肤的弹性较好, 挛缩程度轻, 色素沉着不明显, 瘢痕增生不明显。受区功能恢复满意。两组疗效比较详见附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 皮瓣修复手术是修复有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有效方法, 但常破坏供区组织, 创伤大, 操作复杂, 成活风险大, 修复后皮瓣臃肿, 功能部位运动﹑感觉欠佳等不足, 往往在功能及外观上达不到理想的要求。 (2) 二期植皮修复手术常因治疗时间长, 容易出现创面感染, 广泛瘢痕形成, 修复后创面收缩导致功能和外观相对较差, 甚至因创面感染, 肉芽组织生长不良, 不能有效覆盖深部组织, 最终花了大量时间, 最终仍需采取其它补救方法修复。 (3) 该法手术操作简单, 对患者创伤小, 特别创基条件差或创面周围的皮肤条件及血液供应情况不理想, 或患者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较长时间手术者更加适用。 (4) 该法治疗中的材料 (皮耐克) 为一种新型真皮代用品, 由抗原性极低的无末端胶原蛋白海绵和硅胶膜组成的双层结构移植物, 可以诱导创面肉芽样组织生长, 遮盖暴露的骨和肌腱, 再在新生的肉芽组织上植入自体断层皮, 皮片成活率高, 愈后创面收缩, 瘢痕少, 远期观察皮片质量, 弹性较好、耐磨、色素沉着轻微、受伤部位功能和外观的恢复满意[3,4]。

总而言之, 应用皮能快愈敷料加自体断层皮片复合移植术, 是一种修复有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先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合并其它器官严重外伤及老年体弱不能耐受复杂手术的患者。

摘要:将我院收治的80例存在深部组织暴露创面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平均每组40例。采用常规二期植皮修复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皮能快愈敷料与自体断层皮复合修复方式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深部组织暴露创面治疗总有效率 (85%) 明显高于对照组 (55%) 。皮能快愈敷料加自体断层皮片复合移植术是一种修复有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先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皮耐克,自体断层皮,修复,深部组织暴露创面

参考文献

[1]蒋建新.创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 (12) :113-114.

[2]黄少娟, 鲁锦胜.喷雾型抗菌膜促进颌面部缝合患者伤口愈合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 2011, 18 (7B) :165-166.

[3]首家保, 芦慎, 王彤华, 等.皮能快愈敷料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0, 15 (13) :139-140.

自体组织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于2010年8月-2015年8月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60例, 且所有的患者均符合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标准, 均知情同意[4]。其中, 10例进行下颌骨面部缺损修复, 20例进行颧骨面部缺损修复, 10例进行鼻骨面部缺损修复, 10例进行颌骨面部缺损修复, 10例进行上颌骨面部缺损修复。依据诊断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9例, 女11例;年龄14~60岁, 平均 (28.8±10.2) 岁;平均体重 (65.10±4.49) kg, 平均住院天数 (16.87±1.22) d。研究组中男17例, 女13例;年龄15~60岁, 平均 (29.6±10.1) 岁;平均体重 (65.10±4.49) kg, 平均住院天数 (16.87±1.22) d。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实施术后缺损组织修复治疗, 术前进行X线、CT检查, 选择手术进路, 通过医护人员行手法复位恢复患者口腔颌面部缺损结构, 止血满意缝合手术切口。 (2) 研究组在全麻下运用自体组织瓣移植进行术后缺损修复治疗, 根据口腔颌面部修补部位、口腔颌面部面积选择皮瓣, 设计好修复手术运用的组织瓣。同时可以制备合适长度血管蒂, 在自体组织瓣制备成功后即可以吻合血管, 并转移皮瓣来进行修复治疗, 以便可以修复原发灶术后的组织缺损。对于临床口腔内软组织、颌面缺损的患者, 可以选择前臂的自体组织皮瓣;当需修复缺损的直径≥3.0 cm时, 可以选择患者股前自体组织皮瓣或背阔肌皮瓣;对于临床中下颌部缺损修复, 可选择患者的腓骨皮瓣。在临床自体组织瓣移植缺损修复中, 可以根据患者组织缺损区的部位, 选择合适自体组织瓣, 并能够在显微镜的辅助作用下, 应用手术修复缝线将皮瓣组织及受区的相应动脉、静脉血管进行直接缝合。 (3) 两组修复手术后, 应用常规的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消炎药物进行治疗, 并适当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 以预防术后感染, 并对患者术后72 h头部固定制动。同时, 在对患者口腔修复手术后, 为防止口腔伤口感染, 确保手术修复效果, 用3%的双氧水来擦拭患者口腔, 并结合生理盐水进行彻底冲洗, 术后5~7 d可以拔除患者的引流管, 1~2周进行拆线。

1.3评估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临床修复效果进行分析评定, 满意:患者术后修复, 可恢复正常的口腔咬合关系, 且患者张口度正常, 面部外观无瘢痕, X检查对位良好;基本满意:经X检查, 对位良好, 患者面部存在不清晰瘢痕, 张口度不妨碍正常生活;不满意:修复术后患者的口腔咬合对位不严, 影像语言功能。总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修复治疗后1~3个月期间进行随访, 观察分析患者有无颈部血肿、淋巴瘘、涎瘘并发症。

1.4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SPS 20.0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缺损修复效果比较研究组应用自体组织瓣移植进行术后缺损修复其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 研究组总满意率93.3%, 对照组总满意率60.0%, 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于缺损修复术后1~3个月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对照组为33.3%,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讨论

据悉, 临床中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在切除术治疗之后, 易造成患者口腔面部局部的组织缺损, 从而导致患者口腔语言功能障碍, 也会破坏患者外观容, 影响患者生活及心理健康[5]。而在临床手术切除治疗中, 如限制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的切除范围, 则可能会增高临床该肿瘤的复发率, 产生不利影响[6]。临床中人体的口腔颌面部, 是主要的语言、吞咽、咀嚼、呼吸等功能的集中部位, 也是维系患者面容的解剖部位。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后, 对于术后的组织缺损遗留弊端, 不仅会破坏患者口腔颌面部相应的功能, 也会导致患者因面容破坏而影响生存质量。患者术后的缺失修复治疗中, 可以根据切除患者肿瘤原发灶后的缺损范围, 选择患者自体中合适的组织瓣进行修复治疗, 不仅可以有效保证修复手术创面愈合, 还可以使患者口腔进食、语言呼吸功能早日恢复。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2个月进行永久性修复, 过早修复则损伤创面愈合不全, 过晚则不利于患者咀嚼、语言等功能的恢复及患者的心理健康。采用组织瓣进行缺损组织修复, 尽可能地恢复了患者的生理功能, 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患者自体正常组织, 同时大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7]。以往相关研究指出, 临床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缺损组织修复中, 采用临近带蒂皮瓣修复、游离植皮治疗, 不仅修复治疗的时间较长, 且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也较差[8]。近年的文献[9]报道, 运用自体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 其临床中的修复成功率达到95%。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 缺损修复手术的操作简便, 有效改善临床术后缺损修复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中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 研究组总满意率93.3%, 对照组总满意率6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临床口腔颌面部术后的软组织缺损修复中, 可根据缺损修复过程中不同的缺损部位、器官以及缺损形态, 适当选择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 确保该修复手术可以重建患者缺损组织[10]。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疾病治疗中, 多以手术切除为治疗方法, 切除手术后造成的局部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 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对此可应用自体组织瓣移植缺损修复, 效果理想, 提高了术后患者缺损修复手术精度, 满足了微创性和个性化要求, 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本次研究中应用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肿瘤患者术后的组织缺损, 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临床中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的安全, 防止术后癌肿复发[11]。术后72 h是临床自体组织瓣移植缺损修复治疗后的危险过度期, 因此临床中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的患者, 在自体组织移植修复术后, 由于其自体组织瓣均存在着不同程度挛缩, 应在术后鼓励患者能够尽早的进行语言功能锻炼, 这样可以防止因移植的组织挛缩使患者术后张口困难[12,13,14,15,16]。同时, 在缺损修复手术后的3周, 是口腔新舌形成时期, 可以引导患者锻炼鼓腮、伸舌、吹气、面部微笑等动作, 以确保患者术后舌头可以灵活运动, 提升患者语言清晰度。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对其进行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 在缺损移植修复后, 若是患者伤口愈合的较好, 可以鼓励患者能够进行口腔食物咀嚼以及基本吞咽功能的训练, 改善患者缺损修复后的吞咽功能。赵宗川[17]指出组织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关注的难点和重点。梅健等[18]指出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的手术成功率高。同时, 临床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在其自体组织瓣移植缺损修复手术治疗中, 需术前戒烟酒, 正确评价患者的局部改善状况, 规范术后缺损修复手术的操作步骤, 可以防止修复手术中发生血管扭转、痉挛的危害, 并且严密监测患者术后状况, 也有助于降低修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9,20,21]。研究组中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 经自体组织瓣移植缺损修复, 患者随访证实其手术修复后并发症发生率达到16.7%, 对照组中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患者其临床并发症发生率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临床上对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应用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 不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还可使患者缺损得到明显修复, 对术后病情改善发挥积极应用价值, 降低术后缺损修复并发症的发生, 可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自体组织瓣移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 依据治疗修复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外科手术修复方法治疗, 研究组则应用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治疗, 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修复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经临床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后临床总满意率为93.3%, 对照组总满意率6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对照组为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 运用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 不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还可使得患者术后病情改善, 降低术后缺损修复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自体组织 篇9

近年来, 迅速增长的对BMSCs生物学特性的认识, 特别是它的自我更新能力和生成多种细胞系的分化能力, 以及在心肌中的促血管生成活性, 使我们有理由相信, 源自BMSCs的生物工程学人造组织有可能完全符合修复自体损伤心肌的要求[2]。但是源自BMSCs的生物工程学人造组织能否与梗死心肌完全一体化融合, 并且保存其原有的生物学特性仍然缺乏证据, 而这正是进一步实现再生性修复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在本实验研究中, 我们采用将自体BMSCs种植于胶原基质的方法成功构建了三维生物工程学人造组织补片, 并将其移植在大鼠梗死心肌瘢痕组织的表面, 以探索在生物工程学组织移植物中的BMSCs的命运和心肌灌注的演变。

1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使用15只雄性Wister大鼠体重 (450±15) g, 所有动物的喂养方法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实验动物喂养使用指南 (NIH, 1996年修订) 的推荐。所有动物实验均得到北京大学实验动物福利委员会批准。

1.1 动物实验

所有动物手术均在氯胺酮 (60 mg/kg, 腹膜内注射) 和地西泮 (60 mg/kg, 肌肉注射) 全身麻醉下进行。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模型建立采用经左侧开胸, 在左前降支中-远段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结扎的方法, 大鼠骨髓细胞的获取采用经胫骨打孔吸取全骨髓完成。

MI模型建立完成4周后, 存活的大鼠被随机分为两组, 对移植组大鼠 (n=9) 进行心表移植源自自体BMSCs的生物工程学AT补片治疗, 第2次开胸将补片直接置于心肌梗死瘢痕区表面, 以7/0prolene线固定。对照组 (n=6) 只接受伪手术而不作治疗。

所有动物在移植实验2周前和2个月后进行序列99mTc-MIBI SPECT心肌灌注显像, 在研究终点时切取心脏进行组织学分析。

1.2 BMS Cs的体外处理

BMSCs的体外分离扩增遵循之前文献描述的方法[3]。简而言之, 全骨髓细胞悬浮于Iscove改良Dulbecco培养基中 (IMDM, Gibco laboratory, life technologies) , 培养基含有10%胎牛血清 (FBS, Gibco laboratory, life technologies) , 0.1 mmol/Lβ-巯基乙醇 (BME, sigma) , 100 u/mL青霉素, 100μg/m L链霉素。细胞在37℃, 含5%湿润二氧化碳的空气中生长。培养基每3 d更换1次, 非黏附性细胞在更换培养基时被清除, 黏附细胞被培养到2周。这些培养细胞的BMSCs特征先前已被证实, 具有2个BMSCs特有标记物表达, 如文献报道[4], 95%波形蛋白阳性, 95%~100%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

为了在受体心肌中辨认我们的细胞, 在培养的第9天, 对BMSCs进行溴脱氧尿苷标记 (BrdU:BD pharmigen, BD Bioscience) , 培养皿中的最终浓度为10μM并经过24 h的孵育。

1.3 人造组织构建

采用“3D胶原细胞培养系统” (ChemiCon ref:EMC 675) 铸模, 将自体BMSCs种植于Ⅰ型胶原蛋白基质制成三维人造组织补片。150μL冰冷却的含有1×106BMSCs的胶原/细胞混合物被注入一个环状模具, 在向培养皿中加入培养基之前, 混合物被置于37℃30 min以使其凝固。随后注入培养基并在37℃下, 含5%湿润二氧化碳的空气中孵育, 一夜之后更换, 之后每2天更换1次, 2周之后构建成一个环状的生物工程学人造组织补片 (厚1 mm, 宽1mm直径10 mm) , 并用于相应动物的移植实验。

1.4 99mTc-MIBI S P ECT心肌灌注显像

序列99mTc-Sestamibi针孔SPECT显像采用一个装备有3 mm针孔准直仪的常规单头伽马照相机 (DSX, General Electric, USA) , 依据文献描述的方法进行采集[5,6]。大鼠经腹腔注射60 mg/kg戊巴比妥钠镇静, 静脉注射400MBq99m Tc-Sestamibi 60 min后开始图像采集。沿着以心脏为中心的180°环形轨道获取30帧投照影像, (从右前45°到左后45°) 每帧图像采集时间为30 s, 使用参量如下:64×64矩阵, 2.5变焦, (140%±20%) keV能窗, 门控SPECT的心动周期接受窗设定在±20%平均R-R间期, 总采集时间大约20 min。

以重建的左心室非门控短轴断层影像在“牛眼”极坐标图上的投影对心肌灌注进行定量分析。低灌注MI区被定义为那些对99mTc-Sestamibi摄取率低于70%最大像素值的区域, 这相当于比正常成年大鼠心肌Tc-Sestamibi摄取率的节段平均值减低1.5个标准差[6], 计算低灌注MI区占整个左心室壁的百分率。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由QGS软件在99mTc-Sestamibi门控SPECT连续心室短轴显像上自动分析测定。

1.5 组织学分析

在最后一次SPECT图像采集之后, 所有大鼠被注射致死量氯化钾的方式处死。心脏被摘除并在移植的人造组织中部的位置沿心室短轴进行组织切片, 梗死左心室壁的厚度与每平方毫米的毛细血管密度以苏木精-曙红染色5μm厚切片的方式记录, 均值为每只大鼠的5个随机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为了检测移植的BMSCs的增殖与血管生成活性, 冰冻心脏组织切片以BrdU抗体 (Harlan) 和CD31抗体 (Pharmingen) 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并放大40倍拍摄数字照片进行观察。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并以SPSS10.0进行分析, 连续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双侧配对t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选择性冠状动脉结扎造成的死亡率约30%, 移植实验前2周进行的针孔99mTc-Sestamibi SPECT显像显示, 在所有存活的大鼠中, 左心室的前壁-心尖部存在明显的心肌灌注缺陷, 如图1A所示。低灌注MI区占整个左心室壁的10%~35%。低灌注MI区的Tc-Sestamibi摄取率平均值为 (56%±8%) , LVEF平均值为 (49%±8%) 。存活的大鼠被随机分成两组, 两组之间的所有变量值是基本等同的, 详见附表。

A:移植实验前#1;B:移植实验后 (对照组#4) ;C:移植实验后 (移植组#1) ;D:移植实验后 (移植组#7)

A:移植实验后2个月, 移植的人造组织与梗死心肌的融合。HES×4;B:BMSCs (BrdU+细胞的胞核染成棕色) 迁移到梗死心肌瘢痕组织, 抗BrdU免疫染色;×40;C:CD31+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也呈BrdU阳性, 证实了它们源自BMSCs。抗BrdU和抗CD31双免疫染色;×40 (BrdU+BMSCs呈棕色, CD31+内皮细胞呈蓝色)

注:覮两组间配对t检验P值<0.05

人造组织补片移植实验2个月后, 99mTc-Sestamibi SPECT检测到, 移植组大鼠 (n=9) 的心肌灌注有明显改善, 如图1C&D所示, 但对照组 (n=6) 没有显著改善, 如图1B所示。移植组的低灌注MI区占整个左心室壁的百分比明显小于对照组[ (10%±7.1%) vs (20%±12.9%) ;P=0.02) ]。移植组低灌注MI区的99mTc-Sestamibi摄取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 (65%±17%) vs (52%±12%) ;P=0.04]。两组的LVEF平均值差异无显著性, 详见附表。

移植实验2个月后, 组织学分析显示人造组织补片与梗死心肌瘢痕组织完全融合, 见图2A, 移植组左室壁梗死区厚度 (mm) 明显大于对照组[ (1.75±0.24) vs (1.35±0.31) ;P=0.04]。而移植组的每平方毫米的毛细血管密度也显著大于对照组[ (246±76) vs (89±21) ;P=0.01]。

免疫组化分析采用BrdU抗体将细胞核染成棕色的方法, 提示BMSCs在人造组织补片中存活, 其中的一部分细胞表现出了向梗死心肌瘢痕组织的迁移, 见图2B。在人造组织移植物和邻近的梗死心肌瘢痕组织中观察到多种形态的新生血管。使用BrdU抗体和CD31抗体的免疫组化双染色分析显示新生成的毛细血管的确源自人造组织补片中的BMSCs, 见图2C。

3 讨论

心血管组织工程的终极目标是为心肌的修复与再生创造一种可收缩的心肌补片[7],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旨在选择一种理想的细胞用来人工构建有功能心肌组织的研究, 已经涵盖了多种细胞类型, 如胎儿或新生儿心肌细胞[8,9,10], 骨骼肌成肌细胞[11]及胚胎干细胞[12]等, 但至今, 未能发现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方法, 可以构建出能与宿主心肌细胞建立电机械同步, 没有免疫原性、致癌性和伦理方面缺陷[13], 产生收缩力的理想的心肌组织。

BMSCs以其显著的自我更新能力及分化的多潜能性而在组织修复领域表现出很好的前景。近期有证据表明, 移植BMSCs加强了血管生成并参与血管系统的重塑, 更引人注目的是, BMSCs的旁分泌作用可以激活成熟心脏中残留的心肌祖细胞。

用于构建生物工程学人造组织的细胞外基质 (ECM) 为嵌入的细胞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环境, 并提供细胞间生物学信号通道以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代谢。胶原作为一种最简单的生物学ECM材料, 已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细胞培养ECM成分, 且由于其很高的生物相容性而被成功地应用于心肌组织工程。

本研究中, 笔者采用将自体BMSCs种植于胶原基质的方法, 成功地构建了一个三维生物工程学人造组织补片, 并将其移植于大鼠心脏梗死心肌瘢痕区表面。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移植实验2个月后, (1) BMSCs在人造组织补片中存活并向梗死心肌瘢痕组织迁移。 (2) 增强的新血管生成正是源于人造组织补片和邻近的梗死心肌瘢痕组织中的BMSCs。 (3) 99mTc-Sestamibi SPECT显像检测到IM区心肌灌注有明显的改善。 (4) LV功能没有明显的改善。

笔者的发现证明AT的生物工程学的制作过程不会对BMSCs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诸如增殖、分化、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产生影响。AT移植物与瘢痕组织的完全整合可以为梗死的心肌提供补充的血液灌注, 这是改善左室重构进而再生修复所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临床用血管理及自体输血探讨 篇10

1 主要措施

1.1 大力开展自体输血宣传教育

自体输血技术2002年在浙江省宁波市首次运用以来, 市卫生局、市献血办公室领导十分重视和关心, 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成立了以市献血办公室领导为血液质控中心主任, 以市级医院输血科主任为血液质控中心副主任, 在市级医院麻醉科主任支持和配合下, 组织全市二级输血科全体医务人员和医院临床科室, 进行自体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学习, 从血液质量管理角度入手, 最终实现安全输血、科学合理用血。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 利用报刊、电视、电台宣传自体输血相关知识, 专门编印《临床输血知识》、《自体输血指南》、《宁波献血》等宣传小册子, 介绍自体输血技术, 分发给全市二级以上医院, 医院对符合自体输血条件病人发放《输自己的血更安全》、《自体输血宣传手册》等资料, 动员和鼓励病人积极参与自体输血。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 提高市民对自体输血知识的认识。

1.2 建立培训制度, 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技能

及时更新临床医生的输血观念, 将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作为医生继续教育的必备内容, 每年对二级以上医院医务人员进行临床用血知识轮训。经常邀请输血专业、麻醉专业知名专家对医院主管领导、医务科、输血科、麻醉科及临床骨干进行自体输血知识培训。通过举办学习班和以会代训等形式, 对全市8 500多名临床医生进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自体输血在临床应用》、《节约用血技术》等内容培训。另外, 还举办自体输血研讨班、学术沙龙和现场交流会, 促进学习和经验交流, 医务人员对自体输血的态度由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 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得到应用与推广。

1.3 制订自体输血工作目标和医务人员考核制度

根据医院不同等级、临床用血量及手术数量, 对县 (市) 区级以上医院制订出相应自体输血量化目标, 并纳入市卫生局对市级医院和县 (市) 区卫生局的年度考核。各县 (市) 区卫生局又将自体输血工作纳入对辖区医院的综合目标年度考核, 每年组织专家对医院自体输血工作进行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省、市用血管理先进单位的条件之一。同时将自体输血工作开展的好坏作为评价临床、麻醉、输血科医生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 定期对做出显著成绩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1.4 建立通报制度

对各医院自体输血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汇总, 以文件形式定期通报, 及时向市及 (县) 区卫生行政部门通报自体输血进展, 加强医院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竞争意识。

2 成效

通过以上措施, 经过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 广大医务人员共同努力, 取得较好的成绩 (见表1) 。自体输血率和回输血量逐年上升, 开展医院由4家增至31家, 回收机由2台增至24台, 开展病例数由18例增至2 592例, 回输血量由24.2升增至1 284.4升, 自体输血率由0.2%增至5.7%。宁波市8年累计回输血量达5 528.3升 (5.5吨) , 一定程度缓解了临床用血的压力。同时积极开展科研项目,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带动和促进自体输血发展。目前, 宁波市自体输血科研项目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三等奖2项、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宁波市级医学科技计划课题5项, 并成功举办2006-2007年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围产期血液保护与容量治疗新进展学习班, 另外, 出版了《围术期血液保护》、《血液保护学》专著2本, 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注:自体输血率=自体血回输总量/ (自体血回输总量+异体输血总量) ×100%

3 讨论

自体输血的普及, 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输血水平, 其安全性及实用性已获得医学界认可。在我国, 血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伴随突发应急事件的增加和社会老龄化的到来, 使血源供不应求矛盾更加突出, 特别是异体输血导致溶血性反应, 免疫抑制、血源传播性疾病及过敏反应等疾病, 已经使患者和社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因此, 尽可能扩大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范围, 发挥其在血液保护方面作用,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异体输血反应, 保护了患者, 节约了血源[2,3]。自体输血可避免输异体血可能发生的感染性疾病传播, 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等;可避免由红细胞、血小板及蛋白抗原产生的同种免疫反应;可避免免疫作用所致的溶血、发热、过敏或输血相关性移植抗宿主疾病;可杜绝输同种血的差错事故;多次的自体采血, 还可刺激患者骨髓造血功能;为稀有血型患者自身贮存血液, 以备急需;自体输血还可作为大出血患者在同种血到达之前的一种有效维持循环方法等。Gavin J等[4]研究表明, 自体血回输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明显减少异体血的需要量, 同样术中自体血和术后自体血回输都很大程度减少或排除使用异体血[5,6]。

为此, 宁波市自体输血相关工作, 还需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继续加强宣传教育,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 广泛宣传输血的风险性和自体输血的优点, 提高市民自体输血知晓率和接受率;二是做好政府的参谋, 尽快将医保项目支付范围扩大到所有适用自体输血的手术患者;三是加强医院麻醉医生业务学习, 掌握稀释式、回收式、预贮式自体输血的适应证及血液回收机的操作技能, 尽可能地对适宜病人开展自体输血, 医生严格掌握自体输血适应证及禁忌证, 根据病人身体状况、手术类型等, 确定自体输血类型, 制定相应的计划;四是做好病人及家属思想工作, 让病人及家属了解自体输血技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签署自体输血同意书后执行。

参考文献

[1]庄立, 张哲, 黄长顺.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7, 35 (8) :45-46.

[2]夏晓峰, 钱宝华.术中回收式自身输血的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 2008, 21 (4) :310-314.

[3]邓硕曾.血液保护与节约用血[J].中国输血杂志, 2002, 15 (4) :294-298.

[4]Gavin J, Murphy MD, Simon M, 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ofperioperative cell salvage and autotransfusion after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a randomized trial[J].Ann thorac surg, 2004, 77:1 553-1 559.

[5]McGill N, Shaughnessy D, Pickering, et al.Mechanicalmethods of reducing blood transfusionin cardiac surgery: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J].Br Med J, 2002, 325:142.

上一篇:风光互补系统下一篇:无创血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