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音乐的音乐表现力

2024-11-23

钢琴音乐的音乐表现力(精选12篇)

钢琴音乐的音乐表现力 篇1

长期以来, 钢琴教学课堂的改革受多方面的影响, 钢琴的教学课堂与钢琴的演奏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课堂教学效果通过钢琴的演奏呈现, 钢琴演奏的效果好坏又是通过课堂的教学反映的。如今, 随着钢琴教学研究的不断探索, 钢琴教学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 钢琴教学中的表现力方面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 或者说在当今的钢琴教学中忽视了音乐表现力的发展。

一、音乐表现力的三个基本要素

(一) 听觉能力

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音乐的传达是通过声音的方式传播艺术的, 学生们只有熟悉地分辨出音长、音色以及音高, 才能更好的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来提升听觉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自身对掌握各类音乐特征的听觉能力。

在听觉能力方面, 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听得出各类音乐的特征, 而且对于部分音乐作品, 学生还应当听出音哪些作品注重抒情, 哪些作品注重歌唱, 哪些作品在表达情感上注重作品的优美动听以及哪些音乐作品比较活泼、轻巧、奔放等等, 这些都是音乐表现力的基本要素。因此, 老师在教学授课的过程中, 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演奏钢琴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 要教会学生用耳朵去分辨各个音素, 提高对音乐的辨识度和听觉能力。

(二) 知觉能力

音乐表现力中的知觉能力主要体现在演奏者的心理活动。学生在演奏过程中, 要想弹奏好钢琴, 就要对音乐有准确的判断, 对于音乐作品, 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通过专业的音乐知识对音乐的感受。这里我们不妨打个比方, 日常生活中我们去了解一个人, 是通过他的面部特点和表情去感知他的喜怒哀乐。音乐的知觉能力表现也同样如此, 演奏者 (学生) 通过专业的音乐知识去领悟作品中的情绪, 通过钢琴演奏的速度快慢来表现音乐的感情基调, 从而表现整个作品的风格。

(三) 情感能力

音乐的情感能力, 简而言之是音乐的一种审美能力的体现, 它基于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是演奏者 (学生) 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现和能力体现。音乐作品作为一种艺术方式, 它不仅仅包含创作者的情感经历, 而且经典的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世人代代传唱和演奏, 这更加说明了音乐的情感能力在音乐表现力中的重要性。

音乐的情感的表现在钢琴的教学中体现的比较抽象, 往往很多感情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但音乐大师格尔兹认为人类文化是以符号和解释来作为特征的, 音乐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演奏者 (学生) 要结合自己的情感经历和生活体验去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感情, 从而更好的提高钢琴演奏的表现力, 实现利用音乐传递情感和对话。

二、提高音乐表现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 提高音乐表达欲望和信心

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而学生的自信心的建立有能够更好的展现音乐的表现力, 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能够帮助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完美的表达出作品的意境。

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 不仅要教会学生弹奏钢琴的技能, 而且要教会学生控制好弹奏速度和节奏, 只有准确的掌握好弹奏节奏, 才能更好的提高音乐的表现能力。但是, 在舞台表演过程中, 演奏者 (学生) 往往心里压力过大, 太注重舞台表演的成功, 不能够轻松地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奏, 致使听众们不能很好的欣赏音乐作品。那么如何建立起演奏者 (学生) 的表达欲望和信息就成为了钢琴教学中的提升音乐表现力的关键。

首先, 学生在表演之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做到平静地演奏音乐作品。其次, 要做到台风的举止优雅, 即便是要演奏的音乐作品非常熟练, 也要稳中求进, 将作品演绎的更有表现力。最后, 要教会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要胸有成竹, 即便是不熟练的作品, 切忌急于求成。此外, 在钢琴的教学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休息, 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是建立自信心的关键, 从而提高钢琴演奏的表现力。

(二) 准确娴熟的演奏技巧是提升音乐表现力的前提保证

钢琴演奏技巧区别于钢琴演奏表现力, 不是单独存在的, 既是提升音乐表现力的前提保证, 又是完美音乐会的必备条件。钢琴的演奏技巧与钢琴的表现力不可以分开, 任意重技巧轻表现力或者是重表现力轻技巧的方法都是不恰当的。一些人认为, 某些音乐天才亦或具有音乐天赋的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强大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表现力方面是无需担忧的, 只要适时的掌握技巧就可以, 然而, 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应该与音乐演奏技巧的提升同时进行, 自始至终贯穿于全程, 已达到表现力与技巧的完美结合。

在钢琴教学中应当加强学生弹奏钢琴的节奏和速度的掌握, 从而提升音乐表现力。在弹奏钢琴的时候, 学生不仅要掌握弹奏作品时的节奏, 更需要注意的是弹奏作品的速度。节奏和速度在钢琴弹奏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回事, 音乐作品的曲风不同, 在弹奏是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音乐作品的节奏, 弹奏出不同风格和特征的曲目, 因此就要求学生在弹奏的过程中不仅要读懂乐谱, 而且要根据弹奏的速度和节奏, 掌握作品的风格和特征, 从而按照不同的弹奏速度更好的展现作品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张建国, 肖平等著.钢琴基础教学导读[M].上海:上海人民音乐教育出版学社, 2004

[2]邹长海, 周海宏, 李倩.浅析钢琴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和思考[J].聊城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22)

[3]孙岩.小议音乐能力的培养.科学教育研究, 2007 (4)

钢琴音乐的音乐表现力 篇2

和训练

摘要:钢琴演奏活动是一种作曲家与参演者心灵交融和进行合作演绎的音乐形式,演奏者需要对乐曲的主题思想和基本构思在演奏之前进行全面了解,再把自身对乐曲的理解结合起来进行演奏。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钢琴乐曲的相关情感内涵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和感受能力,以便于对乐曲作品的演奏能力能够有更好的提高。本文从音乐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

关键字:培养;钢琴教学;音乐表现力;训练

“乐器之王”作为钢琴在乐器中的称号,与其它乐器相比,在音域、音效和音色中钢琴有很大的优势,受到全世界的喜爱。很大一部分人为了能够达到娱乐和陶冶情操的目的,通常都会想要用钢琴演奏,虽然他们经历一段学习过程,对钢琴的演奏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却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感染力,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演奏前没有真正了解音乐中的情感,使得演奏达不到震撼人心的效果。针对此类情况的频繁出现,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对音乐演奏表现力进行重点培养。

一、音乐表现的因素对钢琴教学过程的影响

1、从老师的方面来讲,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和提高,很多父母为了能够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都送孩子去学习乐器,钢琴凭借自己独特的魅力使得它成为人们丰富精神生活的首选乐器。但是,在钢琴教授过程中,一方面,因为教师短缺,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人们钢琴教学需求得不到满足。在另一方面,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一些钢琴老师的态度极不严肃,教学目标不明确,敷衍对待教学工作,授课过程中没有按照教学要求,缺乏钢琴技术难点、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完善的教学,使得对钢琴的认识以及演奏技巧没能够准确把握,在演奏钢琴的过程中,导致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和情感的表达不到位。

2、从学生的方面来讲,一场成功的钢琴演奏对学生的要求极为严格,要求学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良好的演奏心理、作品的记忆能力、现场的应变能力、作品的情感表现力等。但学生心理素质在日常学习中普遍比较低,因为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有时候会因紧张而不敢上台,最终影响演奏成绩,在演奏过程中缺乏协调,手指僵硬,不仅影响美感表现,同时也使得力度、速度和节奏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一)、培养学生感受音乐

钢琴演奏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可以用来表达钢琴家包含在作品中的思想和感情。使得作曲家广阔的内心世界在旋律中得以体现,这其中包括作曲家期望,情感和向往,以及对世界各地演奏者对作品形成的深刻理解。创新性地展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是演奏者的任务,而在钢琴教学过程中,钢琴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能力,从而能够塑造作品准确的音乐形象。

过去的这种一个人对音乐的敏感是天生的,后天是难以培养的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乐感无非就是对音乐准确领悟。由于不同的条件和原因,人们感受不同,产生不同的音乐高与低之间的碰撞,但要求几乎不可能听到任何音乐的人产生乐感,简直就是纸上谈兵。如果对乐感认知力认识不足,就很难用钢琴演奏进行联想,所以教师必须要对学生音乐敏感度进行培养。

由于每个人喜欢的音乐不同,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因此,有意识地指导和培训,有针对性地听音乐,尤其是关注一些不同表演者对同一作品的看法以及他们各自演奏的方式。例如,肯普夫和施纳贝尔在贝多芬奏鸣曲的过程中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它们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家但因为肯普夫是在努力地阅读、最大限度地挖掘作品的精神内涵、研究乐谱及独特乐思上对音乐语言进行表达,所以肯普夫的演奏的贝多芬,根本不存在灰蒙蒙的阴郁的气氛,或故意制造紧张的气氛,而是简单地表达出对贝多芬内心情感,对“人”的理性精神追求,因此充满了一种独特的美。在施纳贝尔键盘下对贝多芬进行理念反思,他的音乐重大贡献就是释放人们的天性,除了传统音乐的“老相识”,还阐释了艺术中最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个性”,所以比起花哨的技巧,他却崇尚不拘常规,在他的演奏之下慢乐章要比一般演奏家还要慢,而其他人演奏的快板乐章却没有他快,他从来都不会拘于陈规,但经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作曲家乐谱手稿和版本,准确记下节拍和创作意图,从中“唱”出了自己的声音。

总之,对音乐的感受是培养音乐表现力的第一步,这种体会是不可或缺的,虽然有些学生可以记住乐谱上所有的东西,但听起来总是缺点东西,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最卓有成效的方法就是要尽可能多的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多听并且形成自己对音乐的体会。

(二)、培养学生理解音乐文化

学生经过长期的培训,专心致志的在一段时间聆听一种音乐,从而产生一定的音乐敏感度,但是这仅仅是学习的漫长过程的第一步。因为万物的理解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音乐的敏感度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对音乐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因此,在钢琴音乐教学中对学生的敏感度要有针对性进行培训,并且使学生全面了解音乐文化。首先,必须对音乐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人们听到自己的演奏作品或者别人的演奏作品的时候应该对风格特点形成更加理性和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在随后的过程中将进行深入的了解,包括对作曲家创作背景、音乐结构的了解,以便于尽可能的理解作品造型、音乐语言、协调性以及其他方面。而在这种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作曲家,不同风格的音乐学习过程中通过浏览一点历史文化和作曲家简介,能够对每一首乐曲,每一个段落和特性变化可以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就拿巴赫的作品来说,弹奏巴赫作品是大多数学生弹奏的必选作品,而对其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内涵并没有形成深刻的理解。因此,在对巴赫作品弹奏的准备阶段,学生也可以从巴洛克时期整个艺术气氛可以得到一些自己的理解,巴赫对复调处理有自己的音乐研究和方式方法,学生也应该要知道钢琴家如何弹奏巴赫的这些作品。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和比较,教师可以举一个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以世界最有名的钢琴家古尔德、席夫在弹奏巴赫作品为例,可以对他们的基本风格和各自的特点,让学生做一个初步的了解,他们将通过现代的钢琴演奏把真正的巴赫展现出来,同时也把古典钢琴曲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换句话说,钢琴演奏使巴赫有了新的人物特点,新巴赫在人们面前,把之前所有的沉闷,冷漠的形象都打破了。取而代之的巴赫是充满活力的伟大的音乐家,巴赫身上有许多即兴风格等待着学生的挖掘。因此对音乐的理解需要长期培养。“只有理解的事,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弹琴过程中只知道什么地方该强,什么地方该弱,而不仔细全面地去分析作品理解作品,这样的学生将永远是学生”。

(三)、培养学生养成弹奏技能

弹钢琴并非没有技能,相反,对技能的要求非常高,就像在在美术绘画和书法中那样,各种技术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法国杰出女钢琴家玛格丽特·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技巧就是丰富的表情调色板,可供钢琴家根据乐曲风格,根据他的灵感而自由调度。”简单来说,对钢琴演奏能够完全掌握这也是一门技术,学生只有学会了才可以随时使用这种技术。所以说,弹钢琴的方式和手段才是必须具备的技巧,用快速、均匀、光滑、不同强度的方式进行演奏这仅是一个狭隘的方面。当然,由于钢琴演奏非常富有挑战性,既可以以华丽的效果的体现,而且还能够模仿乐器,甚至可以模仿人的声音,以两个角色,多种语音弹奏音乐,也能够达到整体效果的和谐和协调。因此,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作品的内容,良好的钢琴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两个是密切相关的,同时它们相辅相成。

尤其是教钢琴的过程中,给学生建立扎实的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在一般情况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钢琴技术技能训练:

1.手指的功能,主要是对手指的灵活运用和控制,而且又能保证各手指的独立性。其中包括手指可以自由进行连奏,断奏,并充分发挥手指的灵活性,可以迅速、均匀、准确地弹奏,并根据各种音调变化可以自由发挥。

2.“全身弹奏法”的培养与使用。必须加强对手腕和手臂培训,使肩部的主要力量从大小臂,手腕传递到手指并且能够准确掌握这一技能,能够让学生在弹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全身的细胞都在运动,从而减轻手指的压力。

3、对弹奏八度及和弦的能力进行训练。固定音型反复、快速的同音反复、双手同向或反向、单手的音阶琶音等等都八度训练主要项目。学生在弹奏的过程中,连续性,反弹性,柔软,歌唱,就是为了最终的出色发挥所掌握的不同方法。和弦重点主要有瞬时的、厚重的、韧性的、轻快的方式等等。指尖位置和灵活性以及手腕的控制,指掌关节的支持,肩膀和手臂力量下放和放松等都是训练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三、结语

师范学校在教授钢琴的过程中,不仅教师要教授学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在弹奏过程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对钢琴音乐文化有一个认知能力即在音乐作品中表现情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把握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最终通过音乐达到修身养性和娱乐的双重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钢琴学习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法,把钢琴乐曲的音乐美、旋律美和意境美挖掘出来,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能够学会富有情感的演绎一部音乐作品,而不是毫无情感的弹奏,善于把自己对每一部作品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去,不断改进演绎作品的能力,使作品富有生命力,最终实现弹奏作品与表达情感的有机结合。

钢琴音乐的音乐表现力 篇3

关键词:钢琴教学 音乐表现力 培养

学生掌握了熟练的钢琴演奏技巧才能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而钢琴技巧是演奏者达到演奏目的的一种主要手段。演奏者若要让作品更具生命力,就必须要有扎实的功底,由此可见,音乐表现力是建立在钢琴弹奏技巧之上的。

一、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意义

钢琴教学过程中,钢琴的弹奏技术固然重要,但是,随着对钢琴教学的不断改善与研究,钢琴教育者应该明确音乐内容的表现是目的,而弹奏技術只是过程中的手段。直观来看,让学生掌握钢琴弹奏技术其目的是希望能将音乐的内容更好的体现出来,因此,钢琴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钢琴弹奏技能,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在弹奏过程中加强音乐表现力。

刚涉及到钢琴专业的学生,有些基础很差,或者说没有钢琴基础的,怎么会具备这种“音乐表现力”。基于这种情况,一般教学模式是从基础弹奏技能开始传授,例如:练习一下简单的曲目,将基本的弹奏技巧进行实践,手指相对灵活之后再进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这样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现象,学生一旦养成了单纯用手指弹奏的习惯,而不投入对作品的感受与体验,久而久之,即使想改都很难。因此,从教学的最初阶段开始,将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与训练当作重点教学内容,而且这些理念要贯穿到钢琴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二、钢琴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对策

1.内心歌唱性的培养

所谓内心歌唱的培养,是以内心的感受、感情为基础,再以弹奏的形式在琴键上唱出来,直观来看就是用心去歌唱。只有用心去将一首歌或者一首曲诠释出来,才能推动钢琴的演奏,才能保持演奏过程中声情并茂。因此,在钢琴弹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的歌唱来推动钢琴弹奏。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心歌唱感觉,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弹唱结合。首先,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入手,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演唱,并在演唱的过程中进行感悟。例如:声乐、钢琴等等中外优秀的作品都可以。然后,教师才能让学生开始弹奏练习,尤其是要注重边弹边唱的练习。学生一旦掌握了歌唱的旋律,才能进一步在弹奏过程中将这种旋律表达出来,若是有一定的弹奏技巧、合理运用踏板等等,这样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便能自然的流露出来。

2.丰富音乐内涵

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有关钢琴的欣赏活动,而这些活动要精心组织,才能对每一位学生的音乐内涵进行充分与丰富。首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性指导欣赏一些国内外的经典作品。针对不同的阶段需要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或者亲身观看音乐会等等方式。相关作品需要涉及到小提琴演奏、钢琴演奏等等,另外,也可以欣赏歌剧、舞剧、交响乐等等其它音乐作品。现场感受音乐,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表演者音乐表现能力的流露过程,学生在长期的熏陶下,能潜默移化的对学生音乐内涵进行丰富。二是,教师可以推荐学生欣赏一些与钢琴有关或者与钢琴家背景有关的一些影片,很多电影里面都会涉及到经典的钢琴曲。例如:《雏菊》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当影片的第三个主人公杀手朴义登场的时候,作曲家为他选择了一段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六月船歌》。这段钢琴曲的旋律在迷茫与旋律之间徘徊,从这段曲子可以充分感受到电影主人公的悲剧历程。通过欣赏电影的同时感受钢琴曲,能让学生直观欣赏的理解音乐,进而加深对音乐表现力的理解。

3.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钢琴演奏是一门表演艺术,需要演奏者充分利用钢琴并以音乐的语言来将作品的思想感情与对应的音乐形象表达出来。每一首曲子,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都给予了深刻而广阔的内心世界,其中涉及到作者的情感、向往、意愿等等,而钢琴演奏者的任务是创造性地再现作曲家的意图。

4.对作品风格准确的把握和表现能力

当一名钢琴表演者逐渐开始拥有自身独特的风格时,则表明了思想艺术趋向于成熟的标志,同时还能衡量他们的审美价值。从西洋音乐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其实就是一部音乐风格演变历史。如古典音乐结果对称均衡,而浪漫主义则注重情感,而结构方面比较自由,强调个人主观意识,充分体现其民族特点。

三、结语

总之,若要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要坚持循循渐进的方式,慢慢积累以实现质的爆发。要想达到提高音乐表现能力的目标,教师与学生都要共同的努力,细心交流,进而共同提高钢琴演奏水平。每一名成功的钢琴演奏家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艺术,坚持为广大观众树立一个良好的音乐形象。

参考文献:

[1]杭丽华.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07).

钢琴音乐的音乐表现力 篇4

一、钢琴教学发展的主要现状

(一)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不扎实

在钢琴教学中,演奏水平的高低与音乐基础知识的扎实度密不可分,特别是学生对乐谱的认识,演奏的手法和手型的训练等等,这些基础性知识直接关系到钢琴演奏的效果。在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偏重于弹奏的速度,对钢琴指法要求过于严格,违背了钢琴教学的初衷。学生在学习钢琴演奏时,不仅要掌握演奏技巧,还需要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充分表现出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钢琴艺术的热爱,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音乐表达欲望信心较为缺乏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如果想要演奏出悦耳动听的音乐,不仅要控制好弹奏的速度,还需要对有感情的表现音乐,这样才能充分的表达出音乐作品中的情感,特别是在登台表演时,很多学生由于紧张,心理压力较大,一直绷着弦将音乐作品演奏完毕,却忽视音乐作品本身的表现力,使得台下观众对钢琴作品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由此可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充分展现音乐的表现力是多么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进行钢琴演奏之前教会学生调整好情绪,平静下来之后注意台上的举止动作,从容淡定的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奏。

(三)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较欠缺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素养与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有着紧密联系,教师不仅需要用扎实的理论知识来教导学生,还需要给学生传授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走入钢琴的世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钢琴演奏,舞蹈创造等加以指导,让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不断进步。这就要求教师的专业素养过硬,学会在实践中汲取经验,利用课余时间多上网学习,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表达出音乐的表现力,真正的提升音乐素养。

二、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一)强化技巧训练

在钢琴教学中,扎实的基本功是学生开展演奏的第一要务,只有扎实的掌握钢琴技巧,才能更好的进行钢琴演奏,提高对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在演奏过程中,反复练习曲调是重点也是难点,这部分不仅在训练学生的听力,还在锻炼学生的多声部,进行更深层次的去感受钢琴作品中的意境。当然,教师还需要多鼓励学生对中外钢琴曲加以反复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作品的艺术性,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重视听力训练

钢琴演奏过程中,对学生的听力要求较高,通过听力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听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对钢琴的音色和音质有准确的辨别力,对旋律感和节奏感有更深的把握,进而培养学生在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目标。听力训练重点在于让学生去认真的听,集中精力的去听,培养学生用耳朵去练琴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去聆听钢琴曲中的节奏感和主旋律是否与作曲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表达的意境是否是正确的。

(三)培养演奏素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备的,不可忽视心理素质对演奏的影响。在大型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是演奏成功的必备要素,二者缺一不可。心理素质对钢琴演奏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性格,性格较为内向的人会在演奏过程中紧张,害怕演奏出问题,只顾着演奏过程中的指法却忽视对钢琴情感的表达,严重影响演奏的质量;第二是情绪,演奏者的情绪很容易影响演奏者的表演,当心理产生很大情绪时,很难圆满的完成演奏任务。由此可见,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在开展钢琴教学时,就需要培养好学生的心理素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这样才能从容的对待各种钢琴演奏活动,更好的表达出音乐表现力。

(四)谨记音乐专业术语

钢琴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时,对音乐专业术语的识记是不可忽视的,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是自身的魅力,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按照乐曲的句子去练习,着重把握音乐节拍,用心去体验作品的意境和特点,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去思索,真正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成为一名成功的钢琴演奏家。将作品中的音乐术语牢记住,避免在演奏过程中出现忘词的现象,以保证演奏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钢琴演奏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教师要想学生可以更好的展现艺术魅力,就需要从钢琴演奏的技巧抓起训练,重点培训学生的听力和心理素养,避免在演奏过程中出错。此外,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也很重要,让学生更好的领悟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将音乐表现力作为钢琴教学的核心内容,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培养出赋予音乐魅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霍树霞.钢琴教学中的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研究[J].大众文艺,2015(24).

[2]刘春序.刍议大学钢琴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J].黄河之声,2015(08).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案) 篇5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聆听《c小调练习曲》和《#C小调圆舞曲》,感受、体验音乐情绪,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3、在感受、理解音乐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肖邦及其艺术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C小调练习曲》,在音乐中感受肖邦从指间流露出的一泻千里的激情,深刻体会肖邦的爱国热情;通过聆听《#c小调圆舞曲》,感受肖邦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重难点:

重点深入地欣赏《c小调练习曲》,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播放《不能说的秘密》中“斗琴”片段)

周杰伦在这部自导自演的影片中展示了他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而“斗琴大赛”中出现的三首曲目中有两首是肖邦的作品,第一首是肖邦的黑键练习曲,第二首是《#C小调圆舞曲》,但影片并未完全抄袭经典,而是精心改编,令人耳目一新。自幼学习钢琴的周杰伦也有他的偶像,那就是被誉为“钢琴诗人”的波兰音乐家肖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肖邦的钢琴音乐。

二、新课教学:

1、初次聆听《C小调练习曲》(PPT1 — 播放音频)

A、问:刚才我们完整地欣赏了乐曲,音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听了心潮澎湃、很激动。)

B、问:为什么会觉得激动呢?(速度极快、力度极强)

C、问:是种什么样的激动?快乐的?振奋人心的激动吗?(不是,愤怒的、痛苦的)D、问:是什么让你觉得音乐是表达愤怒、痛苦,而不是快乐、兴奋的激动?(旋律一直向下走)

E、师:对,在第一课学习音乐要素时我们就已了解到,旋律的走向和音乐情感的表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旋律呈向上发展的趋势时,通常给人一种积极、乐观的印象,而旋律线的持续下行会让人觉得压抑、难过。在这首乐曲中用了极快的速度、极强的力度再加上旋律线的持续下行就表达出一种愤怒、悲痛的强烈情感。

F、问:肖邦因在他的音乐里时常流露出一种细腻、柔美、诗意的意境,令人陶醉,因此被称为“钢琴诗人”,究竟是什么使得一首练习曲会具有如此强烈地情感呢?在音乐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2、创作背景及肖邦:(PPT2 — 波兰地图)

从这张东欧版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波兰的北方是强大的沙俄帝国、西边是极富野心的普鲁士帝国、下面同样是强大的奥匈帝国。被诸多强邻包围的波兰在历史上曾数次亡国,可谓多灾多难。

1772年5月,俄、普、奥三国在彼得堡签署下第一次瓜分波兰的条约。波兰丧失了约35%的领土和33%的人口。

1793年1月,俄、普在彼得堡签订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定,波兰成为仅剩领土20万平方公里,人口400万的小国,成为沙俄的傀儡国。

1795年1月,俄、奥签订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协定,10月,普鲁土也在协定上签署。至此,沙俄夺占了波兰62%的领土,共约46万多平方公里;普鲁士夺占约20%,共约14.11万平方公里;奥地利夺占约18%,共约12.18万平方公里。波兰灭亡了!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国家从此从欧洲版图上消失了长达123年之久。

当波兰灭亡的消息传到首都华沙,一位青年音乐家带着一杯祖国的泥土永远地离开了祖国,再也没有回来。从此只能在音乐中寄托对祖国的怀念和热爱,他将波兰民间音乐的精髓融入钢琴作品之中,赋予它们新的内涵。他就是------肖邦!(PPT3 — 肖邦简介)

离开祖国的肖邦时刻关心着波兰革命的事态发展,当他在欧洲巡演时,传来华沙起义失败而陷于帝俄之手的消息。这使他感到十分震惊和强烈的愤怒。就是在这种心情的支配下,肖邦创作出《C小调练习曲》。”

《c 们又把这首练习曲称为《革命练习曲》。

3、分段赏析《C小调练习曲》

让我们回到作品中,看看作曲家是怎样在音乐中表达他的愤怒和爱国激情的。

(播放音频片段1)

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跟我一起听着音乐画线条(老师在黑板上随着音乐画线条)。

(PPT4 — 乐谱A)

音乐出现得十分突然,由一个极强极不协调的属九和弦,引出一连串汹涌澎湃的十六分音符,因此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它好像是肖邦内心感情的总爆发。接着,左右手同时并进,两道音流奔腾不羁,犹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

(播放音频片段2)

请继续把听到的用形状和线条表达出来。(同学画好的上前来展示)

问:低音谱表的旋律走向?(上下翻腾的音节,似波涛般滚动,犹如同仇敌忾的热血在沸腾)

问:那么高音谱表的旋律应该用什么线条来表示呢(视唱主题)?力度很强,不适合用线条表示,可以用方块来表示。(PPT5 — 乐谱B)

左手奏出代表着失望与愤怒的上下行音节;右手奏出壮烈的八度和音旋律,似号角般铿锵有力,仿佛是肖邦自己在宣告“波兰不会亡!”。

(PPT6 — 乐谱C)

音乐在展开中,越来越趋向紧张,一系列的转调和变化音把全曲推向高潮。它仿佛是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的片刻幻想,是音乐家对华沙起义爆发一瞬间的回忆。(播放音频片段3)

(PPT7 — 乐谱D+音频片段4)

音乐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悲伤的音调,象哭泣,又象诉说,这是肖邦对整个命运的哀哭。而结尾又回到自豪、刚毅的形象。音乐在很强的力度下,从高音向低音冲击,左、右手八度同奏,气势逼人。最后,在特强的力度下,奏出了大调的主和弦,它象征着肖邦内心的满腔仇恨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念。

4、二次聆听《C小调练习曲》(PPT8 — 杨鸣钢琴演奏视频+舒曼的评价)

在肖邦的音乐里时常流露出一种细腻、柔美、诗意的意境,令人陶醉,因此被称为“钢琴诗人”。像《C小调练习曲》这样情感强烈、气势磅礴的作品在肖邦来说并不多见。让我们记住这首作品,因为它是一个国家苦难历史的见证!

5、知识点:练习曲(PPT9 — 练习曲概念)

练习曲——为学习器乐的人练习技术技巧而写,有着明确的训练目标的曲子。问:你认为《C小调练习曲》的训练目标明确吗?(非常明确)主要练哪只手?(左手)

问:那么它只是一首纯粹练习技巧的练习曲吗?(不是)多了什么?(多了情感)肖邦好友李斯特为其命名为《革命练习曲》

肖邦在保证特定的技术训练目标的前提下,赋予作品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情感,摆脱了以往练习曲的单调和枯燥,正是肖邦对于练习曲的大胆革新与创造,为后世的“艺术性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开辟了道路。

三、拓展与延伸(PPT10 — 《#C小调圆舞曲》)

随着深入了解肖邦,必定还会提到一个人,英国女作家乔治.桑。和肖邦在一起,乔治.桑饱受非议,但无疑乔治.桑对肖邦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们在一起的九年,是肖邦创作上的一个高峰期,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最高的。〈#C小调圆舞曲〉就是两人分开后肖邦为怀念她而作的。这是一首最能体现肖邦的个性及民族性的圆舞曲,节奏源自于波兰民间舞曲马祖卡,但它不是单纯为舞蹈伴奏的舞曲,而是真正的圆舞曲抒情诗。

四、总结:(课件展示:浪漫主义音乐特征)肖邦的钢琴音乐具有着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特征:(同学们讨论回答,老师归纳)• 它们都承袭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优良传统。• 标题音乐的特征十分鲜明。(如肖邦的〈C小调〉原来并无标题,但其内容却有着标题性的构思)

• 强调作曲家个人内心情感的体验与表现。• 在音乐体裁上进行大胆的革新与创造。(例如:将技巧训练性很强的练习曲,赋予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情感。)

五、课堂小结:

钢琴音乐的音乐表现力 篇6

关键词:钢琴演奏;演奏技巧;技巧训练;音乐表现

优秀的钢琴演奏技巧为乐曲的良好演绎提供了重要前提,不仅能够促进音乐表现力得到显著提升,而且还能够保证音乐作品演奏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在钢琴演奏技巧训练过程中,良好的演奏技巧对演奏者的身体协调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手腕与手肘能够良好的配合,并且能够合理运用踏板,还要求演奏者具有一定的读谱能力,实现乐曲的完美演绎。下面基于钢琴演奏技巧训练对音乐表现力的影响探索演奏者在读谱方面、指法方面以及踏板运用方面的训练方法,促使钢琴演奏技巧更加娴熟。

一、读谱技巧训练

读谱能力是演奏者必备的能力之一,只有其具有较强的读谱能力,才能与乐曲本身建立紧密的联系。在钢琴乐谱中包含了许多音符、节奏符号以及表情符号,钢琴演奏者只有明确其中含义才能对其中蕴含的内涵进行准确表达,将乐曲中的情感和风格生动的演绎出来。可以说,读谱技巧的训练是钢琴演奏者进行其他钢琴演奏活动的重要前提,只有提升其读谱能力,才能保证其钢琴演奏质量和效果。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演奏者都忽略了乐谱中的感情符号,在演奏过程中只将音符和节奏符号弹奏出来,使得乐曲的内涵未能得到充分的展现,音乐整体失去了活力和色彩[1]。对此,应该注意培养钢琴演奏者的读谱能力,促使其明确乐谱中的各种符号,进而使其能够将乐谱中的各种符号有机整合成整体,保证乐曲演奏的流畅性和艺术性。在日常读谱技巧练习中,应当培养演奏者形成良好的读谱习惯,进而保证乐谱符号表达的准确性。

二、指法技巧训练

指法技巧训练对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流畅性和乐曲情感表达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钢琴演奏技巧训练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当加强学生的指法技巧训练,促使掌握娴熟的指法技巧。首先,指导教师应当要求学生进行不同音阶练习和和弦练习,促使学生在有针对性的基础训练中掌握指法技巧和音调形式。然后,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为其选择一些难度适宜的练习曲,使其借助乐曲练习锻炼手指灵活度,为保证其乐曲实际演奏的流畅性奠定基础。另外,在指法技巧日常训练过程中,指导教师还应该着重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乐曲中的重难点,促使其针对其中的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而丰富学生的演奏经验,促使其能够在不断的练习中领悟乐曲的内涵和情感。

三、踏板运用技巧训练

若想将乐曲完美的演绎出来,钢琴演奏者就应当注意踏板的运用技巧,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加强对踏板运用技巧的练习,促使演奏者能够借助合理运用踏板提高乐曲演奏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立式钢琴通常都有三个踏板,中间踏板具有延音作用,被称为延音踏板或强音踏板,在演奏过程中被频繁使用。左踏板负责弱化声音的工作,所有又被称为弱音踏板或柔音踏板,钢琴演奏者常常借助左踏板来演奏弱音,提高声音的柔和性,消减音质中的音键敲击声[2]。右踏板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演奏节奏性较强部分、和声部分以及切分部分,具有增强声音、产生共鸣的功效。巧妙运用这三个踏板能够大大提升乐曲演奏的表现力,促使其中蕴含的情感迸发,进而提高演奏的整体效果。在日常练习中,指导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实施踏板训练,首先使其明确乐曲中的强弱部分,进而针对这些部分进行反复练习,在提高其乐感的同时,利用钢琴二重奏辅助教学,以良好的示范促使学生明确乐曲中的强弱部分,进而使其能够根据乐曲的创作背景、作者意图、思想感情将乐曲的风格和特色演绎出来,提高乐曲演奏的层次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在乐曲演奏过程中都对乐曲内涵的表现以及情感的表达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促使自身在钢琴演奏方面得到发展和进步,钢琴演奏者需要具备较为娴熟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为此,钢琴演奏者应该通过演奏技巧的训练来提升自身的演奏技术,促进乐曲内涵得到充分表现,使乐曲演奏富有强烈的情感,从而促使广大听众与乐曲内的情感产生共鸣。只有具有较高的演奏水平,才能在乐曲演奏过程中充分演绎乐曲中的内涵,促进乐曲的情感得到迸发,使音乐情感与音乐形象达到高度一致,从而为音乐情感的表达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朱佳.钢琴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的重要作用及训练方法[J].黄河之声,2016(01):103-103.

钢琴音乐的音乐表现力 篇7

一、重视听力训练, 培养音乐表现力

听觉训练是指对学生接受声音、分辨声音能力的训练。弹奏音乐作品时对听觉的要求主要强调的是对音量、音色, 以及曲调感、节奏感和多声部音乐感等的追求。钢琴演奏是以发出声音为切入点, 因此声音的听觉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听觉训练的关键是要求学生会“聆听”自己的琴声。所谓“聆听”就是充满对音乐的想象全神贯注的听, 努力分辨自己弹奏的声音是否符合内容要求。学生在弹琴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很多都是由于没有“用耳朵练琴”, 没有仔细聆听自己弹奏的声音。有些学生在练琴时虽然听到了自己的声音, 但不会找毛病, 分辨不出声音的好坏。甚至有些学生练琴时, 手指是在下意识地弹奏, 而思想已开差。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从而提高练琴的效率和质量。

二、精心研读乐谱, 发掘音乐内涵

乐谱是作曲家的语言, 仔细研读乐谱才能使我们深入了解作曲家的思想, 才能把握作曲家的音乐脉搏, 使音乐演奏更加明确而深刻。尤其是现在我们已不大可能听到大部分作曲家对自己作品的演奏或讲解的情况下, 研读乐谱是我们理解和表现作品内容的主要途径。

重视乐谱上的一切标记是研读乐谱的基本要求。完全忠实于乐谱, 就必须毫不遗漏地注意到乐谱上的一切标记, 然后恰当地把它们表现出来。其中包括音符、节拍、指法、句法、奏法、休止符、延长记号、重音记号、力度记号、速度记号、表情术语、调性变化、曲式结构等等一系列的内容。在认真研读乐谱的基础上, 我们还可以进行“再创造”。钢琴演奏大师鲁宾斯坦说过:“首先要确切的按谱上所写的弹奏, 如果你已完全如实地做到这一点, 却仍感到需要进行增添或改变的话, 你可以这样做。”但这里必须强调一点:是要在完全如实地按照乐谱所写的弹奏之后进行。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演奏同一部作品时, 不同的演奏家会有不同的解释, 而非千篇一律。另外, 一部作品的乐谱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版本, 都是可以借鉴和参考的。但应该以便于弹奏和符合作品的音乐风格为出发点。可以说, 引导学生精心研读乐谱, 是掌握作品风格的重要途径, 它有助于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掌握良好的触键方法, 准确表现作品的旋律

旋律在音乐语言中是最具感染力的, 是音乐的灵魂。一段旋律, 只有你对它有了发自内心的感受时, 才能在弹奏中追求正确的音色, 才能把它弹得有语气、有表情, 在学生的初学阶段可以选用一些他们熟悉的、喜欢的乐曲, 让他们先唱后弹或边唱边弹, 这样他们内心的歌唱感就会在弹奏中逐渐得到加强。

弹好歌唱性的旋律, 还必须让学生在弹奏方法上下功夫。要想弹奏出好的旋律就需要掌握适当的触键方法, 这是弹出优美旋律的必要条件。

首先, 要让学生弹好连音, 连奏是弹好歌唱性旋律的基础。弹奏歌唱性旋律要用深而慢的触键方法, 要注意肩、臂、腕等部位的放松, 使手臂的重量自然地输送到指尖。手腕必须柔韧、能够上下左右自如地活动。手型可稍微放平些, 用指尖后面的肉垫部分触键, 手指基本上是贴着琴键移动, 重心从一个手指自然地移动到另一个手指上, 用这种方法就比较容易弹奏出流畅自然、富于歌唱性的旋律。

其次, 要让学生学会分析乐句。音乐的语言和生活的语言是息息相通的, 像说话一样。每个乐句都有它的语气、走向及核心音。常见有些乐句的音乐走向是枣核型的;有些乐句是向上走的, 需要渐强;反之, 则需要渐弱。当然还有很多具有特殊语气和情绪的乐句, 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

再者, 处理好旋律与伴奏织体的关系也是保证旋律优美如歌的重要条件。除了要把旋律本身弹好外, 还要重视和声、伴奏织体等对旋律的烘托作用。此外, 还要注意旋律的横向进行, 这要求句子的气息相对要长一些, 弹奏旋律时不要受左手伴奏音型的影响, 要增强乐曲的韵律感。此外, 要弹好歌唱性的旋律, 还需要正确运用踏板。

四、把握弹奏速度和节奏, 提高音乐感染力

节奏是音乐的精髓, 没有节奏, 音乐就没有生命。一首作品往往通过一种特定的节奏韵律来表现它的性质和风格, 如舞曲、摇篮曲、夜曲等等, 它们都是各有特色的, 需要用心去琢磨体会、反复练习, 才能掌握好乐曲的律动, 才能使其更具生命力。在教学中, 要善于抓住学生熟悉的事物, 启发他们的形象思维, 从而在弹奏中表现出作品特有的节奏韵律和特色。

所有的音乐作品, 除了它们特有的节奏韵律外, 还要凭借不同的速度来表现它们不同的性质和风格。而用什么样的速度去弹奏乐曲呢?这既要尊重乐谱本身的要求, 还要根据乐曲的性质来确定。

一般来说, 欢快的情绪不可能采用缓慢的速度去表现, 而悲伤的乐曲也不宜快速弹奏。进行曲、圆舞曲等体裁也都有它们各自特有的速度。不同的人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 很可能采用不完全相同的速度, 这是允许的, 但应以符合乐曲的要求为前提。

有些学生在听了钢琴家的演奏后, 单纯的模仿他们的演奏速度, 但由于技术能力达不到, 把曲子弹得非常慌乱, 可说是一塌糊涂。因此要告诫学生, 在听名家的演奏或录音磁带时, 不能只是单纯地模仿, 重要的是从中体会演奏家对作品风格的表现、对音乐的处理, 以进一步掌握其音乐性质和风格。另外, 有些比较快速的乐曲, 要在学生技术能力达到时再弹, 不要刻意拔高。

节奏不稳、速度不统一是学生在演奏中常出现的一种毛病。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 有技术上的原因, 也有心理上、感觉上的原因。例如, 有些学生弹到困难的地方就慢下来, 弹到容易的地方又加快;而有时候一遇渐强就加快, 一遇渐弱就放慢;弹激情的、快速的曲子越弹越赶, 弹抒情性强、速度较慢的曲子就越弹越拖等等一系列问题。要克服这些毛病需从练琴方法上解决, 难点部分要单独抽出来反复练习, 直到弹得和较容易的部分一样好才行。整首乐曲的速度要以难点部分所能达到的速度来确定。

另外, 弹奏快速的乐曲要以慢速、中速练习为基础。在声音清楚、节奏稳定的基础上再逐渐加快速度。当弹奏速度较慢的乐曲时, 内心的感觉要积极, 要有向前走和流动的感觉, 这样就不会越弹越拖了。

在钢琴弹奏中不要平均地、单调地强调小节的重拍, 这样会造成节奏机械、音乐凝滞、缺乏律动性。弹奏时一定要注意让学生按照乐句的气息、走向去弹奏, 而不要机械地只按小节弹奏。在这同时也要体现节拍固有的特点, 例如:圆舞曲、进行曲要适当强调节拍重音, 而弹奏旋律性乐句则要避免重音过多, 以增强音乐的连贯性和律动感。

总之, 在钢琴教学不仅仅是一种键盘技能的教学, 而是一种全面的音乐教育。演奏好一首钢琴作品, 既离不开良好的演奏技能, 更不能缺少富有感情的音乐表现。

摘要:如何提高钢琴音乐表现力是钢琴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从重视听力训练、精心研读乐谱、掌握良好的触键方法、准确把握弹奏速度和节奏四个方面来进行有益探讨。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表现力

参考文献

[1]亨利·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

[3]童道锦、孙明珠:《钢琴艺术研究》 (上)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钢琴音乐的音乐表现力 篇8

关键词:钢琴教学,学生,音乐表现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钢琴已经得到非常广的普及, 钢琴是把艺术和技术合为一体的, 它要求演奏者在具有一定的演奏基础上将音乐的表现力很好的表现出来, 使钢琴作品显得更加动人。

一、音乐表现力的简述和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 音乐表现力的简述

音乐表现力是多种情感集一体的, 可以说音乐表现力就是将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各种情感要素完美的体现出来, 因此, 可以说音乐的表现力就是钢琴演奏的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这是所有学习钢琴的人都必须达到的地步。

2. 音乐表现力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钢琴在音乐界中占据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一般非常受人们的欢迎和喜欢, 这主要是因为钢琴音乐一方面能够使人们陶冶情操、提升气质;另一方面还能够使人们冷静下来, 学会用去聆听, 所以说钢琴音乐无论是在弹奏技术上, 还是在艺术内涵上来说都极其丰富。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家庭会让孩子去选择钢琴, 这对钢琴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因此, 钢琴教师的任务在随着学习钢琴的学生数量的增长也在逐渐清晰, 而现阶段钢琴教师教学生学习钢琴主要就是教学生钢琴演奏技术和音乐表现力。因此, 音乐表现力对钢琴教学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 钢琴演奏者对音乐的感受力就是音乐表现力所包括的, 用俗语就是人们对音乐的一种自我感觉, 这种感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 对音乐声音特性的感受;二是, 对音乐时间特性的感受;三是, 对音乐情感特性的感受;

(2) 钢琴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也是音乐表现力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一个人要想在音乐作品中有所成绩, 就必须深入去理解音乐, 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情感化转移到音乐作品中。一般对一部音乐作品的理解可以从作者的简历、创作背景、创作时间等方面加强;

(3) 钢琴演奏者对音乐的想象能力也是音乐表现力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根据音乐的特点可以知道, 音乐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具有形象思维的艺术, 它要求人们创作音乐时, 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另外钢琴演奏者还必须对音乐充满激情, 这样就会很容易使钢琴学习者对音乐产生一种感染力;

音乐的表现力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人们对乐的创造能力。这是由音乐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音乐是一个不断需要创作的过程, 而钢琴演奏者就是需要这样的创作过程。

二、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方法

1. 加强学生听力训练

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就是加强对学生听力的训练, 这是因为接受声音和分辨声音是听力的主要功能, 尤其是在钢琴演奏中, 对听力的要求更是非常高和严格, 一般要求学生具有非常强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感以及曲调感等, 这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一是鼓励学生多去认真聆听自己的演奏, 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演奏非常了解, 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二是多给学生播放一些具有经典型的乐曲。一般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能够促进学生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 以便使其音乐修养得到提升。

2. 培养学生扎实的演奏技巧

学生在钢琴学习中提高音乐表现力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具有扎实、良好的演奏技巧。在我国学习钢琴的学生中, 大多数存在一个这样的普遍现象就是, 我国学生的手指是非常灵活的, 但是在音乐表现力方面的能力还是非常欠缺的,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国学生弹奏出来的曲调是非常生硬的, 这对钢琴要求的在音乐上具有美感是大径相庭的。所以, 要求钢琴教师, 在以后的教学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 使他们弹奏出来的曲子也具有非常优美的感觉, 这就要求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学生:一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 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多联系, 拥有一套非常优美的演奏技巧, 演奏者以表现音乐为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技巧、手段就是钢琴演奏技巧的主要功能;二是要求学生具有非常全面的钢琴演奏技巧。这样学生就能在钢琴演奏中将音乐的主要内容和风格完美的展现出来, 让人们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美。因此, 教师要教学生在演奏技巧上多下工夫, 这样对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3. 培养学生正确的读谱习惯

提高音乐表现力的强有力保证是正确读谱习惯的主要功能, 这要求学生在学习钢琴时, 必须养成一个良好的读谱习惯。我们都知道, 音乐的载体就是琴谱, 它一方面能够将作曲家的创作情感很好的反应出来, 另一方面还能把作曲家在理想与心灵上的追求完美的展现出来, 这就是琴谱的主要功能, 也是将音乐的风格表现出来的重要工具。所以说, 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读谱习惯, 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一是对乐谱上的标示与记号做到胸有成竹, 这样学生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 就能将精神集中, 能够准确的将音符的位置演奏出来, 二是学生要留意休止符的位置, 对其中的跳音和连音必须了解, 避免在演奏过程中出现什么差错, 因此, 培养学生正确的读谱习惯对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4. 提高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每一位钢琴演奏者都希望自己能够讲音乐的情感、风格以及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完美的弹奏出来, 但是实现这个梦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就是演奏者必须了解创作者创作这部曲子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将音乐作品的韵味很好的演奏出来, 使音乐的形象灵活化、立体化。这要求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在学生理论的基础上, 培养他们对钢琴语言的洞察力, 使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体会, 去塑造音乐的形象, 最后再把音乐作品的主要内涵表达出来, 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养成研究音乐、认识音乐、喜欢音乐的好习惯, 在以后的演奏中能够生动、形象的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演奏出来。因此, 提高学生对音乐感知力和表达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 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

一个具有非常良好演奏心理素质的人, 对音乐的表现力会比心理素质差的人好很多, 因为他们能够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认真的去聆听和感受音乐, 这对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 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1) 培养学生强烈的表演欲望

教师要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 就要鼓励学生多去参加比赛, 或者自己组织一些小型的演奏比赛, 这样激发学生的潜能, 给学生们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 只有在这样的长期联系下, 才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以后登上更大的舞台时, 不会出现慌张的现象, 而是静下心来去演奏, 所以说, 对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和谐的心理状态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贯穿于钢琴教学的整个过程, 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尽量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这样就会便于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促使学生差生一种和谐的心理状态, 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怎样用强大的心理素质去解决, 因为, 即便是最伟大的钢琴家也会在演奏时出现问题的时候, 这就需要拥有一个强大的心理素质去解决, 所以, 一个和谐的心理状态, 能够提高的学生的心理素质, 同时吗, 也对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灵活的应变能力

不同的音乐具有不同的风格, 因此, 学生在理解音乐的时候, 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 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灵活、多变, 这样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使学生在以后的演奏过程中, 无论遇到什么突发事件都能够镇定下来, 不会出现慌乱、不知所措的现象, 另一方面, 还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 能够帮助学生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最后将音乐完美的演奏出来。所以说, 培养学生灵活的应变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音乐表现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 音乐表现力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一定要重视其作用, 通过各种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这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晓璇.浅谈钢琴教学中学生内心听觉的培养策略[期刊论文]-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 (9) .

钢琴音乐的音乐表现力 篇9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表现力,教学方法

钢琴演奏,主要通过旋律进行情感表达,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将“演”和“奏”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完美演绎一部音乐作品。因此,演奏者需要充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意境,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充分融入其中,再表现出来,即音乐表现力。但是,在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注重音符弹奏,而忽略了音乐表现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大学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音乐表现力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音乐表现力对钢琴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的感受力

音乐表现力,从某种程度来讲,可以说是演奏者对音乐的一种自我感受,这种感受对象包括音乐声音特性、情感特性和时间特性等。演奏者先有了自己的感受才能更好更生动的表达。因此,在钢琴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对音乐全方面的自身感受力,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音乐的理解力

演奏者要将一首钢琴作品完美演绎出来,首先要深入理解音乐,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的风格特点,创作背景等等,通过对作品全方面的理解,把自己的情感全心投入其中,才有可能弹奏出打动人心的音乐。

(三)音乐的想象力

音乐是一种具有丰富形象思维的艺术,在钢琴演奏中,需要演奏者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对音乐充满激情,把想象的内容通过音乐表达出来,从而来感染听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重要环节。

二、大学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

音乐基础能力是音乐表现力的前提,在大学钢琴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提高。

1.加强听觉训练

在大学钢琴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用耳朵练琴”,因为音乐是诉诸听觉的艺术,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用耳朵倾听,这种倾听并非随意听,而是要全身心投入,听音色,情感,风格,层次变化等等。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此外,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倾听来感知作曲家的创造意图。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建立对优秀钢琴演奏的感知,能分辨出演奏的好坏以及精彩与失误的地方,确认更精准的弹奏。

2.加强技能驾驭能力的训练

在传统大学钢琴教学中,容易忽略对学生技能驾驭能力的培养,即学生只是单一性掌握技巧,在处理不同的作品时,就会出现迷茫状态,不知道该怎样用技巧来表现作品。因此,在大学钢琴教学中,需要加强对技能驾驭能力的训练,在熟练掌握技能的前提下和音乐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灵活的使用技巧,用不同的力量速度把握技巧,从驾驭技能到驾驭作品,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力

在钢琴学习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作品本身(包括创作背景、风格特色等),作品旋律中的情感。要想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力,需要从以三个方面着手。

1.整体把握音乐作品

在大学钢琴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投入到对作品的解读中。首先,了解音乐作品的基本信息,比如作曲家的时代背景,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创作动机,创作特点等等,在此基础上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基调与变化;其次,对作品的层次、旋律进行研究,掌握其曲式结构,全方面把握作品。

2.把握音乐作品的节奏

对于音乐作品,节奏是骨骼,节奏的轻重缓急对作品的表情达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同一首曲目来讲,若变换其节奏或速度,其表达的情感就会出现天壤之别。比如哀乐节奏较慢,如果加快节奏,就会变成欢快的音乐。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好音乐的节奏是重中之重。

3.对乐曲的独到认识

学生在演奏钢琴曲目时,若想完美演奏,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作品,要解读出隐藏在谱子背后的意义,准确的恰到好处的处理作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觉把音乐生动的表达出来。比如德彪西的作品,由于其属于印象派,作品中包含朦胧性和不确定性,演奏者只有将这种感觉和意境表达出来,才能更深层次的展现作品。

(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与社会发展、文化民族变迁等均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而言之,钢琴音乐本身是一种文化形态,并且与其他学科之间处于相关联的状态。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就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一方面,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各样的音乐理论知识,并且将其贯穿在每一节课、每一首作品中;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哲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此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申和介绍相关知识,课后指导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互相交流,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四)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训练

1.舞台表演实践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面对台下很多的观众,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再加上对演奏环境的不断变化,进而产生紧张、不适应等情况,影响演奏水平的正常发挥。所以,在大学钢琴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艺术实践的训练,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舞台表演中。比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的文艺演出,或者联系演出机构,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演出中,增加学生的演出机会,锻炼学生适应不同的演出环境,从而积累更多的舞台经验。

2.加强欣赏实践

在钢琴学习中,自身演奏固然重要,但对音乐的鉴赏也同样重要。教师在大学钢琴教学中,可以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钢琴音乐鉴赏活动,比如按照流派、风格等进行划分,通过观看视频、聆听CD等途径来感受大师的演奏,分析其特点风格所在,并加以学习,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更精准的把握作品。

3.加强指导

在大学钢琴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在上课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觉,不断发现问题和错误,从而分析并解决。

三、结语

钢琴音乐的音乐表现力 篇10

培养孩子的乐感, 锻炼其在钢琴演奏时的音乐变现力可以说是在这种模式下, 变得越发的重要。首先, 音乐是一门听觉上的艺术, 它是由声音通过时间的延续而形成的, 我们大多数学习钢琴的爱好者也都是从听开始, 然后再到唱, 最后到演奏。所以说这绝不是一个偶然, 它反映出了人们在接触音乐、认识音乐、理解音乐的一个重要的过程, 所以在钢琴教学中也可以按照这种自然方式去传授。人对音乐的喜欢程度, 从心理学的层次上来说, 来自内心对这种表达自己内心情感需求的强烈, 当其能真正做到感受音乐, 听懂音乐的时候, 无形当中也为人的内心与音乐思想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也可以说此时音乐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和人内心的愿望有着同样的渴求, 真心的交流与倾诉也就不言而喻了。这就要求了老师在钢琴初级教学中没有必要完全刻意的按教材一步步的深入, 这样对于很多初学者而言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 往往会对一开始有兴趣的音乐失去信心, 进而暂行以后的学习, 这种死板的教学方法也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就也要求了老师在以主观教学的背景下, 不妨让学生去多听一些自己所喜欢的音乐, 多提问学生听后的感受, 以及以兴趣出发, 布置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 提问不同作品之间的音乐主题思想的区别, 一开始可以从简单的音高, 节奏, 速度开始, 到以后的音色, 效果, 画面感等等, 都是提高学生听觉, 进而培养出内心共同感受的一种良好的手段, 这都为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提高音乐审美能力、辨别声音优劣能力, 建立起内心音乐听觉,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在钢琴教学中的另外一个重要手段是唱, 曾有人说, 不会演奏巴赫复调作品的人是学不好钢琴的。在这里笔者对于此不予评论, 但它反映出的问题却是直观的让人感觉到复调作品对于学习钢琴的重要性。巴赫的创意曲集、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十二平均律等等一部部作品, 也被看作是钢琴学习的圣经一样来对待, 我们知道, 复调作品主题旋律的歌唱性是非常强的, 它通过不同声部一次次的重复主题、发展、变化等手法, 使旋律在这种严密而精确的对位中, 不会感到啰嗦, 反而我们在听到这种不同声部一次次的重复一个主题的时候, 感觉到的是种熟悉、舒服、歌唱性特别强的效果, 不觉之中情绪也就随着音乐唱了起来。我们这里所讲的就是这种感觉。当钢琴老师在给初学者布置完一个钢琴曲后, 大部分学生往往都是在琴上试试弹弹、弹弹试试、有的时候碍于乐谱技术的限制, 老是觉得不能按照一个速度完整的将整首作品顺利的弹下来而苦恼的不行,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引入的最好不要是整首乐谱左右手全部的音。而是学生内心对于作品旋律的理解和把握, 在主调音乐中, 旋律占有主导地位, 这个时候的引导可以将旋律单独的分离出来, 让学生反复的去演唱旋律中的每一个音, 从内心感悟到自己在唱旋律时的情景交融, 这样也更容易使得他们去理解音乐所蕴含的本质, 而对于旋律主导而言的复调作品, 这种方法也更加的适用, 因为唯一的主题即使在灵活多变的倒置、变化、重复等情况下, 也不会失去唯一熟悉的旋律动机, 对于演奏者而言, 这就是抓紧作品中心思想, 把握每一个织体的重要环节。认真的感受作曲家通过旋律想要表现的主要内容, 琢磨作曲家在创作时的主题思想, 接近作曲家在创作时的创作灵魂。这些在培养音乐表现力的同时, 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最后一点, 练习在培养音乐表现力的时候, 笔者更多关注的是手感的问题, 可以这样讲, 每一个钢琴的学习者在接触正规钢琴教育的初始阶段, 都会遇到手型手指这样那样的问题, 而老师也在不厌其烦一遍遍的纠正过程中, 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彻底的学好正确的手型, 以及完美的触键方式上下足了功夫, 这被看做基本功的培养, 而这一切的锻炼与学习, 都为钢琴演奏中的手感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而手感的问题也直接控制了钢琴演奏者乃至钢琴演奏家的音乐表现的能力, 例如,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 克劳迪奥·阿劳, 演奏曲目范围极广, 从巴洛克到二十世纪的钢琴作品都有着独到的表现能力, 是德国音乐界的权威钢琴演奏家。一生中录制了大量的唱片, 最富有代表性的录音就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全集。这些在很多媒体的普乐知识上面都能给出明显的答案, 然而在阿劳的一本采访回忆录中曾谈到一个问题, “每次我在音乐会开始最初演奏出的那几个音时, 内心就会感到无比的恐惧, 这来源于我对整场音乐会整体音响色彩的把握, 以至于刚开始的几个音我会弹得如此难受”,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 即使是大师, 手感的问题也是同样存在的。在钢琴学习的初级阶段, 在听与唱的前提下, 大量反复的重复着同一首作品, 同一种旋律等等, 有时候不仅仅是为了曲目的熟练程度而所作的唯一选择, 这种概念在钢琴教学的初期也一定要予以学生明确的说明, 因为很多的初学者, 在钢琴学习的初期, 不像那种程度较深的学生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能够分辨出声音与手感的直接关系, 以及不同的触键方式对音响所造成的不同效果。他们关注的更多是所谈曲目的完整度, 当完全以完整为中心的话, 慢慢就会养成一种不好的习惯,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忽略掉很多关键的音和点, 手型和手指在不受控制的状态下只是盲目的服从于乐曲的进行, 少了音乐的构思, 也就少了音乐的情绪, 同时音乐的表现力也就无从谈起。而手感的培养方法最好是在正确的引导下, 以音乐的内涵思想为引导, 同时以音乐的趣味性为支点, 让初学的钢琴学生在开始学习的考验阶段能够积极的配合老师的教学与指导, 而这时的手型、手指、触键等方法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也就会有着深刻的体会。

钢琴音乐的音乐表现力 篇11

关键词:音乐教学;音乐表现力;培养方法

G633.951

一、声音的培养

1.唱歌前的准备工作

若想唱歌唱得好,首先需要注意的便是站姿与呼吸方法。很多人唱不好歌的原因就是没有注意到细节。唱歌的时候摆好姿势是十分重要的,正确的姿势可以使演唱者气息均匀且畅通无阻;而正确的呼吸方式也可以放松演唱者紧绷的神经,激活身体的活性因子来调动演唱者的情绪。呼吸应该保持稳定,切不可乱了节奏,导致演唱者的气息不稳而演唱不好歌曲。

2.声音的训练

声音是学生演唱歌曲的基础,也是音乐表现力的基本要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声音方面对学生们进行着重训练。而声音的训练有很多种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它自己的作用。具体运用什么方法来教导学生,那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决定了。

3.音色的运用

在唱歌过程中,音色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唱歌固然需要技巧与感情色彩,但也要选好音色才能赋予歌曲更大的魅力。通常情况下不同的歌曲都是需要学生们用不同的音色去演唱的。比如演唱摇篮曲时,需要学生的音色温和甜美;演唱红军歌曲时,便要求学生的音色粗犷激昂;演唱轻音乐时,则需要学生的音色明亮轻快。合理地选择音色可以更好地感染听众,所以教师们需要加强对学生们的音色的训练强度。

4.保持放松的情绪

声音的培养一方面在于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放松的心情。放松指的是不紧张而不是过度放松。正如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度一样,放松心情也是如此。适度地放松可以使演唱者本身心情愉悦,浑身轻松,更容易好好地发挥自己。而过度地放松则会导致演唱者毫无压力,造成无法尽心尽力地进行表演的后果。因此,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寸,是演唱者需要自己去感悟的。

二、情感的培养

1.懂得歌曲的含义

每一首歌都有创作者赋予它的意义,若想把歌曲唱得富有表现力,必须让学生们理解歌曲的创作手法以及含义,将歌曲中存在的开端、发展、高潮都面面俱到的了解后,才能唱出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性的音乐。通过对歌曲结构的分析与概括,让学生充分了解歌曲的特点和思想,可以使学生演唱的歌曲更富有感情。

2.掌握歌曲的风格

之所以一些歌会被传唱数年而经久不衰,正是因为这些歌曲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风格。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们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等主要特点。很多歌曲都会运用延长音、波音等装饰音来表达歌曲的情感。因此,学生在演唱这种歌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唱腔的细腻程度,以及各种装饰音的演唱方法。只有对此了解得更多,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这种风格歌曲的唱法,演唱起来才能更有韵味。

3.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

音乐本身并不具备感染力,具备感染力的是歌唱者演唱出来的歌曲。通过对音乐的理解来演唱歌曲引起听众的共鸣,这是最直观的传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所要演唱歌曲的时代背景。学生只有对作品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通过自己的表演来传达这种情感。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多多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创作者的情感是十分必要的。

4.培养学生们用心唱歌

“除非先打动自己,否则无法打动任何人”这句话十分有道理。因此,演唱以前学生一定要充分了解歌曲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将创作者赋予歌曲的含义表达出来。而要想学生们用真挚的情感去演唱歌曲,教师一定要善于调动学生们的感情,让他们自己投入到音乐中自己发挥,用心去演唱。

5.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音乐感受力最直观地反映人们内心的音乐,它有一种将人们所理解的音乐完整地表达出来的特殊能力。因此这需要学生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要对音乐有一个整体的感受,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训练可以使学生们具备鉴赏艺术作品的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不断地播放各种演唱家的个人资料和作品,使学生们在放松的情况下感受音乐,提高自己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只有学生们自己的鉴赏能力不断提升,才能拥有更高的境界。

6.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音乐作品是通过演唱者的表演表现出來的,由此也可以看出音乐表现力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然而演唱者除了靠平时的努力练习来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更需要具备的素质便是创造力。创造力与平日积累的经验相结合才能将表演完成得淋漓尽致,展现最完美的自己。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模仿,二是培养学生们的表演技能。前者通过不断地锻炼不仅使学生可以进行外在的模仿,内在的模仿也是小菜一碟;后者则是有利于形成学生们的表演意识,便于学生们的情感表现力的形成。

说完了教师们的教学技巧,接下来要说的便是学生们的资质问题。学生们的各方面条件都不一样,在心理、生理以及嗓音方面都存在着差距,而这些差距便会导致学生接受知识的进度不一致的问题。在这种问题上教师应因人而异,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带动性格内向的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心情先好起来、活跃起来,然后再传授课程,这样教学质量会提升很多。而不应该认为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就是他们自己资质的问题,因此就抛弃那些资质差的学生。这样做对课堂的和谐性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影响学生们的心情,学习音乐时也不会有愉悦放松的心情,只会有满满的压力。

三、总结

音乐表现力可以使学生们唱的歌曲更加动听,还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审美价值,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是极其重要的。想要唱歌唱得既好听又富有感染力就必须得付出努力,认真对待每一首作品,将其分析清楚,并且不断地努力练习,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才能做到演唱的时候感情真挚,且具有歌唱表现力的技能。

参考文献:

[1]李艳.如何培养学生在声乐演唱中的音乐表现力[J].大众文艺,2015,(19):240.

[2]王天波.浅谈如何培养高师学生的歌唱表现力[J].戏剧之家,2015,(7):246.

钢琴音乐的音乐表现力 篇12

在音乐作品里, 钢琴演伴奏与演唱者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地位相同, 二者相辅相成, 他们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 而且钢琴演伴奏本身就是种合作的艺术, 在整个合作艺术表演中他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比如说有一些艺术歌曲的歌词极富动感, 表现的内容非常生动、形象, 如果弹奏者在弹奏这种作品时细心揣摩, 精心设计, 把里面一些歌词表现的动态些, 弹奏一些乐句时, 在必要的阶段运用家花的方式, 把歌词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衬托的更生动活泼。演唱者在舞台上表演时, 当他感受到演伴奏者传递的感情信息, 在演唱中就能以情带动歌声来演唱, 这种互相密切合作就大大提高了歌唱的艺术效果。

在音乐作品中, 艺术歌曲完全不同于民歌的生活型, 和戏曲的叙事性也不同, 完全属于另外一类, 他的曲调由诗人之音调孕育而成, 讲诗的情调、诗的内涵通过优美的音乐表现出来。而重要的是, 在许多歌曲所要表达的形象都需要钢琴去烘托, 歌曲中的“潜台词”需要用钢琴语言去补充渲染, 这些就是钢琴演伴奏者的的重任。一名好的钢琴演伴奏者, 还必须对移调、转调做到收放自如, 熟悉综合性的和声的各个调性, 能把和声语汇融合起来, 因为和声的背景不仅仅是‘伴’的作用。

二、音乐表现力在钢琴教学中的实现与达成途径

1. 视奏能力与音乐表现力的实现

每一位钢琴伴奏者, 她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就是要有很好的视奏能力。很多时候, 在我们快要去演出时, 我们都需要做好提前准备, 比如先要认真研究演奏曲目, 好好的练习, 这个训练过程能够根据演奏者自身的情况从慢读谱到熟练演奏循序渐进进行。最后演出时, 由于独立性比较的强, 所以演奏者比较不会受到影响, 当然是有关突发状况下。但是钢琴伴奏者就不同了, 它需要的是视奏能力的培养在表演过程中即兴能力和调性转换能力占的比例比较的重, 必须以声乐表演者为中心, 牢记配合意识。伴奏者还应该快速了解作品的全貌, 把握作品的整体风格, 领悟表演主体的需求。所以它的难度比其他大的多, 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需要看准自己的演奏谱面;其次, 要兼顾与其他声部旋律的协调和平衡;再次, 要根据现场演奏的效果进行适当调整;只有这样的表演与发挥, 才能够真正保证作品的完美度。

2. 角色把握与音乐表现力的实现

钢琴伴奏需要把握主次。在键盘乐器刚刚发展的阶段, 管风琴就是教堂中的不可或缺的乐器, 也在声乐伴奏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创作意识的作曲家, 他们把钢琴作为声乐伴奏作品的一个极其重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种创造意识出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许多的音乐作品之中, 许多作曲家在创作之初就应该把钢琴和声乐联合起来做综合性的考虑与探索,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 钢琴都在声乐伴奏作品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在以声乐唱段为主的创作部分, 钢琴则为声乐做适当的铺垫, 然而钢琴在单独演奏时, 钢琴便是以唯我独在的尽显它的灵魂之所在。所以, 很多钢琴伴奏者, 如果对乐谱没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 如果对作品前奏、间奏等没有突出钢琴所要展现的地方, 则需要像独奏那样展现出钢琴的魅力, 而对一些作为衬托的部分一定要牢记“伴奏”原则, 以达到熟练完美的钢琴演奏。

3. 呼吸节奏与音乐表现力的实现

呼吸的差异。钢琴独奏具有强烈的艺术创造性, 它是演奏者在原创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二度创作。作为纯器乐的演奏方式, 在处理短乐句、炫技性的长乐句甚至是长乐段时, 不同的演奏者会根据自身的理解形成符合各自演奏风格的独特的呼吸节律。钢琴伴奏则不然, 它需要根据演唱者以及所配合的乐器的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的呼吸。以声乐伴奏为例, 伴奏者需要时刻注意演唱者的换气习惯、作曲家的标识及标记、伴奏织体的发展变化, 同时还要注意歌词语境的适当停顿。钢琴伴奏的最高境界是和声乐演唱者达到共鸣, 这样的表演才能渲染观众。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是及时和演唱者进行沟通, 并对作品的词、曲以及创作风格和背景进行研究, 了解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 这些准备工作有利于伴奏的准确无误展现。

4. 平衡感与音乐表现力的实现

在钢琴独奏阶段, 演奏者通常在正式演奏之前会模拟演奏效果, 使其能在演奏过程中把握音响的效果, 判断演奏的正误, 适时调整触键和力度。作为钢琴伴奏者, 在预想自己演奏效果的同时, 也要考虑到整体配合的效果, 并在演奏过程中进行微调。这种调整包括音色、音量的控制, 在与其他乐器或人声配合的时候, 要尽可能的靠拢对方以达到整体的协调, 避免出现掩盖他人音色或音量过于弱小等问题破坏了整体的平衡感。其次, 要遵循作品原有的意境和情绪, 着重把握中西方作品在风格上的差异和情绪表达上的不同, 精准地完成作品的二度创作。

5. 聆听与音乐表现力的契合

钢琴独奏侧重于个人的表演过程, 但作为伴奏方式时, 钢琴演奏者的角色不再是表演, 而是转换为聆听。在演出过程中, 钢琴伴奏虽不是完全的从属地位, 但在与其它乐器和人声配合的时候, 首先要注意聆听表演者的音量、呼吸、音色特点、情绪的转变, 尽量做到与表演者同步, 达到平衡和呼应的效果。音乐作品的本质是情感表达, 以钢琴的演奏来衬托声乐作品的情感, 这对钢琴伴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伴奏者必须认真聆听, 找出属于配合者的特点, 做出适当停顿或延长, 充分利用踏板及其他演奏技巧, 准确表达情感的变化。细致的聆听还包括在演出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利用钢琴的特殊音质来弥补演出过程中的失误。■

参考文献

[1]王玉环.谈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J].邢台学院学报, 2003, (01) .

[2]梁丽红.试论钢琴艺术教育与学生学习心理素质培养[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04) .

[3]徐军.论钢琴演奏的音乐表现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音乐及表演版) , 1995, (03) .

上一篇:使用维修保养下一篇:大庆精神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