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如何读(精选12篇)
语文课上如何读 篇1
要准确地完成诗歌鉴赏题, 就必须准确地理解诗歌的内容, 即读懂。所谓读懂, 是指对所读古典诗词的语句含义、内容意旨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如果对一首诗歌的理解不准确, 鉴赏也就无从谈起。当然对考生来讲, 我们的读懂不同于研究层面的读懂, 能理解作者所写基本内容及诗歌用语的表达形式即可, 因为在设题上往往不会很难, 理解了这些内容就可以解决后面的问题。
教学实践中,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训练学生快速读懂诗歌的能力。
一、审视标题, 辨别类型
诗歌的标题是诗歌的眼睛, 是我们理解其思想内容的钥匙, 因此, 从标题入手, 可以理解诗歌的内容。诗歌的类型有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怀古咏史诗等等, 而每一类诗歌的大体内容我们都有所了解。从诗题入手, 我们往往能判定出诗歌的类型。如《卜算子·送孟浩然之浙东》、《山中送别》, 从题目看就是送别诗, 而送别诗往往表达一种离情别绪, 表达一种依依惜别之情。《早梅》、《孤雁》一看就是咏物诗, 而咏物诗的主题往往又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我们以2010年江西卷诗歌鉴赏试题为例进行分析。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 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 犹有归时一段愁。
要读懂这首诗, 首先要看标题中的“送”字, 此时的作者的故乡洛阳已陷兵乱, 作者避乱于湘广洞庭一带, 送别友人回归京师, 再联系第四句中“归时一段愁”, 就能看出作者送别友人却触发了自己的乡愁, 这样一来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就差不多了。
二、关注作者, 寻找提示
古人读书有一条重要经验——知人论世。就是说, 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因为诗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 它既离不开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 更离不开产生诗作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因此, 要深刻理解一首诗, 就必须了解作者的状况和时代背景, 这对鉴赏诗歌十分重要。作者如果是我们熟悉的, 可以从风格特点上获得启示, 启发思路。例如2010年高考安徽卷的《岁暮》, 这是杜甫的作品, 联系杜甫的生平经历和他诗歌中忧国忧民的内容, 我们不难理解作品中“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的主题。
三、阅读注释, 捕捉信息
有时, 拟题者为降低理解的难度, 便于考生理解, 会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或作者简介, 或写作时代, 或语句、词语的注释等。凡是所加的注释, 一定会对诗歌的理解有帮助, 那么就要认真阅读, 好好利用。同样以《岁暮》为例:
岁暮
唐) 杜甫
岁暮远为客, 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 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 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注】 (1) 本诗作于唐代广德元年 (763) 末, 时杜甫客居阆州。 (2) 雪岭:又名雪山, 在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 杜甫做本诗时, 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题目问: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
对杜甫我们已经很熟悉了, 要解答这道题, 还要特别注意注释中的内容。注释中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杜甫当时所在的地点, 特别是注释 (2) “杜甫作本诗时, 三州已被吐蕃攻占”这样的文字为我们解读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和准确解答此题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不难想到, 当时边境发生战事, 时局艰危, 而诗人漂泊异域, 政治上被冷落的孤独寂寞, 强烈的责任感、爱国情与艰难的处境形成的反差怎能不让他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
四、研读文本, 抓意象和情感语言
1. 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最根本的还是要对诗句进行分析理解。
理解诗句要注意抓住诗歌中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和描绘, 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而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往往有一定的内涵, 如月亮代表人生的圆满或缺憾, 见到“月”这一意象往往会想到思乡、思亲这一主题。
如刚才说到的2010年江西卷《送人归京师》, 解题的突破口, 就是“门外子规啼未休”中“子规” (即杜鹃鸟) 这个常见意象的理解。我们知道“杜鹃啼血猿哀鸣”、“望帝春心托杜鹃”等, 都表达远离家乡, 思念家乡的痛苦心情或各种不堪回首的往事。子规啼叫, 暗示诗人伤感离乱之情, 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抓住了这一点, 对诗歌的主旨“思念故土, 有家难归”就容易把握了, 而理解“子规”意象的含义也就容易了。
2. 抓诗歌中情感语言。
诗言志, 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往往是一种有我之境。因而诗歌中的意象往往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像诗歌中出现的“孤”、“独”、“寂寞”、“愁”等等词语, 都是作者情感的外露。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蕴含在这些关键词语里。因此, 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词语, 去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情思。例如2010年全国卷Ⅱ《梦中作》: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 酒阑无奈客思家。
把握这首诗的思想情感, 只要抓住末句“酒阑无奈客思家”, 一个“客思家”, 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思乡之情是非常明显的。
五、审读题干, 获得启示
在诗歌鉴赏试题中有些提示性的信息不是出现在注解中, 而是出现在题干中, 它们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或表现手法很有帮助, 我们要很好地阅读利用。如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题目: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途, 颇有抱负, 然而科举失利, 时有怀才不遇之慨。尾联语义双关, “望春台”既指京城, 又似有望春的含义, 诗人这样写, 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此题的题干将作者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恰恰又给了我们一个提示,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提示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另外, 题干有时还会给我们以暗示, 暗示我们思考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 在解题时应注意抓住这些答题切入点。
总之, 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 要读懂一首诗歌, 绝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但是对于考生来讲, 只要注意了以上所讲的几个方面, 对诗歌的解读就应该八九不离十了。至少, 应对考场诗歌命题绰绰有余。
语文课上如何读 篇2
1、沁园春雪 毛泽东 妖娆:娇艳美好。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红装素裹:形容雨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一代天骄:
2、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郑愁予 田圃: 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洗礼: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主持者把水滴在受洗人的额上,或让受洗人身体浸在水里,表示洗净过去的罪恶。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温声细语: 润如油膏:
5、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征引:引用。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亵渎:轻慢,不敬。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专心学业,乐与同学朋友一起讨论切磋。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独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引用他人文章或谈话,只截取其中一段的意思,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原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用来比喻独一无二的途径或方法。言行相顾: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第二单元】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雨果 陨落:(星体或其他在高空运行的物体)从高空掉下。灵柩:死人已经入殓的棺材 凌驾:高出(别人);压倒(别的事物)睿智:英明有远见。弥留之际: 媚上欺下:
兼而有之:几种情况、几方面特点同时具有。
孤军奋战:指单独一支军队奋力作战。也比喻独自一人进行奋斗。黎民百姓:
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和恼恨和发怒。因气恼和羞恼而发怒。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7、傅雷家书两则 傅雷
凭吊: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古人或旧事)。谀词:同“谀辞”,阿谀奉承的话。扶掖:扶持,提携。
大惊小怪:形容对于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廓然无累:
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以往的错误。涕泗横流:
自知之明:只彻透了解自己(多指缺点)的能力(常跟“有、无”连用)
指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气吞牛斗:
8、至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 忐忑:心神不定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愤怒到不可抑制的地步。形容极为愤怒。化为乌有:指变得什么都没有。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
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一抔黄土:
【第三单元】
9、故乡 鲁迅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家景:家境。如许∶这么些。鄙夷:看不起。恣睢:放纵,放任。
10、孤独之旅 曹文轩 厚实:
嬉闹:①厚。②宽厚;结实。③(学问等)深厚扎实。④丰富;富裕。驱除:赶走;除掉。
歇斯底里:①癔症。②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11、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拮据:手头紧,经济情况不好。
栈桥:码头上延伸到海里的长桥,供旅客上下船和装卸货物用。
煞白:状态词。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脸色极白,没有血色。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也说十拿九准。
形容办事很有把握。
12、心声 黄蓓佳 沙哑:(嗓子)发音困难,声音低沉而不圆润。发窘:感到为难;表现出窘态。抽噎:抽搭。
出风头:出头露面显示自己。
【第四单元】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因格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形容事情起来很容易、毫不费力。持之以恒:长久的坚持下去。
有恒心地长期坚持下去
14、应有格物至知精神 丁肇中 诚意:真心。正心:
修身: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道理。
指推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比喻置身事外,即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15、短文两篇
藻饰:修饰(多指文章)。狡黠:狡诈。
诘难:诘问,为难。
伦理:只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滞碍:不畅通。
寻章摘句: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搜寻、摘取文章中的词句。多指读书、写作侧重推敲词句,不讲究义理。
味同嚼蜡:形容没有味道,多指文章或讲话枯燥无味。
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味儿。形容心境、语言或文章等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比喻故意挑毛病,找岔子。不求甚解: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原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必再一字一句上下工夫。后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入理会。狂妄自大: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后也指故意卖弄自己的学识。也指十分认真的斟酌字句。因小失大: 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
豁然贯通:一下子明白了某个道理。开卷有益:只要读书就会有所收益。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 鲁迅
玄虚:①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②空而不切实际;靠不住;不可信。诓骗:说谎话骗人。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指替老百姓向上申诉,只求减轻负担或解除痛苦等,以保全生命。
【第五单元】
17、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怄:使人生气。端的:真的,确实 干系:责任。
寻思:思索;考虑。逞辩:卖弄口舌。勾当:事情,今多指坏事情。
18、杨修之死 罗贯中
沉吟:①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②(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禀请:
班师:出征的军队回朝。谮害: 惑乱::使迷惑混乱。
对答如流: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反应快,口才好。
答话像流水一样顺畅。形容人思维敏捷,口才好。
19、范进中举 吴敬梓
倒运:①倒霉。②把甲地货物运到乙地出卖,再把乙地货物运到甲地出卖。③把货物从一地运到另一地;转运。
腆着:挺着。舍与:
央及:恳请,请托。管待:
商酌:商量斟酌。叙功:评功。唯唯连声:
20香菱学诗 曹雪芹
腻烦:①因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而感觉厌烦。②厌恶。怔怔:
语文课上,国学经典怎样读? 篇3
一、国学经典每日一诵
儿童时期人的记忆能力最强,经典诵读是这一阶段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让国学经典成为每日诵读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习传统文化,领悟其中内涵,滋养身心,提升语文素养。教师可以在每天的早读根据学生年龄阶段安排不同的诵读内容,低年级主要是《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这些国学经典语句短小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而且内容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学生在长期的诵读中不仅可以学习传统文化,领悟国学经典,而且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督促自己进步。
二、国学经典读在语文课堂
我校低年级已设国学课,学生每周都有一节学习国学经典的专门课堂。其实学习经典不能仅靠一周一次的课程,还应把国学经典渗透在语文课上,语文课朗朗的读书声中,不应少了国学经典。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诚信主题,教师可以趁机让国学经典走进语文课堂,安排学生查找古人有哪些诚信故事,古代有哪些诚信名言,进行交流学习。第六单元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的主题,而且课后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这就是一次学习国学经典的好时机,可以安排学生搜索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举行一次“田园诗”朗诵会。
三、国学经典读在日常生活中
阅读永远是学习语文一个不变的主题和主要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现在的学生阅读资源丰富,阅读量大,课外阅读加入国学经典,可以让学生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不忘历史,学习传统文化。中低年级可以推荐学生读简单易懂、篇幅短小的成语故事,中年级可以扩大阅读范围,古诗词,小古文,还有成册的古典名著,中华上下五千年等历史书籍。语文学习重在积累感悟,要留下更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倘佯在经典诵读的海洋里。学了《古今贤文》,再读读《弟子规》;读了《孔子游春》,再背背《论语》;背了《拔苗助长》,再诵诵《庄子》……由一篇文章,带几篇课外美文;由一个故事,走近一位作者。学生在更广泛的视野中,自由地享受着母语阅读带来的经典饕餮盛宴。
四、国学经典读在多彩的语文活动中
1.“流行”制造兴趣
模仿是儿童接受新生事物的主要方式,而流行,正是与时俱进的动力和营养。
学生朗诵经典时的琅琅唱读声,就营造了一个极具感染力的学习氛围,再加上学生本身的模仿天性和良好的接受力,学习的兴趣就产生了。而兴趣就如一个共振能量场,互相激发,互相推动,很快就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2.“示范”感染兴趣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在学习时我们特别注重以激情唤起激情,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一定先背过,需要讲解、示范的,自己必须研读透彻。教师循循善诱地和学生一起背诵《论语》《弟子规》《三字经》,一起吟诵《岳阳楼记》《劝学篇》《陋室铭》,通过设计不同的朗读方式,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师生流连忘返,乐在其中。
3.“故事”提高兴趣
故事,仿佛一双魔手能紧紧抓住孩子的心灵。因为故事里有幻想、有神奇、有知识、有营养;故事中有画面、有场景、有人物、有真善美的启迪,有假丑恶的反衬。成语故事、勤学故事、《三字经》故事、《弟子规》和《千字文》故事等,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中汲取圣贤智慧,在成长的道路上力行学文。诵读理解后,再引导学生讲经典故事、编经典故事、演经典故事……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语言表达力和演讲能力。
4.“创意”巩固兴趣
(1)唱经典。《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质朴的音乐,真实的情感,能带着学生跨越千山万水,跨越历史的洪流,走人经典的传奇。低吟浅唱,就是国学经典的音乐化,就是学生语言的再创作;低吟浅唱,就是师生对国学经典的语言、节奏、情感交融的过程;低吟浅唱,激发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国学经典的语感。
(2)画经典。给《论语》配画,给《庄子》插图,用连环画画出名著中的故事;把国学按作者、内容主题分类,办成手抄小报……这也是学生学习国学的另一方式。每学期的读书节活动中,学生都会用一周的课余时间来专心收集资料,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国学经典。通过“画”这种艺术形式,学生把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表达了出来,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艺术联想。
(3)演经典。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都有展示自己成功的需求。展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需求,表演内化了学生学习的所得。当学生们有创意地把国学的精髓部分用“读、唱、讲、品、书”的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时,国学经典便如音乐般流入每个学生的心田,营造了更浓厚的诵读氛围。
我国优秀的国学经典意存高远,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就是一把把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诵读国学经典,就是在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对话。学生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国学经典就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更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大量的事实和研究结果表明,国学经典对儿童教育具有巨大的研究意义。
让学生读经典吧,和学生一起走上智慧人生!
语文课如何引导学生“读” 篇4
一、质疑理解, 让学生想读
一般课堂阅读教学结构中都是初读、研读、品读、创读四个环节, 初读主要体现在整体感知,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把握文章给你的最初感觉。研读环节主要是探究、思考、理解, 养成深入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读、思、悟、用, 其板书设计可以是抓突破口, 也可以是质疑解疑的过程。如:教学《春天在哪里》一文, 初读后让学生质疑, :都谁去找春天啦?春天在它们眼里是怎样的呢?他们找到春天了吗?通过讨论,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言, 进行体会并读好这些语言, 而从中悟出春天到底在哪里, 知道春天在绿色的草丛中, 在美丽的鲜花里, 在快乐的小河里, 在茂密的树叶里。通过读让学生知道青蛙、白兔、蜜蜂、小鸟它们说得都很正确。它们都注意观察春天的美好, 而且进一步体现出小公鸡对春天的向往, 和它在找春天时的快乐。品读的主要功能是在于品赏、感悟、入情入境, 获得情感的熏陶。通过品读句子, 就能悟出文章包含的内蕴。创读环节, 指学生在有了对课文独有的理解后, 能通过自己的读把自己的理解、体会表达出来。
二、传授方法, 教学生会读
读的指导方法主要有跟踪指导、情境诱导、推进式引导等, “读的有感情”首先要对课文有理解, 有感悟, 有感受, 然后愿意表达自己的心声、自我体验。在教学中抓住值得品味、诵读的语言, 让学生充分地读, 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文中关于雨后荷花的描写。“大雨过后, 阳光照得满湖通红, 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了, 粉红的花瓣上清水滴滴, 在碧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我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认为特别美的句子, 让学生反复朗读, 想象当时的情景, 然后在句子旁边贴上图像, 让学生看、听老师朗读, 最后让学生闭上眼睛, 听录音, 用头脑去“看”这幅图。这样经过几番读、听、想, 学生渐入佳境, 置身荷花争艳的湖边, 为这炫目的美而沉醉。这样, 不仅对文中这几句话有了真切的理解, 而且受到美的熏陶。
三、恰当评价, 促学生多读
以往课堂上经常听到学生在评价他人朗读时总是非常机械单调的几句:“有感情”、“读出重音”等等, 缺乏的是在聆听他人朗读后自我内心真实感受的正确抒发, 或者是在听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理解后的深一层次的表达, 所以课堂朗读导向意识非常重要。朗读评价形式有师评、生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
语文-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 篇5
如何读懂高考语文文言文文段?我们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卓越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仅供参考)
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先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文言实词题】答题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古今异义题】答题技巧: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性格表现题】答题技巧: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
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好了,客观题做完了,可以把答案填入指定位置了。
语文教学的“读”如何把握 篇6
一、自读中感知
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有位教师在教《小摄影师》一文时,教师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小男孩这么希望拍到照片,后来为什么没有来呢?”“高尔基为什么不让杂志社的记者进来,却嘱咐秘书一定要放小男孩进来呢?”等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解决了。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不是吗?
二、精读中领悟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我问道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学生一致回答没有白栽,但当问到为什么没有白栽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却仅仅是因为玫瑰花很美。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找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微风、黄莺的话,并展开想象,想象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还有那些动物?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从小动物的角度深深感受到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三、诵读中表达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我在引导学生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气氛,我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则配上忧伤的音乐,松鼠和小熊化解矛盾的过程则又配上了欢快的乐曲,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感世界,读得极富感情,直到课文读完了有好多学生还沉浸在两个小动物纯洁的友谊之中,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偷偷地擦眼泪。这是感动的泪水,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的结果。
语文课上如何读 篇7
一、导读系统的内容与特点
1.“写在前面”是导读系统的特点
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对语文学习并没有太多概念,但“写在前面”给了学生一种提示。七年级教材的“写在前面”,是用导语直接同学生对话,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材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写到新学期又开始了是学生承接小学阶段后的又一次开始,表明语文学习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写到语文的学习范围,主要围绕人生、社会、自然进行学习,并提到课文、综合性学习两大重点内容,表明上册的学习学生要着重注意课文和综合性学习。每一个单元选取了一篇文章作为代表,进行典型的案例摘要,从各个领域出发,感受不同价值取向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放大了语文学习的世界。同时,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语文源于生活,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学生要注重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要善于积累,要重视一点一滴的语文学习。最后说明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语文是基础学科,学习其他学科也是在学习语文,各学科之间是一种相互交织的关系整体。
这样的写在前面,既总结了初中生之前对于语文的学习,也很好地向学生介绍了初中语文学习生活的各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对语文学习有了较好的把握。
2. 七年级上下册各单元的导读特色
单元导读系统为课程打开了一扇窗。七年级上、下册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七年级上册从人文、学习、自然、人生、未来、科幻角度出发;七年级下册从成长、爱国、为人、艺术、探险、动物角度出发。七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学习一个从家庭出发,另一个从国家出发,弘扬了“国家”的主题意识。上册围绕自然界,下册围绕动物界;上、下册第五单元都是关于探秘,一个是科学探索另一个是探索自然。七年级上下册教科书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联系密切,并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体现了知识的广泛性、严密性、整体性。单元导读系统是教学的舵手,单元中简简单单的两段文字清晰地表明了单元学习的方向,为教师教学指明目标和方向,同时也为学生的初步学习明确了内容,并确定了单元特色。
3. 课文导读系统
课文导读是每篇课文的引子,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为课文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大的方向,这一部分既是对课文的引入也是对学习课文的要求。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莫怀戚的《散步》中:“一家人一起散步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体现了温馨的亲情。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顺”“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2]。该导语既是对课文整体的概括,也表明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诠释。这样的导语会使人产生联想,散步的当时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矛盾,主人公又是怎样处理这些矛盾?会给人以一探究竟的感觉,所以这样的导语设置具有提示作用,比起直接阅读课文要好得多。
二、插画的内容与特点
插画是教科书中为课文所配的图画,它在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把握上具有一定积极作用,还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便于记忆。根据图画在教科书中的位置,大致可分为书面扉页后插画和课文中的插画。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下册的插画介绍
七年级上、下册的书前插画主要有人物肖像(作者、主人公)、课文的情节图、风景图、动物图、漫画等。文中插图主要是作者肖像、主人公肖像、情节图、风景图等。插画的安排是根据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接受程度而设计,对于初中生来说,其理解能力还不够强,还处于形象思维的思考阶段,繁多的语言文字会造成他们阅读困难,对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有一定难度,所以,在阅读课文中设置一些简单的插图能缓解理解压力,提高学习效果。七年级课文中的插图设置都是简单的线条为主,生动活泼,辅助了阅读内容。不仅会吸引学生的眼球,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缓解文字带来的巨大冲击。
2. 插图与阅读相匹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课文的插图不是每篇都有的,哪些课文需要配备插图,插图放在课文中的哪个位置,都值得研究。如人物肖像类,编写者为突出作者、关键人物、主人公会配有简单的插图,便于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真切感受和记忆。如冰心的《观舞记》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编者却为课文配有插图。这是一篇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的课文,如果只看课文,我们无法想象到舞者有多美,无法感受异国风情的动人,但配有插图,一看便知,学生也会在头脑中有整体的舞者轮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特色,产生共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插图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利,插图对于理解和感知课文内容来说,是一把利器。又如《看云识天气》扉页安插了关于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图片,这几张图片十分生动形象,胜过了语文课本里的千言万语,清晰明了的插图加上作家的经典叙述,将教师、学生、文本连接成一个整体,减轻了学生的理解压力,也减轻了教师用语言空洞描述的压力。
三、注释的内容与特点
注释或称注解,注释力求简单明了、便于理解。语文课文的注释包括题目注释、生字注释、词语注释、文言文注释,主要是知识性的,能够辅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体现教学要求的需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提出了建议:“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且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3]。这就要求注释要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提高效率和效果。注释虽然是语文教科书中很小的一部分,但语文教科书却因它的存在而变得有趣和有意义。
题目注释:如“七年级下册的《社戏》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的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这是关于题目的注释,交代了浙江绍兴的一种地域文化。鲁迅是通过社戏的一系列特色活动,表现出对童年快乐生活的回忆和留恋。这样的注释会使学生在阅读之前有一个理解,读完之后才会恍然大悟,完善对主题的理解。
生字注释:如“盔甲”古代军人打仗时穿戴的护身战衣,头上戴的叫做“盔”,身上穿的叫做“甲”。“羸弱”瘦弱。“告罄”指财物用完。“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者疼痛非常剧烈。生字词的注解,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扫清障碍,对于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内容有较大作用,同时对这些词汇进行识记,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优美词汇、专业词汇,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交际水平。
词语注释:[那些坏家伙]指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普鲁士军队。[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四眼狗]对戴眼镜人的戏称。这些词语都是阅读课文中特有的词语,有地名、书名,还有许多作者自创的词语,如果不加以注释,学生无法知道它在课文情景中的特殊意思,因此,词语注释增加了语文阅读的趣味性。
文言文注释:[尝]曾经。[异焉]对此(感到)诧异。[扳]通“攀”,牵,引。文言文注释主要是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成语等。文言文注释能够使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规律,形成系统完整的基础词汇体系,对于今后学习文言文课文有较大帮助。
一篇课文中有许多生字词,注释帮助学生理解个别词汇的含义,帮助学生疏通文意、积累词语。课文中的陌生词语并不止一个,但我们不能逐个进行注释,如果全部进行注释,势必会加重师生负担,注释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一点一点的积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语文表达水平。
四、结束语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通过导读、插画、注释三部分来发挥它的作用,成为教科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助读系统的帮助下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助读系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向;插画增加了阅读的审美性,减轻教师的课堂压力;注释增加了学生词汇的积累。总之,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材的四大系统之一越来越受到教学编写者的重视。助读系统是一种辅助系统,为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参考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使其内容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初中,七年级语文,助读系统,人教版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9.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13年版七年级上下册[Z].
如何上“活”语文课 篇8
一、精心设计导语
导语,俗称“开场白”,是一堂课的“第一道工序”。一个好的导语对上好一节课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好奇心强,得到课本后,立即翻个遍,专拣精彩的篇章看,加上教学前要求预习,所以等到教师上课时,课文对学生来说已无多大的新鲜感了。要使学生有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教学里,教师就需要设计好导语,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如果教师每次走进课堂第一句话都是“把书拿出来,翻到第几页”,尤其是在学生上了几节课之后,身心都已疲惫、昏昏欲睡之时,这样的开头无疑是一首“催眠曲”。特别是语文,学生自认为课本看得懂,一两节课听不听都没关系。这就要求教师格外重视开场白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沉寂的局面。如教《死海不死》时,我利用俗语设计导语。我说:“人不可貌相”,同学们接下句:“海水不可斗量”。我立即发问:“海水真的不可斗量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很多同学的回答是否定的,我让他们再思考。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能,要不然,课文中的数字从何而来。”他发现问题了,但不知如何具体解释。于是,我顺势介绍了科学工作者如何通过运用现代化的取样分析,然后根据死海的面积和平均浓度加以推算才得出的结论。这样,不但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而且使他们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了情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精巧而成功的导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它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妙设置悬念
根据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还可通过设置悬念,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悬念能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期待的情境,产生学习兴趣和急于求知的紧迫心情。如教学《杨修之死》一文时,我先提出杨修聪颖过人,又正值曹操用人之际,却为何被曹操所杀的问题来设置悬念,由此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描写杨修的七个事件,弄清曹操对杨修的心理变化过程:“忌之”—“恶之”—“愈之”—“大怒”,最后因“鸡肋”之意被杨修揭破而杀之。从而使学生明确杨修因恃才放旷、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而招杀身之祸。这样导入新课,先声夺人,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激起学生强烈的“乐学、乐知”的欲望。
一个精彩而成功的悬念能达到“投石冲破井中天”的最佳教学境界,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学得有滋有味。
三、进行拓展迁移
语义课要上得活,从教学内容看,还要注重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有的教师在教知识时只局限于一篇课文,不善于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以致学生不能举一反三,这是课上得呆板的原因之一。教师要尽量发挥教材内容丰富的优势,前后联系,新旧对照,使丰富的内容条理化。在讲授新课时,应该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知识运用到新课中去,重视知识迁移,以此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于是,在上课之前,我首先精心备课,既吃透教材,又广泛收集和课文相关的资料,拓宽视野;同时,找到一些同学来谈话,听听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触,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中,找到学生的知识需求,及时补充相关的资料,从而达到课内与课文的自然链接,巩固基础与拓展延伸的巧妙结合。
当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方法是多样的,如词语、句式的联系,文章体裁的联系,写作技法的联系,人物形象的联系,景物风情的联系,典型事例的联系,理论观点的联系,相关学科的联系,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时代背景的联系,等等。这些联系,可以促进知识迁移,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很好地发挥出来。这样的语文课堂也必然是生气勃勃的。
当然,我们要追求生动、有序、高效的课堂效果,就不能满足于表面的热热闹闹。
学生读课文,尤其是小说,往往满足于追求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而忽略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以及辛辣的讽刺艺术。老师就要恰当及时地巧设疑问,引导学生捕捉作者思想的火花。在教读《范进中举》,对范进喜极而疯,学生捧腹大笑,教室里充斥着疯狂的笑声,如果就此放任下去,那么,作家反对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的目的也就被笑声掩盖了。可见,语文课担负着思想启蒙的作用,语文老师应当是思想者,应当有独立思考精神。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会思想的学生。
语文课上如何读 篇9
1. 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从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把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给读,把形式花哨、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给读。
2. 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请学生配配画外音,或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有一次,我教《桂林山水》一课,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就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发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朗读教学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序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要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3. 学生朗读后要及时进行评价
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适当点拨,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在逐渐实践中掌握朗读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好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高超,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方面多下工夫,经过自己刻苦的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好。评的形式是多样的。
3.1 生读生评。
学生把一段文章甚至一句话读完后,老师可让那些跃跃欲试的学生当当小老师,让他们评评读得怎样,若好,好在哪儿?若不好,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好胜心,又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3.2 生读师评。
学生读完后,教师对读得好的应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但在评价的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丰富性,要让孩子能在老师的鼓励中找到自信,满足他的自尊感。对读得不好的教师应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但语气同样应带有鼓励性和启发性。比如说:“你读书的声音很洪亮,但要是你不太着急,读得更流利些就更好了。”这样,学生就会在快乐中改正了错误,效果会更佳。
3.3 师读生评。
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若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唱读的现象,教师可说:“老师想读读,你们来跟老师来当当小老师好吗?若读得好,则好在哪儿?你能学着老师的语气读读吗?”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4. 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1)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效,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3)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担负的任务、教师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充发挥作用。
5. 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学生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两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6. 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要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都有一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
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 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语”与“文”的关系,就能消除“重文字轻语言”弊端对语文教学的干扰和影响,正确认识朗读教学, 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 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如此,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效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卫东.小学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措施.
如何上活语文课 篇10
如何上“活”语文课, 笔者总结几年来的教学实践, 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来自于生活, 语文学习更离不开生活。把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是此理念的具体实践, 更是把语文课上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兵车行》是杜甫揭露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老百姓深受其害的代表作。如何把本诗上活, 我进行了如下尝试:以名句欣赏带动对诗歌内容的整体理解, 避免对它做繁琐枯燥的解析, 并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欣赏“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只上干云霄”时, 在引导学生品味这句表现老百姓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等情感后我问他们, 80年代至今我国义务兵参军争先恐后、入伍时披红挂彩、老百姓敲锣打鼓, 同样是征兵, 为什么反应如此悬殊?经过提示学生逐步说出现在出征一般不会意味着生离死别, 而杜甫写此诗背景是“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古来白骨无人收”;现在出征家属享有很多优惠政策包括减赋税, 而当时是“县官急索租, 租税从何出”的凄凉;现在义务兵役制只有二年, 而当时是“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的超期服役;还有学生会说出现在通讯发达, 士兵想家时一个电话就搞定, 像当时几十年难听到亲人的声音……总之, 当时很多出征战士没有体验青春爱情, 没有诗情画意, 有的只是经济贫困、血雨腥风、刀光剑影和对亲人无休止的思念。鉴赏“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老百姓这种心理变化时, 我提示他们传统中国人一般重男轻女, 所学的课文有两处都重女轻男, 除本课外, 《勾践灭吴》中有记载:“生丈夫, 二壶酒, 一犬;生女子, 二壶酒, 一豚”, 因为战争使当时人口锐减, 所以勾践通过鼓励生育发展人口, 不同于现在的因人口过多而计划生育。现在由于计划生育和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调 (据统计到2020年每5个男士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 等原因, 政府又开始鼓励生女, 如养老补助、扶贫措施、赋税优惠等, 甚至有些地方对只生一女家庭的子女实行高考加分政策等。通过这样展示学生很熟悉的生活现象再进行古今比较, 让学生更深刻也更有兴趣地理解不同的政策和百姓的心理总是由不同的现实所决定的, 诗中老百姓的特定心理变化正是他们痛恨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体现。在讨论评价李白的“痛饮狂歌空度日”也让学生结合实际, 想想喝酒过多的危害, 学生因为对此很熟悉, 马上说出会伤身体, 如伤肝伤神经等, 这些本身可能又与李白的死因有关, 一说李白死于慢性酒精中毒:喝酒神志不清坐船, 见水中有月去捞之, 溺水而死;还有些基础较好的同学会由此进一步生发, 喝酒过多的人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感性发泄过多而失去理智, 对人对事往往不能作出正常的判断而形成以自我为中心, 这也是李白受排挤的人生悲剧的重要因素。
总之, 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激活课堂, 一方面能缩小文本特别是古典作品与现实的距离从而不至让学生望而生畏, 更能以通俗亲切的面貌吸引学生的关注, 激发他们积极思考, 最终也能提高他们的智慧。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丰富的内容是需要多样的形式表现的, 呆板的教学形式只会使学生昏昏欲睡, 使原本鲜活的内容变得索然无味;而灵活多样的形式会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在教学中我力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活课堂, 印象深刻颇有成就感的有如下几种方法:
合理联想。语文课上缺失了联想, 那不单单是语文的悲哀, 更是学生的悲哀。欣赏文学作品, 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 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 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 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包含其中的道理。欣赏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心智活动, 就是联想。教学时要尽力使作品原有的画面、情景、意象与学生的积累勾联起来, 使他们头脑中生成同于作品又不同于作品的情感体验。在学习《雨霖铃》时, 我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导演, 如何拍摄这个情人离别的短片, 这一形式立刻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响应。我趁势提示他们要如何为这对情侣设计衣着、发型、动作等, 甚至衣服的颜色、款式;还有背景画面的象征性如流水长亭、暮霭烟波;还有音乐的渲染。强调合理的联想是要让学生明白人物的动作、语言甚至服装都要符合当时人的习惯, 音乐的选择也要能更好地服务于诗歌的意境。这都要考验一位导演的综合素质。通过这样自由而又合理的联想活动, 不仅让学生兴趣盎然的体会了这首诗歌的意境, 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他们课后关注传统文化、关注生活细节的意识。
文体改写。通过文体改写, 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不同文体的形式特点及表达效果, 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 考虑到所讲的内容如批判沙俄专制与学生体验甚远, 又是外国作品, 所以我让全班同学组成别里科夫死亡疑案调查组, 在精读原文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 写一份调查报告, 提示要包括别里科夫的个人档案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死亡日期、住所、婚配、口头禅、形象特征和人际关系) 、现场勘察 (死亡特写、家里摆设) 、群众采访、结案报告, 最后考察案发背景。通过这样的形式, 学生在预习时很有兴趣地精读课文, 在上课一起讨论的基础上去评价别里科夫其人、理解小说的主题就水到渠成了。
自由辩论。课堂辩论, 对于活跃语文课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研读辩难的能力是很有价值的。把辩论引进课堂, 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学习《米洛斯的维纳斯》时, 我提出一个辩题———维纳斯“为了如此秀美迷人, 必须失去双臂”, 要求学生自由思考, 可从正反两方面入手。结果那节课异常火爆, 同学们踊跃发言, 很多观点颇有深度:有人正面肯定, 说断臂使雕像造型更简约, 更能展现维纳斯的形体美, 因为她的上下身符合黄金分割律, 而且更能激发人的审美想象。有人反驳说美讲究整体性和有序性, 古希腊雕塑艺术流传至今不乏经典的完整的人体塑像, 谁能肯定损坏前一定不如损坏后美呢?也许欣赏断臂的维纳斯实属无奈……在总结他们的讨论时我顺便引导他们怎样认识残缺美, 学生也能很有兴趣的参与进来。
背诵竞赛。高中语文学习过程, 其实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背诵就是一种积累, 经由背诵, 使经典积淀、内化为经验, 这是学习语文的有效手段。有些诗歌不需要多讲内容, 只要能背诵自然就理解了, 所以我就索性组织形式多样的背诵竞赛。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将进酒》等诗歌时, 我先引导他们大体把握全诗的结构, 然后依此提纲快速背诵, 有分组背、男女竞赛、奇偶学号竞赛等, 以竞争的形式刺激他们的背诵欲, 从而为后面的鉴赏打下基础。
合作讨论。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讨论式教学运用恰当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开放的师生关系, 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形成, 有助于学生多维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泪珠与珍珠》时, 在同学们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后我请他们分组讨论, 结合自身体验自由谈谈哪种眼泪是最有价值的珍珠, 并阐述理由。同学们的发言开始比较感性, 如亲子泪最珍贵, 因为母亲的哭令他感到难过。后来逐层深入, 谈出感恩泪、慈悲泪最有价值, 因为前面所谈的亲子泪、奋斗泪等是为己而流, 是小我之泪, 后两种是为人而流, 是大我之泪。最后教师补充感恩与慈悲是激发人前进的重要素质, 无此素质, 人一定走不了多远。虽然世上有太多的理由让我们冷漠, 但同样有太多的人与事值得我们珍惜、感恩。美国小孩在启蒙教育中要当三天乞丐, 不仅是要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给予他们美好生活的感恩之心。
对于有些文学作品特别是戏剧作品还会采取演排话剧、分角色朗读、演员表演等方式, 有时会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情境, 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总之, 教师如何以鲜明的个性、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更多地注入人文情感, 成为跨越时空、超越教材的教者、学者、作者之间情感与情感交流、心灵与心灵碰撞的纽带, 确实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努力探索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把语文课上活的重要手段。
三、教学语言要富有感染力
教师是借助教学语言来传递知识信息, 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 对学生个性的熏陶, 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的, 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因为精彩语言会感染学生, 使之心情振奋, 精神焕发;而平淡乏味的语言会使学生无精打采, 昏昏欲睡。如何提高教师语言能力, 几年来笔者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1、精心修饰语言。
教师的语言要做到准确、简明、生动, 丰而不余一字, 略而不失一词。讲述要注意根据学生和学习内容的实际情况,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为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教师可运用名言、警句、比喻、夸张、歇后语等修辞手法, 使教学语言声情并茂。同时尽量运用幽默的说话技巧。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维提斯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 就是幽默。幽默在语文教学中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它融教育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使学生在笑声中“明其旨、悟其理”。一次我讲文学作品含蓄的好处时说:“有一对少数民族青年男女谈恋爱, 以民歌互诉衷肠:‘世上狮子爱麒麟, 阿哥阿妹结同心。哪个先上黄泉路, 望乡台上喊三声。’歌词表达了同生共死、永不变心的决心。但这个意思是通过比喻等文学手段很含蓄地表达的。如果改成‘我们两个下决心, 马上登记去结婚。结婚以后不变心, 哪个变心不是人!’尽管意思一样, 但效果如何呢?”强烈的对比让学生在笑声中领悟到含蓄的意义。因此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 优秀的教学语言会给人莫大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2、运用生活化语言。
这一点受启发于“易式”风格的语言。易中天凭他的“易式”风格的语言讲热了百家讲坛, 也讲红了他自己。收看易中天教授在中央台百家讲坛上的“品三国”, 顿时有耳目一新之感, 并深受吸引。原来, 在那样严肃的场合、讲这样一个理应严谨的学术话题, 却可以讲得如此轻松、雅俗共赏, 把一个个三国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这其中, 除了易教授丰厚的知识功底作为铺垫之外, 与他本人的语言风格有很大的关联。在“品三国”中, 由于在语言中加入了许多时尚的生活元素, 如“PK、帅哥”等词汇, 韩信是待业青年、“诺, 相当于现在的OK”、“曹操是问题少年”等表述, 轻松、幽默, 拉近了与平民百姓的距离, 使讲课的气氛不再僵硬, 听众如沐春风。这种以广大听众为本位, 贴近大众生活的讲课手法运用于语文课堂, 也能拉近师生距离, 从而激活课堂。
3、注意语言表达艺术。
教师课堂语调或字正腔圆, 娓娓动听;或沉郁顿挫, 或慷慨激昂, 都要以声引人, 以情动人。此外, 课堂教学仅靠有声语言是不够的, 很多时侯, 要借助动作、表情、姿势乃至衣着等无声语言传递信息, 表情达意。恰当的手势, 和蔼的表情, 惟妙惟肖的描摹, 可以创设和谐多彩的语言情境, 增大师生感情交流的强度, 减轻学生的视觉和心理感受的疲劳, 保持旺盛的精力, 使课堂充满活力。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文速读能力 篇11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速读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兴趣,激发情感
兴趣是阅读的动力源,阅读主体只有对阅读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极大的内驱力,形成旺盛的阅读热情;否则,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吧阅读视为畏读,也谈不上速读,更没有了效率可言。苏立康教授说:“兴趣和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的阀门和钥匙。如果连必须的兴趣和情感都没有,理智就会处于一种昏睡状态,不可能进行正常工作,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培养中学生阅读兴趣不仅要使学生明白阅读的意义,更主要的是要依靠语文学科自身的艺术感染力来吸引学生。
二、注重基础,培养语感
快速阅读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要求眼脑直映,即”视“与”思“同步,文字与符号进入视网膜的同时,大脑也一次性的完成了对文字信息的认读、理解和鉴赏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快速阅读要求学生有坚实的语文基础。这种基础的核心是‘语感“即阅读主体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包括正误感、分寸感、形象感、美丑感、情味感、意蕴感、畅达感,语文教学讲究”悟“性,悟性与语感联系的密切,语感能力强,理解率就高,而理解率则是速度的生命。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速度能力,必须注意阅读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感“;否则,忽视了阅读的基础,一味最求速度,那是色舍本取末,结果只是欲速不达。
三、加强指导,严格要求
快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但是如果教师对学生指导有法,要求严格,学生训练有序,短时间也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1.指导预读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先浏览开头和结尾,再扫视每段中的第一句;对于一本书来说,这就是预读,它可以使阅读的主体对阅读材料有一个总的了解,迅速把握材料要义。
2.无声阅读
速读的关键还在于”无声“训练,在阅读速度上,无声要比有声快,无声阅读只是运用眼和脑两大器官,省去了口的发音和耳朵的监听,因而它的速度要快,快速阅读的信息变换方式为:书面信息->眼睛扫描信息->大脑记忆中枢的信息。因此我们应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消除读音和心音,特殊手段就是用自身单声调鼻音,单声调心声或外界背景音乐抵消并消除读音和心音的手段,对特殊顽固的不发音不能阅读的人,还可用一套自创歌曲,边唱边读,最后达到无音。
3.科学阅读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必须通过直觉,联想,相象,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才能把顺次进入视觉的一连串文字信号转换成概念和思想,完成阅读过程,要完成其过程,必须进行科学阅读,进行科学阅读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自信心:一个人要想在快速阅读上获得成功,首先要有自信心,在快速阅读时,自信心是很重要的,只要我们坚信我们能成功,通过长期苦练就会实现的。
(2)中注意力:快速阅读的同时还要求快速记忆,这就要求在阅读时,不仅要阅读,而且要记,要理解,这是一个高难度的思维活动,没有集中的注意力是很难保证”速读“的完成。
(3)快速理解是快速阅读的催化剂。”理解“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并把新的知识经验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
(4)抓住关键词句。为了提高阅读速度首先应抓住关键词句,因为它是联接上下文的纽带,快速阅读时只注意瞬时关键词,其它便可迎刃而解,通过识别主题句,可以快速,准确地抓住文章中各个段落的主要意思,如果能把每一段落的大意抓住了,那么全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把握住了,在阅读中识别主题句,并准确理解其意思,可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的内容结构,搞清楚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
(5)快速阅读能促使快速记忆。快速阅读时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连续的快速阅读是一种强化活动,强化活动能够巩固和促进快速记忆的成果。以阅读现代记叙文类(童话故事,作文选等)为例,要求硬记的是文题,作者,文中时间,地点,人物,姓名,名人名句等;要求联想记忆的故事情节(事件起因,事件发展,关键情节,高潮情节,事件结局);要求理解记忆的关键词,关键句,中心语,段首语,事件性质,人物命运,作者态度,人称变化,词语概念,文章含义或中心思想等等。总之,快速阅读能促进理解的质量,促进理解的速度,促进快速记忆。
四、减少”回视“
影响阅读速度效率的还有一种”回视“的不良习惯,研究者称之为”视觉后退症“,即人们在阅读时,常常为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个标点,没有看清楚或者不理解而重复阅读或”倒读“,因此减少”回视“要加强精度训练和丰富词汇。
五、让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首先明确目标,做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准备。否则,是很难把事情办成或办好的。同样,我们要能较快、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首先就得让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本文所谈的目标,其外延包含两大方面,首先是明确主体目标。这是就阅读者主体而言的,要求阅读者主体——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在阅读方面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即应了解自己懂得快速阅读的哪些知识,不懂得哪些知识,应该在理论上重视弄懂自己不懂的快速阅读的知识(当然,对于这点,教师也应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有了正确的理论方法指导,实践就成功了一半。其次,要求阅读者主体——学生应明确自己对阅读材料方面的知识知多少。对于自己不懂的,应找机会弄懂,力求使自己的知识、技能更丰富、更全面。不能扬长避短,而只能是查漏补缺。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阅读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潜力,一本人发挥了百分之十左右。如果教师对学生指导有法,严格要求,训练有序,学生的潜力就可能得到很好的开打利用。
[参考文献]
[1]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如何才能把初中语文课上“活” 篇12
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要善于创造美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美表现在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上。热情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唤起学生的愉悦感, 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 要保持精神饱满的精神状态, 以蓬勃的生机、丰富的感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
二、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上的审美因素
语文课本内容丰富, 千变万化, 包罗万象, 涉及美的各种形态和类型。而语文教师通过挖掘这些课文中包含的行为美、心灵美、语言美等许多审美因素, 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和洞察历史的能力。例如, 教材中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写景作品中都蕴含着自然美。我们教师应该把学生带入大自然中去, 让自己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 真正地体验到大自然带来的美的享受。例如, 冰心的《小橘灯》等课文都向学生传递着好的社会风气, 教会他们怎么做人, 去把握社会美的真谛, 同时把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事件同现实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教育, 使学生在社会美中受到浓郁的文化熏陶。再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等课文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去想象, 去联想出各种不同的意境, 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
三、语文教学还必须加强学生的德育渗透
热爱祖国不能只说在嘴上, 要具体落实在行动上。学生受年龄、知识、地域的限制,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到, 积极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例如我在讲《这不是一颗流星》时, 重点讲解小浩波对保姆阿婆的爱, 面对这人间的真情, 联系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实际, 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 热爱祖国, 说明人间自有真情在。抓住教育契机, 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 激动着学生, 在他的心灵会留下愉快、振奋, 精力充沛的情感时, 知识才会转化为信念。
【语文课上如何读】推荐阅读:
语文课上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王增利07-28
语文读检查05-16
语文读课文教学09-07
语文素读教学07-18
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05-21
如何上好语文课11-27
如何上好高中语文课11-13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09-05
读《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有感09-08
读初二语文后感400字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