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读教学(共9篇)
语文素读教学 篇1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师大,在翻阅北师大参与制定的课标时,习总书记意味深长地告诉旁边的工作从员,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站在当下教育改革的语境里,习总书记的“很不赞成”不仅仅针对的是对语文教材的选文,也应该是针对当下语文教学“去中国化”现象的一种忧虑和提醒。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审视与本质追寻
在中国教育史上,语文教育(教学)是最早开创的学科门类之一,甚至可以说是第一个,迄今已有约三千多年的历史。有史料可考的较为正式的语文教育,肇始于奴隶制社会鼎盛期的西周,在后来孔子的私学教育结构中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言语。虽然早期的语文教育尚未提出“语文”二字,但从孔子最初设立的“言语”科始到封建社会的繁荣兴盛与衰败更迭,及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始到进入新中国的一轮又一轮教育改革,作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语文”学科一直处于改革的风口浪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语文学科在“革故鼎新”的浪潮中变得异彩纷呈、争奇斗艳的同时,变得越发“扑朔迷离”起来。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成为困扰语文教育人的重大问题。虽然一次次出台了《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但是到了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仍然找不到一条适切的语文教学路径。特别是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今天,由于过多地引进西方语文教学所谓的“先进理念”,导致大部分语文教师仍然徘徊在“中国”语文教学的大门之外,仍在苦苦地追索作为母语传承的语文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不得不承认,在当下的教育领域,语文教育比之于“外语热”“数理化热”,其存在的方式相对冷寂,不仅是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线老师们认为语文“教”与“不教”的区别甚微,而且大部分家长尤其是社会人士,对语文教学一直指责有加且不予看好。甚至于到了高校,语文已经成为边缘性的可有可无的学科,外语特别是英语等语种在学历提升中的特殊价值冲淡了学生对“语文”对“母语”的故土情缘,及至于学了几十年的母语,说话仍然“辞不达意,语无伦次,不得要领”。特别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理应形成完整的教学规则甚至是所谓的“模式”,但至今为止,我们非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实践体系,反而陷入一种杂乱无章的效率低下的语文教学怪圈。要么是无休止的机械读记和练写,要么是无厘头的课堂喧嚣,一线教师们再也拿不出一种具有汉语教学特点的、易于操作且具有普适性的教学经验。以至于造成大部分学生因了应试的屡屡不爽而对“语文”产生了反感与反抗,大部分教师仍然陷在“工具”与“人文”、“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纠葛中而找不到自我———“我是谁”“语文是谁”……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反映,凝结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和情感,因此,语文教育应该着眼于民族语言教育的特点和传统,应该在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语文教育的发展史。毋庸置疑,几千年来,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语文教育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数代语文教育人通过不懈的实践与努力,已经给我们展示了民族语文教育的成果与路径,也使得在当下这个多元文化发展、并存、交错的时代,汉语言教育的魅力仍然给了我们说话的“根基”与“底气”。因此,在当下的语境中,我们要谈语文教育,必须要寻找传统语文教学的根,在“根”的寻找中获得语文教学的经验或是精髓,并以此改良当前的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用“中国”的方式教我们自己的“中国语文”。
二、传统教学的经验梳理和价值再认
语文教学的根在哪里?语文教学的经验是什么?周一贯先生于2008年1月17日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题为《在千年视野内寻找语文教学的传统》一文,他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教学中国语文,并世世代代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那些做法,虽然不可避免地也蒙上了一些旧时代的尘埃,但肯定有它许多与汉字、汉语的学习规律相谐相融的地方。”周先生把这些“相谐相融”的地方称为中国语文的“中国心”,他在文章中罗列了中国语文教学传统的经验,这里不妨再作适当引用和二次阐释。
1.注重识字
周先生认为,“学习汉语要以识字为基础,必须掌握足够的识字量”,因为这是“关系到我国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传统经验”。与西方文字不一样,中国汉字强调的是音形义的统一,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是“全方位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和谐发展,不仅仅是“智育的开窍”,更是“德育的熏陶和美育的陶冶”,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更为重要的是,汉语言文字的独特形体———行笔运锋的起承转合,间架结构的匀称俊美,字形演变的源远流长,都会让学生满目生美、涵养性情。这是因为,中国汉字是有文化情感的,融合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情结;中国汉字是有文化品格的,代表了中华民族高雅别致的文化品位。传统语文教学“注重识字”,就在于延续中国汉字独特的民族血脉。唐代韩愈说:“思凡为文辞,宜略识字。”清朝王筠在《教童子法》中也提出“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及至近代,张舜徽(国学大师)、吕叔湘(语言学家)、陈寅恪(文学大师)都提出“读书须先识字”,可以看出,“识字”在中国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本于诵读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关于“读”,在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多有记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讲的是读书既要默读,更要诵读。荀子“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说的也是这个理儿。为何要诵读?这是由中国汉字、汉语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汉字具有表意特征,一个汉字一个字形、一个读音一个意义,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汉字的声韵之美———语段韵律的平仄有律,惟有“诵读”才能感受到抑扬顿挫之调、声情并茂之美,达到“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的效果。在影视剧中,我们亦时常可以穿越时光的隧道,欣赏到中国古代文人吟诗诵文的镜头,那种“一吟悲一事”“一吟双泪流”“一吟三四叹”的场景,常常让我们感叹于中国汉字的音律之美、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感受到中国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诵读法”之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体察涵泳
“涵泳”为中国古代文论术语,主要指的是一种阅读态度和方法,要求读者在欣赏作品时应“沉潜其中,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得其中之味”。“涵泳”一词,古已有之,承载着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体现了中国人在传承语言文字过程中的直觉与感悟,是中国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经验。“涵泳”本义是潜游,其比喻义便是“仔细读书、深入领会”。宋代教育家朱熹说:“所谓‘涵泳’者,只是仔细读书之异名。”与朱熹齐名的陆九渊更是在《读书》一诗中提出:“读书切忌在匆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也写道:“正渊明诗意,诗字少意多,尤可涵泳。”清王夫之也指出:“熟绎上下文,涵泳以求其立言之指,则差别毕见矣。”特别是曾国藩在其《曾国藩家书》中更是将“涵泳”诠释得十分透彻:“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涵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之表。”春雨润花、清渠溉稻,这些十分形象的比喻,强调学习语文必须进入到语言文字所呈现的境域中,潜心会文,用心体悟,以求获得其中的奥妙。
4.重视习练
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到朱熹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唐代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清人孙洙的“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代代相传、脱口而出的名句无一不说明了中国语文教学的一条最最朴实也是最最本质的经验———“多读多练”。“时习之”说明了要对所学习的内容按一定的时间规律再去重新学习它,这直到今天仍然是学习各门学科的一条教育铁律,这是“多读多练”的价值之一。“破万卷”“三百诗”则是说明要读更多的书,唯有读更多的书,才能受到诸多语言文字作品中人文情感的感染熏陶和话语图式的规范引领,既得“其义”亦得“会吟”,以此形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多读多练”的价值之二。在“习练”中,或许有时过分地强调语法修辞和语言规律,那仅限于封建时代为了迎合科考而必须掌握的写作技巧,但更多的时候却让孩子在“习练”中经历了真实的语文实践,非常符合中国语文的学习规律———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三、私塾素读的意义解读与经验汲取
中国语文教育始于诗教,采用的是私塾教学的模式,“素读”也正是在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母语教育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主要是指在阅读四书五经等经典时形塑的一种读书方法。这种读书法,素面朝天,没有过多的“教学媒介”,只以“读”和“记”为主要策略,不刻意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意义,只是按照字面意思将经典内容熟记于心。它以原始的语言积累为主要特征,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记住了多少、能够运用到什么程度,而不追求“你理解了多少”“理解到什么程度”,用作家阿城的话说,“素读”就是“你不带你的意见去读”。
其实,最早给“素读”下定义的是日本人七田真,他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里这样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事实上,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私塾式“素读”,不追求将自己的理解投入到阅读中,只是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将文本烂熟于心,从而形成最原始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如果孤立地这样看,这样的“素读”似乎已不合当下人的培养要求,更不符合现代语文教学的规律,理应被扔进时代发展的垃圾箱里。但是,传统的私塾“素读”,阅读对象是“经典”,主要方式是“识字和背诵”,强调“虚心涵泳”,重视“厚积薄发”,这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借鉴意义是非常明显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1.“素读”重视“识字”
识字是学习语文、运用语言文字的基础工程,特别是在当下书写媒介呈现电子化形态的过程中,对中国汉字书写的呼声越来越高。写好中国汉字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明确指出:“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在每个年级段的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中,都提出了具体的“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不仅在识字的量上有要求,更是在书写的技术要领上甚至细化到“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时间上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是中国语文的特点所决定的,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规律。
2.“素读”注重“积累”
这里所提出的“素读”积累,是以背诵为目的,要求能够将所读之文本铭记于心。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的“破”字就是让书中的文字烂熟于心。只要这些文字成为学生记忆仓库里的文化“酵母”,到了一定时期就一定能够酿出芳香无比的醇酒。事实上,语言材料只有存储在大脑里,大脑里也只要有了相应数量的文字材料,就可以在需要使用的时候随时调取、组合、重构和再生,学生才会说“中国话”,才会说正确的有品质的“中国话”。
3.“素读”注重“诵读”
“素读”注重通过声音将语言文字的符号性特征转化为言语性特征,同时在“诵读”中将符号背后的情感与意蕴予以阐释和澄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理儿。语文教学,唯有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才能读出语言文字的意蕴,才能在反复的“咀嚼”中品出语言文字的“味道”。《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在教学的具体建议中明确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4.“素读”重在“经典”
“素读”的对象都是文化的经典,相对于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还不丰富的学生而言,教材文本绝对都是“经典”。这些经典不仅仅包括我国古代的经典诗词歌赋,还包括现当代优秀的文化作品,当然还包括国外的经典作品。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经典的诗词歌赋,优秀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让学生有意识地阅读并背诵,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除大量接触本民族的经典文化之外,也需要涉猎国外的经典作品,让学生不仅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而且具有开阔的国际文化视野。
5.“素读”强调“文本解读”
这是“素读”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新含义,即要求读者尊重文本,尊重作者,与文本、作者、编者展开多维度的朴素的对话,唤醒作者在文本创作时的原初情感,解读隐匿在文本深处的原初意蕴,在“原初获得”的基础上寻找作品的更多价值旨趣。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建立在学生原始的阅读积累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基础之上,关注文本的原生性、多义性和模糊性,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朴素地面对文本,不断重新建构文本意义。
四、素读教学的理念坚守与时代创新
当下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多样文化的并存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在无法回避时我们必须正视之适应之并改造之。因此,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经典文化与快餐文化等多维文化的交织裹挟中,我们既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更要有执着的中国声音。没有国际化的视野,我们就不能适应快速变革的世界局势,只能还回到“闭关锁国”“自我陶醉”的过去;只有国际化而丢掉中国化,我们就会脱离本民族文化的实际和血脉,就会再一次“被奴化”,再一次沦为新的“精神奴隶”。同样,丢掉传统,就意味着丢掉了“自我”,忘记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当然也就不知道“到哪儿去”;只是固守传统而排斥创新,只会让我们“抱残守缺”,只会在“涛声依旧”中依旧登不上世界快速发展的“新客船”。
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有“根的觉醒”,应该在坚守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中架构起符合中国文化与民族特质的教学理念体系和实践操作范式。中国语文教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素读”也应该在时代的变迁中有所变化,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更应该站在新的历史发展的高度,给“素读”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路径。剔除糟粕,我们完全可以将“素读”在理论上进行这样的界定:“以一种原始的心态贴近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渠道,把握作者原初的内在的思想,并与作者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达成共识,以此丰富阅读体验、丰厚知识内涵、丰盈精神世界。”由此可知,这样的“素读”既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又凸显了中国语文课程的独特优势———“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王尚文教授先生强调,语文教学必须要让学生“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和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因此,作为中国语文教学经验的精华,“素读”执守的正是一种“真实”“真诚”的阅读姿态———怀揣敬畏、谦恭敏慧,实施的是一条“求真”“求实”的教学之路———诵读体悟、积累运用。
怀揣敬畏、谦恭敏慧,意即语文教学需要有一种平和、静谧的态度,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在层出不穷的所谓“新理念”“新思想”“新模式”中坚守“中国元素”。不盲于“崇洋媚外”,善于在建构主义、后现代教学观中觅得切合中国语文教学的积极因子,敢于吸纳优秀的文化因子、摈弃腐朽的文化垃圾,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传承中国元素、生成新的路径。
诵读体悟、积累运用,意即要能够遵循语文教学的“中国规律”,回归到中国语文教学的原点上。潜心诵读、体悟,保持一种民族性的阅读自觉和生命化的成长自觉,积极融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一次次的心灵拥抱与融合,在教师的价值引领与自我的主动建构中,与文本及作者达成意义的共识和价值的趋同。同时,强化积累,重视应用,在阅读中“存贮下语言的橡果”、“根植下精神的种子”,以此丰富知识内涵,提高语文素养,提升生命质量。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坚守的是民族之魂,创新的是教学之路。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伯棠先生在《小学语文教材简史》中指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教学生识字、读书、作文,必须掌握两条原则:一是要符合本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二是要符合学生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因此,在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必须坚守符合中国语言文字特点和中国人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在经验的传承中去其糟粕,汲取精华,不断创新,用“中国化”的方式教“中国”的语文,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代代相传和时代创新。
摘要:在当下的语境中,我们要谈语文教育,必须要寻找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根,在“根”的寻找中获得语文教学的经验,并以此改良当前的语文教学,用“中国”的方式教我们自己的“中国语文”。“素读”在中国语文教育几千年的发展中应有所变化,我们应该站在新的历史发展的高度,给“素读”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坚守与创新,素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陆云峰.素读:阅读教学的原点诉求(2011)[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周一贯.在千年视野内寻找语文教学的传统[N].中国教育报,2008-01-17(5).
语文素读教学 篇2
武山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顾建平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陈琴老师一直大力提倡“素读”这种流行于私塾时代的读书方法。是经典诵读的很好的、很有效的方法。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现代诗《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独立阅读课文的特点,我尝试运用了“素读”的导学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导学目标:
1、至少认识4个生字;
2、至少积累6个词语;
3、能通过重点词体会诗句的意思;
4、能从词语的链接中体会出诗歌表达的情感;
5、会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二、导学时间:一课时
三、导学重点:词语链接
四、导学过程:
(一) 听(抄)写词语,激发兴趣
①蔚蓝 金黄 蓝黑 绿茵茵;
②大海 沙漠 夜空 草地
③乐园 天下 家园 (天堂)
④海鸥 蜥蜴、甲虫 星星、月亮 孩子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归根结底就是通过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一环节中,有听写、还可以抄写,同时还有一个( )需要学生自己去填,目的是为了通过适度训练梯度,灵活的训练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读词读句,体会句意
读:竖着读→横着读→添词读成句子。
[设计意图:竖着读,体会词的分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横着读,让学生进行相关链接,产生意象,有所感悟;添词读句,一方面,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对诗句产生初步的印象。“教育要在不知不觉之中,当学生发觉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教育的功效就已经降低了”。]
(三) 反问提示,引出下文
① 是这样的吗?
② 那么是怎样的?
③ “这究竟是为什么?”
④ 你从这句话中读明白了什么?
⑤ 你能找到答案吗?
(这是因为:“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所以,我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第一:突出“本来、本该”的意思,强化学生对该词语的理解,第二:通过“是这样的吗?”引出学生对下面诗句的理解,明白现实到底是怎样的,从而回答“那么是怎样的?”这一问题;第三:加深对“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一问题的理解;从而为诗的最后一节的朗读和理解奠定基础,为体会课文表达情感确立感情基调。]
(四) 指导朗读,小结归纳
① 读:诗的最后一节;
② 你从最后一节中读明白了什么?
(板书:仇恨战争 祈盼和平)
③ 小结:是呀!孩子们,世界上还有多少孩子祈盼着--“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让他们能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板书课题:让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设计意图:通过字、词、句、段、篇的训练,通过学生长时间的阅读和体会,我想学生形成对战争的恨、对和平的祈盼应该是水到渠成。明白诗歌中为什么要反复问“这究竟是为什么?”的道理、知道课文为什么要以“让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为题是不会怎么过于困难的。]
(五) 总结学法,拓展延伸
①词语归类:词是语言的基础,理解词语可以把话说好、把课文读懂,把习作写好,词语的学习很重要;
②词与词连接在一起就是句子,诗人们也是这么做的,相信同学们也会学着做,做得像诗人一样,能成为写出自己心声的伟大的诗人!
③读是我们理解词、句、文的最好的方法和手段,不是吗?古人就曾经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节课我们通过读词、读句、读课文体到了诗歌中表达的“仇恨战争,祈盼和平”的情感。
希望同学们能用这节课的学习方法自己去用“心”读“阅读链接”中的《儿童和平条约》,相信你们也能像这节课一样读出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这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生的追求。]
附:板书设计 让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
(本来 本该)
↓
( ?)
↓
“这究竟是为什么?”
↓
仇恨战争 渴望和平
蔚蓝 金黄 蓝黑 绿茵茵;
大海 沙漠 夜空 草地
乐园 天下 家园 (天堂)
海鸥 蜥蜴、甲虫 星星、月亮 孩子
倡导素读,让语文学习更有效 篇3
一、从语言入手,读懂文本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真切对话,首先就要引领学生读懂文本,读到什么程度才算读懂文本呢?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读懂文本遣词造句之美,还要引领学生读懂文本表达形式之美,教师要抓住文本语言的美妙之处引领学生反复素读,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读懂文本。
例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有许多充满童心童趣的语言:“祖父带大草帽,我就带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我就”这些语言在粗读时会觉得作者语言重复啰嗦,但是细细品来,这些平凡的字里行间却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叙事过程。在这种语言表述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呈现出了一幅“也傍桑阴学种瓜”和“依葫芦画瓢”的画面,在这幅画面中有憨态可掬的老人,有活泼可爱的孩子。作者在这些语言描述中充分抓住了祖父的“笑”和我的“闹”来诠释文本,在这种自由洒脱的语言文字的隐含着童年的多少乐趣啊,这种乐趣也只有细细品味的人才会获得,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体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学生就会明白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表达自己和祖父之间的浓浓亲情。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文学作品也就失去了魅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倡导素读就要从语言文字入手读懂文本。
二、从背景入手,读懂作者
任何文本都是时代的产物,要想读懂文本,就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事情的写作背景。教师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就犹如抽丝剥茧的过程,只有层层展开,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另外,也只有从写作背景入手,层层展开,学生才能真正明白作者的写作经历,写作意图,以及所要表达的主旨,只有弄懂这些,学生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得出对文本最为正确的解读。
例如,在“江雪”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千山,鸟,万径,孤舟”等情景的描述为我们展示出了一位老人在寒冷的冬天独自垂钓的情景。在这首诗的教学中,不读懂背景,学生就很难体会到诗人此刻孤寂郁闷的心情,同时也会对诗人在寒冷的冬天垂钓产生质疑,诗人为什么要这么做?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弄准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处境与心境,当学生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明白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到永州以后所写,就其处境而言,正是积极参加王叔文集团的革新活动,但是革新失败被贬为司马;就其心境来讲,诗人精忠报国,却因刚正不阿遭受迫害,心理不免会感到压抑和孤寂。只有从写作背景入手,学生才能真正读懂作者,读懂作者才能读懂诗词所要表达的意境。倡导素读,就必须真正走进文本,读懂作者,进而为读懂文本奠定基础。
三、从模糊阅读入手,读出自己
文学作品大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的指向比较模糊,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解读的空间,用美学的理论来说,这就是一种“召唤结构”,意在召唤出读者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倡导素读,就不可忽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文本中语言模糊之处,教师不必刻意地去强调,去解释,而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感悟。
例如,在“陶校长的演讲”一课中,向学生介绍了每天四问的基本内容。“问健康,问学问,问工作,问道德”这是课文中的四问,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就这些内容进行反思:为什么要进行这四问,这四问有那么重要吗?自己在这些方面做得如何,在学生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每天四问就可以了吗?请你结合自己谈谈还有什么可问的,每天都要问自己这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好处,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这种模糊阅读中读懂自己。王崧舟老师曾说“真正的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真正的细读也不是到文本而止,而是到自己为止。”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倡导素读,就要引导学生从读懂文本中读懂自己,从而使学生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不断提高自己。
总之,素读教学不是不求甚解的阅读,不是盲目的阅读,素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阅读,它是追求本色的阅读,它是力求让学生养成“静心阅读,涵养性情”的阅读,让学生在素读中感受母语文化的无限魅力的阅读,因此,不断创新,以文本为载体,尝试各种素读,就可以真正提升教学效果。
语文素读教学 篇4
(一)
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汉语言文化的传承、内化、创造与升华的过程, 应具有相对稳定的价值指向和民族个性。尤其对于生活经历不够丰富、文化积淀和情感体验相对贫乏的小学生来说, 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应以民族语言的积累、民族情感的积淀和民族精神的建构为着力点, 使学生真正地把学习语文的过程当成语言积累和精神建构的过程。因此, 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有一种根性的觉醒, 应该秉承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内涵, 架构起一种符合本民族文化吸纳传承与再生创新的教学理念体系和实践操作规范, 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化育学生的人格, 提高学生的境界。
“素读”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读书法, 实施的是一种不刻意追求理解的纯粹的“私塾式”的阅读方法, 它以原始式的积累为主要特征, 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记住了多少、能够运用到什么程度。剔除糟粕, 我们将“素读”的读书思想和理念创造性地运用到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 可以将“素读”在理论上进行这样的界定, 即以一种原始的心态贴近文本, 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渠道, 把握作者原初的内在的思想, 并与作者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上达成共识, 以此丰富阅读体验、丰厚知识内涵、丰盈精神世界的阅读方法。很明显, 以这样的视角理解, 我们很快便可在热闹与浮躁中窥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性特质:教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引导学生直接指向阅读文本, 深入文本领会原旨, 朴素地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本的真实意境, 积累并生成优秀的语言文化, 进而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获得真实的语文素养。
作为多元文化冲突中的一种根性觉醒, “素读”对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学生学习语文是一个主动的、非强制性的价值认同过程, 是基于文本主体价值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自主建构, 通过朴素的阅读过程, 潜心文本, 虚心涵咏, 切已体察, 实现与文本作者的思想共融和情感互拥, 实现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丰富和价值的提升, 既而垒筑起一个真实的且具有无限张力的精神大厦, 体现了民族文化的重新挖掘、审视、体认和吸纳, 突出汉语言文化的根性厚植;二是用“素读”的理论视角直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质要义, 主动吸纳传统语文教学的思想精华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重新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体系, 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种寻求本真的思路和方法, 尤其是有利于克服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元解读”走极端及过度“深度挖掘”的倾向, 能够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真实内涵与本质, 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全面落实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这两个方面, 前者重在一种主体精神的建构, 后者强调了一种实践形式的再认, 二者体用相联, 和谐并进。
由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作为一种权威的语文教学指导性大纲, 无不体现着与“素读”相匹配的课程思想。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前提条件下,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要“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阶段目标中, 课程标准反复强调,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 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 “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领悟内容”, 建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有些诗文应要求学诵读, 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课程标准还对不同年级提出了相应的背诵要求, 从而肯定了作为“素读”这一传统语文教学思想中的诵读特性与本质要求。
(二)
同其它语言一样, 汉语言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民族情结, 几千年的传承与积淀, 恒定了汉语教学最根本的宗旨在于“生成和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 也就是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 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 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王尚文) 。作为一种根性觉醒, “素读”秉持的正是一种“真诚”的阅读态度, 怀揣谦恭而静谧, 拒绝浮躁和功利, 是一种老老实实的阅读之道、求学之路、钻研之径, 这也正是汉语言文化教育的根本出路。
毋庸置疑, 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介入阅读, 直接关系到阅读的方向与质量, 尤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态度是决定文本价值意义生成的指针, 是必须予以明晰的。小学生不同于已有着丰富阅读经验的中学生或者是大学生, 也不同于已有着丰富积累的成人或者是学者, 因为没有过多的阅读经验和丰富的原始积累, 尤其是通过阅历人生而产生的情感内涵, 小学生阅读的主要任务就应集中在“积累”上——积累字词句篇, 积累情感态度, 积累精神价值。这样的积累是从个体生命原始成长的需要出发, 为生命的成长打下的是坚实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民族情感。
“准确理解作者的话语方式与话语意图”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也就是说, 我们面对的是渗透着作者主观思想的文本, 而且这种思想是被时下社会认可的有价值的思想, 代表一个社会的主体价值观, 对人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和精神价值的形成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就拿文本解读来说, 首先要把握住文本的原初意蕴, 以一种原始的心态贴近文本, 亲切作者, 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深切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一个形式到内容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 编者是文本的第一解读者, 他 (她) 们在尊重文本作者的原初隐喻思维和表现意蕴下, 给受教育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序列的教育, “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 体现着教育的性质, 体现着教育者的人生追求和教育意向”;教师是文本的第二解读者, 根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和语文教学的特殊规律, 站在学生的视角, 透过文本表面上的文字符号与隐藏在文本后的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和情感交流, 潜心审视和领悟文本的内在意义, 探寻文本意义生成的途径, 将文本的主体价值转化为学生个体精神的成长需求, 在教育过程中实施文本意义的预制;学生是文本解读的第三读者, 在课堂这一个特定的教育情境中,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体认、品读和涵咏, 与教师、同伴、文本或者是文本的作者以及自我的原有认知基础、情感态度进行多维度的对话, 在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中, 逼近文本的真实要义, 实现文本意义的真实解读、文化价值的主动积蓄和自我精神的建构。
在这一点意义上, 有必要对“文本解读个性化”进行一个比较合理的诠释。应该说, 对于一个文本而言, 作者所要呈现的主体价值必然只有一个, 即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这一点是不需要去怀疑的。比如说《静夜思》, 诗人李白在远离家乡的异地, 面对着窗外明月, 思乡之情是显而易见的, 也是诗中最具吸引力的价值所在。假如解读时把文本的主旨理解成“思念家乡的情人”, 就窄化了甚至滑离了文本的主体价值。正如我们去理解一篇寓言体的文章, 就不必要让学生去探究“科学不科学?合理不合理”的问题, 因为寓言里的情节都是为中心服务的;理解一篇纪实类的文章, 就不需要让学生去思考“还可以想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来”, 因为事实已存在于理解中了。所以, 课标在提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时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前提, 即“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假如“一千个读者”真读出了“一千个林黛玉”, 那么这个“林黛玉”一定不是一个完整的林黛玉, 也肯定不是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 那样的解读只能是“盲人手下的大象”。所以说, “文本解读个性化”是基于文本主体“价值取向”下的个体感悟, 是不同的读者用不同的视野阅读同一篇文章并融通成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个价值体认的解读过程。
(三)
基于对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积极审视和对传统“素读”教学思想的时代体认, 可以为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找到一条回家之路——潜心阅读、眷注体悟、强化积累、重视应用。
潜心阅读, 指的是阅读的态度与方法。阅读的态度决定着阅读的方向和阅读的质量, 不同的阅读态度会有不同的阅读结果。小学生的阅读内容, 都是经过千筛万滤过的带有明确价值取向的文本, 是成螺旋式上升的符合汉语言学习规律和现代小学生成长特点的系列教材。这些文本和教材都会“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 以一种平和、静谧、渴求的心态进入文本, 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选择。首先, 教师认真阅读文本、钻研教材是有效、高效进行阅读教学的基础和保证。进入课改后, 教师的阅读往往有忽视钻研教材的倾向, 拿到教学文本, 不是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与文本进行对话, 而是忙于看教参、找资料, 搞教参搬家, 缺少独立思考, 自己还没有内化, 就将文本推给了学生, 结果造成学生的阅读只是为了应付教师完成“教参”要求的需要, 方法显得呆板与僵涩。“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当他对课文中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育人的崇高职责紧密相碰的时候, 感情就会发生‘井喷’, 课堂上就会闪烁火花, 产生能量, 并且势不可遏, 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而产生飞跃。” (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探索》) 语文老师首先应从儿童的视角, 以学习者的身份和符号意义上的文本、文本后面的作者进行对话, 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唯有这样, 教师方可高屋建瓴, 运筹帷幄, 引导学生在科学的认知路径中正确地解读文本, 既而让学生能够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于是, 学生的阅读态度就会在教师的影响和预设下, 保持一种民族性的阅读自觉、生命化的成长自觉, 以一种虔诚的阅读姿态、多样的阅读形式走进课堂。也只有这样, 师生才会走向“共同阅读”, 学生也才会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内虚心地倾听文本的声音, 走进作者的心田, 以一种平和的阅读心态参悟文本、积累语言、丰富内涵, 形成正确的阅读态度和好的阅读习惯。
眷注体悟, 解决的是阅读的情感与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应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我们可以发现, 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正被西化, 《小猴子下山》的小猴子有了“经济效益”的思维, 《狐假虎威》中的“狐”被看作机警的化身, 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正在阅读教学中背离了汉语言教学的轨道, 背离了民族的主体价值观。“素读”要求师生应同步于文字符号所隐喻的、作者所着力表现的——具有社会核心价值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母语教学的根性特质。在阅读的过程中, 不应停留于形式上的“读”与“背”, 更多的是读者主体的积极融入, 主动地与文本及文本作者达成“意义共识”, 让学生透过文字表面解读的文本意义脉动于文本及文本作者的意图, 将生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外显或内渗在阅读的过程中, 可言、可演, 可赞、可叹, 从而逼向文本的主体价值。这样的体悟, 重视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强化积累和重视应用, 再次强调了阅读的目的与旨归。积“语言、生活和情感”之累, 应“生活、成长和创新”之用, 是语言教学的最终旨归。对于积累, 于永正老师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咀嚼和应用。一是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读和背, 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 对那些“不必解”的坚决做到“不饶舌”;对那些小学生目前还“不可解”的强调的是“粗知大意”, 先“吞咽”后“反刍”;对那些对学生一生都用得着的东西, 不但要求熟记, 而且要想办法让他们记得快、记得牢。于老师认为, “这样做, 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在学生应该积累的时候, 尽可能多地、愉快地记下他们应该记住的‘精品’, 为他们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底子”。二是重视课外阅读。“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课本的4.5倍时, 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重视什么, 抓什么, 学生便会什么”。有了这样的语言积累, 再加上丰富的“生活和情感”积累, 学生才有“应用”的资本, 才能够将课内的用到课外, 将读移到写, 才能够实现“会听、会说、会写、会读、会生活”。
不妨来点素读 篇5
在所谓“读图时代”、“速读时代”的“后阅读时代”,花里胡哨的图片与文字混合拼贴,画蛇添足的美工设计辅之以物欲横流的各种消费新主张,令人不知所措。一天晚上,当我在网上浏览到这样一个词:“素读主义”,不禁眼前一亮。
现在许多杂志书籍本身是读图时代的产物,重提以文字为主的“素读主义”就是要直面文字,与“速读主义”唱反调,用大脑去联想行云流水、飞沙走石,而无需借助繁杂的图说,更超脱功利心的驱动,但求心灵之滋养。
在一篇访谈《阿城:大家对我有误解》中,又一次看到了“素读”这个词,阿城将“素读”解释为“你不带你的意见去读”,将“素读”带到一个新的境地。
记得小时候读书,总是先看前言、作者介绍、甚至别人对此书此人的评说论述,从而使自己读书时容易理解,加深印象,有的放矢。久而久之养成了这种习惯。岂不知,这种读书方法易使别人的看法和思想先入为主。
我们现在容易走极端,要么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要么都成了批判大师:才看一眼、一段,还没有把别人的意思完全弄明白就开始提反对意见。交流的前提是必须知道别人完整的东西,否则我们学到的只是皮毛而已。
筑波大学的加藤荣一教授有一本著作叫做《天才满世界》,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1991年3月1日,我在竹村建一先生的宴会上遇到了创业家井深大先生。我向他请教“使脑子变聪明的方法”,他回答说:“就是要大量死记硬背啊。古代日本人的做法就是‘素读’——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朗读汉籍。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都作过这种‘素读’练习。”
很多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经典晦涩难懂,不理解内容也能起作用吗?回答是肯定的。中国古代私塾教学,都是以“素读”启蒙。正因如此,有识之士倡导发起“经典诵读工程”。
另外,由于职业关系,我工作全依仗电脑,久而久之,阅读变成了“鼠览”——鼠标浏览。因为快,所以马虎。虽然“鼠览”在阅读速度和信息量方面要胜出传统的阅读方式,但快速却无快感,经眼的东西如过眼烟云。“素读”就如同饮功夫茶,在慢悠悠的品咂中体会个中意境和韵味:“读懂文本、读懂作者、读出自我、读出社会人生”,这样的阅读才有意义。
(责任编辑 赵雨希)
语文教师备课中的二次素读 篇6
2013年12月,我承担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上的公开课任务,选择的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这篇课文。当时选择这篇课文的理由非常简单,主要是这篇文章有深度,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有挑战性。公开课设计的是第二课时,把重点设定在对儒家“礼治” 思想的理解上。最初的设想共有四个环节。第一是让学生朗读课文, 找出每个人的“志向”。第二是探究两个问题:1.孔子为何“哂由”; 2.孔子为何“与点”,在探究第二个问题的时候解决难点“曾皙之志” 是什么。第三是通过比较曾皙和余下三人志向的不同,引出儒家“礼治”的思想。最后是请同学们思考处于当今社会,我们应当如何去做。
在第一次试讲的时候我自信满满,觉得整个教学设计得既有深度,又具有传统文化内涵,还能联系现实。但实际的课堂效果却沉重地打击了我,特别是到讲解曾皙之志的时候,课堂几乎无法向前推进了。学生都沉默不语,课堂气氛让人难受窒息,最后我只能硬着头皮自己竹筒倒豆子。这个失败的教学设计影响了整节课的效果,直到最后,课堂也没有形成我想象中的畅所欲言的热烈景象,学生们在经过之前沉闷且模糊的讲解后,创造力和想象力似乎也被抑制了一般,说不出特别好的想法了。
上完课后,我非常沮丧,同时也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为什么花费了这么多时间精心准备的课却上成了这种效果?我静下心来仔细回忆课堂的情况。整节课平淡极了。 由于是第二课时,第一、二个环节让学生找每个人的志向和孔子为何 “哂由”时,大家兴致都不高,因为课文中有非常明确的答案,这两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太容易了。而进入讲解 “曾皙之志”环节后,课堂却出现了明显的停滞。我查看这一部分的课件发现,光补充资料就有四五页,而且都是选自于 《论语》、朱熹、南怀瑾的论著以及各种文史资料。我突然明白,这些在我看来能作为补充的资料本身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负担,就好像为了弄明白一个概念又补充多个难以理解的概念一样,结果反而越来越复杂。反思之后我发现,因为我在设计这节课之前已经查看了太多资料,在反复理解咀嚼的过程中失去了对问题难度的判断力,不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决定将一切归零,回归文本,重新设计这堂课。
当我沉下心来静静地阅读文本时,我似乎更能理解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的感受。他们几乎是站在一个未知的视角去读这篇文章的, 在没有任何相关资料的时候,要理解曾皙在文中所描绘的那个美好图景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补充资料是一定需要的。但由于补充资料本身也有难度,于是我决定将资料提前印发下去,让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吸收。又因为这是第二课时,学生对文本也不是一无所知,所以我省略了第一、二个环节。另外,在谈到这篇文章的现实启示时设计的问题过于空泛了(当时设计的问题是:面对今天的社会,我们应当如何去做?),并且凭借学生对 《论语》 一些支离破碎的了解也还远不足以让他们谈出更多的现实意义来,这就像从一个未知到另一个未知,从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到另一个不熟悉的领域一样。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 《论语》 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把握学情,我还设计了一份问卷,问卷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调查学生对自己与当今社会的态度,第二部分是调查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程度。我翻看了一遍收上来的问卷后发现:在对自己和社会态度方面,学生对自己的不满意人数远远超过对社会的不满意人数,但是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又往往和现实社会不一样,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在课文理解方面,学生的问题多集中在对“曾皙之志” 的解读上,而对孔子师徒言行的现实启示方面却并没有充分的关注。
基于问卷的调查情况,我将孔子对四弟子志向的态度作为这节课的重点,以此为根据得出“礼治” 的标准,把对曾皙之志的理解作为这节课的难点。同时,为了更好地联系现实,体现 《论语》 对现实社会的启发意义,我决定从“言志” 的角度切入,先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梦想,然后再看孔子及其弟子的志向,找到我们与先哲的差异,水到渠成地引入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重点环节设计如下:
一.导入:你的梦想是什么?
二.讨论:孔子对这四个人志向的看法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三.关于“曾皙之志”,后世有几种分析,你比较认同哪一种?
(一) 太平盛世之景
(二) 闲适逍遥之乐
(三) 行教治学之图
四.现实启示:
(一) 孔子师徒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面对这样的社会,他们抱怨吗?逃避吗?冷漠吗?当社会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
(二) 引入问卷数据,引发学生思考:
身处当世,在我与孔子师徒言行的对比中,我收获了什么?请同学们课后记下自己的收获。 (不少于200字)
五.总结
调整之后,课堂效果有了显著改善。首先,通过梦想导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孔子师徒的志向深深地吸引着他们。 其次,由于课下有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结合课文理解补充资料,所以在关键环节———探讨曾皙之志的时候, 也形成了热烈的讨论,并以此加深了他们对儒家“礼治”思想的理解。 最后,我利用问卷统计的数据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将他们带入到对自己和社会的反思中,先哲的人格魅力又一次在语文课堂上绽放出光彩。最终这次公开课得到了听课领导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以上是我对自己这次公开课的第一次反思,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大量占有了相关资料后对学情的把握出现了偏差,从而导致教学设计上出现了问题。在后来的一次教师培训中,我接触到了关于“文本素读” 的概念,让我对这次公开课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反思。
“素读”来源于中国传统母语教学,因此对“素读”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教学部分,即针对学生如何开展“素读教学”。但是对教师备课中“文本素读”问题的研究却比较缺乏。教师备课中的“文本素读” 应该是一种非功利的、排除相关参考资料的初始阅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惟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语文老师不只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的。”这里的“善于读书” 绝不是拿着教参和其它资料的“对照阅读”,而应该是自然状态下的 “文本素读”。因此,“素读”应是语文教师备课的起点。
但是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是不是只需要一次“素读”呢?叶圣陶先生的话中强调“善于读书”,但同时也强调了善于读书的结果,即“深有所得”。那么,如何做到“深有所得”?如果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很强,比如一些学者型教师,可能直接通过素读就能达到。但是对于成长阶段的教师而言,要真正做到 “深有所得”,光靠素读是很难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必然需要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比如相关论文论著等,这就有可能出现与我之前公开课类似的问题。在大量占有相关资料后,可能会出现学情把握上的偏差,导致教学内容取舍设计有误,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我后来的改进措施,其实是要求教师从专业阅读的状态中跳出来,清空自我, 俯下身去,以学生这个未知者的视角进行文本解读,以求准确把握学情。我把这样一种文本解读称为 “二次素读”。通过之前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教师或许可以在文献阅读之后进行“二次素读”,它能从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师从专业阅读的状态中脱离出来,是过渡到教学状态的桥梁。
备课的确需要充分的准备,但是阅读的起点应该是未知的。作为语文教师不应该仅仅关注阅读的终点,更要关注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 也就是如何从未知获得新知。如果总是站在一个已知者的角度去阅读课文,就可能无法了解未知者在阅读时的心情。所以在备课过程中, 清空自我,获得一种最原始也是最单纯的阅读体验是十分可贵的。
附录:
调查问卷
第一部分
1.我觉得今天的社会怎么样? 满意吗?为什么?
2.我对今天的自己满意吗?为什么?
3.如果有可能,我最想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里?
第二部分
1.我如何看待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的志向?
2.在孔子师徒身上,我看到了什么?
双耳失聪也可以“素读” 篇7
听力有障碍的学生学习语言实在太困难了。他们由于从小双耳失聪, 部分或全部丧失了听力, 失去了形成语感的良好的生理基础。与健全的学生相比, 学习、运用语言上有很大困难, 表现为词汇贫乏、病句繁多、理解困难等。课堂上大部分聋生不能用完整、通顺的话回答教师的提问, 不能有条理地分析、解答问题。到初中毕业, 也只有少部分聋生能用通顺的语句, 有条理、有中心、有重点地叙述一件事, 大部分聋生写的作文还是“天书”———只有聋校老师才能读得懂。
如何缩小聋生与健全人素质上的差距, 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一直都在积极探索, 寻找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2011年, 我听说了“陈琴”这个名字, 初步接触了素读、吟诵, 很感兴趣。在网络上搜索“陈琴”, 看到了很多关于她的报道和文章, 还在“百度”视频中看到了陈琴老师的吟诵课录像。她教的一年级学生如此博学, 令人惊叹不已。这么神奇的教学效果, 我觉得很不可思议, 难以想象, 但是静下心来细想, 又促使自己去进一步认识“素读”的“庐山真面目”。
2012年元旦是陈琴的新书签售会的日子, 我买到了她的新书———《经典即人生》。假期, 我静心阅读了该书。陈琴老师的样子很普通, 但是她的思想、她的执着充满着别样的魅力, 她多年心无旁骛地进行着小学语文经典“素读”教育实践。她的做法, 就是把课本简单教, 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吟诵古诗文。读完这本书, 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慨, 也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多读多背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我看过陈琴老师和徐健顺教授的吟诵录像, 也很想学吟诵, 但不知该从何下手, 在吟诵“门前”徘徊了很久而不得入。在2012年的11月16日, 听了林美娟老师的三节吟诵课, 我茅塞顿开, 终于鼓起勇气来到了这个“吟诵读书社”的大家庭, 跟着林美娟老师一起学习吟诵。2013年7月24日, 在参加中华书局举办的“首届中华经典教育师资成长营”的培训中, 我见到了陈琴老师、彭弘老师、邓锦芸老师, 他们的“素读”教学给我增添了很多信心。之后又认识了朱畅思老师, 他的学生一样取得斐然的成绩, 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很喜欢陈琴老师的文章《通背整本语文书———陈琴老师谈语文教学》和柳恩铭博士写的《用“心”学语文, 你一定能行!》, 读后颇受启迪。语文能力要靠在大量的阅读中逐步习得, 没有什么捷径和秘诀, 只有实实在在地多读, 用心读, 专心读。语文教学就应该让学生多读, 没有反复的阅读, 那情味就出不来, 语感也出不来。因此, 我一边乐此不疲地读经典, 一边在班里带领学生和家长一起走近“素读”, 学习吟诵。
“素读”教学的案例
一直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历, 反思教学上的一些教学案例, 突然回想起很久以前的教学实验, 再三思量, 发现自己与“素读”的缘分已久, 其实早已在不知不觉、或多或少地践行着“素读”教学的理念。
记得1992年的秋天, 学校开展“分层教学”的实验, 我担任了二年级实验班的教学工作, 承担学校的教学实验任务。那时的聋校小学是八年制, 学校给我的教学目标是用六年时间完成小学教学的全部任务。回想当时在二、三年级期间, 我平均每学期要教学63篇课文。聋校的语文教学, 由于聋生有听力障碍, 语言发展滞后, 一篇课文至少要七八个课时才能完成, 这样面面俱到地花了很多课时, 结果反而是面面不到, 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根本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很难过, 也很着急。后来从特级教师霍懋征老师那里得到许多启迪和力量, 她在70年代就创造了一学期能讲95篇课文、全班平均成绩达到98.7分的奇迹。我反反复复读她的事迹, 学习她的教法, 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 我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聋生学习母语是从学习书面语言开始的, 由于缺乏口语基础, 书面语对于聋生而言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所以, 积累便是首要任务, 而积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背诵。加强背诵, 可以培养和积累学生对书面语言的感性认识, 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 我发现聋生语感的差异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 最终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而通过多次的背诵, 可使聋生对书面语产生 良好的感 性认识, 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聋生的思维能力较弱, 语言表达虽不清楚, 但记东西快, 模仿力强, 因此, 背诵默写对聋生来说并不是困难的事情。根据聋生的特点, 我就让他们多读多背一些精彩的句段。通过读、背, 既培养了他们认真读书的习惯, 也帮助他们正确、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还把书本上的语言变为了他们自己的语言, 较快地提高了学生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比如, 我在《荷花》这篇课文的教学中, 强调一个“读”字, 突出一个“背”字。我首先进行范读, 加以丰富的表情和优美的手语,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然后再引导学生读, 做到“口到、手到、心到”, 最后要求他们熟练地背诵课文。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 学生的语感得到了有效提高, 背诵所产生的效果也显而易见。
“分层教学”实验表明, 聋生是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的, 他们的记忆力强, 有一定的领悟能力, 在教学时间不变、教学内容比原来增加一半的情况下, 提高教学效率, 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完全是有 可能的。几年来, 实验班学生的及格率都达到100%, 优良率也都达到了学校规定的指标, 并且比其他班的聋生提前两年顺利学完小学语文的全部课程, 进入初中的学习。至于那次的教学实验究竟为什么会获得成功, 我一直是模糊的。在之后十多 年的语文 教学中, 我还是一直坚持让学生多读、多背, 在重视对范文语言的感悟、积累和内化的同时, 积极向课外阅读拓展。但遗憾的是让聋生读和背 的数量还 不够多, 只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去年7月, 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华经典教育师资成长营”是一次“文化大餐”, 陈琴老师的“素读”教学法让我一见如故, 格外熟悉, 格外亲切。在这里我找到了很多知音, 他们给了我信心和勇气, 也使我对“素读”教学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内心已经有了一个决定:追逐, 勤奋, 努力, 做一个内外兼修的语文教师, 上好课, 让学生多读书, 去细细品味中华经典文化, 让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的洗礼, 让学生成为真正有文化的人。上个学期开学一个月, 学生们就学完了20首古诗、两篇短文、3篇现代文 (6000多字) 。小小的成绩, 良好的开端, 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经典素读成就经典人生 篇8
经典书籍浩如烟海,陈琴老师给孩子们选择的素读内容是哪些呢?她根据自己对典籍的了解,结合现行教材的内容和经典诵读的规律,为学生确定了具体的素读目标:一二年级诵读蒙学读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声律启蒙》和《千家诗》;三四年级诵读《论语》《大学》《中庸》,并选读《孟子》;五六年级诵读《老子》,选读《史记》和《资治通鉴》中的经典篇章。陈琴老师说:“小学6年里,除课文以外,学生背诵的诗词量在400首以上。此外,每学期,我都为学生设定了必读和选读的课外读本,并且分为童话期、历史故事期、人物传记期、科普期、经典小说期等。”
素读的方法并不复杂,贵在坚持,每天只需记诵100多字。当然,为了不让学生感觉枯燥,陈琴老师总能想出一些“小点子”来激发他们的动力,比如多媒体的介入、活泼的设计、教师的现身说法、小组比赛、个人比赛、及时的奖励,等等。
儿童的教育,并非由学校老师单独完成,还需要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陈琴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素读,还通过给家长写公开信、为家长推荐阅读书目、请家长和孩子共写读书报告等形式,促进学校素读与家庭素读结合,既能让读书的风气浸染更多的人,又能使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从而保持并不断扩大孩子们的素读成果。
陈琴老师深知,教育时机稍纵即逝,小学里的孩子正处于求知欲开始蓬勃生长的阶段,他们渴望大量阅读,若不乘势引导孩子进入经典书林,将使他们错过启蒙与积累的最佳时机,长大以后也很难再弥补缺失。素读并不是知识的灌输,也不是毫无选择地教给孩子们传统道德。陈琴老师是以现代观念审视经典,结合孩子的认知特点,从识字的角度来推广经典素读的。而且,孩子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他们能在潜意识里辨别和弃取传统道德,随着不断接触社会,加以老师的点拨,他们就会吸收传统文化里的精华,而不会陷入糟粕之中不能自拔。
“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实际效果来看,经典素读在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完善他们的精神气质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陈琴老师带着孩子们读过很多诗,而爱读诗的孩子是有灵性的,有时会形成诗歌从心底流出来的状况。经过小学6年的素读训练,孩子皆可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下笔千万言”的目标,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都觉得记忆力好,学东西也比较轻松。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素读经典后,都变得彬彬有礼,能够更好地与家人、朋友相处。陈琴老师讲述了这样的往事:
“2009年,我在台湾收到一个学生的信息,这个孩子刚刚考上当地著名的重点中学,信息内容是:‘树长6个年轮,未必能成栋梁。花开6个春秋,未必赢得郁香,您给我的6年却为何如此金光闪闪?琴妈妈,我们还是这样叫您,握别的手尚有余热,我们的魂魄已然夜夜归来。您细听满园花开的声音,是我们对您深深的祝愿,要快快乐乐啊,要健健康康!’他这首诗模仿的正是我们曾经在课堂上素读过的席慕容的《七里香》。我惊喜地回复道:模仿是天才的第一步,模仿得真好!”
践行经典“素读”,与孩子共成长 篇9
2009年8月, 随着我的孩子大班生活的结束, 我开始关注小学教育。一个偶然的机会, 朋友给了我南木的博客链接。当知道博主陈琴老师是名校华师附小的教师后, 我开始认真地看她博客上的内容。
在博客上, 我看到了一些陈老师推荐阅读的书就买回来看。如《老鼠老鼠》这本书, 孩子刚拿到时并不喜欢, 我让孩子先放在一边, 听我给她读。当听我读了一遍后, 孩子觉得这本书还可以。再带着她一遍遍地读下去时, 她就觉得这本书很好玩了!这样不断尝试, 不断收获, 使我觉得陈老师是可以给我引路的人。
经过半年多的实践, 虽然对孩子阅读有了信心, 但对陈老师所说的“6年背诵10万多字”还是心存疑虑。当与多位朋友提及此事时, 大家也都在质疑。
2010年7月底, 我第一次听到了陈琴老师、徐健顺老师的吟诵, 听陈老师讲她如何带着孩子做经典“素读”。在那里, 各位老师的授课让我眼前明亮了, 原来学语文可以如此有趣。我很激动, 决定要跟孩子一起学习, 弥补自己母语学习上的缺失。
11月, 当得知陈琴老师应家长之邀为一群四年级的孩子上课时, 我找到陈老师, 希望她能收下我家的孩子, 给孩子做一下早期启蒙。但是陈老师婉拒了, 并给我讲明了原因:孩子差距太大了。
于是, 我自己张罗了一群6耀8岁的孩子, 请陈老师来给大家一周上一次课。这个课程是要求家长与孩子同堂学习的, 这就使得我们这些家长能有机会亲身体验陈老师的授课。讲课内容为:成语接龙、《三字经》、《弟子规》。每次陈老师都会给大家讲讲字和与上课内容相关的故事, 再带大家一起读一读。每次下课时, 孩子和家长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通过这个课堂, 我开始意识到:对待孩子, 不能仅仅去要求孩子, 还要看看自己有没有给孩子做好表率, 没做好的就努力去修正自己。在生活中, 要注意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等。我的内心慢慢出现了要深入学习的需求。
因为陈老师曾跟我说过, 自己带孩子做经典“素读”是很艰难的, 所以我也在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身边的集体环境。
在家践行经典“素读”
2011年6月, 陈老师离开了广州。
我决定以后要用陈老师的方式自己带着孩子做经典“素读”。
读什么内容呢?就读陈老师班上孩子们读过的内容。在那个暑假, 通过分段读和听陈老师的录音, 我的孩子已能把《七月》背下来了, 这让我有了一点点信心。
2011年9月开学后, 陈老师班上的孩子读什么, 我们就跟着读什么, 再加一些《唐诗三百首》《千家诗》里的内容。有些内容没文本, 我就在网上查找相关书籍, 就这样每天带着孩子一起读文本, 用相关的书给她作简单的解释。至于故事, 就靠她自己看。
最近, 我给孩子讲关于《论语》的故事时, 孩子突然说:“妈妈, 您讲故事总是东一点西一点的, 总要我自己去补充。您让我怎么去补充嘛?”我毫不掩饰地说:“妈妈无法与陈老师比, 要怎么去补充就是你的本事了。”
一天晚上, 孩子告诉我, 她在看了家里的一本中华书局版《论语》中的注解后, 终于可以把《论语》也读得津津有味了。我突然发现, 我的不足反而成就了孩子的自学能力。
2012年暑假前, 陈老师来广州, 我带着孩子去见陈老师。孩子见到陈老师读《老子》, 回来后就要求背《老子》。一次, 见我倒水倒满了, 她对我说:“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看我有点茫然, 她就给我解释。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 我发现她给大家倒水时经常会念叨“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读《老子》也让她发现:她在做班级管理时, 态度过于强硬, 应该有所调整。她经常会结合在学校发生的事跟我讨论。所以, 孩子说《老子》对她是最有指导意义的。
寻找内在需求
在带孩子做经典“素读”的过程中, 我一直在考虑如何激发孩子兴趣的问题。在家做经典“素读”是有别于老师带着做经典“素读”的, 如果家长一味地要求, 长期下来会影响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孩子没有内在需要, 再怎么做都是被动的。我的孩子对鸟类特别感兴趣, 于是, 我想找一本关于鸟类的著作, 最好这人还有古文功底。
没想到还真让我找到了, 这个人就是郑作新。我先后买回来郑作新写给儿童的《与鸟儿一起飞翔》《与鸟儿齐鸣》。孩子很快就看完了这两本书, 知道了郑作新是鸟类学家, 了解了他的一些相关的故事。
2013年4月的一天, 孩子读书读得没什么心情。我就让她朗读《与鸟儿一起飞翔》中的“从小养成好习惯”部分。我跟孩子说:“就算你以后做动物学家, 其他方面再好, 如果连中国古时的动物都搞不清, 一样会被外国人小看的。”
晚上, 孩子就跟我提出想看看《禽经》。为了满足她的好奇, 我当晚就在网上查找《禽经》并打印出来给她看。她看后, 说要背《禽经》。我告诉她:“这个可没有注音和解释。全要靠我们自己查证。请你认真考虑清楚, 如果开始了就不能停。”
第三天下午, 孩子放学回来, 跟我说要开始背《禽经》。我说:“那你就自己查资料注音吧。”孩子说没问题, 便拿着打印纸, 在电脑前坐下, 按我平时查证资料时的方式做了起来。过了一会儿, 孩子说‘契’字有好多读音, 不知道该读哪一个。我一边做饭, 一边对她说:“我也不知道, 你自己慢慢看吧。”最终, 孩子根据上下文及解释选择了一个她觉得最合适的读音。
用了半个多小时, 孩子终于把当天要读的内容中不认识的字注完了音。晚上检查完她背的情况后, 她又跟我商量:“妈妈, 我每天把要背的内容里的不认识的字都标出来, 您有空的时候帮我查一下, 可以吗?”当时, 我并没有答应要帮她。睡觉前她又跟我讲:“妈妈, 《禽经》3600多字, 每天背200字, 18天就背完了。”
我原以为她会感到困难, 会退缩, 但她没有一点畏难的情绪, 这对我触动很大。后来, 我答应帮她查资料, 但不帮她做判断, 遇到有多个读音的字, 我就把多个读音和解释抄下来, 让她自己根据上下文进行选择。
最终, 她在计划时间内把4150字 (最初版本缺少内容, 经过查找资料做了修正和补充) 的《禽经》背完了。
这次背《禽经》的经历, 对我和孩子来说都是难忘的, 我们收获了很多。当我让孩子背《诗经》时, 她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抵触了, 她感到读起来也容易理解了。因为有些鸟类的象征意义在《禽经》中已提到。这时, 我感到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定制学习内容也很重要。
【语文素读教学】推荐阅读:
快乐语文初中语文教学08-15
语文课堂教学小学语文09-20
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07-25
小学语文′尝试教学′实验初探 小学语文学科′尝试教学策略研究09-23
语文诵读教学05-31
语文作业教学06-06
语文语感教学06-16
语文生活教学06-17
语文分享教学07-06
语文知识教学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