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教学模式(共11篇)
双螺旋教学模式 篇1
药学高等教育面向医药行业、立足经济建设、适应药学学科发展和多元化岗位的需要, 对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如何培养具备自然与人文科学的综合知识与化学、医学、药学知识的专业素质, 同时具备沟通技能、知识运用、信息能力、团队协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等核心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日益成为药学高等教育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3,4]。
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以郑州大学药学院2007、2008级药学、药物制剂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确立素质本位教育理念, 培养专业与核心素质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以优化教学体系为切入点, 建立“理论—实践”教学、“师—生互动”两天螺旋上升式的教学模式, 实施“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弹性、灵活的教学设计, 充分发挥“双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在培养药学复合型人才的作用。
1 确立素质本位教育理念, 培养药学复合型人才
素质本位教学理念是指以“素质本位”教育为中心, 所谓素质教育包括专业素质和核心素质[5]。专业素质即专业能力, 指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适应某一较为广泛的职业领域里的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要求, 它为学生将来选择具体岗位、未来的转岗提供了宽厚的专业基础;核心素质即核心能力, 是具体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以外的, 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当所从事的职业发生变化时, 这一能力依然起作用, 是维持生计并获得成功的关键。具体包括沟通技能、知识运用、信息能力、团队协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等。专业素质以核心素质为依托, 核心素质由专业素质所体现。素质本位教育理念倡导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学生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专业课程, 完成对该专业的知识储备。与此同时, 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完成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进而扩充学生对核心能力的获得。该教育理念的实施将会有效应对部分学生以优良的成绩毕业后却无法以优良的素质面对工作、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另外, 依据近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显示, 学生就业趋向教育科研、市场营销、医院应用、企业管理、广告策划、法律咨询等岗位的“多元化”需求, 单一型或窄口径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凸显。因此, 高等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要遵循发展趋势, 培养药学复合型人才已势在必行。
2“双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1 建立“理论—实践”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
“理论—实践”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是指以“课程群”为基础, 分别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中建立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群。理论课与实践课课程设置上相互独立、各成体系;教学内容上相互交叉、避免重复;教学方法上相互借鉴、以人为本, 运行趋势上如同生物学中DNA双螺旋链状结构, 先理论、后实践、再回到理论学习, 循环上升,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具体实施如下:
首先是建立理论课程体系。如以药物分子结构为核心的药物化学课程群 (有机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子设计-药物合成-制药工艺学) , 以药品质量控制为核心的药物分析课程群 (分析化学-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现代药物分析方法) , 以新剂型为核心的药物制剂课程群 (物理化学-药物制剂学-药用高分子辅料) , 以生药有效成分为核心的天然药物课程群 (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 等课程群, 使课程之间层次分明, 互动联系;第二, 建立实践教学课程群体系。将专业基础课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 和专业课 (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 的实验教学部分单独成课。以理论课程群设立结构为依据, 整合实践教学内容中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部分, 建立“基础训练、综合设计、探索研究”三位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该体系包括基础训练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和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 综合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运用已有的实验操作和专业知识对研究对象进行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 探索研究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对研究对象进行创新、发展、再开发并在这一过程中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等核心能力的运用。由上述可知, 根据学生所在年级调整实践课程中基础训练、综合设计、探索研究实验内容的比例, 并作为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突破点。一方面加强学生专业素质的训练, 例如在药学专业第四学期开设的生药学实验内容中基础训练内容占全部实验项目的82%, 而综合设计实验内容占全部实验内容的10%, 其余为演示性实验。这一内容设置既满足了低年级学生对基本实验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 同时又能在实践中训练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巩固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从培养学生核心素质出发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开设探索研究实验, 充分利用本专业现有的各种科研平台和药学综合教学实习基地, 建立学生到科研基地、教学实习基地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打破高年级学生才能参与教师科研工作的惯例, 鼓励各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大力推进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 重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进行基本科研能力和生产技术训练, 夯实专业基础, 扩大知识领域, 使其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实习和毕业后的科研或生产技术工作。
在教学运行中, 螺旋上升式模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创新实践”的方式, 形成“课堂、实验室和药品生产基地”的三阶段培养模式。学生首先通过课堂学习, 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知识。这一链条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提高其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 激发学习潜能, 培养创新思维。之后, 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 到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 锻炼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这一链条重点在于扩充学生核心素质的获得。两个链条循环上升, 理论与实践教学各课程之间与内部既有层次、有联系、有互动, 又有合理交叉, 有相互支撑, 避免重复和资源浪费, 成为培养药学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支撑之一。
2.2 建立“师--生互动”的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
“师--生互动”的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分为两条主线[5,6,7,8]。一条以教师为主线。授课者依据课程特点灵活选择教学内容, 利用网络、实验室、企业等各种资源, 进行研讨型、体验型、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 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多元化”教学方式 (PBT和Seminar) 。另一条主线为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如讨论学习、发现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两条主线以“互动”为支点, 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通过“师--生互动”与“理论--实践”双螺旋模式运行, 师生经过第一阶段即理论教学后,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目的、方法和内容给出初步的判断。教师也通过学生评教等方式, 及时、详细的了解授课对象的各项特征, 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下一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以适应学生对知识接受能力不同和对教学方法的适应能力不同。之后, 通过实践教学即第二阶段, 二者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相互交流、互动, 达到双方彼此适应的和谐局面, 学生的专业与核心相复合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等通过上述过程循环都得到提升, 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双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分析
3.1 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根据2007、2008级的药学、药物制剂专业学生以教学目的的明确、专业知识与丰富程度、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多媒体的运用情况、教学互动性、理论与实践相关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7项内容对教学效果进行理性、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被调查的内容中, 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多媒体运用情况”最为满意, 认为“很好”和“好”的同学占70%以上。其次是对“教学目的明确性”和“教学风格的顺应性”感到“很好”和“好”的同学占74%以上。同时, 2个年级学生对各项内容的结果统计显示:除了“多媒体运用情况”在两个年级的同学中一致认为“很好”以外, 对“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理论与实践相关性”选择“很好”和“好”的由07级同学的60%上升至08级同学80%以上。这充分说明了“理论—实践”教学、“师—生互动”两条螺旋上升式的教学模式的实施, 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学生对于这一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大幅提高。
3.2 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根据2007、2008级药学、药物制剂专业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数量、就业率等统计情况统计分析显示:08级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16项, 稳居其他年级立项数量首位;07、08级学生就业趋向“多元化”岗位, 医院、药企仍为就业主流的同时, 医药院校和其他岗位, 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员、报刊编辑、广告策划、法律咨询等也成为毕业生的选择之一。
3.3 讨论
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依据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药学学科发展对师生的新要求,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在我院本科教学中建立并实施了“双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 以适应现代药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发展方向和“多元化”岗位工作需求。该模式依托“理论—实践”课程群、“师—生互动”两个链条, 在讲授学科知识以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基础上, 引导学生科学实践以帮助学生获得核心素质;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相互呼应, 弹性、灵活的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进入自主学习、讨论学习等。两个链条内部各个环节相互联系, 整体趋势循环上升, 最终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创新思维获得化学、医学、药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的复合, 具备良好社会实践能力, 能够适应药学工作涉及基础研究、开发研究、生产、质量检查、流通、应用、管理、广告策划、法律咨询等多元化岗位的需求差异, 对培养药学复合型人才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实践。
参考文献
[1]Campbell L.Mindful Learning:101Proven Strategies for Student and Teacher Success[J].Thousand Oaks, CA:Gorwin Press, Inc, 2003:64-77.
[2]李薇, 王磊.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 2009, 84 (2) :56-60.
[3]王晓丽.PBL和Seminar教学模式在药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高教研究, 2011, 32 (3) :436-438.
[4]张群, 贾志敏, 游文玮, 等.药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成果[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10, 12 (6) :597-600.
[5]姚彤炜, 曾苏, 余露山, 等.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尝试[J].药学教育, 2007, 25 (4) :254-262.
[6]蒋心慧, 袁佩, 范琦.对药学实验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6, 8 (2) :197-199.
[7]Cannon R, Newble D.A Handbook for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A guide to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M].4thed.London:Kogan, 2000:234.
[8]Sivan A, Wong Leung R, Woon C, et al.An Implementation of Active Learning and its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Student Learning[J].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ternational, 2000, 37 (4) :381-389.
双螺旋教学模式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中国画蜗牛独特的螺旋造型。
2、学习运用中锋画出蜗牛的螺旋形。
3、体验国画创作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蜗牛的结构和生活习性。
2、课件:蜗牛图片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体验画面中的情趣。
师:画上有什么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你感觉它们的心情怎样?
二、重点观察蜗牛壳独特的螺旋造型,讨论画法。
1、讨论蜗牛壳的螺旋形画法。
师:这些画中的蜗牛长什么样子?(背上背着蜗牛壳,蜗牛壳都是螺旋形,头上有触角)我们怎样才能画出这种螺旋形呢?
2、讨论蜗牛身体的画法。
师:蜗牛的身体怎么画呢?
3、教师小结:用中锋笔尖从里到外绕或者从外到里绕画蜗牛壳;笔尖用淡墨,先按后拖再提画出身体,最后添画触角。
三、幼儿创作,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师:你准备画几只蜗牛?你要画的蜗牛会在哪里?在做什么呢?
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师:你最喜欢哪一幅蜗牛图?为什么?
(评价可侧重于画面中色彩的丰富程度、内容和情趣性、用笔的连贯性等。)
【教学反思】
在该活动进行前,可以在科普区展示大量与蜗牛相关的图片,帮助幼儿了解、熟悉蜗牛的基本特征。活动结束后,可在美工区提供笔墨,供幼儿继续进行国画创作。
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教学设计 篇3
摘 要: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是机械基础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本文主要从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三个方面就如何进行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教学设计做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 教学策略 教学流程
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机械,其运动的传递都是由各种各样的机构来完成的。螺旋传动是机械行业中最常见的传动方式之一。“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选自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机械基础》第四版。该课程是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让学生联系实践进行理论学习,让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机械分析能力,为这些专业的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一个专业基础知识平台。而第二章《螺旋传动》更是后续的蜗杆传动和齿轮传动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第四节要求掌握的螺旋传动旋向的判定,更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后面多种传动方向判定的基础。本次课程属于承上启下的内容,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重要章节之一。
一、学情分析
要上好一堂课,不仅要备好教材,更要备好学生。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心理特征分析和掌握,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技校学生普遍基础弱,但发散思维灵敏,喜好新鲜事物。结合以上分析,制订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表。
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和学生的具体特点,确定了本次课程的教学重难点。由于普通螺旋传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类的机械中,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把普通螺旋传动的分类作为重点内容;而要掌握普通螺旋传动旋进方向的分析,需要学生对相关知识比较熟悉,对初中起点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这部分知识点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通过实物观察—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实践应用等环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做中学,学中教”的教学原则。具体采用任务教学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方法。
2.学习方法
采用带着问题去学习—积极思考—参与讨论—构建新知—总结应用的步骤。具体采用分组讨论法。
三、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将课堂教学过程分为“新课导入—创设探究氛围,协作交流—进行思维碰撞,探索研究—积极突破难关,精彩展示—知识内化拓展,归纳总结—建立整体框架”的过程,整个过程注重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课前要求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完成自学任务单,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1.新课导入
通过提问大自然中螺旋传动现象有哪些的问题,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丰富学生对现实生产、生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2.协作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协作交流。教师结合图片带领学生了解螺旋传动的组成。为每个小组发一个螺旋传动模型,引导学生根据定义动手找出螺旋传动,并通过动画演示诠释螺旋传动概念,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观认识。声、像、文、图并茂的教学信息,增强了教学的艺术效果,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动画演示不同类型的螺旋传动,观察各类型螺旋传动的特点并加以比较,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螺旋传动的分类。通过观察—比较—归纳,使学生能够对螺旋传动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3.探索研究
普通螺旋传动旋进方向分析既是本次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取演示法和讲解法相结合,教师启发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分析每种类型的普通螺旋传动旋进方向中的一种,总结出结论后,让学生尝试其余实例的分析,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并予以肯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精彩展示
为了增强学生对普通螺旋传动的深层次认识和动手能力,指导学生得出规律:右旋螺纹用右手,左旋螺纹用左手,手握空拳,四指指向与螺杆(螺母)回转方向相同,大拇指竖直,则大拇指所指的相反方向即为从动件螺母(螺杆)的移动方向。教师针对每小组的表现予以点评,使学生在制作展示过程中,既能掌握普通螺旋传动的类型,突出了重点;也明确了各类型普通螺旋传动的运动特点,突破了难点;使抽象的理论从实践中获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环节除了注重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动手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归纳总结
双螺旋教学模式 篇4
一、情景探究, 激发思维
要构建科学概念, 就要引入前概念。科学概念的建立, 须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 并对其重新组合、修正与提炼。前概念可分成两类。一类是虽与科学概念不一致, 但在学生学习了相应的知识后, 并结合有关的实验引导, 便易于转化成科学概念。另一类是已在学生的头脑中存在, 且已形成比较牢固的、错误的概念体系, 不易转换与纠正。例如, 学生的已有概念是:热水冒出来的热气是水蒸气。教师纠正他们:水蒸气没有颜色, 你看到的白色热气是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可有些学生在课后作业中依然写道: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基于此, 教师必须瓦解学生原有的、错误的知识体系, 以构建科学概念。具体方法有三个:一是通过阅读教材、课前调查、个别询问、课堂提问、画图展示以及概念前测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已学内容、认知能力和理解程度, 以把握学生的前概念。二是分析单元目标和本课目标, 以确定本课的科学概念。三是创设典型的问题探究情景, 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从而引起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认知冲突, 随之构建科学概念, 最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概念。
例如, 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内容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就要瓦解他们的前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间拍打、摩擦和敲击等方式产生的;并认为“振动”等同于“震动”) 。因此, 在问题探究环节, 我提供了纸、鼓、皮筋和尺子等材料, 要求学生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 并提出探究性问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在这一环节, 不仅呈现出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更反映出一个不良的学情:他们将实验现象当成科学原理。在这种情况下, 我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现象, 仔细分析, 认真探讨, 最终学生认识到“敲打、摩擦、拉拨”都是物体发出声音的方式, 而不是声音产生的原因。而且, 学生认识到:虽然这些发声物体的发声方式不同, 但它们都能发出声音, 这就说明, 它们在发声时肯定有着共通的地方。这样, 学生的思维被激发, 探究活动向更深层次迈进, 距离科学概念的构建更近一步。
二、假设探究, 深化思维
概念理解是概念构建的中心环节。当概念引入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以加深体验, 从而理解概念。当学生的前概念在问题的探究中被质疑时, 学生的探究欲就会再次被激发, 并渴望建立新的概念体系。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向科学概念的方向迈进。具体有三步。其一, 先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并说明理由。这样, 既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 又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还有利于学生尝试用已学的科学概念分析、解释现象。其二, 由学生根据假设, 制定相应的、可行的研究方案, 以验证猜想与假设的正确性。在这一过程中, 须特别重视学生对活动材料和辅助工具的选择、应用以及活动细节的考虑, 必要时可采用“提示”和“方案论证”等方法引导学生完善探究方案。其三,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以使探究方案更具科学性、操作性和可行性, 从而保证探究活动的有序开展。这样, 学生便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探究, 从而获取足够的信息和证据, 并且, 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训练与发展, 最终逐步理解科学概念的内涵。
例如, 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内容时, 学生已认识到物体发声的方式不同, 于是, 就会关注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现象, 因此,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寻找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点”出发进行下一阶段的探究。在这种情况下, 我让学生重做使物体发声的实验, 并提出问题 (请关注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现象, 并总结这种“动”的共同规律) 。学生发现:物体发声时都在“动”, 并且是“来回往复的快速运动”。这时, 教师可顺势告诉学生:这种来回往复的快速运动, 科学上称之为“振动”。这样, 学生就真正理解了“振动”这一概念的内涵。随着科学探究活动的展开和教师的因势利导, 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化, 从而推动科学概念的构建。
三、研讨探究, 强化思维
概念的形成需要多次进行, 只有通过多层次的比较、分析与综合, 才能真正强化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完全理解科学概念。而科学概念的建构, 既要论证, 又要推理, 因此, 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实验现象、事实证据和科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以引导学生从事实出发, 逐步形成科学概念。具体而言, 教师可设置三个问题:一是实验现象和事实证据是否来自探究活动?二是实验现象和事实证据是否真正符合客观实际?三是实验数据是否进行了科学的取舍?然后, 要求学生通过口头汇报、小论文、小调查、辩论会和展示等形式, 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或小组的探究结果, 阐述推理过程, 并运用事实证据回答质疑。在表述和交流的程中, 学生既要善于表达自己的发现, 又要学会倾听, 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 最终形成既能自圆其说, 又能被他人信服的研究结论。这样, 不仅学生的思维被强化, 更从实验现象和事实证据走向科学概念。
例如, 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内容时,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集体交流, 获得了十余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的客观事实, 并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 但距离科学概念的构建还有距离。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反证法进行推理。既然这些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那么, 如果不让它们振动, 它们是否还会继续发声?学生探究后发现: 只有物体在振动时, 才能发出声音;物体停止振动, 便停止发声。这样, 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通过不完全归纳和反证法, 逐步构建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在这一科学概念构建的过程中, 综合了观察、实验、比较、辨别和归纳等多种活动, 学生从对事实表象的认识阶段进入科学概念的构建阶段。
四、应用拓展, 发展思维
科学概念的构建以生活为基础, 也就是说, 只有将探究的结论应用于生活, 才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事件, 从而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构建, 最终发展学生的思维。针对小学科学教学而言, 一节课的结束既不是探究过程的结束, 也不是科学概念的构建的终结。因此, 教师要完成两个工作。其一,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 并从已有的科学概念中发现新问题, 然后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以便为以后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其二, 科学概念具有描述和说明的作用, 它能预测在相似但不一定相同的情况下, 会发生什么现象, 并能对所发生的现象作出完满的解释。因此, 当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构建了科学概念后, 教师必须将科学概念引向生活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 以达到学以致用和巩固概念的目的, 最终促进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双螺旋协调发展。
双螺旋教学模式 篇5
[关键词]螺旋式教学初中英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54
一、螺旋式教学方法介绍
所谓螺旋式教学法,就是一种以提高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基础,将训练学生的技能和智力作为出发点,运用现代素质教学的思路和现代教学手段。重点在于将课堂当作授课及进行思维操练的实验室,将传统的讲习课堂演变为活泼生动的学习过程,由于其融合了素质教育,因此若使用这一方法进行教学指导,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在思维上的逻辑性和深度。
二、螺旋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1.利用情景引出知识点
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结合一定的情景、语境进行教学,这样能使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情绪欢快,兴趣倍增,既轻松掌握,又不容易忘记,就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效果。例如:
(1)利用课文(或课文图片)创造情景,教师可以利用手上的教材结合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提问。知识点为英语中感叹句的使用时,出示课文图片:
T:Look at the picture. Is this a school or a factory?
S:Its a factory.
T:Can you see any workers in it?
S:No, we cant see any workers.
T:We see a lot of robots working there. What a modern factory it is!
(2)利用對话创造情景,教师结合知识点与学生进行有交际意义的对话,创造情景,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形象生动。如:知识点为英语中过去时的运用,场景为学生看了一场电影。
T:Did you go to see the new film “broken arrow” yesterday afternoon?
S:Yes, I saw the film with my classmates.
T:How did you like the film?
S:Exciting, very exciting. All of us liked it very much.
T:Im sorry I missed it. If I had had time, I would have gone with you.
(3)通过播放英语电影的形式,教师事先播放一个有简单对话的电影片段给学生观看,结合电影情节和课程知识点进行分析,在课上讲给学生听(或录音)。
2.师生讨论
教师采用上述各种教学形式后,应该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前面的学习过程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之后继续提供的知识点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向学生提供活用英语的真实情景,让学生自己通过练习、讨论得出结论。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作适当点拨,不能直接告诉他们结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初步归纳出学习方法;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参加讨论,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一起挖掘出更合适的学习方法;结合电影片段时,教师也可场景重现,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更形象地体会该知识点的运用方法。
3.归纳总结,在师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有关的语法规则,并进行各个知识点的讲解。
4.巩固操练,练习所学的知识点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让学生既有成就感,又便于掌握。
(1)机械训练,安排学生练习新学的某个知识点并尽可能地跟一定情景相结合,做到有意义地练习。这个练习阶段要重视知识点用法的准确性,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且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灵活运用训练,在机械训练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某个知识点。这个阶段练习的要求较机械训练高,要求学生围绕新学词汇和时态讲几句话,但比综合练习低,要尽量与一定的情景相结合。
5.综合运用
这阶段训练的要求最高, 这个练习阶段着重要求学生娴熟地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练习内容尽可能与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教师对于个别错误的指出可以放在练习最后集中进行。
通过以上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得知,若能将螺旋式教学法很好地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也能使课堂气氛更活跃,这让学生对初中英语的掌握也会有很好的帮助。所以,运用和了解螺旋式教学法,将能更好地让初中生掌握英语。
[参考文献]
[1]张愚,王伟周.《结构化学》螺旋式教学方法探索[J]. 广东化工,2013(14).
[2]刘衍辉.浅谈螺旋式教学[J]. 企业家天地,2010(9).
[3]鲍子颖.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双螺旋教学模式 篇6
近年来,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以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进而提升了高校办学水平[1]。另一方面, 加强对人才的交叉培养, 用多元化的视角分析、解决问题, 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就非常重要, 这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引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选题
创新计划项目的执行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具有开放式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 同时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文化素质, 因此项目团队成员的选拔可以通过理论课教学的平时表现考察, 并参考课程考试成绩[1]。在确立了项目负责人和骨干之后, 再根据团队需要和学生特点, 并充分发挥积极性, 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任务分工。在申请选题过程中, 主要考虑了以下方面[2]:1. 依托学校科研平台, 定位交叉科学研究。近年来, 交叉科学研究在国内高等教育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如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纷纷成立。2. 依托现有科研课题, 瞄准前沿热点。笔者留学期间发现美国高校教师将课题分解为多个规模较小和难度较低的子问题, 部分问题甚至交给本科生完成, 同时提供细致指导。
三、创新计划项目实践
在创新计划项目执行过程中, 要特别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培养。笔者基于创新双螺旋理论应用衍生的双螺旋耦合模型[3], 以创新计划项目为载体, 但并不只是指导学生开展科研项目, 更要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特别是创新思维培养和扩展学生专业视野。
如图1 所示, 大气和信息科学交叉学科的双螺旋耦合模式创新能力培养重点在于以学生为主体, 依托学校科教平台, 同时注意项目执行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创新计划项目执行方面, 项目的起步阶段指导老师要重点提供相关资料并进行讲解, 让学生对整个项目有充分认识。由于学生第一次参与科研型项目, 需要随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如老师在指导过程中, 必要时对关键技术进行算法运行结果演示, 也分享老师科研和学习心得, 让学生阅读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营造学术氛围, 进而通过项目执行中的任务需求,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科技文献检索, 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研究, 融入科研项目并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电子资源。在创新思维培养方面, 要注意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特别要强调“计算思维”的培养[4], 并树立正确的编程思想, 也通过职业规划导向, 帮助学生发掘自身优势和特长。
在项目管理中, 笔者和学生一起, 结合传统科研组织方式, 建立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生创新项目管理模式:1. 由老师每周组织进行一次例会,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进度;2. 根据项目分工和学生需要, 老师和学生进行单独的探讨;3. 借助社交网络工具, 建立沟通和资料分享的互联网平台, 增强教师和学生互动;4. 鼓励学生间自发的讨论和学习;5. 由指导教师提出研究方向, 学生查阅有关文献, 自主设计和完成探索性试验研究;6. 与相关课程、毕业设计等培养环节结合, 特别注重提高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工程实践报告和科研论文的撰写能力。
总结
本文是笔者作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指导老师的实践和思考。通过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对拔尖学生进行初步的科研训练, 对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目前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如笔者指导多名本科生获得了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摘要:在本科阶段开展科研的初步训练, 是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笔者参与的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为例, 介绍了气象特色高校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选题和实践情况。
关键词:创新,学科交叉,双螺旋
参考文献
[1]范小兰, 赵春峰, 姚晨迪.大学生创新活动实践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2 (7) :87-88.
[2]秦建华, 黄婷婷, 周凯红.关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选题实践与思考[J].高教论坛, 2013, 9:66-68.
[3]张文海.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双螺旋耦合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 2015, 24 (1) :151-154.
浅谈“螺旋设计”下的概念教学 篇7
高中新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到“为充分体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 设计两个必修模块, 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高中阶段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在内容选择上, 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 积极关注21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 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 更好地体现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的编写明确提出, “化学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及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均有安排, 既有学习阶段 (初中、高中) 的层次性, 又有必修、选修 (高中) 的层次性, 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重叠性, 呈现出一种‘螺旋式上升’形态;教材采取从简单到复杂, 由具体到抽象, 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螺旋式上升’的顺序, 整理和概括生物学的事实、概念、原理、方法、理论以及应用范例等, 在认识‘是什么’的基础上, 更多地探讨‘为什么’和‘怎么样’”。
从内容标准的具体内容来看, 以元素化合物知识类的内容标准为例进行分析, 首先是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角度选择元素化合物;然后再按照元素周期系中的代表性选择了典型的金属元素钠、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进而综合考虑在周期系中的代表性、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 以及对生产生活与环境保护有着广泛影响的典型元素和化合物。其次, 标准没有明确给出和限定要学习这些元素的哪些具体的化合物, 弱化了按照元素自然族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传统做法, 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覆盖面上与以往现行课程的差别不大, 但是内容的组织线索、具体化合物知识内容的选取以及处理的深广度、学习的重点和方式等都有较大的变化。另外, 新课程标准将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酸、碱、盐的电离等概念原理归入这个内容主题, 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整合。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将有机化学知识和有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主要安排在必修化学2中。综合考虑有机物的类型和官能团体系的需要, 选择在生产生活、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的代表性物质进行学习。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经验, 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 从化学走向社会”。必修2紧接在必修1之后, 引导学生从认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具体化学反应到探索原子结构、化学键、元素性质的周期性规律以及化学反应原理的初步知识, 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必修2的三个内容主题又分别与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与性质三个选修模块具有对接关系。综上所述, 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构建了以科学素养为核心、体现三个维度课程目标、化学核心知识主题覆盖全面、水平层次螺旋上升的新型知识内容整体结构。
如何实施“螺旋式上升”的课程内容,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将学生在学科上的发展, 以及学生的成长过程, 自然地融为一体, 往往需要相应的教学形式相匹配。其中,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使学生获益最大, 自然流畅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如果过于强调“窄而深”或“广而浅”或“少而深”, 不仅有可能导致过大的课程难度, 而且容易加大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损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实现。
浅谈数学的螺旋式上升教学 篇8
关键词:螺旋式上升,教学模式,课程设计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概念, 并对此作了详细介绍.所谓螺旋式课程就是以与儿童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 随着年级的提升, 不断拓广加深学科的基本结构, 使之在课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这与“一步到位”式的教学在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时间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一步到位”是将相关知识在一段时间内一次讲清楚, 而“螺旋式教学”更注重于知识的阶段教学, 在一阶段内只学习某一知识的一部分, 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步的加深和拓宽, 达到不断拓宽强化上升的结果.合理的课程结构安排会使课程内容更加有效地组织, 新课程标准也提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宜体现‘螺旋式上升’的原则”等教材编写建议.
“螺旋式上升”的教学使得数学教材中同一模块的知识可能要安排在不同学时甚至不同学期去慢慢学习, “螺旋式上升”呈现出数学的重要概念、定理与思想方法, 这使得新教材的内容安排与以往也大大不同.新教材的内容安排更注重知识安排的“度深”和“面窄”, 以往教师将相似的知识尽量安排在相近的学时讲解, 现在同类的知识要安排在不同时期去讲解, 以体现“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模式.这或多或少地导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螺旋式上升”的内容衔接教学不太顺手, 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和学生对体现“螺旋式上升”理念的教材的不适应
新教材体现了“螺旋式上升”的理念, 将同一模块的知识分成片, 每一片知识安排在了不同的学时甚至学年.这种方式的教材编排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如何做好新教材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的优化是数学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2.教师难以把握同一模块知识的教学深度
以往教学中, 教师在讲解同一知识时, 可以尽可能的拓宽和加深, 不必考虑后续的教学.而“螺旋式上升”要求教师需要全盘考虑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 讲解同一模块知识时要注意后续教学中的内容和教学思路.如不等式的内容安排, 人教A版必修5第三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有关不等式的概念、性质、证明以及不等式的求解方法和利用不等式求解简单的线性规划最优解.教师在此对于不等式的实际应用则不宜讲解的太深, 毋须过多的涉及不等式在实际复杂问题中的应用.而在人教A版选修4-5中, 对前期的内容进行了深化和拓展, 对学生应用不等式求解实际问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教师则需要在此模块加强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强化训练.
3.受时间因素的制约
由于时间因素, 学生学习完某一内容的前期基础知识后, 在后续阶段对这一知识加深学习的过程中, 常常淡忘了前期的准备知识, 导致对学习内容产生陌生感.这时需要重新复习之前所学的相关内容, 造成拖延课时、降低效率的结果.
那么对于体现“螺旋式上升”教学理念的新教材及教学模式给教师带来的以上困惑,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怎样处理以上矛盾, 做好数学的“螺旋式上升”教学, 使学生真正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提高教学效率呢?
1.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 丰富教学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模式离开了教师自身优秀的业务素质都是纸上谈兵, “螺旋式上升”教学也是如此.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呢?①加强教师自身素质, 不仅要求教师掌握数学学科的专业知识, 还需要教师具有一定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教师不断的再学习, 再“充电”, 再教育.②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学历和现有的知识, 要主动地扩展自己的视野, 了解所教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加强数学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 将实用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③认真学习《新大纲》《教育学》《心理学》等, 丰富教学方法.④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运用多媒体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合理的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不仅能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尽快掌握、使用现代化教育设备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优秀的数学人才.
2.“螺旋式上升”教学不能只重形式, 不重知识的整体结构
“螺旋式上升”教学的目的是优化知识结构, 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提升能力.所以, 在按照“螺旋式上升”进行教学时, 切不可只是形式上将同一模块的知识分在不同的学时或学期讲授, 这只能降低学习效率.而是要按照“是什么”“叫什么”“为什么”“怎么用”的步骤“螺旋上升”、逐步到位.比如, 高中阶段对于函数的学习, 高一、高二、高三不同阶段对于学生的要求是不相同的, 这是“螺旋式上升”教学的体现.高一阶段:要求学生了解函数的概念, 以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函数.主要内容有:理解函数的要素——“定义域”“解析式”“值域”, 认识几种常见的函数, 如“分段函数”“狄立克雷函数”“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掌握函数的性质——“单调性”
“奇偶性”, 能够根据定义进行判断.这一阶段要让学生熟记函数相关定义, 教师通过举例、类比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会简单的运用.高二阶段:加强学生对函数的应用意识.通过对“不等式”“方程”“数列”“向量”的学习, 学生加深了函数与不同知识间关联的认识, 使得学生能运用函数知识和方法解决相关问题.高三阶段:通过综合学习, 提高学生对函数的运用能力.运用导数判断函数的性质, 增强学生对函数的认识, 提高学生运用函数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中, 函数无疑是重点中的难点, 是高中数学最主要的内容.对于函数的教学通常不能一步到位, 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逐步地递进, 即采取“螺旋式上升”教学.函数的“螺旋式上升”教学不能简单地追求螺旋上升的形式, 需要注重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 加强知识的层次性, 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步步为营、层层递进、逐步加深.
3.“螺旋式上升”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做好“螺旋式上升”教学, 需要教师合理把握“螺旋式上升”的速度与深度, 其速度与深度是由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所决定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很多时候对所学的知识不是当场就可以完全理解的, 需要通过不同程度的反复学习来逐步理解.“螺旋式上升”教学过程中, 在讲某一知识的进阶内容时, 学生经常忘记之前学习的基础内容, 通常需要教师引导着再复习一遍.此时, 如果教师不做好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忽略了学生对于前期知识复习的需求, 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难于理解, 学习效率降低.在进行新内容教学之前, 先要引领学生复习相关的前期内容, 使之对这一知识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每次新内容教学之前都能温故知新, 逐步加深拓展, 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逐步牢固, 逐步深刻, 这是“螺旋式上升”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根本目标.如何在授课之前与学生做好有效的沟通呢?我在讲解新课程之前, 一般是通过做练习或者提问的方式与学生沟通知识的掌握情况, 摸清学生的“底”之后, 再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学习新知识, 这样使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
“螺旋式上升”不但是一种教学模式, 也是一种学习模式.作为数学老师要充分利用和把握数学知识的这种螺旋式结构, 并通过探讨螺旋式结构与数学教学的关系, 认清数学学习的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这样才能保证“螺旋式上升”教学的高效性, 也才能培养出高分高能的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玲.浅议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结构的安排[J].科技资讯, 2009 (22) :177, 190.
论螺旋型知识共享创新模式的构建 篇9
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是指集群内企业之间以及与外部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在技术、原材料采购平台、营销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联合创新行为,这种合作创新可以归结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建立在非正式交流产生溢出效应的基础上的、低层次的联合创新,即企业间对彼此的模仿采取一种默许的态度,这是通常意义上的集群创新;第二个层面是创新主体通过正式的协议而建立的、高层次的联合创新,这种合作主要发生于企业与高校及研究机构、上下游企业和龙头企业之间。集群企业因为地域接近和相互理解信任的密切联系,易形成共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和惯例,彼此间更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而有效降低了合作的风险和成本。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有效运转需要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促进知识在集群内部创造、储存、转移和应用,特别是隐含类经验和知识的转移及扩散。地方政府应通过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包括集群与外部的信息交流和集群内部的信息交流),完善信息交流手段和体系,促进集群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知识外溢、技术扩散和创新,使集群“空气中弥漫产业的气味”。地方政府应以产业集群内企业为示范,积极向其它企业推广,进行产权制度、激励制度、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为企业内部创新提供制度保障,提高集群整体的创新能力。不断完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市场竞争机制、有效率的产权制度、高效的激励制度和组织制度,降低社会各种交易成本,提高整个经济体制的运行效率,为企业和产业集群的成长创造一个适宜的技术、制度环境和创新资源要素的社会网络,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形成。
1 知识共享
1.1 涵义
1.1.1 知识共享的经济性
知识不同于一般的经济资源,知识有其特殊性。首先,知识可以重复使用,不会因为使用而被消耗,所以知识比一般的劳动力等有形经济资源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其次,知识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独特优势,它会在使用中,不断的积累、提炼并增值。
1.1.2 知识共享的对象
显然,知识共享的对象是知识,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知识具有不同的特性。从认知角度观察,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二者可以通过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和内化4个阶段相互转化。从知识的层次来看,知识可分为个体知识和组织知识,也可分为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
1.1.3 知识共享的主体
知识共享可能发生在员工个人之间,也可能发生在项目团队或不同组织之间,所以,知识共享的主体可以分为个体、项目团队、组织等几个层次。
1.1.4 知识共享的手段
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具有不同的特征,而且,知识共享的主体分为个人、项目团队及组织3个层次,这就为知识共享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比如信息与合作技术(ICT)、资源描述框架(RDF)和本体论(ontology)等技术成为知识共享的关键技术。
综上,我们可以从知识共享的特性以及知识共享的过程和主体方面去理解知识共享,通过创造共享的条件,共享的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去捕获和传递共享的对象,从而实现共享。这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共享概念。
1.2 知识共享过程
知识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知识市场”。这个市场和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具有同样的特性与规律,知识流动很大程度上是在知识市场的作用下进行的。知识共享过程就是一个知识市场的知识流动过程,是知识拥有者之间的交易行为过程。知识共享过程可以包括知识创造、知识吸收、知识交流、知识理解和知识创新等。
Holtshouse把知识看作是一种在供给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流动。许多学者将知识共享定义为沟通的过程。还有的学者认为,知识有效转移是企业存在的原因,对企业提高竞争能力非常重要。有的认为,知识转移存在两个方向的活动,一个是发出,一个是接收。图1表示了知识转移的两个过程,即知识拥有者的外化或发送行为以及知识获取者的知识内化或接收行为。知识外化和内化行为都未必是有意识或者有针对性的行为,但是我们可以激励知识拥有者以更适宜他人获取的方式外化其知识,培训知识接收者以更有益自身利用的方式内化知识。知识的外化和内化行为一方面需要认知主体认识到共享知识的价值,否则知识共享过程就不会发生。另一方面,时空间隔、社会距离及不同的文化、语言、心智和概念模式等可能成为共享过程中的障碍而扭曲知识的外化和内化。
对于知识型企业知识共享过程中的知识贡献的意愿类型,本文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2.1 知识需求者主动意愿型
在知识型企业中,这种类型往往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表现的较为频繁。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员工如果遇到困难,这时候就有了学习的意愿,就会主动地从显性知识库中搜索其需要的知识,或者直接与某种隐性知识的拥有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或者通过模仿的手段获得知识,或者从外界非正式的渠道获得知识。这个过程可以从图1的反向流动中体现出来,知识需求者通过以上提到的各种方式去主动学习知识,而知识拥有者此时处于被动输出知识的地位。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知识需求者和知识拥有者中间除了复杂的获取方式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障碍”,这个障碍在知识型企业中如何解决?知识型企业的管理者是解决这个障碍的关键因素。此时,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调度员”的角色,他知道谁需要何种知识,谁拥有何种知识,他有管理的权利和义务为知识需求者和拥有者建立联系,促进知识的共享。这种知识共享往往是无处不在,是随机发生的,对于知识创造有很大的帮助。
1.2.2 知识型企业主动意愿型
“机会只会光顾有准备的人”,企业在正常的工作进程中大多都会鼓励员工去“充电”,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组织者的角色。知识型企业主动意愿型中所有的员工均为知识的需求者和知识的拥有者,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每个员工都会参与到企业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的过程中,交流和学习别人的知识,并且通过新的培训获得企业外部的知识,这是一个比较正规的、定时的知识共享过程。
1.3 知识共享的障碍
1.3.1 企业员工不愿分享其知识
这类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为知识共享的各个知识节点之间的信任度不够,知识拥有者的自私心理作用,价值观念冲突等。在这些障碍的影响下,团队成员并不能确定其他人是否和自己一样积极共享知识。只有团队成员对他人有足够的信任以及共同的价值观时才会积极地共享知识,因此,必须加强团队中信任机制和价值观的培养。
1.3.2 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差异
这类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企业员工之间的学识差异、认知差异、文化差异、表达差异等。知识共享并不是各方愿意并付出行动就能够达到共享目的的活动,很多时候知识共享会受到企业员工知识结构差异的影响。因此,知识型企业在组建项目团队时要充分考虑到成员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的相似程度。
1.3.3 缺乏知识共享环境
这类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企业的组织障碍、团队结构以及团队文化等。知识共享面临的环境包括组织和团队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知识共享需要一个和谐、信任的环境的支撑,因此,知识型企业不仅仅是要营造企业内的和谐共享文化,并且要注重培养和谐的项目团队的共享文化,为员工提供融洽的知识共享的环境。
2 螺旋型知识共享创新模式的构建
2.1 生物基因的螺旋进化运动和标杆案例归纳的启示
自然界的生物进化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物群体也就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比如作为我们的主要食物的农作物,都经过了近万年的人工遗传修饰/改造发展,修饰/改造的基因数以千计,并且,基因的修饰/改造手段和技术并非是静止不前而是随科学的螺旋深入发展而持续创新的,如随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而出现的转基因技术己经能使遗传物质在两种完全不相干的生物体之间进行转移,现在,人类的食物很少还有“自然”食品。可见,生物进化过程本质上是生物基因的螺旋进化的过程。标杆企业知识创新最佳实践案例中米塔尔特别强调持续不断地创新知识,让知识创新形成一个共享十创新+再共享的持续改进循环。这样的持续改进运动与企业的生物进化运动很类似,也是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
2.2 知识共享创新模式的构建
2.2.1 企业专有知识创新过程
企业要实现知识创新,首先就必须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要让已有知识能够有效表达、共享和复制,使其具备遗传能力,然后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第一层次企业专有知识创新主要包括专有知识的形成、表达与遗传。第二层次企业知识创新为专有知识的通常意义上的变异创新,具体包括专有知识的创新类型、创新模式、创新动力、创新过程等。
基因发生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必要前提,由于环境不能改变基因,如果基因本身不能发生变异,那么生物根本就无法变化和发展,更加谈不上进化。企业基因组的变异对企业进化的作用犹如基因在生物体进化中所起的作用一样,专有知识的形成、表达与遗传主要为专有知识的创新创造条件,专有知识创新才是企业进化的最终决定因素。必须指出,上述企业知识共享创新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研究虽然涉及了知识创新的两个过程,第一层次为第一个过程,是知识(特别是专有知识)的形成、表达与遗传过程:第二层次为第二个过程,是通常意义上的知识创新或知识创造过程。但是,实际上企业知识创新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研究只涉及了同一个知识创新周期的两个过程,要透彻理解专有知识创新还必须从知识创新的整个过程来进行考察。为了形象地展示企业知识创新的一个创新周期的两个过程,我们绘制了专有知识创新图(参见图2)。
一个具有持续演变机能的系统必须是一个非平衡的系统,因为只有当一个系统处于非平衡状态时,才可能具有运动矢量,进而出现宏观有序的运动。企业专有知识的持续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运动和演变过程,这就决定了企业知识持续创新必然是一个非平衡的系统。实质上,企业专有知识创新发展的就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的过程.当企业建立了一个知识创新发展目标时,企业的知识显示状态与未来目标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一个不平衡的体系,伴随企业专有知识的创新和积累,这种不平衡性在不断地、持续地被消除,当企业知识创新发展目标为一静止目标时,那么随着所设置知识创新发展目标的实现,不平衡就完全消除,知识创新也就完全停止了。但是,企业都是希望持续发展的,而要实现持续发展,企业就必须在原有目标实现后,要及时在已有专有知识的存量和结构基础上建立新的发展目标,重新构造新的不平衡体系,进入新的不平衡发展过程。企业的专有知识创新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不断积累扩大,循环往复,永不枯竭。如图2所示,企业知识创新过程包含二个基本过程:第一个过程是知识(特别是专有知识)的形成、表达与遗传过程,第二个过程是企业专有知识的知识变异或知识创造过程。这二个基本过程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相互嵌接、紧密联系,第一个过程是知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为第二个过程的创新创造条件,第二个过程是第一个过程的发展升华.企业专有知识的创新活动是一个不停息的自我更新循环的过程,然而这不是一个简单重复的循环。每一个循环,企业专有知识都会扩展自身的质与量,低一层次的创新循环产生了上一层次的专有知识,从而完成企业专有知识的层次升级.在企业专有知识创新的动态循环过程中,企业创造了新的知识,新知识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纵向和横向不停地扩展。
2.2.2 构建新的知识创新模式
根据上述分析,作者绘制了知识创新模式的平面图与立体图,对于如何构建新的知识创新模式从五个模块进行详尽的阐述分析(参见图3,4)。
如图3、4所示,新的知识创新棋式主要由五个模块组成:两层次活动、知识流、载体、时间和创新能力夹角。
2.2.2. 1 模块一:两层次活动
在图3中,第一层次的活动是表达和共享:第二层次是创新,或者说是静态创新。在新的知识创新模式中,两层次活动从目标、方式、规律及支持的工具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要求(见表1)。
结合图3和表l,我们可以看出表达、共享和创新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表达和共享是基础,创新是动态的升华。企业中的核心默会知识在流程被量化、细化和可视化的表达并共享,从而成为专有知识流,专有知识被创新后生成新的核心默会知识,进行下一轮的知识创新循环。
流程是贯穿表达、共享和创新整个过程的载体,因此专有知识的表达最重要的就是要被流程所认知并共享,专有知识要被流程化有两种方法(见表2):标准化以及专有知识库。流程表达专有知识要具备可量化、细化和可视化的规律,因为知识经过量化或标准化容易被接受和认识,但标准化的东西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具备,如果标准化范围过于宽泛,就不会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载体,因此,真正能表达专有知识的流程操作规范必须是在流程关键环节上尽量细致而且尽量量化或者可视化表达的操作规范。
2.2.2. 2 模块二:知识流
(1)知识流的定义:知识流是指在知识创新模式的各个环节中流动着的知识或知识集群。(2)不同阶段的不同知识流:在知识创新模式的不同阶段会获得和产生不同的知识流,主要有:外来知识流、核心默会知识流、新生核心默会知识流、专有知识流等。如图3所示,企业专有知识的持续创新模式是一个开放系统,企业与外部是开放的,企业及各级组织可以从企业外部寻找知识基础,企业不同阶段的专有新知识的产生,一部分可能来自于外部,但由于专有知识的难以模仿性,单个企业的专有知识不可能直接依靠外部知识,它只能成为企业专有知识的基础;另一部分来自于组织内部已有的核心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动转化。只有将外部知识与企业自身的知识进行融合转换后才可以成为企业的专有知识流。在知识创新模式中各种类型的知识流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外来知识流与企业现有的核心默会知识流被流程所表达和共享,形成了企业的专有知识流,在进行专有知识流的创新活动后即产生了新生核心默会知识流,此时的新生核心默会知识流虽然来自于专有知识,但并不能称之为专有知识,它只有进行下一轮的知识创新循环,被表达和共享后才成为新的专有知识流。
2.2.2. 3 模块三:载体
(1)对照丙明杰教授关于知识场和知识库的定义,本章中的载体既是知识场,也是知识库。知识场是指知识被应用的场所,知识库是指储存知识的场所。(2)本文中的业务流程人、知识网络等既是知识场,也是知识库。业务流程是知识表达、共享和创新最有效的载体,也是企业知识的最佳实践社区(知识场)因为知识最终要应用于流程并被流程所验证,但是本文中的业务流程并不仅仅是指生产流程,它还包括企业中如销售流程、新产品开发流程等其它业务流程。(3)对于储存和共享企业知识,特别是专有知识来说,业务流程也是最有效的知识库。个人(或小群体)不能成为专有知识的知识库,因为个人(或小群体)所拥有的知识由于没有被共享和企业化,还不是专有知识。(4)专有知识的知识库构成企业核心竟争力的基础和根源。丙明杰教授提出企业的默会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但是默会知识只是企业员工个人或小群体拥有的知识,没有被企业化,因此这种核心竞争力容易随员工的流失而流失,而专有知识的主体就是默会知识,且是被企业化了的核心默会知识,因此也可以说,专有知识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根源。
在本文图4中,圆锥体的截面积代表公司拥有和应用专有知识的多少,即公司知识场和知识库的大小,对于不同公司或同一公司的不同阶段来说,其拥有的专有知识是不相同的,圆锥体的截面积越大,则说明该公司拥有专有知识越多,反之则相反。
2.2.2. 4 模块四:时间
从时间上看,知识创新模式表现为一个长期持续的循环往复过程,企业的知识创新往往是为了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瓶颈”问题而出现的,当企业实施完这个(或几个)知识创新项目后,现有的平衡被打破,使得企业的发展出现新的“瓶颈”,从而引发新的知识创新项目,这样,企业知识创新活动就呈现出一种永不停息、长期持续的过程。企业专有知识创新的整个过程是由许许多多个知识创新周期组成的,在图4中表现为任意相邻两个圆锥横截面之间的时间,作者在图4上标注了其中的一个创新周期,以更形象化地进行说明。在每个知识创新周期电企业知识创新的过程都包含二个基本过程:第一个过程是知识(特别是专有知识)的形成、表达与遗传过程,第二个过程是企业专有知识的知识创新或知识创造过程。企业知识创新的每一个循环过程中,都涉及到个人、团队和企业组织三个层次的知识互动,每一层次内与层次间的知识互动使专有知识的质与量得以在原有基础上动态扩展和创新,所以,企业专有知识的创新轨迹表现为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对于不同公司或一公司的不同阶段来说,其拥有的专有知识是不相同的,从而其专有知识创新的逻辑起点也是不同的。如果某公司开始进行知识创新时,己拥有一定的专有知识,那么其专有知识创新的逻辑起点是如图4的某一圆锥横截面,假设为A面,则该公司专有知识创新模式表现为以A面为一个底向上无限延伸的圆台:如果某公司开始进行知识创新时,压根就没有自己的专有知识,那么其专有知识创新的逻辑起点是如图4的某一圆锥顶点,则该公司专有知识创新模式表现为一个向上无限延伸的圆锥。
2.2.2. 5 模块五:创新能力夹角
(1)创新能力夹角定义。本文将知识创新模式立体图中圆锥母线与轴线的夹角定义为创新能力夹角。(2)影响创新能力夹角大小的因素。创新能力夹角大小是由知识场的大小所决定的,而知识场的大小又是因企业流程参与度(即多少流程参与,参与程度多少)企业人员参与度(即多少人员参与,参与程度多少)而决定的。参与知识创新的员工比例越高,专有知识融入的流程越多,则企业的创新夹角越大。反之亦然。
双螺旋教学模式 篇10
关键词:原电池;教学目标;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12-0029-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螺旋式课程就是以与儿童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广加深学科的基本结构,使之在课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王祖浩教授主编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充分体现了螺旋式课程中“螺旋式上升”的理念。该教材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散到必修和选修模块中逐步完善,螺旋式推进,体现了不同阶段的不同层次要求,同时也反映了相关课程内容在满足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在基础性和选择性要求上的差异。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在浙江省的全面使用已有9年。使用新课程模块教材之初,许多老教师简单沿袭以往的做法,在概念、原理等教学中追求“一步到位”,进而造成了必修模块教学中教师无所适从、学生学业负担加重的普遍现象。随着新课程模块教材及其内在逻辑结构逐渐被广大化学教师所理解和认同,我省化学教师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和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加强了对教材编排、知识体系、教学目标以及各模块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进行精致的教学设计,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以下结合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原电池”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分析与教学设计,呈现笔者对苏教版“螺旋式上升”编写理念的理解,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索契合教材“螺旋式上升”编写理念的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的整合
“原电池”教学内容的核心是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延伸和应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的优质素材,在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苏教版化学教材中,“原电池”内容主要分布于《化学2》(必修)、《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等课程模块中。《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化学》(2012年版)(以下简称《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明确了“原电池”内容在不同模块中的具体教学要求。
通过表1,不难发现“原电池”相关概念在必修模块中的教学要求为“初步认识”,选修模块的教学要求为“系统认识”和“实际应用”。在必修模块规定的5个要求中有4个基本要求,1个发展要求,而选修模块规定的教学要求则是1个基本要求,4个发展要求,且4个发展要求中3个与必修模块中的基本要求相对应,充分体现了“螺旋式上升”理念。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使用苏教版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必修”、“选修”教材进行统筹安排,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为此,笔者依据《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原电池”内容在两个模块中的三维教学目标,见表2。
2 同一内容在不同模块中的教学设计
“螺旋式上升”的编写理念只有落实在教学设计中,才能真正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基本的化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不同层次的化学。
笔者依据整合后的三维教学目标,在充分尊重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根据“原电池”内容在“必修”阶段、“选修”阶段的特点,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2.1 “必修”阶段教学设计
引入:格林太太是一位漂亮、开朗的妇女。当她开怀大笑时,人们可以发现她一口洁白的牙齿中镶有两颗假牙:一颗是金牙——这是她富有的象征;另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一次车祸留下的痕迹。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从车祸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痛、失眠、心情烦躁……医生绞尽了脑汁,格林太太的病情仍未好转……
实验一:
演示1: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演示2:将锌片放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演示3: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放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演示4:将放入稀硫酸中的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观察现象。
讨论:铜片上的气泡是怎么产生的?
实验二:
探究1:称量铜片插入稀硫酸前后的质量,比较铜片质量的变化。
探究2:在铜片和锌片之间接入电流计,再将铜片和锌片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观察指针是否偏转。
过渡:如果把实验中的装置简单改进—下,用锌筒代替锌棒,把铜棒插在盛有稀硫酸的锌筒中,接上电流计,大家想象一下会是怎样一套装置呢?
活动三:构造原电池
(1)两极材料
学生实验:Zn分别与Zn、Fe、C能否构成原电池,指针是否偏转?
(2)电解质溶液
学生实验:完成下列装置,并观察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3)闭合回路
思考:你能帮课前故事中的格林太太找到病因,开个好药方吗?
2.2 “选修”阶段教学设计
引入:播放视频:“橙子”给“苹果”充电。用水果电池给iphone手机进行充电,让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
回顾:请以下图装置为分析对象,回忆原电池工作原理,归纳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问题1:反应Zn+Cu2+=Cu2+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如何验证?
活动一:向一支试管中加入1.0 mol·L-1CuSO4溶液50mL,再加入适量Zn粉,借助数字化实验仪器,测量溶液温度,观察温度变化。
问题2:既然这是一个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将其设计成原电池呢?如果可以,请画出装置图,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活动二:请大家根据装置图,组装实验仪器,并按要求进行分组实验。
问题3:zn棒表面为什么会有Cu析出?
学生:Zn棒与CuSO4溶液直接接触,发生置换反应,导致Zn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问题4:如何改进原电池,使化学能能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电能?
学生:让Zn与CuSO4溶液不直接接触,但仍然形成闭合回路。
活动三:(教师演示)用盐桥将置有Zn片的ZnSO4溶液和置有Cu片的CuSO4溶液的烧杯连接起来,然后再将锌片和铜片分别用导线与电流计相连,观察现象。
问题5:请判断导线中电子的流向以及盐桥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写出电极反应式与总反应方程式,可以分组讨论。
问题6:对比单液原电池、双液原电池装置,分析双液原电池的优点及原因。
问题7:除了盐桥,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让Zn与CuSO4溶液不直接接触吗?
用离子交换膜可以吗?
将盐桥换成铜片呢?
应用:将反应2Fe3++Fe=3Fe2+设计成原电池,并画出装置图。
必修阶段的教学设计突出现象观察等感性认识,着力于知识的形成:以两组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电”,认识原电池;以两组对比实验推进教学,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理解其原理。选修阶段的教学设计突出原理分析等理性认识,着重于能力的培养:以7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展开教学,从“思考Cu-Zn原电池装置存在的缺陷”到“如何改进装置,使化学能能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电能”,环环相扣,步步追问,促使学生萌生探索欲望,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原电池原理”的掌握,既是对必修模块所学知识的一次拔高,更是学生能力的一次升华。
3 实践与反思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很多人失败不是没有目标,而是目标太遥远击溃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先走一步,再走一步才是最实在的目标!如果我们能将远大的目标进行分解,那么目标的达成就举重若轻了。
笔者认为,帮助学生真正实现“螺旋式上升”,关键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深入研究,把握教材意图
“螺旋”体现在学习主题相同而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上存在着不同,“上升”则体现在层次的提升,以及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的适度加深上,而不是简单地再现或重复。只有从宏观上领会教材“螺旋式上升”的编写理念,才能形成对教材的整体认识和准确把握。如“铜锌原电池”的实验装置虽然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呈现,但呈现的方式以及研究的角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修模块主要围绕“铜锌原电池”的实验进行现象描述和结论归纳,而选修模块则是在必修模块所学知识基础上的深入分析与挖掘,直接指向原电池原理的本质理解。
3.2 合理取舍,因生因材制宜
双螺旋教学模式 篇11
“丹斯螺旋型模式”的核心观点是:传播过程是向前发展的, 而此刻的传播内容将影响到以后的传播结构和内容。
与传统的直线型模式相比, 丹斯螺旋型模式作为“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的一种饶有意思的发展”, 继承了循环式互动的传播模式;同时, 丹斯指出“传播会经过一个完全的循环, 不折不扣地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这种循环比喻显然是错误的……”丹斯提出了互动传播过程的动态性质, 即一个立体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动态的传播过程中, 包含了各种不断变化着的因素、关系和环境。丹斯模式针对各种过程的各个不同侧面是如何随着时间而变动来进行探究。
从丹斯模式中可以看到, (1) 传播为动态过程, 受传者在传播过程中针对某一话题会在前后出现信息量的变化。 (2) 传播过程中, 参与双方的认知场会扩大。 (3) 针对不同的人群, 螺旋型传播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与被测者的人口特质相关。
SNS平台互动传播下的螺旋型模式
SNS自发展以来, 形成了互动传播热潮。这种新媒介环境下形成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 传播过程由信息的传播转变为对信息所表达内容的一种体验, 传播者的重点转变为创造一种与受传者交流的过程。这种新的传播过程, 加入了高度进化的反馈系统, 构成了一种动态结构, 即由传播者-受传者-传播者。国内SNS网站主要有人人网、豆瓣网等, 成功进行过如优衣库人人排队、人人试穿;宜家家居豆瓣摆拍;可口可乐人人“快乐提名者”以及近期劲酒人人“青春中国梦飞翔”等活动。
基于上述文献回顾, 我们以丹斯模式作为研究对象, 在互动机制相对成熟的SNS平台上, 检验其在受众认知和行为层面的表现, 以及人口特质的中介影响, 并提出两个假设, (1) 传播过程中, 用户的认知场会逐渐扩大, 表现为对品牌的认知度变强、关注度变强; (2) 不同的人群, 螺旋型传播形态不同, 与被测者的人口特质相关, 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媒介接触力度等。最后, 笔者以案例来考察丹斯螺旋型模式在互动传播过程中带来的启示。
研究方法
抽样调查
2013年6—7月间, 分别利用问卷和纸质问卷抽取了500名网络用户进行调查访问。调查过程中, 以是否上网作为过滤标准, 共收回有效问卷495份。
深度访谈
通过豆瓣网、人人网的活动留言贴, 以参加过可口可乐提名活动或青春中国梦飞翔活动的用户进行查找与沟通, 共完成13人的深度访谈。
变量测量
主要变量通过五级量表进行测量。首先, 对受众在认知层面的表现进行测量, 通过受众对品牌的认知态度, 反映出互动中认知场的程度变化。其次, SNS网站上的互动参与者对品牌在认知、行为层面的测量, 反应出认知与行为层面的变化, 以及与人口特质的关系。最后, 以可口可乐和劲酒两个活动为具体案例, 测量用户的知晓度和接受度等心理变量。
研究发现
假设一:受访用户会对SNS网站上的互动广告的品牌记忆度影响较大, 均值为2.83, 方差为0.96;对于品牌的关注度会有一定影响, 均值为3.37, 方差为0.81;对于品牌的认知度产生较大影响, 均值为3.36, 方差为0.90。
进一步的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 在SNS网站上浏览过某一品牌的信息后, 对其关注度、记忆度、认知度产生较大影响。因此, 经过数据分析, 假设一得到验证。
假设二:统计结果显示, 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接触网络时间与SNS网站互动广告接触后, 用户的品牌记忆度、认知度、关注度成显著相关。数据显示, 男性经过互动后的认知场更大, 其对品牌的认知度更高;年龄与品牌的认知度、记忆度、关注度为负相关;教育水平与品牌的认知场呈正相关;接触网络时间与互动后的认知场呈正相关。
由此, 经过数据分析, 假设二得到部分验证: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接触网络时长不同, 其个人在互动后的认知场会不同。其传播形态, 经过对参与到互动传播的SNS用户进行深度访谈, 近8成受访者表示, 参与过互动后, 对品牌的了解会加深, 会再次参与互动。如在参与过可口可乐提名活动后, 他们会继续参与到可口可乐的“定制瓶装”活动中。
“快乐创造者”提名活动与劲酒人人“青春中国梦飞翔”:受访者对前者的知晓度明显高于后者, 与劲酒的宣传渠道不同, 可口可乐在此活动中, 除了借助SNS平台进行主要宣传外, 还建构了手机APP客户端, 具有更强的便利性。这一互动传播过程中, 用户的关注度高, 用户粘度强, 美誉度高。但是, 由于劲酒产品为白酒, 在学生中并不是主流产品, 因此参与度不高。
但是调查中发现, 仅有三成人听说过两个活动。更多互动的参与者, 是来自朋友的推荐。数据显示, 只有23%的人会拒绝朋友推荐的活动。
结论与讨论
本文从实证角度对SNS网站品牌的互动传播进行了研究。数据和结构分析显示, 丹斯模式符合SNS平台的互动传播模式, 用户的认知场会随着互动过程而扩大, 而传播的形态会因人口特质而产生不同。但是, 由于互动传播参与者样本的不容易获取, 其传播形态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一问题有待继续考证。
在信息海啸时代, 品牌若想脱离同质化, 必须牢牢抓住用户的眼睛, 更要抓住用户的心。精彩的互动可以让用户分享给朋友。不断上升着的不仅是丹斯的螺旋, 还有品牌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丹尼斯·麦奎尔, 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第2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20
[2]丹斯Dance, F.E.X (1967) ‘A helical model of communication’in Dance, F.E.X. (ed.) , Human Communication Theory.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双螺旋教学模式】推荐阅读:
同伴互评双螺旋模式05-25
双螺旋05-10
双螺旋模型09-05
双螺旋分级机07-19
双螺杆挤出工艺06-23
双螺杆挤出机工作原理06-16
双螺杆压缩机节能降耗06-06
螺旋式教学模式09-21
六环节螺旋教学法论文参考05-13
螺旋钢筋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