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种专业

2024-08-02

小语种专业(精选12篇)

小语种专业 篇1

众所周知, 创新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 协同创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继“211”、“985”之后的又一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 面临诸多困境的高校小语种专业教育培养亟需进行模式转型, 借力协同创新, 形成以国家、大学、研究机构、教师、学生为核心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模式, 通过多方协同, 打破封闭, 实现创新与竞争力的根本性提升。

一、小语种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

协同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著名科学家赫尔曼·哈肯 (Herman Haken) 在其系统论中提出, 指的是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联合作用与集体行为, 而产生1+1>2的协同效应[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研究员彼得·葛洛 (Peter Gloor) 最早将协同创新定义为:“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的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 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2]。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是有效地整合彼此相对独立的创新力量, 调动各方的人力、资本、信息、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 通过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知识互补、运作配合, 实现共同目标。

高校小语种专业教育培养的出路在于协同, 只有真正做到协同才能创新。高校小语种协同创新本质上是管理上的创新:从外部大环境来看, 应该致力于学校与国家 (包括本国与外国) 、社会、其他学校之间的协同, 推动外语教育聚集到国家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上, 增强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及社会层面的交流。从学校内部来看, 必须打破小语种专业培养的限制, 加强跨院系、跨学科的协同, 建立一个以提高素养、培养多维复合型能力为宗旨的外语教育模式。

二、高校小语种专业培养模式面临的困境

1. 专业教育规划与布局缺乏协同。

小语种外语专业的语种、教育层次、区域分布、人才数量等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和协调。因缺乏专门协调和管理小语种外语专业教育培养的机构, 受国际政治、国家关系的影响, 有些语种 (如德语) 近年来深受热捧, 专业不断新增, 学生人数持续升高, 而有些语种 (如日语) 却频繁遭遇招生难;有些语种毕业生严重过剩, 而有些非通用语种因教学点稀少, 连研究型人才的储备都不能保证;多数语种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 边疆地区小语种培养的规格和办学条件与内地大学差距较大。

2.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各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多数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缺乏创新, 至今仍沿袭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苏联模式, 重点传授语言基本知识、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或片面追求所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其本质仍局限于各种实用性知识的传授。前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由于学校未明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实际情况而难以确定特色定位和办学方向, 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现代用人市场的多方位需求;后一种培养模式, 因盲目开设各种实用性专业, 冲击了专业的教学传统而动摇了语言学科地位, 从而降低了语言专业的教学及专业水平, 导致既影响语言技能的掌握, 又无法真正掌握其它专业的知识。

3. 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国内高校的小语种通常都是从零起点开始教学。一、二年级忙着打基础, 三、四年级大多开始花精力在对目的语国家文学和文化的研究上, 对语言教学方式方法的关注几乎为零。至今鲜有将小语种专业与语言教育结合在一起的专业。因而, 国内高校大部分小语种教师都是从未接受过正式语言教学培训的, 很多教师的教学经验仅来自于自己对授课的理解以及对自己老师授课的零星记忆。即使他们本身的语言知识扎实, 但“有知识却倒不出”的情况时有发生, 教学水平堪忧。另一方面, 与英语教师相比, 小语种教师的教学培训和进修机会较少, 而又普遍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中, 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研究, 因而难以提高自身的学术研究水平。

4. 语言教育培养理念存有偏差。

国内小语种专业的语言教学普遍存在两个大问题:第一, 各语言学习隔绝化。国内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都学习过汉语和英语, 目前正在学习的小语种应当是他们的三语。为了避免所谓的“负迁移”, 早些年, 有些高校禁止学生在学习小语种的同时学习英语, 以不开设英语课或不注重英语课的形式让学生“一门心思”学好小语种。但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硬生生斩断了语言学习之间的联系。学生之前学习母语特别是第一外语的有用经验及知识得不到有效的激活, 各语言学习成为孤立的个体。第二, 语言学习不重应用。虽然外语教育界一直呼吁要重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但国内小语种教学一方面因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滞后, 语言课程还停留在教授单个语言的词汇、语法、语音等语言系统知识层面;另一方面因扩招带来的学生人数过多而造成单个学生课内练习不足, 所以很多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后, 除了“哑巴英语”, 又多了一门“哑巴小语种”。

三、高校小语种专业培养模式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

1. 坚持国家统筹, 建立全国小语种专业规划机构。

国家应当建立专门的机构, 按照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未来发展的需求, 按照区域与学校层次整体规划语种与教育的层次。如制定系列关键语言培养计划:“为捍卫主权和反恐应当针对国家安全确定一批国家安全的关键语言;根据外交政策需要, 确定外交关键语言;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制定与能源问题相关的经济发展关键语言;根据文化交流需求, 制定相关文化教育关键语言”[3]。此外, 应围绕国家急需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结合区域特点、高校办学条件, 突破单个高校在资源和要素上的壁垒, 宏观协调好国家需要与高校实际外语人才培养, 实现各语种培养的均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深度协同。

2. 坚持分类指导, 引导各相关高校进行培养模式创新。

小语种专业应努力呼应国家对外语人才培养多层次、多元化的要求。老牌重点外语院校应致力于培养集语言、专业、人文于一体的高精尖人才, 而地方院校和特色专业院校如教育类和理工科院校, 则应注重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借鉴中外合作办学及双主修专业的培养模式, 积极开展国际协同合作、校与校合作、校内跨专业合作, 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复合型职业人才。

3. 坚持理念创新, 全面提升小语种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要提高小语种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必须突破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束缚, 积极进行创新。从教学方法研究来看, 应当开展外语特别是小语种教学法的研究。通过“建立外语教学法研究的系统图式”[4], 对比研究国内外教学研究理论和模式, 博采众长寻找出各优势合理组合的最佳教学方案。从教师本身来看, 也应当积极转换观念, 改善教学, 一方面采取共同备课、同行说课、互相听课、授课辅导等多种协同手段, 提高自身的授课能力, 摒弃传统语言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应积极关注和参与教师教学培训, 获取最新教学研究成果, 努力掌握最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4. 坚持协同应用, 积极创立三语学习新路径。

学好语言的最重要途径自然是应用语言, 学习小语种等于同时学三种语言, 更应注重协同应用。一方面, 要克服各语言学习隔绝化, 借助母语、英语来学好小语种。另一方面, 要广泛开展交流, 创造学生应用语言的环境。可以通过学校交换活动, 组织学生到目的语国家进行参观交流, 在直接接触中提高口语、巩固语言知识。也可借鉴国外模式, 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协作, 通过让学生承担针对社区开设的外语培训班, 来提升学生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何郁冰.产学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 2012 (2) .

[2]曹青林.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1) .

[3]束定芳.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与布局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3, 45 (3) .

[4]季天翔.建立一种外语教学法研究的系统图式[J].江苏高教, 1998 (1) .

小语种专业 篇2

求 职 位:小语种翻译 期望薪资:8000-1元/月

目前职位:销售代表 学 历:本科

工作经验:1-3年 现居住地:厦门思明区湖滨南路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自我评价

厦门大学应届毕业生,精通土耳其语,英语六级,民考汉,维吾儿族。学习能力强,善于思考,有主见,上进心强,有恒心及毅力。有责任心,交际能力强与人能和睦相处。

工作经验

厦门泰达进出口有限公司

-8 至 -5任职销售代表薪资5000-8000元/月

工作职责:8月份在厦门泰达石材进出口有限公司实习,20春节期间当导游陪一位公司客户去过香港,3月6号到9号在厦门石材展期间为土耳其友人当过翻译,在福州奥美冷气机厂当过三天土耳其语翻译

教育经历

-9 至 2012-7厦门大学生物科学专业

语言能力

小语种专业 篇3

关键词:江苏地区;小语种就业;社会需求;优势与劣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全球化的深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愈加频繁,各国人民、企业之间的往来也越来越多。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经济社会交流愈加密切。一些欧美之外的非英语国家,也正在与我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入驻我国,其中有相当数量是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小语种的作用正日益凸显,许多行业对小语种的需求量都呈上升趋势,小语种学习也不断掀起热潮。很多高校为了突破本科生就业瓶颈,纷纷开设小语种专业,培养小语种人才。

一、对当今小语种专业的发展的形势调研分析

(一)目前我国小语种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这里以三个小语种为例,分析小语种就业的优势与劣势。第一,日语专业情况。虽然使用日语的国家和地区只有日本,但目前在中国日语已成为除英语外学习人数最多的语言,其受关注度及市场认可度都比较高;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对日语专业的就业影响波动较大。第二,法语专业情况。近年来,法语的发展态势十分迅猛,我国的法语学习群体也在持续走高。法语是除英语之外,使用国家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语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各比赛场地,都是法英中三语播报的,不过法语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颇为尴尬。第三,俄语专业情况。俄语是我国在一段时期内最为普及的外语,是联合国和俄罗斯的官方语言之一。目前,全球以俄语为母语的使用人数超过一亿四千万人,加之俄罗斯经济这些年复苏的很快,中俄贸易非常活跃。我国开办俄语的院校很多,但招生较少,俄语就业整体上处于回暖状态。

(二)江苏地区小语种发展的形势

江苏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优越的地理条件,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文化大省,向来注重国家交流与合作,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不断加大投入。随着经济往来的日益密切,外事部门与大型企业对外合作业务的拓展,小语种人才需求大幅提高。调查显示,江苏省高校众多,近年来也纷纷增设小语种专业。外企以及中外合资企业、外贸公司、旅游公司、留学培训机构、文化传播公司等单位均是小语种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苏州市自1994年建立国际开发工业园区,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82.2亿美元,仅次于上海,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70家落户苏州,为小语种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充分的平台。综合而言,优越的经济社会环境为江苏地区小语种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

二、江苏地区社会企业的人才的市场需求以及高校小语种专业就业倾向分析

为了充分了解江苏高校小语种学生就业情况,课题组以江苏省内的江苏大学、东南大学以及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小语种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随机采访和问卷调查。课题组综合调研资料,从选择小语种专业的原因等个体自身发展方面和对当前市场需求认知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剖析,经过整理分析,大体形成了对江苏省内高校大学生小语种专业就业情况的基本认知。课题组调查显示,受访对象中大约82.5%的学生是自主选择小语种专业,学习主动性较强,学习兴趣总体浓厚。而其中83.9%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如果只学习小语种太过单一,未来就业缺乏竞争优势。关于就业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受访对象中57.2%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进入外企或中外合资企业从事文员或翻译工作;14%的学生希望进入高校或培训机构担任教师,12.6%的学生想继续考研进修,其中有小部分学生打算跨专业考研。从调查结果来看,由于自我选择专业的主动性等原因,绝大多数的小语种专业学生对自身的不足以及当前社会需求有着相对比较清晰的认知能力,对就业方向相对比较明确。

三、小语种专业学生如何增强自身竞争力适应社会需求

在对小语种就业进行深入调研前,一些人可能认为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工作的薪酬会很高,现实中尽管小语种就业群体工资待遇确实相对较高,但是由于现在小语种学习的人越来越多,竞争压力会特别大。尤其在江苏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各高校基本都开设了相关的小语种专业,所以小语种大学生薪酬预期仍与现实有一定差距。此外,虽然小语种人才需求多,但近年来用人单位越来越需要复合型创新人才,综合素质全面的小语种人才具有更加明显的就业优势。在涉外行业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涉及法律、文化等社会问题,对小语种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挑战。为了提高人才竞争力,高校需要加强了复合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小语种专业学生在读期间除了学好一门外语,还应通过辅修课等掌握其他专业知识,广泛学习社交、礼仪、法律等人文社科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意大利语等九大小语种:哪个就业形势最好[EB/OL].http://edu.sina.com.cn/en/2008-10-02/135345535.shtml,2008-10-22/2013-09-18

[2]安坤.小语种专业就业率近百分之百[EB/OL].http://www.bjeea.cn/html/ksb/rencaijiuye/2011/0225/22979.html,2010-01-20/2013-09-22

[3]吕霄霄.对江苏省外语专业小语种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06)

[4]金志茹.论区域性小语种的就业优势与前景[J].海外英语,2013(13)

作者简介:

张育萌(1993~),女,天津人,现就读于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中日高等教育比较。

张悦(1992~),女,江苏南通人,现就读于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中日高等教育比较。

小语种专业 篇4

关键词:国际贸易,双语教学,小语种教学,分析

我国早在2001 年就已经加入了WTO, 这一举措促使了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等与国际接轨。双语以及小语种教学的重要就凸现出来了。语言是交流的重要手段, 新世界经济的发展语言是不可或缺的。文本主要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施双语加小语种教学入手, 研究其特点以及其可行性。总结出双语加小语种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国际经贸专业双语+ 小语种教学

因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涉外性非常强, 其专业的相当大部分主干课程都采用英语授课的方式。但是单单学习英语和汉语是远远不够的, 涉外性强的国际贸易需要学习更多的语言来适应和了解外国科学发展的趋势。

1.双语+ 小语种教学定位。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我国和世界主要的贸易伙伴国的法律法规, 掌握国际贸易、物流等基础理论和惯例。以便能够掌握和分析解决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的商务问题。这些人才的培养是需要实行双语加小语种教学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双语+ 小语种教学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专业设置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专业知识, 提高工作效率, 创造更广阔的就业环境。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根据实际社会工作情况来调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基于双语+ 小语种教学来实现。

2.双语+ 小语种教学的优势。国际全球化越来越明显, 国际经济的发展带动着各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与诸多合作伙伴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应用型人才在实际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需要建立在双语+ 小语种教学模式上。因为双语+ 小语种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对能力。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 我国与国际上的国家交流将会越来越频繁, 而应用型人才的地位也将更为突出。

二、双语+ 小语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双语+ 小语种教学有其特有的优势,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想要提高双语+ 小语种教学的质量, 就要直面问题, 然后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 使双语+ 小语种教学真正投入使用。

1.双语+ 小语种教学师资不够。教授国际贸易专业的双语+ 小语种课程的教师, 不仅要有夯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需要英语能流利地应用, 小语种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因为这些都是保证双语+ 小语种教学能够有效开展的关键。但是我国早期对外语教育并不重视, 导致我国的外语教学师资不足。而现代经济贸易专业中的内容大多涉及商务谈判、外贸合同条款的磋商和签订等。但是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这些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够把握专业知识的重点, 导致学生实际的应用能力不高, 这就失去了双语+ 小语种教学的真正意义。

2.双语+ 小语种教学缺乏实践。我国很少高校会设置双语+ 小语种教学模式。即使设置了, 也缺乏必要的实践。高校教学大多只是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教授, 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动手或实践的培训。国际贸易专业内容大多涉及商务谈判、外贸合同条款磋商和签订等, 这些都需要实际的实践能力。大部分的课程设置应该以实践为导向, 这样才能加强商务合同与谈判、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等的实践能力。很多教学在实践环节相当薄弱, 导致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相当薄弱。这就是缺乏实践的结果。很多专业课因为缺少实践这一环节, 致使学生对于贸易工作缺少直观感性的认识, 这样他们就很难提起对双语+ 小语种课程的学习热情。

三、国际贸易专业双语+ 小语种教学思路

双语+ 小语种教学存在着问题, 但是只要找出对的思路, 那么就能把双语+ 小语种教学引领上正确的轨道, 从而发挥出它巨大的效果。

1.择优选拔双语+ 小语种课教师。对于双语+ 小语种课教师的语言能力进行“事前干预”, 学校可以优先选择有国外学位和访问研修经历的教师进行任教。而对于一些有意开展双语+ 小语种课程的教师也应该进行必要的培训。只有抓紧了教师语言能力, 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学校也可以鼓励教师出国研修外语, 或者提高教师的计酬课程系数等, 以壮大双语+ 小语种教学师资的队伍。开展双语+ 小语种教学的教师可以允许学生定期到一些外贸单位进行实践, 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采取多样化课程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式往往影响着教学效果, 好的教学组织方式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和认知特点来进行的。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使用双语交流, 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有采取多样化的课程教学组织方式, 双语+ 小语种教学才能达到基本语言应用目标。

四、结语

采取双语教学,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还能加强对国际事务的训练。在国际贸易专业中开展双语+ 小语种教学首先要择优选拔双语+ 小语种课教师, 在软硬件方面提高教学的优势, 同时教学中应该采取采取多样化课程教学组织方式, 才能满足双语+ 小语种教学的需要。

国际贸易专业实行双语+ 小语种教学是未来教学的趋势, 只有充分认识双语+ 小语种教学的优点和缺点, 才能对症下药, 提高其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武汉生, 李娜.浅析国际贸易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建议[J].Keji Zhifu Xiangdao, 2011 (17) :60-60.

[2]严跃平, 李燕君.基于问卷调查的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建议[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 (12) :100-102.

[3]杨蕊铭.高职东南亚小语种教学对英语人才培养的启示[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 2011 (6) :94-95.

[4]陈萍.浅析“双元制”教学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6) :173-173.

[5]张建中.基于阈限理论的小语种双语教学模式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 (4) :160-163.

小语种专业就业前景 篇5

开办院校6所,讲葡萄牙语的国家和地区7个左右

学葡萄牙语的如果去非洲,起薪会达到美元-2500美元。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目前的葡语毕业生数量,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西班牙语

(开办院校20所,讲西语的国家和地区20多个)

从这两年的培训市场情况来看,西班牙语是升温最快的。一方面是由于美洲国家留学的开放,另一方面也是市场对西班牙语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

法语

(开办院校71所,讲法语的国家和地区40多个)

法语是除英语之外,使用国家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语种。不过在就业方面,场面很尴尬:学法语的去欧洲就业的极少,更多的是去了非洲。去非洲会有不错的薪水待遇,起薪在1000美元-1500美元左右。

德语

(开办院校60所,讲德语的国家和地区5个左右)

德语的就业形势基本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在外企吸收人才方面,德企是除日企之外表现最好的。

日语

(开办院校227所,讲日语的国家――日本)

日企吸收了大量的日语专业毕业生。日语专业的毕业生想找份工作不难,但想找份好工作不简单。

意大利语

(开办院校12所,讲意大利语的国家――主要是意大利)

学习意大利语的就业优点是竞争压力不大。

俄语

(开办院校93所,讲俄语的国家和地区10个左右)

除了俄罗斯,俄语在其它几个国家都不是唯一通用的语言,在乌克兰和几个“斯坦”国家都有“去俄罗斯化”的架势,俄语的地位似乎在削弱。

阿拉伯语

(开办院校16所,讲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有20多个)

阿拉伯语毕业生的就业跟石油紧密相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是毕业生的落脚点。

韩语(开办院校61所,讲韩语的国家――韩国、朝鲜)

小语种语言要求 篇6

法国

世界第三大语言,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之一。如果申请法语授课课程,需要学生在国内具有500课时法语学习的基础,在法国也要先进行一年的语言学习。

另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2013年6月,DELF(法语学习证书)和DALF(法语高级水平证书)正式引入中国。两者皆属国家级法语文凭,由六个独立证书组成,即A1、A2、B1、B2、C1、C2,分别对应欧洲语言参考框架的六个语言水平,每个级别的考试都将考察学生的四种能力,即书面理解、书面表达、口语理解和口语表达。据了解,对于本科阶段要去法国留学的同学来说,需要达到B2的水平,该证书终身有效。

意大利

需要在意大利强化半年意大利语之后再参加意大利大学的入学考试。想要进入大学学习文化课程,一般要求达到B2水平。

西班牙

要通过西语的DELE考试方可被西班牙大学录取,相当于要求达到B2~C1水平。

德国

会有相应的语言班或者预科班给学生提供强化和提高小语种的条件。一般来说,德语要达到德福4个4分或者DSH 2级才能进入大学本科阶段学习。

荷兰

当地语言为荷兰语,但是英语的普及程度在95%以上,所以学生在荷兰不会遇到任何沟通障碍,但是如果能够掌握荷兰语,会有助于找工作以及日常生活。

小语种专业 篇7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国家重视“蓝领”队伍培养,因其实用性强,愈发受到青睐。在国际化背景下,外语类高职院校就业优势日趋显著。这给我们高职院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语言类高职院校管理者能够看到这种趋势,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本研究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角度分析,提升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引导其积极、有效就业。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选取200名小语种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192份,回收率为96%;问卷有效率为89.06%。其中男生26人,女生145人;城镇97人,农村74人;日语48人,韩语52人,德语45人,法语26人。

(二)研究工具

1.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问卷

本文采用Luthans等人编制、李超平翻译的心理资本量表(PCQ),并对其进行修订。按中国人的评价方式,改6级计分为5级计分。修订后的量表共24个题目、4个维度,每个维度各包含6个题目。其中,13、20、23题为反向计分题。修订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4,探索性因素分析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61.93%,说明量表的信、效度较高。

2. 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问卷

采用王沛、康廷虎编制的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共有48个题目,分为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两个维度。维度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越倾向于该价值取向。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27~0.831之间,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2。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三)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统计结果

(一)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状况

1. 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整体状况

表1是对被试的积极心理资本及其各个维度值进行的统计。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以及自我效能感、希望、韧性、乐观4个因子上的平均得分都在量表中值3以上,说明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整体水平较高,一致性水平较高。

2. 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差异分析

各人口学变量差异性进行比较表明,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各维度及总体水平在所学专业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如表2。自我效能感、希望、韧性、乐观以及积极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在所学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效能感维度在所学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F=2.990,p=0.033),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日语专业学生显著高于德语专业;希望维度在所学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F=2.971,p=0.023),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日语学生显著高于德语,韩语学生显著高于德语;乐观维度在所学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F=2.812,p=0.041)。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日语、法语学生显著高于德语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在所学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F=3.203,p=0.025),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韩语、日语、法语学生显著高于德语学生。

(二)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调查结果

1. 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整体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能够较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并且在择业时更看重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2. 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年级、性别、所学专业、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以及自己理想职业的择业价值取向进行比较,检验结果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择业价值取向的关系

1. 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择业价值取向的相关分析

从表4中可以得知,积极心理资本与择业价值取向间有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311~0.530之间,且积极心理资本各个因子与择业价值取向各个因子间的相关达到极显著的程度。

2. 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对择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分别以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及其两个维度为因变量,以积极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表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择业价值取向间有密切的关系,前者对后者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韧性、乐观解释择业价值取向62.7%的变异,希望、乐观解释个人价值取向因子52.6%的变异;韧性、乐观解释社会价值取向78.0%的变异。

总之,本研究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都表明,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择业价值取向之间有密切关系。积极心理资本因子对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都存在一定的预测效果。高职院校小语种专业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所从事职业的要求也较高。他们希望自己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较好、较稳定的工作环境,较高的社会地位,较高工资待遇,可以从事符合自己的专业及兴趣的职业。积极心理资本水平高的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更高的希望、乐观、韧性水平,而这些心理素质正是在职业中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拥有较高积极心理资本水平的大学生更有可能在职业中取得成就,他们会积极努力地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力,贺香泓,刘燕妹.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性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1(1):56-58.

[2]冯成.当代大学生择业观与价值取向问题刍议[J].文教资料,2007(23):74-75.

小语种专业 篇8

近年来,随着中学俄语招生数量的逐渐减少,大学俄语专业有俄语基础的生源也越来越少。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2008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成立了斯拉夫语学院,这是迄今为止国内高校唯一的一所以该名称命名的学院。

2008年,为了贯彻黑龙江省“高教强省”的战略,哈尔滨师范大学提出了“实施三大战略、加强五大板块建设”的强校建设总体思路,其中“语言板块”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把哈师大打造成“不是外国语大学的外国语大学”。由此迈开我校建设波兰语专业的第一步。

近年来,随着前苏联解体,东欧发生巨变,对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世界范围内的外语教学中,斯拉夫语系的语种仍属小语种,我国至今为止仍然谨慎对待小语种的招生和培养,但从事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教师始终认为应适量培养这些语种的人才,东欧入世之后会有较快的发展,我国与这一地区的合作会加强。从东欧国家自身的实力以及和中国的关系来看,波兰排在首位。波兰共和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领域在欧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波兰的科技、文化、艺术等软实力在国际上也比较突出。波兰的数学、逻辑学学派独树一帜,波兰文学有着关荣的传统,从20世纪初至今,波兰人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化学、文学等)达11人之多。

波兰很重视在中国推广波兰语。20世纪初在哈尔滨生活的外国人中,有相当部分的波兰人,当时还修建了教堂,对哈尔滨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影响,因而波兰人对中国的哈尔滨比较了解。通过波兰这个中欧人口最多和最大的国家,可以了解其他斯拉夫国家的文化。

从语言的发生谱系看,波兰语属西斯拉夫语支,与俄语同属斯拉夫语族。俄语是波兰及东欧地区的通用语,今天在该地区依然十分普及。而我校斯拉夫语学院的俄语教学历史悠久,基础深厚。把波兰语和俄语相结合,既符合实际需要,又能充分发挥斯拉夫语学院的传统优势,形成“波俄双语”的人才优势。

2009年2月19日,时任波兰驻华大使的克日什托夫·舒姆斯基对我校进行了友好访问;2009年5月19日至31日,校前党委书记张少杰率团出访波兰格但斯克大学,两校签署了《中国哈尔滨师范大学与波兰格但斯克大学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协议书》和《中国哈尔滨师范大学向波兰格但斯克大学派遣(1+2+1学制)学生项目协议书》,标志着两校之间开展教育、科研合作的开始。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我校建强校方案,实现“十一五”建设规划,为建设名副其实的斯拉夫语学院,2009年6月,我校申报增设波兰语专业。2009年9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顺利开设了波兰语课程,招收了第一批俄语(波兰语)学生13人,成为继北京外国语大学之后,全国第二个开设波兰语课程的国内高校。2010年我院再次申报波兰语专业,终于申报成功,2010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我校的波兰语专业建设规划。

二、哈尔滨师范大学波兰语专业的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

2009年9月,我校斯拉夫语学院就在教师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推荐了2名俄语教师带领第一批波兰语学生赴波兰学习波兰语,2010年9月他们被正式派往波兰格但斯克大学进修波兰语,同时带队教师负责学生在波兰的学习及管理。此外,波兰语专业长期聘任波兰外教1人,招聘1名北外波兰语优秀毕业生任教,以此缓解师资紧缺的局面,为波兰语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波兰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波兰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人文社科知识,能在外交、外事、经贸、文化、新闻、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波兰语专门人才。

2. 修业年限:4年。

3.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4. 主干学科:语言学、文学、国际关系与国际问题、文化学。

(三)课程设置

我校斯拉夫语学院针对2009级的俄语(波兰语)课程设置实行了课程的中波对接。专业必修课里设置:初级俄语、高级俄语、俄语语法、俄苏文学史及基础波兰语;专业选修课里设置的方向特色课为:高级波兰语、波兰语视听说、波兰语语法、波兰概况、波兰报刊选读、波兰语写作、波兰语口译、波兰文学作品选读、经贸科技波兰语、中东欧社会与文化、波兰文学史、国际关系史及斯拉夫文化。

波兰语专业获批后,我们在2009级的俄语(波兰语)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又制定了“波兰语专业教学计划”,将俄语作为二外,为拓宽就业及考研渠道,还增加了与俄语相关的课程,其中的专业必修课为:初级波兰语、高级波兰语、波兰语视听说、波兰语语法、波兰语写作、实用波兰语、波兰文学史、综合俄语、波兰语口笔译及波兰报刊选读;专业选修课为:波兰概况、波兰文学作品选读、中东欧社会与文化、国际关系史、中国文化、斯拉夫文化、俄罗斯概况、俄语视听说、经贸俄语、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俄罗斯文学史。

(四)培养模式

我们制定了“1+2+1”的培养模式,与波兰格但斯克大学联合培养学生。具体为:第一学年在中国学习一年的波兰语后,从第二学年至第三学年共两年时间,学生在格但斯克大学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第四学年回国完成余下课程的学习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等任务。

在此培养模式框架下,实施隔年招生,人数为10—15人。而且生源的语种为俄语(主要考虑俄语与波兰语同属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分属东、西斯拉夫语支,有许多相通之处,有利于学生对波兰语的接受、理解及掌握)。

我们制定的培养模式不是单纯培养外语工具型的人才,而是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兼学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为我国与东欧交流培养专家型的人才,毕业生可报考东欧问题研究生。我校聘请北外或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硕士生导师为兼职硕导,在我校招生、培养。

(五)对学生的管理措施

我校斯拉夫语学院对在波兰学习的学生的学业及生活实行目标管理。学院领导时刻关注在波兰格但斯克大学学习的师生。经常与带队教师沟通,指导其对学生在学习(学习成绩、课程对接)、生活方面的管理,要求教师定期写学生学习管理、生活管理的总结,要求学生定期写个人总结,写学习及就业规划,指导学生在波兰的社会实践及专业实习。经常与学生互通邮件,及时了解其各方面的情况,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保障学生在波兰的学习及生活,为今后出国学生管理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

三、来自中波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开设波兰语课程及申报波兰语专业的过程中,得到了来自中波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省政府、黑龙江省教育厅、中国驻波大使馆,波兰驻中国大使馆、波兰政府等部门机构对哈师大的波兰语专业建设提供了许多必要的支持。

为庆祝中波建交60周年、庆祝哈尔滨师范大学波兰语课程正式开设,迎接“2010肖邦年”,2009年10月20日,我校与波兰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了“2009哈尔滨‘波兰日’”活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程幼东,波兰驻华大使塔德乌什·霍米茨基,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王海军,省教育厅副厅长尹晓岚,波兰格但斯克大学副校长沃达斯基,2010年上海世博会波兰馆筹委会副主任博格丹等出席了此次活动。

“波兰日”开幕式上,波兰驻华大使塔德乌什·霍米茨基、波兰格但斯克大学副校长沃达斯基、波兰珀斯派克特维基金会分别向我校赠送了波兰语书籍、音像等资料。

活动期间,前省长栗战书会见了波兰驻华大使一行,波兰驻华大使一行与省贸促会进行了会谈,我校与波兰格但斯克大学举行了会谈,同时还举办了中波学术研讨会,卡普钦斯基生平、摄影展览,肖邦钢琴音乐会,中外新闻发布会,波兰电影节。波兰教育代表团还参观了我校文博馆及校园,与斯拉夫语学院波兰语班学生进行了座谈。

此间,格但斯克大学语言系主任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波兰语专家为我校波兰语班学生讲学。

2009年12月波兰大使塔德乌什·霍米茨基先生又一次来到哈师大,与斯拉夫语学院师生共度圣诞节。

我校波兰语师生在波兰格但斯克大学学习及生活得非常愉快,两年的学习期间得到了校方及波兰教师在各方面的无私帮助。师生们不负众望,他们在波兰的各方面出色表现受到波方的认可及高度赞誉。师生15人圆满完成在波兰的学业后,已于2012年暑期满载收获回到哈师大,继续第四学年的学习任务。

四、小语种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

依据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波兰语专业的建设经验,我们认为,若想成功建设一个小语种专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毕业生出口问题

首先要考虑人才市场的需求,即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问题,这涉及到招生及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等重要问题。我们为波兰语专业毕业生考虑了多种去向,如经贸、外事、教育、新闻、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毕业生的出口设计要结合学生数量,因为后者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率。我们隔年招生,每批10—15人,就是充分考虑了就业市场对小语种的需求特点。

(二)师资问题

在建立一个新专业之前,要保证中方与外方师资,这是今后培养质量的保障。师资培养途径可以借鉴哈师大的做法,引进与自培相结合。在建设师资队伍的同时,还要解决好年轻教师的继续培养(出国、进修等)、中外教师合作等相关问题。

(三)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

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的设置、人才的就业走向、专业的稳固及其长远发展。本专业既培养应用型人才,又培养服务于我国与东欧交流的专家型人才,使学生毕业时可报考东欧问题方向的研究生。

(四)课程设置的合理规划

合理规划课程的设置,对完成培养目标、培育合格人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对首批2009级的俄语(波兰语)学生课程设置进行了多次的反复论证,结合“1+2+1”的培养模式,实行课程的中波对接。波兰语专业获批后,在课程设置方面又进一步论证、修订,将俄语作为二外,还增加了俄语相关课程,为学生毕业后考研、就业打基础。2013年我们即将以波兰语专业招生,培养方案也面临着进一步的修订、完善。

三年来的专业培养实践提醒我们,对于一个全新的小语种而言,语法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因此,在以后培养计划的修订中,我们要强化波兰语的语法教学,切实提高语法知识服务于学生言语水平的功能。

(五)培养模式的恰当选择

在师资短缺的情况下,小语种专业应考虑走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的模式,可以是“2+1+1”,即第一、二学年在国内学习,第三学年在国外学习,第四学年回到国内;也可以是“1+2+1”,即哈师大的培养模式,第一、四学年在国内,二、三学年在国外。

(六)其他问题

专业教材选择、学生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对培养质量的影响也很重要。

教材对小语种来说一直都是弱项,可选择的余地不大。除极少数国内编写的教材外,我们还大量使用了外教推荐的教材,但在这一过程中,教研室、学院要对教材选用的合理性进行审批。

学生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做得好,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就业环境和前景,为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架起一座过渡、沟通的桥梁。考虑到小语种专业国内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的困难,可以利用学生在国外学习的机会,使其在每个寒暑假期间进行社会实践,同时完成专业实习任务。实践、实习地点除了学生自行解决外,还可以得到所在学校的校方协助。

小语种专业 篇9

关键词:小语种,慕课,教学改革

广义上将英语以外的语种称为“小语种”或非通用语种。随着小语种的广泛应用,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各大院校纷纷开设小语种课程。由于市场对小语种人才需求很大、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同时,多数毕业生又因专业知识不过硬,基础文化素养欠缺等因素找不到对口工作。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市场选择之后,目前高校小语种专业面临生源不足,就业市场狭小的尴尬。如何提高小语种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水平,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已成为小语种教学面临的问题之一。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视频课程相比,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创新推动下应运而生的慕课有着先天优势,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转变,现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加盟慕课平台。

1 小语种教学中的问题

高校小语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教学体系不够科学。

与英语相比,小语种专业本身对学生语言的接受能力、领悟能力和应用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潜在要求,因此,学校应根据师资力量、学生程度、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适应各领域专业要求,做到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学有所用[1]。

其次要对小语种的学制和课时作一个合理的设置,目前小语种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把抽象的语法、时态作为考核的重点,使很多学生成为枯燥、死板的复录机,只会答题考试,所学与应用脱节,专业知识不能体现在具体应用能力上,在实际的语境里不知所以,与实用性要求差距较大。

1.2 小语种学制和课程设置过短

目前小语种在课程体系和课时设置上没有特殊性。英语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主要是将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专业化、宽泛化。教师为保证课程进度,单方面填鸭式地“讲”的时间远远多于学生吸收消化和实景练习的时间,教师基本上没有时间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地做练习,而任何语言的提高都是以练习为基础的,所以学生要想巩固语法知识、加大词汇量和提高会话能力很困难,自然学习效果不佳。

1.3 缺少语言环境和小语种教学参考资料

学习小语种的人相对于其它专业还只是一个小群体,从事小语种教学研究的教师则更少,受众少,小语种教学参考资料就少。虽然多数外语学院都配备了外教,但以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外教的交流十分有限。出国学习机会少、国内外教学衔接程度不够,语言环境的局限和狭小也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慕课教育在改进小语种教学的作用

慕课(MOOC)是指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即在线提供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学习过程评估和微证书的管理等。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视频课程相比,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创新推动下应运而生的慕课有着先天的优势。对于广大学习者而言,他们不再拘泥于传统大学中既定的课程安排,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以兴趣为驱动力激发求知欲望,建立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而且可利用移动设备随时倒退、暂停、复重播放学习内容等,使学习过程更具灵活性[2]。

中国从2003年起至今已有286门大学视频课程在网上向学生公开,预计未来我国高校将有超过1000门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资源共享课向公众开放[3]。面对美国慕课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加盟慕课平台,面对慕课的迅猛冲击以及国内高校的快速响应,使用互联网技术的教育改革逐渐成为新的教育革命[4]。与传统教学相比,慕课在教学理念和方式表现出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5]。

3 慕课教育的弊端

随着慕课的发展,慕课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体现在中途辍学率较高,基于教学视频的知识灌输模式,慕课的缺陷体主要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学生的认知状况和先前知识储备如何,慕课设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是否适合他们;二是学生选修的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一致,程度如何把握;三是学生是否能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认真投入到课程学习中,不会作弊;四是如果学生中途辍学,如何给予鼓励引导和帮助。五是课程开放后,与世界其他高校同类课程比较其竞争力如何,在线课程的方式能否满足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的内容。慕课开发的课程费用如何,慕课运行的技术风险甚至失败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当选课者的数量大幅度上升时,在线观看、提问、讨论等都会可能引发新问题,支持团队的成本就会增加。大学把自己最好的课程做成慕课是合理和明智的,但慕课的运行与传统授课在实施上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作为一种尝试和探索,慕课有它发展的前景,没有必要一下子把所有课程都做成慕课。

4 结语

大数据时代加速了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小语种的教学,因此我们应该适时把握网络与学生生活密不可分的契机,充分挖掘和提高慕课的优势,使之成为学生真正的翻转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2):89-92.

[2]闫杨.论如何对高等院校小语种教学进行改革[J].传播与版权,2014(11):120-121.

[3]吴凤彬."慕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与教育,2015(1):44-45.

[4]卫志民."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1):78-84.

论区域性小语种的就业优势与前景 篇10

1 小语种教育在我国的现状

在网络搜索引擎上以“小语种”为关键词搜索, 可以得到3000余万条相关信息, 其中最热门的是小语种的学习和就业内容。我们可以发现, 人们学习小语种语言的原因有的是出于对小语种语言的兴趣爱好, 为的是拓展自己的视野, 丰富自己的知识;有的则是通过对小语种语言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品位, 试图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轨迹。在整个中国, 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并能用英文写作的人众多, 而要找一个讲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的人就有困难了, 能讲希伯来语或普什图语的人则更是凤毛麟角。

在我国,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而被广泛重视, 我国现有的外语教育体制中, 英语占据着毫无疑义的重要地位。按我国的教学安排, 儿童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 有的城市甚至在学前阶段就让孩子开始接触英语了, 而且还开办了许多双语幼儿园。在高等教育阶段, 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英语专业, 招收英语专业学生, 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产出大量增加。这种形势带来的直接结果, 就是僧多粥少, 大大压缩了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空间, 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

而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中国正日益融入世界。英语之外的其他语种在社会上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但囿于我国现行的外语教育体制, 小语种人才稀少, 有的语种甚至到了稀罕的程度。社会需求与人才数量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些院校小语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100%, 甚至有的小语种专业学生毕业前就被预订一空了。

重视小语种教学, 改变学生在整个受教育阶段只以英语为唯一外语局面, 是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对外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很多大中城市的教育界意识到了这种情况, 面对小语种逐年升温的现实, 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开展多种语言的外语教学。开设多语种外语教学的学校大多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中城市中有特色的学校和重点中学。从2004年起, 上海市有关部门就开始筹划在中学开展多语种课程与教学的计划。除了英语外, 日语、法语、德语等小语种都将逐渐作为中学生的第二外语甚至第一外语进入中学课堂。截止到2004年, 上海已经有几十所高中在各自的校本课程中引入了小语种课程教学[1]。到2005年9月, 北京67所普通高中开设了外语实验班。试点高中外语实验班除开设英语课程外, 还开设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日语、韩语等近2O种外语课[2]。下表列出了在我国最受欢迎的九种小语种的开办院校数量及主要使用的国家和地区[3]:

尽管多所高校已增设了小语种专业, 尽管大中城市已在试点多语种教学, 但面对我国对外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 小语种人才将依然炙手可热。

2 社会对小语种语言的需求和就业前景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蓬勃发展, 走出国门办企业, 引进外资办工厂, 极大地振兴了我国的经济。随着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数量激增, 所涉国家、地区也较以前大大丰富起来。来自意大利、泰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家的企业越来越多, 其中, 由于经营和企业内部高层间交流的需要, 大多数企业在招聘中国高层员工和文秘时都要求能用企业所在国的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小语种人才的需求行情不断看涨。此外,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交会等大型国际性活动, 也推动了小语种学习培训的升温。旅游业、会展业和职业培训机构最先青睐小语种, 在这些行业中, 法语、德语、日语、韩语最受欢迎, 几乎成了“大语种”。

我国加入WTO后, 举办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盛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南宁南博会, 上万名志愿者充当翻译。而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入驻中国, 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以召开各种会展闻名的上海, 近几年举办的各种国际性会展每年都以20次以上的速度增加, 与之不相适应的正是小语种人才的奇缺, 连俄语翻译都稀缺, 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希腊语、意大利语的翻译更成了“熊猫级”的人才。在南博会期间, 南宁不得不采用权宜之计, 请了大量的边境村民做东南亚语言的临时翻译。

据昆明市旅游局统计, 昆明市有10325名持证导游, 其中外语导游1235名。而这1235人中, 英语943人, 日语166人;俄语、印尼语、葡萄牙语、老挝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西班牙等小语种导游奇缺, 除了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各1人外, 其他语种人数均为零。作为昆明主要客源地的东南亚国家, 泰语导游也才54人, 越南语12人;德、法语种导游分别有29人和24人[4]。据昆明市导游协会会长李鼎惠介绍, 昆明小语种导游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来到昆明, 特别是一些小语种国家的游客来昆后, 很多地接旅行社都安排不出精通该国语言的导游, 有时也只有让英语导游临时充当翻译, 但是效果都不好[4]。

导游是外语人才需求较多的一个行业。在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中, 武汉旅游局的统计显示, 小语种导游市场缺口较大, 特别是俄语、韩语、法语等导游缺口较大。安徽省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 随着黄山至首尔航线的开通, 以及九华山受韩国游客热捧, 皖南地区朝鲜语导游紧缺, 为了缓解需求, 黄山市不得不从吉林省引进了一批朝鲜族居民[5]。

近年来, 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往来日益密切, 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全球游戏规则的制定和运行中, 国家机关和企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都明显增大;入驻我国的众多外国企业中, 有大量是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对外, 我国驻外机构逐渐向经济领域深入, 相当多的国内企业家前往其他国家从事制造业、商业贸易活动, 其中许多都是小语种国家和地区, 从而带动了该地区小语种人才的需求。

全国各地区对小语种的需求并不匀称。东北地区对俄语的需求量很大;广东、广西等南方省区, 由于地域因素边境贸易发达, 对越南语、泰国语需求量很大;北京由于有新华社、外交部、国家安全部、国际广播电台、商务部等政府机构, 需要的语种很全, 基本上吸纳各个语种;沿海大城市对日语、法语、德语等热门小语种需求量相当大, 这类人才储备告急;而西北地区如宁夏、甘肃、陕西等, 急需阿拉伯语人才, 这些地区已开设出了教授阿拉伯语的民办学校, 以满足民间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小语种人才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的政府、行业、地方经济发展的紧缺人才。小语种人才需求升温正是我国经济稳定以及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

3 结束语

在国家强大、民族富强的高度, 大力培养我国小语种人才是提升国力, 提高国民素质, 为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提供人才、沉淀底蕴。站在个人的微观角度, 由上述各点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 小语种毕业生凭借专业的独特优势, 在就业市场上十分抢手。就业率远高于普通的英语专业, 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坚定不移的国策。对外, 一个开放的中国将越来越多地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发展友好往来, 我们需要各种小语种人才;对内, 外交界、传媒、旅游、经贸、教育、科研、外企等同样需要大量的小语种人才。因此, 我们需要一种能源源不断提供小语种人才的教育机制。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初中阶段开始, 以延长学习时间, 可以作为第二外语, 有条件的大城市甚至可以让学生选为唯一外语。同时也要依据国情, 按地域不同分配开设不同的语言 (比如东北地区开设韩语、日语;西南地区开设法语、缅甸语、越南语等) , 以更好更有效地培养出优秀人才。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小语种专业人才会日渐紧俏, 其就业率将会成为人才市场的一大亮点。

摘要: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社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分析区域性小语种在我国的近况和我国小语种教育的现状, 比对社会各方面在小语种人才中需求远大于供给的不平衡, 认为小语种就业前景美好, 并对小语种教学按区域特点提前介入学生课程提出建议。

关键词:区域性小语种,社会需求,就业优势,前景

参考文献

[1]唐颖.面向多元社会的中小学多语种外语教育[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9 (12) .

[2]罗德宏, 容安才.20门外语将进中学课堂[N].中国青年报, 2005-08-23.

[3]华禹教育网.意大利语等九大小语种:哪个就业形势最好[EB/OL]. (2008-10-05) .http://www.huaue.com/jy/200810524037.htm.

[4]丽江中国国际旅行社旅交汇网.云南导游小语种导游奇缺[EB/OL].http://www.17u.net/wd/detail/4_27695.

小语种留学呈“热门”等 篇11

小语种留学国家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准留学生,无论是人才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是欧元贬值带来的成本下降,都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小语种留学国家。与过去几年“英语好就可以吃遍天下”不同,随着更多的国内企业将目光瞄准英美以外的市场,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水涨船高。

欧元贬值欧洲大陆留学迎来机会

“最近咨询欧洲大陆留学的人特别多,欧元的持续贬值使留学成本一下降低10%。”专家说,欧元自去年12月开始本轮跌势以来,已贬值了10%,欧元对人民币基准汇率已经从以前的1:11跌到现在的1:9.2左右。

正准备送孩子去德国留学的孙先生算了一笔账:尽管德国公立大学不收学费,但由于孩子以前学的是英语,到德国以后要先读语言,再加上不菲的生活费用和注册费用,孩子一年下来开支也要接近两万欧元。“以前这2万欧元兑换成人民币就是22万左右,现在20万不到了。”

除留学成本的降低外,欧洲大陆留学国家在教育方面也各有特色和优势。

法国公立大学的艺术、航空航天、工程等专业世界排名靠前,瑞士学校的酒店管理、旅游等专业也非常吃香;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公立大学免学费,荷兰专门为中国学生设立了“橙色郁金香”奖学金,总金额高达600万元人民币。

前景看好日韩留学市场飞速发展

这几年,日本和韩国的留学市场也飞速发展。2007年以来,日本对华投资出现第三次高潮,日语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中韩贸易额最近几年也大幅攀升,2009年两国的贸易额已经占到韩国进出口总额的20.53%,韩语人才缺口巨大,熟悉中韩两国文化的留学生非常吃香。

日本在动漫、计算机、生产管理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无论是从这些专业的学习还是就业考虑,到日本都是不错的选择。与英国、美国等传统热门留学国家相比较,小语种留学国家除了具备成本优势外,越来越开阔的就业市场是其从“冷门”走向“热门”的重要原因。一位企业负责人说,英语虽然是世界通用语言,但如果与做生意的人打交道时用对方的母语,效果会更好,英语人才很多,但精通其它欧洲国家的语言以及日语、韩语的人才太少了。(小雨)

申请留学不必“堆砌”奖证学生应加强个性展示

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痕迹无处不在,就连部分中国学生申请就读国外高校时,在申请表中都堆满了各类奖证,而少有个性的展示。近日,美国留学咨询专家Joyce女士谈及这样的误区。

Joyce女士是美国大学入学申请的权威咨询人士。她解释,国外高校招生人员在翻开申请人的材料时,会看对方的获奖证书,但是他们看得更仔细的是获奖后的思考及体会,比如花费了大量时间获得此项殊荣,自己得到了什么,或者反思,为了这一比赛失去大量时问,是不是一种损失。另外,没有获得证书的学生,也不要慌张,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参加的各种活动,艺术、体育、社会实践均可,在这些活动中,自己学到了什么,这是国外院校更为看重的。(建国)

高就业率使荷兰留学越来越吸引人

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办公室统计,截至2009年4月底,申请荷兰大学2009秋季入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已达2570人,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0%。中国学生已经成为继德国学生之后留学荷兰的第二大留学生群体。

高就业率最具吸引力

留学专家认为,荷兰的高就业率是吸引学生的最重要原因。首先,荷兰名校的带薪实习机会较多。如著名的鹿特丹商学院,学校在第二年就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安排带薪实习。海外工作经历无疑能为学生找工作增添许多砝码。其次,荷兰是一个贸易大国,有很多公司都和中国有合作关系,中国留学生很容易在荷兰找到工作和取得居留。

欧洲名较最多的国家

荷兰的高等教育质量相当高,大部分是公立學校,教育部对所有的公立学校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现有的13所综合性大学中,排名全部在世界500强之列,11所排名全球前200位。这让荷兰成为欧洲大陆入围名校最多的国家。另外,荷兰还有56所应用技术大学,很多学校的专业排名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学费低奖学金多

留学荷兰不需资金担保,签证周期短,签证通过率100%。政府对教育极为重视,教学质量达标的高校都能获得荷兰政府的津贴,因此学费低廉。并且有多种奖学金项目可供中国学生申请。奖学金能为学生提供部分学费和生活费。同时,荷兰政府也允许留学生打工。工薪家庭的学生也能轻松留学荷兰。

荷兰学费、生活费低廉,教育质量赶超英美,学生毕业后就业竞争力高。本科与硕士基本都有安排在海外带薪实习。学生毕业后,往往成为各大公司争抢的对象。(韩月)

留美选校排名不是唯一就业前景受关注

选校要务实兼顾排名与就业前景

专家建议,选择学校时,综合排名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应该更加务实,了解清楚自己的想法,很多学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只查该学校的排名。实际上,学校的排名不是选校的唯一依据,甚至不能作为第一考虑。因为在美国,除了常青藤大学,很多学校在某个专业上的实力并不为人所熟知。同时,留美选校还应该结合就业前景,看院校是否有完备的职业规划指导、实习课程和实习安排。

竞争更激烈语言成绩要求抬高了

专家介绍,自奥巴马访华以来,美国留学热不断升温。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被美国常青藤院校录取的中国学生不到100名,被美国前20名院校录取的中国学生不超过200人,被耶鲁大学提前录取4个。而就语言成绩而言,2009年,申请美国留学的托福平均成绩超过100分SAT成绩也超过2100分。二者满分不乏其人。因此,要想留美成功,必须首先考出更好的语言成绩。

申请奖学金非名校也有优厚条件

金融危机对于美国大学的奖学金申请或多或少都有影响,中国家庭能够全额支付学生在美国学习生活费用的不多,所以很多学生仍然希望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财政资助,但是名校的奖学金很难申请,优秀的学生都涌向这些学校,成绩平平的学生竞争力不强。另外,很多非排名最靠前的学校提供高额奖学金,旧金山大学就给出了生物、化学研究生一旦录取即获全额奖学金的优厚条件:韦伯斯特大学也给出学生学费56%的奖学金,相当于每年2000-12000美金,太平洋州立大学对托福达到67分的申请人给出了3000美金的奖学金。(优格)

出国读高中更有利于留学

据介绍,2005年以前,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主要还是去读研究生,读本科比例比较小,但到了2009年高考,国内弃考人数大概有八九万人,基本上都是走了留学这条路。但究竟什么时候出国比较好,很多家长仍感到迷茫。他们担心,孩子年龄太小,自理能力不强:年龄大了,学语言又会吃力。

对此,留学专家认为,有的家长只看到了出国读高中

要多付几年生活费和学费,却没有看到出国读高中的巨大好处。

首先,出国读高中可以更快地提高语言水平。年纪越小的学生,出国后把已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英文的时间会越短。由于中国小学和初中的基础教育往往比外国教得更扎实,所以这个阶段出去的学生学习压力不大,可以有更多时间去补习英语。

其次,出国读高中能更快地成长和独立。无论是选择寄宿家庭还是校内住宿,学生都须学会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心理承受能力更强。与不同背景的学生交往,了解不同的文化,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国外的高中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多课外活动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可以结识更多朋友,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快地融入当地生活。而有些活动(如美国的社区服务)还是高中生入读大学的必要前提。

第三,出国读高中有利于申请国外本科。中国学生在八读国外本科时一定要有托福或雅思成绩,这对准备高考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题,但如果是在国外读的中学,入学基本都可以免考托福或雅思,入学相对容易。即使在申请大学时要考雅思或托福,这对已经在当地就读了一两年的学生来说也不是很难。部分名校会要求学生面试,如果学生在当地就更加有利。

第四,出国读高中能缩短学习时间。在国外,高中毕业后就可以直接申请读本科。但对于英联邦教育体制国家,如英、澳、新等国,中国高三学生毕业后要通过一年预科才能入读本科课程。如果学生提前两年过去读高中,就不存在这些问题。特别是想去英国读建筑、工程、法律等专业,大部分学校的这些专业不承认预科,只承认2年制的A-LEVEL课程,学生即使在国内读完高三,出国后仍要再修A-LEVEL课程;不如提前到英国读高中,以节约时间。(汉晨)

艺术生留学克服语言关是重点

近几年,国内美院报考受到热捧,甚至出现了万人彻夜排队报名的闰观场面,也有不少艺考生把目光瞄准了海外。那么,面对海外那么多艺术类院校大家该如何选呢?

艺术生留学成新热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优秀设计人才的需求增加,使得国内外艺术设计类人才需求缺口变大,艺术生留学逐渐成为当前留学市场的新热点。

目前,艺术生出国主要分为高中生和大学生两类人群。而大学生又是这两类学生中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国外的艺术类院校非常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而国内的艺术类院校毕业后就业情况严峻。因此,很多艺术类学生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到国外继续深造。虽然艺术类学生留学在所有的留学群体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从不断增加的留学人数来看,艺术类留学在升温。

今年门槛不降反升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一些院校纷纷降低了入学的门槛,那么艺术类院校是否也在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而降低门槛呢?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艺术生留学门槛不但没降,反而抬高了。由于一些知名的海外艺术类院校近年来加大了宣传力度,却没有增加多少招生名额,这就变相导致竞争变得激烈。

然而,对成绩一般的艺术生来说,进名校希望渺茫,但是普通艺术类院校的选择却很多。以英国为例,在英国许多课程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和短期课程这两种方式来学习,既能保证学习质量又节省了时间。另外,专业设置也非常灵活,比如以设计为主的专业就有很多,像珠宝设计、时装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织品设计等。

文化课不起决定作用

在国内,艺术生往往在文化课方面不占优势。因此,在申请留学时似乎也缺了一点“底气”。其实对艺术生来说,申请留学最重要是专业成绩,其次是语言成绩,最后才是文化成绩,有的国家甚至对文化课没要求。如法国私立大学对留学生的文化课基本没要求,TEF/TCF成绩在申请时不起决定作用。因此,只要你专业过硬,申请个好学校大有可能。

但是,为了保证学生在海外的学习效果,一定的语言水平还是需要有的。如果想申请到比较好的院校首先,必须克服语言的短缺,其次,要盡可能早地出国,因为不管是从语言接受能力还是创造力的培养来说,年龄都是越小越好。

艺术留学费用高不高?

送孩子出国留学,家长们最关心的恐怕还是费用问题。如果能够申请到公立学校读书,国内外所花的费用其实不相上下。而私立院校往往学费较高,例如位于纽约的视觉艺术学院一年学费(含生活费)要5万美元,但同级别普通美国大学一般只要2-3万美元。

以美术专业为例,国内院校与法国公立学校费用如下学费在国内因学校不同,从8000~20000元不等,法国免学费。就读年限:国内本科4年、硕士3年;法国本科3年、硕士2年。生活费,国内7000~25000元/年法国30000~40000元/年,国家提供40%~60%补助。

英语系国家留学费用稍高,每年花费约在10万-30万人民币之间。韩国、俄罗斯的费用和国内花费大体相当。(刘慧磊)

出国留学医疗保险少不得

最近两年,全球主要货币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澳元等对人民币一直处于贬值的通道中。这在客观上刺激了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子女送到海外留学。业内人士表示,出国留学的招生旺季正在临近,在考虑子女留学计划时,应当对其保险保障计划有所关注。

国外医疗费日趋高昂

国外的保险种类五花八门,对中国留学生来说,最主要也最实用的是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保险。国外的医疗费用都贵得惊人,在美国,做个小小的切除阑尾手术就要3000多美元:在日本,看一次感冒要花5000日元,一个阑尾手术住院一周需20万日元:在德国,住一天医院的费用在300欧元以上。但如果买了医疗保险,就能以较少的资金解除因患病带来的经济风险。

另外,一些国家可能不再对外国人实行免费医保政策。日前,英国卫生部就外国人在英国享受免费医疗的政策提出改革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将来不管是短期或长期来英国公干、学习或探亲的外国人都不能享受免费医保,必须购买医疗保险,才能获得签证。实际上,这种做法已在不少国家实施。

强制健康险最重要

留学的国家不同,医疗保健的计划也不尽相同。澳大利亚政府硬性规定,所有海外留学生必须缴纳健康医疗保险费,这个制度由澳政府委托全国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Medibank监督管理。中国留学生可直接向各地Medibank办事处缴纳保险费或请就读的学校代缴。解决医疗费用的办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先根据医生的账单付款,然后凭收据到保险公司报销。另一种是将未付款的账单交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将寄给你一张开给医生的支票,然后把支票连同应付余额交给医生。

到日本留学一年以上的外国人,依规定必须加入“国民健康保险”。保险费金额因地而异,东京最高。外国学生到日本后,带上外国人登记证明书,可以到所属的区市役所的国民健康保险科申请加入,居留期间为1年的有留学资格的人马上就可加入,对持“就学”资格的学生,会被要求提供“记有居留期间的在学证明书”。加入国民

健康保险后,可向日本国际教育协会的外国人留学生医疗费补助提出登记。这样,在实行健康保险的医院或诊疗所所付的治疗费中,才可获得保险诊疗范围内80%的医疗费追加补助。

基本健康保险最实用

在另外一些国家,医疗保险服务的选择就比较多。学生在购买保险时应该精挑细选,多加比较,除了要考虑保费的高低,还需要注意其保险额度、保障内容、诊疗限制、费用分担、排除条款等项目。比方说,美国的大学一般都设有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医疗诊所和医疗保健机构,学生只需交纳少量的保健费用,但学校里的这种医疗只限于小毛病和急救处理。万一遇到严重的疾病,所需的高额医疗费完全由学生自己支付,因此必须要买保险。

对中国留学生来说,参加一种基本健康保险比较实用,基本健康保险通常包括严重疾病的就诊费(或一定比例的就诊费)、住院费和手术费,但不支付小病痛的医疗费用。重大医疗保险对中国留学生来说实用性就差一些,因为它的服务对象是长期疾病缠身或严重受伤的病人。

加拿大对外国学生是否购买医疗保险不是强制性的,很多中国学生不会主动去购买医疗保险。目前,加拿大有一种特别为外国留学生设计的基本医疗保险,这种学生保险的费用一年是几百加元,一般疾病的治疗费用都包括在内,对中国学生来说比较实用。不管是欧美还是日本(法国除外),牙齒和眼睛都不在医疗保险范围之列(外伤除外),但在国外看这两科的治疗费又都是出奇的贵。因此,建议学生在出国前先做好牙科治疗,多配几副眼镜。(古香)

金融危机下全球通吃的九大黄金专业

专业选择得当与否,决定着留学生回国发展是否顺利,决定着巨额投资是否物有所值。在这里归纳了9类比较有发展潜力的留学专业。

1信息IT专业

IT也是国内就业市场的“需才大户”,出国攻读IT专业被公认为“镀金捷径”。在此背景下,IT专业成为留学市场的王牌专业,每年出国留学中有25%的人选择IT相关专业。就国内就业市场的行情看,传统的IT人才已趋饱和,而在移动通信、电子消费品生产方面以及网络通信、网络安全、图像传输等新兴领域,人才需求量却很大。因此,对打算进入IT“圈子”的人来说,最好选择一些新兴的IT专业,如网络控制、通讯网络、游戏开发、实时系统、智能系统、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集成电路等。

就业渠道国外大型IT公司如IBM、惠普等;国外大型IT公司在国内的分公司;国内大型公司如联想、华为、中兴等公司,自主创业。

推荐国家美国、爱尔兰、韩国

2管理专业

以MBA、EMBA为代表的管理专业,被称为“商界领袖的摇篮”,因而成为全球留学市场最受欢迎的专业。据英国《金融时报》最新的调查报告,2005年美国10所顶尖商学院毕业生的平均年薪接近15万美元。这表明,随着全球经济回暖,就业市场重新激活,MBA的职业发展仍有很高的保险系数,就读MBA有着不错的回报空间。

就业渠道:国外大型跨国企业、国外大型跨国企业在国内的分公司、国内与进军世界500强的大型企业、合资公司等。

推荐国家:美国、法国、英国

3精算专业

精算是隶属于商科的一个专业,广泛地运用于保险业、基金业、证券投资业、银行及政府相关部门。精算师属于高级专业人才,在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精算师不过数十人,有海外留学经验的人才更是屈指可数。

就业渠道:精算师的就业前景灿烂,除中外资保险公司、基金业公司、证券投资公司和银行以外,还可以在环保、基因、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电信等行业施展身手。

推荐国家澳大利亚、美国、英国

4工程专业

德国的斯图加特大学、多特蒙德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等都是全球工程教育领域的“大腕”,文凭含金量极高。法国也有54所工程师学院,专门培养高级工程师。工程专业同样也是美国高校的强项,但留学成本较高。

推荐国家:加拿大、德国、法国、美国

5商贸专业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哈佛商学院、哥伦比亚经济学院等都被誉为美国的“商界精英摇篮”。英国、法国院校的商贸专业也具有很强实力。伦敦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等顶尖名校的毕业生竞争力较强,薪酬一直保持着较高增幅。法国的一些商学院也新增了中欧国际商业贸易专业,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推荐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

6艺术专业

法国的时装设计、产品设计、造型设计、舞台设计、绘画、雕塑等专业具有很强的号召力。意大利的服装设计、珠宝设计、皮制品设计、家具设计等领域也是近年的热点专业。此外,西班牙的院校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电脑动画制作、艺术作品展览等专业教育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实力。

推荐国家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西班牙

7大众传媒专业

体育管理、国际传媒、物流、酒店管理等,这些新的职业领域都急需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才加盟。因此,与此相关的专业将成为留学市场上新热点,但这些新兴专业入学门槛较高。

美国是全球传媒领域的“超级大国”,但入学门槛高,留学费用贵。英国院校的大众传媒专业也实力强劲,而且专业方向涉及数字电视、多媒体、广告学等新兴传媒领域。

推荐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

8酒店管理专业

拥有多所世界顶尖的酒店管理学院的瑞士是攻读酒店管理专业的理想留学地。爱尔兰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虽然名气稍逊,但会为学生安排带薪实习。新加坡拥有亚洲最大的酒店管理专业院校——新加坡酒店与旅游教育学院,其文凭在全球业界获得普遍认可。

推荐国家:瑞士、爱尔兰、新加坡

9生物专业

转基因食品、克隆技术、基因治疗,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各国对生物研发人才的需求骤增。从国内的情况看,在生物工程、遗传工程、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工程、化学制药、中药研发等领域,专业人才尤为匮乏。目前国内急需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3-5年研发经历、精通外语并熟悉国际标准的生物人才。

就业渠道:国外大型生物医药公司;国外大型生物研究中心和生物医药公司在国内的分公司;国内大型生物医药公司、研发中心等。

小语种专业 篇12

2008年11月,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东南亚方向)被批准为国家级第1类特色专业,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建设提升为国家级学科建设范畴。该专业以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能运用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实务技能,分析东南亚市场行情,熟练地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具有较强的泰语、越语或马来语应用能力,能满足外资企业进行国际贸易业务管理的需要,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级经贸人才为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模式采用“3+1”教学模式,即学生先在广西财经学院进行3年本科阶段的学习,第四年到广西财经学院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院校(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高校)访学1年,学习结束,成绩合格者可取得广西财经学院的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学生可以继续到东南亚国家的合作院校留学1年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取得国外大学的硕士学位和相应语言学习证书。

基于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东南亚方向)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适用于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其原因在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均为培养具有小语种语言能力的专业人才或具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显著的特征是相对将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独立开来,具体体现在2个不同专业的设置。从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来看,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东南亚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既精通小语种又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的高级商务管理人才和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经贸操盘手,而从目前中国-东盟经济技术合作的情况来看,市场对这种人才有较大的需求弹性。在此背景下,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东南亚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如何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以小语种双语教学①为切入点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实用人才,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2 双语教学概念和阈限理论框架

2.1 双语教学概念界定

双语教学源自双语现象(bilingualism)。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意思是“Two Languages”(2种语言),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2个或2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存在2种或2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进行交流或必须运用的2种语言。这2种语言中,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另一种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外国语。

界定双语教学的概念,必先澄清与之经常同时出现的专业词汇“双语教育”。世界语言学专家M.F.麦凯和M.西格恩指出“双语教育这个术语指的是以2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1]。托斯滕·休森与奈维尔·泊斯特莱特沃尔特(Torsteni Husen and Neville Postlethwalte)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对双语教育下的定义是:双语教育定义的最低必要标准,应该是一种在教学的某些过程中至少使用2种教学用语的教学法。教学中使用2种语言,不一定同时使用,不必在同一学期内使用,而是在各年级连贯地使用2种语言[2]。美国教育家鲍斯顿(Pawlston)将双语教学界定为“对同一学生群体,运用2种语言(母语和一门外语,通常是英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一个完美的双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与对2种文化的自豪感[3]。

而我国理论界目前对双语教学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特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传授专业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运用第二语言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2 阈限理论框架

阈限理论(the thresholds theory)也称为“起始点理论”、“临界理论”。阈限理论把学生的双语水平粗略地划分为3个层次和2个阈限。3个层次即低级层次、中级层次和高级层次,2个阈限即第一阈限和第二阈限。在第一个阈限以下,即低级层次;在2个阈限中间,即中级层次;在第二个阈限以上,即高级层次。阈限理论分3层阐述了各个层次与学生认识发展之间的关系。低级层次:未精通2门语言中的任何一门语言,对认识发展产生负面效应;中级层次:精通2门语言中的一门语言,对认识发展既不产生正面效应,也不产生负面效应;高级层次:精通2门或2门以上语言,对认识发展产生正面效应[4]。阈限理论的基本框架如图1。

3 小语种双语教学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1 实施小语种双语教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培养区域性专业人才的需要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如何融入区域合作赢得竞争,关键就是培养和储备具有国际意识和适用于中国-东盟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综合型人才。越南语、泰语和马来语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使用最多的语言,提高专业人才的小语种水平和小语种能力对促进中国-东盟经济交流与合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东南亚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培养专门人才和国际化高级人才,即培养既掌握现代专业知识又具备熟练的专业外语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2 实施小语种双语教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践行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使高等院校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突出特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是广西财经学院的生存之本。目前,我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许多企业纷纷投资于东南亚市场,特别是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市场,因而对精通小语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尤其是对除了掌握英语外还掌握第二外语甚至第三外语型人才有强劲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广西财经学院应主动地承担起培养区域性专业人才的重任,在教育教学上探寻与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之路,这就要求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东南亚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小语种双语教学,进一步挖掘潜力,改进教学模式,更新办学理念,优化教学思想和办学环境,提升办学实力与办学水平,大力培养市场需求的特色专业人才。

3.3 实施小语种双语教学是推进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实施小语种双语教学是推进学科建设和提升学科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学习国外最新的优秀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应用到教学中。同时,可以及时了解国际上学科专业发展的新动态,从而提高教师和学科的国际竞争力,以满足学生所需、社会所要,进而保障非语言经济类院校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中实施小语种双语教学还可以促进该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吸纳和借鉴国外先进经营管理理念与方法,充分理解和掌握国际惯例,从而为培养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最终使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东南亚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出众多面向东南亚市场、具备国际经营头脑的高级商务管理人才和高级经贸操盘手。

4 基于阈限理论的小语种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目前,最常见的双语教学基本模式有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维持式双语教学模式、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等。根据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东南亚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是该专业实施小语种双语教学的最佳模式选择。下文将结合笔者开展双语教学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力求探寻适合于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东南亚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小语种双语教学模式。

4.1 阈限理论第一阈限小语种基础语言教学

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要求在学生刚进校时,部分科目或全部科目使用本族语(母语)教学,但过一段时间之后,则使用学生所学外语(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其根本目的是源于种族同化、文化认同、社会稳定的需要,帮助移民学生尽快融入主流语言、主流文化和主流社会[5]。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母语是基础与外语是拓展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我国现行通用的第一外语是英语,这对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东南亚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在招生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阈限理论的中级层次来看,由于精通2门语言中的一门语言对认知发展既不产生正面效应,也不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东南亚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招生不能以阈限理论的第一阈限为基准点,应该突破第一阈限。其原因在于学生入学前的英语水平必须要达到较高的水平,理想的英语水平是理科类考生高考英语成绩≥110分,或文科类考生高考英语成绩≥120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生源的质量,确保学生在大学4年中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第二外语(小语种)的学习。具体来说,小语种基础语言教学过渡式培养方式为第一、第二学年在传统的大学英语培养方式上,应同时进行小语种(第二外语)语言教学②,包括听、说、读、写、译基础能力的培养,其教学课时不能少于甚至要超过大学英语教学的标准课时。第一学年培养过程中应准许该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一考试,第二、第三学年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参加小语种(第二外语)等级考试;第四学年到该小语种国家访学1年,培养学生语言的驾驭能力和提升语言的应用能力。

4.2 阈限理论第二阈限小语种双语教学

从阈限理论的高级层次来看,精通2门或2门以上语言对认知发展产生正面效应,因此通过小语种双语教学要达到这一层次或突破这一层次,培养课程的过渡式设置以及教材的选择是关键。

4.2.1 培养课程的过渡式设置

课程设计是学生把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有较深入的理解,在运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得到锻炼,对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运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更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有较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如国际商务谈判课程设计,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准备谈判的过程中,除了要运用国际商务谈判的知识制订谈判方案、谈判策略等内容外,还要运用外语进行谈判。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国际商务谈判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外语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外语应用能力[6]。

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知识结构层次鲜明、衔接紧密且专业性强和实践要求标准高的特点,因而在国际贸易专业(东南亚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实施小语种双语教学,应注重专业基础性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在设置时间上系统性的梯度推进。即,在第二学年开展《国际贸易实务》《东南亚经济与贸易》《东南亚市场营销》等专业基础性课程的小语种双语教学;在第三学年开展《商务函电》《报关与制单》《国际商务合同》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小语种双语教学;在第四学年开展《国际商务谈判》(模拟)等实践性课程双语教学。通过渐进式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小语种词汇的掌握有一个系统渐进的过程,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2.2 小语种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

国外优秀原版教材是双语教学的源泉,原版教材的教学思路、专业内容的地道表达、专业词汇的准确使用和最新研究动态等,较好地保证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能够与世界主流技术和思想接轨。从目前国内众多高校经济类专业在某些课程上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的情况来看,此专业的教学几乎都只停留在双语教学的第一个层次——简单渗透层次,而不能上升到整合以及双语思维层次,这一现象是在教学中没有使用双语教学原版教材所导致。其原因在于国外原版教材价格昂贵,学校因担心学生在经济上承受不了而不得不使用国内学者或自行编写的双语教材。

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东南亚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在小语种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东南亚的国际形势,采用具有区域性特征且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性教材,这就需要对东南亚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利用广西财经学院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院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并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系统地选择并引进原版的双语教学教材,力争做到采用“适度、适时、适用”的专业性教材,并体现出以下特点。

(1)知识结构逻辑性强。各课程教材之间要做到知识“分工明确”,避免知识体系的重复和脱离具体实际。

(2)知识难易程度适中。对于特色专业建设,选择小语种双语教学教材应重视基础性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掌握,即在双语教材的选择上要注意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实践的兼容。

5 阈限理论对小语种双语教学的启示

阈限理论3个层次的逻辑关系是递进的关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从2个阈限如何把握其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精通程度,并如何量化这个“度”是实施小语种双语教学的难点。不可否认,单一从语言角度来衡量这个“度”,不能真正凸显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特”在何处,也不利于因材施教,这似乎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单一从专业知识角度来衡量这个“度”又不能凸显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特”在何处,也不利于生源的选拔,其结果似乎与相关专业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在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东南亚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中如何综合衡量语言与专业知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灵活把握这个“度”,这将是笔者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M.F.麦凯,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严正,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45.

[2]胡生.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499.

[3]钱源伟.分层、多元地深化双语教学实验[J].上海教育科研, 2003(7):53.

[4]何兴.双语教学课程设计与模式全书[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6(4):172.

[5]车雪.世界双语教学模式分析与启示[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07(3):52-55.

[6]邹忠全.CAFTA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7(10):58.

[7]S.D.krashe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8]Akkari,A.Loomis,C.Towar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minority students' experiences with bilingu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J].Bulletin VALS-ASLA,1998(4):66.

[9]Abdeljalil.A.Bilingual Education:Beyond Linguistic Instrumentalization [J].Bilingual Research,1998(3).

上一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一篇:财务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