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肥育猪饲养管理

2024-10-28

生长肥育猪饲养管理(精选7篇)

生长肥育猪饲养管理 篇1

摘要:进行了分阶段生长肥育猪的饲养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5阶段饲养与3阶段饲养相比, 各阶段的饲粮更适合生长肥育猪的需要, 可取得更好经济效益, 每头猪增重4.38 kg, 多获利142.6元/头, 日增重提高6.24%, 饲料消耗率降低3.88%,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肥育猪,分阶段,饲养,增重,利润

高田镇位于阳朔县南部,总面积156.6 km2,交通便利,通讯发达,辖12个村(居)委,人口3.5万人,其中壮族占51%,是全县壮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乡镇。全镇有耕地面积2 718.33 hm2,其中水田2 029.33 hm2,旱地715.33 hm2。粮食年总产量逾20.4 t,水果种植面积达1 066.67 hm2以上,年产水果近7 000 t。该镇交通极为便利,公路四通八达。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正确领导和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高田镇畜牧业生产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仅以养猪业为例,2011年年末生猪出栏38 905头,年末存栏19 968头,分别比2010年年出栏35 712头、年末存栏19 372头增长8.94%和3.07%。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发展养殖业是脱贫致富的新路子,部分农民群众在镇畜牧技术人员的发动和技术指导下,成了养殖大户,走上了小康之路。高田镇养殖资源丰富,经济条件也比以前好得多,但大部分农民群众在养殖技术方面还沿用传统的落后方法。为了把新的养殖技术推广到广大农民手中,使农民意识到养猪能赚钱,解决当地群众的“菜篮子”问题,笔者在该镇的“小型养猪场”进行3阶段、5阶段肉猪饲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阶段饲养方法与3阶段饲养方法相比,肉猪增重、经济效益均有良好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内三元杂交商品仔猪20头,其中3阶段饲养10头,5阶段饲养10头。

1.2 试验方法

1.2.1 分组。

将20头商品仔猪,按性别、比例、体重相近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2个组。试验组按5阶段,即小猪(20~25 kg)、中猪(25~38 kg)、中猪(38~57 kg)、中猪(57~79 kg),大猪(79~90 kg)饲养;对照组分3阶段,即小猪(20~35 kg)、中猪(35~60 kg)、大猪(60~90 kg)饲养。

1.2.2 预试期。

2011年10月5—11日为预试期。在预试期同步进行去势、防疫、编号和饮料的适应性等。

1.2.3 称重。

除试验始末各称重1次外,试期内按3阶段和5阶段体重划分。估计达到该阶段体重时进行称重,以2~4 kg为准即转入阶段的饲养。过称均在早上空腹进行。

1.2.4 饲养管理方法。

2组猪均利用广西南宁正大畜牧有限公司生产的“正大”牌颗粒饲料,552小猪料(粗蛋白质≥16%),553中猪料(粗蛋白质≥14.5%),554大猪料(粗蛋白质≥13%)。按供试猪各个生产阶段饲喂相应颗粒饲料。另在试验组的中猪前阶段(25~38 kg)、中猪后阶段(57~79 kg)分别添加豆粕3%和玉米8%。供试猪在同一幢栏舍,由同一个饲养员饲养管理。小猪阶段喂3餐/d,中、大猪阶段喂2餐/d。自由饮水。上午、下午各清洁卫生1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增重

试验猪增重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组每头猪日均增重745.3 g,对照组日均增重701.5 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6.24%。

2.2 肉料比

经100 d试验期用料统计,试验组用料2 303 kg,对照组用料2 252 kg。饲料报酬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试验组肉料比为1.00∶3.09,对照组肉料比为1.00∶3.21,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饲料消耗率3.88%。

2.3 经济效益

各组经济效益分析详见表3。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生长肥育猪采取5阶段饲喂和3阶段饲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阶段饲养比3阶段饲养,各阶段的饲粮更适合生长肥育猪的需要[1,2,3],可取得更好地经济效益,每头猪增重4.38 kg,多获利142.6元/头,说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实行5阶段饲养,猪生长更迅速,增重更快,饲料利用率更高,日增重提高6.24%,饲料消耗率降低3.88%,这是因为多阶段饲养所提供的饲料营养更符合生长肥育猪的生长发育需要,从而使猪的生长潜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4,5,6]。5阶段饲养不需要增加任何经费,只通过在中猪前阶段和后阶段分别增加适当比例的豆粕、玉米2种饲粮,就能使饲料更适合猪的营养需要,从而使猪生得更快。杜长大(或村大长)这一品种的猪胴体瘦肉率高达64%,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通过这一次试验效果大力宣传和把新技术传到广大农户手中,向面上大力推广,使养猪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加社会肉类供应,解决城乡人民“菜篮子”问题,从而鼓励和带动更多的农户开展科学养猪,使养猪业更加兴旺发达。通过试验效果,从传统的大、中、小阶段到现代的5阶段饲养,方法简单,应结合推广实践,会同站内人员宣传,向农户推广5阶段饲养方法。

(上接第261页)

注:水电费用不计入成本费中,以猪粪收入抵销。

4 致谢

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石朝朗高级畜牧师悉心指导和良江镇畜牧水产站同事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李琼华.第二讲育肥猪从20至100公斤饲养方法[J].广西畜牧兽医, 1989 (3) :46, 49-52.

[2]宋恒元.浅谈育肥猪饲料配合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 2010 (2) :78-79.

[3]李英杰.育肥猪的饲养管理[J].中国畜禽种业, 2011 (4) :85-86.

[4]邹永凤.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J].畜牧市场, 2007 (7) :45-46.

[5]严小东, 袁成进.生长育肥猪多阶段饲养对比试验[J].猪业科学, 2008 (7) :79-80.

[6]张强, 莫千亮, 潘天彪, 等.新型添加剂对不同生长阶段猪只生长性能的影响[J].中国猪业, 2011 (8) :41-42.

生长肥育猪的饲喂技法 篇2

1.1 中猪 (生长猪) 阶段

体重20~60 kg的猪。可以进一步分为20~40 kg和40~60 kg两个阶段。这一阶段以长骨和长肉为主, 饲料报酬高。引进品种和地方猪种杂交产生的三元杂种猪, 大约每增长1 kg活重, 消耗2.4 kg饲料。饲粮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应占到16%。

1.2 大猪 (肥育猪) 阶段

体重60 kg以上的猪。这一阶段以长肉为主, 同时也有一定的脂肪积蓄, 增重速度很快。地方品种与引进品种的三元杂交肥育猪日增重可达650~750 g。由于个体增大, 维持生长和脂肪的积蓄, 日消耗饲料平均约2.5 kg以上, 增长1 kg活重, 约消耗3.6kg饲料。大猪阶段的饲料比中猪阶段略粗一些, 可适当增加一些糠麸类饲料, 但粗蛋白质含量不应低于14%。

1.3 适重出栏

肥育猪的出栏要掌握适当的体重。在生产中, 要综合考虑瘦肉率、屠宰率、饲料报酬等因素。地方猪种和引进品种的三元杂种猪一般在90~100 kg时出栏, 随杂交代数的增加, 出栏体重也可以适当增加, 纯种瘦肉猪可在120~130kg时出栏。

2 饲喂方法

要获得良好的养猪效益, 应采用一贯肥育法, 也叫“一条龙”的方法。用自动料槽给料, 每个料槽有4个采料位, 足够10头猪采食用。饲喂全价混合干粉料, 不定量自由采食, 自动饮水器给以充足的饮水。这样可以大大节约劳力, 充分利用猪早期生长快的特点, 猪的生长速度越快, 生长肥育期就越短, 效益也越好。

2.1 逐渐换料

从培育猪转为生长肥育猪饲养, 圈舍等环境因素有了突然的变化, 但在饲料方面不要突然改变, 给7 d左右的过渡时间。仍然用培育猪料喂3 d, 再用培育猪料和中猪料的混合饲料喂3~5 d, 之后再全部改换成中猪料。

2.2 防止浪费

自由采食有时会造成饲料的浪费, 要防止猪把饲料拱出料槽外。如地面干净, 被拱出的饲料可以收集起来继续使用。饲喂全价干粉料省事, 成本也低, 但容易起粉尘。当饲料中配有大量粗饲料或有很细的料面时, 猪也会挑食, 会用嘴把饲料从料槽中拱出来。农家养猪或小型猪场也可以湿喂。湿拌料的料水比以1∶1为宜, 不要过稀。湿拌料喂猪, 每天喂3次, 可以让猪充分采食, 每次15 min左右让猪把料吃净, 这样猪能吃饱, 又不浪费饲料。湿喂的饲料利用率比喂干粉料要高。但这样饲喂, 猪会争食, 会有大欺小、强欺弱的问题, 注意要让所有的猪都吃饱。

2.3 供足饮水

饮水对肉猪非常重要。喂干料, 水的需要量是干料量的4倍, 夏天是5倍。用饮水器可以保证饮水的清洁。但要注意饮水器的流量, 大猪饮水器的流量应在800 mL/min以上, 才能保证猪的饮水需要。

2.4 生喂或熟喂

生长肥育猪的组合与饲喂 篇3

1.1 确定猪群大小

根据养猪生产经验, 以每群猪10~20头为宜, 但还应根据圈舍大小, 因地制宜。

1.2 猪群的组合方法

最好是同窝为一群, 如需混群并窝, 可采用“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方法。同时要考虑不同仔猪各方面的差异, 尽可能选择相近的猪群饲养。有条件时, 可事先在需要合并的猪身上喷洒一些无害的臭味剂, 使小猪彼此气味相同, 不易分辨, 有效防止仔猪间的争斗。

1.3 原圈育肥

该方法是指全窝仔猪在断奶时仍留在原圈饲养, 而把母猪赶走。该法的优点是:猪群已经形成的秩序得意保留, 彼此融洽共存, 保证猪能够正常生长。

2 肥育猪的饲喂方式

肥育猪的饲喂方式可分为自由采食和限饲二种情况。自由采食的优点是:日增重高, 胴体背膘厚;缺点是:饲料报酬率低, 瘦肉率较低。限饲的优点是:饲料报酬高, 瘦肉率略好;缺点是:日增重低, 胴体背膘薄。

近年来肥育猪多采取了强制生长, 快速增重, 幼龄上市的生产模式, 因此在饲养方式上多采用一条龙的快速饲养。具体做法是:前期为了保持一定的日增重, 采用自由采食方式;后期为了提高饲料报酬和瘦肉率, 采用限量饲喂方式。这样做的优点显而易见, 因为它既没有传统养猪的“吊架子”期, 也不存在显著的阶段性。随着猪体的增长, 饲料中的能量水平逐渐上升;蛋白质水平前高后低, 小猪阶段含量可达18%以上, 而在肥育后期仅为14%或更少。在肥育猪的生长过程中, 并不因为增加精料而放弃青粗料的饲喂, 这样可以调节日粮的适口性, 增加肥育猪的采食量。并且由于饲料是按饲养标准配制的, 其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均能满足肥育猪生长的需要, 其生长速度呈直线上升。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能使生长肥育猪充分发挥潜在的生长性能, 在较短时间里产出较多的猪肉。同时, 由于商品肥育猪上市时间缩短, 利用率提高, 使养猪生产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回投资,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 肥育猪的日喂次数

生长肥育猪的饲喂要做到“三定”, 即“定时、定量和定质”。定时, 即每日喂猪的时间和次数要相对固定, 能够促进猪只良好食欲反射的形成。若饲喂时间忽早忽晚, 饲喂次数忽多忽少, 就会扰乱猪只消化腺的节律, 势必会降低食欲和消化机能, 易引起消化性疾患。生产上喂饲次数按生长肥育猪的不同阶段确定, 每次饲喂的间隔要保持均衡, 并最好选食欲最旺盛时如夏季以早晚天气凉爽时投喂。定量, 即控制猪只每日的喂食量, 通常以不剩料不舔食槽为宜, 每天应保持早中晚3次喂猪, 猪的食欲以早晨居中、午间最差、傍晚最旺, 料的给量依次为40%、25%、35%为好。定质, 即饲料的品种和配比要相对稳定, 不要轻易变动, 如需变换两种饲料必须慢慢增减, 让猪的消化机能有一个过渡期, 慢慢适应。一般农户按顿限量饲喂, 每顿喂到稍有剩余为止。

同时, 在饲喂上还应根据生长发育期的不同进行调整。小猪阶段, 因胃肠容积小, 消化能力差, 而相对饲料需要量多, 每天宜喂3~4次。中猪与大猪阶段, 胃肠容积扩大, 消化能力增加, 可适当减少饲喂次数, 如果饲料以精料为主, 每天应喂2~3次。如果饲料中有较多的青饲料、干粗饲料或槽渣类饲料, 则日喂3~4次。饲喂次数过多会影响猪的休息, 也增加了劳动强度。此外, 投喂饲料还要注意方法, 配合饲料适宜于拌湿后饲喂, 以玉米为基础的日粮, 饲料与水的比例在1.2:1~1.5:1的情况下, 肉猪日增重和采食量都能提高10%~15%, 但饲料转化率不变。

在饲喂湿拌料时, 还要注意供给肉猪充足清洁的饮水, 因为猪的饮水量比较大, 饮水不足或限制饮水, 会降低其食欲, 导致采食量不足, 引起较低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严重缺水时将引起猪的其他疾病。猪的日饮水量随着温度、湿度、品种、体重等的不同而不同。在春、秋季节, 通常饮水量为采食饲料干重的4倍, 占体重的16%左右;夏季为采食饲料干重的6倍, 占体重的23%左右;冬季时, 饮水量可减半, 约为5~7.5kg。供水方式可采用自动饮水器, 或者设置专用水槽, 或在喂完料时将水加到槽里, 让猪在到下一次喂料时喝完。

生长肥育猪的营养与饲料配制 篇4

生长肥育猪主要的生理过程是维持和生长。所谓“维持”就是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 所谓“生长”, 就是在维持生命活动 (保命) 的前提下, 将多余下来的能量用来进行生长发育, 增加自身的体重。生长肥育猪不同的生理发育阶段对营养有不同的需求, 一般地说猪对能量的需求是随猪活重的增加而直线增高, 同时又要求根据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 供给生长发育所需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及必要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幼猪阶段主要是促进骨骼与肌肉的发育, 饲料中要有较高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 日粮中要求消化能含量12.55~13.39MJ/kg, 粗蛋白质15%~17%, 赖氨酸0.7%~0.9%, 钙、磷分别为0.6%、0.5%;中猪阶段主要是促进肌肉的生长, 日粮中消化能含量12.55~12.97MJ/kg, 粗蛋白14%~16%, 赖氨酸0.6%~0.8%, 钙、磷分别为0.5%、0.4%;大猪阶段猪容易长膘, 要适当降低日粮中的营养浓度, 限制油膘生长。日粮中消化能含量11.72~12.55MJ/kg, 粗蛋白质13%~14%, 赖氨酸0.5%~0.7%, 钙、磷分别为0.5%、0.4%。

生长肥育猪的采食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而猪的采食量与日粮能量浓度有关, 能量越高, 采食量越低。随着日粮能量浓度的提高, 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也相应提高。生长肥育猪的饲料要合理搭配, 除了能量饲料外, 还必须有足够的蛋白质饲料用于瘦肉组织的生长和相关的蛋白质转化。但蛋白质也不能太多, 多余的蛋白质经脱氨基作用生成氨氮, 氨氮经尿排出体外, 既会造成环境污染, 又需要消耗能量。

2 生长肥育的饲料配制

2.1 饲料配制的原则在选择适宜饲料配方时, 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 饲料配方要满足肥育猪的营养需要。肥育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来源于所摄取的饲料。猪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 其营养需要量是不同的:以体重20~35kg阶段的肥育猪为例, 每天蛋白质的需要量为256g左右, 能量的需要量为20.77MJ (消化能) , 钙、磷的需要量分别为9.6g和8g。如果我们所提供的饲料满足不了生长猪的营养需要, 猪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 (2) 饲料配方要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个饲料配方虽然能够满足生长猪的营养需要, 但如果没有充足的饲料来源, 这个配方就不能算是合适的。如果某种饲料原料短缺就势必要减少配方中该原料的比例, 从而影响肥育猪的生长。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应考虑当地饲料资源, 特别是饲料的品种、供应数量及供应期的长短等问题, 做到就地取材, 以确保肥育猪在生长过程的饲料供应稳定。在饲料的配制过程中, 当出现某一种主要饲料短缺的情况时, 最好能有一种相应的“替代料”。比如, 当豆饼紧缺时, 可采用一定数量的棉籽饼、菜籽饼或其他饼粕来替代, 以维持肥育猪对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 (3) 配合饲料要缩小容积、降低成本。肥育猪的饲料容积要小, 适口性要好、利用率要高, 同时成本要低。饲料成本一般要占养猪生产总成本的70%~80%, 因此降低饲料成本是提高养猪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挑选饲料原料时, 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在不影响肥育猪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选择价格便宜的饲料进行配制。如当饲料中鱼粉的价格较高时, 可选用其他蛋白质饲料替代。但也应注意不能为了降低饲料成本而采用劣质饲料, 配制生长肥育猪的饲粮必须是无霉变、无毒、无害、质量好的饲料, 以免影响肥育猪的生长。

2.2 饲料的配制方法饲料的配制应以饲料配方的选择原则为依据, 将多种饲料按一定比例组合成配合饲料。具体的配方很多, 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肥育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进行选择。力求以较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确定饲料配方以后, 应根据饲料配方的要求和饲料比例进行饲料的调制。在调制过程中各种饲料应当混合均匀, 避免某一成分过分集中, 特别是在补充各种添加剂的时候, 由于添加剂量少, 更要搅拌均匀, 否则, 不仅降低使用效果, 而且会产生中毒等严重后果。

饲料调配一定要按规程操作, 先把各种饲料按照配方规定的比例准备好, 那些用量较少的料要先进行初步的混合 (矿物质添加剂要先压磨成粉状后再混合) , 待其中各种成分混合均匀之后, 再与比例大的那些饲料进行充分混合。小量调配时, 可用铁铲将料搅拌翻动 (翻动时动作不要太大, 以免粉尘飞扬) , 直到将各种成分充分地混合均匀为止;若大量调配时, 可借助专门的拌料机械或在饲料加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上进行。

生长肥育猪饲养管理 篇5

1 生长肥育猪生产性的涵义

国内外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的研究不胜枚举, 但是对其涵义的研究却比较少见。本文将结合个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进行简要分析。所谓生长猪是指体重在10~25kg之间的猪仔, 在喂养时猪舍环境卫生应注意几下几个方面: (1) 注意保温和栏舍洁净与干燥。 (2) 适当保健。 (3) 咨询兽医给药方案。当生长猪到达25kg以后可以自由采食;育肥猪是指体重达到25kg后至出栏前期的猪仔, 其饲喂按照生长猪方式, 超过90kg以后可以限饲。因此生长肥育猪是指体重为10kg以上至出栏前的猪仔, 其生产性主要是指猪仔肉质的产出品质、猪仔猪肉及副产品的产出量等。

2 猪舍环境温度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的影响

生产肥育猪对于猪舍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性, 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皮脂特点、散热及保持体温的方式较为单一和简单, 过高、过低或者冷热交替的猪舍环境温度都会引起生产肥育猪产生呼吸道综合症、黄白痢和其他营养缺乏性疾病等各种疾病, 严重影响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

2.1 夏季热应激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的消极影响

热应激对生产肥育猪的影响较为严重, 温度过高会造成其采食量下降, 增重缓慢, 甚至增加生产肥的猪急性猝死症的发病率, 死亡率增加, 如胃肠出血、急性胃扭转和急性心、肺疾病导致的死亡等, 给生产肥育猪的生产性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 气温过高也容易滋生猪舍细菌, 使生产肥育猪的发病率增高。王增兴 (2013年) 认为热应激对生产母猪影响尤其严重常引起母猪卵巢机能减退, 表现为母猪不发情、配种受胎率下降、流产率增加、妊娠后期死胎数量增多甚至流产。热应激常导致母猪窝产仔数和活仔数减少1~2头。哺乳母猪采食量降低, 母猪泌乳量减少, 乳水不足, 乳猪生长不良, 易发生黄白痢和其他营养缺乏性疾病, 使哺乳仔猪育成率低、断乳体重小等。致公猪性欲减弱, 射精量减少, 精子活力降低, 活精子占精子总数的比率下降。

2.2 猪舍气温过低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的消极影响

寒冷季节由于气温偏低, 生产性肥育猪因其皮脂及消化呼吸系统的简单性, 容易患各类呼吸道疾病和肠道消化性疾病等。寒冷季节由于气温较低、气温不稳定及猪舍环境、干湿及通风等原因很容易引起生长肥育猪的呼吸道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和呼吸加快, 体温一般不高, 食欲时好时坏, 生长发育迟缓。有些急性呼吸道疾病可导致其死亡。此外, 温度过低也容易引起猪腹泻, 主要表现为病因复杂多样, 病程绵延时间较长, 病情轻重不一, 常造成乳猪甚至保育仔猪成批死亡, 生长肥育猪迅速掉膘、生产母猪立即缩 (回) 奶, 危害非常严重。严重影响单婵肥育猪的生产性。

最后, 冷热交替、气温的骤变和不稳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象了生产肥育猪的生产性。

3 结语

针对猪舍环境温度对生产肥育猪生产性的消极影响, 应通过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准备充足的清洁的凉水、冰块等给猪舍降温, 适当给猪舍通风、在喂给饲料中进行能量、氨基酸水平、蛋白质水平、矿物质等的调节, 增强生产肥育猪的耐热性, 从而提高产量。而针对寒冷季节上产肥育猪的症状应注意猪舍干湿度的调节、通风、清洁、注意猪舍的保温, 此外通过在饲料中增加一些预防呼吸道疾病、腹泻的药物或净化呼吸道、增强消化系统免疫力的物质, 让生产性肥育猪在寒冷的季节里也保持较高的生产性。

参考文献

[1]王增兴.夏季猪群热应激下的饲养管理对策[J].福建畜牧兽医.2013 (02) :50-51.

[2]赵晓军.猪场秋季呼吸道综合征的防控[J].山东畜牧兽医, 2011 (32) :74.

生长肥育猪饲养管理 篇6

关键词:双低菜粕,生长肥育猪,浓缩饲料

随着我国低芥酸、低硫甙的“双低”油菜品种育种工作和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双低菜籽饼粕作为优质的畜禽蛋白质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目前在鱼粉、豆粕等蛋白质饲料价格居高不下,且产量逐年减小的状况下,解决好双低菜粕资源开发问题,对降低饲料成本,缓解蛋白质原料供求矛盾,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意义显得更加重大。华中农业大学自1994年以来,对中国主要“双低”油菜品种的品质特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影响“双低”菜粕营养价值的主要限制因素,经过多次试验,就“双低”菜粕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的适当添加比例、赖氨酸水平、抗菌素组合、硫甙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提高其营养价值的措施,并研制出“双低”菜粕专用的添加剂、预混料和浓缩料产品(彭健等1995;彭健等1999;彭健等2000a,2000b,2000c;陈刚等,2006)。本试验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蛋白质浓缩料配方,分别利用我国双低油菜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华双3号”和“中双4号”菜粕为主要植物性蛋白质饲料,配合专用添加剂(1%HN9000)以及豆粕、鱼粉等生产出蛋白质浓缩饲料,以武汉市场某知名企业生产的浓缩饲料“8800”作对照,进行饲喂生长肥育猪的效果研究,检验浓缩饲料的生产效果,为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猪选择和分组

试验在华中农业大学菜篮子示范猪场进行试验。选择日龄、体重相近的长大阉公猪85头,44 kg左右体重时开始入试。试猪按体重一致的原则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和中双组均28头,华双组29头,共计85头。每组分为3栏,安排在同一栋猪舍内进行试验。

1.2试验日粮

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用“华双3号”、“中双4号”为主要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生产成浓缩饲料(由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预混合饲料厂生产),对照组为“8800”浓缩饲料,均按照各自的推荐配方配合成全价饲料(见表1)。

1.3饲养管理

%、MJ/kg

试验前期日喂3次,后期日喂2次,每次以吃饱略剩料为限,另每天加喂部分青料。猪舍保持清洁卫生和消毒。及时发现病猪予以治疗和记录,病程3 d以上症状严重不愈者淘汰,记录淘汰猪耳号和体重,并扣除耗料量。

1.4试猪称重和采食量记录

入试、中期(4月龄左右)及结束时逐头空腹称重。以栏为单位记录每日饲料消耗量。

1.5分析、测试和统计

1.5.1饲料分析:测定试验用“双低”菜粕硫甙和氨基酸含量;测定试验日粮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钙、磷和水分。

1.5.2活体测膘:试验结束时用Piglog105活体测膘仪对每头试验猪测定活体背膘和眼肌面积,并记录仪器根据测定数据自动估测的瘦肉率。

1.5.3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时用SSR新复极差法做多重比较。

2结果和分析

2.1平均日增重和活体估测瘦肉率

由表2可见,在试验前期,第2组(华双)、第3组(中双)平均日增重分别为934 g和896 g,第1组为859 g。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高出8.83%和4.33%,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试验后期平均日增重来看,第2组猪只达到689 g,其原因是其中一栏猪在此阶段发生持续时间较长,且程度较严重的喘气和咳嗽症状。但统计分析与第3组(753 g)和第1组(796 g)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全期日增重组间差异也不显著,各组日增重均达到较高的水平(P>0.05)。达100 kg体重日龄分别为174.3 d和170.9 d。

通过活体测膘估测的瘦肉率见表2,第2组优于第1组和第3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2.2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3可见,试验前期2个试验组的饲料利用率分别为2.48和2.52,明显好于对照组(2.74)。但试验后期,由于疾病的影响,第2组的饲料利用率较差。尽管如此,试验全期第2组和第3组饲料利用率仍于第1组相当或较好。

kg、g、d

元/kg、元

3讨论

3.1华中农业大学经过前面几次对“双低”菜粕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赖氨酸水平、抗生素组合、硫甙控制等方面进行多次探讨,已形成“双低”菜粕专用的添加剂、预混料和浓缩料产品。从本次试验结果看,取得了与以前试验相似的生产成绩。进一步证明在适宜的营养水平和添加比例下,双低菜粕是生长肥育猪日粮中的优质蛋白质饲料资源。

3.2从本次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以“华双3号”双低菜粕和“中双4号”双低菜粕为主要蛋白质饲料原料生产的蛋白质浓缩饲料,全期平均日增重达800 g左右,饲料利用率为3.1∶1~3.2∶1,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甚至超过对照组,特别在前期取得明显的优势,且在整个试验期没有出现拉稀等异常现象,说明该浓缩饲料配方及产品是可行的,达到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似的饲养效果。

3.3据倪德斌等(1999)报道,利用Piglog105超声活体测膘仪估测的瘦肉率与屠宰测定实际剥离的瘦肉率有很高的相关性,根据活体瘦肉率的结果,加上差值7.743 2%,就可得到我国现行的猪胴体瘦肉率。因此,用双低菜粕浓缩料饲养的生长肥育猪的胴体瘦肉率为63%~64%,不会影响胴体品质。

3.4由于本次试验中第2组一栏后期猪发生严重的喘气和咳嗽,影响了第2组猪的后期的生产性能。因此,生产中应注意控制各种疾病的发生,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性能。

相关资料两种新型饲料蛋白源标准

通过科技部“主要粮油及加工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及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改进制油工艺生产新型高效饲用菜籽粕中试"等课题研究:新型高效低毒菜籽粕质量标准为:粗蛋白质含量≥40%~44%,赖氨酸利用率≥80%,粗纤维≤7%,粗灰份≤7%,噁唑烷硫酮(OZT)≤500 mg/kg,异硫氰酸酯(ITC)≤100 mg/kg,腈≤200 mg/kg。

通过国家质监局“饲用棉籽粕”国家标准的制定、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003年)新型高效低毒棉籽粕产品质量指标如下:粗蛋白质含量≥50%,赖氨酸利用率≥80%,粗纤维≤7%,粗灰份≤7%,游离棉酚≤300 mg/kg,赖氨酸≥2.45%。

延伸阅读双低菜粕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就营养成分而言,双低菜粕和菜籽粕的蛋白和能量较大豆粕稍低。其能量价值低的原因除了高纤维含量之外,还归因于戊聚糖聚合体的存在,该物质是一种消化率很低的非淀粉多糖。高纤维和较低能值的结合限制了双低菜粕和菜籽粕在高浓度肉鸡日粮中的应用。

在矿物质方面,菜籽粕和双低菜粕的钙、磷含量较大豆粕高,但将近65%的磷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且不能利用。双低菜粕和菜籽粕还含有较高的硫(约1.1%,对比豆粕中的0.4%)。高硫可引起腿部异常(Summers,1989),因此,在使用双低菜粕和菜籽粕时,应注意检查饲料和水中的含硫量。摄入的硫酸盐和硫元素的总量用日粮中硫元素含量表示应低于0.4%。

双低菜粕和菜籽粕的氨基酸比例平衡合理,但缺乏赖氨酸。该粕的氨基酸消化率通常低于大豆粕,特别是对于家禽。因此,在菜籽粕用于猪、禽饲料时对最终配方中氨基酸的平衡和消化率予以特殊的关注是至关重要的。

用菜籽粕喂猪导致猪生产性能较差的主要原因是适口性不良。饲粮中菜籽粕含量高于5%时可导致仔猪和生产猪的甲状腺、肾脏和肝脏肿大。母猪饲粮中的菜籽粕用量应小于3%以防繁殖受损。用双低菜粕取代菜籽粕可使上述问题大为减少,但与芥子碱有关的问题除外。

参考文献

[1]彭健,吴梅芳,熊远著,等.双低菜粕等氮替代豆粕饲喂生长肥育猪试验.中国饲料,1995(24):13~15

[2]彭健,吴梅芳,熊远著,等.双低菜粕配合日粮满足生长肥育猪可消化赖氨酸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6):584~587

[3]彭健,L.D.Campbell.三个中国双低菜粕和加拿大卡诺拉粕的能量和氨基酸有效性研究.湖北畜牧兽医科技论文集,2000,93~99

[4]彭健,B.A.Slominki.中国双低油菜饼粕与加拿大卡诺拉粕品质特性的化学评价.中国兽医学报,2000(4):105~108

[5]彭健,B.A.Slominki.不同加工方式对双低菜粕品质的影响.中国畜牧杂志,2000(5):15~17

[6]陈刚,彭健,刘振利,等.中国菜籽饼粕品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粮油学报,2006,6(21):95~99

生长肥育猪饲养管理 篇7

本次试验旨在应用微生物发酵饲料(无抗生素)日粮,对生长育肥猪进行饲养试验和经济效益分析,评价应用效果,为微生物发酵饲料产品的研发、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选择与试验设计

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21.5±0.5kg斯格猪,按随机区组设计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栏),每个重复6头。试验分为2个阶段:25~60 kg和60~100 kg体重阶段饲养。

1.2 试验日粮

参见表1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其中对照组为常规饲料组(含金霉素75 mg/kg);试验组为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组(无抗发酵浓缩料和发酵配合料两类产品复合添加,其主要营养指标见表2)。微生物发酵饲料为北京肉多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联合研制;预混料1(中猪用)和预混料2(大猪用)为北京德宝群兴科贸有限公司配制。

注:每kg中猪预混料1提供维生素A240 000 IU、维生素D355 000 IU、维生素E480 IU、维生素K345 mg、维生素B122 mg、维生素B2100 mg、维生素B645 mg、维生素B120.3 mg、烟酸500 mg、泛酸250 mg、叶酸10 mg、生物素1 mg、氯化胆碱8 g、铁2.2 g、铜3.0 g、锌3.1 g、锰1g、碘10 mg、硒12 mg、15%金霉素霉素12.5 g。每kg大猪预混料2提供维生素A200 000 IU、维生素D350 000 IU、维生素E430 IU、维生素K340 mg、维生素B120 mg、维生素B290 mg、维生素B640 mg、维生素B120.25 mg、烟酸440mg、泛酸220 mg、叶酸9.5 mg、生物素0.8 mg、氯化胆碱6 g、铁1.9 g、铜0.3 g、锌1.9 g、锰0.4 g、碘10 mg、硒12 mg、15%金霉素霉素12.5 g。

注:除酵母菌、乳酸菌外,其余营养物质含量均以70%干物质为基础计算。

1.3 饲养管理

试验于2007.4.13~2007.7.15在河北裕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猪场进行。试验猪自由采食和饮水,饲料为粉料,按照养殖场常规管理进行。试验期约3个月。除了必要的外部治疗,试验组不添加任何抗生素。

1.4 试验记录

21.5 kg左右时开始称重,出栏结束时称重,同时记录每栏猪饲料采食量,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观察猪群采食情况、粪便形状和健康状况。

1.5 分析方法

数据采用SPSS分析,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饲用微生物发酵饲料组比常规饲料组表现出较好生产性能的趋势,平均日增重提高了4.67%,但各项指标(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和料肉比)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本试验在试验后期遇上了持续的高温天气,加上降温措施受限,后期猪群长势受阻,本试验于猪体重70 kg时结束,整个饲养试验期为88 d。

2.2 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在饲料成本接近的情况下,饲喂微生物发酵饲料组比使用常规饲料组平均每头猪增加收入16.14元。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群腹泻率明显降低,治疗费用支出相应减少,收益也相对增加。

2.3 微生物发酵饲料促生长机理

本试验在宏观水平上检验了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在没有抗生素添加的情况下,其饲养效果稍优于抗生素常规饲料。发酵饲料是经过微生物(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混合厌氧发酵制成的,其中的酵母菌和芽孢杆菌等好氧菌的存在为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厌氧环境,而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了乳酸,降低了p H值,这就使得发酵饲料产品具有了酸香味,从而改善了饲料适口性,刺激了猪的采食量,即多吃快长;其次,发酵饲料中存在大量的有益活菌(主要为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对猪只的肠道健康有益(抑制病原菌生长、促进肠道微生物平衡、促进肠道免疫应答、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另外乳酸菌等在发酵过程中,也可能对发酵底物进行降解,使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有所提高。

目前对猪正常肠道生态系统的理解还相当少,想要说明微生物发酵饲料在保持肠道健康和促进动物生产性能方面的作用机理,还需要进一步做大量的深入的研究工作。

3 小结

本试验结果显示,与饲喂抗生素常规饲料的生猪相比,饲喂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生猪在日增重、采食量以及料重比等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饲用微生物发酵饲料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4%左右。即使无抗猪按常规猪出售,每头猪还能多出16元以上的收益。

所以,在生长育肥猪的生产上应用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代替含抗生素的常规饲料,而不会对其生产性能产生影响。相信随着微生物发酵饲料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生产者接受和使用,极大地推动我国无抗肉生产技术的发展。

摘要:选用96头平均体重21.5±0.5kg的斯格猪,按随机区组设计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栏),每个重复6头。试验分为25~60kg和60~100kg体重2个阶段饲养。均使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为常规饲料组(含金霉素75mg/kg);试验组为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组(添加无抗发酵浓缩料和发酵配合料)。试验结果表明,饲用微生物发酵饲料组比常规饲料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4.67%。但各项指标(日增重、采食量和料肉比)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微生物发酵饲料组比常规饲料组平均每头猪增加收入16.14元。

【生长肥育猪饲养管理】推荐阅读:

架子牛快速肥育技术08-25

生长管理08-23

健康生长07-14

仔猪生长10-15

生长时期10-20

生长应用10-21

生长动态05-08

生长增殖05-10

生长习性05-12

植物生长05-12

上一篇:机器人测试下一篇:思想品德修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