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教育论文

2024-09-18

即兴教育论文(精选12篇)

即兴教育论文 篇1

一、即兴舞蹈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1、即兴训练的娱乐性与幼儿活动的主体性相契合

游戏所具有的娱乐性, 每个幼儿都会喜爱, 幼儿喜欢做游戏的原因在于学龄前的儿童已经具备了运用自己的身体完成各种动作的生理水平。“并且在性格上正处于一个对周围事物有强烈兴趣、渴望参加成人的一些社会活动的心理阶段, 但由于年龄小, 受到知识、经验、能力、体力等的限制, 不能真正同成人一样参加社会活动, 于是, 幼儿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发生了矛盾”, 而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即时游戏。因此, 游戏对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教育家、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道路, 是幼儿通过实际行动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游戏适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 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 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游戏过程中, 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如认知、个性以及情感等方面, 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和发展。所以, 我们可以看到, “幼儿心理过渡到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时, 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完成的”。

2、即兴舞蹈的即时性与幼儿的大脑机制形成和发展相吻合

《幼儿心理学》中指出:“儿童记忆发生后, 便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其他方面的发展而在量 (包括记忆范围、记忆广度和记忆保持时间的长度) 和质 (包括记忆态度、记忆方法、记忆内容和记忆正确性) 上不断地发展着。”这里,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幼儿的大脑机制形成特点, 特别是记忆态度上的特点, 这可以再次解释幼儿总是喜爱即兴舞蹈以及即兴训练。“记忆态度是指记忆活动的有意性和无意性。有明确记忆目的和意图, 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活动就是有意记忆;没有目的和意图的记忆就是无意记忆。幼儿期整个心理水平的有意性都较低, 因此记忆的有意性也较低。幼儿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大都是无意识的记忆结果。特别是在幼儿初期, 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 或者是能够满足幼儿个体需要的事物和激起幼儿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 很容易自然而然地被幼儿记住”。所以, 对于幼儿来说, 强制记忆是一种痛苦的事情, 自然, 他们不会选择此种记忆方式, 而去选择那些容易记忆的方式, 比如即兴舞蹈。

幼儿的注意方式也有两种方式, 即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 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而“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 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主动地服从于既定的目的任务, 它受人的意识的调节和支配。有意注意的对象通常是不易吸引人的注意, 但又是应当去注意的事物”。在幼儿发展期, 有意注意这种形式只是刚刚开始, 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形式, 所以具有不稳定性。因此, 在选择适合幼儿的活动中, 都要考虑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共同参与, 尤其关注无意注意的培养, 例如, 舞蹈中的即兴训练。

3、即兴舞蹈能帮助幼儿认识自身特点

即兴舞蹈具有开发人身体多方面潜质, 可以强化身体敏锐度与灵活度, 以及挑战自身身体运动的极限。在开发人身体这么多方面潜质的同时, 也是在全面了解认识自身的一个过程。

虽然即兴舞蹈的这一功能不会在幼儿时期的幼儿身上显现的那么明显, 但是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 使得他们能够充分感知自己, 正确评价自己, 逐渐形成正确的意识, 并且这种意识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而逐渐增强, 成为指导他们成长的主要意识。

二、幼儿舞蹈的启蒙教育主要手段——即兴舞蹈

1、即兴舞蹈能够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以即兴舞蹈为手段的舞蹈教育形式是一种以幼儿为主题的舞蹈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 能够更大可能的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使得他们自己主动参与舞蹈教育。

第一, 通过即兴舞蹈, 能够加强幼儿学习舞蹈的主动性, 增强他们学习舞蹈的信心, 这是产生舞蹈学习兴趣, 甚至志趣的重要动力。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信心几乎完全来源于老师的表扬和赞许, 但是,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一旦失去老师的示范教学, 学生将不知道该如何学习, 无所适从, 不知道如何去跳舞, 自信心也随之受到打击。所以, 对于幼儿的舞蹈教育要摒弃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 要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丰富这一特点, 要让他们自由发挥, 这就要求对幼儿的舞蹈教育不能刻板僵化, 即兴舞蹈即能体现出这一要求, 让幼儿的舞蹈教育能够更好的开展下去。第二, 对舞蹈兴趣的产生还需要一个好的外部因素, 那就是轻松自然的外部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显然, 模仿和机械的操练下, 是不能产生这种自然的外部环境的, 即兴舞蹈能够带给幼儿舞蹈教育这样的轻松环境。要让幼儿能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舞蹈教学中来, 就不能在教学过程中, 给他们任何压力, 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一种不自由的状态, 否则他们就不会参与到这种教学中来。因此, 让幼儿心情得到放松, 肢体得到自然舒展, 才能够跳出理想的动作, 同时, 心情放松, 思维才能解放, 想象才能展开, 所以, 通过即兴舞蹈来做到这一点, 是最佳的选择。

2、以即兴舞蹈为主要手段可以帮助幼儿感受舞蹈的元素

以即兴舞蹈为主要手段的教育形式是一种主题式的教育, 它是通过多样的主题活动来对幼儿进行“横向铺垫”, 也就是说, 这种教育注重的是帮助幼儿横向地构建舞蹈的基础知识与能力。所以, 要使幼儿在启蒙阶段进行舞蹈元素的充分感受, 那即兴舞蹈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在游戏性很强的舞蹈活动中, 那些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幼儿是多么适合这样的学习方式。因为这种传授舞蹈知识的过程不是一种教科书式的宣讲, 而是让幼儿通过活动去自行获得, 这是符合幼儿学习新事物的规律的。

3、以即兴舞蹈为主要手段可以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即兴舞蹈具有创造性, 它本来就可以培养人的创造力, 而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也不例外。与目前的幼儿舞蹈教学形式不同的是, 以即兴舞蹈为主要手段的幼儿舞蹈教学是一种启发式教学。而这种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最佳方式, 而对于通过舞蹈教育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来说, 即兴舞蹈就是一个相当好的途径。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托朗斯研究所发现的那样, 幼儿阶段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发展高峰, 如果不在这个阶段加以开发与培养, 那是非常可惜的, 而以目前的舞蹈教学方式显然是没有办法做到对幼儿进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的, 更重要的是, 创造力的培养本来就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所以, 我们有何理由不去将即兴舞蹈纳入幼儿舞蹈教育之中, 使其成为主要手段来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另外, 换个角度看, 通过这样的舞蹈活动, 教师也可以在孩子那个性十足的表演中, 渐渐走进每个孩子的内心, 这无疑对教师因材施教也同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因此, 综合以上的分析, 我认为, 以即兴舞蹈为主要手段的幼儿舞蹈启蒙教育是可行的, 并且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帮助幼儿构建舞蹈知识, 感受舞蹈的元素, 以及开发幼儿潜在而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种以幼儿为中心, 通过主题活动的形式, 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幼儿舞蹈教育是与当前的学前教育、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所提倡与要求的内容是相一致的。

参考文献

[1]吴圣彪.选材·教学·创作:谈少儿舞蹈艺术教育的几个问题[J].舞蹈, 2007, (1) .

[2]刘彦.把兴趣还给孩子:中国舞蹈考级教学思索[J].舞蹈, 2008, (1) .

即兴教育论文 篇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指出:要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推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因此,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提高对教育公平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实现教育公平首先政府应当首当其冲,担当起责任。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资源配置职能,公平的分配教育资源,尤其对贫困落后地区要做适当的政策倾斜,改变其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实现教育质量公平。同时,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管理的监督力度,把教育公平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加强政府教育问责制度建设。

其次,要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取消重点校,改革高考的招考制度,统一考试卷、同意分数线、统一分专业,打破高考的户口、身份和地区界限。使广大考生拥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实现教育机会公平。

第三,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用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进行高校管理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款制度、办学评估制度改革。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用法律给予调整和规范。坚决打击教育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决纠正各种教育收费不规范和乱收费行为。用法治精神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四,,建立教育社会救济制度,让贫困学生上得起学。政府一方面主动建立救济资金,另一方面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个人对贫困学生进行捐资助学。通过奖学金、助学金和贷学金等各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减收、免收学费和进行生活补贴,来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和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第五,建立教育公平督导、监测和报告制度。定期进行教育信息公开披露。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组织调查和检测教育公平的现状、变化和影响因素,协调相关部门督导和评价各级政府部门推进教育公平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督导和评价结果。

即兴教育论文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 教学效率

在学前教育中,钢琴即兴伴奏,主要是为了提高孩子们音乐学习的兴趣,便于陶冶情操,开拓视野,丰富孩子们的音乐文化生活。然而,在学前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只注重传授其技巧,并不注重对其音乐兴趣的培养,导致孩子们对钢琴伴奏不感兴趣。怎样才能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提升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效率,让孩子们从兴趣出发,真正喜欢钢琴伴奏,不断提升自身钢琴伴奏能力,是本文着重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学前教育中,钢琴即兴伴奏的作用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融合了钢琴基础知识、伴奏技能以及能够灵活多变的按照旋律迅速的弹奏出伴奏音乐的一种技能,针对学前教育而言,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它不仅要求伴奏者具备钢琴基础知识,还要求伴奏者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能够在钢琴即兴伴奏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中对幼儿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在日后幼儿教育中,更好地培养幼儿音乐情感,必须加强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学习,通过不断提高自己钢琴即兴伴奏能力。通过观察、分析、研究笔者发现,一些学前教育幼儿教师演唱儿歌的水平良好,但是,一旦进入钢琴即兴伴奏环节,这些幼儿教师就明显表现出即兴演奏能力不足等问题,幼儿教师即兴伴奏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到幼儿对于钢琴即兴伴奏演唱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也影响了幼儿乐感的启发与培养。导致幼儿渐渐对钢琴课失去兴趣,进而影响到学生钢琴审美水平的锻炼、提升。因此,在学前教育钢琴课程时,一定要高度重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通过不断提升自我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促进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快乐的学习。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提升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一)加强教师的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钢琴音乐素养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学前教育都开设了钢琴即兴伴奏教育课程,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所以,笔者结合我国学前教育的教育形式,根据学前教学的教育特点,对学琴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要想提高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质量,首先,一定要加强教师的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钢琴音乐素养。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们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些音乐专业知识能力,如:钢琴理论知识、视唱练耳、曲式、和声等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只有掌握了这些能力,才能够在教学中提高其灵活性,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才能够有效果。所以,我们必须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始,加强其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要经常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到各个幼儿园中去听课,深入了解幼儿园教学特点、需求以及实际工作情况,使学生对学前教育钢琴即兴教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会将自己的所学更好的融入到学前教育的教育教学中,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有效地开展教学课程根据幼儿园实际教学特点和情况,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更加贴近教学的内容,進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教材编写,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即兴伴奏教材编撰时,实用性应作为重点加以考虑。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课程内容很多,基本的专业课就有10多门,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课,还要学习一些公共文化课程等必修课,这就导致许多学生钢琴弹奏实践较少,所以,编撰钢琴即兴伴奏教材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教材的内容,不要将课程内容设置太多,这样,学生由于缺少练习钢琴时间,而逐步失去练习钢琴的兴趣。学生在校期间钢琴即兴伴奏时间较少,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就会影响其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所以,在教材编撰的过程中,一定要精挑细选教学内容,同时,增加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练习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整体上不断提升幼儿教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想提高幼儿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还必须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认识到钢琴即兴伴奏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就应该结合实际的工作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钢琴即兴伴奏非常多,所以,在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加强对教学实践的设计,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认识到钢琴即兴伴奏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加强训练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以便于在日后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在学前教育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对于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陶冶情操,开拓视野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非常关键。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普遍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世超.提升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效率的途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

[2]李鹏飞.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J].艺海,2013,(10).

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初探 篇4

关键词:提高,学生,即兴伴奏能力,伴奏音型,和弦编配

中职幼师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 应区别于键盘专业学生的教学与训练。在内容的选择和方法的采用上应从幼教的实际情况出发, 紧密结合幼儿教学的实际, 并围绕幼儿音乐教材, 在技巧、和声手法、伴奏音型、风格性等多方面加强提升, 更好的适应幼儿教育的需要。

钢琴即兴伴奏是指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风格等特点, 在伴奏和声与织体方面作出独创、即兴、有逻辑地、快速有效地艺术处理。当然也可以事先做一些准备, 如熟悉一下乐谱, 分析歌曲的基本情绪与内容;分析一下调式, 标记功能记号;设计一下各段的伴奏音型与奏法等。这样做可以使即兴伴奏减少盲目性, 增强规范性。可见即兴伴奏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海阔天空, 当然也不像伴奏谱那样精心设计严格规范。因此, 既要有章法, 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这样才叫即兴伴奏。总之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集技艺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基础课;是培养合格的幼教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课;也是提高音乐教育的修养课。针对幼教专业学生的特点及教学大纲能力培养要求, 我结合即兴伴奏特点和当前学生存在的问题, 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 对即兴弹奏内容与方法作了初步探索。

1 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

钢琴即兴伴奏, 是音乐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虽以“伴”为主, 但它与其伴奏对象共同塑造了一个完美的音乐形象。“牡丹虽美, 全赖绿叶扶持”, 这句话画龙点睛地衬托出了即兴伴奏的作用。但是, 钢琴即兴伴奏, 毕竟是“伴”, 所以必须注意以“伴”为主, 不能“喧宾夺主”。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艺术综合能力的反应, 它不仅需要伴奏者具有敏捷的思维, 灵活的手指能力;熟练掌握和声编配的理论知识, 将丰富的伴奏音型织体及各种表现手法储存在大脑中;还要有在键盘上正确的弹奏方法, 设计合适的指法;并在各常用调上能移调弹奏的综合能力。

2 学生学习钢琴即兴伴奏存在的问题

中职幼教专业学生, 入学前的音乐水准基本上属于原生态, 普遍存在钢琴基础差、读谱能力差的现象。音乐素质参差不齐。

1) 钢琴弹奏技巧不扎实, 或者说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 伴奏的最基本音型如和弦及转位的弹奏指法和触键方法都不明确, 因此连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都成问题, 更谈不上伴奏音型的丰富多彩。

2) 缺乏键盘和声及曲式等理论知识, 在和弦序进方面没有规范的设计, 甚至调性都不准确, 在键盘上每个大小调最基本的ⅠⅣⅤ级还不熟, 在伴奏中左手只是跟着旋律音弹八度或单音, 没有用和声来衬托、丰富旋律的效果。

3) 伴奏音型掌握的少, 或不能恰当地应用。对于不同体裁风格的歌曲使用的音型分辨和使用的能力差, 千篇一律、单调乏味, 无法准确地表现歌曲蕴含的情感。

4) 虽然个别学生在弹奏技巧方面有较好的基础, 但这些技巧应用到伴奏中时, 往往不实用, 不能快速转化为弹奏即兴伴奏音型的技巧, 而且不能熟练地与键盘和声相结合, 弹奏各调和弦序进及转化出的多种音型。

3 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即兴伴奏是边弹边配的创造性伴奏, 教学目标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为主。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急于给一个配弹“答案”让学生去练习, 学生没有引导构思、没有讨论交流、没有创造设计, 一味地“照谱宣弹”, 创造思维受到极大的局限, 从而无法达到预期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

4 训练内容与方法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问题, 笔者认为中职幼教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练习, 应根据学生原有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 把握“三个重点, 六个步骤”。三个重点是:掌握钢琴伴奏相关音乐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熟练的钢琴弹奏技巧;提高学生敏锐感觉能力、创作能力。六个步骤是指讲、听、看、析、写、练:抓住教材重点讲透理论知识;听各种钢琴伴奏乐曲, 提高学生辨别能力;看影视录相, 或老师、学生实地钢琴伴奏, 增加学生钢琴伴奏感觉;分析大量的乐句或乐曲;做大量和声题, 提高歌曲和声编配能力;实践弹奏练习, 采用先编后弹、先弹后编、边弹边编的过程。在内容的选择和方法的采用上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紧密联系幼教专业的实际, 并围绕声乐音乐教材, 使学生有道可循。在指导自学自练基础上, 迅速提高这方面的技能, 把每一项知识内容与实践联系在一起, 学、练、用同时进行。使他们迅速掌握科学的弹奏方法, 充分发挥出钢琴这一乐器之王的魅力, 选择掌握自己胜任的伴奏织体及各种表现手法, 具体方法如下。

4.1 介绍钢琴即兴伴奏的步骤

1) 熟悉、分析旋律, 注意旋律的风格、情绪、调式、高潮等方面内容, 把握住弦律的内涵, 对弦律有总体的了解。

2) 一般说来, 和声伴奏音型有如下几种形式:进行曲风格的歌曲选用坚定有力的柱式和弦型;欢快风格的歌曲选用轻松活泼的半分解和弦型;抒情风格的歌曲选用和弦或流动的分解和弦型。我们应选用根据旋律的需要, 选择合适的和声伴奏音型。

3) 处理旋律中重点部分。在旋律中, 长音地方应进行填空, 可把旋律进行加花, 也可把伴奏音型及和弦进行反复。而在高潮部分应加强处理, 一种是反向的八度、音阶、半音阶进行;另一种是根据风格使用震音、琶音等;还有一种是选用动感较强的变化和弦、色彩和弦以加强紧张度、烘托气氛;最后对前奏、间奏、尾声进行较细致的处理。

4.2 结合伴奏手法科学练习

在教学中, 结合伴奏手法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性、规律性的练习。练习包括音阶、和弦 (三和弦、半分解和弦、分解和弦) 、八度等技巧类型转化为简单的伴奏音型来练习弹奏, 可从简单的原谱伴奏中选段落或由指导教师自己编写, 对各种技巧所转化的音型特点、弹奏指法和动作进行讲解、示范, 并把这种音型技巧在伴奏中的作用进行明确归纳, 便于学以致用。

4.3 分类介绍基本的常用伴奏音型

根据旋律的内容、情绪等设计选择适当的伴奏音型是即兴伴奏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 我觉得学生应掌握各种风格、各种情绪的伴奏音型, 常用伴奏音型有如下几种。

1) 柱式和弦:它的表现特点是坚定有力、气势磅礴、庄严宏伟。

例如:《学做解放军》左手运用的八分音符和弦, 节奏短促紧凑, 积极主动的表现特色, 有较强的动力。形象的再现了学做解放军、齐步走的场面和少年儿童的欢快心情。

2) 半分解和弦:它的表现特点是抒情流畅、委婉深情。

例如:《粉刷匠》伴奏音型平稳流畅, 富有歌唱性, 具有动感的伴奏音型, 表现了对劳动及生活的歌唱和赞美。

3) 分解和弦:它的表现特点是欢快跳跃、节奏感强。

例如:《哇哈哈》是一首新疆风格的儿歌, 具有新疆舞蹈特点的伴奏音型, 节奏鲜明, 形象生动, 配上这种伴奏音型使风格更加统一、别致, 更突出新疆舞曲的风格。

以上三种形式是伴奏音型的基本形式, 也常常在伴奏中使用。当然, 它还可根据旋律风格与特色的需要, 使之进行变化, 产生出更多、更适合的音型织体。伴奏音型的使用应在统一中求变化, 单乐段可只用一种音型, 其他曲式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音型, 以求得伴奏音型丰富多彩, 避免杂乱无章、弄巧成拙。

4.4 培养综合能力

1) 在能力方面, 注重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和演奏即兴伴奏的能力。

2) 在技巧方面, 应借助练习钢琴作品。如:车尔尼作品599、拜耳练习曲, 提高他们钢琴即兴伴奏技巧。

3) 在和声和音型方面, 应注重在丰满多彩的效果上下功夫, 多总结一些音型、织体的类型, 以达到段落间对比和风格性的伴奏效果。

4) 在前奏、间奏与后奏的设计方面, 要讲究音乐的起承转合, 生动形象地为歌曲进行伴奏, 烘托情绪。总之, 在钢琴即兴伴奏的练习中, 应在技巧, 和声手法, 伴奏音型, 风格性等多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对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进行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指导, 使弹奏技能臻于完善, 更加完美。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是培养幼教专业学生钢琴伴奏能力的关键。只有反复思索, 灵活运用, 大胆尝试, 不断创新, 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键盘即兴伴奏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教育类三分钟即兴演讲 篇5

大家好!春华秋实,悠悠曲调,唱响着一种追寻!漫漫征途,花开花落,执着着一份坚韧!带着真诚的期望,纯真的热情,我站到这个演讲台上,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三生教育”的体会和感受。我叫___,来自___中学,我演讲的题目是《三生教育,导航美好人生的坐标》。

“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工作,“三生教育”真切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生。”

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趋势。

“三生教育”是教育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对学生实施“三生教育”要靠教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去落实,我们一定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有人曾经说过:教育者应该首先接受教育。“三生教育”也是这样。对学生实施“三生教育”,主要靠学校和教师去落实。我认为,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对“三生教育”的学习,要做到自觉、内省、反思、调适、实践,这五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而且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循序渐进、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这是“三生教育”的内涵。其中有三层意思:第一,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三个方面的教育力量,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力量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三生教育”是主体认知和行为的表现,主体是学生,是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行为实践过程。因此,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引导好学生来认知、来实践,从而变成一种行为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以往被动的德育教育的缺陷。第三,“三生教育”是相互联系的有机过程。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没有了生命,何谈教育;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把生命和生活连接起来;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

发展现代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民主为本,以教师为本,最终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三生教育”就是立足于帮助个体成长,着眼于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着力于培养建设现代化社会需要的现代公民。实施“三生教育”以来,明显感觉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识更加客观,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三生教育卓有成效。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教育对学生正确的“三观”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和学生的日常接触与交流、沟通中发现学生思想中存在着许多对人生不正确的看法和误解。如对生活的态度过于消极,得过且过,对人生、对未来缺少美好的憧憬和理想;缺乏奋斗精神,个人自立、自强不足,对任何事情不以为然,自以为是,我行我素;还有的认为人生就是及时行乐,读好书不如有个“好爸爸”,比吃比穿比玩,对教师和家长的教诲置若罔闻等。

通过“三生教育”,学生对生命、对生存有了新的理解,玩忽懈怠的少了,自以为是的、我行我素的开始懂得守序守纪了;思想偏执的也会主动找老师交流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了,对同学、对老师、对集体有了“热度”了,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还记得那是一节关于父母的课,或许学生从未真正留意过父母,当大屏幕上出现了自己父母的照片时,学生们先是一阵不好意思的嬉笑,但随着照片越来越多,学生们就越来越沉默了,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父母熟悉的样貌后或许有丝丝白发,或许有道道皱纹;那些再熟悉不过的生活照片——周五校门口等待的双眸,隔着校门送水果的双手,做饭时的背影,叮咛时的表情……学生们开始楞住了,这些普通到可以套用在任何父母身上的画面居然就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而每一幅画后都有一个名字,叫付出。离家来上学的学生们此时更是泪流满面。此时此刻,不需要言语,他们已经明白所谓的爱其实就是这些平淡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屏幕上出现了父母写来的信,信里父母道出了真心,或许,他们也从未对自己的孩子讲述过那些用心良苦背后的原因……课后,孩子们都没有离开教室,一个女生说,在他父亲的名字出现在大屏幕上的那一刻她就呆住了,她从来没有从这样的角度看过父亲,她一直觉得父亲就是那个只会说“多穿点”“上课别走神”“来分析下为什么没考好”的人,从没有想过父亲也会在内心里挣扎,也会如此动情,是她将一个原本潇洒内敛的人变成了一个温暖琐碎的父亲……这次轮到我愣住了。晚上,收到了很多家长的邮件,家长们说,坦白的去和孩子交流内心话,这是第一次,也是第一次将自己作为成人的烦恼倾诉给孩子,没想到孩子的体贴和懂事甚至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三生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德育的拓展和延续,我坚信“三生教育”定能成为导航美好人生的坐标!

即兴教育论文 篇6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即兴弹唱课程;模式化训练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8-0142-02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弹唱课程是一门“理论+实践”的职业必修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即兴伴奏及自弹自唱的能力,从而适应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需要。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钢琴即兴伴奏运用得当,可以在综合性教学及音乐课程教学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可以在情境教学中替代教师的语言导向营造出合适的意境;可以在体态律动中构建多样的节奏;可以在儿童剧表演中渲染出充满魅力的色彩;可以使幼儿从游戏的无秩序状态回归时带着愉悦的情绪;可以在语言、科学、社会领域的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大程度的启发儿童的想象力。总之,钢琴即兴伴奏可以使幼儿课堂教学充满艺术氛围。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开设正是为了培养这种能够应用即兴弹唱为教学服务的教育师资,我们需要正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的开展适应整班授课的模式化训练思路,不断完善即兴弹唱课程的教学体系。

一、笔者将影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弹唱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总结如下:

(一)短时间无法改变的因素:生源质量、绝大部分学生的钢琴基础、师资力量、硬件设备等;

(二)教学模式因素:课程设置、授课方式、教学体系等。在此,我针对性的将教学模式因素加以详细解释。

在课程设置上,钢琴即兴弹唱课程需要钢琴、乐理、和声、视唱练耳、声乐等多门课程做为支撑,我们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即兴弹唱课程开设前并不能完成基本支撑课程的教学工作,甚至会缺失相关课程内容,所以钢琴即兴弹唱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就需要不断的增加相关理论知识。在授课方式上,学前教育专业采用在电钢教室集体授课的形式,程度不一样的学生需要统一学习进度,这就致使即兴弹唱课需要更多的设计出一致的伴奏音型明确教学任务,而抹杀了弹唱的即兴性,此外也会使得素质好的学生兴趣消褪,素质差的学生吃不消产生畏惧心理。在教学体系上,即兴弹唱需要学生树立良好的首调演唱和简谱视唱能力以及基本的钢琴弹奏技能,所以前期钢琴课程教学中固定调式认知及相关音型曲目的弹奏需要更具针对性。

二、钢琴课程和即兴弹唱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不断思考以及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特提出将钢琴课程和即兴弹唱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旨在实现即兴弹唱的速成,加强其实用性,以便使培养的师资达到更好的为幼儿教育服务的目的,现将这种模式化训练模式加以介绍:

(一)钢琴学习模块化训练

1、基本弹奏方法模塊。此模块重在掌握两方面内容:(1)弹奏手型及谱琴对照(2)断奏、连奏、跳奏弹奏方法。学生在此阶段需要确立良好的弹奏手型和弹奏方法,能够针对性的将弹奏方法在保持手型的基础上加以训练,训练曲目可以更多的选用儿歌、民歌及世界名曲的主题音乐,这样既达到训练的目的,也达到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比如上海音乐出版社《儿童钢琴初步教程(一)》里的断奏曲目《早晨好》、《摇呀摇》、《新疆舞曲》等,连奏曲目《内蒙民歌》、《小宝宝要睡觉》、《排排坐》、《可爱的鸭子》等,跳奏曲目《青蛙跳舞》、《乒乓歌》等。

2、调式训练模块。此模块在讲授穿指跨指技能的基础上,重在训练三项内容:(1)调式音阶(2)主三和弦(3)琶音。在训练中,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调式调性观念,将固定音名和首调唱名相结合,将大调和小调相结合进行训练,让学生了解调式音阶内在联系,如以下内容:

在音阶训练中,要求学生将固定音位和首调唱名进行对照,引导学生将两升两降以内的大小调式对照,弄清楚关系大小调的联系,首调演唱进行弹奏,弄清楚大小调式主音的变化,弄清楚大小调式各音级间的关系,为和弦、琶音弹奏打好基础。

主三和弦原位及转位的弹奏是此模块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训练学生在不同调式中找出ⅠⅣⅤ级和弦,并且以简谱的形式演唱弹奏,Ⅰ级和弦全部演唱为135,351,513;Ⅳ级和弦全部演唱为461,614,146,Ⅴ级和弦572,725,257。同理,琶音也以这种首调演唱的形式进行,将不同调式的主三和弦在弹奏演唱上归纳为一种唱名体系。

3、伴奏音型训练模块。此模块重点将伴奏音型分为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分解和弦形式分别训练,需要从拜厄、车尔尼599.849练习曲中选取各种音型相关的曲目循序渐进地进行针对性训练,让学生将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不同拍号曲目中音型的训练弄清楚,将左右手协调起来,形成手指记忆。此外,也可添加以主调旋律和伴奏音型相结合的乐曲给学生练习。

(二)即兴弹唱模块化训练

1、儿歌弹唱简谱与正谱对照训练模块。此模块重点训练学术史将正谱转化为简谱进行思考性训练,可以选取一些有简谱和正谱对照的儿歌进行弹唱训练,如果只有正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译谱,将五线谱对应的简谱用笔记录下来,将五线谱左手弹奏的和弦进行和弦标记,让学生在充分熟悉简谱的过程中学习和弦编配,学习不同节奏型的旋律声部下伴奏织体的选择,学习不同调式中和弦的识别与转换,学习具备民族色彩的节奏型伴奏的弹奏。后期还可以弹奏一些正谱展示的无旋律伴奏儿歌,帮助学生养成弹与唱的配合。

2、即兴弹唱训练模块。此模块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简谱配奏实践及弹唱结合阶段,集中将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和弦、分解和弦伴奏音型融入歌曲中,教师将伴奏音型选择、音响效果、音乐气氛、和弦功能等分类讲授并对学生进行弹奏指导,例如:柱式和弦——伴奏的万能音型,半分解和弦——欢快、跳跃的常用音型,分解和弦——摇曳和抒情的基本手法①。训练同一首歌曲不同调式的移调,训练同一首歌曲选用两种以上的伴奏音型,训练学生选用合适的副三和弦进行弹奏,训练学生进行你弹我唱和我弹你唱的互动配合,训练学生将同一首歌曲用有旋律伴奏和无旋律伴奏两种伴奏形式进行弹奏,培养其幼儿园儿歌教学中的基本能力。

nlc202309090142

此外,在此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在后期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思维的训练,重在即兴弹唱中设计好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声,其次还要引导学生对旋律进行装饰、加花、变奏,将双音、八度、震音、颤音、刮奏、半音阶等弹奏手法在即兴伴奏中加以应用,也可以引导钢琴基础好的學生进行左手旋律的创编弹奏,引导学生将旋律声部变换音区、改变音色进行弹奏。此模块还需要对民族调式的伴奏进行专题讲授,将大小调的和弦理念与民族调式的特点相结合,提取模式化的伴奏音型让学生进行专题训练。

(三)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的模式化

钢琴即兴弹唱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律,钢琴教学要做到为即兴弹唱打基础,即兴弹唱教学要巩固钢琴课程的学习,同时这种教法又要和学生的实践情况紧密结合,形成教与学的互动,以下提供两种模式:

1、钢琴教—学模式。(1)引导学生在正谱弹奏前击打节奏,完成手口配合(节奏与节拍)、手手配合(左右手协调);(2)演唱富有歌唱性的主调旋律声部,并单手弹奏,完成初步意义的自弹自唱(将有升降号的调性旋律翻译成简谱进行首调演唱);(3)分析伴奏音型并在乐谱上作和弦标记;(4)左手弹奏伴奏,口中演唱旋律;(5)完整弹奏,能够边弹边唱。

2、即兴弹唱教—学模式。 (1)观察简谱的节奏、节拍,击打节奏,演唱旋律,了解乐曲风格;(2)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用左手徒手练习,完成旋律演唱与左手空中伴奏的结合;(3)根据乐曲的调性,右手找出正确的音位,完成初步意义的自弹自唱;(4)引导学生在乐谱上标记和弦,完成左手的和弦演奏,同时口中演唱旋律进行配合;(5)完整弹奏,自弹自唱。

总之,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这门技能,对日后的就业和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教学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希望本人在这项课程教学中总结的模式化训练思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

注释:

①刘聪、韩东:《钢琴即兴伴奏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第7-8页。

参考文献:

[1]李爱华.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艺术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12期

[2]连续敏.弹好钢琴即兴伴奏的六大要点.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王丽敏.钢琴即兴伴奏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科学时代.2009年第2期

[4]刘聪、韩东.《钢琴即兴伴奏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

即兴教育论文 篇7

关键词:学前教育,即兴伴奏,首调唱名,音型,和弦编配

即兴伴奏是钢琴的主要内容之一, 钢琴是高职学前教育技能必修课。钢琴即兴伴奏是在事先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 伴奏者根据歌曲或乐曲, 迅速应用熟练的钢琴基本功、技巧、音乐理论知识和声学常识, 对歌曲或乐曲风格特点瞬间分析, 为演唱或表演快速有效配器编配的伴奏。钢琴即兴伴奏并非“随意”弹奏, 它遵循一定的理论规律, 在眼看着旋律的同时, 大脑快速作出“旋律+和声+音型织体”反应, 随即手指就要弹奏出, 是理论和基本弹奏技能乐感紧密结合的产物。[1]

即兴伴奏是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是教学应用的基本技能技巧, 是融钢琴弹奏、理论为一体的综合知识快速、连续、不间断的反应, 是高职学前教育艺术技能之一。现就高职学前教育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现状, 幼儿园艺术活动即兴伴奏存在的弊端, 列举目前问题症状和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1.幼儿园艺术活动的即兴伴奏水平普遍低。笔者走访三十多所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发现即兴伴奏水平普遍低。表现较多的问题:右手单手弹奏主旋律, 左手“闲”而无事;节奏音符全弹对的属优秀者, 大多表现为左手的伴奏伸开手“打八度”, 与主旋音不相符, 又不是和弦构成, 纯属“冒对”瞎弹拍打节拍;手型十分僵硬机械;个别教师虽能弹伴奏, 不管“八度”, 和弦音型组织不得当。使得伴奏效果较差, 把一首天真活泼的幼儿歌曲风格歪曲, 失去美妙而活泼欢快的基本情绪, 听着非常别扭;极个别优秀者, 弹奏得体, 风格多样, 较为完美地展示歌曲的风格特点。总体看, 即兴伴奏普遍不好。

2.高职学前教育学生音乐零基础, 未曾接受音乐专业能力测试报考入学。高职学前教育学生分两类:一是参加高考, 限定分数线, 自愿报考的“高职学生”;二是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 自愿报考的“五年制学生”。两种类型的学生均未参加音乐艺术能力测试, 只要文化课成绩过线, 艺术先天条件的优劣、基础的有无都被忽略, 全部接纳, 故音乐“零”起步。对技能的先天悟性、条件要求挑剔苛刻的“钢琴、视唱练耳、声乐学科”学起来太艰辛, 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涉及“动作类”的肢体语言和对“音高类”空间概念就特别费劲。故音乐艺术教育处于“扫盲”阶段。艺术感觉差, 且对音高感知和基础认知能力亏欠很多。

3.基础和程度决定了即兴伴奏的水准。正谱入门弹奏时间太短, 弹奏曲目太少, 基本功太差, 基础知识缺口太大, 没有完成多少“原始积累”, 无法逾越知识“低谷”, 下阶段的即兴伴奏进入太难。高职学生从进校接触钢琴专业训练, 三年的学制, 其第一、二学年, 进行基本功入门、概念的认识培养, 弹奏的练习曲、乐曲数量太少且质量差。五年制的前三年, 其一是放松、力度、触键方法、固定规范手形, 其规范性、高标准很难实现;其二是识谱, 认知很慢, 作业会课查阅80人的教材上, 58人均在五线谱上标识了“do re mi”或简谱, 且不能规范移谱, 提醒式标识在符头处;其三是节奏概念模糊, 乐曲情感, 表现力无法谈及。2~3年的弹琴识谱能力无法大幅度提高。因练习节次偏少, 仅仅局限于作业的完成, 不能熟练掌握提高, 手指灵活性尚处在初级训练阶段中。

4.理论基础底子薄弱, 教材不适应。基础识谱知识不灵活, 很生疏。所开设的理论“乐理”课, 普遍没有学懂弄通, 一知半解, 一学年的乐理课, 最基本的识谱知识在钢琴弹琴应用上就茫然了, 对调号、临时记号及节奏、音区等知识反应迟钝。理论知识类学习浮于表面, 不够深入。应用音程、和弦只是初级理解层面, 不能举一反三地“练笔”, 理论与实践不能对接。理论知识的欠缺和弹奏基本功是即兴伴奏的最大障碍。调号、调式、调性就成了学生的“模糊概念”知识区域;对民族调式及调式和弦, 转调、离调等一概无知, 限于学生的掌握能力课时节次限制实际的教学条件及学生的知识程度, 对这部分内容放弃不教不学;对于和声的基础及和弦连接基本常识课———和声学, 幼师学生不开设键盘和声, 对日后的即兴伴奏造成缺失, 成了即兴伴奏中的一块重要的“空白点”。

目前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尚未有全国统编的“学前教育钢琴教程”教材。现行选用的不大适用, 或难度较高, 选择的上海音乐出版社的《钢琴》, 原属于中专“音乐班”教材;或临时拉用普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所用的《钢琴即兴伴奏》教材, 也选用了辛笛编配的《幼儿教师钢琴即兴伴奏》。选定的教材知识程度偏高, 用音乐教育专业班的专业水平教学, 学生无法接受掌握。最大的障碍是识谱, 两升两降以上的音符辨识, 音乐理论和弦知识, 和弦连接, 若钢琴谱超出C调, 普遍难于理解, 大大降低了练琴效率, 主调式歌 (乐) 曲还能应付, 复调式的节奏对应都很难正确弹奏。采用辛笛《钢琴即兴伴奏》音名标记法, 理论知识的匮乏对即兴伴奏形成滞碍。变成其他非C调或小调系统, 和弦音名不能判断确定;对和弦的基本连接形式比较茫然;歌曲不同风格体裁判断不准, 音型织体的选择该用哪种, 自身“机械”的弹奏能力, 伴奏织体比较单一, 不能灵活处理各种不同风格、体裁歌曲, 只有呆板的单一织体模式。

二、分析问题, 实施教学改革探索

(一) 钢琴即兴伴奏首调化

1. 修订完善高职的《钢琴教学大纲》, 倡导首调化。

依据市场需求情况, 反对不切实际地提高标准, 虚设“培养规格”, 造成与幼儿园用人有一定的差距。以偏离实际的“高职学前教育《教学大纲》”指导教学, 不切实际。从几所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来看, 全国的高职院校都类似, 即便是本科的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 现状同样不容乐观。依照生源现状就要将教学标准、规格、培养目标、教学要求予以调整, 教材内容适度删减增设。

2. 社会上实用性很强的歌曲, 记谱均采用了简谱。

国内群众性的艺术活动, 以简谱为主。用简谱, 其实就是应用了首调。[2]五线谱在一升一降内, 均采用首调演唱奏, 有强烈的调性感, 顺畅, 听觉上很舒服。对于两升两降以上的调, 培养快速移谱, 简谱化, 降低难度。练习常用调:C G F DbBbE和A调的递进关系, 由常用四个调向七个调递增。初学者一曲多调练习, 即对某一个简单的幼儿歌曲, 在不同的调中练习, 在键盘上简谱首调化。

(二) 音型、织体伴奏简单化

1. 音型常用的有三种:柱式、半分解、全分解。

伴奏音型的形态千变万化, 归纳为三点, 也是最为实用的。左手熟练完成两种弹奏形式, 跳音和连音, 依次熟悉常用调的伴奏音型。⑴柱式和弦音型:和弦音同时发音, 由于音响坚实饱满, 铿锵有力, 适宜表现庄严的音乐形象, 常用于进行曲题材的乐曲。⑵全分解式音型:和弦以单音的形式先后发音, 形成上下起伏的线条。由于这种音型流动性强, 具有抒情流畅的特点, 适合表现歌唱性的音乐形象, 常用于抒情歌曲的体裁, 用弹奏连音连贯性方式, 则为抒情性很强的伴奏模式。当弹奏方式为跳音时, 可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情感。⑶半分解式音型:介于柱式音型与全分解式音型之间, 和弦以单音与音程形式交替进行。[3]由于音响较清淡, 线条平稳, 具有安静的特点, 适用于表现平和宁静的音乐意境;伴奏非连音、弹奏跳音时, 音乐表现力趋于欢快的歌舞体裁, 常用以简单的节拍 (二四拍、四四拍、三四拍) 作为基本练习;提高性的“升级”伴奏, 左手远距离带低音 (对键盘基础较好学生提出的要求) , 丰富了伴奏的音型, 远距离带低音给人以厚重感觉, 显得稳重有力, 符合成人音乐欣赏的伴奏织体的提高:听觉感。但对幼儿园的孩子失去天真活泼的一面, 不是孩子喜欢的伴奏音型。

2. 伴奏织体简单化。

旋律层可在规定的音域区内, 有时与左手“争”位置, 或依据乐曲特点, 提高一个或两个八度弹奏旋律层;也可为了歌曲的需要右手八度弹奏, 加大旋律的厚度和歌曲的气氛的渲染。

伴奏织体的提高:和声层与右手交换。

右手的音型多采用跳音, 表现轻跳的感觉, 有一定的动感, 跳跃活泼。音域尽可能不高出f2, 过高的音型, 给人尖锐刺激和不适感;突显左手的主旋律层次感。总之, 要求织体伴奏简单化, 以儿童歌曲为主体, 右手伴奏多采用跳音弹奏, 赋予它较强的儿童歌曲伴奏特点。

(三) 歌 (乐) 曲的伴奏和弦标识级数化

把功能标记、音名和弦标记, 统一用罗马数字标记基数, 方便实用, 简单明了。

1. 和弦知识是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 无论歌 (乐) 曲难与易, 都离不开和声对音乐结构的支持, 所以和弦在钢琴伴奏中具有骨架支撑作用和重要地位。[4]和弦知识程度的深浅、水平的高低, 对即兴伴奏的效果与表现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高职学前教育学生课程多, 时间分配严重不足, 故课程的设置未安排和声学, 对和弦功能及连接 (T—S—D—T) 等知识是一盲点, 更对五线上采用吉它和弦标识、音名标记和弦C Fm Am G7等概念根本不清;[5]乐理音程, 和弦知识理解换算, 因基础素质欠缺, 钢琴基本功差, 弹奏的正谱练习曲和乐曲甚少, 使得在即兴伴奏时心缓手拙, 再加上和弦知识, 叠加左右手分工, 右弹旋律, 左弹伴奏和弦, 四方面知识与技能汇总一起, 要快速反应并弹奏, 显得束手犯难。针对以上症状, 对和弦和声理解练习采用: (1) 和弦用级数标记法贯穿始终。在熟悉各调音阶的基础上, 用大调系列的和声语汇, Ⅰ—Ⅴ—Ⅰ;Ⅰ—Ⅳ—Ⅰ;Ⅰ—Ⅳ—Ⅴ—Ⅰ;Ⅰ—Ⅳ—Ⅴ—Ⅴ7—Ⅰ;对正格、副格、完全进行模式概念不提及, 掌握这种格式的序列进行模式练习。其次用于小调系列音阶中进行练习。 (2) 正三和弦+属七和弦+音型织体的基本音阶练习。当熟悉三种常用调C G F时, 把正三和弦ⅠⅣⅤ作为基本连接音阶练习曲, 用三种常用的伴奏音型织体练习, 熟练快速弹奏各个调, ⅠⅣⅤ级和弦, 不强调为什么, 当做练习的“基本公式”套用;提高型, 左手做远距离带低音方式进行, 使歌曲伴奏大气而厚重。 (3) 掌握和弦编配的内涵。a大调正三和弦包含了曲调中所有的音, 用这三个和弦就可以给所有的大调歌曲配伴奏, 同时又能很好地突出调性, 所以要首先学会正三和弦的连接:Ⅰ级主和弦、Ⅳ级下属和弦、Ⅴ级属和弦。 (常用Ⅳ64Ⅴ6Ⅴ65) [6]

熟练掌握编配, 方可运用自如。纵向关系:选择的和弦应包含应对的 (指和弦对位的一个或几个音) 旋律音 (或大多数旋律音) , 强拍或强位, 数量多的音, 确定为强势音对应的和弦而配置。通常简单地以一个小节为单位选择和弦。和旋选择上, 重纵向关系, 忽略横向关系 (受知识面制约) 。b由于小调的正三和弦都是小三和弦, 其色彩比较柔和, 它们最能体现小调的特征。所以为小调旋律配和弦时要多用小调的正三和弦。小调的和弦选择类似于大调。[7]

(4) 简单儿童歌曲范例编配。编配基本原则, 予以作业提示:和弦、音程及织体, 举范例《送别》配和弦, 作业用简单的儿童《上学歌》、《粉刷匠》等, 提示和弦第一乐句和织体倾向选择, 结束处注意多引导;进行简单的伴奏多练、一曲多调练习, 最终能自弹自唱。提高型:远距离带低音, 长音的加花处理;不带旋律的伴奏的音型, 以范例解剖。完成作业练习, 达到自弹自唱水准。 (5) 编写适用于高职学前教育的“钢琴即兴伴奏”教材, 使知识内容适用和系统化。为了普遍性、整体性地提高即兴伴奏水平, 编撰适应现状的《钢琴即兴伴奏》教程教材, 供现在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使用, 也可作为幼儿园在职教师“即兴伴奏”教材, 并提出几点要求:首调化, 音型织体简单化, 理论知识系统化, 深入浅出, 和弦和声连接采用音级标记法, 以此原则编写, 以适用及实用为目的, 改变现有教材根本不适应目前实际的现状。

三、探索结论

学会钢琴即兴伴奏, 是每个学生毕业后进入幼儿园必备的基本能力。“首调化”采用首调唱名法识谱和首调弹奏方式, 使简谱歌唱的旋律音符和钢琴弹奏的旋律音符一致, 是掌握即兴伴奏迅速而快捷的方法。科学的训练模式是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 要大胆尝试, 不怕出错, 敢于反复试探, 追求较佳的方式方法, 和谐悦耳的旋律让人心灵得到愉悦和共鸣, 努力聆听和弦和声连接骨架, 伴奏要符合歌曲情感和要求, 熟悉各种常用的和声语汇与不同的和声色彩。努力培养提升学前教育学生的音乐专业素质, 提高钢琴即兴伴奏基本能力, 具备幼儿园音乐教学艺术活动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4]杜亦林.高职幼师钢琴即兴伴奏技能训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4) .

[2]冯德钢.歌曲钢琴即兴伴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6-8.

[3]刘聪, 寒冬.钢琴即兴伴奏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7.8.

[5]辛笛.钢琴即兴伴奏——歌曲108首[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2.

即兴教育论文 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弹唱

一、钢琴即兴伴奏与弹唱的内在联系

钢琴即兴伴奏是指钢琴弹奏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对乐曲的旋律线进行专业的作曲理论分析处理, 将基础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作曲理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融为一体。继而经过钢琴伴奏者的演奏将作品演奏的达到理想的声音效果, 从而起到渲染、衬托音乐氛围的目的。钢琴即兴伴奏需要演奏者具有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专业技巧能力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技能, 通过快速的认谱能力和反应能力以及灵敏的听觉来完成。钢琴伴奏者在进行即兴处理时, 从内心去研究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创作背景, 通过自己的审美观把这些抽象的内容通过音响效果表现。

钢琴弹唱是指表演者完全独立完成的声乐作品, 自己演唱, 自己伴奏。用钢琴伴奏和声乐演唱来诠释作曲家及作词家创作意图的一种艺术形式。钢琴伴奏作为一种单纯的伴奏形式存在, 所以在乐曲演奏进行时发挥的余地较小, 但是在伴奏织体的运用及和声选择上, 还有过度乐句中可以进行自由的发挥。但钢琴弹唱不仅仅是单纯的钢琴伴奏, 其中还包括声乐作品的歌词、歌唱中的肢体语言、歌唱中的呼吸、情绪化的表演、作品的表现风格等等诸多元素, 所以在钢琴伴奏中就会受到很多的牵制。

二、教学现状

(一)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现状。钢琴弹奏技巧是钢琴即兴伴奏者必备的专业技能。无论是哪一类作品, 伴奏作品的完美呈现, 仅仅依靠单纯的伴奏织体、丰富的和声色是不能判断伴奏者钢琴专业技能的好坏, 但伴奏者可以利用高超的钢琴技巧通过键盘演奏出气势宏伟的、高端大气的、优柔婉转的音乐, 为声乐作品提供一定的渲染与衬托, 把原本的单一变得更加有层次、更加丰富多彩, 制造出多样化的音乐形象。因此, 伴奏者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钢琴弹奏技巧。

当前影响钢琴伴奏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1. 弹奏方法的错误, 技术水平的不足, 无法使力量传递到指尖, 转指衔接处痕迹明显, 和弦声音不饱满等都严重影响到专业技巧的发挥。

2. 踏板的使用不规范。钢琴一般有三个踏板, 如何适当的使用踏板, 不仅仅由作品风格特点决定, 还取决于和声的变化。常态情况下踏板的使用需要一个和声使用一次, 和声发生变化进行到下一个和弦时使用。更换踏板时如果不与上一和声保持连续, 演奏出的作品就会产生缺乏整体性, 形成零零落落、断断续续的感觉。

(二) 钢琴弹唱教学现状。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 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不仅要有一门较强的专业, 而且其他门类都要有所涉猎, 自弹自唱的教学能力是每一个学前专业的毕业生必备的专业技能, 不仅要有坚实的声乐基础还要有专业的弹唱功底。这才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审美能力、教学质量都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根据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分析, 自弹自唱能力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教学中自弹自唱的教学方式使用率不高, 导致学生从事教学工作后,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清唱或者附加右手弹奏歌曲主旋律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有的索性采取逃避措施。2. 自弹自唱的协调问题。弹唱要求口唱、耳听、手弹、脚踩踏板、脑的构思的全方位协调一致, 学习过程中还得注意学生的接受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弹错或唱错的现象或者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状况。3. 毕业生反映在校学习期间, 教师欠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考核的内容中也较少有该能力的体现。弹唱能力的掌握是熟能生巧的过程, 多练习、多积累, 才能娴熟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

三、结语

两种表演形式都必须在即兴表演过程中设计好音乐的呈示、发展和结尾。何时清淡、何时婉转柔情、何时高潮迭起, 必须要有高超的音乐材料组织与运用能力, 如和弦的选择、都要通过和声、织体与弹奏力度强弱变化的精巧安排布局才能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田恪.对比传统即兴伴奏与流行键盘即兴伴奏后的几点思考[D].南京艺术学院, 2011.

[2]叶红.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 2006.

[3]张红兵.普通高等学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田雷.高师声乐专业学生即兴伴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D].河南师范大学, 2012.

[5]陈姝璇.钢琴即兴伴奏模式化训练教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即兴教育论文 篇9

我们将舞蹈教育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即学校舞蹈教育的课程和教学环节。以“目标教育”为主的舞蹈教育在课程实施中,主要依据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明确指出的四个基本方面的设定上,即:“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1],这种原理被公认为可以全面地探讨课程的问题。这样以“目标教育”预设为主的舞蹈教育课程实施过程,比较符合早期我国在舞蹈专业教育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

首先,是舞蹈教育目标的先定化,注重舞蹈训练对演员培养时,提前设定目标是合理的。由于这样的舞蹈教育是以舞蹈训练为主,学生在舞蹈教育中为了接受制订好的舞蹈教育目标,练习已经整理和规定好的动作样式和节奏动律。这是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成为舞蹈教育目标确立的标准,但却忽视了舞蹈教育中独特个人的主体价值。为了能够实现那些预定的目标,作为教育主体的舞蹈教师往往希望用一个看似完美和固定的舞蹈教育方案,去套用在舞蹈教育的具体教学过程之中,并力图剔除舞蹈教育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其次,是舞蹈教育要求的标准化,这种舞蹈训练使所有学生按照既定的动作和风格,学习同样的舞蹈技术和组合等内容。对于舞蹈表演人才的培养,这种课程结构的优点在于保证每个学生具有基本的、统一的舞蹈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的训练内容,但其也存在弊端,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舞蹈教育中的更多可能性。因为学生,特别是在高等舞蹈教育阶段的成年人,有他自己的个性,这就决定了个体必然在兴趣爱好与发展潜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而统一的舞蹈课程结构和内容却使得原本具有多样性的学生只能向着一个被课程设计者所既定的方向迈进。在这样的标准化教育理念引领中,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被逐渐消磨殆尽。

第三是舞蹈教育结果的封闭化。在目标课程模式的培养下,许多舞蹈教育课程在实际的舞蹈教学中被设置得严丝合缝,这对以培养演员为主的舞蹈教育来说是快速模仿的途径。学生在舞蹈教育中有标准的判断。能够细致地模仿、联系、对比,而这样却缺乏思考、归纳和质疑的探索空间。作为自由交流的舞蹈课堂原本应是开启个体想象、引导个体探索的主动认知过程,然而严密的舞蹈教学大纲给定了标准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舞蹈教育中多样性与生成性。长此以往,不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被禁锢,教师教学的创造精神也难以积极展开。

我们在肯定“目标教育”的基础上,也应当理性的思考,我们在已经确定性的舞蹈专业教育的范围之外,还可以开拓那些有助于“人“的完整性发展的舞蹈教育。马尔库赛指出的技术统治社会‘单面人’的危险。”[2]这又引出,在舞蹈教育中,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可以调整和辅助“人”适应这样的社会发展?而现在我们的舞蹈教育是否还依旧符合我们培养的初衷?其实敏锐的学者早已发现,现行的舞蹈教育体制与其说是在培育具有良好文化适应能力的舞蹈人才,不如说是培养“单面人”的过程。

舞蹈教育在“过程教育”中展开的理论依据

对于“过程教育”的探讨,基于对“过程”这一词的理解。在哲学范畴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黑格尔关于永恒发展过程的思想,任何事物都是存在过程中,整个宇宙就是无限的发展过程。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在他对教育影响最大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观:“教育作为一种过程,教育本身即目的。”[3]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作为过程哲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得·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4],“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这是一个比传授知识更加伟大、因而也更有重要意义的目的。”[5]应该“有意识地从过程——发展、对话、探究、转变的过程——的角度而不是从内容或材料的角度出发来界定课程和教育”[6],课程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一个逐渐习惯于奇特想法的过程,想出问题并寻找答案的过程,设计新体验的过程,注意新的探险活动会引起什么结果的过程。”[7]

舞蹈教育在“过程教育”中的实践和探索

1.在“过程教育”中舞蹈教育应关注“过程”中三个方面

舞蹈教育内容的原创过程即创造力的培养。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下,人正在逐渐丧失他最宝贵的——创造力。因为,这种创造力的培养是在教育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当舞蹈教育着意强调学生对规范化舞蹈样式的习得,而忽视这些动作样式主要依附的身体能动性的开发时,这种原生的形成过程的权利被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之后,我们当下社会所强调的对“创造力”的呼唤,也成为了一种奢华的想象。

舞蹈教育的认识过程即交互性的培养。这种交互性的培养,是在创造一种有利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可以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建立一种积极、主动和愉悦的交流环境,同时,也利于创造力的展开。著名心理学家爱蒙认为,“自我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形成来源于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创造力依靠于某种有利的环境。创造力作为自我的一种能力,依赖于个体同周围群体进行对话而发展起来的个人认同。”[8]

舞蹈教育的应用过程即思维能力的开发。舞蹈教育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强调对不同方式和方法的多种探索,发散的思维是我们对确定对象的不同结果的发展思考。这是舞蹈教育所应强调的,因为为获得既定舞蹈内容而学习舞蹈本身,并没有将舞蹈教育有效的开发,也不会把知识自主地付诸实践并由此来引导舞蹈教育在课堂之外的有效展开。而事实上,只有在舞蹈教育思维的多样训练的过程中,舞蹈教育本身才体现出其价值,才成为有实践意义的、真正的教育形式。

2.舞蹈教育在“过程教育”理论下的实践——“接触即兴”工作坊的思考

对于“接触即兴”我们可以在现代舞发展的历史中找到它的出处,它的创始者是美国著名的现代舞大师史蒂芬·帕克斯顿于1972年正式命名的一种现代舞创作方式,在这个接触即兴的过程中,他在强调人们通过接触过程中对人体重心和平衡掌握的同时,也强调在身体接触中,感知对方提供和反馈的信息。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曾邀请美国马里兰大学舞蹈系的两位教授,同时也拥有自己独立舞团的艺术家萨拉和帕特里克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接触即兴工作坊”,笔者作为学生和翻译参与了整个教学、创演的过程。通过这两周的实践,对“接触即兴”有了亲身和来自老师以及学生反馈的切实体验。我们从不同的过程来还原“接触即兴工作坊”。

(1)从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的教育目标看“过程教育”的开发前提

这个“工作坊”非常强调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创造力、作为社会人的团体协作精神、作为拥有智慧的思考能力以及作为完整的人在身、心、灵共体时的自我满足和愉悦感,两位授课教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明“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创造力,有些人的创造力已经表现出来了,有些还被遮掩起来,等待发现。在我们的课堂中,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纽约或是我们所去讲学过的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我们的想法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要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可以发展的、有营养的课堂环境。他们还指出在课程实施中要明确区别即兴和编创,认为即兴是在运动过程中的创造,没有事前设计好的动作。而编创不同,它意味着你要决定和不断地练习你所确定好了的动作,这样才可以使每一次演出以相同的样式出现。编创是在即兴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无数可能结果中的一种。

(2)从课程实施的过程——课堂和教学展开看“过程教育”的具体实施

具体在课堂这个环节,他们会大致这样安排一节课,并在这个过程中,会随时根据学生的真实反映而不断调整教学思路。通常第一部分,会以练习热身的方式开始,这样可以唤醒自己的身体、激发学生本能的运动、强调对空间、时间的认识,通过以下简单的练习,可以逐步发展为复杂的即兴。例如,使学生在地面上热身,随后在教室中交叉行进,以老师要求的各种方式交叉,走步、跑步、随之变化节奏,快的、慢的、极慢到自然的静止。在各个过程中强调动作的状态。第二部分,即兴编创,即使在学生的舞蹈编创不知如何开始时,即兴也是非常有效的开始方法,老师提供动作或运动的限定词,并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别,每一组根据老师给定的不同指示限定词,自由的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进行创作,在不断运动和思维的带动下,产生动作的瞬间可能。例如,要求有些组在空间的上层、有些在下层、有些在路线上以圆圈行进、有些以很快的速度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或者再远一点的地方,快速变换方向;一些慢慢地倒下;一些跳起后快速倒下。第三部分,双人合作,通过两个星期的课堂学习,老师和学生共同开发了许多不同的双人舞方式。这种方式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协作完成的。第四部分,群舞编创,注重各种连接和编排的方法运用。例如,在开发群舞的创作时用中国传统的书法来进行,要求用自己身体的任何部位当作毛笔,进行书写,开始时让学生进行各自独舞的练习,然后将各自的独舞段落教授给每一组中的其他学生,然后让他们根据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变换,再将独立的每个小舞剧有选择和变化地合成为一个最终的作品。

(3)从课程完成的主体——学生的反馈中看“过程教育”的价值

在课后采访中,学生大多数认为这样的课程是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会更多地去重新唤醒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别是关注到了在平时的舞蹈训练中被忽视了的小肌肉群。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中,可以重新建立起自信,在此进入一种身、心、灵一体的舞蹈专注状态。

结语

基于以上对“接触即兴”的设定、实施、反馈的整体过程,可以看出课程目标的生成、课程方法的发散、课程交流的同步,课程启发力量的延续,都是在对身体新的感知和开发,对思维新的引导和扩散,对人与人交流新的沟通和默契。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引导、调整、关注舞蹈教育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舞蹈教育应更多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17页。

[2]周宪:《走向创造的境界——艺术创造力的心理学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6页。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第23页。

[4][英]阿尔弗雷得·诺思·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三联书店,2002,第66页。

[5][英]阿尔弗雷得·诺思·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三联书店,2002,第9页。

[6][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第19页。

[7][英]阿尔弗雷得·诺思·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三联书店,2002,第58页。

即兴教育论文 篇10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综合课。要想学好钢琴即兴伴奏, 有些知识与技能就必须要具备。首先应当具备一定的钢琴基础, 按照教科书的说法, 至少应具备相当于车尔尼599中期的水平。不会弹钢琴的人是不会在钢琴上弹伴奏的, 所以实际学习中应使钢琴技术与即兴伴奏技术同步发展;其次系统的学习和声也是进行即兴伴奏必不可少的。和声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伴奏的音响效果和表现力, 和声选择要根据具体的作品需要来考虑, 要处理好色彩性, 节奏感, 和声风格等等;再次, 视唱练耳的基础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能唱出, 能听辨出音符, 才能培养出好的乐感, 才会对即兴伴奏学科有帮助;最后, 掌握好乐理知识是学好即兴伴奏的根本, 从乐理中可以学到关于音、和弦等相关知识, 这些都是构成即兴伴奏的基本元素。

一、要分析歌曲的调性、调式与曲式结构等因素

分析好歌曲的调性和调式是即兴伴奏的基础。按照一定的关系连结的许多音, 一般不超过七个, 组成一个体系, 并以一个音为主音, 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调式包括很多:自然大调 (歌曲《送别》) 、和声小调 (歌曲《四季歌》) 、旋律小调 (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宫调式 (歌曲《月圆花好》) 、商调式 (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多利亚调式 (歌曲《鲁冰花》) 等等, 编配要格外的注意。还有一些民族调式, 除了五声调式外, 还有六声、七声调式。六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宫商角徵羽的基础上加了清角音或变宫音, 如歌曲《兰花花》。七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小三度音程中间加入不同的“偏音”而成。主要有清乐音阶、雅乐音阶和燕乐音阶 (歌曲《秋收》) 。

曲式方面的知识也对我们学习即兴伴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常见的歌曲中主要有一段式、二段式和三段式。二段式分为:带对比的二段式, 比如歌曲《约定》, 图示:A (a+a’) +B (b+b’) ;带展开中句的二段式:歌曲《送别》, 图示A (a+a) +A’ (b+a) 。三段式主要有带对比中段的三段式:《暗香》, 图示:ABA’, 另一种是以《血疑》为代表的无再现的结构, 图示:ABC。我们研究好了曲式结构, 就可以快速地确定出歌曲的标志性的和声标记的地方, 如完全终止和半终止等位置。确立了终止就可以确定出终止之前的和声功能了, 应该是下属功能组的和弦或者终止的四六和弦。我们还可以节约很多分析歌曲的时间, 如图示:ABA, 因为首段和尾段是一样的, 所以就不必分析, 直接标上和声就可以了。

二、和声的选择是关键, 它决定了整个曲子的风格

和声是钢琴即兴伴奏中的骨架, 和声设计是伴奏中具有“灵魂”地位的部分, 和声配置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歌曲伴奏处理的完美与否。我们要把和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 以下是一些自然体系和声中的一些基本的和声功能。

正三和弦, 就像我们语法中的主语谓语宾语一样, 是所有和弦的根本, 基本上来讲, 所有的和弦都是用正三和弦演变而来的。因主和弦, 下属和弦以及属和弦中包含了音阶中的所有自然音级, 所以一些简易的歌曲经常用正三和弦即可完成整首歌曲的和弦配置。正三和弦是和声语汇中最常见, 最普遍的和弦, 它的和声色彩很明亮、积极、准确, 所以和声的编配就以正三和弦为基础, 如歌曲《送别》。

副三和弦, 在每个正三和弦有两个副三和弦, 分别为本和弦的上三度的音为根音构成的和弦与下三度的音为根音构成的和弦, 本和弦与这两个后构成的和弦分别各有两个音为同音。在正三和弦的使用中, 难免和声色彩较为单一, 所以副三和弦在这时就派上用场, 用来代替正三和弦, 使歌曲色彩更丰富了。

七和弦和九和弦, 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声功能, 它们可以让原本平淡的和声编配生动起来, 但是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来讲, 除了属七和弦, 其它和弦用的不是很频繁。

民族五声调式的和声。一般的民族歌曲以五声调式居多, 也就是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首先, 五声调式基本上按照古典功能和声方法, 用大小调和声语汇进行伴奏, 这样由于和声思维与弹奏方法上完全与传统和声相同, 在弹奏上当然比较方便;其次, 伴奏声部为了与旋律声部在调式上保持一致, 尽量不用非民族调式音, 在风格上达到统一;再次, 寻求五声调式与大小调功能和声在不同程度上的结合, 尽量保持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 来克服缺点。

三、以伴奏织体来辅助和声, 具体乐曲, 具体配弹

织体就是指节奏型, 所谓织, 就应该有编配、构思的意义。曲风不一样, 所选择的织体也不一样。如果是一首节奏明快的歌曲, 那么伴奏型也应该是跳跃活泼的;如果是一首悠扬的叙述性的歌曲就应该以缓慢的织体节奏进行等等。我们在编配织体的过程中, 要反复试弹, 连贯的弹奏, 仔细听辨音响效果与伴奏织体是否符合歌曲的思想。

一些民族歌曲的风格是特定的, 如维吾尔族、朝鲜族等, 我们就不能擅自盲目的更改风格, 要根据其调式和节奏型特点进行编配。

根据歌曲的需要来适当的安排前奏、间奏、尾奏及句尾补充等内容, 使歌曲的结构更加完整统一。前奏、间奏和尾奏是钢琴即兴伴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在提示歌曲音高、节奏等方面的同时, 也可根据歌曲的体裁、风格等方面的内容设计并运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及技术手段, 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运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句尾补充, 是钢琴即兴伴奏常用的手法, 它可以恰当地为歌曲加以润色, 从而增强伴奏的艺术表现力, 有很多歌曲常用歌曲的最后一句作前奏或间奏部分, 以便给别人一种开始的提示。

四、与演唱者配合

钢琴伴奏与演唱者要合作得好, 有诸多的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伴奏者要熟悉演唱者在演唱中换气的地方, 让演唱者舒服的换气。除了这一点, 还要注意音量的比例, 就是除了钢琴独奏时, 伴奏的音量不要超过演唱的声音等等。

结语

总之, 我们进行即兴伴奏的时候需要丰富的和声语汇, 熟练的弹奏技巧和长期的经验积累等。通过上面提到的一些内容, 希望可以对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和广大音乐爱好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维权巢志珏《键盘即兴弹奏指南》第七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2]刘冬云简易大调式歌曲配弹《钢琴艺术》2006年第9期

追求随意与即兴 篇11

然而,就有这么一位艺术家,他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全世界都项礼膜拜的达•芬奇,对全世界都奉为经典的《蒙娜丽莎》大大揶揄了一番——在《蒙娜丽莎》的嘴唇上加了一撇小胡子,当然是在印刷品上。

这个艺术家就是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尚。 难道杜尚憎恨达•芬奇?憎恨《蒙娜丽莎》?不,杜尚憎十艮的是一切传统的艺术

表现形式,反对的是一切悦人耳目的艺术作品,拒绝的是一切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他不要美学,他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

就这样,杜尚创作了一系列离经叛道的奇异作品,其中《泉》最为典型。杜尚用极为离奇的材料将非常经典的传统艺术杰作——十八世纪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的《泉》揶揄了一大番:他到市场上买了一只小便器,然后竖立在美术展览会的墙角边,给它同样取名为《泉》。这样嘲弄人们心中的神圣,挑战人们的接受心理,当然遭到了人们的谩骂,当然使他声名狼藉。但是他全然不顾这些,为什么在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东西就不能登上艺术的大雅之堂呢?为什么美就一定是那些色彩绚丽的油画和价格昂贵的雕塑呢?杜尚就是要挑战当時的审美观念,就是要选择一个最为普通在传统观念中也最肮脏污秽的物品——小便器作为一件现成的艺术作品参加展览。杜尚的思想得到了最大的升华,他成功地开启了当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大门——装置艺术和新观念艺术,最终成为了现代艺术史上的伟大先驱。

杜尚这样想,这样做,其他的达达主义艺术家也都这样想,这样做。他们创作绘画作品,就是取一张纸或者玻璃等随便什么,即兴蘸一些颜料,或者干脆即兴画一些线条,组合成图形,好了,一幅画就成了,接着给这幅画取一个名字,一张作品就完成了。对,这幅画一定是无意义的图形组合。他们彻底丢弃了美学,舍弃了艺术的节奏、匀称、和谐等等。

达达,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认为这一个词什么意思也没有。也有一些人说,这是达达主义艺术家给他们的组织取的名字,而取名字的过程很好玩,他们随意翻开一本法德词典,闭着眼睛随意翻到了一页,然后一睁眼看到了“达达”这个词。好,就用这个l随后他们在自己的宣言中这样说“达达——意思就是无所畏惧,我们需要的作品是勇往直前的,切实的,而且是永远不能懂的,逻辑是错误的……”“达达什么都不相信,恋爱、工作。达达不求什么,达达就是达达。”

希望能被看懂,希望能被赏识,这一艺术创作的原始冲动在达达主义这里被彻底颠覆。很难理解他们的这一想法,但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他们的深深烙印,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抗议着野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抗议着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体现艺术流派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僵化、呆板、压抑的思想。

所以,怎样理解达达主义的作品全靠你的思维角度。

达达主义在留给人们目瞪口呆的艺术作品的同時,还留给了人们一个最为积极的观念,那就是——艺术创作需要的是大胆探索的精神。而这,何尝不是艺术的真谛呢?

即兴教育论文 篇12

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重要性

钢琴即兴伴奏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学前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手段,更是必修课之一。在学前教育中,进行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能够对孩子们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利用钢琴进行伴奏能够替代之前的语言指导,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音乐。

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改革构想

(一)进行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综合实力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需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每一位专业教师都要完全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要具备相应的道德修养以及艺术审美理念等,学前教育中的钢琴伴奏教学需要为孩子们打好音乐基础,如果想要每一个从事此项工作的学生们能够成为综合性人才,教师需要将声乐、乐理、和声等音乐知识串联在一起,实现综合性教学,体现出自身的工作能力。

教师本身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要想真正提高自身的水平需要到其他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实践与探索,加强与当地一些优秀幼儿园的联系,将自己的教学融入到这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当中,在实践中掌握一些儿童音乐的伴奏形式与伴奏方法。并且,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让学习此专业的学生们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从学前教育的角度出发,锻炼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成为音乐教育领域的人才。

(二)编写新式教材,符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规律

首先,教材需要满足实用性这一标准。学前教育学生会受到教学目标的影响,很多人会在毕业之后到各地的幼儿园从事教育工作,可谓是专业性很强,但是他们需要学习的专业课或者文化课非常多,练琴的时间却非常少,很多学生尚不具备演奏教学能力。因此,伴奏教材在编纂时要具备实用性,让学生在看过教材之后可以较快的掌握,同时教材还必须要体现出完整的艺术体系,具备条例性。在初级教学中,可以适当选择一些优秀的,适合孩子们的歌曲,也可以将一些儿童歌曲改成钢琴曲,让学生们能够保持兴趣,保持活力,为将来投身学前教育行业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第二,教材本身要保证多元化。多元化的教材就是让教材赋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影音资料、电子教案、乐曲库等。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手段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起教学平台,让教师与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生不定期的可以通过此平台向老师反馈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断完善自身能力,从而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更有目的性的进行钢琴伴奏学习。

第三,教材应体现出民族气息。中国的钢琴艺术就是要通过西洋乐器表现出本民族的文化与内涵,传达出自己的精神与思想。因此,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钢琴伴奏教学必须要将民族元素放入到教材当中,让学生能够利用钢琴演奏本民族的乐曲,实现“民族伴奏”。

(三)对教学实践进行设计,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水平

第一,凸显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对钢琴伴奏教学进行整合。传统的教学是将钢琴教学与伴奏教学分开来讲,这样无法完全完成教学目标,而且实践性不强。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伴奏教学课程就是为一些幼儿音乐教学者在未来的工作中打好基础,因此,课程的设计必须要同实际情况结合,将乐理知识、作品赏析、演奏技巧、儿童乐曲即兴伴奏等进行有机整合,既要保证整体性,又要避免知识点的重复,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即兴伴奏课程。

第二,改革教学模式,采用集体学习、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集体学习的课程上,教师主要讲的是即兴伴奏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对阶段性学习进行考察等;小组学习主要是由教师对学生即兴演奏进行点评与指导,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懂得在什么地方进行改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实现双管齐下、重点击破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让学生更为扎实的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还可以提高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水平。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追求“速成”,具体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将钢琴伴奏的基本练习、乐曲练习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练习弹奏儿童乐曲,从而提高学生的实用性技能,让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在短时间内有所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已经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基础性构想。钢琴即兴伴奏对学前教育院校中的音乐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它是一门需要不断进行探索、进行改革的课程。因此,改变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窘境必须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教材编纂以及教学系统等,让学前教育中的钢琴伴奏教学获得质的飞跃。

摘要:在音乐教育中,即兴伴奏可谓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即兴伴奏对每一位学生来讲都是一门必修课。文章将会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改革构想进行简要分析,并根据实际提出个人建议。

上一篇:如何加强党建下一篇:病理学实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