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权问题分析

2024-10-19

股票期权问题分析(精选10篇)

股票期权问题分析 篇1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产品愈来愈为普通人所熟知,理财产品也开始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在众多的理财产品之中除了债券、国债、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之外,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应该是股票投资产品,投资者投资股票大多是出于投机以获得短期收益,缺乏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市场状况的了解,更不用说股票知识,股票期权是与股票的增值收益相关的一种长期的激励制度,因其在我国尚属新生概念,不为投资者所熟知,更不用说与其相关的回溯和激励问题,本文主要内容是对国内外的关于股票期权回溯和激励相关的问题的进行阐释。

二、我国股票期权的现状

证监会2015年12月31日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出台一系列正式的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企业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有章可循。股票期权是一种与股票增值收益联动的长期激励制度,是全面薪酬体系的重要部分,是一种收益权,被授予者可以在行权期内的任何时期行使该权利,但是被授者通常在股票的现行市场价格大于期权的价格时才会行权,股票的市场价格与期权行权价格之间的差价构成收益。

三、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与现存问题

股票期权通常被授予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激励管理层追求长期经营利润以避免短期化经营,消除内部管理控制的损失,将剩余索取权赋予管理者以保证短期经营与人才的稳定性。同时被授予者往往也对企业的经营持乐观态度,股票期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双赢的制度,国内的学者也该给予了解释:王薇(2010)认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有利于公司形成开放式股权结构,不断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可有效解决经营者长期激励不足问题,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但是股票期权发挥出激励作用需要完美的市场机制,需要市场有效的传递出信息,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处在半强势有效性与弱势有效性之间,要使股票期权制度发挥激励作用,需要完善市场环境。同时又因为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股权结构不合理、外部竞争环境不健全,存在比较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季向宇,2000)。我国的企业的现存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股票期权制度激励作用的发挥。

四、股票期权的回溯问题

股票期权的回溯是指股票期权的授予者通过观察过去某一时期的股票价格,从而将股票的期权价格回溯到股票价格的最低处,以授予公司的管理层,使管理者获得收益。

(一)股票期权回溯的作用机理

股票期权之所以受到理论界的学者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其是与公司的管理层紧密相联系的一种激励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收益权利,所以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Y erm ack通过研究1992~1994年《财富》500强公司授予其首席执行官的620份股票期权,发现股价在期权授予日之后就迅速上涨。为消除投机行为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在Y erm ack的研究基础上,A boody和K asznik研究了1992~1996年的2039份计划期权,也发现相似的现象。他们把这称为基于内幕消息的“压紧弹簧”,即在影响股价的利好消息放出之前,公司派发期权给高管。因此股票期权的回溯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在期权授予日之前放出利空消息以打压股价,从而借机将股票期权授予公司的高级管理层;然后在将股票期权授予给公司高级管理层之后再放出利好消息从而抬高股价,使股票的期权授予者获得收益。

(二)股票期权回溯的动机

股票期权回溯的动机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管理层为了获得收益,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拥有对公司的直接管理控制权,掌握公司资源,其可以通过控制信息的披露程度将期权的价格倒签以使自己获利;二是管理者为了给员工营造福利,因为股票期权对行权期限有一个限制,在规定的行权期限之外不能行权,并且有时这一行权期限比较长,股票价格波动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管理层所能获得的收益无法预测,所以管理者为了给予员工福利和吸引人才而实施股票期权制度;三是管理者进行期权回溯对股东是有益的,由于管理者进行期权回溯,在一定程度降低了股东支付给管理者的薪酬,因此股票期权回溯是效率合同的结果。

(三)股票期权回溯的影响

股票期权激励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使管理者更好地为股东创造财富,但一些上市公司滥用这种方法,反而不利于公司成长和投资人利益。股票期权回溯行为不是一场零和博弈,与管理者从中获得的收益相比,股东财富将遭受更大的损失。C icero分析了1996~2005年美国2693家上市公司的37041份经理股票期权的行权情况,进一步指出虽然管理者通过倒签期权行权日期所得到的直接货币价值超过了公司的货币成本,但是随之而来的法律和声誉风险使得该行为的总成本大大超过了其利益。

(四)股票期权回溯的解决方法

因为股票期权的回溯不仅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也会对公司的财务,经营情况,公司的信誉造成损失,另外还可能影响法律的效率,所以必须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治理制度。加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同时加大监管力度,缩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时间。

五、启示与建议

随着传统的公司治理方式的转变以及国内企业的改革的推进,股票期权制度必定会被国内愈来愈多的企业所采用,但是我国由于还处在股票期权前期阶段,需要更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该制度,以为国内企业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首先:充分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关注国外研究的方向,以完善和发展国内的股票期权制度;

其次:深入研究回溯产生的动机、发生的机理、治理的方法,力求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环境的股票期权制度;

最后:完善制度适用的环境、法律、财会制度、公司治理等制度,为股票期权制度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季向宇.论股票期权在我国的适用性.财贸经济.2000.4:44-47.

[2]中国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及有关政策研究课题组.关于在我国建立企业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看法及建议.管理世界.2002.7:104-110.

[3]Yermack,D.Good timing:stock option awards andcompany news announcements.Journal of Finance,1997,52(2):pp.449~476.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篇2

1股票期权制度会有成本,会影响公司的资产结构及价值。表面看来,股票期权只是一种到期是否按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的一项选择而已,不存在成本问题。其实,股票期权本身是一项有价值的金融资产,其价值是可以计算的。如当授予的股票期权行权价低于授予日的市价时,或回购股票市价高于行权价时,公司都有相应的资产折价损失,即支付了成本。用库存股提供行权股票,公司等于为受权人预付了购股款。目前,关于股票期权成本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已引起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关注。资料显示,1996年如计入股票期权成本,百事公司盈利将减少6%;医疗器械制造商制导公司盈利将减少11%等。这些期权成本现国外虽未进行会计处理,但可以看出其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将来是否计入成本也处在争议之中,但可以肯定,股票期权是有成本的。为明示实行股票期权方案的成本,在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制度未出台之前,目前宜采用与历史成本法接近的内在价值法估计成本,以后可转为与市价法接近的公允价值法,明确具体的科目和在财务报表上的记录及公开的具体办法。

2股票期权引起的公司税务和个人所得税问题。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和个人,往往能够享受到税收优惠。如美国规定对于法定股票期权计划,个人行权时无需赋税,只需要以售价与行权价的差额缴纳资本利得税。在西方,为了鼓励投资,资本利得税往往较低。我国目前对股票交易行为除了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外,还对个人的股息、红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些规定减少了经理人的实际收入,不利于股票期权实施,还加大了上市公司的成本。为此,为鼓励实行股票期权计划,一是建议有关税收管理办法明确股票期权授予时不纳税;二是行权时因多年的累计收入一次实现纳税额较高,建议可分12个月分别并入当月工薪计算所得税,不再实行计税工资制。转售时从长远看应按转让财产所得对转让差价收入征税,但考虑到国家现行的股票转让暂不征税的政策,目前可对股票转让所得免税;三是建议研究公司以低于市价的约定价格向受权者提供股票带来的资产损失应被视为公司薪酬成本税前列支的问题。参考国外经验,应允许税前列支。但如果行权收入按12个月分摊纳税,也可暂不考虑允许抵扣公司所得税。

3补偿费用的确认与计量问题。补偿费用的确认是在授权日或是行权日是目前争议的焦点。行权日观点认为:只有在行权日才能根据行权日股票市价与行权价的差额确定企业的补偿成本。在期权授予日给经营者的承诺只是一项或有负债,受诸多因素影响,日后经营者是否行权具有不确定性,据稳健性原则,不宜预先确认股票期权及补偿费用;授予日观点认为:从授予日开始,经营者具有未来行权的权利,考虑到公司实施股票期权的目的,这种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是确定的。另一方面,股票期权的权利是经营者在服务期间向公司提供服务分期赚得的,因此,补偿费用也应分期摊销才符合配比原则。基于上述理由,建议帐务处理采用第二种观点较为合理。关于补偿费用的计量主要观点有:第一种认为补偿费用应以股票期权授予日股票的市价与授予价格的差额来确定,因该差额是企业真正付出的成本,是客观和可验证的数据。这种方法是内在价值所持观点;第二种是公允价值观。公允价值法认为,补偿费用是在期权授予日以报酬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其公允价值往往采用“布莱克·斯考莱斯期权定价模型(简称B—S模型)”来计算。由于公允价值一经确定就不在改变、所以在公允价值法下具有不存在期末调整问题的优点。遗憾的是,我国目前使用公允价值的经济环境还未完全具备,无法采用B—S模型计算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此,综合我国实际情况,有人提出采用“市场公允价值法”的构想。市场公允价值法以公允价值法为基础,股票期权价值通过行权日股票市价减去行权价格来确定,其中公允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两部分:内在价值在数值上等于期权授予日股票市价与行权价的差额:时间价值数值上等于行权日股票市价与授权日股票市价的差额。目前我国大多企业采用内在价值法计量补偿费用,但就全球看,公允价值法是一种发展趋势,它不仅适用范围广阔,而且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并使会计处理程序更为简单。所以,在公允价值计量条件尚未完全具备的情况下,是否考虑采用市场公允价值法。

期权合同会计问题分析 篇3

期权合同是一种以特定的商品价格、证券价格、利率、汇率以及价格指数等为标的物的衍生金融工具, 根据买方权利的不同, 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两类。在标的物及到期日都相同的条件下, 这两种期权的公允价值变动方向相反。即:对买方而言, 看涨期权的公允价值随标的物价格变动而同方向变动, 看跌期权的公允价值随标的物价格变动反方向变动。同时, 随着标的物价格的变动, 同一期权 (看涨期权或看跌期权) 的买方与卖方的权益变动方向正好相反。假定其他影响因素不变, 当标的物价格上涨时, 看涨期权的公允价值上涨, 买方因而获得期权公允价值上涨收益, 卖方却遭受同等金额的损失。

由此可知, 在监管、分析和使用期权合同会计信息时, 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的会计处理差异以及期权买卖双方的会计处理差异应成为关注的两大基本点。

二、投机套利和套期保值期权合同的会计模式比较

期权业务可分投机套利和套期保值两种类型, 前者是投机于标的物的价格走势, 没有实物交易的基础, 完全是买卖合同, 后者是对标的物 (被套期项目) 进行套期保值, 预期期权的盈亏能有效抵消被套期项目在套期期间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风险。相应地, 期权会计被划分为投机套利会计和套期保值会计两种模式。两种期权会计模式的突出区别在于对期权的浮动盈亏和平仓盈亏的归属和会计处理不同: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九条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有关会计科目使用的规定, 用于投机套利的期权合同应划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设置“衍生工具”科目并可按期权类别设置明细科目核算期权合同的公允价值及其变动形成的期权资产或期权负债, 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下核算期权合同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第四条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有关会计科目使用的规定, 满足套期条件的期权合同可运用套期会计方法进行核算, 设置“套期工具”及“被套期项目”科目并可按类别设置明细科目核算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及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产或负债, 单独开设“套期损益”或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下设置“套期损益”明细科目核算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及套期关系结束时的损益——“在相同会计期间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的抵销结果计入当期损益”。

三、投机套利模式下期权买卖双方的会计处理

期权的买方拥有到期行权、提前转让期权权利、到期放弃行权三种选择权, 下面以股票看涨期权为例, 就上述三种情况对买卖双方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

例1:甲证券公司于2007年7月1日从证券市场购入100 000股A上市公司的股票, 并向乙公司发行了以A上市公司股票为标的证券的看涨期权100 000份, 每份期权可以在到期日购买一股A公司股票, 期权到期日为2008年12月31日。A公司股票和以之为标的证券的股票期权的相关信息见表1。其中, 甲证券公司发行的这些看涨期权由于未在公开市场交易, 其价值采用估值模型确定:

此例中, 甲证券公司为看涨期权的卖方, 乙公司为看涨期权的买方。甲证券公司出售看涨期权的行为看似是对所持有的A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进行套期保值, 实为投机套利行为, 因为一旦A公司股票价格走势是大幅下跌, 则甲证券公司从出售看涨期权中获得的最大收益 (期权费500 000元) 可能不足以补偿A公司股票价格下跌的损失。乙公司的期权投资行为纯属投机套利。两者的会计处理如表2所示:

由上可知, 在2008年12月31日, 由于A公司股票价格高于看涨期权执行价格, 乙公司不管是选择行权或提前出售期权权利, 都可以从中获得300 000元的投资收益, 而甲证券公司因购入股票获得的收益刚好等于因发行看涨期权而遭受的亏损, 投资收益为零。

假设2008年12月31日, A公司股票价格下跌至看涨期权执行价格10元/股以下, 乙公司会放弃行权, 则乙公司与甲证券公司从看涨期权的买卖交易中获得的损益如表3分录所示, 即乙公司净投资损失500 000元, 而甲证券公司获得净投资收益500 000元。

四、套期保值不同结算方式的期权会计处理

理论上, 期权到期的结算方式有进行实物交割及按标的物市价与期权执行价差额结算两种方式。下面以利用商品看跌期权对存货公允价值进行套期保值为例进行分析。

例2:A公司是一家原油供应商, 2008年11月30日拥有1 650 000桶原油, 成本为61.0美元/桶, 当日的市场价格为61.5美元/桶, 为规避原油存货价格下降的风险, 于2008年11月30日与B公司签订一份原油期权合同, 合同规定A公司在2009年6月30日前任何一天都有权以62.5美元/桶的价格向B公司出售原油1 650 000桶, 结算方式可采用实物交割也可按标的物市价与期权执行价差额结算。A公司为取得该权利向B公司支付费用330 000美元。2008年12月20日, 原油价格跌至40美元/桶, 该期权的公允价值为41 250 000美元, 当日A公司行权。

此例中, 套期工具为原油期权, 其公允价值的升或降都在当期确认;被套期项目为库存原油, 平常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 被指定为被套期项目后, 必须反映其公允价值变动, 以便使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相互抵销记入当期损益。A公司的会计处理过程如下:

1.2008年11月30日:

(1) 记录将原油指定为被套期工具。借:被套期项目——库存原油100 650 000 (61×1 650 000) ;贷:库存原油100 650 000。

(2) 记录买入看跌期权。借:套期工具——原油期权330 000;贷:银行存款330000。

2.2008年12月20日:

(1) 记录被套期权项目库存原油的公允价值下跌。借:套期损益35 475 000[ (61.5-40) ×1 650 000];贷:被套期项目——库存原油35 475 000。

(2) 记录所买入原油期权的公允价值变动上涨。借:套期工具——原油期权40 920 000 (41 250 000-330 000) ;贷:套期损益40 920 000。

(3) 记录行使原油期权, 分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进行实物交割, A公司按62.5美元/桶的执行价格向B公司卖出1 650 000桶原油, 并确认交割损益:借:银行存款103 125 000 (62.5×1 650 000) , 套期损益3 300 000;贷:被套期项目——库存原油65 175 000 (100 650 000-35 475 000) , 套期工具——原油期权41 250 000 (330 000+40 920 000) 。

情况二:不进行实物交割, 而是按执行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额对1 650 000桶原油进行结算, 确认交割损益, 并解除将库存原油指定为被套期项目:借:银行存款37 125 000[ (62.5-40) ×1 650 000], 套期损益4 125 000;贷:套期工具——原油期权41 250 000 (330 000+40 920 000) 。借:库存原油65 175 000;贷:被套期项目——库存原油65 175 000 (100 650 000-35 475 000) 。

由上可知:在情况一中, A公司通过与B公司签订原油期权对其持有库存原油进行套期保值, 以成本为100 650 000美元的原油加上330 000美元的现金流出, 获得了103 125 000美元的现金流入, 现金净流入为102 795 000美元, 套期净收益为2 145 000美元。在情况二中, A公司以330 000美元的现金流出换取了37 125 000美元的现金流入, 现金净流入为36 795 000美元, 套期净收益为1 320 000美元, 还持有1 650 000桶账面价值为39.5美元/桶的库存原油 (套期结束后, 库存原油仍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孰低原则报告) 。

五、小结

我们在审计、监管、分析使用期权会计信息时, 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一是套期保值与投机套利的差异;二是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的差异;三是买入期权与卖出期权的差异;四是买方行权、买方转让期权权利、买方放弃行权三者之间的差异;五是进行实物交割与按差价结算的差异等。

参考文献

股票期权问题分析 篇4

摘 要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采用,也使得大家越来越关注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了新准则下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这对股票期权会计处理规范的完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股票期权 会计处理 公允价值

一、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给予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在一定期限内以一种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普通股的权利。股票期权是一种不同于职工股的崭新激励机制,它能有效地把企业高级人才与其自身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问题

1.现行准则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中规定,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或其他方类似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費用相应地增加资本公积。在新准则出台以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对于股票期权的处理采用公允价值法是比较合理有效的方法。不过在实际运用中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规定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是公允价值的运用存在一些问题。

2.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1)授予日的确定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准则—股份支付》中规定,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或其他方类似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地增加资本公积。不管是公允价值法还是内在价值法都一样没有对授予日进行明确的规定。对授予日的规定只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这给了企业很大的自主空间。企业为了减少当期利润,逃避税收,可以通过对授予日的灵活选择发行股票期权以增加当期的费用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这样也就与通过股票期权来激励员工的初衷相违背。

(2)出现股票期权倒签行为,损害股东利益

倒签行为的发生在留住企业核心人才的同时却损害了股东的利益。所谓股票期权的倒签行为是指公司通过倒填股票期权授予日的手段使公司的经理人可以自由选择公司股价下跌时的价格等。股价的低价位作为行权价而不是采用现阶段股价的合理估计数作为行权价,这样间接的在期权授予日已经给予经理人收益。股权激励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管理者能够长远的对企业的发展进行经营决策,从而使股东的利益得以实现。但是实行倒签后,管理者却可以从中获得短期的期权价差而忽视长期的业绩。

(3)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公允价值的确认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来讲,确定公允价值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要基于相关市场价格,存在活跃市场,有实际市场的报价、有最近交易日的市场价格;二是要考虑估值技术,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行业的基准价格、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还有期权定价模型。如果需要采用估值技术,应当选择市场参与者普遍认同,且被以往市场实际交易价格验证具有可靠性的估值技术。要尽可能使用市场参与者在定价时考虑所有市场参数,尽可能不使用与企业特定相关的参数。因此,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公允价值的计量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完善,存在一些如市场操纵,欺诈等行为,所以通过资本市场得到的公允价值可能并不一定公允,第二是对于股票期权的计量只是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法,但是具体如何计量却没有加以限定,这会使得各公司可能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即使采用比较流行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由于要对许多参数的考虑和该模型本身存在的一些假设,这也有可能使得对股票期权的会计计量并不合理。

三、对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一些建议

1.完善对授予日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准则—股份支付》中对于授予日并没有详加规定,没有具体的说明如何确定授予日或者需要何种程序进行确认。因此在以后的准则修订中,应该对授予日进行详细的说明,设立一些标准和确认的程序,这样才能够防止企业通过灵活的确定授予日来操纵利润,逃避纳税义务。比如在企业授予股票期权时,应当向相关部门报送材料,确定授予日,否则要对其进行处罚等。

2.在特殊情况下采用其他的计量方法

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在不断的变化,特别是在某些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一味的规定必须采用公允价值法对股票期权进行计量可能并不科学合理,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并不能够真正的反应股票期权的真正价值。而是应该考虑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产生金融危机时,提供一些更为合理的计量方法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当然在进行规定时应该考虑一些特殊情况,而不能够是任何环境变化条件下都能采用,那样完全违背了规定的初衷。

3.建立一些适合我国现状的股票期权定价模型

对于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计量模型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普遍都采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对股票期权进行估值。但是该模型需要的某些条件和假设在我国并不成立,这就会影响其股票期权定价的合理性。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准则应该考虑具体情况,建立一些更加适合我国市场现状的定价模型。这样才能够对股票期权的会计计量做到合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薇.新准则下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刍议.会计师.2008(5).

股票期权问题分析 篇5

一、实物期权的意义何在:实物期权的价值在于契合企业决策过程体现灵活性价值

实物期权是一种价值评估方法,目前主流的方法是净现值法。从净现值的计算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净现值法实际上是通过将一个投资项目等价于“最佳的确定性的”项目来计算项目价值的,这种等价是企业立足于现在的企业和市场情况,根据现有所有已知信息在对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企业实际的投资决策过程绝非如此,企业的决策者会运用他们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拥有的资源对企业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管理,进而提高企业的价值。这种管理一方面是迫于竞争压力和企业发展需要;更重要的是更加优秀的决策者会主动寻找、利用和发掘这些不确定因素背后隐藏的机会,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决策者的这种主动出击的行动表明,在某种意义上,投资决策过程既是不确定性管理过程,也是灵活性价值创造过程。这一过程体现的是企业的战略思考和竞争力不断保持,体现的是管理的灵活性和战略意义。

所以,实物期权理论的分析意义在于契合企业决策过程体现灵活性价值,对于一些面临激烈竞争的投资,其意义就十分重大。

二、相同信息、不同处理:数学游戏

我们必须明确无论何种方法,企业在决策时所获取的信息都是一样的。净现值法和实物期权法的技术区别就在于他们对信息的处理。既然如此,实物期权仅仅只是一种数学游戏吗?当然不是。我们来看下一例:

例1考虑一家企业有生产一种新产品的排他性机会(如专利),若投资,需投入I=80,产品预计现金流入在期末分别以p=0.5的概率为V+=180,V-=60,无风险利率rf=0.08,考虑风险的等风险市场利率r=0.2。

(1)若立即投资,生产的预期现金流入价值V=(0.5×180+0.5×60)/1.2=100

NPV=V-I=20。

(2)企业没有立即投资,而是持有这一投资机会,可以将其看作一个以投资I为执行价格的看涨期权。期权价值即为该投资机会的价值。

采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得到

其中

解得P=0.4,则NPV*=37

我们发现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二种情况下,用传统的净现值法进行投资决策评估时,由于企业没有立即投资,项目净现值为0,意味着投资对企业是没有意义的。而事实上企业拥有排他性机会,这一投资机会实际上是有价值的。而实物期权将这一投资机会看作期权,分析了投资机会的价值。

正是由于我们认识问题的理念不同,我们对不同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自然结论也会不同。

三、无法回避的问题:实物期权定价

实物期权定价是基于金融期权的定价。实物期权和金融期权的参数存在着相似的特征。具体的参数比较如

但要注意相对于实物资产而言,金融资产有很好的可分割性、流动性等特性,使得金融资产在金融市场中很容易形成大规模、连续性的标准化交易,因而金融市场往往是有效的。但实物期权是以实物资产为标的物,实物资产较差的流动性决定了实物资产市场中许多交易是非市场化的,投资特有的非系统风险也常常需要考虑。所以,在使用实物期权时不能完全套用金融期权的定价公式。

那么如何对实物期权定价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投资分析的目的实际是尽可能地保证决策者在决策时进行最佳选择,而不是金融期权那样是为了以合理价格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从企业的决策过程看我们得到的数据往往是重要的决策参考,当这些数据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上其价值重大,如数据显著大于零:当数据值在决策临界点时,就需要考虑其他更多的因素。因而,实物期权本身并不一定需要非常“精确”的期权价格,从而并不追求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在数学上的完美性。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模型的适用情景、限制条件,而这是由项目自身决定的。但是,由于实物期权定价的复杂性,我们也不能完全由此缚住手脚。

四、如何认识趋利避害与风险是有价值的

应用实物期权模型还涉及到一个认识问题就是如何理解趋利避害与风险是有价值的的矛盾。实物期权理论实际肯定了风险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财务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趋利避害是在风险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尽量获取高收益,趋利避害并不回避风险,实际上体现了市场并不为可以避免的风险提供报酬。所以二者并不矛盾。

本文分析了实物期权理论应用中的一些认识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实物期权方法尽管还有许多的难题,但在项目投资分析中仍然有巨大优势,我们应当重视对实物期权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分析。

摘要:本文就实物期权理论应用中的一些认识问题作了探讨,指出实物期权的价值在于契合企业决策过程体现灵活性价值,应用实物期权需要关注模型的适用情景、限制条件,但也不能完全由此缚住手脚。分析了净现值法与实物期权方法对信息的处理,阐明了趋利避害与风险价值的关系。

关键词:实物期权,投资分析,问题

参考文献

[1]Smit等,狄瑞鹏译.《战略投资学-实物期权和博弈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Richard A.Brealey,Stewart C.Myers,方曙红等译.《公司财务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篇6

一、新会计准则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概述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作出明确规范。准则规定, 股份支付的目的是企业想获得员工的服务, 以支付股份的方式进行激励, 赋予员工一种权利, 员工可以按照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的股票, 在对员工有利的前提下, 员工选择行权。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确认和计量。会计处理的基础是企业与员工达成股份支付协议, 并且需要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通过。

授予日的会计处理。授予日是股份支付协议批准生效之日, 从授予日开始, 员工就有了一种权利, 可以在将来以特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 同时也产生了一项任务, 在协议要求的期间为企业提供服务。准则规定, 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应在授予日进行会计处理, 除此之外, 无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还是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都不在授予日进行会计处理。

二、股票期权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弱有效资本市场中的股价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

因为授予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是作为员工服务成本进入报表, 是企业的一项费用, 将直接影响企业会计报表中所反映的会计利润, 进一步会影响相关的财务指标。现阶段, 我国证券市场不规范且不完善, 甚至还存在股票价格受人为因素操纵现象, 这导致股价不能反映企业真实价值, 进一步来说, 也不能真实反映员工所提供服务产生的价值, 不能很好地发挥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

(二) 企业可能会利用股份支付进行盈余管理。

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在可行权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权益进行调整。企业可以低估或高估授予日股票期权的价值, 调整授予日或者等待期内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 从而操纵企业的利润, 最终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具体的操作如下:在授予日, 企业低估股票期权, 在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中, 企业在授予日和行权日的等待期内即使股价有了上涨, 也不需要进行相关调整, 通过这种方式, 企业可以提高利润。反之, 企业可以通过相反的手段来降低利润, 从而达到平滑各年利润的、甚至达到可行权条件的目的。

(三) 新准则对会计估计较为复杂。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的调整涉及到两个会计估计问题:1、股票期权计划规定员工必须满足一定的业绩才能行使权力, 企业需估计未来的业绩达成情况, 从而估计可能行权的股票期权数量;2、企业需估计员工在股票期权等待期内辞职的人数及股票期权数量, 并进行及时调整。无疑对这两点的估计, 特别是对未来业绩的估计具有难度, 同时它对股票期权相关费用的确定具有重要影响。

(四) 股票期权费用化会冲击企业利润和每股收益。

准则中规定, 对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计入相关成本费用, 并反映在利润表中。很多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在将这部分进行股票期权费用处理后, 导致企业利润大幅下降, 更为甚者会转盈为亏。

(五) 股票期权费用对应所得税扣除及账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

对实施股权计划的公司所得税扣除有如下规定:

1、对股权激励计划实行后立即可以行权的, 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实际行权时该股票的公允价格与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和数量, 计算确定作为当年上市公司工资薪金支出, 依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2、对股权激励计划实行后, 需待一定服务年限或者达到规定业绩条件 (以下简称等待期) 方可行权的。上市公司等待期内会计上计算确认的相关成本费用, 不得在对应年度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在股权激励计划可行权后, 上市公司方可根据该股票实际行权时的公允价格与当年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及数量, 计算确定作为当年上市公司工资薪金支出, 依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二、对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意见及建议

随着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发展, 我国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法规, 从而促进其健康良好地发展。但是, 要规范其发展不仅要规范会计处理还要规范股票期权的外部实施环境。提出下列几点参考建议:

第一, 规范上市公司特别是证券市场的运行, 建立有效的资本市场。有效资本市场是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 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接近弱式有效市场。然而, 我国准则规定股票期权的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是以股票市场价格为基础的, 只有股价是真实反映企业业绩时, 才能保证股票期权价值是真实可靠的。而在弱式的资本市场中, 股价经常发生大幅度变化, 导致无法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由此可见, 建立有效的资本市场是十分必要的。因此, 加强企业对相关信息的披露, 增强信息的透明程度, 对于披露虚假信息的行为加大制裁, 提高造假成本等相关措施, 从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

第二, 准则要求股票期权的计量应该采用公允价值法, 但是具体每个企业的时间情况不一样, 而由于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本身的特殊性基本上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 因此需要采用估值技术对其公允价值需要进行估价。所以, 我国应颁布相关的法律政策明确规定企业选择估价模型的标准以及进行估值的范围, 从而使得企业有依可循。这样就可以避免了企业随意选择估值模型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 同时使得股票期权会计信息具有横向可比性。

第三, 应当加强股票期权的信息披露要求。现阶段, 我国的股票期权属于发展初期, 更应该严格要求股票期权的信息披露制度。对股票期权的授权范围、持股人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使用公允价值法时公允价值的取得及计价模型等内容都应该进行全面的信息披露, 以便及时地向投资者提供完整的、对其决策有用的相关信息, 减少其投资风险。

最后, 加强对股权激励计划的新型薪资模式下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费用扣除方法及模式的立法研究, 建立起新的征收模式。既能使激励计划受益人得到实惠, 也能保证国家、企业利益最大限度地得到保证。

摘要:股票期权作为报酬激励机制的重要措施之一, 其会计处理方法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重点阐述新会计准则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 发现实际操作中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存在的不足, 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建议。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篇7

本文针对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第一部分对股票期权做了综合概述和总结。围绕着股票期权定义和意义做了分析和研究,为本文第二部分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辅助依据也找到了弊病根源。本文的第三部分则是针对第二部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一、股票期权的综合概述

(一)股票期权的定义

股票期权是指企业为管理者经理人提供的具有期限性的购买股票的权利,经理人与企业之间达成协议形成约定的股票价格。股票期权作为一种目前国内市场比较普遍的企业激励机制,有效的将企业管理者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实现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形成共同一致的发展目标。股票期权制度同样是企业支付员工薪酬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理人的责任程度保证了企业管理者工作态度积极向上延时,另一程度保证企业延长其为企业服务的年限,推动企业的发展。股票期权作为企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薪酬支付工具之一,为企业人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股票期权的重要意义

股票期权有效的解决传统酬劳分配不均衡问题,股票期权既扮演了酬劳分配工具的角色,又充当了企业的激励机制,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激励成本。同时股票期权将个人的利益与企业利益有机结合,为企业发展人才市打下基础,有助于企业在较短时间高效率的储备优秀人才资源,优化内部人力资源结构,股票期权的作用效果相对于建设企业文化而言耗时短作用快。其次股票期权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国有企业到龄既退的现象,最大限度的保持住了管理人员始终如一的工作态度,避免了消极怠工工作状态的出现。股票期权作用于企业内部的团队建设和工作过程中的员工合作中,从根本上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锻炼提升团队的工作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在行业发展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最后实现长远可持续性发展的发展战略目标。

二、股票期权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会计准则不够成熟存在纰漏

当下国内证券市场发展过快相应的约束条件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因此证券市场还未形成一套规范完善的管理机制。上市公司背后操纵股票价格起伏的现象时有发生,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制止。首先授予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是会计报表中对员工服务成本数据统计的重要指标,该项企业费用支出与报表中的会计利润相挂钩,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到相关财务指标。股价作为企业运行发展的晴雨表不能乐观真实的测评企业价值,包括企业生产价值和员工提供的服务价值,没有相应的测评机制对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和限制。因此新会计准则趋于实用与规范成为重中之重。

然而现阶段我国的新准则发展不够成熟,准则中的概念模糊不清没有为改善会计估计问题指明方向,且会计估计复杂繁琐。首先股票期权计划将员工业绩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也是行使权利的前提,因此企业需要估计可能行权的股票期权数量。其次企业需要对员工在股票期权等待期内辞职的突发情况进行及时统计并做出相应调整,对辞职员工的股票期权数量也要有一定的预估。这两会计估计问题与公司的资产负债报表息息相关。然而由于新会计准则没有形成一定的科学机制使得会计估计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

其次股票期权费用与企业的净利润和每股收益之间形成制约的关系,此消彼长。然而新会计准则在制定利润报表过程中将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也纳入成本费用中。尤其对于以科学研发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研性企业而言高科技企业在股票期权费用处理问题上自负盈亏企业利润打大折扣甚至会转盈为亏。第四新会计准则没有在股票期权授予日与行权日之间的空档期进行摊销。《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一股份支付》中规定要求我国股票期权费用大部分规划为企业授予日成本费用的项目中,且授予日到行权日之间的空白区也没有对股票期权进行大面积摊销只是进行小面积调整。因此如何完善发展新会计准则成为当下解决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我国股票期权会计计量模型落后

股票期权会计的计量模型以相关会计处理原则为基础,以货币计量作为计量模型的重要手段,将股票期权以货币为媒介作为量化的结果,也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新会计准则明确要求:“股票期权不能采用内在价值法进行计量,而必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活跃且不确定的市场变量是股票期权量化问题中不可预估的,预估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选择计量模型的首要标准。然而由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一股份支付》第14条中规定了企业需要披露其确定公允价值的权益工具。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则要求企业在估值过程中要包含对由于市场变动和公司经营等因素造成的股价波动率、风险利率跳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使用特定参数的情况发生。企业自主选择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型。简而言之《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一股份支付》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文件没有具体要求企业使用具体的估值方法和计量模型,而不同的估值和计量模型将对企业的盈亏产生一定的影响和矛盾。在股票期权费用化会化的大背景下,计量模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能真实反应企业的股票期权价格,同时不同企业选择的不同计量模型进行估值直接作用其企业的盈亏,企业同时也利用估值模型操作实际利润。因此如何完善计量模型中的不足满足计量模型应用于实际操作且保证估值参数的真实可靠通过对未来预估可行性的股票期权数量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完善股票期权处理模型是解决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的基础工具同时也是迎来行业新局面打开全新工作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三)股票期权会计信息披露薄弱

企业会计通过对信息的及时披露反映给投资者,投资者可以根据公开的披露信息就能及时发现企业生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市场动向及时对市场行为做出预警和调动。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证券市场的坚实基础,不仅为投资者的利益保驾护航,同时有效的降低公司信息非对称程度,并在提高证券市场效率的问题上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股票期权与各项财务指标的关联性较大,对公司的财务的影响较大,因此股票期权的信息披露至关重要。股票期权信息披露是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反应在会计报表及附注报表中,为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准确的公司运营情况和生产服务信息。虽然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要及时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目前我国的股票期权会计信息披露避重就轻,更多的是千篇一律没有针对尖锐问题进行详尽说明,披露的问题相对简单单一。

(四)股票期权会计税收问题一直存在漏洞

我国经济市场发展过于迅速,企业税收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同时没有形成有效的税收机构,企业财务问题遮遮掩掩,政府税务监管力度薄弱。其次税收政策的不健全对于企业财务状况不清楚的问题没有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如何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辅助解决一直盘踞在股票期权会计问题中存在的税收问题,成为当下思考的又一重要问题。因此细化企业财务报表内容,审核企业财务情况和账目数据,从根本上重视企业重视企业的税收问题,才能彻底的解决税收问题存在的弊病。

三、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改善

(一)形成科学完善的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作为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基石,对新会计准则的推行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形成完善统一规范的新会计准则与公允价值当向的突破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上市公司内部要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强监督力度、完善处罚措施,为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保障创造发展环境。其次企业要有积极,公平,向上的市场竞争意识,共同够建补充市场法规中不足和忽略点,提高对市场的监管力度,明确监管态度。企业内部应该形成对会计报告的监督审核责任组,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国证监会工作重点应该纳入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审核管理和监督上。对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情况及时督促管理,对企业内部财务状况中发现的违规问题做出相应的惩戒,形成一定的惩罚机制。企业财政部督促企业会计报告质量更加严谨并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工作进行评估考核。企业内部新会计准则的形成与完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是企业与政府共同合作的过程,新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完善成为打开我国股票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新局面的突破口。

(二)改革发展现有的股票期权会计计量模型

我国新会计准则经过不断的深化改革在原有的内在价值法的基础上向上发展延伸,规定企业明确对其所应用的股票期权的计量方式,打破了以往应用内在价值法的局限性。然而规定要求采用的公允价值法,虽然在国际中广泛应用,并在美国的经济市场推行过程中取得非凡成绩,但该方法没有结合本国经济状况和政策进行分析和把握。公允价值法与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切合,然而该体制应用于社会主义环境下的市场经济体制产生了一定的摩擦,没有对该方式的应用做出适当的调整。公允价值不仅会导致企业净利润的亏损也对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产生一定的冲击。针对我国会计准则对企业股票期权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所遇到的问题,围绕着科学有机的估值模型出发,并完善明确报表附注中的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首先新会计准则要明确规定企业选用的估值模型。其次完善详细报表附注中关于“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的具体内容。从“估值模型、无风险利率数据来源、预期股票价格、预期股利率确定依据、公允价值计量内部控制制度及遵循情况”等问题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切入。制定出详细具体的可行性方案,将股票期权公允价值开诚布公,使得数据准确透明,进而压缩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

(三)加强监督股票会计对信息的披露

现阶段国内会计的披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针对股份支出部分信息和股票权计划实施方面的信息。首先股份支付的信息具体包括相关权益工具的填充和细化。比如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对行权和失效的权益工具总额进行统计分析,行权日加权平均价格和股票期权合同剩余期限等。其次在股票期权计划的推行、授予、行权等过程中对企业阶段性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产生的影响要及时披露。我国的股票会计信息披露完善是一个长期改革投入的过程,不仅要求货币形式的信息和规定要求的披露项目进行披露,还需要对细节性问题进行披露和完善,对于不能用货币量化的信息因素可以作为附表内容辅助使用者进行分析解读。其次要将股票期权计划产生的影响反应在财务报表中,同时要对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确定方法进行解释说明,双管齐下从根本上解决信息披露的局限局面,提高财务报表质量。

(四)完善处理税收问题的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发展并不成熟,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完善税收方面的问题势在必行。国内经济市场不确定因素大,在这种宏观背景下我国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首先政府方面形成有机的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对企业的不法行为进行管理和惩治。其次完善我国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要有明确的解决方案。改善当下我国法律中概念模糊不清的问题,严堵企业抓住法律的漏洞的行为。完善处理税收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为解决股票期权会计问题提供辅助作用。

四、结语

股票期权作为企业有效的管理机制,相当于“看涨期权”,将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企业的长远可续性发展,将企业管理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紧密结合。同时股票期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人才市场的形成,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效的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量。然而由于我国股票期权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在政府法律政策不完善的背景下,新会计准则和会计计量模型的落后,限制了股票期权的发展空间,加之企业自身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监督机制,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陷入僵局,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留于形式,作用时间短,管理力度不够,取得的成效在短时间内随水,以往的诸多问题再次出现反弹。因此解决股票期权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需要政府与企业共同合作,对症下药根除股票期权会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病。

参考文献

[1]王雪.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之会计处理[J].财会月刊,2016(10):43-45

[2]马俊超,王烨.节税动因与股权期权激励行权择时——基于唐人神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5(5):35-40

[3]梁金莹.上市公司股票期权会计研究[J].现代商业,2015(36):154-155

[4]赖萌超,丁华飞.试论股权激励会计的处理方法[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9):135-136.

关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篇8

一、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一般方法

(一) 美国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

美国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内在价值法和公允价值法两种方法。

第一, 内在价值法。1972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No25规定, 经理人股票期权采用内在价值法进行计量并确认报酬成本。内在价值法指授予日市场价高于行权价部分, 差额越大, 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越高;反之, 差额越小, 其内在价值就越低。内在价值法的特点是:内在价值取决于授予日市场价格与执行价格之差;按内在价值确定的报酬成本在员工服务期内分摊计入费用。

第二, 公允价值法。1995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FASBNo123推出了一套“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公允价值法先计算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 然后通过其与股票市价的差额来确认补偿成本, 并将补偿成本在股票期权的服务期内进行摊销。

(二) 国际会计准则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

1998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IAS37) 。该准则认为股票期权只是企业与期权持有人之间达成的一种合约, 行权以前并没有发生现金与股票的实际支付, 因此股票期权无需纳入企业的会计核算, 不应确认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也无需在财务报告中披露, 只需在企业的备查簿中记录即可, 待期权持有人实际行权后再作会计处理。

2004年IASB颁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以股票为基础的支付》, 规定于2002年11月7日后尚未发放或已发放但于2005年1月1日员工尚未行使的所有股票期权, 应使用公允价值法计量, 并确认为员工薪酬的一部分。由于IASB主要参考了FAS123的会计处理方法, 故其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和细节都与FAS123准则相似。

二、我国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

2006年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对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也以独立的会计准则加以规范, 确定了以公允价值为基础, 股份支付交易费用化的确认计量原则。

该准则规定: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 相应增加资本公积。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 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 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在资产负债表日, 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 应当进行调整, 并在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其他方服务的, 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一是其他方服务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 应当按照其他方服务在取得日的公允价值, 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 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二是其他方服务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但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 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服务取得日的公允价值, 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 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在行权日, 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 计算确定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 将其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

我国应该顺应国际趋势, 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 选择公允价值法作为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方法是合理的。

第一, 公允价值法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更可靠的会计信息。内在价值法等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在一次性确认股票期权的价值之后, 便不再考虑它们的即时市场价格, 这些方法所反映的资产、负债变动情况只是不同时点上企业股票价格历史数据的叠加, 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股东及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依据财务报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进行评价, 并很难对自己所需承担的投资风险做出合理估计。采用公允价值法, 一方面可以随时把由于企业股票期权价格变动引起资产、负债的增减变动记录在资产负债表和相关会计报告中, 及时、集中地进行反映, 使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即时价值一致;另一方面, 公允价值法可以合理估算企业平价授予的股票期权价值。及时地将股票期权在授予之初就纳入表内进行核算, 避免过多设置表外科目。

第二, 公允价值法能够增强不同时期会计信息可比性。目前, 金融市场发展趋于多元化, 与股票期权类似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对于不同时间取得的相同的股票期权, 可能由于取得成本不同而无法比较。而公允价值法是以科学的数学估价模型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方法, 能够表现大多数衍生金融工具的共性, 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并且, 公允价值法估算得出的股票期权价值反映了由市场决定的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考虑了股票期权的时间价值因素, 使得不同时点授予或者由不同企业掌握的股票期权有了一致的公允价值, 不同企业、不同时期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得到强化。公允价值法必将因其本身的巨大优势而在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中大量运用。

第三, 公允价值法有助于保全企业资本和合理估计补偿报酬成本。从股票期权定义来看, 它是一项到期是否按照合同中约定的行权价购买本企业股票的权利。事实上, 股票期权也是一项有价值的金融资产。其价值会对企业的资产结构、资本数量产生重要影响。股票期权的价值能否被合理、准确地计量对于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企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内在价值法下, 企业仅以授予日当天的股票市价和行权价之间的差额确定股票期权的价值, 忽略了时间因素对股票期权价值的影响。如果企业回购的股票市场价格高于行权价, 那么企业实际所承担的成本增大, 企业资本也会遭受损失。公允价值法除考虑授予日当天的股票市价外, 还考虑了时间、未来价格波动率等可能影响股票未来价格的因素, 合理、准确地估计了股票期权的未来价值, 在最大程度上对企业应承担的成本进行准确估算, 降低企业资本受损的可能性, 实现了企业对自身资本的保全。

从国际形势、国内实际国情方面看, 21世纪初频频发生的美国公司财务丑闻、欺诈, 给投资者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 可以说, 这与FASB徘徊在APB25和SFAS123之间有着直接联系。我国应以此为鉴, 保持准则制定机构的中立性, 不能以准则的低质量来迎合某些利益集团的偏好。同时,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应考虑这一因素并积极进行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采用公允价值法, 不仅使国内上市公司与赴海外上市公司的会计标准统一起来, 更重要的是使我国未来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具有统一的标准。随着金融工具的创新, 我国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衍生金融工具, 公允价值法必将在我国未来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中大量运用。因此, 在股票期权账务处理中运用该办法将为未来我国发展统一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打下基础。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处理方法采用了费用观和公允价值法, 同时对股票期权的信息披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新会计准则下的股票期权会计处理规定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利用授予日操纵利润, 多计费用可达到避税的目的。二是引发股票期权的倒签行为, 虽挽留人才却损害了股东利益。三是费用的确认会对高科技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从而影响其发展。四是对于公允价值如何确认还有待商榷。这些问题反映出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些有纰漏的地方也正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张凯.谈新会计准则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 (10) .

[2]、王微.新准则下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刍议[J].新会计论坛, 2008 (5) .

[3]、刘燕.股票期权的法律与会计约束——伊利事件的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 2008 (11) .

[4]、李笑一.美国股票期权会计准则的演变过程[J].跨世纪, 2008 (8) .

股票期权的—C—P分析范式 篇9

激励机制运行的运动学状态和动力学状态的变化以及变化规律,需要探究作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运行当中的重要当事人—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心理动机和行为表现,需要探究股票期权将委托人和代理人联结为企业整体的规律,需要探究作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运行环境的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法律法规、公司治理对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运行状态的影响和作用。

二、研究股票期权E—C—P分析范式的思想基础

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分析和研究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是怎样运行的?又要分析和研究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为什么是这样运行的.本文借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物理学理论的表达方式,将第一个问题称为股票期权的运动学问题,将第二个问题称为股票期权的动力学问题。两个问题的研究方法、研究依据和研究目的有所不同:运动学的研究方法是“唯象方法”,即通过对试验、实践事实的观察、测量和运算来进行研究,研究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物体或事物是怎样运动的,但运动学理论并不能解释物体或事物为什么会这样运动。简而言之,“运动学只能解决运动规律是什么?不能从运动的原因上找出为什么”。而动力学可以进一步解释物体或事物为什么会这样运动。

1.股票期权的E—C—P分析范式的构建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运行过程设计如下:

第一阶段,企业提供对经理人的股票期权激励。

第二阶段,股票期权激励经理人努力工作。

第三阶段,激励人的努力提升公司的业绩。

第四阶段,公司业绩的提升使得资本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上涨。

第五阶段,股价的上涨使得经理人报酬提高。

第六阶段,经理人报酬的提高使得经理人更加努力的工作。

如此循环往复,股票期权激励的运行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企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代理人效用和委托人的企业价值几乎同时趋向最大化。

图1股票期权的E—C—P分析范式

我们对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运行环境、运行环节进行了“模块分析”。分解剖析了运行环境对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影响和决定作用,以及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运行环节间的逻辑关系和逻辑关系得以成立的环境条件。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运行效率和效果,一方面取决于运行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运行环节存在着机制内部的必然的逻辑关系,逻辑关系的链接基础是构筑的“四条理想假设组合”。在组合假设基础上构建了直线性的、单元的激励链:股票期权—经营者—企业业绩,即:E—C—P模式,如图1所示。

经营者努力程度、企业业绩及股价、股票期权激励报酬三者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激励机制的激励效率和激励效果就越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通过这些传递环节来实现制度设计的目的,如果市场机制比较完善,各个环节之间的传递会比较顺畅,股票期权制的效果就比较好;如果市场机制不够成熟,各个环节在传递过程中就会受到许多市场“噪音”的干扰,股票期权制的初衷就难以实现。因此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建立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和市场环境。我国目前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实施经理股票期权相配套的各种市场环境、法律法规制度。

2.股票期权E—C—P分析范式的数学表述

经营者到期获得股票期权激励的报酬主要取决于股票期权到期日的价值。即:V= Q*max(P/-P/0,0)。

图2股票期权E—C—P分析范式的数学表述

其中Q为股票期权数量,P/为股票期权行权日的股票市场价格,P/0为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P/0的确定取决于企业治理状态X1、股票市场状态X2、国家法律环境X3、股票期权的具体类型X4,以及股票期权的具体激励目的X5。Q的确定取决于国家法律环境X3、股票期权的具体类型X4以及经营者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X6,即,P/0= P/0(X1,X2,X3,X4,X5,X6),Q=Q(X3,X4,X6),其中诸因素对确定P/0和Q所起的影响和作用不同。许多经济学家已经对此做出了理论和实证分析。股票期权E—C—P分析范式是股票期权契约订立之后的分析模式,也就是Q和P/0已经在契约中确定,即在V=Q*max(P/-P/0,0 ) 中,Q和P/0作为和P/,V无关的常数出现。也就是说,在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运行中Q和P/0保持不变。(但个别企业曾经调整P/0,这时我们可以把调整后的股票期权计划作为一个新的激励计划,然后仍然认为P/0不变)。那么,显而易见,在这样的前提下,股票期权到期日价值V仅仅是股票期权到期时公司股票在股票市场公允价格P/的单值函数,即可表示为:V=V(P/)。在股票期权E—C—P分析范式构建的组合假设条件下,在股票期权到期时,公司股票在股票市场的公允价格P/仅仅取决于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运行期间企业的经营业绩P,即P/= P/(P)。企业业绩P又仅仅是经营者C努力程度这个唯一的内生变量和基础变量的单值函数,即P=P(C)。则由股票期权E—C—P分析范式以及E—C—P分析范式的假设组合条件,我们不难得到一个单元的复合三层的复合函数式,如图2所示:

股票期权问题分析 篇10

1. 建立市场化的经营者选拔机制

建立企业经营者的市场选拔机制, 逐步废除经营者由行政机关任命的制度, 实行社会招聘, 将经营者的选聘市场化, 建立经营者信誉制度, 加大信誉不良的经营者择业和从业的难度, 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 公司监督机制的建立

针对上市公司监督机制薄弱的问题, 应加强财务监管, 通过及时报告、备案, 委派财务总监、监事、完善审计制度等,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同时要保证经营者股票期权计划规范进行, 对公司的高管的持股、行权等方面信息披露提出更高的要求。

3. 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

目前, 我国乃至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推行股票期权的公司往往采取单一的行权标准——股价。这种单一的标准存在着明显的弊端:

第一, 股价作为一个指标, 不仅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相关, 而且可能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这决定了我国新兴资本市场上的股价有时并不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管理当局的努力投入程度。

第二, 利率、汇率因素仍然可能影响股票的价格。以利率为例, 由于我国银行近年来不断调低利率, 再加上利息税的开征, 这使得居民储蓄的回报率日益降低, 经济人追逐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特点必然导致相当大的一部分资金流向资本市场;面对涌入资本市场的大量资金, 股票出现暂时的供小于求的局面;其结果导致股票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如果此时再以股价作为股票期权行权的惟一标准, 那么股票期权的存在将既无法对管理当局进行恰当的激励, 也容易产生激励的扭曲性。

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 以及我国企业经理人员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我们认为在我国推行股票期权的过程中, 不应该单独以股价作为股票期权行权的标准。在关注股价的基础上, 应该同时辅以对企业核心财务指标的考核。因为尽管经理人员可以在短期内利用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性蓄意操纵股价, 但是其要立即对若干财务指标进行完全的操纵, 困难不小。因为财务指标之间存在着相互钩稽和此增彼减的关系, 那么企业管理当局要想同时操纵财务指标并使之朝着有利于自己私人利益的方向发展, 几乎不可能!

4. 股票期权制度健康运转的机制设计

我们认为, 股票期权制度要想健康地运转, 必须能够有效解决并抑制可能诱致财务欺诈与股票期权魔术的诸多因素。因此, 必须在以下方面进行革新:

(1) 尽可能缩减可供企业管理当局选择的会计政策的范围

由于目前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往往允许多种会计政策和方法的存在, 所以管理当局经常从个人的私人利益出发, 选择一种最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 并按照此编制财务报告, 向资本市场提供会计信息。由此提供的会计信息往往缺乏基本的公允性, 无法促使社会资源的趋利性流动, 而且往往可能不恰当地影响企业的股价, 由此导致管理当局从高涨的股价中谋取暴利, 但投资者却因此受到损失, 使管理当局不恰当地从股东手中掠夺财富。

(2) 关注股票期权制度推行的经济后果

股票期权制度之所以成为财务欺诈和舞弊的温床, 一个主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股票期权价值并未计入企业的成本。而将股票期权价值费用化, 则可以正确地衡量管理当局的努力程度, 使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得以正确的发挥。

(3) 由股价和综合财务指标体系共同决定行权标准

上一篇:实验室方法下一篇:建设资源节约型农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