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高中数学之方法

2024-09-30

学好高中数学之方法(共10篇)

学好高中数学之方法 篇1

摘要: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困惑:花了很多时间做大量的题目、看相关的课外书,上课也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但是在考试时,往往考出的成绩和预期相比相差很多.这是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学习方法的不恰当引起的,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些学习问题,我做出了以下几点总结:

一、课前预习

大多数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甚至连这堂课老师要讲的大致内容都不知道,这样,在听课过程中相对于提前预习过的学生来讲,这些没有预习的学生花费的精神要多很多.有的同学会说:“我课前预习了,可是没有什么效果.”

课前预习不是随便看看书就行了,预习过程最好是看两遍.第一遍,要求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把没看懂的地方用笔画下来,还有把一些公式、定义、定理、性质单独写下来.第二遍,要求把第一次没看懂的地方在仔细分析一遍,没看懂的地方就应该是这节课的弱点,多看一遍有助于加深记忆,再把第一遍遇到的公式回忆一次,加深印象.然后,在上课时,针对自己没看懂的地方要重点听讲,下课后分析一下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没看懂的原因,慢慢积累,逐渐解决自己在基础知识中的遗留问题,这样有助于给自己的数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中以及课后内容

很多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写课堂笔记,一堂课45分钟,几乎都忙在写笔记上了,没有足够认真地听老师的讲课内容,以至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全都不知道,这使得在课后的学习过程中,不管哪些内容都看,往往该是重点的可能疏忽了,不该是重点的反而花了很多心思,这使得学习内容过于繁重,而且效率也很低!还有就是大多数学生,一下课就把笔记放在一边不看,如果不看,这个辛苦写下的笔记就没有作用了.

上课的时候要针对自己的预习过程听讲,尤其要掌握这堂课的重点,这将是课外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将来考试的重点,以减少学习负担.课堂笔记只是学习的辅助内容,所记的笔记内容,也要和预习内容相呼应,书上有的可以不写,重点内容可以画在书上,如果书上没有的,就要选择记笔记,选择一些公式、性质记笔记,例题可以只记下题目,解题过程可以只是简单写下分析过程,或是本题目的突破口,下课后要对自己没听懂的地方向老师询问,而且要整理课堂笔记.整理课堂笔记的过程,能分析出自己在本堂课听讲过程中的弱点,及时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不要将遗留问题继续遗留.课前、课中、课后的配合学习是学好一节课的关键,养成好的习惯会减少学习中的负担,相对而言学习会轻松一些、愉快一些.

三、课外知识的学习

有些学生会做大量的课外习题,但是不管做多少都觉得没有提高,有时候还觉得自己反而不如那些相对做题目不是很多的学生,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1)上课没有集中精力听讲,以至于学习重点不清楚.(2)课前不预习,导致有些内容模糊,基础知识不牢固,做题遇到公式、定理等还要临时翻书查看,而且有些定理、性质如果没记住,那么在做题时你就不会想到应用.(3)做题过程中非常喜欢看答案,边看答案边做题,这样会对自己产生一种错觉:似乎题目都懂了,但是,实际上没有融会贯通、为自己所用,下次就算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不会做,这种过强地依赖答案,会使自己将来做题时没有答案就不知道该怎么分析,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地方掌握得不够好,复习时没有侧重点.考试前的复习会很没有目的性,东看看西看看,学习起来很累!(4)没有及时解决遗留题目,遇到不会的题目就放在那里,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最后也没有解决,时间花了,却没有解决问题,等于做了无用功.

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以下建议:(1)课后首先解决上课及课前遗留问题,用个专门的笔记本把这些记录下来,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作业发下后要及时订正.(2)看课外书上的内容要结合上课的重点,不要什么都看,做题目时不能看答案,自己分析出来的记忆最深刻,如果做完题目觉得自己的方法麻烦或没有做出来时,再看答案,看答案的过程要对比自己的方法,分析出自己没有做出的原因,找到解题过程的突破口,然后再找两道同种类型的题目加以巩固.看课外书的过程可做适当的笔记,记下一些典型例题,每隔段时间可以拿出笔记重温一下个别题目.

四、考试相关建议

针对考试和测验试卷,要在考试后及时订正、分析,记下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分析解题原因,每隔段时间可以拿出笔记重温一下个别题目.

平时的测验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不要因为选择题过难而花掉大部分时间,也不要因为简单而过于草率,以两小时考试为例,选择填空要控制在40分钟到55分钟之间,这样才使得主观题(大题)有充分的时间,在做主观题时要保证每道题目的每一个小问都有时间分析,尤其是每个题目的第一小问,一般会比较容易.

注意做题目的准确性,会做的题目一定要保证得满分,一张考试试卷肯定会有不会做的题目,如果会做的没有得到分,再加上不会做的,考试的成绩就会不理想.

注意题目的解题步骤,考试时会有步骤分,即使没有全做对,某些合理的步骤会得分,写步骤时要注意步骤中哪些该简写,哪些不该简写,这要在平时老师讲解题目时多注意积累经验.

要注意试卷的整洁,给改卷老师良好的印象.

参考文献

[1]宋立虎.高中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7).

[2]杨志刚.学习高中数学需要注意的问题[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09).

[3]刘卫国.把学习的主体性还给学生[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2).

学好高中数学之方法 篇2

数学课堂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重要环节。“学然后知不足”,上课能专心听重点难点,把教师补充的内容写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循序渐进,熬炼意志,培养良好本性品质

有很多的同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容易急躁,努力了就一定要见到效果,而实际往往效果又是缓慢的,还有部分同学一遇到波折就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老师要让学生懂得高三数学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过去的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

逐步形成模式

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浅谈 篇3

一、首先要改变观念

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既使是这样,对有些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例如在初中问|a|=2时,a等于什么,在中考中错的人极少,然而进入高中后,老师问,如果|a|=2,且a<0,那么a等于什么,既使是重点学校的学生也会有一些同学毫不思索地回答:a=2。就是以说明了这个问题。

又如,我校前几年高一年级的一个同学在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以后,曾向老师提出“抗议”说:“你们平时的作业也不多,测验也很少,我不会学”,这也正说明了改变观念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

二、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学生学习期间,在课堂的时间占了一大部分。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

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打牌、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

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数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

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

老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点难点会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

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三、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做好及时的复习。

课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

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复习。

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3、做好单元小结。

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

(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

(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四、关于做练习题量的问题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我认为,“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而对于中档题,尢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你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老师布置的作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

另外,就是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学好数学的方法之记笔记 篇4

从教十多年来, 我一直从事数学教学, 一直重视落实对学生做笔记的要求, 因为, 我觉得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应该做好笔记, 常规的科学方法坚持做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方法。

一、注重引导, 使学生切身感觉到做笔记的好处

(一) 强化记忆, 做笔记可以复活知识

课堂记忆是短暂的, 做笔记可以弥补记忆的空缺, 所以首先使学生认识到记笔记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我每接一级学生, 做笔记是我的刚性要求, 一段时间以后, 不同层次的学生就会感到得到了做笔记的益处, 数学思路清晰了, 对知识点的记忆深刻了, 学习成绩见长了。一位平时对数学学习为难发愁的学生告诉我“, 我和咱班的部分同学一样, 起初对您必须做笔记的要求不理解, 可现在我要感谢您, 我通过课堂认真听讲和课后反复看笔记, 我对数学有感觉了, 我的成绩提高了。”

(二) 有效课堂, 做笔记使学生听课更专心

初中学生学习状况复杂, 习惯也多种多样。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 听课时心不在焉等, 像局外人;还有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听得懂, 但不会做题, 不能活用教师上课的内容、思维方法和解题步骤。针对学生听课容易走神的诸多现象, 我严格组织课堂, 让学生随手做笔记, 他们边听边记边思考边消化, 所有学生跟着我的课堂节奏, 聚精会神, 有张有弛, 我有意时时提示学生记笔记, 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专心听讲。如果有学生听课“开小差”, 我除了适时提示, 下课后我会检查他的课堂笔记,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导、鼓励, 时时拉着学生“上路”。当学生适应了我的讲课方式, 适应了听课做笔记的要求, 学生都能集中精力边听边记, “开小差”的现象销声匿迹了。

(三) 总结知识, 笔记成了资源库

无论章节复习还是期中、期末复习, 学生拿出一本本课堂笔记, 快速浏览着, 绝大多数学生就能迅速构建知识框架, 建立进新旧知识的联系, 以此作为学习、复习的资源库, 增强了落实知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使学生于实战中体会到, 记笔记的过程是一种咀嚼、消化的过程, 复习翻阅的过程是一种抽取、构建知识体系阶段。学生体验到了正确学习方法, 也学会了通过听课、做笔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进行及时有效地监控和评价。

二、对症下药, 对笔记分层要求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管学习哪门功课, 都要勤于动笔, 手脑并用, 才能学有所获。在我的数学教学中, 我发现有一些学生的数学成绩总是事倍功半。我认为是这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 没有形成勤于动笔的习惯。于是我告诉他们, 如果不动手做笔记, 不注重积累笔记,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习内容的增多, 留在他们头脑里的知识就不是一个有联系的、有层次的、有规律的知识结构, 而是一大堆模糊不清的、杂乱无章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 我一有时间就检查学生的笔记, 采用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笔记的要求也有不同的方法。对于学困生, 最起码要边听边记下教师的课堂板书, 课后再细细体会或请教教师、同学;对于中游学生, 要求听明白一节课的内容, 并记下重点、难点, 同时课下要整理一些典型题目;对于班里的数学尖子生, 要求他们除了记重点、难点外, 还能梳理记忆解题方法、解题规律以及解题技巧, 并且把一些易错题和典型题目记下来。坚持一段时间后, 学生不但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 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 提高了所教学生整体的数学素质。

由此可见, 学好数学并不难, 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学习, 讲究科学学习的方法, 勤于动笔, 坚持做课堂笔记, 课后回顾体味, 日有所学, 日有所得, 长期积累, 数学成绩见长是情理之中的事。

三、技巧指导, 使学生学会科学做笔记

(一) 记疑点

每堂新课之前, 做到先预习, 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彩笔划出, 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当教师讲完这些知识点后, 把这些疑点整理到笔记上。对于有的问题, 教师讲完后还不明白, 可以做好标记, 课后找教师询问, 弄明白后整理下来。

(二) 记重点、难点

每一节课教师会把重点和难点, 有条理地写在黑板上, 因此比较重要, 所以记下来。

(三) 记方法、规律、技巧

通过教师对一些典型题目的讲解, 从中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的总结归类。如思想分类、解题方法归类、知识的应用上分类等。勤记教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 这样对于启迪思维, 开阔视野, 开发智力, 培养能力, 并对提高解题水平是很有帮助的。还要善于发现规律, 善于总结规律。

(四) 记有特点的题目

在练习课中, 教师所讲的题有针对性和代表性, 它们能反映相关知识的应用方法或特殊的解题技巧。课上不要单纯地抄教师的解题步骤, 而是课下总结典型例题中某些知识的用法, 此类题目的解法, 掌握一些解题技巧。测试后, 自己容易出错的题, 技巧性较强的题目, 或自己感觉有特点的题目, 把它整理到笔记本上。

做笔记, 既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又使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通过长期的坚持和锻炼, 我教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收到了做笔记的益处。

摘要:做笔记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可使学生积累起零碎的知识点, 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 最终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质的飞跃。因此, 教师应对学生做笔记进行有效引导, 实施分层做笔记的要求, 并加强监督力度, 使学生形成做笔记的好习惯, 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知识。

关键词:有效引导,技巧指导,知识资源库

参考文献

[1]马小为.中学数学教学参考[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5 (8) .

[2]姚林.初中数学教与学[M].江苏扬州大学出版社, 2015 (9) .

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掌握哪些方法 篇5

1. 一本书

就是教科书,这是基础的基础,但是被中等生最忽视的。数学好的人在高中时,先看教科书再做题,所以往往其他同学做到第5题,他才刚开始,但他做了20题时,反过来发现其他才做到第17题,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最后不仅省时,而且比同学多巩固了书本知识,然后从书本原理到题目及从题目到原理走了一个来回,培养了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一句话,省时又高效。为摆脱题海打下了基础。

2. 两方法

1)找到已知与求解的“桥梁”。主要针对中等题及难题,利用已知,推一步或几步,完成转化,从求解往后推几步,看看还缺什么,再去回忆脑袋里的知识点及解过的经典题,把已知与求解的差距补上,这个就是“桥梁”原理。

2)有些题按上述方法还遇到困难,可能需要另辟蹊径,如从定义出发或需要再审视已知条件,可能还未用尽已知条件或有些暗含的已知条件未挖掘出来。

3. 三步骤:

1)先看教科书,真正搞懂课本例题,并做课后练习,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实质上就是要你检查自己是否真的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点。

2)利用历年高考真题, 这些题很有价值,先掩着答案,根据你之前课本学的基础内容,尝试自己亲自动手做一下,再对答案,明白其原理,真正弄懂它,看看能否举一反三,可问老师及同学,也可请家教,最后达到触类旁通。

3)同步练习,必须紧跟课程,不能赖下来的,一步一个脚印去做。

数学知识点较多,容易忘记,但以上的步骤你都能做到的话,那么就不那么容易遗忘,即使忘记,你也可以翻阅以前的内容重新巩固一遍。

4. 四层次

1)基本知识点。含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等,这是基础,这个不过关,其他免谈。平时先看教科书,就是这个道理。这部分虽然重要,但辅导不作重点,只是检查与提醒,因为可自学及问自己老师同学。会这个的人太容易找到了。

2)数学思想与数学技能。数学思想如方程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对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数学技能如配方、待定系数法等。有的人由于这方面强,故多年不做题或见到陌生题均不慌,因为这些思想能力是深入骨髓的。

3)数学模型与中间结论。数学模型就是具体题目的解题套路,中间结论可使学生减少解题步骤,加快解题速度,减少出错机会。这些有了2数学思想与数学技能,就能自己推导出来,但要注意总结与积累。

4)特殊解题技巧。这个要求以上3方面都较强,聪明加灵感,平时善于总结与归纳,看透事物本源,熟能生巧,触类旁通。故对中等生不作过高要求,所谓可遇而不可求。笔者对高考实考试卷的选择与填空,特别是选择,有相当部分,有的试卷甚至一半以上可在题读完后,几秒得出正确答案。凭的就是这个本事。

高一生要注意:

进入高一,每一个人都应该先做个自我反省,在学习过程中将会出现很多与过去不同的一面,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上,很多高一的学生都会遇见下面几个问题:

1、高一新生大都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自己能考上全市重点高中,就说明了自己在学习上有一套。自己初中怎样学,高中还怎样学,就一定能成功。不知道改进学习方法的必要性。

2、甚至认为,刚上高一,适当对自己放松一下,奖励奖励自己前一段的苦学,一两个月以后再追,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这种不求上进,甚至釜底抽薪的想法,一定要尽早向学生讲清楚,让他们防患于未然。

3 、新生面临着新的学习任务,缺少迎难而上的思想准备。暑假期间,疯玩疯闹。基础知识大滑坡,基本技能大退步,头脑时常出现空白。学习时跟不上教学的进度与要求。

4、对高中课程的学习特点,缺少全面准确的了解。对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方法,缺少系统的学习和掌握。

结果

1、感到教学进度太快了,讲的东西太多了,课外作业太难了。

有很多人作业中的困难越来越多。有的学生说,一看见数学作业就想哭。别人就劝解说:“你现在先别哭。忍过三天你再回头看,当初的困难根本就不值得一哭。真正值得你大哭一场的日子,一天接着一天,在后边等着你呢!”

2、期中考试以后,就有很多同学面临了人生空前的失败,于是惊慌失措,痛苦不堪。以数学为例,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期中考试不及格。情绪低落,从此对学习丧失信心,度日如年。

3、还有的学生,老是自我感觉不错,但是每次考试成绩都是一踏糊涂。也有的学生,校内考试分数甚高,一旦区、市统考,成绩就一落千丈。

高二:提高效率是关键

高二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学的课程都是高考的大题部分!!

既然高二这么重要,提高学习效率真的是重中之重,小数老师今天讲几个办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关键要提高听课的效率

学生学习期间,在课堂的时间占了一大部分。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

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使得上课时不至于出现书、本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看小书、下棋、打牌、激烈争论等。以免上课后还喘嘘嘘,或不能平静下来。

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数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

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老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点难点会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

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由于各个地区学习顺序不一样,不好统计大家学到哪本书了。

高三:如何逆袭

事情并不会因为担心和焦虑而有所改变,想要改变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采取积极效的措施开始弥补。下面我们分享一位差生逆袭的秘籍:

1、通览教材

把每一科的几本教材认认真真研究一遍,把知识点(每本书包括哪几章、每章包括哪几节、每节讲了哪几个问题、每个问题又涉及到具体哪些方面)按章节用括号总结出来。一定要非常详细,而且还要亲自动手。

用A4的纸把每一章的知识归纳出来,然后把这些纸在按章节顺序帖在一张一开的图画纸上。这一科整个高中的内容,把这张纸帖在书房的墙上,没事就看,这样不仅能把像化学、生物中的小点点记得牢固,而且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住这一科的特点,发现各章节之间的联系,甚至可以体会到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章节顺序。

这样几次下来,就可以说是对整个高中知识点烂熟于心了,而且已经融会贯通了。对以后考试出错的地方,都可以在这张知识体系上找出响应的章节,看看到底是哪些知识点出问题了。是只有这个地方有问题,还是与之相应的知识点都有问题,找到了症结所在,就更容易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而不至于错一两道题就觉得自己到处都是漏洞,有找不出具体问题所在。

2、对整体知识熟悉后,开始进行专项总结

比如每一科涉及到的概念、定理、公式,以前学这些知识的时候是分散学的,现在我们把这些东西集中起来,是为了便于更好的记忆,也是便于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

比如化学,总结的有书上出现的所有化学反应方程式、使用催化剂的典型反应、十电子结构的常见粒子、十八电子结构的常见粒子、常见粒子的空间构形、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常见沉淀的颜色、常见双水解反应、“三角”转化关系。函数求导的方法和所有函数公式,数列求和的各种方法和解题步骤,我都列出了例题方便自己看....

3、对解题方法进行的总结

当然,对解题方法的总结肯定是建立在一定量的练题量的基础上的。例如:非等差等比数列通向公式的求法、前n项和的求法;化学计算题的常用方法...

4、对于数学,作为提分重点学科,要认真对待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篇6

一、学生学不好高中数学的原因

1. 在学习状态上表现不好。新课改以后的数学课程灵活性很强, 但是许多学生进入到高中后还像在初中时那样被动地学习, 过分地依赖教师, 被动地跟着教师转, 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太差。也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每天坐着等上课, 上课前不预习, 上课后忙着做笔记, 很多时候抓不住学习的关键, 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并不是真正的理解。当时好像有印象了, 下课以后其实什么也不是太清楚。

2. 不会听课, 要知道数学是智慧的火花, 因此, 听课要懂得掌握方法。教师在讲解时一般要对知识的脉络做出分析, 要理清知识的内涵与外延, 讲解重在对知识学习方法的归纳。如果上课只顾做笔记, 但是对要点没有搞明白, 笔记做的多, 问题也必然多。

3. 下课以后必须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 并总结归纳出要点, 努力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点。另一个方面, 高中学习的课程太紧, 导致一部分学生每天只顾着赶作业, 甚至抄袭作业, 简单地根据学过的试题来套题型, 并没有对知识、典型试题做进一步理解, 没有搞懂知识内在的规律, 甚至对所学的东西一知半解, 过分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有的学生看似挺勤奋的, 晚上加班加点地学习, 可是一到白天就没精打采了, 上课完全不听课, 自己另起炉灶, 自己学习自己的, 学习结果可想而知, 长期以往, 越学越难, 知识越拉越多, 成绩越来越差。

4. 也有一部分学生每天扎到题海当中, 不顾及基础知识的学习。认为见得多自然见识广, 轻视课本知识, 对于学习的技能和方法缺乏系统的训练, 常常是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 只限于掌握以前重复做过的试题, 一旦试题有变化就会手忙脚乱, 不知所措。对于数学学习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从不关心, 计算书写等等不认真, 不重视, 更有学生只是对难题偏题怪题感兴趣, 通过这些试题来寻找自己的成就感, 对基础的东西不屑一顾, 陷入题海甚至难以自拔。但是一遇大型考试的时候, 不是计算出问题就是理解时被卡在其中某一小点上。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学习应该有着很大的差别, 先不论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 仅就新课程的灵活性就会让学生防不胜防。高中数学相比初中数学可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 很多知识的学习难度增大了, 方法更新颖了, 对问题分析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

二、学生学好数学的方法

1. 学生仅仅有想学好数学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会学习, 学习的方法要科学, 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应当以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为主, 充分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努力渗透数学的审美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数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如果能正确看待数学, 它不但可以让人拥有真理, 而且它本身也具有至高无上的美。”数学的美都表现在外表上, 比如, 曲线的美妙和方程的对称等等。数学作为一门艺术, 它的美是深深藏在数学的基本结构里面, 在数学教学中, 要给学生指出数学的内在美、对称美、奇异美、统一美和类比美等等。比如, 讲“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就要抓住椭圆的和谐美和对称美的特点, 让学生在自己的积极思维于兴奋时来学习这部分知识, 必然能事半功倍。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带着高涨的情绪来学习和思维, 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2.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 教师应该担当的是知道者、合作者、服务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得亲身体验, 慢慢地养成善于质疑、乐于思考、勤于动手、主动寻求知识的积极学习态度, 激发他们学习、思考的欲望。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在于积累解题的技巧, 这是可以短期内掌握的。比如, 积累错题来强化思维, 巩固学过的知识, 在短期内就可以有很大的提高。努力强化自己的运算能力, 包括运算速度和准确度, 平时必须通过强化训练提升运算能力。对于要讲解的内容一定要预习, 至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对于比较难的内容, 也要试着思考, 尽量体会概念的意思。课后要通过练习强化自己对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数学底子相对薄弱的学生, 可以利用课余一切时间来补习数学, 为理科学习打好基础;数学基础好的学生, 要注意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万万不可放松数学的学习。有一位名人说, 正确的学习数学方法, 可以把普通人变成天才;错误的学习方法, 可以把天才变成白痴。因此,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篇7

当今世界数学教育的改革热点是讨论“如何在增长知识的同时, 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育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 更应注意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优良的数学品质。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它是基本数学能力之一, 也是数学素质的核心。高考改革内容强调:“继续发挥数学等基础学科的作用, 强调基础性、通用性、工具性, 将考查重点放在思考和推理上。”因此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是数学教师的一大根本任务。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 数学活动不仅是“数学认知活动。”而且也应是在情感心态的参与下进行的传感活动。所以, 成功的数学活动往往是伴随着最佳心态产生的。

人在轻松的时候, 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 使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通道畅通无阻, 思维也就变得迅速敏捷。这样可加速知识的接收、贮存、加工、组合及提取的进程, 知识迅速得到巩固并转化为能力。要使学生感到数学认识活动是种轻松的乐事, 而不是一种负担。让问题进入课堂, 以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 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材中对于数学联系及其实际应用也要给予充分的注意。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人们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造成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 学生缺乏应用数学能力。我们一定不要让数学成为一种负担, 而要真正的学会应用。

教学中, 细节如深夜的流星, 一抹而逝, 也如狂雨中的闪电, 耀眼夺目。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学细节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促进是可有可无。所谓可有, 是因为教学细节有时候会成为教学的闪光点, 成为学生思维的开启点, 成为教学难点的破解点, 学习习惯的矫正点, 素质培养的落脚点;所谓可无, 则是有些人认为花时间放在一两个这样的教学细节上, 会影响教学的整体安排, 这种僵化的教学层次观已经影响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也有的人认为抓这样的教学细节不如多让学生做上一两道练习题, 这种受当前功利思想影响, 忽视培养学生能力的观念也正威胁着中国的未来。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

一、高中数学的特点

首先, 抽象性增强。高中数学内容更加抽象, 如“反映”“映射”“集合”“导数”等, 这些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少甚至是没见过, 看似生活中用不到, 不明白实际上用处很大, 这样会导致学生厌学。

其次, 逻辑性增强。高中教学的证明题的逻辑性更强, 不仅需要推理, 而且需要论证。而初中的题很多都沿用一种思维定势, 如解方程, 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都有一定的套路。但是这种方式就不符合高中题的解决要求。因此, 很多学生适应不过来, 成绩上不去。

最后, 知识多, 难度大。高中的学生普遍反映课业重, 即使每天都在教室学习, 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因为有时候做出一道大题就得用一个小时, 甚至有的学生还在宿舍开夜车来补作业, 这些都表明了高中学习的知识要比初中的更多、更难。

二、科学地学习数学

了解了高中数学的特点, 教师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那么如何科学地学习数学呢?

首先,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高中数学学习习惯有课前预习、认真上课、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系统总结等。

一是课前预习。“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高中数学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要想学好数学, 前提就是要做好预习工作。有一部分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津津有味、绘声绘色, 他们却听得云里来、雾里去, 不知道教师在讲些什么。很显然, 这部分学生就没有做好预习。而预习能让学生对新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 知道哪里自己会了、哪里自己还有疑问、哪里是自己完全不会的, 从而使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预习不但使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这样, 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 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理解上的错误甚至是疏漏, 这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动力, 尽量在课前弄懂教材。这样, 学生能够在课上轻松地跟上教师的思路, 把握要点、难点。

二是认真上课。上课认真听讲对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起关键作用。课前预习过的学生上课能够更加专心听课, 因为他们知道哪里是重点需要详细听、哪里是非重点可以简单做笔记, 这样既节约了时间, 又把握了重点。上课认真听讲不仅指听教师讲、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还要有学生自己的想法, 要善于思考, 大胆提问、质疑, 那么, 这堂课下来, 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是课后复习。学生只有将学过的知识经常拿出来看, 才能牢记在心中。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研究得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它揭示了遗忘规律:遗忘总是先快后慢, 先多后少。所以, 学生只有通过复习, 才能减少遗忘。复习的时候, 学生要注意联系前面学习的内容, 因为数学知识都是相通的。如学习“椭圆的方程”的时候, 学生就可以来联系“圆的方程”来对比记忆。复习的时候, 学生不要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敷衍了事, 要做到“温故而知新”, 这样每次复习, 都会有新的收获。

四是独立完成作业。独立完成作业有利于深化知识、强化记忆, 是检查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有些学生一下课就着急忙慌地写作业, 作业一写完就认为万事大吉, 很不认真, 这是应付的表现;还有一些同学抄其他同学的作业, 抄完后也不看, 直接交差;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不完成作业。熟能生巧, 大家都明白, 学数学就得练习, 还得多练习, 而作业就是练习的平台。学生通过写作业可以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可以发现自己哪里不会、哪里不熟, 及时查漏补缺;学生通过写作业可以培养思维能力, 思考作业中的问题,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写作业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深化记忆。如学习三角函数时, 公式繁多, 做题时还得变换。而学生通过做作业就能将公式熟记, 进而应用自如, 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

五是系统总结。在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学生会发现自己对知识点把握的不足、理解上的错误, 或者是由于思维定势没想到答案, 进而可以在教师的讲解下加深理解。这些题, 学生都可以总结在一个本子上。这个总结本就可以方便学生自己经常拿出来看看, 及时复习, 最终把本子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学生通过思考可以深化知识, 突破自我。总结是学生自己分析问题、综合类比问题、发现问题间的内在联系、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 有时学生通过总结可以发现超出问题本身的知识点, 达到对知识的融汇贯通, 将死知识变成活知识。

其次, 循序渐进, 切勿着急。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这个大关, 有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得要领, 成绩上不去, 担心考不上大学, 很容易着急。还有的学生像初中时那样, 平时贪玩, 临近考试的时候就开始着急忙慌地复习, 囫囵吞枣, 抱着“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态度, 想靠着冲刺几天就取得成绩。殊不知, 这样的法子在高中学习中不适用。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学生踏踏实实巩固旧知识, 认真学习新知识, 学习也是个积累过程, 不是一天半天就可以完成的。所以, 高中数学学习就要求学生静下心来, 扎实基本功, 牢记公式。

最后, 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中数学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运算能力, 还需要有较高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光靠看书是不行的, 还需要做题, 但是只埋头做题还不够, 还需要及时总结积累。所以, 学生要吃透课本, 然后从课本中跳出来, 结合自身特点, 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好高中立体几何之我见 篇9

一、夯实入门, 三重视是关键

1.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基础

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包括所有的基本概念、公理、定理和方法. 尽管它们所概括的事物及其关系普遍地存在于实际生活中, 但由于数学化的概念、公理、定理太抽象, 与实际的感受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在开始学习阶段有一定困难, 克服困难的方法是遵循教学规律, 使立体几何知识尽量与学生的认知过程靠近, 借助实物, 注重直观思维的作用, 并逐步到分析思维, 从而达到对基础知识本质的认识.

2. 重视思维观念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

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 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 不论是图形还是概念的拓展、变化, 对学生来说都是个难点. 为此, 作为老师, 要引导学生要么通过多画直观图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进而使学生思维观念实现由二维到三维的转变; 要么利用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对比, 使学生思维观念实现由二维到三维的转变.

3. 重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空间想象能力包括对事物的形状、结构、大小、位置关系的想象力. 认识图形性质的能力和画图能力不单单是空间想象力. 它和一般能力, 其他方面的几何能力都有关系, 所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必须要学好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 也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 互相配合, 才能有好的效果. 培养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 必须学好基本概念、公理和定理, 不仅要理解它们, 还要熟练地记忆它们, 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同时对基础题目也要认真地书写证明过程. 另外, 对定理必须掌握其证明的逻辑推理过程以及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转化”思想的应用, 注重强化学生思维训练是良方

数学中的“转化”思想是指把待解决的数学问题, 通过某种转化, 变成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 从而使原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数学思想. 解立体几何问题, 要充分运用“转化”这种数学思想, 从而使问题由繁变简, 由难变易, 常见的转化有:

1. 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相互转化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关系既相互依存, 又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 线线平行 ( 或垂直) 、线面平行 ( 或垂直) 、面面平行 ( 或垂直) 的转化关系在平行或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中得到充分体现, 平行或垂直关系的证明, 大都可以利用上述互相转化关系来证明. 数学中渗透转化思想, 可以加深学生对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理解, 提高教学效率.

2. 体积问题中的转化

在研究简单几何体体积问题的过程中, 将一般主体体积问题转化为长方体体积问题, 一般椎体体积问题转化为三棱锥体积问题, 从而转化为柱体和椎体体积公式等. 三棱锥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 “补法”和“割法”的先后应用, 如台体的体积 ( 即补台成锥) 所展示的割补转化; 利用四面体、 平行六面体等几何体体积的自等性, 以体积为媒介沟通有关元素间的联系, 从而使问题获解, 等体积转化等, 都是转化思想在体积问题中的体现.

3. 空间几何问题向平面几何问题转化

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是学习立体几何最重要的解题方法之一. 如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转为三角形全等的平面几何问题; 旋转体的有关问题转为关于轴截面的平面几何问题; 三种角 ( 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 和四种距离 ( 线线距、点面距、线面距、面面距) 从定义到具体的计算也体现了空间到平面的转化.

三、总结规律, 规范解题是目的

高中立体几何中定义定理很多, 因而解题方法很多, 要善于总结. 例如: 证明两直线互相平行的方法归纳起来就有空间两直线平行的定义、初中平面几何的有关方法或结论, 如: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等、平行公理、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等.

在立体几何解题过程中, 常有明显的规律性. 例如: 求角先找平面角、解三角形求角, 正余弦定理、三角定义常用, 若余弦值为负, 异面角、线面角取锐角. 求距离可归纳为: 距离多是垂线段, 放到三角形中去计算, 经常用正余弦定理、 勾股定理, 若是垂线难作出, 用等积等高来转化. 在学习过程中, 要不断总结, 才能不断提高.

在平常学习过程中, 要注重规范训练, 高考大题需要写出规范的答题步骤, 否则会因此失分. 不少同学对作、证、求三个环节交待不清, 表达不够规范、严谨, 因果关系不充分, 符号语言运用不正确等. 因此我们要在平时注重规范训练, 参照课本例题作答. 在高考中, 在“按步给分”的原则下, 规范书写过程尤为重要.

四、典型结论的应用是提升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对于证明过的一些典型命题, 可以把它们当做结论记下来. 在做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时, 利用这些结论可以很快地求出一些运算起来很繁琐的题目. 对于解答题而言, 虽然不能直接应用这些结论, 但有时也会帮助我们打开思路, 进而求解出答案.

自信 兴趣——学好数学之父 篇10

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久而久之,便使他们放弃对数学的学习.

其次是缺乏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浓厚兴趣推动下的学习活动,一旦达到成功,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就会诱发学生产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灵感,使他们越学越轻松,越学越爱学.如果总是培养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只能混着过日子.

笔者认为,若要让学生爱学数学,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关心后进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从心理学角度讲,十几岁的青少年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而且他们在成功时,由于心理上得到欣慰和满足,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引导和鼓励.因此,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除了注重情感教育外,还要破除学生对成功的神秘感,并处理好许多的“第一次”,充分发挥“首次效应”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在教学中告诉学生,并不是每次考试都要满分才算成功.比如能够圆满地回答老师的一次提问,能正确地解出一道习题,都算是小有所成.打破神秘感的关键是要每一位学生正确对待自我,学会自我竞赛,自觉地记住以往学习数学的成绩和表现,下一次超过上一次.目前比过去进步就是胜利,就是自己在数学上的一次成功.另外,教师在教育中应多表扬鼓励,少批评、少讽刺、不歧视、多引导,不断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鼓励他们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走向成功之路.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计划,适当选择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听懂、学会、记牢,使每一位学生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宜浅不宜深,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做好个别辅导,做好分类指导,对基础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可以使班里的后进生跟得上,使基础好的学生又“吃得饱”,从而使学生都尝到学习数学“成功”的甜头,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在每次班会上,教师可以多讲优秀学生的事迹,讲他们优秀的品质,学习方面的经验,以增强其他学生的自信心,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拼搏.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概念多为抽象、枯燥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无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形象、生动、有趣的问题.再举生活中的实例,或者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他们身临其境.这样枯燥的内容就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另外,还可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他们好奇的问题情境.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中,教师可以直接指着学校的任意一幢楼说:“在没有攀高工具的情况下我能得出这幢楼的较准确的高度,你们知道怎么测吗?”然后告诉学生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后你也能测出楼的较准确的高度.这样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上一篇:肉鸡呼吸道病防治下一篇:高校实验设备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