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呼吸道病防治

2024-09-30

肉鸡呼吸道病防治(精选8篇)

肉鸡呼吸道病防治 篇1

进入秋冬季节, 昼夜温差较大, 在肉鸡养殖过程中呼吸道病发病率几乎都是95%以上, 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很高而又没有特效药, 也就是说一个疗程的药物根本不能完全治愈, 所以在疾病的临床诊断中, 要掌握“望闻问切”, 即看鸡的状态、看鸡粪、问日龄、什么时间发的病、用了那几种药、死亡率多高、采食量如何, 再结合季节和饲养管理情况就可以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如果的确拿不准, 再进行解剖, 结合临床症状和饲养管理作出诊断, 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呼吸道病治愈最重要的条件不单单是靠药物, 而是新鲜的空气, 也就是说如果鸡舍内氨气较大, 刺鼻流泪, 那你就是天天投药, 鸡的呼吸道病也一样无法治好。很多人也都说管理为重要因素可到底什么是管理他们还是说不上来, 尽最大的努力让鸡生活在更为舒适的环境中, 那就是管理。打个比方, 如果把患呼吸道严重的鸡, 抓几只放在空气新鲜的地方, 不出几天, 鸡不治自愈。

引起呼吸道病的原因很多, 如支原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新城疫等。在临床中, 通过目前的临床诊断方法很难确诊, 可以按日龄来诊断、治疗。

7天之内如果在排除曲霉菌和煤气中毒之后, 那就是鸡雏本身的问题, 主要考虑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败血支原体等垂直传播的病。7天首免以后, 用药物预防, 如福欣 (主要成分:多西环素) 、红美净 (主要成分:硫氰酸红霉素) 、枝力清 (主要成分:替米考星) 等, 连用4~5天。

14~21天之间的两次免疫, 最好在免疫之前用2~3天的抗病毒中药, 黄金康 (主要成分:双黄连口服液) 、清瘟败毒散都可以。20日龄以后, 只要不患肾传染性支气管炎, 一般在控制住大肠杆菌病和新城疫的情况下一般没事, 肾传染性支气管炎20日龄后是高发期, 如果出现“一过性”的呼吸道症状, 死亡的鸡出现脱水、肾肿、“花斑肾”, 就要及时调整治疗思路, 用中药, 加肾药, 鱼肝油, 避免使用对肾脏刺激性强的药物, 在肾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严重的地区使用新支妥 (491) (本品含鸡新城疫病毒低毒力lasota株≥106.5EID50/羽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弱毒H120株≥103.5EID50/羽) 预防, 效果更好。

30多天以后发生呼吸道病, 出现高死亡率的, 几乎都是在这个阶段误诊或治疗不彻底的。

30~35天的鸡如果还有呼吸道病, 那就要按混感来治疗。这个阶段是下药的黄金阶段, 后期能不能养下去, 在此一举。

需要强调的是:注意后期的通风, 哪怕后期稍微凉一点, 也不能让鸡闷在氨气里面。

中草药方剂的使用对呼吸道病有很好的效果:

麻黄、杏仁、石膏、桔梗、黄芩、连翘、金银花、金荞麦根、牛蒡子、穿心莲、甘草, 共研细末, 混匀。治疗按每只鸡每次0.5~1.0克, 拌料饲喂, 连续5天。预防按上述剂量每间隔5天投药1次, 共投药5~8次, 拌料饲喂。对鸡慢性呼吸道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石决明、草决明、苍术、桔梗各50克, 大黄、黄芩、陈皮、苦参、甘草各40克, 栀子、郁金各35克, 鱼腥草100克, 苏叶60克, 紫菀80克, 黄药子、白药子各45克, 三仙各30克, 胆草30克, 将诸药粉碎, 过筛备用。用全日饲料量的1/3与药粉充分拌匀, 并均匀撒在食槽内, 待吃尽后, 再添加未加药粉的饲料。剂量按每只鸡每天2.5~3.5克, 连用3天。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的综合防治措施 篇2

【关键词】猪;呼吸道病;综合征;防治措施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是一种多致病因子性疾病,它是由病毒、细菌、不良的饲养管理条件及易感猪群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疾病综合征,体现在咳嗽、气喘、较高的死亡率、增加治疗成本、降低饲料转化效率、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多发于13~15周龄和18~20周龄。

1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主要由以下两类病原引起

1.1 潜在的原发病原

常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猪支原体肺炎、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等多种病原体。

1.2 继发病原

主要有猪链球菌属2型、副猪嗜血杆菌病、猪肺疫、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猪附红细胞体等,是导致病猪死亡严重的主要原因。猪肺炎支原体是本病的导火线,它的存在使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等病毒以及放线性杆菌等细菌的侵袭感染更加容易。

它的发病率和猪群的饲养管理条件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包括: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温差大、湿度高、频繁转群、混群,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断奶日龄不一致、没有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等。

除上述原因外,猪群免疫和保健工作不够全面、后备猪免疫计划不合理,导致猪群群体免疫水平不稳定、营养和疫病等因素造成猪群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等,都可引起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的暴发和流行。

2 症状和病变

本病多爆发于6周龄~10周龄保育猪和13~周龄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通常为18周龄。发病猪死亡率为20%~90%,豬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猪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无食欲,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气喘急促,呼吸困难,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出现结膜炎症状。急性发病的猪体温升高,可发生突然死亡。大部分猪由急性变为慢性或在保育舍形成地方性流行,病猪生长缓慢或停滞、消瘦,死亡率、僵猪比例升高。

哺乳仔猪以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为主,死亡率较高;生长肥育猪经常发生在13周龄~20周龄,生长育成猪表现为发热、随之出现咳嗽、采食量下降、呼吸负担加重或呼吸困难,如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猪群密度过大或出现混合感染,发病率和临床表现更为严重。

所有病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6周龄~10周龄的保育猪剖检可见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以及淋巴结的广泛肿大,肺出血、硬变(橡皮肺)和花斑样病变(斑驳状到褐色),个别肺有化脓灶,病猪肺部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有些病猪有广泛性多发性浆膜炎(胸腔、腹腔很多纤维蛋白渗出,并造成粘连),有些肺部病变与猪支原体肺炎相类似,除肺部出现病变外,小部分病猪可见肝肿大出血、淋巴结、肾、膀胱、喉头有出血点,部分猪出现末端紫色。1周~3周发病的哺乳仔猪剖检可见心、肝、肺有出血性病变。

3 预防与治疗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确实需引进种猪时,应远离生产区隔离饲养三个月,并经检疫证明无疫病,方可混群饲养。尽量减少仔猪寄养,避免不同来源的猪只混群。

(2)从分娩、保育、到生长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并将保育期分为保育前期舍(3周)和保育后期舍(2周),做到同一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转出,缩小断奶日龄差异,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须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能对控制本病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简单而又最重要的控制呼吸道病的措施之一。

(3)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将卫生消毒工作落实到猪场管理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地控制病原的传入和传播。由于病毒对普通消毒剂不敏感,特别是猪圆环病毒,一般消毒剂对它不起作用,消毒时应选择新型的消毒剂,如癸甲溴铵戊二醛。

(4)满足猪群不同时期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保持猪群合理、均衡的营养水平。经常检查或检测饲料原料质量,对霉菌毒素污染严重的原料必须废弃,避免因小失大,对于受轻度污染的原料,可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或防霉剂,保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

(5)调整饲养密度。饲养密度与猪呼吸道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可有效地控制猪呼吸道病,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比只用药物预防更为有效。

(6)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越多,呼吸道病的发病率越高。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使猪群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静、干燥、卫生、洁净的环境。

(7)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做好小气候环境的控制,加强猪舍通风对流,保持舍内空气的新鲜度,降低氨气浓度,必要时在猪舍纵向安装排气风扇,从而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注意控制好舍内的温度,做到夏天防暑降温、冬天防寒保温,尽量使每天早晚的温差不要太大,分娩舍和保育舍要求猪舍内小环境保温、大环境通风。

(8)加强围产期(包括怀孕、哺乳和保育期)母猪及仔猪的保健工作:①做好各类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在母猪分娩前按计划完成猪伪狂犬、传染性胃肠炎、猪瘟、大肠杆菌等疫苗的注射工作,使母猪处于较高的免疫状态,为初生仔猪通过母源抗体形成天然被动免疫打下良好基础。给仔猪接种猪喘气病疫苗,可在仔猪1周龄和3周龄时各注射支原体灭活疫苗2ml,以提高猪群免疫力,降低由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病发病率,并结合药物和科学饲养管理措施,从而降低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疫病造成的损失,不少实例证明,猪气喘病灭活苗,能有效降低猪呼吸道病的发生率。 结合各猪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和免疫程序,做好伪狂犬、猪瘟、蓝耳-圆环等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尽量排除能导致猪发生呼吸道疾病的病毒性原因(除猪圆环病毒外),除正在发生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的猪群外,一般不要使用活疫苗进行免疫。通常建议使用蓝耳-圆环二联灭活苗免疫注射。②母猪进入分娩舍前必须经过彻底的清洁消毒。呼吸道病较危害较大的猪场可进行产前药物净化,在饲料中按1t饲料添加泰妙菌素125g、康地氟尔康500g,1t饮水康地通达600g,在产前产后各连用一周。 ③哺乳仔猪可采取早期隔离断奶和用药进行控制,可使用强力霉素在仔猪出生后3d、7d、21d龄分别注射1ml,对预防呼吸道疾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

(9)药物防治:该病重在预防,猪群发病后,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因猪肺炎支原体是重要的导火线,而细菌是造成病猪死亡严重的主要原因,有条件的猪场应定期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对猪肺炎支原体和其它细菌感染进行预防和治疗。

(10)采本场(在爆发该病时不发病)的健康老母猪或健康商品猪血清,在仔猪断奶前一周腹腔注射3 ml/头~5ml/头,有一定效果。

(11)及时淘汰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和僵猪,防止疫病传播。

参考文献

[1]莫清江.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诊治[J].北方牧业,2008(03)

[2]李强,张国昌.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08(07)

[3]张喜菊,何小娥.猪呼吸道病综合症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1(01)

肉鸡呼吸道病病因分析和防治要点 篇3

1 呼吸道病的病因

1.1 直接致病因子

1.1.1 病毒性疾病

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 都有呼吸道症状的表现。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 在呼吸道病中非典型性新城疫、某些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存在在诊断中往往被忽视。

1.1.2 细菌性疾病

引起呼吸道症状的细菌性疾病比较多, 如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曲霉菌病以及由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病等等。因引起慢性呼吸道病的支原体种类繁杂、血清型多, 防制和净化都很困难。

1.2 间接致病因素

1.2.1 环境因素

激发呼吸道病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有害气体氨、空气中灰尘和温度三大类。鸡舍中的有害气体氨刺激鸡的眼结膜、呼吸道粘膜, 造成炎症和损伤, 使致病因子容易突破粘膜屏障感染发病。空气中灰尘凝聚大量致呼吸道病的病原微生物, 通过鸡的呼吸相互传染。温度的剧烈变化对激发鸡呼吸道病发生很重要, 有报道说实验感染鸡气囊炎发生率在7~10℃时为31~32℃时的5倍。

1.2.2 饲料中霉菌毒素

饲料在结块霉变后才为养殖户所重视, 而无肉眼所见的轻微霉变则往往被忽略。殊不知这种饲料喂鸡后霉菌毒素蓄积中毒, 不仅危害鸡的实质性器官, 降低免疫力, 容易导致呼吸道病的高发。同时霉菌毒素产生的免疫抑制严重影响呼吸道病的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的免疫效果。

1.2.3 免疫抑制性病的存在

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贫血因子感染、禽白血病和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等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存在, 不仅使鸡的抗病力降低, 而且干扰和限制呼吸道病毒疫苗的复制能力, 使接种疫苗后呼吸道病的反应更趋严重。

1.2.4 应激反应

业内人士都知道, 在接种疫苗、转群、断喙及缺水等应激条件下, 鸡容易暴发呼吸道病。况且呼吸道病毒活疫苗接种后在体内的复制, 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组织损伤, 若再加上其他诱因, 会加重呼吸道病的临床症状和延长病期。所以常常见到在预防接种的应激下, 疫苗病毒 (NDV、IBV) 在支原体 (MG、MS) 和大肠杆菌的三维协同作用下, 使鸡群暴发呼吸道疾病。

1.2.5 活疫苗的污染

因受饲养SPF鸡的成本和条件的限制, 我国用于制造疫苗的鸡蛋有一半以上来源于非SPF鸡所生产, 发生呼吸道病的最常见的两大病原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支原体的污染在所难免, 用这样的蛋生产疫苗, 免疫接种后发生呼吸道病的风险更大。

2 防治要点

2.1 常规的免疫接种要到位

免疫接种绝不能马虎, 要重视弱毒活疫苗的基础免疫, 辅以灭活苗的加强免疫, 使鸡不但有较高的循环抗体, 同时能在呼吸道粘膜表面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2.2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全价饲料是保障鸡群健康徨长的基础, 要注重补充维生素A, 它不仅能增强抵抗力、降低霉菌毒素对机体的危害, 而且对维护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和修复能力至关重要, 在发生呼吸道病时使用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要注意, 霉变饲料是呼吸道病的祸患之源, 其中曲霉菌还会直接引发鸡霉菌性肺炎, 对鸡饲料霉菌污染的问题绝不能疏忽。

2.3 强调通风换气

在防治呼吸道病上, 做好通风和保温工作是饲养管理方面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在冬春时节, 处理好这一对矛盾显得尤为突出。例如, 鸡舍空气中氨的安全浓度要求<15ppm。当氨达到20ppm时, 鸡气管中支原体的含量是正常的10倍, 在此环境中饲养6周可出现明显肉眼或组织学病变;当氨达到50ppm时, 鸡气管中支原体的含量是正常的1000倍, 4d即出现严重的气囊炎。即使勤出垫料或垫料中投撒过磷酸钙, 在鸡舍中闻不到氨味, 仍要强调通风。因为通风不仅驱逐污浊气体, 尚可带进新鲜氧气, 带走凝聚着病原体的灰尘, 使大肠杆菌、支原体等条件性致病菌导致的呼吸道病发病率大大降低。保温和通风要防止温度的大起大落, 勿使鸡受寒感冒, 防止从另一方面引发鸡的呼吸道病。

2.4 防止应激

平时要尽量降低应激的发生, 鸡在接种疫苗、转群、断喙时, 最好能连续3d给予电解多维饮水;在炎热季节, 注意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碳酸氢钠、维生素C等来缓解高温的刺激。

2.5 诊断务求正确

要注意多病原混合性感染的呼吸道病问题。一般地讲单纯支原体感染, 发展较平稳, 死亡率也不高;若有病毒感染, 如非典型新城疫、低致病性禽流感 (H9N2) , 可考虑应用禽干扰素或细胞因子;若有细菌感染, 应做药敏试验, 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切忌病急乱投医, 病因不明乱用药。治疗鸡呼吸道病方面, 在有经验的兽医指导下, 除针对性的选用抗微生物药外, 应用一些提高呼吸道抗应激、抗炎的地塞米松, 平喘药麻黄素和化痰药氯化铵等, 能有效的缓解症状, 提高治愈率。

2.6 适当延长空舍时间

肉鸡呼吸道病防治 篇4

1.1 环境因素

养殖户习惯把鸡舍门窗密闭起来, 有的甚至是用双层塑料布把门窗密封起来, 为了防感冒很少通风, 这样氨气等有害气体始终在空气中循环, 从而造成流泪、甩鼻子、咳嗽、眼结膜发红等呼吸道症状。治疗一定要以环境控制为主, 坚持通风, 每天中午都要打开天窗通风20~30分钟, 让新鲜空气流通进来, 否则污浊空气给鸡带来的伤害可能远大于感冒带来的损失。

1.2 疾病方面

1.2.1 支原体:

临床以咳嗽、甩头、甩鼻子为主, 恢复起来比较慢, 这与温度降低、刺激呼吸道黏膜有很大关系, 治疗一定要结合通风换气工作, 同时用治疗支原体的药物 (如泰乐菌素、多西环素等) 配合鱼肝油。大肠杆菌引起的气囊炎是肉鸡呼吸道病发生的主要原因。ND、IB、IBD也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另外, 也有上述疾病混发引起的呼吸道病。

1.2.2 病毒、支原体混合感染:

可发生于任何日龄鸡群, 肉鸡多发于20日龄以上, 尤其是普通感冒、流感与支原体、细菌混感的呼吸道症状, 临床表现呼噜、咳嗽、甩鼻子。但需要注意的是, 有的呼吸道病同时混感大肠杆菌、新城疫和死亡率高的流感时, 还需要配合相关药物对症对因治疗, 会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2.3 感冒和传染性鼻炎混合感染:

临床表现为肿脸、鼻孔粘料、咳嗽、流清鼻涕或者是黄色脓鼻涕, 蛋壳颜色变浅, 排绿色或浅黄绿色粪便, 减料。治疗选用双黄连配合磺胺类药物。如“双联佳宝” (主要成分:金银花、黄芩、连翘) +“冠炎双效” (主要成分:磺胺间甲氧嘧啶) , 病情严重的需要添加抗病毒西药。传染性鼻炎治疗时优选磺胺类药物, 由于该病容易反复, 在治疗时药量一定要足、疗程一定要长。

1.3 免疫方面

在做ND和IB免疫时往往出现“可逆性”的呼吸道病变反应, 健康鸡出现后3~5天自然恢复。但是商品肉鸡接种ND和IB后, 与自身支原体、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会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 这也是肉鸡常发的呼吸道病的原因之一。

在做IBD免疫后, 会使鸡的抗体应答产生负面影响, 降低了对ND、IB、支原体等的抵抗力。尤其是使用中等偏强的IBD苗后, 对ND抗体产生的干扰作用很大。有的养殖户长期使用中等偏强的IBD苗, 致使呼吸道疾病长期得不到控制。不当的疫苗接种方法也可使疫苗反应加重。

因此, 在免疫的前后或配合疫苗同时使用一些免疫增强剂或肽制剂, 如“安疫肽” (主要成分:生物活性肽、多种氨基酸) 或“肽好” (主要成分:生物活性肽、核酸等) 会增强疫苗效力和机体免疫力, 减少呼吸道症的出现。

2 预防对策

在7日龄做新支二联苗免疫时, 要做好对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病以及大肠杆菌引起的气囊炎的预防, 疫苗免疫之后, 用“阿奇” (阿奇霉素) 及“金氟” (主要成分:氟苯尼考) 3天, 可以有效地防治支原体和大肠杆菌引发的呼吸道病。另外, 在7日龄要ND活苗结合灭活苗一起免疫, 可以大大降低后期饲养中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

有的养殖户反映做完IBD免疫后, 80%以上会出现呼吸道症状, 如果当地不是IBD的高发区, 在13日龄做IBD免疫时就没有必要用中等偏强的苗, 选择对法氏囊影响小的弱毒苗, 即有利于ND抗体水平的稳定, 又可减少呼吸道病的发生。

肉鸡呼吸道病防治 篇5

1 临床常见的几种肉鸡呼吸道疾病

临床上常见的几种肉鸡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性 (禽流感、新城疫、黏膜型鸡痘、传支和传喉等) 、细菌性 (传染性鼻炎、鸡白痢、大肠杆菌等) 、支原体 (多病原体混合感染) 。

2 肉鸡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

2.1 饲养管理不善

肉鸡出栏之后清扫、冲洗、消毒不严格, 残留病原引发呼吸道病;很多呼吸道疾病, 如鸡毒支原体感染、传支和传喉等就是通过甩鼻、咳嗽等方式将病原体排到空气中, 并附着在尘埃上, 并随空气流动而传染健康鸡;病鸡的分泌物如鼻涕、眼泪等和排泄物如粪尿等均含有大量的病原体, 污染设备和用具, 如笼网、食盘、饮水器等, 而引起其他健康鸡发病。

2.2 养殖环境

冬春季节气候骤变、昼夜温差大等, 肉鸡呼吸道受寒冷刺激而发病;鸡舍建设不规范、布局不合理, 靠近交通要道, 鸡舍较密集, 周围堆积粪便, 大小鸡混养, 死鸡乱扔, 无消毒设施人员车辆进入频繁, 野鸟密集等因素, 均会造成某些呼吸道病的传播。

2.3 饲料营养

饲料中蛋白质浓度不高和品质较差, 抗体 (免疫球蛋白) 产生不足, 肉鸡抗病抗应激能力低, 极易发生呼吸道病;长期的维生素不足或吸收障碍, 尤其是维生素A, 导致受损呼吸道黏膜得不到及时修复, 为病原体感染打开“通道”;微量元素不足或吸收障碍, 如硒、锌等, 也会造成免疫系统的发育障碍。

2.4 育雏期间湿度过低

育雏加温 (干热风暖风炉) , 最大缺陷就是舍内湿度低;高温育雏导致舍内维持恒定的湿度比较困难, 粉尘、绒毛在空气中长时间漂浮, 为呼吸道病原体提供漂浮载体, 被肉鸡吸入呼吸道, 即可导致呼吸道感染;免疫及其他因素的应激, 加剧对呼吸道的刺激, 导致鸡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降低, 诱发呼吸道疾病。

2.5 病原变异的发生

病毒株不断变异, 病原毒力增强是近年来禽病的新特点。例如传支有不同血清型, 对器官侵袭力不一致, 肾型、腺胃型仍然会导致呼吸道病变;耐药菌株增多也是近年来禽病的又一新特点。因此, 抗菌药物必须在足够浓度和疗程条件下才能起到有效的抗菌作用。但用药浓度或作用时间不够时, 可导致细菌处于半致死状态, 为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而产生耐药性。目前的大肠杆菌耐药就是典型。

2.6 疫苗应激和疫苗反应

疫苗免疫尤其是预防呼吸道病的疫苗, 若选择不当、操作失误均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免疫反应;ND、IB等疫苗经肉鸡传代后可增强毒力, 加强滚动应激;NDV、IBV等嗜呼吸道病毒, 常定植于呼吸道上皮, 再次免疫时产生严重的疫苗反应。

2.7 免疫抑制因素

免疫抑制病和霉菌毒素可以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 增强病原体的致病力。免疫抑制病尤其是IBDV、REV、CIAV等均可使肉鸡对呼吸道病原的易感性大大增强;鸡群受IBDV的攻击之后, 免疫应答能力显著降低, 对各种病原抵抗力更差, 促进多病原的协同感染, 从而引发更加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2.8 氨气超标

家禽消化系统的独特性, 蛋白质吸收不完全, 再加上各种球虫的感染及肠道病, 粪便中未消化的含氮有机物极其丰富, 为舍内氨气超标提供物质基础。

肉鸡要求舍温较高, 加之通风不畅, 粪便快速发酵, 产生大量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 空气中氨气浓度显著升高, 对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具有急剧的破坏作用;冬季过于注重保温而忽略通风, 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超标, 呼吸道上皮完整性被破坏, 为支原体、大肠杆菌等繁殖创造有利条件。

3 肉鸡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机理

家禽呼吸道黏膜是机体防御病原入侵的第一道天然防线。呼吸道黏膜纤毛, 在摆动与保护性咳嗽作用下, 将病原体排出体外。呼吸道上皮层的杯状细胞和一些腺体分泌溶菌酶、抗胰蛋白酶和Ig A抗体等活性物质, 对入侵的病原体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一是在不利环境因素或应激反应下, 呼吸道内主要病原大量增殖, 这些病原对呼吸道病有启动作用, 从而为各种病原体打开入侵的“通道”。二是呼吸道失去黏膜系统的屏障作用, 各种病原体如AIV、NDV、IBV及大肠杆菌等长驱直入, 继而发生各种类型的呼吸道疾病。

4 肉鸡常见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由于肉鸡呼吸道病是一类病因多且复杂, 病情易反复的疾病, 应采取预防为主, 治疗为辅, 防治结合, 早发现、早治疗为原则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具体的综合防控方案如下。

4.1 构建并执行生物安全体系

严格落实空栏期鸡舍内外的清扫、冲洗、消毒工作, 阻断上批肉鸡遗留下来的各种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污物、设备、用具。重视肉鸡日常带鸡消毒、水线冲洗、消毒工作;饲养员进入鸡舍必须穿工作服和舍内工作鞋, 避免将外来病原带入鸡舍;严禁外来人员和饲养员窜舍, 尤其是邻近鸡舍发病时, 应严格封锁, 必须每日消毒;降低鸡舍的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鸡舍远离粪便堆积发酵处理场, 病死鸡要深埋;尽可能杜绝飞禽、老鼠、犬等传染病的携带者。

4.2 加强饲养管理, 消除发病诱因

天气变化, 昼夜温差较大时,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减少冷应激;保证鸡舍内温度、湿度和光照相对稳定, 防止忽高忽低;保证饲料、饮水充足卫生;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处理好通风换气与扩栏之间的正确关系;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养护好肠道, 提高饲料利用率, 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避免免疫抑制病, 提高肉鸡抗病抗应激能力。

4.3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根据当地实际, 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并进行抗体监测, 依据监测结果进行科学免疫;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提高抗体水平;注意免疫前后药物的使用, 避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适当添加抗应激药物, 减少免疫应激。

与呼吸道病相关的各种病毒、细菌和支原体均可通过卵内带毒或蛋壳污染垂直传播, 因此呼吸道疾病的最大隐患源头在种鸡。因此, 必须做好种鸡和商品代鸡与呼吸道相关的疫苗的接种, 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的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鸡痘等, 还有慢呼疫苗的接种, 对雏鸡的保护率还是很高的, 同时注意避免该病与其他呼吸道病病原的混合感染, 在免疫前对支原体和大肠杆菌先使用药物控制3~4 d,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因免疫接种导致的细菌继发感染, 免疫前后严格实施生物安全措施, 合理规范进行免疫。

4.4 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根据当地鸡场以往呼吸道疾病的具体发生情况和肉鸡生长规律,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有条件的养殖场要定期进行抗体监测, 做好相关疫病的免疫;在易发生呼吸道病的时段, 做好药物保健;在天气骤变、疫苗接种后等严重应激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之前, 做好药物保健。定期使用呼吸道预防药物, 而且要轮流使用, 以防产生耐药性。

4.5 药物防治

肉鸡呼吸道病防治 篇6

1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1.1 主要症状

鸡甩鼻, 打喷嚏, 咳嗽, 呼噜, 喘鸣, 眼结膜潮红, 流眼泪, 流鼻液, 呼吸困难, 采食量下降。病情不同持续时间不同。发病率和死亡率随鸡群体况的不同而不同。

1.2 剖检变化

鼻腔, 眶下窦中蓄积渗出物造成眼睑肿胀, 结膜炎, 鼻腔有粘液, 气管环出血, 气管内有浑浊的血性渗出物;气囊混浊, 严重的气囊壁呈黄色干酪物膜。

2 发生的原因

2.1 鸡呼吸系统结构的特殊性

禽类所特有的气囊结构, 使鸡的呼吸系统可以说是从鼻到肺、至腹腔脏器、至骨骼及相关组织的“开放”系统。这样的结构易于发生呼吸道感染, 并且呼吸系统的感染很容易扩散至鸡腹腔脏器甚至全身。

2.2 疾病方面

商品鸡支原体没有达到净化, 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病就易发生。雏鸡白痢性肺炎, 造成鸡咳嗽, 甩鼻发生较多。大肠杆菌引起的气囊炎是肉鸡呼吸道病发生的主要原因。ND、IB、IBD也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另外, 有支原体、大肠杆菌, 与ND、IB、IBD混发引起的呼吸道病, 会引起严重的气囊炎和气管阻塞, 使鸡窒息死亡。

2.3 疫苗免疫方面

在做ND免疫时, 养殖户基本使用Lasota苗, 在做IB免疫是使用H120。这两种毒株都是嗜呼吸道型, 活的毒株在鸡体内 (气管粘膜) 复制, 引起气管粘膜细胞脱落, 出现“可逆性”的呼吸道反应, 健康鸡出现后3~5d自然恢复。但是商品肉鸡接种ND和IB后, 与自身支原体, 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会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 这也是肉鸡常发的呼吸道病的原因之一。

在做IBD免疫后, 会使鸡的抗体应答产生负面影响, 降低了对ND、IB、支原体等的抵抗力。尤其是使用中等偏强的IBD苗后, 对ND抗体产生的干扰作用很大。有的养殖户长期使用中等偏强的IBD苗, 致使呼吸道疾病长期得不到控制。不当的疫苗接种方法如很小微粒的喷雾免疫和气溶胶免疫都可使疫苗反应加重。

2.4 日常管理方面

鸡舍温度不稳定是各种疾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鸡舍通风不良, 氨气和硫化氢浓度高等因素均会损伤上呼吸道系统结构的完整性, 进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舍内湿度小空气干燥, 空气中的尘埃过多也是造成呼吸道病的诱发因素。

2.5 肉鸡特性方面

商品肉鸡生长周期短, 代谢旺盛, 生长快, 抗病力差, 这是肉鸡呼吸道病相对于蛋鸡发病严重的原因之一。

3 预防对策

3.1 综合措施

3.1.1 采用合理的饲养密度

1~2周30~34只/m2;3~5周15~20只/m2;6周至出栏8~10只/m2。保证鸡舍良好的通风, 控制鸡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 氨气的浓度1~3周应低于10ppm, 4周-出栏应低于20ppm, 硫化氢不能超过10ppm。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湿度, 根据不同的阶段适时调整, 第1周75%, 2~4周60~70%, 5周至出栏55~60%。

3.1.2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给鸡群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 做好日常的消毒卫生工作, 保持鸡场、鸡舍的环境卫生。对于病死鸡只要深埋或彻底销毁, 杜绝传染源, 给予鸡群良好的生存环境。鸡场应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和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制度。

3.1.3 消除非传染性的诱病因素

加强饲养管理, 减少有害气体对鸡的刺激 (特别是氨气) , 有害气体刺激容易使鸡发生呼吸道疾病。在养鸡过程中应把通风换气和控制饲养密度有机结合起来。

3.1.4 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

清舍消毒, 实行全进全出制在每批鸡出栏后, 要及时彻底清洁鸡舍, 严格消毒。一般可采用福尔马林熏蒸后用卫康喷雾消毒一次。

3.2 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

在7日龄做新支二联苗免疫时, 做好对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病的预防, 疫苗免疫之后, 连用泰乐菌素或林可霉素3~4天, 可以有效地防治支原体阳性鸡群免疫后引发的呼吸道病。另外, 在7日龄做ND活苗的同时, 给鸡做ND的灭活苗免疫, 可以大大降低后期饲养中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

肉鸡呼吸道病防治 篇7

1 肉鸡呼吸道疾病多发原因

(1) 由鸡解剖特点决定。鸡的气囊与外界相通, 如舍内空气污秽等原因会破坏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 病原微生物易侵入机体于气囊处定居。气囊与内脏相连接, 加之胸腔、腹腔之间没有隔膜, 如气囊发炎时易引发肝周炎及心包炎, 引起全身性败血症。

(2) 环境原因。鸡场地势低洼、间距狭窄、周围粪便堆积、死亡鸡只乱扔, 特别是通风设施不合理, 使舍内有害气体不易排出, 氨气、硫化氢、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严重超标, 易使组织缺氧, 心肺功能下降, 机体抵抗力降低, 外界微生物容易侵入机体。

(3) 饲养管理原因。鸡舍管理不善, 淘汰鸡舍和病鸡舍处理不当或消毒不严格, 病鸡通过甩鼻、咳嗽等方式将病原体排到空气中, 被健康鸡只吸入后发生感染。病鸡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 使用的垫料常被污染, 如不及时清除粪便、更换垫料也易引起疾病的发生。

(4) 疾病防治不当。有些传染病的毒株不断变异常导致免疫失败;使用药物不当, 如药物浓度或作用时间不够时, 耐药菌株的增多, 会降低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效果。

(5) 应激。天气变化、换料、转群、接种疫苗等应激原存在时, 易引起鸡只发生咳嗽、甩鼻、张口呼吸及轻微的气囊炎等呼吸道症状。

2 肉鸡呼吸道疾病的类型及症状

2.1 细菌性疾病

(1) 大肠杆菌性呼吸道病。鸡只出现黏膜发绀、呼吸困难、音、咳嗽。剖检时可见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的发生。

(2) 鸡白痢。患白痢的雏鸡绝大多数具有呼吸道症状, 表现双翅张开, 缩颈低头、尖叫, 腹部一收一缩, 呼吸困难, 肛门周围有白色浆糊状粪便。

(3) 曲霉菌性呼吸道病。病鸡呼吸困难, 呼吸次数增加, 张口呼吸, 吸气时颈部气囊明显扩大, 一起一伏, 呼吸时发出嘎嘎声, 夜间尤甚。剖检时肺脏有粟粒状或更大的灰白色、黄色结节, 中心呈均质的豆腐渣样;气囊壁常变厚, 气管和支气管有肉眼可见的菌丝体。

2.2 病毒性疾病

(1) 新城疫。病初精神萎靡, 鸡冠和肉髯发绀, 随后病鸡呼吸困难、咳嗽, 有黏液性鼻漏, 伸头张口呼吸, 并发出“咯咯”的喘鸣声或尖锐的叫声。排黄绿色稀便, 全身黏膜出血。剖检可见气管内有黏液, 气囊混浊, 腺胃糜烂性出血。

(2) 传染性喉气管炎。急性病例鼻孔有分泌物和呼吸时发出湿性音, 继而咳嗽和喘息。严重者呼吸困难、咳嗽, 发出咯咯声, 咳嗽时排出血样黏液并附着在喙的周围。剖检时可见喉和气管黏膜肿胀、出血, 形成糜烂。

(3) 禽流感。呼吸道症状较严重, 咳嗽、喷嚏、音。另外可见到大量流泪, 眼睑浮肿, 鸡冠发绀。剖检可见腺胃鲜红出血, 气管与支气管交叉处有干酪样分泌物, 纤维素样渗出物增多。

(4) 传染性法氏囊炎。呼吸型的主要症状是喷嚏、咳嗽、张口喘气、音、眼睛湿润、流鼻液。剖检可见气管内有黏液成干酪样渗出物, 气囊混浊、增厚, 常同时见花斑肾。

2.3 支原体性呼吸道病

病鸡表现为流涕、咳嗽、气囊炎、呼吸音, 如与大肠肝菌并发感染, 表现为发热、下痢。剖检时可见病鸡鼻道、气管、支气管、气囊内有黏性干酪样渗出物, 并伴有黄豆大、芝麻大结节, 严重病例出现肝周炎。

3 预防措施

3.1 加强卫生消毒

雏鸡入舍前, 鸡舍及器具应用金碘或蓝光消毒液进行严格冲洗、消毒。饲养期间门口消毒池经常更换消毒水;坚持对鸡舍内外实行定期消毒, 育雏期每2 d带鸡消毒1次, 育成期时可以每周带鸡消毒1次, 鸡群发病时增加消毒次数, 且每天对饮水器和料槽进行清洗消毒。鸡出栏后要及时清理鸡舍, 对鸡舍内外及器具彻底清扫、冲洗、消毒。

3.2 加强饲养管理

(1) 保证适宜的温湿度。防止温度过低引起鸡只发生呼吸道病, 舍内一定按日龄将温湿度控制在鸡适宜的范围内。

(2) 保证空气新鲜。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 加强通风, 防止有害气体浓度过高。

(3) 保证垫料干燥。育雏期最好采用网上平养, 使鸡、粪分开, 中大鸡阶段温度低于18℃时, 应加厚垫料并勤于更换, 保证干燥且清洁。

(4) 适宜的饲养密度。根据季节、日龄与体重大小确定合适的饲养密度, 避免鸡舍内因密度过大而引起尘埃过多。

(5) 控制应激原。更换饲料时应有1周的过渡时间;每次防疫前后给鸡群饮用电解多维;天气突变时做好舍内防风、防雨或防雪工作。

(6) 提高饲养水平。对整个肉鸡饲养过程实行质量关键点控制, 保证鸡群良好的体质。

3.3 药物预防与疫苗相结合

(1) 做好疫苗的预防接种。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的具体情况,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有条件的养殖场要做抗体监测, 做到合理免疫。

(2) 合理使用药物。为预防细菌性呼吸道疾病, 可选用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适量添加;若诊断出是病毒引起, 应采用相应的疫苗紧急接种, 可添加利巴韦林、黄芪多糖等抗病毒药物。

冬季肉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篇8

1 引起肉鸡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1.1 环境原因

鸡舍建设不合理,建在交通要道附近,与生活区太近,鸡舍较密集。周围堆积粪便,死亡鸡只乱扔,人员出入频繁,饲养犬、猪、鸭、鹅等畜禽,都会造成某些疾病的传播。

1.2 饲养管理原因

鸡舍管理不善,易引起疾病的发生。特别是淘汰鸡舍和病鸡处理不当或消毒不严格,残留的病原体会引起新进鸡发病。有些呼吸道疾病如败血霉形体病等,是通过用鼻、咳嗽等方式将病原体排到空气中,被健康鸡吸入后发生感染。有些病原体干燥后形成微粒附着在尘埃上,随空气流动而传染。病鸡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使用的垫料常被污染,如不及时消除粪便更换垫草,都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养鸡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用具,如笼网、食槽、饮水器、注射器、针头、运输车等均有可能带有病原体,继而引起鸡只感染发病。

饲料储存过久易引起某些微生物缺乏症,如VA、VE缺乏症,Ca、P比例失调等。饲料和饮水很容易混有病原体,由于饲料来源不同,生产加工、运输、储存过程及饲料袋的反复使用等,均可被病原体感染。

1.3 疾病防治原因

有些病毒株不断变异造成免疫失效。病原毒力减弱,症状和病理变化出新的特点,降低了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效果。抗菌药物在足够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可以破坏细菌的结构等而起到抗菌作用。当药物浓度或作用时间不够时,不但不能起到抗菌作用,还使其产生抗药性,如大肠杆菌。

2 中毒原因

冬季采用煤炭取暖,给育雏舍加温,若烟道阻塞、呛风倒烟,又不注意通风换气,就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鸡舍内粪便、垫料和饲料等含氮有机物都会分解产生氨气。舍内不及时清理,加之通风不畅,则空气中氨气浓度会升高而引起鸡中毒。

3 表现呼吸道症状的常见病

3.1 细菌性疾病慢性呼吸道病

是由霉形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初打喷嚏、结膜炎和气囊炎,中期咳嗽、气管湿性锣音,后期眼脸肿胀,常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出现肝周炎、心包炎。

3.2 曲霉菌病

病原为烟曲霉菌,多发生在雏鸡,感染后病程稍长时,可见呼吸道困难,伸颈张口,有气管锣音。有时可发生曲霉菌性眼炎,眼睑肿大、突出,下眼睑有干烙样物,严重时可失明。

3.3 病毒性疾病

病鸡呼吸困难,气管锣音、喷嚏、甩鼻液,鸡冠和肉髯肿胀、发紫,有的脚鳞出血、发紫。剖检可见腺胃乳头鲜红出血,气管充血出血,胰腺出血。呼吸型的主要症状是喷嚏、咳嗽、张口喘气、锣音、眼睛湿润、流鼻涕。该病多是肾型病变。剖检可见肾肿大、苍白,呈花斑肾。气管内有黏液成干酪样渗出物,气囊浑浊、增厚。

4 防治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改善饲养环境,鸡舍布局合理,要建在干燥、远离交通要道处,降低饲养密度,提高饲养营养水平,粪便、垃圾、垫料要及时清除,加强通风换气,防止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刺激;保证鸡舍内温度、湿度、光照相对稳定,防止忽高忽低;保证饲料、饮水充足卫生。不喂发霉变质饲料。

4.2 卫生防疫制度要完善

定期对鸡舍内外、饮水等进行消毒。进雏前对鸡舍要彻底消毒,工作人员进入鸡舍时,必须穿工作服,换上工作帽,严禁人员乱串和外来人参观。特别是邻近的鸡舍发病时,应严格封锁,坚持每日带鸡消毒一次,对环境消毒2次/周。每天对用过的料盘、料桶、水桶、饮水器等用0.01%的百毒杀刷洗干净,晾干后使用。杜绝飞禽、老鼠、犬、猫等传染病源。粪便应远离鸡舍堆积发酵,作无害化妥善处理,病死鸡要焚烧或深埋。

4.3 做好疫苗的预防接种

肉鸡饲养时间短,一般在45~56d,有的养鸡户忽略了接种,往往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根据当地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有条件的要做抗体监测,做好合理免疫。注意在免疫接种前后3~5d,停用抗菌、抗病毒、磺胺类药物,在日粮中适量添加口服补液盐,VC、VE等抗应激剂。

4.4 药物防治

上一篇:“情”弦下一篇:学好高中数学之方法